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以桥为话题作文范文

以桥为话题作文精选(九篇)

以桥为话题作文

第1篇:以桥为话题作文范文

一、重构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平等是课堂上和谐氛围产生的前提,是发挥学生自主性的保障,是老师转变观念的一个标志。开展“对话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重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强调在课堂上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对方、接纳对方,而不是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任意践踏。在“对话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上真正理解学生的现实需要、情感需要、态度变化等,体会学生作为发展主体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不要把学生看成是年少不懂事的孩子,而被迫让学生服从教师的教学主张,接受自身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对话式”小学语文阅读更加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的、消极的地位,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有独特性格特点的、期望受到尊重的主体与教师之间进行平等对话。

二、建立课堂对话常规

阅读教学课堂对话出现了盲目对话、低效对话的情况,如何避免呢?提高课堂对话的效率。首先要学会倾听,让每一个学生认真倾听是一个重要环节。认真倾听的主体,既包括学生,还包括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倾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认真听,仔细想。同学发言时,不做其他事,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并思考同学的意见。二是能发现别人的错误,并思考别人错在哪里。三是要确立“先评后说”的对话规则。即:围绕一个主题对话交流时,后面同学发言时要先对前面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然后再补充自己的意见。评价可从意见是否正确、完整的角度进行,还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结构是否正确合理的角度进行。

三、丰富课堂对话的形式

1.在品读交流中对话,促进多元感悟

在课堂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置身课文情景,同作者一起去观察、体会、想象、思考,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这就需要师生在课上短短的40分钟内以读为本,以读悟语言、悟情感、悟写法,让学生在品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形”,读出语言文字的“味”。而建立在品读基础上的课堂对话,更能促进学生进行多元感悟。

2.在质疑探究中对话,启发学生思维

叶老指出:“教师为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每一堂课,教师都要想方设法寻找拨动学生心弦的诱发点,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语文教师是否一定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好“自己的问题”才能上课?答案是“非也”。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诉说疑惑,充分交流心得,教师以随机点拨作为学生读解活动的“助推器”,这种“诱导”对话,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且加深了学生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在课堂生成中及时捕捉话题

课堂生成具有即时性、动态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关注课堂生成的话题,是焕发课堂生命活力的需要。但教师必须意识到,不是所有的生成话题都是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发展的。不少生成是无效的,对教学起阻滞作用。教师的智慧恰恰在于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及时进行教学诊断,及时捕捉课堂中的有效话题,并灵活地对话题进行转化、提炼、加工,使之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五、设计开放的交流话题

第2篇:以桥为话题作文范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赵州桥教案

一、学习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㈡能力训练点

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参加”、“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㈢德语渗透点

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重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㈡解决办法

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观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赵州桥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文片断,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发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具准备

赵州桥彩色投影片,赵州桥栏板的录像带,文字投影片,生字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刀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赵州桥)

(二)看图议桥

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

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

(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1. 出示生字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2. 理解生字。

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

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新绘制图样,就叫设计。

冲毁:冲破。

3. 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

4. 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卡让学生读。

5. 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

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周桥的什么?

2. 小组讨论交流。

3. 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周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

4. 理解“世界闻名”先用查字典方法来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周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留在课文全部内容学完之后再回答。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⑴这个自然段共有6句话,先读前2句,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写赵周桥非常雄伟。第②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使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

【板书:雄伟桥长桥宽】

⑵读③④两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板书:没有桥墩一个大桥洞4个小桥洞】

⑶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读⑤⑥两句话。(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板书:既……又……】

⑷对照板书有顺序地说一说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再讲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后讲了桥的优点。)

导语: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有关赵州桥的情况,使我们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绍,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深刻理解语言。

⑴出示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理解“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⑵理解“创举”。字典中的解释:开始做。

⑶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的意思。(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

⑷投影忠的第二个句子除了告诉我们赵州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实际上也就告诉了我们桥怎样:(桥很坚固)

⑸远在13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这样雄伟、坚固的赵州桥,这说明什么?(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是有才干的……)

导语:显然文章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谁?(赞美建桥的人,赞美劳动人民)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赞美之情。

3、朗读训练。

4、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六)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1、2自然段我们知道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仍然那么雄伟,那么坚固,真不愧为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古老的桥梁。

2、扩展。

(1)赵州桥在()省()县。赵州桥也叫()桥,它是()朝石匠()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有()多年了。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既()又()。

(3)赵州桥为什么会世界闻名?(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预习第3自然段。

预习提纲: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描写了几种龙的姿态?

(3)“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个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非常雄伟、也很坚固)

导语: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三自然段。

4、(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三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

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话的第2

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他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

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4、理解“雕刻”。(一种工艺,本文指在栏板上、刻凿图案)

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赏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

6、让学生讲述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在学生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

7、研究书中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⑴这段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

⑵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①画的都是龙②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⑶栏板上只有这3幅图案吗?为什么选择这3幅图案?(栏板上有许多幅图案。这3幅是最精美的。)

⑷作者只描写了3幅是最精美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8、朗读训练,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语言描绘是优美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声音表情都应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样写桥的美观的(对照版书:先概括写桥很美观,然后具体写栏板上图案很精美,又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最后写所有的龙真像活的一样。)

10、按这个顺序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智慧:聪明。

才干;才能、本领。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再引导学生面对全文思考这个问题。(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3、造句练习:参加,而且。

(四)总结、扩展。

教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⑴朗读全文。

⑵背诵2、3自然段。

⑶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⑷学习生字的字形。

七、作业布置

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查字典理解生字词

八、板书设计

19赵州桥

历史悠久

赵州桥 坚固 雄伟 → 智慧才干 历史遗产

美 观

看了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赵州桥教案的人还看:

1.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2.三年级下册语文19课 七颗钻石

3.七颗钻石课文句子赏析

4.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十九课教学反思

第3篇:以桥为话题作文范文

关键词: 路桥施工; 质量控制; 企业; 方法

0.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在交通道路建设上面有了较为突出的发展,自“十一五”建设以来我国加快建设交通网的进程,我国现拥有海、陆、空这三种交通途径,人们出行变得越来越便捷,路桥交通是我们接触最早也最熟悉的交通途径,它要比空行要安全舒适,要比海行要简单省时,总的来说我们国家现在还是以陆地交通为主,因为每个地区的地理分布环境有所不同,所以每个地区在交通道路建设上的意见和方法都不同,但是国家对于路桥方面的建设却非常的重视,要求每个省市都应该有自己的交通建设规模,所以很多省市在路桥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此同时,企业为了更快更少成本地进行路桥建设,并且获取更大的利润,在施工时常常偷工减料,不顾路桥质量和人们的安全的问题,制造出不符合规定的“豆腐渣”工程,像是“桥头跳车”或是桥梁路面坍塌等都成为了现如今的交通问题。所以国家要想让国民放心安心就得从路桥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这两方面层层突破【1】。

1、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

1.1路桥实施技术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现如今我们国家面临的交通问题之一就是交通拥堵,公路作为基础通渠道,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国家也在大力支持路桥方面的建设工程的实施,而对于现如今的路桥建设工作来说,对路桥施工技术的管理和其质量控制是保证我们国家公路质量的关键因素,企业在注重本身利益追求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社会效益,注重路桥的质量问题,一般来说路桥的使用寿命基本会在10年左右,可是现如今很多的路桥建设使用寿命都不到10年,这将会大大地浪费社会资源,因为建造路桥会花费很多的材料,如果保护不当需要重新建造的话又会造成一笔很大的开销,得不偿失,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我们知道现如今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桥路面塌陷的事件,不仅在金钱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损失,而且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这是国家非常重视的,所以加强路桥技术和质量是必然的。

1.2路桥施工出现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上层建筑也要适时地跟上脚步,现代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太快,人们逐步的从步行时展成为现在的小轿车代步车的时代了,交通拥挤问题已经成为时下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了,自改革开放后,公路这个交通途径慢慢步入正轨了,现如今公路的覆盖总里程已经到达了建国初期的40多倍,路面技术和质量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我们国家建设路桥基本上是使用混凝土等的材料的,可是我们不知道我们看到的只是混凝土好的一面,殊不知要是其使用不当的话会导致路面过硬产生裂纹或是破损,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桥路的崩塌,可是现在有很多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不顾桥路的安全问题使用不当的材料并且在技术上偷工减料、施工工期拖延等问题,因而造就了很多的交通事故问题。我们常见的问题主要就是那么几个,一个是路面出现裂缝,如果路面出现裂缝的话,它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塌陷的危险,会严重影响它的稳定性的结构,通常路面出现裂缝都是因为制作路面的原材料―混凝土的原因,混凝土如果调试不当或是没有按照指定的程序去做的话,会致使桥面出现裂缝现象。第二个问题是桥梁钢筋的锈蚀问题,我们都知道,一个路桥的建设不仅要我们在其完工前进行完善而且还要对其后续的养护进行监督指导,如果建设工人做事只做一半没有对其进行养护工作,那么路桥很有可能裂缝、散落等现象,一旦这种问题出现了,如果路桥表面出现承压过重的情况,这时候路桥也可能会出现坍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路桥质量的问题就是路桥施工人员的质量问题,我国幅员辽阔,需要建设路桥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我们都知道路桥建设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行业,需要工作人员有很大的耐心和恒心,所以很多人在建设途中难免会有不满情绪在技术上也会小小地偷工减料一下,所以这也会大大的影响路桥的质量问题。

2、解决方案和措施

2.1国家监管及大力扶持

在这个市场化、自由化经济体制的影响下,现在的很多路桥建设企业逐步“私有化”了,私有化的企业他最注重的当然是本企业的效益问题,从而会忽略有些小的细节,当然我们不反对私有化,私有化自有它本身的好处,但是对于政府来说他要严格做好自己的事情,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发挥出“无形手”的力量,千万不要任由这样的事情出现而国家的监管力度又不够继而陆续出现那么多的小问题。

2.2解决桥梁裂缝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在进行桥梁建设的时候先进行实验,测试一下混凝土的配比率以及使用可行性,为了是路桥能够得到更好地建设效果,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校对原材料的比率,不要使得混凝土在外曝露太久因为它很容易受潮,并且施工人员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表,避免施工人员会混淆施工步骤,以至于施工质量下降,并且要求施工人员要做好建后的养护工作,要尽量的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尽最大力度去防止桥梁出现裂缝。

2.3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我们要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人员要具备肯吃苦,不断创新的精神,在施工过程中如有遇到紧急情况要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临危不乱,还有就是要不断地创新,学习新知识,把自己的所学灵活运用在建设中,做到与时俱进,其实我们所知道的施工人员学习的不仅仅是那些固有的知识,她们有些还会学习一些有关自然、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知识,因为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也大不相同,所以他们要在此基础上做出些许改变,也能够方便日后用在建设路桥中【2】。

3、结语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路桥建设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虽然我们现在拥有许多的交通工具,可是公路运输是目前最重要且最方便的运输工具,我们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地带,交通遍布各省市地区,所以道路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地工程,需要我们建设人员齐心协力共同完成,道路安全也是一项必须关注的问题,因为道路安全并不是简单地保障我们国家的经济,也是对人们生命安全的保证,所以我们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更应该看重路桥的建设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第4篇:以桥为话题作文范文

《空中之友》的成功之道

198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的主持人节目——《空中之友》开播,节目不仅在大陆的传媒界轰动一时,在台湾也形成了不小的影响。该节目开播20天以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破天荒地收到了台湾听众经由美国寄给节目主持人徐曼的信。之后,节目主持人徐曼在台湾越来越出名,主持人收到的台湾听众来信也逐年增加。《空中之友》节目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形态:对接台媒,传受关系改善。《空中之友》的主持人形态直接来源于一位台湾归来的台湾老兵对台湾广播主持人形态的描述。《空中之友》节目形态的改变,不仅在节目形态上契合了台湾听众的收听习惯,而且由“一对多”的“居高临下”变为“一对一”的“我和您”,传受关系也由过去的“导师和学生”变为“朋友”,①节目对象感更强,传受关系更加融洽。

语态:亲切真诚,赢得受众信任。《空中之友》节目在开办时,充分吸收了对台广播和台湾广播的经验,在试办节目时首先就试验如何用生活中的语调说话,打破播音腔。对主持人如何在话筒前说话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生活化,不要格式化。②而且非常仔细地规定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说话要温文尔雅、和蔼可亲、讲究礼貌,语调要甜、软、轻、美,有浓厚的人情味和同情心,对听众既关怀又谅解,尊重听众的感情,以商量和探讨的口吻与听众说话……③这种语态契合了台湾听众的心理期待,轻声细语的、口语化的交谈,使听众感到主持人是彬彬有礼的朋友、热情友好的同事、体贴入微的亲人,使台湾听众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

内容:平实客观,服务至上。《空中之友》节目从一创办就确定了为听众“解疑、解惑、解忧、解难”的服务方针。虽然各个时期报道的重点不同,但在整体节目编辑上注意了将政策性寓于服务性之中,在节目内容上力求平实客观。不论解答问题、分析政策、介绍情况,都是实事求是,既讲合情合理的一面,也讲尚未完善的一面;介绍大陆情况既讲进步的一面,也承认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落后的一面;既讲大陆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又承认还不富裕。不讲过头话,不选用缺乏代表性的典型,而尽量选用那些具有大众性、普遍性的情况,把真实地介绍中共和祖国人民政府的政策、真实地介绍大陆社会状况,当作《空中之友》节目的灵魂,让听众从平实、客观的内容中,自己去理解和识别,自己去做出结论。④

手法:情感入手,细节切入。《空中之友》编创人员有意识地利用了人情、亲情、乡情、友情、民族之情、爱国之情等情感对宣传效果的催化作用,从话题的选择、角度的切入、稿件的撰写、主持人的表达都追求于细微之处见真情,收到“以心换心的效果”。⑤

此外,个性也是《空中之友》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主持人的节目形态凸显了主持人的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主持人的个性,如徐曼的“甜美”,冬艳的“清雅”。⑥反之,主持人的个性形象又进一步形成了节目的风格和标识,提高了节目的辨识度,增加了节目的特色与吸引力。

《空中立交桥》的创新发展

《空中立交桥》由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创办于1989年7月1日,每周播出4档,每档节目时间为1小时。该节目不仅受到台湾听众的喜爱,也深受大陆听众的热捧。《空中立交桥》不仅是海峡之声收到听众反馈最多的一个节目,也是“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历史上最响亮的一个品牌”。⑦

多体裁的板块结构。《空中立交桥》采用多个板块单元的组合结构,把不同的话题与内容串联在一起,使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和立体,给了听众更加多彩的听觉体验。板块结构不是《空中立交桥》节目的首创,但它却把板块节目推向新的阶段。

首先,打破了题材与内容的界限。《空中立交桥》既有严肃的时政话题,又有轻松的文艺内容,更有听众直接参与的板块,集新闻性、议论性、服务性和娱乐性为一体。节目辟有《新闻》《立交桥漫步》《立交桥专访》《九州采风》《华夏风情》《家乡曲》《经济窗》《爱的诗柬》《生命随想》《歌迷时间》《名曲欣赏》《中华医药》《点歌台》等板块和节目单元。就如一道超级大杂烩或东北乱炖,别有一番风味。

其次,构思新颖,编串巧妙。《空中立交桥》并不是简单地把多种体裁和内容杂糅在一起,而是以“编串艺术”为粘合剂,避免任意堆砌的“杂而无章”。《空中立文桥》将政治论题、新闻信息和社会生活话题作了巧妙的穿插,始终给人一种新鲜感和吸引力,尤其是在运用乐曲串连方面作了成功的尝试。

多个性的群体形象。《空中之友》凸显的是主持人的个性标识,《空中立交桥》打造的则是多种个性的主持人群体形象。如果说《空中之友》的魅力在于徐曼的“甜美”或冬艳的“清雅”,那么,《空中立交桥》的魅力则是一个由弘力、刘武、钱锋等几位主持人的鲜明个性而组成的群体形象。弘力的“活泼开朗、风趣幽默”,刘武的“思维敏锐、快人快语”,钱锋的“感情真挚、善解人意”,在多位主持人个性反差中又形成互补,构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空中立交桥》主持人群体形象,这正是该节目最大的成功之处。⑧这种融“感性、知性、理性、灵性”于一体,“如阳光般明亮、似兄弟般友好、像智者一样博学、有相声演员般幽默”的整体节目风格,营造了“十分和谐的传播情境”,使节目散发着十足的个性魅力和超强的吸引力。⑨

模拟直播的现场感也是《空中立交桥》吸引听众的因素之一。《空中立交桥》鉴于对台广播宣传的敏感性,选择了直播形态与录播制作相结合的模拟直播方式,兼具了创新和稳妥的特性。⑩虽然不是真正的直播,但完全按照直播要求进行录制,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是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性,与其它完全录播的节目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无论是《空中之友》还是《空中立交桥》,都没有逃脱品牌节目的生命周期。不管是因为主持人个性化的不可复制,还是创新力度相对于媒介生态变化的乏力,至少都告诉我们,节目的创新永无止境,时刻都要与时俱进。不过,它们曾经的成功之道与创新发展经验,至今仍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作者单位: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注释:①杨伟光:《“节目主持人”的形式好在哪里?》,《新闻战线》,1985(2)。

②③⑤于礼厚:《主持人节目的特征——开办〈空中之友〉节目以来的实践心得》,《对台广播文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40周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33、30、28页。

④毕福臣:《简析〈空中之友〉的魅力所在》,《对台广播文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40周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112页。

⑥冬 艳:《对节目主持人的探索——我主持〈空中之友〉节目的体会》《对台广播文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40周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⑦林智勇,廖雪方:《初论板块节目的优势及其发展前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2(6)。

⑧钟志刚:《岁月留声》,福州,海风出版社,2009年版,第325页。

第5篇:以桥为话题作文范文

【写作经】

“探险”这个话题,对于我们当代的初中生来说已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同学们不可能有像探险家那样的探险经历,在同学们的生活经历中所谓的“探险”也只不过是一次小小的冒险经历而已。在这些经历中,同学们可以写写独自一人乘车回家的经历,可以写写独自一人留守在家的经历,也可以写写结伴同行外出野餐的经历……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拿起笔写这些特别的经历时,我们可以试着打开我们记忆中的生活,说说我们的情感和体验。

当我们在写这些情感和体验时,就应该关注以下几个写作点:1.写活人物的行动和心理活动。人在冒险过程中,心理活动是不断变化着的。有时好奇,有时期待,有时害怕,有时惊喜。写作时要考虑自己的心理感受,写出心理变化的不同阶段。要采用恰当的动词,写出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动作(最好能写一些一连串的动作),突现自己不同寻常的活动。2.写活周边的环境。环境之险,是吸引人类探索行为的原因。写作过程中,要将环境的奇特之处作重点描写。比如山之高,洞之深,水之急,虫兽之出没,鸟之鸣叫,把这些让人罕见的景物写活了,就能及时地引出文中人物的相关活动。当然,这也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3. 张开想象的翅膀。写冒险经历时我们不妨巧用想象,虚实结合。有些经历我们会有生活的体验,有些经历由于条件所限或许体验不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大胆想象了,可以借用别人的体验来写自己的体验,可以借用别人的情感来写自己的情感,当然在想象的同时还要考虑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巧妙做到虚实结合。写作中能把握好以上几个方面,自然就能把本单元“探险”话题的作文写好。

“探险”这个话题的文章既可以写叙事类的文章,也可以写成议论类的文章。如果同学们写成议论文的话,就要围绕探险的意义、探险的价值和探险需要的意志品质结合起来阐述,阐述时要做到有理有据,自圆其说。亲爱的同学们,拿起你充满灵性的笔,发挥你的想象和才智,相信优美的文字一定会在你的笔端流淌。

【作文本】

唯险而历为勇者

浙江省余姚市梨洲中学九(7)班 黄蓉

深深的绿色,摇晃着的绳索被吞没,在暗灰的绳索桥的木板上,颤颤地站着几个人,甚至不敢有什么大动作,只有小心翼翼地移动着。更有人只是将脚轻放上那嘎吱作响的木板,便立刻抚着胸口退下来,望一眼脚下的深渊,走向不远处的另一座桥。

另一种风景。修建得很坚固的廊桥,粗壮的圆木紧紧相扣,一块块厚实的木板严丝合缝,稳稳地越过悬崖。廊桥上只有零星几个小窗,泄进暖黄的光,别处都被木板阻挡。这头,妇女与小孩都笑着走入,又从对面那头出来。

“嘿,走哪边?”同行的伯伯走到我身边,“走绳索桥吧!冒险才有挑战性。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伯伯还饶有兴致地吼了两嗓子。我望着晃晃悠悠的绳索,不禁往后一退,却又忍不住探头张望。

很危险,却又很刺激。

悠悠的绳索一下又一下地牵动着我的心,不收紧,反而只是荡在那里,偏偏令人心里发痒。有人踏上绳索桥,走了几步,又急急地退回来。一旁的廊桥默不做声,仿佛在看一场闹剧,无声地发笑。

伯伯笑眯眯地看着我,说:“害怕了?”我扯扯嘴角,想否认,但无法忽视心底的一丝颤抖。“咱走这一遭,就是看看这山的险。走那廊桥有什么意思?”牵着的绳索慢慢绷紧,不断将我拉向前去。我一掌拍在绳索桥的桥栏上,大吼一声:“走!绳索桥!”绳索桥猛地抖了抖,桥上的几个人立刻抓紧了桥栏,显得摇摇欲坠。伯伯大笑起来:“好姑娘!走着!”

我一咬牙,踏上薄薄的木板。往前紧走几步,本想忍住不往下看,可桥上的木板架得不规则,缝隙有大有小,不得不注意着。这下可惨了。往下便是呼呼作响的山风,还有深不见底的深渊,浓郁的墨绿让人心里发寒。我哭丧着脸,慢慢转头想退回去,却发现身后上桥的人越来越多。凛冽的风夹杂着几句话:“瞧那小姑娘都上去了,有什么好怕的!”我心里更是无奈,想要咆哮,脚下深深的深渊让我闭紧了嘴巴,使劲咬着牙,仿佛这样会让自己安心一点。好险!

只得往前走。脚下的木板不断地,几乎在下一秒就要断裂,粗糙的绳索磨得我手心发痛,还是不敢放开。渐渐地,有一种奇异的感觉蔓延开来。风又猛了些,拉扯着脆弱的桥,连带着我们一起摇摇欲坠。我却慢慢平静下来,脚下越发像踩在虚空上,整个人仿佛在飞翔!余光瞥见一旁的廊桥,还是沉默着,庞大的身躯越发笨拙。

大致已走到桥中央,我面前只有那绳索桥,前面的人都已紧赶慢赶地走完,身后却还有一大串人。我停住脚步,往下望。原来这墨绿中还有许多深浅不一的绿,渐渐形成一个奇妙美丽的漩涡,令人不自觉地沉迷。在大片大片的绿中,有几段青灰色的山路蜿蜒而上,攀着陡峭的山。不知什么时候,我已笑了起来,放松了牙关。周边的风景迷人而纯粹,像有魔力一般将人吸引。铺就这山路的人可真叫人佩服!他征服了险峻的山峰,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景色。

身后传来催促声,我轻轻踮了踮脚,绳索桥便晃起来。耳后传来几声尖叫,伯伯在我身后叫道:“哎哎,可不能这么使坏的!”我咧开嘴笑,大步向前走去,感受着脚下的晃动,脑海里一片清明,心中充满喜悦与激动。要的就是一个“险”字!

当我终于踏上坚实的土地回头望,胸口有股子气叫嚣着要冲出来。我也这么做了,在崖边大声叫出来。山谷里有回音悠悠地回旋,惊起一群飞鸟。

有鸟儿悄悄落在脚边的石碑上。

唯险而历为勇者!

(指导老师 干颖聪)

第6篇:以桥为话题作文范文

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桥:水上的桥,陆地的桥;独木桥,石板桥;运用高科技手段设计的立交桥?斜拉桥……桥是联系我们生活的重要纽带,也是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的一个重要见证?

古今中外的画家对桥也是情有独钟?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桥成为这幅世界名画中的一个亮点和独特的风景?当代画家吴冠中也曾描绘过各种各样的桥,把桥的姿态与风采展示得淋漓尽致,描绘得栩栩如生?

文学作品中更是离不开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电影《魂断蓝桥》《卡桑德拉大桥》就是以桥作为主题,展示了人们对和平美满生活的强烈追求,对法西斯的无比憎恨?中国古代四大神话传说中也有两处写到了桥:《白蛇传》中的西湖断桥,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牛郎织女》中的鹊桥,更是发挥了中国古人美好的向往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据说,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的夜晚,你若藏在葡萄架下,还能偷听到牛郎和织女亲热的对话呢?

第7篇:以桥为话题作文范文

语文教学兴趣培养语境创设发散思维合作学习综合性学习作为初中语文的重点内容,对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有积极的推进作用,语文课程在相关内容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强化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注重语文学科的应用性,使学生能在一种比较自由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应用,使学生能采取多样的方式进行实践学习,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综合性学习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课本中,综合性学习有三十六个主题单元,内容丰富,大都是以语文为主的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比如常涉及到军事、生物学、地理、气候学、历史等知识,如果教学得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将对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那么在语文课程资源因综合性学习的增加而变得更加丰富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驾驭这样的综合性课程呢?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获取知识的愿望,经常是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开始的。初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对外界事物充满新鲜感,具有一种善于探索的精神,在遇到迷惑和不解时,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就会迅速提高。所以,我们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就要注重恰当地给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知识和方法习惯去解决,形成学生认识的新鲜感和新奇感的心理状态,从而进一步使学生饱含兴趣地去探索问题,寻找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我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通过这样的设置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上课精神集中了,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时,可以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请问同学,我们刚学了《爱莲说》这篇散文,理解了莲“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那么谁还知道莲的另外的名字吗?这时同学们议论纷纷,争先恐后谈出自己的答案,一般的别名有:荷花、芙蓉,教师可以随时引导指出莲的其他名称还有很多,例如,水芝、水芙蓉、藕英、君子花、碧波仙子,在古汉语中还有一些别名:风露佳人、水云、水旦、六月春、静客、净友、玉环,只不过这些大家听到的比较少而已,通过这样的课堂提问的方式不但可以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初步具有了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综合性学习课和一般的语文课有所不同,综合性课程教学对于语文学习的专业性的知识学习不再进行限制,尽量使语文学科能与其他艺术学科融化在一起,设置一定的艺术氛围和情境,能更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可以联系讴歌母亲的文学作品,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行密密逢,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在综合性学习课堂上还可以欣赏赞美母亲的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如《妈妈的吻》《鲁冰花》《烛光里的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通过学生的演唱以及合唱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孝敬母亲的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我体会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通过巧妙设置一些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情境之中,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愿望。让学生积极参与,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在民主和谐的情境中愉快轻松的学习,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创设一定的语境,鼓励学生多说

创新教学是我国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课堂教学需要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教育教学的良好效果,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为课堂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知识探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倡对其他同学的发言以及老师的发言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我国的传统课堂教学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主,确立了严格的的课堂秩序,教师的权威和尊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权。鉴于此,我觉得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创建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种想说话、敢说话的氛围,尤其重要。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特别注重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积极的营造一种说话的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能体会到平等和民主的气氛,这样学生的潜力就会被调动起来,“会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学生也就愿意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与老师交流,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上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如,在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综合性学习时,教师就需要创设一定的语境,鼓励学生多说,比如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收集历史长河中的战争事例,弄清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战争中寻求启发,特别引导学生要会叙述在战争中的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学会分析战争的正义性,从而提高对战争的整体性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课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校外活动,如参观访问调查本地的革命烈士陵园和革命史博物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在现实与历史的对比中真切地体会今天生活的幸福和来之不易,强化珍爱生命的意识。在进行活动时要注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培养学生大胆说话的能力,如在参观访问的时候,对于个别学生不愿主动开口,老师就要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如果学生觉得发言时心中没底,可以在访问调查之前,对本次访问内容先写一下初步的草稿。

教师尽力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课上多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在语文综合实践课堂上训练学生说的训练,主要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比如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择自己想谈的问题,或者对学习的故事进行复述、改编,其他同学可以对这个同学的复述过程进行点评和建议,这样对于发言的同学和其他同学都是很有益处的。

三、拓展知识面,丰富生活积累

以教师单纯传授知识学生单纯接受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们对老师的依赖性逐步增加,他们的知识面难以得到拓展,生活也很单调,觉得学习无非就是上课做好笔记,认真听讲,在家庭中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种无形的消磨。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进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校内生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接受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在课外可以进行更多的阅读和学习。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主动地探索和获得新知识,这也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学的大方向,在进行语文综合性教学时,还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能简单地满足于对课本内容作具体详尽的讲解,对于一些知识性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自学,“争取宝贵的课堂时间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也可以有意地选取一些典型的热点重点问题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中,通过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到许多外国探险家的故事,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如通过综合性学习学生了解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绕地球航行,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南森探险北极,阿蒙森第一个到达南极,皮里到达北极点。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著名的探险家,例如,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徐霞客旅游研究地理。在当代生活中也涌现了不少的探险英雄,例如,尧茂书长江第一漂,余纯顺徒步走遍全中国,柯受良飞越长城、黄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也认识到:应当鼓励更多的人去探险,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地球资源,为社会进步做贡献。但是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既要认识到探险能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能证明生命的价值,同时探险又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活动,富有刺激性和危险性,同学们对待探险活动要谨慎,切忌盲目行动。

四、鼓励发散思维,培养思考能力

发散思维其实就是对于某一个问题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路来分析问题,提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它是一种不受任何限制灵活机动的思维方法。对问题善于进行发散思维思考的学生,由于他们的思维流畅,能沿着不同的思路去思考解决问题,可以产生独特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训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利用一切适宜的方式方法打通学生思路,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对疑难问题善于提出善于解决,“敢于在全体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使自己的这种思维方式为大家所接受,对于一些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方式要进行鼓励。”

比如,有位老师在进行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时,课前进行了有关的布置,上课时老师先用神话故事导入课堂活动,引起学生对人类起源的思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探索科学的热情。然后组织故事比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看哪位同学讲的故事对大家有吸引力。于是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纷纷被大家搜索挖掘了出来,集中在了课堂上面,具体概括有以下几种:犹太教和基督教共同的神话——亚当和夏娃,希腊神话和天神之争,印度神话——宇宙论与梵天,日本神话——地球是个孤岛,中国古代神话——开天女娲造人。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了解了关于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感受了神话传说的魅力,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构建学生分组学习,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综合性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综合性学习内容板块把学生分成很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主持一个板块的学习内容,并进行组与组的比赛,一次综合性学习结束后可评出最佳合作学习小组和综合性学习表现优秀者若干名。利用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的共同努力,引导大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和同学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合作学习能充分激发与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正因为分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合理的分配小组成员,建立优秀的合作学习小组对于学生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例如,在进行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学时,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有关桥的知识,教师可以提前一周左右布置,让学生充分准备好桥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养成利用网络和图书来查找资料的习惯,可以把学生分成以下几组,第一组:了解桥从形式的角度主要分几类?桥从功用的角度主要分几类?建桥的常用建材有哪些?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是哪座桥?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哪座桥?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立交桥是哪座桥?第二组:查找自己了解的中外名桥的名字,写出已知桥的对联、诗句、成语、俗语。第三组:讲述一个关于桥的故事,看谁讲得清楚。例如,当阳桥的故事,洗耳桥,大渡河上的铁索桥,万里桥的故事。第四组: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并说明设计的宗旨。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也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特长,教师要对学生善于观察深入了解,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尽力照顾每一位学生的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对全班同学进行合理的分组划分,使每一个小组中都有自己的特长学生,每一小组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充分展现同学们的才华,使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能得到真正的学习和提高,把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都培养成优秀的学习小组,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总之,我们要真正进入综合性学习的广阔空间,不要把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简单地看作是在落实教材中的一些活动项目,要赋予教材中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新的形式和内容,避免形式单一内容老化的问题的出现。教师要善于运用综合性学习的资源,综合性学习可以设计为活动类,也可以设计为研究类,活动尽量联系学校、家庭生活,使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综合性学习才能够激发学生全体参加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出综合性学习的功能和价值。我们要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拓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多向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精神,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2002.

[2]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2002.

[3]吴新武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2003.

第8篇:以桥为话题作文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做好基础工作――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对教学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功能。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契合文体的特点,《再别康桥》的目标定位是通过多元主体的对话与探究,通过分析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共鸣,体味荡漾在康河柔波里的美丽情怀,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还要契合教师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具有的某些特长,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教学《再别康桥》的教师,若善于言辞,就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引人入胜的讲演去感染学生,体会诗作的音律美和意境美;若长于分析,就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诗作的同时提高对诗作语言的感受力;若擅长写作,就领着学生翱翔于模仿诗歌创作的自由天空。

二、搞好氛围营造――创设切实有效的问题情境

新课程教学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当前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为人们所重视,而其问题意识的形成则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创设切实有效的问题情境,让问题来自学生,学生独立阅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应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着力点。在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时,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学生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则启发、引导、组织大家一起解决。这是更深层的针对性,即不仅针对学生的问题,也针对学生的能力。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强化、培养,使教师的主导性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少讲授、学生多涵泳”的理想效果。

三、深化内涵建设――开展切实有效的课堂对话

新课程倡导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以课文为对象,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标的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过程。例如在《再别康桥》课上有一个课堂对话片段――生:“从这首诗歌中我读到了诗人的潇洒与干脆。在他消逝的爱情里有些感伤,但带着甜蜜。”老师:“哦!你发展了我‘甜蜜的忧愁’的观点。”生:“诗中写到‘悄悄是离别的笙箫’,‘笙箫’在字典里解释为奏乐,所以这里笙箫可以理解为优美悠扬的音乐。”师:“笙箫的英文翻译为美好的音乐。”生:“作者说悄悄是离别的笙箫,可见作者认为这里的离别是非常美好的,既然是美好的音乐,是需要演奏出来的,而这里却说是悄悄的,说明这种美好的心情,作者是想要把它保留在心中的,可见他认为这种离别之情是难以言说的,也是无需言说的。”师:“知人论世是解读诗歌的一种好方法,刚才提到了在这首诗歌里是不是也曾经有诗人失落的爱情?‘寻梦’,他到底要寻什么梦?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问号,他仅仅是寻找自己失落的爱情吗?刚才还提到了一个意象‘笙箫’,为什么笙箫是奏出来的,可是诗人却用了一个非常矛盾的词“悄悄’?也许此时他觉得整个康桥的一切都应该被宁谧所孕育吧!或者那笙箫也根本奏不出离别的阳光曲,此时无言才是最好的表达,沉默才能抒发出作者更多的感情。”可见,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可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四、重注后期总结――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评析

第9篇:以桥为话题作文范文

怎样才能隆重呢?请领导讲话,那些严肃的空话孩子们不喜欢。真正能让孩子们起劲的事儿,莫过于上电视了。

好在这事不难,园长和台长一商量,就直播了。

摄像机镜头下忙碌的孩子们,像炸了窝的小麻雀,唧唧喳喳地议论着,有板有眼地忙碌着,没人望着镜头傻笑。他们都想搭出最漂亮的图案,最后能定格在大家心目中的图案。

这些积木作品中,有豪华的宫殿,有漂亮的四合院,有欧式的教堂,还有……还有什么呢?主持人走到一组作品前,不知道该如何解说了。

主持人眼前出现了三道积木搭成的圆拱。

一个小男孩正怯生生地望着主持人。

主持人愣了片刻,还是把话筒递了过去:“能告诉阿姨你搭的是什么吗?”

“桥”,小男孩不假思索地一指地面,“三座桥。”

主持人笑了笑,如果说两座桥的话她还可以理解,那第三座能算桥吗,有那么微型的桥吗,它还没有两指长呢。

“这是一个从乡下来的孩子。”园长说,“他爸爸是建筑工人。”

“哦”,主持人来了兴趣,“能告诉阿姨为什么要搭这三座桥吗?”

小男孩看了看镜头,脸红到耳根,他指着那个中号的桥说:“我家住在山坡上,四面环沟,一下雨,就不能出门。我想在沟上架座桥,把妈妈背出家门,让她看看山外面的世界。妈妈的腿不能动,一辈子没下过山。”

主持人鼻子一酸,目光移向另一座桥。男孩指着那座大号的桥自顾自地说下去:“这座桥我想搭在山脚下的小河边,我们山里人出门都得靠一条渡船。有一次我跟爸爸进城,渡船坏了,十几个过河的人等了两天两夜船才修好,大家又冷又饿,有几个小朋友还哭了……”小男孩顿了顿,冲主持人一笑。“不过,阿姨我没哭,真的没哭。”

主持人点点头:“阿姨相信你没哭,那这个干什么用呢?”她用手指指那个不到两指长的微型小桥。

“这个吗?”小男孩沉吟片刻,“我家对门的小妹妹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跟我下山玩,听爸爸说她得做心脏搭桥手术,我想把这座桥搭在她的心脏上。”

主持人不说话了,只是使劲将小男孩搂在怀里。小男孩给弄得莫名其妙,说:“阿姨,我家对门的小妹妹太瘦小,这座桥搭在胸口会不会让她的心更疼呀?”

“不,不会的。”主持人再也忍不住了,泪花在孩子的衣服上溅落开来。

当天的电视直播画面就定格在这三座桥上,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小男孩年底回家时,竟意外地发现两座桥架起来了,一座在山脚下的小河边,一座在自家门口。并且,小男孩还发现对门的小妹妹居然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妈妈一起在桥上等他。

小男孩还小,他当时没有听懂主持人阿姨在直播结束前的一句话:“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搭建这样一座桥!”小男孩只记得在场的大人们都哭了。

(选自《再笨一点多好啊》)

拓展训练

1.阅读全文,说说本文的题目“搭桥”的含义。

2.文章第四段画线句中的“有板有眼”一词说明了什么?

3.“一个小男孩正怯生生地望着她。”“小男孩看了看镜头,脸红到耳根,”文中的小男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4.“主持人不说话了,只是使劲将小男孩搂在怀里”,作者这样写主持人,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