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莫扎特作品音乐论文

莫扎特作品音乐论文

一、莫扎特作品所具有的社会性

莫扎特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的时代性和世俗性是其作品的社会性的集中体现。生活的时代特性的不同层面在每个作曲家的作品中都会表现出来。在35年的历程中,求索在歌剧领域占到了70%。怀着对自己未来的憧憬、希望和自信的莫扎特于1781年坚决的独自来到了维也纳。当时的奥地利正处于启蒙思潮之中,社会正在逐步广泛的接受人的价值是有才能和道德决定的观念。此时莫扎特歌剧社会性的重要代表作是《费加罗的婚礼》,他将世俗的欢乐和崇高音乐非常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对封建贵族阶层不遗余力的进行了揭露和讽刺。最能体现人类本性与道德规范的戏剧性较量的则是内容无聊,情节胡闹的《女人心》。他以极为浪漫、优美的音乐气质将人性中的随性性和社会道德规范的激烈碰撞展现在人们面前,以柔美的方式将既对立又统一的意识形态向人们娓娓道来。建立在平民的感情基础上,开创一代歌剧的新风是莫扎特歌剧最显著的特点。

二、莫扎特作品所具有的思想性

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是由其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决定的。共济会(起源于中世纪石匠和教堂建筑工匠的行会)的互助宗旨成为莫扎特关注社会现象,注重社会问题的重要思想来源,灌注在他的思想领域中。但是莫扎特他要求个性独立,争取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使其依然的离开共济会独自来到维也纳做一个自由的艺术家,因此,在其作品中有许多描述是呈现个性解放和对生活的向往。《费加罗的婚礼》中我们可以可以看到他浓烈的感情指向正式摆脱了贵族的虚假文化的羁绊而走向人性的解放这种清醒的意识已经初露端倪。

三、莫扎特作品所具有的艺术性

在莫扎特的作品中我们不仅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轻松、活泼、幽默,也能感受到他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他没有不刻意追求崇高,同时他的音乐又有着非凡的崇高气质。保罗•亨利•朗在他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有这样一段话“莫扎特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音乐戏剧天才。他将所有事物、所有情境和所有人物以绝对客观的心态去对待,没有贝多芬期望企及最崇高的理想境界,亨德尔希望成为上帝的代言人。他的整体概念具有纯粹的审美性质,将每一种情境和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变成音乐,而音乐是他的语言。他与德奥的超验玄想熔于一炉,以旷世奇才保持意大利音乐的古老优良品质,体现了这个即将结束的世纪宏图。生于法国巴黎的作曲家乔治•比才,是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同时《卡门》也是比才创作的顶峰,剧情取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由于当时听众的鉴别力跟不上他的音乐天赋,从而使他对自己最心爱的作品《卡门》缺乏自信,以至于最终由于这个原因,他情绪消沉,于1875年7月心脏病猝发而死。这部最优秀的作品是法国歌剧史上重要里程碑,是19世纪下半叶现实主义歌剧的杰作,并直接启发了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兴起。

为了与当时社会剧烈变动的政治现实相连且力求创作的“平民化”,作曲家进行大量歌剧创作,这也正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歌剧并没有因为封建王朝的结束而衰落的原因。到了19世纪上半叶,逐渐形成了“法国大歌剧”这种具有特殊含义的歌剧样式,该体裁最能体现19世纪上半叶法国人的审美情趣。其中奥柏创作的五幕大型歌剧《波蒂契哑女》被视为法国大歌剧的开端:历史性的重型题材、长大的篇幅、庞大而华丽的场面布景、精致讲究的芭蕾舞和富于效果的管弦乐,音乐贯穿不用独白,合唱在歌剧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切典型特征使瓦格纳城这部歌剧为“戏剧界七月革命的先驱者”。意大利的罗西尼写作的《威廉•退尔》、德国的梅耶贝尔写作的《新教徒》、《非洲女》等都是法国大歌剧的代表。19世纪中下叶抒情歌剧替代了法国大歌剧的统治地位。其一般选择牵动人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并且在注重声乐旋律的感染力量的前提下采用日常生活一些常见歌曲、舞曲、进行曲。主要作品有托马的《迷娘》、古诺的《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马斯内的《曼侬》、圣桑的《参孙与达丽拉》。

这个时期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卡门》由于异国情调的色彩性旋律,强烈的西班牙节奏,明晰的配器,构成一种清新而富有魅力的乐风,使其成为一部完美的抒情悲剧。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发展迅猛,原有的艺术学校也加大了招生力度。其实,在设有专门的艺术学院或者艺术类专业的多数综合性大学,在面向普通考生进行招生的同时,也对艺术类考生敞开着大门,以其拥有的许多独到之处来击败独立院校的专业优势,比如在专业设置上更趋向实用,在教学环节上更强调实践等,综合性大学还能提供艺术专业艺术专业所需要的跨科支持。这种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国民整体艺术水平和素质有着积极地意义。但同时地毯式的扩招也必然造成毕业生迅猛增加,就业形势也就越发的严峻。如果不能解决就业率随着招生的逐年上升而急剧下降这个问题,随着就业率的逐年走低,再加上艺术专业昂贵的培养费,势必影响其后的招生,甚至会断送很多艺术专业.,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以社会需求为目的,努力去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这样才能求得将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