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范文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

第1篇: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听说课 课堂教学思路

本学期我有幸旁听了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中的两节听说课示范课。两节课分别为七上Unit6 SecB(1a―2c),以及九上Unit9SecB(1a―2c),这两节课给了我很多启发,下面就谈一下通过这两堂课的学习,进而对于英语听说课的思考。

一、两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七年级

1.引入。食物单词展示(音标、图片)(拓展)让学生根据更多的图片或自己的学习情况说出更多的关于食物的单词。通过“Words challenge”这一活动,让学生对食品进行归类并学习单词breakfast,lunch,dinner等。

2.听前。学生操练句型,学生用所学句型谈论自己的一日三餐。完成1a。

3.听中。①完成2a。(听一遍。老师指令:只听出食物名称)。②完成2b。(第一遍,老师自己设置环节,学生听,用划“V”和“X”的方式完成表格,选出对话中人物喜欢和不喜欢吃的食物。第二遍,完成书上2b,填空。第三遍,学生再听,检查答案。)

4.听后。①(机械性操练)运用2c中所给句型,学生自己编对话。②(机械性和意义性结合操练)A:What does Sandra like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B:Sandra likes eggs,apples and bananas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③(活动,即意义性操练)Guessing game。

5.小结。

(二)九年级

1.引入。①开门见山表明主题,用有趣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和食物相关的信息。②从学生熟悉的单词过渡到新单词,为后面单词练习做好铺垫,通过1a―1b的活动,让学生熟悉和运用不同食物口味的单词,并能顺利地完成练习。

2.听前。用表格分解重难点,让学生明确听力重点,为后面的听力做好铺垫。

3.听中。通过不同方法分解听力内容,降低难度。第一遍听人名、时间和地点,完成表格;第二遍听细节,识别句子的真伪;第三遍学生再次熟悉听力内容,检查答案;第四遍给暂停,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填写句子,最后形成土豆片历史的小故事。

4.听后。引导学生运用听到的内容自由谈论土豆片的历史,再次运用目标语言操练进行半开放性的说话练习,为开放性说话练习打基础。并且开展小组活动,运用目标语言进行开放性的说话练习。

5.小结。通过小组讨论,说出来源于中国的食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升华主题。

二、反思

(一)反思1:如何在听说课中体现英语学科素养?

1.在听说课中,最主要的是要训练学生听的素养和说的素养。

新课标中对七年级的听与说的要求有:听:①能识别不同句式的语调;②能根据语调变化,判断句子意义的变化;③能识别语段中句子间的联系;④能听懂学习活动中连续的指令和问题,并作出适当的反应⑤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⑥能借助提示听懂教师讲述的故事。说:①能在课堂中用简短的英语进行交际;②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③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简单的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④能利用所给提示简单描述一件事情;⑤能提供有关个人情况和个人经历的信息⑥能讲述简单的小故事;⑦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英语小诗或歌谣,能唱一些英语歌曲;⑧能在上述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新课标中对于九年级的听与说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即,听:①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②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③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④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⑤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作出反应;⑥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的信息。说:①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②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③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④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⑤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⑥能用英语表演短剧;⑦能在以上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

2.听和说素养培养在不同阶段的共性。

对比这两堂课,虽然年级不同,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但对于学生听与说素养的培养思路却有着其共通性,严格以大纲要求为准则,不只是为听而听,为说而说,更重要的是将大纲要求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不是为了学习教材,而是灵活运用教材,最终完成学生所应达到的素养目标。在如何说和如何听的过程中进行指导,这样的方法引导才更能伴随学生以后的学习。在七年级的课堂中有这样一个小细节,老师在对2b答案时,想拿一本学生的书用来投影,那个小男生很不好意思,因为在他的表格里不是填的单词,而是符号,学生这个无意识的举动很可爱,虽然他没有写完单词,但这样的标注反而体现了他的听力素养,即我们在七年级甚至更高年级强调的速记能力。

(二)反思2:如何规范初中英语听说课?

对比两堂课,我们可以找出听说课的一些共同点,规范初中英语听说课课型,在一种科学和规范的模式下挖掘教材,培养学科素养。这一模式即,1.引入。扫清障碍,确立听力期望,激活背景知识,展示话题,激发动机,引入部分绝不能缺少。2.听力三步骤(听前―听中―听后),听前和听后可采取机械性操练、半机械性/意义性操练,交际性操练。而听中定要抓住信息理解5W(Where,What,Who,Why,How)、辨音、大意、细节、推理理论、猜词、记笔记、交际信息辨析、选择注意力等要素,对任务的解释必须准确,要让学生知道听什么。

在教学之初,我区教研员曾向很多老师指出:“你的课没有入格。”什么是入格?为何一堂课中,教师又听写单词,又说,又写,又听,甚至还有练习,但教学有效性不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听说课规范课型的意识。本文中两位老师为我们直观地展示了听说课的规范思路。七年级的这堂课,学生说得充分,听得也很充分,为下节课3a教学做好了铺垫,相信下节阅读课,学生的阅读素养也会得到充分锻炼。

这位有经验的老师给了我们启示,对整个单元的把握,让学生在每一堂课有重点的得到听、说、读、写的有效训练。九年级的这堂课,这段听力材料语速很快,若流于形式,学生的听和说无法得到有效训练。九年级授课教师以5W入手,层层深入,学生不仅听懂,而且能掌握如何描述某种新发明的发明过程。对听说课课型的规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

三、结语

示范课固然不能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中,但能带给我们教学思路的启发,俗话说“三年反思成名师。”虽不能成为名师,但学习和反思的力量不可忽视,让我们共同在学习和反思中成长。

参考文献:

第2篇: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自读 精读 教学 反思

杜威认为“反思是一种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反思就是用批判和审判的眼光多角度的观察、分析、反思自省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地判断和选择的过程。

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专业发展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

七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教学中存在一些难度,识字已不是此年级的重点,可生字相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确有难度,无法轻视;而阅读却逐步成为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理解不够全面与深入,这个“度”难以把握;七年级学生的习作令大家都感头痛,即使老师指导仍显苍白无力......面对诸多问题,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重视自读

学生自读课文,在整体感知后,应带有目标和问题去进行探究和学习,这种方法多适用于记叙文为主的文章或小说,探究式老师可提出针对性强、难易适度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查资料、讨论、合作探究,解疑寻答。师生互相交流、沟通、补充、分享,最终达成共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学习的共同体。

二.注重精读

引领学生去精读课文、细读名家的优美的散文,领略美文的妙处。比如:朱自清的《春》,学生自读后引导体味:这篇散文感情充沛,语言优美,我们采用怎样的语气和感情去朗读?读后再品味:五幅春图,你最喜欢哪几幅?并说明理由,在此基础上找出三、五句自己喜欢的句子与同学共赏析:再导入写:作者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感受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的?这些都在读中进行,注重读中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体验与情感,更好地体味文中蕴含的美,以助写作。

三.比较阅读

我们学习四篇写四季美景的单元后,引导学生将四篇写景散文进行比较、综合,因而注重到观察景物特点,并能有层次地抓住景物特点具体表达,因此,学生就会多少了解到各位作家写景的不同感情、不同风格,增强体验。

四.了解学生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实际上是一个难题。此时,我们教师就要对自己的学生有真正地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而言具有难度,而什么又是他们有兴趣的,怎样思考、设想、计划,通过学生的思考、探究、合作会有怎样的提高。如此,教师在教案思路设计时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育预测,使自己的教案设计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有合理性,并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不断调整教学思路与方法。

五.优化课堂

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过度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是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故而,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最优化。针对反馈,及时反思,不断修正,不断提高。使自己真正体会到了与学生共同成长。

第3篇: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概念 教学探索

【正文】:生物学概念是生物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的理解与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概念教学是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形成并理解概念,明确所学的生物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要学好生物科学,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学概念。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学校实行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自学──讨论──展示──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生物学科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从而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本人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采取以下一些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人对初中生物学的教学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现就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谈本人在生物学概念教学实践中的初步探索。

一、联系生活,让事实成为学生概念学习的支撑

生物对初中生而言是一门陌生的课程,但是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与生物相关的现象并不陌生,老师可以使用这些事实来作为学生概念学习的支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物学实例和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这些感性的认知中抽象概括出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最终形成一种理性的认知。例如当学习“种子的萌发”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我首先让同学们思考农民伯伯为什么要选择春天播种,而不是在冬天和夏天了?)一定的水分(我们现实生活中在播种前要用水浸泡种子),充足的空气(播种前农民伯伯通常要松土);与事实、生活相联系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加深他们的印象和理解,还能够锻炼他们观察、分析的能力,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生物学的谚语或俗语引出概念,使学生掌握起来更容易

生物学基本概念很多,如何使这些枯燥无味的基本概念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在日常生活中,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谚语中蕴藏着许多生物学的知识。例如:七年级上册"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引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叶落归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一山不容二虎”“草盛禾苗稀”生物的竞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引出捕食关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树底下好乘凉”引出生物影响环境。“橘逾淮北而为枳”引出环境影响生物。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一定能增加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三、抓住关键词对概念的初步掌握

一个完整的概念由几个要素组成,我在教学中往往引导学生找出几个要素并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对概念进行初步掌握。例如:七年级上册,传粉(花粉花药柱头)受精(卵细胞受精卵)生态平衡(数量和所占比例相对稳定)七年级下册,消化(食物消化道分解细胞吸收)反射(神经系统刺激反应)八年级上册,先天(生来遗传物质)仿生(结构和功能仪器和设备)八年级下册,有性生殖(两性生殖细胞受精卵)等。通过找概念中的关键词,理解关键词,可以更深入的剖析概念的内涵和有利于学生的识记。

五、通过实验研究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其基本要素,也是生物学的基本语言,学生们都希望在概念教学的同时辅以实验教学。老师要抓住实验与概念的结合点,让学生在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去理解概念的内涵,从而去思考、掌握概念。例如七年级上册在学习细胞时,我分别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人口腔上皮组织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组织细胞时,我让学生第一次观察后将生理盐水换成清水再观察,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口腔上皮细胞在清水环境中会破裂,而洋葱的表皮细胞不会,同时引入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的概念,原因就是植物的细胞壁对细胞的形态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通过这个实验,不仅让学生对于细胞的相关概念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学生对于细胞壁与细胞膜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区别也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在学习叶片结构及其功能的相关概念时,我先让学生制作徒手切片,然后进行观察,在实验中让学生对概念理解掌握

此外,我还通过一些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自己总结生物学概念和规律,形成一个自我的认知体系。如让学生探究水温与金鱼的呼吸次数,通过金鱼鳃的开闭来计算呼吸的次数与频率,通过控制水温的变化来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在观察中自己记录数据,最后将数据以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也就一目了然了,再让学生用语言将概念表达出来。

六、进行概念的比较学习,避免概念的混淆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较法在运用于学习中能有效地避免概念间的混淆,对加深概念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运用这一技巧。例如七年级上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等,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七年级下册:“动脉”和“静脉”、“动脉血和静脉血”、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八年级上册:先天和学习行为,八年级下册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等,这些都是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针对这些概念可以进行比较教学,突出两个概念中的不同点,让学生更能够掌握概念的本质,有利于纠正许多常见的错误,使其掌握起来自然更清晰,避免概念间的混淆。

总之,对概念的教学要采取用各种教法,使之相互渗透,互相补充。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认识能力,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习质量,但是选用的方法一定要与所讲的概念相适应,要使概念的引入、理解、巩固能重点突出,层次清楚,透彻易懂,不要使概念教学变得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陈旧教学模式。

第4篇: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地理教学;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034-02

地理对于七年级新生来说,是一门崭新的课程,与之前所接触的其他课程有诸多不同之处。七年级地理同样继承着地理科学的时空性,抽象的天体知识,加上晦涩、难懂的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意义等相关知识,使得此年龄段的初中生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一些空间思维敏捷的学生将会很快适应这门课程的特征,另外一些则可能被教师的思维越拖越远,从而导致七年级学生对地理课程产生两极分化的认识与情感。因此,做好七年级地理教学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后续教学的开展。

地理在八年级扮演着让学生深情了解祖国的角色,带领学生“踏遍”祖国的大山大河,欣赏着各地多彩的风土人情,体会着少数民族独有的魅力。因此,在课堂上,地理教师要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地理课堂的充实与快乐。

一、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分析

国家教育部在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通过对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表述的分析,找出对应目标中主要的行为动词及出现的次数。

根据对初中地理课程目标中行为的整理(表1),可明显看出,课程总体目标要求层次较浅,主要集中在感性层次,因此,从事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师应认真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此指导初中地理教学的开展。

二、初中生地理课程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为更好地客观掌握初中生地理课程的学习情况,笔者在所从教的学校中随机选取两个年段的班级开展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七年级发放问卷73份,获得有效问卷72份,占总问卷的98.63%。在八年级发放问卷63份,获得有效问卷60份,占总问卷的95.2%,有效问卷数所占比例>90%,本次调查为有效问卷调查。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七年级学生对地理课程学习的主体情况,70%以上的学生认为地理课程很难或者较难,只有少数调查对象表示地理课程容易学习。初中生认为地理课程有用的比例占到90%以上,并且与喜厌地理课程的比例成正相关,表明初中生对地理课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学生更加偏向于活动教学法,八年级学生出现自主学习的比例进一步增大,表明八年级知识点更加直观,更加容易理解。在教学手段方面更倾向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融入,同时也青睐地理教学器具的课堂辅助,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入更多的教学器具、运用更多的计算机技术。在教学风格上,幽默的教学风格可以获得学生的一致认可。

三、结论与反思

1.教学实施的形象性与浅层性。七年级上学年的知识内容,易出现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一切在形态上相似的事物,代替书本上的地理事物,以达到知识点的形象化。在课堂中,对一些知识点须点到为止,不可做过多解释与延伸,如对个别非重点的问题或者深究的个人花费过多时间,会对其他学生造成知识混乱,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可对个别学生做单独的知识延伸性的辅导。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接受能力较低,只有将地理知识结合他们已有的认知,才能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以及成因等知识,在这里就要提到学生知识面与地理知识学习的关系了,知识面较广的城市学生明显比知识面窄的农村学生学习得要好,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学生的地域差异,城市中学的初中地理教学又可以讲得比乡镇中学要深刻一些。

2.教学开展的艺术性与愉悦性。初中生正处于少年与青年的过渡期,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上来看,初中生的需求属于浅层的底层需求,除了生理的物质需求外,追求生活的愉悦性以及艺术性的语言表达,幽默、诙谐的语言,加上艺术性的动作,就会提升学生课堂生活的品质。

教师普通话的标准程度、语言的表达、板书板画的展示,都是一种艺术在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许多具有时代元素的要求,但教师也不能将传统中的精华元素遗弃,传统教学手段在新的时代同样可以给学生带来愉悦感。

3.教学方法、手段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教学重点的达成、难点的突破都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这节,内容重点为对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了解。可以采用学生课外搜索,课内交流的方法,课堂的练习记忆法,根据学校的客观条件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法。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的地理教学中,“地球与地球仪”这节知识是初中生学习的难点,笔者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同等层次的班级进行本节知识的教学,A班利用传统的板书板画开展教学,B班利用有文字、图片的PPT开展教学,C班利用Google Earth开展教学。尽管学时相同,但各班的掌握情况明显不同:A班明显听课更加集中,但是理解效果不好,许多学生对知识产生疑惑感;B班学生表现一般,此手段在课堂上用得比较多,在学生看来没有新鲜感;C班的学生思维活跃,掌握情况较好,掌握得更加牢固。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学生地理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可以在同一堂课中使用多种方法,这样可以使不同特征的学生都能更好地掌握该节课的知识。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给出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我选择,这样能够获得整体性的提高。

4.师生的默契感与课堂的可控性。合格的一堂课,考验的是教师各个方面的能力,各种能力的发挥都离不开一个默契的师生关系以及一个可控的课堂,因此,任何教师都必须锻炼师生间建立默契性的能力,比如,一个寂静的课堂怎样激起学生配合教学的热情。同样也要锻炼驾驭课堂的能力,嘈杂、活跃过度的课堂往往被列为失败的案例,因此,需要拿出一个与知识点有关的问题或者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一些后进生和调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如没很好地控制课堂的秩序,再好的教学策略也难于实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个例单独辅导与谈话。讲课吸引力不够以及教师自身知识水平有限等,往往是地理课堂嘈杂、学生走神等不和谐现象的原因,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对已有的地理知识进行更新,形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5篇: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范文

1.1对象

以本校2010级七年制中医类专业4个班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为2010级中医骨伤和中医外科七年制班级,共95人。对照组为2010级中医临床和针灸推拿七年制班级,共90人。两组均为全日制统招生,教材均选用《生物化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王继峰、唐炳华主编),使用我校七年制中医专业配套教学大纲。

1.2方法

实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模式。具体方法为:首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做出如下调整:将教学内容分成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大块实施,即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物质代谢;基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医学相关专题篇。在每一部分内容教学时,首先安排一定课时由老师讲解新知识,让初学者在老师的讲授中建立起该部分内容的整体认知;然后由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最后采用随堂选择题和问答题回答方式总结反馈教学效果。即:知识点讲解——提出问题——讨论——总结反馈模式。然后每部分内容讲授完2周后再安排3学时“研讨会”,研讨会的基本模式是将每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男女搭配、班干部分散),老师根据该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共同商定讨论主题,如“蛋白质与中药四性相关性的思考”,“蛋白质与中医药学原创性发展与现代化”,“中药材生物多样性与核酸的关系”,“酶与中医中药”等讨论主题,然后由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准备材料,各小组由组长负责自行找时间讨论并推荐一位主讲者,在课前一周,主讲者以大纲的形式把要讲的内容在班级QQ群上共享,最后进入Seminar教学的实施阶段,老师先概要介绍主题,但不做评论,每小组主讲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文献资料,以Powerpoint形式深入、系统地阐述主题,提出观点,主讲学生与其它参与者(包括其它小组成员和教师)围绕主题讨论,提出各自意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点,讨论结束后布置每位学生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完成讨论报告,根据小组表现计入平时成绩。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具体教学方法为按教材编排顺序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教学内容。随堂提问计入学生平时成绩。

1.3效果评价

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从学习效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多方面评价教学效果。闭卷考试:期末考试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同一套试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改错、名词解释和问答题。通过期末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后组件比较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实验组两个班级发放调查问卷95份,收回95份,回收率100%。结果显示,87.4%认为Seminar教学模式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79%的学生认为Seminar教学模式提高了知识的应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82.1%的学生认为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75.8%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文献查阅能力,83.2%的学生认为Seminar教学模式激发了学习和主动探索的热情,有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生物化学知识研究中医药的机制,75.8%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82%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语言表达和学术交流能力,93.6%的学生认为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71.6%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竞争意识。考试成绩分析: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为87.17±9.61,对照组考试成绩为80.14±8.13,统计分析表明,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一直是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的主要教学模式,但是生物化学知识体系复杂,中医药院校学生又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中医和西医两个医学体系的学习,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课时却远远少于西医院校,同时中医药院校学生前期接触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相对较少,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必要的知识,而且还可能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学质量很难保证和提高。七年制专业学生属于本硕连读,通过七年学习获得中医学硕士学位,除了需要掌握基本学科知识外,还需要帮助他们建立创新思维,为今后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改变以往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实施Seminar教学法,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和主动探索的热情,增进了师生的交流,以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实践我们发现Seminar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Seminar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证明,在考试成绩上,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和交流信息的能力。问卷调查表明,经过教学改革,主讲学生通过精心准备,对生物化学知识及其与中医药及后期课题研究的关系有了深刻认识。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当一次主讲者。另一方面,参与讨论的学生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他们在学术交流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表达观点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寻求真理、质疑权威、充分表达观点的过程对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3,4]。讨论报告的书写也为学生今后书写毕业论文和科研论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本学科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Seminar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必须精心设计讨论主题,指导学生准备;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汇报的大量资料也给教师诸多启迪。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增进了师生感情。在Seminar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花大量业余时间指导学生,讨论时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但是,我们Seminar教学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①由于七年制学生是初次接触到生物化学知识,而且仅仅是大学二年级学生,对其他生命科学知识和中医专业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有限,所以有时讨论不够深入,还需要教师更多的加以引导,可能还需要其他学科的教师共同参与。②某些主讲者没有认真准备造成课程的质量不高。③难以调动所有参与者的思维。④学生专业英语接触较少,很多同学不愿意选择外文文献阅读,更不愿意运用外语讲解。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需具有良好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背景和组织协调能力,并善于从学生的讨论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第6篇: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发挥;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它不仅在学科德育工作中,就是在整个学校德育工作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七年级是学生从儿童期向少年期的过渡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七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生理变化引起了一系列心理问题、思想问题,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强。思想品德教师应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让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笔者在多年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一、要充分运用教材的育人思想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和宗旨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七年级《思想品德》以“做人”教育为基础,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中的尊敬师长、孝敬父母、文明礼貌、勤奋学习、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内容,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要求。

二、要充分发掘教材的育人素材

教材是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是进行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基本依据。七年级《思想政治》教材编写富有一定特色,融思想性、故事性、趣味性和传统美德于一体,其中的基本知识、数据、事例、格言、警句等,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材作为教学资源,从学生的乐趣、能力以及发展出发,选取一些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帮助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合格公民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爱集体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为国家、集体做奉献的观念,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与国家、集体间的关系。

三、及时捕捉课堂信息,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洞察学情,并迅速、准确的作出判断,机智、巧妙的应对发生的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合理解决和加以利用,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四、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由于七年级学生受心理发展、理解能力和社会经验的限制,对较抽象的道理理解起来较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亲自尝试、参与表演、调查访问、角色换位、情境体验,进行自主、积极、快乐的体验,达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内化情感的目的。既突破了重点难点,又满足了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要求,加强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五、做到教学生活化

据调查分析,大部分七年级学生喜欢教师听有趣的、幽默的、感性的教学材料,而只有不到20%的学生喜欢理性的、知识性的素材。这说明七年级学生侧重于感性认识,缺乏理性认识。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 “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做到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

六、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思想性是政治课的灵魂。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在教育过程中选择典型的正面材料,做到政治方向明确,思想内容健康,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七年级学生思想未定型,具有反复性和动摇性,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对七年级学生如果能不失时机地施以正面的良好教育,会获得极佳的教育效果,对他们整个中学阶段以至一生都将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应通过教师树立榜样,对学生进行积极诱导,使学生提高认识,辨别是非,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七、现身说教,运用教师自身的德育经历教育学生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观察事物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应当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能严于律己,虚心好学,敬业爱生,尽职尽责,言谈举止要文明高雅,处处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教师要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育人思想和育人素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和思想观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懂得善与恶,诚实与虚伪,公正与自私,正义与邪恶等道德观念,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强的道德意志,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作者简介:

第7篇: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范文

一、今年以来的特色亮点工作

2019年上半年,我们的宣传工作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七个好”上:

一是传播好声音。2019年以来,县纪委宣传部持续加大纪检监察工作宣传力度,尤其是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和扫黑除恶破网打伞等方面的宣传,传播好纪检声音、讲好纪检人故事。截止目前,我县纪检监察新闻报道在中央级媒体上稿*篇,省级媒体上稿**篇,市级媒体**篇。同时根据市纪委要求,紧跟反腐时事动态,认真组织各乡镇和委机关网络评论员撰写网络评论文章,并结合上级纪委要求,针对重大纪检新闻在各大新闻网站跟帖。成立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和制定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及时应对和处理网络突发敏感舆情。

二是搭建好平台。精心编辑县纪委县监委网站,结合实际,不断将全县纪检监察工作开展情况在网站上实时更新,在网站内容上切实做到“真、实、全”,客观有效反映我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新媒体作用,利用新媒体传播“快速、便捷、高效”的特点,及时更新内容,与县纪委网站同步权威党风廉政信息,继续扩大影响力,今年微信文章最高阅读量已达4000+。建立纪委监委宣传工作群,拓宽乡镇纪检工作宣传报送渠道,完善县乡纪检宣传工作框架。

三是打造好阵地。以廉政文化建设为契机、以**公园为载体,将其打造成我县首个廉政文化主题公园。目前该公园设计方案正在修改完善,方案审核通过后将进行施工建设。严格落实“一乡一品”工作要求,深入各乡镇实地调研,指导各乡镇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工作,同步推进全县**个乡镇廉政文化示范点的打造。启动了第二届“**”暨庆祝建国70周年廉政摄影大赛,对第一届优秀作品进行巡展,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廉文化、倡导廉精神。

四是教育好干部。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组织召开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邀请中共**市委党校专家作了题为《学习会议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专题授课,为大家详细解读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让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借助“学习强国”这一网络学习平台,号召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加强自身学习,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五是赛出好成绩。制作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知识测试试题并组织开展考试。在组织全县近千名科级领导干部举行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知识集中考试的同时,安排全县各乡镇、各单位统一开展了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知识测试活动。并与县普法办协作,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参与纪法知识竞赛活动,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单位创先进、人人争优秀”的良好氛围。

六是树立好榜样。持续推进“廉洁文明家风•党员干部示范”专项行动,创新开展了以“创建百条党员干部示范路、实现千户家庭晒家规、万名党员亮身份”为主要内容的“百千万”行动,并年初对2018年度的先进单位、榜样人物进行了表彰。7月12日,我们又召开了全县“百千万”行动推进会,持续推进2019年“百千万”行动,严格按照《**县“廉洁文明家风·党员干部示范 ”百千万行动2018-2020三年计划》目标任务稳步推进,有效推动家风建设不断深入。

七是征集好物品。按照市纪委公开征集**市纪检监察史料物品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县征集点的史料物品征集工作。通过到县史志办、县档案局、县教体局、县五垦学校(原***中办五七干校)等单位进行实地走访,了解收集纪检监察史料物品,并通过电话咨询、上门走访等形式,向已退休老纪检监察干部征集相关史料物品。截止目前,我县已征集到3件非常重要的史料物品。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长效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加强,缺乏合理的有效机制。一些部门、一些党组织没有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来抓,开展工作上“见子打子”,上级机关、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安排什么就做什么,要求讲什么就原原本本、照本宣科讲什么,没有从本地、本部门、本组织的实际出发,没有真正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三会一课”结合好,没有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机结合,工作系统性不强,没有一套宣传教育制度,整体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二)由于主客观原因,宣教工作思路窄、办法少,创新意识不强,难以取得新的突破和取得新成效。一是宣传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表现在:有的在抓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时,不分层次,不看受众,“几畦谷子一起打”,没有很好的侧重点,没有把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作区别化宣教,大有“高射炮打蚊子之嫌”;没有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思想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只图表面形式,不讲实际效果,致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形式主义大于实际效果,应付考核检查验收的成份大。二是目前除了一些由方正出版社制作的一些好的典型案例电视教育专题片外,可供基层选择的好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影像教材很少,富有震撼力、生动性、鲜活性的书面教材、文字图片资料尤为缺乏;从宣传教育实际看,简单地从党规党纪的条文对照党员个人的要求,照本宣科,“灌输式”、“教条式”的教育内容枯燥、乏味,缺少生动性和鲜活性,正所谓“对牛弹琴牛不听”,难以引起受教育者的思想共鸣,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三是现在的党员领导干部的接受宣传教育的渠道手机化、碎片化,对应的宣传教育方式采取的少。

 (三)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合唱”声调还不高,整体合力有待于提高。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力量没有得到认真的整合,没有统筹好党校理论教育部门、检察院反贪和职务犯罪部门、组织部干部监督管理以及财政、审计、公安、司法等的资源,充分做好编排统筹利用好。对各级党组织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没有条块结合的系统性指导,存在各自为政,各吹各唱的现象。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2019年下半年,县纪委监委宣传部将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开展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系列活动。

1.写好文章。为进一步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开展“纪检监察干部话初心担使命”征文活动,展示纪检干部对初心使命的感悟和担当作为。

2.拍好照片。以建国七十周年为契机,办好第二届“******”庆祝建国70周年廉政摄影大赛,包括作品的征集、评选、展览等,持续唱响我县廉文化品牌。

3.做好视频。按照市纪委相关部署,结合建国七十周年,拍摄创意短视频、微电影、公益广告等,向祖国七十华诞献礼。

(二)持续加强阵地建设。

1.完成##公园的打造。持续推进**廉政文化主题公园的的阵地建设,让身边群众在休闲娱乐之余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文化教育。

第8篇: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范文

作者:巴拉兹戈娃

美国对青年运动的研究起始于四十—五十年代。青年一代在当时被称为“沉默”的一代。不少青年人对尖锐的社会问题宁愿置身事外。这个时期,社会学家主要研究职业定向。资料表明,社会出身在形成和实现个人生活计划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多数资产阶级学者无视事实,他们认为,青年时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青年的社会化过程。

六十年代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福伊尔的《两代人的冲突:大学生运动的性质和意义》一书。作者认为,年龄特点是青年政治积极性的起因。福伊尔用青年人与成年人间天赋的心理上的不能共存来解释两代人的冲突,并认为这种冲突是历史的真正动力。对大学生抗议的实质作出这种解释不仅一笔抹煞了青年的社会热情,而且违反了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是历史动力的学说。可以把七十年代相对地称为美国青年社会学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的具体社会学研究是要了解青年人的社会志趣,调查他们的政治积极性的高低和性质。但是,研究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大学生方面。七十年代,一方面研究大学生对未来事业的志向、对劳动内容的要求、对传统社会制度的评价,以及如何衡量闲暇活动和工作活动的作用,即他们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评价,另一方面还出现一个新的趋势:研究大学生公民积极性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有些美国社会学家,认为七十年代的大学生不同于“六十年代一辈”的大学生,他们不大关心政治,而主要追求物质生活上的享受。例如,1967年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1%认为把政治问题搞清楚是最重要的事,但到1977年这类大学生仅占40%。六十年代,西方扩大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果出现双重的矛盾情况:一方面大专院校的入学人数增加,另一方面由此而造成毕业文凭的价值下降。花费一笔可观的学费,才大学毕业,却不能保证顺利找到职业。于是,在许多大学生中自发滋长了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的反抗情绪。

七十年代,高等教育体系继续扩大。1970年大专院校就学人数是846.9万人,到1977年则达1141.5万人,而且人数增加的主要是公立大学,即比较容易进入的大学。在这一时期,来自拉丁美洲的大学生和黑人大学生人数增加得特别快。在种族歧视的环境里,受压迫的人种集团的成员把自己子女能上大学视为生活中的一大胜利。出身于生活最有保障的社会阶层的大学生,他们主要关心自己周围,而对社会的评价则根据能否使自己得到享乐。社会学家虽然记录了享乐主义情绪在生活有保障的大学生中普遍滋长的情况,但是,对这种享乐主义情绪产生和蔓延的原因没有进行分析。享乐主义作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发展的必然阶段,它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从“热衷于工作”转为迷恋享乐—这一变化证明社会精神的低落和革新能力的缺乏。在谈到反抗社会制度的行为实质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过:“每一个暴动者在自己的‘利己主义的行为’中都面对着一个特殊的现实,他总企图凌驾于它之上,却不考虑一般的关系。他之所以力图摆脱现存的东西,只是因为它是他的障碍,相反,在其他方面,他却力图尽快地把它攫为己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444页,1960年)青年人摒弃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不再遵循这种道德的准则和价值观念,但却把那套能满足他们享乐需要的社会不平等制度看作是理所当然的。总的说来,对七十年代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社会分化不断加剧。我们已经指出,近年来西方社会学家日益重视研究青年工人,—研究他们的生活目的和对社会价值、社会规范的态度。把青年工人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不是偶然的。在美国的经济自立的人口构成中,青年人的比重正在增加。

一般说来,他们比老一辈工人的教育程度要高,社会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广。现在参加工作的一代青年,要比上一代平均多受四年教育。现在的青工不只局限于追求物质需要,他们还盼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力图依靠自己的才智和积极性来获得生活中的成就。《人反对工作》这本书认为,这种冲突情况、是由于管理人员不理解“新”工人造成的。“青年工人反对的并不是工作,而是整个使人不得不屈从的制度……”“新”工人—就是受过教育并具有自尊心的工人,他是科技革命需要的产物。但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实质本身,按列宁的话来说,需要的却是“俯首贴耳的奴才和精明的工人。”青年工人和企业主之间的冲突—这是在科技革命条件下,制度内部矛盾尖锐化的局部表现。七十年代具体研究的资料,对美国社会学界重新估价“两代人冲突”的观点颇有影响。但尽管美国社会学家收集了一些有意义的实际资料,他们实质上对下列许多问题无法解答:青年在资产阶级社会制度中的地位、在科技革命条件下某些青年群体形成的特点、美国青年问题解决的前景等。

第9篇: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范文

摘 要:由于七年级学生接触英语知识的时间很短,教师需要在教学时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主要以人教版七年级英语教材为例,对七年级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可以提升初中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七年级;英语教学;教育理念;教育模式

在升入初中后,初中生由原本英语语言积累阶段步入语言应用与拓展阶段,英语知识变得更为复杂,学习难度逐渐增加。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侧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但是七年级学生还比较幼稚,并没有完全形成学习思维。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以下问题。

一、转换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深,虽然新课标一再强调教师需要将课堂学习权利交给学生,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教师依旧选择陈旧的教育模式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依旧是毋庸置疑的最高权力者,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手法讲述英语知识。

基于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自我教育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进而从根本上提升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如: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这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使用have对物品的所属进行提问及回答,从而有效掌握行为动词在一般现在时中的构成和使用能力。行为动词在一般现在时中的肯定句、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中的构成和使用是初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的学习之后,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功底,在思维能力方面有较强的记忆力和模仿力,但知识的拓展和运用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三个任务:一是列举所学的运动项目,从中挑选出各自喜欢的体育项目,并说明原因,目的是巩固并新学一些体育项目的名词;二是让学生互相询问所爱好的运动,并根据情况发出邀请,学会用have对物品的所属进行提问与回答,掌握用do和does引导的一般疑问句的构成及使用,了解用Let’s提建议的句型;三是写作,把任务一、二的完成情况写成日记,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的语言目标。

二、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及时提高自我教学能力与素养。唯有如此,才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知识导入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仿真学习情境中学习英语知识,进而有效增强教育效果。

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Where’s your penpal from这一

课时,教师课前需要准备America,Japan,China,France等国家的地图,以及相关国家的著名建筑或风景的图片。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个国家不同的风景图片,配以不同国家不同特点的音乐,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后,教师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推出代表,戴着某个国家的著名头饰,或者举着该国国旗向全班进行介绍,并将收集的国旗、建筑图片按照亚洲、欧

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的地理位置分别贴在地图上,为最后胜利的小组颁发“最强大脑”的封号。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了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情况,如国旗、地图形状及地理位置等,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

三、侧重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的衔接

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据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文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班级中不乏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英语课程充满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比较高涨,当此类学生升入初中后,若是英语教师无法切实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大打折扣,不再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与此同时,大部分学生对英语知识持厌烦心态,不喜欢学习,缺乏兴趣。若是七年级英语教师不能公平对待学生,就十分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依据学生学习需求与教材内容,精心设置学习任务,满足班级中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而从根本上提升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教育问题,以学生为核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知识,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反馈信息,针对问题进行教育指导,不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进而母本上提升初中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