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组长家长会总结范文

组长家长会总结精选(九篇)

组长家长会总结

第1篇:组长家长会总结范文

几年来,我们**市妇联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妇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宗旨,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走出了一条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教育研究会为依托的新型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创办家庭教育研究会*个,家长学校**所,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家庭教育网络。参加学习的中小学生家长达**万人次,占中小学生家长总数的90%以上。我们本着“积极牵头,调动各方力量;高举旗帜,抓住育人根本;着眼实际,服务每个家庭”的基本原则,积极部署工作,精心研究载体,广泛开展活动。做到一年突出一个主题,对热点、难点问题,每年都有新突破,使家庭教育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一是建立组织,形成网络。早在**年**市妇联就牵头成立了**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十几年来,研究会始终坚持以开展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促进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的教育方式,培育“四有”新人的教育宗旨。研究会的会员单位由过去的五个单位发展到现在的由妇联、关工委、教育局、卫生局、文化局、广播局、公安局、**日报社等八个单位组成。研究会办公室设在妇联儿童部,负责指导、协调、规划、督促、宣传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建立了市、县(市)区、乡(镇)街和村、社区四级家庭教育机构,形成了家庭教育网络,为规划的落实提供了组织保证。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例会制度,每年都召开1-2次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研究讨论问题,安排部署工作,从而使家庭教育工作思想上有认识、组织上有位置、行动上有载体,并纳入了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盘子。

二是制定规划,形成体系。为了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有效性,我们在对全市整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长短结合、统分结合的原则,制定规划,使家庭教育工作逐步纳入全市整体工作布局,克服了盲目性、随意性和零打碎敲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成效。近年来,我们先后制定了家庭教育工作“八五”规划、“九五”规划和“十五”规划。工作中,我们将工作定位在督导上,既督促全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又指导团体会员单位规划的制定和落实;既督促城乡、中小学的家长学校建设,又指导家长学校注意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既督促中小学校抓好家庭教育,又指导中小学校将家庭教育工作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同步推进,从而推动了家庭教育工作有目标、有步骤的向前开展。

三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加强组织领导是实现家庭教育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的根本保证。为加强对全市各级家庭教育研究会组织的管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非常重视、关心并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层层建立了由妇联、教育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由市、县(市)、区政府主管领导或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担任,其他负责人则由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担任。大家齐抓共管,有分工有合作,各施其职,各尽其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不但有组织网络、机构健全,而且师资齐备、工作活跃,并纳入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促进了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强化家庭教育意识,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完善,使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有了组织依托。几年来,我们家教会的教育心理研究组、宣传服务组先后几次就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身体的发育与教育、知识增长与智力发展的基本规律等问题在全市中小学家长中开展了问卷调查,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家教知识。为把家庭教育工作不断推向高潮,引向深入,达到提高家长素质、教育学生的目的,我们市家教会指导各县(市)区家教会同教育局密切协作,在家庭教育的宣传、培训上下功夫,层层组织培训班,在新闻部门开辟专栏、设专题、办专版,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家教环境。如**年,**县家教会同电合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向家长讲解了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标志、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及青春期性格的培养,请省优秀家长**介绍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怎样架起与孩子沟通桥梁等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深得广大家长的好评。家教讲座播出了十一期,许多听众朋友打来电话说:“听了家教讲座,端正了教子观念,扭转了在家教中对孩子缺点指责多,正确指导少;按父母意志成长多,自身优势发挥少;关心身体健康多,关心心理健康少”等十个教育误区。从**年下半年开始**县家教会针对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创办了“家教周会”专题节目,利用周末黄金时段播放十分钟家教节目,**日报校园版同时全文刊发,并每周推出一期“名人教子”文章,刊登广大家长教子言论。在电台、电视台家教讲座的同时,我们又在《**日报教育专版》刊登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有论文、有事例、有问答,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教育面广。一年来,播发6个专题、38讲。目前我们正在与**日报筹划开设家庭教育专版。

二是抓家长学校建设,规范家长学校管理。从家长学校创办至今,我们一直在探讨着规范化管理的形式与模式。根据我市家长学校的创办情况,为了切实发挥好家长学校的作用,我们指导各县(市)、区实施了三项措施:一是每年下发“家庭教育工作”活动方案,提出具体工作指示,制定措施。二是强化对家长学校的管理责任。指导各县(市)、区成立了由县(市)、区主管领导任组长,妇联主席、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校长为其家长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教育局德育办公室、妇联儿童部具体负责家长学校的日常管理。三是扩大协调单位范围。家长学校建立后,根据不同时期的授课内容,我们又把科协、司法等部门都动员起来,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下到各中小学校和社区、村、屯向广大家长宣传科学的家教知识、法律知识。现在,全市的家长学校已步入“五化”(既组织建设网络化、工作程序规范化、管理方式制度化、人员配备严格化、工作操作标准化)的轨道。全市涌现出优秀家长学校**所,其中省级示范家长学校**所,**县实验小学家长学校的经验还在省家长学校骨干培训班上做了交流。为了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我们市妇联分别为两所家长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挂牌、授匾仪式,并以现场参观、经验交流等方式将他们的经验在全市进行了宣传和推广。组织订阅《家长学校系列教材》、《现代家长应知应会手册》,培训家教辅导员和家教骨干,还根据家教会、讲师团的工作经验,自行编印数千本《家长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十要”、“十不要”》等家教知识宣传手册,发放给中小学生家长,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和好评。

三是让家庭教育进社区,拓展家庭教育空间。社区是家庭教育最好的依托,是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之间重要的桥梁与纽带。我们**市是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市,社区建设覆盖率高,标准高,设施完善,每个社区都建设了高标准的居民学校,我们紧紧抓住这一优势,把家长学校融进居民学校。一是由教育局负责,先后出台了社区家庭教育工作会议制度、工作汇报制度、街道定点联系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帮教制度等十几项规章制度。为了系统掌握每个家庭、每个学生的详细情况,我们指导建立了在籍学生花名册;少先队、共青团员花名册;特长学生花名册;特困学生花名册;帮教学生花名册;单亲学生花名册;老教师、老干部花名册;志愿者花名册;需要帮扶贫困户花名册等十二册。二是强化社区家庭教育功能。协调市教育局从全市教育系统选派**名优秀的中青年后备干部进驻全市**个社区,担任校外教育辅导员。三是定期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开办服务热线,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学习辅导等方面的服务。**社区、**社区、**社区和**社区的辅导员还在社区内开设了青少年心理辅导站和心理咨询台,帮助家长对一些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矫治。还利用寒假和节假日,组织青少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等等。

四是抓典型的示范,带动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知识得到广泛普及的今天,用典型引路、现身说法是广大家长们比较乐意接受的。因此,我们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家庭教育研究会在培训典型、发挥典型的引导作用上下功夫。为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在全市广泛开展了评选教子有方好家长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家长,其中县(市)、区级**名,市级**名,省级优秀家长**名。我们还分别请省级优秀家长在电台谈体会,在报纸编发经验文章,向家长们介绍他们的教子经验。几年来,在各地新闻媒体宣传集体和个人典型上千个,充分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

三、完善工作措施,使家庭教育工作进入科学化、正规化的轨道

为了实现家庭教育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各项目标,切实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科学化、正规化的轨道,我们不断完善工作措施,主要做到了“四个结合”:

一是落实工作计划与开展调研相结合。我们在制定“九五”家庭教育工作发展规划的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经常针对热点和倾向性问题进行调研。**年市家教会就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农村中小学生家长对家教的认识及需求等多方面问题开展了调研,并对调研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形成农村家庭教育调查报告,上报省家教会,获得了好评。同时,我们又根据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教训,及时指导各县(市)区家庭教育研究会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内容,从而推动了我市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是阵地建设与骨干培训相结合。几年来,我们一直注重指导各县(市)区以创建“标准化家长学校”活动为载体来抓阵地建设。目前全市创建“标准化家长学校”**所,占家长学校总数的50%以上。为了保证阵地活动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全市的家教工作者采取普遍轮训、骨干重点培训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方法,使家长学校的教师在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不断得到提高。**年我们请来**博士做“如何培育优秀子女”的大型报告会,从而激发全市家长开展家庭素质教育的热情,为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是理论研讨与知识传播相结合。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广泛深入地组织全市家长学校及中小学家长开展理论研讨活动。在其指导、带动下,全市家长学校都能够定期开展理论研讨活动。同时把理论研讨所形成的科学的、系统的家教知识以读书交流、知识竞赛、试卷问答、演讲等活动形式传播给广大家长,通过这些活动,不但使家长接受知识传播率大大提高,而且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家长学习家教知识的热情,增强了做好家庭教育的信心。

第2篇:组长家长会总结范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2021年幼儿园举办的元旦活动结束了,作为幼儿园教师,你总结了活动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幼儿园教师元旦活动总结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幼儿园教师元旦活动总结1为了拉近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距离,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幼儿园也是我的家”,借助元旦佳节的来临之际,我们小班年龄段老师组织家长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包饺子聚会。

本次活动我们小四班在活动开展前先组织家长朋友召开了一次小型的家长会,让每位家长朋友了解到这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如何的开展,明确各自在本次活动中的分工。之后,家长朋友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准备自己包饺子要用的物品,同时,并抽空利用在家吃饺子的机会,鼓励孩子动手擀面皮儿、包饺子,做下了一个很好地铺垫。

活动当天,孩子们陆续入园时,先到园的孩子喝水、家长欣赏孩子在园活动的照片,了解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以等待未入园的孩子,之后孩子们如厕为展示在园学习的手指游戏《象棋王国乐趣多》《种种子》《体育馆里真热闹》、语言游戏《小胖猪,肚子疼》《炒豆豆》《果园里的番茄圆又大》音乐歌唱《新年好》《苹果歌》《小小蛋儿把门开》等等做准备,我们三位老师分工明确、齐心协力组织孩子有序向家长朋友汇报孩子们的成长本领,随后就是我们的包饺子、吃饺子的亲子乐活动。

整个活动使每一个孩子都锻炼了动手能力,体验到了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密合作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增进与亲人之间的感情,同时使家长在参与幼儿的活动中,了解自己孩子的动手能力,感悟到班级组织本次活动的意义。

在快乐而忙碌的包饺子过程中,家长们都能认真指导孩子擀面皮儿、包饺子捏的技能,特别是怎样用小面杖擀饺子皮儿,把皮儿擀到合适的厚度,并不时地与其他家长交流,吸取新经验,孩子们投入、专注,包出来的饺子花样多多,有香蕉饺子、元宝饺子、小乌龟饺子、太阳饺子、花朵饺子等等,改变了以往孩子们只吃到耳朵形状饺子的现状,体会到人多力量大、素材丰富、孩子们长见识的好效果。

最后是孩子与家长朋友一起品尝饺子的环节,孩子们先吃,接着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吃,孩子们喂家长、喂老师吃,体会到亲为一家、融为一体的幸福与喜悦,在这个集体的大家庭里,充分的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分享的快乐。“包饺子”的亲子联欢活动,发扬了我们国家传统过新年吃饺子的习俗,同时,在活动中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亲子合作的精神,分工协作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亲子合作带来的快乐,使亲子共同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活动结束后,我们通过“亲子活动记录表”了解到: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都很满意,认为孩子在园学会了很多他们平时看不到的本领,懂得了不少的礼貌、礼仪,尝试自己独立动手包饺子,学会了简单的技能,同时这次活动的开展对孩子有成长纪念的意义;孩子在活动中还体会到了爱惜粮食、了解到做饭的辛苦,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的开展,多给家长朋友些机会,让他真正的走到幼儿园中间,感受孩子不断成长的快乐。

包饺子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冬至的来历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更让孩子感受了传统节日的氛围。这次的活动是结合小班孩子刚适应幼儿园生活以及心理的特点而制定的,因此,活动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将继续结合家长朋友们的需求以及孩子的年龄特点探讨更多生活化的家园活动形式,使家园更和谐、共进步,真正让孩子在活动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幼儿园教师元旦活动总结2元旦晚会结束了,这次的晚会进展的很不错,幼儿们都玩的很开心,这次的元旦晚会把气氛活跃到了一个制高点,取得了不错的结果,节目效果也会不错,孩子们积极的参与了进去,在活动当中虽然是有些许的不足,可是孩子们都是其乐融融,能够保持一个好的装填迎接这次元旦晚会,我认为这是非常不错的,孩子们都有积极的参与进来,就这次元旦晚会活动,我也总结一番。

第一就是说到活动的准备工作,这从上个月就开始在筹办了,活动的策划我认为还是比较有创新的,从这次活动结束后的效果就能够看出来,再有就是节目方面,节目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精挑细选,为的就是提高晚会的气氛,这个在活动当中孩子们都积极的参与,保持了积极状态,节目也是经过了不断的彩排,说到这次元旦晚会的节目,也重点的提一下,孩子们真是非常用心,很不错,彩排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为了就是在晚会当天能够有一个好的状态展示出来,这是大家对工作的一个的期待,也是的非常不错的机会,工作当中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很难得的,节目方面孩子们都有非常用心,晚会一共是有_个节目,都是由幼儿园的孩子们表演的,能够看出来孩子们的用心。

活动的过程也是十分有趣,主持人十分的优秀,把控了全场的气氛,让晚会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个过程虽然充满着很活跃的气氛,但是也能够看出来主持人的用心,以及当天的所有工作人员,让节目能够顺利完成,保持了一个好的状态,这么一来才能够保证做好各方面细节,元旦晚会现在已经结束了,但是大家依然都是充满的着动力,孩子们玩的很开心,特别饿时表演的节目的孩子们,要提出表扬,活动的整体效果不错,这方面没有什么疑问,在下次举办活动的时候还是要继续做好的这些的,我也相信孩子们是能够配合的。

说了那么,我也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我认为活动整体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就是在时间上面没有控制好,原先计划的是整个活动一个是三个半小时,但是整整提前了半个小时结束,所以说在时间上面还规划的还不是很好,那么在下次活动的时候一定会好好的把控住时间,这次活动整体都还是不错,虽然是提前结束了,但是气氛都很到位。

幼儿园教师元旦活动总结3为使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元旦节,拉近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距离,我们小五班于20__年12月31号上午进行了欢庆元旦亲子乐包饺子活动。现将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如下:

一、齐心协力、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本次活动我们三位老师能够从活动的方案、准备和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分工协作。我们先通过校信通、家长会让家长了解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家长会上通过各组组长带领本组组员协商材料不仅提高了各组家长的积极性也为本次活中幼儿之间的分工合作包饺子提供了物质保证。

家长会上通过花样饺子欣赏,使家长提前做到了心中有数。活动当天我们班准备面粉的家长有的带来了胡萝卜面、有的带来了菠菜面、杂粮面等等。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下尝试制作成了月亮型、蝴蝶型、元宝型等多种颜色和造型的花样饺子,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二、活动各环节组织有序、忙而不乱活动中从组织家长签到、按组就坐、欣赏幼儿照片、陆续如厕洗手、幼儿本领展示、包饺子、花样饺子评比、品尝饺子等环节我们三位老师都进行了细致安排。我们先让来到的家长欣赏幼儿照片,使家长更好地了解了幼儿在园的生活情况。

活动前我们先告知了家长本次活动的流程、活动当中的注意事项,确保了家长在活动中的自律性,保证了家长能在活动中积极配合班级老师进行活动。我们班设计的幼儿本领展示内容有歌表演、儿歌、手指游戏、律动等。幼儿在本领展示环节我们通过播放音乐伴奏烘托了节日的欢快气氛,通过奖励小红花增强了幼儿积极展现本领的欲望。

幼儿在包饺子环节我们循环播放花样饺子的图片,为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花样饺子提供了参考。通过各组推选出来的组长代表介绍本组的花样饺子种类、制作方法,不仅提高了幼儿和其他家长的审美能力,同时也为家长和幼儿借鉴花样饺子的制作方法提供了经验。

本次活动,我班39名幼儿和家长能全部积极参与,这说明了家长们对我班活动的配合与支持,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关心和重视。通过查阅家长填写的问卷调查表和亲子活动记录表,让我们看到了家长对本次活动是非常满意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活动中个别环节组织过程中的不足。

比如:孩子们虽然对活动非常感兴趣,但个别孩子的持久性不强、协作分工的意识欠缺,需要老师再多对孩子进行指导教育。总之,在幼儿和家长一起合作包饺子的过程中,我们注意鼓励幼儿自己动手跟家长一起制作,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体验了亲子合作带来的快乐。通过一起品尝饺子,幼儿体验了劳动成果带来的愉悦感。

幼儿园教师元旦活动总结420__年12月31日早上,我们年级组举行了“庆元旦贺新年”亲子文艺活动。本次活动我们得到了幼儿家长们的大力支持,活动办得很成功,本次活动迎合了家长的需求,体现了孩子们的进步,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活动结束后,我总结了有以下几点:

1、在环境的创设上,我们选择了皱纹纸做拉花,中国结和气球来装饰教室营造节日的喜庆氛围。

我们还将平时的绘画、手工制作在班上展示出来,使家长一来就能欣赏到孩子们的漂亮作品。

2、礼品准备上,我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为幼儿精心准备了很多小礼物。

3、活动开场以幼儿集体演唱新年好拉开了序幕,通过幼儿稚嫩的歌声,瞬间帮我们带到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中。

孩子们还准备了精彩的节目,幼儿和家长们分别表演了唱歌、魔术、舞蹈、故事等,孩子们的表演博得了家长们的热烈掌声,小合唱《爸爸去哪儿》也带动了家长们一起演唱,最后大家集体表演了幸福拍手歌把我们的活动推上了高潮。

4、在亲子游戏节目上,我们充分发挥与家长的互动作用。

游戏《抢板凳》中,我们让家长听音乐上场,当听到指定音乐终止时,家长去抢坐椅子,家长们玩的都很开心;游戏《运球》中,我们让幼儿和家长双手抱球在指定位置等待,当听到哨声时,家长和幼儿一起向终点跑去,大家为了争夺第一名都不服输。在游戏《萝卜蹲》是我们亲子活动的亮点,家长们在游戏中的表现使得台下的家长笑做一团。

5、在游戏中,家长们的参与性特别高涨,此活动不仅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庆新年的各项活动,充分感受节日的快乐和集体活动的快乐,还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密切家园关系,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创新思维、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也使家长体会到了幼儿园教师的耐心。

活动结束的时候许多家长都非常感谢我们为孩子做的一切。

本次活动在老师的精心准备下、孩子和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圆满完成了,促进了家园联系和亲子互动,让大家在开心愉悦的氛围中辞旧迎新,为幼儿园生活留下美好回忆。

幼儿园教师元旦活动总结5触摸着冬日里最温暖的阳光,聆听着迎新年最快乐的笑声,我们蒙一班“庆元旦、迎新年亲子联欢会”在孩子们淘气、兴奋的笑声中,在家长们认可赞叹声和笑容中圆满的落下了帷幕。从活动前的认真准备,到活动中的紧张进行,最后反思活动的过程,真的是感想颇多。

活动前我们已经在细心的铺垫孩子们的工作了,用爱心和耐心传递着对他们的关爱和鼓励;联欢活动是老师们把自己的信心和能力展现给家长们的时机,让家长感觉到:孩子放到这里是放心的!

与以往的授课方式不同,此次活动紧紧围绕服务与家长,受益于孩子为宗旨,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教育为目标,把教育活动以“庆元旦亲子联欢会”的形式呈现出来。其乐融融、亲情尽现,自然而和谐。

在本次演出过程中,老师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编排节目,充分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发挥,享受快乐。本次联欢会分两部分举行:幼儿节目展示和亲子同乐活动,感谢30多位家长积极的参与了我们的活动。早上8点家长们已经陆续到园,8:30家园联欢活动在孩子们的一片祝福声中正式拉开序幕.

第3篇:组长家长会总结范文

走进科学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学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懂得学习科学和研究科学的重要性。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方法,提高自觉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历史,增强民族精神,培养组织能力和发扬团队精神。

三、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可分四个阶段(即:活动准备、全班活动、小组活动、总结汇报)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方面——对学生进行活动前的动员,老师给学生讲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及活动中的要求。

2、家长方面——让家长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动员家长一同参加。主要考虑把全班四十多名的孩子带出课堂,进行活动是有一定的困难。在家长委员会的积极配合下,向全班学生家长发出了倡议书,立刻得到了家长们的赞同和响应。

3、确定课题——经过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的探讨,一致认为以“走进科学”为本次活动主题。

4、活动地点——第一站:虎门“古炮台”

第二站:东莞“科学馆”

5、活动形式——由班主任带队,全班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分成9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即:科学组长、纪律组长、生活组长、记录员、资料员)人人担任一个角色,负责一项工作。

(第二阶段)全班活动

活动目的:引发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及探究科学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一次活动是一次全班性的实践活动,全部活动行程经历了10个小时。

活动人员:学生、家长、教师(共计83人)

活动地点:虎门“古炮台”、东莞“科学馆”

活动流程:

1、第一站:虎门“古炮台”

通过参观“古炮台”,学生们对“古炮台”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古炮台”的现场拍照了照片。

2、第二站:东莞“科学馆”

通过观看星座的演示,又亲自动手操作一些物理实验,引发了极大的兴趣及好奇心,收集到了有关科技资料。

3、交流汇报

(1)举办以“走进科学”为主题的队会活动,以小组为单

汇报参观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2)举办以“走进科学”为主题的专题板报,展出学生在活动收集的资料和拍摄的照片。

4、由老师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点评,并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活动。

(第三阶段)小组活动

活动目的:围绕实践主题选择一个内容,尝试研究学习的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的精神。

结合学校的“科技节”,把第一次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引申。第二次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实践活动,活动时间为一个月。

活动流程:

1、在第一次活动的基础上,各小组以“走进科学”为主题,提出问题,确定本组的研究的内容。

2、各小组成员分头查找资料;

3、小组交流,整理资料;

4、举行科学知识竞赛;

5、制作《科技小报》;

6、开发家长资源,举办科技小制作讲座(腊叶标本制作、小生态瓶标本制作)。

(第四阶段)总结汇报

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学会归纳总结,交流研究学习的方法几学习收获,实现学习研究成果的共享。

大概经历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学生们对自己选择的研究的内容,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收集到了有关资料和信息,并进行了整理,编写了《科技小报》。最后阶段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在汇报过程中,人人担任角色。

汇报交流内容:

1、小组总结:每个人一个题目谈收获;

2、全班总结:小组代表发言;

3、展示收集的资料及科技小报;

4、评选优秀活动小组及优秀作品;

第4篇:组长家长会总结范文

关于热门元宵节活动总结范文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建设文化强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丰富职工节日精神文化生活,三元分局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彰显特色的主题活动,现将活动总结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确保此次活动顺利开展,罗邦权局长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对“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制定了活动方案,成立了“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活动小组,并指派专人负责活动方案,保证活动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突出特色,周密策划。

  要把春节文化活动与我局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人文环境结合起来,既要注重思想艺术性,又要注重形式多样化,既要有群众性,又要突出时代特征,用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文化内容占领文化阵地,真正达到振奋人心、激发热情的目的。

  三、加强督导,确保落实。

  活动小组成员对筹备工作的进展落实情况,定期进行督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对因认识不到位、工作懈怠、影响工作进度的,进行通报批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人员给予表彰。

  四、营造气氛,开展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慰问和走访,保证了社区低保户、二女户、独女户家庭及困难户家庭、残疾人家庭顺利快乐的度过了春节。通过扫除等清理工作,使辖区内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改善,保证了春节期间辖区内的清洁卫生。举办春节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展示我局奋发向上、艰苦创业、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

  关于热门元宵节活动总结范文

  本次活动在所有老师的尽心准备下已经结束,整个活动带给大家的是快乐,同时也让幼儿了解了元宵节的来历与习俗,增长了幼儿的知识面。

  开始的秧歌舞是为了活跃气氛,调动家长,但没考虑到来的家长大部分是老人和幼儿的父亲,所以在带动家长方面不是很理想,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把活动规则讲清楚,以便活动的顺利进行。

  班级活动流程安排的比较有秩序,家长与幼儿能积极参加活动,让家长和宝宝能够感受到猜灯谜的快乐,个别班级在时间安排上面有些欠缺,参加活动的家长比较少

  元宵节结束了,留给大家是欢乐和幸福,欢乐是幼儿开心的笑脸,幸福是家长们的支持,但留给我们的是这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收获我们会保留加以利用,不足我们会该进,争取下次活动做得更好,更棒。

  关于热门元宵节活动总结范文

  以项目化管理为手段,认真筹划,周密组织。10月中旬,区文广新局制订了三套元宵系列文化活动方案报送区委区zf。区委区zf审时度势,确定了“安全、节俭、亲民”的元宵活动原则。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元宵活动组委会,细化了工作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落实了责任人,设置了项目的时间节点,并确定完成各节点工作的要求。每个工作节点,都进行严格检查、控制和监督,在项目化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期间,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朱金坤,区委副书记、区长姜军,带领区四套班子领导亲临现场查看元宵灯会的组织情况,正月十五至正月十六,区分管领导沈旭微、徐美娟亲自坐镇指挥,有力地保证了灯会安全、有序进行。

  以整合资源为目标,内容丰富、抱团运作、今年,人民广场的元宵灯会规模不小,白天有演出和猜灯谜,晚上有灯会,市民白天夜晚闹元宵都有活动,效果较好。各镇乡、街道的元宵活动,出现以组团为单位统一活动的现象,组团内各镇乡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和队伍的特点,组建了各自的踩街队伍和演出节目,统一在各组团内的镇乡街道轮番表演。今年,临平副城、余杭组团、瓶窑组团、良渚组团共有40支队伍参加踩街表演,超过20万市民参与其中,共闹元宵。这样既节约了成本,整合了资源,丰富了活动内容,也强化了镇乡的组团意识,加强了文化精神方面的联络。

  以促进消费为理念,集中经营、积极疏导。元宵活动期间商贩较多,借鉴前几年承办元宵活动的经验,今年组委会将临近元宵灯会的广和街作为元宵商品集中销售地点,大约三百米长的街道两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元宵产品。由于引导得当,规范经营,既丰富了市民元宵活动的内容,也促进了商品的销售,今年元宵产品的销售量也比往年有一个大的增长。

  活动成效:

第5篇:组长家长会总结范文

二、课题研究组织

(1)专家顾问指导组

何良仆(凉山州教科所理论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谌业锋(凉山州教科所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吴大军(凉山州教科所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蒙佐德(西昌市教科培训中心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2)课题实验小组:

组 长:孙国祥(党支部书记、小学高级教师)

副组长:吴迎朝(校长、副书记、小学高级教师)

徐开祥(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成 员:邓薇鸥(党支委员、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虞艾萍(年级组长、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马联福(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冉章慧(年级组长、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秦 红(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李金莲(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马永林(班主任、小学一级教师)

刘和姝(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小学一级教师)

三、课题实验目标

1.以邓小平的教育理论、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后进生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指针,有的放矢,加强调查研究,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作用,转变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总结成功的经验并推广,促进后进生大面积提高。

四、实验的思路

1.以转变学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

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活动,转变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家长为主力的作用为动力。

要求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予,发挥在实验中的主导作用。研究学生的需求,以激发学生内因作用。调动学生投入实验,解决家长认识和责任问题,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联系社会力量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3.从单亲家庭典型学生到普遍的单亲家庭学生研究寻找教育规律。虽然都是单亲家庭学生,其表现也有好、中、差之分,要因材施教探究不同对象的最佳教育方法予以推广,达到实验成功的目的。

五、研究步骤

实验定为三年(xx年4月-xx年3月)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前均为准备工作)

(1)启动阶段:(xx年4月-xx年9月)

从组、学、订、访、建、联六字上狠抓。即组建课题小组、学习教育理论、拟订课题报告、调查访问,摸清情况、建立实验档案、联系家庭和社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网络。

(2)实施阶段(xx年10月-xx年9月)

按开、定、组、导、调、改、评、结八字上下功夫。即召开开题会、定实验对象、组成互助组、诱导内因变化、调动家长积极性、改善教育环境、测定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评议、评价,进行阶段总结。

第6篇:组长家长会总结范文

家长会若想让家长喜欢,起到真正效果,必须让家长充分的参与进去,让家长成为主角。怎样才能在家长会中凸显家长的主角地位呢?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请家长来策划。首先是家长会的主题问题。为确保家长会不开成“学习成绩报告会”,学校应多元化思考,通过问卷的方式征求家长意见,了解他们最想通过家长会了解、学习的东西,从而便于学校综合大部分家长意见,确立家长会主题。其次是家长会的时间与参与人员的确定问题。家长会的时间一般以“大固定小变化”为原则,即每学期固定时间召开两次左右,中间有特殊紧要情况再作增加,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家长调好工作时间;参与人员的确定主要是考虑需不需要学生参加,要根据会议主题结合学生实际,征求家长意见。第三是提前安排部分家长做好发言准备。学校要在围绕会议主题的前提下确定家长发言侧重点,如谈家教经验、谈学生在家表现、谈家长对学校工作建议等,从而确保让每个家长的发言都有重点,都能让听者受益。四是让家长对孩子在家近期表现进行观察,便于家长收集信息,在家长会上进行交流。

邀请家长听公开课,请家长当评委。课堂是学生在学校活动的主要阵地,家长也迫切需要关注一下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因此,在召开家长会时,最好应安排一节班级公开课,让家长进班参与。公开课最好不是课本讲授课,而应该安排一些活动课,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于一体,扩大学生参与率,有些时候还可以设计一些家长与孩子互动的活动。课后,要简短的安排家长对活动课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价,用家长“自然化、平民化”的观点来促进科任教师反思教学设计情况,最大限度满足家长对学生课堂的期望。

第7篇:组长家长会总结范文

4月24日,公司在××企业召开了班组建设暨优秀班组表彰大会,×总作了重要讲话,×副总经理作了全面的工作报告。这次会议是××总公司成立以来第一次以班组建设为内容的专题会,会议开得很隆重,说明了总部党组高度重视班组建设。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细胞,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我们要搞好企业的管理,首先要夯实班组这一级的管理,只有基层班组的管理做好了,才能谈更上一层的管理。首先,班组长作为班组的带头人,其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班组能否管好、带好。各单位要把选拔好班组长作为一个大事,严格班组长任职资格,按照班组长的任职条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能上能下的原则进行选拔。班组长选拔好了,班组才会有希望。其次,要明确班组长的职责与权利,进一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培养班组长的业务指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第三,班组长要有“跟我上”的精神,即:一是要有勇气和胆识,二是要有技能。必须具备政治方面的素质、思想方面的素质和业务方面的素质、技术方面的素质,这是班组长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们要建立起班组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二是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四是要完善考核体系。这里面我强调一下激励机制。班组分配公开是激励机制的基础,激励的基础是公正、公平,公平、公正的基础是公开,这一点各班长一定要认识清楚。激励不是简简单单地发钱就能达到效果的,激励的基础是人的心情比较平和,气比较顺,这样的状态下人才能发挥出他的潜能。

安全问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班组安全是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强化班组的安全管理,一是要完善班组的安全制度,二是要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三是要培育安全意识,改进安全管理方法,建立群众安全监督体系。

×总在班组建设暨优秀班组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了四个结合:一是班组建设与员工建设这一大的目标之间的结合,二是班组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三是班组建设与创新型企业工作的结合,四是班组建设与企业特点和工作特点相结合。下面我就我公司今年加强班组建设在“四个结合”上怎么做,谈几点意见:

一、班组建设与员工建设相结合

我在今年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说过,要把企业变成一支军队、变成一所学校、变成一个家庭,其中讲到了变成一所学校的问题。我们要让企业的职工从进来到出去,是一个增值的过程,就像在学校一样,经过学习越来越值钱,价值越来越高。×总的报告上讲,我们如何给最普通的员工设计一条从参加工作到退休,这二三十年之间,一个上升的通道和一个发展的空间。我们把企业办成学校,就可以建立这个通道,让我们的职工从进来到出去是一个增值的过程。现在我们有些内退的职工出去,很多都被民营企业高薪聘用,他们有技术,懂管理,出去就是一个专家。

这样的员工建设和我们现在的班组建设怎样结合起来,一是班组要抓学习、抓培训,要形成一种学习气氛,要学技术、学管理、学自己操作的设备和熟悉的工艺流程,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职工增值。二是要增强责任心,要抓责任意识,技术一定是要在责任的驱使下才可能发挥出作用来。

二、班组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总的报告上讲过这一点,公司也搞了一些班组建设文化试点,OA网上也有很多基层的班组长关于班组文化建设的报道,上面提到了班魂、班风、班训,愿景,这些东西很好。我们讲文化,讲企业文化、讲班组文化,关键有两条:第一,文化这个东西有个特征,一是要共同认同,大家都认同的才叫文化,大家不认同的、少数人认同的不叫文化。第二,我们要积极向上。文化的东西、意识的东西,主是要把职工凝聚起来,积极地引导其和党的目标、国家的目标、民族的目标、企业的目标统一起来。班组长在班组建设过程中、在和企业文化相结合当中,要把班组建设的一些精华提取出来,这些是我们企业文化的重要来源。

三、班组建设与创新型企业工作相结合

班组建设要与创新相结合,主要是班组长要有变革、变化的意识。我们要从日常工作做起,从发现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存在有不完善的地方去改进,从发现班组管理、车间管理当中有不完善的地方去改进,这就是创新。创新的灵魂是一个“变”字,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不要认为很有经验,实际上很多工作逐渐做细会发生大的变化。

目前公司正在推行“三预管理”,班组长也要熟悉。我们做事之前要预测一下结果;做事过程中要预防异常现象的出现;如果碰到意外现象的出现如何对付,我们要有预案。这种思想和方法,班组长工作当中要琢磨和运用。

四、班组建设与企业特点和工作特点相结合

我们企业的特点是:产品比较单一、工艺流程基本是固定的、工作专业性特别强。我们的工作特点是:天天都做基本上同样的事情。人员及班组长的特点是: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结构不同、所接触的工作不同。我们如何结合企业特点和工作特点来抓班组建设,一是要围绕自身的生产经营来抓;二是要把同样的事做得越来越细、越来越精,

第8篇:组长家长会总结范文

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所创造并用于分配的价值总量。在后来的统计实践中,这一经济学基本概念被发展成为一系列从生产领域到分配领域、再分配领域到最终需求领域的指标体系,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总收入(GNI)和国民可支配收入等,都是这个体系中的指标。当代世界各国的政府对经济增长或经济周期的干预,主要的对象就是国民收入总量以及它的结构。

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伊始,中国首先面临的是国民收入的总量而不是结构矛盾。收入分配的结构是平均化的,但可供分配的总量却是低下的。因此,中国的现代化目标是以国民收入生产指标即GDP的形式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首先提出了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1987年4月30日,他在会见西班牙外宾时,又把这一目标明确地发展为“三步走”的战略构思:“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在下世纪再用30到50年的时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则被完整地写进大会的报告中,作为党和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1987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中国GDP总量达到了1980年的2.04倍,提前3年完成了第一个翻番的目标;1995年,这一总量达到了1980年的4.33倍,提前5年完成了翻两番的经济增长战略目标;2009年,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达到了1980年的15.54倍,可以肯定地说,到了2010年底,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中国将提前20~40年完成邓小平当年提出的“三步走”战略设想中的经济增长总量目标。

但是,“三步走”战略设想的总体思路,不仅仅包括经济增长即国民收入倍增目标,也包括经济发展目标。在实现第一步经济增长目标时,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现在可以说除了极少数地方之外,这一中国长期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大难题早已经解决了。第二步是进入小康社会,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界值,根据这些指标,在2005年前后,我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十一五”时期则强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现在的情况看,第二步的发展目标可以说基本完成。但是从第三步目标所要求的“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现在还不能说已经完成。

按照世界银行三年平均汇率法的统计,2008年中国的GDP总量为3.86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GDP的比重为6.4%,为占第一位的美国的27.2%、占第二位的日本的78.6%。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水平仍然较低。2008年,世界人均GNI为8,613美元,而世界银行定义的中等收入和较高中等收入水平分别为3,260美元和7,878美元,而中国2008年的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2947美元,属于偏低中等收入国家,略低世界银行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由于移动平均汇率和经济增长因素,同样地,2010年,中国将迈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虽然中国的人均水平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仍然偏后(2008年为127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已经使中国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已经从一个低收入国家、发展到较低中等收入国家,再发展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

但要“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目前情况看,我们仍然还有差距:

首先是从所到达的水平看,中国目前以人均GNI反映的人均国民收入已经到达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在这30年里,世界各国也在发展,再加上汇率和通货膨胀等因素,世界的平均水平已经提高了一倍。因此,中国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或者说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的较高中等收入水平,人均GDP或者是人均GNI还应该再翻一番。如果中国的未来的经济增长能保持当前的增长率或略低于这一水平,那么在2020年前后,即使把其它国家的发展以及其它影响国际比较的因素也考虑进来,中国仍有可能成为较高中等收入国家,或者是赶上或者超过世界平均人均GDP或GNI的水平。

其次是从国民收入分配来结构来看,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4000美元左右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当前的居民收入分配差异更大,这就使得很多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要低于当时的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一般水平,降低了这部分家庭对现代化起程的认同感。国民收入分配问题还不仅仅是一个居民收入分配问题,还有企业和政府对国民收入分配中形成的可支配收入的分配和使用问题。收入分配的扭曲会导致国民收入最终使用的失衡,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均衡。这就有可能导致国民收入结构影响国民收入总量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收入分配就不仅仅是一个公平问题,即在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全社会都应该参与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同样也是一个效率问题,这就是失衡的国民收入分配造成的投资和消费的失衡,将影响国民收入总量的进一步扩张。因此,中国要在未来10年里实现人均GDP或GNI再次翻番的目标,就必须改善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近年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高速经济增长是在计划体制的基础上起步的,计划体制下的指令性计划、单一所有制形式以及平均分配,都是束缚中国的生产力发展的。因此,在提出“三步走”经济增长和发展目标后,我们很快就发现依靠传统的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是很难实现高速经济增长的。因此,邓小平提出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主张,并由此推动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邓小平(1979和1986)反复强调:“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这一思想和“三步走”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是统一的,“三步走”讲的是所要实现的目标,而“先富起来到共同富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从现在的情况看,我们已经实现了“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是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仍有差距。

近些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最终需求结构中,投资所占的比重提高得十分迅速,资本形成率(投资率)由2000年的35.2%提高到2008年的43.5%,而最终消费率则由62.3%下降到48.6%(国家统计局,2009)。2000年,中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18%,而到了2008年,这一比率已经提高到179.38%(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2010)。高投资率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明显的,2001年以来国内总需求的增长中,50%以上来自于资本形成的贡献(国家统计局,2009)。对中国而言,较高的投资率有其客观基础,伴随着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发生的高速经济增长和“赶超”进程,需要有更高的积累率即储蓄和投资,由此推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高速经济增长进程中,也都有过类似的现象(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司,2005)。但是,如果在经济增长中过度依赖投资,而不断增加的投资所形成的产能没有足够的消费来消化,那么,不断形成的过剩产能从表面上看似乎在形成当年的GDP,但从长远来看,其实在影响经济资源的效率,经济增长也是不可持续的。

投资和消费增长的失衡,从表面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居民家庭自主的收入支出决策的综合结果,但是从根本上看,还是由于政府对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引导和干预不足,使国民收入中可用于消费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而可用于投资的资金过剩。库兹涅茨(Kuznets,1957)曾经指出,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加速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分配差异会呈现扩大化的趋势,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扩大化的趋势就会停止,重新开始收敛(Kuznets,1957)。而随着这种收入差异的发散和收敛,储蓄率或投资率也会发生相应的发散和收敛的过程。从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看,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多经历了这样一个收入差异收敛的过程。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也要求我们的收入分配进入收敛的阶段,这也就是我们过去所说的“共同富裕”。这不仅仅社会公平观所必然经历的历史变化,同时也是在新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经济增长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所的提出的要求。

(1)转型时期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二元结构

从英国工业革命到现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都不仅仅是总量的增长,而是和其产业结构的变化密切联系的,生产率较高的部门加速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部门份额的增加,对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总量具有重要意义。“配第(1691)-克拉克(1940)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规模和劳动力的所占的比重会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的规模和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会逐渐上升,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的规模和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将开始上升。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化尤其是增加值结构的变化,是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所揭示的规律的。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从27.9%下降到11.3%,第二产业的比重从47.9%上升到48.6%,而第三产业比重从24.2%上升到40.1%,为上升最快的产业部门。从动态比较上看,中国的就业结构变化也是符合这一规律的,即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的幅度最大。

但是,如果将2008年的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横向比较,就会发现这两个结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失衡。刘易斯(1954)曾经分析过在劳动力供给很大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中的二元结构问题。而中国由于众多的人口和大量现存的农业劳动力,二元结构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2008年,中国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结构为:11.3:48.6:40.1,而就业结构为39.6:27.2:33.2,第一产业以10%左右的增加值,容纳了近40%的农业劳动力,形成鲜明的反差。而且这还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迅速下降所形成的结果,否则,这种反差还会更大。

但如果观察世界中高收入国家的情况,如美国、日本、欧洲等,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的增加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是匹配的,尤其是农业劳动力在总就业中所占的比重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往往是相当的。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是从生产领域观察的,它们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情况。如果多余的农业劳动力不能合理地转出这个领域,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会受到限制,二元结构就会继续存在,农村居民的收入就很难有较大的增长,而由此影响的50%左右的人口的潜在市场就不能充分开发出来。

(2)从资金流量表看国民收入分配失衡

近些年来,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异扩大化的研究很多。但是居民家庭收支行为的变化,仅仅是影响国内总需求关系的一个方面,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其它群体(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政府以及国外)的收入变化以及使用,同样对国内总需求产生着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参与国民经济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单位,是按照机构部门(institutional sectors或称为制度部门或财务收支部门)来分类的。目前,中国将国内的机构单位划分为四大类: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在各个机构部门的初次分配总收入中,加上经常转移收入(包括收入税、社会保险缴款、社会补助、社会保险福利和其他经常转移等)净额(即减去经常转移支出再加上经常转移收入),得到的就是各个部门的可支配总收入。可支配总收入是各个机构部门可以支配使用的金额的总和,它直接影响各个机构部门的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

从1998~2009年,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上升,而住户部门所占的比重在下降。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比重从13.7%上升到18.9%,上升了5.2%;金融部门的比重从0.6%上升到了1.1%,上升了0.5%,政府部门的比重从17.5%提高到了23.9%,提高了了6.4%,而住户部门则从68.1%下降到56.1%,下降了12%。从近些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每年至少下降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的可支配收入将全部用于储蓄并进一步转化为投资,它们在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的提高,无疑将提高国民经济的总储蓄;政府的可支配收入中,有一部分将用于政府的最终消费,但如果政府最终消费所占的比重没有明显变化,那么政府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的增加,同样有可能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总储蓄所占的比重。

(3)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

居民家庭或住户部门的收入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最基本的部分。虽然住户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在下降,但仍然是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中占比最大的机构部门。从目前情况看,中国的居民家庭收入分配差异仍处于发散的过程。从整体上看,近年来中国居民家庭收入分配变化,至少显现出以下四个特征:

一、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继续扩大

2000~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2.21%,而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只有9.8%,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异在不断扩大。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9倍,而2008年扩大为3.31倍。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城乡居民的储蓄货币也在扩大,城乡居民存款的增长率则明显地高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

二、城镇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异扩大得更为显著

在2000~2008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各个收入组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和他们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的,收入越高,其年均增长率也就越高。最低收入组的收入只增长了1.79倍(年均增长7.55%),而最高收入组则增长了3.28倍(年均增长16.61%)。而其它各组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低收入户9.25%、中等偏下户10.42%、中等收入户11.39%、中等偏上户12.52%、高收入户13.63%。2000年,最高收入组的人均收入只是最低收入组的5.02倍,而到了2008年已经达到9.17倍。如果按照这种增长率发展下去,那么到了2010年即“十一五”规划结束时,高收入组的收入将会达到最低收入组的10倍以上。

三、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差异的变化远远小于城镇居家家庭

相比较而言,近些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变化远远小于城市。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的平均收入的倍数为6.07,大于城镇居民家庭当时的差距(5.02倍),但到了2008年,农村的这一倍数只增加到7.53,而城市的倍数则提高到9.17。而从农村各个收入组的情况来看,也没有明显地反映出两极分化日益加重的趋向。这说明近些年来居民家庭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城市,而其中既有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居民收入增长不均衡的原因,也有地区内部居民收入差异扩大化的原因。

四、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局面有所改善

改革开放后,中国先富起来的地区是那些原先经济基础就比较好的沿海地区,这使得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扩大化了。2003年,上海的人均GDP为46718元,而贵州的人均GDP为3603元,上海约为贵州的13倍。但近几年来,这种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2008年,上海的人均GDP为73124元,而贵州的人均GDP为8824元,上海为贵州的倍数下降到了8倍左右。对各地区2003年的人均GDP和未来5年的总发展速度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的相关系数为-0.59,说明2003年的人均GDP与后来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较弱的负相关关系,即人均GDP较低的地区,增长率反而可能高一些,这说明这一期间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再2003年和2008年的各地人均GDP分别通过简单算术方法计算离散系数,所得到的结果分别为0.7676和0.5957,2008年比2003年有明显降低。这进一步证明随着整体的经济增长,我们在改善地区间收入差距上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后,从总体上看,居民家庭收入的差异是明显扩大的。而引起这一总体差异扩大化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居民家庭之间、城市居民家庭之间的收入扩大化;农村居民家庭之间的收入差异变化较小;而随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域间收入分配的差异有所改善。从总体上看,随着近些年的经济增长,由于发展原因造成的收入分配差异有所改善,而由于体制变化所带来的收入差异仍在扩大。

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对总量扩张的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政府和住户这四个参与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分配和使用的机构部门中,前三个部门所占的比重都在增加,而住户部门的比重在减少;而在住户部门中,由于收入分配差异在扩大,高收入居民家庭会把更多的收入转为储蓄,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消费倾向本来比较强,但是由于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又因为教育、医疗、养老和住房等方面的预期支出在不断增加,可用于消费的份额是有限的。政府的可支配收入中,本来有一部分是用做政府消费的,但是近些年来,政府最终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也没有显著增加,这就导致了整个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中,用于储蓄并进一步转化为投资的收入在不断增加。2000~2009年,随着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以及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增加,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增长率(23.8%)显著地快于社会消费品的年均增长率(13.8%),幅度高达10%。200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18%,也就是说,按这一口径统计的投资总量是小于消费的,但随着投资的增长率长期高于消费,2003年,投资总额超过了消费总额,而到了2009年,投资总额已经是消费总额的1.8倍。这是我国经济结构在进入新世纪后的一个显著变化。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投资的增长率如果长期大于消费,那么整个国民经济(GDP)的增长率是低于投资的。这就意味着在这一阶段,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的扩张而不是技术进步。投资的扩张最终还是要依靠消费的增长来消化,否则所形成的产能最终将会闲置和浪费,在扩张期所形成的投资实际上就是无效的GDP。这也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国营和集体企业在调整中出现大面积倒闭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前进行的大量的没有居民消费支持的投资一旦要面对市场,注定要大面积地转为无效的投资。这无疑是生产力的巨大浪费。我们现在又遇到了和30年前类似的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失调的矛盾,但是这一次不是在指令性计划条件下由决策体系和决策机制造成的,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干预不足所形成的结果。因此,改善中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社会公平问题,同时也是经济效率问题,即如何通过对于收入分配的改善,形成更加强劲的国内消费需求,并由此消化和支持不断成长的投资需求。

第9篇:组长家长会总结范文

为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开创家校共同育人新局面,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素质全面提升,现就推进家校共建促进教育科学发展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推进家校共建有利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法规、政策,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进一步交流和探讨教育子女的好经验和好方法,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提高家长素质,形成良好的表率作用和家庭育人环境;有利于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家长和孩子在活动中共同成长和进步;有利于通过多种形式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指导和服务,帮助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难点问题,提升家长教育培养子女的能力和水平,增进家庭与学校的有效沟通,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家校共建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摆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有序推进。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县政府成立全县家校共建委员会,分管领导担任家校共建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门和妇联、共青团、总工会等群团组织为成员单位,负责家校共建组织领导、协调调度、督导检查等工作。要建立完善的家校共建督导评估机制,把此项工作作为教育教学评估指标,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并把评估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各有关部门要广开交流渠道,通过网络平台等各种方式,加强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等各方面、各层次的交流,形成家校共建交流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培训基地,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活动,提高相关人员素质,推进家校互动活动顺利推进。要培树学前、小学、初高中等各层面的家校共建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并通过召开现场会等方式,以点带面,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带动全县家校共建工作深入开展。

细化责任,加强管理。

各乡镇要建立家长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镇政府主抓教育工作的副乡镇长担任,总校长或中学校长担任常务副组长,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和家长代表为成员,负责协调组织家校共建活动,管理家长学校日常事务。各学校要在每学期开学两周内,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家长民主选举3名家长为该班家长代表,在此基础上推举年级家长代表和全校家长代表,选举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委员负责定期与家长沟通联系,组织家长参与家校共建活动,研究教育动态,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参与并促进学校管理。各乡镇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完全小学要按照乡镇家长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要求,在本校家长委员会的支持配合下,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学校要按照阵地公用、资源共享、务求实效的原则,综合利用现有条件,全面落实活动场所、标牌标识、师资队伍、教学时间、教学计划、教材和具体活动,确保家校共建活动顺利开展。师资队伍由学校教师、志愿者、优秀家长组成,有条件的学校可聘请专家或社会学者开展相关工作。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学生身心发展要求,按低、中、高不同时期的学生特点安排教学课程,做到教学科学化、系统化。教学形式要根据家长和孩子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和传播手段,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1—2次家长指导和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各校点也要以学区为单位设立家长学校,参照各项要求开展活动。

丰富载体,扩大宣传。

各学校要创新方式,搭建家长与教师交流的平台,切实增强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扩大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学生成长,更好地了解、支持学校工作,形成关心、支持教育的强大合力。要在全县中小学定期组织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精心制定方案,丰富活动内容。要定期为家长举办教育辅导报告会,利用咨询、家访、创建学习型家庭、设立家长意见箱等形式开展共建活动,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宣传、教育等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方热情参与、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