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范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精选(九篇)

第1篇:齐宣王使人吹竽范文

1、廪食以数百人的意思:官府给南郭处士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

2、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中的《滥竽充数》。

3、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4、译文: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第2篇:齐宣王使人吹竽范文

滥竽充数:字面意思为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凑一个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水平不够,只是凑个数而已。

成语典故原文为:“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齐宣王使人吹竽范文

在寓言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文生动的情节构成故事,抽象的概括凝成寓意,一般地说,我们都比较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但是,由于寓言这种体裁更具哲理性、讽喻性的特点,它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在教学中,抽象概括的思维训练应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在教师安排好的直线思维槽中往前滑,不利于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本文仅结合两个实例谈谈在寓言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培养的问题:

一、要加快语言形象的理解,放慢抽象概括的步伐

小学语文教学,自然不能忽视字词句、篇章结构的教学,可是我们有那么多非寓言的课文来完成,高年级寓言的教学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它“明理”的特点,把理性的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上。下面我们来比较两位教师上《滥竽充数》的课堂实录。a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现在我们看第一段,它交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交代了时间、人物和事情的起因。师:对,齐宣王有个什么特点?生:他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师:正因为这样,南郭先生才能混进来。大家现在默读第二段,看它写了什么内容。生:这段讲南郭先生乘机混进吹竽队。师:谁能描绘一下南郭先生吹竽的样子?生:他使劲鼓着腮帮子,手按着竽的眼(演示动作)。师:为什么“没有出过毛病”?生:因为有三百多人吹竽。师:谁来说说最后两段说的什么。生:说的是齐宣王儿子接位后,喜欢听一个一个吹,南郭先生只好逃了。师:这说明没有本事是没法长久混下去的。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讲一遍这个故事。(略)师:好,现在我来总结这篇寓言的寓意。(略)b师:刚才我们学了字,读了课文,下面我们对照课文来讨论这么几个问题:1.这篇寓言写了哪些人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几个人。2.齐缗王是不是比齐宣王聪明一些?3.南郭先生是不是聪明人,为什么?4.南郭先生逃走后他会怎么办,我们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启示?5.类似滥竽充数的事,能不能说一两件?6.这篇课文的寓意是什么?生:这篇课文写了三个人,齐宣王讲排场,很会享受,光吹竽的就有三百人;齐缗王也爱讲排场,讲享受,它并没减少吹竽的人数,只是形式不同,要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先生是个没有本事只会混的人。生:齐缗王并不比齐宣王聪明,他不知道南郭先生在混而让他溜了。师:所以,即使在不知底细的人面前也不能混。生:我认为南郭先生还算是个聪明人,他能抓住机会,能混的时候,装得很像,没出过毛病,齐宣王给了他很高的待遇;不能混的时候就赶紧逃走。师:那么,齐宣王和南郭先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生:南郭先生得靠齐宣王这样的人。师:所以有齐宣王才可能有南郭先生。生:我认为南郭先生是个不聪明的人,混到头来一点本事也没有。师:他是个有小聪明的人,小聪明只能混一时,到不能混时就惨了。生:南郭先生逃走后,可能会接受教训,沉下心来学一门本事,也可能又找别的事混,我想他应该学门本事,因为他并不傻。生:从他身上我认识到,不学本领早晚害了自己,另外要有自知之明,知错就改。

比较两个案例,笔者觉得,就小学高年级而言,b例尽管还有可商榷之处,但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a例或许人们更觉得像语文课,但是这种教法,学生的思维限制太死。另外,有的教师刚让学生接触课文,就提出下面的问题:“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终于败露,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虽然问题点在关键处,但直奔“主题”,没给学生留有更大思维活动空间。

二、要减少教师的判断推理,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第4篇:齐宣王使人吹竽范文

回到现在,我们仔细想想,按现在的生活准则,南郭先生的“滥竽充数”是“聪明”吗?但他有没有想过,如果每个人都像他一样“滥竽充数”还能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说是300人,就算是3000人甚至是30000人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想在的工人在劳动的时候“耍小聪明”,为了自己少出些力气,干活时心不在焉,虽然自己的身体得到了保障,可他有么哦有想过,如果每个人都像他一样,工程进度还会快吗?国家、人民的利益还能得到保障吗?这也是不可能的,

学生如果也耍“小聪明”,学习时不动脑、不思考、不勤奋、不努力,只靠抄来应付老师,可他又没有想过,如果每个学生都像他一样,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还会继续传承下去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文化、科学领域还会继续提升吗?不会的,我们中华民族就会毁于一旦。

第5篇:齐宣王使人吹竽范文

一、朗读表演——以《自相矛盾》为例

师:有的寓言故事,我们在读的时候,就忍不住想演一演故事中的人物。比如读《自相矛盾》时,我就很想演那个楚国卖矛、盾的人,你有这样的想法吗?

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要演好这个角色,关键是要注意两处话语一个造型,你发现了吗?

生:就是这个人两次“夸口”说的话和最后“张口结舌”的样子。

师:是啊,想一想,什么是“夸口”?

生1:就是说大话。

生2:就是吹牛。

生3:就是夸海口。

师:这牛吹得够大,像海那样不着边际。想一想,你印象中吹牛的人是怎样的?

生1:眼睛朝天看的。

生2:脖子拉长,向着天的。

生3:说话时唾沫横飞的。

生4:甚至还手舞足蹈的。

师:那就照着这些样子演演看。

生自由练习后指名表演。

师:与“夸口”截然相反的是“张口结舌”。你怎么演好呢?

生1:就是目瞪口呆的样子。

生2:就是说不出话来急得面红耳赤的样子。

生3:就是想说又说不出来,急得不知所措的样子。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生1:因为他发现自己说的话前后不一致了。

生2: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了。

师:说话前后不一致,前后矛盾,往往会让自己哑口无言。现在,就请你读一读、演一演,感受这个说话自相矛盾的楚国人的尴尬吧。

生自由朗读表演。

思考:对“夸口”“张口结舌”的表演,孩子们可谓兴致盎然,特别是表演“张口结舌”时,学生努力寻找舌头被打了结的感觉,欲言又止,面红耳赤,惟妙惟肖。在那种想说又说不出来的尴尬中,“自相矛盾”的寓意自然就从故事中脱离,进入了孩子的语言世界。

二、角色体验——以《滥竽充数》为例

师:有时我们读着寓言故事,会忍不住边读边想,想当时的情境,想人物的心情,想故事的结局等。比如读《滥竽充数》这个故事时,我就忍不住边读边想。咱们也来试试吧!

出示: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优俸禄。

师:读到这里,你想到南郭先生的得意劲儿了吗?

生:他在宫门外得意得手舞足蹈:哈哈,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生:南郭先生吹着口哨,大摇大摆地走在大街上,美滋滋地想着:呵呵,我不费吹灰之力,居然也发财了。

生:没想到我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居然也能蒙混过关,了不起啊!

师:嗯,想得还真美啊!继续读,这时候的南郭先生又有什么表现呢?

出示: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生:这下要露馅了,还是赶紧逃吧。

生:南郭先生吓得魂不守舍,忍不住想:要是被齐湣王知道了,我这滥竽充数可是犯了欺君之罪啊,要再不逃的话,怕是项上人头不保了。

生: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浑身抖得像筛糠似的。他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还是趁早逃吧!

师:呵呵,南郭先生还挺有自知之明。继续读,这时候的南郭先生又会怎样呢?

出示: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生:南郭先生垂头丧气地走在出逃的路上,不由得唉声叹气起来:哎,看来,没有真才实学是混不长久的。

生:要想发财,还需要脚踏实地地学点儿真本领啊!

生:南郭先生悔恨交加,对儿子说:孩子啊,你一定要好好学本领,可不能学父亲滥竽充数啊!

师:没想到,一边读故事,一边想象,还真挺有意思。

思考:故事是形象的,学习故事的过程更应注重体验。上述教学,在师生充满情趣的对话中,孩子们俨然走进了南郭先生的世界,在经历了主人公戏剧式的生活后,用独白式的“自言自语”,将“滥竽充数”蕴含的道理与文本自然脱离,这个学习过程富有挑战性,令人精神愉悦。

三、联系生活——以《自相矛盾》《滥竽充数》为例

师:现在,我们是不是一定要看到那个卖矛、盾的楚国人才能想到“自相矛盾”,看到南郭先生才会想到“滥竽充数”?

生:不会,在音乐课上,老师让我们合唱,小康不会唱,只跟着大家摆摆口形,这就是“滥竽充数”。

生:上次我写作文时,有一句话记得是这样的:“今天是中秋节,皓月当空,繁星满天,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老师在旁边批注的就是“自相矛盾”。

生:我上次用“万籁俱寂”造句,“展现在我面前的草原万籁俱寂,只有一群群骏马在飞快地驰骋”,也是“自相矛盾”的。

师:是啊,其实这些出自寓言的成语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你听了会想到哪个成语呢?

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装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生:这就是“自相矛盾”。

师:哦,我们都能想象那个年轻人被爱迪生问后张口结舌的窘样了。

师:这是老师在网上看到的几则新闻的标题,你理解其中的“滥竽充数”吗?

出示:医院专家“泛滥”,患者担心滥竽充数

假币残币游戏币,滥竽充数当车费

“绿色蔬菜”,谨防贴个标签滥竽充数

生1:“患者担心滥竽充数”,是说生怕没有真本事的医生冒充专家给人看病。

生2:“滥竽充数当车费”,是说用假的东西当真的。

生3:“贴个标签滥竽充数”,是说用不好的东西充当好的东西。

师:我想,大家一定已经读懂这些寓言故事了。

第6篇:齐宣王使人吹竽范文

成语故事《焦头烂额》和《曲突徙薪》来自于同一个故事,这人故事较长,要是一遍遍去复述全文,时间肯定不够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成语故事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望大家喜欢。、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范文一第十册语文第八课的内容是成语故事三则.内容《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前两则故事的寓言性很强。故事中人物的真实性显然是不可考的。他们的代号是“有个楚国人”和一个只留其姓的南郭先生。但是故事中反映出来的人性问题是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的。一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而不顾诚信自吹自擂,结果导致失信,让人失笑的结果;一个是为了生计或者说也是个人利益,鱼目混珠,最终无法继续伪装而灰溜溜逃走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已经简化到了只剩梗概,寥寥数语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虽不丰满但是有发人反思的力量。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 我在想故事中的道理只需略略点拨便可呼之欲出。那么课堂上怎么让这四十分钟更有价值,更有听头,收获更多呢?

考虑再三,还是决定从人物入手。故事中的人物非常简单,只是一个代表某种意义符号。但是书中古人的缺点和所犯错误却是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重复的。那么深入人物的内心,去思其所思,想其所想,在孩子的头脑中塑造出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贴近人物形象,由人推己,不是更有说服力吗?于是课堂以叙事和议论的形式展开了教学。

以《滥竽充数》为例简单记录一下课堂经过。

揭题后,先认识“竽”字,看字型,观插图,认识了这种古代乐器。接着解释“滥”字,再举例子帮助理解“充数”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弄懂后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出几个常规性的问题,比如;谁滥竽充数?为什么要滥竽充数。结果怎样?我们能从文章中得到什么启发?等等。这些问题并不难,因此由学生自己读文解决。每个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后连起来讲了讲这个故事。接着继续进行集体交流讨论,目的是引导学生用“今人”的眼光去解读,研究文中的人和事。

如在讨论南郭先生为什么要冒充会吹竽的人时,大家的思维已经开始活跃了。用今天人选择职业时的想 法结合文章中的相关词句来揣测,我们讨论的结果是:1、这个工作比较轻松还挺体面的,可能俸禄也比较高,因为“齐宣王喜欢听吹竽”;2、南郭先生经过长时间考察和慎重的考虑认为的确有机可乘,因为“他总是叫许多人一起吹”,人多不易被发现,他还是有一定的小聪明的;3、此外他还善于伪装。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这是他细心观察和成功模仿的结果。4、他也要养家糊口,可是可能没有什么别的本事,而他又怕吃苦,所以想去冒个险。

接着,我让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个南郭先生第一次伪装时的情景。有的说:“他也很紧张,怕被发现。但是要故作镇定,避免穿帮。”有的说:“他不会很紧张,因为他已经从混进来的过程中发现那个齐宣王肯定不会识破他,周围的人也不会多管闲事,说不定还有跟他一样滥竽充数的人呢。”不管怎么说,第一次南郭先生确实成功了,得到了俸禄。这一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要学生了解人们在犯这样的错误时候存在的侥幸心理。以及当错误没被发现时的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的想法。这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反应的。这个讨论的结果正是我想要的——让学生由文中人物联想到自己,检讨自己。接着我们继续想象南郭先生拿到俸禄后的得意样子。让学生把刚才讨论得到的想法变成语言说出来,进行说话训练。“他怎么想,怎么做,有什么决定。”注意表达的逻辑,把前因后果有条理的说出来。这个说话训练其实也是对故事的上半部分的一个小结。

紧跟学生的发言我用这样一段话来过渡教学环节:“确实,在今天的社会中有不少人善于伪装,也会耍小聪明,取得了一定的利益。但是这样不诚信的行为能永远装下去吗?”故事继续发展,我们的讨论也在继续。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即位了,当南郭先生听说这个新王喜欢一个个听吹竽时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继续走进人物的内心,以角色表演的形式,替文中南郭表达了紧张,烦躁,害怕,如热锅上蚂蚁的样子。这一环节的设计也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认识人物的错误。再其他同学对文中人物说一句精辟的话来帮助南锅先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时候如“骗的了一时,骗不了一世。”“真才实学才能受益终生。”“知错就改,为时不晚”等精彩话语很自然的出现在学生的语言中了。这样语言训练和思想教育这两个教学目标基本达成。课堂轻松幽默,学生议的热烈,说的精彩。感觉非常好。作业是续写这个故事,要求从人物的性格,思想的可能性,推测故事的不同发展结果。

与文中人物的充满人情味的进行对话,使课堂变的很鲜活,人物形象不在是一个符号,而成了身边的人,或者就是自己。这样的语言训练发自内心。这样的思想教育就更能打动孩子的心吧。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范文二过去,在校本成语故事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一个是一节课学两个成语故事,时间总是不太够用,有时只能完成一个故事的教学任务。再一个问题是我每次讲完故事,就让学生说出喻义。学生往往乱说,因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还不到位,我就让他们再复述故事,如果学生还说不准,我怕时间不够用就给出现成答案。让学生硬把答案记住。

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我在教法上不断探究,终于寻找到了较好的教学方法。

过去我是让学生全文复述故事或全文表演故事,这样耽误了好多时间。现在,我只挑能揭示成语原意和喻义的重点部分让学上复述或表演,再设计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地说出来成语的原意和喻义,真是水到渠成,又节省了时间,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如成语故事《焦头烂额》和《曲突徙薪》来自于同一个故事,这人故事较长,要是一遍遍去复述全文,时间肯定不够用。我仔细分析,发现故事当中客人对主人提建议的那段话,就是“曲突徙薪”的原意,宾客说的话就是故事中蕴藏的道理。我就把这两段作为重点,让学生复述,并画图加以演示,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了“曲突徙薪”的原意和比喻义。而后我又通过设计问题:那些救火的人被烧得怎样?他们的处境如何?引出了焦头烂额这个成语的愿意和比喻义。最后又让学生用这两个成语进行说话练习。由于问题设计精当,不拖泥带水,只用了半节课时间便完成了这两个成语的教学任务。

后半节课,我采用了猜画谜的方法导入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一成语的教学之中,由于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我趁机让他们分组表演,把鹬和蚌争斗的场面再现出来,并让学生说出谁赢谁输,而引出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从中得利的道理,自然而然地说出了这个成语的喻义。并通过联系实例让学生加深了理解,并能够学以致用。

这次县教研室老师来听课,我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让学生明白了道理的同时,知道了成语的来源,了解了喻义,学会了使用,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范文三《成语故事》这篇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滥竽充数》三个成语故事,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却蕴含着丰富的成语内涵。怎样在两个课时内把三个故事全讲完?我决定把三个故事放在一起处理,安排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第二课时研读故事,理解成语内涵。教学环节力求简单,问题设计直中关键问题,使课堂教学真正的达到“简单、有效”!

第7篇:齐宣王使人吹竽范文

一、突现自我,让学生自己“飞”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其中,带有“自己”一词的表述就有好多处:“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体验”等。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自己所想,不受别人思维干扰,不人云亦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允许学生张扬个性,标新立异,逐步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的习惯。

记得在教学《滥竽充数》,我让学生充分提出问题,挑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研究。喜欢一个人思考的,就让他一个人静静想;喜欢几个人一起学的就让他们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合作研究。有几个孩子在研究“南郭先生是怎样的人”,交流时,我让孩子比一比谁最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判断。有孩子说:“他是个奸诈贪婪的人,因为他不会吹竽却骗齐宣王说会吹,骗取俸禄。”有孩子说:“他是个会见风使舵的人,他见齐宣王好骗就想办法蒙混过关,不费吹灰之力就有固定收入。”有孩子说:“他是个胆大心细的人。你想啊,在那时候,欺君之罪是要被砍头的,而他竟敢骗齐宣王,他又是个心细的人,他打听到齐泯王要一个一个吹,就逃之夭夭。”又有孩子说:“我从图上也可以看出他是个狡猾的小人,他一只眼斜着看,一只眼半眯着,嘴角歪着,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他肯定在想:该死的齐泯王,就在我发财时来捣乱,断我财路。”……

教者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想他们所想,提供展示机会,鼓励他们多想多说,长期坚持下去,他们就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二、允许各抒己见,让学生自由地“飞”

从教学目的上讲,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判断、比较、选择,重视知识形成过程中多样化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我们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学生充分信赖的人,要允许他们“答非所问”,允许他们在讨论后一个问题时,还在想前一个问题,允许他们搞“三重唱、四重唱”,允许他们在“突发奇想”时“脱口而出”,来一句:“我来说”“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说得不对”。一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嫦娥奔月》一文,当说到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时,我让学生们自由地读、自由地想、自由地说。学生们有的说嫦娥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她心肠多好啊;有的说嫦娥机智勇敢,她巧妙地和逢蒙周旋。这时,突然有个孩子站起来说:“书上写得不对,嫦娥不够机智,如果她机智的话,她可以把仙药踩得粉碎,就不用自己吃下仙药而和后羿分别了。”“不对,嫦娥是机智的,因为后羿不知道逢蒙是个阴险狡诈的人,而嫦娥知道……”“既然嫦娥知道逢蒙是个阴险狡诈之人,那她为什么不把仙药藏好呢?说明她没有自我保护意识,说到底她还是不够机智。”……这些问题是作者所能料到的吗?是编者编入时的意图吗?都不是,可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啊!也许,孩子们的想法还不够成熟,或离题千里,但他们在想、在说,思维在碰撞,“火花”在闪耀啊!

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学生读到这样一句:“您老喜欢打猎?”有学生读成:您/老喜欢打猎?这时,有学生立刻站起来说:“应读成:您老/喜欢打猎?这儿的‘老’是对人的尊称”“那我们很尊敬老师,能叫老师卢老吗?书上写着:‘墙上挂着一支猎枪’说明他常去打猎啊!”在笑声中真理越辩越明,一个个知识点就在这欢乐而激烈的辩论中轻松解决了。

三、以“补白”情境体验,让学生快乐地“飞”

“补白”,就是激活学生想象,通过想象补充课文中的“空白”,促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强化自己的内心体验。如教学《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为了理解“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这个深刻的道理,教师巧妙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创设“庄稼地边的对话”情境活动:

师:一年后,学生们又相聚在原来的地方。现在,你就是哲学家的学生,面对这长满谷子的庄稼地,你想到什么?会和同学们说些什么?想对去世的哲学家说些什么?

生甲:我用铲子铲、撒灰等办法,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生乙:我用烧草的办法铲除杂草,结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没有从根本上铲除杂草。

生丙:老师是探讨人生奥秘的哲学家,他不会只是想告诉我们怎样除草吧?我想老师是让我们思考一个道理。

看得出来,学生也和课文中的弟子一样,浮想联翩,茅塞顿开,百感交集,深切“触摸”到哲学家心灵的博大、深邃以及哲学的智慧之美,从而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

第8篇:齐宣王使人吹竽范文

【关键词】 大众传播;蹴鞠;符号意义

在中国文化的传播过程当中,文化产品层经遭遇过多次大的人为的破坏。其中最典型的,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一次是上世纪的。前者是对文化的压迫,后者则是一次文化的集体大摧毁。

但是齐地居民以及齐文化的赞同者形成的这种“集体无意识”并没有使得齐文化因此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荣格认为“人生下来并不像洛克所说的那样一块白板,而是先天遗传着一种‘种族记忆’”。由此可见,这种集体无意识是源于人的社会属性,关于齐文化的具象化的外在体现就成了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精神载体。在齐文化的传播过程当中会发现,齐文化的精髓已经以一种意念化的方式植于部分民众的心中。大众传播过程中,具象化的符号价值体现比理论性的说教以及灌输更容易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蹴鞠则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

在职业联赛的市场运作与大众媒介的推动下,现代足球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体育竞技项目。进入大众传播领域的足球,在文化工业的流水线生产和标准化操作下,更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和娱乐性产业。其实早在齐国时期,在足球还是被称为“蹴鞠”的时代,它就已经是一种普遍流行于民间的大众文化和娱乐方式了,这种“蹴鞠精神”在当代仍可以找到它的符号意义。

2004年6月9日至11日,足球起源专家论证会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成功举行。36位国内体育文史专家和齐文化研究专家以古代文献史料和考古学资料为依据,对中国古代蹴鞠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证,并达成一致结论:中国古代足球(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都临淄。据《战国策・齐策》载:苏秦做了赵相,为赵合纵,联齐抗秦,他出使齐国对齐宣王说:“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史记・苏秦列传》也有类似的记载,苏秦对齐宣王说:临淄城就有七万户,人民富庶殷实,其民无不以“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鞠者”为乐。

由此可知,距今2300年前,战国时期齐宣王时,在齐国都城临淄,蹴鞠就已经广泛开展,有了相当成熟的赛制、规模和群众基础,已初步形成一种运动项目。在现代广告传播当中,体育一度被称作是第五媒体,西方的古希腊奥林匹克传达着和平、力量的奥运普世价值。现代足球竞技的传播学价值就在于它体现了力量的释放,团队的协作和球场上的雄性美。蹴鞠从它起源来说,决定了它的市民性和娱乐性,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蹴鞠更多的是偏重于娱乐功能。现代人对蹴鞠的解读,总是试图通过“足球”鼻祖来增加其知名度。

在齐国,市民广泛地进行蹴鞠运动,将其作为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娱乐活动方式,民众在蹴鞠活动中得到了自我对体育精神的需求,那时的蹴鞠于民众而言,并不存在所谓职业联赛、世界杯等概念,这只是他们生活中调剂身心、为他们带来娱乐、锻炼身体的一种形式,这样的体育运动更多偏重生活方面,是广大人民的一个享受的过程。通过这样自发的群体性的蹴鞠活动,民众既从中得到了心理上对蹴鞠所带来的合作、娱乐等体育精神的需求,又是一种对他们自我能力的实现。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理解齐国民众从蹴鞠中得到的满足,即蹴鞠活动的进行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与自我实现。

为了探究蹴鞠在民众当中的美誉度,对一百个样本随机抽样调查,样本包括50位淄博市民和50位外地市民。调查结果显示:在50位淄博市民中,有90%的被调查者表示知晓临淄是世界足球的发源地,并对蹴鞠这项运动有较好的印象以及一定的兴趣;而在50位外地市民中;有7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临淄是足球的发源地,但对蹴鞠这项运动;有30%的被调查者表示知道蹴鞠这项古时的体育活动,并对这项活动有一定的兴趣去了解。

从这个简单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化的本土化情结和文化传播过程中以及受众的地域文化素养的空间差异性对于文化物种多样性的普及是有一定制约的,要想消除或者减少这种差异性,就应该寻找蹴鞠这一文化符号中的USP――娱乐本位。

第9篇:齐宣王使人吹竽范文

《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影视剧里,和的扮相可谓是妇孺皆知、粗鄙、阴险、乖戾,一看便是獐头鼠目之辈。影视剧为了突出人物的行为和个性特征而采用的脸谱化和戏说的手法并不为过,人物的忠奸贤愚,功过是非,善恶美丑,毕竟在老百姓眼里一望便知。但是,从历史真实的角度来看,和却是另一副光鲜的脸孔了。小伙子长得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不失为有清一代少有的美男子,而且精通满蒙回藏四族语言,可谓奇才。除此之外,他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精,无所不能,一部《石头记》(红楼梦)也正是由于和的慧眼才得以发现和流传,难怪乾隆老爷子将御前大臣兼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理藩院尚书种种位高权重之职让其长期担任,并冠以其他诸多头衔,其中还不惜赐以宣武门税务官这样一个职位不高但油水颇多的职位,甚至于将自己最宠爱的和孝公主下嫁和的儿子,两家结为儿女亲家。平心而论,乾隆皇帝还不至于昏庸到用一市井无赖来担当要职的地步,更进一步而言,乾隆在史上绝对是一个知人善任、爱才惜才的明主。而和在其任上也并不辜负乾隆的知遇之恩,干得有声有色,颇有政绩。乾隆每次重大的外交活动,都由和来上下打理,细心操办,不管是会见满蒙回藏王公贵族、召见附属国朝贡和觐见使臣,还是召见英维多利亚女王派来的马戛尔尼使者,以及祭祀、大典、封禅等等繁文缛节,和都不愧于一杰出的和外交奇才的称号。但是,大才并不一定有大德。中国历来的股肱之臣在主政之初,无不励精图治,鞠躬尽瘁,知人善用,但是,一旦被帝王宠爱有加,推崇备至,权倾朝野之际,便开始结党营私,招权纳贿,排除异己,直至落得一个千古骂名的结局。和也无法例外。和长期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不管如何弄权施威,权位对其而言,似乎已经没有任何激励作用了,除非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谋权篡逆,登上大宝,但是从他与乾隆的私人感情而言,和肯定做不出如此龌龊之事,仅从他与乾隆亲密的君臣关系而言,真堪比三国时期的刘备和诸葛亮。对于缺乏“事业”激励的他而言,或许只有和只能用钱财与虚名来填补自己的贪欲及空虚之心了,所谓“和跌倒,嘉庆吃饱”,所谓“富可敌国”加在和身上真一点也不为过。乾隆驾崩的第二天,迫不及待的嘉庆皇帝即从和府上抄出白银八十万两之巨,房屋两千七百间,当铺七十五座,银号四十二座,古玩铺十三座,玉器库两间,所有财宝加起来远远超过了皇家的收藏,甚至其府上管家的财产都令人瞠目结舌。始其和,终其和,终于产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贪官,中国封建政治的昏庸和腐朽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正如有些史学家所指出的那样,北宋亡不在徽钦,而在神宗;明亡不在崇祯,而在万历;清衰不在嘉庆而在乾隆。而这三个朝代都产生过许多在中国历史上可大书特书的股肱之臣,比如宋神宗时的王安石、明万历年间的张居正等等。无论如何,高层管理者中如有和式的人物存在,对于一个国家、企业和组织而言,杀伤力可谓大矣。

南郭先生

滥竽充数的典故对于稍有中国文化背景的人而言,都耳熟能详,烂熟于心:话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位南郭先生百无一用,穷困潦倒,无奈之际,决定去投奔喜欢听竽的齐宣王。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疤。帝王的喜好往往影响着“社会风尚”和“时代潮流”。南郭先生决定碰碰运气,遂乔装改扮成一吹竽高手,混进宫内,夹杂在吹竽的乐队之中,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煞有介事,没想到其拙劣的把戏竟骗得了齐宣王的信任,还经常得到赏赐。有道是好景不长,齐宣王死后,其儿子泯王即位。这位爷自小受父王耳濡目染,也酷爱听竽,但是风格却大不相同,他喜欢听的是独奏,而不是合奏。这下子装模作样的南郭先生就再也混不下去,赶快逃之夭夭了。自此,人们把不懂装懂的人称之为“滥竽充数”。

对于组织结构日渐复杂的现代社会而言,南郭先生的生存空间也日渐扩张,由于一项战略项目的决策和实施,需要很多部门和很多人的通力配合,每个人的实际作用也很难用量化和动态的数字来实时显现出来,尤其对于中高层管理职位而言,其所受监督的程度和力度更为隐形化,对于其个人能力的评判也非一时一刻能够得出结论。个人能力的价值指标也只得依赖于其所受教育程度、其工作阅历这些外化的因素来判断,所以,诸如文凭(包括假文凭)、海外留学经历、外语这些工具型的能力指标往往超越了其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标。古时的南郭先生还大体有自知之明,一看快要露馅,赶快拔腿就跑,可如今的南郭先生们早已经吸取了前辈的经验教训,通过更为迷惑和更为高超的障眼法,来蒙蔽“齐泯王”们。在时下的大公司、大企业和“衙门”中,精通“办公室政治”者、高超的“足球运动员”大有人在,南郭先生如地下有知,也该瞑目了。

曹 参

一代名相萧何辅佐刘邦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创下了汉室太平江山。其死后,曹参代之为相。曹参虽然位列相位,却疏于国政,“日夜饮以醇酒”。群臣如有事要禀报,一到曹府,“参辄饮以醇酒”,直到被灌醉为止。年轻的汉孝惠帝立志要像先帝刘邦那样有一番作为,因此对曹参的“无为而治”很不满意,多次在殿堂之上诘问曹参,而曹参却平心静气地作了一番“精彩”的辩解。他问惠帝:“陛下自察圣武孰与先帝乎?”意思是说:陛下自己觉得与先帝刘邦相比,谁更圣明伟大呢?惠帝当然不会说自己比父亲刘邦更圣明伟大,便回答说:“朕安敢望先帝乎?”意思是说:我怎能与先帝相提并论呢?曹参又问:“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意思是说:您看我与萧何相比,谁更贤明呢?惠帝说:“君似不及也。”意思是说:好像你的能力不及萧何。至此,曹参和盘托出了他的治国方略:既然你我才能都不及高帝和萧何,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更改他们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呢?“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曹参我恪守职责,贯彻政策而避免失误,难道不可以吗?这就是著名典故“萧规曹随”的来由。

对于现代组织机构而言,稳定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础,而创新是其长治久安的灵魂,稳定和创新本来就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和长久历史的组织而言,不乏守业之人,却缺乏创新之才,特别是对于位列高层的管理者而言,要突破和超越前人的业绩,特别是要突破前人既定的经过一定历史时期检验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难度会越来越大,风险也会越来越高。因此,“聪明者”如曹参之辈便大有市场,与其“劳心苦,劳力苦”,不如“萧规曹随,墨守陈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落得一个天下太平无事,岂不美哉。

诸葛亮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能拥有像诸葛亮这样的股肱治世能臣是历代多少帝王的美好愿望啊!隆中一对,三分天下,出师一表,奠定蜀中,诸葛亮的治世之才,无人存有异议。特别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亲密无间的君臣关系,更是令世人赞不绝口。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曾当面告诉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意思是说,你与丞相之间的关系,就像子与父的关系一样,凡事应多咨询他后再作决定。诸葛亮受此重托,亦不敢懈怠,事事亲历亲为,“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意思是说,政事不管大小,都由他来裁决。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