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心理课程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一、心理学对高等学校课程的重要影响
(一)心理学为高校课程目标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长期以来,教育界在树立教书育人目标的时候总会过多地参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因素,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课程的设置标准必然会发生偏斜。正如布鲁纳所说:“不顾教育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来论述教育学理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浅薄,势必在社会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视。”然而,我们必须正视的是高等教育的历史及现状过多地参照原有的价值取向,课程的设置上缺乏必要的心理学依据。概括地讲,高等教育课程目标的设定,首先是要与本国的历史、传统、当前国家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家对教育的期待相符合,也要在这几方面之间找准衔接的方式,用正确的行为方式将未来的发展方向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中。再者,就学生个体层面来说,应针对具体某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依照学生群体的整体情况,制定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特点的教学内容。
(二)心理学为高校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如果高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规划的制定标准只取决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经济社会对教育的利益诉求,那么长此以往,这样的教育态势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和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质量。考虑到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就是要根据特定教育阶段和特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情况和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制定有利于他们全面接受知识的学习规划,选择与他们的学习能力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作为高等教育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重点体现在教材的编订方、学校课程设置的安排者和教学内容的实施者能够依据心理知识对这一过程加以改进,使之更能适应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从不同的层面保证课程标准的恰当性和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并较为准确地预期学生经过课程学习以后的成效。因此,高校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内部身心结构相适应,让二者之间达成的统一协调运动,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
二、高校课程设置与心理学理论的结合策略
高等教育阶段,依然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方略,讲求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学生“学”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重视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从加强课程设置和活动管理的方面来实现高等教育的良好效果。
一、硕士学位论文实证研究现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收录了各高校的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按照严格标准收录的文章体现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论文中的优秀作品,具有很强代表性,能够体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川通过检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自l郊冷一2(X刀年收录的优秀硕士论文,在本研究中主要检索了工商管理类的优秀硕士论文,学科类别有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学等,发现全国8所财经类高校工商管理类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中实证论文比例普遗较低。文中,1999一~2008年间共有626篇,其中实证类论文只有33篇,占总数的5.27%。在研究工具上,以SPss的应用较为普遍,结构方程软件应用很少,硕士论文的研究普遍还停留在实证研究的初级层次。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200斤一2008年该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等三个专业的硕士论文中实证论文情况。虽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2(X哈一2008年的硕士论文中实证的比例逐年提高,而且总体的比例也超过了10%,但是实证论文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专业论文中,实证论文在专业分布上还不普遍,没有引起各专业的普遍认识;在实证质量上,实际调研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主要局限于因子分析,研究变量间因果关系论文较少,数据分析工具主要是sPss,能够用到结构方程软件的论文没有,这说明论文质量虽然有所进步但是学术水平一般。
二、国内主要期刊学术论文实证研究现状
虽然国外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重视实证研究方法在学术研究中的普及和应用,但是实证研究在国内到上世纪卯年代才受到重视并逐渐开始流行起来。与硕士学位论文实证研究层次较低相对应的情况是:国内顶尖的学术期刊越来越重视实证研究,而且重视研究的深度和规范性。在此,我们选取了国内六种学术期刊做文献计量分析,分别为《管理世界》、《心理学报》、《南开管理评论》、《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管理科学》和《科研管理》,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归到工商管理学科大类,近十年有关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迅速,能够代表工商管理领域理论研究所呈现的特点。本研究中主要统计分析了1997一2加7年间在以上六种学术期刊中人力资源管理类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截止2加7年12月这六种期刊上共发表人力资源管理类论文563篇。国内这6种重要的学术期刊10年间发表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中,实证论文比例很高,在1997一2001年间,这些期刊发表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共146篇,其中实证论文56篇,实证比例为37.58%;2加2--刁(X)7年间,论文总数为414篇,实证论文233篇,实证比例为56.28%;1997一2007年间,论文总数为563篇,实证论文289篇,实证比例为51.33%。其中侧重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报》十年间共发表人力资源类论文%篇,其中实证类论文93篇,实证比例高达%.88%;实证比例较低的如《科研管理》,其实证比例也有23.6%,说明实证论文逐渐成为学术论文的主流趋势。就论文分析工具而言,以《管理世界》为例,1997ee2(X)1年间发表的16篇人力资源管理类实证论文中,仅有1篇用到了SPss,13篇用excel做了简单的描述分析;而在2002一2(X)7年间发表的53篇实证论文中,。用到SPsS的有41篇,比例高达80.39%,用到结构方程软件如LISREL或者AMOS的有20篇,比例为37.74%(sPss和结构方程软件一般配合使用,同一篇论文中可能同时使用两种分析工具),论文在分析的深度和规范性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本处限于篇幅不再论述其他期刊的论文的分析工具使用情况),说明学术论文越来越重视论文的分析深度和规范性。
三、培养硕士研究生实证分析能力的模式的启示
通过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现状和国内学术研究发展现状的比较可以看出,硕士学位论文中实证研究尚处在比较初级的研究层次上,而学术研究对实证研究的要求越来越高,硕士研究生中的一部分将会继续攻读博士或者其他的科研岗位,他们是科研队伍的重要后备力盆,所以从硕士阶段注重学生的实证分析能力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而言,实证分析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最和探索分析问题能力。通过与讲授实证分析技术课程的众多老师的沟通,并到相关课堂听课,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实证分析能力。
(一)设里完善的实证研究方法课程
声乐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都相对较强的学科,介于心理学和声乐学之间,并具备自身独立研究领域的学科。声乐心理学属于音乐心理学一个分支,是研究人类在声乐活动中心理下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研究人类的心理因素对声乐学习中的促进作用的一门新兴学科。声乐心理学在声乐学科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地位,声乐心理学对于声乐演唱、声乐教学、声乐体系构建有着重要意义。声乐心理学精品课程的设置能有效提高声乐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自身素质,是声乐专业课程建设的一门重要精品课程。通过声乐心理学教学,让学生掌握与声乐技巧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声乐心理学发展状况,把握声乐学习者的心理活动的轨迹与特点,认识和掌握从事声乐学习和歌唱表演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心理问题。使声乐心理学课程更好地为声乐教学服务。
一、声乐心理学课程的内涵
声乐心理学在声乐学科课程建设中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声乐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时从其独特内涵着手,探索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来更好地建设声乐心理学精品课程
(一)声乐心理学有自身的特点
国外专家学者对声乐心理学的研究最早始于1932年,主要集中在对于器乐和人声知觉空间上的联系,声乐心理活动大多相对于听觉方面的。对于歌唱方面的心理研究涉及的不多。我国第一个提出声乐心理学是徐行效教授,提出建立“声乐心理学”新学科对于声乐心理学以及声乐科学体系理论的研究属于新型的交叉学科。分析心理学和声乐科学体系思想之间的关系,从符合科学发展和交叉科学发展的战略性思想中探索出声乐心理学的创新性学术价值。这些创新学术思想,在国内逐渐得到广泛认同,并对我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并逐渐建立起系统的、科学的声乐心理学体系。声乐心理学从人的心理因素出发,针对声乐学习者和声乐表演者的特点,以心理学学科为理论基础,结合歌唱实践,探究声乐学习者和声乐表演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掌握其活动规律,为声乐教学服务。
(二)声乐心理学精品课程要理论联系实际
声乐心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精品课程中探讨的很多问题都是实践中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观众审美情趣、演唱者舞台恐惧症、声乐学习者挫折心理、市场的激烈竞争对声乐学习者心理影响、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处理等,是每一个声乐专业的学生必须要面对问题,声乐心理学在这些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提供了坚理论依据和有效地解决方法。声乐心理学精品课程要掌握大量的与学习歌唱相关知识和演唱案例,歌唱心理实验相关理论和数据。声乐心理学精品课程需要较强的操作能力,声乐心理学精品课程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是要对声乐心理学的原理,形成一些实际操作步骤。如演唱动机、声乐知觉、兴趣培养、观众审美、视听需求与审美习惯对歌唱者心理变化的影响。又如在演出、比赛中怎样控制不良情绪,平时学习中怎样与老师进行交流,怎样克服学习中遇到的挫折等,教与学的不同身份和工作特点对学生心理和声乐教师心理的影响。从个性到共性、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普遍、从理论到实践,设计多种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训练中掌握心理活动在声乐学习中的规律。
一、瓦赫宁根大学的办学理念
瓦赫宁根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一切为了生活质量(ForQualityofLife)。”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这一宗旨,包括学科专业的设置及大学教育的理念。围绕着这一宗旨提出了“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教育革新,在食品健康、可持续食品生产、可生存绿色环境和社会过程的转变方面发挥作用,使学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办学思想。
二、瓦赫宁根大学教育管理的组织体系
瓦赫宁根大学和研究中心分为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University)和研究机构(DLO)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及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三个部分之间有着研究、教学的广泛合作和联系。全校拥有植物科学、动物科学、农业技术与食品工程、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5个学院,设81个本科及研究生专业,由71个研究、教学机构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实行监事会下的执行董事会管理体制。监事会成员由农业部组织校内外专家组成,每年定期召开2~3次会议,负责整个机构中具有战略性发展的问题,包括审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确定市场营销和年度财务及研究计划、年度报告的审批、超过200万欧元的投资项目、学校建筑物拆除等决策及确定执行董事会成员。学校最高的管理执行机构是执行董事会,由3名成员组成,包括执行董事会主席、主管大学的校长和主管研究中心的主任;执行董事会主要职责就是通过与政府、企业、非政府机构的合作及召开有关听证会制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学校近期发展实施计划。瓦赫宁根大学教学管理中设有教学董事会、教务部。董事会由4个教授和4个学生组成,同时在29个专业中设有教学指导委员会,既包括本科,也包括硕士专业设置;指导委员会由6~8个教师和6~8个学生组成,教师与学生的数量要求一致。委员会主要职责是为学校董事会提供建议,负责确定本专业课程培养方案及要求,同时负责教学监督,如果学生对某门课程有意见,可以向委员会提出,由委员会找相关教师谈话,以便提高教学质量。教务部主要有4个方面的职责:制定政策、学籍管理、学位管理、公共关系及市场开拓。博士生培养计划由研究机构负责,与硕士研究生管理完全分开。
三、瓦赫宁根大学教育管理的具体做法
(一)大学教育的基本情况
瓦赫宁根大学现设有学士专业19个,在此基础上拓展设置了29个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前全校教育分三个层次,学士、硕士和博士。学士学位分为科学和高等职业教育两类(2004年协商将里瓦根职业技术学院合并),主要用荷兰语教学,学制3~4年,科学学士3年,职业学士4年,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在二年级时可以申请向科学教育(本科教育)转换;硕士教育学制2年,主要用英语教学,其中规定50%为荷兰之外的国际留学生;博士教育学制4年,没有课程学习,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其中要求30%为国际留学生。2005年全校共有各类学生93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00人,科学学士和硕士生约5000人,职业教育本科生约4300人。
摘要:当前,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差,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为此,必须提升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本研究利用研发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该专业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质量评估。结果表明,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总分并不高,在四个维度中,实践教学过程评分最低,而实践教学效果评分最高。另外,实践教学评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年级差异显著,其中,大三学生的评分明显低于大二学生。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优化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探索实用的实践教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走出低水平徘徊困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当前,我国不少地方院校培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岗位适应较慢,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有研究指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很不协调,其中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不明、课程设置不合理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师资缺口和师资实践能力缺失是当前专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1]。另有研究认为,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仍然以理论传授为主,实践教学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许多地方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尽管把实践环节写进去了,但介绍相当笼统,一些实践活动并没有实际开展,而有些常规性的实践环节,如见习、实习等,虽然定期实施,但组织不力,缺乏有效的督导、评估,致使实践教学收效甚微,甚至有名无实[2]。此外,一些调查发现,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不足是妨碍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瓶颈,聘用和培养双师型教师是今后该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3]。鉴于当前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对平顶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13级和2014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3份,有效回收83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生24名,女生59名;大二学生40名,大三学生43名。
(二)研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