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单相思的诗句范文

单相思的诗句精选(九篇)

单相思的诗句

第1篇:单相思的诗句范文

一、“互文”及其基本格式

什么是“互文”?所谓的“互文”是指在古代诗文中,古人为了避免词语的单调和呆板,增强语势,常故意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拆开,分别放在句子的两个地方而相互成文的修辞形式。

郭锡良先生在《古代汉语》中对此所下的定义是:“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其特点就是上下文互相呼应、补充。”

倪宝元先生在其《大学修辞》中对互文作了这样的说明:“‘互参成文’,即在表达上下文中各省去一部分有关词语,互相包含,互为补充,在理解时上下文有关词语可以互换,以补充省去词语的含义;‘合而见义’即前后相关的词语和各自省略的词语要联合起来理解,有关词语可以彼此相加,方能综合诗文的完整意思。”从以上两先生对互文特点的概括,我们可以看出其句子前后词语表达的意思比较隐含,又彼此渗透、相互呼应、互为补充。因此,我们在理解诗文意思时,要联系上下句,注意其相互拼合补充之处,才能使句子表达的思想完整。

郭锡良和倪宝元两位先生对互文特征的概括用语虽有所不同,但都从内涵上揭示了互文存在的两种基本格式,即“同义互文”和“互补互文”。

以下就两者的特点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1.同义互文

所谓的“同义互文”是指上下文句(或同一文句中的对应词语)对举成文,其文字不同,但其意义相同或相近,它们之间相互参照、相互训释。如:

(1)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不实外厩(李斯《谏逐客书》)。“充”和“实”都是“盈满”的意思,两者相互训释。

(2)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竭”与“尽”字不同而义相同,都是“竭尽”、“用尽”之意。 转贴于

从以上例子可见,运用“同义互文”这种修辞方式能避免用字遣词的重复,使行文生动活泼,富于变化而不板滞。

2.互补互文

所谓“互补互文”是指上下文句(或同一文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相互贯穿、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并常构成对偶形式,联缀而成完整的一体。如: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此句上下句相互补充,应译为:“(坟墓的)东西左右种植松、柏和梧桐。”而不能割开误译为:“(坟墓的)东边西边种着松柏,左边右边种着梧桐。”

二、互文的运用

从内涵分析,我们知道“同义互文”和“互补互文”是互文两种最基本的格式。然而,互文在古诗文中的出现是多姿多彩的,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互文现象,准确地注解互文的内容,我们从外延上将中学语文古诗文里的互文进行归纳得出,它常常以单句(独句)、双句(对句)、多句(排比)的形式出现,以下略举数例加以简单阐述。

1.单句互文

也叫独句互文,这类互文一般包含着两个结构,理解时要把句子结构中相关的内容调整后再译。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应理解为:“秦时汉时明月关”,即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

2.双句互文

也叫对句互文,理解时要照应前后两句,把相关的内容调整搭配理解后再翻译。如: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此句为互补互文,应理解为“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通”,即“枝枝叶叶互相覆盖,互相交错”。

3.排比互文

也叫多句互文,指三句以上的互文,理解时要整体照应,不能只单顾其中一句。如:

第2篇:单相思的诗句范文

教学内容:《古诗两首》之《江南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江南春》时,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学生抓住关键词并联系上下文解读了诗句的意思,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体会到杜牧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在慨叹:“放眼望去,南朝众多的寺庙楼台,现在还有多少掩映在烟雨迷蒙之中呢?”就在这时,突然有学生就诗句末句的标点提出疑问。

生:“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多少”这个词可以看出,诗人不清楚楼台的数目,要问大家,可这里为什么用句号而不用问号?

师:对这个句号显然你有自己的思考,问得好!谁来解答?

(学生纷纷发表看法)

生:我同意他的观点,我也认为应该用问号更准确些。因为作者明明就是在发问。

生:我不这么认为。杜牧是晚唐杰出诗人,与李商隐一起被称为“小李杜”,诗句中标点符号的运用肯定是经过仔细推敲的。

生:这不一定,你太崇拜名人了。名人也会犯错的!

师:到底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呢,还是请同学们再次用心读读全诗,仔细体会判断。

(一番潜心阅读后)

生:应该用句号!诗人此处并不是想问出楼台的具体数目,只是发表自己的感慨,意思是感叹晚唐统治者广建佛寺,求神保佑是没有用的,因为南朝的教训就在眼前。

生:大家都知道要联系上下文才能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诗句更应该这样。不能一见到诗人写了“多少”就以为一定是疑问的语气,就要用问号。

(一席话说得大家频频点头,我也向发言的两位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哪知,又有学生提出了新看法。)

生:我认为这句诗最准确的应该是用感叹号!这样更能清楚表达诗人在大好春光中,面对被烟雨包围的寺庙所产生的想法。

(一听此话,学生们刚刚松弛的大脑又高速运转起来。)

生:表达强烈感情就应用上感叹号。

生:我还是认为该用句号。前两句诗人描绘了千里江南明媚的春光令人陶醉,这后两句诗也是想告诉我们,那掩映于迷蒙

的烟雨之中的佛寺,看起来别有一种朦胧美。

生:前两句诗展现了那么美丽的江南春景,流露出诗人的热爱赞美之情。如果要用感叹号的话,岂不是全诗都要用感叹号

了?(生皆笑)

生:我也觉得用句号好一点。当时诗人处在封建时期,皇帝高高在上,老百姓没有说话的自由。皇帝要兴建寺庙,老百姓是不能反对的。因此,诗人只能借写景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否则会惹来杀身之祸的。(学生自发鼓掌)师:你们真不简单,不仅能联系前面两句诗,还能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问题!刚才的讨论很精彩!同学们,古人写诗文不用标点,古诗也不是像现在这样分行的,而是连写的。诗有韵律,一般都有固定的停顿,一个停顿就称为一句。到了现代,为了便于阅读,于是就出现了加标点符号的诗句。同学们对古诗中的标点符号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只要合情合理,你的见解就能让大家信服。现在,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感悟这诗句里包含的深意!

二、反思

课上,学生就一个标点引发的质疑带给我莫大的惊喜与震撼,让我看到了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课堂所呈现出来的勃勃生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在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一诗句的解读中,学生们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发现意识、探索精神。他们关注了语言文字的细节,紧扣末句诗的标点符号,反复推敲斟酌。伴随着学生质疑――解疑――再生疑――释疑的探究过程,课堂流程波澜顿生、曲折有致。从对“多少”一词的敏锐捕捉、反复咀嚼,到“要联系上下文才能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诗句更

第3篇:单相思的诗句范文

jīn lǚ yī

金缕衣

dù qiū niáng

杜秋娘

quàn jūn mò xī jīn lǚ yī , quàn jūn xī qǔ shǎo nián shí 。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huā kāi kān zhē zhí xū zhē , mò dài wú huā kōng zhē zhī 。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2 金缕衣古诗的意思

劝你不要顾惜用金钱织成的华丽衣裳,而应爱惜少年时光。就像那盛开的鲜花,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第4篇:单相思的诗句范文

可以说,在小学的各个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从低年级段开始,便明确要求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而到了中、高年级段,这种能力和要求也不断地在提高与深化。在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一下在古诗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对情境的想象。

小学课本中,所选取的古诗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写景状物的诗,当然其中也有少许篇幅的叙事或抒情性的作品。这些诗,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了祖国大好山河的风光美景,或一年四季不同时节、不同地域的面貌,绝大多数都是经过遴选的名篇佳构、传世之作,这些诗篇中包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思想,需要学生深入到诗文所描绘的境界中,才能更加真切地领略到其中的韵味。

比如,杜甫的《绝句》一诗中,仅仅只有二十八字,却形象鲜明地描绘出了初春时节乡村一隅的景色,在这短短的七言绝句中,诗人写出了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门、船等诸多的景物,并有黄、翠、白、青等到多种颜色,以及鸣、上、含、泊等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可谓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容量确实是很大的,读后让人如同身临其境,与诗人一起走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色美景之中。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初步阅读和感知的基础上,将景物在大脑中想象组合成为一幅实实在在的图画;或者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教师的朗读,边读边浮现画面;或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所描述的景色说给同学和老师听;还可以在学完之后,动手将诗中的景物用一幅简笔画或水彩画构勒出来。这些做法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将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其透过表面的文字深入到诗歌所呈现的意境中去。这幅画面中,有着不同的事物,但它们不是单独的互不相联的个体,它们共同地组成了这幅画面的有机整体。

当然,有的诗所描绘的景色,意境是十分深远的,单凭一两幅静止的插图是难以毕现的,必须让学生调动自己的大脑去展开想象和联想,才能领悟到其中的意境。比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一首送别诗,特别是后两句所描绘的景色,意境是十分深远广阔的,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景:李白站在黄鹤楼上,望着挚友孟浩然坐着的一叶扁舟,在烟波浩渺的长江之上,顺着悠悠的江水,越行越远,一直地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诗人却茫然地伫立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如此,诗歌外在的画面和内在的意境,必然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进一步的彰显和再现。

二、对情感的想象。

“诗言志”,每一首诗都是作者为了表达一定的情感而作的,不论是写景诗,还是叙事诗、咏物诗、离别诗、怀乡诗等,都包含着诗人特定的情感和态度。由于诗的篇目字数的限制,以及古诗用字讲究精炼的特点,绝大多数古诗在表情达意时都十分委婉含蓄,对于理解能力本身还很薄弱的小学生一下子是很难以感悟到的,必须加以想象和体会,才能领略到。

在古诗中,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悉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那种直抒胸臆的风格并不多,即使一向以狂放豪爽而著称的李白,他的一些诗在表情达意上也是十分地含而不露,让人猜度的,如在他的诗《早发白帝城》中,诗人获罪被流放,不料中途又被赦免,可以说是兴奋之至的,但屡遭不幸的诗人此时已经不再放纵情感了,只是在他的诗中我们能够触摸到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带着浓厚的情绪色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诗人出发时的天气晴朗、朝霞满天,行船时顺水顺风,途经三峡时,两岸原本悲哀的猿猴啼声在诗人听来竟也十分地动听处感受。从中我们不难感受诗人逢喜事精神爽心情,而“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句,表面是写行船之快,实际是写诗人的心情之欢快,这些都需要学生细细地想象、玩味才行。

三、对道理的想象。

不少古诗中都有一些千古传唱的名言佳句,这些句子虽然往往十分的精短,但却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给人以启发和思考,蕴含着一定的哲理或思辩色彩在其中。这些诗句需要学生做细细的品味,方能解读到其中的真谛。在低年级的教材中便安排了《锄禾》一诗,这首诗教育学生要懂得劳动人民劳动的辛苦,从而培养从小勤俭节约的诗,诗的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便是带有劝喻说理色彩和名言警句的意味,极易使学生联想到自身;而《登鹳雀楼》一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同样也是揭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

第5篇:单相思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诗歌鉴赏 深层次 解读

笔者最近观察了江苏十年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从选材、考点及答题等方面,发现了如下现象:1.选材严格依照《考试说明》,以唐宋作品为主,诗选唐,词选宋,且诗为近体诗,词为小令、中调。只有两次例外,且所选诗词无论篇幅短还是长,都是内容浅显易懂、主题明确之作,体现了“浅显”要求。2.考点是把握诗歌内容,领悟思想感情,赏析表达技巧。3.设题的角度切入口较小,命题指向都比较明确,且所给答案都比较简洁明了。如此看来,高考诗歌鉴赏的总体难度不大,遗憾的是每年的得分率都很低,笔者结合最近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情况分析,发现学生的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重做题不重考点归纳。很多同学在复习备考时,只注重做题,而不注重对各种题型、考点的归纳。误区二:重自我感觉不重命题意图。高考所选诗歌材料在思想内容上大多是积极向上的,这很容易导致考生在体会这些内容时拔高原有主题,答案呈现大而空的毛病。有的学生甚至连题干都不能领会清楚,竟然凭借自己的感觉盲目答题。误区三:重字词不重整体把握。很多同学习惯于在鉴赏诗歌时只注意从一词一义去理解,只从字面上进行简单的附会性理解,不知道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抒发的是什么感情,而命题者常常抓住这种“望文生义”的毛病设计题目。

二.如何去深层次解读诗歌呢

首先,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其次,可以从诗歌的题材类别入手。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即事抒怀诗等几种类型。这些诗因为题材相同,大多情感相近、手法相似,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

最后,我们还可以借助于一些辅助方法来理解诗歌。

1.把握标题信息,带着标题去读诗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当然,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带来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使我们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以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为例,通过这个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时间是中夜(半夜),地点是西园,事情是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我们不禁要猜想:作者为什么半夜时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诗中首联“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点题)标题里有月,颔联有“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颈联“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尾联有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作者很寂寞。那么,作者为何会寂寞呢?再联系背景就知晓了。带着对标题的疑问,我们读懂了该诗。

2.读正文

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这一环节是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为基础的,不过,方法上懂得结构章法还是很关键。

以近体诗为例:绝句的前两句写景,是次要内容,后两句抒情,是主要内容,其中第四句最重要;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有的诗还讲究起承转合。再来看看词,上片写景,是次要内容: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下片抒情,是主要内容。

3.挖掘暗示信息

诗歌中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信息,如注释和题干等,这些信息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注释的暗示。高考所选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有时介绍疑难词语、地名,那是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考生本诗的思想主旨;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考生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考生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题干的暗示。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如借助2011年高考江苏卷诗歌题(1)(2)两题的题干语“开头四句对李白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颈联)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基本可以确定本诗的“构思脉络”。

第6篇:单相思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时代背景;创作风格;思想情感;风格和意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中国是个诗的王国,古典诗词是丰厚博大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古人的喜与忧,憧憬与希望,理想与追求,都深深地蕴含其中。在古诗词的长河里徜徉,我们领略到李白的潇洒飘逸,感受到杜甫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体会了东坡的旷达豪放,还为易安居士掬一把辛酸的泪。对中学生来说,不仅要积累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还应当了解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近几年在中招考试中考查古诗词阅读的试题越来越多,为了加强中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的兴趣,更多的汲取古代文化的精髓,了解一些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要想鉴赏古典诗歌就需了解一些有关的古诗歌的基础知识:

一、掌握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诗歌”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诗歌包括诗和词,狭义的只指诗。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诗的基础知识。

(一) 诗

我们这里说的诗,指的是中国古代诗歌(狭义)。

1、 诗的种类。古诗根据情节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根据表现手法,可分为现实主义诗和浪漫主义诗;根据题材,可分为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等;根据格律,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2、 近体诗的押韵、平仄、对仗

【1】押韵: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押韵又叫压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多个字放在不同句子的同一个位置---------一般是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2】平仄:古人把四声分为平声和仄声,简称平仄

【3】对仗:诗词中的对偶,也叫对仗,就是把同类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可以是句中自对,如“风急天高”;也可以是两句相对,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二) 词

词的种类:词最初叫“曲子词”或“杂曲”。词的形式是长短句,全篇的字数、句数,乃至每句的字数、平仄都有一定的规则。

二、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1、理解所学作品字词原有的意思,对学生来说教容易,因为通过课文注释和教师讲解都会很清楚。许多学生往往容易满足于此。其实这只是作品的表层意思,离真正的学好还相差甚远,因此必须再深入一步。

2、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该诗的写作背景十分重要。因为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及创作背景,才能深入理解其思想情感的内涵,从而进入较深层次的理解。

在了解和掌握了一定诗歌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来谈谈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的一些技巧:

一、正确理解词句,品味表现力机强的词句

回顾近几年的中招试题,正确理解词句一直是诗歌鉴赏的一项基础要求。正确理解词句首先要求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境、背景分析原则,其次要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和词性,有时还要注意词句的修辞。

二、准确把握形象理解思想内涵

诗歌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而形象又常常蕴藉了作者的情感。准确分析形象意味着我们应该能分析诗中的景物特征和人物特征。,凡此都说明准确把握形象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地位。

三、鉴赏表现手法

这是一个庞大的阅读知识系统,它包括诗歌的整体写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具体运用情况,也包括修辞手法的判定及其效果分析以及联想、想象、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的识别等内容。这是对古诗写作艺术技巧的赏析,也是中招必考的能力点。以下试分论之。

1.整体结构的把握

诗歌整体结构的把握既涉及诗歌写作的构思,又涉及诗歌即景抒情。由事转议等常见的结构方法。阅读时我们不仅要注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写法,还要注意诗歌意义单元的划分。结构上的总结与前后照应等内容。

2.表达技巧的赏析

用典、想象(虚实)、衬托(正衬、反衬)、 动静结合、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描写的角度与层次等均可作为表达的角度去赏析。

3.修辞手法的分析

古诗词曲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

诗歌中常用的比喻、拟人、对比、起兴、夸张、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我们不仅要能准确地识别判断,而且要能分析其效果。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的体会诗词的意境,感悟诗歌的艺术形象,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要求我们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并作出准确的识别判断;其次要求我们能结合修辞运用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其效果。比如比喻,我们不仅要熟悉比喻的定义、类型,而且要能分析比喻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要能分析运用比喻所带来的更为形象生动的修辞效果。

此外,联想、想象和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既是诗歌写作常用的,还是鉴赏诗歌必需的知识,在平时阅读鉴赏训练中要多加体会。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正是借助了象征艺术手法的运用,才为后人津津乐道。

四、把握思想情感、主旨、风格和意境

1.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

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主旨往往依附于诗歌所写的景物与人事,所以我们在分析时,不仅要注意诗歌所写的景物特征和人事性质,把握情由景出,情由事生等普遍性规律,还要注意诗歌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借古讽今、用典等手法的运用情况。

作为指导者,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归类:

如古诗词中常写内容:军旅、送别、思乡、游历、怀古、爱情

常表达的主旨:爱国、忧民、伤时、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寄情山水、怀才不遇的伤感、归隐田园、时光易逝的感叹

常选择的意想:花草、风雨、山河、鸟兽等

常见的手法: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动静结合、虚实相应、以小见大、政策面描写、对比烘托、典故的应用等

语言风格:简洁洗练、淡雅自然、华美瑰丽、豪放飘逸、沉郁顿挫、雄健浑厚、苍凉悲壮等

2.把握作品的风格和意境

欣赏古代诗歌的风格和意境是较高的要求,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艺术素养各不相同,也就形成了他们各部相同的艺术风格。

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诗词曲的意境又是诗词曲肩上的最高层,它可以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诗词曲的艺术境界。领会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

至于意境的分析,我们要把握意境的种类:如清雅幽静、孤寂冷清、明丽清新、萧条凄冷、宁静和谐、欢乐祥和、雄伟壮观等。

第7篇:单相思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李白诗歌 主导风格 豪迈奔放 飘逸若仙

李白是盛唐时期的天才诗人。要说盛唐诗人的诗体、个性特点、诗的风格在谁身上展现无遗,当数李白。李白的诗豪放、飘逸,艺术个性鲜明,可谓是历史长河中独一无二的。

一、性格方面

李白生于盛唐时,他从幼年开始,文学、奇学、百家杂学,没有一项是他没有学过的。对于他来说,有三种思想对他影响十分深刻。这三种思想是儒、道、侠。他一直都希望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然而这一远大的政治理想却一直都未实现。李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奋斗了一生,至死不渝的政治思想是“安社稷、济苍生”。

而道家思想对于李白来说也是深受其影响的。李白在政治上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抑郁愤懑的时候,道家的思想对他起到了主导作用。然而天才诗人李白尽管满腹诗情,满怀豪情,但是他的一生事事不得意,因此道教就会影响且伴随他一生。

三种不相容的思想在李白身上展现。在功名成就之后,拂衣而退,过着那种悠闲飘逸的生活。在仕途遇到阻碍的时候,他既非常的气愤,又具有宽大的胸怀,依然放弃仕途生活,投入田园生活。他的内心对社会非常不满,对统治阶级非常憎恶,但是,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对抗统治阶级的,在苦闷中,他毅然选择了放弃,开始过一种田园生活。因此,在他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痛恨,也有平静和狂放,他自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正是这三种思想在他身上刻上的印痕,让他拥有了这三种思想的精华,在诗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给诗融入了新的元素,让诗句有了更加根深蒂固的豪迈和飘逸。

诗人李白放纵不羁、豪迈的个性色彩完全体现在了他的诗中。李白那傲岸不屈、放荡不羁的个性和充满自信的心态,充分地在气势奔放、意气凌云的诗句中表现出来。《月下独酌》这一诗,体现出他的孤寂。他有才,但是无处施展才华,他对这个社会非常痛恨。他空有一腔的才华,但是,又有谁能够欣赏,又有谁会发现呢?于是,他一个人独饮,和月亮一起喝酒,只有这一轮月亮可以读懂自己的心。他无助、他寂寞、他无奈,只能把这一心情向月亮诉说。在这样的境遇下,他没有消沉,仍然表现出豪情万丈,思想仍旧放荡不羁。

二、内心情感方面

李白内心世界经常处于剧烈的矛盾冲突中,这是由于其复杂的思想性格、“功名身退”的最高理想所影响而产生的。而在李白的诗歌中这种独特的个人情感体现得非常活跃,使诗的感情强烈,富于变化。比如,《将进酒》这首诗就如同大海,刚开始风平浪静,波光粼粼,非常平静,但是,随着风动,水面上掀起了层层的波浪,再后来,风起云涌,波浪一层接一层,掀起了波涛,汹涌澎湃,最后,又陷入了异常的平静。这首诗给人的感受就是急缓相间,急中有缓,缓中有急,让读者既有感情的澎湃,也有感情的平静,这就是李白性格的体现――豪放和飘逸。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情万丈,到“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借酒浇愁,情绪一落千丈,这是他受到连连的挫折的打击,思想陡然转变。 诗从头到尾运用了比兴、比喻、反衬的手法,从一开始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到政治前途出现挫折以后,由“悲”到“欢”、“乐”、“杯莫停”,诗人的情绪陡然转变,形成一个大逆转。然后,在酒酌正酣中将“与君歌一曲”表现出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诗的情感从刚开始到此时狂放至极,似乎已经结束了,开篇的“悲”相互结合,然而,最后突然又迸发出了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正是作者强烈的思想,让诗有了浓浓的情感,使诗人的思想更加情绪化。当诗人处于顺风的时候,表现出豪情壮志,当诗人处于逆风的时候,表现出借酒浇愁,对黑暗社会无比痛恨。

三、诗歌技巧

(一)李白诗歌的诗体

李白的诗作非常多,很多的诗都流传很远,就像一股涓涓细流,流淌在人们的心田,让人吸取它的甜美,享受作品所带给人们的精神境界。他的诗作所使用的诗体也多种多样。七古(包括七言乐府和七言诗行)和绝句是他运用最多最出色、贡献最大的诗体。当时最自由的诗体就是七古和绝句,是李白诗体的首选。

绝句的体制短小,而贵在含蓄自然。然而李白的绝句里面完完整整地表现出了那种豪爽性格、率真情感、洒脱气质,体现了那种清新飘逸的感觉,诗人畅游自然,拥抱自然,将日常琐碎生活的感悟大多数都写在他的绝句中。就像《静夜思》,这首诗就简简单单的四句,一共20个字,每个字都不多余,每个字都不能少,真的做到了言简意赅。为什么李白的诗句那么简单,但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那就是因为,在他的诗中融入了感情,是他多年来对生活的体验。这首诗运用的是五言绝句,简单明了,让人感受到一气呵成。这首诗没有华丽辞藻,但是,却在世间流传很广,其原因就是融入了情,让读者产生了共鸣,使读者深深地感受到那种思虑之情,感受到那种游子思念亲人的心情,此景此情,让人回味无穷。

又再如《宜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一诗,诗人的豪迈情怀展示得非常到位。诗歌从一开始到结束,抒发出一种浓厚的情感。特别是,诗中的那种重叠的字词,更加显示出那种情感。此外,在这首诗里表现相当突出的语言风格是自然与豪放的和谐组合。

李白的诗中总是给人以惊喜,让人看到他跳跃的思想。他的情感极其强烈,具有非常强的冲击力,让人感受到无穷的震撼。所以,当用平实的语言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时候,就用一种夸赞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比如,在《望庐山瀑布》中,他看到大好河山,心里顿生热爱之情,内心思绪澎湃,就如同汹涌的波涛。所以,就写下了“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情壮语,充分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再如 《望庐山瀑布》、《蜀道难》、《庐山谣寄卢侍御虚》,在这些诗中,更多地展现出他最纯真的思想,他内心思想澎湃,在这些诗中尽显无遗。他的思想具有飘逸性,他的性格随意和开放,这就给他的诗注入了豪放的元素,让他的诗中永远有抒l不完的激情,永远充满活力。不管是在逆境中,还是在顺境中,都是那么的饱满和热情,都显示出无穷的力量。

(二)李白诗歌的句法

对于李白的七言诗而言,他在诗中更多地运用了散文的格式,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就像天空漂浮的白云,思绪想到哪里,笔锋就写到哪里,根本不去考虑格式,比如《蜀道难》和《将进酒》这两首诗,它主要的格式是七言,但是里面又夹杂着很多其他格式,因此,看起来非常杂乱,就像一丛丛杂草,但是,细细读起来又觉得铿锵有力,感受到力量十足,思绪飘扬,李白豪放和飘逸的性格在诗中得到了最完美的展示。

对于近体诗而言,它对格律有很严格的规定,然而,在李白的诗中却非常少地使用对仗的句子,没有一定的格式规定,显示出自由、开放的特点,诗句非常的自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想用什么格式就用什么格式,没有严格按照诗体格式来写。他的诗非常的自在,也非常的清纯,就像出水芙蓉,透露着一种天然之美。在他的诗句中很少使用对偶句式,他的诗歌更加显示出自然飘逸、无拘无束的特点,比如,我们从小就非常熟悉的《赠汪伦》和《静夜思》等诗,它们虽然看着简单,但是蕴藏着真理在里面。这些诗非常的亲切,信手拈来,一气呵成。诗中都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背景,通过非常平凡的小事,让人感触颇深,给人无穷的回味。同样,李白的律诗也往往不拘于对偶,别有一番风味。就像五律中的《送友人》,应该用偶句的地方不用偶句,不应该用的地方偏偏用了,离别的悲痛却体会得真真切切,率性为之,语言流畅,无拘无束,行云流水,让诗歌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如此可以得出,在隋唐这个特定的时期,为李白的性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其主要诗风的内在土壤的是他那洒脱不羁的气质和傲世独立的人格。而李白诗歌情感表达得十分浓烈,极富感染力,悲喜异常强烈鲜明,又都是他豪迈奔放、飘逸如仙的性格的真实写照。因此,李白的个性魅力和诗歌的风格交相辉映,放射出夺人的光彩,展现了诗歌艺术的无穷活力和朝气,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这就是李白的诗歌之所以流芳百世、独一无二的原因。李白诗歌代表了唐朝的特征,是对唐朝文化的反映,也正是唐朝肥沃的土壤孕育了李白的性格,让他的诗歌彰显出无穷的魅力,给世人留下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尹爱荣.豪放飘逸 飞扬个性――论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117-118.

[2] 仝建军.谈李白诗歌“豪放飘逸”风格的成因[J].考试周刊, 2011(53):32-33.

[3] 李向阳.论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12-13.

第8篇:单相思的诗句范文

一、以数字扣题

就是通过特定的数字来紧扣题旨,从而达到题和诗浑然相融的艺术效果。如唐代齐己和尚的《早梅》诗:“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此诗一开头即用对比,写了因天寒地冻,花草树木皆已凋折,唯有梅花“孤根独暖”,在深雪中傲然独放。“一枝”是此诗极为精彩的一笔,数字“一”的使用让所咏之物更紧扣诗题《早梅》之“早”:梅花先于百花开,此谓“早”;而这“一枝”又于众梅之先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之不同寻常。《唐才子传》中记载,齐己曾拿这首诗向郑谷求教,原诗的这一联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由此可见,“一”为此诗画龙点睛之笔。

再如明代伦文叙的《百鸟归巢图》:“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尔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初看此诗,似与诗题不符,其实是数字之中蕴含无限理趣:此诗首句一只加一只等于两只,次句三乘以四,加上五乘以六,加上七乘以八,共九十八只,两句之和正好等于一百只。因此这首诗初一看来诗不对题,实则诗题暗合,天衣无缝,数字之趣让人忍不住拍手叫绝。

二、以数字写景

就是利用数字来铺陈事物,描绘特定的景致,营造特定的意境。这样的诗句其实很多,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等等,都仅用寥寥几个数字,便描绘出了意境优美的特定景象,并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不过,用数字来写景的绝作恐怕还得数宋代邵康节的一首五绝:“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此诗连用十个数字,就给我们点染出一幅清新明丽的乡村美景图。并且用数字的递增来展开画面,使烟村、人家、亭台和花层层推进又融为一体,可谓构思精巧,妙不可言。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一首《咏雪》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看不见。”此诗在构思上虽不够工巧,但通过从一到万十二个数字描摹出一幅大雪纷飞的莽莽景象,倒也纯朴自然,充满了乡土气息。

三、以数字抒情

就是通过特定数字的铺陈或对举,来抒发作者心中浓郁的思想感情。如李清照的词《一剪梅》中的下阙:“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处“一种”与“两处”对举,由自己写到对方,现出两情相牵,融洽无间,从而抒发出诗人对丈夫浓郁的相思之情。再如大家所熟悉的贾岛《题诗后》的前两句:“三句两年得,一吟双泪流。”“三句”与“两年”对举,“一吟”与“双泪”对举,从而抒发出诗人苦苦觅诗之后的悲喜交集之情。

不过,更妙的当属下面这首巧用数字的陈情诗:“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这是汉代才女卓文君写给丈夫司马相如的一封信,此诗妙在通过数字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铺陈,抒尽了自己对丈夫相思相恋又相愠相怨的复杂感情,应是思妇诗中的绝唱。

四、以数字寓意

就是用特定的数字来寄寓诗人内心难以言传的深意。先看清代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此词作于作者御驾亲卫途中,初看是写故园乡心,实则通过“一程山”、“一程水”与“一更风”、“一更雪”交织中的跋涉之苦,显露出对护卫生涯的厌倦,四个“一”字使这种厌倦之意于若隐若现中悄然而出。

传说宋代吕蒙正对贫穷现象十分愤慨。有一年,他别出心裁,创作了这一副由数字组成的春联。上联是“二三四五”四个数字,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但缺“一”;下联是“六七八九”四个数字,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但缺“十”;横批是“南北”两个方位词,则少“东西”二字。用谐音读出来,就是缺“一(衣)”少“十(食)”无“东西”。联语奇巧,借数字寓意,幽默有趣中嘲弄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揭示了人们缺衣少食的现状,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懑。

不过,最绝的恐怕还在后头,“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怨家,言去不回;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种相思一撇消。”这是宋代著名才女朱淑真的绝笔词,初看并无数字,但这是一首诗谜,谜面是十句话,谜底即是从一到十的十 个数字,第一句“下”失落了“卜”乃是“一”;第二句,“天”没有“人”就成了“二”;第三句,“王”去掉中间的一笔竖直,当然是“三”;第四句,“詈”下半去除“言”字,只剩下“四”;第五句,“吾”失了“口”为“五”;第六句,“交”字没有下面交叉的撇捺就是“六”;第七句,“皂”字上部一“白”扔下不管,无疑是“七”;第八句,“分”字分为上下两半,“刀”抛开不用,遂成为“八”;第九句,“仇”旁的“人”不要,为“九”;最后一句,“千”消去上面一撇,只有“十”字。谜底依次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通过这十个数字从小到大的递升,其所寄寓的对丈夫重利轻情、另寻新欢的怨愤之情也由淡到浓,由弱到强,写得悲愤凄绝,确为千古绝唱。

第9篇:单相思的诗句范文

一、 感知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接受符号信息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所谓顺应,就是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适应对新的信息的吸收。古诗的语言属古汉语范畴,与现代汉语相比,有它特殊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句子形式。小学生初步接触古诗,其同化和顺应都有困难。

小学生感知古诗语言,遇到的问题有:其一,一些词汇所表示的事物现代少见,或者不见。如有齿的屐、踏歌,学生理解有困难。其二,古诗中一些词汇的意义和现代语有很大的差别。小学生大量接触的是现代汉语的词汇,初步形成了理解现代语汇的心理图式。只有弄清古诗词汇和现代语的对应关系,才能实现同化。具体做法有:表示古代事物而现代生活中不见或极少见的词,古今词义迥异的词,如"屐齿"、"踏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等,由教师直接解释。如果要求学生自己捕捉词义,这对他们要求太高,不容易理解准确,反而起消极作用。古今词义相近的词,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解释,如《暮江吟》,让学生边阅读边查字典,试验结果,学生理解词义基本正确;有的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找出和单音节词相对应的双音节词,如"王师并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定""无",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

在句法意义方面,古诗使用文言句法,加上格律限制,有它的特殊性。如多用省略句,倒装句和紧缩句,语脉似断实连,跳跃性大。要使学生用理解现代语句法意义和句子形式的心理图式去同化古诗,教师必须把倒装句顺装,把省略句中的省略补上;把紧缩句还原为常式;有的还需要调整句子结构,如"独钓寒江雪",要把句子的结构调整为"雪-寒江-独钓",并进一步具体化:"大雪纷飞,在这寒冷的江面上,只有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垂钓。"有的诗意思跳跃较大,如《寻隐者不遇》,第一句写"我"问,以下三句写童子答,"我"问什么,诗中没有说,需从童子回答推测。这首诗,需补上两个主语--"我"和童子,补上"我"的问语,这样全诗的字面意思就明白如话了。

转贴于 二、 领会诗的意境。

在理解古诗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形成意象。要根据诗作提供的信息,从记忆仓库中调动有关表象加以补充、组合,进行再造想象,形成诗的意象。如果头脑中表象积累不够,形成意象则会发生困难。小学生阅历浅,直接表象不足,读的书少,特别是历史方面的书更少,间接表象的积累也不足,因此领会古诗意境常发生心理障碍。如《春望》,学生头脑中缺少唐代人发式的表象,难以形成"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象。帮助学生克服形成意象的困难,办法有:1.提供直观。如"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可提供古式挂图;又如"草色远看近却无"可带学生到野外观察。2.提供有关知识,或启发儿童从有关书籍、电影电视联想,形成间接表象。如《题临安邸》,可启发学生联想影视中反面人物醉生梦死,恣意享受的片断,想象诗作描写的情景。3.语言描述,引起想象。描述比直译具体。通过描述,使儿童在头脑出现相应图画。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有感情地细致描述,那么诗人久伫江边,目送征帆,对挚友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就会在学生脑中浮现。

三、 体会思想情感。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