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语文中作文教学探讨(8篇)

小学语文中作文教学探讨(8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方法

语文作文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这都是一个让教师感到头疼的课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完成一篇小作文也并不容易,作文对于他们来说是个“讨厌鬼”。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作为出发点,以此提高学生对于写作的热爱。从前的小学作文教学都是从三年级开始,现如今小学作文的教学从小学生刚上一年级就已经开始了,小学生从最基础的字词开始直到能将一句话完整地说出来,然后组成较为通顺的句子,这些都为作文打下一定的基础。须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很有限,条理还不是很清晰。如何让语文作文教学变得更加有效,这值得我们去研究。

一、让小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拓展他们的思维

“生活从来就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双能够发现的眼睛。”小学生们的活动空间比较狭小,对于生活的世界还不是很了解,他们每天都循环在学校和家这两个地方,有很多小学生从三、四年级一直到五、六年级,写作的题材都是类似的,这是因为他们对于外界事物所知甚少,思维的认知还很局限,对此,教师和家长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和家长一方面要经常带孩子们去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去认识所生活的世界,让他们去了解生活以及观察社会中存在的现象,这样他们不仅对生活的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在作文的时候就有素材在手。另一方面要注重拓展孩子们的思维。思维是一朵很美丽的花,从思维入手来开阔学生们的思维,一旦思维得到了开阔,学生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这和传统的语文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教学生们背诵唐诗宋词,学生们在写作时生搬硬套,不仅写的作文层次浅,也会对学生的想象空间起到抑制作用,没有自我发挥的余地。所以,教师在教学作文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思考,这样学生们在写作的时候,思维就会很活跃,写作素材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灵感也就很容易迸发出来。

二、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写作知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至理名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最真实的写照。对于写作而言,知识的积累至关重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对于知识的积累要求很高。读书是积累知识的过程。很多小学生都不喜欢读书,所以他们在写作的时候就会不知如何下笔。知识的积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对他们写作有帮助,同时也会让他们得到新的认识。书籍是人类灵魂的营养品,一个不喜欢读书的民族是不会有前途的,读好书就如同和一个有智慧的人谈话一样。有很多的学生家庭条件不错,经常能出去游玩,这对他们的阅历是有帮助的,但是这并不够,读书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只有阅读才能提升思想境界。一个人读书和不读书写出来的文章是有着很大区别的,不读书的人写出来的文章用词平淡、缺少韵味。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多读书,并且学以致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这需要教师们有足够的耐心,在读书学习中如果发现好的词语、好的文章要和学生们进行分享、交流,促进共同提高。要鼓励学生对好的文章进行仿写,但这绝不是鼓励学生抄袭。在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思考,想象力是思维之花,通过写作去培养灵感。

三、师生间有效互动,促进彼此情感交流

一个人在写文章的时候是否注入自己的情感于文章之中,是很容易就能看出来的。有的文章虽然用词华丽,辞藻丰富,但是读起来却让人感觉很生硬,这就是因为文章中没有情感,因为缺乏情感,文章就会失去真实性和感染力。与此相反,有的文章虽然可能用词一般,但是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这就是因为其中有真实情感的流露,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精髓在于意境和情感,情感才会让人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在写作时融入情感。教师在修改学生们的作文时,也要投入自己的情感,不仅要将学生作文中有问题的词语修改通顺,也要在评语中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对学生的肯定和希望,让学生在看到评语后产生出对写作的信心,情感得到升华。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共同讨论,把学生们当成朋友,以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将爱和情感融入进写作之中。

作者:陈晶 单位:长春市空港新区西营城中心学校

第二篇:小学作文教学突破情感与语言难点策略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作文在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着力就小学作文教学如何突破情感和语言表达策略的问题进行简单论述。

一、扎根生活,体验情感,让作文具有真情实感

1.情感在作文中的重要地位。“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心理学大辞典》解释)。《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因此,就作文而言,情感是小学生作文的动力,只有情深,才能文美。作文是个人情感的倾诉、表达与交流。因此,情感在作文具有重要地位和作业,没有情感的作文就不成其为作文,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吸引力。2.作文的情感需要生活积累。因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在有很多的孩子对人、对事缺乏一定的感情。有的父母对他疼爱有加,可是他却无动于衷;有的不能同情弱者等。表面上看是不懂礼貌,实际上是对人、对事感情淡漠,激不起他们情感的波动。但是,儿童的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如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生活永远涵濡于情感之中,就觉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所以情感的培养是离不开充实的生活的,对于思维能力并未充分发展的小学生,情感非常容易被激发起来,容易兴奋、激动。一旦儿童的认知伴随着情感,他们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和表达语言。3.指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一是要善于激发作文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以鼓励、肯定,增强学生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有充分的激情投入到作文中,才能把他们内心的各种情感释放出来,流淌在文字之间。二是指导积累生活情感。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从自己认知的生活世界中积累情感——喜爱、热爱、开心、孝敬、尊重、憧憬、憎恨等,并将自己这些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写入作文中,让作文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灵动与感染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不是停留在单纯的认识事物上,而应在认识事物的同时,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只有对客观事物有了深刻的情绪体验,才能写出具体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写他们熟悉的、了解的、有情绪体验的事情,写他们的心里话,抒发他们的真情实感。

二、训练语言,注重批改,提高作文的语言表达力

1.注重语言训练,提高作文表达能力。“写东西就得运用语言。语言运用得好不好,在于得到的语言知识确切不确切,在于能不能把语言知识化为习惯,经常实践。”(叶圣陶语)作文就是语言表达、交际的载体,是语言运用的综合实践。因此,要提高作文中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要不断加强语文训练。语言训练,主要靠课内阅读,读写结合。阅读教学中,个别老师不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造成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差、积累少,学生语感不强,写出的作文语言枯燥、乏味。还有个别老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忽略了作者是怎样写清楚这个内容和怎样表达这个思想感情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完成提高阅读能力的任务,而且还要完成提高写作能力的任务。因此,阅读教学应该是由两个过程组成的,一是由语言———内容;一是由内容——语言。前者,对课文达到初步理解;后者,完成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词造句的。往往,一些老师在阅读课上仍然是重第一个过程,而忽视了第二个过程,因此,学生在语言上受益不大,这也是小学生作文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阅读课的读写结合,还要体现在平时练笔上。最好是经常有小练笔,并随着平时的练笔而渗透作文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技巧。2.注重批改,提高作文语言运用技巧。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上,教师批改作文是很重要的,专门从事中小学写作教学研究的格雷夫斯教授认为:“师生之间正常的个人磋商是写作教学的基础”。所以不论是面批、讲评课上的口头评语,还是作文本中的书面批语,教师必须认真、仔细地听取和阅读。对于学生作文中精彩的、生动的、感情充沛的语言表达,要给予肯定;对于学生作文中的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的地方,必须要指出问题所在,应该怎么修改,使学生直接受益,从而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3.加强课外阅读,学习语言运用策略。阅读是训练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课外阅读,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在学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4.多写读后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训练,不断增加阅读量是提高学生运语言文字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加深理解,而且还可以学习、消化名家和名作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和策略,所以今后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多读书,多练笔,多写读后感,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总之,作文贵在情真,只有真挚的情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些情感需要一定的文字来叙述和表达。因此,作文教学既要注重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又要引导他们善于表达“真情实感”,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共同训练,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学生作文的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李海华 单位:湖北省襄阳市长征路小学

第三篇:小学作文教学的经验谈

摘要:小学生作文不是教出来的,是通过教师设计的各种扎实有效的活动训练出来的。作文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空头的理论技巧讲解对小学生而言意义不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立足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边写作,感悟到写作的真谛,进而迈进写作的大门。

关键词:体验;实践;技巧;能力;道理

小学语文具有基础性的地位,重点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作文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目标和各种思想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作文是语文教学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在提高其写作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个全面的提升。

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语文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学习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符合自己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通过写作将自己的所学加以综合运用。然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觉动脑思考和主动动手写作的习惯没有养成,因此其写作能力较差,还不知道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思考,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渗透到他们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引导他们积极观察、分析自己周围的人、事、物,并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借助文字升华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语文实际教学,结合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反馈情况,及时、适当渗透二些新的语言知识和新的思想元素。例如,在二年级语文教学中有以树的名称归类识字的课文,笔者针对课文实际,有意识地渗透了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语言训练。学完课文中的字与词,笔者便有意提出问题:“咱们家乡附近都有什么样的树?”“哪些树是最常见的?”“哪些常见的树是大家最喜欢的,它们都长什么样子?”(通过树的形状,再到书的细节,如树的干、枝、花、果等情况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展开属于自己的想象)“这些树各自的生长习性,以及形状是怎样的?它们分别在什么季节发芽、开花、结果……”笔者有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思索,然后回到课堂上来集中展示。没承想,学生们说出了许多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动形象的句子。比如:“柳树长着长长的柳丝,随风飘呀飘,多么美丽啊!”“柳树像一个美丽的小姑娘,立在河边,看着河水从脚下流过。”“柳叶像女孩弯弯的眉毛,片片向下。风一吹,发出轻柔的声音,令我们陶醉。”就这样,学生得到了语言思维和表达方面的初步训练,这为其以后正式学习作文打下了基础。笔者对学生的表现十分满意,又进一步引导他们把这些语言片段加以串联,成为段落。“刚才咱们说的话是介绍什么的?”学生齐声回答:“是描写树的。”抓住机会,因势利导,兴致勃勃地进行了小结:“同学们,你们表现不错!已经会写文章了。刚才说的那些话,就是一篇描写树的好文章。回答前两个问题的话是一个自然段,回答后两个问题中每种树的样子、生长特点的话分别是一个自然段,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这就是说,把几个意思相关的句子,按着一定的顺序连起来就是一段话;把几个意思相关的段按顺序再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你们写作文时记住这一点就行了。”同学们个个点头。就这样,通过作文前的这种过渡训练,为以后学生学习作文打基础,这是笔者进行作文教学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学生作文不必等到三年级正式学习时才进行教学,在正式学习作文前,适当进行一点准备性的教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二、指导学生学会捕捉素材

在进行正式作文教学时,笔者发现有些小学生害怕或者不情愿去写作文,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作文课时他们拿着笔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看着其痛苦的样子,笔者心里也很着急。这是何故呢?问学生,学生回答很简单:“无话可写,无从下笔。”面对这一局面,作为教师不能着急,此时最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学生捕捉写作的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和素材库,指导学生学会捕捉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一环。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自己身边的生活,教会他们如何认识生活、分析生活,让他们自觉养成捕捉生活素材的好习惯。如:学校举行的班会课是捕捉作文素材的一个窗口。在每周例行的班会课上,老师批评了谁,表扬了谁,这些内容都可以用日记的形式,写成各种不同题材的观察生活的小作文。根据内容的需要,在写作形式上可以自由灵活一点,内容可长可短。还有每周一的学校晨会,校领导总结学校上一周的情况时,要求学生注意认真听讲话内容。领导讲话的内容,大都富有文采,是小学生初学作文进行小练笔所模仿的好素材。还有家庭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情,比如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交往,以及生活变迁带来的各种生活感悟等。总之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的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情绪波动,带来精神感悟,这些都是写作的素材。生活处处皆文章,关键是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当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之后,《写作》2017年第10期自然会有感而发,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此时再加上适当的指导,学生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而不是内容空洞的文章了。可是观察生活也不是一日之功,贵在引导学生养成自觉的习惯,找准把握生活的切人点。

三、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读书和阅读的好习惯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因此作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让外因更好地促进学生内因的变化。让学生获得写作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以学生为主体,在扎实有效的训练中下功夫,想点子,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小学生虽然掌握的语言词汇少,但好奇心强是他们的一大优势。教师必须利用好这一优势。众所周知,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学生内心普遍比较浮躁,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自觉读书学习的习惯和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大不如从前。学生阅读能力是提升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面对目前的现状,下一番功夫,围绕如何破解学生阅读能力差,如何突破这一制约作文教学的瓶颈因素做一番文章还是很有必要的。现实生活虽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但名家的文章也是浓缩的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读名家的文章,向他们学习观察和了解生活的本领,不失为学好作文的一条捷径。因此,一名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读书和阅读的好习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经典阅读,陶冶思想性情,提升生活品味。只要学生养成了自觉阅读的好习惯,其写作能力的提升指日可待。有了阅读能力做保障,学生作文也就有了一个可靠的基础。小学生的作文不是教出来的,是通过教师设计的各种扎实有效的活动训练出来的。作文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空头的理论技巧讲解对小学生而言意义不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立足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边写作,边感悟写作的道理和技巧,这样学生才会渐渐感悟到写作的真谙,从而迈进写作的大门。

作者:徐国英 单位:张店区祥瑞园小学

第四篇: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摘要丨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知识运用,如何让学生快乐的习作,不为写作文去胡编乱造,老师需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在生活中创设情境,激发习作兴趣。平时要求学生学会观察爱上读书,学会积累真正做到让学生轻松进课堂,快乐写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快乐习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俄国最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冈察洛夫说:“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由此可见,生活体验,是任何写作的基础和前提。由于社会的进步,现在学生的许多生活体验往往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丰富。比如,生活要勤俭节约,做事情要想成功就必须能够吃苦等等,他们没有经过物质匮乏的生活,也没经理过生活中的困难,所以很多道理,在这些孩子脑海里,是没有共鸣的,甚至是无法理解的。而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老师们经常用语言向孩子们描述写作思维,这让孩子们很难进入到良好的写作情境之中,甚至动笔了,往往也是无从下手,或者言之无物。我的感受是,如果能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生活情境,就会激发起他强烈的表达欲望,写起作文来,自然就得心应手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学习的前提。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我让学生回家以“今天我来做妈妈”为主题,与妈妈互换角色。在这一天里,要像妈妈一样做家务,关心全家人的生活(完成不了的妈妈从旁协助)。孩子们领到我布置的任务后,个个兴高采烈,欢呼雀跃,都觉得妈妈平时在家所做的事情,都很简单,他们都能做好。可是第二天上课,孩子们个个神情凝重地对我说:“老师,我们错了。平日里我们以为妈妈每天就做那么点事情,应该不会很累。原来她们每天要做的事情,是那么的纷繁复杂、琐碎无比。她们真是太辛苦了!”当孩子们与他们的妈妈找到了共情体验的时候,幼小的心灵打开了情感的大门,写作的兴趣被深深激发,甚至觉得心中波涛汹涌,不吐不快。此时,再让他们动手去写《我的妈妈》,几乎都没费什么心思,就写出包含深情的小文章。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弊端。

二、立足生活,学会观察

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课堂和家长会上,我经常给学生和家长讲伯牙学琴的故事。古时候,有个叫俞伯牙的琴师,他是成连先生的学生。俞伯牙学琴三年后谱写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俞伯牙十分得意地把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我带你去拜访我的一位老师,向他讨教以后,你一定会大有收获。”一天早晨,成连先生与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我所说的这位高人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10天以后,我再来接你。”成连先生离开海岛后,俞伯牙找遍了全海岛,也没见那位高明的琴师。后来,他郁闷地坐在礁石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当他听到海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和身后高山上传来的阵阵松涛声,让他突然迸发出了新的音乐灵感,如同醍醐灌顶般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抚琴弹奏起来。10天过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声夸奖说:“妙极了,这是我听到的最动听的乐曲了!”当时,有个名家叫钟子期,盛赞“高山流水”曲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从此,“高山流水”这首曲子便名扬天下,流传至今。伯牙学琴的故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生活体验是创作的源泉,鲜活的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踏踏实实的感受生活,老老实实地向生活学习。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底子薄。如果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不注意积累素材,一遇到命题作文,必然是心如四野,笔下空空,只好眨着眼睛望着天花板了。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平日里我注意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如指导学生写春游时,由于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少,针对实际,我先不急于让学生写,而是花了两节课,与学生一起走出校门,到田野中去看看。在观赏游览中,注意交给学生观察方法、观察顺序,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中,学生实地观察得到亲身体验,再写起作文来就如鱼得水了。

三、爱上读书,学会积累

如何学习习作,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古今中外无数人揭示出来的一条经验就是多读。高尔基甚至说:“我认为我身上的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书籍所给予我的。”“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常常以此来激励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多读书。为了让学生愿意读书,我时常在班级中开展评选“读书大王”“讲故事大王”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读书的乐趣。此外,我也参与其中,“谁与我比”就是老师、学生把自己一周来读的课外书,每周五在班级相互交流(交流所读书名,内容以及读书收获)。比比谁读的书多、读的透彻,评选出本周“读书之星”,张贴于光荣榜上。因为有了我的参加,学生读书热情高涨。然后,我鼓励学生读后要有记录。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摘抄本,随时将所学到的好词、好句、好段,分门别类记录下来,并且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们的语言有了明显变化,说起话、写起文章来,再不像以前那样的简单贫乏,而是有韵味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读多了,思想自然会更加丰盈,语言表达能力会大有提升,写作起来,当然就觉得轻松自如了。

四、多与多练,提局水平

写日记,可以说是最好的训练语言、提高习作水平的方法了。写日记,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难。但要想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却不容易。写日记贵在坚持。日记,尽量做到天天写。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失去了写日记的作用。可是如果规定学生每天都要写日记,还规定篇幅的长短、内容如何,学生可是会抱怨的,也会害怕的。为了不让他们感到枯燥、烦闷,不让他们产生畏惧心理,我们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方式。比如:可以改变日记形式,不一定非要规定多少字,要有多少内容等等。可以写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可以让学生用漫画形式,画出所想写的内容;如果觉得没什么可写,可以摘抄课外书中优美段落(但必写一两句感受);可以让家长参与,与学生合作写日记;老师也可以参与,与学生一起写日记,然后在班级上交流。形成全员参与,全面发展的局面,这样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我手写我心”“快乐作文”,并不能仅仅只是口号。作文教学需要教师发挥聪明才智,立足生活,积极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教会学生观察、写作方法,逐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轻松进课堂,快乐写作文。

作者:雍敏 单位:安徽省定远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第五篇: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作为是其重点以及难点。然而下学作文的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作文难”的问题不仅有教师的因素,还有学生的原因。因此,本文先分析了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关键词:小学作文;问题;对策

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一般在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进行相关作文的练习,然而在五六年级,却很难写出优秀的作文。小学生的作文基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关键,但大部分的小学生,作文内容不仅空洞,还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特点。

1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多样化的作文教学方法:在现实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单调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对作文没有任何兴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如果教师不能跟随最新的教育观念,依旧以开头点题或是首尾呼应的方式来指导作文教学,或是对作文进行简单得评分,那么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尊重,就会制约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1.2重理论轻实践:在作文教学课堂上,会发现,大部分的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写作技巧、语法运用等大篇幅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的情感以及兴趣没有过分关注。文章注重的是情感的表达,如果缺乏相应的思想内涵,只是典故、名人名句的堆积,会让作文失去本应该有的色彩。除此之外,部分教师注重应考作文,对命题作文的训练很多,如果考试得分标准里没有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就不会进行相应的训练,单一的训练形式让学生的文笔很差。1.3作文远离生活: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很多文章都偏离了小学生的生活。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很少,积累的知识也不够充实,在写作的时候难免会感到困难。但是,没有很多生活阅历的小学生,写出的文章很沧桑,这就失去了作文的本质特点。没有生活背景的文章,不会让人产生共鸣,也就失去了写作的真正目的。

2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2.1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生虽然是初学作文的写作者,但也没有逃脱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考的压力过早地给予给了小学生,考试似乎是个指挥棒,会考到什么内容,就练习什么内容。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认为考试标准比教学大纲更具有实际性。用什么样的语言以及何种写作方式能够得到作文高分,学生就会怎么写,根本不会注意到真情实感的表达。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让学生做到言之有物、真情实感。教师和学生不要曲解这种作文标准,贴近生活实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2.2丰富写作内容,重视应用训练: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往往要求比较多,选择的体裁方式也比较小,就会失去响应的自由度。最终造成想写的不能写,套话成篇,失去了学生的独立个性和创作型。而新课改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的文章要真正做到有感而发,想用什么方式、什么语言写就怎么写。因此,在写作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提供最大程度地空间,多写自拟题目。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就要将写作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写出自己认为满意的文章。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写作范围,学生自己选择写作内容,自己拟作题目。提供框架、授材、授意的形式都要做出改变,做到学生自主命题、定中心、选材料、写作等,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2.3重视练习后的修改:每个学生的文章都有其的精妙之处、创新之点,或题目新颖,或描写动人,或情感真实,或一语惊热,或亮点突出。因此,在写作完成之后,要注意将评价作为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修改、评价都可以成为其形式。有这样一句名句“文章不厌百回改”,道出了修改的重要性,一个字、词都会使文章具有变化。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往往集中在文章的不足之处,我们发现这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还不利于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修改学生的文章,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作文的写作质量。

3总结

“冰冻之尺,非一日之寒”,作为是一项长期且艰苦的教学工程,需要师生共同付出努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将写作和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从而可以有感而发,流露真情实感。本文认为,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多样化的作文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作文远离生活,提出的建议包括: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丰富写作内容,重视应用训练、重视练习后的修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学生提高其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温儒敏.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1,1,31(01).

[2]欧阳海燕.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中,2011-2-28.

[3]和玉芬.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探析[J].学科教学探索,2010,3.

作者:魏云敏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逸夫小学

第六篇: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技巧

摘要:在新课标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无论是从难易程度还是从分值比例上来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搞好作文教学非常必要。那么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怎样使小学生作文既具有创造性,又具有新颖性和实效性呢?本文从作文教学的写作体裁、写作步骤以及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上进行一一阐述,以达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说起作文教学,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感觉到力不从心和棘手。因为作文教学的进行一方面依靠教师的讲解,另一方面就是要求学生写作主动,胸中有丘壑。纵观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现状,的确不够乐观。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对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1让学生明确写作的体裁,掌握写作技巧

小学生作文涉及的写作体裁无外乎四大类型,即命题作文,看图作文,扩写或续写、应用文。在这些作文体裁中,笔者认为最突出和涉猎最多的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又分为全命题、半命题、自命题。从内容上来命题作文又分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和想象四方面。首先让学生清楚作文的体裁和写作内容的侧重点。然后让学生写作文时要注意仔细观察,抓住要写内容的重点或突出特征,这样可以很好地突出作文的主题。比如写人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其五官,身材,神态等等,只有这样,笔下的人物才会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其次是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突出该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外向或开朗或幽默;第三就是对人物进行描写时,还可以从其独有的动作上描写,利用典型且符合人物特征的动词进行细节描写,这样最能让作文中的人物跃然纸上;最后是有效利用心理描写,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内心世界,以显现人物的独特个性,更好地突出主题。

2缕清写作文的步骤

在明白写作体裁的基础上,要训练并帮助学生缕清写作步骤。这样文章才会更加有层次,有条理,作文的主题才会更加明确。在教给学生写作步骤之后,学生就能做到有章可循,写起来才会顺手。例如,写作步骤首先要让学生分析题目,从题目入手,确定作文的中心内容。要认真分析题目的中心所侧重的内容及写作范围,然后确定时间、人物、地点;其次要围绕中心来选取素材,这样经过大脑的筛选,材料才会更突出,更感人,从而更好地突出作文中心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要教给小学生如何选取素材,选取素材的方法,最好在心里先做一番比较,把这些事件做一个先后顺序,该祥的祥写,该略写的一定要略写,这样才会有波澜,有侧重,才会给阅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写《我的妈妈》这篇作文时,教师就要提醒学生要选取最能表现妈妈优秀品质(勤劳、善良、朴素、乐观等)的事件,这些事件要有代表性,应和要表现妈妈优秀的品质相对应,否则就会让人缕不出头绪来,这也是写作文的大忌。

3提升写作水平,抓住四要素

作文好写,但好作文难写,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会写作文呢?这是教师和学生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很难,笔者认为应抓住以下四个要素:第一要素就是要多读书,积累素材,并且要做到勤于练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想写好作文,首要的任务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写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掌握更多的词汇,也就了解了句子之间的衔接,段落之间的安排,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动手去写,去练笔。当然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口头叙述,一句话作文,日记等形式,期间要坚持不懈,帮助并督促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达到练笔的目的。比如写一篇读后感,续写课文等等,教师千万不要小看这样的课后作业,这些作业从很大程度上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第二就是让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这种感受才是最真实的,写出的作文才会更加富有真情实感。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文时,常常会让学生从生活中开始,在生活中有所发现,从而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心观察的习惯。例如可以让学生写一些“体育课上的趣事”、“我的同桌”、“我的老师”、“学校二三事”等等,这样学生身在其中,有话可写,并且最容易写出真情实感;还可以写自己家里的趣闻,旅游等事情,这样从学生们非常熟悉的事情入手,学生们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作文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批改,慢慢地学生作文水平就会提高。第三要素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热爱写作。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笔者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常常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可以把好作文当作范文来读,以带动一批学生产生“我也要写”的冲动;还可以把好作文张贴在板报上,供大家欣赏,也可以把一些写得不错的学生作文征集在一起,装订成册,让学生阅读、欣赏,当然还可以和兄弟班交换……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在此期间,教师要尽量挖掘学生作文中的亮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也能写好,增强写作的信心。千万不能轻视,否则学生会对写作失去信心。第四要素是因势利导,抓好改评。我们常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小学生的作文存在的问题不少,针对这些,教师一定要正确看待,因势利导,做好改评工作。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同学之间换批换改,还可以在小组内运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批改,教师然后收上来,一一进行改评。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其他学生作文中的不足,然后会不自觉地自行纠正。只是在改评过程中,不用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发现亮点,改评重点,肯定亮点,这样小学生在得到教师和学生肯定的前提下,会更加努力练习写作,热爱写作。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作文教学知识的讲解,还要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相信,我们学生的写作水平会逐渐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春明,王欣,奚素艳.《有效备课一小学语文》.

[2]邓治安,李莉.《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研究》.

作者:丁素伟 单位:石家庄市翟营大街小学

第七篇:课外阅读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极为基础的课程,只有这门课程学好了,才可以顺利的学习其他的科目。而作文写作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通过作文教学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情感和想象力,而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课外阅读。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要性

虽然我国现代一直在推行新课改,不过经常是只重形式的变化,而不重实质的变化,可能小学的校园里增添了不少的图书,但是小学的阅读量、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其相关的作文水平自然也不会得到提升。所以现在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阅读速度和质量,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1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在我国现代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人们对小学的教育也更加重视,为了对小学生做到更好的培养,要求在小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然后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引领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一定要保证其中的趣味性和多样性,让他们不会觉得枯燥,而想要继续的阅读下去。在最初的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短小有趣的童话,在课堂上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分享他们自己所阅读过的内容。有的学生可能就会对其中讲的某些故事感兴趣,通过询问,就会了解到这是出自哪个童话故事,他们会直接去阅读相关的整个童话书,这样学生的阅读量自然就会得到提升,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2课外阅读有利于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可以有效的开拓他们的眼界,因为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中,可以阅读的素材有很多,比如诗歌、随笔和童话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的一种文化和知识的积淀。但是学生要想通过阅读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他们必须要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比如在阅读到一些优美的句子或者诗歌的时候,要懂得随时的记笔记,这样写作素材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积累起来。当然要想对这些写作素材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学生也不是只把这些句子记下来就行了。有时针对一个优美的句子,他们可以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事情或者事物,要对一个句子进行仔细的琢磨、品味,当真的对这些优美的句子所要表达的情或者景有一种感同生受的感觉之后,那么这些句子的积累才能真正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而不是在写作时,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把优美的句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在这里举一个相反的例子。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可以记录一些名人轶事,这些可以丰富自己见识,对一些人物或者时间更加了解。里面的思想感情或者核心内容也可以作为写作素材。不过在写作中应该尽量避免通过举一些名人的事例来填充写作的内容或者来宣扬一种精神。这样的写作语句可能依旧优美,但很少可以体现出学生一丁点的思想感情和他们的创新精神。所以这样的学习方法并不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当学生觉得名人轶事加优美的句子就可以拿到高分时,学生就容易陷入到一个死板的模式之中。学生的感受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为借助名人轶事他们在讲的都是别人的、经过千锤百炼的故事。

3课外阅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外阅读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是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第一,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想象力。比如学生在阅读《格林童话》或者《安徒生童话》之类时,那些奇妙的的想象会促使小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第二,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比如当他们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时,他们就会对这个神秘的世界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也许他们还会好奇,为什么大人们在地球上生活这么久,却不会对身边的一些事情或者事物好奇。通过课外阅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情感,在阅读中,经常会阅读大一些感人的事情或者一些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文章。而在一些童话故事中,也描述一些坏人没有好下场的故事,好人会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等。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阅读,可以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热爱生活,懂得相互帮助、团结有爱,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得到提升。所以说课外阅读不仅仅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这么简简单单的意见事情,如果学生真正的沉浸到阅读中去了,用心去阅读,那么他们必定会体会到更多的内容,开拓思维,学习到为人处世的道理等。所以课外阅读在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的小学语文教育中,为了有效的提高小学的写作能力,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特别的是一些适合小学的阅读的儿童文学和一些童话故事之类等,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对文学的感受力和写作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冠青.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7,(18):125-126.

[2]韩桂荣.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办公室业务,2016,(23):37.

作者:刘兆红 陈金淑 单位:沂南县铜井镇中心小学

第八篇:核心素养下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摘要:长期以来,学生写作难、教师作文教学难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小学生作文教学往往孤立地看待课堂和作文本身,而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诸如学生经历、生活素材,情感态度价值,语文知识积累,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培养和形成。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作文教学,从学生经历、生活体验、社会价值、知识积累、语言表达能力等多层面关注小学生作文,系统培养写作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核心素养;作文教学;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学生写作难、教师作文教学难的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作文是语言和思维过程表现的高级形式,其本身固然有其写作的难度,但更多是作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激发不够:一是多年来传统教育模式形成的“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评改———学生看分”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学生知识积累不够,空话套话过多,真情实感不能激发,作文模式化严重,因而学生无话可说,无句可写;二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大多限于课本本身,忽视了教学与客观世界和生活的联系,学生视野狭窄,经历单纯,感受浅薄,词汇贫乏,认识水平较低,学生往往感到有话却不能书面表达;其三,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没能从整体上把握小学各年级作文教学的阶段特点,忽视了小学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要求普遍偏高,作文缺乏系统性教学,未能遵循作文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因而学生作文水平提升收效不大;第四,作文教学课堂训练不够,要求不够明确。学生作文写作往往在课外完成,随意性较强,甚至出现照抄照搬现象,学生写作能力不能有效提升。《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全国优秀作文选》主编陶振伟也认为,学生作文内容是根本,表达是枝叶,无内容的优美表达就是文字游戏。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应培养和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达到以我口写我心,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目的。而作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挖掘,主要关注思维、审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形成,从而为学生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1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历,丰富写作素材

小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联系自己生活经历的意识往往不强,他们常常容易把一些范文的素材借用到写作之中,往往会受到固有文字经验的影响(如某篇文章中出现的事情或故事),而在写作中缺乏自己的经历素材,因而写出的作文显得模式化和虚拟化,不能有效形成自身的核心素养。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充分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写作时有“物”有感,写作才自然而真实,内容才丰富具体,言之有物,言之有意。例如作文教学写《我的母亲》,首先通过同桌或者分组相互谈论有关自己母亲的故事(往事),其次分类记录体现母亲优点、缺点的事例,包括外貌服饰言行等,最后评价目亲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以此收集丰富的素材,为后续写作中选材做下铺垫。当然,也可更进一步让学生对各自母亲进行比较,感受母亲各自不同的经历、性格志趣等,为写作中凸显母亲的形象做好准备。

2创新立意,找到情感的喷发点

在充分挖掘材料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创新立意的能力。创新即根据材料选择新颖的观点或者情感。创新不等于为“新”而剑走偏锋,而应忠实于事实之上找到新的观点。例如描写春天的文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新”、春天的“美”,春天的“希望”,春天的“活力”等等方面立意。有了立意,就找到了情感的喷发点,而文章的“心脏”就构建完成,也就有了写作的方向。

3选取合适素材,构建文章有机整体

面对诸多的素材,由于立意的角度不同,就需要对素材进行取舍,并且合理安排素材的组织顺序,构建文章有机整体。根据立意的角度,引导学生归类可以选择的材料,选择典型的、富有感染力的或者新颖的素材按照相应的顺序排列,构建整篇文章的骨架,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作文时偏题及内容空洞、乏味问题。例如写春天的“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写“景美”,可以选择田野、河水、花草、远山等;再写“物美”,可选择虫鱼鸟兽活动描写,与“景美”静动相和,增添文章的情趣;最后写“人美”,描写人的劳作和活动,写出春天的活力和希望,升华文章的意旨。

4文从字顺,修饰语句,让文章形情并茂

学生作文语言核心素养的形成,必然有一个积累和运用的过程,但作文教学中的培养和训练很有必要。在学生形成选材立意和组织材料顺序的意识之后,有意识对学生进行语言核心素养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写作能力,写出优美的文章。首先,课堂应进行语言表达写作训练,可以采取学生小组片段写作,如小组成员各自写春天的田野,试着运用比喻、拟人等等修辞手法,让语言充满感染力。其次,小组片段作文应相互交流评改,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最后教师可以适当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表达技能。最后,课堂作文教学应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作文写作,这样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写作的流畅性,提升思维的连续性。同时,学生作文完成后,还要注重评改环节,可以采取同桌互评互改方式进行,目的让学生在评改中发现别人的优缺点,对自己作文时可以起到很大的启发和提醒作用。当然,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持续进行作文的方法引导和训练,最终形成学生作文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张田若、郭惜珍《小学作文教学》,文心出版社,1991年.

作者:曾燕燕 单位: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安镇第一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