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中小学课程范文

中小学课程全文(5篇)

中小学课程

第1篇:中小学课程范文

[关键词]课程思政;德育;衔接

一、大中小课程思政体系衔接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于大中小学全过程的进阶型课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要厘清各学段间的差异性与关联性,统筹协调好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效性,改变以往各学段课程相互分割,各学段教师分庭而治的思政教育结构为改进思政课一体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高地,应一以贯之的贯穿始终。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在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或一体化概念下进行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提出是对大学课程思政与中小学学科德育衔接问题研究的深化,高校课程思政与中小学学科德育的建设是一个统一、完整、有序的系统,各学段思政课在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有序衔接、合理布局,是确保学科德育实效性的关键。从课程体系建设上来看,中小学阶段则侧重于引导学生对创新理论形成朴素的感性认知,大学阶段侧重于向学生讲清楚创新理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由此可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处理好“全程贯穿”与“学段差异”的关系,聚焦如何打通大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阶段性阻隔,探索共建、共享、共研分段衔接交流模式,充分挖掘其他学科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共同促进高校课程思政与中小学学科德育的有效衔接。

二、大中小课程思政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重形式轻德育

学生的受教育程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是一脉相承的。首先,青少年作为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育对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形成的关键时期,接受素质文化和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十分重要,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德育被严重的形式主义化、边缘化,照本宣科、走马观花,不注重实效,仅在思政课程中进行德育,容易产生与其他课程教育的“两张皮”现象,导致各学科课程间衔接不紧密、融合不顺畅。其次,德育内容更新不及时,与时展脱轨,面临严重的“过时”问题,德育内容跟不上青年人的思想潮流,缺乏“互联网+”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过于古板和单调,有些课程内容超前、脱离学生实际接受能力,难以突出思政治课的适应性和渐进性规律,导致中小学德育教育重视“结果”,忽视课程与学段间系统性、连贯性的“过程”,学习教育停留在“表皮”,高校学生重视“形式”,忽视“务实”,思政课无足轻重,考前临时抱佛脚,缺乏深刻认识。第三,德育建设还受到来自社会的负面影响,伴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如“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社会现象,中小学生接触到不良信息的可能性增大,部分教师将教育作为提升政绩的平台,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导致教育者重视“事”忽视“人”,在教学过程中以条条框框为主,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规范”忽视“规律”,被“禁锢”在教育教学的规章制度之中,缺乏总揽全局把握规律的德育观,致使德育建设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二)课程资源区域间共建共享发展不平衡

大中小学思政课资源共建是基础,共享是目标,区域发展是前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在学科体系中优势发挥不明显,地域问题、发展水平问题等因素时刻影响价值认同与情感道德的判断。首先,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同,各地区教育发展也不同,处于同一区域的学校发展不平衡,造成择校难。一方面,处于中心城市的“985”“211”“双一流”等受到教育部门或其它部门的共建高校,科研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其他“双非”高校的投入相比经费过高,导致不能均衡发展。中小学教育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教师总量和教育技术配套设施不足,教师待遇得不到提升,“跳槽”“进修”比率增加,最终使部分院校走向合并或衰落的局面。另一方面,处在同一区域不同地区的大中小学校缺乏学术交流意识,存在大学、中学、小学各年级段教师只研究与本阶段相对应的课程教育教学,教育手段和方式各具特点,如教科书根据地域不同有苏教版、人教版、沪教版、湘教版、北师大版等等,难以形成整体性衔接性的一体化教育体系。不同地域、不同地区间受交通闭塞的影响,教育技术与手段得不到创新发展,导致先进的技术进不来,优秀的师资引不来,优秀的课程资源难以代替。其次,网络作为课程资源的集散地,对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部分教师将课程资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理解认识存在偏差,简单的将信息技术看成工具,而不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部分教师对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认为是一蹴而就的,不需要教师参与其中,属于政府的事情,对教学变革存在意识上的消极懈怠,存在教材是用来教课的,教材内容是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思想,导致梳理教材知识结构和核心内容意识不强,难以从全局出发,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懈怠情绪。第三,由于大中小学制定课程标准的人员不同,导致不同学段课程标准整体规划缺乏共建共享意识,部分地区虽存在课程与教学的共建交流,但教学成果不能共享,部分单位或学校虽共享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但缺乏长远的共建意识,从而导致衔接问题依然存在,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突出问题。

三、大中小课程思政体系衔接的实践路径

大中小学课程思政是一体化衔接的整体,各个教育阶段之间相互联系,上一阶段是下一阶段的前提和基础,下一阶段是上一阶段的发展和提升。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为了更加科学有效的应对思政课一体化衔接的复杂性。剖析一体化衔接的现实问题,树立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紧密衔接大中小学的总格局,依托信息手段持续推进大中小思政课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统筹推进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确保大学课程思政与中小学学科德育的衔接沿着既定目标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播种”的启蒙期,中学阶段是学生“拔节”的成长期,大学阶段是学生“孕穗”的成熟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大中小学课程思政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中小学学科德育是一以贯之的整体,针对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产生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大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应当具体分析其原因和结果,从根本上建设好适应时代需求的课程思政体系。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全面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持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招。首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根本,抓住不同学段学生成长的关键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特别是要有效解决当前高校学科专业教育和建设中存在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要依据不同学科专业课程的具体特点和育人要求,树立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全面协调融合发展,课程思政并非教师的“一言堂”和“独角戏”,学生参与度和获得感是衡量课程思政效果的“金指标”。其次,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优势平台,加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建设,抓住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教育手段,树立“一体系三中心”(一体系三中心是指课程中心、教材中心、学生中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思政课建设理念,提升思政课在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第三,提升中小学学生网络价值理性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判断,深化道德教育引导,坚持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把课程思政作为引导青少年正心修身,树立新时代道德观的根基。加强教师职业获得感,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政教观,强化课程建设规范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课程育人、教材铸魂育人、关键支撑、固本培元、文化交流等功能和作用,全面提升教材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完善课程体系,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程、全面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建设过程中要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提升高校学科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二)以思政一体化建设为引导,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衔接

大中小学应循序渐进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首先,要分清大中小学各阶段处于什么时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加以引导,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一体化”的要求内涵,要根据大学和中小学不同阶段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性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关课程,采取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备课方式,相邻学段的教师共同研讨,或采取低学段思政课教师邀请高学段思政课教师和高学段思政课教师主动联系低学段思政课教师之间彼此交流互动。做到层级递进、供需协同,切实统筹好大学和中小学思政课的目标一致和内容梯度有效衔接的关系,这样有利于保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对接性、教学内容的一体化、教学评价的连贯性。其次,小学阶段是学生“播种”期,以启蒙道德情感为主,以儿童为中心,提升学习的趣味性;中学阶段是学生“拔节”期,以提升政治素养和打牢思想基础为主,明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加强价值理性养成,加大课程标准改革力度,让思政课程成为贯穿中学全过程的必修课,取消文理分科制度,防止两极分化。大中小学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计、内容布局、目标定位的系统思维。第三,高校应当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课程思政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定位课程思政教育目标,防止内容重合,降低德育内容上的缺项脱节和倒挂等脱离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发展规律,牢牢把握课程思政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整体设计理路,以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为引导,防止“各自为政、相互割裂”,建立常态化的“德育+思政”课程体系,纵深推进高校思政课程与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内容体系上保持一体化协调发展。

(三)依托信息化手段,助力课程资源共建共享

第2篇:中小学课程范文

(一)教学基础设施落后

众所周知,教育活动由三大要素构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活动欲求顺利地开展除了需要教师与学生外,还依赖于一定的教育媒介。基于不同的教学活动以及不同的教学目标,教育媒介的选择往往各不相同。有效的教育媒介选择有助于增进教学效果。广义上,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均可以视为潜在的教育媒介。因而学校教学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为教育活动提供多样的教育媒介选择。然而对当前中西部农村的中小学而言,现实情况却是普遍存在着教学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目前许多中西部中小学可以选择的教育媒介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教师依旧主要通过课本、黑板和粉笔来完成教学。学生获得知识也主要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学校里面没有语音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基础设施;教室里没有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新课改强调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强调要培养学生个人探究能力。为达成这些目的显然需要学校能够提供多样的教育媒介予以支持。但是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基础设施现状,却难以满足新课改的相关教学要求。拿初中物理教学为例,按照新课改要求理想层面应该是学生实践操作相关的物理仪器,从实践中发现和了解相关物理原理,但是许多中西部的中学没有物理实验室,或者是没有足够多物理仪器提供给学生实践操作,因而只能采用教师讲授或演示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由此可见,教学基础设施的落后制约了中西部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二)教师教学思想观念保守,教学行为固化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教师角色受到了挑战,教师们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必将改变已是不争的事实。一线的教师需要解放思想,调整好心态,重新审视和理解教师职业。然而当前在中西部农村中小学,许多教师基于自身能力不足而存在着排斥新课改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思想观念保守,固守于以往的教学经验,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面对新课改,一些教师甚至愤慨地表示“我觉得连课也不会上了”。有针对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课改态度的调查显示,当被问及“您愿意放弃原有的教学模式吗”时,表示不愿意的教师比重为46.9%,表示基本不愿意的教师比重32.7%,表示基本愿意和愿意的教师比重分别为14.2%和6.2%。由此可见,整体上教师们教学思想是保守与固化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是课堂的主讲人,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而获得知识,这是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目中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们普遍缺乏满足新课改教学要求的能力。新课改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和科研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要能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等等。但是目前的现状是,面对这些能力要求许多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感觉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与之相去甚远,因而即使有心践行新课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缺少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在农村,家长们仍然把孩子的升学视为“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因而他们在乎的往往也只是孩子的最终考试分数。在这样的传统观念下,面对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和做法,家长们常常会表现出质疑,甚至是直接的反对。新课改强调教学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家长们普遍认为这就是瞎捣蛋,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肯定学不好。“严师出高徒”是许多农村家长多年来一直信奉的教育真谛。在家长的心目中,教师讲授,学生认真听讲,课后练习才会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缺乏了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使得学校和教师们即使有条件、有心、有能力进行课程改革,其实际效果往往也是差强人意。2011年,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始全面实行课程改革,全校教师在参观学习后分别在各自班级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刚开始一段时间效果还比较明显,课堂氛围也比以前活跃了许多。但是后来却遭到了不少家长的反对,许多家长来学校向老师了解情况,并且要求老师将自己的孩子管的严格一些。与此同时,在家里学生也受到了家长严格的控制,他们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无从谈起配合。在缺少了家长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学校的课程改革最终难以推进,有的不了了之,教师教学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二、破解中西部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的应对之策

(一)扩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比重,有效平衡地区城乡间的差距

中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经费长期的投入不足,使得其中小学教学基础设施的落后,从而影响了新课改的实施。因而,为了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的,我们有必要加大对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的财政投入来改善其基础设施。然而在现实的情况下如何增加财政投入呢,显然不能停留于文字上的泛泛而谈,必须拿出实际有效的措施。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这一目的。首先,扩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比重,从总量上增加。在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下,县级财政增加教育财政投入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因而必须从上级财政上增加投入。当前中央财政转移负担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的比重仍然过低,省级财政在转移支付作用上也不够积极,这样直接削弱了转移支付在平衡省间、省内各县间财政能力差异上的作用。故而有必要扩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比重。其次,投入结构上的调整。城乡之间教育财政的投入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也是造成许多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因而,必须平衡地区城乡间教育财政投入的差距,增加农村教育投入的比重。

(二)出台系统、有效的农村师资补充与培训政策

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培训的不足与流于形式导致当前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思想观念保守、固化,相关能力欠缺。若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师资结构调整和加强师资培训两方面出发。当前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在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上的不合理,集中反映了农村学校对高学历教师和青年教师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因而有必要出台相关政策来吸引高学历教师和青年教师到中西部农村中小学任教。当下,部属师大的免费师范生政策虽然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但是规模仍然有限,而且下基层的力度不足,许多师范生就业仍然集中于城镇的中小学。因而有必要在地方师范院校出台新的资助政策,支持优秀的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从而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对于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师资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样需要出台相应的农村师资培训政策,可以以省为单位出台政策使农村师资培训制度化,规定培训周期、时间和考核方式等,同时还需进一步丰富农村师资培训的形式。师资结构的合理以及师资培训的完善能够很好地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的活力,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进而解决新课改中来自教师方面的问题。

(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宣传和普及新课改的理念

第3篇:中小学课程范文

关键词:科学实验教育魔术教学法教学创新

1魔术与科学

魔术是根据科学的原理,综合物理学、化学、心理学等不同科学领域知识和技术形成的表演艺术[1]。魔术通过抓住人们好奇、求知的心理特点,制造出种种让人不可思议、变幻莫测的假象,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2]。显而易见,魔术的载体是科学。既然魔术可以利用科学的原理来达到自己的表演目的,为什么不能反哺科学教育,实现“魔”为“科”所用。在一些欧美国家,很多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中都会用魔术的方式向孩子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既可以跟孩子互动交流,增近感情,又可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寓教于乐,获得双赢的局面[2]。另外,魔术的展示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想,更是对其中所含科学原理的正确应用,所以,国外很多家长都会鼓励孩子去接触魔术、设计魔术、表演魔术,使家庭魔术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科普活动[3]。

2《中小学科学实验研究》课程引入魔术教学的意义

在这里,魔术教学不是指如何讲授魔术方式方法的教学,而是指引入魔术从而达到更加有效地讲授科学原理的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其概括地称为“魔术式科学教育教学法”。《中小学科学实验研究》课程引入魔术教学有很大的意义。在中小学传统的科学实验教学中,都以严谨的,或者规格化的教学设备来演示讲解对应的科学现象,不可否认这能使经典的、严谨的、一丝不苟的科学现象得以重现,但是,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教学方法是比较保守的、呆板的、死气沉沉的。对于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科学课程来说,很多科学实验都是定性实验,而不是定量实验,课堂教学只要能表明相应的科学原理就可以,并不需要精准的数据,因此也就没有必要通过严谨的、一丝不苟的科学教学仪器来呈现科学现象。相对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远不能达到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科学原理的效果。而魔术中的很多现象都是中小学课程中的实验内容,魔术又是很多学生所喜爱的、强烈感兴趣的。因此,《中小学科学实验研究》课程在教学课堂中引入魔术来展现相应的科学原理,包括基本的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拉动课堂气氛,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终形成一生的追求和爱好。这样的教学方法当然对教学和学生都大有裨益。2017年2月教育部通知,要求从2017年9月起,全国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通知要求小学一年级要单独开设科学课,每周安排不小于1课时,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同时。这个消息对于科学教育师范专业来说既是一个就业机遇,也是一个教学挑战。小学低年级学生相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认知能力、课堂注意力等都较为薄弱,而科学教育又是一个比较严谨的课程,这就极大程度地要求科学教育课程的教师能在课堂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好奇心,而魔术教学恰恰能利用魔术的视觉震撼效果带动课堂教学氛围,能有效避免将课堂实验教学变成教条式、灌输式、机械式的教学[4]。这就需要将魔术教学首先引入师范大学的科学教育实验课程中,首先引导师范大学生对魔术引入科学教育教学的尝试和发掘,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强化他们的实验讲解能力,真正达到学为所用、学以致用的目的[4]。最终使得他们在毕业走上中小学教师岗位后,能够通过所学所得,引导中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接触魔术,切实感受魔术教学的魅力,达到科学的教育教学的目的。

3《中小学科学实验研究》课程引入魔术教学的案例

第4篇:中小学课程范文

关键词:科学实验教育;魔术教学法;教学创新

1魔术与科学

魔术是根据科学的原理,综合物理学、化学、心理学等不同科学领域知识和技术形成的表演艺术[1]。魔术通过抓住人们好奇、求知的心理特点,制造出种种让人不可思议、变幻莫测的假象,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2]。显而易见,魔术的载体是科学。既然魔术可以利用科学的原理来达到自己的表演目的,为什么不能反哺科学教育,实现“魔”为“科”所用。在一些欧美国家,很多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中都会用魔术的方式向孩子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既可以跟孩子互动交流,增近感情,又可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寓教于乐,获得双赢的局面[2]。另外,魔术的展示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想,更是对其中所含科学原理的正确应用,所以,国外很多家长都会鼓励孩子去接触魔术、设计魔术、表演魔术,使家庭魔术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科普活动[3]。

2《中小学科学实验研究》课程引入魔术教学的意义

在这里,魔术教学不是指如何讲授魔术方式方法的教学,而是指引入魔术从而达到更加有效地讲授科学原理的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其概括地称为“魔术式科学教育教学法”。《中小学科学实验研究》课程引入魔术教学有很大的意义。在中小学传统的科学实验教学中,都以严谨的,或者规格化的教学设备来演示讲解对应的科学现象,不可否认这能使经典的、严谨的、一丝不苟的科学现象得以重现,但是,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教学方法是比较保守的、呆板的、死气沉沉的。对于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科学课程来说,很多科学实验都是定性实验,而不是定量实验,课堂教学只要能表明相应的科学原理就可以,并不需要精准的数据,因此也就没有必要通过严谨的、一丝不苟的科学教学仪器来呈现科学现象。相对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远不能达到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科学原理的效果。而魔术中的很多现象都是中小学课程中的实验内容,魔术又是很多学生所喜爱的、强烈感兴趣的。因此,《中小学科学实验研究》课程在教学课堂中引入魔术来展现相应的科学原理,包括基本的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拉动课堂气氛,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终形成一生的追求和爱好。这样的教学方法当然对教学和学生都大有裨益。2017年2月教育部通知,要求从2017年9月起,全国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通知要求小学一年级要单独开设科学课,每周安排不小于1课时,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同时。这个消息对于科学教育师范专业来说既是一个就业机遇,也是一个教学挑战。小学低年级学生相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认知能力、课堂注意力等都较为薄弱,而科学教育又是一个比较严谨的课程,这就极大程度地要求科学教育课程的教师能在课堂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好奇心,而魔术教学恰恰能利用魔术的视觉震撼效果带动课堂教学氛围,能有效避免将课堂实验教学变成教条式、灌输式、机械式的教学[4]。这就需要将魔术教学首先引入师范大学的科学教育实验课程中,首先引导师范大学生对魔术引入科学教育教学的尝试和发掘,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强化他们的实验讲解能力,真正达到学为所用、学以致用的目的[4]。最终使得他们在毕业走上中小学教师岗位后,能够通过所学所得,引导中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接触魔术,切实感受魔术教学的魅力,达到科学的教育教学的目的。

3《中小学科学实验研究》课程引入魔术教学的案例

第5篇:中小学课程范文

一、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属于社会学科范畴,直接承载着传播文字运用、弘扬文化传统的社会功能,对培育青少年健康人格、涵养优秀品质、厚植家国情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带有工具和人文双重特性

众所周知,教师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将语言文字运用规律以最便捷的方式传授给每一位学生,使其成为表达交流、沟通交际的重要工具。同时,语文还明显具有人文特征,学生通过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洗礼,实现提升修养、健全人格的目标。客观地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非呈现出分立或对立的状态,而是以相互支持、互为表里的形式存在,具有高度的辩证统一性。

(二)具有思政教育的独特优势

语文是带有明显意识形态属性的学科,教材中文本的选用十分讲究。语文课本中每一篇文章,均是文质兼美、字字珠玑的优秀典籍,不但能让青少年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也可以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此外,语文学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即重视晓理动情的教学过程,强调推人及己的教育方式。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在培养人、塑造人方面天然具有独特优势,在引领学生思想方向上,一直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的思政资源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出台系列重磅文件,对贯彻落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重视政治启蒙,筑牢思想基础。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思政资源,亟须进行深入挖掘、总结凝练和科学运用,切实发挥语文学科育人功能。

(一)承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以昂扬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撑。中小学语文中的经典篇目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体现着永恒的真、隽永的善、浩荡的美。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坚持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具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形成的先进文化。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多篇重要文章,比如,《为人民服务》《的扁担》《手术台就是阵地》等。这些红色记忆,饱含着奋发向上的革命乐观态度和深沉厚重的爱国情怀,全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征程中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探索和不懈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要运用好这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及所展现的崇高革命情怀,引导学生增强对红色文化的共鸣,让爱国主义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三)蕴含强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和代表着新时代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坚守的价值和理想。比如,爱国奉献、仁爱进取的道义精神,诚信友善、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见义勇为、扶困济贫的文化传统,这些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和人格形象,在语文课本中展示得淋漓尽致。作为语文学科教师,要用好各类语文教学素材,生动具体地向学生表达和展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潜心教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弘扬正能量,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升华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三、中小学语文课程思政资源的教学运用

发挥语文课程育人作用,关键在教师,重中之重是提升教师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能力和水平。

(一)由“解惑”向“解道”转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回归育人初心毋庸置疑是第一位的。要切实增强课程思政意识,准确把握“三全育人”中心要求,把语文作为中小学思政工作的重要路径,用“语文小故事”讲好“人生大道理”。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化特点,贴近心理需求,切中疑点困惑,以德服人、以爱育人,让教师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好朋友、人生路上的好导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课程体验效果,引导学生从知事、懂事到明是非、晓道义,再到坚定信念、筑牢信仰,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健康成长。

(二)由“启智”向“启蒙”转化

诚然,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要重视发展智力、习得知识、养成习惯,但为学生指引好人生发展的正确航向,保障其健康成长成才也同等重要。从育人育心角度来说,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不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强化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促进融会贯通、相互衔接。从发挥课堂主渠道角度来说,要用好语文课堂教学“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总体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拓展教学时间、空间,不断彰显语文教学的温度、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在聆听与思考中接受思想的启迪、文化的熏陶,真正让语文课堂教学“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真正让语文课程思政具有“生命力”。

(三)由“寓教”向“寓乐”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