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论文(7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论文(7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课反思

摘要:语文课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课程,有了良好的语言基础,小学生在学习其他类别的课程时,也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内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小学语文是一切课程的莫基石,打下良好的基石才能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能力。而阅读又是语文的重中之重,学生在阅读中对母语的语音、汉字、语法、行文要求等语文要素有了深刻的理解。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了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存在问题;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的意义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一定的阅读教材或课外读物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有目标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在小学阅读课中,教师的作用一是要熟知教学目标,二是要做好课内外读物的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通过阅读,全面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小学生注意力涣散,又容易分心。加上本身词汇量又小,在阅读学习中,难免遇到对字句、语法内容不了解的情况,而教师往往按照预设的教学内容讲课,有些知识来不及讲解,这就容易让学生中途放弃阅读。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会对生词、字、语法等进行详细的解释,但是由于没有有效的巩固练习,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有较大差距。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多数不是来自内在的求知欲,而是来自于老师、家长的认同,这使得学生的学习稳定性差。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内容单调,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表现出对老师的不配合,或者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消极懈怠。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策略

1、设置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要和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玩是小学生的天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设置一些有益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讲解《多彩的春天》课文时,笔者使用了“找朋友”的游戏模式。笔者让学生阅读课文后,选一部分学生参加游戏,让学生分成两个组,一个组提问,一个组回答,比如A组提出小草是什么颜色的?B组就应该回答“碧绿的”,之后B组提问“原野里吹着温暖的什么”A组应该回答“春风”。这个游戏看似简单,其实激发了学生们浏览课文的速度,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对词汇的搭配使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小学生的荣誉感也非常强,他们喜欢在竟赛中表现自己,在多次的比拼互动中,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2、注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虽然活泼好动,但是可塑性也是非常强的。这个时期,教师做好积极的引导,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能否坚持长时间阅读的关键。阅读的黄金时间是清晨和晚上,笔者会让学生在早操后,大声进行课文朗读,在集体朗读时,学生的情绪是很容易被带动的,通过大声的朗读,学生会无形中提高对课文的喜爱度和理解度。日复一日的坚持,让晨读成为笔者所带班级的特色。此外,笔者在每次能与家长见面沟通的过程中,都会强调阅读一350一2016年10月的重要性,让家长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做好课外绘本阅读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应以文字为主,重点在于让学生喜欢上阅读本身。所以,绘本其实是小学生的最佳课外阅读材料。绘本最大的特点是图画大于文字,让学生在品味大师的绘画中体味大于文字的生活体验,而且绘本中的文字也较简单,字数较少,学生结合着图片,非常容易建立阅读的自信心,也就有了不断摸索新绘本的勇气。同一本绘本,学生在每次翻开的时候也会有新的发现,这会给他们的阅读带来新鲜感,绘本的这些特点是普通的书本所达不到的,所以教师要与时俱进,多搜集优秀的绘本推荐给学生。

4、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笔

阅读,是通过文字解读作者的人生思考,学习知识,引发思考。在阅读课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力。《多彩的春天》一文进行讲解后,笔者问学生都想到了什么?有的学生看到了春天的温暖,有的学生感到了万物复苏的朝气蓬勃,有的学生怀念冬天的大雪,这些观念都是非常好的,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赞扬,学生也将有自己更多的思考。阅读提升一个人的基础学习能力,而多动笔无疑可以巩固这样的能力,所以在一定的阅读练习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可以是心得感悟,也可以是日常所闻所见。虽然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薄弱,但是,教师一定要耐心的引导,让学生多练习、多运用,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5、教师要保持教学热情

文字是艺术的载体,教师在进行阅读时,如果对阅读内容没有深刻的理解,对教学工作没有热情,那么文字中承载的情感就没有办法表达出来,所以教师一定要对语文教学工作持有热爱,对文字艺术有一定的领悟力,能够对学生的阅读做出积极的引导。比如在讲解《多彩的春天》一文时,如果教师单纯叙述的话,学生对阅读内容必将无动于衷,如果教师能够用优美的声音解读文中所描述的迷人景色,那么枯燥的文字就将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文字的力量,并通过阅读学会自我运用这些文字。学生会通过教师的热情而引发自己内心的热情,有了热情才会有热爱,有了热爱学习就不再是负担了。

四、结语

语文是所有教育学科中最基础的教育,而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阅读课程有很强的灵活性,老师想上好这门课程,必须有很好的文化素养,而且教学内容还要从小学生的生长特点出发,让阅读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阅读对于学生的一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期间的阅读课是为学生未来的阅读打开的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学生能够感知到阅读的快乐、学习的成就感,是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l[]焦红娣.在过程中探索在交流中学习[J].校长阅刊,2006(12).

2[]孙勇.低年级教学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J].江西教育,2008(12).

3[]李顺红.重视学习过程构建高效课堂[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1).

作者:张海荣 单位: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图布信学校乌兰灯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

摘要:调查发现,小学语文考试中,阅读题目往往失分最多,很多小学生甚至都惧怕做阅读题目,在阅读过程中也总是囫囵吞枣,没有真正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出现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并未积极的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因而学生无法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并做到触类旁通,这样才可以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法指导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首先是阅读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当前语文阅读课堂上拥有众多的学生,但由于个体阅读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师只重视教学手段的表面处理。虽然实行素质教育后也进行了一定改革,但却并未真正重视以人为本的交互理念,实际阅读过程中,教师依然占据主体地位,很多问题并未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便已全部解决,阅读课堂显得十分单板无趣;其次是语文教师与阅读教学的认识不够充分,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已足够应付所有的阅读问题,为此并未重视课本内容的研读,也没有深层次的挖掘课文中作者的真实情感,以致教师难以准确把握阅读教学目标。同时,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更加注重与优秀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忽视了多数学生的课堂效果;最后是阅读的被动性较强,阅读课堂中教师过分强调文章中字词句的理解,且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应试教育开展,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占据十分被动的地位。同时,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仅局限于问答环节,课堂大部分时间都被用于文本的引导与理解,没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时间。除此之外,很多问题都已提前设定好了标准答案,不利于学生深层次的挖掘作者表达的真实情感,也没有锻炼学生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以致大大降低了阅读教学水平。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学习方法

2.1适时回顾学习过程:

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都来源于成功的实践过程,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回顾以往的学习内容,并帮助学生总结经验,以便为后期的探索提供更多规律与依据。比如在《书的故事》一文中,第二段便刻画了青年去书店买书的情境,学生通过自读,由青年的漫不经心到认真看书的转变便可以体会出鲁迅先生对书的喜爱之情,此时教师则引导学生结合第一段的内容谈一下对青年的认识有何新的变化。而在结合当时敌人查封进步书籍,使得人们无书可读的历史背景便可以深刻体会出青年对书籍与进步的渴望之情。至此,教师则开始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学习过程,通过抓住人物前后态度变化来体会人物所要抒发的真实感情。由此看出,学法指导应遵循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原则,且教师应在旁边进行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在文章中找寻规律,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宝贵精神。

2.2适当提供迁移机会:

学生真正掌握与理解阅读方法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教师应在确保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指导他们将已经学习的阅读阀杆迁移到类似的学习情境中国,使其可以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体会阅读方法的真正作用。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本中童话、寓言等情节时,教师应在较会学生例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学习例子的方法进行后几段的学习。比如《精彩的马戏》一课中,课文中描写三场马戏表演的文字结构基本相同,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学习“猴子爬杆”一段,并按照节目、表演、观众反应的顺序进行概括,而后掌握此顺序后再将其用至“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两个段落的学习过程。除此之外,学生在讲读课堂上学习的阅读方法也可被用于阅读课堂中,以进一步掌握并巩固课堂中学习到的阅读方法。

2.3进行序列训练:

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之后也并非意味着就学会了如何阅读,学习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将所学方法进一步系统化与完整化,只有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后,学生才真正的掌握了阅读的策略与方法。比如在分段教学中,学生如果因为分段发生分歧,此时教师不应及时指明谁对谁错,应重视过程,并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各自的方法,帮助他们自由的进行判断与思考,使其可以领会到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的真正含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做到学法指导与培养学习习惯同步进行,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创新、勇敢的学习精神,而这才是确保学法指导实现其成效的本质所在。

结束语

未来社会的文盲并非在是不识字的人群,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群。为此,加强学法指导已经成为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作为基础性教育,小学语文阅读也是当前新课改的重要话题,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在结合教学实践的基础下有规律的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可以真正学得轻松、学得开心。

参考文献

[1]韩例芬.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1).

[2]段连鑫,李晓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2).

[3]林月兰.有效阅读激情燃放———“教学做合一”让小学语文阅读焕发生机[J].学周刊,2012(10).

作者:张艳俊 单位:河北省任丘市出岸镇百尺小学

第三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刍议

摘要:对话是阅读的本质,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充分发挥文本的载体作用,拓展生本对话的广度,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本对话

文本是知识的载体。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挖掘阅读文本资源,推动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通过生本对话,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接触文本,在接触中体验文本,完成语文知识的自我构建。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基于生本对话的视角设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此浅谈自己的做法。

一、全面接触文本,深化生本对话

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这一理论说明,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孤立的。因此,在基于生本对话视角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接触文本,通过充分的自主预习,使其全面把握文本的相关信息,包括写作背景、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心路历程和创作风格等,为阅读学习作好铺垫。这样才能够深化生本对话,使学生从作者的角度解读文本,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效率。例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音乐家肖邦由于革命起义失败,被迫离开祖国前往法国生活,后来因为肺结核客死他乡。在生命弥留之际,肖邦请求姐姐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这表现了肖邦强烈的爱国之情。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文本,笔者要求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包括肖邦的生平、时代背景和音乐作品等。学生了解到肖邦的祖国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大部分国土被当时的沙皇俄国侵占。生活在被欺凌、压迫的时代,肖邦内心满怀悲愤,被迫离开祖国,写下了《革命练习曲》。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学生与文本进行初步的对话,在课堂上进一步与文本对话,从而为全面解读肖邦的形象作铺垫。

二、构建开放空间,增强生本体验

在基于生本对话视角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全面接触文本,更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对话,构建开放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拘泥于教学预设,要关注课堂的自然生成,尊重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成果,强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体验。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为学生的交流搭建平台,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文本对话;要从文本的视角解读文本,从学生的视角解读文本;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解读文本,达到读与说的结合。教师只有构建开放的空间,才能增强生本体验,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效率。例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为了优化生本体验,强化学生对一株柳所包含的深刻哲理的感悟,笔者在教学设计时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分小组朗读文章最后一个小节。要求学生读出自己对这株柳的形象的理解,再结合课文说出这株柳对自己有什么启示,最后进行一分钟主题为“我愿成为这样一株柳!”的即兴演讲。这一环节的设计,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一活动既立足于文本,又高于文本;既突出了朗读,又通过表达强化了阅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推动多元互动,促进生本对话

基于生本对话视角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突出生本对话,但这并不意味着唯“生本对话”。教师要积极推动多元互动,促进阅读教学中的生本对话,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生本对话。具体来说,在基于生本对话视角的阅读教学中,积极推动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之间的对话,使不同的学习主体对文本产生思维的碰撞。例如,《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群谱,人物形象又各不相同,因而要深入把握文本的人物形象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模拟刘备、关羽、张飞等角色,推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对话。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对“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进行补白,模拟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等。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合作表演,深化了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并且通过补白,激发了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丘聪雄.阅读教学中构建文本生本多元对话平台[J].华夏教师,2015(6).

[2]冒文娟.让“对话”在语文课堂中焕发生命的精彩[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7).

[3]刘燕鹏.智慧与激情共飞扬——论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J].考试周刊,2009(8).

作者:王闪闪 单位:睢宁县桃元镇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的阐述,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也比较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从重视程度以及教学方法来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如何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实践都需要认真面对与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就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一些粗浅的见解。

1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本国语言与文字,能够理解本国语言文字的所代表的含义与魅力。字、词、句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基础,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是在基本的字、词、句的学习基础上的提升,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无论是学习哪一门课程,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都是学习开展的基础,阅而不解,无论学习什么都将事倍功半。古人有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逻辑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二字,“阅”用眼而入脑;“读”用嘴而进耳。由此可知,阅读对于养成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综上可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形成阶段,阅读的开发促进作用十分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为有效的开发,视野得到更好的拓展。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是比较重视的,在教学内容、要求以及教学方法上,都有针对阅读能力培养的涉及。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一直也是教学们较为头疼的一件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所表现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程度尚显不足;二是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三是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2.1教师对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尚显不足:

虽然很多教师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有比较清晰客观的认识,但在教学实践中,相较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等,重视程度尚显不足。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仅限于在课堂上诵读,在课后布置一些课外阅读,基本是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在执行,很少有人能够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制定较为完善的教学计划,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也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基本是学生能够流畅的诵读或是背诵,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作业就算合格。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将学生的阅读教学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相挂钩,仅仅是作为一项教学任务在完成,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效果差强人意。追根溯源而言,这可能与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学工作有关,并不能在短期内体现教学效果导致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忽视了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2阅读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现在教师们都能够明白,教与学的主体都是学生,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激发其阅读兴趣是关键。就本人的理解而言,阅读能力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具备良好的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二是通过阅读提升的理解能力。此两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兴趣,长期坚持阅读自然可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而具备了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反过来也会不断的提高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但总的来说,阅读兴趣是根本,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条件。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基本是按照教学大纲在进行,课堂诵读、课外阅读之外,实际的教学拓展严重不足,对于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重视不够,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2.3阅读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的输出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课前预读,课中诵读、课后复读;在课堂上挑选学生分段朗读。这些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很难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要走心,朗读要用情,这些很明显的道理在实践教学中结合很少,在教学方法中也没有体现。情景教学、小组教学等方法在阅读教学上也应用较少,单一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3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与建议

3.1丰富教学内容,重视课外阅读:

在中国文学中,名篇名著不胜枚举,在教学大纲与要求之外,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广泛的阅读,丰富教学内容与重视课外阅读无疑是有效的手段。在教学大纲之外,适当的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有针对性与选择性的内容拓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课外阅读,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目录与要求,有效的评价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也真正重视课外阅读。

3.2循序渐进,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循序渐进,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最关键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各方面的能力都处于发展中,就其特点而言,由简及难、循序渐进才能使其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将保持学生阅读兴趣也做为教学的重点,应采用多种方法与策略让学生保持一定程度的阅读兴趣。教学要有策略性,评价要注重激励作用,只有如此,才符合阅读能力培养与提升的长期性特点。

3.3加强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上,情景教学法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朗读比赛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具有竞争性质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小组阅读法、父母陪读法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提高。总之,加强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使其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长期坚持必能使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者:崔丽华 单位:公主岭市秦家屯镇中心小学校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小学语文学习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教学环节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一些教师虽然开展了阅读教学,但是开展的范围非常小,因此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旨在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引言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给予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此时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师更应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更高的重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目前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

1.1教师对阅读能力培养的认识不够:

从实际情况来看,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环节中,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不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只是针对课本上的文字、词组和句子等进行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学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的抄写和背诵。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忽视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能力的提升,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阅读贫乏的人,一定是语言贫乏的人,同时也是思维贫乏的人。在小学中确实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些孩子从不读课外书,考试成绩经常很高,而一些经常读课外书的同学在考试中并未显出优势。这是因为小学语文考试卷一般都紧紧围绕着教材来的,考试前紧扣教材的反复训练,确实会让孩子们在卷面上表现出好成绩。事实上,不少人的成绩只是一种假象。并不是孩子们作弊了,而是这样的考试不能考查出学生们真正的“语文水平”,它只是在考查“学课本的水平”。语文成绩假象一般只能维持在小学阶段,一旦进入中学,尤其是高中,语文考卷和课本的联系越来越弱,成绩与阅读量的相关性就显现出来了。高考语文试卷,除一些古诗文外,绝大多数内容和教材无关,它考查的基本上就是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我并不是说高考的命题方式是最合理的,在这里无意评价这一点,只是想说明,如果不关注阅读,死抱着教材学语文,那么学生进入中学后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到头来,在最关键的高考考场上,恐怕也难以获得好成绩。而一个语文水平真正良好的学生,他可以从容应对任何形式和水平的考卷,高考中也不会表现得平庸。

1.2开展的范围比较小:

在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下,虽然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环节中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阅读教学开展的范围比较小。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受到课时的限制,很多教师依然把时间都花费在教材上知识的教学中,很好引进课外的内容,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难提高[1]。

2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

2.1创建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就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非常好动,对于新奇的东西非常感兴趣,教师只有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动力,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创建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过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同时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对于中低段的小学生来说,创建一个有趣的阅读氛围非常重要。例如,在学习《荷叶圆圆》和《夏夜多美丽》等写景的课文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喜欢图片和色彩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创建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荷花、荷叶的图片,通过美丽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目光。播放夏天夜里萤火虫飞来飞去的视频,让学生体验夏夜的美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真正的大自然中寻找荷叶,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验情感。只有这样,学生在回到课堂之后,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想象,做到真正的有感情朗读课文。

2.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在教学环节中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时,并不能直接将如何阅读的方法直接塞给学生,而是应该在教学环节中慢慢的渗透阅读方法,让学生在真正的阅读实践中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要想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教师应该结合不同的课文设计针对性的思维情境,让学生学习探究中领悟阅读方法[2]。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时,要求学生掌握这个人物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从从文章中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闰土的语言以及闰土的动作,学生在寻找这些句子的过程中,就能体会到闰土的人物特点,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也掌握了在人物描写的文章中如何找出人物的特点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阅读方法渗透在教学环节中,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

2.3加强课外阅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在教材上课文的教学环节中要贯穿阅读教学,还应该从多个方面和多个层次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不断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课文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对课内阅读教学进行补充和深化,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重视。在加强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选择课外读物,让学生多读一些历史故事、地理常识和科普知识等。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遇到格言、谚语以及优美的句子时,应该及时记录下来,同时多写一些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课外阅读的效果[3]。结语: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新课标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提出更高的重视,而阅读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能力,教师更应该给予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创建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环节中渗透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同时加强课外阅读。

参考文献

[1]陈惠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3,24(5):114-115.

[2]滕春友,余琴.从赛课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观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课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32(3):44-50.

[3]云海英.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思考[J].教育,2016,14(6):19-20.

作者:刘晓庆 单位: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苏堡小学

第六篇: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实践的效果非常好。教师要加强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方法,就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课 生成性教学 路径 探究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就必须围绕生成的教学资源,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在突发的灵感中将创造性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就能促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变成具有活力以及生命力的动态性课堂,从而有效的实现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并达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概述

(一)生成性教学的内涵

目前,针对生成性教学的解释,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动态方面,即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非线性、开放性以及非预设性等。二是生成方面,即可以从内容、主体以及形式的生成这三个方面加以解释。其中形式的生成包括两类,即预设性以及非预设性;而主体的生成则包括教师的生成、学生的生成以及师生的生成等;内容的生成就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等。

(二)生成性教学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中,生成性教学是一个概念系统,具有一定的多维度特征,其基本的出发点就是服务教学,特别是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即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交互作用,不断生成具有针对性、情境性以及创新性的教学需求,这样教师就能按照这样的教学需求对教学的思路以及行为等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促使教学活动能够始终围绕教学的目标不断展开,并促使教学活动能够持久的、深入的开展下去,从而达到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生成性教学这一教学思想,注重的是对学生的高度关注,其重视的动态生成教学过程,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对教学中学生主体的重视,关注生成性教学,即是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切的关注,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丰富性以及完整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的路径

(一)设计教学框架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的过程中,设计教学的框架,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的状态以及现状加以充分的考虑,并为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制定出多样化的教学方案,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实际教学拟定一个大致的、能够进行调整的教学轮廓、框架,或者可供学习选择的教学路径。这样的教学思想实际上就是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细致的、全面的预设教学过程,并为生成动态课堂奠定基础。因此这一环节在动态教学生成中至关重要。

(二)营造互动的教学氛围

在生成性教学的过程中,生成动态课堂的主要条件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的合作与互动指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达到多种视界的融合、汇聚和沟通,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自己的认识和偏见,产生全新的视界。所以在生成性教学的过程中,互动对话不仅仅指的是教学活动中的言语对话形式,还包括教师们在教育过程或者在教育意向上的互动对话。教师在营造互动的教学氛围的过程中,需要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例如在讲解小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小松鼠找花生》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给学生们布置一些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提前对课文做一些相关的课前准备。而在正式讲解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自由的阐述和讨论。这样一来学生之间就能放下束缚,与其他同学之间展开自由的讨论,这样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提升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

教师在进行生成性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即要从实践、情感、理性以及知性等多个层面出发,不断历练自己在人生以及教育过程中的良好状态、境界以及品质。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对具体的教学事件以及教学的情境加以反思和探究,并不断的提升表面化以及感性化的教学经验,从而促使其能够内化成为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例如在讲解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水上飞机》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对该篇课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将其生成具有拓展性和延伸性的教学资源,同时结合课文的内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还能对教学过程实现更好的创新,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善于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结合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征等,进行针对性的生成性教学,这样才能促使小学语文阅读课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四)加强教学改进和反思

在生成性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及多变性,因此教师的教学技能以及专业素质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师在生成性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教学改进和反思,并不断的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促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逐渐变得动态化、灵活化,从而真正达到生成性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的过程中,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内容,也面临着更多的创新和变化。因此在进行生成性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促使生成性教学过程能够不断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崔水仙.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的重要性【J】.小学教学参考,2012(34)

【2】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作者:顾仿先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茭陵乡章集小学

第七篇: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研究

【摘要】情境创设相当于给予学生各个感官上一个刺激,从而引起心理上的反应与活动。并不是自然伴随物,需要教师精心地去营造和设计,所以难免会遇到意料之外的阻碍。在面对如今情境教学实施困难的基础上,小学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将情境教学活学活用于阅读的教育上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指在课堂上,根据实际需要营造与教学目标达成一致的情境或氛围,以便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快速准确理解书本内容的教学方法。面对小学生,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具备特殊的应用价值,尤其值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广和运用。

一、情境教学的现状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虽是被教育的对象,但不是被动的,作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必须意识到其主体的地位。小学生求知欲望十分强烈,记忆力也高于他人,还善于效仿,如果老师采取模式单一、形式简单的教学方式,会因缺少针对性难以挖掘学生具备的潜力。但如果盲目地将各种活跃情境的游戏导入教学,又会导致偏离教学的整体方向。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种两难的情况,需要深入考虑到学生的独立意识,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

2.教师作用理解上的偏差

教育观念讲究与时俱进,我们所说的老师已经不是指掌控课堂的严师,也不是正言威仪的长辈,而是面向社会在文化教育上的引导者。如今的教学要求师生之间地位平等,双方具有关于人性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导演整个课堂的流程,但是不可以抹杀每个学生独特的表演。同时教师扮演的也不是一个旁观者或者点评者的角色,如果为学生创造了相应的情境,却缺乏有效的指导,那么情境教学的实施也不会获得好的效果,所以在情景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

3.情境教学只停留在表面功夫

情境教学不能过于形式化,所谓的形式化是指单一地注重形式的丰富,这样就会本末倒置。就好比为学生精心创设诗情画意的课文情境,却在锻炼学生语言文字上过于粗糙简单,没有分清课堂内容和形式的主次关系,这种情境教学所带来的作用就是开创了学生的眼界,加深了对课堂新奇事物的记忆,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收获。

二、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实现的策略

情境教学的目的就是千方百计地促使学生带着好奇心理解教材,但是每个人的认知心理又有一些差异,所以要有相应的策略和优化方法。简单来说,教师要把握一定的技巧来激发学生的感悟和思考,鼓舞学生大胆想象,享受审美的乐趣。

1.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以作文课堂为例,所有文章都是来源于生活,写作文就是一种对生活的记录。教师要把教材中的生活与学生表达在作文本上的生活联系起来,领略学生真情的流露,斟酌文章的立意、选材、谋篇以及语言的运用,创设情境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擦亮他们观察生活的双眼。“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所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要在课堂上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才能写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字。

2.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有句俗话“百闻不如一见”,体现着人们客观认识实物的一种规律。情境教学可以利用这种规律,巧妙地将儿童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结合。当展示一个相对陌生抽象的知识点时,实物展示更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这符合他们在理解上的规律,只有看见实物才能叫做认识。这样的方法会让学生更加明白事理,也是调动学生进取内驱力的有效途径,益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文与画是相通的,阅读时需要借助图画来再现文章的情境,做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图画具有色彩鲜明、结构清晰的特点,这种从立体角度感知文章内容的方法,可以锻炼学生将图画转换成语言的能力,增强对形象的感受和文字的运用。例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学习,就需要老师展示当时的地图,让学生自行体会被侵占的领土面积,更加深刻的了解清政府的无能和侵略者的残暴。总之,图画展示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肯定会比老师口头教育更具说服力。

4.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对学生进行角色的分配来阅读课文,是一种将思想带入课文的好方法。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就需要自身带着强烈情感去阅读课文,分角色的朗读会让人有一种未见其人便闻其声的意境,增进文章的理解。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加些动作来进行演示,更能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情境教学对于语文阅读来说是相辅相成的,合理运用这种方法会使教育成为有生命力的教育,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当孜孜不倦地潜心研究情境教学在阅读上发挥的作用,促进阅读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小梅.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初探[J].南北桥,2015:10.

[2]荀士英.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探析[J].学周刊,2015:28.

[3]郑二英,田永强.运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走进文本[J].新课程,2013:11.

作者:王建春 单位: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董庄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