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临床医学技术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0引言
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要求临床检验师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检验工作,以满足急慢性疾病诊疗需求。而临床检验师的临床医学检验水平会直接对临床医生的诊断准确率造成影响,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满足急慢性疾病诊疗需求,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检验师必须不断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下面结合实际简要分析临床医学检验的现状,总结出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方法,以供参考。
1临床医学检验的现状分析
(1)不少检验师忽视正确、合理放置标本,导致标本因长时间放置,使得标本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2)部分检验师不能熟练掌握新技术和新仪器,不能科学、合理使用检验方法和检测试剂,这些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导致误差的产生;
(3)检验师缺乏参与临床诊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够及时、充分和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交流,使很多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未得到充分利用或被错误理解,对检验技术的提高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检验科室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科室仅给予仪器和试剂的选用高度重视,而未给予科室人员、仪器保养、操作流程等管理以重视,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降低检验质量。
摘要: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是指通过收集临床标本并进行检验以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参考,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高低,决定了检验的准确性,进而决定了临床医学研究的高度。因此,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的技术,不仅对临床检验技术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也可有效促进临床研究的进展。本文中,先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再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就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提高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临床医学;基础技术;检验技术;提高策略
0引言
近年来,我国医学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这与我国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逐渐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随着人们对医学质量要求的提高,各界对于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如何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进行研究,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1]。
1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概念
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为标本收集、标本检测、生成检测报告、结果反馈、提供指导。①标本收集。主要是指通过正确的方法收集标本,如:临床上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并将肿瘤作为病理标本进行保存,除此之外,标本还包括血清、抗体、微生物等;②标本检测。主要是指通过正确的方法对病理标本进行检测;③生成检测报告。主要是指根据对病理标本研究的结果书写检测报告,检测报告要注重考实及正确性;④结果反馈。是指将生成的检测报告反馈给患者或医生,医生再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判断;⑤提供指导。将此次检测结果作为将来临床医学研究及诊断的指导及参考[2]。
2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挑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行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150例,深入分析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本课题150例患者存在检验误差有10例,检验误差率为6.66%,分析检验误差原因可知,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缺乏合理检验技术和设备以及条件、文件管理不规范、临床检验人员未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缺乏质量管理意识等问题。结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极易出现检验误差,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其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解决对策,保证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0引言
近几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医疗水平和检验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操作难度也日益增加,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其检验技术和设置虽然在不断更新、完善,检验质量也得到提高,但在质量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进而影响到检验准确性和科学性以及患者临床诊治与预后恢复,因此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尽可能的减少临床医学检验漏诊、误诊等情况[1]。此研究选取150例患者,分析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详细步骤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挑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行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150例,其中女58例,男92例;患者年龄为24-71岁,平均(48.57±4.15)岁;所有患者均知晓实验内容且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2]。组间差异在疾病类型、检验项目等一般资料方面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临床医学课程的必要性
在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临床医学课程,有着迫切需要和实际意义。我校生物技术专业自招生之初就开设了临床医学课程。生物技术专业有了临床医学的指引,人才培养基础更加扎实,方向更加明确。同时,具有一定临床医学知识的生物医学人才,能够更好地将自身优势辐射到传统医学专业上,为临床医学的发展提供新视野,开拓新思路,注入新的活力。医学生物技术已经在临床医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革命性的作用,如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单抗导向药物、人工血液代用品等已广泛应用于癌症、传染性疾病和一些遗传性疾病治疗。同时,许多临床新问题、老难题,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生物技术的发展,相关疾病的基因定位、组织工程、干细胞研究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显然,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临床医学课程既是生物技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
2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教学现状和问题
2.1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全照搬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培养目标的直接反映,是培养人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该紧贴生物技术专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然而,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全照搬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将内科、外科、专科教学内容按照病因、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毫无取舍地灌输给学生,呈现教师教学无特色、无重点、无思路,学生学习无方向、无兴趣的状态。这与学科设置初衷和社会人才需求脱节,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2课程目标不明确,考核要求不严格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对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教学不够重视,没有真正意识到临床医学对该专业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课程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一定临床思维,了解临床医学前沿和需要,并能在医学发展和临床需求中找到生物技术的落脚点、发力点,运用所掌握的生物技术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最终为医学问题的解决开辟新思路、提供新方法。但是目前医学院校对于生物技术专业临床医学课程目标认识比较模糊,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考核过程较为敷衍,甚至没有考核,使临床医学课程开设存在“鸡肋化”的危险。
[摘要]医学检验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诊断和治疗是医学检验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医学检验中,要确保技术质量,必须要保证提供的检验数据精确,解决需要从医学检验人员自身做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加强医学检验中的沟通,加强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从多个方面着手该问题。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现状与对策
随着社会逐步进入信息化和现代化,医学检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且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临床诊治和日常保健中,其重要程度不一般。从全国各地大量临床病例中可以发现,医学检验结果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直接联系,也是诊断和治疗的基础[1]。因此,为了让诊断和治疗能够正确且快速地进行,需要保证医学检验的准确性。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现状
虽然临床上一直强调进行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但就目前来看,情况并不理想,而且存在很多明显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1质量管理意识存在问题
在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管理中,很多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质量管理意识问题,在管理人员和医学检验人员的设想中,几乎没有管理意识的存在,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质量意识的概念,导致管理人员和医学检测忽视质量问题,往往存在安全隐患。质量管理意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2]:①检验人员缺乏应具备的质量管理意识,在大家的印象中,临床医学检验必须要通过技术人员执行,如果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质量意识,会导致在日后工作中形成得过且过的心态,工作也成为敷衍了事,在这种情况下,临床医学的检验质量难以得到保证。②在领导的视角下,基本上不会太重视检验质量,一般都会由相关领导对质量检验工作做出相应安排,如果领导自身忽视质量检验,则无法做到相应的监督指导,可能连正常操作规程都无法保证,其检测质量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