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低维护成本风景园林设计

低维护成本风景园林设计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利于风景园林建设发展,而风景园林是一种高投入、回报周期长的社会公益事业,资金的缺乏导致优秀的风景园林作品难以服务大众。文章通过对杭州郭庄的植物景观配置、经营模式与游客行为模式的研究,借鉴郭庄的低成本发展模式,探求出优秀园林作品兰溪芥子园的低成本发展道路。

关键词:杭州郭庄;兰溪芥子园;植物景观;低成本;游客行为

绪论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风景园林这门综合性学科已逐步转变为公众对美学、生态、社会以及文化等综合需求的必需品[1]。然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相关问题,导致某些经济待发展地区欠缺建立优秀风景园林的能力;一些地方政府在园林建设方面预算不足,可能存在风景园林的建设以及后期维护工作力不从心的问题;甚至也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缺少对风景园林建设的资金投入。这影响了公众对风景园林的迫切需求,影响了社会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民生的实现[2]。本文在保证风景园林品质的前提下,探究经济略落后地区如何在建造与维护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构建满足公众对风景园林需求的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策略。将经济发达地区的杭州郭庄与经济发展中地区兰溪的芥子园作为本次探究的案例园林蓝本,希望设计出能满足兰溪芥子园后期维护发展的策略。杭州郭庄与兰溪芥子园满足以下几点要求:首先,杭州郭庄是经济发达地区风景园林建设的优秀案例,而兰溪芥子园可作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风景园林建设代表;其次,两者在中国古典园林历史上有着重要作用;最后,若是能设计出满足芥子园后期维护与发展的策略以缩短两者差距,对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策略设计有着借鉴意义。从古至今,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优秀的风景园林作品层出不穷,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璀璨的艺术瑰宝与珍贵的文化遗产。建设与维护资金的短缺是普遍存在并很有可能将长期持续的风景园林行业现状的问题。此时,经济条件成为限制风景园林发展的核心因素,公平享有风景园林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居民的奢望。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从高到低分别是: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与生理需求[3]。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使得部分地区人民在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上挣扎,很难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节约型园林思想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准则,生态园林理论推动设计师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创作。而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基于资源节约与生态思想的设计原则下,因成本不足而形成的低投入造价,尽管低成本并不意味着低品质、难维护。

1杭州郭庄

1.1杭州郭庄概况

杭州南宋时有私家园林数百处,经历数代的造园,可谓江南地区私家园林最多的城市之一。然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存留极少,西湖私园现今所存汪、刘、康、郭四庄,除郭庄外其余几个私家园林原有建筑都保存不佳,郭庄作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私家园林,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郭庄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西山路,又名汾阳别墅,原占地14.7亩,1989年10月由园林部门收归整修,按修旧如旧原则复其旧貌。

1.2郭庄植物景观营造

植物是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的重要组成,植物景观代表了园林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郭庄作为浙江古典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一,植物造景应用中,植物种类丰富且多选造型自然优美的乡土植物栽种,通过时节变换而使郭庄整体景观发生变化,让整个园林不再单调。(1)植物景观与水系相融。理水是郭庄最大的造园特色,园内水系与西湖相通,是一家独特的私家园林。郭庄由两个不同的水系组成,一个形态自然,池畔曲廊;一个由石板砌成方池。镜池周边植物配置主要为香樟、金桂、水杉、日本晚樱、鸡爪槭等,其中水面布置适量荷花。植物配置层次分明,打破镜池规则式水池的单调。浣池则以自然形态展现,主要植物有黑松、梅、金桂、鸡爪槭、红枫、茶梅、罗汉松、南天竹、春鹃等,植物配置更显诗意,使整个园子充满人文气息。(2)植物景观与小品的搭配。植物景观与小品组合可谓是自然与人工的结合,二者融合,可形成不同的景观特色。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丰富,光影柔和,软化了建筑生硬的线条,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随着植物季相变化和树木自然生长,植物景观和小品之间的互动千变万化,促使建筑小品变得更充实。(3)植物与园路、山石。庭院内园路为环形,园路蜿蜒曲折,沿路配置小石,以沿阶草、春鹃、金边胡颓子等草灌木及小乔木为主,展现了小空间的特点,布置精致,体现素雅的特色。在山石景观上,以植物为主景,打破竖直的平面,又不显单调。山石与植物协调共存,却不喧宾夺主,处理手法细腻。

1.3郭庄游人使用情况

杭州郭庄位于西湖景区,游客多为杭州当地居民,其中中老年游客占绝大多数。游人大多集中在建筑与西湖边,就餐、喝茶、聊天和打牌等休闲活动是最主要的活动。园内有杭州特产专卖店,主要售卖丝绸等杭州特色商品。郭庄定期举办花展,多数游客前来拍照和赏花,品茶等休闲活动减少。杭州郭庄低廉的门票以及对杭州居民免费的政策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内提供餐饮休闲地点,能让游客有足够空间休闲。郭庄定期的花展和不定期植物景观的变换吸引了不同需求的游客。游客多为杭州本地中老年人,能够极大解决当今老年人休闲娱乐的社会问题。而园内餐饮和杭州特色商品的售卖能够为植物景观维护提供资金,从而为郭庄整体景观建设提供资金流转。

2兰溪芥子园

2.1兰溪芥子园概况

芥子园原为著名戏曲理论家、造园家李渔于17世纪在南京营建的一座园林,该园位于南京城内秦淮河南,而后芥子园几经易主,毁于战祸。兰溪市政府为纪念李渔,于1987年在兰荫山麓以“芥子园”为名建造纪念馆,虽为纪念馆却具古典江南园林风貌,成为古典园林复建的案例[4]。兰溪芥子园占地10.5亩,虽超过李渔营造的金陵别业的面积,却依然有“芥子纳须弥”之意,《红楼梦》研究会会长冯其庸诗云:“顾曲精微数笠翁,名园小筑亦神工;只今移向兰溪去,好听秋江一笛风。”

2.2芥子园植物景观

进园第一座院落为“雪荣庭”,迎面照壁为青石隶书刻“才名震世”。点缀苏铁盆栽,让石刻白墙不单调,院内栽植常绿的桂花和落叶的龙爪槐。小院的一侧为一幽静甬道,转过回廊,第一眼便是黄石上的“须弥”二字,直指芥子园之本意。奈何造园时久,少有维护,腊梅与梅花皆体态嫌大,使得这处院落格局略显局促。穿过小院,便是“粉墨长生”的戏台。亭台阁楼,假山叠石,小桥流水,荷叶宜人,主院实在是夏日消遣时光的绝佳去处。园子西部为一土山,徒步过醉绿桥便可见假山流水。山上有一“佩兰”亭,因兰荫山盛产兰花与李渔《归故乡赋》“采兰纫佩兮”得名。山幽亭静而鸟雀鸣,道路泥泞而人难赏。佩兰亭是院内贴近自然的休憩之处,但入亭道路修缮不利,而兰溪又春夏多雨,易忽视这听鸟观荷的落脚之地[5]。

2.3芥子园游人使用情况

芥子园地处兰荫山脚下,属于兰溪市区内的古典江南园林,内设有李渔研究会。芥子园游客一般为李渔研究爱好者,或为古典园林研究爱好者,前来拍照记录研究。园内环境幽静,情侣散步休憩居多。兰溪本地居民游憩芥子园的不多,外地游客甚少。园内休憩处只有前院回廊和戏台对面的露天石椅,不利于游人在雨雪天逗留。

3杭州郭庄与兰溪芥子园对比总结

3.1地理位置及游客数量

杭州郭庄地处杭州西湖风景区内,相比与整个西湖景区,郭庄外来游客较少。杭州本地居民凭借市民卡可以免费游玩的政策,吸引了一些杭州本地居民。兰溪芥子园地处兰溪兰荫山脚,虽外有适合爬山健身的兰荫山,但缺少维护资金,难以吸引兰溪本地游客;除李渔爱好研究者与古典园林爱好者,外地游客更倾向于兰溪诸葛八卦村而非兰溪芥子园,这便导致兰溪芥子园游客数量远少于杭州郭庄。

3.2园内景观及游人使用方式

杭州郭庄作为浙江古典园林典范之一,其植物造景所应用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种类差异显著,富于特色。所谓中隐隐于市,杭州郭庄为杭州居民提供了一处四季如春的活动场所,满足人民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田园生活的期待。游客于郭庄可游可憩可赏可闻,不同时节还能观赏不同时令的画展,又能品味杭州美食,亦可购得杭州特产。杭州郭庄可以说是西湖景区内一处可以使游客多体验的幽静场所。兰溪芥子园既有轩榭台亭之美,又有茂林修竹,鸣禽流水;夏观荷花冬赏梅,春有百花秋落叶。芥子园植物种类多为乡土树种,植物应用小中见大,能够一窥芥子纳须弥之意;建筑与植物相得益彰,植物丰富的变化柔化建筑,建筑又使植物富有独特意味。作为一座纪念兰溪名人李渔的复建园林,游客的缺失不仅是该园林景观的遗憾,更是兰溪居民的遗憾。

结论

两处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且幽静,两者植物应用都以乡土树种为主。杭州郭庄植物景观更为细腻精致,有江南女子之秀气;芥子园反而难有“芥子纳须弥”之意味,园内植株缺乏适当修整而破环整体意境。两者皆免费对本地居民开放,杭州郭庄门庭若市而芥子园门可罗雀,郭庄中游客拍照、赏花、喝茶、休憩、就餐、闲聊、唱曲等活动比比皆是,芥子园却难有游人静坐享受自然。郭庄内设餐饮、商品售卖、定期花展等获得资金的途径,这些资金可用于园内植物养护以及对建筑的维护;而芥子园缺乏类似的商业活动,也少有花展等专业科普活动。芥子园低成本维护的关键在于吸引兰溪本地居民流量。若兰溪芥子园游客达到一个稳定的数量,不论是开设老年人活动场所,或是售卖茶水、餐饮,或是推广兰花等花草,都能增加维护芥子园的资金收入。芥子园既是公园绿地,内含丰富的植物景观,又有江南园林的妙处,可以观摩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形式,同时还是绝佳的科普学习之地——可了解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著名造园家李渔;芥子园景观优美且幽静自然,对中老年人是一处完美的疗养园林。芥子园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先天就比其他公园绿地更有优势。现在芥子园的没落在于缺乏改善与护理的资金。我认为兰溪园林等市政机构可以专项拨款,用于第一次内部维护,而后常举办花展、画展等活动,利用芥子园内古典建筑售卖餐饮小吃、花草特产来达到收入与后期护理资金的平衡。低成本的风景园林维护是可以实现的,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也不是空话。有杭州郭庄珠玉在前,兰溪芥子园以及其他风景园林景点也可抓住重点,发展出自己的低成本、可持续的道路。对于风景园林建设工作而言,低成本设计是一个符合时展的需求,较低的建设维护成本可以让园林作品从数量上得到增减,人均拥有量同样增加;而且景观园林不是一成不变的,低成本设计可以使景观更多变多彩。

参考文献:

[1]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3:15-17.

[2]朱建宁.国际现代化风景园林发展趋势:以自然为主体、以生态为核心[N].中国花卉报,2011.

[3](美)皮特•梅尔比,汤姆•凯斯卡特.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技术[M].张颖,李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9-77.

[4]童寯.江南园林志(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5](清)李渔.闲情偶寄[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作者:童彧 包志毅 单位:1.浙江农林大学 2.浙江农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