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观后感范文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观后感精选(九篇)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观后感

第1篇:当幸福来敲门英文观后感范文

(一)主打公益牌 弘扬正能量

《幸福来敲门》立足“公益”,倡导向上向善。节目中一位来自武汉的80后男孩肖剑,他选择用跳舞的方式做公益,在2011年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走遍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浙江等11个城市,在300所高校门前跳舞,被称为“校门舞男”。他希望用这种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瓷娃娃群体,并为瓷娃娃筹集善款16.5万元。他制作的校门舞男260秒穿越300所高校视频在网上点击量超过2600万,他的出现引发全场观众与“幸福帮助团”成员的跳舞热潮,他的创意做公益理念让大家耳目一新,通过节目传递了公益正能量。

现场述说,传递幸福的真谛。节目还邀请参与公益、热心公益的普通人诉说幸福心得。被大家称为天安门“义务美容师” 的75岁奶奶刘玉珍,义务捡拾垃圾长达18年。此次她来到《幸福来敲门》高兴地诉说自己的公益感言:现在天安门扔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距离没有垃圾可捡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她马上就能退休了!从老人铿锵有力的话语中传递了心中的幸福正能量,她的举动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幸福来敲门》前期开辟了微博、贴吧、网络以及报纸等多个沟通渠道征集全民幸福心愿,前后派出数十名编导走进百姓家庭,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每期邀请多名社会各界的普通人来诉说自己的幸福经历和心愿,“幸福帮助团”会根据自身情况现场提供帮助,让更多观众能积极参与节目,这也是《幸福来敲门》节目的一大鲜明特色。真真切切感受普通人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最后通过电视这一传播平台让更多人感受到“幸福”的力量。

(二)助推幸福生活 体现人文关怀

《幸福来敲门》将传递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为核心理念,不满足于单一化的展现,也不满足于浅层次的感动,而是让情感与理想交相辉映,特别关注特殊群体,用大爱为他们带去关怀,给观众以强烈的精神感染和心灵净化,引领大众去实现共同的价值追求。肖喜英是一名盲人按摩师,她拥有天籁般的嗓音和淳朴的梦想,从小怀揣音乐梦想的她,现场用激情昂扬的歌声震撼了所有观众。她的心愿仅是希望得到一个全新的音箱,著名歌手于文华对她的演唱给予高度肯定并提供了帮助,“幸福帮助团”成员鼓励她继续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并提供给她更多展示才能的机遇,通过节目帮助她重拾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节目中曾经出现了一支由罕见病患儿童组成的萤火虫合唱团。他们纯净的歌声传达出对生活的向往,自强自立的精神使全场观众都不禁为之震撼。他们通过节目让观众认识并接纳了罕见病,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些被忽略的群体。“幸福帮助团”成员与孩子们亲密互动,自愿为他们担任法律援助志愿者,从心理治疗等方面帮他们减轻痛苦,从而实现他们的歌唱梦想。他们的笑脸印在每个人心中,他们向所有观众传递着对生命的渴望以及迎接新生活的信心。幸福的真谛,在这些片断中发人深思。

另一对幸福心愿持有人,年龄之和高达126岁。但他们却拥有着年轻的心态与体魄,这对“宝贝夫妻”希望拍摄首部反映中国老年人爱情题材的微电影,把“宝贝夫妻”热烈而深沉的爱情以及健康的体魄展示给更多人,让世界人们能看到中国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当他们用精彩绝伦的“瑜伽和街舞”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用唯美的舞蹈诠释人类最美好的爱情时,感动了“幸福帮助团”成员,纷纷为他们出谋划策,提供帮助,希望将这种幸福力量传递下去,将至爱至美的幸福种子播撒到每个人的心间。

《幸福来敲门》在节目之外,还特别设立幸福基金,同时开展一系列“幸福”公益活动,与公益组织以及媒体携手征集幸福故事,让主持人一起参与公益,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为自闭儿童送去欢乐,线上线下联动。做公益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全民参与的一种幸福的力量。

(三)普及健康的法制观念

《幸福来敲门》中上演着众多感人的片段,从故事中诉说真情,引导观众树立健康、积极的道德观念。在节目中,一场为“癌症情侣”举办的特殊婚礼让很多观众为之动容,也诠释了责任的含义。来自绍兴的43岁恶性淋巴癌患者杨甲桂,女友邓亚玲是一位白血病患者,在疾病面前他们没有选择抛弃,而是不离不弃,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女友邓亚玲怕拖累男友而选择不结婚。手拿婚纱的杨甲桂希望跟女友举办一场婚礼,“幸福帮助团”成员表示要帮他们凑齐手术费,幸福基金现场启动。主持人赵川、周群更是首次主持这场特别的婚礼,全场观众为他们的爱与勇气落泪。爱与责任的真谛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节目还邀请资深心理学家、专业律师为幸福心愿人提供专业帮助,著名律师为幸福心愿人以及普通观众普及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援助,做好法制观念的传播。

第2篇:当幸福来敲门英文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当幸福来敲门 西方价值观 西方文化

0 引言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中国和西方国家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价值观上有着极大的差异。要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价值观,观看英文电影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本文以美国好莱坞经典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为例,解析其中蕴含的西方价值观。

1 西方文明的源头及内涵

西方文明的源头可归纳为两希文化: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马修·阿诺德在一个世纪前就指出:“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我们的世界就在这两极之间运动。”( ronald n.strombeg《西方现代思想史》)他把希腊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如其实际地观看事物”,把希伯来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品行与服从”。西方文化强调以个人为主体,注重突显自己的个性。崇尚的是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西方价值观的核心所在。其次,追求自由平等也是西方国家价值观的主流思想。在美国的《独立宣言》中就这样提到:“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另外,提倡勤劳工作,推崇个人奋斗。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实现“美国梦”。这一点是因为清教主义思想对美国价值观的深远影响,也是西方价值观的重要思想。300多年前,当英格兰移民乘坐着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寻找一块清教徒能居住的“净土”时,“美国梦”已开始悄然萌芽——美国给了全世界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为了摆脱欧洲封建专制的束缚,为了自由的生活,毅然来到一片未知的新大陆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园,开创自己的幸福天地,他们都坚信在这片土地上只要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里,机会均等,人人平等。

2 西方文化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

美国好莱坞经典大片《当幸福来敲门》改编自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的同名自传。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成功诠释了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的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影片中主人公的chris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乐观向上、坚韧不拔,永不放弃,这可以看做是几百年来美国的主流核心价值观—— 个人主义及对美国梦的追求的完美演绎。所谓的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美国是一个极度自由的国家,政府扮演的角色非常有限,这使得美国的社会流动性极大,任何人都有可能透过自己的努力迈向巅峰。在《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中,不仅从影片的主题思想,并且在很多小细节处都能窥视到具有美国文化特色的价值观。

2.1 追求自由、平等

影片中的chris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但他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里明确提出:“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整部影片向观众充分诠释了在美国这片充满自由的天地中,一个人不必依靠自己的出身、门第,而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巨大的勇气和卓尔不群的技能就可以获得成功。

2.2 个人主义

影片中chris事业不顺,生活极度潦倒,妻子因不忍贫困而离开,他和年幼的儿子流离失所,东奔西跑。chris一边卖骨密度扫描仪,一边做实习生,后来还必须去教堂排队,争取得到教堂救济的住房。但是他一直很乐观,并且教育儿子,不要灰心。功夫不负有心人,chris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脱颖而出,获得了股票经纪人的工作,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整部影片中,无处不体现着西方典型的个人主义思想。西方国家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和自由,独立的个人是社会的本源或基础,个人是社会的终极价值。他们推崇个性和独立,个人主义是褒义词。“按照美国学者萨姆瓦的解释,个人主义价值观包括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其在文化上主要是强调个体独立性与创造性,强调个人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或宗教势力的限制。”

2.3 鼓励个人奋斗

影片中的chris一直在社会底层艰难地奋斗着,他始终没有放弃。这正体现了美国人乐观进取,独立自助,不依靠任何人,只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就定会有出头之日这一精神。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 “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美国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乐观、独立,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影片中的很多细节处处都能体现chris不抛弃不放弃,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全力奋斗的精神。比如,在打篮球时他对儿子的教导:“don't ever let somebody tell you you can't do something, not even me. you got a dream, you gotta protect it. if you want something, go to get it.”(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儿子克里斯·托夫在听了父亲的教导以后真的懂了,在他们被房东赶出家门的时候,他只拿走了那个生日礼物——篮球。对于克里斯·托夫来说,篮球是他的梦想,他要捍卫这个梦想,为这个梦想奋斗终生。西方国家历来宣扬并倡导自由、民主,任何人不论身份、地位如何卑微,只要通过勤奋努力地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成功。也说明了西方国家倡导公平竞争、人人平等。

3 结语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文化价值观。他们提倡追求自由平等,推崇个人主义,鼓励个人奋斗。该部好莱坞经典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作为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向我们生动展现了现今西方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不仅让我们对西方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也为我们展现了西方文化中优秀的价值观念,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好的引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兰·n·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m].刘北成,赵国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2]王锦瑭.美国社会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46.

第3篇:当幸福来敲门英文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当幸福来敲门》;异域文化;价值观;呈现

一、影片《当幸福来敲门》的故事梗概

影片《当幸福来敲门》改编自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纳的同名自传,描写的是美国真实存在的人和真实发生过的事,并不是虚构的。故事发生的时间为1981年,地点为美国旧金山,发生背景为美国经济处于异常萧条的时期,克里斯・加纳生活异常困苦,是一个标准的穷人,他交不起房租,总是被房东赶来赶去;他做投资,结果却失败而归。无奈之下只好做起了推销员,提着一台医疗仪器到处推销,却处处被人拒绝。妻子无法忍受这样困苦的生活,终于在忍无可忍的一天抛下他和儿子远走,即使当时他觉得机会来了也不可避免。而当他终于卖掉了仪器准备安心生活时,银行的征税单却逼迫他无法安心地生活,只得领着年幼的儿子到处奔波,无家可归,只好每天下午五点就开始到教堂排队等待收留,在得不到收留时只好万般无奈地在地铁站的洗手间里睡觉。在各种异常的挫折中,克里斯・加纳反复拷问自己:“为什么我总是被幸福拒绝和打击?”即使有这样的抱怨,有如此的迷茫,但是他仍然每天拖着儿子赶公车疲于奔命,从不放弃自己。经过拼命的努力,克里斯・加纳终于一步步向成功走进,彻底摆脱了噩梦般的困苦,最终成为一个著名的投资专家。[1]

二、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

异域文化价值观的呈现

(一)崇尚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价值的核心,代表着个性和独特性,相当于我国的“个体主义”。它是一种人生哲学,以个人为本位,将人是价值的主体确认下来,坚信每个人都具有每个人的价值,对个人的自我支配、控制和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者美国梦的实现。美国梦是对富庶、自由和机会均等的追求,在它的鼓舞和推动下,追求美国梦的人始终相信,在美国这片土地上,无论何种肤色何种民族,无论多么的贫穷和默默无闻,任何人都享有均等发展的机会,都能通过自己的勤奋苦干的努力,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主人公克里斯・加纳是一个勤奋肯干的人,他一旦有了目标就会不顾一切地去努力,抓住任何一次机会来表现并推销自己,不卑不亢地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遇到的事,从不抱怨生活,在全力以赴摆脱逆境的努力中投入了自己所有的力量和精力,当遭到客户拒绝时他也丝毫不气馁,而是微笑释然然后继续投入到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去。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在20个实习生中,克里斯・加纳虽然履历最浅,半年以来生活最艰辛,但是他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得到了老板的认同和赞赏,当面对Frohm先生愉快的邀请时,他眼睛中蓄积了泪水,这个坚强的男子汉终于在那个幸福的瞬间百感交集,他用常人难以承受的艰辛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跨越。

同时,克里斯・加纳在培养儿子方面更是言传身教,比如,在儿子告诉他自己将来的理想是当一名职业球员时,“You have a dream, you got to protect it”(你应该用行动去捍卫自己的梦想)是克里斯・加纳对儿子说的话,同时他还说 “People cant do something themselves, they wana tell you cant do it”(说你不会成才的人,只能说明他们自己也没成才)等,对儿子的梦想表示充分的支持和赞赏,这多个言传身教的场面是令人难忘的。[2]

相信并崇拜个人奋斗、追求平等自由、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依靠自身的力量是美国人长久以来形成并始终保持的一个性格特征,在依靠自己奋斗和个人能力的同时对成功的价值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重视是美国人个人独立性赖以长期茁壮生长的坚强柱石。本影片对美国仅靠公平竞争就能成功的这一神话进行了强有力的强化和宣传,让观众相信只要自己勤劳肯干,成功便不会总与你失之交臂。

(二)崇尚信念的力量

从内在产生过程来讲,信念是人们的强烈追求基本需要和愿望的一种坚定不移的思想情感意识;从外在表现来讲,信念是人们在行为中坚定地评价相应目标事物并用行动去证实的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的信仰是信念极端的内在表现,而坚定不移的行为志向则是信念极端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内在表现和外在表现完整诠释了信念的内容。本影片在一开始时就将《独立宣言》中有关追求幸福的字幕展现在了观众面前,是思想意志上的一种内在表现。我们不能确定影片中主人公是否真的认真理解过《独立宣言》上这句话的内涵,但是我们总可以从这一镜头中看出美国人的思想和美国的现实。影片中多处提到《独立宣言》中所阐释的幸福,提示观众主人公之所以会有行动上这么超凡的努力,是因为他的思想意识中始终保持着对幸福坚定不移的追求。

但是影片在体现信念的力量时更多是通过外在表现,比如,克里斯・加纳在去维特公司面试等待人事部主管时,始终保持自己客观的生活态度,他对自己说:“His name sounds lovely, it seems that he would certainly give me a job and a hug.The only thing I need to do later will be that let him know Im good at figures and long suffering”[3]。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克里斯・加纳在看待问题时总是朝着客观的方面的,他的世界不复杂,这才造就了他不抱怨生活、不甘于命运的捉弄而始终一往无前地不懈努力。

为了进入维特公司,他努力为自己寻找机会,总是在公司楼下等着主管,希望能够坐下来和主管进行简单的交谈,这一行为不仅表现出了他有了目标就会朝着目标坚定地努力并不断寻找机会的品格,而且也表现出了他能够好好把握自己面临的每一次机会的品质。为了让主管能够更多地了解自己,他寻找机会和主管一起搭车;为了赢得主管的青睐,他拼好主管喜欢的魔方玩具等,所有这一切都来源于他“Yeah,I can”的自信。

(三)崇尚

美国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来源便是基督教,基督教的基本世界观和人性观直接影响着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敬畏上帝、个人主义、自由平等。美国民众受到的重要影响。19世纪20年代,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基督教对美国国民灵魂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对全世界其他国家国民灵魂的影响,虽然宗教并没有很深刻地影响到美国的法律和社会舆论,但是其却在不自觉地支配着美国的社会风貌,并且通过家庭胜过对整个国家进行控制。”可以这样说,美国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精神生活支柱就是宗教。

“基督教之国”中处处映射着上帝的影子。美国开国之父富兰克林就十分信仰上帝,“富兰克林的遗体就像一本被虫蛀蚀的破旧的书,但是其本身不会被磨灭,未来仍然会由上帝修订出版而焕然一新”,从这句富兰克林为自己撰写的碑文中的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其对上帝的无比信仰。在美国,各个阶层人士使用最频繁、最诚挚的一个爱国口号是“God bless America”。基督教在美国一方面被当成一种受人崇敬的信仰,另一方面也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及民族感情而深入人心。

本影片中,“神”的影子无处不在。比如,我们可以从克里斯・加纳父子谈论的那个上帝救人的笑话中明白“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的思想;又如,当克里斯・加纳在艰苦的生活奔波中精疲力竭时,他和儿子去了救济院的唱诗班,和教堂中各种类型的人一起唱圣歌,在圣歌中沉浸的克里斯・加纳暂时忘掉了生活中的所有痛苦和不如意,积蓄力量,整装待发。在圣洁的歌声中,我们看到克里斯・加纳面色逐渐恢复了前所未有的平静,而儿子安然入睡,从而从内心感受到在抚慰人们方面,和精神信仰具有多么神奇的力量。

(四) 崇尚《独立宣言》

克里斯・加纳穷困潦倒,要为生活辛苦奔劳,因此无法自己亲自照料儿子,只得把他送到当地最便宜的唐人街华人托儿所,当他们看到“Happyness”字样伫立在门口时,克里斯・加纳向儿子解释说:“There is no Y in this word, there is I.”[4]我们可以这样理解,Y表示Why,I表示独立的自我,克里斯・加纳是在告诉儿子幸福是靠自己争取来的,不要问那么多为什么,只需要勤奋努力地去赚取自己的幸福就可以了。由此可见,影片中的“Happyness”并不是笔误,而是影片特意设定的一个场景,在警示我们幸福的深层含义的同时,也于影片收尾形成一个完美的呼应:“Knock,knock!Whos there?Happiness”,使整部影片更加令人回味。

1776年7月4日,美国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的议案,提倡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政府应该为人民的幸福而存在等,成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将强有力的思想条件提供给了此后美国200多年的发展。本影片的原名为“The Pursuit of Happyness”就摘自《独立宣言》中的原话,而影片也几乎是紧紧围绕着《独立宣言》中的这一理念展开故事情节的,这充分说明了追求幸福这一理念在美国具有无比悠久的历史渊源。

中西方文化历来各异,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异域文化价值观的呈现向我们展示了西方人的各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让我们深入地去理解自由平等、个人主义、等对于他们的重要影响,从而将西方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观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一方面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西方文化,另一方面也将西方文化中优秀的价值观念展示给了我们,引导着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奋进、乐观向上。

[参考文献]

[1] 皮小卉.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2).

[2] 卢军,朱奎峰.从文化模式上解读《当幸福来敲门》[J].电影文学,2010(22).

[3] 赵婉秋.从价值观看中美文化差异[J].长白学刊,2008(05).

第4篇:当幸福来敲门英文观后感范文

幸福,我们是如此想享受它带来的那片刻温柔。当我们苦苦寻找幸福的时候,或许我们已经错过了许多原本幸福的时刻。当我们费尽千辛万苦获得所谓的幸福时,你才发现幸福原来很简单,简单的让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一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作文,供大家参考。

初一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作文1影片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的乐观,他的执着,他不放弃的人生,与他追求的小小幸福。在他饱尽生活的失意,困难,艰苦,黑暗的同时,他也开启一扇叫《独立宣言》中生存权,自由权,幸福权的门。

“记得那一刻,他们看起来是那么幸福,而我为什么不能呢”?一辆红色的法拉利停在他的面前,嘿“哥们,能问你两个问题吗?你是做什么行业的,你是怎么做到这么有钱的?”换成是我,只会心眼里羡慕人家的成就,可是对于他来讲,这是他幸福的转折。迪恩,威特公司成为他梦想的舞台,哪怕这个舞台是多么的艰辛,他也会伸手触摸它并郑重承诺他的信念,他的勇气,去捍卫他的梦想。

他的机智,他的幽默,他的努力让他赢得面试的成功,可这只是他困窘生活的开始,奔跑,傻冒气,缴税,卖血,带着孩子住地下铁,厕所,收容所,礼堂。总之孩子是他精神的支柱,儿子的快乐幸福就是他的快乐幸福。他的乐观带给了儿子,最触动人心的一句话是:“别让人告诉你成不了才,做不了任何事,哪怕是我也可以,你有梦想,你就要去捍卫它,有一件你想追求的事,你就不要放弃”。

我想这句话也同样会激烈我,一个刚进入吉美的我,以前有过的茫然,彷徨失措,顿时消失,让我感到希望的是我的工作,我以后的人生该怎么走,怎么样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我的答案是我想历练一个SEOer该有的技能进步,语言进步,职场进步。渐渐的让自己融入吉美,融入电子商务,把小风扇等产品的推广做好,我想我得不断的碰壁,拿得起,放得下个人的荣辱,我不想半途而费。或许当抬头看天空中有飞鸟掠过的痕迹时,便能想到自己一路荆棘走过的路途,我会俨然一笑,这是当初的我。直到它出现,让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前途,让我可以放心的把自己交给它,我想我会利用在这里的每一天,同时我的想法是还能挑起更多的责任,更多的任务量,来充实自己。

朝阳的电子商务,朝阳的自我,明天依旧灿烂,该是启程的时候了,把根留在养育自己的土地上,来年会有好的收成。

初一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作文2昨晚看过了一部美国励志篇《当幸福来敲门》,感触颇多。我们每个人只有经历了一些磨难后,才懂得什么是幸福。篇中克里斯经历了人生最困难的阶段。从一步一步的磨难中最后走向成功。影片也成了美国叫好叫座的励志篇。可能励志篇都有一个共同故事情节,都是主人翁经过崎岖的人生历程最终走向成功。可如果不是这样的结果那能算是励志篇吗?

《当幸福来敲门》克里斯。加德纳了一个医疗器械,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医疗器械推销员的工作,每天就是拎着扫描仪穿梭于街头,四处去推销。可推销工作并不是那么顺畅。他每天出门,但每天都会空着钱囊回家。他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儿子,妻子在工厂工作一天要干16个小时,日子过得比较困苦,常常受到房租、车子罚款、税金等各种经济压力。

克里斯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做股票经纪人的一群人工作都得很开心,他决心要成为股票经纪人。可他只有高中学历且没有任何经验,即使是交了申请表也是遥遥无期。于是他主动出击去找那个考官希望能达成心愿。而正是他的努力使自己如愿以偿。他得到了面试的机会。面试通过后,他也没收入。妻子看着他无法从困境中走出,离开了他。对他来说又是一个考验。他决定独自和儿子一起生活。而此时他在股票经纪公司6个月实习期间没有任何收入,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能带儿子进收容所。尽管是这样挫折一个接一个,困难接踵而至,他都没放弃,他追求成功和幸福的信念不变。凭着这份执着,他拼命工作,努力把握每一次机会,真诚对待他的顾客,最终他迎来了幸福的曙光。

整个影片印象最深的就是奔跑,有很多次奔跑的场景。克里斯看到被别人偷走的仪器时在奔跑;他为了不付出租车费再奔跑;他为了得到面试机会在奔跑;他为了去收容所提前排队在奔跑。奔跑在我们生活中也会有,为了挤上公车,为了快速到达某一个地点。而当克里斯为了生计在奔跑时,我们想到了更多地辛酸以及他为了生活而付出的努力。影片正是用这种奔跑的这一主观动作,表现了人最顽强的生存能力和永不屈服的精神。我们同样会遇到困难、挫折,我们是否能正确对待,我们又是否在面对这一切时,能平静地想办法,能主动出击来打败困难呢?如果能做到我们就是生活的强者。

影片留给我还有一个最深的印象是克里斯的眼泪。当他和儿子从出租房被赶出来的时候,他领着儿子想找个能安身的地方。他的朋友拒绝了他。于是他们来到了地铁站。他想出一个故事哄着儿子接受面临的困难。于是他们进到一间公厕,在接二连三的撞击声中度过了一晚。克里斯哭了,他不是为遇到了这样的困难而哭。而是让儿子和他一起受苦,让他难过觉得对不起儿子。这一点让人觉得他是位仁慈可敬的父亲。对待儿子他的亲情是那样的浓烈和深厚。另一个场景就是他被录用为正式的股票经纪人后,他喜极而泣,想到与他分享这个幸福时刻的人就是他的儿子,也能感受到他是多么爱他的儿子。

看到这些场景我们不禁潸然泪下。一个个感人的场面,从一个个细微之处都能感受到力量,我们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力量。我们想成功,我们想成为勇者,而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支撑吗?所以,当一切来临时,我们已不再恐慌。因为我们觉得这世界没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自己的信念,如果信念对,意志坚定做什么都会成功。

初一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作文3最近在课上观看了根据当今美国黑人投资专家ChrisGardner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起初听到这部电影名字的时候以为是爱情片,观看之后,发现原来是一部励志篇电影,在这部片子中感悟到了很多。

影片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克里斯积极向上、奋发拼搏,最终从一名普通的推销员变成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公司的员工的经过。面对命运的坎坷、面对生存的艰难以及面对生活的那份态度,那份淡定、从容、执着所深深震撼。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投资专家。然而,面对生活的困苦,妻子决然的离开了他。他的忧伤与无助一次次刺疼了我,生活在煎熬着他,看着房东因为他交不起房租而愤然将他和他儿子的东西丢在房外,而他却只能带着疲惫的心,拖着心爱儿子,开始流浪,四处找寻住所。当父子两人在公共卫生间的角落依偎着,有人想近来方便之时,而他用脚抵着,反锁着门,不敢出声,痛苦伤心的泪水顺腮而下时,我一阵心酸!生活,为何要如此折磨这样一个努力着的人。一方面他要努力通过没有薪水的6个月实习期;一方面他要卖医疗仪器借此糊口;一方面他要保护好儿子的幼小心灵。付出了艰辛,总会有收获的。克里斯最终得到了幸福,当老板告诉克里斯·加纳正式加入公司时,他眼中充满了泪水。克里斯·加纳冲到托儿所与儿子深情相拥。他觉得自己不再对儿子愧疚,不再对生活失望,不再只经历挫败。终于苦尽甘来了!

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幸福,会来敲门。很多人往往会关注对于梦想的树立,而往往忽略过程的艰辛。特别是,当面对一个看似无望的现实的时候,有多少人会坚持,而多少人会放弃呢?生活总是在不断地修正,并且提醒我们,顺应大潮的人总是较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可是,确实是有些人,愿意逆流而上。

这部影片对我的启示:学会人生中目标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努力是否会有成效。锁定目标,积极进取,有目标的奋斗,有目标的劳苦,正是生活的价值所在。坚定既定的目标就有可能成功。影片中克里斯·加纳是努力追求,积极进取的典范。

初一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作文4人有太多的不幸和幸福。

克里斯。迦纳婚后与妻子生下一个儿子,儿子已经上了幼儿园,这是一个连幸福的幸字都不会写的地方。他与一家卖医疗器械的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开始了推销员的生活,但并不赚钱,因为这种医疗器械过于昂贵。

后来,妻子琳达找了许多份工作,很辛苦。他也不停地推销他的东西,尽管费劲了千辛万苦,仍不能缴税。税费已经延期三个月,还要加利息。最后妻子实在受不了,选择了离开。他竭尽全力地去挽回,没有用,幸好把儿子争取过来了。

房东又来催他交房租,他已拖欠了很久,后来就偷偷地搬离了那个家,搬离了曾经留给他美好回忆的家。心爱的妻子走了,现在连住的地方也没了,为了儿子,为了自己,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努力,让儿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再次来到了维特证券的门前,那是一家非常著名的投资公司。曾经,就在这里,他发现每个人都很开心,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微笑。而他,只有他的脸上挂着一丝疲惫,尽管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他。

同时,他也感到新奇和兴奋,心里也夹杂着紧张,因为他要面试。但是手里拿着医疗器械觉得拿进去有些不合适,所以把东西交给了一个街头艺人,结果可想而知,医疗器械拿不回来了经过了一次次磨难,他通过了面试,成了维特证券的一名实习生,但实习期是没有工资的,而且成为正式职员的机会只有八十分之一。他选择了坚持,尽管日子过得很拮据,又住厕所又挤收容所,甚至还去卖血。

好不容易才熬到了月底,实习期结束了,他在焦急地等待结果,全神贯注地听着上司的讲话,令人欣慰的是他被录取了,年薪80万美元,一行泪水从他的眼角边留下。

从这部电影中,我明白了:阳光总在风雨后,幸福总是要经受重重磨难才能得到。倘若经不起考验,那么幸福将离你原来越远。遇到困难一定要勇敢地面对,你才能克服它。为了将来能够抓住幸福,我们都需努力。

初一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作文5最喜欢看的节目时《佳片有约》,一个假期由于在外地进修,不方便看电视,所以和她一直无缘。昨天夜晚,在儿子的提议下,我看了《当幸福来敲门》。看完电影简介,内心颇为不以为然,不就是讲一个美国男人奋斗成功的电影吗,历来美国电影宣传的都是个人英雄主义,这一部电影也难免落入俗套,内心颇有大不敬之意。于是,边玩电脑,边用余光扫一两眼电视画面,可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却深深被演员真情的演绎,情节的温馨曲折,人物的真实可敬而打动,于是,关上了电脑,安静地坐在电视机前,随着人物的经历而悲喜。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加德纳,他是一名普通的扫描仪的推销员,推销员的微薄收入,使他厌倦了这份职业,于是,加德纳决定放弃这份职业,。他不顾妻子的反对,投入到奉献颇高却也回报不斐的股票行业。然而事情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样顺利,在求职的过程中,他经历了种种打击:妻子不能忍受这种拮据的生活,离家出走;房主因为加德纳不能付房租,把他扫地出门;无家可归的加德纳带着儿子以厕所为家,以收留所为家……加德纳所过的生活,每一天都那么令人感到无望,伤感。但是,在打击面前,仅仅五岁的儿子却让这份心酸的经历弥漫了浓浓的温馨。在父亲动荡的生活面前,五岁的儿子表现出来的是可爱、天真、服从、埋怨、懂事、快乐、满足、开心……在重重打击面前,儿子的表现让观众动容。当然,故事的结局以加德纳的功成名就而告终。

喜欢这部电影,固然因为剧情,更因为演员对剧情的精彩演绎。加德纳的饰演者威尔·史密斯和剧中的小主人公本来就是一对父子,生活中的他们关系如何,我们不得而知,电影中父子情深让观众尽收眼底。泪水,贯穿电影始终,男儿有泪不轻弹,是中国的古训,但是加德纳并没有掩饰内心的痛苦和失落,在他落泪的同时,也让观众感到真实、具有生活气息,对主人公也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之心、钦佩之意。

第5篇:当幸福来敲门英文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 隐喻;深刻;幸福

剧情简介

《当幸福来敲门》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正处于低谷。已近而立之年的克里斯•加德纳(威尔•史密斯),28岁才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父亲,下定决心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爸爸。但事业不顺,生活潦倒,只能每天奔波于各大医院,卖高密度扫描仪,偶然间了解到做证券经纪人并不需要大学文凭,只要懂数字和人际关系就可以做到后,就主动去找维特证券的经理Jay Twistle,并凭借自己的执著、非凡的妙语,得到了一个实习的机会。但是实习生有20人,他们必须无薪工作六个月,最后只能有一个人录用,这对克里斯•加德纳来说实在是难上加难。这时,妻子因为不忍穷苦的生活,独自去了纽约,克里斯•加德纳和儿子亦因为极度的贫穷而失去了自己的住所,过着东奔西跑的生活,他一边卖高密度扫描仪,一边作实习生,后来还不得不每天去教堂排队,争取得到教堂救济的住处。但是克里斯•加德纳一直很乐观,并且教育儿子,不要灰心,尤其在篮球场的那段话记忆犹新:别让人家跟你说,你成不了大器,即使我也不行。因为极度的贫穷,克里斯•加德纳甚至去卖血。“功夫不负有心人”,克里斯•加德纳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脱颖而出,获得了股票经纪人的工作,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隐 喻

影片除了激发人无限斗志的故事,还有一些精彩的细节处理令人深思。在这些细节中无不存在一些恰当的隐喻,本文在此加以整理,希望对读者和观众能有所启示。

首先,故事的片头便闪现出《独立宣言》中涉及幸福的那段文字: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人们生存、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不可剥夺。也就是说,幸福是写进了美国的《独立宣言》中的,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这正体现了美国人对美国梦的理解。在片中,主人公加德纳以独自的形式再次提到《独立宣言》中关于自由和追求幸福的那部分“Thomas Jefferson mentions happiness a couple times in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May seem like a strange word to be in that document,but he was sort of…He was an artist”,他因此得出结论:“也许幸福只是让人追逐的东西……”可见,影片中的《独立宣言》所宣告的正是影片的主题:即人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只有不懈努力才能得到它。除此之外,在儿子所上的那所幼儿园的墙上“happiness”被错写成“happyness”,虽然加德纳不断地对其他人说及此事,但人们对此无动于衷。这里将幸福“happiness”错拼为“happyness”也隐喻了影片对幸福的理解:幸福到底是y还是I,幸福里面没有为什么(y=why),只有我(I),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幸福。

隐喻二:魔方。魔方在影片中出现过多次,娴熟地玩弄魔方的技能表现了克里斯良好的数学天赋与空间思维潜质,正是这些天赋第一次博得了主管的好感,给了主人公敲开“幸福”大门的可能。魔方对克里斯来说无疑是打开幸福之门的一块敲门砖。同时,魔方的多面性又意味着命运的无常。尽管克里斯得到了实习的机会,但是他成功的道路却并非一帆风顺。

隐喻三:高密度扫描仪。克里斯卖的高密度扫描仪莫名其妙地被流浪汉一见钟情,看成是时空机器,这是一个隐喻,时间与命运画上了对应线。他总想回到17世纪的时光,在流浪汉看来,17世纪是永远不可能回去的美好时光。利用流浪汉的固执理解,影片牵出了渴望时光逆转的意象。对于克里斯一家来说,过去的时光是值得追忆的,影片中也流露过这样的话语。过去艰难但至少家庭和睦,有温馨的住房,人生也有片刻欢愉如遇见证券经理人的那一刻,没有高密度扫描仪时家庭生活宽裕时夫妻恩爱的场面,那时妻子不用逼迫自己找每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的工作,也就不用弃他们而去。想想这些旧时的回不去的时光,只有追忆,而现实不会因为追忆有所改变的,追忆只是对残酷生活的弥补,犹如没有活力的老奶奶追忆年轻时的爱情一样,弥补不了现实的缺口。渴望时光逆转反映的是对现实的无奈和长久的忍耐。这个意象加深了对克里斯处境的刻画。在圣诞节的那天,他和儿子流落在车站,他们没能幸运地找到一个睡觉的地方,只得带着没卖出的仪器,漫无目的地坐在地铁站的长凳上。儿子很沮丧,父亲害怕孩子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于是告诉孩子:我这台设备是个时光机,一摁电钮我们就能回到过去。孩子刚开始不相信,父亲想办法引发了孩子的想象力,想着他们回到了侏罗纪恐龙时代,孩子被打动了,和父亲一起展开了想象,和恐龙们开始了一场追逐游戏。他用自己的幽默,编了这个恐龙时代的故事把儿子引到公共厕所里,度过那个寒冷的夜晚,拥着儿子,用脚顶着别人固执的敲门,他第一次留下了热泪,无声的,他在想什么,艰难的困境?自怜?还是以前的美好时光的不再归来?在他们最漫长的一夜里,这个从来不曾求过别人的高贵的男子落泪了。

同样是这台仪器,在影片中,克里斯两次丢失,又失而复得。每次丢掉,对他而言都是雪上加霜,而每次他拼命地找回来时,又是如释重负。这台仪器代表幸福,克里斯一次又一次地追逐和超越。

隐喻四:奔跑。影片有多处奔跑:追嬉皮女郎两次,跑去面试, 逃避出租车的追逐,追流浪汉,两处下电梯,两次丢仪器……克里斯为生计奔波,为了爱的实现而奔波。因为严峻的现实条件不允许他给儿子良好的教育和孩子应得的衣食无忧的幸福。奔跑的意象充满动感,矫健的身姿,场景的快速切换,画面强烈的运动感使剧情氛围紧张了起来,能创造出新的戏剧冲突,如逃避出租车司机时他跑,司机在追,克里斯又回去拿落下的高密度扫描仪,差点被司机抓住,他跑过广场,车在追,车随时有横插过来的可能。克里斯终于跑下下移电梯,刚松一口气,后面司机又追来了,他无奈只能气喘吁吁地跑上即将关门的地铁,可是高密度扫描仪被夹在了车门外面,没办法只能放弃了手中的扫描仪,恰巧被流浪汉捡去。小小的故事,因为跑,场景被快速的切换,镜头增加了运动感,银幕跃动着,克里斯的生命力从宽宽的银幕上喷薄而出,激发观众的心,一样为之律动。奔跑的人生状态。奔跑成为克里斯的生活状态。每个人都在追逐着自己想要的东西,人生是动态的,静止的人生是一潭死水,只是时间的自然流失,没有了生命的意义。只有不停的追求,才可以达到自己的梦想。在落魄失意中,克里斯没有迷失自己,他给自己一个梦想和未来,站在篮球场内,扶着铁丝网,他对小小的儿子说当梦想来的时候一定要紧紧地抓住它,绝对不让他溜走。威尔•史密斯(克里斯的饰演者)在接受采访谈到自己演这个片子时说,你只要能创造一种东西,不去否认它,你就会获得更多的力量。不管实际情况怎么样,你都要超越它,你必须相信成功已经是板上钉钉。克里斯就是这样的人生状态。

他在繁忙的马路上穿梭着,慌张、仓促、狼狈,黑色的西装似乎油油的,透着拙劣,领带短短的,在奔跑中像一块破抹布晃在胸前。没有放弃的资本,他矫健的身躯跑出了专注。他的声音响起,就在这样的场景,或许是他的回忆,“这就是我的生活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叫疲于奔命”。英文是call for money or something(对金钱或者其他东西的追逐),翻译成中文“疲于奔命”就多了些无奈和紧张。疲于奔命,好在他年轻、健壮、心中有责任和梦想。

隐喻五:寓言故事。影片中儿子曾经给克里斯讲过一则寓言。一天,有个人在水里快淹死了,这时一只船过来问他:“需要帮助吗?”,他回答说:“不了,谢谢,上帝会救我的。”后来又有一只船过来问他:“需要帮助吗?”他回答:“不了,谢谢,上帝会救我的。”后来他淹死了,上了天堂,他问:“上帝啊,你怎么不救我?”上帝回答说:“我不是派了两艘大船去救你了吗?笨蛋!” 克里斯忙于赶路,并未对儿子的讲述发表任何评价。但是这看似不经意的寓言,却印证了克里斯的自强不息,自我拯救之路。

隐喻六:眼泪。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在这部影片中,克里斯曾不止一次流下眼泪。令人印象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在地铁站的公厕里,克里斯搂着儿子坐在地上,用脚顶着别人固执的敲门,他第一次留下了热泪,那是辛酸的泪水,前途的迷茫,但同时也是一次压力的释放。另一次是在片尾,当他得知自己被录用了,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是成功的喜悦,幸福的泪水,尤其是在历经磨难之后。

隐喻七:唱诗班的动情演绎“Lord,dont move that mountain; give me strength to climb it.Please dont move that stumbling block,but lead me,Lord,around it.My burdens,they gets so heavy,seem hard to bear,but I wont give up.Because you promised me.Youd meet me at the altar of prayer.”这一段歌词暗示着克里斯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决心。Mountain,stumbling block 意指外在的重重困难;burdens指克里斯身心俱疲。但他表达了决心“I wont give up”。

隐喻八:影片最后父子间的一段对话。

儿子:Hey,Dad,listen to this.Knock,knock.

父亲:Whos there?

儿子:Shelby.

父亲:Shelby who?

儿子:Shelby coming around the mountain When she comes.

儿子:Knock knock.

父亲:Whos there?

儿子:Nobody.

父亲:Nobody who?

父亲:Nobody who?

父亲:Now,thats funny.I like that one.

这个笑话的寓意指的就是敲门的“幸福”,那幸福到底是什么呢?NOBODY!谁都不是!只有你做好充分准备了,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你才能抓住他!

[参考文献]

[1] 李兰,胡骑兵.平淡之中见真实[J].电影文学,2007(16).

[2] /comment/28935.

第6篇:当幸福来敲门英文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幸福意识 故事 《当幸福来敲门》

《当幸福来敲门》讲述的是一个在贫困线边缘挣扎的美国黑人走向幸福的人生经历。电影以独到的特写镜头,细腻的人物刻画,演员的本色出演及让人感同身受的真实故事情节打动了所有人,获2006年奥斯卡电影奖。电影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主演威尔・史密斯的原型就是当今美国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迦纳。克里斯最初作为一名推销员,虽兢兢业业,生活过得却是如履薄冰,终至妻子愤然离去。他独自一人守着幼小的儿子在绝望中寻找希望。6个月的无薪实习期内,他们居无定所,食不果腹。随着幸福意识的不断成长成熟,最终完成了尽善尽美的升华,幸福终于敲响了他的门,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收入可观的股票经纪人。

一.幸福意识

意识有三个向度:它从过去吸取教训,为现在建立一个思维方向,还能预见未来。(瓦西列夫, 2003, p.34)可以说对自己的存在有明确意识的人,如果感觉不到自己活着的意义和价值,那他的存活必然是不安宁的,或者说是不完整的、空白的。于是幸福意识旨在规定: 个人为之努力的方向是幸福。

二.扫描仪――幸福意识的萌生阶段

克里斯用全部的积蓄买来骨质扫描仪,这对于社会底层的一家人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投资,这时候的一家人是和谐的,没有哪一个成员认真思考过幸福的命题,当看到别人下班后脸上洋溢的笑,他虽由衷的羡慕,最终也只是悻悻地走开,一家人只是单纯地憧憬着、盼望着,盼望着经济状况的好转。这个阶段可以界定为对幸福的无意识阶段或不敏感阶段。这个阶段大部分的时间克里斯手中都提着那个有四十磅重的白色扫描仪辗转奔波于各家医院,这么个庞然大物总是让人联想到生活给予人们的重担,它既昂贵又不够实用,假如上帝眷顾或许会售出一台,继而解决全家人一个月的生活问题。然而依靠上帝的怜悯以及一点点幻想的机遇而维持的生活,往往会因为缺少牢靠的根基而在顷刻间分崩离析。纵使妻子连续两个月上双份班,房租仍旧无力缴付,儿子只能被送到连“幸福”二字都写错的地方接受教育,在极度的失望和挫败感的打击下,妻子选择离开,正如她所言,不是自己软弱,而是和丈夫在一起毫无幸福可言。她的离开也一定程度上促使男主人公开始坚定地思考幸福。

三.狂奔――幸福意识的初醒阶段

心理学分析认为幸福的初醒阶段即为意识到自己有所求,且迫切需要满足,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倾己所有,却仍感觉不到幸福,沉重和艰难远胜于快乐和轻松,不安、躁动和负重是其最大特征。

克里斯自述的第二阶段叫“狂奔”。影片中最让人揪心的也是他奔跑的身影。

第一次奔跑是为了追回被街头的嬉皮士女郎拿走的扫描仪,这次奔跑承载的是全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尽管这么个家伙售出的可能性不大, 这个过程中,他的跑带有跨越一切障碍的力量。当他顺利拿回自己的扫描仪时,或许有片刻的幸福感,然而小克里斯托弗的一句话把他拉回了现实,“你不该带它回家的,瞧,现在却是两台。”这千辛万苦抢回的东西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负重,更是全家人痛苦的源头。此时,笼罩着这个家的雾霭已经注定无法消散了。

第二次奔跑,为了获得幸福的机会,他鼓足勇气坚持与投资经理同行,共同打的且注定他来付费,囊中羞涩的他不得不以狂奔来逃票,逃出了一场灾难却陷入了一场更深的劫难,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扫描仪被地铁拒之门外。无助与无奈压抑着他,他在地铁内不停地打转,可无论如何也转不出噩运的怪圈。

第三次奔跑,无力缴付罚款被拘留,次日被放出后时间紧迫,只能蓬头垢面一路狂奔赶去参加面试。面试过程千回百转,取得实习生的资格本该是个幸福绽放的瞬间,却被告知六个月的无薪培训,二十个人竞争一个职位,这对于一个温饱都实现不了的人来说,幸福何从谈起?

第四次奔跑,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他必须每天下班后狂奔去接儿子,之后带着儿子狂奔着去收容所排队,以求一瓦遮头。这其中的辛酸悲苦都刺激着他对幸福的渴望。

四.实习――幸福意识的有技巧阶段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中规定: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影片中克里斯毅然决定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时,他详细规划出了自己的行动方案:首先,六个月的实习期内必须将六台扫描仪全部卖掉,这是维持生计的战略,同时必须说服儿子同自己一道推销扫描仪,只有这样才能兼顾尽到自己为人父的责任;其次,充分利用每一分钟,上班时打电话拉客户的过程中绝不放下话筒,这样每天可节省八分钟;整天不喝水,这样可以省下上厕所的时间;在奔跑中完成一切;通宵达旦地读与业务相关的书,最大限度地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样严格地执行,或许有可能从二十个人中脱颖而出。

知道自己要什么,确定需要的主次顺序,为此知道用怎样的方法和技巧来满足自己,继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学习和训练自己,这是幸福意识在有技巧阶段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安涉尼・罗宾斯曾说,在你做决定的那一刻,你的未来已经成型。克里斯在做出了追求幸福的决定后,执行途中,他一次又一次感受到生存比命运更残酷,但他从未认输,纵使生活把他逼到了卖血的境地,他依然不停告诫自己,痛苦难以忍受,可是不能放弃。克里斯所诠释的幸福意识的技巧,恰如《圣经》中所言:要,你才能得到;寻求,你才能找到;敲门,门才会为你敞开。

五.泪与笑――幸福意识的升华阶段

什么是幸福?《独立宣言》虽然规定了人们追求幸福的权利,却没能给出幸福的定义。这不是因为幸福的外延太广泛或其本质太抽象,而是由于它本身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实习的最后一天当被告知得到那份自己梦寐以求的股票经纪人的职位时,克里斯热泪盈眶,喜极而泣。走进熙熙攘攘的街头,他终于可以像别的从那栋楼里走出来的人一样,对着所有人微笑,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幸福的笑。至此,克里斯的幸福意识进入了升华阶段,处于这一阶段,人的幸福敏感度和技巧经过反复应用及磨练后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成为人属性的一部分。这种状态下,心境安宁,对生活满意,人自己就是幸福的源泉。

幸福始于一个决定,幸福意识的成长往往需要经历由萌生到升华的过程。《当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追求幸福的过程正是这一周期的完整呈现。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身心的双重修炼。由于内在因素的限制,大多数人找不到进升的途径,于是那么多人用揶揄的语气说出“我不姓(幸)福,姓闫(刘……)”。而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人经受住了熬炼,最终完成了这一过程,实现了自身社会地位的扭转。

参考文献:

[1]Admas,V.H.(1999).Predictors of African American well-being.Journal of Black Psychology,2,78-104

[2]蔡威.(2009).抉择・机会・梦想.电影文学,(03),57.

[3]冯音捷,闫庚函.(2005).把握心情. 北京:群众出版社.

[4]思辰.(2009).前方是绝路,希望在转角.英语沙龙,(12),22

[5]隋艺玮.(2007).幸福的含义.金融博览,(7),36

第7篇:当幸福来敲门英文观后感范文

学好英语,必须了解该门语言使用国家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价值观等.文化意识给予外语影视作品其价值,主要指影片“在话语事件中,参与者所共有的有关社会机构和思想意识方面的背景知识.”[2]经典的英语影视作品是在对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与人物进行艺术加工和浓缩之后演绎出来的精华,是对现实社会与生活的概括和总结.经典的英美电影还反映了英美国家的文化的各个层面,折射出英美国家主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等,是我们了解英语使用国家的文化最形象生动,最简便快捷的途径.比如通过观看《乱世佳人》和《冷山》等作品,就可以了解美国内战时期美国民众的生存状态和风土人情;通过《辛德勒的名单》、《珍珠港》等影片,可以获知二战时期的部分历史和美国等西方民众对二战的看法和态度;通过《当幸福来敲门》、《阿甘正传》等经典励志电影,可以感受到普通美国人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追求幸福和成功的信仰和坚持.[3]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老师通过口头教学传授的文化知识非常有限,涉及的方面也较少,其表现力和震撼力没有影视作品来得真实,学生只能在脑海中想象当时发生的情景,因此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了解不够深入,而英语影视作品的人物、对白、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以及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西方国家的文化和语言自然而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听觉、视觉乃至内心感悟等方面受到深远的影响,是在校学生很好的学习资源,而且可以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富有趣味性,其所传递的文化信息远远超出以前传统的口头教学方式.影片中包罗万象的文化讯息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乐此不疲,且印象深刻.如:在《埃及艳后》、《莎翁情史》等影片中,我们可以通过影片了解当时所处时期盛行的服饰风尚,通过观看《芭比特的盛宴》、《巧克力情人》等影片,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西方国家的不同的饮食文化.所以说,经典的英语影视作品既是英美等英语语言国家文化各个层面的生动体现,了解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可以使学生视野更开阔,加深了对西方国家的人文历史、、社会生活的认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经典原版英文电影很多都是根据英语文学名着改篇拍摄的,其反应出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人文知识、、哲学等.因此经常观看英语影视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和文学欣赏价值,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英语影视作品中经典台词蕴含着人生哲理英语影视欣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模仿和学习影片中的经典英语台词,这些影片中的台词往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简洁明快、震撼人心,通过影片的人物的精湛的演绎技巧,使得影片中蕴含的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人生哲理很容易与人产生共鸣.这些人生哲理往往是影片的灵魂所在,学生既可以学习背诵经典电影台词,也可以通过观看影片而引发对作品和现有生活的思索,在学习语言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提高个人的文学修养.如:ForrestGump“MyMommaalwayssaid:lifeislikeaboxofchocolate,youneverknowwhatyougonnaget.”

有的善良勇敢,有的奋发向上,有的乐观开朗,有的坦率真实,都是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如:在《当幸福来敲门》影片中,克里斯?加德纳说到:“Youwantsomething.Gogetit!”正因为克里斯?加德纳刻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最终取得成功的典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又如在《教父》中,“Iwillmakehimanofferhecan’trefuse.”从表面上看,这句话看上去平淡无奇,语气缓和,但是在看完影片后,我们会发现这句话恰如其分的反映出教父坚强的性格和说一不二的行为方式.方智范说:“21世纪,我们需要新的人才观,新型的人才培养里面应该包含人才的文学素养.而从人才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讲,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6]学生通过观看富有哲理的和激励进取等的英文影片,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洗礼,激励我们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在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的基础上,从而提升个人的全面发展.

第8篇:当幸福来敲门英文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 英文电影;听说;应用策略

一、英文电影应用于听说教学中的可行性

1 听说的重要性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列于首位,“听”是我们人类学习语言的第一途径。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11%用于写,15%用于读,32%用于说,而至少42%的时间用于听(Cooper,1998),这足以见“听”“说”的重要性。

2 英文电影听力教学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种语言教学途径或教学法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理论上,建构主义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心理学原理为电影听说教学提供了足够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奠基人Jean Piaget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而获得的。在具体教学中应充分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促进者,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激活英语课堂教学,以求最佳教学效果。

同时,心理学原理也主张多渠道地感知认知对象,提高感受性。语言学家威多森(H.G.Widdowson)指出“Teaching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on”,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视、听立体地对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使用英语影视片做到了形、声、像的完美统一,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以大大的激发。

二、英文电影听说教学的优越性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集美术、音乐、文学、表演为一体,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与文化生活。英语原声电影由于其巨大的覆盖面和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场景是非常有价值的听力影像材料来源。因此,电影教学弥补听力教学中资源不足,对课堂英语听力教学起到了推进作用。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大的动力。电影以其直观表现手法,丰富的内容和艺术感染力,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在学习中保持度的兴趣和注意力。虽然完整的听懂整部电影有较大的难度,但通过视觉得到信息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电影中目的语言的欲望。

2 让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口语

重读、弱读、连读、语调、意群等的技巧对听力理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读、语调的变化会改变语句的意思,给句子带来不同的理解,意群的分辨也会影响听者对这个句子的理解。电影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语环境,提供标准地道,生动真实的语言输入。在日常会话中,外国人的语音,语调也会着场景的改变而改变,有时还会夹带有不同的背景声音,但这些因素并没有包容在一些录制的听说材料中。有些学生听懂了磁带的内容,但却听不明白外国人说的话。电影就可以弥补上述不足,电影提供的是清晰、标准的发音和生活化语言,甚至还包括在特殊场合下的用语。学生能够融入在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培养语感,提高英语水平。同时,学生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学习语言乐趣,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3 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

电影是文化的传播者,无论是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关系的变迁都有着很多和中式思维不太相同的地方,而这些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文化差异,却不能仅仅用语言分析透彻,这就需要我们对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一些特点加以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再逐点分析,不断地加以总结,用心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通过对西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理解,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英语交流。

4 语言交际

人们的交际是通过言语交际手段和非言语交际手段进行的,也就是说整个信息是通过言语交际手段和非言语交际手段两者的结合来传递的。非言语手段包括面部表情、手势、姿势、位置及身体的不同的移动方式等。非言语手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言语行为是相辅相成的。在生活场景缺失的情况下学习语言的交际,英语电影是学生接触、感受英语非言语交际的最直观途径。

三、英文电影用于高专听力教学的具体实施

在英文电影辅助听说这门课的实践教学中,我采用了三个阶段进行尝试性教学:课前准备预览阶段,课堂播放与练习阶段,巩固提高阶段。本论文以“The Pursuit of Happiness'’《当幸福来敲门》这一影片为例进行说明。

1 课前准备预览阶段

在欣赏《当幸福来敲门》之前,对影片背景知识,包括电影背景、主要演员及影片获奖情况先作简单讲解介绍,约1课时左右。在这一阶段先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来“热身”,进行思维扩展,帮助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图式,激活现有英语词汇。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要加以回答,以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影片,有的则暂不回答,留下悬念要求学生在观看电影时尽量找出问题的答案,以引起他们观看影片的兴趣。如以《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为例,在上课开始时利用brainstorm来引出这部影片:

Q:Have you watched this film?(看过这部影片吗?)

Q:Have you ever seen the film acted by Will Smith?(看过威尔史密斯的影片吗?)

Q:What's your understanding of“American Dream?”(对美国梦如何理解?)

教师在课前应该把拟播放影片的历史背景、故事的梗概、人物次序表、好词佳句以及生词、难句预先打印出来,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这些材料,活学活用。还可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的单词、句子等。这样学生就能更加轻松自如地观赏影片了。

2 课堂播放与理解阶段

在电影教学当中,不是一次性从头到尾把整部电影看完,而是按照电影内在的场景(scene)进行播放,放多少个场景由可用时间决定。教师针对电影里面隐藏的历史文化现象问题进行分析。《当幸福来敲门》里面涉及到大量的美国经济及社会现象与问题,同时又是一部非常励志的影片,里面大量的台词非常鼓舞人心,结合情景,相信会比单一的声音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Will Smith扮演的Chris Gardner对他儿子说的一段话“You got a dream,you gotta protect it,People can't di something themselves,They wanna tell you that you can't do it,You want something?Go getit・Donk over let someone tell you,You can't do something,Noteven me,”“你有梦想的话你就得去保护它。那些自己没有成才的人会说你也不能成才。别让人家说你成不了大器,包括我,好吗?”这些台词及情节的正确引导不但对英语语言的学习而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3 巩固提高阶段

这部分包括口头练习和笔头练习,2课时左右。口头练习主要是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配音等,笔头练习主要是写电影的影评及观后感。

(1)小组讨论。学生可就各个专题如故事情节、主题音乐、某个人物甚至某句给人印象深刻的台词进行自由评说,如可以提问题来启发学生进行讨论:

Q:What's your definition of success?

Q:What's your attitudes towards setback and failures?

小组讨论的过程。首先把班级分成四到五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织讨论。然后老师分配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例如:A组负责概括故事情节;B组负责分析主要人物,c组负责分析剧情;D组负责写观后感,等等。鼓励各组学生尽情表达他们的观点,在小组其他成员讨论的同时组长要做笔录。最后每个小组的代表公开表达本组的观点,其他小组成员在听后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各小组之间可以就分配的任务内容进行探讨。

(2)角色扮演,是让学习者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目的语语言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教师先播放片段,再分配角色,要求学生根据原话进行模仿(也就是模仿影片中的发音、语调、节奏、语气);角色扮演对学生自由表达,自感的流露非常有利。成功的角色扮演的特点:语境应该有趣、具有挑战性、满足学生的需要;角色应该适合学生;每位同学都参与到其中,气氛轻松。

(3)配音,也就是关掉声音,只播放画面,让学生根据画面自己来说。这就意味着他们表达要更加准确,这要求很高,因为学生得先认真听对白,准确地记下来。他们还要模仿发音、语调,以使得配音真实。这种练习具有挑战性,但是学生所喜爱的,他们认为这样才可以在娱乐中学到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配音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4)写影评。观看、理解电影之后,要总结性地撰写影评,借此即可以促使学生对影片的内容进行思考和理解,又可以对影片的认识有一个加深和升华,既锻炼了学生“写的能力”,又巩固了学习内容,是英文电影欣赏课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通过以上的这些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又促进了英语写作的提高及英美文化的了解。

第9篇:当幸福来敲门英文观后感范文

此选修课面向的是高一学生,学生报名的热情充分证明了英语电影的魅力,该课程的实施流程如下:影视材料的选择——教学主题的确立——相关任务的设计与实践。

对于材料的选择,笔者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主要从影视艺术中的经典作品着手,如《阿甘正传》、《音乐之声》、《当幸福来敲敲门》、《简·爱》、《飘》、《美丽心灵》、《双城记》、《罗密欧和朱丽叶》等并选取其中的经典片段进行赏析。

笔者侧重的教学主题是美的欣赏,着重引导学生在欣赏影片中发现美、挖掘美、领悟美。以影片直接、真实、准确、形象的特点,使学生在欣赏中享受文化意识美的熏陶,英语语言美的体味,人物情感美的升华。

一、文化意识美的熏陶

在外语学习中,文化意识所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思维方式、社会制度、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俗、行为规范以及文学艺术等的态度和看法,这是个较为复杂的概念,也恰恰是我们的认知中比较缺乏的。而影视英语欣赏则为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提供了集声音、图像、文化于一体的语言交流“现场”,不仅帮助学习者体悟语境,同时使学习者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和加深文化意识。

一方面,通过观看生动的影片,向学生导入英语国家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对这些国家有了感性认识。如《埃及王子》中宗教知识的涉猎,《克莱默夫妇》中对英美国家风俗习惯的了解,《根》中所体现的美国少数民族和种族关系,《飘》中和美国历史有关的南北战争等。剧情中渗透着英语国家中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艺术,学生在欣赏中自然增强了中英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对比意识,而且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对学生的思维模式的转化也很有帮助。

另一方面,影片中占到65%的非言语行为,包括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衣着等,更是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极好素材。放影片时,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片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让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知识。

二、英语语言美的体味

影视语言是最接近现实生活的语言。书本所学往往使学生感到与实际语言交际脱节,即便掌握了书本上的语言点,在实际使用中仍然无法游刃有余。而影视却能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交际语言,向英语学习者提供丰富、实用、口语化的语言素材。电影融入众多的人物,而人物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抒发情感、塑造形象、触动观众。一部好电影离不开好剧本和好台词,离不开活生生的人物对话和情感交流。随着电影剧情的跌宕起伏,不同人物纷纷登场,众多精彩的人物对话呈现在观众面前,充分体现了英语的语言之美。 转贴于

1.影视语言的真实美

电影语言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在于其口语化和真实性。由于电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了人们的不同生活,其广泛的题材、众多的人物、不同社会生活层面决定了电影语言的丰富性、真实性、口语化和生活化的特点。以词汇为例,单词ass,damn,luck,bitch等可视为英语中的“脏话”,因而教材中并不常见,但在日常对话中,其使用频率较高。真实性、口语化、生活化的电影语言对以书面语为主的教材是一个较好的补充。

2.影视语言的情境美

英语中有些表达方式在一般的语言教材上很难见到,却很生活化。通过观赏影视作品,学生既能积累词汇,掌握常用的口语句型并理解其适用环境,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感受不同的重音、节奏、音高、停顿、语速所携带的大量信息。比如在《阿甘正传》中,当Announcer请出Jenny时对观众们说Give her a big hand。书本中曾学到过的give sb.a hand是“帮忙”的意思,这里显然说不通。字典中give sb. a big hand有“紧握某人的手表示同意某事物”的释义,但在这里显然也不符合情节。根据影片中的情景,它是指“热烈鼓掌”。

三、人物情感美的升华

英语电影中所展示的主人公的个性、品德、情感以及他们对待现实生活和自我的态度,无疑会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好莱坞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敲门》,取材于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Chris Gardner的人生经历,讲述了一位家庭一度崩溃的小业务员是如何在充满痛苦的环境下努力拼搏,成为股市交易员的励志故事,其中Chris在教他儿子打篮球时曾说:“You got a dream, you get to protect it.”学生便可从中获得启迪,会被主人公努力奋斗的精神所打动,并以其为学习的楷模。

著名演员Tom Hanks主演的《阿甘正传》让学生知道一个智商低下的人凭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完全有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电影中母亲去世前向儿子表达自己对待死亡的独特见解和抒发的母子情怀:“Death is just a part of life.It’s something we’re all destined to do.I didn’t know it,but I was destined to be your Momma.I did the best I could.”

动画影片《狮子王》中父亲教导儿子一段哲理:“I’m only brave when I have to be,Simba.Being brave doesn’t mean you go looking for trou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