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吉林水利论文范文

吉林水利论文精选(九篇)

吉林水利论文

第1篇:吉林水利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遗存;张作相官邸;保护及再利用

民国时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吉林市建筑种类和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欧式建筑,张作相官邸就是这一时期典型建筑的代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吉林市进入了以更新和开发为主的迅速发展阶段,数次大的规划结构调整与快速城市化使得大批见证吉林市发展历程、承载深刻文化内涵的历史建筑与地段面临不可逆的损毁或拆迁,城市中越来越多钢筋水泥筑成的高大建筑代替了传统建筑,城市特色正被逐渐削弱。因此,市区内留存下来的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就更为迫切。本文拟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作相官邸即民国时期自来水厂筹备处办公楼旧址为例,通过保护与再利用的成功模式,唤起公众对建筑遗产的兴趣与价值的认同。

一、概况

张作相官邸位于吉林市船营区松江西路155号,始建于1927年,为水泥钢筋结构,现建筑面积3 000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楼顶建有一座八柱砖石结构的园亭。该建筑采用德国设计图纸,部分材料从德国进口,建筑风格为简约欧式风格。建筑整体美观大方,工艺考究,且具防震、隔音等特点,是民国时期吉林省颇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可谓同时代的建筑精品。它是张作相任吉林督办兼省长期间,筹建吉林自来水厂生产设施时修建的辅助建筑――吉林自来水厂筹备处办公楼,后也曾作为张作相的官邸使用过。吉林市解放后,1949年成为吉林省高级干部招待所,1959年归属吉林市西关宾馆,被称为“西关小黄楼”。1962年将原建筑三楼园亭拆除,改建为会议室。[1]1992年,吉林市政府将其公布为吉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吉林省政府将其公布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作相,字辅忱,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张学良的“辅帅”,的“拜把兄弟”。民国十三年,担任“驻吉东三省保安副司令”兼署吉林省长。是年,改任吉林军务督办,兼任吉林省长。他在吉林任职的六年时间里,修建自来水厂、自筹资金修筑吉海铁路、创办吉林大学,政绩颇丰。吉林市北山西峰脚下,矗立着民国十九年秋立的“吉林省政府主席张公辅忱德政碑”,记述了他在吉期间的功德作为。[2]在省城吉林修建第一座自来水厂,是张作相在吉林任内办的第一项公益事业,结束了吉林城老百姓肩挑或畜力车拉水的历史,解决了吉林人民的喝水问题,时至今日,全市人民扔在受益。因此,当时作为吉林省城自来水厂筹备处的张作相官邸,就有了双重的历史文化价值。它既是一处有着特殊价值内涵的工业遗产,又是一座有着独特美学价值的名人故居。

二、措施

(一)保护修缮

1962年,官邸进行过一次大的修复,使得该建筑内部布局及使用功能均有变动,原装饰面几乎全被拆换。目前已出现了外墙皮部分剥落、角线开裂脱落等情况。但建筑主体稳固,保存状况良好,在利用前,应先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

1、参照1937年拍的水厂办公楼照片和1999年测绘图及现状照片,进行前期的科学测绘和建筑检测,形成专业的保护性拆除及测绘规划方案,并按照《文物法》要求报请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论证通过。

2、按照《文物法》要求聘请具有古建维修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维修,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把后改造部分结构及墙体和饰面拆除,露出原始根基。在不改变建筑原貌的基础上恢复原建筑内部格局,按原建筑风格重新粉刷外立面。

3、确定保护范围,以吉林市政府名义在建筑前设立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碑。

(二)利用方案

保护修缮后的张作相官邸虽不再具有西关宾馆原有的使用功能,但它作为西关宾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整体考虑其存在的形态和所处区域。西关宾馆是吉林市独有的园林式宾馆,院内古树参天,绿草成茵,集旅游、会议、娱乐、休闲为一体,是高级外宾和国家领导人下榻的地方。张作相官邸还曾作为辅帅居址使用过,所以它的利用必须在保有原工业遗产的基础上,兼顾其它历史空间和环境。参考当前国内成熟的工业遗产与名人故居保护模式,复原其作为张作相官邸的生活、工作场景与自来水厂筹备处办公楼场景,展示当年官邸的主要功能。

三、成效与启示

经过保护性修缮,全面保留了官邸历史信息,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其真实性和延续性,使这座有着美学和独特人文价值的建筑遗产得到了有效而科学的保护。另外,将其开辟为专题展览馆,虽然它的受众面因为西关宾馆的特殊性还较小,但这里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吉林市文化精粹展示场所,必将成为八方宾客了解吉林的一个窗口。

张作相官邸的保护及再利用,不仅使历史的真实完整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且对于充分发挥其工业遗产与名人故居双重价值的魅力与意义也将起到积极作用。从张作相官邸的保护再利用模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要从建筑遗存本身实际出发,秉持建设性保护原则,在发展中进行动态的保护。切忌以保护的幌子进行建设性破坏开发或不切合主题的盲目开发。

2、做好与周边景观系统的协调规划,不论是保护性修缮还是合理利用,都要结合周边景观、建筑整体规划。不仅要保护建筑本身,还要保护文化遗产周围环境,使得两者相得益彰。

3、文化遗产资源的再利用要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城市在保护中实现有机更新,这样才能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第2篇:吉林水利论文范文

关键词:吉林市区;地表水水源;可供水量;存在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1.11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吉林市区地表水水系主要由第二松花江及其支流温德河、牛河、团山子河和鳌龙河等组成。市区内水利工程化程度较高,各种水利工程星罗棋布,供水能力较大。现状年供水量25.78×108m3,现有水利工程供水能力31.389×108m3,从工程供水能力看,水资源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的潜力。全市区内主要地表水水源的可供水量对于市区的产业规划以及评价用水需求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否相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主要地表水水源可供水量分析

2.1 地表水水源

吉林市区二松干流丰满以下有4个主要支流,忙牛河、鳌龙河、团山子河。忙牛河发源于蛟河天岗乡老爷岭天桥岗南,在吉郊江北乡八家子村西北汇入第二松花江。鳌龙河发源于永吉一拉溪乡大顶子山西侧,在永吉土城子乡口钦村东汇入第二松花江。团山子河发源于蛟河天北乡庆岭南侧,在吉林市大口钦乡前团结村西汇入第二松花江。

2.2 地表水水源来水量

团山子河口以上来水量由吉林水文站控制断面年来水量、忙牛河来水量、鳌龙河来水量、团山子河来水量及区间来水量组成。吉林水文站流域面积44060km2,该站控制了丰满出库水量和温德河入流水量,根据吉林省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并补充2001~2010年水文资料。吉林水文站多年平均来水量132×108m3;忙牛河流域面积874 km2,多年平均来水量2.56×108m3;鳌龙河流域面积1389km2,多年平均来水量1.72×108m3;团山子河流域面积853 km2,多年平均来水量2.09×108m3;区间面积1528 km2,多年平均来水量3.06×108m3;论证范围多年平均来水量141.43×10108m3。

2.3 地表水源可供水量计算

为便于分析计算取水口以上的来水量,确定以吉林水文站数据为依据,分析计算吉林站控制断面以上第二松花江的来水量;采用吉林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对牛河、鳌龙河、团山子河及区间的来水量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多年平均天然来水量,最终以分析计算的5部分天然来水量之和做为论证断面以上流域的天然来水量。采用吉林省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并补充2001~2010年水文资料。计算吉林水文站、牛河、鳌龙河、团山子河及区间设计不同保证率的年平均流量和来水量。

团山子河口以上流域面积48704km2。团山子河口以上流域年来水量由吉林水文站年来水量、牛河年来水量、鳌龙河来水量、团山子河来水量及区间面积年来水量组成,因此,将以上5部分多年平均来水量、97%保证率年来水量叠加在一起,即为吉林市区重要地表水水源的多年平均来水量和97%保证率的年来水量,即多年平均来水量为141.43×108m3,97%保证率年来水量为63.05×108m3。

3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局部缺水,用水效率低

吉林市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但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有70%的降水集中在6~9月,易形成洪涝灾害,不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60%的降水集中在吉林市的中东部,其它地区仅占40%。个别区域存在农业灌溉缺水和农村饮水困难的问题。局部缺水的同时,吉林市区工业密度大,用水量大,工业用水效率低,重复利用率为75.6%,与国内先进用水水平相比,节水潜力较大。吉林市农业技术水平较低,农民节水意识不强,局部地区依然采取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浪费水的现象比较普遍,灌溉效率低,每667m2均综合用水大于600m3/667m2。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渠道渗漏严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6。另外,城区市政供水管网漏失率高达25%,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3.2 局部地区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随着吉林市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工矿企业不断增加,城区不断扩大,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放量也在增大。随着防治污染力度的逐年加大,水污染程度得到了一定的遏止,但还没有彻底好转。

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的污染,加之枯水季节河流水量较小,河流纳污能力降低,吉林市城区周边的鳌龙河、土城子河、通溪河、裕民河、天太河等中小河流在枯水季节已成为排污明渠,影响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水污染对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构成现实的制约和潜在威胁。 因此,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要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和治理,大力提倡使用绿色有机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河道,杜绝污水直接排放。

3.3 农业种植结构与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匹配

第二松花江丰满以下干流和鳌龙河流域为丘陵河谷平原区,该区域面积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0.8%,其中,水田实灌溉面积却占全市水田实灌面积的39.7%。而该区域当地水资源量仅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9.1%。地区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不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鳌龙河流域水田用水量已经超过了该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每遇连续干旱,就会造成水稻减产。因此,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水资源的配置,解决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4 对策、措施与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从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角度出发,相关部门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4.1 建立和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科学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及其水源涵养范围,明确对水量和水质的目标要求,划定本经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方案。加强供水水源地保护与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及农业灌溉用水安全。

4.2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

开展水功能区确界立碑工作,建立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制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对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进行实时监控,对超过水质标准的污染情况向社会实时公报。加强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的水量水质监测和信息工作。

4.3 建立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制定主要河流水质污染预警预报方案,预防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做好重大水污染事件跟踪调查、动态监测、及时上报工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水平。探索建立水污染防治的相关经济政策,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统一协调、管理有序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机制。

4.4 逐步建立和完善水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

第3篇:吉林水利论文范文

汽车产业是吉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产业集群是培育汽车工业竞争力的有效战略。首先探讨汽车产业集群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其次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确定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所处的生命周期,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培育策略。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06

1引言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之上,将产业集群定义为某一特定产业的公司和机构大量聚集于一定的地域范围而形成的稳定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理论与实践证明,在特定区域形成的汽车产业集群,是该区域汽车工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例如美国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日本丰田汽车产业集群、德国斯图加特汽车产业集群等。

2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2.1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特征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类似于产品生命周期,包含萌芽、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图1从企业数量、网络关系等方面显示了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基本特点。

2.1.1萌芽阶段

在此阶段,因市场、政府或区位优势等原因,出现一两家汽车制造企业。企业间联系较少,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依靠从外部引进技术、设备来提高竞争力。同时集群内各种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也不健全。

2.1.2成长阶段

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建立或迁入,整车企业也开始剥离非核心业务,企业数量开始迅速增长。同时,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开始出现。此时集群内专业化分工加剧,但仍未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企业间网络联系主要为纵向协作关系,相互之间还未建立起完善的信任机制,交易成本较高。少数大企业具备了自主创新能力,开始与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但仍主要从集群外部引入新技术。在这一阶段,集群产品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张。

2.1.3成熟阶段

此时集群内企业数量增长趋于平稳,企业间专业化分工程度提高,已经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整车、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的横向与纵向协作关系更加密切,企业间信任程度很高,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因此交易成本很低。产业集群内创新机制完善,中小型零部件企业在整车企业及专业化服务机构的技术、金融支持下,能够有效地开展创新活动。

2.1.4衰退阶段

在这一阶段,集群经济增长缓慢或出现负增长。整车企业市场份额、利润率等急速下降,由此导致大批零部件企业破产、转产或迁出。当集群企业数量减少到一定临界值一下,意味着该汽车产业集群消亡。

2.2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识别

吉林省汽车工业经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本文综合采用倪鹏飞、陶永宏等提出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识别的指标体系,从定量和定性方面综合识别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2.2.1定量标准

(1)企业数量区位商:企业数量区位商反映汽车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相对集中程度。

(2)从业员工区位商:从业员工区位商反映汽车产业集群内员工的相对集中程度。

(3)劳动生产率/全国平均水平:用以表示汽车产业集群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的相对高低。

(4)利润率/全国平均水平:表示汽车产业集群盈利能力和竞争潜力的相对高低。

(5)产值或销售增长/全国平均水平:表示汽车产业集群市场占有率的增长程度。

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以企业数量区位商为例,其计算公式如下:

Q=(xji/∑ixji)/(∑jxji/∑i∑jxji)×100

xji代表第i个行业在j区的企业数量,∑ixji代表该区的工业企业数;∑jxji是全国第i个行业的企业总数,∑i∑jxji则是全国工业企业总数,以全国某一行业的区位商为1计算,如果高于1则成为专业化部门,愈高则专业化程度愈高,表示该区对这一行业的吸引力越大。

3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所处生命周期分析

根据上述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对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判定。

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企业数量区位商为13.16,数值大于1,表明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相对集中程度较高;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从业员工区位商为9699,数值大于1,反映出集群内员工的相对集中程度较高;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劳动生产率/全国汽车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为1.52,略高于1,表示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利润率/全国汽车产业平均利润率为0.348,小于1,表示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的盈利能力较低;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销售增长率/全国汽车产业平均增长率为1.15,表示吉林省汽车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增长程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详见表3。

另外,从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速度看,发展速度很快;从集群认知度上看,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认知度较高;从集群影响力来看,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在国内较有影响力,但从国际影响力看,吉林省汽车产品出口较少,国际竞争力不强;从核心产业竞争力看,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核心产业竞争力较强;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内部结构逐步完善,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性企业(如信息服务、物流服务)以及其他机构(如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形成并快速发展;集群内专业化分工较为细化,集群内企业协作程度中等,关联性较强;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内外网络联系正在逐步完善,集群内中小企业与一汽集团、一汽―大众联系较为紧密,但是中小企业之间联系很少。

依据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从定性与定量指标上看,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大部分特征属于成长阶段。因此,本文认为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正处于生命周期中的成长阶段。

4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

我们通过上述分析知道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正处于成长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向成熟阶段发展。

4.1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保证,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不仅可以极大地增强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对资金、人才、企业的吸引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效应,可以提升本地汽车企业和集群的竞争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包括以下内容:(1)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建设。一方面,要满足本省汽车生产、物流运输的要求,确保企业生产和运输的便捷、通畅、安全。另一方面,构筑联结全国主要城市的综合运输网络,以满足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2)大力发展水利设施。水资源是制约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满足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用水需求应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4.2积极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

吉林省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本地配套能力是关系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关键,针对吉林省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解决:

(1)积极吸引外资零部件企业进入。一方面外资零部件企业能够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迅速增强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的本地配套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激发本地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壮大。

(2)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重组。通过重组,整合优势资源,改变企业产品品种单一、成本高、效率低的状况,构建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技术实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4.3完善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服务体系

产业集群市场服务体系是指联结产业集群内各中介服务机构,专门为集群内企业服务的网络。其主要职能是促进集群内企业的网络联系和创新,使集群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4.3.1拓展金融服务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在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资金短缺情况普遍存在,融资问题是困扰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可通过以下方式来拓宽对集群内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渠道。

4.3.2实施金融工具多元化策略

可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开展存货融资。吉林汽车集群内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商品积压多是因为资金缺乏而无法进行有效促销活动所引起的。因此,开展存货融资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匮乏;二是开展应收货款融资。汽车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财务状况不佳时,银行可允许这些企业使用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品,向其发放部分贷款。

4.3.3建立集群内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还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扶持作用,通过政府牵头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改善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在设立集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金的过程中,可通过政府财政拨款,中小企业出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实行比例担保和联合担保等办法。

4.4推动产学研联合,提高集群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集群生存的基础与发展的动力,各国普遍认为产学研联合是促进科技向生产力直接转化,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集群创新能力也是衡量集群处于成长阶段还是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正处于成长阶段,政府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合将有利于集群向成熟阶段迈进。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

(1)运用政策、法规推动产学研联合。例如可以制定财政资助政策,鼓励高校的研究人员承担企业提出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对于有助于解决汽车产业关键性技术难题或具有重大影响的课题,政府应在研究经费上给予较大比例的财政资助。

(2)建立相关机构,做好协调工作。可以考虑在政府相关部门内设立专门协调、推进产学研联合的机构,这个机构应该具有为产学研双方合作提供参考或咨询服务、对产学研联合的问题开展理论和政策研究等职能。

参考文献

[1]朱杏珍.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5,(21):4852.

[2]谈正达,王文平.不同形成方式下的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12):3031.

[3]潘慧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2):8083.

[4]陈剑峰,万君康.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集群的生命周期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24(5):6063.

[5]迈克・E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2):2131.

[6]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集群:中国经济的龙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13118.

[7]陶永宏,冯俊文,陈军.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定性描述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5,(10):6970.

[8]傅家骥,雷家,程源.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60161.

第4篇:吉林水利论文范文

关键词: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决策;GM(1,1)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073-02

引言

林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吉林省2000年开始实施“天保计划”,按照计划,大幅度削减了天然林采伐量,调减了木材产量。这一系列举动对以采伐天然林为生的林业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加快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替代接续产业,成为推动吉林省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目前学术界对于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较多,翟印礼(2009)[1]、赵钧(2010)[2]、张清华(2011)[3]等人对此均有研究,但主要为规范研究,缺乏实证研究,而且运用灰色决策理论对某省林业产业结构进行针对性实证分析的研究更少。本文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状况进行了分析,希望找出存在的问题,对吉林省未来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林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一、吉林省林业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从2006―2011年,吉林省林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2 553 692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10 262 538万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2.07%,增长较为明显。其中,三次产业的平均增长率依次为26.95%、36.09%和27.25%。显然,林业第二产业的发展较为迅速,其次是林业第三产业,而林业第一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目前,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仍以林业第二产业为主,2006―2011年,林业第二产业产值平均占总产值的比重为58.49%,显然,吉林省林业第二产业的比重过大,这是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直接表现之一。此外,吉林省林业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率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这说明林业第二产业的比重仍将继续增加,所以优化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已经迫在眉睫。

二、灰色决策理论与GM(1,1)模型

(一)灰色发展决策模型

灰色决策的方法有很多类型,这里主要是利用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灰色发展决策方法。灰色发展决策是根据局势的发展趋势或者未来行为做决定,其基本理论方法如下:

类似情况可以定义效果值为越小越好或者适中最好的发展系数最优局势和预测最优局势。

(二)灰色的GM(1,1) 模型

灰色预测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一种预测方法,而灰色系统理论将所研究的对象视为灰色系统,系统内部事物的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因此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侧面反映出来。灰色GM(1,1)模型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构建最优的预测模型来反映研究对象的内在发展规律,而GM(1,1)模型的参数即可度量出灰色系统的发展趋势。

灰色GM(1,1)模型计算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三、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

(一)吉林省林业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

本文是根据《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中2005―2011年吉林省的数据进行林业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分析。

通过计算,吉林省林业三次产业的发展系数最优局势顺序依次为:

以上充分说明,应把林业第二产业作为推动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事实上,近年来,吉林省林业第二产业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从长期来看,吉林省林业第二产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吉林省林业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1.林业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通过计算,吉林省林业第一产业中各产业的发展系数最优局势顺序依次为:

就林业第一产业内部而言,中草药业是推动吉林省林业第一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众所周知,目前吉林长白山人参在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产业,产品远销欧美。木材采运业对吉林省第一产业中的贡献最小,主要原因是国家“天保工程”的限产降产;陆生野生动物的繁育与利用业的贡献较大是因为吉林省自2000年实施的10年禁猎取得的成效,催生了一批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企业。

2.林业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通过计算,吉林省林业第二产业中各产业的发展系数最优局势顺序依次为:

笔者认为,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将引领吉林省林业第二产业的发展。由于需求的巨大增长,在未来,木竹藤家具制造业仍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3.林业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通过计算,吉林省林业第三产业中各产业的发展系数最优局势顺序依次为:

林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和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对吉林省林业第三产业的推动力较强,而且两者相差很小,都对林业第三产业具有重要作用。

四、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要优化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必须以第二产业核心,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同时降低第一产业比重。在吉林省林业三次产业中要优先发展中草药业、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和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以实现林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强森林培育,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既要保护天然林,又要加强人工林的培育工作,这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要坚持森林分类经营,实施科学管理。

第二,加快林下资源的综合开发。要抓好林下资源的综合开发,搞好多种经营,实现“种、养、采、加”一体化。林下开发要以人参、中草药、食用菌、山野菜等为重点。重视花卉、苗圃和野生动物繁育等基地的建设工作。以基地建设为基础,走“农户+基地+协会+政府”的生产模式,走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之路。

第三,提升以木材加工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的技术装备和水平。要建设一批技术先进、装备优良的木材加工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林业第二产业的辐射引导作用。

第四,加快以森林旅游和休闲服务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森林旅游业是林业第三产业的增长极。2007年,吉林省接待森林旅游人数达624万人次,旅游与休闲服务产值达12.4亿元,龙湾、蛟河、拉法山等森林公园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景区。要充分利用好各类旅游资源,挖掘白山黑水地域文化,打造知名品牌。

参考文献:

[1] 翟印礼,王林琳.基于灰色理论的林业产业结构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09,(6):1005-9709.

第5篇:吉林水利论文范文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四化”发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县域经济主要指建制县域及县级市域的经济,它是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支撑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县域土地辽阔,约为18.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6.3%;县域人口数达1918.2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70.4%;县域GDP为5346.5亿元,占全省GDP的56.5%。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吉林省整体经济的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只有延吉市能够进入全国百强县。2012年,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四化’统筹发展的道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四化”统筹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吉林省县域“四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指标体系的选取

根据可行性和可得性原则,本文选取下列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工业化指标:包括工业化率、人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人均GDP;城镇化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农业现代化指标:包括机耕面积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贡献率、财政支出用于农林水事务、人均农业增加值;信息化指标:包括人均信息消费额、人均电信产业、人均邮政业务。

2、“四化”发展现状

本文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2012》选取相关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吉林省40个县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结果如下。

(1)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为前郭县、珲春市、乾安市等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县市,而洮南、柳河、辉南县等地区的工业基础薄弱,工业资源欠缺,工业化程度低。

(2)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延吉市、图们市、临江市等地区的城镇化排在了前列,这些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较好,镇赉县和通榆县被评为部级贫困县,柳河县和扶余县地处山区,城镇基础设施较差,城镇化水平低。

(3)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排名表(见表3)中我们看到:榆树、德惠、九台、农安这些农业大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而延吉市和图们市虽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其农业投入不够,农业发展水平落后。

(4)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延吉市、珲春市和图们市的主成分得分较高,这些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比较快,而梨树县和通榆县等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

二、“四化“综合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为了了解各地区“四化”统筹发展水平的现状,本文利用SPSS软件,根据以上40个县的“四化”主成分得分进行系统聚类,结果如下。

第一类地区:包括前郭县、乾安县、桦甸市、磬石市,此类地区的工业化和农业化发展水平较城镇化发展水平要高一些,信息化发展水平一般。

第二类地区:包括延吉市、珲春市、集安市、图们市、临江市、长白县、通化县、抚松县、靖宇县,此类地区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水平发展较高,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较落后。

第三类地区:包括通榆县、和龙市、洮南市、龙井市、安图县,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第四类地区:包括榆树市、德惠市等剩下的22个县,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三、促进县域经济“四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吉林省县域地区“四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我们看到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根据“四化”发展的不同状况,下面对以上四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类地区,如前郭县和磬石市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但却没有带动城镇化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其工业化的发展布局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所以要将分散的小型工业区集聚起来,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进行厂房联建和标准厂房建立,以此来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充分融合,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此外,地域相邻的县与县之间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差异小,交通便利,所以要充分利用这种相邻优势,加强交流和地区间的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第二类地区,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落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不能积极地带动和促进农业化发展。所以,要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水平,加强市场的紧密对接,供其所需。同时,政府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和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加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农业化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动力作用。

第三类地区,此类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落后。如通榆县地处吉林省西部干旱区的县市,自然环境不利,所以要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盐碱地的治理和植被的恢复,改善灌溉条件,发展节水型的特色农业,以此来提高农业化的发展水平。此外,要充分利用地区的工业资源,来提高自身工业的发展水平。向农业和工业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技术,发挥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四类地区,对于此类地区,首先要继续推动农业化向较高的水平发展,因为这是本地区具有的较大的优势,而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此外,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虽然较低,但是工业基础比较好,所以要充分利用资源,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要加强对人才的吸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以此来提高生产率,这样也会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从而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注:本文是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编号12YJC790139);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三化”统筹推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编号:2013158)的中期成果;吉林省社科基金,吉林省“四化”同步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编号2013B221)。)

【参考文献】

[1] 蒋北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以云南省为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 龚署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 刘国富、刘静: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思考[J].东北亚论坛,2006(2).

第6篇:吉林水利论文范文

关键词:吉林市;功能需求;城市形态;松花江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吉林省中东部松花江上游,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地带过渡地区。吉林市三面临水,四周环山,松花江呈反“S”型穿城而过。山水相互依存,相互衬映,江绕城,城环水,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景观,有北国“江城”之称,是一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

吉林市原名“吉林乌喇”,为满语“沿江的城池”之意,松花江也被誉为吉林市的母亲河。吉林市在不同时期对松花江的不同功能需求,使得城市空间形态不断发展变化。其中每个时期的不同形态拓展,都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的不同背景息息相关。

滨江点状分布

古时吉林,主要出于防御外敌入侵、水运交通运输、保障城市安全、自然风水关系、生产生活用水的目的临江建城,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低,对松花江是一种完全的依附关系。决定了城市形态主要是沿江依山而建的点状布局。

1.1龙潭山山城

龙潭山山城在吉林市区东部,山城地势险峻,面临松花江,虎视平川,是高句丽统治时期一处十分重要的交通要塞和军事重镇,在高句丽统治时期曾发挥了巨大作用。高句丽多修山城与其发源地多山有关,更主要的是高句丽自建立后就不断与周边各族交战,以点状形式存在的山城有天然的地势优势,可以有效地提高作战防御能力[1]。

1.2吉林古城

公元1673年始建的吉林古城位于今吉林市临江门广场至江城广场的松花江北岸地带,是由特殊时代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

1.1.1战争因素

明清年间,沙俄多次侵扰北部边境,为巩固边防重地,抗击外敌入侵,开始在吉林松花江边设厂造船、供应军需物资。

1.1.2交通因素

松花江源远流长,可通过黑龙江、乌苏里江等多条河流,既可直接参加水战,也便于演练水师。古代吉林城不仅水路十分发达,陆路交通也较为便利。

1.1.3资源因素

古代吉林城周边树林茂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以提供木战船、粮食、衣物、药材等军需物资,以保证作战需求。

1.1.4地理因素

古城地处北山、炮台山、望云山南,松花江北,三面环山,一面傍水,从古代风水学角度分析,地理区位得天独厚,且具有极强的自然防御功能。同时古城地址地势平坦而且距离造船厂很近,便于监管水师。

2沿江带状发展

这一时期的吉林市在政治、经济、城市功能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首先,在政治上经历了皇朝终结、民国统治、占领的巨大变化;经济上,从封建王朝手工作坊、自给自足的内向型经济模式,转变为工业带动、对外辐射的外向型经济型体;城市功能上,从以防御外敌目为目的的封闭型“城”市,逐渐发展为以商业发展为目的的开放型城“市”。

这期间由于交通运输方式的转变——公路、铁路的不断发展、完善。在这一“触媒”的直接影响下,对吉林市的工业及商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带动作用。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多,新兴工业用地、外来居民居住用地需求的不断加大、城市出现了突破现有古城边界的沿江发展形态。同时古城造船、演练水师、防御功能的消失,水路运输功能的弱化,都削弱了对松花江的原始依赖程度,也使得城市布局沿铁路触媒向腹地发展。同时,松花江反“S”的河道形态成为制约城市扩张的重要因素。因此,这一时期城市与松花江的特点,呈现出一种功能依附减弱、形态有所疏离的状态。

2.1城市规划理论影响下的城市发展

吉林市相继经历了沙俄、日本帝国主义的占领时期。随着入侵者一同来到吉林的,还有西方正在萌芽、发展的城市规划理论。在这种思想为指导的几个重要的城市规划,对吉林沿江而走的城市形态,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2.2公路、铁路的触媒作用

由于公路、铁路较水路运输的优势明显,因而发展速度迅猛,在新的城市线性触媒的作用下,吉林城逐渐突破原有城市边界,以新中心(商埠地)为基点向外扩张[2]。这一时期城市布局拓展表现在原来城市中心逐步的转移、新的交通中心(火车站、汽车站)的形成、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等方面。公路、铁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磁极效应,为城市新区域的发展划定了新边界。

3 跨江分区拓展

随着吉林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当现有条件下的城市建设用地不足以满足发展需要的时候,于是城市跨江发展成为城市空间布局扩展的必然。

3.1 自然环境的制约

松花江由东南向西北,穿越吉林市市区,将城市用地自然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四周环山,属于低山丘陵地形区。境内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与长白山脉平行,东为张广才岭、龙冈山脉,中为老爷岭、哈达岭山脉,西为大黑山山脉。因此,自然环境的限制使得吉林市不得不跨江纵向发展。

3.2 技术条件的成熟

从17世纪70年代吉林建城至20世纪20年代,吉林古城基本于松花江西侧的临江门附近点状生长,其中除了当时人口规模对环境资源、土地需求、社会职能等需求有限之外,桥梁建造技术等现代技术条件的限制成为了关键的制约因素。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城市人口结构与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结构的不断更新,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最终使得吉林城跨江连绵拓展。

3.3生产、生活用地的需求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城镇化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以及建造技术条件的发展成熟,使得吉林市第一次跨江发展成为可能。江南地区处于松花江上游,自然条件极为优越,没有工业污染,且与老城区城市中心区交通便利,因此在老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辐射带动下,新、老城区形成了统一协调的整体[3]。

吉林市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东北重工业城市,“一五”计划期间将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中的7个半项目在吉林市建设,即化肥厂、染料厂、电石厂、热电厂、碳素厂、铁合金厂、新中国制糖厂、扩建丰满发电厂。如此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所需的工业用地及相应配套的居住、公共服务用地量十分巨大。城市中心区以及江南新城区都不足以容纳如此规模的用地建设。且工业用地在进行选址布局的过程中,须考虑如何将其产品废弃物对环境、居民、土地等污染降到最低,因而当时位于松花江下游、主导风向下风向的荒地——江北地区,就成为了资金与技术条件制约下的首选。

4 结语

“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是对吉林市自然环境的完美概括。也正因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才造就了吉林城——“由江而来、沿江而走、依江而展、为江而美”的独特城市空间发展形态。

参考文献

[1] 张林,陈陶然. 吉林市历史文化概要[M]. 吉林: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74-76.

[2] 周克让. 吉林话旧[M]. 吉林: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38-51.

[3] 王振夫. 江城岁月[M]. 吉林: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4-15.

第7篇:吉林水利论文范文

会谈结束后,王儒林书记就松原地震的灾后恢复、长吉图开发开放、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改革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全力抗震救灾,强对灾害预警

记 者:王书记,全国人民都在牵挂着松原地震灾区。请问,松原的灾情现状、灾后安置进展如何?

王儒林:近一个多月来,松原地区接连发生了多次较为强烈的地震灾害,给当地民众的人身安全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影响。省委、省政府对松原发生的地震灾害一直高度重视。反复要求各方面相关领导、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松原市委、市政府,震区当地县委、县政府各级干部及时开展现场救灾指挥,做好灾后安置工作。

我们正在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的生活,特别要保证棉帐篷、食品、饮用水、取暖设备等救灾物资及时充足供应。尽最大努力让灾区群众有温暖住处、有热饭、有热水,有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地方政府也在尽快解决好灾区粮食收储、房屋维修、恢复重建等各方面问题,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井然、社会稳定。

记 者:松原地震的情况较为特殊,近几十天里,大小余震接连不断。这不仅给当地群众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也给灾后安置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请问,针对这个情况,省委、省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

王儒林:从地震灾区目前情况来看,地震序列呈现出复杂性和危险性,近来仅监测到的5级以上较强地震就多达5次以上。未来全力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省地震局集中力量,深入实际进行现场研究,力求能够科学有效、准确及时地捕捉到信息、作出预报。并且请国内最好的地震专家来我省参加专题研判会商,力求在现有科技条件下,把研判预报做到更好,进一步加强对地震灾害的分析研判和预测预警。

我们的救灾工作原则是,切实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完善严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保证各项预案、措施落到实处。要全力做好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要继续排查核清人员、房屋、财产等各方面损失情况,对灾区房屋逐户进行安全鉴定,防止发生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妥善安排与抗震相关的各项工作,对全省各项安全生产要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特别是城市危房、重点设施和重点部位,要逐一排查隐患,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要加强宣传舆论引导。要继续密切关注震情灾情,及时、客观、准确地向社会信息。要积极宣传各有关方面的抗震救灾工作,宣传先进人物和事迹,宣传普及抗震自救防灾相关科学知识。

全面加快长吉图区域的开发开放

记 者:前不久,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在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立珲春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您认为此举对长吉图区域开发具有怎样的意义?

王儒林:建立珲春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这将助推长吉图区域开发,强化图们江区域国际科技合作,带动吉林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扩大我国与俄、韩等国技术交流与合作,搭建珲春示范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多方交流平台起到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将为建立起具有长吉图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提供重要的支持。

记 者:谈到科技创新,吉林省是如何搭建科技创新体系的呢?

王儒林:吉林省将逐步建立起具有长吉图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起以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为重点、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加速技术转移和要素流动为重点,市场化、网络化、专精化兼备的中介服务体系;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加强区域协作为重点的区域创新体系。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具有国内领先优势的产业和企业。

记 者:“长吉图”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四年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对吉林省的全面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王儒林:“长吉图”战略实施以来,我们高度重视,按照国务院的批复要求,加快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中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培育形成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是主要针对我省的“国字号”战略,是吉林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机遇,也是吉林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无论从国家安全、地缘政治考量,还是从推动吉林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出发,加快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是把长吉图产业发展起来,特别是在发展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业层次,增强我省产业在全国乃至东北亚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要着力做大做强支柱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促进产业集聚。二是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深入研究窗口、前沿、腹地联动的措施办法,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格局。三是在加快通道建设上实现更大突破,努力把长吉图打造成为东北亚区域物流通道枢纽。四是在加强区域合作上实现更大突破,推动区域合作迈出新的步伐。五是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更大突破,把“先行先试”这个最大政策用好、用足、用活,积极推进长吉图体制机制创新,带动全省改革开放。

深化改革才是吉林的根本出路

记 者: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的变化有目共睹,但老工业基地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吉林省将如何围绕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各项改革?

王儒林:当前,吉林正处在振兴发展的爬坡期、结构调整的攻坚期、社会建设的转型期、积蓄后劲的关键期,无论是调结构、扩总量,还是转方式、促发展,最现实的选择、最强大的动力、最有力的保障、最根本的出路就是改革。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初步梳理出85个问题。

具体工作中,要统筹考虑,全面推动,着手突出抓好三个方面工作:对中央有明确部署、实践当中条件成熟的,抓紧制定出台吉林省负面清单管理意见、清理规范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意见等16个方面改革的相关政策意见,全力抓好落实;对开展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开展地方与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等12个方面事项,要在一些地方先抓试点,在积累总结经验基础上,再向面上逐步推广;对中央已明确提出方向的要积极探索。我们还要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各项改革举措研究好、谋划好、落实好。

记 者:刚刚结束的吉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五大发展”,请您谈谈这“五大发展”的提出缘由和内在关系。

王儒林:对于吉林省来说,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毫不动摇地推动发展。但这个发展不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是注重质量效益、促进扩大就业、不断改善民生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为此,我们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新突破。这“五大发展”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科学发展在吉林的具体体现,是“既长骨头又长肉”的发展。

改善民生是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

记 者:您多次强调“我们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请您谈谈吉林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认识和做法。

王儒林: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无论面临什么困难、无论需要付出多大努力,都要坚持不懈、一抓到底。围绕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我们重点谋划了富民工程、就业创业工程、“暖房子”工程、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城市畅通工程、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住房保障工程、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工程、城乡教育普惠工程、特困群体救助工程、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传染病防治工程、城乡居民文化工程、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十五大民生工程”。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记 者:目前看,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作为农业大省,吉林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将在哪些方面寻求突破?

王儒林:“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吉林的省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对传统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及各种利益关系进行重大调整。一要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二要完善“两项权利”,即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权利、完善和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三要积极构建“三个市场”,即规范运行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统筹城乡要素配置。四要积极推动“四个集中”,即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空心村屯向规划新村集中、农村剩余人口向城镇集中,统筹城乡发展布局。五要积极建设“五个体系”,即城乡一体基础设施体系、城乡均衡发展教育体系、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8篇:吉林水利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生态危机传播危机识别信息危机应对信息内紧外松政绩意识

经历过2001年美国9.11事件、2003年中国非典疫情,我们对于“危机传播”的概念已经熟悉,这是指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以及之后,介于组织和其公众之间的信息传播。2005年11-12月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的传播,属于城市生态危机传播,是危机传播的一类,它指针对城市生态系统面临的重大威胁事件所进行的传播。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交往频率高,空间感染力度大,如果传播的信息是虚假的或是滞后的,都可能带来进一步的灾难。危机管理的核心就是危机信息的公开化问题,这是本文讨论的要点。

本文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分析对象,构建出其危机传播信息流流程,并对阻碍信息流的主要因素进行相关分析。

一、事件报道回顾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省吉林市的石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成百吨苯流入松花江,最高检测浓度超过安全标准108倍。随着下泻的减缓,污染带从80公里蔓延到200公里,导致下游松花江沿岸的大城市哈尔滨、佳木斯,以及松花江注入黑龙江后的沿江俄罗斯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等面临严重的城市生态危机。这是我国首例城市生态危机事件,并殃及外国。本文截取了《黑龙江日报》、《吉林日报》、《北京青年报》以及《第一财经日报》这四家报纸的相关报道,辅以其他传媒的报道作为分析对象。

我国传媒关于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1月14-18日,这四家媒体的报道限于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件本身;第二阶段11月19-21日,因为没有新的新闻源,四家媒体处于共同的沉默期,其中《吉林日报》的沉默持续到11月23日;11月22-28日为第三阶段,三家媒体的报道对象由吉林转向哈尔滨,关注哈尔滨宣布四天停水的事件,并逐渐与吉林的爆炸联系起来。《吉林日报》在这一阶段报道主题是吉林的环保和支援哈尔滨的情况。12月3日公布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后,报道进入第四个阶段,关于松花江污染段的流向和沿途的防范情况逐日公布,信息基本公开化。

二、该事件中信息流流程

危机传播的信息流中,核心环节是危机识别信息和危机应对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城市集中化的生存方式使得信息流动速率很高,一旦所需信息缺失或被有意无意地歪曲,信息空间将很快被不确定信息或错误信息填补,从而维持信息流的链条完整。城市生态危机对市民的生活带来直接的具象感受,他们渴求真实信息以消除恐惧,渴求具体的摆脱危机的方法信息。鉴于城市居民较高的整体素质,他们在接收和理解信息的能力上不会存在很大障碍,能否及时获得真实的危机识别信息和应对信息,就成为他们能否作出正确判断的关键环节。

按照整个事件的缘起和发展顺序(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爆炸发生11月18日吉林方面通告哈尔滨方面松花江可能污染21日哈尔滨政府发出停水公告23日起停水四天),信息流的源头也应该从吉林开始,信息流流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危机传播流程中,吉林市的爆炸现场是总信源。在第一阶段,《吉林日报》作为信宿接收信息后,又作为信源将信息分化为危机识别信息和危机应对信息,由于吉林省政府实际上是《吉林日报》的信源,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将省政府看作是信息的信源,与此相对应,吉林市民是信宿,哈尔滨政府也是信宿。当哈尔滨方面获知松花江被污染的识别信息后,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媒体(以及省市政府)就由信宿转变为信源,哈尔滨政府通过媒体传递出危机识别信息和应对信息,哈尔滨市民作为信宿接收这两类信息并作出相应反应。同时,中央政府应及时将这两类信息通报受到牵连的俄罗斯方面。在此次城市生态危机传播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吉林省和吉林市政府、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政府,他们是权威信源,而他们也是此次危机的直接管理者。作为权威信源,他们的核心任务之一,便是及时地收集“征兆”、“迹象”信息以识别危机,科学地分析危机以制定应对之策,适时地信息以组织动员力量克服危机。

媒体是信息流殊的信宿与信源集合体。政府作为权威信源,通过媒体来实现信息的流动、散布以及反馈,从而达到危机管理的目的。在这个事件中作为省级机关报的《吉林日报》和《黑龙江日报》,它们在相当大程度上与政府共同掌握着危机的原始信息,媒体表现与政府传播基调基本保持一致;而《北京青年报》和《第一财经日报》在此次危机的报道中,它们的信源既包括两省政府,又独立于两省而拥有更多的信源,这些信源通过它们报道得以体现。它们的信宿既包括两省受众,也包括全国其他地区受众。

三、危机信息流障碍因素分析

当信息准确,传播、接受和反馈通畅,并且传播、接收、反馈均很及时的时候,危机传播的信息流应该是有效的,有利于减轻危机,甚至避免危机的发生。在这个时候,信息流障碍趋于零值。但在现实中,信息流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因为出现准确与否、及时与否的问题,从而产生信息流障碍。

1.第一、二阶段的危机信息流,障碍源于“内紧外松”的传播策略和由地方保护主义主导的信息封闭策略

在第一阶段,这四家媒体都在爆炸发生后及时报道了这一事件,其中,《吉林日报》从11月14日到17日的报道重点依次是:省领导赴现场部署救援,事故不影响主业生产;事故处理有序进行,生产整体正常;应急预案措施得力;通报要认真吸取教训,加强安全生产。关于爆炸所引起的吉林松花江段污染问题只字未提,只提到没有造成大气污染。但是,位于吉林市松花江下游的吉林省松原市,在没有告知原因的情况下连续停止供水7天,直到11月23日;与此同时,吉林市上游的松花江丰满水库的排水量被加大。这个事实说明,吉林石化公司和吉林省政府对于爆炸后造成松花江污染是知情的。《第一财经》11月24日社论提到,“环保总局在《新闻通稿84号》通过一组翔实的数据清楚地告诉我们,此次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已经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消息还说,吉林石化公司爆炸发生后,监测即已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1]《吉林日报》在11月24日头版新闻中也承认:“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苯胺厂车间爆炸事故发生后,我省严密监控环境质量状况,及时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2]《北京晚报》引述当地一名媒体工作者的话:吉林石化爆炸造成水污染在吉林已是公开的秘密,但是媒体从没报道过。

因此,在第一阶段的危机识别信息应该是两个,一个是爆炸本身带来的危害,包括疏散等信息,其信宿或者利益相关者是现场附近的市民;二是有关松花江吉林段的污染情况,其信宿是吉林市和吉林市松花江下游城市市民,尤其是松原市市民,还有更下游的黑龙江省松花江沿岸各城市市民,尤其是哈尔滨市市民。关于第一个危机识别信息,《吉林日报》通过偷梁换柱的方式,以政府积极作为和石化公司宣布没有污染,替代了这一危机信息,危机无从识别,以次来消弭爆炸可能带来的恐慌和波动。关于第二个危机识别信息,吉林省政府和《吉林日报》作为信源予以回避,当地媒体无一报道,哈尔滨媒体当时前往采访,也被告知松花江的水质“未受污染”。因此,与之对应的危机应对信息自然也就不存在。信息流在第一阶段的总体特征是危机识别信息缺乏,从而造成信息流障碍。由于第一阶段如此,造成整体无言的第二阶段。

沿袭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内紧外松”的传统的传播策略,是出现危机传播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谓‘内紧外松’,是指某些信息只在内部流通让内部紧张行动起来,而对外保密、封锁信息、保持外部平静的氛围。‘内’通常指的是组织内、系统内。‘外’指的是组织外、系统外的社会。‘内紧外松’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词汇,是中国几十年来经常采用的危机传播策略。具体表现在,当国内或者国外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以政府为代表的组织内部可能会紧张地开会、磋商并布置行动措施,但广大公众借以获取信息的大众媒体通常会被要求保持沉默,政府也选择沉默。‘内紧外松’使大部分没有特殊信息渠道的公众认为事件没有发生。”这一危机传播策略曾经被认为在经历了非典事件后得到了“逐步的修正”,[3]但是,吉林省政府第一阶段的危机管理手段,仍然是典型的“内紧外松”传播策略:在发现污染情况后,“全力防控”,加大丰满水库的放流量,以稀释污染物,却不通过媒体向吉林百姓告知污染实情,反而以大量负面新闻正面报道的手法,营造出“有序”、“有效”的虚幻事实。松原市市民连续停水7天却不知情、无以应对,就是这种“内紧外松”传播策略导致的结果。松原市停水7天可以瞒住,在于该市太小,只有几万居民,但是到了800万人口的省会城市哈尔滨及附近地区,情形就不一样了。

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吉林省对邻省黑龙江将会遭遇的生态危机采取封闭传播的策略。对利不关己和有损自身利益的危机管理的不作为,导致在危机信息的传播上也处于不作为状态,具体表现为对传递危机识别信息的信源角色的极力回避。吉林省的地方保护主义在此次危机事件中表现明显。吉林省饮用水基本不从松花江取用,而哈尔滨90%的饮用水来自松花江。吉林省境内的第二松花江边有不少化工企业,几十年来不断对松花江造成污染,两省间曾为此多次协商。爆炸发生后,“吉林丰满水库曾经开闸放水,但19日在污染带流入我省[黑龙江]境内后,吉林减少了丰满水库的放流量,后经水利局协调再度加大放流量。”[4]《第一财经》在哈尔滨宣布紧急停水的当天(21日)采访吉林化工,“吉林化工方面否认爆炸污染到松花江水源”。[5]

地方保护主义不仅影响到政府行为,使吉林政府不愿意承担污染责任,甚至不愿意分担处理污染的责任,并且直接体现在媒体对本地利益以外事件的冷漠和麻木。下面是《北京晚报》记者与吉林市《江城日报》新闻部的通话:

江城日报新闻部:据我所知我们这边水源没有污染。

记者:那你们知道污染了其他松花江流域了吗?

江城日报新闻部:中央台新闻不都播了吗?我们也不比他知道的多!

记者:那你们为什么不报道?

江城日报新闻部:我们报道什么呀?往下走了,我们这边没继续污染,我们没什么可报的呀!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吉林省政府和吉林省的媒体在回避自己的信源角色上达成默契。当信源作为主体,意识到承担这个信源角色可能威胁或损害到自身利益的时候,有可能回避这种角色,以保证自身利益的完整。当地方保护主义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主导意识时,传播主体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危机信息的信源角色处于一种近乎于本能的排斥反应中。失去信源,危机传播的信息流就成了无源之水。

对于这样的问题,外国人也注意到是地方负责人在阻碍危机信息的及时、准确的传达。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席克洛德·马丁25日接受瑞士媒体采访表达了他的看法:“中央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法律,问题是中央政府在迫使地方政府执法时遇到了阻力。”

用本文前面信息流流程图来归纳第一、二阶段吉林省政府的传播管理模式,如下图:

(“‐/‐”表信息流中断)

2.第三阶段的危机信息流,障碍源于以“经济安全为重”的政绩意识和对人民知情权的无视,信息纠错使得信息流回归常态

这一阶段危机管理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政府(以下简称“哈政府”)通过媒体对水污染和停水信息的控制上,具体表现为三次停水公告。

公告一:11月21日,公告哈政发法字(2005)25号:“为了保证市区单位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并临时停止供水,……自2005年11月22日中午12时起,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并临时停止供水,检修并停水的时间约为4天(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请市区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个体户和居民以及供水经营单位做好生产、生活用水储备,保证正常生产、生活需要。”[6]

25号公告公布之前的18日,黑龙江政府就已经得知吉林爆炸污染到松花江,《北京晚报》23日在报道中引述哈尔滨市政府紧急工作会议的解释说,由于正处于招商引资关键时期及旅游旺季,所以当时没有公布,直到考虑到为市民生命健康负责,才作出停水决定。显然,25号公告是黑龙江政府从瞒报到谎报的危机处理结果。

当黑龙江政府作为信宿获知危机信息后,正常的信息流环节应该是由信宿角色迅速转换为信源角色,将危机识别信息和相应的危机应对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信宿哈尔滨市民。但是政府方面以经济安全为重,截断信息流,导致停水前期的瞒报,使哈尔滨市民无法适时进入危机识别信息的信宿角色。

2003年非典报道前期出现瞒报、谎报的情况,很大程度上考虑的是局部的经济安全和实际利益,这种考虑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实际上是政绩意识。因为考核和比较地方政府作为的主要标准就是经济发展水平。这次从瞒报到谎报,出于同样的考虑,历史在这里重演。

瞒报行为直接阻碍了信息流,而当污染危机越来越逼近,对市民生命健康将造成直接威胁时,瞒报演变成谎报,以“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来解释停水决定,这个过程中政府担负起信源角色了,但传递的是对应急措施的虚假解释信息;哈尔滨市民作为信宿接收到的不是危机识别信息,而是噪音。噪音形成于发送端时,不可避免地导致其他的信息流环节都随之失去精确性和清晰度。哈尔滨的媒体将25号公告传输出去后,各种怀疑、猜疑和谣言不断在对公告提出怀疑,如“零下10度,寒冷的冬天维修管道,根本没有操作性”、“现在正是供暖期,维修4天,让百姓生活在冰窖里,稍有理性的人也不会这样做,除非发生重大事件”、“管道维修从来都是一段一块进行的,全市停水,而且是4天,损失有多大,难以估量,这不符合常规”等等。网上流传的关于停水原因的说法有两种:饮用水网中被投入了可以导致2亿人死亡的剧毒氰化钾,及氰化金钾;吉林的水源头被有毒的苯污染。与此同时,地震的谣言也疯传开来,出现市民储藏食物、夜间不敢睡觉、搬家躲避的现象。

黑龙江政府的行为重复了非典前期的传播套路,百姓对政府的不信任,谣言和社会恐慌随之而来。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己后来解释说:“我们以‘管道维修’为由的停水公告,对此我们是颇费斟酌的:我们顾及别人的感受,不希望产生‘你污染,我治理’的压力;还顾及群众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承受不了;也顾及涉外问题,担心给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造成影响。在中央的支持下,不到10小时,我们就纠正了这个‘善意的谎言’,向群众公布了真相,得到了群众的谅解。”[7]即使这样的正面解释,仍然无形中透露出省政府领导人的心态:担心外省和外国的责怪,高于对人民生命安全的考虑,他没有说出的还有一点,即政府对人民处理危机信息能力的不信任。

[page_break]

这个“善意的谎言”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给人印象如何呢?法国《费加罗报》11月25日的报道中指出:“事件尤其突显了中国政府缺乏以冷静和透明的姿态应对重大危机的能力。在哈尔滨,一方面是地方政府试图严格监控新闻传播,另一方面是各网上传闻﹑手机短信﹑小道消息大行其道。直到本周初,哈尔滨地方当局见事态无法掩饰,才通报市民可能发生松花江污染。”法国《世界报》24日的文章甚至称这次事件是“化学切尔诺贝利事件”。这对于中国的国际上形象,是一次极大的损害。吉林、黑龙江的政府和传媒,只本位主义地考虑眼前的利害得失,而在世界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这样的教训,实在不该再重复了!

公告二:11月22日,公告哈政发法字(2005)26号:“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事故。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水体未发现异常,但预测近期有可能受到上游来水的污染。为确保市区内人民群众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用水安全,哈尔滨市政府决定,22日20时左右,市区市政供水管网将临时停止供水,停水时间约为4天(具体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8]

公告三:同一天偏后,公告哈政发法字(2005)27号:“根据省环保局监测报告,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后可能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为了确保我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市政府决定于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具体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望市区内广大市民群众及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给予谅解。”[9]

26号公告证实了政府之前的谎报行为,同时起到了信息纠错的功能。信息纠错在危机信息管理中至关重要,尤其是来自危机管理者方面的。处于危机信息流链条上的利益相关者在接收外来信息时自然会努力减少噪音,但是作为信宿,他们只有接收信息的权利而没有办法掌握信息源,因此结果就像25号公告后那样,以噪音(人际传播间)抗拒噪音(官方媒体)。消除噪音还要依赖权威信源,即危机管理者的信息。信息纠错使信息流中的噪音减弱,准确信息占据主导地位,信息流恢复常态运行。26号公告是此次危机传播中哈尔滨政府作为信源首次危机识别信息,哈尔滨市民作为信宿接收后,对水污染时间、影响范围以及影响时段有了认识,这是公民行动的重要依据,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26号公告是进步的表现。

但是,这两个公告属于来迟了的危机识别信息,不是危机应对信息。有了危机识别信息不等于就自然获得了危机应对信息,尤其是在没有先例可循的危机中,认识到危机的即将到来或已经到来,却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时,恐慌的程度并不亚于不知情时。“由于政府在开始的公告里,仅仅要求大家自己储备水,而政府会采取什么相关措施,却没有给出,一时间,哈尔滨市出现了种种恐慌,在当地流传已久的地震传闻,也在加剧着恐慌。虽然当地政府否定了地震的可能,记者采访的不少哈尔滨市民都坚信,近期大庆可能会有一场地震。”恐慌之下,“人们纷纷扑向超市,紧急从超市抢购物资,主要是抢购饮用水和食品。导致商场的饮用水一夜脱销,并且在大街小巷出现了黑市;火车站、飞机场人山人海,就像春运一样,火车票很快销售一空,飞机票也往往只剩下几张头等舱。很多人不得不纷纷用各种交通工具,转到其他城市再飞往其他地方。而且各种谣言四起,传说黑龙江要有地震等等。”[10]

从11月23日起,《黑龙江日报》才开始在报道中涉及危机应对信息,并在11月24日2版开辟《关注松花江水污染特别报道》版,相关报道逐渐增多,恐慌、谣言和疯狂抢购行为逐渐平息。但是对政府处理危机行为不当的批评和社会恐慌的报道,《黑龙江日报》只字没有,而是出现在其他省市的报纸上,如同《吉林日报》关于吉林石化公司爆炸导致哈尔滨停水的责任、吉林省副省长前往哈尔滨道歉等不利于本省形象的报道一概“失语”一样。

在此次危机传播中,还有一个信宿是容易被忽略的,那就是俄罗斯方面。松花江注入黑龙江的苯污染带到达俄罗斯远东地区时,苯含量预计超标7-10倍,拥有150万人口的哈巴罗夫斯克市和附近区域将成为直接受害者。对于俄罗斯政府来说,及时获得危机识别信息对于提前做好危机应对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据《第一财经》报道,环保总局直到24日才通报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25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且解释:“……我们认为,吉林省政府的做法是可行的,保证了群众没有受到影响。至于向俄方的通报问题,我想,从现在开始,这个受污染的水流流到黑龙江(俄罗斯境内)还有14天左右的时间,影响程度会有多大,目前来看,它是在减弱,影响的程度会越来越小,所以现在把这个情况如实地、详细地向俄方通报,我们认为时间也不算晚。”[11]承认污染到黑龙江,意味着可能承担巨额的赔偿(据俄罗斯新闻网报道,俄罗斯议会要求中国赔偿黑龙江水污染。杜马(议会)副主席亚历山大•扩萨里可夫发表声明说,中国应该对黑龙江支流松花江水的污染给予俄罗斯赔偿,以便俄罗斯采取避免生态环境灾难的防护措施。扩萨里可夫表示,赔偿金额不少于几百万美元。“肇事方应该负责消除这场环境污染带来的一切费用。”),但是早通报可以减少赔偿,晚通报会加重赔偿,这个道理被掩饰责任的惊慌心态遮蔽了。到无法遮掩之时(10天后)才通报俄方,表现了国家环保局在国家关系层面上与吉林、黑龙江省政府遮掩事实有同样心态,至少缺乏国际环保责任意识。中国是国际减灾协会成员,有及时通报灾情给相关国家的义务。

总结《黑龙江日报》和哈尔滨政府在此次危机传播的表现,参照本文前面所显示的此次危机信息流流程图,可以归纳为下图:

(“‐/‐”表信息流中断,“”表信息流畅通)

四、总结与分析

在城市生态危机传播中,危机识别信息必须及时、公开传播,它不仅是危机管理者决策的依据,更是公众行动的重要依据。政府作为权威信源,负有提供危机识别信息的责任。媒体作为危机信息的信宿与信源共同体,不仅是政府的“危机信息代言人”,更是社会环境的“守望者”。在此次危机事件中,《吉林日报》和《黑龙江日报》仅仅充当了前者而丧失了后者的职能。

城市生态危机事件影响到数量很大且极为密集的人群,对危机信息的隐瞒和和谎报,都将阻碍信息流的正常运行,产生大量噪音,导致社会恐慌和失控行为。保证危机识别信息及时公开的传播,是遏制噪音的第一步。

危机识别信息的传播还远不是危机传播的终结,正如哈尔滨政府在公开危机识别信息后社会反而进入更加混乱的恐慌阶段所揭示的,与危机识别信息相对应的危机应对信息,在危机处理中相当重要。这种应对信息能否及时传播并被信宿所接收,是权威信源的另一核心管理内容。

英国学者迈克尔·里杰斯特指出:“只有进行有效的传播管理,才能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12]这句话是对危机传播本质特征的精道把握,也揭示了这次哈尔滨水污染停水危机中没能进行有效危机管理的根本原因。这次事件说明了如下的道理:不论是危机前的信息预警、危机爆发后的新闻和公众沟通,还是危机后期的形象修复等,无一不需要调动一切信息传播手段来进行。正如美国学者费姆-邦茨(K.Feam-Banks)所说,“一个有效的传播不仅能减轻危机,还能给组织带来比危机发生之前更为正面的声誉,而低劣的危机处理则会损伤组织的可信度、公众的信心和组织多年来建立起来的信誉。”[13]

政府历来都是危机管理者,也是权威的信源,如何充分发挥信源角色,是进行有效传播管理的关键。危机传播理论中有个著名的“3T”原则:“Tellityourown(告知你所知道的情况);Tellit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itall(提供全部情况)。”[14]3T原则的满足,也就是对知情权的满足。

在此次危机事件中,吉林和黑龙江省的政府没有及时透明地传播危机信息,当地传媒对涉及本省的问题保持沉默,显然主要不是传媒不愿报道,而是多年来存在的一种潜规则在起作用。现在各地出现了一个专用名词“控负”,这成为地方宣传机关的主要职责。一些领导评价本地区本单位宣传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便是要将本地区本单位的负面信息控制为零。

尽管这次两省政府和传媒初期采取的封锁、歪曲危机信息的模式在历次公共危机事件中被反复证明是无效的,甚至是破坏性的,为什么仍然不断重演?问题在于长期以来对“政绩”的考核标准被扭曲了,使得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意识,“控负”成为危机传播中政府的习惯性思维,尤其是危机事件局限于某一地区时,侥幸瞒天过海的心理往往占据上风。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的知情权必然成为牺牲品。

11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在回答《华尔街日报》记者关于信息的提问时回答说:“信息的我们理解有几种方式,向公众是一种方式,向地方政府和沿线受影响的一些企事业通报也是一种方式。”[15]这里谈的是松花江污染事件,涉及社会的整体利益,不仅直接受害的城市市民,而且全国的公众,甚至国际社会都有权了解情况,如果这样的知情权成为依形势需要而定的选择项,知情权的丧失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如何保证政府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来承担传播与己不利信息的信源角色,不仅是传播学的思考,更是社会学、政治学的思考。参与制定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学家周汉华谈到,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16]这才是公共危机传播的国际惯例。

在此次危机传播中值得反思的另一主体是大众媒体。“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载体的危机传播被公认是危机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17]因此,是否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应该是大众媒体取舍信息的重要尺度。可是在此次危机传播中,《吉林日报》和《黑龙江日报》并没有履行应有的信息沟通职能,只是被动地传递政府需要传播的信息,对各自地方政府不希望传播的信息则讳莫如深。与之相比,《第一财经》对危机事件的关注程度和角度,远远超过这两家与当地市民休戚相关的媒体,并且大胆地对政府的处理手段和的信息真实性提出质疑。这可能与《第一财经》为异地媒体,几乎所有稿件都是由该报派驻吉林和哈尔滨的记者采写而成有很大关联。其他异地的报纸也发表了相当尖锐的批评。《中国经济时报》认为,如果个别领导人不负责地撒谎,那么这是对社会犯下的一个严重罪行,因为任何流言都可能会引发一场社会灾难。上海《东方早报》说,由于没有向公众通报实情而导致的恐慌和连锁反应将极大地损害政府的信誉。拖延并掩盖真相和疏忽大意,都会导致灾难迅速恶化。但是同为异地媒体的《北青报》,几乎所有稿件都是转载于新华社,在评论方面也没有明显的作为。这种异地监督的现象,为如何保障舆论监督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无论是地方媒体,还是全国性媒体,如果面对广大人民面临的重大生态危机麻木和冷血,面对危机管理者错误的决策无动于衷,习惯性地与之达成传播的默契,完全不履行传媒的社会公共职能,无疑是媒体的悲哀。

注释:

[1]《第一财经日报》11月24日A2版《追究环境灾难的法律责任》

[2]《吉林日报》11月24日头版《高度重视全力防控》

[3]钟新《危机传播研究》第123页,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5年

[4]《黑龙江日报》11月25日头版《答疑》栏

[5]《第一财经日报》11月22日头版《哈尔滨紧急停水4天原因待查》

[6]《北京青年报》11月22日A13版《哈尔滨今起全城停水四天》

[7]《北京娱乐信报》2005年11月26日4版《停水曾“善意的谎言”》

[8]《黑龙江日报》11月22日头版《哈尔滨制定紧急供水方案》

[9]《哈尔滨日报》11月22日头版《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正式停止市区自来水的公告》

[10]《第一财经日报》11月25日A2版《哈尔滨停水事件政府危机管理透视》

[11]《第一财经日报》11月25日头版《环保总局定性石化爆炸为重大污染事件》

[12]迈克尔·里杰斯特《危机公关》第3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版

[13]廖为建、李莉《美国现代危机传播研究及其借鉴意义》,《广州大学学报》2004年8月P20

[14]廖为建、李莉《美国现代危机传播研究及其借鉴意义》,《广州大学学报》2004年8月P21

[15]《吉林日报》11月25日头版转2版《国务院举行新闻会》

第9篇:吉林水利论文范文

关键词:传统风水理论,景观居住环境,园林选址,对造园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B845.61文献标识码: A

一. 中国传统风水文化对景观规划的影响

风水信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自古就有着对园林规划的独特见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风水理论从古至今无论对城池、宫殿、乃至私宅、阴宅的选址、建造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其实质就是中国古代人民经过长期生产生活的实践.对人的生存的基本条件的研究既古人研究如何营造优良环境并把环境质量与人生幸福问题相结合的科学,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景观规划设计。

1.风水文化理论对园林选址影响

园林选址也就是相当于“相地”,是造园前对环境的选择。中国古代园林选址遵循的原则与风水选址原则几乎同出一辙:首先;理想的园地“或依山林,欲通河沼”,即要求有山或有水;这与风水所云“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重要”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是,风水以择定自然天成的山水环境为最终目的,而园林则以选择自然天成的山水环境(园地)为基础,还要加以更多的人工修饰。此外,如果是小的园地,亦可造假山水,但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次;理想的园地应该是幽静偏僻之地,而风水选址也着力追求一种幽静空间,它要求:后有靠山屏障,左右砂山环抱,前有朝案围拱,出入循水口穿行。这种幽境空间,可以“藏风聚气”。再次;理想的园地应该“荫槐挺玉”、“杂树参天”、“繁花覆地”,亦即要草木丰饶;这也与风水所要求的“草木繁茂如是者,气方钟也未休”一脉相承。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园林不仅借用了风水的“相地”别称,而且也借用或借鉴了风水的相地经验,并且它们相地的主要目标也一样,均是寻求“风景吉秀之地”。如;清代北京著名的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颐和园,圆明园等大型皇家园林都是风水对象地重要影响。

2. 风水文化对造园与表现方法的影响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造景表现手法有借景、对景、点景、补景等,其中借景与对景受到风水理论的影响较大。对景与借景是中国传统园林最常见的表现手法。《园治》中“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远峰偏宜借景,秀色可餐。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等记载可与风水思想相印证,风水和造园理论中均把有“紫气”、“青霞”的地方,看作是最有生气的祥瑞之地。例如:皇家园林颐和园无论是前山还是东堤,或是泛舟昆明湖上,均能看见西山、玉泉山的景致;无锡名园寄畅园就是近借锡山、惠山的景致,是园林借景手法的典型。 风水与对景对景一般是通过营建园林建筑来实现的。这种对景的表现手法也是从风水理论中变化而来的。风水理论中的“朝山”、“案山”就是园林中的对景,“朝山”、“案山”就是四神中的“朱雀”,位置在前,与主山相对;离得太近又不太高的山称:“案山”;离得远且高的山则称:“朝山”。前者相当于园林中的近对,后者相当于园林中的远对。

由于风水理论是包含多学科知识的理论,我们在规划设计实践中要综合运用现代的仪器设备使得风水由根据经验活动变为科学实践,使风水实践得到科学的支持和依靠。使其更好的指导园林选址,使其对园林规划设计也有重要的借鉴与启迪作用。

二.中国传统风水文化对城市住宅选择的影响。

住宅风水一直是我们国人积极追求与推崇的,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老百姓对风水的选择一直有其独特的见解,而通常我们研究住宅风水多半是相对独立的民间住宅来起源的,而对现代化的高楼林立的大都市的住宅风水其实并没有多少的文献研究,记载的内容也相对较少,古人曾将住宅分为三类:一曰井邑之宅;二曰旷野之宅;三曰山谷之宅。八字算命城市住宅即属于第一种井邑之宅。《阳宅集成》卷一“看龙” 条目中有诗云:“万瓦鳞鳞市井中,高连屋脊是来龙,虽曰旱龙天上至,还须滴水界真踪。”此即把密集相连的万家屋脊看作蜿蜒起伏的龙脉,那么“滴水界”的水又如何论呢?

《阳宅觉》中讲到:“城市之中,万家比户,虽有来龙,则为公共之物,可验大局之兴衰,不关一家之祸福。此等之宅,又不以脉脊论龙,周易算命只以街巷割截论气……收来气之法,盖以街巷作水论。” 《阳宅会心集》则更明确说明:“一层街衙为一层水,一层墙屋为一层砂,门前街道即是明堂,对面房宇即为案山。”于是就有了:“立门前不宜见街口,顾宅后不宜有直脊。”之说,相当村宅风水环境选择的:门前水流不宜直冲过来,屋后龙脉要蜿蜒起伏不僵直。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水学与建筑学和环境学都是分不开的,是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利用环境改造人生,从而使人们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也就是说,人可以改造环境,但是,环境也可以改变人生。城市住宅风水的选择和农村住宅风水的选择一样,从大的方面讲,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环境,就是住宅的周围环境,包括住宅小区周围的山区、河流、道路等。(二)是中环境,是指小区内部的环境,包括小区的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的布局、绿化以及山水景观的布置对小区的影响等。(三)小环境,主要是指住宅的内部结构,包括房型、门、主、灶的位置等等。具体的讲,就是在龙、穴、砂、水这四个方面对住宅风水的影响如何。

环境选择主要有四大要素,即龙、砂、穴、水,其中“龙”是最重要的,没有它则“砂、穴”无从谈起,其次是“水”。 然而,如今我们居住的城市中,大多没有“真山(龙)真水”,那么城市住宅的“龙”与“水”该如何论呢?我们应怎样依次进行风水选择呢? 风水学讲究“曲则有情”,城市住宅则畏忌街道直冲;六爻算命风水学讲“山环水抱”,城市住宅则畏忌风口安居和街道反弓;风水学讲究“山谷勿居”,城市住宅则畏忌“天斩煞”(如两幢高大建筑之间的一条狭窄空隙);风水学讲究“蜿蜒起伏”,城市住宅则畏忌笔直僵硬(如高大烟囱等),如此等等,依此类推。

选吉宅,首先要选择周围环境,以大山、江河来脉气势看吉凶。一般情况下,周围临险山恶水者,大环境不吉。 而周围山势绵延环抱,水流曲绕有情,风景宜爽,多是吉祥之地。

城市中,还要看周围楼群组合是否有压迫感,如果周围有特别高大的楼房紧靠着,或者前后或者左右有高大楼房挤压着你所住的楼房,是很不吉的。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阻断生活出路,心情压抑,横生阴暗情绪,久而久之,身体健康将大受影响。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