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

动平衡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动平衡实训总结

第1篇: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力量训练 爆发力 柔韧性

运动员要想获得优异的成绩,训练是必修科目。训练分体能训练和力量训练。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也不外这两项,以使运动员能力更胜他人一筹,击败对手获得胜利。这里笔者将着重探究一下力量训练。力量是一种能力,是克服阻力的一种人体肌肉工作能力。力量素质是竞技运动中的一项重要素质,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

一、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中能以较大的步幅运动并保持此步幅于比赛中的大部分路程里。在最后冲刺阶段拥有的爆发力兼速度,快速有力地冲出终点,是优秀运动员应具备的运动技能。持久、耐性、爆发力、速度体力的迅速恢复等都需要力量的供给。这种供给来源于平时的力量训练,要让运动员通过平时的力量训练均衡发展各种力量,才能拥有强壮的体能保证参赛中高技能超常发挥,取得优异成绩。另外,力量训练也有助于速度训练和力竭性耐力训练后运动员的体力恢复。

相当一部分长跑运动员认为韧性练习会使它们的力量受损,殊不知柔韧性对于中长跑运动员来说也很重要。良好的柔韧性可有效地发挥速度和力量的水平,而柔韧性差则会使神经肌肉协调不稳并减退,制约动作的幅度,降低移动的速度。据相关研究证实,关节部位柔韧性的增强,不但不会损失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改善其周围肌肉的弹性和张力,肌肉的伸展收缩能力的提高可增大肌肉的力量,较高的肌肉弹力可导致力量的增加,从而提高力量的储备,有助于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耐力、力量的发挥。因此,中长跑运动员应改变误区认知,正确对待柔韧性训练。不要因为柔韧性或肌肉力量的发展不平衡,而导致易受伤或者比赛中的惨败。

二、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应遵从均衡性原则

中长跑运动力量训练要遵从均衡发展的原则。要维持速度、耐力、力量的均衡发展,提高身体素质的总体水平,任何一个方面的薄弱都会对其他方面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最有效的就是同时发展、全面提高,把速度提升,耐力加强,力量增大,使运动员充分认识到三者之间的联系与牵制。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运动员的耐力、速度和力量看成是与中心点保持平衡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当某一个角降低时,其余两个角便会处于比这个角高的位置,若其中两个角同时降低时,另一个角则处于较高的位置。某一个角的不平衡,会使其他角位置不在同一水平上。如何让三个角同时抬高,这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并且很难实现同步。训练也是如此,通过维持耐力、速度和力量的均衡发展,运动员就能加快提高身体素质的总体水平。同步均衡发展是不易的,但可帮助运动员理解中长跑运动所需的身体素质的三个组成部分,认识耐力、速度和力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训练中把三者相结合,有利于提升身体的灵巧性、柔韧性和伸展收缩能力,提高速度,增强力量,防治肌肉萎缩与运动幅度的缩小,驱使运动员的肌肉群平衡发展。另外,经常训练可以使运动员拥有结实强壮的肌肉群,防止肌肉群松弛无力,影响跑步技能和前驱速度。除经常练习跑步外,还要从事相关的项目活动,包括一些锻炼伸展性的娱乐性活动,维持高水平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在力量增强的同时提升技术水平,尤其是处在生长期的青少年运动员更应该多加注意。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尽量避免因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力量训练增强但总体水平却下降的现象发生。

三、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的方式方法

基于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并遵从力量训练的均衡性原则,力量训练的方式方法总体上分为基本常规训练、沙地跑训练、水中训练等等。

(一)基本常规训练

以严格的要求进行各种练习,如高抬腿、跨步、单足跳、双足跳、踢臀、蛙跳等收缩练习。锻炼肌肉的收缩性、灵活度,训练快跑、中心率的调整、呼吸的调息,使中长跑运动员保持较高的心率,为了使身体的每个部分都得到发展,训练中也可加入传统的训练方法。运用循环训练刺激不同部位,调整因某个部位过度疲劳而力竭,如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爬绳、双杠等。交替进行循环练习,可以延缓运动员的身体力竭,训练时间可酌情递增。实行传统训练和肌肉收缩训练的交替结合,多边循环结合可减轻运动员因机械运动乏味、重复练习而导致的精神消耗。所有训练都是用指定的稳定的动作速度进行,快速地跑向设定的下一个地点,就能保持住维持心血管训练的力量刺激所必需的高心率。中长跑运动员往往在临近训练结束时出现最后疲劳,他们会急于做完训练,教练员或队员可在旁鼓励加油,增强运动员的信心。教师也可让运动员交替使用上肢、下肢及动作的变换,来延缓整个身体力竭状况的出现。这样,就可增加训练课的时间,在进行力量训练动作的同时,获得最大程度的有氧训练效果。

(二)沙地跑训练

沙地跑训练因为容易受到环境设施地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相当多的中长跑运动员无法接受这一训练。但相关事件表明,沙地跑训练益处多多。在沙地跑训练中,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和肌肉系统同时承受力竭负荷,不用快跑就会出现力竭负荷。如一些世界级的中长跑冠军获得者就接受沙地跑训练,甚至赤脚在沙丘地带进行训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成为世界纪录的保持者。相比沙地跑训练,其他训练就望尘莫及了。沙地跑训练能有效地增强运动员的力量使其身体更加强壮,同时更好地掌握因跑步动作产生生物力学效果的跑步技术。跑步式跳跃练习在沙地上相比在公路上不易受伤,在公路上进行跑步式跳跃练习,脚着地撞击地面的震荡,尤其在上坡时更为明显,更易受伤。

(三)水中训练

运动员长期不受伤,才是训练和比赛中的最佳状态。游泳可提高肌肉的耐力和柔韧性等。如能在水中训练跑步必可改善长跑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从而提高肌肉耐力、柔韧性,加速机体的恢复,促进力量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保持均衡发展肌肉群来得到同步均衡发展的肌肉群。因此,水中训练可作为辅助练习,在隔次训练课中做一些水中跑训练,使速度、力量、耐力均衡发展。在比赛或其他训练后进行水中跑运动可以避免出现一些肌肉发硬的疼痛感,放松绷紧的神经。因此,运动员应该主动补充一些力量训练的内容。另外,因受伤停止跑步训练的运动员可通过水中跑步等运动来保持良好的有氧运动能力,效果相当不错。

第2篇: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

方法:对59名大学生进行平衡能力测试,第一种方案30s,重复1次,第二种方案30s,重复3次。

结果:第二种方案总体稳定指数、前后稳定指数、内外稳定指数均下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平衡测试时间较长,平衡指数较小。

关键词:平衡测试 时间 平衡能力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06-01

人体平衡的维持是由多感觉系统输入信息经多水平中枢整合编码出运动指令,由运动系统在时相及空间层次上完成的一种动态过程。动态平衡能力测试可分析来自视觉、足踝本体感觉和前庭感觉条件下重心移动时的稳定性[1]。临床中,下肢骨关节损伤后期,提高平衡能力是骨科康复治疗的重点。因此,准确客观的平衡能力测试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6月—2012年2月我科运动疗法室对59名没有下肢骨关节损伤的实习生进行了2种时间不同方案的测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59名受试者,均来自2011年6月—2012年2月在我科实习的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其中,男18例,女41例;平均年龄:21.37±1.88岁,平均身高:162.10±7.38,平均体重:53.15±8.40Kg。

1.2 测试方法。仪器:美国Biodex Medical System公司生产的Biodex平衡分析系统。测试时间为:8∶30—9∶00am。测试方案:第一天:30s,重复1次;第二天:30s,重复3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0s;测试级别为12级平台稳定性条件下睁眼测试。测试在安静、光线适宜的房间进行,避免声音、视觉刺激引起的偏差。测试前,测试者讲解测试程序和注意事项,由同一名测试者进行。受试者稍作休息,适应环境后,裸足,双足站在检测平台上,与中线夹角为5°,脚底坐标分别为D5、D17。取自然直立姿态,全身放松,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调整屏幕高度,双眼平视前方正对圆心。测试前用30s熟悉动态平衡测试。姿势稳定性测试(Postural Stability Test,PST)要求受试者尽可能快且准确地将重心保持在十字坐标轴的中心,测试过程中尽量保持身体稳定站立,双眼注视动态平衡测试仪上的屏幕,使屏幕上的黑点尽量位于十字坐标轴的中心,身体重心离开中心时,调整身体重心至中心。系统自动输出平均后的结果,测试指标包括总体稳定指数(Overall Stability Index)、前后方向稳定指数(Anterior/Posterior Index)、左右方向稳定指数(Medial/Lateral Index),分别代表站立时总体及在矢状面、额状面上的平均摆动角度(摆幅)。对2种方案进行测试,根据提供的总体、前后、内外稳定指数进行评定,最后对数据进行对照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数据用(X±S)表示,2种测试方案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

2 结果

在动态平衡测试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第二种方案总体稳定指数、前后稳定指数、内外稳定指数均下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平衡是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处位置,运动或受外力作用时能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当人体中心线偏离稳定的支持后时,能立即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到稳定的支持面的能力[2]。平衡是人体的一项重要功能,日常生活中各种动作都依赖于有效的平衡功能。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平衡功能评定方法对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尤为重要。平衡测试仪可以定量、客观的反应受试者的平衡功能。Biodex平衡系统在骨科、运动医学康复及跌倒预测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既可用于评定,也可用于训练,其信度已得到证实[1],它是一套利用视觉反馈,对人体平衡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综合训练和评定的系统。刘汉良等研究认为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对平衡能力测试有一定的影响[3],但未在本研究的讨论范围。

美国Biodex Medical System公司未提供标准测试程序,有文献报到动态平衡能力测试进行8级平台稳定性条件下睁眼测试,时间为20s、重复3次[3]。根据我科首次平衡训练者多为下肢骨关节损伤或术后负重达50%的患者[4],对测试方案进行调整。

平衡测试包括静态平衡功能测试和动态平衡功能测试,本设计将平衡测试难度定为12级平台稳定性条件下睁眼测试(动态测试最容易的级别),介于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测试之间。此难度对于患者来说,既可以减少测试时的忧虑,又可以对其平衡能力做出综合分析。对于测试时间和重复次数的设定,20s时间较短,即使测试前进行了熟悉,可能仍未掌握测试技巧,使测试结果产生偏差;测试时,有些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由于长时间未负重、紧张、焦虑或疼痛等原因,不能坚持3组测试。

从59名大学生平衡功能测试的结果观察,时间30s,重复3次方案的总体稳定指数、前后稳定指数、内外稳定指数较时间30s,重复1次方案的稳定指数减小,更能反应他们的平衡能力。

通过本研究,我们初步得到了正常年轻人的平衡能力数据,可以为临床测试提供参考;临床测试时,如果患者能够采用时间30s,重复3次的方案,尽量采用此方案;临床训练时,患肢负重达50%的患者,早期介入平衡训练,训练时间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适当延长。

参考文献

[1] 刘汉良,尤春景,黄晓琳,等.正常人动态平衡能力测试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3):152-155

[2] 郑夏茹,吴洪,张新,等.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平衡和行走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0,25(3):197-199

第3篇: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运动训练;脑梗死;FuglMeyer平衡积分;Sheikh躯干控制积分; FuglMeyer运动积分

中图分类号:G80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486-03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1],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现代诊疗水平和抢救技术的提高,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存在着重视抢救生命,忽视功能恢复,重治疗、轻运动康复的倾向,而导致致残率明显增高,存活者中86.5%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15%的病人日常生活不能自理[2]。

目前运动康复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研究尚未予以足够的重视,虽己有部分研究,但都处初级阶段,对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全面评价、规范化治疗方案和随机对照研究支持。因此 ,我们设计随机对照研究方案,旨在探讨运动康复在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和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研究运动是否可提高脑梗死患者整体功能康复的疗效,并由此初步制定出科学规范、价格低廉、易于推广的脑梗死后康复方案。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受试对象来源于2006年3月-2006年9月南昌市第一,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初发脑梗死住院患者90例,其中男49例,女41例,年龄(65.46±11.46)岁。均经CT或MRI证实,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纳入标准:年龄在40岁以上,70岁以下;符合上述脑梗死病的诊断标准;发病在两周以上已脱离危险期病情稳定的患者发病病程在半年以内。

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患者;脑外伤、脑炎并发脑梗死的患者;合并有心肌梗死、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肿瘤患者;未按照规定计划坚持治疗、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中止试验标准: 临床试验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应中止试验; 出现严重并发症或病情迅速恶化者应中止试验。

1.2分组方法

将9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运动组进行运动康复配合针刺也同时进行药物治疗。

1.3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根据梗死情况采用静脉给予低分子右旋糖昔、丹参注射液、阿斯匹林、甘露醇及针对基础疾病的处理措施。

运动治疗:运动训练由专业运动康复治疗师实施,治疗师不参与课题设计。采用神经促通技术,综合应用Bobath、Brunnstrom、Rood等技术[3-4]。训练内容包括:1) 良肢的摆放,即在仰卧位、健侧卧位或患侧卧位的抗痉挛;2) 肢体各关节主、被动训练,包括屈、伸、内旋、外展等,每个方向运动动作重复做10~20遍;3) 床上桥式运动,患者仰卧屈膝屈骸,两足平放在床上,两膝间加一小枕头,行抬臀伸髓动作,宜反复多次进行,利用视、听、触、痛、温等多种感觉输入以促进运动反应;4) 转移及平衡训练,包括患侧及健侧翻身训练、从卧位到坐位转移训练、坐位平衡能力训练、从床到轮椅的转移、坐位到站立位的转移、患侧下肢负重的站立、立位平衡能力的训练、平地行走训练及上下楼训练等。运动中强调患者自我意识的参与。康复训练分步骤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情况选用合适的促进技术处理,选择合适的运动量。每天训练2次,每次45 min,共训练三个月。

1.4疗效评定方法和标准患者治疗前后由同一医师各评定一次,前后对比进行评价。评分人员不参与课题设计和运动训练康复操作。

1.5疗效观察指标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Fugl-meyer平衡量表[5],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Sheikh躯干控制量表[6]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7]。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及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以(X±SD)表示,应用进行自身前后t检验,以P

2结果

2.1受试者治疗前后Fugl-meyer平衡量表的得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运动组经运动训练后,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显著增加(P

2.2受试者治疗前后Sheikh躯干控制量表的得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对照组经治疗后,Sheikh躯干控制量表得分显著增加(P

2.3受试者治疗前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的得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运动组经治疗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得分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增加(P

3讨论

脑梗死早期介入运动治疗,降低了病人的致残率,生存质量大大提高。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固定的运动训练模式,综合康复中还遇到许多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本研究采取运动训练结合药物治疗的的方法对脑梗死病人进行康复, 采用Fugl-meyer平衡量表、Sheikh躯干控制量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等方法,综合评定脑梗死病人的平衡功能和运动功能。对比观察了普通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结合运动训练组脑梗死病人的各项指标。

本研究中两组病例治疗前后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运动组与对照组Sheikh躯干控制量表得分均明显增加(运动组P

进行平衡功能评定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平衡功能障碍;2) 如果患者存在平衡功能障碍,确定引起障碍的原因;3) 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或康复治疗;4) 重复评定以评定治疗手段是否有效;5) 预测患者可能发生跌倒的危险性[10]。

平衡功能的损伤必然导致各种运动功能的失常。目前己知急性脑梗死后恢复实用步行能力应达到的先决条件之一是静态和动态的直立平衡[11]。正常独立步行的能力与患者躯干控制能力,站立平衡呈高度正相关[12]。由于平衡反应及自发的保护性姿势反应是随意运动的基础,这些反应恢复正常,患者就能做正常的或接近正常的运动。多项研究也表明,平衡功能的康复对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13-14]。因此,促进脑梗死后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是康复医师必须重视的关键。

我们的研究中发现,运动组经运动训练后,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显著增加(P

本研究强调病人的自我主动参与意识,这与Sherrington和Lloyd的“时空总和”概念有关,当外周和中枢的输入信号经突触汇聚而传人共同的运动神经时,如果这两个信号单独作用于运动神经元,只能使其处于阈下兴奋,无冲动释放[15];但当外周反射信号(由训练获得)传人时,病人意识性促进信号(由主动参与获得)也同时到达,则两信号总和超过神经元阈值,进而导致冲动释放,促进神经再通。在一般情况下,病人运动训练越多,功能重组就越容易进行,并且适宜的训练环境可以加快刺激功能重组。加强运动可促使躯干功能恢复,通过躯干控制和相互协调的特殊训练与学习,可使病人的躯干肌肉再次结合到正常的活动模式之中。运动可以促进病人各个关节的伸展控制能力,同时可以有效地锻炼肌力,预防痉挛的发生和发展,为站立、步行作准备,并有助于纠正偏瘫步态。运动还可促进脑梗死局部脑血流灌注,这对于改善脑梗死病人平衡功能的恢复有较大帮助。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运动组出现著性差异(p

大量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对脑功能重组具有重要意义。运动训练促进脑损伤功能恢复的同时可促进树突的发芽,刺激突触增生,使大脑皮质血管增多[16]。另外运动训练可重新形成大脑皮质环路的完整性,环绕大脑皮质缺血损伤区域经过康复训练后的兴奋性增加,可能是由于GABA受体活性下调所致,从而增加了脑的适应性改变和自身恢复的敏感性。运动训练还可影响神经递质并可上调海马区、皮层等部位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和NGF的基因表达。大量资料都非常支持早期活动与训练,而一些实验却显示与之相矛盾的结果,Bregman等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实验结果显示[17]:动物缺血后24 h即进行功能锻炼,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功能恢复明显好转,但生理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无明显差异。McTigue等的研究发现早期训练虽能改善缺血动物功能,但有加重脑皮层损伤的危险。有研究表明脑缺血损伤后第1周,过度使用患侧肢体,能增大损伤面积,第2周过度使用患侧,则不出现这种情况。推测早期训练组的功能结局较好可能与对侧半球、皮质下区或小脑的代偿适应有关[18];组织损伤加重可能是由于兴奋性突触功能增强,而氨基丁酸的抑制减弱,使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功能失衡,导致缺血早期脑缺血周围的皮质网络过度兴奋,而且机体运动可刺激谷氨酸和儿茶酚胺释放,在缺血组织的兴奋和毒性物质的基础上,使周围神经元更加易损伤。

综上所述,运动结合药物治疗作为一种综合康复方法,已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探讨。运动对脑梗死的康复疗效已被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目前一致认为,运动可扩张血管、调整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及神经电生理的异常,增加脑的适应性改变和自身恢复的敏感性等。现代康复学对脑梗死的康复己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主张以运动训练的方法重建运动功能。由于中枢性瘫痪的特异性是运动模式的改变,训练的方法应以促进正常的运动模式恢复、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为原则。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积极开展运动训练治疗对脑梗死病人平衡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关于运动训练后早期的恢复是否与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水肿、侧肢循环的建立、减少梗死区的缺血坏死及增加肌力有密切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倪朝民,等编著.脑血管病的临床康复[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9:34.

[2] 高磊,王茂斌.脑的可塑性与卒中康复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8(6):368.

[3] Ullian EM,SappersteinS K,Christopherson KS,et control of synapse number by glia.Science,2001,291(26):657-661.

[4] Rosenmund C,Rettig J,Brose N.Moleeular mechanisms of active zone function[J].Curr Opin Neurobiol,2003,13(5):509-519.

[5] Turner AM,Greenough wT.Differential rearing effects on rat visual cortex synapses.I.Synaptic and rneuronal density and synapses per neuron[J].Brain Res,1985,329(1-2):195-203.

[6] Bobath B.Adult Hemiplegia:Evaluation and Treatment.2rd London:William Heinemann Med Boks Ltd,1985.

[7] Sehaarsehmidt H.Prange Hw.Reiber H.Neuron―specific enolase concentation in blood as a prognostic parameter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roke,1994;25:558.

[8] Binernaskie J,Corbert D.Enriched rehabilitative training promotes improved forelimb motor function and enhanced dendritic growth after focal ischemic injury[J].J Neurosci,2001,21(14):5272-5280.

[9] Jones TA,Chu CJ,Grande LA,et a1.Motor skills training enhances lesion ‘induced structural plasticity in the motor cortox ofrats[J].J Neurosei,1999,19(22):10153-10163.

[10] 徐莉,李玲,陈景藻,等.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22(2):86-88.

[11] Eastwood SL,Burnet PwJ,Mc Donald B,et a1.Synaptophysin gene expression in human brain:a quantitative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immunocytochemical study[J].Neurosci,1994,59:881-892.

[12] 贾子善,张淑琴,国雪,等.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6:3498-349.

[13] 朱镛连.脑损伤的恢复和修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7):385-386.

[14] Dipiero V,Chollet FM,Maccarthy P,et a1.Motor recovery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a metabolic study[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ty,1992,55:990-996.

[15] Saito S,Kobayashi S,Ohashi Y,et a1.Decreased synaptic densityin aged brains and its prevention by rearing under enriched environment as revealed by synapt0physin contents[J]. J Neurosci Res,1994,39(4):57-63.

[16] 贾子善,赵大为,槐雅萍,等.运动训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NCAM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7):502-503.

第4篇: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下肢运动功能;等速肌力训练;脑卒中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4.209

脑卒中属于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一次性或者永久障碍, 据调查资料显示, 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均存在着功能障碍[1, 2]。在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中, 以改善及恢复患者生活能力为主要目标, 其中大部分生活活动和下肢有关, 对此, 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也变得非常重要[3]。本院近年来对所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基于常规康复训练实施了等速肌力训练, 获得了显著效果, 现报倘缦隆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9月~2014年2月本院接收的21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5例, 患者意识均清楚, 且病情稳定, 注意力完整, 能配合检查和治疗。本次研究已将合并有先天性疾病、功能性或者器质性精神病史、存在严重视力障碍、智能障碍、听力障碍以及伴其他脑病史患者排除。研究组患者男60例, 女45例, 平均年龄(65.74±12.14)岁, 75例脑梗死, 30例脑出血, 平均病程(34.6±2.7)d。对照组患者男58例, 女47例, 平均年龄(62.49±13.35)岁, 70例脑梗死, 35例脑出血, 平均病程(36.7±3.1)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训练, 即结合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实施神经促进技术训练和功能训练, 包含有坐站平衡训练、卧位下单或者双桥运动训练、中心转移训练、躯体控制训练以及平行杠内行走训练等, 训练次数为1次/d, 时间为40 min/次, 康复训练期间根据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循序渐进的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研究组基于常规康复训练实施等速肌力训练, 肌力为2~3级时, 训练主要为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 要求每次均可于电脑上看到力矩曲线;肌力>3级, 训练主要为主动运动, 基于患者自身情况, 结合训练要求, 选择合理的角速度实施等速训练, 如60°/s、90°/s、120°/s, 每个角速均训练10次, 间隔休息时间为20 s, 其中每个循环间可休息2 min, 根据患者自身承受情况确定循环训练次数, 将肌肉适度疲劳作为明确训练量的标准, 每组肌群每日训练1次。两组患者训练时间为4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情况, 利用Fugl-Meyer法对下肢运动功能进行判断[4], 其中下肢运动总积分和平衡总积分分别为34分与14分。同时记录患者90°/s角速下伸屈群PT。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功能评分和伸屈肌群PT对比, 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平衡评分以及伸屈肌群PT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又叫做中风, 主要分为两种, 即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该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比较高。所谓等速肌力训练是指于关节运动期间角速度不变, 不管训练者肌肉所产生的张力有多大, 其肢体运动始终于某特定速度(等速)下实施, 肌肉张力大小所发生的改变并不可使肢体减速或者加速的一种运动训练方式。相对于等长运动以及等张运动而言, 等速运动较为稳定且不会引起加速运动, 同时在运动期间阻力会伴随着肌肉力量增加而相应的增加, 具有完全性、多重运动速度、同时训练拮抗肌与主动肌、有效性以及即时反馈以及客观记录等优势。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等速肌力训练能够使偏瘫者肌力得到增强, 不会对其痉挛程度产生影响, 可切实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常规康复训练实施等速肌力训练的研究组, 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仅实施常规康复训练的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在脑卒中临床治疗中应用等速肌力训练, 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在临床实践中, 应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和治疗需求, 采取更为合理且全面的康复训练治疗方案, 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侯立皓, 许光旭, 张桂林, 等.等速肌力训练用于老年脑卒中后下肢功能恢复.实用老年医学, 2009, 23(4):299-300.

[2] 索云峰, 陈红霞, 周元, 等.等速躯干肌力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康复中的作用.广东医学, 2013, 34(24):3771-3773.

[3] 李运方, 陈日锦, 廖祥洲, 等.等速训练对脑卒中后踝背屈肌痉挛患者功能障碍影响.临床医学工程, 2013, 20(10):1226-1227.

[4] 朱燕, 丁莹, 强乙, 等.不对称性等速肌力训练对恢复期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中国康复, 2011, 26(3):174-176.

第5篇: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

摘 要 文章运用当前体能训练中先进的核心力量及稳定性训练方法,采用静态、动态相结合的训练方式,静力支撑方式发展全身静态稳定力量和平衡能力,利用支撑动作发展全身动态稳定力量以及在运动中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经过12周的阶段性的“课课练”发展学生身体平衡素质的训练,再次运用闭目单脚站立对学生进行测量评价,通过“课课练”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总结“课课练”对发展身体平衡能力的实践效果和过程评价。

关键词 课课练 青少年 平衡能力 发展 影响

一、选题依据

身体平衡能力作为中学生体能素质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以力量、速度、耐力为主的中学体育教育中处于容易被忽视的地位。身体平衡能力反映了机体核心力量的强弱,能够保证青少年的脊柱、骨骼正常发育,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提高运动时青少年全身性动作的发力顺序、动作节奏和动作稳定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今中学体育教育当中的许多技术性动作的学习都对运动过程中身体稳态和平衡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本研究无论对于青少年的体能素质,还是对中学体育“课课练”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均有重要价值。

二、研究方法

依据理论评价和教学模型,对三年级的一班学生作为对照组,初三年级的二班学生作为实验组,进行先期身体平衡能力的测试评价,根据测试评价结果的分析,针对体育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当前阶段的身心发育特征,提出“课课练”的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训练强度、训练负荷和训练量。

三、结论与分析

目前,所在中学初三年级共有两个班,人数相近(一班20人,二班21人),男女生比例相近,其初中阶段体育课程均由本人亲自教授,根据前期访谈及问卷调查,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相当。据此本研究根据抽签随机分配结果将初三年级一班学生作为对照组,初三年级二班学生作为实验组,实验时间为每周三节体育课,以十二周为一个周期,共计36课时,利用每节课准备活动的五分钟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练习,而对照组班级在相应的时间内进行一般性热身训练。

(一)实验组练习手段

1.双肘俯卧支撑

双肘双脚支撑于地面,身体俯卧悬空,静力保持60秒。

2.单肘侧支撑

同侧手肘和脚尖支撑于地面,身体侧卧悬空,静力保持60秒。

3.静力仰卧提臀

仰卧于垫上,双肩、头部和双脚掌支撑,大腿臀部腰背悬空,静力120秒。

4.上举下蹲练习

双手持实心球于胸前,双腿左右开立,略宽于肩,双腿下蹲同时,双手持球上举伸直于头上,还原至预备姿势。每组重复15次。

以上四个练习每个练习手段间歇30秒,每节课做一组练习。

(二)对照组练习手段

1.前弓箭步压腿每组30秒,左右换为一组。

2.侧弓箭步压腿每组30秒,左右换为一组。

3.徒手平举转体每组60秒。

4.肩部拉伸30秒,左右肩交换为一组

(三)测试项目:

采用单脚闭目站立测试法,两组同学测试选在实验前后同一节体活课上进行测试,保证了测试环境的同一性。受试同学准备好后闭目单脚站立计时开始,至双脚着地计时停止,作为该同学测试成绩。

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试成绩均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取得,且前后测试成绩均来源于样本中的同一个体,因此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中t检验: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a=0.05),利用EXCEL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左脚站立测试计算得到以下结果:

对照组前后测试左脚成绩t检验单尾P值为0.5,右脚测试成绩t检验单尾P值为0.41,均大于a=0.05,据此对照组前后测试成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第6篇: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2-020-02

相对城镇教育而言,民工子女学校在办学条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差距。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除了不断地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继续加大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的投入,给予有效的政策支持之外,作为培训机构,整合本地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城镇教育资源优势,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城乡联动、师资共享、统筹协调、共同发展”的培训体系,是提升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策略。在此策略引领下,我们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重要问题,近三年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研究,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有效培训的实践探索

1、实施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与城镇优质学校结对帮扶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师资水平,我市于2007年9月启动了“城乡结对帮扶”活动,教育局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通知》、《慈溪市“阳光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所有23所流动人口子女学校都与城区学校、镇中心学校签订了长期稳定的“校对校”结对帮扶协议,城镇的70余名学科骨干教师与80余名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教师结对帮扶,以城带乡、以强扶弱、互派教师、取长补短,实行全方位帮扶、多层次支援、捆绑式考核。结对学校根据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学科优势资源、管理经验,制订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结对学校之间要求每月开展一次研讨活动,通过讲座、集体备课、听课、教科指导等各种途径,帮助对口扶助学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支持流动人口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结对教师,通过上示范课、听评课、教法指导等多种形式,尤其重视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研讨,努力提高帮扶对象的教育教学水平;对结对学校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这样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的开展专业引领,更加有效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了校际共同体和城乡均衡发展。

2、开展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与城镇学校教师双向交流活动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和创新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上挂下派制度、定期流动制度等有效手段,不断提升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管理、师资水平,提高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自主发展能力,为推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10所公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校长、教导、总务等管理岗位全部由公办教师担任,13所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校长岗位全部由教办委派公办编制的校长担任管理工作。选派多名城镇年轻的学科骨干教师到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支教,选派的教师多为薄弱学科、缺额教师或承担教学管理工作。在选派城镇骨干教师到流动人口子学校支教的同时,慈溪市制订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管理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校长合理流动机制,积极选送多名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校长到城区学校或杭州等名校挂职研修,着力增加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校长的管理能力,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按照“强校扶弱校”的要求,近3年市教育局还组织选派了多名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教师到教学、科研、校本研修方面具有特色的城区学校挂职锻炼,促进了城乡学校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通过城镇学校与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双向交流活动,进一步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增强了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队伍活力,对于促进慈溪教育的公平和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组织名特师讲师团讲学、课堂教学诊断活动

为充分发挥市中小学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支持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由57位名特师组成的慈溪市名特师讲师团,面向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开展送教下乡和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帮助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根据本地教学实际,每一个讲师团成员每年开出课题菜单,供各个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自主选择,开展送教下乡到校活动。同时各校根据本校实际,邀请讲师团成员与本校教研组开展结对活动,指导学校开展教学科研,课堂教学改革及听课、评课活动。各民工子女学校每学期确定一个活动主题,以“示范—诊断—提升”为主要培训模式,结合案例教学、同课异构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诊断活动,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活动。由于名特师讲师团均为一线教师,其开设的专题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因此深受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欢迎。通过课堂教学诊断活动,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搭建了互动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的执教能力,同时有利于教师找到专业生长点。近3年中,有20多位名特师应邀到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作专题讲座、课堂教学诊断活动60多场次,听课教师达2200多人次,使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不出校门就能观摩到名师的课,得到名师的专业引领。

4、开展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各类专项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执教新课程的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依托城区名校、名师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教师开展系列培训活动。⑴组织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集中在实验小学观摩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共有8位学科骨干教师开设了7个学科的8节公开示范课,并在课后进行了说课交流,听课教师达200余人,进一步提升了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⑵组织8位名师组成讲师团分四组,采用送教下乡的方式,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开展了以课堂教学设计策略、如何说课等主题的专项培训,并以赛促训组织教学设计、说课稿撰写的专项竞赛活动,共有1000多人次参加本次培训,活动深受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教师欢迎,经抽样调查,满意率和较满意率为83%、17%。老师们普遍认为名师的讲座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希望以后更多的接受这样的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⑶根据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的特点,市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材梳理分析培训班,培训内容为: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材梳理分析,全市23所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600多名(人次)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由市级名师、骨干教师主讲,通过教材内容编排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的分析讲解,使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进一步熟悉了教材,提高了教材处理能力与教学设计能力。⑷开展骨干教师专项培训,在实施领雁工程时,面向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招收46名青年语数骨干教师进行2个月的集中学科骨干培训;组织23名数学骨干教师进行90学时集中培训。通过培训,流动人口子女学校骨干教师快速成长,进一步发挥了他们的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提升了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⑸开展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校长的专项培训,根据学校特点,开展学校管理、学校发展、政策法规、后勤财务管理等主题的专题讲座,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

二、实践后的成效与反思

㈠实践后的成效

1、全面提升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师资水平,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课题研究从培训需求、管理制度、培训策略等方面入手,以“城乡联动、师资共享、统筹协调、共同发展”为基本策略,开展既“造峰”又“填谷”的良性发展态势,促进城乡教育的融合与联动,有效提高了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整体提升,使教育公平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目前,全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共有专任教师728名,其中合格学历712名,占97.8%,高学历教师达498名,占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总数的68.0%,教师持证人数669名,占总数的91.9%。随着教师队伍的素质明显提高,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坎墩宏展学校荣获由全国妇联颁布发的“全国千所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学校”的荣誉称号。并有20%的学校在市督导评估中评为优秀级。

2、初步构建了“城乡联动、师资共享、统筹协调、共同发展”的教师培训的科学体系

我市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城镇教育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城乡联动,带动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不断发展,这是加大城市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服务力度的一个重要内容。23所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与城镇中心学校结对帮扶,并将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发展状况纳入结对城镇学校的评估考核之中。这种做法,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相互支援,而是使结对的两校真正走上联手互动,相互促进的发展之路。在加强常规师训模式和机制的基础上,实施城乡师资流动机制、配置市区优秀教师深入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在优化师资结构的框架下实施传、帮、带提升机制,营造淡化城乡二元结构的“教育生态均衡环境”。根据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实际情况,培训机构开展了各项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这几年围绕教育均衡发展,我市在提升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教育质量、师资水平等方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导均衡教育不断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和制度条件,从支撑体系上保证了均衡教育的顺利发展。

3、进一步加强了服务型教师培训机构的服务意识

服务型教师培训机构的服务对象不是一部分教师,而是全体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新的背景下,培训机构更应关注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师资培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教师培训机构的必然选择。近3年来,通过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和教师的培训需求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内容以及体现新理念的培训方式,使培训机构的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了培训机构的服务意识。

㈡实践后的思考

1、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提升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内涵发展

均衡发展不是一种模式,也不是“一刀切”,搞千校一面,而是要在缩小差距的同时,鼓励学校办出各自的特色,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整体提升,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如何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学校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形成更多的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特色学校,如何处理好学校办学特色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将“携手共同成长”深化为“携手特色成长”,我们希望进一步探索发展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富有特色的均衡教育。

2、培训机构的服务应立足弱势学校教师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城乡联动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弱势学校不是被迫发展,而是借助优质强校的力量自我发展。随着教育均衡化的提高,弱势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应从“教师培训”到“教师专业发展”的观念转变,强调从在提高弱势学校教师素质、适应岗位的要求转变为关注农村教师个人发展。作为培训机构更应关注其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改进其培养与培训的方式,使农村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农村中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需要的特点[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9) .

第7篇: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老年患者;平衡;肌力;住院期间;跌倒;运动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龄化问题已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备受人们关注。据文献表明70%老年人跌倒与死亡有关[1],研究发现,在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原因中,平衡功能减退和肌力下降是重要因素[2],住院患者平衡能力的加强和医护人员宣教力度的加强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本院100例老年住院患者在平衡力和下肢肌力增强锻炼前后的问卷调查,分析原因和相关因素,对防止意外伤害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0年8月—2011年8月本院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入选标准:年龄≥ 65岁,意识清晰,能正常交流,能独立或靠助行器行走;平衡能力及肌力下降;住院时间>3周。排除标准:认知障碍,躯体疾病未控制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者。符合要求100例,男37例,女63例;年龄65~89岁(75.36±6.6)岁。原发病:其中高血压23例,糖尿病22例,冠心病38例,脑梗死15例,前列腺炎2例。文化程度初中32例,高中以上58例,大专以上10例。

1.2要求培训专职护士,对患者专人负责,专项工作安排,定期汇总统一规划的原则;由一名课题负责人专项管理, 18名专职培训护士操作配合;同时排除可能干扰该项目计划实施因素,做好统一调度,统一安排。

1.3方法

1.3.1评估方法每位患者入院后,由专职护士对其进行入院评估、跌倒危险因素评估,以确定是否为高危跌倒患者。评估项目为表格式,评估方法为打钩填写。一般评估内容包括年龄(>65岁)、既往有跌倒史、意识障碍、行动不便、步态不稳、服用某些药物(如镇静药、安眠药、降压药、降糖药、利尿剂、轻泻药等)、有直立性低血压、有低血糖史等。当患者不存在跌倒高危因素时,可不需再续评。当发现患者存在跌倒高危因素时,应进行危险因素评估,进入管理流程。评估后为患者分发健康平衡操手册,并签署平衡操知情同意书,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和配合,建立个人资料档案。同时应在患者的床头挂上“平衡操训练”牌,之后专职护士进行锻炼前后的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的评估,直至患者出院。

1.3.2干预方法 入选患者由专职护士进行训练,具体方法:每天下午3:00-3:30进行平衡操训练,因事不能参加者由培训护士另选时间辅导,同时动员患者家属参与。所有训练比较训练前后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训练前和3周后由同一名培训护士评定记录。平衡功能用Berg平衡量表[3~5] (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定,共14项,包括站立、坐下、独立站立、闭目站立、上臂前伸、转身1周、双足交替踏台阶、单腿站立等,每项得分最低0分,最高4分,总分56分,下肢肌力用Motricity指数中下肢肌力积分[6]来评定,包括踝背屈、伸膝、屈髋3个项目,每项最低0分,最高33分,总分99分。具体方法和操作如下:平衡锻炼每天1次。锻炼期间,应靠栏杆,如不稳,即可斜靠。第一节:抬腿锻炼(稍微抬起一只腿离开地面坚持5s,至少重复5次,轮换另外一只腿)。第二节:脚趾触地锻炼(跨开双脚至肩膀的宽度,双手向前抬高至肩膀的高度,向前伸出右臂和左足,用脚趾触及地板,返回当初的姿势,伸出另外的上肢和下肢做同样的锻炼,至少重复5次)。第三节:单腿站立锻炼(跨开双脚至肩膀的宽度,伸直双手,抬起左腿,并屈曲,坚持5s。重复五次,然后轮换另外只腿。)随着锻炼水平的提高,可以锻炼单腿站立,即使在洗刷盘碟、读报纸或看电视时也可以。做得越多,稳定的水平就越高。第四节: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非竞争性的可自我调节比较文雅的身体锻炼,锻炼时,可慢慢地轻柔地按照一至两个动作去做。每个动作或姿势要自然。长期太极拳锻炼者可以防止跌倒,提高膝关节的稳定,增加身体平衡能力。)

1.3.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P

1.3.4其他干预措施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硬件的安全设施是必不可少的,有效地健康宣传和排除局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防止患者的跌倒起积极有效的作用。(1)纠正不良环境因素:保持病房地面干燥,可在光滑地面上放置防滑垫;适当照明;清除病房及床旁走道障碍物;固定好床脚刹车等等。(2)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的措施。培训人员向高危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2结果

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训练前后比较见表1。通过表1可以看到下肢肌力训练和平衡功能的增强有非常显著的意义。表1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训练前后比较(x±s)

3讨论

据文献统计每年有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6]。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会因为平衡及肌力的降低而直接影响活动能力,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而其中肌力下降、韧带弹性降低、关节运动幅度减少、视力减弱、前庭功能下降等生理现象,是导致老年人平衡力差、行动和站立不稳的直接因素。致使跌倒的因素很多,有生理性、疾病性、药物性、环境性因素,但老年人平衡能力的下降也是致使跌倒的原因之一。老年人维持直立姿势的平衡功能下降,比其他生理功能的下降更为显著[7],平衡操通过增强住院患者下肢肌力和平衡力,减少住院患者意外伤害的发生尤其是跌倒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就是在鼓励老年患者进行不同的运动方式,增加平衡及肌力的运动操,通过训练,增加患者头部平衡能力、视物平衡能力以及下肢肌力训练。其原则为从患者静态平衡过渡到动态平衡,逐渐缩小人体支撑面积和提高身体重心,在保持身体稳定性的前提下循序渐进训练身体平衡能力,逐渐增加下肢肌力。调查显示患者跌倒风险降低。此种平衡及肌力运动操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动作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施加外力时注意分量,不能超过患者可调节的力量;方法简单,患者均经过1周的学习既能够完全掌握,并能在护理人员及家属的监督下,每天按时按量完成训练。本次训练和研究对象均为老年患者,训练时也应注意患者的安全,在护理人员和家属的陪同下完成。

4小结

平衡功能的研究与健康教育的结合越来越吸引更多的学者参与,平衡功能跨学科特点越显突出,研究表明,增强下肢肌力和平衡力对老年住院患者意外伤害的防护有显著的意义,同时通过人文关怀、健康宣教等大大地提高了老年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社会和经济收益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金冬梅, 燕铁斌. Berg平衡量表及临床应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 8(3): 155-157.

2孙会芳, 倪朝民. 可控全身振动疗法用于护理院老人减少跌倒危险和提高生活质量.中国康复, 2007, 22(1):59-60.

3郝燕萍, 刘雪琴. 老年跌倒相关评定量表的研究概况. 护理杂志, 2006, 21(7):77-79.

4Demeurisse G, Demol O, Robaye E. Motol evaluation in vascular hemiplegia. Eur Neurol, 1980,19(6): 382-389.

5燕铁斌. 重视国人平衡功能的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3, 18(8):452.

6李学辉, 陈丽丽. 老年病人跌倒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 全科护理, 2008, 6(11A): 2829-2831.

第8篇: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竞技体育;核心力量;训练;武术套路;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3-0071-05

武术套路项目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高、难、美、新、稳”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总趋势。武术套路的动作形式主要以腰部为枢纽来协调和支配四肢运动。武术谚语讲“练武不练腰,终究艺不高”充分说明了腰部对整个武术的重要作用。作为传统项目的武术所认为的“腰部训练理论”,与现代的核心力量训练在功能上应该是相通的。武术套路传统的力量训练是经过数代人上百年实践、提炼出的训练方法精华,其成就了我国武术的辉煌。核心力量训练是近几年在运动训练中提出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方法,是在人体运动链、本体感觉训练、神经肌肉系统训练理论的基础上,对力量训练理念的深入认识和再认识,已被越来越多的体育运动训练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所认可。那么,核心力量训练能否取代传统的力量训练呢?答案是否定的。韩春远等认为,核心力量训练是传统力量训练的有益补充,两者并无优劣之分,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适宜的训练内容和方法[1]。

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No.3 2013 现代核心力量训练早期应用于医疗康复训练中的力量训练[1],1992年,PANJABI提出了核心稳定性的概念[2]。2006 年,KIBLER首次在竞技体育训练领域引入人体运动链中核心稳定性的概念[3]。近几年,我国体育界在竞技体育中进行深入研究,是竞技体育训练研究热点问题之一。黎涌明、陈小平研究表明,核心稳定性是在人体链中通过核心部位建立稳定支点,维持身体静态、动态姿态和肢体力量的传导创造条件[4]。CORDO[5]和ZATTARA[6]研究证明,维持身体的稳定性是人体运动的基础条件[7]。核心力量训练就是对人体核心区域大肌群、小肌群和深层肌群进行的躯干平衡、稳定、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是速度、协调、灵敏等运动素质的基础保障[8]。

核心力量训练的最终目的不仅是维持身体躯干核心稳定性,更多是为专项力量提供稳定支撑,作为支点为动量的传导奠定基础[1]。传统的力量训练有负重抗阻、对抗性、克服弹性物体、克服外部环境阻力、克服自身体重等 7 种主要训练手段[9],为稳定状态下的力量训练。其对于提高核心部位的肌肉力量有显著的效果,但也有其局限性,如对于提高核心部位深层肌和小肌群力量难以实现,运动过程中运动员身体姿势处于不断变动甚至是失衡状态,这种不稳定状态破坏了在稳定状态下培养的力量作用条件,使我们在稳定支撑状态下培养的力量难以最好地发挥[10]。相对于传统腰腹肌训练而言,核心力量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增加了不稳定因素,运用平衡盘、瑞士球、悬吊带等辅助器械,在运动方向上重视两维和三维运动,加强了神经系统对肌肉系统的支配能力,补充了传统腰腹肌力量训练中没有被重视的小肌群肌肉力量的训练。将二者结合,可能会使这两种方法相互补充,起到1加1大于二的目的。因此本研究拟将两种训练的方法结合,在传统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加入核心力量训练,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以探索武术套路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进一步拓宽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丰富武术套路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与方法提供实证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实施传统力量训练和现代核心力量训练的训练效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借助中国知网、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平台,检索并阅读关于力量训练理论、力量训练方法和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理论的文献资料40余篇,为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试验方法提供依据和支撑。

1.2.2专家访谈法

就传统力量训练、现代核心力量训练和武术套路力量训练等问题对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通过对河北省武术队教练、高校武术专业教师进行访谈,对武术套路训练中引入核心力量训练的可行性和训练内容、强度等问题进行论证。

1.2.3实验法

1.2.3.1实验对象河北省体育工作大队武术套路队一线队员18名,其中男子8名,女子10名;河北省体育工作大队武术套路队二线队员10名,其中男子5名,女子5名。28名研究对象(武术队长拳类项目全样本)中武英级运动员2人,一级运动员18人,二级运动员8人。测试对象包括2010年亚运会冠军、2011年世界武术锦标赛冠军阚文聪和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冠军赵杰、刘霞。

1.2.3.2实验设计实验前对所有运动员进行初始状态下的核心最大力量,按照测试数据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两组数据的差异性。本研究采取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配对t检验,检验各组的纵向对比的实验设计。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组间横向对比的实验研究设计,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1.2.4数理统计法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实验前后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实验结果与分析

2.1实验过程

实验组(现代核心力量训练组):共12周,每周训练3次,每次训练为50分钟。实验组运动员在原有的传统腰腹肌训练的基础上实施以“核心力量”为理论指导的新的训练方法,其中包括:悬吊训练法、瑞士球训练法、平衡盘训练法,补充原来的传统腰腹肌训练方法。对照组(传统腰腹肌训练方法组):共12周,每周训练3次,每次训练为50分钟。传统腰腹肌训练方法为河北省体育工作大队武术套路对原有训练计划中的腰腹肌训练方法,如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侧起、背起、悬垂举腿等。

2.5.2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平衡鹤立测试指标的组间差异性比较

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平衡鹤立测试指标进行差值比较,结果显示(表6):实验组和对照组平衡鹤立测试指标出现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分析其结果如下:人体的平衡受三方面的力学因素影响:支撑面积、重心高度、体重。鹤立平衡属于下支撑平衡,平衡盘为不稳定的支撑面,运动员要想站在平衡盘上保持平衡,平衡的关键就在于运动员重心必须稳定在重力的作用线上,为下肢平衡创造稳定条件。而人体的重心在人体的核心区域内,因此,人体核心区域的稳定性又成为控制人体重心的关键所在。人体核心稳定性可以用Panjabi在1992年提出的“三亚系模型”理论来解释:核心稳定性就是神经系统、关节和脊柱韧带、肌肉系统相互间复杂的交互作用,从而保证脊柱的中立区域在一定的生理范围之内。不稳定状态下的核心力量训练够很好地刺激控制系统,调控被动系统参与到运动当中,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得到改善,从而改善运动员的本体感受功能。核心肌群力量训练提高了核心区域的稳定性,为上下肢的力量传递提供稳定的平台,从而提高了运动员身体的稳定性。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配对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伸肌、屈肌峰矩和伸肌、屈肌功率较实验前都有显著性提高,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的训练手段均对核心力量和核心爆发力的增长效果显著,即传统的训练方法与现代核心训练方法均能对核心力量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

3.1.2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屈、伸肌峰矩和屈、伸肌功率的前后变化差值进行比较,即对增加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在伸肌、屈肌峰矩和伸肌功率上实验前后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

3.1.3平衡盘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核心稳定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好的帮助,同时为肢体的发力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3.2建议

3.2.1核心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方法各有优缺点,但二者不能相互替代。核心力量训练是在身体不稳定状态下进行的静力性或动力性力量训练,其强调神经对多块肌肉的支配和控制,兼顾核心部位的深层肌群和小肌群训练,弥补了传统力量训练在稳定状态下发展力量的不足。建议武术套路运动员在传统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应适当加入现代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增强运动员在不稳定状态下的平衡能力和核心部位肌肉协调性,对快速、协调完成武术技术动作、降低能量消耗、提高运动效率均有现实的训练意义。

3.2.2如何将现代核心力量训练融入传统力量训练中,使之有机结合发挥最大效益,是一个有待量化和实践论证的课题,本研究仅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核心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的结合的实验论证,但对于它们之间如何结合,建议有关同行进一步探讨,以期为今后武术科学化训练提供新的训练理论和实际参考依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优化训练手段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韩春远,王卫星,成波锦,等. 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问题——核心区与核心稳定性[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2):117-120.

[2] Manohar M. The stabilizing system of the spine,Part I. function,dysfunction,adaptation,and enhancement [J].Spine,1992,5(4):383-389.

[3] Ben Kibler W,Press J,Sciascia A. The role of core stability in athletic function [J]. Spine,2006(36):189- 198.

[4]黎涌明,于洪军,资薇,等.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4):19- 29.

[5] Cordo P J,Nashner L M. properties of postural adjustments associated with rapid arm movements [J].Neurophysiology ,1982(47):287-398.

[6] ZATTARA, BOUISSET S. Posture- kinetic organization during the early phase of voluntary upper limb movement,1:normal subjects [J]. Neurosurgery Psychiatry,1988(51):956-965.

[7] 于红妍. 优秀 20 公里竞走运动员功能性力量的特征及其对技术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8]Paul J.Goodman, Ms, Cscs.The“Core”of the Workout Should Be on the Ball [J].Nav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1,2003,2(5):9-25.

[9] 裴春燕,蒋琴华,王均铭.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理论比较[J].经济研究导刊,2011(6):221.

[10] 关亚军,马忠权. 核心力量的定义及作用机制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107-108.

[11] 刘爱杰,李少丹.竞技体育的核心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7(4):4-6

[12] 张蕊.核心力量训练的理性阐释——科学化训练新视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4(8).

[13]于红妍,王虎,冯春辉,等.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6):509-511

[14]向新建,杨峰.浅析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J].内江科技,2007(8):79-81

[15]程会娜.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核心力量测试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1(3):74-78.

[16]张成.对男子100米短跑运动员实施身体核心力量训练实验性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17]李文霞,吕洪.投掷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手段与方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9(5):128-129.

[18] 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315-322.

第9篇: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师资均衡配置;义务教育;教师定期流动制;日本教师

义务教育的实施被世界各国认为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影响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决定着国民综合素质的高低。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推动落实教育公平的前提,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师资均衡配置是促进各区域间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环节,是保证学生接受同等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均衡配置是指政府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对教师数量、教师质量以及教师队伍结构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合理分配与安置。目前,义务教育教师的非均衡配置是我国义务教育进程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各地区师资力量、教师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师资均衡发展是当务之急。日本师资均衡发展逐渐规范并颇有成效,研究其历史背景、实施状况是非常有必要、也相当紧迫的,对解决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非均衡发展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一、日本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概况

1.日本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历史背景

日本历来对教育事业尤为重视,“一直致力于教育民主化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改革”[1]。二战后,日本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经费拮据,师资缺乏,大多校舍因为战争被夷为空地,整个社会百废待兴。在如此严峻的条件下,日本政府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地位。从1947年到1950年,日本政府以“民主化”为原则开展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建立了国家高度统一、地方广域协调的教育制度,并于1947年公布了《学校教育法》《教育基本法》,规定“国民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统一采用“六三三四”学制。与此同时,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定期流动制度,日本政府这一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1948年日本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了99.27%。1949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国家公务员法》,明文规定教师属于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统一调配教师的工作单位。从此,日本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定期流动有了法律和制度保障。1956年《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及运营法律》的颁布,进一步规定了教师定期流动制度进入广域模式,也就是由道、府、县教育委员会实施教师流动的操作及管理。

2.日本义务教育公平理念的确定

日本师资均衡发展的目的就是保证各区域、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教学质量的均衡直接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首先,日本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公平,倡导教育公平,保障全体国民均享受平等就学的机会,接受同等质量的教育,因而政府在教师数量、教师质量以及教师队伍结构等方面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法律法规的制定、积极的宣传对策和全面的后期保障实现教育的公平。其次,日本公民普遍关注教育,坚信教育是使人向上的阶梯。战后日本被称为“新中间大众”社会,平等和公平的理念深入人心,坚持“平等”的儿童观、“平等”的教育指导、“平等”的教育评价、“平等”的教师素养。只有社会大众坚信教育,坚持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才能在民间突显,因此,日本家长无须为择校和择师而担忧。再者,教师的认识和行为是直接影响教育公平理念得以实施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实施流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动参与与配合更能体现教育的公平,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3.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实施现状

经过70多年的实践、探索与发展,随着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的制定,对教师流动的对象、流动类型、流动频率以及流动的实施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使日本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已逐渐成熟。政策规定,在一所学校连续任教10年以上以及新任教师连续任教6年以上者,为解决定员超编而有必要流动者,在区、市、町、村范围内的学校及学校之间,在教师队伍因专业、年龄、资格、男女比例等结构不合理时进行有必要调整。教师平均每6年流动一次,校长3~5年换一次学校,每名校长从上任到退休,一般经过两次以上流动。一般在每年11月上旬,由都、道、府教师定期流动的实施要旨。[2]从流动的各个详细规定中可以看出,流动面向全体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除特殊情况的教师都必须参加定期流动活动。流动的时间较稳定,平均6年流动一次。流动的实施不仅体现了以政府为导向,而且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参与管理、组织与调控相结合。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度从纵向来看,涉及小学、中学以及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可从小学流向中学或特殊教育学校。从横向来看,日本施行12区域划分制和阶段制,教师间的流动不限于市、町、村,可扩展至各县之间。流通范围呈多样性、多方向发展,打破了单项由下至上的流通,使偏僻地区师资配备完善,为教师流动公平、公正、有效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机制。日本政府就是通过不断地完善教师流动制度,使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二、日本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相关配套制度

除了有效的流动制度,相关配套制度的辅助使得日本教师均衡发展的推动更有实效性。

1.教师配置统一管理

在日本,教师作为国家公务员,政府在其管理方面有很强的调控力度,上至文部省、都道府县下至市町村和各级各类学校都有一整套完整的组织体系。由政府直接进行教师资源配置的统一调控与组织,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避免了教师人事管理限制在市町村一级,有利于教师管理的宏观调控。都道府对教师人事调动相关要旨,包括区域、地区的制定,相关要求、原则及待遇等。由市町村教育委员会对教师管理工作具体实施,给予政府一定的配合和支持。各市町村教育中心、教师研修指导委员会也对师资均衡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组织教师培训、研修,教师定期流动细则等。各校校长根据教师意愿选定流出人员并上报上级行政部门审核。日本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学校,这一有效的组织运行机构无论对于义务教育教师整体水平和综合素养还是教师地位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

2.教师均衡发展有法可依

日本政府重视学生公共教育,同时也注重教育立法,其各项教育法规体系系统、严谨且完善。战后,日本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学生素养均衡发展源于其形成了一套健全的各地各校教师必须遵守的法律体系。(1)制定教师定期流动制度。日本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与政策,如《关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及运营法律》《国家公务员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等,利用国家机器的强制性,对教师身份、教师流动制度等进行详细的规定,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的顺利推行,促进了不同区域、不同学校间师资均衡配置。[3](2)颁布《教职员工资格证书法》《教育职员资格实施》等法律,规定了教师培训、教师录用、教师资格体系等。规定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师一律由大学培养,迅速缓解了国家对教师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完善的法制体系使得各级各校在操作程序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实施过程中,注重结果的跟踪调查和分析研究,关注教师流动动态,不断修订和调整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条款,以保证教师流动的公平,体现了法律的有效性、灵活性。

3.教师专门经费保障

日本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以及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强大的经济保障制度。日本非常重视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在日本教育财政预算中,教师工资占比也是最大。1918年日本政府颁布《市町村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实行小学教员工资国库“补助”制度,提高小学教员工资待遇。1940年《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指出国库将承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及其他所需经费的三分之一。1977年《教师增薪三次计划》中提出教师工资高于国家公务员工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大幅提高,国家提高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的程度可见一斑。按照《一般职员工资法》《教师公务员特例法》,日本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结构包括:基本工资、工资调整额、特别调整额、初任工资调整额和各种津贴补助,在特别地区工作还能享受有保障的特殊津贴,如长距离人事调动津贴、特别地区勤务津贴、寒冷地区津贴、偏僻地津贴和偏僻地准津贴等,使得在恶劣地区、经济条件落后、交通不变及流动到距离较远地区的教师得以享受这些补助。这些不同种类的津贴满足了教师定期流动中的需求,确保每个教师不因岗位的变动使自身利益受损,因为有了一定的津贴保障使教师在任何岗位都能享受利益最大化,并在最佳的效果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三、日本教师均衡配置的实施效果及对我国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要求逐步增加,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呼声日益高涨。除了学校各种硬件配置的均衡化外,学校的软件建设也尤为重要,即对优质师资队伍的追求是必不可少的。日本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离不开合理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教育公平的理念以及有效的保障机制。通过分析其发展历史、目的及原因,为我国思考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1.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实施效果

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在市町村间流动和跨县级行政区域间流动。这一制度的实施使日本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校际间均衡化程度在世界范围内取得领先地位。(1)教师定期流动打破了学校自我封闭的状况。促使校与校、地区与地区间教师教学经验以及校长管理经验的交流,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先进经验借鉴,促进了集体的双向共生和整体提高,增长了学校积极办学的热情与活力。(2)教师定期流动提高了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优质师资在偏僻地区和城市地区间、不同学校间分布均匀,各区域、各校间学生素质与学生成绩相仿,整体性较强。学生就近入学,避免了因教师水平差异而引发的“择校”现象。(3)教师定期流动推动了教师工作的激情和创新的热情。教师通过积累在不同学校和地区的工作经验,参与各地区教育部门组织的研修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同学校的学生、不同学校的环境以及不同的工作经历也丰富了教师的职业生活,激发了教师进行深入思考而碰撞出教学的灵感,激起教师进行教学创作的热情。

2.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

目前,我国各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义务教育教师发展仍存在较大差异,教师流动主要是单向流动。长期以来,年轻教师不愿到落后地区和偏远山区任教,毕业后愿意留在城市,乡村优秀教师因为环境、待遇、观念等方面的影响,不断地向城市或发达地区涌进,重点学校为了吸纳更多优秀教师鼓励偏远地区教师向上迁移。这一现象导致农村教师流出现象频繁,流入却极少,师资严重不足,教师队伍稳定性差,结构不合理。[4]发达地区师资状况远远优越于贫困地区,城市师资状况优越于农村,重点学校优越于普通学校,极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进程,助长了家长和社会择校的风气,降低了师资配置的总体效用,影响着教育公平。借鉴日本定期多向的流动,政府在教师资源配置间注重整体构建与细节调整相结合、刚性流出与柔性流入相结合、自愿与强制相结合。(1)教师培养体系的完善。保证师资均衡发展,教师自身的素养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职后教师的培训,对未来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是有必要的。第一,建立教师培养机构。只有国家、地方、学校三者相结合,从上至下建立好培训体系,才能使培训具有可实施性和持久性。三个层面缺一不可,国家对教师培养进行专业统筹规划,做好培训的宣传效果,包括教师学位层次的规划、不同培训类型的安排、应达到的能力标准以及教师培训意识的深化。地方是具体组织培训机构,涉及培训范围较广、规模大,根据国家规划具体开展并实施培训工作,对于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定向培养,以提高教师各方面水平为宗旨开始工作,解决区域教师发展不均衡现象。学校负责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指导与帮扶,使培训在教育教学中的效果落在实处,对于需要加强的方面及时补充。第二,扩大教师培训规模。无论是职前培训还是职后培训,对每一位教师都是有必要的,因此教师培训应覆盖到每一位教师,不因名额的限制出现培训机会的不平等。少数人培训改变不了师资分配的不均衡化,只有全体教师都参加培训而使教师间的差距不断缩小,才能缓解师资配置问题。第三,规范培训周期。无论是教师个人还是教师群体,其成长并非一触而就,能力并非一触即发,培训并非一次就够。保持教师培训的长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培训只追求一次性,对教师的成长和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限的。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过程,规范培训周期是十分重要的。(2)政府出台统一的师资配置制度。日本师资得以均衡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保障,政策制度同样也是我国均衡师资配置的关键点。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法律还不够健全,实施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效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教师流动政策,但是没有专门针对教师流动提出具体且详细的政策,大多是宏观上提出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帮扶,地方和学校在实施过程中降低了执行度,教师流动不能有效落实。政府只有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实施,才能改变教师发展的偏颇现象,也只有中央政府制定明确、合理的政策制度,地方政府才能从日常管理中贯彻落实。特别是制定专门针对教师流动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尽量实施教师公务员制度。在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条件下,明确教师流通范围、时间和程序,使教师流动制度化、法制化、公平化和公正化。[5](3)保障义务教育相关配套的均衡性。除了统一的政策制度,相关的配套是保证师资均衡发展的另一因素。首先,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如教师津贴补助、教师结构调整规划等。教师的工资待遇是关系到教师工作热情、积极性以及教师队伍稳定的直接因素,国家更应该对偏远地区的教师福利引起重视,通过立法提高该地区教师工资水平,从而对总则进行有效的补充,促进流动的实施。其次,完善监督评价制度。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对本校教师的流入与流出有着极大的自,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以校长主观意愿为主,权力滥用,教师流动随意,缺乏有效的监督。因此,确保师资均衡配置应建立有效的评价制度,使配置均衡化,加强第三方教育机构对配置教师的监督和测评,定期对各地区、各校的师资均衡发展总结、分析,提高每所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孔凡琴,邓涛.日、美、法三国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实践与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7(10):23.

[2]彭新实.日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师定期流动[J].外国教育研究,2000(5):51-52.

[3]夏茂林,冯文全,冯碧瑛.日韩两国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度比较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2(3):93.

[4]沈洪斌.中小学教师轮岗交流心态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武汉市的实证调查研究[C].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湖北,2010:12.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