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法学》创刊于2021年,发行周期:半年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在当今这个数据驱动的时代,法学研究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杂志的创办与发展,无疑为这一变革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它不仅标志着法学研究范式的创新,更推动了法学研究向更加科学化、精确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法学研究,往往侧重于法律条文的解释和应用,通过逻辑推理与案例分析,确保法律的准确适用与公平正义的实现。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这种单一的研究范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复杂多变的法律实践需求。数据法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法学研究方法论,开始崭露头角。它不仅仅关注法律条文本身,更侧重于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应用,为法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角与路径。
杂志的创办,正是对这一变革的积极响应。该杂志立足于数字时代的学术前沿,致力于服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的国家战略,推进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刊载数据法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杂志为法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探讨和分享数据法学研究成果的平台,促进了数据法学研究范式的传播与普及。
专论、经典译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邮编:100038。
1、本集刊原则上录用首次发表的中文原创论文和获得版权授权的外文翻译论文,投稿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
2、本刊稿件采取专家匿名评审与三审定稿相结合的审稿制度。稿件由本刊编辑负责初审,初审通过的稿件送外审专家匿名评审,匿名评审通过的稿件由本刊主编决定稿件是否采用。
3、本刊所发文章的作者,以投稿时正式署名为准;任何文章的负责人,在接到本刊的“稿件录用通知”后,不可要求“更换”、“增加”或“减少”作者。
4、本刊提倡一稿专投、反对一稿多发,投稿本刊的文稿一旦获得其他刊物录用,作者有义务正式通知本刊。
5、编辑部在不改变稿件基本观点和实质性内容的前提下,有权对稿件进行加工修改。
6、文稿由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和注释构成。请同时提供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文本。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稿件篇幅控制在1.5到3.5万字为宜,尤其欢迎2万字以上长文。
7、正文采用宋体、五号字、首行缩进两个字符、1.5倍行距。得到基金项目的资助成果,请在首页下脚注释中标明资助背景,包括基金项目的类别、名称、批准号。
8、文稿应在文章首页下脚注释按如下顺序标明作者信息:姓名、性别、单位、职称(职务)、学历、研究方向等。作者通常仅标明所在单位及技术职务,同一作者原则上只标明一个工作单位,最多不超过两个。
9、为方便联系作者,请在文末单独附页,写明作者的联系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内容放。
10、文稿标题应层次分明,标题序号按不同级别依次使用:一、(一)、1.、(1)、①、A.、a.;不同级别的标题采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加以区分,同一级别的标题字体、字号应保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