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心理课程论文全文(5篇)

心理课程论文

第1篇: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一)心理学为高校课程目标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长期以来,教育界在树立教书育人目标的时候总会过多地参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因素,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课程的设置标准必然会发生偏斜。正如布鲁纳所说:“不顾教育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来论述教育学理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浅薄,势必在社会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视。”然而,我们必须正视的是高等教育的历史及现状过多地参照原有的价值取向,课程的设置上缺乏必要的心理学依据。概括地讲,高等教育课程目标的设定,首先是要与本国的历史、传统、当前国家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家对教育的期待相符合,也要在这几方面之间找准衔接的方式,用正确的行为方式将未来的发展方向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中。再者,就学生个体层面来说,应针对具体某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依照学生群体的整体情况,制定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特点的教学内容。

(二)心理学为高校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如果高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规划的制定标准只取决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经济社会对教育的利益诉求,那么长此以往,这样的教育态势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和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质量。考虑到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就是要根据特定教育阶段和特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情况和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制定有利于他们全面接受知识的学习规划,选择与他们的学习能力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作为高等教育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重点体现在教材的编订方、学校课程设置的安排者和教学内容的实施者能够依据心理知识对这一过程加以改进,使之更能适应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从不同的层面保证课程标准的恰当性和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并较为准确地预期学生经过课程学习以后的成效。因此,高校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内部身心结构相适应,让二者之间达成的统一协调运动,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

二、高校课程设置与心理学理论的结合策略

高等教育阶段,依然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方略,讲求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学生“学”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重视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从加强课程设置和活动管理的方面来实现高等教育的良好效果。

(一)以人的心理结构为依据,注重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和顺序性

学生的身心有其内在的独立特点,教育不能改变其固有的结构和形式,只能在顺应这些特点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出更加有利的学习条件,突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推动学生在知识获取、经验增长和素质提高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争取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主思维、善于发现、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为此,在高等教育的课程制定方面,首先要在内容上有所取舍,尽可能选取那些与当前学生的认知能力一致,一般教学的大部分内容在经过教师指导后、学生凭借己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可以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得以解决的东西作为课程内容。其次,知识的逻辑顺序对学生的接受效果也有着重要影响,灵活呈现课程,合理安排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木课程的比例,发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不同功效,并注意各门课程的相互协调,整体优化课程结构。

(二)重视专业教育的“厚基础”,提倡通识教育的“宽口径”

高等教育不仅重视培养专业领域内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强调在训练专业技能之余,对学生进行涵盖多个方面的通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是为了将广大学生在学科范围上加以区分,让他们在几年学习之后能学有所专。精细化的专业设置是为了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专门人才,达到推动社会整体进步的目的。通识教育是为了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从知识教育的立场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为更好地适应职业生涯、适应社会发展奠定综合基础。做到专业教育上的“厚基础”和通识教育上的“宽口径”,必须将学生整体作为参照对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要处理好课程内容的容量和含量之间的矛盾。专业课程的设置要讲究质高含金量,在“厚基础”有保障的情况下再寻求更宽广的范围。与之相对应,在大众知识的普及方面,在范围的宽广度上的要求要严于对厚度的要求。因此,高等教育的试行阶段,学校的课程设置要加强基础教学,合理划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重。还要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发现新知识的生长点。

(三)淡化专业课程的内容比例,扩大综合课程的开展范围

长时间的专业课程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而且单一的学习内容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鉴于学生存在这方面的心理状况,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做好专业知识和其他课程的搭配,做到渐进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寓心理素质教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笔者认为应放大综合门类课程的比例,使其与专业课程的学习交叉进行,有效保留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并且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综合知识面,改善他们现有的知识结构。

(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高校应大幅度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

第2篇: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如果说课堂是教学的载体,那么教材就是教学的线索,也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依据、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不幸的是,我国多数人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根深蒂固,片面的认为教材死板、老套,缺乏必要的时代气息,或多或少还会对教材产生一种抵抗心理。但殊不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就初中历史教材这一大板块做了重大改革,新版教材中不仅对于古今的地名进行了明确标注,而且引入了大量的历史图片,为原本纯文字的历史课本增添了一些生动的画面,为历史空间观的培养打好了基础。比如在讲授有关“战国七雄”的历史知识时,历史教材就选入了鲜明的关于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的《战国形势图》,直观的给学生呈现出了战国时期七国各自的疆域板块面积和战争形势流向,为大家勾勒出了真实的战况,不仅给老师的教提供了客观真实的图片支撑,而且也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真实感受到战国时期战争纷纭的宏大场面;又如,历史课本告诉我们人类最早的祖先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而且点明了早期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地点,诸如云南省的元谋县、北京西南周口店等一系列真实地原始人类生存地点,而且一幅早期人类分布图也鲜明为我们展现了人类的分布区域。同时,课本上一些关于早期人类生存所使用的工具图片,也给我们鲜活的展现了早期人类各方面的生活现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而就在这些别样的历史图片中,为我们凸显了国家各处的自然地域特点以及早期的生活局面,为初中生历史空间观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巧用历史地图空间资源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和记录,必然离不开的两个重点要素即为时间、地点,两个重要维度即为时间、空间,对于我国古代历史来说,我们无法追溯回过去生活中的原原本本,但我们可以在历史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中“再现历史”,重点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出发,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而历史地图,涵盖内容十分广泛,而且简单一张地图却也包含了大量的知识,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有效利用历史地图,那么必然会获得事半功倍的优良成果。例如:在讲授《隋的统一和大运河》一节内容时,老师可以将教学分为几个具体步骤进行内容的展开,首先,为学生展示一张当前大运河的地图作为课堂引入,鼓励学生去主动猜想图片的水利工程名称,从而让学生对于大运河形成的时间、作用和影响有所了解;其次,老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古代大运河建设之初的设计图片和地域环境,让同学们根据粮仓所部署的形状猜想大运河建造最初的简单意义,以及建设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揭开运河建造的事件发展历程和详细细节;最后,老师可以分析大运河走过所经的地点和具体的渠道分布情况,在地图上用鲜亮色标记清楚,从而巧妙引出隋朝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隋朝的历史贡献及弊端,再详尽的分析这个朝代独具的历史特色。以上此法是将实物地图和朝展视图进行了完好结合,在实物发展的基础上引出了朝代的发展过程,也算是时间、空间的一种完美融合。

3编排初中历史教材课本剧

新课程改革之后,一大重要转变即为学生逐渐替代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一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育界基本上已经达成了共识,所以愈来愈多的老师开始绞尽脑汁寻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最终形成了历史课本剧的广为流行,并且日渐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和重视,这与它自身鲜明的教学效果是分不开的。历史课本剧作为一种新颖的活动形式,多是由老师选题,学生自导自演而成,所以凝聚了学生大量的心思和心血,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和学习热情,落实了新课程的改革标准。历史课本剧的选材十分广阔,比如“人口南迁”、“三足鼎立”、“陈胜、吴广起义”等内容都可以被改编为历史课本剧,不仅可以生动展现我国早期的社会发展情状,而且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另外,“南京大屠杀”作为一个耻辱性的历史素材,它汇集了中国人的耻辱与苦痛,代表了抗战时期日本人对中国所做的丑恶行径和残忍手段,是永远不可泯灭的国耻,学生也可以采用这个素材,编排成历史课本剧,将日本人的丑恶、残暴和中国人的勇敢、无畏形象搬上课堂,告诫学生勿忘国耻、热爱中华,从而锻炼、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

总的来说,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学生历史空间观的培养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不仅需要学校和老师重点关注,更需要学生的有效配合,使得师生双方都能够在此项任务中提升自己、锻炼自我,从而达到所预期的教学目的。笔者坚信,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下,初中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在课堂学习中一定会有所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和综合素质也会相应被带动起来,在课堂学习中得以发挥、得以提升。

作者:张明虎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青华中学

第二篇

一、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具备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国基础教育把创新精神作为新一代公民的素质核心。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形成的是“接受—记忆—再现”的思维定势,学生模仿有余,创新不足;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变知识灌输为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培养学生“思考—探究—发现”的思辨能力,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在全社会都在关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今天,笔者认为,历史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创新精神,只有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学生。历史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既要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点和成功之处,更要善于独立思考。“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历史教学中也同样如此,同样的一节课由10位教师上,恐怕会有10种模式和效果,其原因就在于每一位教师在课前都会根据课标要求,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结合班情思考适合学生的教法,这样才能不落俗套。试想,如果教学千篇一律,连教师都觉得枯燥,就更别提学生了。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思考,教出有自己特点和个性的历史课。同一位教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要避免出现“吃老本”的现象,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对同样的教学内容,要考虑不同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二、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教育要以发掘、发展人的智慧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探究式教学中,师生关系平等,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主角”,相反,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调动学生,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观念,这样的探究式教学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以生为本”首先要求教师营造平等的课堂环境与学生交流。在宽松、平等、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下,让学生自由地思考问题、自由地展示自己,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教师在关注他,在倾听他。让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思维,本身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而参与的过程就是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即使学生在自我展示过程中没有得出预期答案,但至少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自信、独立、合作、创新……“以生为本”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因材施教。学生各有特点,也各有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制定符合每一位学生认知特点和水平的问题,特别要关注那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鼓励和指导他们共同参与合作学习,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能力。

三、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具备博而专的知识

在提倡终身学习的时代,往往是天天盯着学生学习的老师却忽略自己的学习,历史教师必须像苏州三中副校长丁林兴博士在苏州大市历史教师培训会上所要求的一样,要不断地阅读百家书籍、寻找新的资源和灵感,那样历史老师讲课就会比较丰富。探究式学习下的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引导作用,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并补充知识。历史教师首先要有足量而精深的历史通史知识,起码要具备比中学教材更高深和广博的知识,这应当是中学历史教师的底线。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历史教师要多读书、勤思考、做笔记。一读《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不同版本的教材,做到融会贯通,博采众长;二读历史类的著作,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等;三读有关中学课改的优秀论文。总之,历史教师要为自己制订读书计划;在看书过程中要勤思考,而且做好读书笔记,通过这些,努力提高知识水平。此外,历史的包容性极强,要求教师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其他各科知识,如文学、艺术、军事、体育甚至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学生的求知欲是很强的,他们并不满足在课堂中所学到的书本上的知识。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会使学生兴趣浓厚,促进学习。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追踪历史发展的动态,不断更新和发展知识结构。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胜任在探究性学习中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工作。

四、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学和组织活动能力

探究式学习虽然强调师生合作,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因此探究式学习下的课堂有时也需要教师的讲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反对的并不是教师的“讲”,而是“满堂灌”、“一言堂”。因此,较强的教学能力首先表现在教师的“讲授”上。第一,教师要“精讲”。“精讲”的意义在于既使学生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重、难点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让学生有充分的探究活动时间;第二,讲出“新意”。照本宣科式地讲不仅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徒增学生的反感,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力求突破书本,努力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和最新学术观点,才能吸引学生;第三,教师要善于创设历史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其次,探究式学习经常以活动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活动的能力。第一,教师考虑的活动形式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第二,活动前,给每个或每组同学指定他们能够完成的活动任务,并进行适当指导。第三,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让课堂热烈而有序,体现引导作用。第四,活动归根结底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因此,在活动的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反思活动,将活动“升华”为理论知识。

第3篇: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组织文化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路径

1组织文化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依据

组织行为学认为,组织文化是决定组织行为方式的组织内各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潜移默化地指导组织内各成员的行为。其共同价值体系……不仅有利于增强受教育者群体的凝聚力和对价值观念的认同感,而且可以利用群体内部的作用力来巩固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1]成员在融入组织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组织文化,并可能对组织文化产生影响。教育在组织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某一组织文化一经形成,总会表现出相对稳定性。但组织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当组织外部或者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成员的应对方式不但能够强化当前的组织文化,而且也可能引入新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对组织文化产生影响。

从组织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入手分析组织环境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这是组织文化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启示。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主流文化,稳定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丰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2]。

1.1组织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群体整体意识,提高团队精神.

塑造共同价值观念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目标,通过对组织内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的订立,共同认可的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培养对整个组织内各成员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不仅表现为组织文化对成员思想意识的影响,对各成员言行举止的引导和约束,而且表现为各成员对集体的归属感的建立。这种对集体的归属感对提升团队精神,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很有助益。

1.2组织文化有助于协调大学生群体的内部关系

这种协调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内部的主流价值取向取决于组织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组织内部的主流价值观以不成文的方式约定了组织成员间和谐共处的方式,使各成员间更有效地交流协作,甚至互帮互助,有效减少组织成员间的摩擦,推动形成成员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1.3组织文化有助于良好的校园、班级学习和生活氛围的形成

校园、班级文化是在校园或班级内部形成的一种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模式。组织文化(具体在大学生群体就是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中的共有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就对组织成员的行为起到强有力的规范作用,影响和约束着大学生们的行为。这时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对其成员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强制性,就像一股看不见的力凝聚并引导着成员们朝着一个既定的共同目标坚定前进。校园、班级文化的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和融合作用,共同构成了凝聚功能,改善了校园、班级的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3]。

2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以及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伴随着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文化心理随之转型。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文化心理也发生着明显的转变,并在不少学生身上表现出重个体轻整体、重物质轻精神和重网络轻现实的特征。

2.1重个体轻整体

当前大学校园学生管理尤其是班级管理中经常遇到集体活动难以组织,唯有靠个别学生干部或者活跃分子独撑台面的情况。如果再缺少了奖学金、助学金等的吸引力以及作为这些物质奖励的重要参考标准的班级量化积分对集体活动的奖励,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不得而知。除加分奖励以外的集体活动,学生们参与动力严重不足。班级活动中,小团体划分明确,部分同学之间有明显生疏感,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偏离了班级主流文化,表现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倾向,价值观出现错位。

2.2重物质轻精神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金钱和财富追求的正当性被夸大,精神追求的价值被轻视,社会大众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随之被腐蚀,导致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特征,道德的引导和约束作用逐渐弱化。受到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缺乏理想信念,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在部分学生群体中影响恶劣,既有悖于大学之大在于精神追求的高远,又与高校的办学初衷严重背离。高校培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应该是有着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

2.3重网络轻现实

伴随着对网络世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们享受了更便捷的生活,但是也过度依赖网络生活。大学生本可以将他们的某些想法和感情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出来,在现实中享受真切的关心和回应,让自己过得更积极快乐。但是过多地把目光和精力投向网络,在虚拟世界中无止境地自我渲染自己的情绪,给自身徒增许多烦恼,甚至自身出现了问题也无人知晓。如果他们可以更多地生活在当下的现实中,学会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情绪和问题,学会更多与人相处的学问,大学生们就会尽早体验和适应大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为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增加更多的竞争力。

3组织文化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路径

组织文化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并对其行为具有约束作用,尤其对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就需要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在组织内部的共同价值观念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共同价值观念。根据以上对当前大学生社会文化心理特征的分析,结合组织文化理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3.1运用多元化评价标准创新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标准在学习中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所以对思政理论课的创新应当从创新教学评价开始。自思政课开设以来,虽然教学评价方式在不断改革,但总的来说因为这门课程教学效果难以精准量化而且教育的成效是动态的,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仍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动态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更明确的教学评价标准。结合当前学生对自身利益的关切,思政课教学中不断突破学习态度、理论学习成果等作为一元化的评价标准,探寻并总结出适合学生思想实际状况的评价标准,增加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精神、大局或整体意识等方面在学生成绩评判中的权重。在新的评价标准中可以适当考虑加入学生群体内部相互评价在成绩评判中的比重,尤其是学生党员干部群体与群体内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有助于充分发挥组织文化尤其是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念在学生群体内部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成为检验共同价值观念落实在实践中的重要体现。

3.2融合线上线下交流平台,多渠道创新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传授的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鲜活的具体生活,它需要融入社会实践中。这样看似高大上的理论就既不会因为脱离青年群体的文化让他们难以接近,缺乏共鸣,影响学生的获得感;也不会因为过于重视趣味性而陷入庸俗化和碎片化的误区。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广泛选取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把相对抽象的理论和价值观导向融入案例分析、问题讨论、与学生谈话中等。教学内容设计既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能够影响和指导生活,增强思政课自身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要结合学生广泛依赖网络生活的现实状况,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显性和隐性教育渠道让学生能够对核心价值观产生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深刻认同。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两微一端”平台更快捷地对学生关注的事件作出正确评价和观点引导,利用新媒体平台在传播中的互动性,更快更准确地捕捉到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时变化,在线上和线下各平台的教育中更有针对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3.3重点培养一支有凝聚力的学生党员干部群体

学生党员干部是学校、班级组织的核心,也是开展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的抓手。集中优势教育资源重点培养和教育学生党员干部群体,并充分发挥这一群体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才能真正地把学生和他们的组织牢牢地凝聚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教师自身应当积极参与和体验学生群体的生活。不仅是从调查研究的方法论角度讲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实事求是地开展教育工作,而且教师自身亲和力,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的提升都离不开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与这些学生党员干部的定期和不定期交流,首先,牢牢掌控这群学生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如果放松了对这群在学生中影响力巨大的学生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就如同自动放弃了到达教育目标的着力点,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那么预期能够达到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次,加强对学生党员干部群体的思想教育及组织能力的培养,在思想觉悟,政治觉悟,道德觉悟上以及组织领导能力等方面,学生党员干部都要遥遥领先,这样才能在群体中传播更多的正能量,领导着大学生集体创造出青年一代的成绩。总之,要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中使学生党员干部得到培养和教育,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价值观逐步转化为组织的共同价值观,更好地引导和约束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4结束语

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对学生党员干部群体的着重培养不仅能够把组织文化理论与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把课堂学习与课下活动有效结合,更充分展现思政课在学生群体的影响力,对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段海超.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4(12),34-36.

[2]刁培萼.教育文化学——当代教育新理论丛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第4篇: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一个问题出现,通常比解决这一问题更加关键”。初中学生正处在好奇心较强的环节,他们思维敏锐,颇具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急于想去发掘、去探索未知的部分。教师抓住这个特点,从学生的需要开始,把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课堂上激励他们的问题意志,进而想去自主探索认知。如:“阿基米德原理”一课的教学中,首先是做一个小实验,分别取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学生们发掘木块浮在水面上,铁块却下沉了。根据这个实验,让孩子们大胆提问,于是一个个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木块放入水中为什么能浮于水面,而铁块放入水中却下沉呢?”:“把相同质量的木块和铁块同时放入水中又会有什么结果呢?”;“把相同体积的木块和铁块同时放入水中又会怎样呢?”。于是顺便引导提问:“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那你们今天愿意和我一起来研究里面的奥妙吗?”,“愿意”“愿意”。同学们在好奇心强烈促使下,纷纷踊跃尝试。此后,老师再从学生的需要开始,引领他们去处理心中的疑问,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兴致勃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还需教育学生对各种权威不盲从,勇于提问,勇于指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勇于向权威说“不”。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用设问的眼光看待各种事物,研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如:对课本提出疑问,课本在编写进程中,思考到学生的接纳潜力,有些含义、规律并不严谨;对各种媒体实行疑问,有些报刊杂志常常犯一些科学差错,有意识让学生发掘并改正;在习题讲解中提问,此题可否有漏洞,考查什么知识点等等。如此一来,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培育其创新精神。

2在新课程理念下因实践探寻真知

物理课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很多物理知识都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去实践、去发掘。吕叔湘曾说过:“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那是白讲,是无效的劳动。”这种教学只能让学生养成依靠他人的习惯,思考潜力产生障碍,教师需把教学的触点延展到学生的生活范围,让知识经验在动手实践中成长。例如:过去学生在解答“检查电路故障”此类习题时,通常感到非常困难,因此,就设计了“争做电气工程师”研究活动:发给学生电池组、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个,好、坏小灯泡各一只,导线若干,并构成电路。需要学生或运用电流表或运用电压表或运用导线来找出坏灯泡。只要有学生能找出坏灯泡并说明一种正确的办法,就给予“电气工程师”奖杯。学生对此兴趣非常高,当学生采取自己研究寻求到一种或多种办法时,都会非常欢喜,内心充满了成功的喜悦。采取实践充分激励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抽象的理论知识也采用动手获得了内化,并在其脑海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3在新课程理念下因合作交流拓展思维

雅斯贝尔斯曾说过:“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是教学中交流的重要方式,课堂上的沟通、协作促进学生在反复争论、评估和论证中获取真知。合适的生生协作通过和师生的相互沟通通常能够把问题引入深处。例如:在教授“杠杆的应用”一节时,先复习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然后告诉学生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木棒,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难道他不知道地球有多重吗?他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接着要求学生互相讨论,各抒己见。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有了方向和目的,对知识理解自然会加深很多。同时,也营造学生提问并回答的学习氛围。

学生进入学习角色后,可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组讨论自学。学生在互相发问过程中,围绕主题大胆地当、想、说,使学生在学习上从视听为主变为以动手、观察、思考、讨论为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潜能;学生在同一基础上互相提问、讨论、回答,可进一步强化学生积极思维。因为教学目标不单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还使他们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创新能力。学生之间思维也存在较大差异性,要让他们全面掌握知识要普及到面。小组之间互相发问,研究探讨、回答,无疑较全面理解学到知识。对较有难度的题,小组可通过实验、讨论完成,也可由教师引导回答,或由小组帮助完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尽量给学生提供广阔思维空间,让学生意识到自我才能的完全展示,增强学习探究的信念。

第5篇: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1.提高自身教学基本功为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心中有教材、胸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历史的教材编排并没有规律性,知识点比较模糊和零散。教师要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熟悉历史教材的编排体系,整合教材,为了使知识系统化,要理清历史各部分发展的线索,建立历史知识的框架,通过对比、梳理把课本上零散的知识用图表或框架清晰地表现出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充分准备与整合,是落实课程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教材内容熟悉于心就明确了教学重难点,再根据学情科学地设计教学流程、学生活动,选择运用教学媒体,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上去了。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前提

新课标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它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神奇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常用的方法有倾注关爱之情、以疑激趣、创设情境、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等。二要训练学习方法,要建立学习小组,训练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师生、生生有组织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参与式教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好学习小组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了,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可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关键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结合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重大事件准备史料让学生阅读,教给学生阅读史料、历史地图的方法,训练学生分析因果、动机与后果等的历史思维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究锻炼学生表述历史的方法。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教会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和技巧,坚决避免死记硬背。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