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中段阅读在整个小学语文阅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是对低段阅读学习的一种提升,而且也是为高段阅读学习做好铺垫打下基础。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主要有教学目标设定过大、教学方法不符合实际教学情况等问题,从而降低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教师专业素养匮乏、学生身心发展的局限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则是采用“目标引导法”、“感同身受法”等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有效性

1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现存的问题

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问题虽然在不断的探索以及研讨,但是一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目标设定过大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三维目标不仅涉及了知识和方法,同时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也作为重点,但由于现实的一些阻碍,往往没有将其科学的统一起来,而是经常把三者单独的割裂开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把培养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作为教学目标。这些目标都过于的抽象并且广阔,这种教学目标可检验性较弱,让学生有种不切实际的感受。因为这种抽象的教学目标不能够检验教学是否达到了最初的目的,所以导致教学过程中引发许多问题。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新课标拟定的教学目标过空洞过宽广,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也不知道怎样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且由于外界的因素许多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得到应用,比如实际活动会担心安全问题[2]。同时,忽视教学目标也成为常态。很多老师都把教学目标只写在了教案上,在实际的教学中凭着自己的性子上课,并没有根据提前设定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有一种胡乱一气的感觉,通俗的讲就是:“走到哪里就在哪歇”,导致教学无秩序,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教学效率。

1.2教学方法不切实际

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也是原因之一。不难发现,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有一部分语文老师只把汉字、句子这一些基础知识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而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有效性的研究都被教师所忽视。分数成为了唯一标尺,忽视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从而引发了教学和实践脱轨,学生学习能力不能得到锻炼,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也总是处于低下的状。在以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仍然采用不恰当的模式来教学,学生们的阅读自信心难以建立,这些因素都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用多媒体没有坚持“适度原则”。小学生作为自控能力较差的群体,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很多地方,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还处于初级的水平,不能够自如的使用多媒体,导致在阅读教学中没有发挥作用,同时在当前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盲目性、重形式轻效果的多媒体课件随处都是[3]。这不仅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影响,同时对阅读教学的进步存在着阻碍。甚至为了实现这些教学点,超额的运用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并加入了图画、音乐等形式。尽管这种教学过程看似多姿多彩,综合性与广泛性也具备,但是学生却不能够通过课文本身的阅读和体会增加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也是有违我们阅读教学的初衷和本身的。

2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导致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存在以上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2.1教师专业素养匮乏

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专业化的设计、计划、组织。这都需要教师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作为基础来根据教学背景,拟定教学目标,开发课程资源,选择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过程,这都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先进的教育观念,都属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专业素养匮乏的教师则会采用传统的教学目标,相反专业素养较好的老师则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教学情景来设定。教师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教育理论更加要有教育创新,教育科研的能力。创新型学习是提高教师自身能力是关键点,自身能力的提高才能更好的在教学中发挥促进作用。教学活动必须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师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推动着教育目的实现,从而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教师的思想观念和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也是影响教学的原因之一。现在大部分的教师尤其是任教多年的教师更喜欢不备课就上课,总是拿着参考资料书就开始讲课,没有深入的分析文本,根本没有将文本分析透彻,也没有深究文本的内涵。这些原因都导致教师只会拿着书本上课,典型是旧式的教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匮乏会导致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不符合实际教学情况。

2.2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的局限

学生的身心发展主要分为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小学生的身体发展主要包括肌肉组织、大脑和神经组织。小学生的肌肉组织发展不强壮,并且容易疲劳,大脑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较短。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创造力、观察力以及入学适应问题、以及为难情绪等。所以,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一直都在相互影响。并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小学阅读教学的更好实施有很大的影响。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个阶段的孩子从喜欢图片式的文章到喜欢语言式的,他们的思维也开始具有多维性和可逆性。在现实的阅读教学中,有的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厌恶的感觉,只要一碰到阅读题都会用一种不端正的态度去对待,有的甚至直接放弃,可想而知这样的学生阅读水平是多么的堪忧啊[5]。再则,在阅读课中,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规律,采用固定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中感到枯燥、乏味。

3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为了解决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现存问题,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

3.1目标牵引法

为了解决在小学中年级目标设定过大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前期艺术铺垫,层层递进。阅读中的铺垫能够引导学生走进文章深处。其次,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不仅要做到丰富多彩更要做到恰到好处,在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自信的前提下拓宽他们的眼界。最后,一定程度的延伸知识。阅读是增加学生们的知识量和拓宽知识面,所以书本上的阅读不能作为唯一,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常常给他们课中、课后延伸。

3.2感同身受法

到现场感受实景。情景教学问题出现在1933年杜威所写的《我们怎样思维》中,他认为:“引起儿童的好奇心是反省思维建立的关键”,创设情境能够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其中[6]。例如有老师在上二年级下册的《开满鲜花的小路》,就把学生带到操场去真实的去感受美景,寻找美色。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发现能力。一堂好的阅读课能够通过文字让学生身临其境,能够感受到语文带来的快乐与触动,能够被文章所传递的精神所感染。这就是语文的魅力。所以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要学会用心教、用心学,使教师和学生的心联系在一起才能够真正的使他们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语文的奥妙。

4结语

在小学中年级的阅读课中善于运用阅读教学策略能够使阅读课堂更加的高效,使学生领会阅读技巧。良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让课堂生机勃勃,能够真正传递给学生们知识,能够使学生们有饱满的情感面对生活,从而更加的体现出来教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任艳丽.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分析[J].教育研究•小学时代,2011(04):89.

[2]李金斗.小学语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07):115.

[3]田本娜.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学术月刊,20

作者:赵雪蕴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