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范文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精选(九篇)

第1篇: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范文

关键词:关联理论;歇后语;日译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4-0177-02

一、关联理论与翻译

关联理论是1986年Sperber和Wilson在Grice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强调交际过程是说话方提供关于其意图的明示刺激,听话方通过推理来寻求最佳关联理解的过程。最佳目标是保留传达交际线索的风格特征,反映话语的信息内容及表达此信息内容的方式,以及这样的风格特征要达到的特殊效果。

作为交际的翻译活动,译者对源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对语码的选择所依据的自然也是关联性。翻译过程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哥特的“三元论”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和反应,该论认为翻译行为包含两个明示-推理过程:原文作者向目的语读者示意其交际意图,而译者则根据原文的语境信息以及关联原则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理解;译者根据自己对目的语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估计,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加以示意并传达给译文读者。

然而目的语读者的期待和文化背景不同,同样的话语,不同读者可能读出不同程度的关联性,达到不同语境效果。因此,关联理论视角下译者须再现在其与目的语读者共享的认知环境中可能产生最大语境效果,从而使译文达到最佳关联。即译者必须考察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及阐释的任何方面在此认知环境中的关联性,根据最佳关联性目的做出翻译决定。

二、歇后语与翻译

歇后语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以短小且风趣形象著称。作为“引子”的前半部分就像谜语,而作为“后衬”的后半部则如谜底。通常人们只说前半部分,让听者自己去领会和猜测其本意,如:瞎子点灯――白费蜡、大姑娘上轿――明里哭暗里笑等等。恰当地运用歇后语可使语言生动活泼、富含韵味,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如《骆驼祥子》中的很多歇后语都起到了这种作用,在写虎妞到曹先生家去找祥子,见面第一句话就说:“你可倒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啊!”这句歇后语恰当地表达了虎妞对祥子不露脸的不满和怨恨,调侃的口吻使得语言幽默风趣,同时有助读者更为清晰地理解老舍笔下的那个社会,更为深刻地理解祥子的悲剧命运。

正是由于歇后语负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和色彩,包含着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很难被外国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在涉及具有文化特色的翻译中,有些文化需要译出,否则会导致目标语读者的理解障碍,而另外一些文化则无需翻译,目标语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逻辑推理充分理解译文所要传达的源语意图。如何有效地处理含有文化因子的翻译,就要求译者以关联理论为指导,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寻求最佳关联并恰当表现,以较好地达到翻译目的。汉日两门语言虽其相似性较多,但词汇、语音和句法等语言特征的差异性也给歇后语的日语翻译带来不小影响。从关联理论角度来看,翻译就是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推理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需要以最佳关联为指导,对语境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分析,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力求找到最佳关联,创造出合适的语境效果,从而使目标语读者达到最大关联和最好的阅读效果。

三、实例分析

歇后语翻译重在准确传达其作者的意图以实现其交际功能并恰当译出其风格,运用关联理论指导歇后语翻译能从根本上抓住其翻译的本质,本文拟运用关联理论,通过对立间祥介和中山高志的译著《骆驼祥子》中先后出现的几句歇后语翻译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讨歇后语日译策略及其语用效果。

1.“你可倒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啊”她的嗓门很高,和平日在车厂与车夫们吵嘴时一样。

A:「おまえもいいなもんだよ。でてったきり、知らんぷりとはねえ。车夫たちとやりあうときと同の甲高い声でそれだけ言うと同时に…(立间祥介,P132)

B:「いいなもんだね。’肉包子’(肉まん)を犬にぶっつけたように、まるでってこないじゃないかね声の调子は非常に高く、日顷车场で车夫らとわめき合うときとわりなかったが…(中山高志,P129)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意为得到好处后有去无回,此处为虎妞责备祥子尝到甜头后就消失之意。立间详介只翻译了后半部分的有去无回,目的语读者难以体会尝到甜头这层含义,而中山高志则采用了直译,将原文意思准确翻译出来,让目的语读者直接感知源语语言特色并完成从源语作者到目的语读者的跨文化交际目的,实现源语和目的语间的最佳关联。

2.有急等用钱的,有愿意借出去的,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

A:急场の金に困っている人があればこそ、こちらも贷してやるのであって、周瑜が黄盖を打掷したようなもの(苦肉の策。『三国志の故事)、武士は相身互いじゃないか、と。(立间祥介,P119)

B:大急ぎに金がいる人があり、また贷してやろうという人があれば、周瑜が黄盖を打って大 芝居をやったのと同じことで、渡りに船じゃないか。(中山高志,P116)

“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出自《三国演义》,没有阅读过《三国演义》的日本读者很难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也就无法真正理解此歇后语的真正含义。立间详介和中山高志都将歇后语的前半部分直译了出来,而对歇后语的后半部分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式,立间详介意译为「武士は相身互い,同时为了不造成文化丧失,又采用文内加注的方式进行了信息弥补,如此一来目的语读者通过阅读译文便可了解周瑜打黄盖这一典故的文化内涵;而中山高志则套用了日语固有惯用语「渡りに船,用日本原有文化形象直接替代源语中难以理解的特有文化,目的语读者的潜在语境得到激发,把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也能得到与源语作者意图相等同的语境效果,但却容易造成信息缺失,如该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等等。

3.看祥子没动静,高妈真想俏皮他一顿,可是一想他的正直劲儿,又不大好意思了:“你真行。‘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也好。”

A:祥子がなにも言わないので、高马は皮肉のひとつも言ってやろうかと思ったが、一途な彼の性格を思うと、それもかわいそうに思った。「伟いよ、あんたは。ばか正直にやるだけのことをやってみるのも、またいいだろうさ。(立间祥介,P124)

B:祥子がてこでこも动かないのを见て、高马は本でちょっとからかってみってやろうと思ったが、彼の真正直さを考えてこれもすまぬことだと思い直した。「お前は本当にえらいよ。石部金吉式も结构だ。(中山高志,P121)

“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意指人的性格直率、没有城府。立间祥介将“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翻译为「ばか正直にやるだけのことをやってみる,采用意译方式,虽然能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却也丧失了原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语言风格。中山高志将原文译为「石部金吉式,石部金吉式是日本人所熟知的人物,性格直来直去、不会灵活变通。这无论从涵义还是语言形式都与原文较为贴切,可视为实现了最佳关联。

4.“他必审问我,我给他个徐庶入曹营――一语不发’。”

A:そうすりゃ、相手はだれだってことになるけどあたしは知らぬ存ぜぬでおしとおす。(立间祥介,P139)

B:爷さんきっと根掘り叶掘り闻き出そうとするに决まっている。あたしは徐庶が曹操の所に连れてこられたときのように一言も言わない。(中山高志,P135)

《三国演义》三十六回中出场的徐庶是蜀国刘备的参谋。因其母亲被魏国曹操所挟持做了人质,他入了曹营,但身在曹营心在汉,从没为曹操献过计策。立间祥介使用意译法,略过谜面,只翻译了歇后语后面的谜底部分。中山高志则采用了直译法,按原样翻译并在译文后面对该历史故事做了加注说明,这样不仅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原文,同时还保存了原文特有的文化及语言风格特征。

综上不难发现,在将汉语歇后语翻译成日语时运用关联理论可以很好地突出其语用效果。但由于不同语言本身风格不同,即便是中日两国语言及文化存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影响渗透关系,在翻译中“得其意忘其形”也在所难免。歇后语本身的独特形式很难得以保留,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像在汉语中那样只讲上半句,下半句无需说明。故歇后语的日译采取何种方式取决于它本身的特点以及译者对目的语读者文化视域的把握,对那些比喻生动形象而又浅显易懂的,应尽量保留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可采取直译,让目的语读者接受一定异域文化以利于文化传输;对于目的语读者较难理解的歇后语,又可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套译,方便读者理解,但须注意文化缺失的恰当弥补。总之翻译时虽无固定标准或模式可套,但尽量做到保留原文风格的同时也适当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必要时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文化缺损弥补即可。

参考文献:

〔1〕Gutt, E.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 .2nd edition.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0.135.

〔2〕Gutt, E.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2nd edition.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0.215.

〔3〕老.骆驼祥子.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第2篇: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范文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理念,它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综合性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践行能力。由于认识的错误,许多教师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就是综合性与实践性,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上成综合实践活动课,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缺乏语文味。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最终目标。这种脱离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已经游离于新课标的精神之外,是不可取的。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训练“遨游汉字王国”的教学,谈一谈如何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体现语文味。

一、在综合性学习中学会积累语言,让语文味有基础

教学案例一

课前安排:让学生分组收集语言材料,分字谜组、歇后语组、对联组以及汉字发展组等。

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自己收集来的材料,并说一说它们的与众不同。

生1:我是字谜组的成员。通过收集,我感觉中国的汉字太有趣了。许多字都可以用几句话来表述它的结构。比如:“一点一横长,小口在中央,大口来张嘴,小口往外望。”它就是“高”字。这个字谜形象直观地把“高”字表述出来了。

生2:我是歇后语组的。通过调查,我发现好多歇后语用的都是谐音,比如:“膝盖上钉掌——离蹄(题)太远。”在这里,把“蹄”谐音成“题”,表示一个人说话脱离主题,乱说一气。

生3:许多歇后语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典故,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典故,我们就不可能理解这个歇后语。比如:“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如果我们不了解包公的事迹,我们就不可能理解这个歇后语的内涵。

生4:还有的歇后语是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比如:“棒槌吹火——一窍不通。”因为棒槌没有孔,所以根本吹不了火,用这种生活中的现象来比喻一个人不懂某一件事是最恰当不过了。

思考: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五大方面之一。但它又是一个特殊的语文学习领域,与其他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它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来领悟、拓展语言文字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从教学案例一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组织学生学习“有趣的汉字”这一版块时,教师没有仅仅局限于教材中安排的几个字谜与歇后语,而是先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来收集字谜与歇后语,并通过自己的语文经验来理解这些字谜与歇后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在作文时,就可以随时把这些内容调出来,增加语言的魅力。

语文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人类文化就是在积累与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时,我们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在教材中的几项内容,也不能忘记让学生积累语言,要让学生通过自己习得的语文技能来积累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变味,才能使语文知识更丰富。

二、在综合性学习中传承文化,让语文味有情

教学案例二

师:同学们,我国的汉字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它一直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大家知道汉字是按什么顺序演变的吗?下面,就请汉字发展组来谈一谈他们的研究成果。

生1:(出示甲骨文“车”)这就是甲骨文的“车”,它像不像一辆马车?

生:(齐说)像。

生2:(出示金文的“车”)这就是金文中的“车”,它与甲骨文的“车”有什么不一样?

生3:甲骨文的“车”只有两个轮子、一匹马,而金文的“车”有两匹马、两个轮子、一个座位。这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马车是一样的。

师:那么,到小篆时期,为什么“车”字的变化这么大呢?

生4:秦始皇为了统一文字,对笔画进行了调整,“车”字就不再像一辆车了,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它把车轮简化成下面的一横,两匹马变成了上面的一横,而座位就变成了中间的“日”字。

生5:这是因为秦始皇推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

生6:我国的汉字还在继续演变,后来又出现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不同的字体。

师:这就是汉字的演变过程。目前,这几种字体还一直被我们使用着。

生7:通过汉字的演变,我感觉我国的文化真是源远流长!

师:从这次活动,我感觉到了你们对祖国汉字的热爱,请用这种感情阅读教材的《赞汉字》。

(生齐读《赞汉字》)

师:汉字的演变对我国文化与文明的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前,外国人不认为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直到清朝光绪年间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才把我国的文明向前推了三千年,这给了外国人一个有力的回击。

思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综合性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落脚点是语文而不是别的。但是,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我们往往只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侧重于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忽略了语文的另一基本属性——人文性。在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语文学习的人文性这一基本属性。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要提升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教学案例二没有让学生停留在感受不同文字的表象中,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民族文化,以更丰富的人文精神感染学生。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落实人文性这一基本属性的关键。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方向,让语文味有序

教学案例三

在安排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之前,我先翻阅了相关书籍,查阅了网络上各种对我国汉字的介绍,以做到心中有底,然后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定好方向。比如,组织“有趣的汉字”的活动时,学生把目光仅仅局限在教材中的几个例子上,根本没有想到去别处查找。这时,我就出了一个歇后语,并对他们说,这是从网络上找到的。于是,学生纷纷走进网络,根据小组的任务查找,丰富自己的储备。学生把这些内容杂乱无章地写下来后,我又让学生按一定的规律分类,把歇后语分为谐音歇后语、典故歇后语、自然科学歇后语等几种类型。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在收集的时候就不能有序地进行归类。

思考:要想让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更浓,更有序,教师的指导是少不了的。学生受年龄与学识的影响,即使手里有一大堆的学习材料,也不知从何下手。这时,就需要教师为他们把握方向。也可以这样说,教师对方向的把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所以,在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我们不能退避三舍,应加强引导,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活动把握好方向。

第3篇: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范文

关键词:舞蹈语汇 语言语汇 原生态 民族性

瑞士语言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学,无论就其理论结构而言,还是就其任务之确切性而言,都是在人文科学中最先进而且对其他各种学科有重大作用的带头学科。”语言是一种接缘性的社会现象,在构成语言学研究客体的同时,也与其他学科形成了广阔的接触面。语言语汇和舞蹈语汇在表达语义、体现主旨方面具有异曲同工之处。语言以语音、语法、语汇构成了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舞蹈语言则由舞蹈动作、舞蹈组合、舞蹈语汇等融汇而成。

一、舞蹈语汇和语言语汇

舞蹈作品由每一个舞蹈语汇编排汇聚而成。舞蹈语汇是一切舞蹈作品创作和研究的基础材料和物质前提,包含了一切具有传情达意的舞蹈动作组合以及舞蹈构图、舞蹈场面、舞蹈中的生活场景等。每个民族的舞蹈语汇系统各有不同,不同的舞蹈语汇组合而成的舞蹈作品,都是肢体动作和内在意蕴的有机统一,例如,著名芭蕾舞《天鹅之死》就是通过简练的舞蹈动作——双臂作波浪式颤动、足尖不停地碎步进行,对把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抗拒展现给观众,天鹅这种“生与死”的内心抗争被舞蹈动作细腻传神地表现出来,做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舞蹈语汇是舞蹈作品中叙事状物、传情达意的主要表现手段,是生活动作的艺术化,在肩、肘、腕、手与节奏鲜明、抑扬顿挫中,一节一段局部和乐,一组一层整体溶入音乐旋律,表达了对生活和生命的美好追求和审美享受。杨丽萍表演的独舞《雀之灵》,寄托了傣族人民对圣洁、宁静世界的向往,每一个柔美的动作使孔雀的形体美和心灵美合二为一,其中手指、手臂的多变姿态与腰、胯部位置变幻的柔美身段,同灵秀美丽的孔雀身心凝为一体,让观众领略到空灵柔婉的肢体语言之美。

另一种具有美感传情达意的纽带是语言,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法为结构单位、以语汇为建筑材料构成了各个民族不可或缺的语言系统。语言一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交际工具角色,一方面以其“音形义”的完美组合构成了独特的语言体系,而语汇是构成语言最基础的建筑材料。

语汇又称为词汇,是某一语言中全部词和语的总汇(“语”指固定词组)。广义的语汇,是一种语言系统中的全部词语,如汉语语汇、英语语汇、傣语语汇等;狭义语汇是一种语言中某特定历史时期的词语聚合体,如现代汉语语汇、中古英语语汇等;还有一些特定范围内的词语总汇,如鲁讯的杂文语汇、《诗经》语汇、计算机语汇等。如果语言是一座大厦,那么语汇则是建盖这座大厦所需的砖瓦。语汇和语法规则结合即产生出无限丰富的句子。在语言的三要素中,语汇最能反映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并呈现出每个民族多姿多彩的语言文化特点,这些特点形成了语汇鲜明的民族特征。

二、语言语汇和舞蹈语汇体现的民族特征

(一)语言语汇系统体现的民族特点

语汇直接反映了语言的发达程度和社会发展历程。部分历史词的消亡和新词新语的不断涌现,是语言发展演变的规律。每一种语言的语汇系统或同一语言在不同时期的语汇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了语汇的民族性。

语言的民族特点可从以下角度去认识:第一,从音义结合的关系上看,语言符号中什么样的声音和什么样的意义结合成一个具体的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情况是不一样的,如表示肯定意义的“是”,汉语读shi[??],英语是yes[jes],法语是oui[wi],纳西语是[wA]等。第二,不同的语言中基本意义相同的多义词,转义和义项数目并不完全吻合,如傣语语汇把“鬼、妖、怪”统称“鬼”,而汉语里对这三个语汇有着清晰的区分。第三,从词义的概括性来看,在一种语言中用一个词来标志的事物,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来表示,汉语中的“弟弟”,在英语中要用“younger brother”两个词来表示。第四,从基本词汇的范围和数量来看,各语言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如“青稞、酥油、喇嘛”等词语在藏语里是基本语汇,而在汉语里则是一般语汇。第五,不同民族语言里理性意义相同的词,附加色彩意义可能不同,汉语中的“狗”是带有贬义色彩的词,如“狼心狗肺”等,在英语中“dog”则有“忠实的朋友”之义。

形成不同语言民族特点的原因在于,语言这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义的特点,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结合取决于各个民族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因此,不同的民族在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情况使语言的语汇系统带上了鲜明的民族特点,这些特点记载着本民族五彩斑斓的历史文化,这与杨丽萍的原生态舞蹈语汇传承了云南少数民族质朴博大的文化和精神内核相似。

(二)杨丽萍的原生态舞蹈语汇展现的民族特点

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记载着民族文化和历史,舞蹈语汇作为舞蹈中的重要部分,也包含着这一传承和记载功能。杨丽萍的《云南映象》旨在展示原生态的云南少数民族歌舞文化特点,将原始乡土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语汇进行了重构,表现了少数民族勤劳、质朴、纯粹、纯洁的生活和爱情。全剧由“序·混沌初开”“太阳”“土地”“家园”“火祭”“朝圣”和“尾声·雀之灵”七场歌舞组成。来自云南各村寨的本土演员以质朴的动作语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原生态舞蹈的震撼和魅力。杨丽萍说,她不是“创造”《云南映象》,而是“记录”,把散落在民间的音乐和舞蹈收集、整合、建构,最终把它搬上舞台。在近70名演员剧组中,75%的演员来自于云南各村寨彝、苗、藏、傣、白、哈尼等族的村民。这些民间舞者宏阔、朴拙的表演更凸现了《云南映象》“原生态”的民族特点。每一个舞蹈语汇都在诉说着云南少数民族关于自然、生命、爱情的故事。他们用最本真的情感演绎已经融入生命的舞蹈。这些民间舞者“汲水能歌、取火能舞”,这是舞蹈与生俱来的本质。这些质朴大气的舞蹈语汇连缀起一个个具有民族特点的片断和意境,辅助舞蹈语言完美呈现的云南方言也展现了整部舞剧的民族性。《女人国》开篇,杨丽萍以简单而略显神秘的云南方音低沉地穿插在她和舞伴的跃动之间,执着地诉说千古岁月里女性的宽厚、艰辛、勤劳和荣耀:“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女人歇下来嘛,火塘会熄掉呢……”舞蹈语汇和语言语汇的交融将原生态的云南民族风情完美呈现。

三、语言语汇和舞蹈语汇的对比研究

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把符号区分为推理的符号(语言符号)、表象的符号(非语言的符号),把艺术视为具有表象形式的独立符号。他认为:“人类出现的最初时候,就开始以推论性符号和呈现性符号去把握世界,前者由语言形成科学认识体系,后者由祭祀、神话、宗教发展而成艺术审美体系,歌舞就是呈现性的艺术符号之一。”这种呈现性符号也同语言符号一样具有形式和内容,舞蹈语汇和语言语汇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一)语言语汇和舞蹈语汇的联系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结合而成的整体,能指是可以为人们的感官所感知并表达一定内容的形式;所指是指表达的内容。舞蹈语汇和语言语汇都承载着特定的语义,具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能指是语音,所指是语义,如汉民族用“ren” (人)这个特定的声音(形式)指代“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高级动物(内容);舞蹈语言的能指是肢体动作,所指是动作语言传达的意义。舞蹈语汇的动作组合、构图等是表现形式,用以表达整台舞剧的内容意义。如《云南映象》应用当地原生态的舞蹈语汇(形式),表达了“自然”“人文”“生命”“遗产”“动态”“保护”等语义概念。各民族语汇的形式和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如高原少数民族的舞蹈宏阔粗旷,水居民族则温婉柔美。

(二)语言语汇和舞蹈语汇的创新

语言语汇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语汇通过借用外来词、吸收新词新语来丰富本民族的语言系统,并使其符合本民族语言习惯。如汉语借词的汉化、几种语言的混合使用等;舞蹈语汇也会随着时代的要求变化,如现代舞语汇中借用民族舞蹈动作,民族舞蹈也会融入新颖时尚的元素。舞蹈语汇追求的创新和内涵力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技法是为了表现作品而存在,形式的创新是为内容服务的。一个内在的“核”而产生外在形式的创新来表达作品主旨,不能只追求语言形式上的新。观众如果没有被表达的内容所感染,表现形式再新也是无意义的。舞蹈跟文学一样,它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鲜活生命的作品体现着创作者感动、喜悦、爱憎等情感。在《云南映象》中,杨丽萍没有刻意突出编排形式的新颖独特和演员高超的技艺,而是突出了作品的思想、情感、内容、主题,触及到人的灵魂深处,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三)语言语汇和舞蹈语汇的差别

舞蹈语汇和语言语汇具有相通之处,但两者在表达语义之时,其规范和功用不尽相同。语言语汇必须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句子,从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语言语汇系统在成句时更多地受到聚合和组合关系组词成句的规范制约;舞蹈语汇包含了一切具有传情达意的舞蹈动作组合以及舞蹈构图、场景等,它的组合比较宽泛灵活,有着更多的自由度和更广的外延。舞蹈的一举一动都在“内涵和外延”着丰富无比的语汇和生动象形的文字。在《云南映象》的最后一幕:一支洁白的羽毛缓缓飘落,天地间万籁俱静,这是在生活中用多少语言都无法述说的丰富和博大。

总之,通过舞蹈语汇和语言语汇的研究,在舞剧编导和语言运用中,掌握两种语汇的基本特征和组合规律,发掘各具特色的民族特点,能更好地发挥语言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功用,并将其负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渝光,王兴中.语言学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浈.论《云南映象》的“原生态”文化内涵与理论意蕴[D].广

第4篇: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范文

关键词:生肖虎;歇后语;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H1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02-04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肖熟语不仅是生肖文化的重要承载,而且传达着我国传统文化背后的民族心理及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对生肖熟语文化意义的分析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民族性格的有效方式。这也体现着词汇对文化的传承作用。本文将以生肖动物中的“虎”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与之有关的熟语,重点研究与“虎”有关的歇后语,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义。

一、生肖与歇后语

生肖也被称为属相,广泛流行于亚洲诸民族及东欧和北非的某些国家之中,是用来表示年份和人出生年的十二种动物。生肖的周期为12年。每一个人在其出生年都有一种动物作为生肖。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依次分配于十二地支,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也是一种古老的纪年法。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创造并喜用、习用,具有幽默诙谐、通俗易懂的特点。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事物的隐语;后一部分是本意,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或引申。人们在使用时通常只说第一部分而隐去后一部分,有意停歇,让听者玩味揣摩,故又称“隐语”。歇后语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谐音式歇后语,一种是比喻式歇后语。

在各民族的语言中有许多与生肖动物有关的歇后语,这些歇后语大都包含着某些象征、隐喻义,反映着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并折射出人生哲理和处事之道。本文从小角度切入,仅取生肖动物中的“虎”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与之有关的歇后语,对其进行表层义的剖析,进而总结出其反映的典型民族文化。

二、与生肖“虎”有关的歇后语分类

关于生肖“虎”的歇后语是十分丰富和精彩的,从其内容和性质的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表现老虎的性格特征

老虎作为兽中之王,在人们的心中自古就留有双重的性格印象。一方面,老虎是虎将的象征,它勇猛、威武、刚强、有活力;另一方面,老虎是食肉动物,凶残无比、性格暴烈;此外,老虎还有虚伪、鲁莽、霸道的性格特征。在与虎有关的歇后语中存在大量表现虎的以上性格特征的歇后语,而这些歇后语又通常借物喻人,同样象征人的勇猛、凶残、虚伪等性格特征。

1.表现老虎的勇猛、威武、刚强和有活力

“虎为百兽之长,自古君王敬之为神,祈借神威,以报社稷平安。”①虎的勇猛是战场上所需要的,于是擅于征战的将士和士兵就被称为虎将和虎兵。虎的勇猛、威武、刚强和有活力在歇后语中也有体现。比如,“老虎进村――没人敢理”,“老虎戴辔头――没人敢去骑”,“老虎下山――来势凶猛”,“老虎死了发疹――不倒威”,“老虎长了翅膀――神了”等。

2.表现老虎的凶残无比、性格暴烈

“老虎吃羊羔子――不吐骨头”,老虎是典型的食肉动物,为了得到自己的食物从来不讲情面,在与猎物进行斗争的时候凶残无比,它也因此被称为百兽之王。在歇后语中,人们常用老虎的凶残、暴烈指喻恶人的残忍、无情。相关的例子有,“老虎吃羊――弱肉强食”,“老虎吃兔子――一口吞”,“老虎打架――不敢劝,没得劝”,“老虎鼻上插葱――凶相(象)”等。

3.表现老虎的虚伪、鲁莽、霸道

老虎不仅凶残,而且擅于伪装。它通常是人面兽心,假装人相,用以掩饰自己丑恶的内心,来欺骗对方,实现自己的野心。歇后语以兽喻人,表现人的伪装和人面兽心。例如,“老虎戴玛尼珠――假充活佛(藏语)”,“老虎带喇嘛帽――人面兽心”,“老虎背十字架――假装耶稣”,“老虎披羊皮――装样(羊)”,“老虎披蓑衣――终归不是人”,“老虎咧嘴笑――用心歹毒”等。

老虎的虚伪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体现了虎的智慧,但虎绝对不是狡猾的狐狸,它更多的是鲁莽和霸道。“老虎拉车――不听那一套”比喻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做,都置之不理。“老虎打架――劝不得”也从侧面表现出虎的莽撞和霸道。而老虎的霸道更体现在“老虎欠债――讨不回来”,老虎更是惹不起的,“虎头上捉虱子――找死”,“猴子骑老虎――下来完”。

(二)表现老虎的生活习性

老虎是山中之王,自然很有威风,但虎威不会轻易显露,因为“老虎藏在洞里――威风不显”。勇猛刚强是老虎的显著特点,它总是特立独行,“老虎走路――不要伴,独来独往”。每只成年虎按实力在山林中都有自己的领地,彼此不越界,即使是“夫妻”,也不得擅自闯入对方的领地。老虎是凶残的,但也是鲁莽的,“老虎进山洞――瞻前不顾后”。老虎的凶恶还体现在吃上,“老虎不吃素――专啃硬骨头”,“老虎不吃猪――世上没见”。老虎虽然凶恶,但也会显得“虎头虎脑”,做出一些可爱的动作,“老虎捉蟋蟀――笨手笨脚”,“老虎吃蝴蝶――想入非非(飞飞)”。

(三)含有特殊的象征、比喻义

在与虎相关的歇后语中,除了以上借物喻人的形式外,还有表达特殊象征、比喻义的情况。这些特殊的象征、比喻义一般都阐述了一定的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反映了汉民族特有的某些特征。

“老虎追的猫上树――多亏留了一手”表达了人在社会中要谨言慎行,为自己留足后路,以防他人反咬一口;“被窝里喂虎――害人又害己”说明了恶劣行为带来的恶果是相互的;“老虎进村――没人敢理”,“老虎进城――家家关门”,“老虎演戏――好看也别看”既表达了人们对待恶势力的态度,也反映了汉民族的一种隐含的规避和保守的心理特征。歇后语是对社会状貌的通俗性描述,我们只有对这些文化的承载物进行文化的延伸后,才会更深入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人在社会中立足,“留一手”是非常必要的。“猫儿教老虎――留一手”的睿智之举最后不仅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而且成为制约老虎的法宝。社会需要彼此信任,但谁又能保证每个人都对你全心全意。自私是人的通病,所以我们在倾心于人的时候,要先了解对方,不能一味地沉浸在骄傲地表现之中,至少我们要明白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要知道“猫被老虎撵上树――多亏留一手”。

(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目前的处境并不代表永远的位置,所以今朝威武难保世代昌盛,过去潦倒无碍当下富贵。人生起伏跌宕,“下了山的老虎――不如狗”说明即使是威猛的老虎也有失势的时候。“老虎窝里出狸猫――一代不如一代”体现了由盛转衰的变化。所以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要小看谁,也许你的周围就有下一个乔布斯或马云。

既然世事是变化的,我们就要对这种变化有所准备。如果你现在自感安逸,那就要当心了,因为危险总存在于安逸之中,古人就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说法;如果你身处困境,也不必自卑,只要你有一颗上进的心和改变困境的勇气,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

虽说“心态决定一切”,但没有切实的行动一切都是幻影。面对时事的变化,我们不仅要“居安思危”、“处乱不惊”,而且要付诸于行动,去利用变化的形势。居安思危者一定不能因循守旧,变化的存在为旧制的改革提供了机会,聪明的人会与时俱进,把握机遇。而处乱不惊者只有在“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了前进的道路,才可冲破困境,成为“乱世英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仅仅说明着时事的变化,而且蕴含着创造的力量。

(七)要勇气也要谋略

有人曾总结成功人士经验,提到成功的人需勇气和谋略皆备,古人评价一个人有才华也常用“智勇双全”的词语,可见勇气和谋略是成功的重要基础。而在现实中,很少有人两者皆备,或是“徒手打老虎――有勇无谋”;或是“秀才遇到虎――再吟诗也跑不脱”,光有才却缺乏勇气;或者是既没勇气又没谋略的随大溜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瓶颈,可是我们却总是不敢正视它。有勇无谋的人是鲁莽的,他们把谋略当作书生气的表现,所以有“与虎共眠――好大的胆子”;可精于谋略的人又却些勇气,生怕“兔子进虎穴――白送死”,一失足成千古恨;勇气、谋略双无的人总是那样没心没肺,只是嘴上功夫而已。要做到两者皆备,学会自省是必须的;其次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的谦虚心态,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事情;最后要努力突破自我,勇敢的人要学着“三思而后行”,谋略家学着放手一搏,随大溜者学着找到自我。

也许有中庸思想的人更可能皆备几种相对的品质,智勇双全者一定是最深刻的那一个,他既要考虑到问题的实质,也会该出手时就出手。有时,停顿正是冲刺的前奏。

(八)“名声”效应

在人与人之间还不熟悉的时候,“名声”是彼此了解的主要方面。当你已在众人面前树立了好的名声,它就会产生神奇的“蝴蝶效应”,使你获得丰富的人脉。相反,当你起初就给人以坏的印象,如果要挽回的话就有些困难,因为“老虎不吃人――恶名在外”。名声也会带来行为上的连锁反应,首先一个人的名声会为自己带来相应的伙伴,包括正气之友和臭味相投者;其次名声也会给人留下特定的心理暗示,比如老虎的凶恶已经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有些人宁愿做“老虎身上的虱子”,有些人打算“徒手打老虎”,还有一些人却是像“山羊见了老虎皮――望而生畏”。

名声在人的一生中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学会经营名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哲言;其次要行善行,世界上许多事都是相互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是善行的双赢结果;最后要明白包容和理解是增进感情、深入交流的重要前提,当我们微笑着承认了对方,对方也会对你多一份信任。名声是抽象的东西,可以改变。谁都会有失足的时候,但上帝疼惜真心悔过的人,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大家一定会被你的真诚所感动并重新认可你。

好的行为带来好的名声,好的名声带来好的机遇。“名声”效应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世中要为自己塑造好“品牌”,从而招得伯乐的赏识和众人的拥护。

四、结语

词汇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当我们赋予它更多的文化色彩后,它才变得绚丽多彩。生肖虎作为一种事物,当它被运用到语言文化中后,便被赋予了人的特性,反映出特定的民族心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注 释:

①禚柏红,郭俊峰.生肖虎(十二生肖与中国文化丛书)[M].济南:齐鲁书社,2005.24.

参考文献:

〔1〕禚柏红/郭俊峰.生肖虎[M].济南:齐鲁书社,2005.

〔2〕余寿军.虎啸空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十二生肖民俗文化丛书).

第5篇: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范文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虚虚实实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假仁假义/不是真心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孔明斩马谡——咬牙忍痛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孔明七擒孟获——以德服人

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孔明弹琴退仲达〔司马懿〕——好沉着/临危不乱

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生不如死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关羽开凤眼——要杀人()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

第6篇: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范文

[关键词]企业家;角色;角色的纯化

[作者简介]毕志民,河北工程大学,助教,江南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无锡214122;崔晨秋,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河北唐山063020

[中图分类号]F27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5―0060―03

企业家是现代社会中的强势力量,在他们身上闪耀着灿烂的光环。研究企业家对于我们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要真正理解企业家这一历史存在就要从它产生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而最早使用企业家概念的是经济学家,因此从经济学家的具体语境中分析企业家概念的含义和演化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这一社会角色。使用过企业家这一概念的经济学者很多,不过对企业家进行详细论述的则屈指可数。这也为本文能够采用历史方法和哲学分析方法提供了可能。因此,本文将采用哲学的分析方法从源流上对这一概念的演化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

从企业家概念产生的历史源流来看,在使用这个概念的众多学者中,虽然存在着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等多种具体情况,不过这个概念在经济学理论中表现出一个连续的倾向,那就是角色的纯化。在概念产生之初,企业家包含许多角色,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企业家概念被赋予了多种不同内涵。不过非常明显的一点是企业家这一概念的指定内容越来越清晰,它所包含的角色也逐渐减少,直至发展到后来只代表一种或两种。对这个特点的明确也将有助于人们更为清晰地理解现代企业家的职责,下面本文将从几个阶段对这一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一、角色纯化之初

在英文语境中,“Entrepreneur”一词的含义是:Person who organizes and manages a commercial un―dertaking,即从事组织和管理商业性事业或企业的人。而《新帕尔革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该词语解释作“某项事业的实施者”。从上述词典中的解释来看,企业家这个词语的指称范围相当宽泛,几乎大多数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企业家,而且企业家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甚至在远古时期就有了企业家的端倪。相对于具有稀缺性的企业家来说,这种意义上的企业家似乎又不好为人接受。所以我们要了解企业家这一概念的真正含义,就需要把它放入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

从既有的资料中来看,坎蒂隆是最早使用企业家这个概念的学者。他把许多角色都归于企业家这一概念之下。在他看来,企业家既可以是零售商也可是店主;既可以是租地农场主也可以是制造商;既可以是面包师也可以是屠户。“通过所有这些归纳,以及在一个有关一国全部居民的讨论中所能做出的其他许多归纳,可以得出这样一条原理,即除君主和土地所有者以外,一国中的所有居民都不是独立的;他们可以被分成两个阶级:业主和受雇者。”而且“一国中的所有交换与流通都是以这些业主为中介而进行的”(此文中的业主就是企业家,译者翻译为业主)。坎蒂隆用一个全新的概念来概括多种社会角色时可能是为了论述的简化,也可能是为了逻辑的严谨。他对这些角色的概括有自己的逻辑,而且这些社会角色本身也存在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经济生活中他们的收入都处在不确定性中。根据这个概念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工资的不确定,甚至连乞丐和强盗也属于企业家之列。虽然这时的企业家是许多角色的集合,但是坎蒂隆在一开始使用时就可以说已经具有角色纯化的倾向了.因为以“不确定性”为标准对一些角色进行归纳就是对其他角色的排除。不过他对企业家这一角色的指定的范围太宽泛,以致给人一种企业家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指定内容的印象。

亚当・斯密属于企图把这个角色纯化之人。当时斯密并没有清晰地把企业家这个社会角色同其他的社会角色严格区分开来,而且企业家在他的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很少并与许多其他角色混用。“第一种是国内商人和企业家像上面所说,有时因要仿效外国某种制造业,而勇往直前地,把资本投下来经营的。”“身兼企业家的地主,希望从改善耕作增加其收入,这种增加的收入,便是他们的利润。”但斯密已经注意到了企业家这一角色职能的特殊性,比如他曾经用“身兼企业家的地主”等来表述。这表明他已经意识到了企业家的独特之处,不过企业家在斯密的经济学中的地位还远不如其他经济主体。斯密的企业家观点影响很大,以致英国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把最早使用企业家这个概念的荣誉送给了他。

二、角色纯化之中

随着历史的发展,企业家这一角色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关键,他的角色定位也越来越明确。在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学者就是萨伊和马歇尔。萨伊对企业家做了明确的定义:“一般情况是:一个人研究规律和自然趋势,这个人就是哲学家或科学家;另一个人把前者的知识应用于创造有用的产品,这个人就是农场主,或是工厂主或是商人;又一个人在前两人的指挥下提供执行的力量,这个人就是工人。”据此,萨伊对企业家作了这样的定义:“企业家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去创造供人类消费的产品的人。”使企业家这个角色与其他社会角色之间的界限变得较为分明,这使得角色纯化的力度更为明显。这在企业家概念的发展史上可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过还不能说是角色纯化的完成时期,因为侧重点不同,萨伊的企业家概念还属于多种角色的集合体,因为这时的企业家既可以是农场主也可以是工厂主,还可以是厂商或商人。萨伊的思路和坎蒂隆还存在某些相似之处,不过这时萨伊眼中的企业家所包含之角色较之坎蒂隆来说已经少很多了。

从角色纯化这个角度上来看,马歇尔的企业家概念也处于这个阶段之中。马歇尔在正文中对企业家这个概念的运用不免会给人以困惑。在《经济学原理》的附录中,马歇尔给了一个近乎定义的论述,这也可以说是马歇尔对企业家的最明确的解释了:“这一名词来自亚当・斯密,而惯用于欧洲大陆,用它来指那些把企业的风险和管理看作自己在组织工业工作中应尽本分的人,似乎最适当不过了。”附录中的表述,基本上可以说是对以上论述的总结。这个结论基本上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环境设定,这有两个方面的规定,一是商业交往,二是在企业中(按照马歇尔的说法是在工业中)。企业家只有在企业中才能被称为企业家。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就是把企业家这个概念的指定范围限制在市场经济领域。其次是职能设定,企业家的职能在这个论述中也很明确,就是承担风险和负责企业的管理。最后是资格设定,前两个设

定是企业家的必要条件,但只具备了前两个条件还不是企业家,企业家应有一定的资格。也就是说,企业家应该是在活动中,能尽本分的人,而这个本分却又是有许多素质要求的。

马歇尔在使用概念之时,也意识到了企业家概念的特殊性,他将企业家定位为“角色”,且不是单一的纯角色,是多种角色的集合体。所以不同阶层的人、不同职业的人,都有可能是企业家。企业家这个概念还有一种独特之处,即它是一种历史的集结,不同历史时段的职能可能在同一历史阶段存在,一个人也有可能从一无所有变成成功的企业家。很难把某个人限定于一种角色,因为有可能他是一个商人,或者一个雇员,甚至一个小业主等。

马歇尔明确地提到了企业家的具体指定内容,并且以否定的形式对企业家所代表的角色进行了提纯。这时企业家的主要角色就是担当风险和管理企业,即企业家所扮演的角色是企业中风险的承担者和管理者。只要是行使这种职能或扮演这种角色的人就可以称为“企业家”。企业家不是劳动的直接雇主,也就是说,企业家和劳动的雇主所担当的是不同的职能,但是作为劳动的雇主的人不一定就不是企业家,因为作为一个实体的人可以担当多种角色,企业家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由此看来,马歇尔意义上的企业家和其他许多同时使用的概念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以实体“人”为同一基础的。

三、角色纯化之末

角色纯化之末也即角色纯化的完成,这个成就应归属于经济学家熊彼特。他继续对企业家所包含的角色进行纯化,直至只剩一种角色――实现新组合。熊彼特对企业家的要求极为严格:“不管是哪一种类型,每一个人只有当他实际上‘实现新组合’时才是一个企业家;一旦当他建立起他的企业以后,也就是当他安定下来经营这个企业,就像其他的经营他们的企业一样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这种资格。这自然是一条规则,因此,任何一个人在他的几十年的活动生涯中很少能总是一个企业家,就像一个工商业者很少能从来没有一个时刻是一个企业家一样,不管其程度是多么微小。”熊彼特对企业家概念界定的这样明确,内涵又是如此的狭窄,只有当人实际上真正实现新组合时才是一个企业家,而在一个人一生中,创新又是极为难得的。企业家由此就获得了不同于常人的特殊性。但是从事工商事业的人由于巨大的竞争压力,会不遗余力地去发现新的利润生长点,去实现新的组合。在这种意义上,企业家就成了利润的“狡诈”的工具。

熊彼特从概念层面对企业家进行了明确规定,并且从归纳层面对创新种类进行了枚举,这样便把企业家这一概念收拾得极其干净。企业家就是一种从事创新职能的单一角色,从这个角度上讲,企业家的角色纯化过程已经完成。人的职能化变为职能的人格化,企业家也就成了创新的执行者,成了创新的代名词。熊彼特对企业家的规定影响了许多人,把企业家定位为创新者也对我们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在创新已成为世界的共识,只有快速和高频率的创新尤其是原发性的创新才能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角色纯化的过程也是人们对企业家认识的过程,它本身是一种历时性存在。正如熊彼特所说:“小穆勒时代以前的大多数经济学家未能把资本家和企业家分开,因为一百年以前的制造商是一身二任的;自是以后,事态的进程肯定了两者的区分……早期的企业家不仅照例是资本家,他还常常是――在小企业,他今天仍然是――他自己的技术专家,只要是即使在特殊的场合也并不邀请职业性的专家的话。同样,他过去和现在都常常是他自己的买办人,他的办公室的头目,他自己的人事经理。”

第7篇: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范文

作为当前全球信息化军事革命的三位倡导者之一(另两位是前国防部长佩里和前参联会主席欧文斯),作为曾被美国政府奉为首屈一指的战略理论泰斗,马歇尔的隐退将对美国意味着什么?

“思想家”还是“保守主义者”?

1921年,马歇尔出生在美国底特律,后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49年,他加入兰德智库,进行核战略分析研究。1973年,在基辛格的引荐下,他被尼克松总统任命为美国国防部净评估办公室主任,从此正式进入五角大楼,逐渐成长为美国战略思想家中的核心人物。从尼克松到奥巴马,马歇尔经历了8任总统和13位国防部长,而他作为美国国防部顶级战略大师的地位从未动摇。自从担任净评估办公室主任以来,马歇尔一直是美国防务政策的重要架构师。

外界一般认为,马歇尔在军事战略上主要有三大建树。首先是准确预测了苏联的解体,其次是准确预测了新军事革命的到来,最后是预测中国在21世纪初将成为美国最主要的战略对手。美国权威媒体《华盛顿邮报》曾写道:“在国防部满是由腐败和暗箱操作的官僚组成的大海中,马歇尔是一个睿智而正直的孤岛”,可谓“五角大楼最不固守传统的思想家之一。”1977年,潜心研究苏联经济的马歇尔指出,苏联在和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已不堪重负,经济已濒临崩溃。基于此,马歇尔另辟蹊径,提出了以经济拖垮苏联的直指要害的政策。

对马歇尔的评价也不乏刺耳的声调。批评者指出,马歇尔并不像崇拜者所说的那样料事如神,相反,只不过是一个抱着冷战思维不放的保守主义者。《民族》杂志记者希尔沃斯特恩说,媒体报道的马歇尔的许多功绩并不真实。关于苏联解体的问题,直到苏联即将解体的1988年,马歇尔领导的一个委员会还错误地判断,苏联将成为美国未来20年的主要竞争对手。

不论赞美者和批评者的意见如何相左,有一点是双方公认的:马歇尔极为低调。这位老人惯常斜着眼睛注视远方,说话时音量很低,如同生怕吵醒别人一般。在一次讨论未来战争的会议上,马歇尔仅说了几句介绍性的话语后就陷入了沉默,眉头紧锁,双臂交叠,此后两天没说过一句话。因为沉默寡言,因为似乎具有无限的“原力”,马歇尔获得了“尤达大师”(出自电影《星球大战》)的称号。

“军事事务变革”思想横空出世

马歇尔十分关注技术的作用。他关注的不是武器装备中最先进技术的多寡,而是强调现代武器装备必须面向战争。在他看来,任何先进武器都不具有永恒不动的地位,包括核航母、主战坦克和最先进的F-22隐形战斗机等。在未来战争中,这些令美军引以为傲的武器将不再是主角,相反,它们更易遭到敌方袭击,高昂的价格定会给美军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

在马歇尔的“军事事务变革”思想中,有一点颇发人深省:如果不面向战场的实际形势,技术变革很可能成为死亡的陷阱。他敏锐地指出,现代战争已经是信息化时代的战争,美国应当进一步有意识地开发远程精确武器和能使美国控制战场信息的技术。例如,确立持续开发新武器系统的体制,加大研制远程战斗机、无人机、新式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力度,采购更多的系列空中加油机,尽可能采用潜艇等不易被锁定的武器。

他还提议,海军应该停止建造巨型航母,而是设计新型的轻型航母,并提高它们抵御导弹袭击的能力。此外,美军还应探索新战法,因为在不久的将来,美军将无法继续使用部署在世界各地的前沿基地。因此,应尽可能减少未来美军需要的援助,且不应在敌方导弹的射程之内储存太多军用物资。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常常是曲高而和寡的命运。由于“军事事务变革”思想过于激进,马歇尔被冠以“未来主义者”和“激进的变革者”的称号。核航母、F-22隐形战斗机等是各军种引以为豪的掌上明珠,马歇尔的否定深深刺痛了他们骄傲的神经;耗资巨大的武器装备生产牵涉多方利益集团,马歇尔的变革深深触动了他们依存的奶酪。另一方面,由于马歇尔没有任何从军经历,美军内部的一些高官对马歇尔的某些言论多持批评态度,认为其对军队的战略规划更多的是天马行空的臆想。

炙手可热的“净评估”

1970年,马歇尔以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的身份,为时任国家安全顾问的基辛格作了《美国和苏联兵力态势净评估》报告,首次提出“净评估”(net accessment)概念,并建议美国创建一种能够定期进行高质量净评估的机制。1971年12月,隶属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净评估办公室成立。1972年4月,马歇尔开始担任净评估组组长,当时这个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对美国和美国对手的态势做清晰的描绘。1973年,净评估办公室转隶至国防部长办公室,马歇尔任办公室主任。在很短的时间内,马歇尔为净评估研究方法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基础框架,而这个框架的基本特性都源于马歇尔早年在兰德公司的积累。

“净评估”是20世纪后半叶冷战时期权力斗争的产物,是美国国防部为适应军事平衡,分析和解决军事安全问题,以帮助决策者判断当前战略是否合理、未来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国家安全等,逐渐开发的一套国力评估方法。作为一个系统分析框架,“净评估”为决策者和战略规划者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估和分析,并通过分析方法、机构独立性,甚至马歇尔个人和他在国会、军工业、智库以及五角大楼中编织的“净评估”网络,对美国战略评估产生了巨大影响。

对于美国这样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国家来说,利用“净评估”评估外部的安全威胁、确定战略机遇期,是面对未来军事变化、政治和经济策略等要素的一个操作蓝图。因此,由马歇尔带领的智囊团,从全方位、各角度考虑和分析新出现的或将来可能威胁到美国的各个因素。在马歇尔的工作中,他采用很多方法对美国和美国对手的军事态势做清晰的描绘。例如,博弈论、场景规划和分析系统使“净评估”成为美国国防部内部采用的离散分析方法。马歇尔尤其偏好历史案例研究,由此分析出对国防安全发展有突出影响力的军事战略动态。即使是在和平时期,分析和衡量军事力量面临的挑战、评估军事实力的可操作性,也是美国的一项长期战略规划。

面对外部的安全威胁和挑战,作为五角大楼的内部智库,以马歇尔为首的净评估办公室,在为美国分析家和政策决策者制定出有效的国家战略核政策方面做出的成绩是有口皆碑的。40多年来,“净评估”机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净评估办公室和马歇尔本人已经将“净评估”机制的分析逐步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和科技等相关领域。这种大综合、跨学科的战略性评估所产生的“化合反应”,对美国的国家政治、美军的长期战略规划与军事的未来发展走向都会产生持续不断的影响力。同时,“净评估”也不仅应用于美国军方等相关部门,还积极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输出。

客观地说,马歇尔任期内的种种贡献是值得肯定的。如今,这位战略大师的隐退会给美国战略决策带来多大的影响力,我们无从知晓。但足以肯定的是,马歇尔这样的战略大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鼓吹“中国”

马歇尔另一个影响深远、颇具争议的战略思想是“中国”。苏联解体后,马歇尔将注意力从欧洲转移到亚洲,呼吁美国政府应同他一样完成思想上的转变。1999年,由马歇尔主持的研究报告《2025年的亚洲》指出: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所谓的“转型国家”,应当引起美国特别的关注。因为这三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政治制度都没有或者没有完全“西化”,都具备核能力,对于如何运用自己国力的意图也都不十分明确。因此,如何应对中国、俄罗斯、印度的挑战是21世纪初美国国防部、中情局等各重要职能部门工作的重点。目前,对美国安全潜在威胁最大的不是俄罗斯,而是中国,中国是头号“潜在挑战对手”。从国力发展看,俄罗斯国力日渐衰微,印度一时难成气候,而中国综合国力则蒸蒸日上,中国崛起的势头更为明晰;从政治制度看,印度是“最大的民主国家”,俄罗斯是正向“民主化”大步迈进的国家,而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三国之中惟有中国离“西化”标准最远;最后,美中之间还有一个潜在的引爆点――。

1999年,马歇尔发起了针对亚洲、特别是中国威胁的军事演习和评估分析。他说:“大多数美国军事设施在欧洲,但是欧洲眼前并没有冲突威胁美国的关键利益……这些威胁在亚洲。”马歇尔曾设计多次以中国为假想敌的美国军事演习。

《2025年的亚洲》还称,美国海军和空军应高度重视亚洲的海上战略。海军和空军应当进行编排配置,以对付将来可能受到的威胁,包括有能力摧毁航母等非隐形目标的远程精密武器。如果未来美国要维护自己在亚洲的军事实力,其潜在军事需要与当前的军力部署几乎完全不同,近程战斗机和重型坦克在亚洲将没有用武之地。所以,为了在未来亚洲战场取得优势,美军必须对现有的军队结构和武器装备进行大幅度调整,重点发展远程空中打击能力。“空海一体战”战略的初始概念也是源自马歇尔的军事战略思想。

马歇尔的“中国”颇有争议。专门研究中国军事问题的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波拉克评论说:“马歇尔的兴趣在于把一件人们都已理解知晓的事情倒过来,把各种理解混淆在一起,然后再找一个模式或可能性进行研究。他总是得出一些怪异的结论,不客气地说,简直就是‘自寻烦恼’。”波拉克还指出:“马歇尔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不能停止某种妄想,即美国将面临大的危险。当然你可以争论说,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是一件好事,但马歇尔绝不是五角大楼不可缺少的人物,他也不是什么万能的预言家。”

结 语

是五角大楼的导师,还是妄想症患者?无论是关于马歇尔的定位,还是其军事战略思想,似乎关于他的所有问题都存在争论,无怪乎同一时期媒体对他的评价截然不同。马歇尔现已94岁高龄,自世纪之交突然因媒体的关注而红火过一阵之后,关于他的报道如今极为稀少,他重又归于本属于他的一份平静。并且,一如既往,他对赞同和批评都不置一词。

第8篇: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范文

    费歇尔通过对劳动实践这一人类本质的分析,确立人类优越于动物的哲学人类学基础,赋予人类以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延伸自身能力的劳动工作形式,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但费歇尔富有创见的探索则是:这种实践融合了巫术的起源与功能,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是巫术活动,劳动等于巫术,劳动者等于巫师,工具就是魔棒。如此就形成“劳动一巫术~艺术”的三位一体,三者可以互相阐释,艺术的起源也随之得到理解。劳动本体意义仍然存在,但是与巫术的理解达成了内在的一致性,艺术的内在本质也就是劳动的巫术性。卢卡奇在《审美特性》中也如费歇尔一样分析从宗教、艺术、科学的统一体走向科学、艺术等高级形式的演变过程,而且认为人类最初的日常生活都与巫术相关。卢卡奇在清理弗雷泽、泰勒关于巫术的观念的基础上,接受了汤姆逊关于原始巫术是反映现实的一种幻象技术的观念。但是对卢卡奇而言,本体论的基础是日常生活,巫术仅是日常生活过渡到艺术的中介。②巫术活动与日常生活相关但是又超越了日常生活,孕育了艺术的审美发生。卢卡奇仅仅是把巫术作为艺术起源的中介,而没有如费歇尔那样把劳动视为巫术,进而把巫术视为艺术的起源、功能、本质,视为在人类社会的艺术中持续存在的实质。不过,他们都没有忽视人类的本质性力量的存在,这种力量的形成来自劳动,这应该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人类学基础。巫术既是艺术起源的问题,也是艺术功能的问题。费歇尔认为,艺术的功能是融合个体与集体的手段。

    人类欣赏艺术,是超越自己的特殊性走向完美,把自己与群体存在联系起来,使个体成为社会的人。艺术对自然施加力量,强化了集体的经验,它是个体回归集体的路径,从“我”进人“我们”。“艺术能够把人类从碎片状态提升到一种整体的有机的存在。”③在石器时代,图像不可能具有审美创造的快乐,是涉及集体的生与死,存在与不存在的问题。在巫术模仿仪式中,个体被同化到集体之中,生产的经验、性的经验、规则和义务都因此而赋予给年轻人,部落的年轻人在仪式中饱受折磨,甚至留下一生的创伤印记,最后与不朽的集体、与祖先融为一体。现代个体虽然摆脱了集体合唱,但是合唱的回音仍然回荡在个体人格之中。集体的因素虽然以“我”的形式主观化,但是人格的实质仍然是社会的,甚至最主观的艺术家也是以社会的身份而工作的。现代诗歌以语言来表达个体的经验是如此主观,以至于所有惯例被捣毁,与他人联系的纽带也被割裂,这似乎与诗歌的功能背道而驰,但是即使不可表达的最主观性的经验也仍然是人类的经验、社会的经验。即使当今最典型的艺术家的孤独情绪,也是一种社会经验。虽然这种认识与考德威尔的观点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费歇尔没有像考德威尔那样关注心理本能与集体融合的问题,而是从巫术的文化人类学意义来触及艺术作为个体与集体的中介的功能。费歇尔认为,虽然艺术的功能随着人类历史不断擅变,亚里士多德和布莱希特的艺术功能观是不同的,阶级社会的艺术的功能不同于原始时期的艺术的功能,但是在艺术中仍然有一种不变的真理,仍然能够在时间性和历史变迁中寻觅到永恒不变的价值。史诗被马克思视为非发达的史前时代的艺术形式,作为正常的儿童体现出永恒的魅力,超越了时间性。这种不变的永恒性的真理对费歇尔来说来自巫术形式的本质意义。

    在20世纪文艺理论、美学中重新得到讨论,在语言学转向的语境下人们对形式备加关注。但是费歇尔始终把形式与内容、意识形态结合起来,挖掘形式的意识形态性及其人类学的基础。一方面,费歇尔认为内容是形式的决定性因素。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形式是最重要的,质料屈居次位。在阿奎那看来,事情的秩序是最终的结构,秩序的观念是最终的原则。因而“形式等同于事物的本质,质料被降格于次要的非实质的地位”①。资本主义时代的艺术家也信奉这种观念。费歇尔反对这种形式决定论,认为虽然水晶在无机界中是最完美的形式,但这种形式不是形式的形而上学的原则的最终决定,而是为原子的特性所决定,水晶的原子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动态之中,运动状态影响温度,进而改变形式。因此,形式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暂时变化的结果。内容不断在变化,就突破现有的形式,创造新的形式,被改变的内容再一次得到稳定,这是内容与形式的动态关系。费歇尔把形式视为保守的而把内容视为革命的。在有机物世界,遗传是保守的,变化是革命的。在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即生产的形式是保守的,而生产力即所有社会结构的经济内容则是革命的。资本主义不言说民主的内容,而是言说民主的形式,事实上是为维护其永恒的统治地位。艺术形式主义不仅是艺术表达的问题也是社会现实的形式的问题,联系着意识形态的权力结构问题。不过,费歇尔指出,社会现实影响艺术形式不是简单化的,而是一个间接的过程。社会的、技术的、意识形态的因素是如何共同创造新的风格的?对此,人们难以得出准确的答案,因为社会现实如豪瑟尔所说的是复杂的综合体,具有从不同方面发展的可能。但是,艺术表达的需要和方式是受阶级控制的。观看和聆听的新方式不仅是精致化的感觉的结果,而且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艺术形式具有本质的意义。费歇尔指出,虽然内容决定形式,但是断言形式不在艺术之中,断言艺术所有问题直接联系着社会条件,这是对艺术本质的完全误解。不能从纯粹进步或反动的立场简单地看待艺术作品。费歇尔充分考虑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研究成果,认为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形式。他认为,只关注内容而把形式降格于次要地位是愚蠢的,因为“艺术是形式的赋予,只有形式才使一件产品成为艺术作品”①。费歇尔不仅认识到形式对艺术的本质性规定,而且深人阐述了形式的人类学基础。形式是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社会经验的凝聚,是控制自然的人类力量。形式不是偶然的、武断的、非本质的。形式的法则和惯例是人类支配自然的体现。在形式中,被传达的经验得以保持,伟大的成绩处于安全中,故形式是艺术和生活必需的秩序。要理解自然或社会现象,就必须探寻它们是如何存在的。社会产品的形式直接联系着其社会功能。“形式是社会目的的表达”,“形式是固定化的社会经验”。②一座房屋的比例和对称不是走向形式的审美意愿的结果,而是被材料的结构和造房者过去的经验所决定的,对称是能量均衡的表达,是原始人的经验的表达。形式在原始人那里体现了巫术的效果,作为巫师的人类通过类似性等方式控制自然,通过巫术方式影响现实。汤姆逊认为,图腾和禁忌是维护部落集体生存的植物或动物,随着生产力发展它们失去了原初的意义,但是形式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在人类历史中仍然保留着,部分被赋予新的内容。它们维护着传统的社会结构,保护着部落及其财产,调节着性关系。图腾和禁忌等巫术信仰产生了许多的形式。“只有认识到原始人把自己等同于以之为食的动物和植物,即等同于自然,只有意识到形式和形式的类似性对原始人的重要性,我们才能有希望理解那些不能理解的东西。”

    虽然费歇尔不完全认同现当代文化人类学家的观点,但他仍然充分吸纳了他们关于形式对原始人的重要性的描述。一个非洲部落的带有狮子或豹子的皮和头的泥像是最初的雕塑,其目的是以图像的方式支配现实,并不断走向精致化。巫术要求图像与模范对象达到同一化程度。最初的同一化是通过动物的皮和头,当没有皮和头又要制造图像的时候,巫术就来承担这一使命。原始人接受部分是整体的法则,把血视为真实的生命实体。非洲的科尔多番斯(Kordofans)这个狩猎部落相信,如果狩猎人把被杀死的动物的血倒进了巫术角里,那就完全控制了猎物。弗雷雷斯(肠。15Freres)洞穴是扮演巫术仪式的地方,巫师和他的助手是生产巫术图像的艺术家,他们使用可以获得的最有效的形式,最大限度与原物类似,‘他们的职责就是想象尽可能像的现实,越相像效果就越好”②。人类学的描述可以说明,早期艺术形式的起源的理解不是神秘的或形而上学的假设,而具有哲学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基础,具有超越现实与控制自然的力量以让人类能够得以生存与发展。可见,对费歇尔而言,艺术形式本质上具有巫术的意义,而且这种巫术形式具有传承性。形式具有极为保守的特征,当人们忘却原初的巫术意义时,仍然敬畏地依附于古老的形式:“所有词语形式、舞蹈形式、图画形式等曾经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现在仍然保留在先进的高度发达社会的艺术之中。巫术一社会的法则极为缓慢地淡化,然后形成审美的法则。”③诗人讨厌日常词语,但是诗人突然唤起长期掩埋在日常语言渣滓下的联想,把一块铜币变成一枚熠熠生辉的纯金。“诗歌的词不仅是客观的意义,而且具有巫术的意义。”④原始人借助事物命名来创造对象,并把对象视为自己。诗歌中的许多词语直接从“起源”中产生。一首诗的词语是充满朝气的、纯净的、没被沾染过的,好像浓缩了一个隐秘的现实。抒情诗是无用的、天真的,因为它不局限于明白晓畅的陈述而是依赖于巫术,因为它和词语打交道,因为它远远脱离了现时的习惯用语。

    诗人不使用日常交往的规范语言,“每个诗人渴求创造一种能够直接表达的完全新的语言,或者回归到‘起源’,回归到古老的、没有磨损的、具有巫术力量的语言的深度”①。诸多抒情诗给语言增添了从没听说过的新词语,发现被遗忘的词语,恢复普遍词语的原初而鲜活的意义。波德莱尔诗歌对城市的孤独的发现不仅把一种新的颤动带入了世界,而且在上百万人无意识适应这种体验的心灵里敲击了一串唤起共鸣的音符。为了产生这种共鸣,诗人使用了现有的语言手段,但是每一个词都获得了新的意义。这种新颖性在于诗中词语的辩证法、词语的交互性,也在于诗中的每一个词语不仅传达了内容,而且事实上就是内容本身,是一种自律的现实。诗歌中的每一个词语就像水晶中的原子,具有自己的空间:这构成了诗歌的形式与结构。“艺术作品的形式不仅是其内容的恰当的工具:它原本地、‘优雅地’解决了内容的困难,解决了艺术家对形式掌握的纯粹愉快的困难。形式始终是一种胜利,因为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因而审美的质性被转变为道德的质性。”②马雅可夫斯基使用新的节奏使得其《红军之歌》成为诗,获得自身的质性。

第9篇: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范文

关键词:模糊语言;脑筋急转弯

一、引言

目前对“脑筋急转弯”研究的文章还很少,“脑筋急转弯”和“歇后语”这两个术语在英语中也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有文章说,脑筋急转弯最早是日本人发明的:还有文章说,歇后语是我国人们从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本文笔者对此查阅了有关资料,试图找到有关答案。我们从英文对谜语(Riddle)的解释中找到了一点线索。Riddle:a deliberately enigmatic or ambiguous question requiring a thought-ful or often witty answers,a form of guessing game.译成汉语是:谜语是一种故意令人费解或者模棱两可需要细思妙答的问题,是一种猜测游戏。西方学者常把谜语分成两大类:描述性谜语(the descriptive riddle)和智巧问题(the shrewd or witty question)。根据英语对谜语的解释和分类,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谜语的核心是:一是提出问题,二是通过猜测回答问题,它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智巧性的。那么,脑筋急转弯(包括歇后语)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即巧妙地设问,机智地回答。如,英语谜语中有这样一句:What is the smallest bridge in the world?——The bridge of your nose.Bridge是一词多义,既可作“桥梁”,又可作“鼻梁”。译成汉语是:世界上什么梁最小?(答案:你的鼻梁)。英语这个谜语放在汉语里就可归于脑筋急转弯题。它利用词的多义(词的模糊性)容易引起的歧义巧妙地设问,企图让人跳进bridge(桥梁)的基本语义范畴的陷阱,然而,答案出乎意料的简单,指其模糊性最强的意义(隐喻义)。这就是脑筋急转弯和谜语的相同之处。再如,Why should you never tell secrets in a cornfield?——Be-cause there are too many ears in it.这里ear的基本词义是“玉米穗”,其隐喻义是“耳朵”,译成汉语是:为什么你不敢在玉米地里谈秘密?(答案:因为那里全是耳朵)。英语这则谜语在汉语里仍是脑筋急转弯题。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谜语发展为歇后语,即:In the cornfields,all the ears译为汉语是:玉米地里,全是耳朵(玉米穗)。歇后语结构上也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语面义,后一部分为引申义,使用的正是其引申义。为此本文可以大胆地说,脑筋急转弯和歇后语都是从谜语发展和演变过来的。尽管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但人类的普遍社会活动和心理思维过程有许多共同之处。脑筋急转弯不是日本人发明的,歇后语也不是我国的专利。谜语、脑筋急转弯和歇后语之间没有精确的界限也说明事物的模糊性普遍存在。

二、脑筋急转弯的特点和技巧

脑筋急转弯从谜语中分离出来,又有别于谜语,谜语的答案一般有一定的难度,如,非洲班图人有一个谜语,问:什么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太阳落山后三条腿走路?(答案:人)。谜语中所说的早、中、晚,可以理解为个人生命的幼年、成年和老年,又可以理解为人类进化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像这样深奥的谜语一般人就难以把它解释清楚。脑筋急转弯的答案异常简单,所以它以口语的形式出现,但又不同于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过程虽然是一个快速思维和表达同步进行的过程,但其特点是边想边说,边说边想。“有语慢慢说”正说明在口语交际中语速可以放慢,使思维意向由不清晰逐步向清晰转化,随着思维的逐渐清晰,语言选择也逐渐明朗,从而达到“话越说越明”的交际目的。脑筋急转弯突出一个“急”字、“快”字,这个“急”和“快”就是模糊语言。急到什么程度算急,快到什么程度算快,我们还要用一个模糊词“一般”来表达,一般要求“脱口而出”。脑筋急转弯的奥妙还在一个“弯”字上,在问题和答案之间有个弯,这个弯就是题面说的看似基本概念和一般常识,而答案则是引申概念和非常规知识,它利用一词多解,一物多音及非常规逻辑推理等,让人跳进陷阱,闹出笑话,闹出快乐。总之,脑筋急转弯的特点是以口语为载体,答案异常简单,在问题和答案之间有个弯,回答问题要求“脱口而出”,属于一种智力游戏,具有强烈的变幻性和趣味性。脑筋急转弯的技巧是通过对语音、语义、语法、文字、句子等模糊性的巧妙运用,利用人们的常规思维定势,预设陷阱,让人就突如其来的提问作出快速反应,在可能的多重答案中去寻找与特定语境最佳关联的最佳答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