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爱心教育论文范文

爱心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爱心教育论文

第1篇:爱心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 斯霞 教育理念 文献综述

一、选题依据

斯霞是我国小学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她以“母爱童心”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对小学教育而言意义非凡,对其教育理念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分析,既可以丰富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理论,又可以指导一线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二、文献综述

1.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斯霞老师的研究

(1)斯霞老师教育思想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斯霞老师教育观的研究,斯霞老师最令人敬重的便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爱学生的精神,具体有:《一片爱心,献给孩子》、《育苗人》、《记斯霞老师》、《斯霞和孩子》、《斯霞的爱》、《斯霞谈爱生》、《斯霞对孩子的爱》、《由斯霞和学生一起跳橡皮筋想到的》等诸多论文,以生动具体的事例让我们零距离地感受到了斯霞老师的伟大的爱。有学者以斯霞的“童心母爱”为依据研究她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为“斯霞在工作过程中提出的‘接近儿童、观察儿童、关心儿童’的观点是现实的、客观的,同时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1]。有人评价斯霞童心母爱的教育精神:“童心母爱是儿童最需要的纯朴自然情感,它是儿童发展最宝贵的教育资源;斯霞的童心母爱是教育爱的专业品质,它是小学教师职业最重要的专业特质;斯霞的童心母爱,是爱的哲学,是精神性的大爱,是当前中国社会迫切呼唤的教育文化。”[2]还有人评价说:“每一个人都有过学习的感受,而引导着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启蒙老师,常常和亲爱的母亲一样,永远铭刻在最美好的记忆里,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斯霞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引导幼小心灵天天向上的灵魂工程师。”[3]②关于斯霞老师教师观的研究,有人对斯霞教师观的发展历程和内涵进行分析,认为“斯霞将教师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教师、人才、国家发展三者关系中形成了对教师作用的认识”[4]。③关于斯霞老师师德观的研究,杨林国在《追寻教师美德:斯霞教师德行解读》中说:“斯霞的爱表现为斯霞的尊重、平等、宽容和关怀。”[5]他认为斯霞的教师爱具有本体性的特征,在斯霞身上,爱就是一种自足的存在,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斯霞的爱更是一种给予性质的爱,这种给予是对教师内在利益的给予,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回报;斯霞的爱是坚定性的爱,不论是在人生中最困顿、最窘迫的时期,还是在人生中最激越、最辉煌的时期,她从未改变自己的爱,此为一种延续和放大的师德大爱。有人认为“信念之坚钿、探索之执着、关爱之拳拳”就可归纳出斯霞的师德人生[6]。也有人对斯霞老师和霍懋征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解读两位名师不同的教学艺术风格,挖掘其背后不同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斯霞与霍懋征教学思想与实践的认识和理解[7]。

(2)关于斯霞的语文教学的研究。这部分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关于斯霞老师语文教学经验的研究,如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介绍斯霞语文教育事迹和教学经验的《斯霞文集》[8],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及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联合选编的关于斯霞三十年间教育心得体会的书籍《斯霞教育经验选编》[9],是最早对斯霞教育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的著作,分为“斯霞积累的教育工作经验”、“有关斯霞教育工作经验的介绍”和“有关斯霞同志小学五年制试验工作总结”三个部分,总体上关于斯霞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经验。崔峦和陈先云合著的《斯霞、霍懋征、袁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10]中对斯霞教育教学思想做了细致的研究和介绍,书中对于斯霞主要介绍了她对自己教学生涯的回顾,还有袁微子、高惠莹、崔恋、田本娜等专家对其语文教学思想与实践做的精彩评析。一类是关于斯霞老师分散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如《“随课文识字”的实践和认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心理探讨》、《回答一个问题》、《分散识字很快进入阅读写作的原因》,等等。还有一类是关于斯霞老师教学艺术的研究,如《于质朴中见真功夫》、《成如容易却艰辛》、《让学生勤动脑多思考》、《斯霞的教学实践给予的启示》、《根据课文讲深讲透》、《教师的镜子》、《生动的一课》、《斯霞教学经验的启示》,等等。可以看出,理论工作者对斯霞的研究文献数量很多,但大多数只是对斯霞老师进行直观描述或情感上的表达,只是在表层上讨论斯霞老师,而没有将之上升到理论、理念的高度,对斯霞老师的教育思想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

2.一线小学教师对斯霞老师的研究

经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斯霞老师的一线小学教师并不多,研究成果的数量比教育理论工作者少了很多。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2篇:爱心教育论文范文

一、幼儿教育理论的拓展

陈鹤琴是我国中国化、科学化幼儿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鹤琴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他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兼幼儿教育系主任,不仅创立了附属幼儿园、附属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教育系,还建立了儿童教育研究室、儿童玩具研究室以及玩具工厂,同时继续研究幼儿教育,整理他以前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包括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幼儿教育体系,完成了他上世纪20至40年代一直想做而未能实现的理想。20世纪50年代初,陈鹤琴结合教学,完成了《儿童心理学》讲稿,系统地论述了儿童从新生到幼儿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并据此提出了教育、教学原则。他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已具有他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他认为儿童具有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称赞等特点,若能根据这些幼儿的心理实行教育,则必有良好的效果。陈鹤琴一贯重视对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及至上世纪70年代末,在他所提出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几点建议中,首先提出的仍然是“要对于作为幼儿教育基础的儿童心理作全面、系统、切实的科学实验”。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批判了欧美国家所实行的完全从儿童出发,缺乏系统性的单元教学的课程编制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以及三种编制的具体方法,使其课程论思想更趋全面、系统。其中十大原则为:应是民族的,不是欧美的;是科学的,不是封建迷信的;是大众的,不是资产阶级的;是儿童化的。不是成人化的;是发展连续的,而不是孤立的;是配合形势实际需要的,而不是脱离现实的;是适合儿童心身发展的,促进儿童健康的;是培养五爱国民公德的;是陶冶儿童性情,培养儿童情感的;是培养儿童说话技能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陈鹤琴把一生奉献给了儿童及儿童教育事业。其开创并奠基的儿童教育理论是对我国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二、爱的教育理论的胜利

爱的教育理论在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从我国先秦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孟子,到“爱满天下”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从西方古希腊的教育家柏拉图、近代的裴斯泰洛齐,到留下名著《爱的教育》的亚米契斯,形成了绵延不断的爱的教育理论传统。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爱乃是在教育过程中自然发生的。《江苏教育》(小学版)1963年第5期发表了古平、徐文合写的《育苗人》,介绍当年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斯霞老师的教育经验。随后,又修改成《斯霞和孩子》,于同年5月30日在《人民日报》上刊载。该文介绍斯霞在学生的心目中“既是敬爱的老师。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由于当时全国正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所以,同年10月起该文引发教育界对“爱的教育”的讨论和批判。一时无限上纲上线,政治批判代替了学术争论。1979年,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张承先代表教育部宣布:1963年批判“母爱教育”是错误的,予以彻底。1979年5月,斯霞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认为: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当一名“园丁”,为祖国辛勤培养“花朵”是非常光荣的。教师爱学生,“并不是出自个人的狭隘的感情,而是建立在教师对人民的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上面的。是在履行培养‘四化’建设人才这一崇高职责时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感情”。1983年,斯霞再次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光是一般母亲对子女那样的爱。而是人民教师接受党的委托去教育培养下一代,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去教育学生,按照党的要求全面关心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只让他们吃饱,穿暖,睡好,玩好,那只是生活上的照顾,更不是一味迁就,无原则地溺爱,而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此外,她还认为“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应有的思想和品质,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原教育部长何东昌同志在《斯霞教育文集》上写道:把对事业、对祖国的爱,倾注于自己的学生,这是人民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品德。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健同志称:“斯霞同志是小学教育中的梅兰芳。”斯霞老师的“母爱、童心”教育思想,是对爱的教育理论的深刻诠释和高度升华。历史表明,从1963年到,对“爱的教育”的彻底否定,给整个教育带来了严重影响,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一定要记取、剖析和反思。教育中有爱,且是大爱:有爱的教育理论,才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三、情境教育理论的探索

情境教育是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在主体活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和谐统一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哲学原理,吸纳、借鉴古今中外合理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当代心理学、美学、语言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使儿童以最佳的情绪状态,在其中获得全面充分、和谐生动的发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育模式。情境教育系列实验与研究从1978年开始,至今历经30年,由最初的语文学科的情境教学发展到涵盖儿童成长诸领域的情境教育,并落实到情境课程,形成了独特的情境教育理论体系与操作体系。情境教育顺应儿童天性,突出“真、关、情、思”四大元素,以“儿童―知识―社会”三个维度作为内核,构筑了具有独特优势的课程范式。情境教育还从脑科学最新成果中找到理论支撑,即儿童的脑是敏感的,需要一个丰富的环境;儿童的脑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需要不断提高神经元联结的频率;儿童的脑优先接受情绪性信号,积极情感伴随的学习活动可获高效。情境教育正是将儿童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赶来,找到了一条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有效途径。李吉林老师的教学与研究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交织着当代中国日益强盛的爱国情怀。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指出:虽然其中也借鉴了国外的理念,但李老师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本土化并且丰富、拓展了,最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育思想体系”。情境教育是古今中外优秀的、进步的教育理论跟李吉林老师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创新相结合的成果;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是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流派。

四、学科教学理论的成长

对于辛勤耕耘于基础教育园地的中小学教师来说,课堂便是其教学实践的沃土了,在这个园地的沃土中生长绽放的理论之花,当然便散发着浓郁的泥土的芳香,具有蓬勃而顽强的生命活力。

分散识字教学理论: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开始,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最初的基本环节。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上世纪五十年代,斯霞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她教导的学生在两年内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读了174篇课文,在当时国内小学教育界首屈一指。六十年代,经专家学者总结、论证,斯霞的“以语文教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据研究,分散识字具有独特的优越之处:(1)分散识字既能突出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又能为语言训练提供许多有利条件;(2)分散识字便于联系儿童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启发儿童深刻理解词义,有意识地发展儿童的词的逻辑记忆,从而提高识字教学质量;C3)分散识字有充分的巩固联系机会;(4)分散识字便于教师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而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在斯霞的影响下,“分散识字”成为我国识字教学的一大流派,对推进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功不可没!

尝试教学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酝酿思考。到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邱学华对“尝试教学”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从“学生能够在尝试中学习”到“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观点的提出,尝试教学从无到有,从实验到理论,在中小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理论要点有:明确一个观点: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理解两个特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培养三种精神: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促进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太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促进智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课外作业负担。有利于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提高教师素质。掌握五种操作模式:一种基本式(七步教学程序)加四种变式(调换式、增添式、结合式、课外预习补充式)。运用六条教学原则:尝试指导原则、即时矫正原则、问题新颖原则、准备铺垫原则、合作互助原则、民主和谐原则。重视七个达到尝试成功的原因: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意作用、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

语文教育链理论:特级教师洪宗礼依据“五说”语文课程建构观。尝试把语文的要素与其构成关系、规律、序列,编织成网状的语文教育“链”,以揭示语文教学隐含的内在规律。所谓语文教育“链”,是指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相对地比较客观地反映语文教育的全貌及其内部规律,揭示语文各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体系建构的基本原理。支解语文是不足取的,否定语文教育的规律性则是不客观的。提出语文教育“链”,就是从整体上全方位多维度认识语文教育,从而探索语文学科的科学的序,揭示语文内部的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这里的构建语文教育“链”,其主要内涵是:把学习知识、引导历练、发展能力、获得方法、养成习惯、提高思想文化素养等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构建成为一个纵横结合的科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知识和技能是基础,通过历练转化为能力;能力定型化,形成习惯,获得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情感教育,促进知识技能与思维同步发展,酿成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且标。构建语文教育“链”,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追求。忽视语文教学的科学体系,“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或断裂,都会使语文教学停留在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必然导致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

五、素质教育模式的建构

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指向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揭示了基础教育的性质,概括了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是从根本上扭转中小学应试教育的重要措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中,涌现出许多行之有效、富有影响的素质教育模式。如:

第3篇:爱心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三爱”教育 “五爱”教育 新诠释

教育部党组于2013年9月l出《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三爱”教育。在大学生中开展“三爱”教育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爱”教育的历史沿革

“三爱”教育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时期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内涵。谈到“三爱”教育,很容易联想到新中国成立前期倡导的“五爱”教育。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期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首次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写入《宪法》。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国内阶级立场鲜明,以“恨”为主。而建国后“五爱”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国内感情开始发生转变,国内民众在一个和平发展年代由“恨”转向了对家庭、社会、国家一种爱的期望。

祖国的整体由人民大众组成,此时,爱祖国的基本内容也就包括了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也是不断发展的。今天的中国,正在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热爱祖国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爱社会主义新的时代内容和表现形式。

因此,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三爱”教育不仅继承接续了“五爱”的优良传统,更是能够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其发扬。“三爱”教育的提出,也是结合社会发展必然要求的结果。“三爱”与“五爱”,两者不仅在内容上是相通的,这表现为后者包含前者,还体现为前者浓缩了后者的精华。“三爱”教育不仅是对“五爱”教育的一种传承,而且回归了德育的本源。

二、开展三爱教育的重要意义

表面看来“三爱”教育要求简单,但是却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劳动创造一切、报效祖国的传统美德一直口耳相传;在近代中国,尊重知识、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理念也贯穿始终。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兴起,各类信息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这已经演化为沉重的社会问题。深入开展“三爱”教育符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适应时展潮流的高素质人才。

三、新时期,对“三爱”教育的新诠释

(一)“爱学习”、“爱祖国”、“爱劳动”具体内容和关系

我国教育进入了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任务的发展阶段,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受到高度重视。“爱学习”从培养大学生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并在这种学习中懂得运用,逐步转变为对获得的新知识的理解、运用、更新和修改中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的能力培养,即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对“爱学习”教育的要求,实际是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全球化的背景下“爱祖国”已经展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即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强国对弱国的侵略压迫逐渐转化为国际背景下的世界各国综合实力的竞争,从而使意识形态霸权主义屡见不鲜。在此全球背景下,爱祖国更需要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需要以捍卫最高国家利益为重要出发点,以维护国家为重要表现,以加强自身文化软实力为重要保障,将爱祖国融入到日常生活。合理利用网络媒介,选择合法、合理、文明的方式表达爱国情绪,做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的青年一代。

“爱劳动”,是要求大学生从学习生活中获得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劳动观念、尊重劳动、参与劳动,从而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动手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爱祖国”是为人之本,育人之源,“爱学习”是实现一切理想的前提,“爱劳动”是创造幸福的唯一途径,三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新时期,只有通过“三爱”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有素质、有能力的青年一代。

(二)“三爱”教育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必要途径

“三爱”教育的根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有高度的一致性,大学生开展三爱”主题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经之路。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从理论上阐释了“三爱”主题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联系,为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三爱”主题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增强了大学生从理论依据、理想信念、思想建设三个层面上参与投身“三爱”主题教育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邓小平,.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2]梁好.坚持“三爱”教育强化立德树人[J].基础教育论坛,2014,(03).

[3]李继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1).

[4]陈雪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J].山东高等教育,2014,(04).

[5]李潮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4).

第4篇:爱心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孔子思想 仁学思想 家庭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世界文明 “仁学” 儒家思想 人类社会

孔子的仁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礼记》和《孔子家语》等文本之中。仅《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就达109次之多。如果我们把孔子对仁的各种界说加以分析与综合,就不难发现,“仁”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针对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是不完全一样的。本文无意全面解读与阐释孔子的仁学理论,只是认为深刻领会并汲取孔子仁学思想的精华,对于指导和改进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深化家庭仁爱、孝悌与克己教育,解决爱心缺失、亲情淡漠及自私任性等实际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一、“仁者爱人”与仁爱教育

《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一要义,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孔子把“爱人”视为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高准则,就是希望人们能以“仁爱之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的理念,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最基本特征。

孔子不仅以“仁爱”思想要求民众,还要求执政者率先垂范,以“仁爱”治国安邦。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他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只有执政者带头施爱,且人人都有一颗仁爱之心,一个和合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孔子所提倡的“仁爱”,并非不讲原则。孔子说:“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当子贡问他“乡人皆好之”或“乡人皆恶之”时,他的回答是:“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把“乡愿”那种模棱两可的“好好先生”称为“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由此可见,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是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理性之爱,是爱憎分明、爱善者与憎恶者相统一的一种美德。

深刻领会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的内涵,反观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群体中较普遍存在的“爱心缺失”的问题,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启示:“仁爱教育”,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的青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祖辈、父辈的爱都倾注在他们身上,好吃、好用、好玩的多由他们独享,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再加上商品经济社会,物欲横流,过分追逐享乐与金钱至上的理念,充斥其间。在这种环境熏陶下长大的青少年儿童,极易形成自私、懒惰、依赖与任性等心理弱点。他们从小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环境中,缺少关爱他人的内在意识。这种“爱心缺失”的问题往往是产生人际冲突乃至造成社会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问题的严重性并不仅仅在于此,而是在于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了的家庭“仁爱教育”。

须知,仁爱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传统优势,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当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成为有博爱之心的仁人志士。然而,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却有赖于家庭仁爱教育的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家长要想使子女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就必须通过实施仁爱教育,使子女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协商共事;学会分享与换位思考,凡是自己不愿意的,决不可强加于别人。实施仁爱教育,家长要身体力行,为子女做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将仁爱教育落到实处。

二、“孝第为本”与孝悌教育

孔子一贯主张“爱人”应从“孝第”开始,然后再由近及远,把对亲人的爱推广到社会上。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在《论语》中,子有是这样阐释孔子“孝第”思想的,他说:“其为人也孝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不难看出,孔子的仁爱思想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征。“爱人”应以“孝悌为本”,只有以孝为先,以爱齐家,方能爱他人、爱国家。“孝第为本”,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它不仅是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还具有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的作用。

在“孝第”中间,孔子更为重视的是孝道。他认为,一个人要尽孝道,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礼相待。“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二是关心牵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三是恭敬真诚。“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孝敬父母的根本不在于赡养父母的形式,而在于是否心存真诚。对父母的真诚是最难能可贵的。如果没有孝敬之诚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又有何异?

深刻领会孔子“孝第为本”的思想,对于加强孝悌教育,解决当今社会较普遍存在的“亲情淡漠”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君不见,在我国众多的“四二一”式家庭中,“孝老”已被“亲小”所替代,“啃老”则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虽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孝悌”,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正在被人们所淡忘;亲情,作为人类相生相息的一种自然情感和维系社会伦理道德制度的基础,正在被金钱和利欲所替代。由此而产生的亲情关系破裂乃至家庭暴力事件,正在危及社会的安定。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顺,都不感恩,怎么可能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加强孝悌教育,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美德,我国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孝道。宪法中就有“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等条款规定。孝悌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教育的一大优势,应当成为当今时代我国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家长的有责任把孝悌作为教育子女的一门必修课,做到常抓不懈。在道德观念上,要让子女懂得父母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责无旁贷,无上光荣;在道德情感上,要让子女知道父母的生日、爱好、身体和工作情况,学会关心、体贴与理解父母;在道德行为上,要让子女对父母恭敬真诚,自觉接受父母的教诲,但又不过分依赖父母,主动与父母分担辛劳和忧虑。在孝悌教育中,家长的以身作则至关重要。家长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子女,引导他们从爱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做起,进而升华到爱集体、爱国家、爱人民。

三、“克己复礼”与克己教育

克己复礼,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三个要义。《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在这里,“仁”有两层含义:一是克已,二是复礼。所谓克己,就是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所谓复礼,原本是指回复周礼,即西周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我们今天理解其内涵,不必苛求其原义,可以把它理解成必要的伦理制度与行为规范即可。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克制和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才算是仁人。“克己复礼”,不仅体现了孔子仁学思想的本质内涵,同时又指明了践行仁学思想的正确路径。

首先,“爱人”需要“克己”,“克己”要有目标。孔子为此提出了“为仁”的“三项要求”、“近仁”的“四种品德”和“行仁”的“五个标准”。其中,“三项要求”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四种品德”是:“刚、毅、木、纳。”(《论语·子路》)意即“刚强不屈、坚毅果敢、质朴无华、言语谨慎”的品德。“五个标准”是:“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

其次,“克己”要有措施保证。孔子提出了以下几条措施:一是“思”。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二是“省”。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是“戒”。他认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四是“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杜绝“不凭空猜测,不主观武断,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的毛病。五是“学”。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修行“仁、知、信、直、勇、刚”等六种德行,才会克服愚、荡、贼、绞、乱、狂等六种弊端。

第三,“克己”是条件,“复礼”是目的。孔子认为,“礼”是衡量人的行为和道德是否规范的标准。“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只有“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所以,他一再要求他的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意在使其弟子知礼守礼,立身于世。“礼”还是维护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的核心。理政治国,需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礼作为一种形式载体,不仅可以约束与规范人们的道德意识,还具有促进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功效。

总之,孔子提出“克己复礼”是基于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今天,我们领会并汲取其思想精华,对于加强家庭克己教育,解决我国独生子女中较普遍存在的“自私任性”的问题,极具有现实意义。

第5篇:爱心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爱心 师德 灵魂

        爱心是师德的灵魂,笔者认为,重铸师魂,首先应重拾教师的爱心。为什么呢?

        因为爱学生是一切教育、教学的前提。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决定了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得到发展。” 我国的教育家夏沔尊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我们喜欢某个学生,希望他们进步,这些学生真的就进步了,相反,我们厌恶某个学生,对他失去了信心,这个学生后来就真的退步了。苏霍姆林斯基也这样说过,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对善和美都无动于衷的人。因此,一个教师应当以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自己的每个学生。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什么是爱呢?

        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每个学生的心灵。爱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良好兴趣和爱好,要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不容别人忽视自己的人加以尊重,加以理解和爱护。教育者应从“心灵”上蹲下身来,平视学生,和学生对话。而实际生活并不如此,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师生见面的时候,是老师先问好的时候多呢?还是学生先问好的时候多呢?答案应该是后者吧。

        爱学生就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

人们常说爱自己的孩子的是人,爱别人的孩子的是神,但笔者认为:爱优生的是人,爱后进生的是神。如不相信,请看日常教育活动中的抱怨:张三天天不交作业;李四每天迟到;王五每节课讲话,老师叫他站起来,他却一动不动,老师说东,他偏向西。“他让我的威信完全丧失了!”“为什么他就一点也不改变呢?”“我为他付出这么多,他为什么就不知道感激呢?”“我没有办法了。”“让我爱学生,难,一看见某某人,我气就不打一处来。”“一走进某班的教室,我就心烦。”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成绩好的多辅导,成绩差的少辅导或不辅导,并美其名曰“抓踩线生”,实际上是为了学校的发展而牺牲后进生的利益。优生和后进生缴费可是一样的呀。有这些思想、言行的老师会平等地对待学生吗?多半不会。为此,平等地对待学生最重要的是平等地对待后进生。教师要想办法唤起后进生的自尊心和做人的乐趣。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爱学生就是要宽容学生犯错误。宽容是人类感情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可以融化人们心头的冰霜,驱散眉宇的阴郁,焕发重整旗鼓的力量。但我们有的老师见不得学生犯错误,他一见到学生犯错误就生气,一生气往往就不理智,就会拿学生撒气,师生关系就紧张,长时间努力所建立起来的良好师生关系被破坏。我们要有一个意识:师生关系紧张,受害的不只是学生,还有我们自己。再说,是人就要犯错误,作为老师的我们,犯过错误没有?犯过,从前犯过,现在正在犯,将来还会犯,何况学生?学生犯错误总是有原因的,请你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千万不要只站在自己尊严如何维护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是想方设法弄清楚事件背后的原因,这才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才可能走进学生的心里。爱学生就得有耐心。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注定要长期坚持不懈。特别是做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更是如此。问题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他的不良习惯,但我们的有些老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 “怎么你又在犯同样的错误,简直像猪一样!”这句话容易说,它的破坏力却被忽视了,这个学生可能从此和我们结下了“仇恨”,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开展?这个时候我们得有耐心,允许他犯错误,帮助他少犯错误。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第6篇:爱心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爱心 教育 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214-01

一、爱心教育及其载体的基本内涵

爱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人文修养精神,体现在爱护、帮助和关怀他人的言行。爱心能够产生互动效应,可以在个体之间传递。爱心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爱心教育是指由高等院校开展的以友爱、关怀和感恩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它以学校这个社会组织为大载体,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为核心,以设立爱心社团和开展公益心活动为主题,以培养具有感恩、奉献、自强、自尊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校园爱心不是局限于校园这个狭小空间,学生毕业成才后走向社会,他在学校所接受到的爱心熏陶会延续下去,影响身边的人,对社会文化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大学校园更要高度重视爱心教育,把大爱无疆的博爱精神传递出去,使个体在受到心灵撼动和正能量感染的同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品质,并把这种精神和品质传递下去,这是我们爱心教育,更是我们德育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载体理论框架下,新时期教育载体的内容丰富,如物质载体、人格载体、网络载体等现代载体形式。爱心教育载体是爱心教育开展的中介要素,是爱心教育能够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和基础。现代德育教育载体是伴随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载体形式,开展爱心教育载体研究,对丰富爱心教育载体理论,优化配置爱心教育载体资源,提高爱心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

二、高校爱心教育的载体形式

1.“微时代”背景下,各种网络信息平台不容忽视

“微时代”是以微信息微社区微媒体为主要形态的新网络空间,是以手机、掌上电脑等现在电子设备为依托,在网络系统中塑造“微支付”、“微阅读”、“微创造”等个人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个体通过微信、微博、QQ等传播方式,缩小个体之间的时空距离。因此,在爱心教育中,高校要充分利用和正确使用这种信息平台,利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爱心与正能量在大学生个体之间的传递,并使之迅速反应大学生个体受众的头脑中,影响到其日常行为举止,直至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发挥作用。

事物的发展都是两面性的,“微时代”亦是如此。“微时代”信息量大,并且呈现价值观的多元化,一些不健康不积极不科学的价值取向也混迹其中。因此,在利用微信息等平台进行爱心教育时,一定要对负面的信息进行及时的甄别和摈弃。

2.在宣传的视域下积极发挥模范正面功能

伟大导师马克思在谈到如何利用恰当的时机进行有效的宣传是说“战争所引起的种种情况将给我们的原则提供最好的宣传材料。”

模范人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道德品质与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旗帜,亦是汇聚民族力量的象征。因此,要恰当和不失时机地利用爱心人物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模范正面功能和社会优化教育功能。

先优模所倡导的价值体系只有在大众传播中才能成为个体的行为规范,才能成为文明传承的中坚力量。因此,要更好地传播和宣扬模范时,要利用大众化通俗化的宣传方式,融入到传播受众的思想中,抢占思想文化主阵地。

高校可以利用社会上的先进典型和发挥在校园中的先进事迹作为宣传的素材。比如发生在2014年冬季的秦皇岛大学生冰海救人事件,对高校的爱心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这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先进事迹,他们更有触动,更能震撼他们的心灵,更能引发思想上的共鸣。

3.高校爱心教育,要重视高校爱心社团建设

高校爱心教育,要重视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志愿者定义:“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爱心活动的人。”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和倡导,在全社会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普及志愿服务理念,营造正面舆论。要大力宣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人民奉献爱心的先进事迹,展现大学生时代精神风貌,把爱心作为正能量传递给社会。

此外,高校爱心文化,还要重视贫困生社团建设。贫困生是高校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关心和帮助,把爱心教育引入贫困生社团,让他们感受校园大家庭的温暖,也有利于他们在物质帮扶外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亦能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4. 高校爱心教育中,要重视创新校园主题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载体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这一载体形式进行爱心教育,一方面,产生教育效果的方式极其自然,通过活动可以将隐含在活动中的爱心内容以自然的方式积淀到学生身上,使学生在这些主题活动中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此外,高校文化活动形式多样、结构灵活性强、内容广泛,同时参与者的选择性强、自主性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为校园爱心教育增添生命力和感染力。因此,高校在爱心教育中要结合校园实际,积极引导为主,坚持与时俱进,开创校园主题文化活动载体建设的崭新局面。第一,要加强对活动的具体指导。高校应该对各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指导,要将主题活动与校园爱心教育紧密联系。其次,要坚持开拓创新,实现主题活动形式和爱心教育内容的有机结合。要切实根据爱心教育内容的需要和在校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设计最适合的活动形式,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性,从而为爱心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进而增强校园爱心教育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第7篇:爱心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军事理论

开设《军事理论》课是目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国防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教育,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国防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的辩证关系

1、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就是增强教育对象的国防意识。国防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国防这一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其本质表现为对国家利益的高度重视。【1】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开放的国际关系格局中生存与发展需求的总和。没有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关注,也就不可能有国防意识的形成和增强。国防意识是爱国主义在国防领域里的集中体现,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2】积极的国家认同感、自尊心、自豪感,自觉的爱国义务感,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其本质就在于对国家利益的高度关注。因此,国防意识所反映的对国家利益的关注,是构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组成部分。

2、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本质任务所在。国防教育实质上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为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形势需要而进行的生动实际的国民思想教育。国防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强化国家利益至上意识、培养公民为国家安全和发展而献身的民族精神和气节。其中,爱国主义是国防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性。【3】国防教育是增进人民对于祖国的认同,激发人民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有效手段。

3、国防形势、国防教育等因素直接影响着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变化。首先,爱国主义情感随着国防形势的紧张而高涨。纵观古今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高涨的爱国激情,都是在国际形势紧张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族人民不甘做亡国奴的抗战热忱,及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是最好的注释与例证。其次,爱国主义情感随着国防意识的增强而增强,随着国防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国防意识、国防观念,实质上是国家意识、国家观念。没有国防意识,就没有国家意识,因而就不可能产生爱国情感;没有国防观念的提高,就没有国家观念的强化,因而就不会有爱国主义的升华。【4】历史证明,和平时期爱国主义情感的提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军事理论》教学,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的重要载体与途径。

二、《军事理论》教学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规定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有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五大部分。这些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与内容,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崭新载体。

1、通过《军事理论》教学,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当代大学生出生于和平时期,成长于强盛的祖国怀抱之中,物质充裕,生活条件优越,没有经历战争和炮火的洗礼,对先辈的奋斗历程已渐渐淡忘,国防意识欠缺,国防观念淡薄。实践证明,大学生通过学习《军事理论》,其国防意识和爱国、卫国、强国的责任感、使命感得到显著增强。一方面,对国防事业认知更为积极,情感更为热诚深厚。大学生爱国、卫国、强国的激情更为高涨,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对国防实践,无论认知上还是情感上都呈现出十分积极地变化。中国武装力量建设,尤其是几次大阅兵,使大学生对国防实践情感的认同与体验更为深刻、强烈,而且更具后续影响力。

2、通过《军事理论》教学,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增强民族凝聚力。爱国主义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民族凝聚力是爱国主义的外在表现,它们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5】通过系统讲授军事理论课,从世界范围的军事科技、政治经济、国际局势、意识形态领域日趋激烈的竞争等方面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强化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应对外部挑战与压力的心理准备。据调查,西方国家早已把刺激人的成就动机作为调动国民进取心的杠杆,强化和提高民众企求成功的社会心理抗衡能力。通过《军事理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导作用,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引导大学生把这一动机内化为“实干兴邦”的具体行为,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巨大动力。

三、利用《军事理论》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1、确定《军事理论》教学重点,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加强国防历史文化传统的教学,夯实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基础。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中国国防历史上的爱国人物、爱国思想、爱国事迹,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将爱国之情变成报国之志。这正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最具体、最生动、最丰富、最感人的素材和宝贵资源。只有通过中国国防历史文化的教育,才能使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饶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历史,尤其是国防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灾难和屈辱,以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这些正是新时期大学生国防精神和国防意识的共同底蕴。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蕴藏在国防历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运用这些资源去教育感化当代大学生,让他们全面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文化传统,形成文化认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心,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观念。

在军事理论教学中,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成就和当前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实践证明,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立起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就必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成就和当前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在教学中,通过详细讲授,播放国庆大阅兵、军事演习等纪录片,深刻阐释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展现强大的武装力量,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从而振奋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从世界军事形势和现代国防、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战例中,尤其是新军事变革对我们提出的新挑战,可以看到只有加强国防建设才能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我国军事高科技的发展成就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可以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紧迫感。

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强化国难史、民族屈辱史的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居安思危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报国之志。教学中,通过中国国防史和古代中国军事思想的学习,列举丰富的事例、战例,尤其要对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那段屈辱史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史分专题进行讲解,并辅以经典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让大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我国古代的辉煌和近代的屈辱,这些都将促使他们增强居安思危的意识。通过《军事理论》中的战争史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更直接更集中地了解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无数次灾难,也曾战胜过无数次灾难,使大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铸就的伟大民族精神。【6】

2、改革《军事理论》教学方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军事理论教学要紧跟时展的新要求,紧贴大学生的新思维,结合军事理论教学的任务,采用启发式、体验式、合作式、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等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首先,要结合战例进行教学。军事理论教学要在阐述基本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尽量把一些战例及相关事例作为论据,节选其精彩情节进行生动讲解,寓理于事例之中,寓理于情趣之中,融理论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从而使军事理论教学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次,要抓住侧重点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如中国国防部分应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为重点,使学生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军事思想部分应以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军事思想发展史和主要人物军事理论的基础上,把握古代与近现代军事思想的精髓;世界军事部分应以周边安全环境和国际热点问题为重点,增强学生的危机感,提高国防意识。第三,要联系世界军事发展动向进行教学。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补充教学内容,力求把学生最关心的世界热点、最新信息、最新学术动态引入课堂,使教学内容前卫、鲜活,让军事理论课充满生机活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增强军事理论的教育价值。

实践证明,军事理论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首先,从军事教育的性质上看,就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军事学研究的是战争,战争事关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本身就能引起大学生的强烈共鸣。更何况,我国是一个在历史上饱经战事,沧桑满目的国家,任何一次近代史上的侵华战争,都足以激起大学生强烈的爱国、卫国、强国之心。其次,中国国防史和军事思想的教学内容,能使大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军事文化和外国军事思想的精华,树立辩证的、唯物的世界观、战争观和方法论,形成全面、正确的国防意识,增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责任感。再次,对现代军事科学技术、信息化战争、世界军事形势及周边国家安全战略等内容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国防建设已取得的伟大成就,增进民族自豪感,也使学生了解到我军现有武器装备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民族忧患意识,进而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伟大理想。

3、创新《军事理论》教学模式,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军事理论课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军事理论教学的辐射力、感染力,使军事理论教学进入大学生的视野,融入大学生的思想,帮助大学生开阔军事眼界,理清学习思路,消化学习内容,增强国防观念。在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讲授我军武器装备,可以采取现场教学的方法,组织参观部队或军队院校,参观现代化武器装备和兵器模型,加强感性认识,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军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坚持理论教学与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相结合,如讲授近代国防历史时,可播放《甲午海战》等经典影片;讲授高技术战争时,可播放《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影片,通过形象生动感人的影片,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吸引力;提倡教学中就热点问题加强师生讨论与交流,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如讲授打击“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意义时,可就台海局势的现状,利用翔实资料对比分析前苏联解体给人民带来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危害,介绍在防止“台独”上所作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斗争,让学生互相探讨发言,启发学生深刻认识“台独”分裂祖国的危害性和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从而达到统一思想认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还可开辟第二课堂,建立国防教育网站,设立军事爱好者QQ群,构建军事理论教学网络平台,使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空间,了解掌握更多、更新的军史知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增强教育实效之目的。

参考文献:

【1】项文荣.国防意识与国防教育.【J】.国防,1996年第9期。

【2】列宁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年10月第2版,163。

【3】【4】王联斌、汪安恕.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J】.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5年第5期。

【5】刘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J】.世纪桥,2007年第11期。

【6】张成斌.国防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微软用户1]

[微软用户2]

第8篇:爱心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经济全球化进程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应当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全球化的实质,认识在全球化进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要系统化层次化地构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强化爱国主义理论建设,切实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也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它是凝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的坚强纽带,也是推动其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今时代的最显著背景就是经济全球化。或者说,我们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在这样一个相互开放、交往与联系日益紧密和时空界限相对模糊的时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这就给新时期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历史性课题。

一、全球化进程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1.地球村意识得到增强,国家民族意识有所减弱。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不少大学生对全球化意识有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在网络虚拟现实的推动下,不少大学生认为: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如今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各地区、国家和民族相互依存,联系进一步紧密,实现了世界大同,跨国公司在国际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应当用地球村意识取代国家民族意识。抱有这种思想的人在大学生中有一定比例,有的甚至错误认为:互联网已打破国家界限,实现了国家资源的共享,国家、民族意识已无任何存在的意义,甚至认同西方社会炒作的“国家无能论”的观点。类错误的认识,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冲击。

2.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意识得到增强,国家安危意识有所减弱。在全球化大潮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这种思想意识也已广泛被大学生认可和接受,但由于受外界传媒的误导,不少大学生只看到世界和平的一面,而忽视了世界仍然存在不安定的因素和充满危机的事实,对我国所面临的,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及敌对国家的威胁和周边不安定的因素认识不够,国家安危意识较为淡薄。

3.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情感有所增强,爱国主义和世界主义情感受到冲击。全球化进程中不少大学生的世界情结日益增长,他们关心世界安全与和平,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在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爱世界”的情结的,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应当以爱世界为主,认为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这种错误的思想意识,直接影响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4.大学生接触外来文化的机会增多了,关注和接触本民族文化的时间减少了。全球化进程中,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约有60%以上的大学生从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他们中的不少人通过网络增加了接触外来文化的机会。其兴趣点主要聚集于外来思想和文化,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由于受文化帝国主义的影响,有的甚至拒绝接受中华文化,这种现象的出现,削弱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直接导致了爱国热情的减弱。

二、全球化条件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其先进的科技优势主导的市场经济活动的世界性扩张,其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有人形象地比喻:资本流向全球,而利润则流向西方,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全人类共享的盛宴。在西方发达国家享受这顿美宴的时候,广大发展中国家却仍然忍受着贫穷落后之苦。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发展资金匾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大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更令人担优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较量的过程。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生产力水平不高以及生产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充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与资本主义的这场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与被动的地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优势,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遏止、西化、分化、弱化等手段,始终不忘扼杀社会主义制度的初衷。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称霸全球的野心仍旧,其对全球的控制方式由过去的单一的军事方式变为主要通过信息、科技、政怡、文化、传媒和人才的方式。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要想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除了克服自己的僵化模式外,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去,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趋利辟害,急起直追,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柱,最终实现赶超的目标。“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取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依靠科技,科技的发展的依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靠教育。国际上各个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对人才的竞争。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帮助大学生认清全球化的实质以及所带来的挑战,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三、关于全球化进程中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

爱国主义教育属于教育学的范畴。更确切地说,它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爱国主义教育是否有效,取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及环体各个要素的状况及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本人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1.系统化层次化地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要系统化和层次化。当代大学生已具备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的构建和选择上要符合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系统化和层次化需要。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必须科学化、系统化、层次化,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思想和意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包括如下重点内容:

(1)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为教育主线,结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重点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只有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才能培养出爱国热情。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但在近现代因外敌人侵,遭受近百年的屈辱,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在全球化进程中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历史教育和民族的传统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最基础的热爱之情,形成以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以社会主义实践和当代国情为切人点,对大学生进行当代爱国主义时代特征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具体的时代特征。当今我国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是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讲明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紧密结合是当今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应当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出发,对大学生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使大学生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与热爱党、热爱人民和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形成集情感、思想和意志于一体的爱国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

(3)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为重要内容,重点对大学生进行人格塑造和培养社会责任感。全球化的竞争归结起来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素质和人格状况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格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具有健全人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其爱国情感才能长久。要通过人格塑造和培养社会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和正确理解国家的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把个人发展目标,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职业的选择与国家的需要最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在职业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以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为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我国今天仍然面临着来自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包括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威胁,这种威胁不但没有因为全球化削弱反而加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根本性的增强,被美国视为潜在敌人。为此,美国一直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利用阻挠中国的统一,在军事上威胁恐吓,在经济上实行制裁,在文化上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甚至利用和宗教问题干扰中国内政,利用《十条戒令》为指导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这一切表明,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甚至国家,都处在外来势力的威胁之中。只有教育大学生认清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培养和平时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才能使大学生把爱国热情落实到具体的爱国行动上,一切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在社会生活中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第9篇:爱心教育论文范文

爱心教育三部曲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近几年来,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力实施爱心教育,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即在高职学生中分年级、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策划、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取得了实效。本文就如何实施“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提高高职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心教育思想的内涵与意义

“爱心”教育,即爱的教育,是以爱为内容、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爱心教育的内涵不仅指学校、教师对学生的爱,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用爱回报他人、回报社会。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具备“优秀的人文科学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实际的应用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最基本的前提是必须具备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爱心意识,而制约高校培养具有良好爱心品格的学生的瓶颈并不在于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关键在于爱心教育培养途径制约了学生奉献精神、爱心品格的开发,所以需要研究构建出一个完善的爱心教育模式,打破这种制约,建立和完善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体系。

二、“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近几年来,南通农院机电系在不断创新、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构建了以“创爱心组织,心教师,育爱心学生”为工作目标,以“找点建线促面”为工作思路的“爱心教育三部曲”育人模式。即将帮助教育特困生作为思政工作的切入点,以树立全体教职员工“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大力实施“爱心工程”,用爱温暖人心,建设了一支以高职院二级管理平台党总支为核心,团总支、党团支部及优秀特困生为网络的爱心工作队伍作为工作主线;以身边的优秀党员和身边的典型事迹,用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思想的方式,在全系范围内具体生动地探索和推进“爱心教育三步曲”教育模式,在体验和实践过程中,促进大学生内化“人人爱他人,人人爱校园,人人爱社会”思想,进而转变为他们自觉的高尚的道德人格修养。

第一部曲:“感恩、启蒙”教育——触动心灵的自我体验

通过对低年级学生开展新生入学系列教育活动以及党团基本知识的启蒙教育来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爱心情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帮助他们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物欲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观念的影响,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感恩、启蒙”教育从情感需求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注重心灵感悟,以润物无声的姿态在不断的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而外化为自觉的感恩行为。

第二部曲:“体验、实践”教育——感悟人生的自主践履

“体验、实践”教育具备亲历性、自主性、生成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五个特征。不强调教育内容的完整性,而更强调学生即时的感受;不倡导教育理论的灌输,而讲究学生的体会与领悟;以分享、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为导向;注重态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辅导员发挥引导作用;不强调在课堂、校园内的知识学习,而更强调在具体的体验和实践中通过领会感悟,进而变为自身的一种高尚的情操和人格修养。

“体验、实践”教育阶段强调“做中学、学中悟、悟中行”,是在前一阶段“感恩、启蒙”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和广泛搭建实践实践平台,精心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种种思考与感悟,从而震撼其心灵,使其自觉地改变其行为方式。

第三部曲:“实现、奉献”教育——实现价值的自觉追求

“实现、奉献”教育阶段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高职院校高年级学生,是在前两个教育阶段的基础上的提升,强调的是以大学生自身为主体,指导老师作为引路人,提高学生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大学生利用自身所学和能力,奉献社会、回馈社会,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多做贡献,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并使其最大化。

“实现、奉献”阶段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自主实践、自觉奉献”,在前两个阶段的心灵、实践引导教育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将外驱力变为自主的策动力,自觉地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实现价值。

三、实施“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推动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一是“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必须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一方面,应紧密结合荣辱观教育、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等相关理论,并将主旋律的要求贯穿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中去。另一方面,与高职教育相关理论有机结合。如将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运用到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去,融合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组织发展、宿舍管理、扶贫帮困等各项工作中去,分阶段制定教育目标,有层次推进教育内容,有策略选择教育形式,更加科学有效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是实施“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必须以建立稳定向上的爱心队伍为前提。充满爱心的系部党团组织、辅导员队伍、学生干部队伍是实施“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的主体,同时爱心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力量,是推动教育模式以及是否能取得成效的关键。通过发挥辅导员、系部党团组织的在爱心教育中的引导作充分调动全体大学生(特别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如生活、行为、学习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在爱心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是实施“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必须以解决学生的切身问题为基础。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是在实践“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各类教育资源并发挥其作用。如充分挖掘教育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更为宽广,教育的形式更为多样,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具体,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都能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融合。

参考文献:

[1]常海峰,宇文宏.市场经济走向中大学生的奉献观.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

[2]陈颖.浅谈大学生感恩教育.科技信息,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