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特检机构知识管理中软件化的应用

特检机构知识管理中软件化的应用

摘要:目前,我国在专门针对特检机构的知识管理理论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机构的知识应用主要在显性知识上,隐性知识的管理系统开发应用还是空白。本文通过分析知识管理在特检机构应用的现状及难点,以压力容器中的液化石油气储罐检验为例,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该应用模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软件化;知识管理;特检机构

1知识管理在特检机构应用现状与应用难点

自主知识管理引入我国后,知识管理在众多领域都有相应的研究。尽管知识管理思想引入已有很长时间,但是我国的企业知识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知识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等方面缺乏系统的、有组织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将可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以便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简而言之,知识管理就是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知识的识别、获取、分解、储存、传递、共享、更新、创新等过程,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不断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不断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一种循环。特检机构是指主要负责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第三方、公益性机构。对特检机构的知识管理是将机构中存在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资源进行梳理、开发以及管理,以此来管理机构创造出来的知识,提升机构创造价值的能力,实现知识资源增值。机构的知识管理主要包括知识的采集与梳理、创造和维护知识设施、更新组织和转化知识资产、使用知识提高机构价值等内容。目前,我国在知识管理方面进行的系统性理论研究和应用,大多集中在创新型企业或研发机构,而专门针对检验研究机构尤其是特种设备研究检验机构的知识管理研究较少。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显性知识是一种以文字与数字来表达,以资料、科学法则、特定规格以及手册等形式展现的知识,如检验报告、检验案例、作业指导书、仪器说明书、使用手册等形式;隐性知识则通常是个人化而有弹性的东西,因人而异,很难用公式或文字来加以说明,因而也就难以流传或与别人分享。隐性知识分为技术层面和认知层面:技术层面包括个人技巧、实践经验、知识理解等;认知层面包括理想、信念、价值、心智模式等。对特检机构而言,显性知识具有稳定和明确性,而大量的知识却是处于隐形状态的,具有偶发性、散乱分布的特点,资深检验人员所具有高超技能和丰富经验本身就很难通过文档的形式完全表现,加上特检机构的知识管理并未被专门研究,就更加无法将这些隐性知识加以管理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对知识管理进行研究,知识管理在机构的应用实践中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在理论方面,文献1结合特检机构的特性,从知识的载体形式和加工手段的不同来区分,将特检机构的知识资源分为实物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模式资源和技术资源五类,实现了把特检机构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按知识资源分类,将知识的按类梳理[1]。文献2在文献1的划分基础上,结合实例详细论述了这五种知识资源的获取和加工方法,并简要阐述了在特检机构中实施知识管理应用的基本流程[2]。在实践应用方面,文献3的作者则是从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开发利用方面论述安全技术档案的重要性,如检验报告档案的数字化传输、检验案例档案的安全风险预测、数字档案的数据共享[3]。在文献4中,作者以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综合信息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为案例,阐述了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开发,从而实现与动态监管部门的数据对接、原始记录和报告电子化存档,并根据原始记录自动生成检验报告,用户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方式验证电梯使用标志的真伪等功能[4]。文献5的作者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背景下,提出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运用大数据思维阐述了多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整合,为特种设备检验工作与大数据技术理念的融合提供思路。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理论方面专门针对特检机构的知识管理理论研究非常少,基本上是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应用方面,许多研究人员和机构从已有的显性知识出发来实现对知识的应用等,而隐性知识的管理系统开发应用还处于空白。例如很多机构从安全技术档案、平台建设、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入手,实现机构知识的增值和应用。但就如何实现隐性知识的获取、显化方面,相关研究目前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知识管理在特检机构的应用中主要难点体现如下:检验人员的不确定性对检验质量影响较大,技术经验的重现难度大;数据资源处于储存状态,利用率较差,人员难以快速获取相关的信息和知识;特检机构大多数更侧重于检验业务上,较少能够系统的应用知识管理理论和建设组织知识管理结构体系。

2软件化在特检机构的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模式

工业技术软件化是工业技术、工艺经验、制造知识和方法的显性化、数字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它的成熟度直接代表了一个国家工业化能力和水平。这是一种典型的人类使用知识和机器使用知识的技术泛在化过程,知识自动化是其中一条重要路径。特检机构知识管理中的软件化主要是立足于目前机构中现有的资源,以标准化和模式化建立组织架构,将隐性知识显化,并与显性知识一同实现知识的数字化和系统化,实现对机构知识统一管理与利用。

2.1软件化在应用中的定位和目标

(1)将显性知识,如标准规范、手册、检验方案等这类基础知识文档,以及专家人员的经验等隐性知识进行知识软件化应用。(2)形成知识小程序库,用程序取代文档。(3)为检验人员的检验质量提供便捷化的辅助检验工具,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4)为机构建立包含知识小程序的检验规范与专家经验池,供检验人员使用。

2.2软件化在应用中的模式

(1)知识梳理:按检验业务类型对标准规范、检验方案、专家的经验进行梳理,形成一系列具有明确输入输出数据的知识模型。(2)程序开发:将梳理的知识模型,按照统一的规范,开发成独立的知识小程序。(3)云端管理:基于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平台建立机构APP池,统一管理存储知识小程序。(4)程序使用:检验人员与企业用户通过软件客户端可以获取知识小程序库的程序,快速查阅相关规范、专家的经验、检验报告等。(5)AI辅助功能:为实现经验数据的价值最大化,通过AI辅助功能,通过对记录的大量检验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训练出经验数据模型,在使用过程中,智能推送给相关人员。

3软件化在特检机构的知识管理中的实施流程

3.1知识管理实施流程

参考文献1作者,将特检机构的知识资源分为实物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模式资源和技术资源五类,对特检机构的知识进行梳理。其中,实物资源主要包括特检机构内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特检机构的数据资源主要有检验检测数据、客户数据、设备数据、化验数据等;信息资源是在检验人员基于数据资源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分析整理后获得;模式资源是指人们在长期工作过程中总结形成的被验证有效的工作过程。从特检机构的知识梳理可以看出,需要软件化应用的资源有数据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物资源在于平台和云端的建设,而模式资源是机构的体系建设,是软件化应用的基础支撑。基本应用流程如图1所示。

3.2软件化在特检机构中的应用

将特检机构的知识分类管理,按模块梳理,以承压类压力容器中的液化石油气储罐检验模块为例,简要分析软件化在特检机构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相关对比内容见表1。

3.3软件化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优点

3.3.1软件化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a.该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部门、企业用户、行政管理机构,需要总体规划、系统协调;b.需要专业的程序开发公司对软件进行开发,成本较高;c.各类知识的前期材料梳理工程量大,对机构人员数量和专业性要求较高;d.隐性知识的软件化语言描述标准难度较大;e.后期需要不断的维护与更新。

3.3.2软件化在特检机构的应用优点a.将隐性知识显化,知识得到有效管理,完成机构的知识管理储备;b.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对专业技术与经验的要求较高,通过软件化可以降低对人员的经验依赖;c.软件化具有统一性与完整性,减少人员对检验质量的影响;d.检验人员与企业用户可以快速查阅到相应的知识模块,获取相关信息;e.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就可以完成软件操作,比平台操作更便捷。

4结语

特检机构具有工作人员文化程度高、专业技能强的特点,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机构的信息资源、数据资源、技术资源通过软件化的手段,将这些知识管理起来,具有行业的应用优势。通过软件化手段将各类知识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知识共享与云端管理相结合,实现高效的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使机构与企业用户的知识不断积累与创造。知识管理有利于机构知识得到管理,是一种共享文化,更是政企共建的实践,通过特检机构知识管理管理系统建设,使机构成为学习型机构,借助云端管理使机构与企业互联互通,增进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发展,保障企业特种设备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慎如,胡静波.浅谈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知识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7(25):274-275.

[2]张建,张宏飞.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开发利用实践与思考[J].兰台内外,2021(2):76-78.

[3]时亚南,闫歌,鲁玉坤.机电类特种设备综合检验信息平台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0,36(8):25-27+51.

[4]赵秋洪,刘伟,于航.浅谈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特检”[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9,35(8):1-5.

作者:黄俊伟 单位: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莆田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