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范文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精选(九篇)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

第1篇:武汉理工大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武汉 高校名称 探究

一.格式类型

⑴“地名+大学”,如“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等。

⑵“地名+专业名+大学”,如“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

⑶“地名+专业名+学院”,如“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湖北警官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等。

⑷“大学名+地名+学院”,如“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等。

⑸“大学名+地名+分校”,如“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等。

⑹“大学名+专业名+学院”,如“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武汉科技学院外经贸学院、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等。

⑺“大学名+特殊词语+学院”,如“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等。

⑻“大学名+职业技术学院”,如“武汉科技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工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中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

⑼“地名+职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长江职业学院”等。

⑽“地名+专业名+职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如“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等。

⑾“地名+特殊词语+职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如“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湖北开放职业学院”等。

⑿“其他”,如“中南民族大学、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技术学院”等。

二.结构特点及规律

通过归纳出武汉91所高校的格式类型,可知武汉高校命名时结构上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

(一)由通名和专名两部分组成

高校名称可以分为“通名”和“专名”两部分。通名是指高校的机构类别,专名指区别元素,可以切分为“地名”、“专业名”、“特殊词语”等几类。

⑴通名用词情况

武汉高校名称的通名包括“大学”、“学院”、“分校”、“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院”和“高等技术学院”等七种类型。

⑵专名用词情况

⒈地名。

①所在街名路名: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武汉市光谷创业街文华路一号)

②所在区名: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

③所在省市名:湖北大学、武汉大学

④所在地邻近的山水名:江汉大学(长江和汉水)、武汉大学东湖分校、长江职业学院、武汉大学珞珈学院

⑤所在地的大区域名: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⑥别称性地名: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江城是武汉的别称)

⒉专业名。

专业名称是高校办学特色的主要体现,武汉70%高校名称中包含专业名。武汉高校名称中的专业名有“科技”、“师范”、“农业”、“地质”、“财经”、“工程”、“电力”、“航海”、“交通”、“生态工程”、“铁路”、“工商”等51种。其中,5所高校名称中包含有“科技”、4所高校名称中包含有“工程”、2所高校名称中包含有“工业”、“财经”、“工商”、“交通”等专业,可见这些专业的热门度。

⒊特殊词语。

有些高校为突出办学的综合性以及高校名称的文化内涵,往往不采用专业名称入名,而是采用一些特殊词语入名。武汉高校名称中的特殊词语包括“华夏”、“知行”、“楚天”、“青年”、“开放”、“民族”等6种,这些词语多含有浓厚的文化涵义。

(二)组合特点

⑴高校名称不可缺少“地名”和“通名”,最简洁的高校名称是由“地名+通名”构成,如“武汉大学”、“长江职业学院”等。

⑵高校名称不能同时出现“地名”、“专业名”、“特殊词语”、“通名”4个部分,最多出现3个部分。“专业名”和“特殊词语”不能同时使用,只能选择其一。如“华中科技大学”已出现“专业名”,故不能再出现“特殊词语”;“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已出现“特殊词语”,故不能再出现“专业名”。

⑶独立学院名称前必须加上母体高校名称,命名格式较为固定,一般采用“母体高校名+地名/专业名/特殊词语+学院/分校”的格式。

(三)音节分布

武汉高校名称的音节都较多。其中四音节的有3个,六音节的有16个,七音节的有2个,八音节的有21个,十音节的有31个,十一音节的有1个,十二音节的有15个,十三音节的有1个,十五音节的有1个。十音节的高校名称个数最多,其中四音节、六音节、八音节、十音节、十二音节占总数的95%左右,说明双音节在高校名称中占主要地位。

(四)指称性

⑴通名的指称性

通名中的“大学”、“学院”、“分校”、“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院”和“高等技术学院”,是依据高校的学生规模、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而定的,均具有一定的指称性。如“大学”一般指称一本院校,“学院”一般指称二本院校或独立学院,“分校”一般指称独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院”、“高等技术学院”一般都指称专科院校。

⑵专名的指称性

地名指称高校所在的大致区域,专业名指称高校的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或主要的学科领域,特殊词语一般指称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观念。

(五)能产性

⑴“地名+通名”的格式演化出“地名+大学”、“地名+职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格式;“地名+专业名+通名”的格式演化出“地名+专业名+大学”、“地名+专业名+学院”、“地名+专业名+职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格式。

⑵12种格式类型包含了91所高校的名称,其中很多结构格式的能产性高。如“地名+专业名+大学”格式包含了12所高校,“大学名+专业名+学院”格式包含了13所高校,“地名+专业名+职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格式包含了27所高校。这些高校名称相似度大,差别细微,充分说明了这12种结构类型的高能产性。

二.高校命名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通过全面分析武汉91所高校名称的格式类型,总结其结构特点和规律,我们看到武汉高校命名时存在着若干问题及不足。

(一)指别功能不清

⑴异地同名问题

武汉高校名称中,存在着与别地校名相同的情况,如“中国地质大学”有武汉、北京两地,两地使用相同的校标、校训和校歌,相同的英文校名,但两地校名的汉字书法不同。实际上两地均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分为两个独立的办学实体。两个不同的高校取相同的名字,指别功能模糊。

⑵名地不符问题

地名起着指称高校所在地的作用,但是武汉高校名称中,存在着名地不符的情况。如“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校址不在汉口,却在江夏区,名地不符大大削弱了地名作为一个专名的指别功能。

⑶简称相同问题

高校名称是高校的标志,它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潜在的商业价值,是高校重要的无形资产。高校简称也是高校名称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高校简称与其他地区高校简称也有重合的情况。如“华中师范大学”的简称是“华师大”,与广州的“华南师范大学”和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的简称相同。又如“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的简称是“华工”,与广州的“华南理工大学”的简称相同。简称相同,容易造成高校名称的混淆。

⑷通名不统一问题

“大学”一般指称一本院校,但是在武汉高校名称中,有的二本院校也包含有“大学”,如“江汉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学院”一般指称独立学院,但有的二本院校和专科学校名称中也包含有“学院”,如“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武汉电子信息专修学院”等。通名的不统一使得无法通过高校名称,直接辨别出高校的性质。一本院校可使用“大学”或“学院”,二本院校也可使用“大学”或“学院”,三本院校可使用“学院”或“分校”,专科院校可使用“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院”、“高等技术学院”等。

(二)文化功能不足

近年来,许多高校想通过更换校名来吸引更多的考生。在全国1000多所公办高校中,近一半高校改了校名,包括一部分院校并入知名院校而丢掉原名。更名者大多分为几个趋向,一是学院改大学;二是纷纷去掉纺织、冶金、船舶等原有专业名称的字眼,以显示其综合性;三是冠以大地域或名称概念,从省份到华中、华东再到中国,应有尽有;四是科技、理工、工业、工程等横行。武汉许多高校也是如此,如“湖北中医学院”2010年改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纺织工学院”1998年改名为“武汉科技学院”,2010年又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高校改名出于利益需要,以冠以名城或大地域为时尚,以热门专业和行业为时尚,却不考虑高校名称蕴含的文化功能。

(三)音节过于复杂

语音是由人类器官发出来的用来负载信息的声音。它是语言符号的第一物质外壳,是能够用耳朵感知的语言的听觉形式。语音也是高校名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形式又是手段。只有音节数量恰当、韵律和谐的高校名称才符合人们在视觉上、听觉上的修辞心理、审美要求及记忆规律。武汉高校名称四音节到十五音节不等,超过八音节的占总数的54%左右。音节过于复杂不仅不利于记忆,而且会影响到高校名称自身的运用。如普通的校徽,本来应该出现全称,但上面又很难同时容纳过多的字,只好运用简称。尽管简称与全称所指相同,但在色彩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简称没有全称那么庄重。

四.对武汉高校命名的建议

(一)增强统一性

为加强高校名称的指别功能,应对高校命名实施统一性管理。首先,应避免异地同名问题,实行一校一名制;其次,名地要相符,名地不符的高校在审批时不予通过;再次,要保护高校名称的简称和缩写,尽量避免简称的重复问题;最后,统一“通名”的指称性,同一层次的学校最好使用同样的通名,如专科院校的通名有“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院”、“高等技术学院”等5种,应加强其统一性。

(二)增强文化品位

一些高校校名中含有古诗文所用词语,如“暨南大学”的“暨南”出自《尚书·夏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又如“复旦大学”的“复旦”出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的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武汉高校可以借鉴这些高校的名称,不要急功近利地改名来扩大招生,而应该加强校名的文化品位。

(三)限制校名字数

最早的高校校名,曾用“大学堂”、“公学”等名称,改称“大学”后,多为四个字,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这种组合节奏分明,齐整对称,只有一个结构层次,易于形成简称,便于记忆,因此是高校名称的最佳选择。武汉高校名称四音节的只有三个,大部分校名都过于冗长,结构层次复杂,应适当限制其字数。一些校名中,有可以不出现的词语,可以进行删减。

⑴“高等”

与高校层次有关的“高等”,有时是多余的。如“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院”,“专科”已经明确了高校的性质,可以区分于本科院校,故没有必要加上“高等”一词。

⑵“文理”

一些校名为强调其综合性而加“文理”二字,“文”指代文科,“理”指科,如“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如果所有综合性大学都需要“文理”二字来标明的话,那么“北京大学”就为“北京文理大学”,“文理”显然是赘余的。

⑶多个专业出现在高校名称中

有的高校为了在专业方面追求准确,在高校名称中采取多个专业并列的方式。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这种校名带有明显的拼接痕迹,且有的专业之间存在着包含关系。如“水利”指“利用水力资源和防治水灾的事业”,“水电”指“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水利”包含了“水电”,故没有必要在校名中出现“水电”。

武汉高校名称类型众多,格式特点及规律突出,代表了全国各地区高校命名的共性特征。同时,武汉高校名称中出现的弊病也很有典型性,代表了全国各地区高校命名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因此对武汉高校名称的探究不仅具有社会语言学的意义,而且对全国高校名称的探究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参考文献:

[1]麻昌贵.浅析我国高校名称的结构及用词特点[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

[2]麻昌贵.我国高校命名存在的问题及规范[J].怀化学院学报,2008.

[3]马颖章,苗正达.高校名称法律保护的现状和对策[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

[4]周虎城.高校为何兴起改名风[N].南方日报,2007.

[5]彭泽润,李葆嘉.语言理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第2篇:武汉理工大学专业范文

刁兆峰,山东省定陶县人,出生于1962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和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1993-1998年任武汉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1999-2002年任武汉工业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2002年起任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工商管理专业负责人。

社会兼职。中国建材企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武汉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武汉市汉阳区政府咨询委员、武汉当代企业发展顾问中心副主任及首席战略咨询专家、广西工学院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湖北省新产品、新技术项目评审委员会、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评审委员会和武汉市招投标评审委员会成员。

从事领域。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企业管理等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为本科生领衔讲授的《管理学原理》课程于2008年荣获湖北省省级精品课程,并连续3年(2006、2007、2008年)被学生网选为“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另为校内研究生和MBA学员讲授《高级管理学》和《企业战略管理》等学位课程,获得一致好评。主要研究方向有二,一是企业战略创新及其管理,主要探讨企业战略创新模式与途径、企业战略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及其风险管理;二是企业持续成长及其管理,主要探讨企业持续成长障碍、企业持续成长机制、企业持续成长评价,以及企业持续创新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的机理与模式等。

研究成果。近年来,在企业战略管理、管理创新与创新管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和湖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有10余篇被“EI”、“ISTP”收录,出版著作3部,作为编委会主任编撰出版“21世纪工商管理课程系列教材”(14部)、和“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新编系列教材”(18部),并多次再版,获得社会广泛好评。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湖北大别山区建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企业集约化经营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京珠高速公路公司化、商业化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水路交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近年来曾多次参与国内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策划与管理咨询工作,并为省内、外多家企事业单位举办《论执行与执行力》、《企业持续成长的门槛及其克服》、《21世纪管理发展新趋势》、《企业战略发展新思维》、《企业战略创新的逻辑与途径》等学术讲座几十场,并获得普遍好评。

第3篇:武汉理工大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产业,其价值效益已为人们广泛认识。我国物流产业现在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物流技能型从业人员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地方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需要高职院校利用师资、技术优势等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对接,从而全面推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高职教育规模迅速增长,政府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

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529所,其中高职院校1327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总规模3559万人,高职在校生2014年首次突破1000万,人数达千万级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党和国家已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到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法规,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教育规模、专业设置要与经

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纲要》指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到: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这些纲要和决定强调高职教育发展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人才培养要与企业相互合作。

二、武汉区域经济发展为高职物流人才培养带来历史机遇

2012年武汉市政府通过《武汉物流业空间发展规划》,制定物流业空间发展规划在全国尚属首次,规划将武汉定位为国际供应链体系的重要节点、全国物流枢纽和物流信息中心。在空间布局上,武汉将重点形成“一港、六园、八中心”的物流体系。武汉物流业将沿城市环线布局,分“物流总部基地+物流@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四个层次。

2015年武汉GDP达10905.6亿元,升至全国城市第八位。“十二五”期间,武汉市物流业增加值达1018.6亿元,物流业成为武汉两个“千亿级”服务业板块之一,占全市GDP的比重达9.3%,占服务业比重达20%。 “一港六园八中心”的物流空间布局初步形成,在全国60城市物流质量评价中,武汉排名第五位。武汉市已建成一批物流总部基地和功能聚集区,基本形成以武汉为区域物流组织中心,1小时辐射省内主要城市、2小时辐射中部省会城市、4小时辐射京沪穗渝等中心城市、12小时辐射区域国际城市、24小时辐射全球城市的设施系统,初步建成国家物流中心。

2016年武汉市政府制定了《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武汉市物流发展定位为:到2020年末,基本建成带动城市圈、引领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联通东西部、对接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现代物流体系,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区域龙头的国家物流中心。

武汉地处中国版图的地理和经济中心,是承东启西、南北沟通的结合部,也是撬动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战略支点。中部崛起背景决定了武汉物流产业在中西部地区拥有巨大发展潜质。2020年武汉有望成为“内陆第一大物流枢纽城市”,《武汉市物流业空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这一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变得特别重要,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将是决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武汉的物流业还不发达,特别是物流人才的缺乏是武汉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做好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是武汉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

三、立足武汉区域经济发展,明确高职物流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

2010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在包括装备制造、信息、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调整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把人才培养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高专物流教育起步很晚,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尚在实践探讨阶段。现代物流教育的培养模式研究滞后与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按现有模式培养的物流专业毕业生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物流人才短缺、供需错位、流失等问题比较严重。

本课题组调研显示,近几年武汉市物流人才短缺的矛盾已经凸显,真正掌握现代物流知识,具备全面的经济、物流、管理等知识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如综合性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客户服务、运输管理和库存管理等高技能人才相当匮乏;在调查的30多家企业中,仅有24%的物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中基层管理人员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更低。物流企业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尚不健全,职业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产学研对接不畅。38%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人才流失问题,多数人才主要从中小民营物流企业流向外资、国有等大型物流企业,从二三线城市流向一线城市,且年轻人流动比率较高。

课题组以调研数据分析为依据,首先明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定位,即切实贯彻专业服务产业的职业教育理念,主动适应武汉区域物流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校企共同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为物流客户服务、仓储、配送、运输、采购、货运及物流信息处理等操作及基层管理岗位。

在明确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确定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题组研究认为应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核心技能。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在创新办学体制、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物流学科范围广、内容多,导致物流管理专业核心技能尚未形成定论。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武汉市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迫切需要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物流企业和企业的物流部门输送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必须进行明确定位。

物流业是跨行业的复合型服务行业,岗位技能要求高,环节复杂繁多,操作性强。无论是从事物流业务管理方面,还是评价和选择物流技术方案、进行物流系统分析以及进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方面,都要求物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培养具有现代物流管理R祷础理论,熟练掌握现代仓储、运输配送以及单证操作技能,能够运用信息化手段完成系统的操作、方案的设计,具备良好的物流营销与客户服务的沟通及交流技巧的,能够胜任物流业务及管理岗位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四、基于高职物流专业定位,深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经过多年的发展,高职教育已经具有较大的规模,现在高职院校应以内涵式发展为工作重心,当务之急是如何结合市场,加强改革,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是国家高职“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在立足武汉区域经济发展确定专业定位的基础上,围绕“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构建了“基于物流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为本、职业素质优先”的课程体系。按照“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的思路,深入物流企业调研,与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共同组建课程开发团队,针对企业岗位任务开展调研。与企业专家共同分析、归纳物流企业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总结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最后结合行业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流程,重新设计和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了含理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和综合技能实训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其次实施 “校企融通、课岗对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物流实训基地及物流企业“厂中校”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一、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以项目任务形式组织教学,在模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小组分工、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操作的能力,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既是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的具体体现,也是工学融合的表现。在此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成为熟练员工。

最后,改革教学考核与评价机制。一是建立与行业从业标准相接轨的课程考核标准,如引入物流公司各工作岗位的工作标准,对学生的岗位能力及素质进行综合考核;将物流行业从业资格证书与课程成绩考核相结合,通过从业资格考试相关科目考试的学生,可以依此认定学生该课程的学分。二是建立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程度、小组研讨表现、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实训测试成绩等。期末考试侧重考核应用能力,凡有一定比重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要求必须进行技能考核。三是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试行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小组成员、学生本人、企业管理人员都是教学评价的主体;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改变以往单纯用卷面考试评定成绩的片面做法,引入实践操作、项目测评、调研报告等多种考核方式,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第4篇:武汉理工大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会展业;武汉;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会展产业逐渐发展起来。自20世纪90年代来,其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欧洲国家。会展业通过举办各种会议、展览,开展节事活动、奖励旅游等获得了大量的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同时亦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如提高城市知名度、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正是鉴于此会展业越来越受到政府、学者以及企业界的关注,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

武汉是中国中部的重要城市,肩负着中部崛起的重任,自古便有着九省通衢的美称。在《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会展产业发展,打造中国会展名城,由此可见武汉市政府对于武汉市会展业的扶持力度。武汉市虽然在会展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总的来看与中国优秀会展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相比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甚至与中部南昌、成都、郑州等城市相比也无法找到明显的优势。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武汉在中部城市的会展业大战中取得成功突围,如何促进武汉市会展产业发展则成为了笔者的研究目的。

为了对当前武汉市及全国其他城市的会展产业发展有更为深入的了解,笔者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王春雷(2004)[1]从分析会展城市整体营销的实质入手,对会展城市营销的必要性、对象、内容及常见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会展城市营销的三种具体操作方式;唐洪彭(2007)[2]在对青岛市会展产业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借助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构建适合于青岛会展业发展实际、合理、高效的会展产业模式;张娟玲(2008)[3]以石家庄为例,对其会展旅游市场进行探究,并认为应当从产品、发展机制保障两方面促进石家庄会展旅游的深层次发展;谢琛(2009)[4]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沙及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会展旅游发展潜力进行评价与比较,提出长沙会展旅游品牌发展对策;童伟(2010)[5]对合肥的会展旅游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应当从会展和旅游业互动、市场定位、城市依托、空间模式和整体运行系统等方面构建合肥会展旅游的发展模式。在文献的梳理中笔者发现,学者们在研究中往往以个案研究为主,同时试图从全方位、多角度对个案进行深入剖析,学者们的研究从研究视角、理论方法等方面给予了笔者极大的启发。

为了对武汉市会展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了解,课题组对武汉市会展企业、会展行政管理部门、重要展会进行走访,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借助SWOT分析法,并期望能够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易于操作的解决方法。

二、武汉市会展业现状分析

SWOT分析法是管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战略选择分析方法,具有显著地结构化和系统化特征,其通过对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进行分析,从而帮助个体实现战略选择。在本课题中,借助SWOT分析法,能够使笔者对武汉市会展业发展现状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了解,从而更好的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一)武汉市会展业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显著。武汉位于长江中游,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6]。水运已形成“干支一体,通江达海”的客货运网络,武汉港是我国长江流域重要的枢纽港和对外开放港口,京广、京九、汉丹、沪汉蓉、京港5 条铁路干线汇集于此,武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这不仅让参加展会的人方便出入,困扰进入展会的各种机械、设备等的运输问题也解决了。

2.场馆硬件完备。武汉曾是中国著名的会展城市,但当武汉展览馆于1995年4月被拆除后,武汉因为没有大的会展场地而使会展业发展陷入困境,错过了会展业发展的黄金期。2001年,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科技会展中心相继落成,武汉会展业有了一定发展。而2011年10月15日国际博览中心的正式投入使用,更为武汉会展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无限可能。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可供展览面积约19万平米,可搭建国际标准展位6880个,从全国范围来看,其硬件设施名列前茅、展馆规模居全国第三,这解决了武汉无法举行大型展会的瓶颈问题。

3.品牌效应凸显。经过十几年的精心培育,诸如机博会、光博会、农博会、食博会、华创会等一批在全国有着影响力的会展品牌正在形成。以机博会为例,机博会全称是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由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及中部地区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四省政府共同主办,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承办部级重点专业展览会,迄今已经走过了十二年,从商务局获得的调研数据显示,在2011年共有约6000多参展商参加展会,现场采购额达 36.53亿美元,意向成交额达47.6亿美元。而正是这样一批有着影响力的品牌展会,使武汉的会展业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促进了武汉市的产业升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会展城市的魅力也与日俱增。

4.依托优势产业。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六大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依托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培育了武汉本土会展品牌“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依托机电优势培育了武汉本土会展品牌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这些本土会展的培育一方面促进了会展业的极大发展,但更为重要的是实现这些产业的优化升级,当然,可以借助产业依托培育的展会类型不仅仅限于光电子、机械等,医药、文化创意、汽车等产业也是可以深入挖掘的展会类型。

5.旅游资源丰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旅游资源丰富。汉口是“四大名镇”之一,并与北京、苏州、佛山并称为“天下四聚”,汉正街现仍以其繁荣的商业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除此之外,武汉拥有享有盛名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历史悠久的归元寺,因高山流水觅知音而享誉古今的古琴台,荆楚文化的浓缩湖北省博物馆,更有风景秀丽的国际级风景区东湖。武汉市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绿地3427万平方米,预计至十二五末期,江城40%的面积将被绿荫覆盖。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吸引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一大亮点,也能借此带动武汉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二)武汉市会展业发展劣势

1.展会专业性低。虽然武汉会展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并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展会,但从整体水平上看,目前武汉市会展的专业性仍急需提升。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中国大陆展会有20个,湖北省尚无一家;商务部在2005-2006年度重点支持的31个展会中,武汉仅1个机博会;科技部在2005-2006年度重点支持的11个展会中,武汉仅1个华中车展。据武汉市商务局所披露的相关信息整理后发现,在2008年度武汉市所举办的展会中人才类展会所占比重为51.60%,医疗器械类展会所占比重为0.60%,房产类展会所占比重为1.2%,到了2009年武汉市所举办的展会中人才类展会所占比重为46.80%,医疗器械类展会所占比重为0.60% 。其中让人困惑的是工业类,如汽车类展会的比重为1.90%,机械设备类展会为6.50%,这与武汉市的工业地位是极为不匹配的,同时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武汉的产业优势没有在会展上得到有利展示。在2010年度全国各行业展会的分布情况中行业涉及广泛,较为均衡发展,但在武汉展会中所占重大比重的人才类展会在全国行业展会的分布中却低于8%。由此可见,武汉市会展行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专业化程度偏低。

2.展会规模较小。从全国会展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武汉以及中部省份城市会展业发展都相对落后,展会规模都较为有限,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会展发达城市相比仍有着较大的差距。在商务局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2011年武汉市共主办展会220个,其中展出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的展会有51个,所占比重为23%;展出面积在5000-10000平方米之间的展会有30个,所占比重为14%;展出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下的展会有139个,所占比重为63%。然而早在2009年,当时全国1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数量就为1344个,若以当年的总数进行计算,武汉规模展会所占的比重仅为3.8%。目前武汉市展会规模较小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展馆规模限制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3.会展人才缺乏。武汉市会展产业的急速增长,需要更多的会展专业核心人才、辅助人才和支持性人才。有展览公司的负责人说一年10万元年薪都招不到一个高素质的会展项目经理,武汉留不住会展人才,而本土培育会展人才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这就造成了武汉会展人才缺乏的局面。美国现已形成以硕士、学士为主体的会展教育体系,专职会展管理人员中60%以上拥有学士学位,约10%拥有硕士学位[7]。但在武汉市会展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在2012年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我省仅有三所本科院校招收会展专业,985院校、211院校均未涉及其中,在54所专科院校中仅有10所院校招收会展相关专业,所占比重为18.52%,这与湖北省教育大省的地位是极为不匹配的,同时这些学生要真正发挥效益也是三四年之后,这就使得会展行业本身人才缺口巨大。

4.会展营销能力有限。营销能够增加产品的影响力度,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但从目前来看,武汉市的会展营销工作较为有限。这种有限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首先,从政府方面来看,政府在会展上所做的营销投入是较为有限的,在调研过程中,武汉市商务局表示2011年加大了本市的会展扶持力度,将拨款2000万成立专项资金,专用于扶持本市会展行业发展。但是与之相比成都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几年前已经是6000万,有着三倍的差距。同时在招展宣传过程中,指导思路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对“走出去”招展认识不够;其次,从企业方来看,缺乏整体招展意识,在招展过程中没有将武汉优势资源,如产业、旅游等与展会项目联合起来进行招展,使得展会的亮点被削弱,而且在招展手段上较为单一,更多的是通过电营、邮件等方式进行招展,而对于网站等真正电子商务的运用却涉及较少。

5.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武汉市的会展业行政管理机构为武汉市商务局会展办,其职能是“指导并归口管理全市在境内外举办的经贸交易会、展览会、洽谈会、博览会及有关涉外招商经贸活动。”德国等会展强国的经验表明,一个地区会展业的发展仅仅依靠市场调节是不够的,为避免因市场作用滞后性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在会展业发展的每一阶段,政府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今天武汉市会展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谁来管理?如何管理?在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的眼中会展业具有着极大的联动效应,除了带动参展企业、展览业等直接企业发展外,还能带动金融、保险、物流、旅游等间接产业的发展。那么仅仅依靠武汉市商务局会展办能否真正实现组织、协调会展的功能?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武汉市目前管理机制仍不健全。

(三)武汉市会展业发展机遇

1.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会展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据《武汉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数据表明,武汉市2011年第一产业增加198.7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254.02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3303.48亿元,增长9.6%。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市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9:48.2:48.9,可见我市工业所占比重较大,有利于吸引各地的工业产品采购商和供货商,其中东风汽车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4家企业入围2011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同时第三产业在我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所占比重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在2011年的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2979.93亿元,是第二产业投资的2.44倍,是第一产业投资的102.51倍,这些数据表明了社会对第三产业投资的信心。目前在武汉发展现代服务产业的背景下,会展产业有着较好的发展环境,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会展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随着会展所带来综合效益的凸显,政府也日益加大了对会展业发展的经济投入与政策支持:第一,能够较为积极的招展,如在政府领导的努力下,第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2013年春季全国药品交易会和中国国际医院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交易会、2014年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等有着较高知名度的展会将在武汉举办;第二,对会展产业予以政策优惠,《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武汉市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武政[2011]107号)提出力争每年用于支持会展经济的财政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并视会展经济发展情况逐年增加,虽然2000万的支持力度与部分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可喜的是武汉政府已开始采取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方式鼓励会展产业发展。2012年1月1日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的《关于加强武汉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武财发[2011]764号)提出展会举办奖励政策、展会引进奖励政策、培育性展会的奖励补助政策、促进会展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的公共费用补助政策等。

(四)武汉市会展业发展威胁

武汉市的会展产业在近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国际博览中心的建成,武汉会展产业将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但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北京、上海、广州因其所具有的经济、政治地位,成为了国内会展行业的龙头,武汉市会展产业发展与之相比有着极大的、不易赶超的差距。因此,立足中部、展望全国,成为了武汉市会展产业发展的规划目标。但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推出,中部城市都纷纷加大力度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发展会展产业,并制定了会展业发展的明确目标与发展规划,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近年来,长沙市会展产业年增长幅度超过了50%,并先后获得了“中国新锐会展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荣誉称号,郑州则入选了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所评选的“中国会展业最佳会展城市”、“中国最具潜力的会展新锐城市”,太原、合肥、南昌亦有着不可小觑的发展潜力。国际博览中心的建成,使武汉市展出面积暂列中部第一,但其他城市为了应对此变化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如郑州放弃原定扩建方案,规划建设可供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展馆,长沙则已规划土地3000亩建成高标准的国际展览、会议中心,届时武汉的展馆优势将不复存在。武汉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从中部会展城市的混战中脱颖而出,也是本研究将要解决的问题。

三、武汉市会展业发展对策

(一)积极培育本土展会,走品牌化之路

在武汉市相关行政机构及企业的多年努力下,已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展会,如机博会、光博会、食博会等,但其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与广交会、上海国际车展等知名展会相比有着极大的差距。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的体现,武汉市会展走品牌化道路能够消除现今存在的展会专业性低、规模较小的问题,能够产生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降低办展成本,使其获得长期、持久的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武汉市会展要想走品牌化道路,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方面巩固已有会展品牌。对已有的较为成熟的会展品牌,如机博会、光博会等进一步加大资金上的投入,扩大其展览规模,同时借助网络、报纸、电视、专业杂志等进行宣传推广,扩大其知名度;另一方面,依托优势产业打造“会展产业带”。在打造中部会展之都时,不能仅仅追求展会数量的多及展会类型的全面,同时要有重点的、抓住优势产业进行打造。义乌依靠“小商品集散中心”这个平台打造了义博会,现已成为广交会和华交会之后的中国第三大国际性展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武汉市同样拥有优势产业,武汉是传统的工业城市,并有着东风、武钢、武船等知名企业,与此同时机械、机电、光电等专业展会还未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会展城市形成规模,因此可围绕制造业为主题对武汉会展进行重新布局,一方面形成错位竞争,规避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现有产业优势,就地取材,减少培育成本。在机博会基础上,创建一至两个制造业展会,并努力扩大其影响力;在招展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制造业项目的招展上,以期形成集聚效应;以点带面,与襄樊、十堰、黄石、鄂州、荆门等工业城市联合起来办制造业展会,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制造业会展产业带”,形成湖北省会展业发展的新名片,并最终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以及规模效应。

(二)加大力度招展引展,促城市知名度

招展引展不仅是会展企业的工作,同样也是相关会展行政机构的工作,通过招展引展,特别是吸引国际、国内行业重点展会项目,将会极大的提升城市知名度,在打造的过程中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是使城市也成为一种会展品牌,城市本身成为展会最有利的宣传,当然在招展引展过程中亦要有重点有侧重,加大制造业展会的招展工作。为了更好的招展引展,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完善企业市场化运作机制。武汉目前有300多家专业会展公司,但是经营体制却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有些是自负盈亏的企业,有些是财政补贴与自主经营相结合的企业,亦有完全依靠财政补贴的从事会展的政府、事业单位分支机构,在这300多家专业会展公司中,仅有40余家经营状况良好。无法政企分离的会展企业往往没有较高的招展引展热情,因此若想加大招展引展力度,首先则要从企业改制做起。一方面,政府、事业单位慢慢从这些企业中撤退,将其还原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自负盈亏;另一方面,政府行政机构对招展引展予以资金、税收政策、物流减免等实物奖励,或予以“武汉市先进企业、武汉市会展知名企业”等荣誉称号,从物质和精神双重层面对企业招展引展进行激励。

2.政府机构转变观念积极招展引展。政府机构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不仅仅是行政监管机构,更是服务机构,因此政府要转变观念,贯彻服务意识。对于中型、小型展会可以完全依靠企业运作,但对于国际性、国内知名展会企业是无法实现独立招展引展的,必须借助政府机构的力量。当然,武汉市在这方面已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市政府牵头与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相磋商,积极促成2013年秋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落户武汉。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进一步落实观念的转变,只有将展会“引进来”,才能促成武汉市城市会展品牌的“走出去”。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在加拿大、美国会展业的发展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不可能单单依靠行业协会来发展会展业,需要与政府、企业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其应是独立于政府、企业的组织机构。武汉市会展行业协会于2009年12月成立,其应当在招展引展方面大有作为。鼓励会展行业协会成员在其他行业协会中任职,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优势积极招展引展;与国际、国内的行业组织合作,可以实现快捷引进展会;帮扶重点企业在所属行业协会出任重要职务。

(三)推进会展人才培育,加强人才储备

在对武汉市会展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武汉市目前会展人才缺口极大,而人才却是会展业持续、健康、高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要推进武汉市会展产业发展,打造中部会展之都,则要推进会展人才培育,加强人才储备。

1.积极引起外来会展人才。外来人才在武汉的流向一方面可以进入政府,用先进的会展理念、丰富的会展经验帮助政府行政机构更好的处理会展工作,另一方面可以进入本市的会展企业,直接进入会展一线工作。但值得提出的是,对于引进的高端会展人才,政府应当给予落户、安家费等政策,以此留住人才。

2.对在岗会展从业人员定期组织培训。企业培训可以实操为主,政府行政机构培训则以理念为主,强调观念的更新、理念的提升,并由政府出面邀请业内知名会展企业负责人及学术专家组织专题讲座;第三,加大力度投资会展教育。在2012年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湖北省仅有三所本科院校招收会展专业,985院校、211院校均未涉及其中,在54所专科院校中仅有10所院校招收会展相关专业。教育投入具有前期投入多、投资回报期慢的特点,但这更需要政府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从长远出发,鼓励高校开办会展课程,形成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办学体系,为武汉市未来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四)有效整合行政机构,提升管理效率

武汉市会展产业发展在硬件设施设备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若想取得更大的进步离不开“软实力”的提升,行政机构管理、行业协会运作则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机构在会展业发展中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积极参与营销,引进知名展会落户,同时吸引知名参展商参展;举办公益性展会与政治性展会。对于公益性与政治性展会,如世博会、奥运会等,无法完全依靠企业操作,仍需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对会展政策进行制定、对会展企业进行管理、对会展行业进行监督,对会展人才进行储备,对会展远景进行规划。政府是行政机构,但更是服务性机构,应加大力度对会展企业提供便利,使行政机构能高效运转,这种扶持既有政策上的倾斜,亦有资金的注入。

会展产业的联动性决定了其行政管理的复杂性,行政机构有着如此大的重要性,但可惜的是武汉市仍未形成独立的会展行政管理机构,若想解决此问题,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可从以下两条路径着手。

1. 现今武汉市会展产业的领导机构为武汉市商务局,其内设会展促进处进行管理,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与机电和科技产业处其实为一套人员班子,人员配备极为不足,与会展业当前发展的大好形势极为不符,建议应将会展促进处独立出来,设为独立的处级机构,为其配备适量的人员编制,使其职能分工更为明确,有利于促进管理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2.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主管模式对会展业进行管理。会展业是系统工程,一次成功的展会,需要公安、消防、城管、交管、工商、旅游、商务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参与,设置由政府直管的局级行政管理机构专管会展业,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度各项行政资源,实现会展“一站式”服务,这时其行政效率才有可能达到最优化。

四、结语

会展业已受到政府、企业、学术界等多方越来越多的关注。武汉市会展业发展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虽有着较大的差距,但其也具有交通区位、展馆、产业依托等多种优势,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与发展后劲。对武汉市来说,立足中部,实现“中部会展之都”,放眼全国,成为“中国会展中心城市”将是武汉市会展产业发展的目标。本文在对武汉市会展业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能够对武汉市会展业的发展起到些许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春雷.会展城市营销的几个基本问题[J].旅游科学,2004,(2).

[2]唐洪鹏.青岛市会展经济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

[3]张娟玲.我国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研究―兼析石家庄会展旅游[D].河北师范大学,2009.

[4]谢琛.“中部崛起战略”背景下长沙会展旅游品牌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5]童伟.合肥会展旅游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

第5篇:武汉理工大学专业范文

一、企业发展需要抓职业经理人培训

小蓝鲸美食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小蓝鲸”)现有18家连锁店,分别设在全国4个省、市、自治区,总资产1.65亿元,员工有4500人(其中包括吸收的1360名下岗职工、7名下岗劳模、5名下岗军嫂),连续三年营业额位居湖北省第一(其中2002年营业额193亿元,税金1098万元)。

小蓝鲸的企业发展理念是:“举健康旗、打品牌战、走连锁路、炒特色菜”。“举健康旗”,即采用电脑配餐,建立环保蔬菜基地,让顾客在小蓝鲸进餐吃出健康来;“打品牌战”,即在著名专家的指导下,于1997年将企业名称由“小南京”改为“小蓝鲸”,并注册,现已是湖北省著名商标,无形资产超过5000万元;“走连锁路”,即确立了直营、托管和特许三种发展模式,现有8家连锁店,10家加盟店,引导员工把餐饮业当作自己一辈子的事业;“炒特色菜”,即明确菜肴特点应是健康、美味、环保、时尚,现在正尝试差异化连锁模式,用特色赢得顾客,致胜市场。

近年来,小蓝鲸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其中部级的有“全国十佳连锁酒家”、“全国青年文明号”、“中华餐饮名店”、“全国餐饮百强企业”等10余项,省市级的有“湖北餐饮新字号名店”、“湖北省著名商标”、“武汉突出贡献企业”、“武汉明星企业”等8项。

随着餐饮业的快速发展,竞争也日益激烈,餐饮企业迫切需要各类餐饮人才,尤其需要综合素质强、专业水平高、热爱本职工作的餐饮职业经理人。小蓝鲸现有的经营管理人员,有相当部分人要么有能力没理论,要么有理论没能力,要么有能力有理论但没有意愿。去年,全国有400家企业要求加盟小蓝鲸体系,按每家40万元的加盟费,可增加1.6亿元的收入,但小蓝鲸放弃了这些加盟企业,为什么呢?因为缺少人才。所以,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如果没有培训支持,如果不建立学习型团队,就很难再扩大,甚至会有垮掉的危险。武汉餐饮业位居全国四强之一,餐饮人才竞争异常激烈,但一直以来,武汉餐饮经理人主要是到北京、上海等地参加“餐饮职业经理人”培训,这种态势制约了武汉和湖北餐饮业的进一步发展,武汉和湖北餐饮业急需建立自己的职业经理人孵化基地。

2002年8月,经小蓝鲸聘请的顾问、武汉大学专家余杭教授推荐,小蓝鲸与国家经贸委武汉经理学院取得联系。近几年,武汉经理学院在以书记、院长叶远胜教授为首的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人才创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环境美校”的三句话办学理念,“成教、普教、培训、中外合作办学”的四种办学形式和“与国内名牌大学合作的本科教育,与专科学校合作的专科教育,与政府部门和企业合作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各界沟通的函授教育,与海外大学联手的品牌教育”的五种办学方式,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使学院的软硬件建设、教学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得到超常发展。如果有着雄厚经济实力的小蓝鲸与有着雄厚教学实力的武汉经理学院合作,一定能在武汉创办全国最好的餐饮职业经理人培训基地,“孵化”出能够面对21世纪市场竞争的优秀餐饮职业经理人。经过双方反复、认真地商谈切磋,终于于2002年10月底对联合办学达成一致意见,国家经贸委武汉经理学院小蓝鲸分院正式成立。

二、企业抓职业经理人培训应注重特色

企业抓职业经理人培训的教学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学,应该具有自身的特色。小蓝鲸分院按照武汉经理学院“特色强校”、“精品教学”的理念,针对市场的需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三点三性”的职业经理人教学方针。“三点”即瞄准行业的热点,制造经营的亮点,解决工作的难点;“三性”即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行业特点的针对性,学以致用的操作性。采取请专家和行家编写“活页”教材的方式,组织学员系统的学习了餐饮战略管理、餐饮市场营销、餐饮企业文化、餐饮财务管理、餐饮人力资源管理、餐饮服务心理、餐饮创新管理、餐饮营运管理、餐饮英语、中国饮食文化等12门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构成了餐饮管理的基本框架。此次培训,最大的特色是将众多餐饮管理知识进行了整合,并融入了小蓝鲸多年的经营管理经验,针对性强,内容丰富。

此次培训在师资上,除聘请武汉地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专家、教授外,公司的主要领导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都上讲台授课,组成了强大而且颇具实践特色的师资阵容。这些老师在授课时,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因人因课的运用了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电化教学法,并在学习管理上注重调节学员情绪,注重后勤服务,注重跟踪反馈,有效地提高了培训班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企业抓职业经理人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此次小蓝鲸分院的职业经理人培训班,由于指导思想明确,教学特色突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员们普遍反映,这次培训,既有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有实际案例的探讨,虽然培训的时间不长,但学到了许多管用的知识,确实是受益匪浅。

第6篇:武汉理工大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武汉

一、引言

理论和实践表明,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产业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美国早在1946年就由哈佛经济学教授Doriot成立第一家现代意义的创司ARD。此后,美国高效的风险投资机制极大地帮助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和发展,并孕育出微软、甲骨文这样的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有“中国风险投资之父”之称的成思危先生不断呼吁推动中国科技投融资体系的创新和发展。而我国京津沪地区得益于积极学习国外投融资业的先进经验、充分发展创业投融资平台,促使科技企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部地区的科教大市,武汉市拥有武汉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等一批全国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凸显其应有的地域优势。其根本原因在于武汉市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尚不完善,科技中小企业成长与科技成果转化中往往受到资金缺乏的制约。虽然现已有多种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但是与武汉快速增长的企业投融资需求相较尚存在一定差距。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构建高效的、多位一体的科技投融资平台,依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另一方面,武汉市产业发展极具特色,既有钢铁、汽车、石化这样的特大型工业企业,也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农业等新兴高科技产业。因此,基于武汉产业的发展特点构建完善的科技投融资平台,将极大地推动武汉市科技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发展。

可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关系到武汉市未来经济发展格局,基于武汉产业发展特点而全面构建科技投融资平台将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发动机。如何结合武汉市产业发展特点与科技优势,依托科技投融资平台创新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武汉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武汉市发展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的SWOT分析

1.武汉市建立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的优势

(1)资金来源充足

风险投资资本来源与当地经济发展存在关联。武汉市GDP逐年增加,2008年比2007年增长26.04%;全口径财政收入每年以平均26.24%的速度增长;2008年人均储蓄余额达到29228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平均以14.64%的速度增加,而2008年增长率为24.57%①,如表1所示。

武汉的经济优势为投融资平台的建立,提供了政府初期的引导资金、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合的服务体系的支持资金来源,以及本地潜在的社会资本。

(2)科技实力雄厚

武汉市作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全国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试点城市,区内有42所高校、56家科研院所、33所国家重点试验室及邮科院、华工科技等10家高科技企业,每年涉及光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环保和消费电子等五大产业②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2008年武汉市受理专利申请11270件,授权专利5329件,分别比2007年增长25.03%和31.78%。专利申请与授权均超过全省总计百分之五十③。经市级评审上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15项④,获批98项,其中部级创新基金项目共获资金3338万元,位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

另外,2008年武汉市共安排科技三项经费3亿元,其中民营科技企业承担和参与的计划项目达341项,扶持经费达11575.49万元,占总体的38.58%⑤。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实现1752.62万元,为全省总产值的52.29%⑥。武汉市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和增加值均体现了快速增长的特点,为建设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提供科技吸引力。

(3)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

以东湖高新区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代表,武汉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现代通信为主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以及现代装备制造等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武汉・中国光谷”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产业集群。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意识也逐步加强,累计拥有发明专利223项,拥有欧美日专利21项。2008年注册商标35项⑦。

2008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达6297家,同比增长13.19%;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780亿元,同比增长41.82%⑧,形成了以东湖高新区、“光谷”等为主导发展力量,区外高新科技企业积极靠拢的产业集群示范效应与规模经济效应的趋势。由博弈理论分析可知,科技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能大大提高整体获得风险投融资的可能性。

2.武汉市建立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的劣势

(1)武汉市风险投资行业尚未完全成熟

武汉风险投资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全国已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其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与京、沪、深等地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针对科技中小企业,武汉市目前缺乏有关的贷款担保、评级和风险补偿机制方面的信用档案制度和风险投资制度体系;针对风险投资公司,截至2009年,武汉地区风险投资公司有12家,仅为北京和上海地区的约五分之一⑨。大量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仍在等待创业板上市的机会,主板上市企业屈指可数。

(2)科技中小企业的产品市场转化亟待帮助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其产品市场转化能力。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用途也主要是在拓展销售渠道和增加流动资金,所占比例高达61.7%⑩。而风险投资仅关注投资回报率,在产品的短期利润完全取决于当期的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产品的战略意义和整体产业规划往往被忽视,重点科技中小企业产品市场化软着陆存在一定的困难。

3.武汉市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的发展机遇

(1)国家与地区的各项扶持政策出台

《2006-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配套政策》中,明确把发展风险投资作为自主创新的最重要政策工具之一,不仅在市场准入、市场退出方面做出方向性规定,而且鼓励银行、证券机构、保险机构和企业、私人参与风险投资设立和管理。

湖北省近日全面启动“12万亿”引资计划,将综合财政、信贷、直接融资、吸引民间资本等多渠道进行筹资。而武汉市东湖新区每年获得1.5亿元专项资金进行高新产业开发。

武汉市出台的相应措施,如2亿元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融资方案、“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武汉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助推计划”等,使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宽泛化得以确保。与以往“火炬计划”、“百星工程”、“全民创业”、“创新型企业”等特色工作相结合,将全面推进科技中小企业与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风险投资与国外投资发展较快

武汉市于1988年开始尝试风险投资。此后作为真正意义的风险投资机构,武汉“世博科技”项目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1999年6月成立。之后又成立了东湖创司、开元创司、华工创司、华汉投资管理公司等10多个有影响的风险投资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

从1999到2008年,武汉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为13.09%,外商直接投资稳步上升。仅2008年,武汉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19.4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如图1)。合理利用政府资金引导外资中的放大效应,有助于提高投资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促进武汉市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积极申报“新三板”

武汉东湖高新区在获批成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将在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方面,争取证监会尽快批复东湖高新区“新三板”(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报价转让)市场交易。由于门槛相对主板、创业板较低,被称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上市公司的孵化器的新三板将给“光谷”众多中小企业融资带来除“两型产业”发展基金、信贷试点等外更多的选择。“光谷”新三板储备企业目前已达144家。其中,武大有机硅、“海创”电子、科益药业、蓝星科技等4家申报材料已获中国证券业协会预备案受理,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等4家已通过券商内核。

4.武汉市建设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的威胁

(1)武汉市金融业人才流失严重

湖北省的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金融投资产业人才十分缺乏。而武汉留住人才的比例也不容乐观,许多具有风险意识的人才均流向了沿海风险投资较为发达的地区。由于本身的复杂与专业性,风险投资项目的成功运作需要大量具有战略眼光、专业运作能力、丰富行业经验的投资管理者。武汉市如何培养、吸引和保留相关金融人才将成为能否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

(2)与风险投资发达城市的差距明显

目前国内风险投资案例的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地区。2008年三地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本总量分别为664.82亿元、288.48亿元、439.26亿元。而武汉所处的中南地区整体总量仅为50.52亿元,风险投资机构的注册资本与新募集风险资本量也相对缺乏,如表2所示。可见,武汉市风险投资的发展在吸引资本方面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相关发展建议

目前,武汉市在经济、科技实力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同时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但由于武汉市的风险投资模式相对单一、处于低发展水平阶段,难以满足科技中小企业创业的投融资需求,也远远不能充分实现优质科技项目的市场化发展。

因此,武汉市积极建设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采用多种支持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创新模式,将能够充分发挥区域内经济、科技、高新技术集群优势,促进风险投资与科技中小企业的对接。通过SWOT分析如表3,得出以下发展建议。

(1)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通过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可以解决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资产规模较小、担保难的问题。即政府部门将专项资金存入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或科技担保公司在指定银行的专户,银行按照一定比例放大贷款规模。由于企业能以自有知识产权质押和企业信用作为反担保,产权质押资金可为实物抵押条件不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一定额度的信用担保。

(2)建立创业投资专项基金与引导基金

通过建立武汉市创业投资风险救助专项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风险补贴资金等,对创业投资机构因投资失败而清算或减值,或者退出风险投资项目发生损失等情况可以从风险救助专项资金获得部分补偿。同时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采取参股成立创业投资企业和与合作机构联合投资的方式,引导并放大创业投资,推动社会资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投资力度。用创业投资企业风险补贴资金的形式,据其投资于初创科技型企业的实际投资额,对经认定的创业投资企业按一定比例给予补贴。

(3)加大对研发创新的补贴力度

根据武汉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向,鼓励科技型企业进行原创性的研究开发活动。由企业上年度实际研发费用的一定比例,对于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企业进行某个时间段内的持续性补贴。同时,对于获得发明专利的企业以及被列为专利培育试点的企业,同样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在科技中小企业产品的市场化转化阶段,政府拓宽对产品的首购与订购范围,将有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4)加强专业人才建设

政府应为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业外部环境条件,鼓励科研机构、高校等各方面专业人才出来创业,最大程度地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创业环境。同时优化科技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在相关行业建立外部人才引进机制与本地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各项鼓励与补贴政策,积极引进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战略眼光的投资管理者进驻武汉。如为创业企业家们开设专业的风险投资培训课程等,使科技中小企业管理者最大程度的了解风险投资并利用风险投资,从而逐步建设本地化的人才队伍。

(5)实施科技品牌培育计划

武汉市应当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外行业竞争优势的科技品牌企业,通过树立系列科技产品品牌形象以带动本地区整体产业发展。作为先导发展的科技品牌企业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较完善的企业创新机制、相应的科研投入、一定的经济规模、良好成长性、良好的信用和较强的融资能力等。推动科技品牌企业面向国际市场进行自主创新,在企业内部完善现代管理制度,从而带动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共同形成富有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产业链和产业群。

(6)定期组织科技创新项目展会

定期举办科技创新项目展会,有助于解决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项目与创业投资机构、私募股权机构、商业银行等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展会能让更多的优秀科技创新项目有机会与中外私募股权、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代表进行投融资方面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建立起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四、结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和纳米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以美国硅谷为聚集地的高新技术企业成功发展推动了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关系到武汉市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也是武汉城市圈实现“两型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武汉产业发展特点全面构建科技投融资平台将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发动机。结合武汉市的科技优势与产业发展特点,依托科技投融资平台创新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将对推动武汉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注释:

①《武汉市统计年鉴(2009年版)》。

②《武汉市关于全力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决定》,武汉市政府,2009年12月。

③《湖北省统计年鉴(2009年版)》。

④《2008武汉市民营科技工作年报》,武汉市民管办,2009-7-14。

⑤《2008武汉市创新基金工作年报》,武汉市创新基金管理中心,2009-7-14。

⑥《武汉市统计年鉴(2009年版)》。

⑦《武汉市科技局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办公室,2009-04-10。

⑧《2008武汉市民营科技工作年报》,武汉市民管办,2009-7-14。

⑨《中国风险投资机构名录》,《2009中国风险投资年鉴(附录)》。

⑩《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研究》,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促进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政策探析》,吴宇军等,《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

《2008武汉市民营科技工作年报》,武汉市民管办,2009-7-14。

《创业投资中政府引导基金的SWOT分析》,姜博,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创业》。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对接问题探讨》,张安洁,《财税金融》。

《论民间投资与国有投资的协调发展》,卢建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9中国风险投资年鉴(统计篇)》。

参考文献

[1]锁永军,高燕.安徽发展风险投资的SWOT模型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8(5).

[2]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研究[R].2009(5).

[3]陈建安,李燕萍,吴绍棠.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2).

[4]张安洁.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对接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9(10).

[5]吴宇军,彭华涛,王峰.促进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政策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2).

第7篇:武汉理工大学专业范文

这篇关于独立学院14校艺考联考 首日报名近6000人次,是

昨天,我省2014年独立学院非美术类本科艺术专业校际联考在华师武汉传媒学院开始报名,首日报名近600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近2000人次,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仍然受考生热捧。

报名时间今天还有一天,考试时间是本月10日至12日,考试地点为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今年是独立学院校际联考的第四年,仍然由华师武汉传媒学院牵头,与武汉东湖学院、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汉口学院、武昌理工学院、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武昌工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13所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共同组织。其中,后五所高校作为“新面孔”首次加入校际联考的队伍。考试专业及类别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影、音乐表演、音乐学、表演类、舞蹈类。

另外,在报名现场记者了解到,相比往年,今年考生不再“广撒网”,而是走上了“痴情路”。在随机询问的20名考生中,17名考生都只报考了一个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播音教师赵佳说,只报一个专业是艺考生逐渐理性的表现,可能对于多数人来说,“广撒网”就能“多捞鱼”,但这是对自己专业不负责的表现,“考生应该用一种专业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所学,兼报会让精力太分散,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8篇:武汉理工大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武汉城市经济圈;优势条件;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为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央提出了“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国家将武汉定位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近代中国重要工业城市的武汉,与中部其它省会城市比较,不但经济实力居首,而且也是中部甚至全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一、武汉在中部地区的区域因素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武汉地处中国居中区位,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达。

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武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起到战略大支点的作用。进入新世纪,武汉处在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纵横大十字的交汇点上,是形成水、铁、公、空主体交通网络的全国四大交通枢纽之一。

2.综合实力优势。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工业实力雄厚,现已形成以钢铁、汽车、机械、高新技术为支柱,食品、服装、医药、化工为优势的综合性工业体系。尤其是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光谷)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汽车产业基地建设极具有发展潜力。

3.高等生产要素优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高等生产要素上。武汉是中部地区也是全国高等生产要素的密集地区之一。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48所,科研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我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

4.市场优势。武汉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市场体系,实现了资源配置市场化。武汉市及武汉城市群经济聚集已达到一定规模,中部核心经济区的功能已初步具备。无论是从城市人口、经济规模,还是从人均GDP看,武汉都是中部6省区中最大的城市,已经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具备一定的带动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5.资源优势。武汉被联合国评为“可持续发展城市”,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武汉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人均淡水资源居世界城市第一。在水资源日益宝贵的现代,武汉充足的淡水资源将为武汉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武汉在中部地区城市竞争中的制约条件

1.经济增长速度偏低。从目前中部六省的发展动向看,东西“连横”的倾向比南北“合纵”的倾向更明显。六省雷同多于分工,冲突多于合作。在这种情形下,在中部最具实力的武汉,暂时还不具备一个中心城市的功能,要想成为中部崛起的龙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产业结构不清晰,企业竞争力低下。“中部崛起”战略后,湖北在中部率先提出构建武汉“1+8”城市经济圈,武汉城市群的定位是“五中心一基地”,即区域性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科教中心、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以及现代制造业基地。但实际上武汉与周边城市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分工合作没有形成,产业低水平重复,资源配置率低下。

另一个方面,武汉的企业竞争力低下。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未形成核心技术开发体系,能出口创汇,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名优产品少。

3.经济结构不合理。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太高,第三产业太低。原因是重工业比重太高;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企比重高,说明湖北企业积弊甚重,所有制结构转换任务异常艰巨;就业结构不协调。结构问题是经济问题的核心,武汉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是武汉城市圈在中部崛起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4.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不强。武汉虽有科教优势,但是不能很好的借“脑”生财,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不够强,因发展的历史原因,中高级人才大量外流,此种状况必须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改变。

武汉之于中部,要想成为中部崛起的“龙头”,必须要先练好“内功”。

三、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构建武汉城市增长极。构建以武汉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动态城市经济圈,形成以武汉为核心,以中部其它中心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支撑的二重空间城市群,通过中心城市传递经济吸引和辐射力,实现中部地区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最终实现中部增长极的形成。

目前,武汉城市经济圈包括周边八个中小城市,形成“1+8”武汉城市圈,完成了由点到面战略性的一步,武汉至孝感、鄂州、咸宁等8个周边城市只需1小时。现在武汉己成为中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四大枢纽城市之一,武汉至广州、北京上海、成都均只要4小时左右。在国家复兴长江“黄金水道”计划启动后,位于重庆、上海之间的武汉将更加“近水楼台先得月”,迎来中部城市增长极形成的大好机遇。

2.培育产业增长极。产业增长极是城市增长极和区域增长极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坚实的工业基础是武汉产业发展的优势,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为武汉制造业的复苏带来了契机。武汉的支柱产业如汽车制造、钢铁制造等传统产业,可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尽快完成对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实现规模化,成为武汉极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增长极。其它诸如光电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食品加工、农产品加工等轻工产业集群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培育和发展成产业增长极。

3.综合治理城市环境。在武汉城市圈规划确立后,武汉可以利用区域优势综合治理山河湖泊,绿化美化城市环境,搞好生态平衡,特别要注重保持城市水资源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和优势。使武汉城市圈的绿化,美化工程尽快赶上全国的先进水平,这也是改善投资环境必然要求。

4.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武汉拥有众多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高新技术开发区,可以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启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活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科研人员和企业家群体,建立“政、产、学、研”的互动机制,保证科技优势尽快地有效地向生产力转化,从而推进武汉率先在中部崛起,成为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参考文献:

第9篇:武汉理工大学专业范文

摘 要:文华公书林是我国第一所实行开架借书的公共图书馆。其创办人韦棣华女士在文华公书林中所贯注的现代图书馆思想由文华图

>> 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Axel Kuhn博士访问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九十周年院庆公告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成立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8级博士生许洁受邀参加第七届欧洲学术出版会议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分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教师作品欣赏 巢湖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华枫国际管理学院 荷兰鹿特丹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中的工科 体验华盛顿大学管理学院的MBA教学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李世杰 从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谈该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谈市属高校京籍女大学生创业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类招生工作探讨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创新投资专家——陈珠明 陈志武(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 创新发展的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5] 钟敏.樱花烂漫,如同桃李――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建院三周年前夕访院长彭斐章教授[J].高校图书馆工作,1987(4):54-58.

[26]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求实奋进 共谱新篇――从文华图专到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246-247.

[27] 唐秀.文华公书林研究(1910-1938)[D].武汉:湖北大学,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