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影视作品中民族文化在的体现

影视作品中民族文化在的体现

传统中国画的虚实观

清代画家方式庶曾说过:山川草木,源袭自然。这当中的自然,便是实境,而画家想要表达心境便是通过笔墨进行描述的方式进行的,这种传递方式便是虚境。中国画当中水墨画讲究计白当黑,追求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通过虚对实的阐释、描绘,来达到在画面中完美地烘托实境情感的目的。在传统中国画中讲求立意,并且要求在画面定景伊始就有所表达。这就是所谓的“远取势、近取质”,近实远虚的表达手法。同时要求适当留白,让无画之处皆为佳境。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这种虚实的思想观念运用于中国画艺术手法之中就是传统中国画的虚实观。

中国画的虚实观在影视中的体现

(一)虚实观艺术体现增强了影片美的感染力

影视作为一门艺术,是与绘画艺术形式具有相通血缘的一门艺术形式,其中蕴涵的情节与情绪两种概念贯穿于影视艺术作品的始终;因为情节为实、情绪为虚,所以虚与实同样体现在影视艺术作品的始终。虚对应情绪,实对应情节,双双共同体现,均对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起到关键性的影响。影视作品当中的虚实观,给人以最为直观的体现便是画面。任何一个优秀的摄影师都会运用固定审美的美学艺术勾勒出一幅幅虚与实的画面,并将其表现在影视作品当中。在我国的影视画面构图中,想要传达一种虚实观往往会通过中国画中山水画的艺术表现方式加以体现。影视中因为增加了虚实观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使得影片更具艺术感染力和商业号召力。由于虚实观艺术技法的体现,使得影视作品不论是在叙事还是情节铺垫上,都能够做到叙事与抒情相得益彰、一气合成,使观众随着情节———实的变化而产生起伏不定的情绪———虚的变化。比如影视剧《无极》中,著名的导演陈凯歌运用了中国画中的虚实观使得影片虚幻有度情节起伏有序。再比如影片《无间道》中大量地采用虚实技法使得影片悬念不断引人入胜,让观众随着影片的高潮而回味无穷感慨万千。在吴宇森导演的《变脸》中,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画的虚实观,因为恰如其分地将虚实观应用到影片中,使好莱坞惊险画面的影视作品中蕴涵着深厚的东方文化神韵内涵。白色的鸽子与乌黑的枪口,散落的羽毛和迸发的火舌,一虚一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们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体会到贯穿始终的暴力美学。

(二)虚实观艺术风格在影片中体现的可塑性

影视作品化虚境为实境,所指的是在一定基础上艺术形象其本身所发生的艺术改变,并产生想象的分化与延伸,这种延伸促使人们对于艺术本身产生喜好的情绪。风格的迥异让人们能享受到不同视角下的视听体验。如电影《孙中山》杀青之后,导演丁荫楠曾经总结:这部电影的虚实是逆向结合的,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让虚实和情绪化相结合。虚实风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影片从头到尾均使用了虚实相容的镜头。所以我们能够说,虚实观的精奥之处就是它能使影视作品简捷而轻松地抓住表达情感的突破口,并且能给人以最为直观的表现。

虚实观呈现多元化的艺术表象

(一)虚实观是艺术家自我情感的宣泄

我们的影视工作者对艺术的创新和探索始终没有停止过。由于文化艺术领域的互通性就决定了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艺术文化的根基和民族文化熏陶及影响。影视作品中往往通过虚实手法的展现达到艺术的顶峰。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将对人生的感悟、生活的艰辛、人们思想情感的变化加入到艺术创作中来,在影视作品中加以展示从而也凸显出自我情感的宣泄,这就是一种“虚境”,一种将现实中的对事对人的情感融合在影视作品中。正是这种“虚境”,使人脱俗又能让人升华。它是一种虚(情感和灵感)中有实(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事物的接触),是一种艺术家自身内在的艺术魅力和艺术表达方式。

(二)虚实观是增强影视作品艺术内涵的必然要求

通过虚实的技艺使得影视作品能够起到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渲染以及影响和感染观众的作用,从而提升影视作品中的内涵。比如一种虚境的艺术形式,它使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由浅到深地对影视作品产生共鸣并且陶醉于其中,从而增强和渲染了影视作品的艺术气息。再比如虚境的在另一种表现形式上,就是强化影视作品深层含义以达到观赏者与影视剧中的影视情节相互碰撞和情感上高度的认可,并且沉醉其中。

(三)虚实观既是文化传承又是艺术形式的创新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视艺术上的一次突破和艺术形式上的创新。正是由于很多的影视作品都受到了我们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所以在艺术作品中都深深地烙上了民族文化的印记,使得影视作品有着很强的艺术力和商业价值。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样的影视作品才能更具有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艺术能力和更多的话语权,在一些西方电影当中同样也存在有情感与环境之间的虚实关系,但是许多都是形神分离;虽然也对人与自我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刻画与探讨,且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但其影片所述内容一般都是较为理性的,是以客观的视角来对万物进行呈现。

中国画的虚实观在影视作品中的具体运用

我国多部电影作品当中,虚实关系在运用过程中能够成功地将电影中的客观实录体现出传统中国画风格的意蕴,并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实”是显示情境在客观事物中的呈现;而其中反映强烈的情感便是“虚”。在我国影视作品当中,大多都通过情感贯穿剧情,以情容物,以物蕴情,含有丰厚的现实内涵。最大的特点便是饱含诗情画意,充分阐释对审美的追求,也同时兼具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项重要表现方式,对于我国影视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由莫言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的电影《红高粱》便是充分地融合了传统中国画大泼墨的写意风格。郁郁葱葱,充满勃勃生机而又广袤狂野的高粱地;风火般的男女主人公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及人性舒展;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欺凌的可悲场面;愤怒而朴实的百姓自发反抗侵略者与神奇的高粱地;实在的高粱酒作坊;浑厚的土院;朴质的拱形门洞等完美地结合。虚境中有实境,二者相得益彰。提升了整部影片视觉艺术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红高粱》在整个艺术表现上将现实性和神奇性结合,肃穆庄重的各种礼仪和对青春、生命力的崇敬、赞美,古朴和现代意识等,让意念承附在具体的画面上,它巧妙地运用了以虚写实、以实触虚的、以形写神的典型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方式,其虚虚实实的艺术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使该影片叙事和抒情完美达到虚实相生的艺术境地。这是虚实技法成功地运用到影视作品中的优秀范例。再次证明了传统文化虚实观对影视作品的重要作用。

影片《黄河绝恋》中采用虚实画面。在战争的间隙中通过大量的虚实镜头来渲染了幸福、平静而淡定的生活。像憨厚的老人、可爱懂事的花花、远离硝烟那么明亮的天空等采用了虚实观的艺术手法进行处理,使透彻、静谧的空气中荡漾着淳朴的民风,其典型环境烘托得分外别致。然而这一切在黄河咆哮洪流滚滚的涛声中都是为虚境处理的。奔腾的黄河、民族大义为实,个人的情仇恩怨为虚。这些为了民族大义走在一起的人,正当他们准备联合共同抗敌时,不料被日军得知并在渡口边埋伏袭击。危急时刻,只能强渡。靠着几十个正直老人用生命换来的葫芦艰难的渡河……黄河水的湍急,追逼不舍的日军,为了保证他人的生命和崇高的爱,在最后关头,女主角毅然切断绳索放弃了渡河,留给她所爱的人和孩子生命和希望,而把自己留给了母亲河。影片在澎湃的黄河水声中结束了。虚实镜头的大量运用,让广大观众在影片结束后仍然仿佛置身于那咆哮的黄河水畔,倾听着母亲河吟唱那首民族之歌。

结语

要想影视作品富有艺术生命力,绝对离不开对民族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吸收运用。我国几千年的古老文化精髓一直影响着整个世界。如今全球各国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元化,要想我国影视作品走出国门走向全球就必须坚持走民族化道路,这样我国的影视剧才能充满艺术活力,才能有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具有高度哲学思想的虚实观是我国影视业立身于世界影坛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金饭碗。(本文作者:卢宗业、赵朝弘 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