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有效沟通论文范文

有效沟通论文全文(5篇)

有效沟通论文

第1篇:有效沟通论文范文

高校中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交叉的管理事务中,本应由两者权力间有效沟通,共同发挥作用。但实际高校管理中,学术权力是建立在行政权力基础之上。从本质上讲,行政权力不应该干涉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反之亦然。然而在我国高校的内部管理中,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错位经常出现:主要变现为学术权力的削弱和行政权力的宽泛。学术事务被行政权力干预容易导致冲突和矛盾,更因有外行领导内行的状况,使得高校管理的有效沟通难上加难。

2高校管理中沟通存在的困难

2.1学术权力中的沟通困难

从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在教学、科研层面上,高职高专院校基本呈“学院—系部—专业教研室”的三级结构类型;本科院校多以“学校—学院—学系—专业教研室”类型为主。这种框架结构,以学科为依据在各个层次上进行学科分类,注重了学科细化,但是同时忽略了最终整合。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各自独立,缺少平级之间的联结。这种划分方式使得专业教研室往往研究目标较小、资源分散、科研力量相对薄弱,从而造成一些学术人员视野狭窄,缺少创造性思维的理念。从事某一学科教学工作的教职工,知识传播与继承的范围狭窄,不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科研工作中,研究者也往往被束缚到一个有限的研究领域中,很难与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学者进行沟通,也很难开拓恰当的合作机会,甚至在同一院系的基层组织中也缺乏学术交流,很难实现学科交叉和资源共享。从纵向看,现行学术结构的权利归属仍然集中在结构顶层。“学院—系部—专业教研室”的三级结构类型或“学校—学院—学系—专业教研室”的四级结构类型中,绝大部分关于行政和学术的管理权力都集中在学校或者学院层级上,中间层级的权利和职责往往界限不清,基层组织的自治权利更小,容易发生权利丢失或越位的问题,从而增加了行政层级带来的运行低效率。同时,以行政手段干预基层学术交流,一定程度上造成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矛盾,限制了学术的自由发展。

2.2行政权力中的沟通困难

从纵向来看,高校行政管理机构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复杂的组织。沟通信息传递遵循递减规律,例如,信息从“校长—教务长—系主任—任课教师”,信息量依次为“100%—70%—49%—34.3%”,信息每传递一次递减30%。反之,“任课教师—系主任—教务长—校长”亦遵循上述规律。层次越多,信息失真度越大,时效性越差。这样就容易造成行政指令在执行中走样,教学一线反映的问题在传送途中变异的现象。从横向来看,高校各部门间或不同人员之间因为分工不同、工作目的和考核激励方式不一样就容易产生“本位思想”,立场不同代表利益不同,易于产生沟通分歧。

2.3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交叉管理中的沟通困难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交叉管理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分别从知识的角度和官僚的角度对同一事务和活动行使不同的权力,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分别派出自己的代言人,共同成立一个组织行使对某一项事务和活动的权力,由于各自所代表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往往造成沟通困难的局面。

3高校管理中有效沟通的改进措施

3.1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中,搭建以科研为中心的跨学科科研团队平台,实现学科交叉和学术交流。具体来说,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发挥校园网站的信息共享功能。即由学院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将科研信息公布在校园网上,并及时传达至学院,同时负责信息更新、追踪以及协助组建科研团队。学校全体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全面、准确地了解科研信息的详细内容。这样既能保证沟通的及时性、准确性,又能降低管理沟通的成本。同时,信息反馈的环节也随之减少,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可以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渠道,形成有效的双向性沟通。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可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由于高校学科之间缺乏有效的凝聚机制,不能自然形成较高程度的沟通与交流,科研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搭建网络科研平台,提供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环境,推动学科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培育交叉学科。

3.2完善组织框架、减少沟通层次

相关研究证明,沟通的层次越多,信息过滤就表现得越明显,沟通的效果也越差。如果一个组织的层级较多,要达到高效管理的目标必然要提高沟通效率,那就必须精简高校内部的管理机构,缩短信息传递链,优化信息沟通渠道。避免因层级过多而导致信息被不断改造和误读,影响沟通效率。因此高校要下决心削减可有可无的管理层次或职务级别,合并可有可无的管理部门,压缩管理层次,缩减管理部门,实现扁平化管理,缩短信息流程,减少沟通环节。对于需重点推进的工作,可以成立专门机构,由校领导靠前指挥,实行管理前移,减少沟通环节。另外,管理人员在管理沟通中能直接传递信息时尽量不要通过中间渠道,以避免出现信息丢失和失真。

3.3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学术权力地位

第2篇:有效沟通论文范文

管理学上将有效沟通定义为: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将准确性和可靠性高的信息进行交流并传递,直至信息受众方完整理解的过程。因此,一项完整的有效沟通环节,是由信息的发送者经过沟通渠道传达给目标受众一方,并将沟通目标进行展开充分交流,形成完整的信息反馈的过程。在有效沟通环节中,沟通信息必须具有准确性和时效性。因此,为了改善企业经营水平和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必须开展有效沟通。在构建企业管理有效沟通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中流砥柱,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已成为一个大的系统。企业内部“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部分变化都会产生连带作用,因此有效沟通的构建需具有系统性原则;

2.多环节

一个完整的沟通包括沟通假设、沟通意图、沟通方式、沟通受众、沟通过程、沟通结果、沟通评价和沟通反馈等内容,构建有效沟通应考虑每个环节,包括企业、个体和社会多层面过程。

3.多氛围

现代企业管理沟通氛围可分为闭塞性沟通和积极性沟通,其中,闭塞性沟通是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受到阻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积极管理者和员工之间进行开放式、启发式的沟通,加快实现企业发展愿景。

二、有效沟通技巧

1.意见反馈的接纳

在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很多管理人员由于不接受下属员工的意见,长期发展后,员工也就不再关心企业的发展。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是应当虚心接受下属员工的建议,鼓励并且倡导员工持有“怀疑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现代企业经营中应在企业内部倡导一种机制,让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发展决策,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2.有效倾听与微笑沟通的培养

现代企业管理沟通中管理人员作为沟通主体之一,要善于倾听,掌握沟通中“听”的技巧。有效倾听是一门艺术,在倾听时要用心、用脑、用口。在与员工沟通时,当管理者要微笑示人时可以缓解员工沟通时的紧张心理,员工能够更从容表达意见;当员工提出的好建议应及时予以鼓励表扬,让员工心中所想得以充分表达,实现了有效沟通。

3.平等与信任机制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沟通过程中,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员工,沟通双方都是平等的。企业管理者在沟通环节中尊重员工,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听取员工的建议,从而取得员工的支持信任。信任是双方开展有效沟通的基础,建立平等与信任机制,实现现代企业管理有效沟通,对加快实现企业愿景有不可获取的作用。

三、有效沟通的构建

1.组织沟通环境的营造

信息传递的效率随着企业的层级增多而降低,因此企业要尽量采取扁平型组织结构。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在信息的传递环节能够缩短信息传递链,并且拓宽沟通渠道,有利于信息的有效沟通。

2.利于沟通的管理制度的建立

由于企业内各部门的工作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导致了企业内部沟通困难或者难以达到预期沟通效果。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权责分工,管理者约束自己的行为,秉公办事,各司其职,充分调动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热情,实现有效沟通。

3.良性内部沟通机制的建立

第3篇:有效沟通论文范文

1、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古代文学自身来说,入门并不容易,古代文学作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但因年代久远、语言文化环境的变迁,对于很多初入大学、古代汉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困难。程度稍好的学生,之前接触过的古代文学作品多是近代白话小说或是流传广泛的诗词,距今越是久远的作品对于他们而言就越为隔膜。古代文学课程起始部分即是先秦文学,对于初入门径的学生来说,兴趣的培养又是极为重要的,有的学生因为读不懂、读不通,而又缺乏耐心和定力去理解和感悟,因而始终徘徊在古代文学的门外。另一方面,新的时代环境对学校的学习氛围和学生心态影响很大,高校连年扩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也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面临严峻的考验。学生在面对专业、课程的时候,更为关注的是“这个专业好不好就业?”“这门课程有什么用?”这样一种功利思想使很多学生心态浮躁,缺乏坐冷板凳、扎实学习、深入探究的精神。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它要求人才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又要求具有各种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实践需要。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传统的课程,要与新的时代要求接轨,必须将课堂教学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为人才培养服务。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化基础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具备实战策划操作能力和综合工作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的专门人才。围绕这个培养目标,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两个方面。

二、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探究

1、加强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1)培养探究意识,增强学习兴趣。

探究意识是一种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的学习能力,它可以从某一门课程的学习中养成,并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应用到各个领域,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是任何一门课程的重要任务。在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十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善于利用知识点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例如,古今词义的差别和诗歌平仄格律限制等因素决定古代诗歌常会出现生僻难解的字,如《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中的“流”、“采”和“芼”的释义,对于缺乏预习习惯和疏懒于查阅工具书的学生,大多根据诗句复沓的章法,统一将三个字理解为“采摘”。这时便要引导学生根据诗情的前后变化体会比兴手法的作用,“寤寐求之”、“求之不得”是写实,“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想象,因为“琴瑟”往往象征夫妻,“钟鼓”是在重大仪式中使用的乐器,这里可以推知为婚礼,这些都是主人公想象中求娶的场面。因此,荇菜作为比兴意象,它之后的三个动词也是富有情节感的,统一理解为“采摘”是不合适的。在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各自提出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作者为学生提供了姚际恒《诗经通论》对“流”字的解读:“此处正以荇菜喻其左右无方,随水而流,未即得也。”查阅工具书,“流”可通“摎”,因此,将“流”字理解为求取是比较合适的。

(2)通过三个环节培养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等应用性技能。

一是课前演讲环节。口语表达能力相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技能,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是缺乏表达的愿望和勇气,或是条理不甚清晰,或是平日没有思考所得。课前演讲环节要求演讲内容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可以是对学习或阅读中产生的一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利用PPT做辅助,脱稿演讲。实践证明,课前演讲是卓有成效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进步,站在讲台上和众人面前说话的体验是难得的,机会是可贵的,任何口语表达的缺陷都被他们充分的自我感知,并且为了准备演讲,他们有意识地思考问题。还有些学生精心准备演讲素材,设计演讲环节,最后呈现出的俨然是精彩的一段课。二是课上讨论环节。作者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适当通过古代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赏析评论的训练,为学生创设思考和发言的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回答问题,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体现岑参边塞诗艺术特点的代表作,我首先提出的问题是让学生分析一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好处,学生经过思考得出这句诗以春花春风比冬雪冬风,除了描绘出边塞风物中天降大雪之状很形象,还将一种温暖之感替代了苍凉之感,冬雪和梨花的共性除了都是白色,还有梨花让人联想到高洁胸臆和故园之思,以梨花喻雪为雪灌注了情感和生气。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岑诗擅写边关风物,擅用想象的手法,并且想象具有绮丽的特点。课堂讨论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表达的机会。三是布置课后书面作业。课后的书面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通常是作品鉴赏和小论文两种形式。在几项基本的应用技能中,中文专业的学生是长于写作的,但是他们的评论文和研究论文的写作水平却并不高,主要原因是他们缺少对问题的思考,缺少写作实践训练,没有掌握论文的写作思维方式和方法。日常教学中,论文的写作训练是督促他们深入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和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为他们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做积累和铺垫。书面作业一个月不少于一次,教师应仔细批改做批语,并在课堂上讲评,从选题到写作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逐一总结,务使学生都能够认真对待并有所获益。

(3)挖掘古代文学对现实人生的启示与审美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中包含哲学、历史、人生等重要的人文资源,应当充分利用这种特质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审美与人格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古代文学作品中蕴涵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儒家之德强调的君子气节、礼仪之道、孝悌之义、爱国主义精神等,正是当今大学生需要培养的修养品质,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内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古代文学作家中多有人格操守的典范,应成为后世崇效的榜样,对于现代人的人生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例如陶渊明的隐逸就是在对人生真义的自我思辨中完成了对人生价值的选择,学习陶渊明不是效仿他的人生范式,而是学习他对人生真义的追寻和人格情操的坚守。通过教材上古代作家的生平介绍,学生可以对作家的简历做一个了解,但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在可信的文献资料基础上,认识诗人的某种特质和品格,让学生从这样的特质中感受其人格魅力,进而内化为自身的涵养,用以指导现实人生。古代文学作品还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其中不乏山川风物的自然之美,还有诗词的韵律之美,这些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素材。

2、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1)调整课程及内容设置。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了新的变化,缩减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数,增加了一定的专业方向课。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主干基础课,必须将课程与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首要解决的是教学容量与教学时数的矛盾。首先,要处理好作品选和文学史的关系。作品选与文学史的开课时数比例应作调整,减少作品选的开课时数,必要的时候,作品选可以不作为单独开设的课程,融合在文学史的教学中。其次,在文学史的课程内容设置上,在传统的以史为线、梳理知识、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设置的基础上突出主题线索,例如,某一文学样式的发展脉络、某一风格流派的形成壮大,或纵向或横向,在新旧知识的讲授与复习过程中通过史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既可以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有效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专题研究的能力。同时在授课方法上做到重点突出,每次课的讲授围绕两到三个问题展开,讲授之前,先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的重点问题,使学生明确教学思路和学习目标,使课堂教学条理清晰。第三,将选修课与必修课有机结合。在专业课教学时数紧张的现状下,开设选修课仍是十分必要的。选修课主要是进行专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专题研究能力,是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提升。选修课的开设应避免与文学史的授课内容存在重复的现象,如开设了《唐宋词研究》的专题,在文学史的讲授中可以只就唐宋词的发展脉络做一纵向梳理,节省了文学史的授课时数,同时在专题课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

(2)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要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传统课堂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知识内容由教师决定,讲授方式是教师从头到尾一言堂,学生不预习,很少有思考,是名副其实的“填鸭”,最后只有为了应付考试临时记忆的知识,内在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不仅仅是形式上增加一些学生活动,其本质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预习、课上讨论、教师答疑等环节,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第二,要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扩充课程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中多媒体是课堂教学必备的手段,有些内容比如诗人的作品集,用一张嘴一支粉笔介绍,远不如将书籍版本的图片展示于大屏幕上形象,更令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有的内容则是靠一张嘴一支粉笔难以完成的,尤其是古代文学涉及很多史传或前人批评等文献资料,多是文言,在黑板上手写要浪费大量时间。在讲评作业的时候,将需要举例的学生作业拍成图片,用多媒体展示,方便直观,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大大提高讲评的效率。第三,要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改变传统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为多元评价体系,考评分为平时和期末两大块,分别占30%和70%,平时成绩包括演讲、作业和课堂讨论三个部分,各占10%,期末采用闭卷的形式,均为主观题。这个测评体系将平时课堂教学的各项要求与最后的成绩紧密关联,强化课程改革内容,丰富评价指标,融入素质教育理念。

三、总结

第4篇:有效沟通论文范文

一、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结合石油与天然气行业发展需求和我校石油工程、海洋油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实际,着眼于现代工程教育体系的构建和人才培养质量及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对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改革与实践。

1.1转变实践教学理念

在工程教育背景下,传统“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和要求”的实践教学理念已不能完全适应行业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统筹研究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将项目式教学和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将课程实践训练和企业真实生产任务作为载体进行项目训练相结合,转变并形成为“以培养学生为中心,以强化学生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为核心”的新型实践教学理念。

1.2深化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以坚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发展潜力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高级技术人才为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突破一直以来局限于章节或课程知识的专业基础性或专业性实验,将基本技能实验、综合设计实验、自主选修实验、探索创新实验有机结合并统筹安排,对专业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形成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实验教学格局。与此同时,从采取引进、培养并重的思路出发,制定实践教学队伍建设规划,优先吸纳具有实践经历和企业培养背景的硕士、博士人员,建立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和师德师风的常态化培训机制,并充分发挥“产学研”优势,加强校企联合创新基地和实习基地在实验、实习、实训教学环节中的作用,构筑“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

1.3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创新实习、实训内容

实习基地的建设是搞好专业实习、实训的关键,随着石油天然气开发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相关设备、工艺也在不断发展、更新,实习基地的建设应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任务。因此,树立系统和发展的观点,一方面巩固与油田等单位业已建立起来的良好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在油田开拓校企联合大学生创新基地,建立紧密型的人才联动培养关系。基于所搭建的这些基地和实践创新场所,在深井、高温井、三次采油、低渗透油藏及气田开发等专业领域创新性扩充实习、实训教学内容,努力改善实习、实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1.4推进课程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一直以来课程设计以班级教学为主、同一班级甚至多个班级选用同一训练题目存在的诸多弊端,以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油田合作班”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从课程设计教学计划形式的灵活性、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创新性、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及管理制度的规范性、课程设计试题库与数据库的完善等方面出发,对课程实践训练环节进行改革。

1.5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优化与改革

作为衔接学校与社会需求的桥梁,毕业设计这一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选题制度方面,应紧密结合专业研究方向,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依托,与工程实际和生产相结合,难度适中,同时,充分利用用人企业的资源,在建立健全各项合作制度的前提下,鼓励用人企业参与到已签约学生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来,将实际生产实践中的相关具体技术问题渗透给学生,使学生提前了解岗位需求,锻炼实践能力,扩展知识面,缩短毕业后适应新环境、新岗位的时间,用人企业也可以从中省去将来新员工培训的部分环节;在指导方式方面,根据选题情况进行优化,体现一定的针对性,校内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着眼于方向、方法及进程上的指导,着重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生产实践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指导方式,则采用“双导师、双指导”的模式,校内导师把握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基本要求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企业导师弥补学生工程背景和实践的不足;在过程监督方面,以导师负责制为基础,实行院、系、教研室三级跟踪监督,改革中期检查的形式和范围;在考评机制方面,实施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双向考评,特别是突出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教师业绩考评、年度教学激励政策上的权重。通过这些方面的优化与改革,使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1.6改革并构建实验、实习、实训一体化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实验教学中立足传统,发展现代实验;在实习教学中巩固基地,创新内容,积极拓展实践创新场所;在实训教学中,将基于专业课程的实践训练和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进行项目训练相结合。同时,重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实现室内实验与矿场实践的双向互动,使各环节教学内容系统衔接、相互协调,并且健全管理和运行保障机制,以构建一种实验、实习、实训一体化,贯穿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全过程的多层次实践教育教学体系。

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成效

2.1改革成果

(1)建成“石油工程与地质”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建了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通过对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手段及实验教学队伍的一系列改革与建设,有效促进了专业实验室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石油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基础上,自2009年批准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与地质”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作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主要载体,油气井工程实验室、采油工程实验室、油藏工程实验室和油气储运工程实验室以示范中心的核心单位进行建设。并通过购置新的仪器设备、建立开放运行方式与机制,创建了专为大学生使用的创新实验平台,为学生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提供了优越条件,也丰富了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内涵建设。目前已建成为东北地区唯一的集石油钻探、油藏评价、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于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石油类综合性实验中心,并以优异成绩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验收。

(2)建成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群,获批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单位。建成了大庆油田技术培训中心、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储运销售分公司南三油库、中石油管道公司大庆林源首站等稳固的实习基地;充分利用毗邻大庆油田的地缘优势,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油工程研究院、设计院及采油四厂、采油九厂等单位建立了校企联合大学生创新基地,拓展并创新了实习、实训教学内容,形成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群。同时,作为主要建设对象,于2012年6月获批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单位。

(3)石油工程专业列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针对国家强化工程教育的战略性举措,在继续丰富石油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国家特色专业、省重点专业建设的同时,抓住了契机,积极申报,凭借专业背景和已有建设、改革发展成果,石油工程专业列入了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关组织实施细则的梳理也在有序进行中。

(4)“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步伐稳步推进,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育人特色进一步得到提升。一方面通过吸纳具有实践经历和企业培养背景的硕士、博士人员加入实践教学队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企联合创新基地和实习基地,发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的作用,稳步推进了“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步伐。同时,通过加强对教师业务能力、师德师风、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培养、培训,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育人特色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5)充分发挥“产学研”办学优势,有力促进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产学研”办学贯穿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全过程,保证了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有力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6)毕业生培养质量及就业竞争力提高,社会服务功能和示范辐射效应显著增强。这种实践、创新、工程能力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其中近两年来,石油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培养质量及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一次就业率稳中有升。实践教学改革经验及成果已在兄弟院校借鉴或推广应用,校内仿真教学特色实验室作为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了大量合作交流及社会服务工作,示范辐射效应和社会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2.2实践效果

改革成果在我校石油工程、海洋油气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进行了全面推广应用,学生受益面广,成效显著。

(1)所建成的部级“石油工程与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创新训练计划实施的主要场所,2012年度,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深井防腐蚀水泥浆体系实验评价与优选”和“基于库仑滴定原理的碘量法在油田地面系统硫化物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2项成果在全国地学类30个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提交的60余项创新性实验成果中脱颖而出,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2)所建成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实习基地覆盖了石油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所有本科生,校企联合创新基地覆盖了两个专业大三、大四年级10%~15%的学生。

(3)石油工程专业和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十一五”省级重点专业验收,并成为“十二五”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相关组织实施细则也在有序梳理中。

(4)实践教学队伍层次明显提高,近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聘任的企业指导教师约占到实践教学队伍的30%。

(5)石油工程专业和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近两届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知识运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平均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用人单位评价良好。

(6)实践教学的改革经验与成果已在同类院校得以借鉴或推广应用,加上大量的交流及社会服务工作,使示范带头作用明显,同时有效地服务于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三、小结及展望

总之,通过实施整体创新,以现代工程教育体系的构建为目标,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改革与实践。

(1)统筹大学生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改革,将项目式教学和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将课程实践训练和企业真实生产任务作为载体进行项目训练相结合,形成了“以培养学生为中心,以强化学生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并构建了一种实验、实习、实训一体化,并贯穿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全过程的多层次实践教育教学体系。

(2)采取科研促教学的措施,促进实习、实训、创新基地的建设,并使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巩固建设、卓越计划的推进、实践教学队伍的优化等得到加强,将“产学研”贯穿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全过程,实现了与油田开发建设的紧密结合,促进了石油行业紧缺人才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集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队伍建设于一体,进一步提升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育人特色,丰富了育人内涵,提高了育人质量,实践教学改革经验与成果的示范辐射效应及社会服务功能也不断凸显。当然,建立现代工程教育体系,需主动处理好如何建构现代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师知识结构如何满足现代工程教育的教学要求等多重关系;落实现代工程教育体系,完成对学生现代工程师相关知识、技术的传授、相关技能的训练,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多管齐下,并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作者:殷代印 曹广胜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

(二)

一、以工程实际为背景,合理设计实验各阶段

工程是创造“人工制品”的活动,即人造物的过程,所以以制造产品的过程为实验主线,是工程背景的最好体现。按照产品的生产过程,将实验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检验阶段和分析阶段。准备阶段需要学生根据已学的专业课程知识,针对给定产品进行工艺设计、生产工艺的编制、原材料的准备、仪器和设备的准备等;实施阶段是制造产品的主体阶段,以制造出产品为目标,将准备工作逐一进行落实,即在此阶段要制造出产品;检验阶段是对制造出的产品进行检验,给出性能检验结果,并对产品质量作出判断;分析阶段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理论知识,结合具体实验条件,对产品的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合格的制品给出肯定的结论,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二、知识、技能和设计能力并举,体现工程教育的综合性

综合性是工程教育的又一特征。工程里任何一个东西都综合了很多要素在里面,必须在一个主体学科的前提下,有着综合的思维、综合的能力。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和综合是工程教育的目标之一,当然综合性应体现在工程教育这个大系统的各个层面,就本教学环节中,其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实验内容的综合、涉及知识的综合以及实验操作的综合上。由于本实验是以生产为背景,所以实验内容不是只涉及某课程的某个环节,或某个知识点,也不是简单的演示和验证,而是涉及了多门专业课的实验内容,并且将这些实验内容进行良好的融合与衔接。既然实验内容涉及了多门课程,涉及的知识也同样是多门课程,实验过程需要学生利用多门课程的知识进行设计、准备并进行实际操作。产品生产的实施过程和检验阶段,对学生来讲虽然主要是动手,但是涉及到前序多门课程的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进行综合分析阶段,更需要将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本环节的主要目的。可见,实验内容和教学过程以促使学生将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为目的,充分体现了本环节的综合性特征。

三、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工程素质

工程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所以工程教育要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工程教育的素质理念内涵是更应注重能力的训练和品德的养成。所以工程教育要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能力的训练。本环节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指导教师将任务布置以后,所有工作由学生自行完成。具体任务为:5~7人一组完成一个产品的生产全过程。指导教师仅起指导和监督作用,对实验方案的确定、实验操作等可以进行建议和引导,但不过多干涉。在实验的几个阶段中,准备阶段最能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因为除给定任务和实验条件外,没有其他任何限制。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具体工艺、材料、设备等,每个小组的方案可能完全不同,这是在本教学环节中刻意设计的,目的是给学生的创造力发挥留下足够的空间。另外,此阶段还包含了工程设计内容,以锻炼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除准备阶段,其他3个阶段在教学过程均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实施阶段和检验阶段主要是加强和锻炼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分析阶段则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升华。总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工程素质。

四、“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实例

下面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铸造模块为例,介绍本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4.1实验任务

铸造模块选定的产品是哑铃,6个学生为一组,每组给定一个牌号(铸钢或铸铁)并下发一个哑铃实物。

4.2准备阶段

首先,每组对哑铃进行测绘,然后对哑铃进行铸造工艺设计,绘制铸造工艺简图,指导教师审定后,外协加工模样。在此期间,学生进行配料计算,制定熔炼工艺、孕育工艺、浇注工艺及热处理工艺;同时准备炉料、造型材料等各种原材料,准备工装,并对中频炉和浇包进行检查、修筑。

4.3实施阶段

每组学生分工合作,按照上个阶段设计的工艺,进行配料、熔炼、配砂、造型、孕育、浇注、清理、热处理(铸钢件)等工序的具体实施,完成哑铃的铸造过程。

4.4检验阶段

哑铃铸件清理后,首先对外观尺寸和质量进行检验,然后将哑铃纵向剖开,检查内部质量,再从哑铃上取若干试样,进行金相观察、测试力学性能。

4.5分析阶段

根据哑铃铸件外观质量、内在质量、金相组织,力学性能等检验结果,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其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改进方案。四个阶段的实验后,学生对铸造生产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锻炼了设计、操作、检测等各种工程能力,还将理论知识有的放矢的应用于实践,关键之处还在于,本次综合实验的过程完全是开放的,除了完成哑铃的铸造过程,没有任何的限制和要求。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

五、结束语

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专业综合实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现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特征。依据大纲的要求,设计并实施的具体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符合工程教育综合性和创新性等要求,可以在工科院校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瑞玲 王会霞 王军 顾文华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三)

一、工程教育理念在教学方式中的渗透

1.将工程设计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在每轮上《采矿通论》第一堂课时,笔者会让学生2~3人组成一组,发给每组一张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与相应的地质资料,要求他们随着课堂学习,完成一次矿井生产系统设计,课程上完按照毕业设计要求递交一份采矿设计成果。为了保证工程设计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每个知识单元学完后专门抽出1课时检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设计进度,解答大家存在的共性问题。如矿山地质学学完后,每位学生应该熟悉自己设计图纸上的地质构造、标示符号,应该会计算储量和确定矿井生产能力。学生对知识的现学现用,面对真实的图纸资料就不觉得枯燥乏味;且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对其主动学习有一定的促动。同时,笔者会有意识地告知学生,设计要贴近现场实际,不能太理想化,并且要进行必要的成本考虑。如许多组学生为了简化采区系统,每层煤都布置三条上山,造成矿井掘进费用很高,笔者帮学生分析了矿井实际怎么考虑这类问题的,例如尽可能开掘煤层巷道、联合开采、改变阶段布置方式等。又如学生初始确定矿井生产能力时,硬套设计规范,造成阶段倾向尺寸2000多米,不符合实际情况,笔者从工程角度给学生解释设置合理尺寸的依据。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发现不了这些问题,知识一经应用问题就暴露出来。其归根结底是传统的教学仅只是认知教育或识记教育,并没有把知识与工程结合起来;学生学了一学期仍不会运用知识,仅记住了几个概念或框框。由此可见把工程实践与课堂教学结合的重要性,工程教育的重要性。

2.组织制作工程模型。

利用学校大学生科研立项、二级院系模型制作大赛等活动,组织学生制作采矿工程模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动手和协作能力。在每次活动前,笔者把课堂学习中的一些环节形成制作模型的想法告诉学生,让学生3~5人组成一组,一般2组。让学生自己利用1周时间思考如何能够展示要学习的知识,接着编写模型制作初始方案,包括模型表现原理、学生分工、所需材料、制作步骤、预期效果等。这一切都由学生自己去想去做,指导老师不加干涉,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然后指导教师审阅制作方案,帮助学生分析模型制作的可行性、具体步骤及其难点,与学生充分交流,指导他们运用工程的思维编写大学生科研立项申请书或模型大赛方案指导书。接下来把经费给学生,由他们购买材料和工具,自负盈亏。制作模型过程中,指导教师只负责进度和出主意,学生自己绘制图纸、打造框架、接线焊接等。在近三年学校各项活动中,笔者指导学生制做了“采区运输系统”、“断层构造演示”、“综采工作面风、瓦斯电闭锁”等模型,这些模型集成了电、光、机械、结构等方面的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和动手协作能力。

3.让部分学生参与现场科研实践。

2008级有2名学生参与了李凤仪教授主持的“七台河矿区桃山矿九井采空区充填项目”,2名学生参与了蒲文龙老师主持的“双鸭山矿区东保卫矿大倾角煤层深孔爆破项目”,3名学生参与其他老师的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等科研活动。这些学生参与井下数据实测、材料设备搬运、仪器仪表的使用,目睹了矿井生产的许多环节,切实体会到矿井巷道系统如何布置、井下各大系统如何运行。与正常的课堂学习相比,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能深刻感受到如何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熟悉工程实际问题的处理过程。因此让学生参与现场科研实践,能迅速提升其工程意识和工程精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程教育。

二、教学效果分析

对比分析安全工程2007、2008、2009三届统招班学习《采矿通论》专业课情况,2007级三个班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教学,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课堂表现+考勤;2008级两个班、2009级一个班引入工程教育的理念改进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为工程设计+课外实践+口试+课堂表现。其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后续毕业设计的影响。

2007级学生三班88名学生70分以上20人,这20人毕业设计时大部分做了矿山安全类设计,在做井田开拓部分时,很多学生一脸茫然,无从下手,更不用说其余学生了;指导教师只有像上课的时候重新讲一遍。而2008级两个班41名学生,经过课堂的设计训练后,能够很快进行矿井生产地质资料分析、储量计算,采区生产系统方案设计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方案。如2008级1班的耿新亮同学根据采区煤层倾角不同,分别在井田东西翼应用了带区式和采区式布置,活学活用了课本知识,积淀了自身的工程思维。

2.学生掌握知识的牢靠程度。

2007级学生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核,试题三套覆盖了教材绝大部分知识点,结果有10位不及格,2/3学生在70分以下,说明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一些概念、理论,考前突击,考后全部“回归老师”。2008级学生主要采用设计+课外实践方式考核,平时每一单元、每一模块成绩都打分记录,期末累加考核,结果期末口试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问题的实质,知识掌握较为牢靠。

3.学生设计技能的掌握。

第5篇:有效沟通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小说阅读

一、新课标对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要求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高中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开发学生智力及发展个性化起着重要作用。阅读的重要性最直观地体现为应试教育试卷的篇目及分值,在高考试卷中阅读所占比分高达67分。小说阅读因为艺术性和思想性,随着时代不断更新变化,也在不断更新。对于教师来说,要不断更新小说阅读教学方法与小说教学理念,小说阅读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文化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在这一要求之下,新时期的小说阅读教学需要更加关注育人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学科的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对语文小说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很好地实施新课标,阅读教学乃至于语文教学才会发挥作用。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意义就是教师在前期准备好文章和需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实际教学中按照既定节奏实现目标”[1]。新课标下高中小说阅读教学有了更多目标。

(一)引导学生读小说

小说不仅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还有深意的字词句段。高中语文教师旨在通过小说阅读的讲授,引导学生学会读小说,知道读小说的要点。1.读懂人物形象。“在小说的世界中,一个人并不单纯只和一个人发生联系,而可能每一个人之间都具有某种联系。这种纠葛越复杂,作品展现的世界越多元化、立体化”[2]。为了感受故事之中展现的多元的、立体的世界,我们需要从人物层面分析。通过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了解故事的主题和发展趋势。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材中第一单元教学目标明确指出“注重的是欣赏人物形象”。新课标下,我们在理解小说阅读文本的时候,通过人物在特定背景下的行为,把握住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特点,将自己带入人物所处的时空之中,加深对文本及小说的理解。只有设身处地地将自己代入特定角色之中,才可以更好地领悟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读懂人物形象。2.读懂小说情节。但明伦学者在评价《葛巾》时说:“文忌直,转则曲;文忌弱,转则健;文忌腐,转则新……文忌闷,转则醒。”[3]小说和其他文体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独特、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小说故事情节既丰富有趣,又曲折波澜,想要完全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不是容易的事情。接触小说的时候,明白小说讲述了什么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要读懂小说的故事情节,以及有趣味性的情节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新课标要求教师以核心素养为本进行讲授。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小说内容的时候,不仅简单地泛泛而谈小说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挖掘小说内在的内容及深意,帮助学生读懂小说内在的故事情节。

(二)引导学生赏小说

文学审美是体现语文学科区别于自然科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文学教育应该有独立的目标、内容,有具有个性的教学方法、过程,核心是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4]。1.赏析小说情感。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就对选修课程中的“小说与戏剧”提出明确的要求,小说教学的目的是“从优秀小说、戏剧之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品,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素养”。中学小说阅读承担着丰富思想感的重要职责。在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学科课程的过程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小说阅读理解文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握故事情感发展主线,体会小说阅读内在的情感变化。通过小说的情感变化、人物之间的对话及故事情节,获得自己独到的情感体验。2.赏析文本表达。“读,是文本理解的起点,侧重于文字、结构及作者写背景等的研究,尽量读出文本原意”[5]。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析、评判及挖掘文章内容的深刻含义时,最基本的是要求学生学会赏析小说,赏析小说的文本表达,赏析小说的表达技巧。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丰厚文学功底。

(三)引导学生学习小说写法

新课标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意味着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学习简单的理论知识,而要将学习经验转化为个人的实践经验。1.尝试小说文体写作。写作部分在语文试卷中占有很大比例,直接关系着语文成绩,但是学生不易写作,写作一直是教师和学生重点关注的部分。如果单纯靠理论进行写作教学,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领悟到写作的内涵和深意。在现实中,有的学生听懂了,但不知道如何下笔;有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写作,但没能将内心感受和直接体验转化为准确的文字,导致作品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甚至使文章缺乏深意。小说阅读中独特的故事情节及完整的叙述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方法和技巧,给学生指引了方向。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和理解,学生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和内涵,将这种意图和内涵转化为内在的文学素养,文学功底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2.撰写小说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是学生基于对文本和文学作品的理解,根据评论原则及自己的学习经验,对作家及作家作品提出看法和见解。此外,评价文学作品应该以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为支撑。这就需要学生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如果只单纯进行语文识字认字等教学活动,那么不会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产生显著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增强对学生进行小说阅读教学训练,学生才能对小说文本和内容形成独特的见解。小说阅读旨在通过平时的训练和阅读,让学生在感知文本、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认识作家本人、写作的缘由、写作的时代背景、同期的其他作品,随之揣摩作者写作的深层意图。只有不断地思考与领悟,学生才会对整个文学作品形成独到的见解,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与感悟,最终对小说文学作品做出最适宜的评论。

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产物,社会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才能取得实效”[6]。不管是现代文字学习还是小说阅读学习,都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及师生合作下寻求最好的学习效果。

(一)教师有效引导环节

高中生因为身心发展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中要保证学习效率,就需要教师做好相应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课堂、课后的学习规划,以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实现教学目标。1.课前制订阅读计划,初步了解小说内容。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本收录的小说篇幅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长的。课堂时间较短,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引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出示一份学习计划和方案,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着重预习什么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讲述的内容,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2.课堂组织小组交流,逐个解决小说问题。“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7]。新课标要求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为小说篇幅较长,其中存在的问题相对来说会比较多。学生就小说中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实际上是学生在分享自己的见解,听取其他同学的观点,根据实际情况查漏补缺的过程。这也是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营造追逐赶超良好学习风气的重要环节。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学生更容易发挥主动创造性。3.让学生课后读写练,提高阅读名著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及人文化培养。语文课程实践性的性质要求语文课必须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在课堂上听、说、读,更重要的是课后读、写、练。通过不断读写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相应的小说文本,广泛涉猎。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名著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能力。

(二)教师有效教学环节

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的,教师务必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规划好,这就要求教师时刻记住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到教学之中。1.课前依据课标要求,分析小说线索。为贯彻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小说阅读讲解的时候就要深入分析。找到贯穿整个故事的脉络主线,有了主线,零星的内容就会更加完整。学生通过之前的预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小说的基本内容。教师要通过对文本的熟悉,着重分析小说的线索,学生在之前基础上又掌握了小说的线索,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小说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着重分析小说的线索。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小说文本有深刻的见解,才能更好地根据学生、课堂实际情况实现教学目标。2.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握人物形象。“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8]。网络迅猛发展的新时代,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是顺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运用多媒体教学更容易还原当时真实的小说情景和小说内容,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比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再现比较经典的影视剧作品,学生通过直观的文本阅读或许对某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不是特别清晰,但是通过影视剧作品将自己置身于当时情景中,能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加深对文本作品的理解。3.课后制订阅读计划,巩固学习效果。“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9]。课堂上老师和学生解决了问题,课后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情况和教学内容制订阅读计划,课后巩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新的体验与感受。比如学了《林黛玉进贾府》之后,给学生布置《红楼梦》相关章节的阅读。教师在给学生制订了相应的阅读计划之后,还要不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通过有计划地阅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了解这一文学作品,不断更新想法和观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中学生的文学素养不知不觉地提高了。2017年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教学,从教学各个环节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抓住主要情节、解决问题,更从学生层面引导其发掘文本内容、了解人物、感受作品的深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小说阅读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教学作用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抗抗.小说创作与艺术感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

[3]但明伦.聊斋志异:《葛巾》总评[A].宁宗一.中国小说学通论[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6.

[4]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20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