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学教育管理研究(8篇)

中学教育管理研究(8篇)

第一篇:国民时期中学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政府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中等教育法规,中学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深入考察这一时期中学教育的发展,对我们当今的中学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中学教育;发展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教育的发展概况

1.1国民政府制定的中等教育法规。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中等教育法规,旨在促进中等教育的发展。1931年9月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其中对中等教育的目标规定为:“(1)确定青年三民主义之信仰,并切实陶冶其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国民道德;(2)注意青年个性,及其身心发育状态,而予以适当的指导及训练;(3)对于青年应予以职业指导,并养成其从事职业所必具之知能。”[1]1932年12月颁布了《中学法》,其对中学教育的目标规定为“继续小学之基础训练,以发展青年身心,培养健全国民,并为研究高深学术及从事各种职业之预备。”[2]1933年3月又公布了《中学规程》,对中学教育目标作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1)锻炼强健体格;(2)陶融公民道德;(3)培育民族文化;(4)充实生活知能;(5)培植科学基础;(6)养成劳动习惯;(7)启发艺术兴趣。”[3]1932年,教育部废止综合中学,分别设立普通中学、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且高中不分文理科。1928年3月,大学院公布《中学课程暂行条例》,规定初高级中学教学科目,分必修及选修两种。1929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分别详细规定了各学科的目标、教学时数、教材大纲、教法要点等。1932年11月,教育部修订暂行标准,颁布了正式课程标准,其中规定了初高中教学科目及每周教学与自习时数。1936年2月,根据各地中学的实施情况,组织专家,修订教学时数表及各科课程标准。

1.2中学教育发展概况。经过国民政府的大力提倡和各省的努力推广,中学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1928-1937年中学学校数和学生数如表[4]所示。中学的学校数和学生数总体上不断增长,都增长了2倍左右。就中学学校数而言,1928年所占整个中等教育的百分数最大,1929年减为百分之五十八点零三,以后各年度虽有起伏,但基本都保持着百分之六十的比重。就中学学生数而言,历年一直保持着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比重,最多时达到了1928年时的百分之八十点三六,可见全国中学生的数量之多,表明全国受中学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教育的发展。总体而言,这一时期中学教育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量增长很快,中学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即使中学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中学的设置起初局限于一些城市,中学教育有时会侵吞小学教育的经费,影响小学教育的发展,而中学发展也不能保证应有的质量,但政府面对这些问题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从而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可以为我们今天中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2.1中学的设置应处理好与小学的关系及城乡之间的关系。中学的设置应处理好与小学的关系,应在保证小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上设置中学,不能因为设立中学而影响小学教育的成功实施,同时要保证中学教育的质量,真正为学生的未来着想。“自新学制施行以后,各省所属各县竞办初级中学,以提高地方文化水准相号召,侵占地方小学教育经费,而妨碍其发展,降低中学教育应有之程度,粗制滥造,养成多数进不能升学,退不足以谋生之中学毕业生。”[3]针对此种情况,教育部于1931年命令限制普通中学的设立,让一些中学逐渐改为职业学校或乡村师范学校。1932年12月颁布中学法,明确了各县市地方办理中学的分际,表明重视中学地位,而使中学教育逐渐趋于合理化发展。中学教育也应处理好其在城乡设置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地在城市设立,致使生活在乡村的孩子接受不到平等的教育,中学教育在城乡应该得到均衡发展。“过去各省公私立中学之设置,往往集中于少数通都大邑,内地小学毕业生之欲升学者,远道跋涉,费用剧昂,中产之家子女众多者已难使其同受中学教育。家资无力者更无论矣!至使城乡文化水准差别,日陷深刻。”[3]针对此种情况,教育部于1938年制定划分中学区办法,让各省衡量自己省内的实际情况,主要依照交通、人口、经济、文化及现有的学校情况,区内由省设立一个初高级合设的中学,同时区内各县单设或联合设立初级中学,使小学及初中毕业生都能就近升学。

2.2中学教育的发展需要立法和经费的保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作为百年树人的基础性工作,教育立法是教育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的有力保障。这一时期,南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中等教育法规。1932年12月颁布了《中学法》,1933年3月又公布了《中学规程》,详细规定了中学教育的目标、设置、经费等各方面的情况。1929年、1932年、1936年又在参考各方面意见及考察学校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对中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不断地完善。除了法律的保障外,中学教育如果要正常地运行,还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前述的这一时期中学教育的发展,是和国民政府的经费支持分不开的。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的统计资料,中学教育的经费支出在这十年间始终占整个中等教育支出的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综上所述,这一时期,在政府积极支持和教育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下通过了完善的中学教育法规,确立了完整的中学教育制度,中学教育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虽然这一时期中学教育的发展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但其成功的经验无疑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M].上海:开明书店,1934:18.

[2]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乙编)[M].上海:开明书店,1934:34,35.

[3]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革命文献(第57辑《抗战前中等教育》)[M].台北: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111、2、2.

作者:吴琼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第二篇:中学教育中教师德育职能研究

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两项天然职责。目前看来,教师已经能够很好的承担起教书的重任,但是在育人方面教师还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责。教师未能发挥其育人的职能,固然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但也有社会环境和学校体制等方面的因素。针对这些原因,又提出强化教师德育职能的一些措施,如明确考试目的、严格教师选拔工作、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等。

关键词:中学教师;德育;策略

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也必须要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思想品德是人个性结构中的核心因素与动力因素,影响人的整个行为方式和智慧才能。德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和创造性的工作,其中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是首要的。良好的思想品德会使人有博大的胸怀、远大的志向、高尚的情操,所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今天,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网络信息的快速普及,纷繁复杂的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所以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学生的德育工作都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一、中学教师德育职能发挥现状

德育是每名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由于种种因素,教师却未能很好发挥其德育的职能,使得中学的学校德育现状并不令人十分满意,这些都能从中学生的在校表现和生活表现中可以看出。有的学生政治信仰不坚定;有的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出现偏差,学生中拜金主义横行,虚荣攀比心理严重,甚至出现极端的个人主义。总的看来,中学教师虽然已经能够承担起一部分的德育职能,但是,从我国目前学校德育状况来看,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还存在很多漏洞,这正证明了中学教师的德育职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中学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德育职责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

1.首先是考试目的存在弊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考试,而在于培养人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考试并不是目的,而在于检测,在于查漏补缺。为了迎合考试,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成绩,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长此以往,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也十分不利。2.相关教育部门监管不力上面已经提到,自我国提倡素质教育至今已经有二十年的年时间,在这二十年间,我国的素质教育落实并不是十分理想。究其原因,固然有新生事物难以被人们接受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在于落实过程中的监管不力。分数就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抓住这条生命线,许多中学只开设需要考试的科目,对提升学生素质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统统取消,或者是虽然表面上说开设有,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没有安排专业的教师来任教。所有上述问题之所以能在很多中学出现,与该地区相关教育部门监管不力有关。

(二)学校体制因素

1.教师选拔上存在漏洞。众所周知,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情社会,许多事情也都是通过人情来办成的。为了拿到教师这一铁饭碗,许多人费尽心思,送礼托人,使得选拔的教师各方面素质达不到标准。有的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有的是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有的是个人素质达不到要求,选拔这样的教师很可能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2.教师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有的中学在教师管理方面比较宽松,对教师甚至没有严格的纪律要求,甚至没要求教师上交教案,不要求教师做教学笔记和教学反思。这样往往使教师纪律涣散、精神状态不佳,对学生产生不好的示范。相反,有的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过于严格,对教师的要求颇多,布置的任务较多,这样就使得教师疲于应付各种突击检查,而无法专注于教学,无法专注于研究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使教师无法发挥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三)教师个人因素

教师教育思想观念落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教学只需要教会学生知识,不需要培养学生的德、体、美等各方面素质。其实,教师的任务固然是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他们具有高远的理想,高尚的道德,严格的纪律,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三、强化中学教师德育职能的策略

(一)明确考试目的

国家教育部门应该明确教学目的,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明确考试的意义,改变观念,明白学习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各项能力,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这样,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管

教育部门不仅要积极组织教师到实施效果好的学校参观、学习,对那些只应付检查,糊弄上级的学校要通报处理,严肃批评。还要要督促学校积极开设体育、音乐、美术等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课程。

(三)学校要严格教师选拔工作

首先学校要明确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了解如果教师素质不过关可能会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在招聘过程中,不仅仅要进行专业知识的检测,要对应聘教师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的检测,更应该重视应聘教师教学技能、身心健康状况以及自身素质的考察。

(四)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工作

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既不能过于严格,使大部分教师分身乏术,挫伤其教学的积极性;当然也不能管理的过于宽松使教师毫无纪律观念,得过且过,没有奋斗目标。同时,学校也要注意对教师的再教育,定期安排教师进行学习、进修,时刻保持教师思想上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五)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与角色。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教师角色,不再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而要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同时教师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充分发挥实践课程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再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唯一形式。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能采取粗暴的方式,避免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和示范。

【参考文献】

[1]尹金欣.当前我国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2011,7:15-17.

[2]马向平.对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的思考[J].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1,7:44-45.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30-33.

作者:任星星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第三篇:中学教育管理树立人本理念思考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时期,身体和心理都还不够成熟,优质的中学教育事关处于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家庭和民族的未来。中学教育管理理念也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章从中学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中学教育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当前中学教育中实施人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人本理念;中学生;教育管理;教育改革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管理理论中的经典之作,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同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生教育采用人本管理就是因为人本理念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中心,围绕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在全面发展和服务学生中挖掘学生潜能。

一、人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要求。学识丰富、人格健全、心理素质过关是学校教育人才的最终目标,但是目前初中教育中心理教育缺失严重,不少的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出现了教学事故,中学生心理不成熟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人格不健全所导致的,学校未能给学生灌输如何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缺乏正确思想指导自然就会做出不合理的举动来。

(二)社会对专业化人才的亟需要求。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但是国内学校对人本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大多数基础性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天赋和性格特征,长期以来学生的特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优点反而被学校规章制度打压,这严重影响到学生以后的专业化培养。

(三)淘汰原有落后测评模式的要求。目前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依然是以分数为依据,虽然政府一再强调给中小学生减负,但是学校和家长的面对升学的压力依旧实施着原有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多元化教育和发展极其不利。学校对老师和课堂的评价方法也没有得到有力的执行,因为最终的检验方式只有分数的权重最大,大部分教学老师也对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模式充满了失望。

二、中学教育实施人本管理的可行性

(一)人本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国家教育形式发生了重大改革,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是为构建教育体制改革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社会上上下下都对教育制度的缺陷抱有不满但又无能为力,政府逐渐认识到改变现有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制定了一系列的重要教育改革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进行教学试点个改革。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对学校原有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变,老师在课堂上允许学生适度发表不同的言论和见解,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自信,不断增加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和认可。所以学校实施人本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正确的发展道路。

(二)教育主客体特征适合于实施人本管理。人本理念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和学校是教学的客体,老师和学校应围绕学生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和开展教学活动。中学生有较强烈的创新能力和自我意识对现实中不同观点敢于直言反驳,想要参加到学校的管理中来给学校更多的实际的建议,如果能对他们的行为加以正确的管理和引导,将有助于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

三、中学教育实施人本管理的思路

(一)改革师生关系。学校教育重视师生关系的培养重视老师的地位,但是尊重老师并不能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一种对立的关系,学校和老师应该创造机会、利用机会不断改进老师的管理方式,让学生看到老师的严厉同时能够理解老师的辛苦。首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增加学生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不恰当的意见给予引导和善意劝导,其次,注意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对有学习上和生活上心理上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让有困难的同学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关爱,从而激发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和热爱,更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再次,作为老师不能仅仅只看到学生的学习,更要认识到自己的标杆效应,在学生面前要积极乐观、胸怀开阔、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立下良好的学习榜样。

(二)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人本教育理论已经逐渐成熟了但是人本教育应用还很不成熟,只有将一线老师的理论和实际的人本教育管理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对理论的缺陷加以改正和弥补。从人本教育的理论中寻找解决现实教学中的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得出更切合实际情况的理论,这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道理。鉴于此,学校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把专业知识扎实、学术能力突出、学习能力强的老师集中到一线的教学任务中来,不断提升人本管理的水平。

(三)改革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建立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中学生正处于培养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不能凭借单一的评价体定性学生的各项成绩和能力。要以能够激励和培养学生个性为原则,培养具有多样化思维的学生,让那些具备发展潜力的学生脱颖而出,让那些没有特殊能力的学生找到自我的价值。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长期跟踪和观察,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的内容也不应局限于试卷成绩,注重思维方式和能力的考察,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察。

(四)改革教师评价体系。首先从老师个人角度出发,给改革能力强,业绩突出的老师在发展目标和培养进修和研究方面给以足够的支持和帮助,提高一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其次,对老师的管理也要具备人本管理理念,尊重老师的价值和选择,鼓励老师不断的改革创新,提高老师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最后,让学生参与到对老师的评价中来,这样有利于教学老师收集真实的教学效果,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中存在的缺陷。

参考文献:

[1]罗利建.人本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张义泉,季俊昌.教师人本化管理的理性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4,(2).

[3]李志宏.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吴德文 单位:广西北海市北海中学

第四篇:农村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分析

摘要:农村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是精致管理的前提与保证,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的关键之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如何落实学校的管理?中学是否需要管理?怎样进行管理?对广大学校管理者来说,似乎还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或理解存在过于简单的话题。本文就这一内容提出几点思考与认识,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农村中学;教育教学;管理

1.提高教师的管理意识

从现代教学管理来看,教师不仅是教授者,还是管理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管理学生、教学设备等管理工作,直接参与教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位教师在讲课、检查学生作业、测验等教学活动中,也要真正意识到自己不只是教授者,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这对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

(1)健全机制,强化教师主人翁责任感。学校要建立有效的教育引导机制,首先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形势任务、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在当前家长、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高需求与教育发展缓慢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和学校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此外,学校要引导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以学校发展大局重,自觉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与学校的兴衰共荣辱。

(2)营造学习氛围,倡导终身学习理念。现代教育呼唤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建学习型团队成为学校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学校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开展“校本培训”,创设“促学”氛围。学校要发挥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让他们上好观摩课、探讨课,做好教案设计、教材分析示范,以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3)开展岗位练兵,提高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有效的活动能凝聚人、激励人、鼓舞人。学校要广泛开展以“争当岗位明星”“争做创新能手”为主题内容的竞赛活动。举办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论文评比活动,在广大教师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工作热潮。学校还可以深入开展骨干教师“带徒传艺”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教学研究的“传、帮、带、导”,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早日走向“成熟”。

(4)创设和谐环境,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一个团体如果离心离德,各自为政,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失去战斗力。因此,学校要把“以人为本”贯穿每项工作的始终,坚持轻“管”重“理”,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形成良好的干群关系;通过文体活动、意见交流等形式,让教师之间加强了解,促进团结,增进友谊,创设和谐的工作环境,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广大教师的集体观念,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整体、心中有大局,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建立完善的约束、激励制度

建立和制定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有序、科学,让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规范办学行为,是学校管理应该追求的境界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他们是不喜欢领导盛气凌人的训斥和简单粗暴的管理,也不喜欢领导不负责,让教师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管理。因此学校管理工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各种奖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以人为本,管理学校

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实现制度管理的三个结合,即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权力经验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校内资源管理同校外资源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为收到预期的效果。学校以人为本,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我们的管理在追求“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同时,更追求“工作创新有效,和谐共处”的境界,给我们工作的环境空间营造一种舒缓、宽松、和谐的氛围。学校领导要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关心教师的生活,尽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学校领导还要给予教师充分信任,放手让教师发挥创新才能,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对领导的信任感,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更高管理境界。

作者:矫立中华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省大安市乐胜乡古城学校

第五篇:中学教育管理人本理念分析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管理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以人为本”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所谓以人为本,实现人本管理,即要求管理者在认清学校工作特殊性的前提下,树立一切活动以人为中心,把人视做能动性的主体,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内在动力作为最高宗旨和终极目的。管理者在管理中确立以调动发挥人的主观性、能性、创造性和互补性为出发点,使管理对象在明确学校目标和自身职能的同时,自由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然而,在具体管理实践中,如果我们以人本理念去审视,则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中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本管理理念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并非是一种具体的管理模式。这一理念贯穿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它在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许多具体模式,如情感管理、民主管理、文化管理等。目前,中学教育管理存在很多有违人本理念的问题。

1.见物不见人的教育质量管理观念

首先,升学制度催生的“应试教育”观替代了“素质教育”观,使高分低能现象相当普遍。由于缺乏较为科学而有效的评价制度,又加剧了教育目标的偏差程度。于是,为了达到升学目的而采取的(或存在的)一切活动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无形中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同,教育部门、学生及学生家长几乎都卷入了“升学唯一”的怪圈中,而那些在升学考试的独木桥上被挤下的人数庞大的青少年因缺乏基本的素质教育而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且总体现状仍在恶化。其次,教育理论失缺,实用主义盛行。认为只要达到一定的升学率,就是办学成绩。反映在教学活动中,为追求分数,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举措变得冠冕堂皇,甚至作为经验相传。最后,教学手段古板陈旧、教学效率相对低下。理论的失落必然导致手段的畸形,由于考试是第一位的,成绩高低决定教师水平高低这一逆循环“定理”的成立,使许多教师不讲究教学艺术。于是,除课内满堂灌外,还把大量精力投向课外,大量占用学生课外时间,学校管理有意无意地鼓励这一行为。

2.人性化不足的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主要是教学管理机构和教学管理人员实施完成,管理的目的是把工作做得更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管理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管理主要依托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完成,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完善、健全,直接影响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目前,多数学校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忽视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许多制度和内容虽然适应了学校领导或管理者的主观需要,却往往缺失人性化成分,且管理越具体,强制力越高,而忽视柔性,管理的工具性大于人本性,其人本精神失去的就越多。这种僵化的体制不但束缚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僵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我国现行的中学教学管理模式多属行政管理模式,是凭借行政权力实施行政职能并作为管理决策选择依据的一种管理模式。表现在学校建立了系统的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条例、守则等。其特点是具有职责分明的层级权利线,各层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谋其政但也不越权;具有严格的指令性和权威性,强调上级的权威和下级的服从,带有明显的垂直等级性;具有一整套有力的行政手段和方法达到管理的目的。行政管理模式优点是职、责、权明确,效率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管理秩序化、规范化。体现在教学管理中即为工作目标明确,便于操作和管理。但是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即容易产生“一刀切”的教条主义,容易互相推诿、扯皮,有时会耽误偶发事件的随机处理,甚至出现以权谋私的弊端。

二、人本理念下教育管理的途径

中学教育管理要实现人本化理念,关键是教育管理者要不断探索人本化管理的途径与方法。实现中学教育管理人本化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树立新的人本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的树立是人本管理的根本,一切管理制度和一切管理行为都是管理者管理理念的产物。学校领导和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以学生为本,倡导尊重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的教育,它具有三个内容:(1)创建一个符合时展需要的教育体系,使教育在本质上成为善的。(2)创建一个有人性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和引导学生,使其潜能得到最大开发。人本教育模式强调学生主体性,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后天发展的巨大潜能,一旦开发得当,就能发展成才。(3)创建一个师生共同得到发展的教育体系,鼓励师生互动发展、教学相长。而“尊重的教育”这一理念的内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倡导和实践“尊重的教育”。二是尊重教师,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期望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同时,更希望得到领导的尊重和肯定。教师对精神的满足要求比对物质的满足要求反应更强烈。如果物质上得不到充分满足,则可能只是发发牢骚,但工作照样做;如果精神上得不到满足,如领导不尊重、不肯定、厚此薄彼,就会极大地伤害教师的自尊心。管理者必须了解教师的内心需要,尊重教师主人翁地位,发挥教师主人翁作用,开发教师潜能,促进教师发展。同时应为教师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三是完善校长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在中学人本化教育管理中,中学校长的管理理念、素质、人格、管理方法与手段、管理艺术直接关系到能否实行人本化管理、实施的程度、实施的效果。校长在学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对教师有影响力的是校长的学术水平、道德文化修养、教学经验等,而不是所谓的权力。校长要加强内在素养的修炼,善于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不断学习、研究,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同时要求校长有涵养,有人格魅力,树立个人威信。校长还要把整体利益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办事公正,不徇私情,有角色换位意识,设身处地地考虑教师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

2.建立规范化、民主化的管理制度

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建立全面性、规范性、操作性强的学校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上,建立加强“情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通过定期的情感沟通、政治学习、思想交流,广泛联系群众,缩短领导和群众的心理距离,密切干群关系。在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上,实行人性化的“严”制度、“软”管理,严宽结合,情理相济,注重工作效果;以教师、学生为本,从而形成一种融洽、和谐、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育人环境。建立科学、完善、公开、公正、民主、透明的评价制度,不仅有常规检查,还有期中、期末的总结检查,把检查考核评比结果同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结合起来,以形成教职员工讲奉献、比成绩、争先进的良好风气。

3.建构以人为本的指标评价体系

评价是一所学校形成办学模式的重要因素。推行以人为本的办学模式,必然要创新传统教育教学体系。(1)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以推进师生双方主体性发展为最高准则,从根本上改变分数至上的倾向,淡化分数的终结性评价,而注重人的主体性形成。(2)坚持多元智力与多层次多维度发展的评价观,知识获得与能力培养相统一,思想能力培养与人格形成相统一的评价标准。(3)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个体评价与群体评价相结合,以个体评价为主。正确处理纪律与自由、规范与创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不仅使学生在学校中得以成才发展,而且使学校名师荟萃,真正成为人才成长的摇篮。

4.做没有管理的管理

教育管理有法,但无定法,这个有法就是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作为新世纪教育管理的主要思想之一,从真正树立到具体落实并发挥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目标是达到没有管理的管理。管理模式由治到不治,由管到不管需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提高自觉性、积极性与互动性,达成心理契约,最终推动学校教育管理向人本化管理方向发展。

作者:韩正荣 单位:兰州市第八十六中学

第六篇:农村中学教育困境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中学教育面临较大困境。本文从当前农村中学教育困境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入手,阐明忽视农村中学教育的危害性,提出解决农村中学教育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教育;困境;对策

1前言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各地愈演愈烈的技工荒和用工荒使农民工收入普遍上涨,而与之相比,教育成本却大幅上升、大学生就业困难、起薪点低,使读书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大幅下降,农村地区产生所学无处用,所用非所学的论调,读书无用的观念在农村社会中普遍蔓延,并成为部分农民的共识。目前,农村中学教育已面临较大困境,需要尽快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农村中学教育的吸引力,以扭转不利局面,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2当前农村中学教育面临困境的现状及原因

2.1农民家庭面临经济困难

根据2011年中国设定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人民币/年的贫困标准,中国大约有8200万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按照目前的生活标准,一个农村中学生的生活费、住宿费和学习及其他费用,每年至少需要1000元左右。这样,对于贫困家庭来说,这是一个相对沉重的负担,而且这还只是计算一个孩子的费用。假设一个农村家庭有两个孩子全都上学,这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目前有些贫困地区存在“不上学等着穷,上了学立刻穷”的说法,在普遍实行两孩化的农村贫困地区,中学教育费用的支出,已经迫使一些农民不得不做出人生中最为艰难的抉择:保一个孩子上学,强迫另一个辍学,从而造成贫困家庭难以靠知识摆脱贫困的局面。

2.2农村家长忽视子女教育

在农村,有的家长意识不到子女学习的重要性,忽视对孩子读书状况的关注。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识几个字,能算账就行了。而且,多数农村家长由于家庭生计或者其他原因,对孩子的教育实行放羊式教育,不管不理,任之发展,让孩子的学习随波逐流。甚至,有些农村家长认为读书读到小学就可以了,多读书没多大用处,还不如早点出来打工,将来多赚点钱补贴家用。这些不良风气不仅影响了孩子的身心成长,而且破坏了农村中学的读书氛围。

2.3读书无法改变命运的观念在农村蔓延

掌握知识是草根出生的农村学生“鲤鱼跃龙门”的捷径。曾经“知识改变命运”的信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村子弟以知识来武装自己,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创业成功的典范。但现在农村读书致贫的现象却层出不穷,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现如今,不用说中学生,即便是大学生也从“天之骄子”变成了“天之弃子”,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工资收入低等现象比比皆是。根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2012年7月26日的大学生收入报告,2011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初始工资为2719元。具体来看,69%的毕业生起薪不到2000元,最低为500元;起薪为5000元以上的毕业生仅占3%[1]。读书无法改变命运的论调由此在农村蔓延开来。整个农村社会普遍都不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农村中学生也想尽早辍学踏入社会赚钱,从而影响了农村中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忽视农村中学教育的危害性

3.1将导致农村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

事实证明,人读的书越多,其知识面就越宽,整体素质就越高。而整体素质较高的人,获得的就业机会就较多,从而能够获得较好的职业和收入。同时,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成为获取财富的敲门砖,因而未来最有利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更快的学习能力,读书则是培养学习能力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忽视农村中学教育,将导致大量的农村学生未成年即已过早地踏入社会,因为文化程度低、认知能力差、缺乏专业技能,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待遇低的工作,未能彻底改善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处境,最终造成农村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

3.2加剧社会阶层固化

不读书无法改变处于社会底层的命运。农民的短视行为会导致阶层流动更加困难,加剧阶层固化。中国城乡差距依然存在,虽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农民的数量不断减少,但并不意味着农民及其子女地位的提高。大多数的农民工,依然处于社会金字塔的底层。由于权力与财富的垄断,就业机会的严重不均等,农村子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实现阶层流动的机会越来越渺茫。或许读书不一定能马上改变命运,但不读书肯定更难以改变命运。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知识将会取代资本成为社会主要生产力。社会分层将由知识决定,只有受过高等教育,农家子弟才有更多机会改变命运,读书必然会显示出真正的价值,这是大势所趋。忽视农村中学教育只会使农家子弟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丧失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获取薪酬较好、较体面工作的机会,最终反而使其长期处于社会下层,从而加剧阶层固化。

3.3危害国家和民族的永续发展

一个国家的复兴、一个民族的崛起,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而且国家能否繁荣富强,民族能否兴旺发达,不是完全由这个国家的精英数量和能力决定的,更多地是由大众的整体素质决定的。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日趋重要,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因此,农村中学教育的缺环无疑将严重收窄农民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极大阻碍社会进步,从而危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永续发展[2]。

4解决农村中学教育困境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中学教育面临的困境和现状,必须尽早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扭转不利局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推进教育公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为了社会的稳定、和谐,政府作为教育政策、体制、机制的制定者和维护者,理所应当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将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通过加大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学生享有与城市学生平等的教育资源。要积极构建以信息化手段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渐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还要建立起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机制,实行公立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师资交流轮岗。

4.2扶助困难学生

一是增加对农村户籍学生的经济补贴,降低农家子弟的教育成本。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定标准,向贫困农村学生的家庭发放一定数额的现金补助,这既能保障农村中学生继续接受教育,也是对农民家庭的一种补偿。二是制定多层次的教育成本分担标准,采用相应的政策,如国家贷款、国家津贴、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等,扶持各级各类弱势群体学生。三是根据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制定合理的教育成本,尽量把教育成本控制在农民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抑制学校乱收费现象,使得农家子弟能够用最少的支出,接受最好的教育,让农民的血汗钱花得物超所值。

4.3完善中学教育管理模式

政府应建立合理的农村中学教师培训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农村中学的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平衡城乡师资水平,从而避免优秀教师涌入城镇,让农家子弟在农村也能受到最好的教育。还应该尽快调整中等教育管理模式,稳定发展规模、优化结构布局、提升办学质量。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规范有序、责权分明的管理模式。实行分类管理和指导,完善财政拨款体制,支持农村中学建设,鼓励农村中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3]。

4.4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中学教育不应只是单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结合社会实际,培养农村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一是增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校要多开展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并提供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二是加强农村中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意识,从小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改造好逸恶劳思想,使农村中学生能够正确定位自己,改造自我。三是理论联系实际,改变过于注重理论学习的学风,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学习理论、运用理论,培养其对社会变化的敏感度,使他们能够快速、主动适应社会。

4.5加大农村教育宣传力度

鉴于一部分农村家长存在着“读书无用论”的现实,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农民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以及不能以经济来衡量读书的价值,转变农民“读书=铁饭碗=功成名就”的旧观念。引导农民树立起正确的读书价值观,让农民自觉抵制读书无用的错误观念的影响。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宣传力度,重视“读书有用”正面例子的宣传,以社会力量推动农村家庭有关“读书无用”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让农民学会理智看待农家子女上学问题,保证农村中学教育不受各种社会不利因素的干扰。

5结语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成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锐利武器。读书成就未来是大势所趋,读书是每个人一生必不可少的路,而读书的价值是无法用经济来衡量的。因此,要尽快消除不利于农村中学教育的各种不利因素,在农村营造起重教兴学的社会氛围,使农村中学生能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丽敏.“双定生”培养模式破解贫困生求学就业难题[J].中国职业教育技术,2007(18).

[2]夏裕.对于农村中学教育和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袁桂林.农村教育政策的误区与建言[J].中国农村教育,2010(2).

作者:戴文波 单位:罗新中学

第七篇:中学教育目标思考

[摘要]教育目标作为观念形态是主观的,但就形成的基础说,是客观的。当前,各级学校、各科教材的教学目标非常具体详细,但作为落实根本任务的育人目标却只有一个总目标,如果育人总目标之下,分学段设立分目标,分目标之下又设立支目标,支目标之下再设立子目标,并且把这些目标深入家长、教师、学生之心,就能齐力培养合格的中学生。

[关键词]教育目标;习惯;科学发展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目标越清晰、越具体,行为操作就更准确,达到目的就更直接,成效就更美满。中学教育目标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科技、文化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状况而制定的,从我国实际出发,立足现实。任何一个事物都处于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中学教育目标存在不够具体直观的问题

我们国家早已以法律的形式,在国家意志层面,对我们各级各类学校明确地提出了教育的总目标———教育方针,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总目标是从国家层面提出来的,但作为我们基层的学校来说,特别是面对未成年人来说,就显得很大很抽象。对我们的基层教育工作者与管理者来说,也显得不够具体,更不能在实际中进行操作与评价,教育总目标存在着大而空的现象。所以在现实中就普遍存在学生只会背诵这个总目标,但具体的要求是什么不知道,与自己的日常行为不能很好地联系起来。教育工作者如从家长的角度、社会的角度以及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进行深度的反思,可以发现:从在实际中的可操作性看,在国家大的教育目标前提下,很有必要对学生提出让他们更能直观地理解的更具体细化的学校教育目标,并科学地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实施,使学校的教育目标更能接地气,而且能更好地加以落实。

二、具体细化的中学教育目标确定的设想

首先,应在国家总的教育目标前提下,要从人的一生成长中基础的因素与影响成长的最重要的要素中去确定。对比一般的人与成功人士,在学习、生活及工作中最能起最基本作用的,能影响人一生的要素中去挖掘本质与最有用的要素,一般来说,主要有四项: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学习勤奋,发展科学。

1.身心健康是一个自然人生存并立足社会的最基本的前提。这一点很好理解。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对此都有许多体会。因为,没有身心健康,就不会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就会成为家庭与社会的负担,也许还会成为一个家庭的灾难。这方面有许多案例。比如有些大学生甚至名牌大学的学生,因为心智不成熟,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学、朋友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常常发生矛盾,甚至做出过激行为,造成人身伤害,且付出血的代价。有些智商高的学生,因为身体素质不好,在校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毕业不能坚持正常的工作,甚至不能享受正常的生活乐趣。所以,身心健康是我们教育目标追求的最基本的前提。

2.习惯良好可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学校所学的具体的知识都忘记后剩下的东西。那么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当然只有是在学校教育中所形成的良好习惯。美国《成功学》创始人拿破仑•希尔通过对500多名成功人士研究后指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培养具有良好的性格、习惯的人是任重而道远的。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将会决定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美国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性格,让孩子自强;我们要把培养良好的习惯作为我们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而且良好的习惯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理解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通过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来完善一个人的良好性格。

3.学习勤奋,其中的关键词是“勤奋”。学习的最后结果如何,是由许多的主观和客观的因素来决定的,如个人的兴趣、先天的接受能力和后天的学习基础、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生活环境等等。在诸多因素中,有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有的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的,其中个人的努力就是勤奋。因为,勤奋是一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而更多的情况下,对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来说,态度决定一切。

4.发展科学才有可能让一个人循序而有个性地成长。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要讲科学,不科学的发展就是乱发展,不科学的发展是有害的。首先,科学的发展,必须是循序的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这样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人的教育发展更应遵循这个规律,否则,必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反思当前的教育,是不是我们的家长和教师因急功近利而揠苗助长呢?分析一个优生在某个学段的品行和成绩突然滑波,是不是揠苗助长造成的断链现象呢?其次,科学的发展,必须是个性的发展。面对世界的多元化的发展,对人的发展需要也应是多元化的。由人的智能的多元理论可知,人的智能是不平衡的,即我们所说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长。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周末逼孩子参加这样或那样的兴趣辅导班,这到底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还是打击他们的兴趣呢?是张扬个性还是泯灭个性呢?再反思我们中小学教育和高校自主招生,真正的“因材施教”做得如何?真正的“不拘一格选人才”又做到几分?因此,在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学习勤奋的前提下,要根据个人的智能长处与兴趣,扬长避短,这样才是科学的发展。

三、中学具体教育目标在学校的实施

1.落实身心健康的教育目标。一是在身体的健康上,要求学生按要求确保每天进行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从而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二是为了将来进一步提高生活的质量,在学校期间最好能培养出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与艺术类项目。一方面是为了健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将来的生活品质。三是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抓好文明礼仪教育和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能投身社会实践,明确社会责任。要教育我们学生阳光、向上、开朗,不能封闭自我,要学会大方地与同学进行阳光交流,善于沟通,善于通过正确的途径自我排解不良情绪,从而确保学生的心理是平衡的、阳光的、健康的。

2.落实习惯良好的教育目标。首先让学生了解习惯有好与坏。好的习惯才是我们一生用之不尽的人生财富,而坏的习惯会阻碍人的科学发展。教育工作者要给学生指出良好的习惯是什么,提出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具体要求。如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课前预习、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礼貌等等。并且让学生明白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让习惯成自然。学校在日常的教育中,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与学生家长保持一致,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休息、交往等方面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逐步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习惯的神奇力量。

3.落实学习勤奋的教育目标。一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以勤奋刻苦学习为荣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学校里,在教室里,都要有相关的标语内容。教师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来积极传递这种精神,比如可以设一个表扬“勤奋、刻苦学习”的专栏,定期评比,进行奖励,以鼓励和激励学生勤奋刻苦学习。也可以组织一些以“勤奋、刻苦学习”为主题的活动,让每个学生融入这种氛围。教师还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二是要因人而异确立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在整个奋斗过程中需要学生家长、教师的监督和鼓励来实现。有了目标的压力和动力,那么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将会有了方向,他们才会为达成目标而开动脑筋,付出努力。三是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和方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自己的成功,保持勤奋学习的劲头。

4.落实发展科学的教育目标。要求每个学生尊重自身的条件与兴趣,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扬长避短,有个性地发展。一是要重视对基础学科的全面学习,这是科学发展的大前提,防止学生过早地出现偏科现象。二是在基础年级配置更好的教师任教,防止学生因教师的原因而产生偏科。三是按国家要求开齐所有的课程,但放低要求,力求让学生学得有信心有兴趣。四是在开齐开足所有课程的前提下,力求满足不同兴趣与特长学生的要求,使学生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特长。五是充分建立各种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作者:汪根林 单位:婺源县天佑中学

第八篇:中学教育生命哲学研究

摘要:基于生命哲学,中学生生命具有无限可能性、绵延性、直觉性的本质特性。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存在漠视中学生的生命特性,压抑其生命,使其学习“劳动”被异化,迫使中学生生命无法自由绵延的现象。倡导回归生命,释放生命冲动,才是中学教育的根本。

关键词:中学生;生命冲动;生命绵延;“劳动”异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尊重生命、追求人的自由和谐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心中的教育理念。关注中学生的生命本质———生命的绵延,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使得学生的“劳动”被异化,无法自由绵延。于是,教育生命化再次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主题。本文在分析中学生的生命本质特性的基础上,反思了当前中学教育教学的生命异化现状,并由此提出了生命绵延理论下的中学教育的建议。

一、中学生生命的本质特性

1.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伯格森认为:生命犹如爆炸弹,炸成碎片后,碎片又各自炸裂,如此以致无穷。生命整体呈现为一个巨大的波浪,这一波浪从一个中心开始,向四周扩散。不断炸裂的碎片,向四周不断扩散的波浪都在表明生命的运动的可能性是四面八方的,而不是某种必然或仅限于一种可能,这意味着生命的无限可能性。中学时期是学生由幼稚期向成熟期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即生理和心理生命两方面的发展。其生理生命成熟的标志显而易见,而心理生命逐渐成熟使其生命发生质的变化,产生了与童年期截然不同的心理。这种变化源于内在生命中不可遏止的“生命冲动”。生命冲动每一刻都在发生变化,所以生命处于不断的生成和建构中,即生命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2.生命的绵延性

在伯格森的生命哲学中,绵延是指一种“生命”的活动过程,这里的生命是一种心理意识活动。“意识、或毋宁说超意识是生命之流(即生命冲动)”,这是一种纯粹的流动,并不断迸发,不断地飞跃。就如伯格森所说:“事实上,我们在不断变化,状态本身也在变化之中。”“实际的‘绵延’既指不可分割的持续性,也指创造性。”他通过“生命绵延”阐述了人的存在的创造性和潜在的多种不确定性。中学时期是学生心理生命迅速发展的时期,而其中自我意识的发展应该说是发展的核心内容。这里中学生自我选择性的“生命绵延”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的劳动”,是一种自主性、创造性的活动。此时,中学生思维活跃,开始脱离儿童时期那种单纯幼稚的想象,能将客观事物与丰富的想象相结合。又没有成年人的陈规陋俗,这些使得他们在“自由劳动”中不会感到乏味与艰辛,而是体验到无限的创造冲动、生命乐趣和精神愉悦。所以中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创造与发展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3.生命的直觉性

伯格森认为,“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科学围绕其对象,尽可能多地从外面考察其对象,把对象拉过来,而不是深入对象。但是直觉能把我们引到生命的内部,即本能是无偏向的,能自我意识,能思考其对象和无限地扩展其对象”。“直觉通过它在我们和其他生物之间建立的感应联系,通过它得自我们的意识的扩张,把我们引入生命的固有领域,这个领域是相互渗透的,有无止境的连续创造”。中学生具有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易于接受新事物。因此,他们的兴趣不断转变,但是他们喜欢参与、体验、感受的特点没有改变。此时,中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有关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理解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断提高。所以生命的冲动引导中学生的直觉体验更能够到达生命的深处,使其利用天地万物来丰富他们的创造性。

二、现实中的教育:中学生“劳动”被异化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对自然具有改造作用,实践和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特征。所以劳动作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能体现人之为人的本质。马尔库塞认为,“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和克服这种贫困所需的劳动,要造就文化就必须对爱欲作一定限度的限制、克服或延迟。这是一种基本压抑”。“在文明要求的基本压抑之外的、为维护特定统治形式所需的劳动”是“额外压抑。”“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这里说的是额外的压抑(即异化的劳动)使工人失去了人的尊严和应有的满足。马克思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认为劳动最终应该成为最自由的活动,人的解放首先是劳动的解放。个体的需要和劳动、劳动和自由活动最终应该达到高度一致。只有自由劳动才能完成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自我超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通过与环境和其他主体的互动实现的。中学生的“劳动”,即“互动”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中发生的。而学校中相当一大部分“劳动”是受教育。在受教育过程中,中学生通过交往互动认识自然、认知社会,构建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努力使自己得到自由向上的发展。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中学生的“劳动”在“额外压抑”(比如来自课程学习、课业等负担,以及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过高期望的压力)作用下被异化,因而他们无法得到自由快乐的发展、绵延,这显然不利于其自由发展。为什么不能够考虑中学生生命特性,给他们以自由、开放的空间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这所大工厂把中学生当作商品来“塑造”。在专制面前,中学生的生命受到压抑,劳动被异化,创造性被扼杀,生命的本真也在渐渐丧失。

三、中学生生命的回归

为实现生命意义的中学教育,应着眼于关怀中学生生命,呵护中学生的生命冲动,使其能够得到内在的、自由的、可持续的发展。

1.释放中学生的生命冲动,使其“绵延”

在伯格森看来,生命冲动给予世界万物不断的创造和进化。然而,如何使得生命冲动迸发?只有“自由劳动”。所以,教育要解放中学生的“劳动”。解放学生的“劳动”,就要必须接受学生的“差异性”。每一个学生的整体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应该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考虑学生不同的特点,大体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层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定不同层次目标。最开始设定目标时,要降低标准,首先把学生的信心建立起来,把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之后,以鼓励方式步入正轨。当然,在这期间,也要施加惩罚,有些学生需要教师规诫。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小组讨论时,采取高层次帮低层次,结合教师给予低层次点拨。在教育评价中,采取多样性评价手段。纸笔试卷测试只是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要结合他评与自评的方法。评价内容中,不仅有知识、能力的评价,还要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教师命题时,应结合学生情况,考察层面要广,并设计一些选做题,以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每个生命个体。本着对学生生命的关注,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下“自由劳动”。只有在自由(非放纵)环境下“劳动”,中学生才能释放生命冲动,绵延发展。

2.发展中学生的无限可能,引领其自由发展

中学生是一个生命体,应该让其认识到自己本身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教师每天面对着的是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学生,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应经常与学生亲密接触,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生命特点,以制订出切实、合理的教育方案,引领学生发挥其主体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被动”转向“主动”。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在培养过程中,教师充当“他控”的角色,目的在于调动学生“自控”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自控学习”习惯。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从以前听从教师提问与解决问题的状态中,转变到自身主动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交流,并积极解决问题的状态中,不再等待被灌输,反而去质疑,去思考,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讨论过程中大家可以集思广益,反思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长处,以增加生命进化和完善的内涵。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发现本身生命的独特性和无限可能性,成为一个自由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完整的人。

3.拓宽中学生直觉的空间,让其体验

如果想认识事物,把握规律,需要进入事物的内部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站在外面进行研究。所以体验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学教育引导者的教师,应该积极引导中学生参与活动,引导中学生用直觉愉悦地理解和建构。第一,课内加强实验教学。科学课程的教师,在理论教学时,尽可能以演示实验方式代替多媒体视频的呈现。在科学实验课堂中,教师主要起指导和点拨的作用。就像美国数学家哈里•科勒打的比方:我们不能像那些无知的牧童,只凭性子硬牵着牛的鼻子走路。我们要学习那些有经验的农民,他们牵牛时,直到拐弯的地方才抖动一下绳子。教师要给予学生体验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体验、践行,只需在“转弯处”像农民一样抖动一下绳子。第二,课外开展实践活动。中学教师要将课程内容引入到现实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把学习变成中学生自身生命的需要。如组织学生去郊游,让他们在大自然的空间中体验、感受多种多样生物生命的奇特;利用社会、家庭资源,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过程、污水处理流程等;鼓励学生走进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进社区宣传科普知识等,这些均是切实可行的实践体验活动。如此,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也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价值,实现了自身的变化与发展,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公民。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从中学生的生命特性出发,遵循其发展的规律,尊重其生命的本真,在自由、开放的和谐环境中凸现中学生的主体性价值,促进其不断创新和超越。

参考文献:

[1]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534.

[2](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9、178、179.

[3]张传开.西方哲学通论下卷现代西方哲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社,2003:84.

[4]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54.

[5]孟庆男.论教师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指导方略[J].教育探索,2006(4):63.

[6]刘田芳.论柏格森生命哲学思想的教育学价值[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4):126.

作者:贾章榕 闫亚非 朱玉芳 单位: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