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信息技术下的乡村教师教学创新与发展

信息技术下的乡村教师教学创新与发展

摘要: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以电脑、PC端黑板等信息技术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深入课堂,将此类信息技术从城市普及到农村,使教学硬件基础较差的乡村有了更好的学习设备,为乡村教师教学创新与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同时,乡村教师也将迎接更高的挑战。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乡村教师可以从逻辑意识、知识来源、人机交互、学科交叉等方面提高教学创新综合能力,并通过以学校和教师为单位建立网络链接,建立专业知识、创新学科、综合能力等多方面相互交叉的教学共同体。使用合理的测评奖励机制,并支持乡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鼓励乡村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乡村教师;教学创新;专业

发展在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已明显落后,对于乡村教学更是如此[1]。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活动中的措施在城市的中小学教学中成效显著[2]。而在全国大部分乡村中小学中,由于信息闭塞、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有待加强[3]。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效果的沉稳化[4]。因此,将信息技术引入到乡村教师的教学中意义重大。乡村教师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日益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筛选、改编和创新,实现独特的教学风格,保证专业能力长足发展,为学生的进一步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基础[5-7]。另外,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乡村教师需要接受更高的挑战,需要不断地掌握信息技术,并将其熟练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乡村留守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能够实现学科知识的融合和教学风格的独特化,保证乡村教师在专业上获得发展。

1丰富乡村教师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

乡村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思想和品德对乡村留守学生的教育影响深远。但是部分乡村教师在教学水平和能力上存在着某些不足。因此,乡村教师要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撑,摒弃完全依赖课本的“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增加旁征博引的课外知识,为乡村留守学生创新性、疑问性、组合性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

1.1信息技术支撑下乡村教师信息素质的提升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乡村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发展,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丰富教学手段,引导和促进乡村留守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课文《岳阳楼记》的教学过程中,乡村教师可以通过使用信息技术,细致认真地进行备课。在进行课文讲授时,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多媒体图片、视频内容,为同学们生动形象地讲述范仲淹的生平,使学生充分了解此文成文的前因后果,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1.2信息技术支撑下教学资源的汇总

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乡村教师获得教学知识和资源的方式有限。在现代教育方式中,单一结构的课本教学已经满足不了现有教学模式的需要。另外,当今社会对乡村学生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导致“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必定会慢慢变成过去式。因此,为了提高乡村中小学生自身的竞争力以及尽快实现国家“扶贫、扶志、扶智”的精准扶贫政策,乡村教师需要拥有宽广的知识面。乡村教师宽广的知识面是乡村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他们所掌握的教学资料、知识资料成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育资源的汇总便成了乡村教师扩充知识面和提升教学能力的有力方式、方法。乡村教师拥有宽广的知识面是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支撑,是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基础。

1.3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优秀学生培育和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共享

每一所学校都会存在所谓的优等生、后进生,在乡村更是如此。由于地域限制、单亲、留守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乡村教师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变得尤其重要。另外,据统计,乡村中小学中有60%以上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个别区域因为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会产生某些极端的学生案例,例如校园暴力,甚至是青少年犯罪的刑事案件。因此,关注学生心理问题,是教学以及生活中都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资源共享网络,为乡村教师队伍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教师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网络搜集心理知识,将心理教育引入课堂,保证乡村中小学生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改变乡村教师教学模式,提高乡村学生的学习效率

传统教学课堂使用单一的课本教学,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靠教师自身知识储备量的多少来决定。因此,学生接受到的讲授内容会产生较大差异,尤其是在乡村地区,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与教学素养参差不齐,讲授的内容差异化会更大。这时可以引用多媒体设备进入课堂,将电脑、投影仪、PC端黑板等多媒体设备引入到教学课堂后,教学模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2.1以教师为主,引导学生进行人机交互教学

乡村教师通过使用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感官体验,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延展性和集中力。据调查,中小学生无法保证长时间的精力集中,其最高学习效率是课堂前五分钟。因此,使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人机交互教学,可以随时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积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松弛有序,能最大力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了乡村学生的学习效率。

2.2以教师为主,引导乡村学生树立科学性的思维逻辑

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逻辑,需要开放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逻辑不仅仅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更主要的是促使学生对现有世界已知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以及对未来世界进行科学、合理的探索,有助于乡村学生培养疑问性思维,有助于他们保持强烈、旺盛的科学求索精神。乡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引导乡村学生在学习过程形成一种全新的、探索的、重视思维的过程。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爆炸带来的变革是十几年前无法想象的。因此,乡村教师不能再局限于陈旧的思维模式,更不能把过时的思维模式传授给新时代的学生。乡村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其使用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发散性的特点,在此教育模式下进行学习的学生更容易培养科学的思维逻辑,保证学生具有强势的竞争力。

2.3以教师为主,引导乡村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乡村教师要熟练运用以办公软件为主、PS等软件为辅的电脑软件,使用多功能的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技术进行课堂辅助教学。并建设学校在线课堂,通过使用自媒体技术来课堂进程和学科知识,帮助乡村学生在课余时间提升自我能力。同时,不局限于考试内容,教师也同样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帮助乡村学生认识自我、发掘自身潜能,寻找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实行素质教育和全方位教学。乡村教师也可以与不在孩子身边的家长建立网络联系,让家长实时了解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何以及是否在心理方面出现了某些问题,并一起解决这些问题。

3提高乡村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发展应该与时俱进,吸收现有的先进知识,摒弃过去陈旧观念。在当前的网络时代,教师应从网络技术入手,捕捉、认识、吸收和借鉴有利信息,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渠道,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只有教师自身专业能力过硬,才能教好学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的发展。同时,也对乡村教师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3.1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本土知识提高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并不只局限于学科专业知识的提升,更包含了道德品格、人格修养和人文敬业精神的发展。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来说,有对社会和国家的特殊性。而其中对乡村教师等具有更具体的能力要求,即对本村庄或本镇学生的人格影响,乡村教师从根本上塑造了本土的精神文明面貌。

3.2乡村教师在信息素养提升下的学科提升

乡村教师大多数常驻在偏远的农村,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相对较少。另外,经过社会调查和分析,乡村教师的学历相较城市教师偏低,因此,在教育教学上具有一定的不足。众所周知,乡村教师的学科能力是教学的必要条件,通过使用信息技术,乡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研读、分析各类教师学习书籍,获得丰富的知识内容,改变自身学习教育观点。可以帮助乡村教师更好地开展学期教学工作,使乡村的中小学生在身心等各个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真正实现知识改变命运。因此,乡村教师队伍提升自身使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3信息素养提升下的整体修养提升

乡村教师固有的局限性导致其队伍整体质量参差不齐。因此乡村教师的教育问题一直是一个存在多年、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现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的人格修养,通过合适的、科学的评测机制,激励并监督乡村教师对学生进行高素质、严标准的教育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乡村教师可以进行远程统一学习,从而对教师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净化乡村教师队伍。教师的修养一旦得到提升,那么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的学生一代的修养相应地也会得到提升。人民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其应该具有的自我要求和信念是非常高尚的。教师对工作的承担与态度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乡村教师教学创新与专业发展的建议

乡村队伍中的教师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学校信息基本网络,与其他学校老师进行密切交流,给传统的书本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通过信息技术支持建立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学校老师信息网络,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海量学生教育案例的分析共享;第二,定期进行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及考核。各学校及省市建立新型的、科学合理的测评机制,对教师的学习能力、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合理有效的测试,促进教师提高技术与素养;第三,教师使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了解当前最新的社会热点,即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加强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第四,学校方面应制订相关的教师培养计划。通过校内外组织的各种会议、指导活动、外出考察等机会,尽可能地为乡村教师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第五,国家、地方政府要充分重视,加强对乡村教育的信息技术援助和支持,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乡村教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发展如此剧烈的当代社会,尽可能地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培养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以此进行教学创新和专业发展。另外,乡村教师肩负更加严峻的责任的同时,也必须迎接更加艰巨的挑战。让自身素质得到提升、获得全面发展,成为现在乡村教师队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类优秀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活力。曾说过:扶贫先扶智。只有当一个地区、一个村庄的意识首先发生了改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消灭贫困,消灭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改变大家对乡村地区的偏见。这一切都要从教育着手,从娃娃抓起。教育,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长时间,极富精力地去进行。使用信息化教学,可以极大限度地减轻乡村教师队伍中的教师负担,利用信息技术支撑乡村教师的教学创新与专业发展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马凤芹.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教师信息素养及构建[J].焦作大学学报,2019(2):113-116.

[2]焦建利.微课与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4(12).

[3]田慧生.关于活动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1998(4):46-53.

[4]张宝昌,李娟,王伟娟.关于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8):76-77.

[5]黄玉.新课改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8).

[6]杞秀玉.提高信息化素养肩负起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责任[J].成才之路,2013(29):47-47.

[7]王慧.教育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与提高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2):96-98.

作者:丛玉芹 单位: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展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