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

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精选(九篇)

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

第1篇: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

关键词:实训课程;分层次;模块化

作者简介:李自成(1970-),男,四川资阳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自动化系,副教授。(四川?乐山?614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86-0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电气信息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同时有关电能的转换及使用的控制在该专业所占的地位也日益重要。[1,2]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联系越来越紧密,因而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很多高校的一门重要学科。而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2005年成立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突出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了电气专业工程训练教学计划,形成了科学的电气工程实训课程体系。体系以培养学生在电机及其电力拖动技术、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能为基本目标,旨在提升学生在电气领域的知识应用水平和综合创新能力,构建起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技能训练、单项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之间的桥梁。

一、课程目标定位

课程体系反映了应用型本科对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同一般普通本科的培养体系是平行的,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3]在培养规格上,应用本科培养的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应用型本科的性质,为了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尽快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能,因此整个体系强调建立一个系统化的实训过程,通过实训,学生应该具备以下技能:

掌握电机和电力拖动技术,熟悉变压器、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的结构,通过实训熟悉电机运行原理和调速原理。

掌握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技术,熟悉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能正确使用变频器,并能初步进行电机调速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通过实训熟悉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利用MATLAB进行潮流计算,并能进行初步的短路分析。

熟练掌握工厂电气控制、电气设计软件等开发平台和应用技术,能够进行系统控制程序设计或者利用软件进行电路的设计。

掌握电气系统或者控制程序的调试方法,能通过实际操作较好地判断出电气系统或者控制程序的缺陷,并进行改进。

为了节约成本,加快开发过程,能够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熟练使用各种仿真软件,包括Protel DXP等。

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工具,具备对低压电器的认知和感性认识,熟悉每种低压电气的正确用法,能进行初步的设计,选择出满足要求的电器。

二、课程体系的构成原则

实训基于各课程各章节内容或者课程之间联系,以实训项目为主体和载体,以程序或者电路系统设计作为驱动,实现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实训课程体系作为实训目标的基础,制订完善的实训计划体系,同时坚持了以下原则:

以就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适应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岗位技能为重点,兼顾长远发展。

注重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学生通过实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又提高了应用知识、技术的能力,使素质得到升华。

以实践能力和工程训练为重点,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强调在应用中创新,通过解决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课程体系体现了开放性、灵活性,及时反映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衔接,分别针对电气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等方向设立实训课程。

三、分层次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的设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研究电能应用的专业。近几十年来,有关电能的转换、控制在该专业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专业名称中的“及其自动化”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这种发展和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三个部分。[4,5]因此实训课程的设立也应该反映这些专业范围。首先,电工理论是电气工程的基础,主要包括电路理论和电磁场理论。这些理论是物理学中电学和磁学的发展、延伸。而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等可以看成是由电工理论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电工理论是它们的重要基础。电气装备制造主要包括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机设备的制造,也包括开关、用电设备等电器与电气设备的制造,还包括电力电子设备的制造、各种电气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的制造以及电工材料、电气绝缘等内容。电气装备的应用则是指上述设备和装置的应用。电力系统主要指电力网的运行和控制、电气自动化等内容。制造和运行不可能截然分开,电气设备在制造时必须考虑其运行,如电力系统由各种电气设备组成,其良好的运行必然要依靠良好的设备。

针对专业范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训练在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进行。训练内容划分为工程认知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创新训练三个层次。由于我院从专业建立初期就注重实验室的建设。目前训练条件优良,已建有电气技术实训室、电机及拖动实验室、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室、电力电子及传动控制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同时,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综合创新能力,建设了数控加工中心、基于先进控制技术的运动控制实验室和柔性制造中心,突出真实的工业应用环境,突出强化学生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程训练,有利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立了三个方向:电气技术方向、电力电子技术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针对不同方向和实训层次设立不同的课程。如图1所示。

首先,工程认知训练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该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等内容,使学生在生产实际或者科研中验证从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并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观察、解释并进一步尝试解决生产实际或者科研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序、工艺流程、管理制度,从而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生产知识,并扩大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从事技术专题调查、搜集资料和进行研究的能力,并为即将进行的毕业设计和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后是专业技能训练,针对专业应用领域设置模块,包括电机、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PLC、电气CAD等。而学生专业技能是一个复杂的技能系统,诸多技能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其训练途径及实施办法亦多种多样,同时必须具备整体性、科学性和互动性。因此,专业技能训练方案的制订,内容上密切结合学科和紧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注重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应用,注重开放性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技能训练方案,为专业培养方案的贯彻执行服务,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是综合创新训练,为实现个性化培养提供先进的创新设计、制作的环境与条件。通过综合创新训练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培养兴趣、产生好奇心的环境,使他们在这里自己动手创新制作、激发创造力。以创新思维和创新制作能力的训练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综合创新训练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起着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

整个课程体系对应于工程素质训练、金工实习、电机及拖动技术实训、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实训、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实训、单片机技术工程训练、CAD实训、电力系统自动化实训、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实训、自控系统综合实习、调速系统综合设计、供配电系统综合设计等实训。同时为了突出应用型本科的特点,增加了“Protel DXP实用教程”和“电气工程CAD”与实训环节联系紧密的课程。实训课内容如表1所示。

通过该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机电工程的基本研究领域,具备电气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电机及拖动系统的类型、组成和控制方法,掌握控制理论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具备对一般机电控制系统的安装、分析和维护技能,掌握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并能根据要求设计出实用电路,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和变频器的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电气控制系统开发能力,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四、结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2005年在成都理工大学成立以来,针对本学校学生的入学基础和就业的实际情况对实践方面的教学课程体系不断调整,增加了“Protel DXP实用教程”和“电气工程CAD”与实训环节联系紧密的课程,增加了综合创新训练课程,已经形成了完整、科学的实训体系。从目前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通过实训,学生的就业率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到企业后熟悉岗位的时间缩短,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贾文超.电气工程导论[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范瑜.电气工程概论(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钱国英,徐立清,应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第2篇: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 简介 发展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正是因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才有今天庞大的电力工业,人类才不可逆转地进入伟大的电气化时代。人类发展到任何时候也离不开能源,而能源是人类永恒的研究对象,而电能是利用最为方便的能源形式,以电能为研究对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着十分强大的生命力。

一、专业内容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三个部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性也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和融合能力。

培养要求:该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

电气工程一般分为电力系统和应用电子(也就是电力电子)。

二、专业发展前景

电气工程学科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及人民生活等各领域,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等学科交叉渗透,拓宽了电气工程学科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工程的学科结构、研究领域、技术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气工程愈来愈多地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内涵也发展演变为强电和弱电结合、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软件和硬件结合、元件和系统结合。例如“电气工程”和“电子技术”以及“控制科学”交叉融合产生了“电力电子技术”; “电气工程”与“材料科学”的交叉融合产生了“超导电工技术”和“纳米电工技术”; “ 电气工程”与“机械工程”及“计算机学科” 的交叉融合产生了“机电一体化”新学科,已形成了以“机械”为主体、电气工程和计算机控制为技术核心、“机械+电气+计算机”的有机融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际上就是电气自动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一个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电气自动化领域中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高新技术,也可以说隶属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及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当今,电气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电(用油的交通工具除外),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已接近2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电气化水平也决定了电力数据具有大范围的覆盖性。有专家表示,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是智能电力系统,或者是坚强智能电网或者是智能电网。智能电力系统是实现电力工业发展价值特征的最有效途径,也是现代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智能电力系统能够确保更安全、更经济、更绿色、更和谐,同时智能电力系统是一个广义的坚强智能电网,能够有效地破解未来发展的挑战。

三、专业应用与就业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几个方向:

1.电力系统方向

电力系统专业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方向,为部级一类特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从事高压电器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方向依托电气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介质工程2个二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电力系统为部级重点学科。同时,该专业方向设置高电压绝缘技术和电气绝缘与电缆两个专业模块。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从事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可在电力系统从事高压设备的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就业于电业局、供电局、发电厂,也可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电气技术方向

电气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个方向。该专业是重点专业,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电气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气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信息处理学科具有工学硕士授予权。

就业方向:电气技术方向主要培养电气测量与控制技术方面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从事电参量和磁参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研究工作,以及电气技术自动化控制领域的装置与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工作。学位获得后,可在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的企业、承担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3.电机与电气方向

电机与电气学科在一体化电机的理论与技术方面,主要研究了步进电机、无刷直流电机、感应同步器等。在电机的电力电子驱动技术方面,研究了电动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结构与控制策略,变频电源谐波抑制技术。在高环境、高可靠电机与电器方面,研究了高环境电器可靠性理论与技术航天电器的理论与技术、卫星姿控用飞轮的可靠性设计。在新型电磁机构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研究了特种电机、磁性流体密封、旋转轴的在线平衡、电磁成型技术。其中在步进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等特种电机及航天电器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电子、通信、机械、交通、建筑等行业从事电子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行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4.应用电子技术方向

应用电子技术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个特色专业方向,特点是电气与电子兼备,电力电子与信息电子相融。培养从事电气工程、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信号变换与处理等方面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电子、通信、机械、交通、建筑等行业从事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行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通过计算机软硬件控制,实现电气化已成为现实。计算机模拟操作,更为现实电力系统运行状况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监视和判断功能。PC和网络技术已经在工商管理中得到普及。在电气自动化领域,基于PC的人机界面普遍被采用,并以其直观性、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等特点备受用户青睐。选择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应该立志成为一位优秀的电气工程人才,让我国的电力工业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

[1]巫云飞,陈小松.探讨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大观周刊,2011(38)

[2]张礼崇,郜祥,王焱,李兴。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技术与市场,2012,(1).

[3]朱仲海.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

第3篇: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

一 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传动和电力系统等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试验分析技术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业务要求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电机与拖动、电力工程等;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好的动手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的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 高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依据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在与企业的深度耦合中,通过对职业岗位群从业人员以及在职业岗位上工作的学生的调查,经过分析、归纳、整理、综合,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色,分别构建了以模块化课程为基础的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和专门化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构建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以知识应用为主线,打破了原有的学科和“三段式”课程设置体系,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并对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相互重复与交叉的知识进行综合化改造,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删减重复的教学内容,不讲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针对性和应用性。据此,我们将专业的理论知识组成一些模块化课程,并设置相关的选修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从知识需要的角度既满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再学习的基本要求,又满足学生学习的实用性。基础模块包括体育、数学、英语等基础素质课程,主要是国家统定的教学内容,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备环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岗位的特点决定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受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一定的本专业及适应相近专业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掌握一种外国语的基础知识,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科技文献和资料,具有正确运用本国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本课程要做到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强,完成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专业分流,科学运用竞争激励机制,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从根本上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竞争意识,促进校风和学风建设,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2.强化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强化实践就是知识的应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如果学生有了知识,不去引导他们用于生产实践,也就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二是要严格遵循科学理论和规律,认真踏实去实践、探索。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即: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主要在院内完成,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完成。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该模式具有应用性、综合性、先进性、仿真性等特点,使教学更接近企业技术发展水平,并与企业实际技术同步滚动;营造浓郁的职业氛围,达到能力与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借助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教学装备,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

参考文献

第4篇: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

关键字:力电气;自动化;元件技术;应用;企业

图文分类号:TM59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早在上世纪初就已经提出了电气自动化的概念,并且到了五十年代,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中开始开设电气自动化的相关课程,因此我国的电气自动化的提出和发展是较早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电力电气自动化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并且在近几年处在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在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传统的电力拖动控制的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生产需要,所以为了提高现代火电厂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现在火电厂的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我国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研究的主要原因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和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科技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不断提高,速度不断加快,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日益尖锐,国内企业间的竞争也倍加的激烈,在残酷的竞争中,企业的优胜劣汰就完全的现象出来,我国的电力企业无论是从技术应用、科学管理、生产模式、自动化水平上都远远的落后于国外大型的电力电气企业,因此在攻击竞争中,我国的电力企业处于劣势,市场的份额不断的下降,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就国内而言,我国传统的电气电力的元件,如:电力传动控制的概念,普通的晶闸管、绝缘门极双极型晶体管等的应用已经不能都在现代生产自动化系统中承担第一线生产任务的全部控制设备了,在使用的过程,对于节能技术的研究不到位,造成了污染和高耗能,对我国电力电气企业的生产和未来的发展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应加大我国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研究和应用,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竞争力,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我国电力电气化研究的意义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市场经济是极度开放和充满竞争力的市场,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市场,一个企业的生产就是为了市场的需求,只有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才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因此,不断的提高电力企业的电力电气自动化的程度,满足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于此同时企业实现电力电气的自动化,可以保证产品的高质量,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次数和产品次品的出现。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企业增强生产电力电气和管理过程中的自动化,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的可靠性,提高了运行的高效性和经济型,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产劳动的环境和劳动者的工作模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我国主要电气电力自动化元件技术

综上所述,对我国目前的电力企业对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研究的主要原因和我国电力电气化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介绍,可见,在我国的企业中实现电力电气的自动化,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科学的管理水平、满足生产的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有积极的重要作用。以下就对我国主要的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逐步取代半控型晶闸管

晶闸管的出现标志着运动控制的新纪元。晶闸管是我国第一代电子电力器件,到目前为止,在我国依然被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直流和交流传动控制系统中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全控式器件GTP、GTO等新一代的电子电力开关的逐渐的兴起,虽然他们都是最新的,但是各自有自己的使用领域。

1GTO:是一种用门极可关断的高压器件,它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关断增益较低,一般为4.5,但是它的实现需要一个十分巨大的关断驱动电路,并且它的通态压降要比普通的晶闸管高很多,一般约为2v-4.5v。无论是开通的di/dt还是关断的dv/dt,都对GTO的推广工作运用的工作带来限制作用。

2GTP的各项器件的参数对它本身的二次击穿现象和安全工作区的影响较大,而GTP电路的复杂程度较大,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较难掌握,这主要是因为这类全控器件热容量比较小,过流能力很低,从而设计和使用人员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对电路和驱动电路的保护上,所以对电路的压力不断的扩大。

(二)变换器电路从低频向高频方向发展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更新,因此组成电力电子器件的变换器也要随时更新,应用的普通的晶闸管的时候,支流传动的变换器主要是相控整流;在电力电子器件进入了新一带以后,提高的功率因数,减少了高次谐波对电网的影响,从而达到解决电动机在低频区的转矩脉动的问题。相对于PWM逆变器而言,它其中的电压、电流的谐波分量产生的转矩脉动作用在定转子上,这样就使得电机绕组会产生振动而出现很多的噪音。而在电力电子器件在高压大电流的基本情况下会出现导通或是关闭的情况,所以对开关的损害比较大。所以开关存在,他本身就对逆变器工作的频率有很大的限制作用。

(三)交流调速控制理论的逐渐成熟

在目前我国是使用的交流调速控制理论是采用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这种思想的形成是仿照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式,把定子电流的磁场分量和转矩分量解耦开来,并且采用分贝控制的形式。这样的解耦的形式主要是把异步电动机的物理模型等效变换成类似于直流变换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对转子磁链的方向进行检测。这主要是因为:在矢量旋转变化的过程中,它的复杂性、综合性比较高,而转子的回路之间的参数受到转子磁链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很难达到需求的分析结果,所以及时的检测工作是必须的。而对于对直接转矩的控制,使用的是空间矢量的分析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电气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各项新技术、新工艺的新发展例如电力电气中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逐步取代半控型晶闸管、变换器电路从低频向高频方向发展和交流调速控制理论的逐渐成熟等做了简要的研究,旨在为我国的电力企业实现运行的高效化、管理的科学化、实现电力电气的自动化,对电力企业工作效率、产品质量的提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最大限度的占领市场份额,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参考文献

[1]黄大炜.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技术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第5篇: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技术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经济腾飞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就电气行业而言,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总的说来传统的自动化控制存在一定的劣势,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智能化技术的出现有效的弥补了传统自动化控制方法的不足之处,极大的促进了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以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智能技术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智能化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理论基础,接下来讨论了智能化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优势,最后探讨了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1智能化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理论基础

所谓智能化技术指的就是将人工智能理论和计算机技术有效的融合到一起的一种科学技术,现阶段人们刚开始将智能化技术引入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是,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智能化技术是许多学科融合在一起得到的成果,具体来讲包括:控制技术、信息理论、生物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等等。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宗旨就是使得机器在人工智能的协助之下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可以自主的开展一些操作行为。一般来讲人们会使用具有智能化能力的机器来完成一些危险性相对较高的操作,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人的安全性。

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智能化研究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对相关信息的采集和整理;第二,对相关电子电气技术的研究等等。在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之下,目前有些智能化技术已经在电气工程领域得到了应用,而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了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自动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融合了智能化技术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具有下述优势:首先,系统的控制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其次,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投入,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再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得到了显著降低;第四,企业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

2智能化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优势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智能化技术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总的说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不再需要建立控制模型

在智能化技术未面世之前,人们在电气工程领域使用的是传统控制方式,传统控制方式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包括:第一,控制对象的动态方程不是很容易实现;控制模型中经常存在一些无法控制的变量。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构建的控制模型和系统实际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出入,控制模型无法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这样最终的控制效率也就相对较低。智能化技术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在智能化的控制器中,人们不再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处理,这样也就避免模型不准确现象的出现,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控制器对系统的控制精确度。

2.2便于对电气系统进行调整控制

在对电气系统进行控制时,由于系统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状态,在控制过程中智能化控制可以实现对控制过程的动态调整。这样的动态调整过程可以有效的保证电气系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并提升其工作能力。除此之外,融合了智能化技术的控制系统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相关人员只需要远程通过数据来操控整个控制过程,技术人员完全不需要在控制现场开展相关操作。

2.3智能化控制器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智能化控制在对电气系统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很高的一致性,具体体现在就智能控制器而言,当相关人员向控制器传入不同类型的数据时,智能控制器可以通过一定的处理给出合适的控制输出,从而实现对电气系统的有效的控制。总的说来,影响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就是具体的控制对象,在智能控制系统中,如果更改了控制对象,那么控制效果就可以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相关人员一定在明确系统中的控制对象,根据控制对象的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智能控制系统。

3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在智能化技术的推动以及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之下,现阶段智能化技术已经在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具体情况如下:

3.1智能控制

人们将智能化技术融入了电气自动化控制中,这样技术人员就可以对电气系统实现远程智能控制,无需工作人员参与控制过程,控制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智能控制不但在电气系统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也为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2优化设计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优化设计中,智能化技术也发挥了作用。现阶段,相关人员借助CAD技术和一些计算机软件实现对电气系统的优化设计,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不方便修改的劣势。此外,人们在优化设计中还可以使用遗传算法,保证了设计结果的有效性和最优性。

3.3故障诊断

现阶段,人们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对故障的有效诊断。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在故障真正产生之前一般会出现一定的特定现象,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对上述特定现象进行有效捕捉,从而实现对故障的预警。

参考文献

[1] 蒋敦旗.浅议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v.11;No.32032:106.

[2] 綦振宇.解析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14.

[3] 靳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v.25;No.31902:128.

[4] 翁娟.浅谈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No.27704:225.

[5] 李鑫.试论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No.35035:51-52.

[6] 杨振兴.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传播,2013,v.5;No.8807:143+133.

第6篇: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陈旧,没有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相应的改革

教学模式陈旧是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学模式过时包括教学过程单一、教学手段僵化以及教学创新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不能符合当前日益增长社会需求对于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教学过程单一主要是指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习授课过程仍然以普通的讲授为主,不能根据其学科特点形成有特色的教学过程的应用实施;教学手段僵化则是指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相对创新,不能够合理高效的运用多媒体等新技术,一些科学的教学方法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教学创新不足,高校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创新相对科研成果等方面的研究不足,高校功利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学模式的陈旧反映了我国高校的教学思维创新意识不够强,往往不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改革,这都不利于学生和高校的健康发展。

1.2注重理论,动手实践能力缺乏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该专业涵盖了电气相关理论、计算机以及控制设计等方面的内容,诸多方面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需加大动手实践能力提升,而高校往往过多的重视理论的传授,对于实践技术的教学和考核都相对的不足,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提升学生实践探究水平,将厚重的理论知识有效的转变为探索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当前高校必须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可见,如何能够平衡理论内容与实践技能课时学时安排,使得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提升是未来教学进行改革的重要方面。

1.3学生所学理论掌握技能与社会需求脱节

学生所掌握的理论与技能与社会需求脱节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一方面,这与高校基础理论课程比重相关,固然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没有坚实的基础理论支撑就如同空中楼阁,高校过分强调基础理论和企业对于高水平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需求形成了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对于未来教学改革有着指引向的作用;另一方面,自动化专业教学所需的教学设备和器材所需要的财力会造成高校资金压力,因此,新技术、新设备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应用相对不足,如何能够转化这种资源矛盾也是培养高水平人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究和思考

2.1努力改进教学模式,提倡教学创新

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应加强教师教学创新改革的意识建设,意识决定了行动,充分意识到当前教学过程不足,并针对教学弱项进行专项改革;其次,教学过程应采取多种形式,不局限于单纯的理论讲授,实物参观,实物操作应该与理论课程有效的结合,使得的原理性内容可以有效转变为是实实在在的可视内容,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的理解力;最后,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双重提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于电气自动化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教学手段,利用合理利用FLASH技术、多媒体技术能够以往教学中不易表达的内容以图像、声音、影像的手段进行表达,加深学生的理解水平,促进学科建设。

2.2加强实践动手实习课程的比重

根据电气自动化的专业特点,有效提升实习课程的比重,通过实践实习课程来保障学生电气设计研究能力、计算机模块开发利用水平、控制过程的综合运用等方面的内容,实践课程一方面可以将所学理论在实践动手的过程中加以验证,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对于理论掌握不充分的部分,在加强实践技能的同时有效补充理论薄弱的内容。可见,实践实习和理论知识学习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加强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2.3促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在目前众多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对于电气自动化也是如此。通过校企合作,对于企业而言,有了源源不断的新生人力资源的有效补充,是企业人才战略发展得以保障的方面;对于高校而言,利用企业真实的技术应用环境,能够提升自身的理论探究,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产品,同时也保障了高校的就业率,另外对于一些昂贵的教学设施的资金压力可以得到有效的转移;对于学生而言,能够面对真实工作环境,对于学科的了解程度,所学理论和技术的应用方式得到很好的全面把握,明白自身专业素质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加强。可见,校企合作对于相关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因素,是未来教学发展改革的有效探索。

2.4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除了掌握必备的专业方面的理论和技能以外,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专业知识是学生踏入相关领域和行业必备的“敲门砖”,而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学生未来上升空间提升的重要准备,无论是外语、管理能力、还是对于现代化工业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行业危机以及国家的大政方针的理解判断等都应有所加强。

总之,高校的电气自动化教学改革,要以其专业特点为主要出发点,根据社会需求和高校的学科建设发展为指向,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平衡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比重,积极引进校企合作等新型的教学形式,保障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最终实现学生、高校、社会多层次需求的满足,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作者:刘继先 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焦斌,张吉松,刘军“.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29-32.

[2]何国荣.面向技能竞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56-58,64.

第7篇: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as become a key project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anual labor, such an automated engineering model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entir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will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concretely.

关键词: 电气工程;自动化;人工智能;具体运用

Key words: electrical engineering;automati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concrete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151-02

0 引言

最近这些年,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也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愈渐成熟。并且已经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电气工程行业,这项智能的普及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它具有操作简单精准的特点。但是这项技术在,其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缺点,在目前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技术逐渐改善,对于我国各项工程行业均有着重要意义。

1 人工智能的简介

最开始提出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是在二十世纪末,这项技术在研究最初主要是以计算机应用为主体,这个设计中包含了自动化,对信息进行相关控制以及模仿、逻辑、语言等等不同的行业的一门综合程序框架。人工智能如其名称而言,就有很强的人工性。这是一套与人类思想相近的理论体系,可以胜任任何人类可能完成的各项工作。在目前社会对于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言,人工智能仍是一项新兴技术企业。它主要体现于人类大脑所反映的思想、图像、语言,甚至动作行为。而这项技术的运行主要包括,电子技术研制开发以及对计算机信息图像处理等不同专业。由于科学技术正在不断进步,计算机已经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对于人工智能的开发研究而言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人类的大脑是目前所知的最精密的分析“设备”,这是不能完全复制的,计算机只能根据其发出的信息进行模拟收集和反馈。电气自动化在对程序进行加强互换生产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电气自动化实现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成本,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工作效率有效提高。

2 电气自动化中人工智能技术现状

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相关完善,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这项工作进行过程中,需要对电路以及整个磁场知识进行熟悉掌握,还需要根据在设计过程中一些经验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和对问题提前解决。过去电气自动化产品通常应用的是最古老的方法,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工作。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最优秀的设计方案,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科技正在不断进步,计算机研究技术也在不断提高。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电器产品在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整体研究周期。这样不仅仅对于产品质量有着很大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工作效率。目前由于自动化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智能控制,电气自动化已经逐渐成为现实。主要步骤包括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对整个电气自动化运行过程的监视,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警报。在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需求对工作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记录。这样可以有效观察是否在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并随时监测事故相关警报极限,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记录,通过对语音图像进行存储。操作人员在自动化设备进行操作时,主要是通过路器进行切断来保证其在标准负荷下进行自动化工作。电气自动化设备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对故障波形进行记录和时间控制。设计模型如图1所示。

3 人工智能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优势

3.1 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小

在使用人工智能电气自动化系统时,不会受到不同数值计算类型、模型参数变化等因素影响,利用人工智能化之后,不需要获取精准的动态模型。同时运用人工智能化之后,会降低电气工程对模型环境以及运行参数的要求。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可以有效提高电气自动化水平,降低众多的干扰因素。

3.2 节省资源

传统的电气工程在操作中需要使用相关的控制器、变压器、线路、电线电缆等多种电气设备,为了保证电气工程稳定运行还需要为这些电气设备配备专业的维修管理人员。这些不但增加了风险几率,而是也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消耗。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人工智能电气工程降低了对电线电缆以及变压器的依赖,不但可以提高电气设备的整体工作效率,也减少了成本投入。

4 人工智能的运用

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各项自动控制系统如继电器,绝缘开关等。这些相对简单的系统,共同构成了电力系统庞大的控制监测管理框架。电力自动化系统在其进行实时保护时包括两种机制,分别是分离和持续连接状态,由于人工智能在对不同状态进行识别时主要是通过对其现象进行评估。励磁控制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是一种持续连接状态体系。当发电机由于各项原因造成体系内容量剧增时,自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对分离状态进行启动对整体,电气装置有着强大的保护作用。在电气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对其产品进行优化,在最初设计时需要将科学已经验相结合才能使这个产品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能有效应用于社会生活工作当中。最近几年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通过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这一技术在其不断被应用的过程中,可以逐渐进步并且进行创新,使得产品在设计时可以更加适用并且具有科学性。如果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他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和其设备出现的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在短时间内很难对其进行判断,但是如果应用人工智能智能技术就可以对这个现象进行很好处理。

诊断电气设备中的故障:出现问题时,电气设备表现出来的症状及现实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有时间很难判定和查找,而人工智能技术的操纵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操纵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在机电和发机电也是很常见的。由于电气设备的非线性故障,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导致传统的诊断方法准确率低,效果不明显,而人工智能通过将专家系统和模糊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使用,能够确保故障诊断的高精度。

5 结束语

目前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自动化的要求也在逐渐升高,人工智能技术,无论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方面,还是在未来其他工程行业应用方面都将是这项技术在几十岁过程中对技术含量要求很高。如果一旦对这项技术进行改进,那么其在应用过程中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人力资源方面而言,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发展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彦斌.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2015,45.

[2]李浩.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电气设备,2014,49.

第8篇: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

【关键词】 无功补偿 电气自动化 具体应用

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也越来越高,电气自动化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针对电气自动化的技术改良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分类也越来细化,使电气自动化得以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学科,从而对电气自动化也开始进行专门研究,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就不断完善,大量电气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与电气自动化结合的技术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如此形势下,电气自动化的一些问题就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其中单向电力负荷带来的诸多影响就是电气自动化比较严重的问题,同时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单向电力负荷带来的影响,所以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 无功补偿技术

由于无功补偿技术拥有较多优点,所以无功补偿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使得无功补偿技术得以应用于电气自动化,研究这种应用就需要对现有的无功补偿技术进行分析,所以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种无功补偿技术:

1.1 电抗器的无功补偿技术

由于电抗器的非饱和状态和饱和状态可以实时监控,所以通过电抗器的饱和状态来调节电气化设备的电流回路。使得并联滤波器中的无功功率可以和感性电流相互抵消。电抗器可以长期应用于电气设备,不需要停机维护,从而工作效率极高,但电抗器的物理噪声过大,会对电抗器使用地的环境影响较大,同时电抗器会发出谐波,长期使用会对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1.2 投切电容器

投切电容(还被称为真窄断路投切电容器)的设备构造和设置都较为简单,而且造价较低,所以在实际使用时只需极少的资金投入就能实施,设备安装也十分方便,不需要专门技术人员。但这种设备同时也有缺点,即电压的突然升高,会导致设备严重损毁,而且这种设备的投切寿命较短,不能进行大频率的投切操作。

1.3 滤波器

滤波器分为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实际使用时通常会采用有源滤波器。这种电气化设备可以使得电子装载发出与谐波电流想反的电流,从而使得电气化设备的电流和谐波电流能够互相抵消,降低谐波产生的不良影响,达到电源的基本要求。这种有源滤波器调节速度较快,补偿方式极为灵活,但是这种设备成本较高,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

2 将无功补偿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意义

由于当今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总是会受到单向电力引发的复杂负荷带来的影响,使得无功功率出现难以预料的变化,让电气设备发生谐波、负序等现象,从而影响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让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更为严重的是,使得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系数极大降低,最终导致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工作效率明显降低。笔者通过对大量电气设备的研究发现,对电气自动化设备产生恶劣影响的“罪魁祸首”就是无功功率、谐波、负序这三个问题,经过业界的长期研究发现,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无功补偿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这个思路的提出也受到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3 无功补偿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中

3.1 应用方法

实际应用时可以使用斯科特变压器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实施供电,再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加装滤波补偿装置,让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功率因数得到提升,这种设备通过主要通过电容器和电抗器的串联,使设备通过变压器而连接到电力牵引绕组上,从而使得无功率电流可以返回电网。

3.2 应用方案

将无功补偿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时,通常采用将有源滤波器进行并联混合形成混合电路的方案。这种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电力牵引负荷带来的相关问题,还可以对大型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无功补偿技术进行有效协调。

3.3 分散式电容器

在电力网络中安装分散式电容器,可以对电气设备进行无功分散补偿。而无功分散补偿就可以缓解普遍存在于城镇电网中的无功补偿情况,所以很多地区的电力网络中都安装了分散式电容器,进行了大量的无功分数补偿的尝试。通过大量的运行实践,能够发现,这种无功补偿方法,在安装和维护时没有明显阻力,工作开展十分顺利,工作难度较小,而且在安装时也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同时这种补偿方法,运行时十分稳定,不会出现过多的故障,所以将其应用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具有较高可行性。

4 结语

本文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问题和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的讨论,已经结束,但是文章外的研究才正开始,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对无功补偿技术和电气自动化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成筑.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2,(19):156.

[2]王李杨.浅析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30(6):79-79.

[3]柳宏伟.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27.

[4]张扬鸿.浅析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4).

第9篇: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气工程;自动化

Abstract: Electrical automation control is to enhance the production, circulation, exchange, distribution and other key ring, realize the automation, is equal to the reduction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y new methods and technology into engineering, product of stage,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new challenges, promote the theory of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control of complex system, to solve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can not 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中图分类号:V24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引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长寿要求生产力更加发达,要求人类的经济生活更加智能化,以节省宝贵的人类时间去做其它有益的事情。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革新需要人工智能的大力支持,而人工智能在自动化控制方面的优势在这个领域也确实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促进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进步,促进了智能理论在控制技术中的应用,以解决用传统的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人工智能主要包括思维能力、行为能力和感知能力三个方面。人工智能指的是人类制作的机器所表达出来的智能,体现了自动化的特征。因此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用,促进电气的优化设计、诊断故障和智能控制等。

一、人工智能应用理论分析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自从1956年“人工智能 一词在Dartmouth学会上提出以后,人工智能研究飞速发展,成为以计算机为主.涉及信息论.控制论, 自动化、仿生学、生物学、心理学、数理逻辑、语言学、医学和哲学的一门学科。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的工作。

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编程技术的日新月异催生自动化生产,运输 传播的快速发展。人脑是最精密的机器,编程也不过是简单的模仿人脑的收集、分析、交换、处理、回馈.所以模仿模拟人脑的机能将是实现自动化的主要途径。电气自动化控制是增强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等关键一环,实现自动化,就等于减少了人力资本投入,并提高了运作的效率。

二、智能化技术应用优势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到智能化技术,主要是以智能化控制器的形式,这种智能化控制器较过去的控制器相比的确具有不少优势,下面我们就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1.无需控制模型

过去的控制器在进行自动化控制时,往往会因为控制对象的动态方程比较复杂而无法精确到位地掌握,这会使得该对象模型的设计过程中会出现较多不可预估、不可测量的客观因素,比如一些参数的变化。无法掌握这些因素,也就不能设计出精准的模型,自动化控制工作的实际效率也会下降。而智能化控制器并不需要对控制对象模型进行设计,这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一些不确定因素的产生,提高自动化控制的精密系数。

2.方便调整控制

智能化控制器还有另一个大好处,就是可以随时根据下降时间、响应时间以及鲁棒性的变化来调节控制程度,从而有效提高自身工作性能,为自动化控制提供最基础的保障。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智能化控制器的调节控制与过去的控制器相比具有更方便调节的优势,更适合投入实际使用。还有一点好处,就是智能化控制器在进行调节控制时完全只需要根据相关数据的变化来自行调节,即使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在旁边也可以,同样远程调节控制也是可行的,充分体现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无人操作性要求,对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一致性很强

智能化控制器的一致性很强,这表现在它对不同数据的处理上,及时输入完全陌生的数据也可以收到很高的估计,完美达到自动化控制的相关要求。不同的控制对象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虽然在对有些控制对象实施控制时智能化控制器暂时没有采取行动,其控制效果也是非常优秀的,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可能在换了控制对象的时候就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了。所以我们技术人员在设计阶段还是不能松懈,要认真落实具体化原则,即在面对不同的对象时一定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详细分析,不能因为马虎就降低了控制要求。一旦出现智能化控制器使用效果不佳的情况,不能盲目否定智能化技术,一定要从每个工程环节详细排查、认真分析,因为上述人为因素会给自动化控制结果带来很大的误差,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许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就人工智能在电气设备的应用方面展开了研究工作,如将人工智能用于电气产品优化设计,故障预测及诊断、控制与保护等领域。

1.优化设计

电气设备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它不仅要应用电路、电磁场、电机电器等学科的知识,还要大量运用设计中的经验性知识。传统的产品设计是采用简单的实验手段和根据经验用手工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很难获得最优方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气产品的设计从手工逐渐转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人工智能的引进.使传统的CAD技术如虎添翼.产品设计的效率及质量得到全面提高。用于优化设计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有遗传算法和专家系统。遗传算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优化算法,非常适合于产品优化设计。因此电气产品人工智能优化设计大部分采用此种方法或其改进方法。

2. 故障诊断

电气设备的故障与其征兆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具有不确定性及非线性.用人工智能方法恰好能发挥其优势。已用于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人工智能技术有:模糊逻辑、专家系统、神经网络。

变压器由于在电力系统中的特殊地位而备受关注,有关方面的研究论文较多。目前对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最常用的方法是对变压器油中分解的气体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变压器的故障程度。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在发电机及电动机方面的研究工作也较为活跃。

3. 智能控制

人工智能控制技术在自动控制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已广泛展开,但在电气设备控制领域所见报道不多。可用于控制的人工智能方法主要有3种: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系统控制。由于模糊控制是其中最为简单、最具实际意义的方法,因而它的应用实例最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情况。只有加强电气工程的智能化程度,才是最终保证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手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