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发动机气门导管粉末冶金孔隙研究

发动机气门导管粉末冶金孔隙研究

摘要:粉末冶金产品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混合物)作为原料,经压制和烧结,及后工序处理制成各种产品;是一种多孔性结构产品,对于内部微观孔隙要求,本文以发动机粉末冶金气门导管失效分析为引子,探讨对粉末冶金气门导管微观孔隙的认知。

关键词:气门导管;粉末冶金;孔隙;孔隙率

1引言

粉末冶金技术日趋成熟,应用广泛。汽车产品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具备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等优势。汽车发动机气门座圈、气门导管等产品已经大批量使用粉末冶金成型工艺,是一种成熟的工艺技术。本文通过一例气门导管失效分析,研究粉末冶金孔隙形成原理、生产控制、优化必要性,通过实例数据分析,探讨气门导管内部微观孔隙标准,为产品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2问题提出

某型发动机台架试验故障,拆解后活塞及缸盖燃烧室严重烧蚀,其中一件气门导管断裂。失效照片见图1、图2:断裂气门导管硬度、密度、金相、材料成分、尺寸等检测数据合格;失效断口扫描电镜1000倍检测,图3断口宏观位置A区和B区现粉末冶金烧结颈[1]偏少,其中最大未烧结直径达105um,未烧结位置见图4、图5黄色虚线框,简称孔隙。初步怀疑孔隙存在,降低了气门导管强度,引起隐性裂纹,导致断裂。

3粉末冶金孔隙形成原理及大小标准设定

查日本SMF系列、美国MPIF系列粉末冶金相关标准,并未明确产品内部微观孔隙大小要求。分析孔隙大小影响,首要找找出孔隙的理论根据及形成原理,主要与以下方面相关:①粉末冶金产品密度理论上粉末冶金产品密度能达纯铁密度7.87g/cm3,则孔隙消失。从图6实验室压力-密度试验曲线中看出,粉末冶金产品密度是无法达到纯铁要求的,且密度越大,单位密度增加需要压力增加越大。本文中发动机气门导管密度标准是6.3-6.8g/cm3,足可见孔隙存在比率。工艺过程:混粉-压制-烧结。孔隙形成与粉末颗粒大小、压制力度/密度大小、烧结熔合等有关。无数细小金属粉末经压制、烧结得到产品,图7、图8是压制、烧结过程图示。图7图显示,压制前粉末因“拱桥效应”存在大孔洞,持续加压后开始缩小,拱桥孔洞消失,但细小颗粒间间隙最终无法彻底消除,如图中C图所示。图8显示,粉末烧结颗粒之间产生原子扩散、固溶、化合和熔焊,致使压坯收缩并强化。部分孔隙被烧结熔合金属、润滑剂等填充,由于烧结温度未达到金属熔融温度,无法将孔隙全部填充。孔隙少部分充满,大部分缩小,最终产品仍存在孔隙(如图中红圈部位所示)。气门导管生产检测统计数据显示。产品成型压力机压制后,当毛坯成型密度为6.8g/cm3时,孔隙率为12~13%,其中连通孔隙占总孔隙的90~95%,封闭孔隙占5~10%。毛坯高温烧结,基体发生充分扩散,孔隙球化,更多的连通孔隙被封闭形成封闭孔隙,烧结后产品的孔隙率在13~15%范围;连通孔隙约占总孔隙面积的80~85%。因此,孔隙是粉末冶金产品固有特性,现行工艺无法彻底根除。③粉末冶金孔隙大小标准孔隙形成过程中,孔隙大小与粉末颗粒直径大小、压制过程、烧结融合等有关系。几何理论上孔隙最大间隙为3个接触颗粒接触点直径圆(如图9中蓝色圆直径),综合考虑烧结融合,压制颗粒干涉,不同直径颗粒随机结合,经验数据显示最大孔隙大小可控制在最大颗粒直径≤ФDX80%。失效气门导管孔隙大小,生产过程控制数据如下:1.粉末颗粒大小控制1.1原粉粒度控制:原粉末80%以上粒度直径<150μm;直径在150~212μm粒度≤12%;微量元素粒度直径在212~250μm之间。1.2筛粉:为防止粉末结球,生产线混合室使用250um网筛对所有粉末进行筛选。2.生产过程微观孔隙检测根据几何理论,最小孔隙为≤144um,综合生产工艺,企业标准按≤200um。每抽查批次成品各10件,对断口截面1000倍扫描电镜观察断口,孔隙数据见表1,蓝色数据为最大孔隙:数据表明,孔隙大小控制符合设定要求,失效导管孔隙105um,也符合标准要求。孔隙无法避免,但孔隙大小可以控制在一定标准内。

4缩小孔隙大小方法及必要性

孔隙是粉末冶金产品固有特性,粉末冶金气门导管缩小孔隙尺寸的方法、必要性。从上述分析数据得出:①缩小粉末冶金孔隙方法a使用更加细小粉末,更加严密的筛网,更好压制模具等。b增大粉末压制压力,使粉末压制更严实,产品密度更高。c研发特殊工艺(如粉末锻造技术达到纯铁要求,实现产品无孔)。以上方法导致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制造难度陡增,失去了粉末冶金成本优势,可用锻造、焊接等进行替代。②缩小气门导管孔隙必要性根据气门导管产品行业统计,正常情况下出现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孔隙概率约为0.0003至0.0007,每十万件中可能有30-70件不良品。行业暂没有方法的控制缺陷发生,孔隙检测也仅限于破坏性电镜扫描检测,且破坏位置未能保证一定在最大孔隙位置。气门导管实际使用试验和使用统计,当孔隙孔径≤0.2mm时,对产品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当孔隙孔径>0.2mm,且出现在工作面上时,会局部影响产品的性能。考虑制造成本、难度,失效概率及探测难度,进一步缩小气门导管孔隙要求无紧迫的必要性。

5结语

关于发动机粉末冶金气门导管产品孔隙问题分析,得出如下观点:1.粉末冶金产品制造原理,气门导管内部存在孔隙无法避免。2.考核气门导管产品指标应为硬度、密度、金相、材料成分、尺寸等为主,微孔隙仅做辅助评价。3.失效断面如有4颗及以上未烧结粉末颗粒,类似“拱桥效应”未破坏,需判定其对失效影响。4.现行粉末冶金工艺水平,缩小孔隙大小增加制造成本,除特殊要求外没有太大必要性。5.气门导管内部孔隙≤0.2mm要求是符合使用要求及制造水平要求。以上观点供粉末冶金气门导管同行参考,共同提升产品制造质量。

参考文献:

[1]《粉末冶金材料》作者易健宏编2016年中南大学出版社ISBN:9787548723646.

[2]《粉末冶金结构材料学》作者徐润泽编著1998年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ISBN:7810611585.

作者:庞世松 单位:柳州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柳东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