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西部影视高教发展瓶颈与转型

谈西部影视高教发展瓶颈与转型

摘要: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的智媒体拉开了智媒时代的序幕,智媒时代媒介与影视生产技术属性的迅猛增长召唤着影视传媒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西部地区受到地理、经济、技术发展等传统因素制约,在技术设备、师资力量、教学模式、专业结构群落上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本文结合智媒时代语境下影视行业发展动态与西部影视传媒高等教育探索现状,通过问题梳理与条件分析为西部影视传媒高等教育实现转型发展重塑影视行业与教育全新关系,总结出了一套具有地域适用性的影视传媒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思路与实践策略。

关键词:智媒时代西部地区;影视高等教育;转型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的裂变式发展正在使信息流动路径和传播格局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更多的传播渠道,更广的覆盖面,更快的速度,每一次信息技术的革新,都在不断地激发出影视传媒新的模式和形态,从而促使影视传媒高等教育开始转型并探索有效方法与途径[1]。而今,影视传媒高等教育站在一个以智媒体为依托的新高度,在新技术赋能驱动下的影视传媒高等教育,也急需转型为培养一批新型传媒人才而努力探索。专业发展基础与资源配置在各个时期都存在一定差异,西部地区传媒影视高等教育相较于发达地区正处于发展瓶颈期,在智能媒体时代如何突破阻碍实现转型发展是西部传媒影视高等教育当下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西部影视传媒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瓶颈

我国高等影视教育的地域格局,呈东部-中部-西部梯度发展,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高等影视教育有了长足进步,并构成了具有梯度的“金字塔”形式。然而,这样的梯度格局又隐含着一定的地域失衡,东部和发达地区影视传媒高等教育的教师资质拔尖、人才精英化教育,且影视传媒教育的普及程度较高,西部地区因专业发展基础与教育经济支持力度相对薄弱,优质师资有较大部分流向发达地区,使得西部影视传媒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多重挑战[2]。

(一)专业设置理念上的认知短板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让影视知识得到了快速普及,更让影视制作这一曾经被影视摄影师等专业人士视为“神坛”的专利得到了共享传播。当电影工业在走向平民,影像媒介在走向普及时,电影神圣的地位备受冲击,电影工业的神坛被打破[3]。随着智媒技术的发展,微电影、短视频等已成为现代年轻人表达情感、记录生活的新方式,影视传媒类专业的网络化拓展已成为当下国内高校专业发展的热点,以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的专业级头部高校,在网络化影视类专业的拓展上成为当下的发展标杆。

(二)专业设备硬件上的投入局限智媒发展媒介语境下网络对视频影音的内容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同时影视采录与制作设备也与时代同步变化,这些变化都需要专业教师和专业设置跟上形势,当下高校影视传媒类专业教育主体对象已迎来“00后”,他们从小在网络数字媒介技术伴随下成长,对媒介技术的接受程度高、接受过程快,对当下影视传媒专业教育的设备需求也有更高标准和要求。

(三)专业教学模式上的单一僵化随着智媒技术发展“互联网+”教学模式被大量引入到发达地区课堂,技术驱动新一代年轻师生运用网络技术实现主动教与学,“云课堂”也革新了传统专业教学模式。然而在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以前,理论+实践的教学策略已成为一种固定的形态存在于传统影视教学工作中,受教育者根据统一的培养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方式,包括影视创作及影视理论等相关课程都按照相同的培养模式进行[4]。但这种实践实质上是一种较浅层次的实践,依托于这种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当下网络化媒介创作内容及形式的要求。

(四)专业结构群落上的分散疏离影视艺术本身属于综合性极强的试听综合类艺术,创作时需要调动多样态的专业人员互动协作。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下,影视传媒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更需要协作式的集群建设思维。而影视传媒类专业集群的建设涉及创作与传播的多个环节,对区域行业发展水准、高校专业基础发展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西部影视传媒高等教育中学科之间的专业壁垒依然存在,影视、动画、美术、设计、表演、录音、音乐舞蹈等专业学科之间联动性偏弱。快速整合挖掘既有的教学资源,增强已有专业之间的深度互动与交融,进行以优势学科专业为核心的影视传媒类专业集群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西部影视传媒高等教育转型方向与发展路径

有学者指出,当前我们正处于智媒时代的黎明,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正在推动媒体的变革,除了成熟的社会化媒体应用外,其他几大技术都在爆发中或在临界上[5]。这些新技术的再次爆发,推动着传统影视传媒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变革。智媒技术时代西部影视传媒高等教育正在积极寻求转型方向与全新发展路径,通过梳理西部设有影视传媒类专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高校近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出以技术理念驱动立足于区域教育发展特色,从技术基础、审美理念、培养模式、产研结合及专业联动等方面的西部影视传媒高等教育新思路与发展路径。

(一)在技术基础上:加强专业技术投入与教师团队建设随着智媒技术不断深入影视传媒行业的生产与传播过程,智媒时代语境下的影视传媒高等教育也应具备较强的技术属性,技术的投入与技术人才的培育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当下西部影视传媒高等教育面对的重大任务。加强适应于当下媒介环境的专业技术设备投入,提升教师团队技术适应能力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媒介技术实践能力,再通过项目式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媒介技术使用能力,成为西部影视传媒教育做实技术基础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西部地区受到历史因素的限制,资质基础相对较弱,可与发达地区高校建立合作联动,寻求发达地区在教师资质培训上的“扶帮带”,还可改革人事招聘机制吸纳更多具有一线从业媒体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逐步建设一支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兼备的应用型青年教师团队。近年来,西北大学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以青年骨干为主力的做法比较吸引眼球,这些年轻有活力、创新性强的教师,大都从行业顶尖的院校毕业,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扎实的理论知识搭建,同时外派去国外交流学习的教师也在逐年增多,这样就形成了一支具备国际化教育背景的教师主力团队。另一方面,还可以与大型影视传媒单位建立长效合作培养机制,实现媒介技术教育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引进来是引入影视行业先进人才进课堂,让学生以最直观方式了解当下影视传媒技术技能;走出去是以课程项目作品为基础,鼓励学生携带作品参与各类专业交流与比赛,主动迎接新的技术和创作理念。近年来,西部地区较多民办影视传媒类高校如四川传媒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基于较为灵活的办学机制与特色化的专业兴校理念,大量聘请行业相关顶尖人才入校任教,通过带项目进课堂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了解并接轨行业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二)在审美理念上:提升专业实践艺术审美与核心价值随着数字网络媒介产品内容的渗入,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带来了自媒体的井喷式发展,媒介内容拍摄的形式个体化、视听刺激化、表达自由化越来越突出,网络媒介内容审美泛化的现象与问题开始显现。人工智能是追求效益为初心的理性工具,在技能研发阶段尚未对伦理规范提出强制要求,技术伦理向来是人工智能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影视传媒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的伦理观和价值观为出发点,重视以道德审美为核心的理性意识[6]。影视传媒类专业高校学生作为媒介内容生产的后备力量,虽然在智媒时代媒介技术没有审美属性,但是使用技术的人需要具备审美价值的判断与内容核心价值的把控。西部影视传媒类专业高校在审美理念的教育上应做好正确引导,在专业实践环节中注重培育学生优良的艺术审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研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理性的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上,在智媒时代的影视传媒发展中,需着重把科技理性与意识理性的精密结合,重构在智媒时代影视传媒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和审美理念。

(三)培养模式上:凝聚地域特色实行产教融合培育新理念影视行业技术的进步与内容生产逻辑的转变,使影视传媒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结合产业与时代变化革新升级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下西部影视传媒类专业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需要依托高校既有的人力资源贮备优势联动更多行业平台与单位机构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实践出口,打通学界与业界壁垒探索适用于智媒时代影视传媒的新培养模式,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型到“互联网+”定位精准的新型培养模式。近年来,四川传媒学院立足于新校区建设致力打造国内一流集电影科技、VR/AR、互动影视于一体化的大型高科技影视科普与产业基地,该项目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四川省2017年度十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之一,通过“影视硅谷”小镇的打造探索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经验的产教融合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在优化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同时,也需注意保留区域教育发展的文化特色。西部地区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地域特色与现代影视媒介技术教育的碰撞,依托地域文化为核心促进西部区域内高校共同探索完善西部影视传媒高等教育的独到精神内核。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通过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国西部电影电视研究中心,把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带到课堂形成西部地区的独特影视艺术教育方式,在与时代共进步的同时带上西部地区的特色文化烙印。

(四)专业架构上:依托专业特色助推专业联动与专业集群构建在媒介技术不断升级的行业背景下,影视技术与创作工种的日趋多元复合已成为当下影视传媒行业的新常态,一部标准的影视工业作品的背后是多种专业人员协同创作的成果,技术人员与创作人员在作品之中完成了工作角色的相互融合。影视传媒高等教育与行业及社会需求是紧密相连且同频共振的。当下西部影视传媒类专业的架构,需在紧密对接行业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设置以自身优势学科为核心的影视传媒类专业集群,以行业流程整体化的理念来进行专业的架构,以优势专业为核心孵化培养周边近似类型关联专业,打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影视传媒专业集群,以集群的整体思维来助推专业生态的完善与升级。重庆大学以软件学院为技术支撑,建立了重庆市数字影视艺术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用科学与技术相互融通的方法,让学校交叉学科之间产生联动,培养多元化人才。实验室的四个发展方向:数字影视领域美学理论知识创新基地、数字影视领域CG技术与艺术创新中心、数字影视领域重大项目的实施基地、数字影视领域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实现了影视传媒类专业在综合类高校的专业联动,增强了专业内涵与技术支撑达成了专业融合聚变的效果。

三、结语

在智媒时代影视传媒高等教育向技术化、专业化发展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相较于发达地区影视传媒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西部地区因受到地理、经济、技术发展等条件的限制,还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在尊重地域基础与专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技术能力、审美理念、培养模式、产研结合等方面的探索转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与发展经验。当下西部影视传媒高等教育正面临新的转型机遇,面对全新的智媒体变局西部影视传媒高等教育在培养智媒时代影视传媒新型复合型人才征程上显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无视频不传播你也能做5G路上的先行者[EB/OL].搜狐“媒体观察”.

[2]谢红艳.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的区域特色研究[D].西北大学,2016:18-19.

[3]于树耀,韩军刚.当下中国电影教育现状探析[J].西北美术,2018(01).

[4]左红霞,王敏.人工智能时代影视传媒教育的转型实践研究[J].传媒,2020(05):86.

作者:孙明 赵林 单位:成都大学

[5][6]彭兰.新媒体传播:新图景与新机理[J].新闻写作,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