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信息时代下的地域建筑设计

信息时代下的地域建筑设计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空间形态由单一的实体空间向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二元空间转换,城市的空间结构、建筑的布局模式深受影响。文章基于这一发展趋势,分析了地域建筑设计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地域建筑设计发展方向的设想,即从室内与室外环境的设计、新语境下地域文化的塑造、基于社会结构的变革对交往空间的营造、数字信息技术在地域建筑设计当中的应用四个方面来探讨地域建筑设计应满足人类的环境宜居和归属性的需求,以达到人类栖居于本土的主观意愿。

关键词:信息时代;虚拟空间;地域建筑;归属感

1网络信息时代下的空间变革

网络作为信息时代下的重要载体,推动了社会形态中空间结构的变革。在农业社会,土地要素占据主导地位。在工业社会,能源资源占主导地位,资本引起了社会的集聚效应,产生了以工业带动发展的城市。在信息社会,知识和信息占主导地位,形成了多功能复杂的网络结构。每次社会形态更迭都是源于后者比前者产生了更加高效的社会生产力。信息时代中网络的普及,信息的互通,大大的缩短了时空距离。在这样的一种时代背景下,城市的空间结构、建筑的布局模式深受影响。空间形态由原有单一的实体空间变成了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融为一体的二元空间。城市实体空间结构演变呈现出城市空间的扩散与聚集并存、城市与地区边缘界限的模糊以及城市区域结构网络化的特征[1]。建筑中满足人类活动中基本物质需求的实体空间仍占据主导地位、虚拟空间作为满足人类部分情感需求的辅助空间、建筑空间处于混沌的状态,功能分区模糊化[2]。

2地域建筑的机遇和挑战

基于上述空间形态的变化,虚拟空间会给实体空间造成一定的冲击,其缩短了时空距离而形成的分散模式使人们在选择地域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权,给地域建筑带来了机遇;对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共生”的矛盾中后者所应占有的服务份额及地位是地域建筑设计所应深入探讨的话题;网络媒介的时效性使得跨地域也能够表达象征本地域特色的建筑,给本土建筑带来了挑战。具体如下:①城市空间的聚集存在于信息高度集中且设备完善的城市,在信息获取均等化的情况下,人流会从工业时代那种集聚于大城市的模式,转而形成一种均质分散的模式,在这一趋势下,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地区的权利;②城市与地区边缘界限的模糊以及城市区域结构网络所呈现的扁平化特征,使得象征该地区特色的建筑在不同地区使用具象或抽象的符号表达其特征,如各地区对徽州建筑中粉墙黛瓦、马头墙等具有徽州本土特色的建筑元素进行提炼转译,以传达徽州建筑的特色,这一“传承”或“更新”给带动人流发展的该地域建筑的特色带来冲击;③建筑实体空间不会被虚拟空间所代替,人类的挡风、遮雨等基本活动需要在实体空间中进行,由于地域建筑依附于实体空间,实体空间的存在给地域建筑带来了发展的契机;④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以下简称VR)技术在虚拟空间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满足人类视觉方面的情感需求。如在室内装潢方面,通过场景预设天花造型、踢脚线形等起到减少实际工程量而又满足个体差异性的情感需求的作用。虚拟空间中运用技术极大“简化”装饰,使得设计回归到建筑空间的本体。与此同时,在虚拟空间中单方面强调视觉因素而忽视人体其他感受的因素也是地域建筑设计有待解决的问题。

3新型语境下的设计思考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深入解读,在信息时代对新的栖居环境的展望是地域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其中人流的动向决定地域建筑是否有生机,而满足地域环境的宜居和人类社会属性的归属感的需求是人类扎根于该地域的必备条件。宜居的地域环境的塑造体现在舒适居住环境中;归属感的营造一方面由地域文化所带来的记忆画面的体现,另一方面由交往空间中人际互动氛围的体现;现代技术是实现环境宜居和营造归属感的手段,地域建筑设计应顺应时展的潮流以求人类栖居于本土的意愿。

3.1适宜居住环境的营造

地域环境是否宜居,首先应考虑人的外在感知,即室外环境和室内的环境对人身体产生的影响。室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也包括室外人工环境。室内环境包括声、光、热影响舒适度的因素等。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信息时代有别于工业时代中人们盲目地向自然索取的方式,产业的转变,使得人们能够借助工具理性地处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地理特征是自然所赋予的独特属性,是体现地域中差异性特征的因素。美国建筑师维克多·奥戈雅(VctorOlgyay)在《设计结合气候-一建筑地域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中提出“生物气候地方主义”,这种设计方法将满足人体的生物舒适度感觉(冷、热、干、湿等)作为设计出发点,注重研究气候、地域和人体生物感觉之间的关系[5]。地域建筑设计应不以牺牲自然生态为前提,结合因地制宜的理念,创造出室内外宜居的环境。在室外环境中,建筑应顺应周边环境,利用场地有利因素营造适宜的微气候。景观的设计要选取当地季节性的特色植被,营造一种赏心悦目的环境,积极引导人们乐于漫步、骑行等建康生活方式。在室内环境中,现代科技解决室内舒适度是当今普遍利用的手段,但是这种人工环境会降低人类的抵抗力,并削弱对于自然环境的感知。因此地域建筑设计应以被动设计为主,主动设计为辅,采取主被动相结合的设计方式,以此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如在被动设计中利用材料特性和构造方式设计出“会呼吸的”表皮,以达到通风散热的效果,在被动设计不能完全解决室内舒适度的情况下,采取机械设备的主动设计。

3.2地域文化的营造

信息时代对地域文化有着强烈的冲击。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信息易获取性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肢解了文化的传播,使其碎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侵蚀,建筑上表现为盲目的崇洋、求新、求高;在本土文化的延续方面,各种符号的滥用、拼贴以求怀旧感;信息时代下,图像视频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扰乱了公众视听的主观感受。盲目跟风的现象部分投射出人们对本地域文化自信的缺失,而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上。因此应该深入了解当地传统的优秀文化,来提高对本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以达到文化的自信、自觉;建筑符号作为地域文化的表征,是文化长期沉淀的结果,仅将呈现的结果直接复制或拼贴在建筑立面上是忽视其历史文脉和底层逻辑的表现。中国建筑讲究意的传达,而非拘泥于形。因此需要挖掘地域文化的内涵,这种深层次的模式是基于对经典文化思想的渊源的解读和对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深入了解;媒体的快速传播使得人们提前获悉建筑空间形体的信息,这主要影响人们实际空间的视觉感受。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信息化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它替代不了人的体验感知。为了调动人们真实的感官体验,空间的营造应强调通感的其它因素的传达,如设计中运用流水、花草、材质等要素以引起人的听觉、嗅觉、触觉的感受。文化需要有机更新。地域建筑文化不是闭塞的,时代潮流的发展注入其以新的活力。传统的历史建筑承载着过去的记忆,这种记忆给人以归属感,而新建筑是顺应时代的产物,也是人们对于展望未来寄托的精神空间。新老建筑的共生,是文化延续的见证,也是体现地域建筑的文化特征之一。因此地域建筑的设计应对既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采取保护的措施以及将建筑中不适应当代人生活的部分功能空间进行更新重利用。在改造及新建的活动中,应重点指出的是建造过程中要有当地群众的参与,设计师积极引导且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以达到人们愿意参加建造心之所向栖居地的活动的目的。

3.3交往空间氛围的营造

交往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它也是传统的生活方式中重要的环节。交往是归属的需要,地域建筑不仅要体现地域特色还要给人以归属感的需求,在这一点上两者之间高度契合,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不管是建筑设计还是地域建筑设计都要考虑人们生活方式的诉求,即交往空间的营造。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交往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面对面交流的传统交往空间的单一模式变成了虚拟社会与传统交往空间并存的模式。在虚拟社会交往中,凭借数字信息高效的优势,大大降低了沟通的成本、扩大了交往空间、消除妨碍人际交往的社会因素[6],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情绪发泄的诉求。与此同时,虚拟社会中间接传递交流信息的网络使得人们在传统空间中通过表情、言语、动作等面对面传达的复杂信息变得简化单一[7]。这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隔阂,人们缺乏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以及及时感知对方的心理活动。另外,由于虚拟社会并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悬殊过大,倘若过分沉溺于网络,往往会对现实生活产生更大的疏离感,沦陷者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应对这种趋势和问题,权衡虚拟社会与传统交往空间的利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网络已经实现了远程的交流,可以作为不限地点的工作、商贸会议的沟通渠道。而人们日常生活中邻里的沟通,应该建立在实体空间中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地域建筑设计必须基于本地特色的文化背景,营造更为开放共享的交往空间,以积极引导人们在传统空间中交往。设计师青山周平曾提出共享社区的概念,在女员工宿舍改造成社区中,利用标准化可移动的盒子之间的空间,形成灵活的外部交往空间;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学生宿舍公共区域改造案例中,设计者运用空间句法的原理,利用软件进行空间的可视性、可达性以及使用者行为的分析,以重建记忆场所来唤起群体的情感共鸣。

3.4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

技术只是手段而绝非目的,否则容易沦陷为形式主义。在工业时代下,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Aalto)在工业化大生产的技术与赋予建筑人情化特征的关系上指出“标准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房屋都一模一样,而主要是作为一种生产灵活体系的手段,以适应各种家庭对不同房屋的需求,适应不同的地形、不同朝向、不同景色等等。[8]”技术与个性化需求并不矛盾,合理运用技术可以更快速经济地实现灵活的空间。现代主义建筑革命是在工业技术推动下进行的,同样,信息时代的数字技术也会导致建筑新的变革。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体现了精确性、灵活性、复杂性等特征。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技术的应用使得跨学科协同工作,设计包括从概念到拆除的建筑全寿命周期,这种模型精确性为决策者提供依据[9]。参数化设计提供了多维度、多元的复杂空间,为体验者带来了无限体验的可能。此外,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师回归到空间本体的设计。奥地利建筑师阿道夫·洛斯(AdolfLoos)曾主张“装饰就是罪恶”,他认为建筑师应该关注空间而非装饰。在之前所提到的既满足用户情感需求又简化装饰的VR技术就是设计回归空间本质的趋势所在。地域建筑设计应用数字信息技术,不仅结果呈现多元化,还表现为设计者的思维转变。在不同地域气候、水文等方面,地域建筑设计可以利用数字信息技术设定外部影响因素的变量,储存参数,再根据不同的地区环境情况调用参数,进行性能的模拟,更理性地定量分析,主动与被动技术相结合,以达到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在文化表征方面,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存储体现地域特色、具有归属感的因素,同时,考虑到为实现建筑传达的与公众理解的信息一致性,要实现公众参与因素设定的互动,及时反馈修正因素。设计要素调取的模式类似于搜索引擎可以随时调动数据库中信息的方式,以达到设计的高效灵活运作;在建造技术方面,传统技艺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相结合,在使用者可以触碰的范围内突出传统技艺的材质表达,同时利用软件建模,考虑施工工艺的流程,结合当地可再生的材料,进行模拟及现场指导。

4结语

在数字信息化的冲击下,城市由原来单一的实体空间向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二元空间转换。虚拟空间缩短时空的距离,尤其是给那些基于数字网络设施完备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区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虚拟空间占据了部分的实体空间,同质的表达也可以在不同的地域空间体现,这就造成了无地域特色千篇一律的危机。地域建筑设计必须返回到建筑空间的本质,即对实体空间中真正能够留下来不能被虚拟空间所替代的那部分的思考,让人心之向往地栖居在这片土地上。

参考文献

[1]蔡良娃.信息化空间观念与信息化城市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D].天津大学,2006.

[2]何镜堂,蒋涛.数字城市与建筑学的发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0):1-6.

[3]黄磊.回应地域自然环境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初探[D].重庆大学,2010.

[4]李志红,姜靖,齐超.关于网络人际交往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77-79.

[5]曹杰,李悦.网上人际交往对青年的文化心理影响[J].理论与现代化,2002,(01):56-60.

[6]洪铁城.建筑时俗论[J].华中建筑,1998,(01):37-42.

[7]赵凯.BIM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02):74-75.

作者:谢丹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