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乡村休闲旅游下旅游景观规划探究

乡村休闲旅游下旅游景观规划探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的消费理念趋于多元化,而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消费形态,成为人们放松心情和舒缓压力较好的选择。在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乡村休闲旅游以其独特的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为推动乡村休闲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在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融入地方特色,从而避免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同质化问题,以发挥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在乡村休闲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湿地公园景观规划与设计效果图

乡村休闲旅游视角下的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应围绕乡村特有资源展开,湿地作为部分乡村较为常见的资源,在规划过程中对乡村湿地资源进行梳理,并根据湿地特点进行公园设计,图中左右两个湿地之间通过休闲步道分割开来,右侧为深水区,重点构建乡村旅游休闲区的水景观,而左侧则为浅水区,为游客提供了亲水娱乐空间,使其艺术性和功能性得到了体现。同时,整个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基本保留了原有生态要素,以突出乡村休闲旅游视角下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

二、景观公园规划与设计效果图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核心是提升装饰元素组合形式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为突出乡村休闲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特点,在借助水体景观的镜面效应的同时,通过对灌木丛中人工灯光的点缀效果,营造与星空相类似的场景,使游客能够在景观公园中放空所有压力,将心理的压力暂时释放。从图中可以看出,景观公园远离居住区,此规划有助于游客将休闲与生活区分开来,以体现乡村休闲旅游与传统旅游之间的不同,形成乡村休闲旅游特色项目。

三、商业街景观规划与设计效果图

在乡村休闲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便于游客的日常生活和多元经济形态的体现,乡村休闲旅游视角下的商业街景观规划与设计同样重要,以乡村传统建筑主体结构为核心的商业街融入了乡村建筑文化,因地制宜的选材与特殊的建筑形态,使其成为乡村休闲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有主体建筑结构的基础上,采用透明玻璃材质进行装饰,使游客能够直接观赏到建筑内部环境,实现了建筑内外环境的融合,给游客以不同的视觉体验。为突出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在商业街规划过程中采用了非对称的设计,左侧区域为商业街主体建筑,而右侧则保留了乡村原有生态环境,进一步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经济发展理念。

四、湖畔民宿规划与设计效果图

基于人的亲水性特点,在乡村休闲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多习惯于对乡村湖泊、湿地等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从而营造宜居空间。湖畔民宿的规划与设计效果,整个民宿位于自然胡泊旁边,阳台等半开放式的设计解决了传统建筑隔断对视线的遮挡,侵入式的亲水平台体现了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中以人为本的理念。除此之外,整个民宿建筑就地取材,不仅降低了民宿建造成本,同时也避免了非自然元素大量使用破坏周围环境的整体性,同时,为有效利用空间环境,湖畔民宿采用了错层设计,以增加了空间的立体感与艺术美感,使游客能够在不同位置的民宿中欣赏到湖畔景色。

五、临山民宿规划与设计效果图

在乡村休闲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突出乡村休闲旅游的特点,从而使其在设计体验方面区别于传统旅游形式,该临山民宿坐落于山坡上,主要建筑材料山石和木材,开放式的空间设计使人与大自然之间的距离明显缩小。同时,为保证游客的视野,林山民宿的规划与设计中对其高度和结构进行了调整,双层设计方案为游客提供了不同的观景角度,从而营造了更加舒适、轻松的环境氛围,与乡村休闲旅游的核心目标设定相一致,使游客在缓解身体不适的同时,也能够在心理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放松。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临山民宿的设计增加了透明安全护栏,在保证游客安全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对游客视线的遮挡,强化了游客的视觉效果体验。

六、乡村民居规划与设计效果图

乡村休闲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是在原有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因此,乡村民居作为其组成要素之一,是游客了解乡村生活和感受乡村文化的重要渠道。为保证乡村民居的整体艺术美感,在规划与设计中对民居采取了统一化的方案,由此体现了乡村民居的形式美。在个性化设计方面,则充分利用乡村民居的细节进行体现,右侧遮阳棚的设计,为游客提供了休憩空间,随处可见的绿植与树木,丰富了乡村民居空间的元素构成,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视觉体验。乡村休闲旅游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人们对于创新旅游经济形态必然要求,为突出乡村休闲旅游主题艺术美感,在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应强调对乡村生态文化的“复刻”,在保留原有生态文化的基础上,以多感官的体验效果为切入点,对重点内容进行突出,并明确区分乡村休闲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中的主次关系,从而满足人们对乡村休闲旅游的需求。除此之外,为突出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在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方面,应强调乡村文化的多角度融合,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本理念,实现乡村生态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转化。

作者:邢艳华 单位: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