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制茶工艺论文范文

制茶工艺论文全文(5篇)

制茶工艺论文

第1篇:制茶工艺论文范文

杀青选用铁锅,锅温在150℃左右时(以手心置于锅底上方5cm处有灼热感或锅面呈灰白色,且鲜叶入锅后有明显噼啪声)投入适量鲜叶,投叶量0.5~1.0kg。投料过多,杀青不均匀、有焦糊叶、红叶和青叶,茶叶质量不高。投料后采用先闷后透的工序,即投料后先进行闷炒,以手带叶,叶不离锅,避免手指烫伤。但时间不宜长,以杀青叶产生烫手感为宜时迅速向上抛抖,即用手不断把料叶从锅底翻抓上来,然后再均匀抖落在锅底面,动作要快,抖得散,使每片叶都能接触到锅,均匀受热,迅速散发水汽。嫩叶要老杀,即杀青时间适当长些,因嫩叶中含水量高,酶的活性强,叶的韧性大,粘性重,适当老杀有利于提高品质。杀青后期,叶的青气味渐小以致消失。杀青程度凭感官判定,一般杀青叶手捏成团,稍有弹性,色泽墨绿,叶面无光泽,叶减重率40%即可。杀青太嫩,经揉捻后碎茶片多,外形条索差,青气味浓,滋味涩口。杀青太老,揉捻后末茶多,成条困难,并有焦烟味,汤色发红,破坏了银杏叶茶的色、香、味。此外,要求锅面清洁光亮,无油烟味和杂味。对不干净或新锅,可用砂纸或细砂石块摩擦锅面,然后用清水洗净,加热蒸干水分后抹上茶油,烘干。

杀青后的叶料,起锅后摊晾在竹席上,待叶温降低后,用两手将叶拢成团,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揉搓。揉搓时不能反方向,否则茶团易散开,不易成条。同时,推滚要轻,不要用力压茶团,揉捻几分钟后,摊晾片刻,再轻轻搓揉成条状。如此反复,一般要求是,“轻一重一轻”,总的揉捻时间30min左右,揉到手握紧叶子再松手放开,叶能自然松散,叶色深绿、鲜亮,揉捻即告结束。揉捻对茶叶造型和商品价值至关重要,银杏鲜叶多是宽圆形,要揉捻成条索形。

由于银杏嫩叶含水量较多,杀青叶经揉捻后,叶内水分外溢,因此需对揉捻叶进行复炒。具体方法是:将炒锅温度控制在150℃左右,投入揉捻叶,用双手将其压在锅内翻炒,边炒边揉团,待叶有烫手感时,迅速解团抖散,使其均匀受热。反复操作直至叶子有弹性,并稍有刺手感,将其出锅摊晾在竹席上,使其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回潮变软。

将摊凉的复炒叶按上述揉捻方法进一步揉捻造形。复揉时要增加一道揉团—解块的工序,即要将叶子用双手顺时针揉捻成团,然后再将其解散,直至复揉叶茶汁外溢,手握成团后,有粘性,不易松散。复揉后的叶子条索紧实、卷曲。2.6炒干将复揉后的银杏茶叶投入到锅温在80℃左右的锅中,进行炒干,方法与复炒相同,但用力需轻,要均匀。为保证干茶出锅条索紧实、卷曲,在炒干时要不断揉团、解块、抖散、翻炒,同时随着叶子水分蒸发逐渐降低锅温,最后稳定在40℃左右。通过反复操作,直到茶叶有刺手感,条索一折就断,用手指能捻成碎末为止。

第2篇:制茶工艺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茶文化;传承创新;路径

1开设茶文化通识选修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是一朵奇葩,茶文化的一项重要社会功能就是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历史积淀且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道德观念,是民族精神和社会风尚的精华。其中爱国、奉献、谦虚、礼貌、勤俭和敬让等茶文化的传统美德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要想实现茶文化这一社会功能,在高职院校开设适合所有专业的茶文化通识选修课是传承和推广茶文化的重要途径,其课程定位、内容选取以及教学方法都要具有其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要适应各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而且还要具有地方特色。

1.1课程定位开设茶文化通识选修课目的在于通过学习茶文化的相关内容,拓宽高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了解茶叶基本知识的同时,强调茶道精神,掌握茶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基本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起到辅助作用。

1.2内容选取茶文化通识课的内容选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遵循通俗易懂、学生喜欢的原则。作为通识课,高职无论哪一个专业都可以开设,一定要学得快乐,大多数同学认为学的有意义。不同的专业,无论文理科学生都容易接受,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以茶类识别、茶叶泡饮、茶叶审评3个操作性强的项目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入门,然后在教学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穿插茶文化内涵、茶史、茶德、茶礼等内容,从而达到学习目的。另外,茶文化通识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传承的一个载体,课程的内容还需引入具有地方特色的部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比方说湖北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玉露加工工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远安鹿苑黄茶加工工艺等,以实现高职院校非遗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

1.3教学方法茶文化通识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实景教学法,设计真实的操作环境,从认识各类茶开始,到茶事服务的茶叶泡饮,再到茶叶审评的各种方法,都在真实的环境里学习训练,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教学采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充分利用部级教学资源库中华茶文化非遗课程和网络课程进行教学;课堂教学采用分组学习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把中国的茶德精神———廉、美、和、敬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成立茶文化社团

建立社团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一定的专项活动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成立茶文化社团可以使一些对茶文化有兴趣的人员加入进来,共同学习茶文化知识,开展各种茶文化活动,传播茶文化精神。

2.1社团现状茶文化社团在高职院校中一般是依托校团委,由学生自主发起组建,存在着学生有热情、有兴趣,但专业性不强的问题,茶文化活动层次较为粗浅,更有甚者是社团队员对茶叶的基本知识都还不够了解,就不用谈对茶文化的推广,对茶道精神、茶德茶礼等文化内涵的传承和普及了。

2.2社团实施针对茶文化社团存在的问题,使茶文化社团实现其传承茶文化的功能,要从以下2个方面斟酌实施。一是针对有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的高职院校来说,高职茶文化社团一定要依托专业,可以是专业和团委共同牵头合办,社团学生管理机构的主要成员由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的学生担任,社团联系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定期进行茶文化专业知识培训,并有专业老师引导,辅助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比如组织茶席茶会、参加全民饮茶日活动、参加地方茶企业的茶文化推广活动等等。二是针对没有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的高职院校来说,高职茶文化社团有学校团委牵头,社团学生管理机构的主要成员只能由社团成员担任。这时,茶文化选修课老师就是茶文化社团的有力依靠,社团成员要积极申请茶文化选修课,通过选修课程取得与专业老师的联系和沟通,得到选修课老师的指导和支持,才能使茶文化社团真正健康长久的发展。茶文化社团才能实现其茶文化传承的真正目的。

3茶文化网络传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茶文化的校园文化传承也有了一条新的路径。通过对当今大学生的学情分析,学生更喜欢利用网络来获得知识和信息,在高职院校中传播茶文化,就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方式,可以更加及时地让学生学到各种茶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自主学习,让茶道精神深入人心。茶文化网络传播的平台很多,主要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但随着新的网络传播方式的出现,还可以利用一些更加轻松的方式传播茶文化知识,如时下比较流行的“抖音”,就让人们在开心快乐中学习到了新知识,在茶文化的校园传承中也可以充分使用。

4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茶文化传承的大环境,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须依托学校这个大环境的支持,通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茶文化的元素,达到茶文化传承的目的,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

4.1建茶文化校园景观一般高职院校校园都有各种大、中、小型景观,但融入的文化元素的不多,奇石、楼台、廊阁大多景观很美,校园特色文化氛围不强。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可以利用这一载体,通过校园文化景观的打造,把茶叶知识有机的融合到校园景观中区,如唐代陆羽茶经、中国的茶德精神、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名茶、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茶叶加工工艺、关于茶的诗词歌赋等,当然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校内建茶树品种园、茶树纪念园等,真正地让校园景观时时吹拂着茶文化的春风,让给我们的学生时刻接受着茶道精神的洗礼。

第3篇:制茶工艺论文范文

1.1茶文化的内涵

饮茶自古代在中国就非常普遍,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一直言传至今,现代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日俱增,但其核心内涵不变。茶这一饮食文化,早在四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就出现在古代民众的生活中,陆羽在《茶经》中描述到我国茶文化的起源:“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本草经》作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药学作品,记载了关于茶的饮用与药用的传说,文中记载到神农氏为医救百姓,在各处寻觅药物,遍尝百草,期间多次服用毒性药草,导致中毒,但是在饮食或用茶医治过后,都奇迹般的缓解康复了,可以说这是最早讲述茶的起源与药用作用的代表作。中国的茶不仅具有食饮与药物的实际应用作用,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优秀文化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的主要代表。茶文化不仅有其独特的使用价值与特色的制作工艺,还沉淀着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我国茶文化的兴盛与大规模的对外传播出现在商业经济最为繁荣与文化百花齐放的唐宋时期,随着当时丝绸之路的贸易传播,我国的茶文化远洋海外,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打响了茶文化走入文学与精神世界的第一枪,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茶文化的非物质层面。从那以后,茶文化与精神渗透到各个领域与社会活动交往中包括宫廷与民间生活,涉及领域包括古代的画作,书法,文学作品,医学哲思,农作等等。悠悠几千年,中国茶文化凝结出包括茶叶种植,生产,制作与应用的广泛物质文明,还衍生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优秀文化作品与精神文化内涵。从广义上讲,茶文化分为自然科学范畴和人文科学范畴,是指在中国人民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系列关于茶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整合。从狭义上讲,侧重于偏指茶的人文精神范畴包括茶的社会功能和精神内涵。相较于精神文明范畴的茶文化,社会科学领域的茶文化基本已经形成较为科学、客观的一整套体系,因此经常谈论的茶文化侧重于指向人文科学范畴。中国茶文化实际上就是茶自身特质与中国精神文化的结合,本身比单纯的茶艺和茶道的内涵是要更加广泛与深入的。这也是中国茶文化不同于日本或欧美茶文化很大的原因之一。中国茶文化内容包括:茶书,各地的茶习俗与礼仪,茶具与工艺,茶的制作流程,著名的茶典故与文学,但不包括茶树种植技术等自然科学范畴。

1.2茶文化的外译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书法,绘画,戏曲,工艺等,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想载体。茶文化本身作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广受给国内外受众的好评,其本身既包含物质文化的一些茶艺制作与工艺,又结合哲学,审美与礼仪于一体的精神文明。茶文化的传播与外译不仅有益于我国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发展,还有利于帮助中国精神文化的外宣,为中国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茶文化自从古代的茶马古道到现在21世纪海上丝绸与“一带一路”的推行,外国受众对于茶文化的基本文化概念已有一定的前期认知基础。在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再从多方面,多角度加深来传播中国文化,更让外国受众理解与接受。主席也在多次外交重要场合以茶会友,以茶论道,以茶为例妙解中文文化与中国的处世交友之道: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以茶文化为输出点推动了我国外交关系的发展。茶文化除深层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想需要深入学习理解之外,其制作方式简单易学,便于外国受众学习与自我学习,并在一步步的学习中潜移默化的了解茶文化的内涵与精神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动践行者与传播者。陆羽的《茶经》作为世界上第一步科普茶文化的书籍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2015年“陆羽茶文化”非遗签署五种外文版首发,但事实上,《茶经》的英文译本还是较少。美国学者威廉•阿克斯(1873-1945)出版了AllAboutTea一书,介绍并部分翻译了《茶经》。1974年,英国学者弗朗西斯•罗斯•卡彭特翻译《茶的起源和仪式》(以下简称卡译),并被收录于《大英百科全书》中。2009年,我国者姜欣、姜毅共同翻译了《茶经》(以下简称姜译)。《茶经》英译研究的兴起与姜译文的出版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部分论文是对卡译和姜译的单独或比较研究。本文在目的对等的框架下,分析比较了两个版本的优缺点,以此为茶文化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

2目的等效

翻译实质上就是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与对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强调翻译时不求文字间死板对应,而要实现功能上的对等。虽然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认同,但在实现功能对等的面与可操作性上一直备受质疑。国内学者对于翻译的“对等”虽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是关于翻译对等的维度与理论可行性方面,尚缺乏说服性。孙炳文指出机构话语翻译的总体原则是追求“目的等效”(GoalEquivalence)。为达到目的等效,在机构话语翻译过程中,译员需要平衡“语言文化”、“社会机构”、“话语使用者”三个维度。茶文化典籍,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本身具有一定的机构专业性,译者在翻译时需要了解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特定制作工艺等先关术语,需要结合语言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我国茶文化所包含的意识,与译者评价态度体系多方面的因素。基于此,本文采用“目的等效”翻译框架,来分析古典文化中茶文化外译的目的等效问题。目的等效具体理论框架如下图所示:机构话语翻译中的目的等效分析框架(孙炳文,2017)目标等价分析框架包括三个主要系统。第一个系统是语言和文化。交际目标的成功传递和实现首先要受到语言手段的选择和文化习俗的融合的影响。也就是说,译者需要在词汇目标、句子目标、语用目标和文化目标这四个次要目标参数上做出适当的选择,使目的语听者和原语听者具有相同的认知效果;第二种体系是社会制度,包括三个次要目标参数,即社会尺度、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第三是语言使用者的评价系统,它包括三个次要目标参数,即情感、判断和欣赏。每个次要目标参数包含不相等的第三目标参数,各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交叉,共同促进目标的对等沟通。这些目标参数的层次和多样性要求制度语篇翻译者在特定的制度语境中权衡各种目标关系,以达到目标对等。总而言之,目标范畴将对等范畴从语言范畴扩展到了人际范畴。许多在对等范畴中被忽视的额外语言客观因素被纳入到这个更多维、更包容的框架中。这些目标参数的层次和多样性要求制度语篇译者在特定的制度语境中权衡各种目标关系,以达到目标对等。

3《茶经》英译的目的等效研究

茶文化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本文从《茶经》中分别选取代表物质文化的“中庸”文化的翻译和代表物质文化的地名与茶具的翻译为例探讨其翻译的目的等效。

3.1精神文明“中庸”

例1陆羽:“方其耳,以令正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卡译:“Theearsaresquaredforstabilityandthelipsflaredtofacilitatespreadingtheleaves.Thebowlisthusex-tended.Thecenterwillbeeasytotosstheleaves”。姜译:“Theearsofthewokaresquare,guaranteeinganuprightposition.Therimofthewokiswide,suggestingabroadcontent.Thenavalofthewokislong,ensuringheart-warmingpower”处理普通事物恰到好处的方法叫做“中庸之道”。茶文化的精神文明常常是需要一定的物体媒介来传达。译者在翻译时关键不仅仅在于了解物体所指,更应该了解其在原文中的指代作用。例1中《茶经》在描述炒茶用的铁锅时,陆羽在认为锅耳需是方形、锅边要宽、锅脐要长的同时,最后他还充分阐述了自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和感悟,即“守中”。卡译只是从实用角度来分析原文的内涵,认为锅需宽是为稳定,锅口圆是为更好炒茶,锅脐长是为好颠锅炒茶。整体翻译所有补充,但都是想当然的功能性补充,因缺乏相应的“中庸”思想的认知,而并未翻译出原文精神文化内涵。卡译版更强调《茶经》本身的工艺性,功能性与物质性。外国学者翻译《茶经》很大程度也是为了学习我们国家的茶艺技术,这一点体现译者翻译时的目的与认知并未与原版目的与信息对等,因为原版虽言制茶工具,实则意在传递处世为人之道。姜译版中,在翻译本意的基础上对意象进行了额外注解,体现制茶与做人一样,首先正其身,务其远,守中庸。“正、远、中”为这段原文所凸显的精神文化内涵。卡译本由于在本质的语言文化层面就没有达到目的等效,因而整体上不如姜译版本,但姜译版主要是本国译者的背景文化知的共享,因而对原文有更为准确的解读与翻译。

3.2物质文明茶具与地名

例2诗句:“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张载咏茶)卡译:Teafilledwithsixpassions,flavorwithnineprovinces例3陆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姜译:“BowlsmadefromYuezhouinHu-nanarepreferredoverthosefromShouzhouinAnhuiandHongzhouinJiangxi.卡译:“YüehChouwareisbest.TingChouwareisnextbest…”翻译要达到等效,先要知其本意(语言文化),再知其情景(社会机构),尽坚其本愿(语言使用者),“六清”值得是古代的六种饮料,而并非六种情感。另外,由于中英文语言形式的差别,原文的“冠”应为名词作动词用,表示“以…冠名/出名”。“九区”古时候指九州,也泛指全国。但卡译本显然并没有理解原文的茶名与地名,也没有分析原文句子结构,因而在翻译时与原诗意义相去甚远。比较而言,中国译者姜欣、姜怡在理解原文典籍上更占优势,因为与原文有相同的文化背景认知,即在源语的语言与文化层面是对等的。然而,姜译也存在自己的不足之处。如例3中在对陆羽在描述不同产地茶具的质量时,直接采用简洁明了的语句描述,而没有像前文使用修辞与隐喻。姜译版本中,译者选择使用了“preferred”这一词,这个词本身就暗示一种偏好,有一种较为强烈的对比与引导读者的心理情感作用,这一点与原文作者的目的相背离,原文作者重视客观描述茶具质量区别,并没有个人情绪与倾向。比较而言,卡译直接而准确的传达原文信息,更符合原作者与原文的目的与情感态度,因而在这类客观器物的翻译上卡译更等效。如此诸多不同的措辞、句法选择对于优化译本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4结论

本文基于目的等效框架对古典文学中茶文化的外译内涵,意义与翻译等效进行了研究。茶艺文化的内涵包括物质与精神文化内涵。同时很多精神文化内涵往往是以物质为载体。推动茶文化外译不仅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可以推动文化更好的走出去,促进国家间交流,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与综合国力。古典文化中茶文化的两个版版本各有优劣。就语言与文化层面而言,姜译版更有优势,主要由于本国译者的文化与语言优势,卡译版为外国译者所译,很多文化知识与信息并没有对等词或相关概念,因而在翻译具有文化内涵的物质信息时,常常只翻译字面意义,或产生错误联想与解读而导致误译。因而建议在翻译茶文化典籍是,首先最重要的应是力求语言与背景文化信息的对等,这就要求译者,充分做好译前准备工作。社会机构层面而言,由于文化翻译通常与文体相关,两个翻译版本在文体风格与体裁上都较好的掌握了原文体裁的特点,力求语言流畅,对仗工整。语言使用者评价态度体系层面,卡译版更能准确表达作者与原文的情感态度倾向,而姜译则更易受到个人倾向影响。因而建议在翻译时,尽量避免个人倾向,传达原文的观点与态度。三个目的子系统相互影响,译者在翻译时应从语言,体裁,个人认知情感多方面促进翻译的目的等效,以此为推动茶文化准确而广泛的外译。

参考文献:

[1]赵敏.茶艺在茶文化对外传播对外中的意义与应用[J].福建茶叶,2019,41(07):95+116.

[2]姜欣.姜怡(译).茶经[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3]许可蒙.古典文学中“茶”意象的审美内涵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7):16-17.

[4]张之材.国内近十年《茶经》英译研究综述[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6):176-177.

第4篇:制茶工艺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茶叶;包装设计

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产茶大国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近20年中国茶叶产量增长超过四倍,茶叶销量接近全球总销量的四成。随着茶叶的流通,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充分的展示,各产茶企业除了关注茶叶本身质量外,也相当重视其包装设计。因此,当下对于茶叶包装设计中文化内涵提升迫在眉睫。

1茶叶包装设计现状分析

1.1茶叶主要包装形式

当今茶叶市场中包装形式多样,主要分为三大类:袋型、罐型和盒型,根据茶叶种类及运输储存的不同需求进行应用。1.1.1袋型包装。袋型茶叶包装主要用于一些低端茶叶包装中,通常采用纸或复合薄膜两种材质。纸质茶叶包装一般选用薄滤纸,使用时直接连同纸袋一起泡水,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复合薄膜材料具有高密闭性、防潮湿、防异味等特点,同时能够避免阳光直射,但会给消费者带来廉价的感觉。1.1.2罐型包装。罐型茶叶包装主要采用圆筒形或长方桶形,材料一般采用陶瓷、金属、复合纸、木质、竹质等。罐型包装能够很好地避免茶叶受挤压,有效隔绝空气、阳光和水分,便于茶叶的存储和运输。罐型包装与袋型包装相比,成本相对较高,工艺相对讲究,常用于简单的礼品包装。1.1.3盒型包装。盒型茶叶包装常见有抽屉样式、翻盖样式,材料一般采用纸质、木质、竹质等。盒型包装本身能够很好地隔绝阳光,同时内部附加复合薄膜防止茶叶受潮,在三种茶叶包装中提供的保护性最强。盒型包装常用于高档茶叶或礼品茶叶,其外形相对精致美观,有些还附送精美茶具,价格在三种包装中最高。

1.2茶叶包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好的茶叶包装设计除了保护茶叶外同时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表达。当今社会,茶叶包装形式多样,包装设计水平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1.2.1品牌意识淡薄。和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品牌茶叶相比,中国的部分茶叶品牌意识淡薄,有些甚至还停留在相对粗放的经营层面上,多采用个体经营、分散经营的方式,从而导致茶农也没有长远发展的目光,未能建立起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茶叶品牌。因此近年来,部分茶叶在国内外的茶叶市场上因缺乏竞争力而逐步被削弱。受此影响,部分国内茶叶的包装设计也失去了近几年快速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导致茶叶包装档次不够,在茶叶市场很难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品牌对于商品非常重要,不仅仅是商品名称那么简单,很遗憾,当前茶业市场中鲜见相对成熟的知名品牌,大多数茶叶以茶名来命名。如我们经常购买的太平猴魁、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茶名,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品牌。这种将茶名与品牌混乱的现象,对消费者的购买欲产生反面影响。此外,茶叶市场还存在很多以次充好之类的造假现象,导致部分买茶人可能购买到假茶叶,直接影响茶叶的销量,使得消费者对茶叶的品牌意识弱化,不利于知名茶叶品牌的建立与传播。1.2.2文化内涵缺乏。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国茶叶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借此机会将中国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并推广。我国茶业品牌众多,包装形式多样,然而其中的大多数只是追求造型变化,使得茶叶包装的形式大于茶叶本身的质量,华丽的包装下茶叶品牌意义显得无比的空泛。中国茶文化绵延上千年,如果能将中国茶文化与茶叶品牌相融,能使外国人加深理解茶叶与茶文化的内涵。1.2.3包装设计过度。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对高档茶叶的需求越来越多,市场上豪华包装的茶叶产品越来越多。但是很多所谓的豪华茶叶只是包装看起来精美,而里面的茶叶品质并不高。这些产品并不是茶叶本身价格昂贵,而是外在的包装成本过高,远远超出了茶叶本身的价值。据统计,部分所谓的豪华茶叶的包装设计成本占总价格的60%,造成极大的浪费。这样无形之中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上述所谓的豪华茶叶的包装设计形式大于茶叶本身,如此操作仅仅是迎合市场需求,给消费者一种“包装越豪华,茶叶越高档”的错觉,与茶叶包装的最初目的背道而驰,出现了茶叶包装过度浪费。某些包装设计视觉效果抢眼,能立刻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但并没有为茶叶本身添加特别的内涵,如果包装外盒上没有茶叶品牌名称,则消费者并不清楚里面装的是茶叶。如此过度包装只会造成消费者审美疲劳及经济上的浪费。1.2.4包装形式陈旧。目前,很多常见的茶叶包装形式依然采用上世纪70年代就使用的包装结构,诸如套盖式、抽屉式、手提式、组合式等。主要原因是这些包装形式较为经典,普遍为大众所接受;此外部分产茶企业不注重茶叶包装的设计,没有在包装结构设计上深入研究,当然不会生产出结构新颖、符合消费者习惯的茶叶礼品包装。茶叶礼品包装所用材料通常由纸板、木盒、金属罐、陶瓷罐、泡沫内托、绸布内托、复合薄膜袋等材料中的几种构成。无论使用哪些材料组合而成,都不可避免地提高成本。而大多数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降低了对环保问题、材料安全等的关注,导致所用材料没有达到环保可持续利用的要求。

2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茶叶包装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与包装设计联系密切,茶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茶叶包装设计提供了广泛的创作源泉和设计理念。下面从文字、图形、色彩、造型等四个方面,深入研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茶叶包装设计方法及应用。

2.1文字设计

作为茶叶包装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文字起着最为突出的作用。为了彰显中国传统文化,表现茶叶的文化内涵,茶叶包装设计中可以使用与茶叶相关的中国诗词、风俗、故事等文字。这些文字作为载体,可以将中华茶文化充分展现出来,既向消费者展示了茶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又提升了茶叶优美的意境,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突显出来。通过包装设计文字字体的变化,将茶叶文化内涵表达出来的同时,向消费者传递中华书法之美,烘托出美好的意境。还可以将茶叶的自然形态融入到包装设计的文字中,以简洁的点线结合,平衡视觉美感,呈现出简单质朴的意境气质,体现茶叶包装文字设计的自然之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完美融合。

2.2图形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图形同样为茶叶包装设计提供丰富素材,尤其是与茶叶种植、茶艺、茶俗等相关的图形,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更是屡见不鲜。与茶叶相关的绘画是茶叶包装设计中最常用的表现方式,通过饮茶、烹茶、种茶等古代文人的生活画面,反映出人与自然和平共处、文人雅士闲适优雅,茶艺、茶道相关的精神通过上述图画得以完美呈现,也加深人们对中华茶文化内涵的理解。此外,种茶场景、产地风俗、茶叶外貌等也是茶叶包装设计中最常见的图形,可以直观体现出现代制茶技艺水平。我国各茶叶产地的风俗民情,各类茶叶的千姿百态,这些都可以通过茶叶包装设计呈现出来,实现茶叶的文化内涵与现代包装设计的美观性完美融合。

2.3色彩设计

色彩是能够给人们带来最直观感受的视觉要素,研究表明人类接收外部信息时,超过80%的信息是依靠视觉获得的,色彩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色彩可以有效表达茶叶产品特性等重要信息,在茶叶包装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合理应用情感色彩,可以使消费者产生愉悦的心理享受。在茶叶包装设计中,以绿色为基调,给人以青山绿水的感觉,呈现清新自然的田园风格;以棕(褐)色为基调,给人以古朴端庄的感觉,呈现中华茶文化的历史悠久;以红色为基调,给人以热闹喜庆的感觉,深受中国人的青睐;以白色为基调,给人以素净雅致的感觉;以金色为基调,给人以华丽高贵的感觉。不同的色彩呈现中华茶文化的不同内涵,色彩的感染力与茶叶文化内涵完美整合。

2.4造型设计

在茶叶包装设计中,造型是展示中华茶文化的重要途径。良好的茶叶包装设计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造型素材,然后再加工设计。从茶艺、茶俗、民间文化中挖掘灵感,根据古代茶具、乐器等设计外形多样的茶叶包装造型,有些精美包装甚至可以作为观赏的艺术品。如使用原生态的材质便于茶叶存放,采用考究的工艺,将整体造型设计得古朴典雅,这样的设计艺术感极强,将中华茶文化之美完全呈现。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结合所使用的包装材质,再经过前面的文字、图形、色彩设计,将它们有机融合起来,一方面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另一方面增强了包装造型的有趣性,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茶叶包装的造型设计中,使得中华茶文化得到传承。茶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产生的中华茶文化也极具内涵,茶叶包装作为传播中华茶文化的载体,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开展茶叶包装设计研究极具价值。论文首先梳理当前主要茶叶包装形式,再对当前茶叶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文字、图形、色彩、造型等四个方面出发,深入研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茶叶包装设计方法,对茶叶包装设计研究引入新的理论,同时将中华茶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制茶工艺论文范文

一、茶艺萌芽与茶文化初起

先秦至初唐是中国茶艺发展的萌芽期,这一时期的茶文化主要呈现物态文化层内容,涉及茶叶加工、饮茶方式,品茶时使用的茶叶、水、茶具等。茶最早是作为植物性食物来源之一而被人们当菜食用。人类在食用茶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茶的药用、饮用功能。三国时期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段文字已明确了几个问题:一是记述当时饼茶的制作方法,二是呈现煮茶法基本流程,三是指出当时已将茶叶作为醒酒的饮料,说明开始关注茶叶药用功能。而早期对茶艺的具体描述可以追溯到晋杜育的《荈赋》,文中写了择水:“水则岷方之注,挹笔清流”;选器:“器择陶简,出自东隅”;还有酌茶:“酌之以匏,取式公刘”;甚至还有品赏茶汤:“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以上说明当时煮茶已形成一定规范,寓示着中国茶艺的雏形已经形成。尤其是杜育在《荈赋》对烹茶初成时的茶汤美态的描写,和后来陆羽《茶经》对汤花的描写、宋人对点茶茶汤的描写何其相似,在这个意义上杜育《荈赋》开启茶艺美学的源头。与这一时期茶艺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是民众的饮茶之道开始与日常的衣食住行等活动紧紧联系在一起,初步形成茶文化的行为文化层。据史料记载,东晋时饮茶就成为一种迎客的方式。南北朝时期,在南方客来敬茶已经成为社会交往中较为普遍的礼仪,还出现了以茶作祭。如《南齐书、武帝本纪》记载齐武帝萧颐立遗嘱,以茶饮等物作祭。另外还出现了孙皓以茶代酒、陆纳等人以茶示俭的故事,说明随着茶艺的发展,茶事已经和儒家倡导的廉洁俭朴的君子风范相结合。茶文化的观念文化层是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审美情趣以及茶艺操作过程中追求的意境、韵味。纵观南北朝时期,佛教兴起,僧侣用茶提神,认为喝茶有利于清心潜修;文人墨客以茶助文,认为喝茶有利于激发文思;上层统治者将饮茶视为生活享受,认为喝茶有利于养生益寿,以上种种都寓示着茶文化的观念文化层内容初见端倪。

二、唐代茶艺的蓬勃发展与茶文化的形成

茶文化的物态文化层内容与茶饮方式最为密切相关。唐代蒸青饼茶的制造及煎茶的步骤都形成了一定的程序。唐代蒸青饼茶的制造:“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煎茶茶艺成为唐代富有时代特征性茶艺,唐人煎茶时,饼茶须经炙、碾、罗三道工序,接着取火、择水、侯汤,“三沸之后酌茶、啜饮”。值得注意的是唐时茶器具已与食器、酒器分离,出现了专用茶器具,陆羽《茶经•四之器》中就详细记载了二十四种茶器具。唐代常伯熊进行茶艺表演时穿黄衫、戴乌纱帽、手执茶器进行讲解,已具有观赏性。以上种种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物态文化层内容。780年陆羽《茶经》的诞生是茶文化形成的标志。陆羽的《茶经》有丰富的茶文化物态文化层内容,记述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经》还包含复杂的茶文化观念文化层内容。如认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提出了具体的茶器美学主张,认为越瓷“类玉……类冰……越瓷青而茶色绿”在三个方面完胜邢瓷。形容煎茶茶汤上的沫饽“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陆羽把本来源之于物质需求的饮茶活动,升华为包含美学意味的艺术过程。唐代饮茶之风盛行,逐渐形成了宫廷茶道、寺院茶道、文人茶道、平民茶道,唐代茶文化行为文化层的复杂化更进一步深化其观念文化层内容。唐代的茶文、茶诗、茶画、茶歌,无论从数量到质量,从形式到内容,都大大超越了唐以前的任何时代。文人们以茶喻人、以茶明志,借茶抒情,将日常的饮茶与审美活动、精神追求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内涵,提升了茶文化的品味。特别是唐代的寺院茶礼,僧人在利用茶自然功效的基础上,将茶事技法和佛门仪规相结合,把茶从炊饮的物质层面推进到礼仪艺术的精神层面。“茶道之父”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描写了饮茶的三个层次:“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皎然不仅首次提出“茶道”一说,还认为通过品茶心灵得到净化,悟得人生之道,甚至可以达到羽化成仙的更高思想境界。除此之外,陆羽认为茶适合精行俭德之人,刘贞亮提出《茶十德》强调饮茶有助于社会道德风尚的培育。裴汶在《茶述》中指出茶中蕴涵“和”的哲学理念。这样,一方面儒释道精神融人,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茶文化也以它恢宏的气度,包容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志向,佛门苦修悟性成佛的信念,道教清净无为长生不老的追求,茶文化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成长为各代文化百花园的一朵妍丽奇葩。盛唐整体经济繁荣,对边疆少数民族多用抚慰手段,茶是易马的主要货品,因此对茶的控制就成为国之重策。公元756年开茶马交易先河;公元782年,唐德宗开征茶税;公元835年,开启了一千多年的榷茶制。茶法开启于中唐,一方面有力证明茶饮与唐代经济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也昭示了茶文化制度文化层的形成。

三、宋代茶艺与茶文化

宋代的点茶、斗茶、分茶是技术性的,更是艺术性的。点茶有一定的程序,过程中讲究动作优美协调,这使点茶茶艺成为一种具有表现性的自我意识的展示。斗茶每道技术工序,都呈现出一种富于力度的动态美,讲究茶质要佳,茶色贵白,茶香贵真,茶味贵甘,所用的茶盏宜黑宜精,所选的泉水宜洁宜净。尽管斗茶的初衷是评比出优质茶叶作为贡茶,但斗茶者看到的是美的色彩,听到的是美的韵律,获得的是美的感受。宋代“分茶”是煎茶后将茶汤倒入盏碗中击拂,以汤面幻化出花鸟书画等为特色。分茶是在点茶茶艺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出娱乐性和欣赏性,达到了非常人所能企及的程度。以上宋代茶艺的种种特色,带来了宋代茶文化的物态文化层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宋代茶艺兴盛,我们不难从茶香氤氲中窥见宋王朝的时代文化精神。宋代的茶诗是历代数量最多的,流传下来的就有800多首。茶词则是宋人的独创,苏轼、黄庭坚、秦观均有传世名篇。宋代茶诗词中文人将茶比作君子或美人,苏轼说:“从来佳茗似佳人”将茶茗的自然属性人格化,并提升为愉悦的审美感受。宋代诗词中还有描写品茶时那种超越色香味直觉的美妙感受,诗中宁静淡泊的人生风范,精雅脱俗的内向性充分展示宋代文人雅致的品茶风尚。与通过茶诗、茶词表达感性的饮茶心得相呼应的是宋代茶叶著作中非自觉的茶道观念。据统计,宋代留下的茶书近30种,除了皇帝亲著《大观茶论》之外,还有丁谓《北苑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宋徽宗《大观茶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表达了“致清导和……中淡闲洁,韵高致静”的茶道精神。由于宋代讲究制茶和斗茶技艺,并不重视对茶道精神的阐释,这使宋徽宗之说显得更为难能可贵。宋代点茶、斗茶的普及使宋代茶文化的行为文化层呈现出浓厚的大众性、娱乐性、实用性特点。由于宋代的城市与集镇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市民茶文化逐渐成为主流。在宋代日常生活礼仪中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赠友、以茶联谊等已是普遍现象。茶进入婚礼,有了“三茶六礼”之说,甚至以茶敬神、以茶祭祀,茶成为宋代向神灵、先祖表达虔诚敬意的最佳方式。总之,茶被广泛运用于宋代民间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其蕴含的思想内容都与茶道精神中的和、敬、清、美、性、融、伦等相通。另外,早在晋代时,我国已经出现将茶水作为商品进行销售的商业行为,唐代茶馆出现并逐渐普及,宋代茶馆进入兴盛期。宋代茶文化的制度文化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元983年逐步推出榷茶制度和茶马互市两项重要国策。宋代茶税政策变化多,茶业初以官买官卖为主,后实行“茶引法”。

四、明清茶艺与茶文化

(一)明代茶艺的变革带来茶文化物态文化层的变化

明代茶艺的变革是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机缘下产生。唐宋时就有的炒青工艺在明代被推广,进而成为制茶主流。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废除团茶而兴散茶,散茶的推广、明代瀹饮法的出现是中国饮茶由繁变简的重要历史转折点。从此人们不必将茶先压成饼,再碾成末,只要将茶叶置于茶壶、茶盏中,用沸水冲泡即可。袁枚《随园食单•茶酒单》记录武夷岩茶泡饮法:小壶,小杯,嗅香、试味,徐徐咀嚼,描摹出今天工夫茶艺的原型。到了清代晚期,工夫茶艺就已经很成熟了。其主要程式为:煮水、温壶、置茶、冲泡、淋壶、分茶、奉茶。工夫茶艺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茶具器皿配备精良,以一定程序烹制,还在于调动眼耳鼻舌玩味,在泡茶品饮的过程中行为的从容预示了内心的和谐,内心的和谐进一步成就了生活的秩序,从而提升了饮者的修养境界。另外,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使茶的香味得到了更好的保留。明代茶艺的变革还改变了唐以来的品茶情趣,因为泡散茶,杯中的茶汤就没有“乳花”之类可欣赏,因此品尝时更看重茶的本香与本味。茶艺流程简化后,明清茶人更讲究品茗氛围,讲究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茶艺的艺术功能,也表现出明清的茶文化深受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中国茶具的使用从陆羽的《茶经》开始,就讲究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从唐代越瓷到宋代黑釉茶盏、元青花带托小盏,再到明清的紫砂茶壶都很好地将宜茶、宜美因素融合。紫砂茶具不仅因为瀹饮法而兴盛,更成为“工夫茶艺”的必备茶具。紫砂茶具由于特殊的材质构成,泡茶不吸茶香,不失原味,不易变质、茶色不损。更为神奇的是历经岁月积淀,壶身色泽日渐温润,注入清水,也能倒出幽香的茶汤,达到“此处无茶胜有茶”的境界。几百年来,紫砂壶在实践中摸索并日趋成熟的工艺程序、制作技法、装饰手段都积淀了茶文化元素,尤其是紫砂壶在壶泥、壶色、壶形、壶款、壶章诸方面,融合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手法,时至今日,有些紫砂壶的艺术价值甚至远远超过了实用价值。明代茶饮方式的变化进一步促使饮茶由贵族化、文人化走向大众化,从而使茶文化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直接促进了明清茶文化行为文化层的丰富。明清时期茶文化制度更迭显著,明代完善了茶引制度,清沿用,清末,茶票渐代茶引。清代乾隆之后,“茶马互市”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二)明清茶艺的种种创新带来了茶文化观念文化层的复兴

友情链接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