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母亲的古诗范文

关于母亲的古诗精选(九篇)

关于母亲的古诗

第1篇:关于母亲的古诗范文

诵读是一种审美欣赏性的阅读。新课标对第三学段诵读的要求是: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它关注了诗歌的音律节奏,把感受诗歌的情感,并通过诵读传达出来作为重点。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以古诗《游子吟》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对第三学段诗歌诵读有效性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营造“美”的氛围

师:最近,我听了一首歌叫《儿行千里母担忧》,很受感动,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仔细听听,感受一下歌曲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1:慈祥的母亲。

生2:关爱孩子的母亲。

师:是呀,母爱是伟大的。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对母爱的赞颂从未停止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游子吟》也是如此。

根据古诗的特点,创设情境是古诗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古诗的特点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美”。因此,只有创设出美的课堂情境,才能相得益彰,收到好的效果。本课一开始就播放歌曲《儿行千里母担忧》,把学生带到母子离别的情境中,找到了古诗教学的切入点。

二、有效诵读,体味古诗的“美”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明学习古诗的有效方法是读。诵读能体会古诗的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音韵优美的特点;还可以品味出古诗诗中有画、寓情于景、思想深刻的特点。可见,古诗教学以诵读为主的做法,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如何有效诵读呢?

第一,明确读的目标。

师:诗人孟郊吟诵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

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点评:

①你的字音读得真准,如果你把节奏放慢就更好了。

②你读得字正腔圆,节奏也把握得很好。

③你不但读得有板有眼,还融入了自己的感受。

第二,丰富读的形式。

师:老师也很想把这首动情的诗歌读给大家听听。(教师范读)

师:想像老师这样美美地读一读吗?(教师领读)

师: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吧。(师生对读)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边读边根据你的初步理解,想象画面。(全班齐读)

本片段通过教师范读,把握情感基调;师生分层对读,读准节奏;全班想画面齐读,整体感知。这样既丰富了读的形式,又达到把握音韵节奏和情感基调的目的。

第三,理清读的层次。

从读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初读、品读、诵读。初读要求读正确,即读准字音,不读破词语;品读要创设情境,抓住重点词句,读出画面感;诵读要读出诗情,熟读成诵。在品读《游子吟》中,我通过反复的创设情境引读,达到诵读的目的。

师:是啊,儿子走多远,母亲的视线便走多远。沐浴着母爱的阳光,让我们一同道出游子的心声——

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用心感受温情,用爱传递感激,让我们倾听心中的爱,高声诵读——

以上教学虽然整个过程都是“读”,但是讲究读的有效性,做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表达。

三、自主创造,再现古诗的“美”

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古诗教学也一样,要想让学生理解古诗,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对古诗进行再创造。如,给古诗配上合适的音乐和画面。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画、一段乐曲。学生能找到相应的乐曲和画面就说明他已经充分理解了诗的“情”和“境”。如,在把握诗歌的情感后,播放不同的乐曲,让学生选择一首为本诗配乐。《游子吟》是一首表现母子情深的诗歌,学生对诗进行了再创作,就会对诗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入情入境也就水到渠成了。还可要求学生创作插图,诠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这些创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了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四、丰富积累,鉴赏古诗的“美”

古诗固然美,但是如果离开了人们的欣赏,它的美便无从谈起。第三学段必须培养学生的初步欣赏能力。在《游子吟》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透过景物悟情”的环节,就是借助插图中小草无法报答阳光的情景来感受诗人那种无法报答母亲的愧疚情怀,效果很好。提高学生古诗鉴赏能力要从两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丰富古文化的积累。如,在课后拓展孟郊的其他诗歌,如《游子》《别老母》,使《游子吟》的诗画得到延伸,诗意得到了拓展,并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母爱诗篇,诗情得到升华。

第2篇:关于母亲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靖远方言;北湾镇;亲属称谓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088-02

方言的概念最早大约出现在我国周代,就是所谓殊方异语。这个概念是伴随着书面文学语言传统的建立和巩固而出现的。凡是不合于语言规范或标准的便是方言,所以方言和标准语(或文学语言)在人们的心目中多少含有对立的意味。几千年来,不论中外,这个模糊的概念实际上包含三层意思:方言是同一个语音的地方变体,特别是语言方面,往往是其他地方的人觉得难于听懂的;方言是不见于书面的特殊口语,是不够文雅的土语;方言间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互有异同,一种语言往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言,就是在人口很少、分布面积很小的地方,居民的语言也可能因为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和阶级的区别而有所不同。那么,靖远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究竟有多大呢?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一、靖远县的历史及文化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靖远为羌戎游牧地,现保存有西周至春秋时期游牧民族的典型文化遗址――吴家川岩画。战国末期,靖远为秦国的领地,秦统一中国后属北地郡。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始置祖厉、鹑阴县,肇启靖远2100多年的县级行政建制历史。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西行巡游到达厉县,临黄河而返。南北朝时期,西魏大臣相宇文泰率部出征会师于祖厉县,欣然置为会州。历经隋唐宋元诸朝,境内长期处于征战状态,唐末陷于吐蕃,宋代先后为西夏和金朝占领,州治多有迁徙,称谓频繁更易。明朝因边防需要,于正统二年(1473)设置靖虏卫,这里成为了明王朝与北元蒙古国的军事冲突地带。清代顺治元年(1644),更名为靖远卫,雍正八年(1730),改称为靖远县。此后,行政隶属关系多有改变,但县名沿用至今。

而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汉语就是雅言的使用流行区域之一,因而,在方言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词。加之靖远经鲜卑割据,吐蕃侵扰,番胡语音参加甚多。语词之间的变化,由来已久。方言古词语,对于研究汉语发展史,研究靖远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特别是文化和风俗的传承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靖远县北湾镇方言中的亲属称谓

正是因为历史的变化,造成了这个小小的县城里丰富的文化底蕴,使得我们有必要对它的语言词汇进行一些考证。对于靖远县北湾镇的语言,更是有必要做一个细细的考证。北湾镇地域不是很宽阔,和县城的地理位置一样,也是沿河而居,东西走向、南北相向的山脉,中间相夹母亲河――黄河。在这个镇子里,现有五种方言。

(一)称父亲为“爸”、“达”、“爹”、“爷”

《广雅・释亲》曰:“翁公安爸爹奢,父也。”刘熙《释名》曰:“父,甫也,始生已也。”爹在麻韵,抵些切。“爸”见之《玉篇》,布亚切。《集韵》:“吴人呼父曰爸。”《玉篇》以遮切。意为“父亲”。《玉篇》:“爷,俗为父爷字。”梁史侯景传:“左仆射王伟……请七世之讳,敕太常具祭祀之礼。景曰:‘前世吾不复,惟阿爷名恕!”字亦作“耶”。“达”,在王力的古汉语词典中有八个意思:畅通;通晓,通达事理;表达,传达;显贵,显达;通行的,共同的;幼苗冒出地面;夹室,放置食物的地方;他达切,入声,音挞,入,曷韵,月部。在以上的八项解释中,都没有与亲属称谓相关的解释。但是北湾镇古城村的人中则有一部分村民,将爸爸,称为“达”。“爹”、“爷”则是在高崖和天字村的一些地域有人使用。“爸爸”这个称谓则是夹在以上这些称谓中使用的。

(二)称母亲为“妈”、“娘”

“母”莫厚切,上,厚韵,明。之部。母亲。《诗经・小雅・蓼莪》曰:“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又指女性长辈,如祖母、伯母,见《尔雅・释亲》。也泛指老年妇女。《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张揖曰:“母,牧也。”刘熙云:“母,冒也,含生已也。俗称母为妈妈。”当是牧、冒之转音,母、妈、牧、冒四字同为重唇音湍钢双声字,故可通转也。“娘”,母亲。《太平广记》刘公信妻引法苑珠林:“母语女言:‘汝还努力为吾写经?’”“妈”后起字,是母亲的意思,莫补切,音姥,上,姥韵,明。以上的称谓,用“妈”的较多,“娘”这个称谓,只有在小镇街道上的居民使用较多。

(三)兄称为“哥哥”、弟称为“弟弟”

兄,许荣切,平,庚韵,晓。阳部,意为哥哥。《尚书・康诰》:“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诗经・小雅・常棣》:“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弟,徒礼切,上,荠韵,定母。脂部,意为“同父母后生的男子”。《诗经・邶风・谷风》:“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论语雍也:“弟子孰为好学?”妹也称弟。《孟子・万章》上:“弥子之妻与子路妻兄弟也。”《史记・陈丞相世家》:“樊哙……且又乃吕后弟吕林夫。”而在靖远方言中,将哥、弟称为“哥哥”、“弟弟”,这也是靖远方言中的一大特色。

(四)姐称为“姐姐”、妹称为“妹妹”

靖远话中的“姐”与普通话中的发音不大相同。“妹”字亦是。例如,普通话中“姐”为上声,而在靖远方言中是阴平。“妹”普通话里属去声,靖远方言里是阴平。“姐”是一个后起字义。宋代洪迈《夷坚志贾廉访》:“当时遣仆驰白姐姐及贾郎。”“妹”莫佩切,去,对韵,明。微部。女弟。《诗经・卫风・硕人》:“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五)祖父称为“爷”、祖母称为“奶”

“父”即父辈的通称。《诗经・小雅・黄鸟》:“言旋言归,复我诸父。”又为古代天子对同姓诸侯或诸侯对同姓大夫的称呼。《诗经・小雅・伐木》:“既有肥羚,以速诸父。”毛传:“天子谓同姓诸侯,诸侯谓同姓大夫皆曰父。”《玉篇》以遮切,第一,意为父亲。《玉篇》:“爷,俗为父爷字。”梁史侯景传:“左仆射王伟……请七世之讳,敕太常具祭祀之礼。景曰:‘前世吾不复忆,惟忆阿爷名恕!”字亦作“耶”。第二,对人的尊称。《贺新郎・送陈子华赴真州》:“记得太行兵百万,曾入宗爷驾御。”又可迭用称“爷爷”。《宋史・宗泽传》:“泽威声日着,北方常有惮之,必曰宗爷爷。”母,莫厚切,上,厚韵,明。之部。指母亲。《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又指女性长辈,如祖母、伯母、见《尔雅・释亲》。又泛指老年妇女。《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奶是个后起字。旧时对女主人的称呼。《正宫・玉女遥仙佩》词:“原奶奶兰心蕙性。”在靖远的方言中,一直将祖父、祖母称为“爷”、“奶”,与普通话中的“爷爷”、“奶奶”稍有些区别。

(六)姑母称为“姑”、“娘娘”

姑古胡切,平,模韵,见。鱼部。意为“父亲的姐妹”。《诗经・邶风・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姐。”毛传:“父之姐妹称姑。”又夫的妹妹称小姑。“娘”后起字,是妇女的通称,多指青年妇女。《乐府诗集・子夜歌》:“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又《黄竹子歌》:“一船使两浆,得娘还故乡。”普通话中称为姑母,在靖远的方言中多称为“姑”,而北湾镇极少数的人,称“娘娘”的居多。

(七)姨称为“姨娘”

姨以脂切,平,脂韵,喻四,脂部。第一,为妻子的姐妹。《尔雅・释亲》:“妻之姐妹同出为姨。”《诗经・卫风・硕人》:“东宫之妹,邢候之姨。”第二,为母亲的姐妹。《释名・释亲属》:“母之姐妹曰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继室以其侄,穆美之姨子也。”杜预注:“侄,穆姜姨母之子,与穆姜为姨昆弟。” “娘”为后起字,是妇女的通称,多指青年妇女。《乐府诗集・子夜歌》:“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又《黄竹子歌》:“一船使两浆,得娘还故乡。”姨和娘两个字合在一起称之为姨娘,则是靖远方言里常用的,意指姨妈。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王力.王力古汉语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1.

第3篇:关于母亲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结婚礼仪 弃妇诗与女子的忠贞 混乱的婚姻关系

婚俗是对长期零散的婚姻习惯的积累完成。《诗经》婚姻诗将先秦时期的婚俗用诗歌的方式歌唱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诗歌的高低旋律来体会沉浸在先秦婚俗中的人们的欢悦和忧愁,也可以将完整的婚俗还原到诗歌中。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来探讨。

一.婚姻诗中的结婚概况

(一)结婚礼仪

结婚礼仪包括外在形式和内涵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从结婚礼服和亲迎两个方面对礼仪的外在形式和这种形式下所包含的的内涵进行具体阐释。

1.结婚礼服

结婚礼服是婚姻大礼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玄端服是先秦时期民族服饰的标志,在祭祀、乡射、朝拜等重要的场合下,士都是穿玄端服,《礼记・士婚礼》有说到,先秦时期在举行婚礼这样重要的场合时,主人公要穿玄端服,玄端服以黑色为主,表示正式场合的端庄高雅和对其的重视。另外,除穿玄端服外,新娘还要外加一件禅衣,《卫风・硕人》有诗句:“硕人其颀,衣锦衣。”[1]《仪礼・士婚礼》中说到:“…女登车,姆为加景,乃驱…”[2]这里的姆指新娘的保姆,景衣其实就是《硕人》里面提到的衣,即我们平常说的禅衣。《中庸》说女子嫁时加衣是为了涂间辟尘,我们知道先秦时期妇人是管内不管外的,可见这里加禅衣是为了让女子遵守妇道,杜绝尘世。表示这一涵义的还有《郑风・丰》等。

2.亲迎

亲迎是古代婚姻习俗中必须要有的、最重要的一道程序。亲迎在《诗经》婚姻诗中的体现是比较多的,如《召南・鹊巢》诗句中提到的“之子于归,百两御之”[3],是说诸侯之间的迎亲用百乘;《豳风・东山》诗中“之子于归,皇驳其马”[4]是写武士怀念当年结婚有风风光光的的车马队;《卫风・氓》诗中“以尔车来,以我贿迁”[5]是说一般农民结婚也要用车亲迎才可以。可见迎亲时声势的浩大与国家对婚姻的重视,分析其原因,大概有三个方面:一是就婚姻家族观念方面说,婚姻在先秦时期,不仅是两个家庭,更是两个家族之间的大事情。男女结婚后最重要的一个影响是两个大家族亲如一家,因此婚姻在家族观念里面有着其他事件无法可比的重大意义。汪玢玲在《中国婚姻史》中也说到聘请婚姻最大的特点就是家族关系。在婚姻的内涵下,国家重视婚姻是必然的。二是对新娘守妇道的期望,《评析本白话三礼》中孔子对这一个方面做了比较明确的解释,《豳风・东山》诗中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6],成人妇的母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即将成为妇人的女儿,希望她能够遵守妇德。这应该与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有直接原因。第三方面的原因来自当时的人们看重礼节不看重礼品的观念,《礼记・士昏礼》记录了当时结婚的一整套礼节,里面大量的文字写的都是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的礼仪,包括所穿衣服,所驾之车,所带的东西,拜见岳父母的礼节等等,可见亲迎在长辈心目中的重视程度,同样,经过亲迎的婚姻才会受到社会的认可。所以从上层社会到下层平民,对待婚姻亲迎礼仪都是非常重视的。而相对于亲迎礼来说,聘礼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仪礼・士婚礼》说到:“…至于庶人,无过五两。”[7]可见聘礼不需要很多,但是亲迎礼是必须要有的。

(二)父母之命

众所周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人伦大礼贯穿于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但追本溯源,这种婚姻观念早在我国早期已经形成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8],将父母亲大人的决定比作天理,不可违背。《礼记・士婚礼》中所记录的结婚六礼中,首要进行的程序便是纳采,男方家庭派人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由父母出面接见来者,并且做出是否同意这两个家族间婚姻的决定性答复,我们没有看见婚姻这一事件中主人公女子的任何意见,可见,父母在婚姻嫁娶方面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父母之命不仅体现在结婚前,婚后生活也深受父母的影响,“三礼”中明确指出了妻子能否留在夫家,父母的喜好也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的。面对父母的决定,子女即使再不情愿,也不会违逆,这是与当时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孝”道观念紧密结合的,古代人的品格的认定是从“孝”开始的,是否孝顺,决定着子女是否能够得到社会的肯定,“孝”作为真理理念,植根在人们的思想深处。

(三)媒妁之言

与父母之命相伴随的便是媒妁之言。在先秦时期,媒人在婚姻这个社会关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统治者的重视也使媒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确立。在周代,有官媒一职,专门负责成年男女的婚姻嫁娶,将结婚嫁娶通过官媒纳入到了国家管理体系里。《{风・[X》说到:“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9]意思是说女子的脑海里面只想着嫁人,毫不考虑和忌讳自己的行为已经触及到了当时礼制的底线。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当时的婚姻之道是经过媒聘和亲迎礼,这首诗是说姑娘没有经过媒聘这一个为社会所敬重的程序,主动与自己喜欢的男子生活在一起,是违背结婚之道的,这种现象在古代被称为“奔”。《礼记・内则》说到“聘则为妻,奔则为妾”[10],媒聘与私奔会导致女子在夫家妻妾的悬殊地位差别,经过媒聘的女子和私奔的女子在夫家会有天壤之别的尊卑之别。所以诗中父母不希望女儿做这样违礼的行为,可见媒人在当时婚姻中的重要性。在《卫风・氓》中女子虽然希望男子来迎娶自己,但是在礼制的约束下只能耐心等待媒人的到来;《豳风・伐柯》这首诗将媒人在婚姻中神圣地位一语击中。

媒人在婚姻中地位的确立除了由于统治阶级的重视之外,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社会原因,首先是男女有别的隔离制度,这种隔离制度虽在贵族阶层和贫下民阶层有不同的体现,但都有同样一个目的,这个目的便是使得男女分离开来,阻绝男女之间的接触。在贵族社会中,从上学开始,男女就在不同的学校里进行学习,时间长达十年之久,这种规定,一是在于当时人们的观念里面,男女本不该有过多接触,二是当时女子的地位本不如男子;在下层平民里,男女也是严格隔绝开的,比如男女八岁以后要分桌吃饭,晚上走路时要有烛火来分辨男女,女子出门时面部要有所遮掩,种种这些,就是防止男女之间的接触……其实男女之别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男女见面不相识使得男女间的婚姻需要有一个媒介,这个媒介就是媒人。其次,当时的人们在长期经验积累之下,希望自己的孩子与自己有纯粹的血亲关系,但也意识到了这种纯粹血亲关系有可能导致孩子某方面的缺陷。所以他们在结婚时,会选择和自己的家族没有血缘关系的另一个家族,这就需要有一个媒介连接两个家族,这个媒介作用就落在了媒人身上。最后是在当时人丁紧缺、社会不和谐的特殊年代,国家设立官媒来协助安定社会,结婚生子来壮大国力。

二.《诗经》婚姻诗之婚姻夫妻关系

《诗经》中的婚姻诗不仅比较全面地描写了婚姻结婚场面礼节,也通过很多诗篇展现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婚后夫妻关系和婚后生活。

(一)弃妇现象

在西周至春秋时期,男子凌驾于女子之上的社会现象在婚后的夫妻关系中得到详细的的解释。突出表现在《诗经》弃妇诗中。

古代强调妇人的应有始有终。观在《礼记》里面有明文规定的。当时女子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要孝顺公婆,执操家事,尊从夫君。观在妇女心中根深蒂固。《周南・卷耳》提到:“……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怀……”[11]。尽管这样,妇人对生活也不会感到很安心,害怕遭到夫君的不喜欢甚至是得到丈夫抛弃的恶果,有的母亲甚至在女儿出嫁之时通过祭祀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可见当时社会弃妇现象的普遍。尽管妇人一再小心,还是有很多妇人被遗弃。《卫风・氓》、《召南・江有汜》等都是关于弃妇的哀怨诗。在周代春秋时期,婚后这种婚姻关系的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社会男子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首先体现在当时的礼法规定“七出”,《大戴礼・本命》指出妇有“七出”,即“不顺父母,无子,淫,ィ有恶疾,口多言,盗窃”[12],这七个方面是对妇人在夫家言行方面的约束,乍一看,似乎和我们现在的道德底线是一致的,如果只是这样理解,那就意味着在先秦时期对妇人的这些规定是文明发展的体现。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理解只是表面的,实质上这“七出”的规定是男女不平等的变相体现,因为其中的任意一条都有可能成为丈夫抛弃妻子的理由,但是妇人却没有休弃丈夫的权利,不管丈夫在夫妻关系中犯有多大错误。因此男子在婚姻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我们不能否认,一部分丈夫抛弃妻子是由于妻子触犯“七出”,但是《诗经》弃妇诗中看到温良贤惠的妻子由于丈夫的喜新厌旧和背信弃义而遭到抛弃。所以虽然说“七出”已经是对女子的不公平,而现实中男子对女子的抛弃更是随意的。其次女子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惟夫是从的观念,也使丈夫对随意抛弃妻子更加理直气壮。先秦时期的女子在母亲那里从小受到男尊女卑、尊父从夫的思想,听从丈夫的话,不违背夫言对女子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她们即使有反抗的想法,很少有反抗的行动,甚至觉得违背自己的夫君是不对的。所以在礼制的社会中,“惟夫是从”思想的影响下,婚后的夫妻关系是极度不平等的。

(二)混乱的婚姻关系

《诗经》婚姻诗对婚姻生活的记录不仅有夫妻间婚姻关系的不平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同时也存在一种异样的,不被当时礼制所包容的婚姻混乱关系。《诗经》的成书年代和它本身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年代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可以说是经过后人的筛选,付之后人思想认识而编纂完成的,编纂者的思想对《诗经》所反映的主题有直接的影响。儒夫子在整理《诗经》时融合着自己学派的观点态度,儒家是讲大礼的一个派别,因此,这种不合礼制的婚姻混乱关系被编辑在《诗经》中,被作为一种反例所惩戒和教化民众。

西周春秋是一个女性被强烈压制的礼制社会,但是《诗经》中婚姻诗所呈现的婚姻混乱关系中,仍可以分为以男性为批判主体和以女性为批判主体两个方面。典型以男性为批判对象的婚姻混乱关系诗,是讽刺卫宣公强夺自己准儿媳的《邶风・新台》,在当时社会中,虽然说男人在婚姻关系中占有主导性,但是仍然存在伦理方面的约束,先秦时期,下层人民思想中对这种混乱关系是严重排斥和不能接受的,但是卫宣公凭借着自己的地位,不顾世人的鄙视而强行占有了自己的准儿媳。《邶风・新台》就是下层民众用自己的语言来对这件事情的批判讽刺。深入探究,其实是编纂者儒家礼制对这件事的不容忍。以女性为批判对象的诗歌在《诗经》中也不少,而批判的对象主要有齐国的文姜和陈国夏姬,如以文姜为批判对象的《齐风・敝笱》,诗中说到“齐子归止,其从如云”[13],人们直接用语言来讽刺文姜对婚姻的不忠贞,婚姻生活的以及对国家潜在的危害。处于位尊的男子在触犯伦理时都会受到人民的批判,何况是受到百般约束的女子,可见文姜这样的行为受到人们的讽刺是在情理之中。

当时社会是礼制社会,对下层贫民来说,周礼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推行的,但是周礼并没有影响到当时的整个社会,比如贵族阶级在婚姻问题上面的行为已经远远违背了周礼的约束。这和当时的阶级观念是紧密结合的,在贵族阶级的思想里,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周礼也是他们规定出来约束下层阶级,为的是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自己的统治,但是他们并不希望这种约束影响到他们自己的自由。

综观《诗经》中的婚姻诗数量不是很多,但却全面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婚俗,以小见大,从婚姻诗和婚俗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当时的婚姻概况,更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即“礼制”和“重男轻女”: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婚俗是“礼制”、“重男轻女”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产物,而《诗经》中的婚姻诗是对这种约定俗成的婚俗生活的生动展现,以“诗”观“史”,正是我们读诗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

[2]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8

[3]宋镇豪,中国春秋战国习俗史,人民出版社,1994.4

[4]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4

[5]王宁主编,评析本白话三礼,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11

[6]何新,风与雅・《诗经》新考,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8.8

[7]王炜民,中国古代礼俗,商务印书馆,1997

[8]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8

[9]陈顾原,中国婚姻史,商务印书馆,1937

注 释

[1]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128

[2]陈戍国,《周礼・仪礼・礼记》,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7,142

[3]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26

[4]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337

[5]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132

[6]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337

[7]陈戍国,《周礼・仪礼・礼记》,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7,142

[8]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100

[9]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113

[10]陈戍国,《周礼・仪礼・礼记》,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7,390

[11]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8

第4篇:关于母亲的古诗范文

根据几年来教学古诗的体会,我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激趣导入

有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趣中,设趣引思,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想是火花,进而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很快地导入新课。例如:教学《游子吟》时,一上课我就给学生播放歌曲《母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优美动听的歌曲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很好地导入了新课。又如:教学《赠王伦》时,我紧抓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根据诗意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安徽泾县有一人农民,他有一个传家宝,这个传家宝谁都让看,但就是给多少钱也不卖,这个人把传家宝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讲到这,我问学生:“你们猜猜,这个传家宝到底是什么?”学生猜的是五花八门,但是都不是我要的答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我接着讲:“其实呀,这个传家宝只是一张纸,但是这张纸上写着我国的一位伟大的诗人送给他的一首诗,那这个大诗人同学们一定能猜到是谁?(学生答李白)对,那么这个农民又是谁呢?他和李白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是学习《赠汪伦》,认真听,你会找到答案的”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很好的也导入了新课。再如教学《示儿》时,正巧,都市频道刚播过一部电影《陆游》,很多同学都看了,我听到他们课下的议论了。我就有这部电影导入,既让学生了解了陆游的一生,又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为看过电影的同学争着要把故事讲给别的的同学听,而没有看过的同学急切地想知道电影的内容,注意力都很集中。

二、自学古诗

小学课本一般入选的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以前,教师往往把理解字词句作为一节课的重点,花去大部分的时间去反复解释,并把内容板书到黑板上要求学生背诵。学生记住了部分,而忽略了诗的意境和内涵。而我是这样做的:一是把主动权放给学生。导入新课,学习生字之后,我要求学生:多读,因为阅读是理解的前提和基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看,课下注释一般是理解诗句的重点和难点,把注释内容与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综合在一起,形成对诗句的初步理解,也就是初知大意了;多查,对于个别不能理解的,可以查阅工具书或其他资料;多问,对于实在不能自己理解的内容,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或老师。这样,教师要充分地让学生讨论,并及时的提供帮助。二是把主动权握在手中。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等到学生讨论结束后,老师组织学生汇报、发言。对于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完整之处,教师要及时的指出,纠正并加以完善。最后,教师要做好归纳总结,让每个学生都能知道诗句的大意。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对于他们自己学到的要比教师讲的记忆深刻。而且,还能很好的培养他们的自学的能力。

三、重在延伸

学习古诗,除了要求学生学会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出教材中更深更广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入境”。这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我是这样做的: 1.引导学生认真视察插图,巧设疑问。学《游子吟》时,学生观察图画后,我给学生提了这样的问题:母亲为什么要在微弱的灯光下给儿子缝补衣服?说明什么?几个学生的想象很有创意,试举例如下:生A:可能消息来的突然,明天儿子就要走了,说明时间紧,母亲也爱儿子。生B:也可能母亲白天已经缝补过了,担心儿子长时间不能回家,所以晚上又缝了一遍,更说明母亲爱儿子。生C:也可能母亲白天干活没有时间呀,还说明他们家不富裕。这些问题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热情,而且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入了境”。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展开想象。在学生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我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感知、思维、想象。如:教学《泊船瓜洲》时,我紧抓一个“绿”字,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春风是怎样吹到江南的?“绿”了什么?“绿”的结果怎样?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春天不仅吹到了江南,还吹到了稻田,还绿到了北方,吹绿了小麦,吹红了桃花,吹黄了油菜花……甚至有同学还建议把“绿”字改成“染”,因为他认为绿不能显示春的五彩斑斓。最后。我总结,正是这明媚的春光,勾起了诗人的思乡情怀。让学生不仅在“境”中领悟到了诗意,又在“境”中感悟到了诗情。3. 巧设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描写景色的古诗,我建议他们课下进行绘画比赛,也可以让他们寻找有关的词语;对于叙事的古诗,我建议他们把古诗改成小故事讲给大家听,或者排练成小短剧,在班里进行表演;这样的作业不但激发学生做作业的激情,还能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使其由猜想到认识的飞跃。也加深了对诗意内涵的理解。

第5篇:关于母亲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读古诗;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

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古诗时代久远,意义深刻,难以理解,不便于小学生学习,笔者就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学生掌握“读、知、明、悟”四个基本环节,谈一点个人浅显的认识。

一、读古诗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背,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读古诗时,教学生学会找“韵脚”,使学生知道古诗中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或者相近的部分就是韵脚。如:在《静夜思》这首诗中,“光、霜、乡”的韵母都是“ang”,这首诗的韵脚就是“ang”。学生找到了韵脚,朗读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很容易记住古诗并背诵下来。

二、知诗人

学习古诗,先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性格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唐诗、宋词、汉文章。”小学生所学的古诗主要以唐诗为主。在小学生古诗词必背篇目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唐诗。在记诗人的朝代时,我们只需要特别记住不是唐代的诗人即可。如宋代诗人苏轼、王安石、叶绍翁、杨万里、陆游等几位。三国曹植、元代王冕、明代于谦、清代郑燮和龚自珍就行了。词人需特别记住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采取“记少不记多”的方法记住诗人的朝代,其他默认为唐代诗人、宋代词人。

三、明诗意

明诗意就是理解诗意。理解诗意的方法多,以下简介几种:

1.抓关键字理解诗意

如杜甫的《绝句》一诗中,只要抓住“鸣、上、含、泊”四个关键字来思考:①黄鹂鸟在什么地方鸣叫?②白鹭鸟飞上什么地方?③“含”是包含的意思,指从窗外望去,窗外的景色犹如嵌在窗子上。诗人从窗外望去看到怎样的景色。④什么地方停泊着什么?回答了这几个问题,也就理解了诗句。

2.结合图画,发挥想象理解诗意

学习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时,通过观察母亲在油灯下缝补衣服的情境,想象一下母亲心理活动,很容易理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含义。

3.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编故事理解诗意

在学习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时,出示问题让学生续写故事:诗人陆游临终前究竟放心不下什么呢?他又会给儿子叮嘱怎样的遗愿呢?请你熟读古诗《示儿》续编一个故事。学生很容易明白诗人放心不下的是国家没有统一,诗人的遗愿是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

四、悟诗情

“借诗言志”“借诗抒情”。古诗不仅有优美意境,还能抒发诗人的喜、怒、哀、乐之情。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赞美祖国壮美河山,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另一类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流露,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王昌龄的《凉州词》。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感悟诗人的情感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握“读、知、明、悟”四个基本环节,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第6篇:关于母亲的古诗范文

摘 要:《悲愤诗》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女人创作的长篇叙事诗,而且在于它以女性的心理、女性的视角观察、叙述亲历事件。无论是对离乱现实的揭示、再婚女子艰难处境的描绘,还是对非常态下母爱的刻画,都显示了蔡琰独特的女性书写特征。

汉末女诗人蔡琰,存世作品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多数学者认为五言《悲愤诗》为蔡琰所作,骚体《悲愤诗》及《胡笳十八拍》为后人伪托之作。如此,蔡琰虽仅握有一首诗的著作权,却被文学史家们郑重地写进了由男性作家充斥的文学史中,这一奇观足以说明《悲愤诗》的独特价值之所在。《悲愤诗》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女人创作的长篇叙事诗,而且在于它以女性的心理、视角观察、叙述亲历事件,给长篇叙事诗开辟了新的视野。

一、揭示“女性难民”眼中的离乱现实

与建安时期许多诗作一样,《悲愤诗》也是“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产物,它与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曹植的《送应氏》等诗作一起展示了离乱现实的惨痛画面。细加辨析,我们会发现,《悲愤诗》在这组题材相近的诗歌中毫不逊色,而且有着其他诗作无法取代的魅力,这正是它特定的女性视角所致。

就民生苦难的表现而言,曹操、王粲等人毕竟只是苦难的旁观者和凭吊者,《蒿里行》等诗是以对史实的概括力与选取场面、细节的典型性取胜的,若论战乱情境的真切、下层民众在战乱中灵与肉所受的戕害这两个方面内容的表现,则远不及蔡琰的《悲愤诗》。蔡琰因董卓作乱,瞬间由一位出身名门的才女沦落为一个被践踏在社会最底层的难民,特殊的遭际,满腔的悲愤,使她能够将身历其境的真实感受饱蘸血泪凝成诗行:“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藐冥冥,肝脾为烂腐。”《悲愤诗》对战争固有的野蛮性与残忍性的揭露是前无古人的,也超越了同时代其他作家对时代苦难所作的见闻式的描绘。清代诗人沈德潜评此诗说“激昂酸楚,读去如惊蓬坐振,沙砾自飞,在东汉人中,力量最大”①。

蔡琰还揭示了战争给妇女带来的苦难。《诗经》中有多篇作品涉及到这个问题,如《周南·卷耳》、《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等,但这些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从思妇的角度诉说旷日持久的战争带给妇女的离别相思之苦。的确,战争造就了无数思妇,但战争给妇女带来的苦难绝不仅仅限于情感的煎熬,而仅仅反映身居后方的妇女们的不幸,不能不说是自《诗经》以来古代女性诗歌题材上的缺憾。《悲愤诗》恰恰弥补了这个缺憾,第一次写及卷入战争漩涡的妇女们的非人处境,第一次表现了一个女难民眼中战乱的可怖: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灾难远比男人更为深重。男人战死疆场,虽然不幸,但不失壮烈,也算死得其所;而女人作为战胜一方的战利品,遭到掳掠,备受凌辱,生死两难,灵与肉的创伤远甚于男子。

首先,表现在妇女的人格得不到尊重方面:“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在男性为主体的社会中,妇女连基本的人格尊严都不能保证,只是男人们的附庸和玩物,战争年代更是变本加厉,妇女像物品一样,随军队在马车中被运来运去。《三国志》在记述董卓军抄掠阳城时云:“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人头,驾其牛车,载其妇女财货,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②他们对妇女的蔑视和侮辱是无以复加的,毫无理由地杀死她们的丈夫,剥夺她们的财产,使她们充当兵士的玩物与驱使工具。其次,写她们的生存权利得不到保障。面对虎狼般的乱军,她们如同风中的芦苇一般脆弱:“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至于役使打骂,就更司空见惯了:“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这些妇女作为战争的无辜受害者,面对厄运,只能在暗无天日的世界里苦捱时光了。在流落异邦十二年后,当蔡琰有幸被赎回时,“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这些“同时辈”本是与蔡琰同时被掳、流落匈奴的人,其中多为妇人女子。她们羡慕蔡琰能返回故乡,哀叹自己的命运,故而号啕痛哭。因战乱而流落异乡的弱质女子,生活苦痛由此可见一斑!

二、展示“再婚女子”的艰难处境

《悲愤诗》首次以再婚女子身份展示了妇女改嫁过程中艰难的心路历程。“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传达出一个恪守名节的女子失贞后彻底的绝望!又说“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几欲一死,却由于身陷胡羌无法做到,继续苟活又无颜面于世人,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中国社会的贞节观念由来已久。《周易·恒》即有“妇人贞节,从一而终”的微言大义,《礼记》又规定了“三从”之道,之后是变本加厉。这些纲常礼教长期以来毒害着中国妇女的思想。蔡琰饱读诗书,在获得才学的同时,典籍中的精神毒素也必然渗透进她的思想。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束缚女性思想的“妇德”几乎成了她的个人无意识。初嫁卫仲道,不久夫亡,蔡琰归宁娘家多年,守节之志是相当坚定的。一旦归为降虏,乱军中饱受侮辱,她的贞妇梦被击得粉碎。在胡地多年,与匈奴左贤王生有二子,更使她感到了万般屈辱和卑贱,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同情和理解的。因此,在被赎归汉后,面对曹操安排给她的第三次婚姻——改嫁董祀,她不知不觉已有自惭形秽之感: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她对新家庭虽是尽心竭力,对新丈夫虽是体贴温存,但半生的痛苦遭遇使她对社会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总担心被弃的命运会落到自己的头上。这种心理压力并非毫无根据,古代中国女子很早就成为可被丈夫及其家庭随意更换的附属品。如刘兰芝(《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那样的良家妇女尚且无端遭弃,何况自己经历了三次婚嫁,又有那么一段屈辱的历史,留下了不贞不节难以洗刷的“污点”?在当时的礼教统治下,像有蔡琰这种经历的女子是为人不齿的,董祀对三次嫁人的蔡琰,不产生嫌弃之心的可能性也很小,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曹操的刻意安排,董祀会心甘情愿主动去迎娶蔡琰!

东汉末年,儒学衰微,曹氏父子力倡“通脱”,礼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蔑视。与儒家思想禁锢较强的此前某些时段相比,这的确是一个精神上相对自由的时代。在妇女问题上,一些传统的观念受到冲击。例如,曹操本人对贞节一类的妇德观念十分淡薄,他坦率地对众妻妾说:“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③曹王颇具其父风范,攻破邺城之后,堂而皇之地娶了袁绍的儿媳甄氏为妻。在民间,也有一些过去认为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例如刘兰芝被焦家休弃后,即面临着县令、太守两家的求亲。然而,如果我们据此便说女性在建安时期有了全新的地位,就未免过于乐观了。就蔡琰而言,两次再嫁她都处于被动的位置。再嫁匈奴左贤王的迫不得已自不待言,三嫁董祀亦属勉强。因为对于曹操的指婚,她只有服从,毕竟这是有恩于她的丞相在代替她已故的父亲行使父权。然而,服从了父权,就会违背自幼接受的妇训,这便是蔡琰面临的二难选择。蔡琰正是敏感于此,才发出了“怀忧终年岁”的沉重叹息。女性对传统观念的反抗根本无法与男性同步,这是女性的悲剧。《悲愤诗》最早从女性视角透露了这一悲剧的必然性。循着它独特的叙事视角,我们洞彻了旧时代妇女种种难以言说的辛酸,诗中对再婚女子复杂痛苦心理的描述,在中国诗歌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三、描绘“变态母亲”的变态母爱

《悲愤诗》还第一次以母亲的身份,写出了在母子生离死别的悲惨环境中经历痛苦选择的复杂的母性之情。母爱失去了温情脉脉的常态,产生的是难以两全的艺术张力和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千百年来,“母爱”一直是诗歌吟唱的主题。《诗经·凯风》就曾歌咏“母爱”的伟大:“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汉乐府《病妇行》则以病妇临终托孤的情节展现出“母爱”的无私。然而,早期诗歌虽涉及“母爱”这一重大主题,但它并不占中心地位。诗歌中出现的母亲形象也多从侧面描绘,写作者多为男性作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毕竟是以吾手写他心,存在不少局限和限制。蔡琰则不然,她从母亲本人的角度真切地展现了母亲与子女间的骨肉之情,《悲愤诗》中的母亲形象就是她自己,她勇敢地敞开了自己的心扉,描写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作为母亲无法选择又不得不选择的内心痛楚。

这类描写在《悲愤诗》中占有相当长的篇幅:“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宁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儿子听说母亲将返中原,难舍难分,跑来声泪俱下地哭诉生离死别之苦。孩子只知道悲伤,又怎能体会到阿母对他无法割舍的眷顾之情!她万般矛盾痛苦:中原乃父母之邦,重返故土无疑是她梦寐以求的,却又不敢面对母子暌隔从此生死两茫茫的情感事实,只有一再动摇和矛盾罢了:“已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牺牲母爱才能换得渴盼已久的自由和尊严,对一个母亲已是残忍的重击,孩子天真无邪的话语又句句戳到她的痛处,更令她肝肠寸断:“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亲子之爱”与“故土之情”激烈冲突的结果是,诗人忍痛割断血肉相连的情感纽带,独自走上归程。可每前进一步,伤口都会滴下淋漓的鲜血:“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悲愤诗》中,蔡琰将归国别子的情景写得如此深切动人,刻骨铭心的痛楚被展现得可感可触!无怪乎梁启超曾言:“可怜她情爱的神圣,早已为境遇所牺牲了,所剩的只有母子情爱,到底也保不住。”④“她的情爱到处被蹂躏,她所写完全是变态。”⑤切入角度的独特,使《悲愤诗》中的“母爱”具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悲剧力量。

可见,《悲愤诗》既饱含大时代的风云变幻,又有具体而微的诗人内心的曲致幽邃。从中,我们洞彻了汉魏之际妇女群体遭受的苦难和碾压,同时又对蔡琰流落异邦、骨肉分离的个人不幸深深叹息。时代摧残了她,也玉成了她。蔡琰犹如一丛饱受时代风雨摧残却不甘飘零的“丁香”,以“女性难民”、“再婚女子”、“变态母亲”等多重身份,对女性的性灵不加任何矫饰和扭曲,以吾手写吾心的真诚,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沉挚深婉、独一无二的女性世界,构建起了中国女性诗歌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高峰!

①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65页。

② 陈寿:《三国志·魏书六》,中华历史文库,北京:北京银冠电子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74页。

第7篇:关于母亲的古诗范文

论文摘要:古诗是我国悠久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懂情懂意,并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诗。在我国,诗从《诗经》始,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诗人各朝各代各时期都有很多,尤其是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作的内容也包罗万象,题材不拘一格,特别令人称道的是其高超的技巧,一词一句都经过千锤百炼。在悠久的诗文化中,古诗是一朵奇葩,它意境优美,含义隽永,语言形象,韵律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教育应特别注重古诗教学,意在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诗作,教师可以拿来一用。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王安石的《梅》中有一句 “凌寒独自开”,不但歌颂了梅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决心。教师在教学这些古诗的过程中要特别强化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句学习中受到教育。

诗歌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还兼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情谊和正确、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所认识,有所学习,有所发展,这样中华民族的才能始终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 龚睿,《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第8篇:关于母亲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要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才能焕发出灼人光彩。如果让语文课堂孤立于生活之外,使得语文课堂缺乏植根的土壤,课堂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是现在的中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的重要原因。要使语文课堂变得精彩,变得活跃,变得有趣,必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一、在导入中联系生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导入,能很快地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并能顺理成章地从课内向课外拓展。课堂导入时要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采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好奇心。比如,教学《桃花源记》时,引入:大家都在形容一个非常理想的境地时常用哪个成语呢?――“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大家知道是怎么来的吗?我们学了《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之后,大家就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了。于是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悬念设置法、比较引入法,都是要联系学生的现实,让学生从切实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力求省时、讲究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和启发性。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教师多留心,找到与生活相关的实例,使语文课真正地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语文课堂生活化。

二、在疑难处还原生活

语文课堂中把理论性较强、难于理解的内容生活化、通俗化,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进行生活化学习,能让学生豁然开朗。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讲内容。在教懂学生的基础上,还能教给学生理解较难的内容的方法,同时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兴趣。比如,巴金的《灯》中有一句:“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问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我提问启发学生:不单靠吃米活着,意思是还需要吃菜或者吃肉吗?这样一问,学生一下子就明白,米代指的物质生活,言下之意人还需要有精神生活。再如,教学《母亲》一课,(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质?(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3)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5)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些层层深入的问题,学生在提前熟读课文、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才能找出答案,在课堂讨论交流时,才能有的放矢,气氛活跃。

三、在陌生处拉近生活

这主要是针对古诗文教学。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绝大多数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蕴含着丰富的精华。由于古诗文的语法习惯、生活常识都和现在有很大区别,学生较难理解。若借助现代生活中相类似的语法和常识,就可以拉近古人和现实的距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还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古诗词教学中,课本上提供给学生的注释量是很有限的: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或创作缘由,提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倾向;有些注释帮助解释词句,说明本诗词的史事用典或情境理趣;有的是简介作者,暗示本诗词的写作风格或艺术特点。人们常说“诗如其人”,了解了“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也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让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进一步理解诗歌作好铺垫。学白的诗时,对诗人写作有一些感性认识,可以板书“李白――豪迈奔放”。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认识过程由浅到深,对诗人、诗歌的感知也会不断深化。再如,八年级上册杜甫写的《春望》这首诗,学生读了注释,就能明白诗歌写的是战争期间,国破家亡的境况。

在讲到文言中的兼词“诸”“焉”等字,所谓兼词,就是一个词兼有两个字词的词性和意义,有的时候,一个词甚至还兼有两个词的读音,比如“诸”,既兼有“之”和“于”的意义和词性,又兼有“之”和“于”的读音,我要学生读把“之”和“于”连在一起快读,越快越好,最后发出了“诸”的音,学生就恍然大悟,如“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学生自然就心领神会了。

总之,语文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生活,学生才会感到语文学习是生活的需要;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乐于汲取广泛的知识,提高自我的文学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愉快,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第9篇:关于母亲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金黄的稻束》;灵感;原型意象;哲思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郑敏《金黄的稻束》

初读《金黄的稻束》,是一个深秋,窗外银杏树的叶子,似精灵般片片飘落,温暖明媚的样子晃动窗棂。郑先生诗里的黄昏,我已然去过,童年的日落里总是洋溢着母亲般慈爱的目光,满眼望去那整片整片金黄的稻田在黄昏里,独自美丽安详,我怀揣着丰收的喜悦,一路小跑回家,这是郑先生这首诗当初带给我的惊喜,有家乡,有童年,有回忆,有温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1]

笔者不禁想象先生在作这首诗是怎样的情景,晚年郑敏在创作谈中这样回忆:“一个昆明常有的金色的黄昏,我从郊外往小西门里小街旁的女生宿舍走去,在沿着一条流水和树丛走着时,忽然右手闪进我的视野是一片开阔的稻田,一束束收割后的稻束,散开,站立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在夕阳中如同镀金似的金黄,但它们都微垂着稻穗,显得有些儿疲倦,有些儿宁静,又有些儿寂寞,让我想起安于奉献的疲倦的母亲们。”[2]这是诗人灵感的来源,也是诗人创作的动因。

这首《金黄的稻束》,如“出水芙蓉”一般的佳作,正是先生灵感涌现时即目所见的结果。陆机最早在《文赋》里对灵感作了具体形象的描绘:“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3]由此说明了创作中灵感现象的不可捉摸,来去无踪的性质。先生漫步中,金色的黄昏,站立的稻束,脚下的流水,在这开阔的天地间并列存在着,一幅黄昏秋收图,就这样映入作者的眼帘,整个画面,情感静谧,色彩柔和,那些微垂的稻穗,随风摇曳,作者在一瞬间目睹了金黄的黄昏里那些诉不尽的柔情与向往,于是诗思也随之袭来,这也奠定了这首诗的基调,温情般的哲思,如黄昏中的颂歌般庄严肃穆,又似晚风中的牧笛般抚慰人心。就像鲁迅评价雪莱那般“虽然,其独蔚诗人之心者,则尚有天然在焉。人生不可知,社会不可恃,则对天然之不伪,遂寄之无限之温情。” 我国古代之所以把灵感称之为“感兴”,正是说明它是人心有所感的结果。而人心之感,物之使然也。人心受到外物的触动,而这种触动是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如诗里金色黄昏里站立的稻束,和给予作者生命安于奉献的母亲,都是触发作者灵感的来源。我国古代讲诗人兴会无穷,佳作丰硕往往是“江山之助”的结果,都是强调自然景物对艺术家创作灵感的诱发作用。陆机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以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与芳春。”站立在黄昏里的秋天的稻束,让诗人想起疲倦却又美丽的母亲,也许之于我们普通人,每个人都会在生命里迎接黄昏的到来,虽没有诗人般睿智的哲思和诗性的语言,但一样为之触动,就如当时触动诗人灵感爆发一般,我们也会在细微的生命体验里与金色的黄昏相逢。

在西方,柏拉图的“迷狂说”和“灵感说”也许也能为先生在回忆中所谈的:“忽然右手闪M我的视野的是一片开阔的稻田。”作另一翻注解。柏拉图把诗人的灵感比做某种神力的附着,这一点在荣格看来也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当一个作家创作时,表面看来,他似乎是服从于自己的目的和意图,但实际却仍然受无意识的操纵,仍然是一种自发的创作过程,就像诗人郑敏看到“那一束束收割后的稻束”创作的原动力也随之而来。荣格认为在分析这些作品的创作动因时,指出不应只听取作者本人的一面之辞,还应从心理学角度去考察。为了从心理学角度论证作品的创作动因时,荣格特地提出“自主情绪”这一概念。依他的说法,自主情绪根植于无意识原型,它是心理分裂的一部分,在意识的统治之外独立存在。而这种“自主情绪”的主宰,正是人类灵魂深处的基因--集体无意识原型。[4]

而在这首诗里,重所周知的原型意象便是“母亲”这一原始母题了,从“女娲造人”到中国原始母系社会的形成,“母爱”这一永恒主题在中国有着其丰富的原始经验,也无不充斥在古今中外千万种文艺作品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母亲温柔慈祥,默默无言,诗人用“疲倦”一词,为母亲安于奉献辛勤劳作的形象加入了更多的情感色彩,包含着作者的关爱与怀念,“无数个”母亲,使这一形象往更深的历史空间延伸和更广的社会空间扩展。黄昏路上,母亲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思念,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一组具有矛盾的意象组合,使诗句间充满张力,“皱了”每条皱纹都写满苍老和隐忍,“美丽”母爱是人类心底最柔软的港湾,母亲永远光彩熠熠,“美丽”饱含着作者赞美与怜惜的柔情。“金黄的稻束”唤起了我们远古的初民情结,对土地的膜拜,对收获的憧憬,对五谷的珍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何尝不是农耕文明给我们带来的。“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月亮这一古老意象在诗句中跳跃感极强却又有迹可循。月光由高处的树巅,弥漫到无边的暮色里,洒落到远处的山峰,最后充斥到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从近到远再到近,由高到低再到高,这一空间的变化既契合了作者感情的变化,又与满月的形象不谋而合,最终一切都会回到我们心边。画面的色彩由点染到泼墨,一层层深入,金黄的稻束最终在我们心里定格成一座静默的雕像。月亮的贞洁美好为整个画面添了静谧和安宁,为母亲的形象增添了“但愿人长久”的温馨,为“雕像”营造了充满玄学意味的审美意境。诗句下文写到“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小河的意象,对应“流水”这一原始意象,不管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还是“流水落花春去也”,都唤起我们对于时间这一概念的重视,于是“金黄的稻束”在时间这一维度里有了参照。“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金黄的稻束”在“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和“人类的一个思想”之间架起了一座同质的桥,思想在这里有了形而上的思考,无论是人类奉献,生命存在,抑或是时间改变,都让我们为之着魔,激励我们进行着无限的探索。作者正是通过母亲,稻束,月亮,小河,这些带有集体无意识的意象,唤起了我们共有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我们可以如此说:集体无意识原型既是诗人郑敏创作这首诗的动力,也是《金黄的稻束》这部作品充满绵长生命力的原因。

这首诗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其时代意义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下有着独特的内涵。这首诗最为人之称道的莫过于它集抒情和知性为一体,这也是九叶派诗歌的特点,它深入浅出地道出了人类最普世的价值,这种极具特色的哲思不能不说在很大程度受了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由卞之琳翻译的艾略特的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到“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消灭自己的个性……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5]这是非个性论的主要内容,强调诗人的责任意识与历史使命。郑敏的这首诗在抒情的同时,也更好的融入了对人生价值和生命存在的思考。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卞之琳的新诗我从大一就开始读,在冯至先生家也见过他。”学界普遍认为《金黄的稻束》是受里尔克《豹》的那种对于静物客观描摹的影响,但在笔者看来这首诗的哲思意味却也可从卞之琳《断章》的含蓄隽永的意境里可见一斑,都是在自然之景中轻松窥见哲理。袁可嘉在《论新诗现代化》里评价冯至的《十四行集》说到:“冯至作为一个优越的诗人,主要并不得力于观念本身,而在抽象观念能融入想象,透过感觉,感情而得着诗的表现……叶芝在论诗的象征中曾经说过‘诗人应有哲学,但不应表现哲学’。”[6]作为冯至的学生郑敏很好继承了这一表现方法,采用间接熏陶多于直接灌输,让读者在感动中不自觉对诗中所表达的观念进行沉思,进入诗人与哲人的境界。因此《金黄的稻束》这首诗在惬意温情的情境里创造出了一个人类思想者的形象,符合了当下的审美习惯,轻描淡写的诗句,却充满玄机。也许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首诗近些年既被选进了高考题目又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原因。

诗人郑敏在谈到中国新诗应该往何处去的方向上,指出从新诗的艺术和审美层面来说,新诗最大的任务,就是寻找具有自己汉语语言特性的当代诗歌艺术。我想先生所f的“具有汉语语言特性的当代诗歌艺术”更多是希望从传统思想和文化中汲取民族的营养。正如这首《金黄的稻束》,老庄哲学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从容大气,魏晋玄学的飘逸洒脱,儒家思想的温柔敦厚,在这首诗里似乎都有着若隐若现的影子。先生曾说:“诗歌需要诗人对生命真诚的揭示。真诚是诗人的第一美德,而任何油滑的玩闹都是对诗的亵渎。”诗人郑敏饱含真诚所作的《金黄的稻束》,在时代的洗礼里越发显示出其迷人的光彩,伟大的作品总是有着超越个体生命的艺术情感,伴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

参考文献:

[1]陈漱渝主编.《鲁迅文选》第四卷[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9.

[2]郑敏.〈金黄的稻束〉和它的诞生[J].名作欣赏,2004(4).

[3]张少康.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31.

[4]常言松.人类心灵的神话:荣格的分析心理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8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