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5篇)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5篇)

第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做好新形势下资产管理工作,加快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更好地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有效运转和高效履职的需要,提升资产管理水平。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相关管理问题进行了较为独到的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现阶段,财政部印发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财资〔2015〕90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保障政权运转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理顺和巩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法律制度和内控机制,深入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国库管理相结合,建立既相互衔接又有效制衡的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着力构建更加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特点和国有资产管理规律,从“入口”到“出口”全生命周期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和进一步规范资产处置行为等方面,明确了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各环节的管理要求。《意见》提出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等由部门、单位、机构经手管理的资产和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管理的相关要求,还从收益管理、资产清查核实、产权登记、信息系统建设和资产报告等基础性工作、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组织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配套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分工

合理、科学的职责分工是确保资产管理有效性的基础,各机构职责分工如下。一是财务机构。该机构承担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与整体协调职责,推进资产实物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效衔接。如准备核算与登记固定资产、分析固定资产的使用与投资效益、参与投资项目决策等。二是实物管理机构。该机构承担固定资产实物管理职责。如分析了解固定资产日常使用状况及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分析本专业固定资产、牵头组织本专业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等。三是实物使用机构。该机构主要承担通过实施各项资产管理措施以加强实物资产日常管理职责,除此之外,实物使用机构还应负责清查盘点本机构资产,配合实物资产清理处置。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应构建起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制度,由指定管理责任人或直接使用人严格依照“谁使用、谁保管、谁维护”原则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维护。若因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出现变动而需办理交接手续之前,必须准确、清楚盘点固定资产。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目录设置

行政事业单位依据固定资产定义,结合自身现状,确立固定资产目录。其中固定资产目录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制度指导,包含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目录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呈现为“类-项-目-节-名”五大级次的树形结构,其中行政事业单位集团总部负责统一定义“项”、“目”、“节”的类别编码与类别描述。公司依据资产状况与实际管理的需要对“名”的描述自行细化与规定。同时“类-项-目-节-名”五大层次均需分段设置编码,对于“类”、“项”、“目”及“节”等层次来说,其编码均为两位,而“名”层次的编码为四位。

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改革政策

应依照《企业会计准则》、《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等诸多规定开展固定资产确认、初始计量及后续计量等相关核算工作。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机构、实物管理机构及实物使用机构等组织共同参与审阅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同时需结合固定资产的使用与技术更新情况,对折旧方法的使用、折旧年限长短及残值率高低等状况予以检查,之后以检查结果为依据或提出调整政策的建议后上报于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供其审批,或提出保持原政策不变的建议后上报于公司管理层供其审批。

四、行政事业固定资产业务管理流程

1、固定资产内部转移

对于固定资产内部转移来说,指的是固定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省公司与市公司间、地市间及各部门间的转移。行政事业单位通常以无偿调拨方式进行固定资产内部转移,其中转入、转出公司的账务处理日期必须始终保持一致性。应按照资产转移通知下发实践,直接转出公司在当月减少的资产,当月照提折旧,自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直接转入公司在当月增加的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自下月起开始计提折旧。资产拆迁转移过程中,由转出公司承担全部资产拆除费用,由转入公司承担全部包装费用及安装成本等。

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要求严格按照下述原则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计提。一是结合公司技术发展状况、固定资产使用状况,由实物管理机构、实物使用机构及财务机构共同判断是否发生减值准备。二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对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做出客观、公正预估。三是由财务机构领导实物管理机构、实物使用机构开展资产组界定、可回收金额计算等一系列活动。

3、固定资产报废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依托两级审批管理模式开展固定资产报废活动。其次,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机构、实物管理机构等组织共同审定报废事项,由实物管理部门出具书面的技术鉴定报告,直接报公司管理层核准并形成书面记录。最后,各单位的报废申请必须以正式公文的方式上报省公司。

4、执行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

5、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机构、实物管理机构及实物使用机构共同盘点固定资产,其盘点内容为实物资产的清点与资产使用状况的盘查。

6、固定资产租赁。

7、固定资产的零星购置等。

五、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注重购置轻视管理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所有部门仅仅确定需要的便加以购置,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固定资产购置制度能够有效进行、购置行为规范固定资产购置。但是如果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后把固定资产任意流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其固定资产有效管理力度不够,以致大量的固定资产处于长期闲置状态,不能完全发挥其真正使用价值,最终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浪费和丢弃。

2、账实不符

国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管理过程中最为多的情况是账实不符,一般有以下几点情况。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处理减少的固定资产,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又不对其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核查,不与其他部门进行交流沟通,最终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困局。二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总是不能按时把上级主管部门下拨的专用固定资产的设备入账,最终导致形成了“账外账”。三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只是列在支出账面上,没有列入固定资产账务体系内。四是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把及时出售废旧设备的资金进行入账。

3、资产使用、处置缺乏规范性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如何使用、如何处置等有关固定资产管理、处置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作出明确规定,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严格根据有关规定使用、处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仍然存在固定资产使用、处置出现不规范现象,具体主要表现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没有经过有关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就直接进行出租;没有严格根据有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规定就把报废、转让或者变卖的固定资产不进行上报。

六、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1、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力度

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保驾护航。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主要包含没有纳入和纳入政府采购的固定资产、出借出租的固定资产以及报废的固定资产。一方面构建健全的资产清查制度。健全的资产清查制度是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的主要节点,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定期清查,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另一方面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明确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从申购、采购、使用、报废等所有环节的责、权、利,并且需要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与员工的职责。

2、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的资产管理责任意识

国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环节之所以出现诸多问题,其根本在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没有能够全面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与紧要性,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责任意识存在薄弱现象,对待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的资产管理责任意识,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需要进行不定期对专人进行工作绩效考核,从而确保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

3、培养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意识

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各级职工打破传统“经费”观念,树立“资产”观念。流动资产的管理固然重要,但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样不容忽视,所以行政事业单位不仅需要重视起固定资产购置,还要做好做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员工资产管理培训与再教育工作。要不断提高相关员工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也要不断增强员工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叶一萍: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5(5).

[2]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推出“升级版”[J].交通财会,2014(3).

[3]刘兴奎:浅谈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23).

作者:郭跃丹 单位:浙江省华侨服务中心

第二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各个单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事业单位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谋求更好的发展,首先就要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只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工作,才能保障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进一步能够促进单位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就目前形势来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依旧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影响到单位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本文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特点做了简单的概括,对当今时代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的现状做了比较细致的概括,并且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特点;问题;措施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特点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众所周知,事业的单位的主要资产大都是由国家和政府的财政拨款而获得的,并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比较复杂,所以相对应的管理工作也就比较复杂,需要单位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管理,而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既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还要拥有过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特点

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由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价值相比其他资产来说要大很多,而且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固定资产增减变化的方式也在逐渐增多,相应的涉及到的科目也就在逐渐的增多,核算工作也逐渐变得更加复杂,这就要求在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还要细致严谨。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现状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常年的工作中逐渐养成了比较依赖性比较强的工作观念,没有较强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也不是很高,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工作更是没有充足的认识,重钱轻物的思想比较严重,而且比较注重购置一些固定资产却不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主要表现如下面所述: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1、固定子资产的使用效率较低

由于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还有有些管理人员的素质比较低,就导致大量的固定资产闲置不用,或者购置的固定资产对单位的工作没有太大的作用,就导致资产的浪费和流失,严重造成了事业单位财产的损失,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2、固定资产的账目和实际状况不一致

由于事业单位相关的工作人员或者领导的职业素质比较低,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这就导致在单位固定资产的账目情况和实际情况严重的不一致,当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时就会发现有些固定资产已经不存在但账目上依旧有相关的信息,管理方法的不科学,进行管理的程序不规范、不合理以及缺乏严格的监管机制都是造成固定资产的账目和实际状况不一致的重要原因。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现状

1、缺乏严格的核算体系

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核算体系来说,核算过程中存在好多失误和风险,主要是由于相关的核算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没有高度的重视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就导致核算的标准不具体、不明确,核算过程不规范,得不到相关的监管部门的监管,使得事业单位的一些固定资产的账目情况不能随着固定资产的变化而变化,没有每一项固定资产的详细信息,严重的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固定资产账目处理工作不合格

固定资产账目处理工作不合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质量,其主要表现在对相关的固定资产进行购买时账务处理的不合格以及不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进行详细地计算,具体来说就是在购置固定资产时仅仅将其视为当月的财产支出,没有按照固定资产的实用价值进行分类,导致账目混乱的现象,而且由于不对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进行详细地记录,就不能如实的反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净值,会出现净资产虚增的现象,不利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进步。

三、解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体系

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要使相关的制度法规不断细致和具体,还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制度规范执行工作,将责任化分到个人,方便出现问题时对责任的追究工作,还要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这样有助于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和运作。

(二)强化防范风险意识

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事业单位和相关工作人员的防范风险意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让相关的工作人员意识到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知道会对自己切身利益的造成危害,这样就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惰性,在提高其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提高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三)创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方法

创新是提高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也是如此,在既有的管理和核算方法上加以创新和完善,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再人工核算和管理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软件,实施电算化管理就能很好的应对现在规模庞大,种类繁多的固定资产,加速事业单位发展的步伐。

四、结束语

虽然就目前形式来看,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在单位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所以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战略目标,对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分析,研究出解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问题的有效措施是我们需要一直努力的方向,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工作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的工作者和单位起到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玲.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问题及建议[J].交通财会,2009

[2]吴亚炳,刘伯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探讨[J].会计师,2012

作者:吴学颖 单位:唐山市第四医院

第三篇:政府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思考

摘要:一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是财政部门的重点管理对象,为了提升行政效率,目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实行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现行的管理方法尽管有利于财务的集中核算管理,但同时也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上的薄弱关节,弱化了政府部门针对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工作力度。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理论分析着手,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导向,提出构建我国政府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以期进一步的完善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为规范化、科学化、完整化的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关键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体系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就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利用效率低下,固定资产重复、无效的购置,核算体系和标准不合理、内部控制缺乏规范化和科学化,信息的披露不及时、不充分。这些问题无不暴露出我国行政机关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的混乱性。本文寄希望于通过问题导向为研究思路,探寻切实可行的行政机关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以有效、科学的服务于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促进我国政府部门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固定资产的价值,避免资产的无故浪费、闲置。

一、固定资产的管理理论基础

(一)内部控制理论

组织内部实行内部开工至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资产的利用的高效、完整、可靠。一般而言,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五个环节,也就是授权许可、签发、校对、执行和记录。内部控制本质上是对这五个环节进行控制,每个环节都有专人来组织,使每个环节都能得到相互的牵制。因此内部控制可以看成一种制衡机制,这样的一种制衡机制有助于提升资产管理的效率,并将资产管理的责权进行明确的划分,落实到每个责任人身上。固定资产的管理本质上也属于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控制、固定资产的限制接近控制、固定资产的盘点控制。

(二)委托理论

委托的本质是基于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委托人通过契约来激励人,以更好的服务于委托人,创造更大的价值。实质上,政府的固定资产中,公民在信息了解上存在着天然的不平衡,人民委托政府,而政府则委托行政机关单位来管理固定资产。因此在这样的关系中,人民、人民政府、行政单位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委托关系。利用委托理论,研究如何设计最优的激励机制来合理的管理固定资产,将会越来越多的在企事业单位中得到推广运用。

(三)效率理论

效率理论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人是决策的基本单位、个人的理性具有选择性、个人努力是一个不确定的量、个人存在着惰性、个人选择努力程度大小地出发点是个人的私有利益。这些因素是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从固定资产管理的角度出发,效率理论可以为我国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借鉴。如何规避个人因素,提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对于实现固定资产价值的发挥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科学发展理论

一直以来我国都强调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会发展。事实上,目前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各种浪费现象人员重复购置、会计核算忽视实物管理都是缺乏科学发展思想的指导。因此本文将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探索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五)信息披露理论

资本市场没有信息就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一直以来信息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合理的信息公开,让相关的参与者尽可能地充分知情,参与监督,才能保障固定资产的高效、准确管理。

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表现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缺失

这里的意识的主体包括了部门的领导、固定资产的使用人、相关的负责人。几乎所有的公务人员对待固定资产都缺乏应用的态度,总认为固定资产属于国家,其好坏与管理和自身没什么影响,这样的意识往往就是固定资产流失、闲置、浪费的根源。

(二)缺乏内部控制、执行效率低下

大部分的国有单位仍然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体系,有些尽管制定了相关规定,但是落实的效果比较差,没有将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落实到日常管理中。这就使得许多固定资产被挪为他用,或是大量的固定资产浪费、闲置,并且多次重复采购。

(三)固定资产核算不科学

目前的固定资产核算体系中,并没有计入固定资产的折旧,并且盘点缺乏时效性,导致了账面价值与现实背离。一方面,固定资产从入账到报废销账止这一过程主公,其账面价值始终是固定的,这就使得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账面情况偏离,无法及时的做出购买决策。另外许多部门甚至都不盘点固定资产,导致很多资产遗漏、闲置,同样也不利于固定资产的决策管理。

(四)固定资产处置不及时

固定资产的处理需要经过比较复杂的审批手续,上报国资委报废,还要等待审核,其中还涉及到了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另外报废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了利益相关,使得固定资产的处理问题比较滞后。导致大量的固定资产闲置,库房中堆满了固定资产。

(五)固定资产管理不科学,不系统

目前,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管理中也是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完整的管理体系,导致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多多。

三、对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思考

(一)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

第一,固定资产购置原则。一是要立足现实,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标准采购规范和资金限制条件采购固定资产,严格控制超标准采购。二是要立足质量,严格控制成本,尽可能地采取招标的方式采购,从而降低采购成本。三是科学合理的编制资产配置计划,建立稳定的固定资产资产共享、共用机制,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严格控制固定资产增量配置管理。加强固定资产存量管理,优化资产配置,提高使用效益。第二,固定资产购置审批。行政单位要根据资产的实际需求,对采购的迫切性、可行性、预算编制等情况来制定评估报告,由上级部门审批、论证。第三,固定资产购置方式。本着效率理论的要求,及时收集相关市场信息,择优选择。多部门的同时采购需求,可以一次招标,部门集中采购的方式,灵活掌握所需固定资产的购置工作。第四,固定资产购置的会计核算。财会部门只设置固定资产的总分类账,由使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出入库控制并设置明细账,同时进行卡片登记,并计提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辅助核算信息。

(二)固定资产的管理评价

第一,建立合适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机制。固定资产管理评价本着客观、公正原则、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原则、统一性、可比性原则、综合分析、整体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第二,评价内容要包括以下方面:是否有健全的固定资产采购保管制度、固定资产的日常核算及处理是否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是否责任到人、是否严格执行了固定资产清查制度、是否建立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核销制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准确、及时。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第一,行政单位信息披露的原则:真实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充分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公平披露原则、有用性原则。第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披露内容。主要包含: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存量情况、固定资产的价值形态、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固定资产需求的披露、披露固定资产相关信息的形成方式和披露方式。

(四)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

由库管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管理工作,并及时将折旧额及相关情况登记整理为信息披露及决策提供信息,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第一,保持与现行折旧管理的衔接,折旧情况不在账务上处理,只是登记备案,保证了现有政策的延续性。第二,把折旧情况登记备案形成信息报告,这样顺应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客观需要,保持了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与实时性,解决了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的矛盾,给出了管理决策的依据。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行政机关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探讨目前我国政府单位中的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推动国有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万慧.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

[2]郭霞.谈做好工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J].中国工会财会,2015

作者:吴婷婷 单位:莆田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第四篇:审计视野下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策略

摘要:近年来,经济新常态环境下行政单位的管理也逐步转变,一方面提高单位的机关效能,进一步提高机关作风;另一方面严肃工作纪律,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建立高效政府机关的良好形象。本文试从审计工作的视野,将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予以汇总、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审计

一、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行政单位资产的来源主要有同级政府无偿划拨、自建自购、接受捐赠以及上级拨入等渠道。存在的主要形式主要为房屋、建筑物、办公桌椅、办公用具、交通运输以及与履行行政职能必须的专用设备等。主要的使用状态有自用、闲置、借出、出租等状态。

1.自用的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1)购置的固定资产未入账。部分行政单位在工作中忽略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如对一些办公室用具如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还有部分空调、取暖器等购置后,未及时入账;这些固定资产在工作的调配后,常常出现与账面不符的情况。

(2)未经批准进行处置。在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对行政单位处置固定资产设置了需要批准才能处置的限额规定。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对一些数量较大、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未经必要的批准程序,向有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备案,自行处理。

(3)处置价值未经合规评估。一些行政单位在处置固定资产时,也未经过专业机构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必要的评估,而是通过单位内部会议的形式或者某些领导自行确定处置价格,更特殊的情况甚至指定某些人员自行商洽处置。

(4)处置固定资产不公开。个别行政单位在固定资产处置时,未在一定的范围进行公开,而是存在暗箱操作情况,直接出售给指定的机构或人员,过程不够透明,形成不良影响。

(5)资产账有实无。一些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对一些常用的资产如摄像机、照相机、电脑等小件的资产在日常使用中,管理不严,不能严格执行日常管理规定。造成在流转中下落不明的情况,又未及时进行追回,造成盘点时,出现账有实无的情况。

(6)资产实有账无。在一些行政单位的上下级划拨资产时,往往是由于手续不健全形成。如在上级机关划拨资产时,没有严格地按照划拨资产的手续办理,仅仅由领用单位的领取签字。这样就形成了,购置单位资产下划没有必要做固定资产管理,直接作为经费支出,而领用单位没有购置发票、或资产转移单等要件也无法计入固定资产的情况。

(7)专用设备闲置。一些单位申请购置专用设备后,由于对设备的使用物理环境、应用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的应用水平不足等原因,造成设备利用率不高,不能发挥应有的使用效果,还有的行政单位,购置后根本无法运行,直接造成闲置。

2.出租的资产存在的问题

(1)擅自改变用途。一些行政机关将闲置的固定资产擅自改变用途,将非营业性资产用作出租等营业性用途,改变固定资产使用方向未获得有关部门批准;

(2)固定资产出租价格不透明。部分行政单位在出租固定资产时,未按相关的程序实施,也未经过公开招租,造成固定资产出租价格未经公开竞争,存在暗箱操作的情况;

(3)固定资产出租收益核算不规范。有些单位将收取的租金收入不放在财政监管的账户中存放、核算,而是另设单独的帐套进行核算,还有纳入工会账中核算的情况,更有甚者,放入直接由个人出面新成立公司账中核算。

(4)价格控制不力。有些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长期对外出租,其资产的出租价格明显与市场脱节,有些单位固定资产出租价格长期不变,有的过了合同期限也未随出租市场现状增加。

(5)租金拖欠追缴不力。有些行政单位的相关人员对承租人拖欠行为不闻不问,造成长期不能交齐应交租金。这种不作为的情况往往存在着重大的违纪违规的问题。

(6)租金抵顶相关账务。有些行政单位存在购置物品等,直接用租金抵账。

(7)在租赁人处直接支出。有些单位将单位的一些福利开支或其他开支在承租人处直接开支,直接冲减固定资产租赁收益。

3.闲置的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1)长期存放造成价值流失。一些固定资产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正常使用,有些单位不能积极创造条件将固定资产利用起来,长期搁置,造成功能性、技术型方面的贬值。如一些单位购置的车辆,由于公车改革等情况,不能及时拍卖,长期搁置造成再利用价值不大。还有些单位将购置的电脑等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利用起来,造成技术型贬值。

(2)房屋闲置利用不足。一些地方在新建行政中心或单位在合并后,原来的办公设施和房屋,未能充分利用起来,造成利用不足。

二、改进管理方式方法,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1)提高行政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水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加大宣传力度,相关的监督部门加大监督处罚频率与力度,促使行政单位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同时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行政单位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促使行政单位提高执行固定资产管理能力;还可以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相关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中突出出来,作为一个重要的审计内容,以此为基础作为评价领导干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2)严格执行固定资产处置程序,对固定资产核销程序加强监管。在行政单位处置资产时,及时报国资管理部门审核备案,在社会美誉度高、资质优良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固定资产的市场状况,进入处置程序。对划转调拨的固定资产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将固定资产的产权与使用权通过合规的账务处理明确下来。

(3)改进监管模式,增强主动服务能力。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分类管理工作,建立对各类资产实施统进统出的管理的思路,按期提出各类需要处置资产的指导价格。建立网上办公以及网上公布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等相关资产交易管理平台。一方面可以将应纳入监管的资产统一管理起来,按需要进行适当公开,提高各单位资产监管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在资产处置方面可以主动作为。在网上处置平台中将能够纳入处置的资产信息、残值评估价值、预期交易及交割时间等固定资产信息定期对外公布。在建立交易平台中组织潜在购买人进行现场查看等工作,公开竞价等公平竞争机制,增强固定资产处置工作的透明性。

(4)提高监管的准确性,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绩效。加强分析能力,准确掌握闲置资产的数量、规模等基本要素,推行分类管理,与专业的机构合作,尽快使固定资产发挥作用,提高使用效率。对固定资产采取宜商招商、能工荐工、能居改住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利用工作。

(5)加强审计成果的利用工作。相关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应将审计结果中涉及固定资产管理的部分充分利用起来,将发现的问题按年度、问题的类型以及涉及单位的性质等进行分析,针对固定资产管理观念不到位的单位、易出现问题的管理环节等作为一定时期的工作重点,建立督促、督查制度,将推进规范化管理,堵塞管理漏洞作为一个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

(6)固定资产租赁进入招投标市场。集中闲置或到期的固定资产,多渠道招租信息,公开的招投标市场将租赁意向的使用人集中起来,在相关单位的监管下公开拍租。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单位闲置资产拍租程序。

作者:柳尚德 单位:沛县审计局

第五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完善策略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办公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添置大量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价值极高,固定资产规模和数量的扩大,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工作存在诸多的弊端,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因而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一、固定资产的内涵以及划分标准

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指的是经得国家允许的,为事业单位所占有和使用的经济资源的总和。不仅包括国家所允许拨发给事业单位的资产,同时包括接受社会的捐赠所得的资产等等。我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事业单位固有资产的监管,设置了众多的监管部门如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能源物资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等都具有管理事业单位固有资产的责任,但是各个部门之间并没有达到权责分明,更多的是权力的滥用以及资产的大量流失。国有固定资产的监管领域留下了太多的空白,急需强有力的监管制度来填补。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约束机制

有些事业单位单方面的看重卫生、考勤以及思想的学习,忽略了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导致国有资产大量的流失。在采购的过程中出现不健全的责任追究制度,使得国有资产损坏而没有相应的赔偿,大部分的过程只是走形式,管理上出现严重的混乱。甚至公有资产被个人长期占用,成为私人财产进行变卖,管理部门置之不理。

2.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约束,部分事业单位重视购置而轻视管理,使得大量的固定资产浪费。通常情况下,事业的单位的固定资产都是由国家统一调配,拨款部门未能承担其相应的责任,不考虑资金的利用效益,造成资金的闲置或者流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未能制定一个资产利用率的考核制度,大部分固有资产利用率极低,浪费严重。

3.重复购置情况严重

本着喜新厌旧、盲目攀比的心理,部分事业单位单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同同类部门进行攀比,忽略实际需要,导致相同的物品大量的购置,浪费严重。

4.资产产权界限模糊,关系不清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本身就是国家调配的,为国家所有,任何人没有占有它的权力。但实际情况中出现有的单位将国有资产擅自划分为集体所有,无偿使用和占有国家财产,甚至有些事业单位由于监管薄弱,出现了化公为私现象,对公众强收使用费,或者将其变卖送给亲朋好友等等,这些都是产权不清导致的结果。

5.非转经不规范

固定资产由非经营性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被私自占用,造成流失。有些单位打出响应国家改革的号召,兴起改革之风,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作为本单位的员工福利和奖金,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变相流失。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固定的资产明细分类账的管理

在对事业单位账本审核的过程中,总账和具体的明细账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通常以流水账的形式进行记录,对实物价格数量明细长期缺乏核对,使得账本出现较大出入。就拿事业单位的台式办公电脑来说如果不进行定期的盘点核对,就难以反映出其变动的情况,难以保证实际与账本的一致性。

2.未能按照规定报批处理

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有些事业单位未按规定进行处置,没有向财政部门报告,履行审批手续,未报备的情况下,将事业单位资产随意转出,金额巨大。

3.物资管理出现疏忽,账外物资繁多

除了国家统一调配的固定资产以外,还有社会上的捐赠,金额也相当大,按照规定,这些物资必须接受有关部门的审核和登记入账,但由于管理疏忽,导致出现了账外的物资,这些物资缺乏管理和监督。

4.固定资产的收益没有纳入事业单位预算的统一管理

经了解,有些事业单位为获取更大的利益,将沿街和空闲的房屋出租。当然未向上级提出申请,未获得审核通过和批准,私自处置,所获得的收入成为“黑色收入”,没有纳入预算统一管理。

四、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事业单位不像企业,事业单位因其特殊的核算方式,经费一旦成了实物就游离于监督之外。国有资产分配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对自身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并不需要将具体的实物信息反映给财政部门,只需将核算结果上交给财政部门参考,这就导致资金一旦支出就脱离公众的监督,容易造成浪费。

(2)固定财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冗杂繁重,管理人员在管理能力可能未达标。并且有些事业单位忽视资产管理,导致了内部管理的混乱,工作松懈,责任意识下降。

(3)固定资产在审核清算程序中缺乏有效的衔接和监督,造成管理上的紊乱。比如固有资产的折旧,事业单位需要向有关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然后再分配。看上去合理,但实际上具有较大的漏洞,有些固有资产如电脑、计算机系统的更新,审核程序时间较长,往往会出现许多固有资产已淘汰但出现在账面上,造成财政支出的不合理和浪费。

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国有资产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做好有效的资产调整工作,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

(1)专门设置一个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并且授权其负责各项管理活动。

(2)将事业单位占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如土地、房屋、店铺等,以及相关的经济实体全部统一化的转交给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的监控。

(3)在建立统一化的管理部门的条件下,形成一种事业单位和部门之间的租赁关系,如果需要使用国家土地,需要向国有资产部门申请,并且在使用时支付一定的租金。

(4)国有资产部门的收益需要统一上缴财政,在过程中进行严格的审核,避免遗漏。然后再由财政进行统一的调配,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事业单位的付费意识,降低攀比的花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财政压力。

2.坚持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原则

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所有权由国家管理国有资产部门行使,或者国家资产管理部门授权事业单位行使,当然直接享有国有资产的使用权的事业单位,也必须在享有使用权的同时负有相应的责任,避免出现国有资产的滥用现象。

3.坚持以实物管理为主的原则

资产本身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对于不同的资产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应该有其侧重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用于服务,保证事业单位工作的有效运行。对于实物资产,事业单位应该侧重于其使用价值,所以,在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实物为主的原则,保证物尽其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4.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将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相结合,实现全面化的管理。通过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增强国家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资源的调控力度,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上层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监管力度。通过多层次的动态化的监管,严格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为管理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建立资产管理约束机制,提升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的供需矛盾。

参考文献

1.谭颜红.浅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经营管理者,2010(15).

2.李正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1).

作者:李疆秋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票证服务中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