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3篇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3篇

(一)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不健全,资产明细混乱,与实际不符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很不健全。他们往往只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从而忽略了日常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没有健全的管理规则制度,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人才,管理手段也很滞后,随意性比较大。从而造成了很多资产记录无从查起,没有相应的记录,没做好定期的盘点。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的资产明细账,其财务资料根本无法反映出真实的使用状况,也无法反映出固定资产的有效控制和增减结存变化。他们往往只反映出固定资产的总值,缺乏明细的财务内容。从而使国家对实物失去了控制。

(二)管理负责制不明确,资产处置粗放,效率不高

由于在体制上面多头管理,衔接不严,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混乱不堪。在投资计划方面、资金安排方面,管理部门与单位的责任部门分工不够明确,加之平常的监督也不是很严格,对资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约束力不够,导致很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和处置粗放,使用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国有资产的浪费。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财务的预算部门不规范,费用支出无规划、无限度,即便有计划也是形与表面。关于不及时处理的账,最后往往形成呆账、死账,资金的使用率不强,费用往往不公开、不透明。

(三)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违规交易

有些单位的资产管理不明确,死账呆账的形成就是因为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他们与财务人员缺乏沟通,只管核算忽略管理工作。同时不熟悉业务,不熟悉财务制度、会计审核制度等等。而且,很多单位并没有设专人专岗,会计、出纳分工不明确,甚至出现串岗现象。工作人员也很少对库存情况进行盘点。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单位的利用一些权利作用,私下与被管制单位暗箱操作,违规交易。特别是像空调、电脑、器械等,以实物资产抵事业单位行政支出,以权谋私。还有一些类此捐款等小额账目,又长期无人监管,使固定资产被置于账目以外,一定程度上逃避了日常的管理、监督。

(四)对资产的租赁监督管理不足

固定资产租赁是固定资产的经营租赁,与购买设备相比,每年要多支出一定的租赁费用。而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把部分房屋出租后,并没有即时真实的把租金收入入账,而往往把这部分收入直接账外收入或单位福利费用等等。结果造成本单位对这部分租金收入无记录,也不知是否按时收回租金等,使资产管理监督形同虚设。

(五)财务资金管理不完善

一方面,在上级部门拨款时,由于缺乏对具体项目的论证、考察,有时往往该资金与运作的项目不符。这就是上级单位把关不严造成的严重后果,使资金使用起来特别模糊、不规范。另一方面,年度全部的会计核算,制作报表是一个单位年终财务的重要工作。报表可以有效地显示出这一年的财务状况,各种明细账目。问题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到年终并没有及时的清理结算,而且很多款项弄不清楚,就使一些账目混乱,造成呆账。

(六)会计核算制度不明确

由于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唯一资金来源是国家的拨款,但国家并不要求偿还所提高的资金,也不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与监督,完全靠事业单位自主管理与使用。中国的预算是在以资金为基础上的汇报支出,为了方便决算业务,一般不进行成本的核算,所以也造成了对成本的难统计与计算,也无法评价出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作用。很多单位在专项科目的入账方面做得不够完善。由于很多项目并没有细化明确,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还是使用固有的传统科目。对于不同的项目不予以分区,不按科目核算,这样不利于对单位各项费用的监控。而一些单位只采用分项目核算,缺乏统一的整体资金管理。这件就造成了对单位整体财务控制的不足。

(七)执行缺乏约束力

由于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投入监管的不够严厉,使得很多事业单位对这些资产的使用缺乏约束力与严肃性。往往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公款吃喝、购买豪华单位用车、公款旅游等等。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形象。超支现象的存在,很多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的支出填补日常消费支出,并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二、改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配套完善的资产监督制度

资产应该处于一个动态的运行过程,不管是在资产的数量还是在价值总量,应该处于不断变化中。为了方便其管理现状,故应该有一套完善的资产清查监督体系。不然就会造成对资产的情况的不明确,失去了管理的意义。所以必须重视资产清查监督,本单位人员应该把它做为日常工作去执行。使行政事业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步入制度化、经常化轨道。应该经常“摸摸家底”,做到心中有数,情况熟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资产的前清后乱,一目了然。具体可以每年一次对本单位的全面资产清算核对,如有问题,及时分许,及时处理,找出责任人,明确责任。对于闲散物质资金,要及时盘点,防止积压闲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做到物尽其值,物尽其能。再者,对一些重要的项目要做到重点检查核算,工作人员要严格根据会计制度进行审查,尽量做到账、卡、物相符合。如果单位的管理人员因公暂时离岗时,要派专人组织核算,办理资产移交手续,要确保及时人离岗,账也是清楚的。要对国有资产的每一部分都要负责。

(二)提高员工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

国有资产作为一项重要的财政内容,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应该亲自管理监督,把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1.加强单位负责人的岗位责任心

我国《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做到真实性、完整性。”所以,建议各单位要明确资产管理人,做好资产责任制。实行单位主要领导负责人为全面的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的责任人、部门的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该真正承担起资产管理的责任,并形成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加以执行,来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弱化的问题。

2.分工明确,提高认识

应该严格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单位的记账人员、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等要明确权限、各自其责,分工明确,相互制约。要保证会计的核算真实的反映出该单位的经济活动。减少可能出现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对薄弱环节和重点人员加以监管制约。

3.重视基础工作的落实

基础工作做到位,才能使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所以应该在资产的购置、调拨、报废、报损等各个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堵住资产流失的可能,使资产管理更加的制度化、规范化。要进一步加强总账、明细账的监管核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产管理的混乱现状。

(三)加强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如果内部的控制制度不严格,监督不健全,就会影响资产管理的实际操作。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对本单位的内部资产管理经行月季或季度考核。国家也应该把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内容,这样可以使单位负责人加强对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

(四)加快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突出问题就是资产的所有者和实际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快捷的信息体系,资产管理就不可能做到规范化。加强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对完整的掌握相关资产信息有所帮助。而且有助于管理者对资产管理的全面掌握,实现资源共享,减少管理流程,缩短管理周期。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而资产管理也是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它是社会公共服务的基本物资保障。由于长期的资产责任制不明确、管理不规范等现象,使得一些资产被挪用甚至闲置,造成了国家固定资产的浪费。文章提出的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提高有现实的实际意义。

作者:张红 单位:唐山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二)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概念和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是指各级行政单位依法占有或使用,以货币计量的包括有形、无形、流动的资产。当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门管理意识不强,资产管理入账不及时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依旧认为事业单位是创造社会效益而不是赚钱的,所以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使用轻管理”想法。此外,由于是享受财政的拨款和投资,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制定具体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即使存在管理制度的也只是有名无实,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入账滞后,损害国家公共财物的安全。具体表现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新建行政楼,扩展基础设施,增加公务车辆等,没有及时入固定资产账目;有的单位在工程完成后,迟迟不做工程决算,财务人员不按照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对于固定资产入账,这些现象绝非个案。如此种种,导致大量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账外资产现象普遍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和专门的管理人员,使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对等。固定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相脱节,导致固定资产闲置和浪费现象严重,甚至导致违法乱纪行为发生。另外,还有部分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既没有计入部门固定资产单位,也没有登记在固定资产登记账本上,使得部分固定资产随意使用和浪费现象严重。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管理结构松散

第一,财务管理滞后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的界定不清,由于固定资产界定标准不一,导致入账不及时、制度不规范难以避免。第二,很多部门重视实物,轻监管,对于固定资产,缺少定期盘点的制度,或者虽然有制度却没有执行。许多部门没有按照财务规定处理固定资产,造成管账与管物相脱节,形成单位资产不实,账实不符,这种现象主要就是由于管理松散,资产记录和管理部门没有相应的制度联系。第三,缺少严格的内控制度,导致资产的验收、保管、使用等环节没有系统联系,造成资产随意被领用,流失现象严重。而且这种现象发生之后,却无证可查,无处可寻。这是当前管理的一大漏洞。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建议

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真正做到权责明晰,配置合理,管理规范,从而更好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体系和动态管理系统

为了更好地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协调,兼顾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制定严格合理的资源配置指标和审批管理制度,真正落实以资源配置审批为主要手段的资产管理,可以更好的解决过去的种种问题,防止过去配置资源的重复浪费,真正做到资源配置的精细化、合理化、科学化。二是搭建公开透明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遵循市场经济的要求,必要条件下可以结合行政手段。三是建立科学的编制管理和预算,将资金配置和实物配置有效结,解决资源配置和财务管理脱节的问题。

(二)强化内部管理,建立资产日常的监督管理体制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日程的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内部的管控,健全内部监控机制,落实具体责任人,提高相关人员专业素养,从而促进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二,加强审计监督,对于相关的资产管理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资产清查,对于发现相关部门私有“小金库”的现象,要依法严惩,严格控制资产流失的行为,并加大资产管理的处罚力度。

(三)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健全绩效考评挂钩制度的建立

过去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部门资产监管职能相对“滞后”,对于资产的配置往往出现各单位或者部门“先斩后奏”的情况,而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通过预算管理加以监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现象严重。所以要彻底改变资产管理和资源配置关系,必须要坚持改变各部门的随意性问题,这也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前提。通过制定合理的资产预算表,在事前掌握各单位部门需要什么资产、如何配置和使用资产的问题;另外,通过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价机制,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有使用情况的评价结果,作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人员绩效考核和下一年度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样的措施对资产管理的绩效提高意义重大。

(四)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只有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前提基础。从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着手,不断加强督促地方各级部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人员的相关理论学习和培训,同时真正树立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成本意识、效率意识等,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

三、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要加强资产管理,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明晰责任边界,做好固定资产全程管理工作。认真落实每个环节,才能有效提升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平稳发展。

作者:李清友 单位:福州市鼓楼区安泰街道财政所

(三)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体制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机构、职能都在不断调整变化过程中,管理体制尚未定型,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机构设置的问题。管理机构设置的不规范不统一,导致管理体制方面存在问题,管理主体缼位的现象也就应运而生。在当今情况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是管理部门,有的则是在财务部门;在省级,大部分省设有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本级行政机关的部分资产管理;省级以下,许多地方没有设机关事务管理局,而是设置其他机构进行管理,管理资产的内容也存在差别。二是管理分权不清的问题。目前普遍的现象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各级管理部门职责不清,而且存在职能交叉的现象。首先是财政部门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划分的不明确;再者是财政部门与各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管理权限划分不明确;资产的占有使用单位与各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管理权限划分不明确;财政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资产管理权限划分不明确。以上两方面表明,我国现行的管理制度还有缺陷,仍然不完善。

(二)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存在较大问题,是导致操作层面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突出的表现:一是资产闲置较多,使用效率不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是一个长期的众所周知的问题,但是一直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公务用车要高档的,培训中心要建成宾馆一样,办公室也需要尽量豪华,诸如此类,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竞相求求舒适、求奢侈。舒适、奢侈也就造就了资产闲置、利用效率不高的现状。二是资产存量不明确,账实不符的情况较多。我国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要么资产存量不明确的情况,要么账面数和实有数不符的现象。大量实物资产没有登记在账面上,债权类资产很大一部分是名存实亡的,大量账面债务类负债本质上是单位隐匿的收入性资金、收益性资金或者是不需支付款项,甚至有一些货币资金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到了其他账户。三是资产管理不佳,流失情况较为严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流失现象存在于各个管理环节,存在于资产管理的全过程之中。预算申请和预算批复的环节中,预算基数被施以各种技俩抬高,资金量越大,所能支配的资金的空间越大,给预算和财政拨款完全背离实际需要埋下了隐患。实物资产购建的环节中,公开招标、政府采购往往成为逃避的对象,随意选择采购、承包单位却成为一种常态,进而导致采购坐虚高,资产构建过程偷工减料。资产使用环节中,资产的无人过问,频频的损坏丢失和私人侵占是直接后果;资产处置环节中,低价处理或者送人的现象常有发生。

(三)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认知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严格的资产管理约束机制,重购置轻管理,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混乱。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大部分由国家财政拨款购置和无偿调入的也是导致资产闲置、浪费、流失严重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对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认识

据统计资料显示,自1998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增长速度大大超出同期企业国有资产的增长速度,在整个国有资产中所占比重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这也从一方面体现出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紧迫性。对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的思想进行有效宣传,使各单位各部门充分认识到二者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密不可分,使原有的重购置轻管理的陈旧观念得到切实转变,为二者的结合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充分认识到编审国有资产配置预算对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

(二)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与共享机制进行创新性的改进

首先是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作为出发点,科学建立国有资产配置机制。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以系统中的数据作为编制国有资产预算的基础。而且以后对于相关单位资产的配置应与其存量相挂钩,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限高补低和均衡配置。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促进资产配置的均等化。再者就是建立资产合理调剂的共享共用机制,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率。通过前述资产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来对资产供需进行有效监测,充分掌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动态,对行政事业单位闲置的国有资产及临时性资产进行充分有效的调度,进而建立良性的共享及共用机制,减少资产的重复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通过问责机制和绩效管理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委托问题

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直接管理者之间的委托关系直接影响到所编制预算的执行效果。首先要将保护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等公共财产写入法律法规。国家财产的保护在我国受到极大重视,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因而建议在法律层面上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重新界定,并制定相关法规予以保护,随之产生的保护责任应落在政府等部门肩上,对公共财产包括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者就是建立领导问责与绩效管理机制。通过这种机制的建立,使领导具有竞争责任的意识。领导负责制具有就是指如果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落实的到位,做的好,就可以增加领导者的绩效,应该得到一定的奖励;与之相反的是如果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出现管理不当,违法乱纪等现象,经查实应由单位领导主要负责。通过该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解决问题,进而使预算得到有效执行,而不是一纸空文。

(四)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流程进行规范

没有好的预算作为基础,纵使对预算进行有效的执行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要做到对预算编制流程的规范,首先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预算编制流程进行梳理,与部门预算编制程序相衔接,使整个流程更加紧凑;再者要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运行费用定额体系进行规范,研究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运行费用定额标准体系,比如计量房屋建筑物、车辆、大型设施设备等运行维护费的问题;最后就是要在把握重要性原则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因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数量种类繁多,当前要抓住重点,抓好重要资产的配置,如土地、汽车和专项设备,这种业务在我国还展开,应该先进行试点,进而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最后再在全国推行。

三、结语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形势不乐观,面临的问题很严峻。通过预算管理,并辅之以其他途径按标准合理配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及相关运行费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并使单位之间资产分配不均的状况得到改善。

作者:张戌辉 单位:资中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