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岩土工程支护施工技术研究3篇

岩土工程支护施工技术研究3篇

岩土工程支护施工技术篇1

摘要:岩土工程施工过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工程自身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项目工程的开展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文章运用案例,阐述了岩土工程深基坑施工的具体方式与实际运用,并分析了工程案例、支护方案、支护体系设计、具体施工技术的运用与施工效果。由于深基坑支护技术比较多,因此文章针对施工技术中的具体操作进行简述,旨在为相关项目工程的开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岩土工程;基础施工;深基坑支护

岩土工程基础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比较复杂,具有稳固、支撑效果,如果没有支护施工,在工程开始前,可能存在侧滑、坍塌等现象,进而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体危害有施工耗费成本更高、施工进度难以保证,不能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等。从项目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角度出发,为保证项目工程功能稳定与性能可靠,文章分析了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具体运用,旨在为类似工程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1工程案例与具体运用

1.1工程概率

某市大厦工程,基础类型施工为岩土类深基坑工程,工程地下室为三层,地上分别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39层办公大楼,而另一部分为50层公寓大楼。该工程位于沿海地区,周围环境敏感且复杂,在工程两侧毗邻商业建筑,其距离在20m以下。通常勘查,该次工程周围和地下埋设了大量通信和电力管线,工程的地基为6500m2。两栋大楼的主楼地基开挖深度达到23m,外基底的开挖深度达到17.5m。在地基施工中还需要进行爆破施工。在工程地质施工过程中,边坡存在失稳的可能性,需要使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来强化稳定性。

1.2确定支护方案

为确定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方案,需要在工程开始前勘测地质地基情况。工程位于海岸阶地,通过测量结果得到工程地基的相关参数,表层地质为人工回填改造形成的地质地基,地基的组成成分并没有被改变。岩土性质为上层覆盖厚度为6~12m的素填土与粗砂物质,下层为花岗岩,其中,岩层的强风化带为1.1~8.7m,完成地质勘探后也并没有穿透。基础施工阶段中风化基岩为持力层,制订方案后对其进行开挖,开挖的土方量为55000m3。基于勘测结果,设计人员考虑到持力层为砂土层和岩石层,需要针对性地选择不同支护技术进行支护施工。上部分砂土层应该选择钢筋混凝土长螺旋灌注桩配合高压旋喷止水桩完成基坑支护施工;下部分花岗岩需要进行爆破施工,因此选用锚喷体系支护进行施工。

1.3基坑支护体系

由于上层结构受到场地和条件限制,因此采用无放坡开挖技术进行挖掘,应用长螺旋灌注桩支护进行施工。在无放坡施工阶段,通过采用上部桩锚+下部锚喷复合支护体系来保证后期爆破和开挖施工地基的稳定性,同时还需要解决岩土结合面支护桩嵌固现象的问题。长螺旋灌注桩施工受到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的限制,很难确定桩脚的深度。并且支护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导致岩石滑落,支护桩脚悬空,桩基失稳,无法保证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给基坑施工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威胁。要解决这种突发情况的途径如下:锚板墙施工配合深基坑支护施工,避免垂直开挖出现的桩脚悬空现象。还应该在岩土结合面的桩脚位置进行稳固施工,选择C20钢筋混凝土锚板墙来喷射形成固定的墙体,使用预应力锚杆分别锁定上部分、中部分和下部分的墙体,由此形成稳定的墙体结构[1]。

1.4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

此次工程选择的长螺旋灌注桩和高压旋喷桩施工效益良好,但还应该考虑支护挡水的性能。结合工程地质实际情况,勘测到地下水的存在,地下水位于人工填土和砂土层,埋深为1.5~5.5m,位于强风化带和岩脉裂隙密集发育的位置。在基坑两边设置两种支护桩,连续排列形成止水帷幕来拦截土层中的地下水。运用锚喷体系来拦截承压水,承压水存在一定的水压,需要设置导管来引流水;将导管设置在下部锚喷体系,通过有序设置导管,实现对地下承压水的引流,使其被排放引流到临时设置的排水沟中,再运用水泵将其排出。深基坑的支护施工需要配合基坑土方开挖工程,由于运用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施工是分层次开挖。为避免基坑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因此选择分区开挖进行预应力锁定的方式。先沿着外边界线开挖1m,下挖1.5m,之后进行支护施工和止水帷幕建设。当支护桩上部的钢筋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进行挡土墙施工。挡土墙为砖砌结构,设置高度为1.5m。挡土墙回填完毕后再进行灌注桩和止水施工,最后才进行无放坡开挖。开挖顺序如下:预应力抗拔锚杆→分层开挖→达到锚板墙的上部位置→进行岩土结合面支护桩桩脚位置的开挖→到达基层岩面。基层岩面需要进行上半部分锚板墙施工,确定锚板墙施工达到强度后,进行锚杆锁定。1.5施工效果完成支护施工前要进行工程岩石爆破,提前设计好实验方案和操作方案。先试验,后爆破。爆破的安全振速范围设置为2.8cm/s,在爆破区域内,将最大单响药量的范围控制在2kg以下,提前预留好2~3m的保护层,保证边坡支护的安全[2]。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类

对于大型建筑施工而言,为保证建筑地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用支护结构支撑来起到固定作用,能够提升建筑施工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际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深基坑技术主要有:①桩锚技术。该技术主要是运用桩锚完成支护施工,其优势在于能够将施工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具体使用金属材料和聚合类材料制作桩柱,将制作完成的桩柱打入孔洞起到固定作用,将岩体和结构之间产生的作用力作为主要的支护力度。②混凝土技术。该技术主要运用钢丝网和灌注桩等进行支护,解决土壤的相关问题。该技术施工前应该考虑土体自身的平整程度,考虑放线、测量处理问题,再进行钻孔,清洁钻孔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施工。③组合支护技术。该技术主要是组合多种支护技术完成施工,将多种支护材料相互混合来降低支护过程施工产生的影响,解决土层问题。运用这种组合技术,应该全面考虑岩土工程的具体情况,再决定具体的使用方式。

3浅谈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运用

3.1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过程中应该对支护口划线标记,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基坑准确开挖质量和深度,避免开挖误差的存在。之后进行深基坑施工,运用深基坑支护技术避免施工存在塌方的情况。采用采矿机械模式配合深基坑支护施工,保证支护技术的有效运用。挂网则需要根据实际的基坑内容的建设展开设计,在正常的开挖过程中,开坡比为4∶3,一般的土体工程保护层的厚度为20mm,之后进行喷射施工,喷射厚度设置为60mm,这种方式能够增加施工的维度。要想保证建筑的整体施工性能,就应该保证深基坑支护技术具体运用过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还应该进行全面的预测管理,及时监督、检测,达到提升技术效果的目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实际施工中的运用,能够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是一个占地面积少但是实用性非常强的设计,支护效果明显且耗费成本少,因此得到了广泛运用。

3.2土钉打孔技术

深基坑支护技术常运用在水平孔施工中,打孔直径的尺寸由土钉的尺寸决定。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并完善相关技术的运用,同时设计出符合施工要求的建筑方案,一般在协商和交流中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方案设计,避免出现腐蚀现象。完成方案设计后根据防腐需求处理防腐;对于焊接部件一定要保证焊接的牢固性;土体钻进施工一定要达到管道的最深处,土钉支护中进行焊接能够避免土钉偏离设定位置的现象。土钉进入孔洞支护,确定一切合理,相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人员进行验收,完成这些步骤后进行灌浆。灌浆也是这个环节最主要的工作,其建设施工质量决定了岩土工程的施工情况。制备水泥浆等材料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值为0.45~0.55,为保证凝固性能应该对水泥进行混合处理,通过灌浆管来完成灌浆,控制灌浆压力为0.2~0.4MPa。具体的施工应该注意泥浆混合的时间不应该太长,混合使用的间隔时间为30min。使用灌浆管道之前应该进行清洁,避免出现堵塞的现象[3-4]。

3.3检查变形情况

深基坑支护技术一定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而验证稳定性的最好方式就是检测变形情况,出现变形情况后应在第一时间内采取严格的措施。例如,按照实际情况及时检测基坑的支护情况,确定变形程度,以周边的建筑为主要的参照对象,根据周围建筑的变形情况来确定基坑是否存在变形。要求技术人员有良好的素质,运用支护技术,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支护技术在施工中的运用效果。如果确实存在基坑变形的形象,且超过危险数值,应按照变形位置和变形程度找出原因,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解决对策,如果问题严重则需要上报解决。

4结束语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类型、技术方式,使深基坑支护施工符合施工要求,要求管理人员开展积极有效的管理,从而保证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基础工程的质量,提升工程的整体品质。

作者:苑坤兴 单位:西安中交公路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岩土工程支护施工技术篇2

0引言

岩土工程施工受地质环境、土质结构因素影响较大,不同地质结构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措施。深基坑施工的要点在于控制地质基础的变形、渗水等,改善基坑的抗应变能力,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基坑开挖、桩基钻孔、灌浆等均应符合技术标准,并合理控制相关参数,保障质量。本文研究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要点,对于工程建设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深基坑支护常见问题

现代建筑地基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若要保证支护施工的安全性,需要注重支护与其他分项工程施工的配合,并以土方开挖、降排水和利用施工设备为切入点,保证施工的合理性,规范施工技术,在最大限度上确保深基坑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但当前深基坑支护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设计不合理

在设计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应用专门的公式来计算支护结构压力,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从而有效保证支护施工的适应性。但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在利用公式对上述因素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公式的适用范围较窄,主要以简单结构和深度较小的基坑为主,在计算深度较大的基坑时,很难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不利于后续施工的开展。比如:静距离发生变化、内摩擦角度增加、支护结构稳定性下降等。通常细长结构的深基坑支护,其稳定性较为突出,而长宽比较小的岩土工程,经常会由于一些不合理问题,导致坑内发生位移现象,基坑开挖空间也会随之减小,支护结构施工难以正常开展。此外,如果在计算过程中,选择的参数不合理,同样会增加计算和分析基坑结构的难度,结构设计合理性也会随之下降。

1.2取样完整性不足

在设计阶段,应该通过取样的方式,对基坑土样和石方进行分析,以有效保障工程设计的合理性。简言之,就是依据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规范要求,使用钻探取样法全面勘察深基坑,并在此基础上,对深基坑结构特点加以把握。但在实际施工阶段,部分施工单位出于节省成本和缩短工期的考虑,在该阶段对取样数量和取样范围进行限制,导致取样分析不具有代表性,无法真实反映出岩土工程深基坑地质和结构特点,最终影响设计方案的设计效果,为此,建议施工单位应保证取样的完整性。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2.1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某市,岩土工程占地面积为28965m2,工程为多层建筑,采用砼结构框架。建筑房柱的最大轴力参数为8500kN,重量约为18000kN。对建筑深基坑施工范围进行明确,基坑挖土深度约8m。根据实地考察结果选择螺旋钻孔施工技术进行灌注桩施工,应用水泥深层搅拌技术进行搅拌桩施工,采取组合支护方式开展具体工程。

2.2地质结构

施工场地地面不平坦,钻孔标高在15m左右。工程区域存在地下管道以及老旧的基础设施,地质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粉质黏土,表面区域存在分布不均匀的人工填土层,深部区域存在大量的粉砂土质等。地层内部结构空间交替分布且不规则[1]。按照勘察结果,地质结构从上至下包括填土层、冲基层、基岩。地下分布孔隙水和裂隙水,具体地质结构如表1所示。

2.3支护参数设计

根据勘察报告设计施工方案,应用直径参数为600mm的螺旋搅拌桩和直径参数为800mm的钻孔灌注桩进行坑壁支护施工。按照开挖深度对支护桩进行位置及参数调整,辅助应用硅酸盐水泥进行施工。设计施工支护结构稳定性系数在1.3以上,抗倾覆系数在1.2以上。

2.4深层搅拌桩施工技术应用

2.4.1位置测量

将施工场地第一层人工填土清理干净后,对基坑支护基准点和基准线进行校正,对桩基的位置进行记录。定位点区域打入标志桩,高于场地平面区域8cm。将测量、校正等放线结果上报至监理部门,审核通过之后进行桩基支护施工。

2.4.2水泥浆制备

水泥浆制备在搅拌桶内进行,控制水灰比为1:1,工程设计应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施工,每米的渗入量控制在60kg左右。在搅拌桶内充分搅拌均匀之后,将其放入储浆桶设备中,同时使用筛网将泥浆中的杂质过滤出去,搅拌时间需要控制在5min以上,确保其均匀程度符合要求。在底层区域适当添加比例为18%的泥粉,使得投入使用的泥浆黏稠系数符合要求,避免地下水中的孔隙水稀释泥浆。

2.4.3搅拌桩成桩

应用搅拌桩设备和泵送装置进行下沉搅拌作业,在该过程中,泵送下沉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在70cm左右,使泥浆均匀下沉至预定的区域。当达到指定位置之后,施工人员进行均匀搅拌,并将其喷射在指定位置。当搅拌成桩完成后,对送浆量进行调整,确保桩内的水泥量符合设计需求。

2.5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

钻孔灌注桩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设计方案,对具体的施工流程进行明确,具体内容见图1。为避免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支护桩发生位移、管涌、渗水等问题,降低深基坑支护效果,应对具体的施工参数以及施工要点进行明确。具体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如下:

2.5.1护筒埋设

在进行控制网的测量与校准工作之后,对场地进行放线测量,在指定区域打入标志桩,高于地面8cm左右。经过监理部门审核批准后进行护筒埋设施工。护筒高度在12.8m左右,为钢材料,厚度在0.6m左右。护筒的内部直径参数大于钻土直径12cm,在顶部区域开溢浆口,使其高出地面位置0.4m左右。按照护筒的参数以及桩位进行开挖作业,将坑底区域进行填平处理之后将护筒放置到指定区域,确保护筒下放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平稳的状态,采用分层夯实的方法进行回填,并在护筒周围区域适当填上砂浆。护筒埋深控制在1.2m左右,地质结构较为薄弱的区域,应适当增加其深度,控制护筒与桩之间的距离,误差在0.5cm以下为最佳[2]。

2.5.2泥浆制备

泥浆在桩基支护中的作用是保护孔壁,避免出现基坑塌孔影响质量。开钻前,应准备性能优良、数量充足的泥浆,采取人工造浆的方式进行泥浆制备,使用黏土、水、增粘剂等进行制备。现场的废弃泥浆应按照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对施工场地及环境造成污染。

2.5.3钻孔施工

桩基钻孔应用螺旋旋进的方式进行,将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以内为最佳。在施工平台位置放置相应的台板等,确保钻机在作业的过程中处于水平稳定的状态。孔位钻进过程中应不断调整钻具的角度,对孔位进行校正,对准中心区域进行钻进施工,观察施工过程中是否出现孔斜等问题,确保钻孔质量符合技术标准。钻孔施工需要明确桩径偏差数值,应用组合造浆的方式进行注入,试验测试泥浆的性能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成孔施工过程中,每120min左右进行一次进尺记录。深度应按照设计标准钻进到指定的区域,通过捞取岩渣的方式对孔深以及压力参数进行判断。在回填层进行钻孔过程中,由于成孔速度受地质结构影响,速度有所减慢,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钻进过程中出现漏浆以及塌孔等问题,钻孔过程需要稳定进入。当钻孔施工完成之后进行清孔作业,清除孔内的泥浆残渣,避免出现孔底沉淀厚度较大的问题。桩底留存的砂土会降低桩基支护效果及承载力。在终孔完成之后立即开始清孔作业,置换泥浆。清孔作业应符合质量指标,在孔底区域的50cm内,泥浆性能指标应满足含砂率不超过8%的要求,比重应在1.2以下,黏度应控制在28s以上。泥浆清孔采用正循环系统进行清砂作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在终孔完成后开始作业,第二个阶段在下放钢筋笼完成之后进行作业。第二阶段的清孔作业应保障泥浆指标中的含砂率在6%以下,沉渣的厚度应在5cm以下,再进行灌注作业[3]。

2.5.4钢筋笼下放

钢筋笼采用现场焊接,进场钢筋材料抗拉参数与抗应力参数应满足设计要求,经过检验合格之后投入使用。焊接施工需保障同一截面内的接头数量在主筋数量的50%以下,焊缝的各项参数指标应满足要求。钢筋笼在制作完成后由监理部门负责检验,符合标准后进行下放作业。下放过程中,需在底部位置放置相应的垫块,实现对钢筋笼的科学保护。下放过程应缓慢、均匀,避免出现外力因素影响或下放过快导致钢筋笼下放位置出现偏差以及吊放过程中出现摇晃等问题,始终保持钢筋笼与孔壁之间的距离。如在下放过程中出现受阻现象,应及时停止下放,找出原因。下放安装完成之后,施工人员应计算下放安装的钢筋笼垂直度、位置、误差参数等,待其符合要求后再进行灌注混凝土作业。

2.5.5混凝土灌注

案例中的桩基支护强度设计为C30,灌注桩支护施工应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文件。施工期间,检查预拌砼的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坍落度控制在20cm以内为最佳。应用导管灌注的方式进行桩支护施工,导管的参数需要明确,厚度在0.3cm以内,直径在26cm左右,不同区域的导管长度需要合理控制,下部区域长度为4.5m、中部区域为2.5m、上部区域为0.3m。导管接口区域需密封良好,采用橡胶垫进行保护。混凝土应以合理的配比进行配制,灌注过程应连续不间断。施工人员在灌注过程中,同时观察混凝土的高度是否满足需求,对导管的长度进行检测,以4m左右为最佳,还应确保导管始终在混凝土中,禁止将其提出混凝土表面,同时需要避免导管内部出现积水,如出现积水,需立即停止灌注作业。灌注期间,应判断孔位内的水位变化情况,确保其充盈系数满足实际施工需要,最好将充盈系数控制在1.2左右。灌注结束后,需将导管进行提升,期间需要避免其挂住钢筋笼。灌注即将结束阶段,由于导管中的混凝土数量将会减少,压力降低,外侧区域的渣土含量较好,混凝土可能会出现上升困难情况。施工人员可以采用上下窜动的方式将导管中的混凝土浆液注入到孔位之中。

3结语

综上所述,深基坑支护的重点在于合理选择支护材料、支护参数。施工人员应严格遵照技术标准与技术方案,执行施工措施,遵照设计方案中的施工流程,对材料、设备等应用参数进行明确。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方式,对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以及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满足工程建设质量需求。

作者:易元刚 杨元周 单位:重庆市勘测院

岩土工程支护施工技术篇3

1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类型

深基坑施工是一项长期性、阶段性的工程,只有严格按照先后阶段顺序施工,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按照功能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1)挡土工程,主要包括地下连续墙、深层水泥搅拌桩、钢板桩以及钢筋混凝土板桩等,其作用是抵御外土压力,形成支护排桩和支护挡土墙阻挡坑;(2)支撑系统,主要包括钢和钢筋混凝土的组合支撑、型管和钢管内部的支撑以及钢筋混凝土内部的支持等,其作用是限制结构内部位移,维护结构测力;(3)挡水系统,主要包括锁口钢板桩、水泥搅拌桩、旋喷桩、压密注浆等,其作用是有效阻挡外部水渗透到基坑中。

2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

2.1土钉墙

2.1.1土钉墙的结构形式

土钉墙是原位挡土墙,由土钉、混凝土喷射面层、被加固的原位土体构成,具有较强的自稳能力,在维护开挖面稳固方面发挥着抵抗水土压力及地面附加荷载等作用。如今,人们深入地研究土钉墙,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不同的工程条件选择与各种预应力锚索、止水帷幕、微型桩等构件结合,组成新型支护结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复合土钉墙。根据不同的复合土钉墙构造形式,可以将其划分为7种形式,如图1所示。

2.1.2土钉墙的特点

土钉墙支护结构具有诸多优点,包括施工设备及工艺简单、施工材料简单,施工技术要求低,工程造价不高;基坑内没有内支撑体系,在土方开挖环节很便捷;施工场地不大,能够更好地保持土体原状性能;混凝土喷射面层封闭起基坑开挖面,阻挡了地表水、雨水对基坑侧壁的冲刷。土钉墙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成孔时采用的是洛阳铲,所以在含水量偏高、松散程度较大的土层中不适用;土钉墙自身受力有限,所以不适用开挖深度超过12m的基坑,在位移变形要求不高或周围适合放坡的基坑工程中效果较好。

2.2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

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支护结构是利用深层搅拌机搅拌地基土与水泥,制备高强度的水泥土,并利用连续的柱状水泥土搭接成连续的水泥土墙体,根据施工工艺的差异,分为深层搅拌桩围护墙和高压旋喷桩围护墙2种形式。一般利用高压喷射注浆机、双轴水泥土搅拌机和三轴水泥土搅拌机进行作业,根据不同的施工机械可以将该支护结构分为不同的形式。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的封闭性以及止隔水性能较好。但该支护形式施工要占用很大的空间,并且墙体刚度偏差极易发生变形,适用于施工周围环境要求较低的基坑工程。

2.3型钢水泥土搅拌桩

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支护技术也叫作SMW工法,其原理是将“H”型或“工”字型等型钢插入连续搭接的水泥土桩中,增强墙体受力,是一种适用于深基坑支护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具有抵抗侧向土、水压力和阻止地下水渗漏的功能,适用于黏性土、砂性土、砂砾层等土层,尤其是施工场地狭窄,邻近建筑物较多的基坑工程中。型钢的作用是承受弯矩和剪力,水泥土在防渗的同时约束、围箍型钢。型钢水泥土搅拌桩内置的型钢可以收回,所以该支护形式经济性较好。当基坑附近的建筑物对基坑位移变化有着高要求时要做好收回型钢后的空隙回填作业。但型钢水泥土搅拌桩刚度偏低且极易变形,所以必须注重变形验算[1]。

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

3.1土钉支护施工

岩土工程基坑支护一般会利用土钉与土体相互作用来加固边坡,提高土体的稳定性与整体性。土钉支护施工由于受到弯矩和拉力的相互作用,土体易出现变形,所以必须结合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规定标准测算好土钉的拉力与强度。施工时需要注意:(1)根据施工要求进行严格的土钉拉拔实验,保障土钉的拉拔力符合施工要求,同时准确把握注浆量以及注浆力度,确保墙体的稳固性;(2)根据钻机的总长度精确测算土钉的实际孔深,并明确标注各个孔口的深度来满足施工的需求;(3)根据施工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浆液中的水灰比例以及外加剂的数量和类型。整个注浆操作利用的是重力作用,直到把浆液注满为止。另外,在浆液初凝之前要进行1~2次的补浆作业[2]。

3.2土层锚杆施工

锚杆施工是在完成钢筋混凝土桩、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等围护结构后配合基坑开挖进程,在土层内部进行的施工环节。在预定的锚杆设计深度进行施工,主要包括在土层中成孔、插入锚杆、灌浆、张拉锚固等操作步骤。

3.2.1成孔

一般利用螺旋式、旋转冲击式、冲击式钻孔机进行成孔作业,采用压水钻进法成孔工艺一次完成成孔过程中的钻进、出渣、清孔等工序。当土层无地下水时也可用螺旋钻干作业法成孔。

3.2.2安放拉杆

使用拉杆前要除锈,钢绞线要清除油脂。土层锚杆的全长一般大于10m,有的长达30m。在安放拉杆时要注意平衡力度,将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2.3灌浆

灌浆是关键工序,一般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若地下水有腐蚀性应用防酸水泥。水灰比应控制在±0.4,其若达到需泵送的流动度,一般掺加0.3%的木质素磺酸钙,避免泌水、干缩和降低水灰比。常利用压浆泵将水泥浆经胶管压入拉杆内后由拉杆管端注入锚孔,灌浆压力为0.4MPa。待浆液流出孔口时,用水泥袋纸塞入孔内,用湿黏土堵塞孔口,严密捣实,再以400~600kPa的压力进行补灌,稳压数分钟。

3.2.4张拉锚固

预应力锚杆在灌浆后要进行张拉锚固,通常是在锚固体及台座的混凝土强度大于15MPa时进行作业。锚杆张拉前应选取0.1~0.2倍的设计轴向拉力值,并进行1~2次的锚杆预张,以拉紧锚杆各个部位来达到杆体完全平直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邢光辉.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J].江西建材,2016(20):71.

【2】王连东.关于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岩石工程施工中的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6(22):175-176.

作者:杨殿斌 单位: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设计研究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