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9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9篇)

第一篇:积极心理学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积极心理学于20世纪末兴起后,以其更多关注正常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特点,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一股新的思潮。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更多地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精髓,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积极的环境,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大学生。

关键词:积极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积极心理学的价值

积极心理学就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美国心理学教授、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赛里格曼于1998年在题为《构建人类的优点:被心理学遗忘的使命》一文中指出,心理学应该具有的三项使命:第一,研究消极心理,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患;第二,致力于使人类生活得更加丰富、充实,有意义;第三,鉴别和培养有天赋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心理学的这三项使命都得到了平衡的发展。心理学家既关注消极心理也关注积极心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争的恐慌、社会的动荡、经济的衰败,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创伤。社会环境给心理学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抚慰这些受伤的心灵!

2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大学生应该是社会中最具有生机的群体。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充满瞬息万变的信息和多种多样的刺激。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也伴随着焦躁、不安和没有意义。传统心理学更多的关注出现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通常在建立心理档案时被发现存在一些人格的缺陷,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从学生处到班主任、辅导员都会给予这些学生特殊的关照。如果学生愿意,会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为这些学生做专业的指导,及时帮助他们排解焦虑。其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要为学校的所有学生服务的。出现问题的学生仅仅是学校的少部分群体,还有大多数的普通学生需要心理学的专业指导。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状况达不到某种症状的标准,但是生活得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也有些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也有些学生每天生活得很积极很充实。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帮助所有的这些学生,使学生快乐地去做有意义的事情,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增加他们的包容心,维持他们的智慧感,获得健康的成长和更完美的人格。

3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思考

3.1具有积极心理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反映了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转变。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辅导员都应该树立积极心理的理念。教育的目的是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乐观希望和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心灵。每一个人的全面人格都包含着积极的内容和消极的内容。当面对一个学生或是一群学生时,如果教师看到的总是学生的消极一面,就会起到“贴标签”的效果,学生的眼里也只有自己的消极人格,并且逐渐认同,这显然不是教育的目的。教师要转变理念,能够以发现和发展的眼光看到学生积极的一面。通过积极的手段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来看待问题,处理事情。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2积极心理测量技术

传统心理学所使用的测评学生心理品质的量表多是SCL-90等建立在消极心理学的理念下的量表,用以发现个体的病态心理特征,解决出现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如果使用这类量表,首先表明使用者是用消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其次,这类量表的使用结果总是会发现学生具有的某种心理问题,因为量表的选择不当,掩盖了学生人格中的积极一面。而积极心理学更关注的是个体身上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如果针对的是主动来做心理治疗的学生,在测量工具方面两者应该结合起来,以期全面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如果针对普通的大学生,应采用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问卷,以发现和培养个体所具有的积极品质。

3.3实施积极心理干预

心理咨询是学校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心理咨询教师要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平等地看待每一位来访者。相信每个大学生身上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和来访者建立积极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并挖掘大学生本身的积极品质,使大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康复的能力解决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建立自信,完善自己的人格特征。

3.4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听众更多、受益更广泛成为高等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开设以幸福、智慧、创造性、宽容、感恩、自尊、幽默等为主题的积极心理学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学生建构积极健康理念。通过课堂开展的个体探索,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体验不仅可以激发潜力,还可以成为继续成长的动力。学生只有更好地认识自己,发掘自己,才能不断地获得自信,建立越来越完美的人格,这才应该是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金珍,王文忠等.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6-112.

作者:贾利波 李慧惠 单位:包头医学院

第二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更是必不可少的,当前网络环境已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不全是消极的,但是目前,怎样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重点部分。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途径

相比专业课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其心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不及时加以调整,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当前网络环境的特点,找出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1.1失落心理

虽然大学生基本上都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但是高中期间,即使学生考得再不好,也不会有“挂科”的概念出现。而进入大学后,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很多学生都是通过突击复习以顺利通过考试,所以经常有学生会出现挂科的现象,导致学生出现失落心理。当学生出现这种心理的时候,他们就可能会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找安慰。

1.2好奇心理

虽然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判断力,但是由于他们涉世未深,对很多事物依旧充满着好奇心,所以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网络是科技的产物,每天有着无数信息的更新,对大学生来说,网络是有趣的,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知道他们想知道的事情,看他们想看的视频,玩他们想玩的游戏。但是,网络世界里也存在很多不良信息,大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是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的。[1]

1.3从众心理

在大学校园中,特立独行的人可能会被人视为异类,而且一直以来,人们的从众心理就比较严重,对于大学生来说亦是如此。很多时候,你可能不喜欢做某件事情,但是周围的同学、朋友都在做的话,那么渐渐的,你也就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始一起做这件事,这种现象也是受从众心理支配的。网络信息更新非常快,很多学生觉得网络语言有趣,所以在生活中也会经常使用这类语言,如果在平时的交流中,某个学生表现出听不懂的样子,那么这位同学可能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为了不脱离群体,同学之间会相互模仿。

1.4自卑心理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经济发展却是不平衡的,每年依旧有很多大学生贷款上学,或者有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这类学生本身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很容易表现出自卑心理。但是,在网络环境下,他们可以不考虑自己的身份背景,内心可以得到解脱。

2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正面影响

在大学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并不能解决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在网络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心理需求,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在不被对方得知身份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求助。这种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在课堂上,由于害羞或者其它因素的影响,学生很少会将自己的心理问题直接说出来,但是在网络上,不管何时何地,学生都可以进行匿名提问,及时疏通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网络资源丰富,除了教材上的知识外,还有大量的课外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有效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2.2负面影响

网络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发展至今,网络也逐渐将自身的缺陷暴露出来了。[2]网络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当前网络管理方面的不完善,还存在很多不良信息,容易误导学生,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加重。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要求教师可以熟练运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然而很多教师的网络技术水平过低,不会使用网络平台与学生交流,这也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3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3.1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多媒体教学是网络发展的产物,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将课本上比较枯燥的心理理论知识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是不同的,在心理健康课堂上,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选取一些有影响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得到启发,进而解决一些心理问题。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这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大学心理健康教学质量的提升。

3.2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网络环境下,人们可以实现远程交流,电脑的用途也不再只是储存信息,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给心理健康教育者带来了诸多便利。在心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正确地在网络上寻求帮助,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4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4.1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目前,很多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对大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没有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因此,要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就需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首先,教师要明确网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网络的利弊,适当利用网络环境提升心理健康教学质量。其次,教师要分析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自身所学去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结合网络的帮助,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但是,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同时也不能摒弃传统教学方式,要找到传统教学的优点,传统面对面的教学方式,还是更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所以,教师要将网络环境与传统心理教育融合起来,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3]

4.2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每个学生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其心理特点都是不同的。在这个阶段,学校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心理调查。要准备高质量的心理问卷,通过问卷准确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完成问卷调查之后,要让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然后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另外,档案中要详细记录学生的基础信息,包括家庭成员以及家族病史,确认家人是否有精神病史等情况,根据以上信息最终确认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且记录到心理档案中,作为以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基础依据。此外,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心理状况会出现一定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这种变化,并且将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记录到其个人档案中,根据学生心理上的总体变化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4.3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教育

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4]进入大学后,班长都会建立QQ群或者是微信群,以便进行相关信息的传递,教师可以在这些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还可以采用在线视频的方式进行授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及时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心理自我调节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另外,一般高校都有设置校级、院级心理健康等机构,这些机构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或者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等活动,都可以采用网络教育的方式完成。

4.4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在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网络的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可以熟练掌握相关网络技术。而且当前,学生的网络技术普遍比一些非相关教师的技术要强,所以为了让教师可以更好地在网络平台上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要对教师进行强化培训。高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师进行相关技术的学习,让其可以在某些网络平台上熟练操作,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4.5引导学生自主培养心理健康

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学,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有充足的课外时间,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外界信息与课外知识。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培养心理健康,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都是被动地通过教师讲解而得知的,而如今教师要教会学生主动探索,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升其自制力,尽量杜绝大学生网络犯罪、网恋和网络暴力等现象的出现,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去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并且实现自我心理调节。

5结语

综上所述,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可以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明确网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利弊,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需求,找出有效的教学途径,就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另外,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娅萍.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2]冯帆.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

[3]何华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的构建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4]黄锡榜.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5).

作者:周国桥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模式探析

摘要:本文从宿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宿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比较优势,及如何有效发挥宿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等方面积极探究了以宿舍为平台、阵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心理健康教育

调研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会发现,现如今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是按照四级模式“学校—院系—学生组织—班级”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但依笔者之见,宿舍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而这个心理健康问题的初始源头,却没有得到很多的高校的重视,更不用谈规划和利用了.这种教育模式和理念显然没有与学生实际学习生活相联系。

一、宿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根据一些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调研数据,以及在所在院校的观察了解,大学生在宿舍中的活动时间除去睡眠,每天仍有5-7个小时在宿舍,如果加上睡眠时间,每天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宿舍中。由此可见,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中度过的。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人认为“无论是对于社会生活和大学生自身来说,宿舍带来的好处远远超出了它单纯作为居住场所的范围。”

1、宿舍学习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习是依然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不能松懈.而宿舍的学习环境对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时时在发生影响.处在学习氛围浓厚的宿舍,无疑能带动起其他舍友的学习热情。若宿舍有些同学课余只是上网、打游戏、谈恋爱、不思进取,天天在一起生活,无疑会产生不良影响。

2、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在宿舍里,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非常紧密。加之大学生的心理还不完全成熟,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能力,难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起冲突。比如起床后洗漱声音大打扰了还在休息的舍友、舍友物品丢失、舍友不讲卫生等等,如果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处理,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历年来,因为宿舍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发生的心理健康事件频出,这足以引起我们对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视。

3、宿舍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经过时间的磨砺,每个宿舍都有着自己宿舍独特的风格。每个宿舍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制度,对宿舍的每一位成员产生长期的影响。宿舍同学身上所散发的精神和力量,会让人深刻意识到宿舍对他们的重要影响。

4、宿舍发挥“家”的功能,满足学生的归属感与情感需要

宿舍,对于身处异乡的学子来说,就发挥了“家”的功能。温馨的家,可以让他们的心灵感受到温暖和力量,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向上;而冷漠的家,会让身处其中的他们,心灵上难以得到家的关爱,容易出现心理健康事件。身处同一宿舍,空间距离短,相处时间最长,彼此之间最熟悉,相比其他人,相对更容易建立情谊,所以这种天然的优势,使宿舍成员很容易将宿舍认同为大学里的“家”,这里就是大学生活的归属地。

二、以宿舍为阵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之优势

1、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近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实难达到预期效果。实际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不高,参与意识低,缺乏兴趣。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各种活动,依据大学生宿舍特点,此种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自主性,通过心理健康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认识、重视心理健康,达到心理健康教育自助和助人的目的。

2、弥补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从业人员不足的情况,扩大教育的覆盖面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紧缺的现象。再加上心理健康疏导耗时耗力,有限的人员、精力和时间,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主动寻求咨询服务。而如果充分发挥了宿舍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阵地,发展宿舍朋辈心理委员,就能较大程度地满足同学对心理服务的需求。

3、有助于及时发现隐藏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疏导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学生不会主动到咨询室咨询,往往需要辅导员采用各种手段使学生前往。这必然导致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而宿舍同学为同龄人,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相近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有共同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更容易建立情感信任。当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宿舍是家,舍友是最亲近、最可依赖的人。

三、以宿舍为阵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当前,充分发挥好宿舍这个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使宿舍这个阵地得到有效的规划和发展,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创新之处。

1、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心理健康活动,增进舍友情谊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宿舍这个平台的独特优势,多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各类形式多样的宿舍文化活动,如:宿舍文化节、各类文娱体育比赛,宿舍团体心理辅导等,和熟悉的舍友一起做游戏,在快乐中领悟心理健康教育寓意。

2、设立宿舍心理委员,建立健全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健康预警机制对于一个学校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著名心理健康学家马歇尔夫对朋辈心理咨询的定义是,“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基于朋辈宿舍心理委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宿舍朋辈心理咨询独特的优势,提高心理健康的广度和效度。

3、营造良好的宿舍硬件及文化环境

宿舍对大学生有重要意义,那组成宿舍的硬件和文化环境就是主角,不容忽视,应发挥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改善宿舍条件势在必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同时,要提升宿舍文化环境。硬件固然重要,但是文化却是宿舍的灵魂,比如,学校应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为学生创建一个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宿舍楼道及室内装饰布置,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综上可以得出,随着时展,宿舍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远高于班级和学校,所以宿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如若能够抓住宿舍这个教育的关键点,那么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就找到了正确途径。就像广而告之一样,确定切实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梅华,陈虹,黄伟东.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4:97-101.

[2]崔建华.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85-205.

[3]魏义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学术交流,2008.11(11)总第176期.

作者:解仲秋 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校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途径

摘要:开展残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在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从他们具有普通大学生的共性这一特点出发,另一方面又要从残疾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到他们自身发展的个性,采取适合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关键词: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途径

近年来,随着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残疾青年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深造,但残疾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体验着更多的负面情绪,也因此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通过整理相关的调查资料,发现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如何塑造残疾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在社会中获得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日渐成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拥有更多有关于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在当前高校注重残疾人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建设的同时,也应在关心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领域给予足够重视。

一、残疾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

通过对多次不定期的调查问卷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相较于正常大学生,残疾大学生会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情绪。

(一)自我满意度和自我接纳程度更低。残疾大学生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因其自身生理缺陷通常更加在意别人的目光及评价,自尊心较强,自信心较弱,一旦遇到别人否定或不尊重的事件容易抑郁、焦虑和对新环境产生不适,表现为性格内向,对他人的信任度较低,敌对情绪较高,以及对未来有着更悲观的预期等等。而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与未来的婚恋问题、就业问题等密切相关,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心理咨询角度分析,帮助其调节其认知,降低期负性情绪。

(二)焦虑感和孤独感较为强烈。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的残疾容易使自己过多地注意自己,因而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特别地敏感,尤其是容易计较别人对他们不恰当的称呼且容易情绪激动,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此外,大多数残疾大学生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由于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因此一旦面临挫折,付出的努力与得到的结果不成正比时就会加重焦虑与迷茫,尤其是在恋爱、就业等问题中遇到困扰时,焦虑感倍增,孤独、压抑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放,带来的隐患不容忽视。

(三)思想单纯,心理依赖感强。大多数残疾大学生,尤其是感官上有障碍的残疾大学生,从小其生活和学习范围就在家长和教师的安排中进行,相较健全大学生来说其活动范围较窄,接触的事物也相对有限,他们接受的思想大部分源自老师和家长给予的正面性东西,思想比较单纯。相对健全大学生,他们更相信家长、相信老师、相信社会,对待事物的单纯与真诚使得他们更容易被感动,这是积极的一面;但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成长经历,使得他们更依赖于来自家庭、学校的安排和帮助,如果某件事情安排欠妥,他们就会觉得很不应该,更容易产生抱怨。

二、高校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教师心理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就当前高校的普遍情况来看,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工作一般不面对残疾大学生,对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主要集中在做一些心理测量和问卷,其主要原因是心理咨询的老师与残疾大学生之间存在着沟通的障碍,例如面对听障生不懂手语、面对盲生不懂盲文等,这些情况都需要翻译老师,而心理咨询工作需要直接沟通方能产生最佳效果,因此,高校的心理咨询的相关教师要学习相应的技能,增强与残疾大学生的交流能力。专业课教师大多只掌握其对应的专业知识,而缺乏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因此,残疾大学生的授课教师要学习相应的心理知识,保持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敏感性,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不健全。当前高校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关注者是班主任和辅导员,而关注的普遍方式局限于建立起来的残疾大学生档案,包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建立残疾学大生心理咨询档案,通过该档案了解残疾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一般来说,这是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表层工作,或者说是由外因而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解决残疾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在于内因,在于通过残疾大学生自身克服或消除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与之对应的而直接有效的教育方法便是开设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让残疾大学生充分了解自身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变化过程,消除自身因身体缺陷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厌世感。这不仅有利于对残疾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掌握,还方便及时与残疾大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在课程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喜,引导其找出不良心理产生或变化的主要原因,给予有效的沟通和疏导。

(三)缺乏与正常大学生心理交流的组织活动。渴望被尊重,渴望与他人交流是残疾大学生的普遍特点,他们普遍希望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交往,特别是和健全人的沟通,这是他们体味并认同自身真正融入社会的重要环节。而对于健全大学生来说,与残疾大学生互动,能体验残疾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残疾学生在生活中的困难,向残疾学生学习他们的长处,在相处消除对残疾学生的偏见,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感受助人的快乐,提升自我价值,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开展残疾大学生与健全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尤其是大学心理部的同学可以率先进行体验,通过掌握的心理知识与残疾大学生开展1+1结对子、交朋友、手拉手等互助活动,让双方在交流中不断了解对方,打开心灵,帮助残疾大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

三、开展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途径

(一)完善残疾大学生相关的心理辅导。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残疾大学生的教育工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是优化残疾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要定期或定点为残疾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和咨询,帮助残疾大学生立足当前,积极开展自我心理调适,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因此,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残疾人高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注重培养残疾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认可、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不断强化其自尊、自立、自信的信念,帮助其构建健康的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促使他们积极追求知识,发展自我,从而真正让残疾大学生自卑、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改善他们适应高校和社会的能力,建立健全他们与正常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格的正常发展,较好地面对人生和生活。

(二)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外因作为事物发展变化不可或缺的条件,有时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培育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外在条件。因此,在开展残疾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报、校刊、网络等手段,配以课外活动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关注残疾大学生的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形成良好的校风,在此基础上,学校借助各种宣传平台,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是什么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唤醒残疾大学生心理求助的意识,开通残疾大学生自我心理救助的渠道,使其知道去何处求助、如何求助、能得到什么样的帮助等。此外,可以开展以“关爱”为主题的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活动,提倡全校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相关心、团结友爱以及互相帮助,让残疾大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逐渐形成健康向上、宽松和谐的环境,在残疾大学生从中得到熏陶和感染,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三)提供就业辅导,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选择迈入高等学府的残疾大学生相对来说都有着积极上进的心态,其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最多源自对未来就业和融入社会等方面带来的压力,因此,开展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观念入手,深入了解残疾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不同残疾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设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其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动力。要善于挖掘不同残疾大学生的特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设计教育情境,为每名同学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提高其对自身价值的认同,进而转变思想,使其接受自身身体缺陷的同时,鼓励其摆脱不良的自卑心理,增加自身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的信心,找到自身的生存价值。这些都需要教育者因人施教,在日常生活中针对不同残疾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搭建施展自我和与他人交流的平台,使残疾大学生在社交中不断融入集体、深入了解社会,满足其精神需求。

(四)创新囊括家庭教育在内的课程体系。在残疾大学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要考虑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化课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也对过去单一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针对当前新的社会发展变化形势,在现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强与社会、家庭的关联,比如有关残疾人法律的相关理论及其社会实践环节、残疾大学生职业技能的相关理论和社会调查等,尤其是要增强家校合作,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在残疾大学生思想行为健康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但就当前来说,很许多残疾大学生家庭成员也面临着很多的压力,他们自身也需要心理方面的救助,这需要高校残疾大学生工作者加强与残疾大学生家庭的关联度,帮助残疾大学生的父母正确看待子女的生理残疾,用积极的心理态度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克服焦躁情绪,消除自身羞愧的感觉,抛开过去在别人面前矮一截的负面情绪,给孩子搭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树立良好的榜样。因此,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可以针对残疾大学生的家庭成员,设置必要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课程,鼓励和引导家长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有助于家长使用更加恰当的方法和技巧来关爱残疾大学生。总之,对于处在青年时期的残疾大学生来说,成长过程要面临来自于生活、学习、恋爱、就业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按照残疾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这些问题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严重隐患。高校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加之耐心引导与教育,有助于加强残疾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定位,引导其通过适当的心理调节训练,使其面对现实,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胡美玲.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新探索[J].绥化学院学报,2014(5).

[2]陈文雯.基于人性关怀的视觉障碍者产品设计[J].大众文艺,2013(5).

[3]徐博,张吉俊,陈鑫婕.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5).

作者:刘春雷 刘文文 单位:绥化学院团体辅导模式

第五篇: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扩大受众群体,力求整体提升心理素质。但在心理教育的现实语境下,指导者受精力和时间局限深度不足,对学生而言针对性不强,工作的有效性、专业度亟待提高。而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参与性”管理模式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学生骨干队伍,学校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期望更高。本文以此为研究群体,以操作简单、效果快速、倡导体验、注重分享的团体辅导模式为核心技术,以求丰富心理工作不同视角,完善教育实践体系。

【关键词】团体辅导;党员主体;心理健康

2016年1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规划做出了重要讲话,其中涵盖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全面加强体育卫生、心理健康、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显示了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现阶段,高校须在短期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及时应对可能产生的应激事件。在人力物力财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需要系统思考分层分析,既不能舍弃医学模式的取向,又要突出预防性和发展性的指导原则,因此必须发掘大学生资源的巨大潜力,依靠学生干部完善心理援助体系。学生党员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可作为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的有力补充。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素质,从而正面辐射广大同学。

一、影响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水平因素

学生党员普遍对自己要求较高,有一定的自控力,成就动机强于普通同学。是学生群体中的领导者,师生眼中的优秀学生,晕轮效应让周围同学觉得他们凡事必定是出色的,这样的环境氛围造成了心理暗示,如实际能力不足极易造成心理压力。(一)学习评价标准更为全面大学课程较为丰富,基础类课程与之前知识积累关联度较高,专业课程深度不断增加。同时评价学习优秀标准逐步结合全省综合类比赛、创新专利发明等。对于要起到表率作用的学生党员而言,思想压力逐渐加码。

(二)原生家庭制约性格发展

根据相关统计,贫困、单亲、离异等家庭现实情况,会让一部分党员内心更为敏感,在开朗乐观、为人处世、情绪情感中处于弱势,内心缺少自信,而这和平时好强不愿意服输的外在性格产生碰撞,处于矛盾阶段。

(三)工作角色更多元化

学生党员作为教师的左膀右臂,角色定位起点高,容易加重他们的焦虑情绪。同时作为学生的可靠朋友,更需要他们的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艺术性的开展工作,是对服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开展党员心理健康的侧重方面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现状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师少生多的矛盾、工作内容窄化依旧存在。心理辅导人员的社会团体兼职经历,实际个案处理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学科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学习操作都直接影响工作水平。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步入转型期后,大学生心理面临新的形势。特殊学生心理困惑个性化特点显著,普通学生广泛性心理需求增加,一般科普类的讲座、课程、培训已难以进一步提高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立足党员群体特点,以发展性心理教育为主

1.党员来源于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成长、考试、交友、实习、职业规划、就业都容易对党员情绪造成波动,并且由于角色定位的特殊,这种困惑冲突更为强烈,要及时发现、及时化解,预防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发生。2.党员学生有清晰的理想目标,也容易受外环境期望值的增加而拔高,实现的难度也逐级增加,失败的概率也将有所提高。而偶然的失败事件可能引发对自我评价的重新评估。3.党员群体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排解的途径更为单一。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当有心理问题时,首选朋友倾诉,其次向母亲、同学、恋人、父亲。而在对党员的个人访谈中,他们一般就只向外校朋友或是党员朋友倾诉为主,其他倾诉对象很少涉及。平时接触最频繁的入党联系人,更多是讨论工作为主,很少向老师寻求帮助,处理心理问题的支持系统欠完整。

三、团体辅导模式的内涵及优势

(一)团体辅导的内涵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以团体为对象,运用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互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感受、体验、探索、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调整和改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二)团体辅导的优势

团体辅导是特殊的多人参与的形式,最大程度解决了高校心理辅导领域中人手不足的困扰,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满足学生对心理帮助的需要,通过心理活动的专业组织,准确引导,突破较为单一的理论传播,让心理辅导和咨询接地气,通过积极关注和准确共情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对辅导教师而言,能在专题教育、主题班会中引入团体辅导,全方面、多层次、立体式的开展。分析面对学生的心理困扰与行为问题,精心选择理论、方法,潜心研究技术,提高团体辅导模式针对性操作性上和具体心理教育的匹配度。对90后的大学生而言,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除了学业发展、异常行为、情绪障碍、人际关系等,开始接触到竞争问题、成瘾行为(药物和网络)、突发事件的危机。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成长,发展自我意识,形成自己的人格特征。此过程中既需要师长的帮助找到发展的路径,也需要同龄人同学的交流,来对比判断定位自身的发展水平。

四、团体辅导在党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一)应用中的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心理是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理论基础。创始人马斯洛、罗杰斯,其核心思想“以人为中心”,在人本主义看来,人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所有的心理问题及困扰都是由于这种自我实现的倾向受阻所造成的。因此根据人本主义的中心观点,团体辅导在平等、真诚、无条件的尊重且安全的氛围中,在一次次尝试和改进互动中,充分调动当事人自身的潜力,启发自我探索,认识到阻碍,调动全部的能量,冲破原有的障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增强自我的信心。在团体辅导中,成员都是辅导者,党员同学之间有着极其高的趋同性,相似的学科背景、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他们比其他同学更能互相理解、进行沟通交流,为提供融洽的辅导气氛提供基础,发挥心理的调节作用。2.建构主义是实现心理辅导效果的理论支撑。现代建构主义先驱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智力发展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团体辅导开展中,指导教师的角色更侧重于引领者启发者,激发学员自身潜力和相互间的集体智慧,从而突破解决当事人的问题依靠僵硬的理论出发,借助设计活动营造一定情境的背景把情境创设看作是辅导设计的重要内容,学生党员借助他人的帮助,人际之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构建过程,在互动式的辅导的过程中,学生党员之间分享知识和技能,共同开拓思维得到启发。整个团体辅导获得收获的多少取决于参与者自身经验去构建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丰富自身的经验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赋予意义修正自身理解的定义。

(二)应用中的模块设计

强化乐观、勇敢、毅力优秀品质,可选择小组故事会、团体游戏如滚雪球、心有千千结、情绪万花筒、风吹杨柳、巧解绳套等等。注重表达和成员之间的沟通能力。遇到困难,启发团队智慧形成最佳策略改变行为模式。处理负面情绪、化解心理压力,可采用意向技术进行分组疏导,团体游戏可开展创造心流、情绪的潘多拉、天才我才等。开展过程中,肯定成员现有优势,辅助焦点解决技术,帮助其坚定信心,学会自我情绪调控。解决迷茫困惑,动力不足,可采用彩虹图、兴趣星空、我的家庭树、我的生命线、价值观大拍卖等方式,借助职业生涯理解澄清个人发展意向,发现自身资源,增强幸福感。以上辅导内容根据党员较为集中显现心理困惑而探索整理,均可根据实际现状进行修改改进。

参考文献:

[1]李婧,彭旭丹,舞动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OL].中国教育学刊,2014(S6).

[2]谢超.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04).

[3]李录平.浅谈提升学生党员心理素质,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J].法制与社会,2012(05).

作者:汤亚旎

第六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心理压力也不断增加。在社会中,高校大学生是特殊的群体,所以,其心理健康也备受注。要想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高等院校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全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更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境,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此,文章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具体的教育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探讨

大学生这一社会特殊群体,在激烈竞争与社会压力的影响下,大部分都存在心理障碍与问题。由于大学生对于社会稳定发展影响程度极大,所以,其心理健康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果大学生心理素质理想,则在增强个人学习能力与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心理健康不仅对大学生成长存在紧密的联系,同样也关乎社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

一、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

高等院校应当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在学校规划内容中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且将其设置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容当中,以保证课程学时与学分的充足性。与此同时,要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必修课程,并设置相对应的公共选修课程,确保所构建的课程体系能够充分涵盖环境适应、人际关系以及自我认识和人格塑造等多样化的内容。另外,高校需要合理地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计划与大纲,安排专业教师担任课程教学任务。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尽量贴合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完美对接教材内容和视频,灵活地运用案例教学亦或是体验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这样一来,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受心理健康的知识教育,同样也能够使学生更了解心理健康的常识。

二、全员育人辅助作用的充分发挥

高等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程,并不只是该专业教师的职责,同样也需要有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并展开全面地教育。而高校内部全体人员都应当对学生心理健康给予高度重视,专业的教师应充分运用专业的教学途径,在教学实践当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教授学生应具备团队精神并且乐观大胆,对大学生的健康心态以及品质予以全面培养。而班主任以及辅导员等相关学生工作人员则应当在日常管理工作与思想教育当中,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并且充分考虑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具体情况,定期组织并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增强学生认知水平并予以教育,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后勤服务与管理工作人员来讲,则应当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等相关活动,进而在高等院校内部营造教育氛围。高校同样要在新进教室的岗前培训课程机制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针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性培训,与此同时,合理安排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认证的培训当中,使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三、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大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所以,其主观能动性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应当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使其能够树立科学化的心理健康理念,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资金与场地等多种渠道对学生创设的心理社团组织给予大力支持。另外,还应当定期地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的专题讲座,亦或是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与辩论赛等多种活动,以保证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深入挖掘学生潜能,并调动起自我认知、教育的积极主动性。基于此,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其能够对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正确地分析,合理地总结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个人存在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大其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深度,并在实践活动中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四、校园文化影响作用的充分发挥

高等院校应当对广播、校报与板报和宣传横幅等多种形式予以充分利用,注重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大力宣传与普及。与此同时,应组织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周亦或是宣传月等相关活动,也可以组织举办专题性的报告会或者是现场心理咨询与心理沙龙等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这样一来,就可以为学生营造出理想的心理健康氛围。除此之外,必须要全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性网站以及报刊等,以保证与新媒体的发展相顺应。还可以深入研发心理知识的宣传云平台,注重宣传教育的作用,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在新媒体或者是专业报刊当中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而高等院校还应当强化建设校园文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合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并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在校园内部举办文化活动,并在其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元素,对心理协会所开展的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与积极指导,进而强化学生自身的互相信任与互相帮助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其心理健康的水平。

五、心理咨询和辅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要想有效地解决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咨询与辅导十分重要。所以,高等院校应当针对校园实际情况,积极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亦或是心理咨询室,并对其硬件设施进行全面完善。另外,还需要制定出心理咨询接待的规则以及预约等相关制度,心理咨询场所全天开放。不仅具有个人咨询形式,同时,也可以以电话或者是网络的形式进行咨询,以保证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及时与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解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院校所必须要履行的义务,同时,还应当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素质教育作为工作目标,注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键性作用,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推动学生更加全面与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吴晓伟.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J].赤子,2015(8):156-156.

[2]黄海燕.浅析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商情,2011(38):8-8.

[3]陈倩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31(2):44-45.

[4]蒋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5):85-87.

作者:阎文婕

第七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途径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是两者结合的理论基础,两者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具体,对象更为主体化。在进行这两者有效结合的过程中,从思想上,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地位,从内容上,将两者的内容进行相互结合,从教学队伍上,进行师资力量的结合,采取多样化的结合途径进行教学。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途径

前言

在大学阶段,高校之所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不断健全大学生个性发展。现阶段,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较为多样化,但是根据学生的反馈发展,教学模式流于形式,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已经由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逐渐偏离对已出现心理问题的矫正、治疗方面,这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果不佳。要想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入,通过这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问题如下: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以上两方面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两者结合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分开教学,同时,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二是教学内容不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是照本宣科,无法有效的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问题的探讨,这导致学生对于这一方面学习积极性下降,进而影响到学会僧的全面发展。三是师资力量不雄厚。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途径提出

2.1确定两者的地位、由于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高校得到广泛普及,但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不没有广泛开展,虽然有部分高校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并没有融入到整体教育体系中,因此,在进行两者有效结合的过程中,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渐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高校的各个部门应该认识到这一教育的重要性,在全体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条件下,解决其心理困惑,进而不断增强综合素质。

2.2内容的整合、在高校,进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不断健全大学生个性发展。目前,高校进行这一课程教育的只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科学知识教育、自我认知教育、情绪稳定教育、意志品质教育、个性健全教育、人际交往教育以及积极适应教育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并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特点,进行两者结合教育框架的构建。从具体实施方面来说,对于大一阶段的学生,由于其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识、探索方面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或是有部分学生对自身专业的相关内容不甚了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入学方面的适应教育,自我探讨等方面的教育内容,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学习的主要任务以及自己所选择专业的发展前景,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二、大三阶段的学生,主要重视职业兴趣的培养以及提高。在这一阶段学生对于自身专业都具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全面的分析,不断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职业规划目标,通过相应社会实践的参与,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2.3队伍的整合。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两方面相互融合的过程并不是通过某一门学科教师能够完成的,这是工作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合作,采用师生活动或是学生跟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事先。因此,在进行有效结合中,应该整合学校的整体资源,共同推进这一工作的进行。从具体的角度上来说,我们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原油心理咨询师的功能,加之对学生的个体指导,指导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相关心理问题。其次,高校还可以积极建立班级职业生涯互帮互助小组。在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促进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思考与学习不断加强学生的个体学习。同时,还可以进行班级内互助小组的建立,定期进行交流,促进学生的自我思考。

总结

综上所述,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人生规划水平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因此,各个高校应该重视这两种教育的有效结合。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意识到,现阶段,高校在这一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不丰富、课堂教学沉闷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对这些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高校的实际教学情况,从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策略的提出,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井雨霞,杨丽芳.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6:86-87+113.

[2]井雨霞.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J].江苏教育研究,2013,18:50-52.

[3]贾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实效性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05:23-25+37.

作者:钟沂

第八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式案例教学

摘要:主题式案例教学逐渐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青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教师要想用好主题式案例教学,必须把握好“五度”取向,即主题选定的适切度、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问题设置的开放度、师生互动的倾心度和教学活动的效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主题式案例教学的作用,有效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式案例教学;“五度”取向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高校中的其他公共课和专业课,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其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了更好地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目标,主题式案例教学越来越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青睐。主题式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编写以某一主题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案例并作为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和研讨,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建构意义的一种教学方法。[1]主题式案例教学所具有的情境性和形象性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愈加的生活化和实用化,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因此,主题式案例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要想充分发挥主题式案例教学的作用,必须把握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五度”取向。

一、主题选定的适切度

(一)正视存在的问题,走出主题选定的误区

主题式案例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选定主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关于主题的选定一直存在着来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自上而下的“自命题”式的误区。有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想来选定主题,有些教师高举“经验丰富”的大旗,全靠自己的所谓“主观经验”来选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甚至还有教师完全以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点来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完全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的实际需求。可想而知,通过这些完全来自教师的“自命题式”的主题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无法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应然目标。

(二)宏观上定方向,微观上选主题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主题式案例教学要真正走出“自命题”式的误区,主题选定需要把握好适切度,即主题的选定既要适合大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特点,又要切实满足大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教师要真正做到主题的适切,可以通过心理普查、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众所周知,大学生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而问题本身就意味着一种选择。有选择就可能会有迷茫和困惑,如大一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大三或大四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且不管是适应问题还是择业问题,都只是宏观层面上的。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主题的选定只从宏观上泛泛而谈,不关注不同群体学生的微观需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无法扎根到细处,落到实处,其结果最终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和被“束之高阁”的境地。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微观指的是主题选定的内容上,而不是数量上,更不是大学生群体的人数上的。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既要在宏观上定准方向,更要在微观上选好主题。

二、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

(一)积极:案例选取的应然取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然而,纵观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主题式案例教学中选取案例的关键词往往是“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消极词汇,甚至有教师在呈现教学案例时的引导语也已经高度模式化,脱口而出的就是“来看这样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多教师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心理问题呈现课”或“心理疾病诊断课”,也难怪有大学生抱怨“上完心理健康教育课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如果学生每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都被“问题”“障碍”“疾病”等消极词汇所包围和浸润,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消极”取向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背道而驰的。当代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积极心理学矛头直指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2](P2)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目标,“积极”应为成为案例选取的主导词汇。

(二)积极案例:引领学生的积极发展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发展的无限潜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积极特质,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教师坚持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就是要在课堂上增强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营造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氛围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发展的无限潜力。当然,坚持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并不意味着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就要完全抛弃对心理问题的阐释。大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依然很有必要了解个体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只是问题和困惑不应再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的主旋律。如果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真得了解到自己可能存在某方面的心理问题的话,可以向校内或校外的专业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寻求帮助。

三、问题设置的开放度

在主题式案例教学中,随案例呈现的是教师设置的一系列问题。在主题式案例教学中,如果说科学选编案例是前提,那么恰当科学地设计问题就成了重中之重,是主题式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不可或缺、不容忽视。[3]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要实现问题与主题式案例的无缝衔接和有效搭配,问题设置应当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使问题能真正的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参与。用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案例,用问题启迪学生思考案例,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实现对教学案例的总结和升华。

(一)通过开放的问题体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问题设置的开放度影响到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同一个案例,如果从不同角度分析,可能会带给人截然不同的信息。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教师预设的心理通道走进案例,帮助学生实现对案例的深入解读,完成对案例的剖析,领悟案例呈现的意义。如,在“情绪的调控”主题中,笔者曾设置过这样一个案例,案例的大意是一位女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产生诸多复杂的情绪和压力,面对自身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实现对自身情绪的调节与控制,凭借不屈的意志,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考入高一级学府继续深造,在个人发展上由量变达到了一个新的质变。针对这一案例,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就其涉及到的心理活动来说,既有情绪也有意志。人的情绪和意志本身就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很有必要设置相应的问题来有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对案例进行解读。当然,问题也必须具有开放性才能真正达到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比如,针对这一案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案例中的学生都有哪些不同的情绪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出现?”“案例中的学生使用了哪些方法来调控自己的情绪?谈谈你对这些情绪调控方法的认识。”“你还能想到哪些情绪调控的方法?”

(二)通过开放的问题实现对案例的高效使用

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为了使教学案例的作用最大化和最优化,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弄懂案例所阐释的显性价值的基础上,探究教学案例内在的隐性价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实现对案例的高效使用。同时,开放的问题也为学生课堂上的小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了更好的现实条件。学生以教学案例为依托,以开放性问题为引导,通过组内合作、组间交流,真正振荡心灵的共鸣,激发自身内在积极发展的动力,获得自主发展的力量。

四、师生互动的倾心度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的倾心度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倾心意味着用心,代表着真心。教师与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倾心互动,教师倾心去聆听,学生倾心去表达,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预期目标。

(一)教师倾心去聆听

聆听是一门技术,倾心聆听则是一门艺术。在主题式案例教学中,当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走进案例去感悟、走出案例来阐述时,教师要学会倾心聆听,用心聆听学生的体会,真心聆听学生的心语。教师通过倾心聆听,鼓励学生去探究,引导学生去表达;教师通过倾心聆听,更深入地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通过倾心聆听,有效地反馈教学效果,不断地反思课堂、醒悟教学,实现教学相长。教师的倾心聆听不仅体现了对“人”尊重的价值取向,更是一种实践策略。只有通过倾听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才能知晓他们心底的真实呼声。[4]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只有倾心去聆听,也才能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同理心”,才能够站在学生角度去看待他们的困扰,体会他们的喜悦和悲伤,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声音,准确敏锐地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和反映他们的情感状态。[5]

(二)学生倾心来参与

理想的师生互动,不仅要有教师的积极主动,更需要有学生的倾心参与。学生的倾心参与是指学生能够用心地走进课堂,真心地融入师生互动中,用心参与、真心表达。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学生的倾心参与将有力地推动师生互动的顺利进行,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为学生的心理积极健康发展而开设的,离开了学生,尤其是离开了学生的倾心参与,那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将成为摆设,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五、教学活动的效度

教学活动的效度即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也就是教学活动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活动的效度是衡量主题式案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活动的效度也应该成为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的价值追求。

(一)丰富学生体验是提高活动效度的关键

当前,主题式案例教学之花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悄然绽放,但不同的教师对其运用和掌握的水平却参差不齐,教师对主题式案例教学的使用情况如何,关键看教学活动的效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活动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效度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教师在充分准备专题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更多采取参与式的教学,授课的风格也尽量幽默、轻松,避免简单枯燥的讲授,让学生通过更多的实际体验进行学习。[6]

(二)提升教师水平是增强活动效度的根本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中明确指出“高校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加强选拔、配备、培养和管理。”为响应政策号召,学校首先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从教资格审核,严把入口关,同时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后专业培训,并为教师职后专业培训配备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职后培训不断学习最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从而提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的教学胜任力。

作者:王福臣 单位: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九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高校教育过程中,不仅仅要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也要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确保从思想意识层面提高学习和思想水平。但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只是以解决少数学生的心理诉求为主,缺乏实效性。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特征和观点探讨出发,对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旨在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在高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组成要素,需要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积极心理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也能有效疏导学生的学习心态和生活心态,确保大学生具备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的应对困难和挫折。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一)积极心理学特征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征分为以下三点:第一,积极心理学能倡导积极的社会导向,并且引导人在实际生活中以一种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处理问题。积极心理学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并且引导学生建构完整的幸福感。第二,积极心理学主要致力于实现价值的回归,确保人们能在实际生活中体会自身问题和价值,在关注生活正方向层面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存在价值。第三,积极心理学是坚持科学实证的学科体系,秉持科学精神,引导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积极心态的意义[1]。

(二)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作为重要的独立学科,在学习指导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心理需求和发展框架,不仅是对人精神和心理疾病的治疗措施,也是发现和培养人才的有效路径,将重点放在心理问题的解决上。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中对于平衡的研究,确保心理学自身的价值导向得到有效的回归,真正实现对人类积极力量的挖掘,确保培养人的积极品质,更好的实现社会共处。在积极心理学开展过程中,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固有价值的认知,在人文关怀背景中,深度挖掘人的积极心态和乐观态度,形成一种特有的心理疗法。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学也是研究个人积极力量的主要路径,从主观层面是深度激发大学生的乐观心态,更好的融合积极心理素质,在应对问题时,建构积极乐观的事物看待方式,确保激发心理层面的积极人格。从社会集体层面分析,积极心理学能满足人们的心理体验,获得更好的人格素质培养模式,确保在社会关系中获得更好的体验。

二、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一)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在高校心理学开展进程中,传统心理学只是为了解决学生在社会和生活中存在问题的学科,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设定的。但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问题解决只是思想意识提升的一个方式,高校需要借助一个更加彻底化的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借助积极心理学,教师能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得幸福感,并且利用专业化的教学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利用积极心理学能建构一种动态化的发展框架,教育目标也是锁定在面向未来。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而是在学习结构中,从发展性的眼光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水平,形成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管控模式。第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构中,也要积极落实个性化发展和教育框架。由于人心理素质存在很大的不同,而积极心理学就是从学生差异化出发的,借助心理健康教育能实现思想认知结构和思想理解能力的进一步优化,确保心理健康课程贴合实际发展诉求[2]。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促进作用

在建构积极心理学的过程中,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能有效建构更加完善的心理咨询模型,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短期的问题,而是建构更加有效的成长结构,确保能在丰富心理健康内容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教育的升级。积极心理学是基于心理疏导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式教学,能辅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意志品质和心理动态,能运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周围的环境和群体,能在活动中主动获取幸福感,并更好的体验积极生活的乐趣。在这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认知发展、情绪稳定、意志优化、个性完善以及学习适应等教育形式都被融入到积极心理学中,确保学生在提高自身心态的同时,体会更加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3]。

(三)积极心理学对构建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支持体系的促进作用

构建积极心理学教育也是为了强化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建立统一管控体制的主要路径,积极心理学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感受,而环境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心态,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就要借助积极心理学形成三者的有效互动,确保组织结构和大学团体之间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建构有效的系统化处理模型。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大学心理教育中,积极心理学发挥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提高认知,并且积极落实心理诉求的改革。新时期,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教育的必然趋势,需要高校教师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诉求,更好的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的同步优化,从实际教育出发,在心理教育升级后,也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凯,贾新超.“积极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进展及其对教育人类学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5,22(08):73-76.

[2]马丽媛,陈瑜.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护士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4):12-16.

[3]孟娟.“人本的积极心理学”与“实证的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方法论比较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5,35(03):202-206.

作者:刘峻辰 单位:辽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