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接地技术论文范文

接地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接地技术论文

第1篇:接地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以南方红豆杉为砧木,曼地亚红豆杉为接穗,通过嫁接可以使曼地亚红豆杉提早开花结果,并能加快枝条生长。介绍曼地亚红豆杉嫁接栽培中砧木和接穗的选择、嫁接方法以及嫁接后的管理。

红豆杉为我国一级濒危保护植物,其根、枝、叶和树皮中能提取新型抗癌药物紫杉醇—抗癌效果最好的药物,被誉为“晚期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曼地亚红豆杉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雌、雄异株,是经过美国FDA认证的专门用于提取紫杉醇的首选红豆杉杂交品种,其紫杉醇含量高达0.04%~0.08%,比我国天然红豆杉紫杉醇含量高4~10倍,可以长期采集枝叶提取紫杉醇。以南方红豆杉为砧木,曼地亚红豆杉为接穗,通过嫁接,可以加快曼地亚红豆杉枝条生长,并能提早开花结果。试验表明,以6~7月为最佳的嫁接时间。这时气温适宜,当年的曼地亚接穗枝条已半木质化至木质化,移栽的砧木苗已成活,嫁接成活率可达90%以上。

1砧木和接穗的选择

1.1砧木的选择

选择优良植株二至三年生的南方红豆杉实生苗,接口下方砧木的不定芽要及时抹除,减少养分消耗,直到新树冠形成为止。南方红豆杉地径达到0.5~2cm粗时,嫁接比较适合。砧木过小,嫁接后生长缓慢;砧木太大,影响嫁接成活率,同时后期管理难度较大。

1.2接穗的选择

选一年生、二年生侧枝作接穗,穗长5~8cm。从母本树上采下的穗条及时用塑料薄膜包扎,在阴凉处贮藏,最长可以贮藏7d。雌、雄株母本分开剪取繁殖,不能混淆,以便成活后用在盆景开发上。穗条要健壮,选择、无病虫危害枝条。

2嫁接方法

2.1撕皮嵌接法

适宜夏、秋季砧木能剥皮时使用,成活率较高,树冠成形快。在待嫁接部位,平行纵切2刀,深达木质部,长约3cm,宽度视接穗粗度而定,一般为0.3~0.5cm,再横切1刀,挑开树皮,使切口成“H”形。取带有6~7片叶、3~4个芽的一段接穗,长约5~8cm,将接穗下端1/3的叶片抹除,带木质削成长条形平口,平口两侧用快刀削去皮线。将接穗嵌入砧木切口内,严密包扎,只露上端叶片和芽,然后用一块透明薄膜包封整个嫁接部位。

2.2三角嵌接法

适宜春季树皮不易剥离时使用,适于大砧木嫁接,抽梢快,形成树冠早,嫁接愈合处平滑。在嫁接部位断砧,在砧木截口一侧用利刀削成一凹三角形槽,长约2.5cm,宽度视接穗粗度而定。取带有6~7片叶、3~4个芽的接穗,长约5~8cm,下端削成相应的凸三角形。将接穗嵌入砧木槽内,使两边紧密接合,严密包扎接口。再用塑料袋罩住接穗及嫁接部位,形成保湿罩。接穗芽头萌动后,逐步松开直至去掉保湿罩。

2.3嫩枝嫁接法

在半木质化砧木新枝上嫁接半木质化接穗枝条,一般采用劈接法进行。接后用2层塑料袋罩住接穗及嫁接部位,外面再套牛皮纸袋遮蔽强光。成活后逐步去掉纸袋及塑料袋。这种嫁接方法,由于砧木和接穗均为较幼嫩枝条,形成层厚,愈合快,成活率高,是曼地亚红豆杉采用多头、雌雄同株嫁接的主要方法。

3嫁接后的管理

3.1检查成活率

曼地亚红豆杉接穗存活时间较长,一般嫁接后30~40d才能辨别是否成活。可从接芽和叶片状态来检查,凡芽新鲜、叶片鲜绿的为已成活;若芽已干瘪、色泽焦黄、叶片干枯,有的接穗顶端发黑,即表明未接活。未成活的要及时补接。

3.2破膜露芽

芽开始萌发时,用刀尖小心挑破妨碍芽萌发的嫁接薄膜。如芽已成活,及时解开薄膜条,7~10d后,在接穗上方将砧木剪断其直径的4/5,自剪断处拧断,使1/5的砧木皮与茎杆还相连,上下水分及养分相通,而一部分养分供应给接穗,待新梢停止生长后,再将砧木上的枝叶全部剪除。3.3及时抹除萌芽

南方红豆杉砧木生长旺盛,嫁接后十几天砧木上即开始发生萌蘖,如不及时除掉则会严重影响接穗成活后的生长。对接口下部萌发的砧木新梢必须及时抹除,同时除掉“去水枝”上的新梢,减少营养消耗,待新梢老熟后在接口上方1cm处断砧。小砧木上的萌蘖要除净,大砧木上的如光秃带长,应在适当部位选留一部分萌枝,以利长叶养根。接后管理的中心是保护好接穗,促其尽早萌发成梢。

3.4立支柱保护新梢

曼地亚红豆杉新梢枝叶生长茂盛,萌发力强,容易被风吹折,应插支柱用薄膜带或其他绳类绑缚,结合造型,不同方向多插几根支柱,拉伸枝条。

第2篇:接地技术论文范文

1.个体网中异质性同质性(Homophily)最早由Lazarsfeld和Merton?(1954)提出[28],起始于社会学研究,其指行动者之间某种属性上的相似或相同。异质性和同质性的研究多聚焦于个体网层面,关注个体的异质性对个体间连接造成的影响,如性别、种族、年级等对友谊的影响[29,30]。研究结果表明相似的行动者之间更容易形成连接。不同原因会导致同质性的分类有所差别。如Kossinets和Watts(2009)针对大学邮件网形成的研究中[7],将同质性分为结构同质性(StructuralHomophily)和个人同质性(Individ-ualhomophily)。前者用来解释相同的选课、小组讨论等结构性因素导致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后者则用来解释因相同性别、种族等建立的连接。这种因相似而主动进行的选择也可称为选择同质性(ChoiceHomophily)。随着网络理论的发展,逐渐有学者开始关注组织层面的异质性对连接的影响,而这些研究的背景往往并不尽相同,如组织间个人网络形成的研究关注选择同质性的作用[31],但联盟的研究则关注结构同质性的作用[32]。笔者研究的对象是集群内的技术结块,技术之间也具有异质性。技术虽是由个体开发,属于组织的,但并不能将其简单的划归至个体网络或组织网络的研究之内,因此之前的研究结论并不能简单的适用于技术网络。2.异质性对技术结块的作用产业集群的形成往往是因为组织地理上的邻近能够为其带来信息和技术优势,次级产业集群的形成的主要原因则有可能是组织在技术或产品上的邻近性[9]。高技术企业结块的重要原因在于彼此的知识溢出[33],组织倾向于与拥有特定技术的其他组织在技术结构上进行聚集。那么,研究的问题实际上表达的是不同技术之间是如何形成联系的。从网络视角考察,研究的问题即是同质或异质属性的点之间如何形成边的问题。衡量技术网络中的异质性需要确定不同技术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组织间的技术转移和吸收[32]。笔者认为这种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上的差异性,如专利申请人、技术的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或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的不同;二是实质差异,如技术实质内容和技术基础的不同。现有的关于技术和知识异质性的研究主要关注技术间的实质差异。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组织不会轻易让同质性知识在组织间流动,因为这会削弱组织的竞争优势[34]。而竞争异质性影响着组织间的知识和信息交换,因此异质性的知识因其互补的特性更容易产生创新的机会[24],使网络行动者获得更好的绩效[35,36],组织更乐意与拥有异质性的组织进行技术和知识的交换。这意味着在技术网络中,异质性技术间更容易形成连接。另外一派学者认为同质性知识更容易吸收和转化,集群聚集就是因为企业在原件性知识上有着极高的相似性知识[37],因而集群内企业可以更好的获得技术溢出。因此,在技术网络中,同质性技术间更容易形成连接。这些研究结论之所以不同,除了研究背景的差异外,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知识异质性的具体划分不同,形式上具有同质性的技术间并不一定易于形成连接;第二,未考虑集群动态性的发展,如企业在初创期可能更倾向于吸收同质性的知识[36],发展成熟期则可能更愿意吸收异质性的技术。因此,需要重点关注两方面,其一是特定网络可能需要不同的异质性分类,其二是异质性技术在集群发展不同阶段的连接亦有可能有所不同。3.技术异质性和组织异质性在不同研究背景之下,同质性或异质性的分WANGLUOJINGJIYANJIU|网络经济研究类一直是研究者需要首先关注的问题[27,28]。笔者认为,知识间的异质性在技术网络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为内容方面的异质性,即技术的主题是不同的,如计算机技术和原子能技术具有内容异质性;另一个分类为形式方面的异质性,即技术的表现形式有差异,如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具体到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内容方面的异质性可以表示为技术间所属次级分类的差异,称之为技术异质性;形式方面的异质性则重点表现在技术是否更具应用性。一般认为,企业的技术更偏向于应用,科研机构的技术更偏于基础理论,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引用。集群发展的技术源一般为科研机构[38],称之为组织异质性。技术异质性差异较大的技术可能具有互补性,相互连接更有可能引发突破式的创新。因此,在创新对组织绩效影响巨大的生物技术产业中[39],组织更愿意引用技术异质性差异较大的技术。同时,生物技术产业依然处于发展阶段,产业未完全细分,如诊断设备的专利多基于在先的诊断方法技术。这使前面的论断得到加强。另一方面,技术异质性差异较小的技术之间的连接更易于产生渐进式创新,其技术主题相差不远,因为相同的知识基础集群内组织更容易从同质性技术间得到技术溢出。基于此,提出本文的两个相反的论断。论断1在生物技术产业集群中,技术异质性差异较大的技术间更容易形成连接。论断2在生物技术产业集群中,技术异质性差异较小的技术间更容易形成连接。在产业集群中,公共研究机构的重要作用在于输出或溢出其基础性知识[39],企业亦愿意基于理论知识进行技术上的研发(有许多生物技术企业本就源自公共研究机构的衍生,即academicspin-offs)。而公共研究机构(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往往基于本身开发的前期技术或其他公共机构的在先技术,较少受到企业的技术反哺。医院有的技术具备理论性,与公共研究机构技术的连接更多;有的具有实用性,与企业技术连接的较多。基于此,提出本文的第三个论断。论断3在生物技术产业集群中,组织异质性差异较大的技术间更容易形成连接。。同时,生物技术的发展不过短短数十年,在发展初期,许多知识和技术是同质性的,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异质性知识和技术逐渐增多,开始出现许多交叉领域[15],如生物信息学等。因此,需要考虑到网络的动态性。在集群发展初期,集群规模较小,组织的聚集往往是基于某一类技术,还未出现众多差异化的技术。在集群发展后期,会有边缘技术出现,一些边缘技术也会逐渐变为核心技术[32];研发人员的增多和流动带来知识和技术交换,技术异质性差异大的技术间的连接逐渐增多。因此可得出如下推论。推论1在生物技术集群发展初期,技术异质性差异小的技术更容易形成连接。推论2在生物技术集群发展成熟期,技术异质性差异大的技术更容易形成连接。同理,在集群发展初期,许多生物技术企业来自于学术衍生,集群技术多来源于作为理论前沿阵地的公共研究机构。随着集群发展,企业数量增多,规模增大,企业的研发能力增强,技术间的连接开始出现以企业技术为核的结块。医院在研究基础理论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实践活动,其技术部分处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和部分属于应用技术的研究。因此得出如下推论。推论3在生物技术集群发展的初期,公共研究机构的技术多与组织异质性技术结块。推论4在生物技术集群发展的成熟期,医院的技术起到连接企业和公共研究机构的作用。推论5在生物技术集群发展的成熟期,公共研究机构和企业的技术皆多与组织异质性技术结块。

二、方法与数据

1.数据来源集群内的知识交换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专利属于显性知识,专利中记载的信息量占所有技术信息量的90%以上[40]。生物技术多以专利进行保护,制药业和仪器产业的专利数量在美国所有产业中位居前五[2]。专利引文可分为施引和被引(CitationMade和CitationReceived)两种。引文数据基于以下原因可以较好的适用于研究主题:第一,专利数据具有地理边界性,适合做产业集群的分析[41];第二,引文数据适合进行动态性分析,数据信息完备,反映了一定时间跨度内的知识和技术的流动[41-43];第三,专利引文既能够反映企业之间的技术连接[44],亦能够反映企业间的知识流动,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不同性质的技术之间的连接程度和方向等指标研究集群内再结块现象;第四,专利数据适用于社会网络分析(SocialNetworkAnalysis,SNA),SNA的方法可以从整体的角度探寻集群的技术结构变化[45]。2.样本与数据整理选择波士顿集群作为研究样本。波士顿集群是全球最早出现的产业集群之一,集群的发展完全契合于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发展历程中带有明显的技术特征,其生物技术风险投资项目在全美位于前列[17]。波士顿集群拥有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企业,如Biogen、Genzyme、Am-gen、Genetics等,他们与科研院校,如哈佛、MIT、波士顿大学等一同支撑着集群的发展,集群内组织之间有着频繁的知识和技术流动[46]。使用USPTO的专利引文数据[44],数据中的专利授予时间从1976年至2006年,将专利区域限定在波士顿地区,专利分类限定在医疗领域,并将引文整理为矩阵格式。3.变量设计专利引文的迟滞性可能长达50年,但50%的专利被引发生在授予专利后的十年以内,在第5年的时候被引数量达到峰值[44]。因此,在分析子群体形成时,以5年为一个周期,这可以保证前一周期的最后一年的专利引文在新周期中能够得到最大的体现,从而更好的观察次级集群技术结构的变化,并保证研究的动态性。数据被划分为5个周期。根据Chandler(2009)的研究[47],将1976年至1993年划归集群发展初始期,1994年至2006年划归成熟期。技术异质性:生物技术可以再细分为多个子领域,同领域之间的技术在各方面都具有相似性。专利因技术相似性可以分为诊断方法、制药、设备制造和纯技术四个子领域[44]。在引文数据库中,则将技术划分为医药、设备、纯技术和混合领域。因为研究的问题是技术异质性对连接形成的影响,除引文矩阵外,还需构造每个专利在技术差异上的属性数据。参照Bell和Zaheer(2007)构建属性数据的方法[5],以五列向量分别表示五个时期的技术异质性。技术异质性属于分类变量,如果该技术属于医药类别,赋值为1,设备、纯技术和混合领域的赋值分别为2、3、4。组织异质性:专利技术分别属于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医院,不同主体的技术在理论性和应用性上有不小的差异。同技术异质性一样,五列向量构建组织异质性,用来测量技术在理论和应用上的差异。赋值1、2、3、4分别表示专利属于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医院。4.统计方法研究需要测量两类关系:一类是技术分类(即技术异质性)对专利引文的形成是否存在影响;一类是组织分类(即组织异质性)对专利引文的形成是否存在影响。但变量并不是独立抽样,而是来自于同一个网络内的关系数据,因此需要使用基于随机置换的检验方法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48]。对于技术异质性和组织异质性对结块的影响,采用随机置换关系列联表(RelationalCon-tingency-Table)的检验方式,该方法能够对矩阵与分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自相关随机检验[48],从而估计是否异质性技术间更容易结块。另外,用UCINET软件[49]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1.集群内的动态结块正如产业集群一样,次级集群也是不断演化的。首先使用图形和描述性统计的结果研究次级集群的结块随时间的变化,这能对次级集群的发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探索性的图形分析,可一览子群体是否因技术异质性而结块。技术结构的绘制使用Pajek软件[50],采取Kamada和Kawai(1989)的绘制方法[51],每个时期均将连通子图(Component)独立标明。在图中,[1]表示专利属于医药类(Drugs),为黑色;[2]表示其属于诊断与医疗器械类(Surgery&MedicalInstruments),为灰色;[3]为生物技术类(Biotechnology),为浅灰色;[4]为混合医药(Miscellaneous-Drug&Med);为深灰色。顶点越大,表示专利被引次数越高。每幅图中存在数个连通子图,这些连通子图即是集群中的技术次级集群。从图1至图5中可以看出:最初的联通子图在发展中不断加入新的专利,规模不断扩大,这表明集群中技术的影响力存在“马太效应”,即富者越富。要注意的是,这个效应并不是针对单个专利,而是针对单个次级集群的,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高被引专利往往是技术先进、影响深远的专利,因此后期专利不断附加其上,新连接的形成遵循偏好连接的模式(PreferentialAttachment)[52]。初期联系较紧密的四个专利形成的次级集群联系依然很紧密,这四个专利皆是器械专利。随着时间增长,出现了规模远超其他群体的最大次级群体,如图5所示,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群的技术溢出非常有效,技术间的连接紧密。网络在初期的技术流动局限在同质性圈子里,但在第三期(图3),网络开始出现比较明显医药专利与器械专利的结块,在后两期中,异质性技术间的结块进一步扩大。这意味着在波士顿集群中,初期同质性技术易聚集在一起,在后期才逐渐出现异质性技术的结块现象,这可能是因为集群发展中逐渐出现了对互补性技术的需求。这直观上证明了推论1和推论2。每一期的技术网络结构指标数据如表1所示。可以看到,密度与网络规模负相关,密度之间无法进行比较,但是点度可以进行比较,随着时间的发展,平均点度逐渐降低后又再次升高。这表示初期和后期技术间的连接比较紧密,集群具有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2.技术异质性对技术再结块的影响本节分析在集群发展的不同时期,技术异质性如何对结块产生影响,并对论断1和2、推论1和2进行验证。其影响如表2所示,对角线以灰色标出,表示技术组内连接数量。每组中连接频数最大的格值以黑体标出。为了更方便直观的对统计结果进行讨论,将组内与组间连接频率进行比较,如表3所示。从30年的区间考虑,医药的组内连接呈现增长的趋势;器械的组内连接则越来越少,越到后期,与其他技术的联系越紧密;混合技术则一直表现出非常低的组内连接,这也和其技术性质符合。因为1976-1981年的大部分格值的期望值都小于5,无法进行卡方检验[53]。但从图1中可以看出,集群内仅有器械和混合两类专利,而两类专利的连接都仅存在同类之中。从表2中可以看到,四个周期的卡方检验都非常显著,表示四个时期异质性差异大的技术间都形成了结块,证实了论断1,否定了论断2。属于集群发展初期的有三个时期(1976-1981,1976-1987,1976-1993)。图1显示了第一个时期的结块状况,结块全部发生在同质性技术之间。但据表2,第二和第三时期的异质性技术之间已经存在结块,在1976-1987年间,技术结块是以器械技术为主的;而在1976-1993年间,技术结块则是以医药技术为核心。这与推论1相反,意味着集群在发展初期即存在了异质性技术间的结块,而技术间的连接往往以某种特定类型的技术为主。3.组织异质性对技术再结块的影响本节分析在集群发展的不同时期,组织异质性如何影响结块,并对论断3、推论3、4、5进行验证。如表4所示,对角线以灰色标出,表示相同组织类型技术的组内连接数量。每组中连接频数最大的格值以黑体标出。同上一节一样,将组内与组间连接频率进行比较,制成表3。表3可以分析技术结块的趋势,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技术的结块90%左右发生在异质性技术之间,企业技术从同质性结块为主逐渐变化为以异质性结块为主,医院则从异质性结块为主转变为既有同质性连接和异质性连接较为平衡,各占约50%。在集群发展初期,两个时期(1976-1987)的卡方检验都不显著,表示这10年集群技术间以组织同质性的技术连接为主,再增长5年后,卡方检验才显著,意味着组织异质性的技术连接出现在发展初期的末端。这与论断3不符。从表3可以看出,初期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连接以组间连接为主,证实了推论3。在集群发展成熟期,除医院技术外,组织差异性大的技术间更容易形成连接。因此若将论断3的时间限定在集群发展成熟期,则其成立。同时,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皆多与医院的技术形成连接,这意味着医院技术起着连接两种组织异质性技术的作用,推论4得到证实。根据表3,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技术结块皆是以组间连接为主,证实了推论5。实际上,该结论再次表明了公共研究机构在集群中具有重要的知识溢出效应。

四、结论

第3篇:接地技术论文范文

去年召开的“2011中国纺织学术年会”是纺织行业的一次产业发展与学术力量系统对接的直会,推出了1名学术大奖、8名学术带头人、15篇优秀论文,在海内外获得了巨大反响。继往开来,本届大会组委会仍将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纺织专家和学者,跨行业,跨领域的科学家,深谙资本运作与电子商务的成功人士,以及来自海内外知名企业、贸易团体、商会的管理人士等共聚一堂,实现跨界思维共赢,合作集成创新的目标。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孙瑞哲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姚穆院士分别担任大会组织指导委员会主席和学术委员会主席。

大会将围绕新型纤维材料、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高性能复合材料及技术纺织品等热点,进行跨领域、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额发学术大奖和学术带头人奖,为国内外高层次的纺织理论研究者、纺织科技工作者、纺织生产管理者和纺织技术产业化实施者的零距离接触提供互动空间。现诚挚地邀请您就相关内容投稿并参加此次会议。

一、论文征集范围

(1)纺织基础理论研究;(2)高仿真、差别化、功能性纤维材料;(3)天然纤维的改性研究;(4)聚合物结构与分析;(5)聚合物的合成及在纺织工业的应用;(6)生物质纤维及其关联技术;(7)纤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8)新型纺纱方法及设备;(9)高性能、智能化的新型机织、针织。编织技术;(10)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11)节能节水型染色,印花技术;(12)纺织品的复合功能后整理;(13)纺织用酶的研发及应用;(14)化学品资源循环利用技术;(15)各类高功能技术纺织品(含军用);(16)技术纺织品非织遣、机织、针织和编制成型工艺;(17)技术纺织品复合加工技术;(18)技术纺织品长效功能性整理和多功能复合整理;(19)环保低碳纺织专用机械与器材。

二、论文提交细则

(1)会议只接受原创首发稿,文贵自负。

(2)论文可选用中文或英文书写,但参加“2012年中日纺织学术交流会”的交流论文只能用英文书写。论文的具体格式参见大会官方网站“会议征文”栏目。

(3)作者须在大会官方网站(.cn)在线注册后提交Word格式的论文,会议秘书处会在收到论文后的3个工作日内用电子邮件回复。如在1周内没有收到回复,请重新提交论文或与秘书处联系。

(4)论文投稿截止日期:2012年8月20日。

第4篇:接地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焊接技校 技术实践

经济迅速发展对职业院校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技校也在对教学结构和方式不断完善,技校相对陌生或者技校设立的已有专业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改进,技校老师也从逐渐传统的理论教学向实践技术转型,实行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以这样的教学方法教育技校的学生学习知识和技术,使得学生和老师的交流逐渐增多,师生的互动也促进师生关系,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上,真正体现理论实践的一体化。一体化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老师引导为辅助。一体化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为核心,营造出技校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在学习中的教学过程,打破技校传统的焊接技术带给学生学习的缺陷和老师无法施展实践技能操作指导的局限,改变以前的照本宣科,循规蹈矩的教学体系。技校焊接实践理论一体化主要以学生学以致用为主要教学目的,教育技校的学生拥有过硬的技术,适应社会需求,实现人生理想。

一、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核心

一体化教学就是课堂课本一体化,学生课堂实践技能一体化,通过应用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知识带到工厂实践中,使得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实现教学过程一体化。从社会发展需求上看,教学迫切要求一体化教育,从现代的教育发展规律来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与实践中拿焊条焊接器具是相结合的,当教学过程离开了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教学都会变得孤掌难鸣。课堂教育中,老师对旧知识的提问复习和新知识的启发教育,对于技校学生来说会有一种促进作用,因为技校的学生许多都是后进生,他们自制力差不愿意动脑,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并且理解力差,所以老师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及时的思考问题,深化老师讲解的知识,在思考中开发出他们的创新意识,及时灵活地将所学的技能应用在实践中。提问还可以使得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得到知识补充,当学生完全投入在讨论中的时候,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争辩会使学生更加有小组荣辱感和学习兴趣,从而直接间接地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学生讨论出的结果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

二、一体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许多技校的学生对学习都提不起兴趣,对学习有厌恶感。他们在学习中缺乏学习动机,感觉学习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多大作用。一体化教学的目的就是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成为学习技术技能的主人。这就需要老师从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让学生学,现在老师需要做的是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明白他们来技校的目的和如何实现他们的理想。这样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然后老师及时地给予他们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在竞争中、在需要中,慢慢地开始对学习提起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三、一体化教学在技校中的具体教学实践方法

焊接技术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它是一种实现金属连接的工艺方法,焊接技术学习门槛比较低,应用广泛。一般的焊接技术人员需要懂得金属的材料和金属的熔点,在金属处理过程中,焊接技术注重学生学习好理论知识,然后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目前技术学校在招生的时候存在争抢生源的问题,大多数学校招到的学生文化课知识不够完善,在学习理论课的时候的难度可想而知。老师为了将教学内容讲清楚讲透彻,需要完善教学结构和程序。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还要给他们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多练习,实现教学效果初始化。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比较难,需要背许多的理论知识,而且即使背会了如果不及时地实践应用,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这样就会让他们觉得学这门技术白学了,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出烦闷、毫无秩序,课堂教学效率相当低。当实施教学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堂领会程度自己选择去实践,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并以行动为向导,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理论和实践齐头并进。

四、教学方法和焊接技术实践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让学生逐渐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状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焊接班的学生对焊接感兴趣,老师可以让学生去工厂实习,然后利用工厂废弃掉的材料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做出属于自己的DIY模型,作为自己技术留念。上技术学校的学生很少接触社会,他们思想比较单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时候会异常的兴奋,并且他们会把自己创造出来的纪念物当做珍宝一般珍藏,每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时候会逐渐的发现瑕疵,会逐渐想去改变它,让它更加完美。所以当每个学生都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就是成功了。当然老师也不能一味的观看不指导,老师应该在学生实践完以后将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出来,一一指导再做出评价和鼓励,相信学生会对焊接这一专业感兴趣,也会取得优异的教学成果。这样就会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五、一体化教学中应该多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代社会每个教师都应该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直观地观看到焊接的细节,还可以使得老师轻松解决无法用言语解释清楚的知识,从本质上讲还节约了大量的教学成本和时间。例如,在学生学习各种焊接技术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模拟现场让学生进行练习。在模拟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模拟现场反映出来的实践参数,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在老师指导下及时解决问题。所以说,在一体化教学中,老师应该多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对这一门课的兴趣。

六、小结

焊接技术是当代最热门的专业,所以说学好焊接技术对于每一个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有益的,当然,技术学校老师专业化、标准化、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是教学生学好技术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林一桐,王东坡,王颖.2219变极性TIG焊接头的低温断裂韧性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14(6).

[2]窦作勇,张鹏程,李云等.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接头内部残余应力的短波长X射线测试[J].机械工程材料,2015(3).

第5篇:接地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GPS工程测量 测量技术 构成 应用 普及

中图分类号:P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072-02

GPS技术就是人们所说的全球定位系统,这一系统最早是20世纪70年代研发出来的,一开始GPS技术主要运用的领域是军事领域,目前全球定位系统的研制工作主要分3个阶段。全球定位系统是以卫星为无线通讯基础,能够24 h进行定位服务,其范围可以覆盖全球,再加上全球定位系统自身具备非常好的保密性,抗干扰性也非常强,所以广泛地运用在我国的工程测量领域中。

1 GPS构成

GPS系统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卫星、地面控制系统、用户,这3个部分缺失任何一项,GPS系统就不是完整的,在GPS系统中,用户也是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用户并不是说某一个特定的对象,而是指一个群体,由于GPS系统所提供的定位服务是实时的,其所运用的地面接收机也是GPS系统特指的设备,在接收到卫星信号之后,计算机主机就会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有效的导航数据,我们需要的各种数据信息就会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GPS系统很好地提升了工程测量的精准度,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 GPS系统的特点

2.1 测量精度高

GPS系统的测量精度要比传统测量系统高好几倍,在1 500 m范围内的工程精密定位中,如果我们的技术人员能够合理运用GPS系统,那么该系统可以在1 h的时间内保证其明面位置的测量误差小于1 mm,这个数字就说明GPS系统的测量精度是传统测量系统没有办法比拟的。

2.2 观测时间段

当技术人员在对20 km范围内的区域进行静态定位工作时,一般只需要15 min就可以完成静态定位,当基准站与流动站的距离在15 km内的时候,观测流动站的时间一般在2 min之内,而且这种精准测量是可以随时定位的,技术人员操作起来也是非常的简单方便。

3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及普及

3.1 GPS在建筑工程控制网中的实际应用与普及

在整个工程的测量工作中,测绘控制网是测绘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这一工作来说,设计的工程项目规模出现了区别,那么技术人员就要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有一个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技术人员会选择边角法来确定工程的控制网,这种控制方法主要是运用了测量仪器来控制测量的范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控制方法所测量的范围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一旦测量范围增大或者是超出了测量的范围,那么边角法就会受到限制,使用的话就会影响到最终的精准程度,而在大范围的测量中,GPS技术测量优势是非常明显的,GPS技术在确定控制点的时候是不会受到其他因素限制的,而且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操作方便,所需费用还非常低,最主要的是所测量的控制精度非常高,技术人员在利用GPS系统建立工程控制网时,采用了载波相位静态差分技术,这种技术手段的使用可以让所测量的精度达到毫米单位,比如:公路工程等大型的工程项目。其横向距离是非常小的,纵向距离却非常长,在公路项目中经常会采用导线法来测量公路范围,但是这种方法所测量的距离是有限的,而且多次多时段测量还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这时选用GPS技术就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GPS技术并不需要进行地面通视,在距离对等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就可以设置控制点,在形成了三角锁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确保测量的精度,而且GPS技术的操作还非常简单,建设成本也在运用了GPS技术之后得到了极大降低。

3.2 GPS在变形监测工作中的应用与普及

变形监测工作是对建筑物、水坝等设施的变形情况进行检测,观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建筑物的整体倾斜程度以及建筑物地基沉降位移状况,我们在监测建筑物时会发现,大型建筑物的整体面积都是非常大的,而且四周的环境也相当驮樱想要对这种大型建筑物进行监测,其难度还是非常大的,而在传统的监测建筑物方法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三角测量法,这种测量方法是测量建筑物倾斜程度的,还有一种观测建筑物地基沉降位移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水准测量法,通过运用之后发现,这两种方法既浪费时间,又浪费力气。而采用GPS技术就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状况,达到精准测量的目的。

3.3 GPS在图跟测量中的应用与普及

技术人员在使用GPS技术进行图根测量时,主要运用的技术是快速静态定位技术,其工作原理为GPS接收设备会先接收超过4课卫星的通讯信号,而且还要计算出GPS接收设备与卫星之间的距离,由于之前卫星在地心坐标系中的位置是早就固定好的,所以接收设备在地心坐标中的位置也是非常容易得到的,以此类推,技术人员还可以在对图跟控制测量时,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测量技术,对所观测的数据进行检查,只有确保异步闭合环和同步环都符合规范要求,观测的精度还要符合E级GPS的精度要求,这样测量出来的精度才会更加准确。

4 结语

该研究对GPS的构成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又对GPS系统的主要特点和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国的GPS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观测时间短,还能够进行不间断作业等特点,这些特点都是传统测量技术没有办法比拟的。因此,GPS技术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适应性和优越性也是非常明显的,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也会更加广泛。而且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融入到工程建设当中,促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茜,邓洪亮.工程测量中DJ2经纬仪操作的几个误区分析[C]//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2010.

[2] .工程测量的发展与需求[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2003.

[3] 孙纪章,王俊勤.基准方位的建立与标定的数字化[C]//数字测绘与GIS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2008.

[4] 范仁昌.GPS在野外工程测量中的应用[C]//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2006.

[5] 张新柯,杨要邦.浅谈工程测量理论方法[C]//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2007.

[6] 王治中,樊乾和,王宝成.清华山维电子平板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C]//湖北省测绘学会2006年度科学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06.

[7] 韦宏鹄,鲍艳.土木工程测量教材改革的思考[C]//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2010.

第6篇:接地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社交网络服务;技术接受模型;接受意愿;影响因素

1.引言

Davis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能有效地解释和预测用户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行为,但SNS有不同于其他网络服务的“社交网络”特性,因此,有必要在SNS环境下对技术接受模型进行改进。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影响用户加入SNS的因素。将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在SNS背景下还有哪些变量影响用户的接受意愿,其中哪些是主要因素?(2)在SNS背景下,社交影响包括哪些外部变量?(3)外部变量与社交影响以及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如何?

2.理论基础

技术接受模型(TAM)认为,决定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也受到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整合性技术接受和使用理论(UTAUT)认为,社交影响直接作用于行为意向,社交影响定义为个体感知其他重要的人认为其应该使用新系统的程度;Van der Heijden (2004)证明了感知娱乐性与感知易用性比感知有用性更能解释使用者在使用享乐型资讯系统的行为意图。

但SNS的外部变量有别于信息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将在TAM模型和娱乐消遣、社交影响这两个外部变量的基础上,继续关注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社交影响的外部变量。

3.模型建立与问卷设计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准社会关系是一种以与媒介名人之间建立特殊的人际交往为形式的虚拟友情。因此,本文假设,H1:准社交是直接正向地影响SNS用户的接受意愿;据黄婷(2009),用户积累的对一般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接受的经验,会让用户对该创新产品形成本能的好奇,驱使其接受和使用。因此,本文假设,H2:用户创新性是直接正向地影响SNS用户的接受意愿;而在SNS实践中,许多同学表示没有任何目的,只因为受到邀请,就开通了SNS。因此,本文假设,H3a:受到邀请通过社交影响间接影响接受意愿;依据网络嵌入性观点,若是用户主观上认为能通过SNS网站与其社交关系网络中(包括同学、朋友及同事等)很大比例进行沟通交流、关系保持,那么用户就更加有使用SNS的行为意愿。因此,本文假设,H3b:结构嵌入性通过社交影响间接影响接受意愿。

本文的构念测量主要参考现有文献,具体如表1。问卷主要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

4.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纸质问卷的形式,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6日-5月6日,共发放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77份,有效回收率为92.33%。本研究采用Amos17.0和SmartPLS来检验信度和效度:每个分量表的Alpha系数均在0.7以上,且总量表Cronbach’s Alpha系数达到了0.915,表明此量表的可靠性较高;KMO为0.877,说明样本大小很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AVE都大于0.5,说明潜变量拥有较高的收敛效度,且每个潜变量的AVE开方值都大于对应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各维度的区别效度满足要求。见表2。

在SmartPLS中分析得到路径相关系数,如图2所示。

结论

通过SmartPLS实证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娱乐消遣是直接正向地影响SNS用户的接受意愿,同时,受到邀请和结构嵌入性通过社交影响间接作用于SNS用户的接受意愿。这说明,娱乐消遣功能与用户间的社交影响应该成为社交网站发展的重点。社会性网络服务属于典型的享乐型系统,增强SNS中玩游戏、看分享的文章、视频、图片等消遣活动,并注重用户的社交关系网的作用,能增强用户的接受意愿,促进社交网站的发展。

本研究创新之处:SNS是以满足社交需求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网络服务。社交网站用户以年轻的学生群体为主,所以探求该群体使用社交网站的原因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技术接受理论的框架下,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SNS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而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在TAM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SNS的特性,增加了娱乐消遣和社交影响这两个变量,并证明它们对接受意愿有正向的影响。2.增加了社交影响的外部变量――受到邀请和结构嵌入性。

参考文献:

[1]Davis F D,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MIS Quay,1989(9):pp.319-339.

第7篇:接地技术论文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梳理,修正发展中国家逆向投资的战略资产寻求理论并借鉴邓宁的OLI折衷范式,根据企业所有权优势产生的FDI动机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进行了折衷分析。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投资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是国际投资理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优势论视角的传统FDI理论无法解释逆向投资中发展中国家无优势企业进行FDI,以及并不获利的FDI项目仍在进行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梳理和修正,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全面分析。

发展中国家企业开展逆向投资的可能性

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认为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企业对市场的垄断、产品差异、高科技和大规模投资以及高超的企业管理技术,而发展中国家企业并不具备上述优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逐渐关注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代表性成果包括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在于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拉奥进一步指出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来源在于为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而进行的企业创新活动。但是他们的理论主要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FDI,即“顺向投资”(downstream investment)产生的原因,而没有对发达国家FDI,即“逆向投资”(upstream investment)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也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加速增长的时期,特别是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把触角直接伸向了发达国家,并成为当地企业有力的竞争对手。坎特威尔教授与其学生托兰惕诺共同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提出了第三世界国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认为,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技术能力迅速提高,产业结构明显升级,对外投资的产业领域也开始由传统产业发展到高科技领域的生产和开发。从海外经营的地理开发上看,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受“心理距离”的影响,遵循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渐进发展轨道。

发展中国家企业开展逆向投资的必要性

如前所述,沿袭海默(S.Hymer)的企业特定优势的视角,国外学者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企业开展FDI的可能性,使得不具备特定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开展逆向投资无法获得理论的支持。中国学者在批判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探索解释逆向投资的FDI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开展FDI可以提升企业的优势,因而是必要的。

马亚明和张延贵应用策略分析的方法对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所有权优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FDI和企业的优势具有双向的关系,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可以促进FDI的开展,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FDI来寻求、创造优势,即FDI可以促进企业所有权优势的培育。作者批判了海―金传统,即认为不具备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就不具备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可能性。相反,作者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应该积极地参与国际直接投资:“从短期来看,学习型的FDI(逆向投资)可能会招致利润的亏损,但从长期来看,前期的FDI可以学习与积累经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总体营销能力,从而改善企业在未来世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此外,王炜翰在对内部化理论的批判基础上,将资源观/知识观引入传统的FDI理论,指出以知识观的角度审视FDI,它是企业获得资源和知识的途径之一。吴先明通过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可以获取国际科技资源,促进自主创新。

这些研究阐述了企业可以通过FDI来寻求、创造优势,指出开展逆向投资对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企业增强企业和国家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完全忽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分析会误导企业以交学费的心态从事FDI,这在实践中是非常危险的。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讲,资源都比较有限。长期来看,FDI确实可以为企业创造优势,但是如果在短期内的亏损已经让企业无力承担,那么FDI的积极作用就无从谈起。

发展中国家企业开展逆向投资的战略资产寻求理论

针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逆向投资实践, Makino提出了战略资产寻求理论。战略资产寻求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中的资产开发型和资产探索型FDI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的两类FDI,两者的主要区别见表1。资产开发型的视角将FDI视为企业专有资产的跨国界转移,而资产探索型的视角则将FDI视为获取东道国创造性资产如技术、营销和管理技能等的手段。其中心命题如下: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企业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不仅是当他们具有了某种可以在发达国家利用的所有权优势,当他们意图寻求发达国家的技术和技能时,他们也会开展FDI,因为东道国的这些技术和技能更为优越或者在母国的某一产品市场领域根本不存在。由于FDI的主流理论只采纳了开发的视角而没有采纳探索(创造)的视角,因此无法解释通过FDI所产生的创新过程。有关这一类型FDI的研究表明,企业特定的所有权优势不仅产生于对专有资产的占有而且产生于企业具有寻求或者有效配置东道国企业拥有的补充资产的能力。

具体地,Makino对战略资产寻求理论的理论框架描述如下:首先,企业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动机产生于区位特定优势―可能是自然禀赋(低成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裕也有可能是创造性禀赋(战略资产)丰裕。其次,企业的投资动机直接影响区位决策,寻求低成本劳动力的企业会选择投资于发展中国家,而寻求市场和战略资产的企业通常会选择投资于发达国家;决策过程中,企业的能力会增强或削弱动机对区位选择的作用。Makino利用328家中国台湾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具有战略资产寻求动机的企业如果也具有很强的技术吸收能力,这些企业会更倾向于选择投资于发达国家。

战略资产寻求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企业的逆向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逆向投资是必要的,因为企业可以通过FDI获得先进的技术和技能。其次,逆向投资也是可能的,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之前的技术寻求经验具备了学习吸收的能力。但是,如果说海―金传统单纯强调了企业自身优势对FDI的推动作用,那么战略资产寻求理论又过于强调区位优势的拉动作用。

发展中国家企业开展逆向投资的折衷分析

战略资产寻求理论虽然分析了逆向投资的动机和区位选择,但是根据动机理论,内在的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企业特定因素而不是区位特定因素首先决定了企业的FDI动机,而企业的FDI动机会进一步直接影响区位和进入模式的选择。在战略资产寻求理论的基础上,借鉴邓宁的OLI折衷范式(Ownership,Location,Internalization Eclectic Paradigm), 本文建立了发展中国家FDI的理论模型(见图1)。

首先是模型中的企业所有权优势,融合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和技术产业升级理论,发展中国家企业所具备的小规模技术、当地化技术以及通过产业升级获得的高新技术构成了企业的所有权优势。高新技术的掌握无疑会提升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能力。同样,发展中国家企业掌握的灵活适用技术也完全可以应用在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而不仅仅是应用在对发展中国家的顺向投资。原因在于发达国家成熟的产品市场细分化趋势显著,某些利基市场恰恰需要的是一些灵活的适用技术。引进学习型企业的资源观/知识观观点,企业的学习、吸收能力同样构成企业的优势,并使得开展战略资产寻求型FDI成为可能。因此从根本上讲,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某种所有权优势,否则就是一种盲目的对外直接投资。

其次是模型中的动机因素。如前所述,资产开发型FDI包括了资源、市场、效率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处于FDI的起步阶段,这类投资动机目前主要是寻求市场或资源,只有少部分企业开始考虑为寻求最大效率的FDI全球布局。资产探索型FDI即战略资产寻求型FDI虽然在形式上与资源寻求型FDI类似,但是它与开发型FDI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寻求互补资产特别是技术等无形资产,因而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是模型中的区位选择因素。早期FDI所考虑的主要是区位的资源和市场优势。随着FDI的发展,跨国公司意识到企业应该对FDI进行全球布局,以实现全球战略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效率寻求型FDI要求所选择的区位有助于全球战略目标的实现。引入知识观,一个国家的区位优势也包括了他所集群的产业技术创新优势。因此,资产开发型FDI指向区位的自然禀赋,具体区位的选择可能是发达国家也可能是发展中国家;而资产探索型FDI则要考察区位的创造性禀赋,通常位于发达国家。

最后是模型中进入模式的选择,这里指FDI进入模式的选择,包括合资、并购和新建的方式。如果企业具备很强的所有权优势,希望通过资产开发寻求资源、市场或效率,很显然企业最为关心的是如何维护和保持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交易成本因素在投资方式的选择中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在效率寻求型投资中企业还会考虑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通常在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会选择独资新建的方式。相反,在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中,企业投资方式的选择必须有助于企业获得这些通常是默示技术和知识的战略资产,组织的学习吸收能力因素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会倾向于选择横向并购或合资。但是并购通常面临整合问题,需要较多的国际化经验,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合资的方式成为首选。

综上所述,取决于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发展中国家企业的逆向投资可能是市场寻求型FDI,也可能是战略资产寻求型FDI。图2总结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开展逆向投资折衷分析的结果。开展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发展中国家企业不仅能开拓市场,更为重要的是获得根植于东道国的创造性资产,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是与单纯强调FDI对企业优势的促进作用不同,本文认为开展战略资产寻求型的企业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吸收能力,即有效配置东道国企业拥有补充资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拉奥.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John Wiley&Sons出版公司,1983

2.刘易斯•威尔斯.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

3.马亚明,张岩贵.策略竞争与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第8篇:接地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任务特征;技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应用对绩效的影响研究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影响技术接受和决策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研究中成果最多的研究领域之一,但现阶段的大部分研究主要关注信息采纳的机理,其内隐的假设就是信息技术使用率的提高会对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该类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态度或行为的经典理论,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一些属性(如质量、易用性、有用性等)如何影响用户对信息系统使用的态度、情感和信念,同时,其他的因素,如自我效能、社会规范等,作为影响技术采纳动机的因素也纳入此类研究的范围。

但是基于“信息技术使用率的提高会产生积极的绩效”观点的相关理论,却面临“信息悖论”的极大挑战,为更好地揭示技术与绩效的内在机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ask—technology fit model,TTF)被提出,任务技术匹配模型通过对认知心理和行为的分析来揭示信息技术作用于用户的任务绩效的机理,反映了信息技术和任务需求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迄今为止,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不仅自身在不断完善,而且与其他相关理论交汇融合,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其发展脉络,本文将从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提出、模型中变量的测量、模型与其他理论融合的新发展,以及理论未来发展趋势几方面对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初步梳理,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提出

DeLone和McLean构建了一个信息系统测度框架,用于评估系统质量、信息质量、用户满意度、使用情况对用户使用效果和组织使用效果的影响,该测度框架也成为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基础,Goodhue和Thompson分析了以使用为中心和以任务技术匹配为中心两类技术与绩效关系的研究,认为两者在信息技术对绩效的影响上有各自特色,但也各有不足,对于聚焦于使用的研究,信息技术使用并非总是自愿的,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绩效将会更多地依赖于任务技术匹配而不是使用,此外,更多使用信息技术并不总意味着更高的绩效,对于聚焦于任务技术匹配的研究,由于信息技术只有被使用才能发挥效果,只考虑有匹配是不够的,所以,使用与匹配整合视角下的技术绩效链(technology—to—performance chain,TPC)被提出(见图1),TPC认为技术必须被使用并匹配其任务才能产生绩效,从而技术特征、任务特征和使用与使用绩效的关系纳入了共同研究范围,模型中,技术特征是用户用来执行任务的工具的特征,任务特征是能促使用户更多地依赖技术某方面的因素;用户特征包括培训、计算机使用经验、动机等,这些特征将影响用户能否使用该技术及使用该技术的难易程度;任务技术匹配指任务需求、个人能力和技术功能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任务技术匹配的前因是任务、技术和用户之间的交互作用,使用的前因是关于使用行为的态度,任务技术匹配对使用的影响是通过任务技术匹配对使用技术结果的信念这条链接来实现的,反馈指一旦技术被使用,用户就会感知使用绩效,用户如果感知到比预期更高(低)的使用绩效,就会改变他们对使用的预期并会因此影响将来使用,用户有可能学会更好的使用技术,提升用户和技术的匹配,从而提升绩效,Goodhue和Thompson实证检验其核心部分,显示除了部分具体特征外,总体任务特征和技术特征的确影响用户的任务技术匹配,而任务技术匹配和使用行为却显著地影响使用绩效,但任务技术匹配影响使用行为没有被支持,这也表明技术要产生使用绩效,只有当其被使用并且其所提供的功能与任务匹配,Goodhue检验了TPC模型中任务特征、技术特征和用户特征各自对任务技术匹配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对任务技术匹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的价值依赖于用户所执行的任务,并且用户有能力评价他们所使用技术的任务技术匹配程度,通过上述两个研究,任务技术匹配模型被正式确立了。

此后,Goodhue及其团队对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稳健性和模型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显著性进行了研究,Goodhue等在Goodhue和Thompson验证的子模型的基础增加了反馈和可存取性两个变量,分析表明,模型中所有的关系都被显著地支持,并且模型大部分的方差都被解释,Goodhue讨论了任务技术匹配变量在之前研究中的开发、定义和测量,结果发现任务技术匹配变量中的12个维度都具有很好的信度和区分效度,此外还具有很好的预测效度,Goodhue等证明了任务技术匹配会影响使用绩效,以及用户能够成功评价任务技术匹配这个潜变量,Staples和Seddon直接对技术绩效链模型进行了实证验证,他们将用户使用模型中的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分成主动使用和被动使用两种方式,研究显示在这两种模式中,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对绩效的影响都很显著。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其他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的相关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①考虑了任务特性、技术特性、用户特征分别和共同作用下对用户信息技术使用行为的影响,将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的作用机理的研究置于具体的任务环境来考察,使研究从非差异化的技术采纳行为视角扩展到了具体的情景领域,因而能够做出更细致的分析;②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以绩效考量为目标,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行为背后的动机,为“信息悖论”困扰下组织和企业层面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变量的测量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将具体的技术环境和业务环境纳入研究范围,这极大地限制了其量表的通用性,与其他具有普适性的技术采纳相关模型相比,由于任务和技术的多样性,在不同的实证研究领域,各变量的测量虽然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但更多需体现研究对象的特性,故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变量的测量便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主要包括:任务特征、技术特征、个体特征、任务技术匹配、使用绩效等变量,不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变量测量比较见表1。

综上,很多已有研究用可操作的方式定义和测量了不同情景下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中的各变量,并在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技术特征条件下检验了TPC模型中的部分子模型或者扩展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这些研究扩展了任务技术匹配整体模型的应用范围。

3、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其他理论的融合

3.1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技术接受模型的结合

在理理论及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Davis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TAM揭示了决定技术采纳的通用影响因素,这些因素非常精简,而且能够揭示不同技术、不同用户群体的技术使用行为,TAM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重视,模型的解释力和量表的有效性在不同用户群体、不同技术、不同组织环境下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Mathiesona和Keil把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易用认知与任务技术匹配结合起来,提出任务技术匹配也是影响易用性认知的重要因素,但不同的任务与技术之间的匹配也是不同的,由此提出了3条假设:①任务本身并不决定易用性认知;②信息技术本身也不决定易用性认知,仅仅控制用户界面;③任务和信息技术之间的配合影响易用性认知。

Dishaw和Strong把技术接受模型中的使用行为意向变量引入到TPC模型中,并增加行为控制变量,建立了任务技术匹配与技术接受的整合模型,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任务技术匹配与行为意向高度相关,此后,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技术接受模型的整合围绕3个方面展开。

1)相对于独立的非整合模型,任务技术匹配与技术接受整合模型的解释力是否更强?Klopping和McKinney建立了任务技术匹配和技术接受整合模型来研究电子商务的使用,实证结果显示,整合模型中的所有关系都被证实,且整合模型比单独的技术接受模型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都能更好地预测消费者行为意向,Pagani在研究无线高速数据服务时,综合了技术接受理论和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的关键思想,建立了预测用户接受的模型,结果表明,两个模型都可以较好地解释用户接受行为,并且综合的接受模型也很合适,董铁牛等采用任务技术匹配和感知风险引入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概念模型,并证明了增加了任务技术匹配的模型更优,李君君和孙建军以个体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结合用户的感知因素,构建了面向电子商务网站的技术采纳行为的整合TAM/TTF模型,模型解释了77.9%的行为意向的方差变异量,能够很好地预测态度和行为意向,对比的研究结果表明,整合研究具有更强的接受力。

2)只将任务技术匹配作为影响技术认知的重要因素,分析任务技术匹配对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机理,Junglas和Watson将任务技术匹配分为理想匹配、未达匹配和过于匹配3类,检验了在强制使用的背景下,这3种任务技术匹配对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以及任务技术匹配模型本身对使用绩效的影响,Wu等在研究最终用户信息技术接受时,整合了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和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在模型中,影响用户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实际使用的有个人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任务技术匹配,而感知易用性受到计算机自我效能、主观规范、内部计算机支持和培训、网络外部性和任务技术匹配影响;刘渊等结合信息系统效用、技术接受和任务技术匹配相关理论的研究指出任务技术匹配与政府门户网站使用行为和使用效用正相关,这类研究只借用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任务技术匹配变量,规避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使用中技术特征和任务特征的巨大差异性导致的模型通用性受限问题,拓展了模型的使用范围,但相应地也无法揭示匹配的机理,

3)将技术绩效链思想与技术接受模型整合,从任务技术匹配、技术采纳机理、技术使用绩效等多角度进行探讨,Klaus等结合技术接受模型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研究了非工作网络使用绩效,其中,任务技术匹配和使用态度显著影响使用绩效;技术特征和任务特征均显著影响任务技术匹配,Kositanurit等在探索影响用户使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绩效的影响因素时,以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为骨架,加入了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感知易用性,实证检验表明,感知易用性、系统质量和使用是影响用户使用绩效的最重要的因素,高平等建立了企业ERP采用进程中解释和预测员工行为的TAM/TTF整合关系模型;Chang建立了基于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和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的整合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消费者智能的任务技术匹配程度感知越高,对智能具有的有用性感知、有趣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越高,而风险感知越低;同时,高的有用性感知、有趣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将增加消费者使用网络拍卖网站的意向,周涛等整合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和技术采纳与使用统一理论,构造移动银行用户采纳行为模型,分析影响用户采纳移动银行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除努力期望外,绩效期望、任务技术匹配度、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对用户采纳有显著作用,任务/技术匹配度显著影响绩效期望,而技术特征显著影响努力期望,Chang整合的在线竞拍6个技术特征都积极影响任务技术匹配,任务技术匹配显著影响易用性认知和有用性认知,从而间接影响使用意图。

3.2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其他理论的结合

除与技术接受模型结合,技术任务匹配模型与其他模型结合也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决策支持的整合,Zigurs和Buckland结合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和群体支持系统(group support system,GSS)构建了任务复杂性及相关性与信息技术匹配的分析模型,模型将任务分为简单型、分析型、决策型、判断型和模糊型5类,技术分为交流、过程构建和信息处理3类,不同任务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技术类型特征。

2)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计划行为理论的整合,Kankanhalli等整合计划行为理论(TPB)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探寻了通过EKR获取信息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任务更明确和相互依赖性更高时,资源可利用性对技术采用的影响更大,Lam等结合TPB探寻了任务技术匹配、态度、自我效能和主观规范,结果表明,使用态度、自我效能和主观规范显著影响用户行为意向;技术信念感知通过影响使用态度间接影响行为意向;任务技术匹配与技术信念感知交互共同影响使用态度,Lin和Huang整合社会认知理论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探寻知识管理系统(KMS)使用的影响因素,任务的相互依赖性、任务技术匹配、自我效能、个人认知和对预期结果的感知显著影响KMS的使用,而且自我效能积极影响对任务技术匹配的感知。

3)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组织承诺的整合,Ambemtson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组织承诺中的情感承诺结合,实证检验两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感知到有相应信息技术支持的员工和没有这种感知的员工在情感承诺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任务技术匹配的7个维度都与组织的情感承诺有关,而信息的5个维度与组织情感承诺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关系,Jarupathirun和Zahedi整合了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目标承诺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来解释网络化的决策支持系统中影响用户感知使用绩效的因素,结果显示任务技术匹配和目标承诺会显著影响对网络化的决策支持系统绩效的感知,自我效能会显著影响任务技术匹配的感知。

4)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个体特征的整合,Lee等建立了基于个体差异化的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研究表明,检验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中,职位经历、任职风格和自我效能显著影响任务技术匹配的预期,Liu等结合个人特质和任务技术匹配对移动安全管理技术采用的研究表明,技术功能、自我效能和个人经验显著影响任务技术匹配,而任务技术匹配积极影响技术的采用。

5)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创新扩散理论(IDT)的整合,邓朝华等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和技术任务匹配理论提出了一个分析企业对于移动服务采纳行为的综合模型,研究证实整合模型比单独使用IDT或TFF更为有效。

归纳起来,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其他理论的结合主要围绕两个方向展开:①以任务匹配理论为主体的结合,在任务匹配模型中增加其他理论的相关变量,这类结合拓展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研究深度并增强了模型的解释能力;②在其他模型中引入包括任务技术匹配感知、使用绩效等部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中的变量,这类结合避免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中部分变量与具体情景高度相关、模型通用性受限的问题,拓展了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的研究广度。

4、研究展望

任务技术匹配的思想与技术选择和采用的根本目标一致,所以TTF模型得到了高度关注,但具体研究环境的不同,以及不同研究背景下任务特征、技术特征的巨大差异使得TIT并没有形成普遍一致的研究范式,而且对匹配的评估也还缺乏为大家所公认的标准,任务技术匹配理论与在技术采用领域的另一成熟理论——技术接受理论相比,其成熟度和普适性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为任务技术匹配理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1)模型普适性的拓展,基于技术绩效链建立的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以揭示技术的选择与采纳如何影响绩效为目标,初步阐述了技术使用如何影响绩效的内在机理,然而个体与组织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了任务特征、技术特征的巨大差异,从而直接影响了对其测量的量表的普适性,后续的研究在结合任务特征与技术特征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继续把任务技术匹配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组织行为研究的相关理论结合,以完善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理论基础并拓展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应用范围。

第9篇:接地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手机作为当代人们的主要通讯工具,其传播学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手机媒体,并将其与传统媒介进行比较研究。本文重点研究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通过对手机媒体的研究进一步提出手机作为大众媒体体现“媒介补偿理论”本质,并探讨手机发展的趋势。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已经会自觉利用结绳等活动来传递、交流信息,到了纸质媒介传播时代,信息交流已经突破了疆域的限制。电子时代的到来,无疑更加迅速地推动着传播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的运用和普及,使人们可以跨地域、跨国度乃至跨洲际地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接受。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以接近于实时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目击感把遥远的世界拉得更近,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尽管电子媒介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新媒介的出现似乎大有取代传统电子媒介地位的架势。新媒介是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运用于传播事业的结果,在互联网时代,电脑已经被公认为“第四媒体”,“第四媒体”几乎把人类之前一切媒介于一身,开创了一个与物质世界迥然不同的虚拟世界,人们成为受传于一体的主动的行为体。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到此似乎已经完备了,这种理想的传播媒介是否已经停止了人类对更新更好的传播媒介的期待呢?事业并非如此,正在人们对互联网的讨论方兴未艾之时,手机这一新型的通讯工具横空出世。

手机(mobile phone, cell phone)是蜂窝电话的另一个俗称,手机从1980年代初推出,十年后迅速扩散到一般用户市场。蜂窝通讯是通讯与电脑结合之后能提供的多种服务之一。无绳蜂窝电话相对于现存有绳电话和无线电话的明显优势就是移动性增加和功效增大。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媒介家保罗·莱文森把人的功能分为说话和走路,之前的媒介,即便是强大如电脑这样的传播媒介,几乎把之前人类一切媒介的优势集于一身,但它也没能彻底地解决人类随时随地接收、传达信息的困难。直到手机的出现才从根本意义上把人从机器跟前和禁闭的室内解放出来,过去的电子媒介绝大多数时候是在单向地发送或接收信息,从来没有一种媒介将人的“说话”和“移动”功能整和起来,直到手机的出现才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有了手机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说话和书写、虚拟世界和物质世界任意选择其一,可谓鱼和熊掌都可兼得。

手机在很好地弥补了电脑不足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在和互联网结合后,手机更是体现出它胜过电脑的优势,和旋铃声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既悦耳动听,又避免在公共场合竞相查看是否是自己手机响的尴尬;发短信使人们在接收处理信息过程中不必“说话”,即保护了隐私,又节省了话费;收发电子邮件的功能使人们摆脱个人电脑的束缚;摄像功能使人们能够抓拍并即时把瞬间形象发送给他人;而新型手机甚至可以下载和播放歌曲及电影,几乎囊括了MP3和电影的功能。由此可见,手机几乎把先前一切媒介的功能集于一身,手机更是把电脑的优势自然的承接过来,并更好的弥补了电脑的不足。难怪有人说如今的手机早已超越了作为通讯工具的功能,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尽管曾经有人质疑过“第五媒体”的说法,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手机的媒体功能越来越凸现出来,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的这些功能将得到更加完美的演绎。仅就中国而言,伴随着全国第一家手机报的推出,打开了手机进入媒体行列的大门,之后的手机小说、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手机动漫、手机广播等接连不断地出现,手机在不断地寻求和他媒介的结合。它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口袋,吸纳了传统媒介的众多精华,并正在凭借自身的先进技术优势整合出一个全新的媒介。

保罗·莱文森是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他在《数字麦克卢汉》一书中提出了“补偿性媒介”(remedial medium)这一理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媒介补偿理论”为我们研究媒介历史以及媒介理论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媒介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对信息、知识、内容有强烈的反作用,它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媒介形式本身就已经改变了人类历史,媒介塑造和控制人类交往和行动的规模与形式。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决定论”,其本质是“传播的主导性媒介影响历史性社会的发展”。

1979年,莱文森提出了不同于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的“人性化趋势论”。莱文森认为,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而“人性化趋势论”的提出正是建立在“补偿性媒介”理论的基础之上。他在《数字麦克卢汉》里面说:“人是积极驾御媒介的主人。不是在媒介中被发送出去,而是在发号施令,创造媒介的内容。对别人已经创造出的内容,人们拥有空前的自主选择能力。“这种媒介演化理论可以叫做一种‘人性化趋势’的理论”。“人性化趋势”理论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认为,人类技术开发的历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不难看出,“人性化趋势”理论在于说明人们可以选择和发展媒介和技术,用以维持生发展自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媒介发展到今天,“第四媒体”互联网方兴未艾,手机,被很多人认为的“第五媒体”正粉墨登场。手机对于互联网的优势不言而喻,以往依赖电脑接收、传送的新闻、图象等信息,现在可以用手机来完成。麦克卢汉把电子媒介影响作用下的人类社会称作“地球村”,而真正把村民们从座位上解放出来的是手机,手机在握,“地球村”村民们就可以信步环游全球了。从互联网到手机,可以清楚地看到手机对于它先前媒介电脑功能上不足的弥补,再反观媒介发展的整个历史,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正是对先前媒介的补救和补偿。

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或多或少代表了技术悲观主义,而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则代表了技术乐观主义,它强调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手机的运用和普及的确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然而,科学技术能不能始终在人的理性范围内发展,我们还得以手机为例,手机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骚扰短信,摄像头偷拍别人的隐私等等。风靡2004年的国产电影《手机》的导演冯小刚就说过:“朋友和陌生人的手机声常常骚扰人,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产生疯狂的话语泡沫。”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作者刘震云也谈到:“手机像手雷,承载着太多的谎言,有可能爆炸,产生强烈的冲击波。”任何科学技术都是双刃剑,都有其为人服务,促进人发展的一面,但其潜在的危机也不容忽视。技术乐观主义是否正确,说到底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试金石来检验:任何新媒介、任何技术的发展是不是利大于弊。

注释

[1][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美]保罗 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

[3]陈龙:《现代大众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11 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