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文化艺术研究论文(4篇)

文化艺术研究论文(4篇)

第一篇:粤北采茶民俗及茶文化艺术形态

摘要:粤北位于岭南山地的中段,是广东客家人的居住地之一。这里盛产茶叶,有着极具地域特色的采茶民俗,丰富的茶事活动充分展现了当地茶农淳朴自然的生活风貌。本文通过对粤北采茶民俗及茶文化艺术形态的介绍,以期对民族传统茶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粤北;采茶民俗;茶文化

粤北位于岭南山地的中段,是广东客家人的居住地之一。这里风景秀丽,景色怡人,是茶叶的盛产区。他们整日在山间劳作,与自然亲近,形成了善良淳朴、勤劳勇敢的性格特征。茶农们在种茶、制茶的劳动过程中,也创造出了一系列与茶有关的艺术活动,例如茶采曲、采茶舞等表演形式,既丰富了当地的茶文化,也凝聚了丰富的艺术财富。粤北采茶民俗中的采茶曲不仅唱腔优美,而且充满了生活情趣及浓郁的客家风味。粤北采茶民俗在清代就有很多记载,采茶民俗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粤北采茶戏最初的曲调来源于赣南和闽西地区,之后又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极具特色的戏种。由于这一戏种与当地的民谣在旋律与艺术特征上十分相近,粤北采茶民俗与赣南等地的采茶民俗也十分相近,因此,这一戏种很快地融入到当地社会生活中,虽然各地的采茶民俗的艺术特点十分相似,但是由于语言差别较大,茶文化艺术形态也各具特色。粤北采茶民俗所运用的是当地的客家方言,演员们歌舞相伴,旋律活泼灵动,格调清新自然,与当地民众的生活现状十分贴近,因此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粤北采茶曲不仅提升了戏曲的艺术欣赏力,而且对粤北地方采茶文化的流传与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粤北采茶民俗特色

粤北地区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这里的茶农在田间耕作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茶事动作,充分展现出了茶农丰富的创造力。在粤北采茶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采茶歌,早期的采茶歌发展于赣南等地,无论是内容还是旋律上都极具传统民间特色。从表现内容来看,采茶民俗中大部分描写的是山水风光以及茶农的劳作活动和感情,内容丰富而广泛,真实自然。与此同时,还融合了许多当地的民间小调和山歌,丰富了采茶歌的曲调。其中最具代表的采茶歌是《采茶谣》,这也是最早的采茶曲之一。粤北采茶民俗中包含了许多茶文化历史,其中刻画了不同的人物思想与心情,在采茶民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牡丹调》。《牡丹调》是粤北采茶曲中最具音乐表现力之一,也是采茶调北路曲调的重要唱腔,在许多流传甚广的采茶民俗中都有广泛运用。在采茶戏《卖杂货》中,仅《牡丹调》一个曲牌就唱了25分钟,可见此曲牌运用之频繁。在20世纪80年代,地方采茶民俗的发展日渐繁荣,人们对于茶文化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粤北许多现代采茶民俗都被不断挖掘出来,即使是当前网络繁荣发展的时期,采茶民俗也被运用到各种场合中,由此可见,粤北采茶民俗有着强大的表现力,极大地提升了茶文化的发展。采茶民俗面对的大部分是农村观众,反映的也大部分是农村题材、因此采茶民俗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采茶歌和采茶戏的剧目和作品也越来越丰富,采茶曲的内容与旋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茶文化艺术形态的不断发展中,传统而古老的采茶民俗也被赋予了多样化的情感表达。茶文化的艺术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其中细微的差别情绪也有了更多要求。因此,在许多采茶民俗活动中,为了满足各种演出的需要,传统的采茶曲、采茶戏等艺术形式也不断变化,经过更多不同手法的处理,变得更加真实自然,进一步突出了茶文化的艺术特色。在采茶戏《借婚记》中有一场描述的是乡长在得知集体婚礼是做假之后,为自己的错误决定而羞愧不已。在这段采茶民谣中,人们可以从采茶活动中感受到古代茶事活动的重要地位,同时以茶入景,对人物了解更为深刻,不仅能够从中感受到茶的意境,同时也使观众更容易投入其中,感受到人物的心理变化。采茶曲《寻梦》在采茶戏《人生路》中的运用,也充分地展现了主人公心事重重的内心活动,使人们对于独特地域的茶文化特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对采茶民俗的了解以及茶艺术形态的感知更为深刻。

2粤北茶文化的艺术形态

在粤北农村,广大群众对茶事活动十分喜爱,于是以茶事形态为原型,创作了大量的茶事艺术,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采茶民俗。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民俗来自于现实生活,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和小人物都编进了采茶民俗中,而其中所使用的动作和对白真实而自然,尤其是粤北客家话的运用,更加通俗易懂,活泼亲切。粤北茶文化的艺术形态极具地方特色,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例如在《夜偷寒衣》里,主人公不想做衣绣花,却不得不做,她边做边唱:“手拿绣花针,像有七八斤,打开花样看,横竖一大捆。绣龙不像龙开口,开口就要咬死人”,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很有趣味。除此之外,在对一些采茶民俗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有较严格的要求,所以,在采茶文化的艺术形态上也要做到动作语言的准确和清晰,要熟练掌握其文化特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茶文化语言,发挥其内在的情感诉求。茶文化与艺术的结合也是丰富多样的,采茶民俗包括了广泛的茶事表演活动。从茶事活动的表演到采茶戏曲的演唱,是采茶民俗最常见的形式。由于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茶艺表演形式,人们将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与对话都编入了民俗之中,例如采茶曲的演唱伴奏等,演员们可以单演唱,也可以搭挡演出。这些演唱中会有衬词衬句,能够使演唱的气氛更加欢乐,以此来突出不同的角色,达到丰富的艺术效果。在采茶民俗表演中,有许多说唱的表演,风格也很丰富,这些表演生动地展现了客家语言的浓郁特色,不仅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而且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将方言融入到采茶民俗中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因此,极具特色、幽默诙谐的地方语言使茶文化艺术更加隽永深长,使观众能够从中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3粤北采茶民俗的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茶文化的发展与民俗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在采茶民俗中,茶戏和茶舞等表演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配合不同的情境,无论是韵律还是内容风格都是丰富多样的。采茶民俗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采茶歌舞的发展也是如此,从表现内容方面看,采茶歌舞大多描写的是茶区的山水风光和茶农们的生活劳作。在粤北采茶民俗中,采茶歌舞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有器乐伴奏,有歌曲伴唱,这种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更易于观众接受和喜爱。在茶文化艺术形态中,粤北茶农们在摘茶采茶过程中的动作与形态,以及在劳作中传唱的茶歌,与当地的民俗结合在一起,发展成为了一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茶篮灯”,这种表现内容主要是表演者要身穿采服,挎着扇子和竹篮,表现与茶相关的活动,例如上山、下山、种茶、摘茶等,这种形式主要是地方采茶民俗极具茶事知识的人来展现。比如《小卖杂货》里的民俗特色,整个人物的动作显得更加活泼生动,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粤北采茶民俗中,有许多艺术类别都需要运用独特的表现形式,使采茶活动更具艺术表现力。在粤北民俗中,由于采茶歌舞的艺术特点丰富,内容形式十分贴近百姓生活,富有生活情趣,因此也充分地展现了茶农们的劳动生活。这些来自于生活中提炼的表现形式,格调清新,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4对茶文化艺术发展的建议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将茶文化融入艺术范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茶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粤北采茶民俗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在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茶文化艺术形态从最初的单一发展到后来丰富多样,内容广泛的题材内容,使茶文化艺术的表现力更为丰富。无论是传统民俗还是现代民俗,茶文化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出于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对粤北采茶民族的关注,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为茶文化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以促进粤北民俗的传承和发展。首先,茶文化艺术的发展要获得长远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实力,即茶文化本身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使其能够在不同的艺术活动中加以运用,同时能够加强宣传影响,将粤北民俗能够不局限于地域性,向外部延伸,让更多喜欢茶文化艺术的人了解这一民俗文化,通过广泛传播,使粤北民俗的运用范围更加广泛。其次,在实际推广时,虽然使用的是当地的客家方言,但是仍然要运用规范的字音,不能破坏了民俗的艺术特色,从全新视角来解读粤北民俗文化。在茶文化艺术发展中,民俗特色发挥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各种茶艺表演中,要充分展现民族茶文化的影响力。最后,要重视粤北民俗的科学发音,虽然采茶民俗来自于传统民间,但应从理论上加以科学规范,建立正常的认知概念,在科学的指导下展现出粤北采茶民俗和民族茶文化艺术浓浓的地域韵味。综上所述,粤北采茶民俗作为地方茶文化艺术形式,充分形象地展现了当地茶农自然淳朴的生活风貌,通过对粤北采茶民俗的特色分析,不仅能对中国传统艺术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对于促进中国传统茶文化传承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许讲真.汉族民歌润腔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傅瑾.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李娟 单位: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第二篇:豫剧文化艺术的传承

摘要:环境赋予了不同艺术形态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艺术形式也无不带有鲜明的地方气息与特色。戏剧艺术也不例外,它的生存和发展与其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这种富有地方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人民大众,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表演给人们带来了别样的审美感受,使得戏剧艺术广受人民大众喜爱,深入人心。然而,随着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同时,也给戏剧传统的文化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冲击,戏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危机。传统戏剧究竟何去何从?笔者试从传承角度浅析对豫剧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河南豫剧;文化传承;文化生态

一、对豫剧源流的考证是传承豫剧文化的基础

关于豫剧的起源,说法众多,因其是梆子腔戏的一个重要分支,后者一直沿用了对豫剧“河南梆子”、“梆子戏”等的称呼,如河南豫剧理论家马紫晨先生在其著作《豫剧源流辨析》中提到:“直到建国初期,由于受当时剧坛风尚之影响,豫剧雅号才日趋通行。”对于豫剧的源流考证说法也较为不一,简单可以概括为“本土说”——起源于清朝时期流传至今,。“西来说”——起源于陕西秦腔和山西梆子,笔者此处不多做赘述。作为梆子腔系重要支脉的豫剧艺术,在其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已经走过了近300多年的历史,它依托中原大地的宽阔文化胸怀,借鉴、吸收、揉合其他艺术门类之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魅力,也由支离分散的弱小状态发展成为中国五大戏剧种类之一。笔者认为,在优秀文化艺术面临传承危机的时刻,我们豫剧艺术文化研究者首要任务就是辨析其流传源流,从根本上寻找传承生态遭到破坏的原因,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二、豫剧的发展离不开其精神来源——民间艺术

豫剧以其别样的艺术魅力影响着生活在中原大地的人们,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后,这种艺术魅力不但没有消减,反而在漫漫长河中逐步壮大起来,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五大剧中之一。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豫剧的表演艺术表达了老百姓对戏剧艺术的审美心理需求外,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成为豫剧鲜活生命力的重要来源。在对豫剧艺术形式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从豫剧脚本的创作、演员的表演到唱腔的处理等无不流露了豫剧与中原大地各种民间艺术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豫剧在形成自己独特唱腔之初,无论从剧目选择,还是声腔处、弦戏、卷戏等剧中的影响,在表演艺术上也能看出来对它们的借鉴与继承。如豫剧里的身段功夫折射了对卷戏、罗戏的借鉴,而刀棒功夫则是对弋阳腔的借鉴。随着对豫剧艺术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发现,著名唱段“抬花轿”选段中的掀轿帘、耍手帕、玩扇子等动作中可以找到秧歌的身影。因此,笔者认为,保护豫剧传承生态环境,寻找合适的传承之路,离不开对豫剧精神源泉起着支撑作用的民间艺术文化,我们应从广处着眼,从各种艺术形态的紧密联系中发现传承之问题,寻求适合之路。

三、豫剧艺术是多彩民俗生活的真实写照

中原地域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直接影响了豫剧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而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为豫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笔者以为,研究豫剧的传承环境,离不开对两者关系的分析,它们是彼此依赖、相互依存的。首先,民俗活动是豫剧艺术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河南地处中原,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活交往等无不交杂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如民间有“图热闹”、“看戏耍社火”等习惯,而这些民间风俗习惯为传统戏曲的生存提供了条件。四季交接、节日之际,人们就会根据百姓需要安排豫剧的表演,这为豫剧在民间影响力的扩散具有重要影响。再者,一些农村的民俗习惯,如婚丧嫁娶等,也为豫剧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此,笔者认为,豫剧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民俗生活的滋养。其次,豫剧艺术是民俗生活的真实写照。艺术高于生活,但源泉亦是现实生活,豫剧艺术集中体现了这一说法。豫剧艺术中的故事情节大多选曲了河南的生活素材或民间传说,如著名的包公戏、水浒传戏、杨家将戏等等,因此,这些经典的流传剧目凝结的正是日常老百姓的喜好与期寄,是河南民众观众审美习惯选择的结果。

四、对戏剧保护传承的建议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豫剧艺术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审美群众的不同、内容与时代的距离等等都是豫剧艺术面临的严峻考验。信息化的时代把大家的眼球集中到了互联网,由此,以开放式的演出为主的豫剧表演艺术失去了不容小觑的观众……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豫剧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综上所设,笔者认为,对豫剧的保护可从以下几点为参考:第一,保护豫剧赖以生存的民俗网。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特定文化生态环境的产物,豫剧同样如此。上述我们已经提到,丰富的民俗活动是豫剧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护民俗生活的多样性是我们豫剧传承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第二,结合时展,与时俱进。审美群体的改变、内容与社会发展的脱节等都是阻碍豫剧艺术传承之路的原因,因此,我们要在保护豫剧赖以生存的民俗网同时,力争内容的丰富与创新,创作出适应当下社会需要的豫剧作品,为豫剧的进一步推广做好前提工作。第三,保护好传承生态与媒介。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传承都借助于一定的平台与媒介,而目前发展较好的只有河南电视台举办的《梨园春》节目,在《梨园春》节目独占鳌头的背后,我们要警觉到信息媒体对传播传统戏剧艺术的意义与重要性,应多方面的拓宽这种交流平台,切不可只做唯一,只有唯一。

参考文献

[1]张凌怡,刘景亮,李广宇.河南曲艺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2]丁永祥.怀邦文化生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冯纪汉.豫剧源流初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

作者:闫乃珍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第三篇:岭南画派中广彩文化艺术特征思考

广彩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用景德镇的素白釉瓷为胎,加以彩绘后烧制的釉上彩绘瓷器,其生产始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我国清朝“海上丝绸之路”著名的外销瓷器品种中的一种,也是我国优秀的釉上彩瓷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广彩是典型的装饰艺术陶瓷,特别是其瑰丽且兼具中西文化色彩的纹样,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一项文化遗产。

一、广彩的起源与发展

广彩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的中西陶瓷贸易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釉上彩瓷,只是初期制作广彩的师傅、颜料、素瓷都来自景德镇,并且依照景德镇的纹样来加工,故广彩的特色并不明显。到了乾隆、嘉庆时期,广彩才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并得到了社会认可。当时的广州工匠借西方的“金胎烧珐琅”技法,用进口材料创制出“铜胎烧珐琅”,后来又把这种技法用在从景德镇运来的白瓷胎上,成为珐琅彩,这便是广州彩瓷的萌芽。织金彩瓷是最早的广州彩瓷珐琅彩产品,因为它的高贵艳丽,广受中外贵族、富豪的喜爱。起初,广彩只是根据欧洲商人带来的特定图案进行绘制,用于外销。到了明朝,彩瓷在艺术特征上与西洋绘画的手法相结合,并绘上了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图案。最常见的构图是用花边图案围出若干形状各异的空格,在空格内绘制花卉、风景和人物,也有不设圈格的,进行满花彩绘,表现一花多姿、百花齐放的图画。19世纪,在中美开展贸易往来的过程中,美式广彩的装饰出现了新的内容,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并且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开始用中国缎锦纹样作为瓷器装饰,并形成了织金彩瓷的独特风貌,广彩的装饰艺术终于发展成熟了。广彩既继承了我国传统彩绘瓷器的艺术风格,又融合了西洋画法,在众多的彩瓷中标新立异,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在施加金彩之后更加绚彩华丽,故以绚彩华丽、金碧辉煌而闻名于世。

二、广彩中的岭南风情

广彩多用于外销,虽然受西方文化艺术特色的影响,但装饰内容带有中华民族特色。广彩的装饰题材十分广泛,包括具有中国传统特点的各式花卉图案、带有吉祥含义的花鸟蔬果、有着洛可可风格的折枝卷草、仿制欧洲铜版画的动物纹,以及描绘世俗生活的中式人物纹和西洋人物纹等,其中人物纹最为丰富多彩。而带有岭南绘画风格的广彩作品所绘内容基本上是以人物、山水、动物为主。广州处于岭南文化中心,岭南文化绵延至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其中,人物纹最为丰富多彩。广彩人物纹又分为中国人物和西洋人物,大多是描绘世俗生活场景,其中西洋人物中也有取材于神话传说、宗教题材等。而清末民初带有岭南绘画风格的广彩作品内容主要源于中国传统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佛道题材以及文学题材,表现世俗生活场景的则较为少见了。与此前的广彩人物纹相比,具有岭南绘画风格的广彩作品画面简洁雅致,人物笔简神全,人物数量不多,情景也简单了许多。风景纹有中式和西式之分,其中多是将自然与建筑结合。这段时期的广彩绘法受岭南绘风影响,山水风景作品与传统中国山水画相似,以树木、河流、山川、房屋、人物组合为主。还有一些广彩的风景作品不单只是描绘山水,还会增添一些人物,使山水风景更具生气。动物纹是广彩中的一个重要装饰图案纹样,但作品较少,主要有鹿纹,也有少量龙凤纹,其余基本是花鸟作品。这些动物纹往往是富有寓意的,并且色彩鲜明,极富洛可可的艺术风格。因为受到岭南绘画注重写实的影响,清末民初时期,单独描绘动物的广彩作品有所增加,表现手法也不再是图案化,而是更加接近中国传统国画中的动物形象,一般比较写意。

三、广彩的表现形式

受岭南绘画影响的广彩除了描绘的内容与以往不同之外,表现形式也与之前有很大区别。如在画面的布局排列上,嘉庆时期以前的广彩是构图繁密和舒朗两种风格并存;道光时期以后的广彩则以繁密为主,很少留白。受岭南画派影响的广彩作品很少会在器物的边缘加上边饰,即使要加,也非常简单,如用红、绿、墨彩所绘网格纹或一小圈锦地花卉纹,其边饰与以往的龙凤纹、锦地开光纹、各种带状图案纹等繁复华丽的边饰相比,更为简洁。另外,岭南画派注重布局与意境,一改广彩山水风景配以边饰的习惯,借鉴中国传统国画的构图形式,在器物构图上随意伸展,自由穿插,更加凸显山水画的意境和主观情趣。广彩作品一改以往的惯用绘法,不再采用边饰和开光,构图也变得简洁明快,画面有较多的留白,不再繁密,瓷绘内容也基本都是文人画的内容,并加上署名款和印章。在发展初期,广彩用色受景德镇瓷器影响较大,所以当时生产的广彩大多颜色素雅,但到了繁盛时期,因融合了西洋画法,广彩开始变得华丽繁缛,广彩绘画也以浓彩厚涂为主。19世纪中期以后,广彩达到了繁盛阶段,并形成广彩鲜明而独特的风格,“织金”就是对广彩这一独特风格的准确描述。到清末民初时,岭南画派的画家开始加入广彩的创作,并在广彩绘画中融合了中国传统国画的技法,颜色变为清新素雅。一些广彩山水纹盘受景德镇瓷器的影响,画面中出现了类似浅绛彩和新彩的特点。鼎盛时期的广彩,因装饰效果的需要,瓷绘线条均是粗细均匀的轮廓线,仅起到定型作用,并不是为了美观,这与写意多变的线条渐行渐远。逐渐演变成一种与传统中国画式的瓷绘方式不同的装饰风格,尤其到晚清时,画法更是粗率。到了清末民初,受岭南绘画影响,文人开始注重笔法、意境的画法,笔法从以前的工笔为主演变成半工笔半写意或是以写意为主。此外,受西方古典油画的影响,文人把中国传统国画的写意手法运用到广彩的作品中,也有运用写实手法的。

四、结语

广彩是从中国传统釉上彩的母体中诞生的,它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并且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富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开创了一个时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岭南画派的参与,促进了广彩地域特色的形成,丰富了光彩瓷器的绘画样式,同时也提高了广彩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林蓝,赖荣幸.岭南地域美术设计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中心[J].美术学报,2015,(1).

作者:曹宇匆 单位: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专业2014级研究生

第四篇:本土文化艺术价值的传承创新

摘要:文化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核心所在。地方高校应把对本土文化艺术的研究作为其首选的研究对象,利用高校自身的人才优势来发掘和弘扬本土文化艺术。

关键词:本土文化;高校优势;传承创新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随着经济活动对文化艺术创作的影响越来越大,极易造成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同时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也促使文化艺术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使人们对文化艺术产品的需求也较以往产生了重大的转变。在市场与文化观念双重变革下,作为市场相对狭窄的许多原始的本土文化传统正在急剧消亡和改变。文化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核心。一个国家的本土文化如果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荡然无存,那么,这个国家在精神层面上就不存在了,现在转型期的中国正面临着这一严重问题。中国国土广袤,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了不同文化艺术,这些数量巨大的文化瑰宝共同形成我国独特的文化艺术特征,而今这些地方艺术形式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正在消亡,以戏曲为例,据统计,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的戏曲剧种由原来的近800种减少到200种左右,75%的戏曲剧种已然消失。只有我们从地方艺术的发掘与保护上做起,才可能把我国本土文化艺术的价值共同做大、做强,而地方高校在本土文化引领方面的作用需要大力加强。大学各种职能的确立与发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符号,现今利用地方高校的优势领导社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一个新职能,具有价值观角度的教育本质论的理论依据。如若把本土文化艺术的研究作为地方艺术高校或高校艺术院系首选的研究对象,那么我们可以利用高校的一系列优势来发掘和弘扬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力资源集中,中国的各类高校聚集了80%以上的社科力量、高校的专业教师与学生队伍可以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地方高校作为科研与教学的一线,对于本土文化艺术价值的发掘是具有使命的,其优秀的人才储备与组织形式对于课题的开展具有天然优势的。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高品质专业人才,地方高校的师生很大程度来源于本土及高校所在区域及周边地区,对于自己家乡是充满感情并无比熟悉的,在本土文化的理解上也比其它文化背景下的人更加深沉和强烈。以我校的美术学院的版画课程为例,本地的常宁版画与邵阳滩头年画以及湘西的傩戏都是课堂教学中常常例举的具有湖湘文化代表性的造型元素,在这些课程的开设中,籍贯使来自这些地方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迅速进入教学状态,对很多对其他地区来说比较陌生的艺术元素和生活场景都非常容易理解,同时由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情怀对这些当地特色的文化艺术产物都十分的熟悉与自豪,在课堂中都表现的非常积极与主动,能够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予全面甚至是非常有独到见解的回答,在课堂问答和讨论的环节中气氛热烈、畅所欲言,充分体现了地方高校大部分学生对本土文化艺术的熟稔和热爱,这是一种学生在发掘本土文化艺术价值的时候所自然散发出来的天然的热情,同时这种热情在收集与之关联的资料时也能充分发挥本地人的优势,在工作的开展中过程往往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高校各类学科齐全,能够全面的在本土文化艺术价值的领域进行深度研究,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探寻,同时全方位多学科的研究方式也能带来集思广益的效果,极有可能为本土艺术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带来新突破、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多年以来,我们在许多领域的研究一直是以课题领域所在的学科作为主要研究重点,然而科学在21世纪以来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与技术的融合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渗透,这使科学更加变成了一项社会综合事业和工程。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也成为研究的大趋势。以本土文化为代表的艺术价值的体现不仅仅是简单的社会科学,也是重要的自然科学。例如湖湘文化研究,其本身就是艺术、宗教、经济、民族、民俗、社会历史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非某一个领域能够单独完成的研究,只有依托高校在学科方面的优势,才能全方位的开展研究。例如在讲授湖湘文化的课程中常常涉及到美术、民俗、音乐、文学等学科,这些交叉学科的教学不是某一个领域的教师可以胜任的,需要利用各学科的合作将教学与课题的研究相结合才能使研究的深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能够促使人格的完善和潜能的挖掘,通过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可以使学生发现新的研究课题并能够通过新课题的设立为学生打开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本土文化的传承都是十分有利的事情。因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是要激活主体,高校的师生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并深受先进文化的感染,理应站在文化传承创新的最前沿,充分释放其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

三是地方高校在推动适合本地形势的高校与产业的结合方面极具优势,能够因地制宜的推动传统文化领域的技术更新和换代。作为教育主阵地之一,高校承担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如果仅靠高校的一己之力那是难以完成的,我们在重视高校的科研项目产出的同时更要注重高校与相关产业的紧密结合,在形成优势互补的条件下,才能大力地推动文化向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当今的博物馆各项文化展出中,不再单独地拘泥于展品的展出和文字介绍,而是把展出的主题运用高精端数字技术电子设备,通过声光电的丰富演绎与再现,生动形象地使观众产生共鸣并对展览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还能更好地完成文化宣传的目标。例如现在正在筹建的“数字湖湘文化资源新媒体虚拟互动创新数字博物馆”,就是在当下将数字化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这一大趋势下应运而生的新型博物馆,我相信这样将静态转化为动态技术的新兴主体在未来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势必会产生产学结合双赢的效果。同时,在另一方面,大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校园文化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也有着重要影响。高校利用本土文化的资源,以产带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大学生参与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通过这些星星之火让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得到广泛认知和接受,起到真正的燎原之势。只有促进地方高校与本土文化产业的有效结合,加快培育具有高新技术特征的本土文化创新平台,才能提升本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发掘出本土文化艺术价值。

四是高校的对外交流机制和区域及国家间的合作广泛深入,有利于不同形态文化间的传播交流。2013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学术界常常将文化传播定义为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共存关系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在当今的全球化进程中,国与国之间以及大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而本土文化艺术价值更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凸显出来的,依托高校的对外学术交流通过不同文化艺术之间的比较和对比才能更加全面的提升本土文化艺术的学术性与系统性,才能使本土文化艺术的价值最大化。中国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近年来颇有成效。去年中旬,作为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的合作院校衡阳师范学院与来自德国的艺术家们进行了关于湖湘艺术特色特别是版画艺术的研究与交流,通过细致的考察与现场交流,使来自国外的艺术友人深刻地感受到了湖湘艺术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而纵观全国,去年故宫博物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在故宫博物院西南崇楼举行仪式,宣告“走进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音画展示项目正式完成。再比如孔子学院在全球的设立,充分弘扬了优秀的儒家思想文化,对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着巨大作用。

作者:赵鑫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