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

听听那冷雨赏析精选(九篇)

听听那冷雨赏析

第1篇: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

窗外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雨中的一切刹那间朦胧一片。听着窗外的雨声,我们心潮起伏;看着窗外雨的世界,我们浮想联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作家笔下的雨的世界吧!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的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暗,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暗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第2篇: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

我找来了大学时期整理的关于余光中先生的资料,制成了精美的课件,然后又把把文章读了五遍。我深深地陶醉在音韵优美的文字中,听余老先生吟哦在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看他穿行于厦门、台北和丹佛,品他无论家在何处、身处何时都伴随着他的浓浓故乡情。越想越觉得美,从导语设计到课堂要用的每一句话我都写的极为唯美。

上课时,从导入新课到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我一直都是兴致勃勃的,学生听得还算是津津有味,前十分钟在我的“掌控”下进行很顺利,接着让他们读文本。文本很长,4000多字,可能是刚才的讲解让学生保持兴奋的状态,学生开始也读得也很起劲,可是到后半部分声音越来越小,我不断地提醒学生大声朗读,可是过了五分钟又没有声音了。当我让他们再读第二遍的时候,有些学生显出了不耐烦的神情,竟然还有学生对我说“老师,别再读了,读不下去了,你给我们讲吧……”我当时就蒙了:这么好的文章为什么学生感觉不到呢?我讲?……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呀?

很郁闷地上完了这堂课,回到办公室,失落、焦灼……莫名的情绪让我哭了……

不能再让这样的失败出现第二次,我冷静下来 ,以一个旁观者审视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经过一番迷惘,一番挣扎,我明白了:

首先是在课堂“掌控”上的失误。在上岗前进行培训时我就知道,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但我认为,只要上课让学生动起来,就算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主体了。直到这堂课,我才发现我所谓的“学生做主体”还是一句空话,实际上还是我在按照自己的意志“掌控”课堂,“掌控”着学生,而不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课堂程序。

除此之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文本解读角度的偏差。再有营养的食品如果制成药丸,没有进食的乐趣和享受,那也件憾事。我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如何让他们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品味作者蕴含在其中的美感和感情。

我的心一下子亮堂起来:面对文本,教师的角色不止一种。要让学生通过阅读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老师必须要学会以不同的角色对文本进行解读、挖掘,这样才会最大程度上利用文本,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面对文本,首先教师应该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陌生化感知文本。不去提前看参考书或有关教学资料,只是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接触文本,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会出现哪些障碍呢?我请一位化学老师读这篇文章。她18分钟读完文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文本中字里行间的思乡之情、孤独之感、凄清之意、伤感之怀,对文章的一些表现手法也有所理解,但她还是存有许多阅读方法上的问题,如文本比较长,景物描写又比较多,他没有细品语言的美以及细腻的感情,只是粗略地根据“凄凉、凄清”等词语来大体地把握作者的感受;再者,文本中重叠的词语很多,如“细细琐琐屑屑”“咀咀嚼嚼”“忐忐忑忑忐忑忑”“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她觉得很罗嗦,还有,作者引用了大量的人物、诗词和典故,它们都有什么作用?我赶忙把它们一一记下来。

第二,要考虑到教师最终解读文本的对象――学生――也是文本解读的主体。因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解读文本。所以必须顾及学生的解读能力、认知心理学习习惯等因素,以学生的角色走进文本,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解读,这样才能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障碍、面临的难题,对之进行分析,理出解决的途径,以便在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有效的帮助,使他们更好的从中获得感悟、陶冶性情、提升素养。

作者为什么要写到日式的古屋?台北的房子不应该是中式的么?为什么要写雨夜送女友回家,二人共撑一把伞的情节?“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是什么意思?“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怎样理解?…………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对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有了新的想法。

最终我要回归到教师的角色。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心理发展,从学生最基本的阅读需求出发,从最正常的阅读过程出发,摒弃哗众取宠之心,才能以正常的教学心态淡定地走入学生的视野,以正常的教学姿态引领学生徜徉于文本之中。

有了上节课的“铺垫”以及今天两位读者的阅读体验,我迅速整理下节课的教学思路。我设计了四个学习活动,“我的精彩一展” “我的疑义与君议”“我的赏析请你评 ”“我山之石映余老之玉”。

鉴于本文比较长,学生不愿意读,那就引导他们读。我将文本分成几部分,在“我的精彩一展”活动中,让他们用诗化的语言以小标题的形式给这几部分命题,让另一位同学评所命之题是否恰当。学生兴趣很浓,纷纷给每部分取上很美的名字,如“雨中漫步,思接故土”“凝神静听,雨含百味”“古韵不再,乡思永存”,他们对文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阅读,理清了文章中的人生足迹(大陆―香港―台湾―美国―台湾)、作者的思路(现代―古代、现实―历史)、情感路线(少年―中年―白发,乡情、亲情、友情、爱情)。

有如此深入的解读作为基础,学生们在“我的疑义与君相议”环节更加积极,他们将自己的疑问说出来,互相答疑。像有的学生问:这篇文章是在写雨,写自己想“家”,那为什么写“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纸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中国山水和雨有关还说得过去,米氏父子和雨有什么关系?不久就有学生答: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米氏父子”着手,他们的山水画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之一,在这里他们指代着中国的古典文化,而“中国的山水”则是中国大陆故土的浓缩,这句话的含义就是中国的山水造就了中国的文化,中国山水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要看真正的山水,要懂真正的中国文化,就必须回到祖国去寻根,它表达了文化寻根之情和对祖国积累许久的皈依之情。……

你来我往中,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课堂气氛也越来越好,于是顺其自然地就到了“我的赏析请你评”的环节。我对学生们说:“听了大家的解读,我更喜欢这篇文章。”我声情并茂地读了文本中“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然后展示“我的赏析”――

这里的“湿”本来是诉诸触觉的,布谷的啼声是诉诸听觉的,但作者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别出心裁地写雨湿了布谷的啼声。这种转位通感的妙用,深曲传情,可谓通感技法的奇创之笔,写出了奇异之趣,别开新境,曲尽其致地表现了作者在雨中回忆江南、思念家乡却又不得归乡的内心缠绵悱恻的感受。

我请他们“评”我的这段文字,没有想到大家不是盲目的恭维,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个学生对我的这段话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说“老师,我个人认为赏析余老先生的这段话不能忽略‘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作者就是抓住音乐的特点来描写下文景致的。”“太好了”我忘形的喊了起来。

学生们听得很入神,我让他们也展示自己阅读体验,然后交流,大家很认真地思考、写作。五分钟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他们对语句的品味很精彩,如有位同学这样写:“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淡灰色的瓦仿佛是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台北的上空翩翩然地舞动,盘旋,却最终离去,只翩跹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没有了瓦,雨天中便失去了最低沉的乐器,雨季也便没有了音韵。巧妙生动的比喻营造了美丽哀伤的氛围,形象地写出了台湾古屋渐渐消失的情景,蕴含着作者对无法再听到韵味十足的雨声,更对古典文化意境不在的深深的惋惜之情。

对文本中的“雨”这个意象的赏析很到位,有同学这样写:

在余老先生的笔下,雨是有鲜活生命的,“雨是女性”,是“温柔的灰美人”,会用“纤纤玉手在屋顶抚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雨是有灵性的,可以唤醒植物的潜意识,地下的生命,甚至是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雨形成了台湾、中国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也成就了文本光声色味上的清奇之趣。雨是文章的主体,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是台湾和大陆一起跳动的脉搏,是历史与现实共同飘洒的诗意。理解了作者对雨的感受,也就理解了这篇文章的感情主旨。这可真是借助轻灵美丽的载体,表达真挚的赤子之情。

…… ……

离下课还有五分钟,学生们还意犹未尽,于是让学生用“我山之石映余老之玉”进一步解读文本,学生有的用诗词,有的用余老先生的《乡愁》,有的用歌词再一次将文本的情感解读推向了高潮。

第3篇: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

【关键词】诗歌鉴赏教学 “四读法” 同构共生 诗化课堂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首先要点燃学生朗读的欲望,探讨有效朗读的策略,把学生带到五彩斑斓的语言世界。采用音读、意读、情读、美读“四读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音读

音读朗读是指达到了读音无误、字正腔圆、节奏准确清晰等要求的朗读,属于朗读水平的最低层次。它要求使用普通话,每个字的字音必须清晰准确,不能读错一字,增减一字。如《雨霖铃》中有几个多音字,需要我们注意。“切”在“凄切”一词中应读去声;“留恋处”和“今宵酒醒何处”中两个“处”字分别取“当口儿”、“地方”之义,均应读去声;“兰舟催发”中“发”是出发的意思,应读阴平;“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那”是个疑问代词,应读上声。除此之外,“骤(zhòu)”、“噎(yē)”、“霭(aǐ)”等几个字的读音也容易出错,要特别注意。

二、意读

意读朗读是指自然流畅、语意传达准确完整的朗读,是朗读的基本能力层次。朗读时要做到停顿科学,重音、拖音合理。最起码,不能把词句读破、读乱。只有该停的停、该断的断,语意才会准确完整。如《雨霖铃》在节奏上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y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nǎ)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三、情读

情读是在表层朗读和节律朗读基础上增加了超常韵律特征而形成的一种能表情达意的语音链。它的形成过程也是认知结构改造或重建的过程。这里的“情”指的是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情和读者对文章领悟后散发出的情,要用自己的声音来诠释自己的理解,学生能达到从领悟文本获得主观体验,到因声求气、声情合一的朗读表达,最后完成生理激活而传递感情信息,使读者、听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实验证明,情读是一个多层次、多成分的复合认知发展过程。它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还能使读者和听者在认知世界的同时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有助于提高语音合成与识别的感情度。如《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情读时就要把握词作整个画面凄清的气氛,其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情之绵邈所蕴含的情和读者对文章领悟后散发出的情,要用自己的声音来诠释。

四、美读

美读是指以审美的眼光、审美的心理来观照作者、诗歌和自我,它是朗读层次要求的最高境界。实践证明:美读能让学生悟境、悟意、悟情、悟法,使文中景活现、事活化、人活脱。它是语文课堂中灵动鲜活的生命之音。在美读中徜徉,在美读中浸润,在美读中含英咀华,是我们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教师倾情追寻的精彩。美读的要义在于通过对作品音声节奏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如《雨霖铃》中美读:

(1)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学生以组为单位,选用精彩的方式,比如:中国古代诗词往往诗画相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可配画,画可配诗。该句兼有诗情和画意,请试为之配画。只要能体现主要大意即可,也可以采用演唱、描述、双簧等形式进行赏析。

(2)选取诗歌在语言上你认为最好的句子赏析,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①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②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里――“酒醒”之后。(学生例举酒与愁的诗句)

这样的美读,我们感受到的已经不是语言本身的再现和重构,我们分明清晰地听到了历史和文化的血脉在学生的声音中搏动。

实践证明:采用音读、意读、情读、美读“四读法”,学生不仅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更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真正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占有、体验语文材料言为心声。

第4篇: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意境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先秦的诗经楚辞,魏晋的乐府古诗以及唐诗颂词元曲,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引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培养他们具有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对提高文化素养、陶冶精神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是很有益处的。

古诗词鉴赏具有文学鉴赏的基本特点,同时,由于诗的本质所决定又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而言,诗歌鉴赏主要有三个基本环节,即:反复诵读, 品出诗味;体会意境, 把握情感;品析语言, 领悟旨趣.。

一、反复颂读,品出诗味

读是理解诗歌的最直接的方式。诗的情感、诗的语境、诗的意想无一不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种形式。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使静止的诗歌行动起来,变成听得见、看得到的形象画面,将我们更快更深入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把诵读放在首位。

在课堂上,可通过单人读、双人读、分组读、角色读、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达到熟读成诵。诗歌与音乐又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不妨把音乐引进来,给诗歌配一段音乐朗诵,把学生带入诗人的感情世界,与诗人同悲同喜,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之中。可以让学生伴乐诵读,也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魅力,让学生把自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变成美丽的画面,透过画面领悟到诗人寄托的感情。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融视听于一体,增强学生的感受来理解诗歌的内涵。

诗歌的节奏感较强,这些节奏往往是诗人心境的体现。明快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轻松的心情;急促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昂扬的情绪;低沉的节奏,则大都表现为悲观的情调。例如杜甫的《春望》描写的是安史之乱后长安城荒芜、残破的景象,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内心的伤感与悲痛在朗读时就应该读出来。再如李白的《行路难》,诗歌叙述的是诗人离开京城时,对朝廷黑暗、仕途艰难的抑郁不平的激愤之情,也反映了诗人不屈不挠的追求与探索精神。诗歌的感情起伏跌宕,大开大合,时而苦闷低沉,时而激昂奋进。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就要突出感情的变化,让学生在这种变化中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感之与外,受之与内”。诗歌以其细腻含蓄的情感见长,这更需要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感情去体验、去品味。这种感受是非常精细、微妙的。因此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品味、去感受、去咀嚼,反复诵读,读出诗味来。

二、体会意境,把握情感

意境是诗的艺术境界,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所描绘的画面和塑造的形象的统一体。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其“境”是诗人主观情感体验的景物;其“意”是经过物象化处理的情思,即将抽象的情思表现为具体的景观。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创造了什么意境,是如何创造的,进而深入地体味意境,再现意境。诗歌意境的分析,要求教师把原诗意境和再造意境,以饱满的感情,用准确而又有启发性的语言讲给学生,使他们在感受和熏陶中唤起大脑的形象思维,在他们的心中就会出现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在体会意境中,学生就能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由于“意境”是一个“可意会而难言传”的艺术世界,因此,启发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一般而言,诗的意境是“实”的形象与“虚”的想象的总和。在这个过程中,启发、调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天净沙·秋思》虽短短几行,留给读者的想象却无穷无尽。

“藤枝是那么干枯,树干是那么苍老,停在枯枝上的乌鸦是那么昏暗,在这个肃杀凄凉的世界中,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依稀的人家,突然闯入了眼帘,这怎能不勾起游子对家乡温馨生活的怀念。然而,寂寞荒凉的古道、寒冷透骨的西风、疲惫不堪且瘦弱无助的老马将把游子载向何方?此时天色已晚,太阳徐徐落下,这夜晚的来临好似人生之秋的无奈。当年离家时壮志满怀,今天归家时寂寞冷清,人生得意与失意又该怎样去衡量,这古道是归途,还是漂泊的继续?这一切如何不令人伤心断肠!”当我们在这“实”的形象(漂泊的游子)中展开想象与联想时,诗的意境便纷呈叠出,诗人在诗中寄予的情感也就显现出来。

三、品析语言,领悟旨趣

古诗高度概括,言简意丰,用极少的文字来表达非常的内容。古人十分注重练字,往往一词一句,就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表现出思想内容。“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古人在诗歌写作中对语言千锤百炼的功夫,因一字而尽传精神。在鉴赏时要特别注意在语言上的品析,进而领悟诗歌的旨趣。

品析语言即认真地咀嚼把握诗中的关键字眼,领略其中的精妙之处。把学生引入诗歌表达的艺术境界中去,和诗人的情感共鸣。抓住“诗眼”即能纵观全篇,对诗的言外意、话外音、景外情有深入的领会。比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它们的妙处早已为人们所称道。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里的“知”、“乃”、“潜”、“润”、“细”几个字,诗人不仅赋予了春雨以人的情感,表现出它了解人们的意愿,适时而降,而且从听觉上描绘了春雨的形与神,深含着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又比如赵师秀的《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句中一个“敲”字,这是一个细节性描写,想象一下那一个不停“敲”击棋子的动作细节,与前面“闲”字联系品味,就能感受出客人久久不至时焦躁不安的情绪。在品析语言时,要善于抓住诗眼,从而领悟诗歌的旨趣。

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整个中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诗歌的特质决定了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度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要顺利地承担这一重任,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美学修养和较宽的知识积累,同时,要善于寻找恰当的教学方法。上述的三个环节是最基本的,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当然,诗歌的鉴赏方法多种多样,远不止这些,更好的方法有待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积累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吴咏芳,余建华.初中语文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策略与研究[J]. 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6).

[3]张雨仁.“涵泳法”和“比较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2003(15).

第5篇: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

1、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艰辛。真实的长跑需要身体的良好状态,而人生的长跑则需要心灵的坚韧不屈。毕竟,人生的跑道不会是铺满玫瑰的花径,而是充满艰(难险)阻的沙土之道。我们要忍受脚板的疼痛,呼吸的困难,外界的纷扰,还有心灵里,那隐隐约约的放弃之念。

赏析:太多的艰辛,让无数人失去了心中的渴望和方向,人生变成了安适的散步。而那些坚韧不屈的灵魂,则继续在生命旅途奔跑着。

2、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他们不畏风霜,不畏冷雨。还记得黑色羚羊鲁尔鲁道夫吗?有谁能想象,一个曾经身患小儿麻痹症、连走路都很艰难的小女孩,如今却站在辉煌的奥运颁奖台上享受王者的荣光?然而她的确做到了,她用一次次的跌倒与一次次的努力,艰辛地铺下了自己走向成功的路。这路上的障碍与荆棘,也许多到无法想象。可是,充满着意气的她,何曾有过丝毫的退却?意气成就了她,也向世人宣告,坚韧的生命是如此伟大。

3、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人生几多风雨,几多阴霾,他人只见乌云蔽日,他们却总能拨开云雾看见明媚的阳光。我不禁想起了林肯,八次竞选八次失败,两次经商两次失败,其间还精神崩溃过一次。似乎生命的前几十年,他一直在失败中度过。然而充满意气的人,面对命运的玩笑,始终不会放弃心中坚守的信念,于是最后一次,他成功了。

赏析:一个分裂的国家在他的手中合二为一,美国的经济再次起飞。坚定信念,厚积薄发,方能九天揽月,深海寻珠。林肯的意气给了他一颗坚定乐观的心,于是他的名字被载入史册,千古传诵。

4、当然,我们要走好人生的路,还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但并不是每个人的意见我们都要吸纳,而要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才能使自己找到前进的捷径,不致于浪费青春。但无论怎样,向我们提出意见的大都是出于好心。我们应当虚心接受,然后再经过自己的大脑,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明智的选择。

赏析:正所谓一个好的君主,他一定能做到虚心听取诤言,不怕丢面子,明白“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的道理。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做一代明君,流芳百世。不只是君主,人人都应如此,才不枉自己活了这么多年,才不会觉得人生了无生趣,才对得起上天赋予自己的生命。

5、当远处的地平线最终屈服于你我不懈的步伐时,当遥远的彼岸最终踩在你我的脚下时,我们体验到的,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最透彻的满足。不要太多的言语,不要在意彼岸的伟大抑或平凡,只要静静去享受,这惟一属于自己的奔跑人生。

赏析:即使我们最终到不了自己的理想之境,别着急,终究会有一个人,顺着走过的路,奔向远方。

6、经历过最初似乎无止境的艰辛,我们挺了过来,身体已经适应了奔跑的感受,心灵不再有激烈的困惑远方的目的地一点点在接近,而人也有了一种属于奔跑的快感,这是体验人生点滴过程的快感。不再理会外界的纷扰,我们只专注于自己的每一点进步,每一刻成长,轻盈的风成了我们最好的伴侣。 赏析:想想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奔跑者吧:司马迁、李白、凡高、尼来、格瓦拉……外界的一切早已不能羁绊他们的脚步,他们沉浸在内心的美妙体验,在人生旅途中划出了一条美丽的轨迹。

7、距离产生美,有距离才有诗人。

赏析: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发展放松了人类最后一根敏锐的神经,也会蜕化人类那双曾经很美丽的想象的翅膀,高悬了几千年的那轮明月会在诗中陨落,最后只剩下世俗在繁华中汩汩流淌。

8、泪水和欢笑丰富了她的平淡人生,在父亲的鼓励下,她爬上了长城,爬上了泰山,登上了岳阳楼,登上了观海台,在挂着泪的笑涡中,他学会了要有山一样雄伟的腰板,海一样广阔的胸怀,每一次流泪,她都依偎在家人身边,这里是最宁静的避风港;每一次欢笑,她都分享给全家。

赏析:这里是心灵深处最美好的香格里拉!

9、清醒的我们应当狠狠地揪下这一团团粘人的家伙,甩掉身上的包袱,带着轻松纯净的心快活起跑。原来,抛开世俗的欲念是能使自己的目光更加专注、让我们直奔成功的,那种对前方成功的渴望,不是世俗中宣扬的急功近利,而是有的放矢;原来,丢弃世俗的观念是能让自己的脚步更加轻快的,那种奔跑中的自在惬意,不是世俗中叫嚣的随波逐流、自我放逐,而是欲擒故纵的机智……

赏析:甩开世俗,轻松起跑,你将获得无穷的加速度,在起跑线上更快的升腾至蔚蓝的天空,尽览更加高远壮阔的景致!

10、人在世俗的世界中行走着,在慢慢流逝的时间里静静等待着成年那一刻的全速奔跑。可漫长的等待过后却发现,形形色色的欲望与世俗观念像橡皮泥一样粘在身上,越积越重,最后竟无限膨胀,束缚了我们的双腿,减缓了我们的步伐。

赏析:我们不能轻松上路,也不能全速奔跑。它们甚至遮蔽住我们的双眼,遮掩住我们纯真的心,让我们的脚步开始凌乱,旋转在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里……

11、人总要有执着处,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这个世界空间是有限的,这样考虑的多了,那样考虑的就会少了;善念多了,恶念少了;信念多了,消磨少了;追求多了,无聊少了。这里面似乎有种奇妙的平衡。

赏析:想让自己不受尘嚣扰攘,很好办,只要让自己的脑袋为另一种更吸引人的东西充满就行了。而一旦人被充实了,就像塑料袋内充满了水一样,怎么打也打不出痕迹来。于是,人的精神也就变得异常强韧。

12、世人谁都会有疑惑。屈原疑惑为什么自己的忠心只有在滔滔江水中实现;岳飞疑惑为什么自己的精忠报国只有在“莫须有”的罪名中落幕;孙中山疑惑为什么自己的“三民主义”只有在口号中闪光。

赏析:他们都有疑惑,却都落了个同样的结果失败。因为他们没有只有疑问,而没有去认知事物的本质。哥白尼有了疑惑就去问,否认了“地球中心说”,证明了“太阳中心说”,赢得了文化巨人的称号。这就是问和认知的重要性。

13、水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在茂密的林间左冲右突,横冲直撞,肆无忌惮地延续跑的轨迹。水的心中只有朝理想奔腾的理念,它毫不顾及天空的脸色,山的表情,甚至连树枝友好的招呼都懒于理睬。自恃美艳的花瓣悄然飘落水的胸膛,却缠绕不住水前进的方向,反而自己陷入空前的迷乱。

赏析:阳光尖锐而强烈地直刺水的脊梁,然而水清澈得无隙可击,它丝毫不在乎这遍野的燥热,它藐视鸣蝉耐不住寂寞的俗套语言,忘情地奔跑,直至抵达悬崖边。

14、我们知道:没有人知道我们心中的曲折。然而,我们早已习惯去适应别人的需要,让自己人生的阳光通过别人的反射而获得。真理无人能推翻,因为它早与人们的认知心理息息相关。在疑惑的牵绊下,一切都有了约定俗成的定论。

赏析:地广人多的中国为什么至今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与此多多少少有点关系。不能否认悠久的历史风情早已浇铸了一种顺从的心理,也不能否认这种顺从价值。但铁的原则有怎能让顺从去牵绊呢?

15、我是那样讨厌毫发毕现的近距离,近在咫尺的梦想毫不浪漫。当在酷暑里挥汗如雨时,梦幻中的象牙塔是我唯一的支点。我想象它的宏伟若天堂。尽管每一个人都会有很现实的一面,然而现实的一切只能茁壮一个人的躯体。我坚信,在那遥远之外,一定有存放我那颗流浪心灵的天堂。

赏析:在这非常物化的世界里,我独自守望着无可企及构筑的理想神圣。月明星稀的天穹下,它的模样清晰地映现在远方。夜阑人静时,它又是那样晶莹透亮,出现在我的梦乡。我喜欢有些失真的美,就像古人月亮,它是我的天堂,我独自守望。

16、欣喜产生于一瞬间,坐在摇篮车里,望着呢喃的燕子,于是爷爷教她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

赏析:哦,宋词是会飞的;叭在窗前大圆桌上,指着映红的荷花,于是爷爷摇头晃脑地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哦,古乐府是有颜色的,还散发着淡淡香味儿;在黑暗的雨夜,伴着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和妈妈的体温,她乘着梦儿穿过尼罗河,越过丹麦海峡,与白胡子的安徒生爷爷做游戏;在明媚的春风里,坐着如碧丝的草上,躺在滴绿枝的秦桑下,听着爷爷讲的三国故事,她很想骑骑赤兔马,见一见威风八面的关云长。这些点点滴滴的欣喜让她对以后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她拥有了不尽的知识。

17、要想让灵魂无纷忧,最好的办法是用美德去占据它,美德既然充盈人心,邪念又从何隙而入呢?人总想让自己强韧,不想让自己受外物的侵扰太深,正因为如果,人们都挺佩服那些不为外物所动的人。

赏析:古希腊把他们的太阳神置于蓝色的山项,“俯瞰众生扰攘,眉宇间常作香甜梦,不露一丝被扰动的神色”。

18、在“跑”中,我们感受春暖花香。我们是胜利的,谁说拿了奖牌才是胜者?那岂不误解了运动的含义,侮辱了生命的真正价值?我们一路奔跑,一路感悟,也一路收获。老师的教侮,亲人的感动,让我们不断成长。我们在跑,在义无反顾地向前冲。

赏析:即使我们来自不同处,走向不同处,但在这“跑”中,我们是一体的,是为了一个意义而存在的,我们一起笑过闹过,哭过吵过,但风风雨雨过后,留给我们的必然是最美的春天,最灿烂的笑脸。

19、仅仅善于问,做“知道分子”还不够,还应该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在听中思考,在听中辨别,在听中谋划,在听中确定行动。浮躁的生活已使我们在众声喧哗中有时难以辨别真伪,难以获得来自社会实践的真理,难以掌握来自生命丛林的召唤和灵魂深处的吁请。

赏析:一个人若能听到风舞的华丽旋律,()鸟语的生命歌吟,花丛的蓬勃生机,我想,他的心宇是广阔而纯净的。手举一串问号,叩问生活、追问良知,侧耳倾听,胸中就自有千山万壑,脚下一路通途,一路高歌。

第6篇: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

平时做古典诗歌鉴赏题时,经常见到这样一类问题:(一)你认为这首诗写景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二)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三)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春色的;(四)试从“静”“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等等。以上问题问法不同,但都是要求对诗歌写景特色做赏析,可从以下角度鉴赏诗歌的写景特色:

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赏析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的角度去描写景物。在鉴赏诗歌时,读出这些角度,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一)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

如,周德清的《〔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这首散曲一句一景:一二句写万里长江宛如平铺着的一条白色绸带,淮山点点愈加青翠,是远景;三四句写几片江帆疾飞如箭,千尺山泉直泻如电,是近景。接下来由地面到天空:由前四句关于长江、淮山、江帆、山泉等地面景物的描写转到后三句的晚云、新月、塞鸿等天空景物的描写。

(二)色彩角度。

诗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的角度分析写景特色。

如,王维的《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

(三)感觉角度。

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

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第一句感到“衾枕冷”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写出雪夜的宁静。

二、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人写景时,除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最常见的,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这些手法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如,元代倪瓒的小令《小桃红 秋江》:“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雪晴天,绿红蓼参差见。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这首小令,头两句写出江面水影浩白如绢,属静景描写,最后三句“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则显出动景,首尾动静呼应,和谐统一。这首小令描绘了意境幽远的秋水景色,读来如同欣赏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卷。

三、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写景诗句中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的感情,也能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

第7篇: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

中国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甘肃省民俗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

面对一件得手的观赏石,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问:这像个什么?然后根据对这方石头的解读来进行命名。更有灵感来临者,为其配诗写文章什么的,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甚至是赏石艺术和赏石活动中必须的步骤。

但是,有时会出现赵德奇先生在《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中所说的“当下观赏石的鉴赏鉴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主题的挖掘牵强而过度,形式的研究缺乏而不够,以为一方石头写篇美文再套个主题便可名播天下”的事情。笔者曾遇到过这样的事,一位先生得到了一块石头,拿来让我们看,大家没看出什么特别之处。真有点对不住这位朋友,我现在只记得这事,石头具体什么样我一点印象都没有了。这位仁兄还真不一般,回去花了几个月时间,写了洋洋洒洒三万多字的赏析文章,像一本书。这真让人佩服,一般人是下不了这功夫的。但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石头本身引不起观众的兴趣,文章也就不会有人去读了。

好的石头就是一个载体,它承载着赏石人的情感、修养、情趣、喜好。从这个意义上说,玩石人在赏石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交流,以增强文学素养。

的确,这位先生做到了,写这三万多字他肯定看了许多书,查了很多资料,我相信他也掌握或者了解了不少知识,但就对这块石头而言,文章意义不大。

艺术需要创新,这是许多艺术家们毕生追求的境界。记得1991年参加第三届全国根艺展时,有幸聆听刘开渠先生讲话。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老先生关于艺术创新的几句话,大意是:我看你们创作的寿星都是大脑袋,我现在也算高寿了,我的脑袋也不大呀。你们见过大脑袋的长寿老人吗?为什么不能创造出不一样的寿星形象来。老人的意思我明白,但真要这么做很难,因为别人不认可。

两手捧于胸前的是孔子,斜坐着的是陶渊明,如果身边有酒坛那一定就是李白了。尽管孔圣人也会坐下来,陶渊明也是要喝酒的,但传统文化已经让很多东西约定成俗,一旦改变,别人是不认可的。人们只承认他熟悉和认识的东西,一件石头上的形象像济公,人们会说像或有点像,如果你说像你家门前修自行车的老头,尽管十二分像,因为别人不认识,所以会说你在胡说八道。

还有一种情况是把似是而非的东西指给你说,这是什么什么。你一旦表示不认可,他会说:齐白石先生说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但白石先生还说了“不似为欺世”,他可能就不知道了。石友将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为“有个棒棒就是人,有个圆点就是佛。”想安顿个主题卖个好价可以理解,但这种指鹿为马的欺世之事还是越少越好。

我们一直在讲,一个好石头应该有韵味、有意境,得经得起反复品味。但被称为经典的几方观赏石,如“小鸡出壳”、“岁月”、“人之初”等都是非常直观的、具象的,并且简单。这真应了那句老话:“大道至简”。这并不是说这几件石头没有意境和韵味,而是说好的东西并不复杂,往往是很简单的。

在自然界,每一块石头都是不一样的,唯一的。在观赏石中,似是而非的、朦朦胧胧的、形似的相对要多,而肖似的、具象的是非常难得的,少之又少,因而也就珍贵。

在赏石实践活动中越是具象的越被人们所认可,被人们所赞同。

我们往往过分追求韵味、意境,把许多本来简单的事情弄得非常复杂,把简单的话说的让人听不懂了。

那么,追求韵味、意境错了吗?没问题,这些东西当然是需要的,只不过是曲高和寡罢了。在现实中,有一些观赏石只被一部分人所喜爱,甚至只是有几个人所喜爱。

赏石实践是个多元化的活动,每个人都会有他的喜好和偏爱,我们不能强求统一、一致。但还是那句话,大家都认为是好的,那一定是不错的。如果你不喜欢,是你有着与众不同的眼光,不意味着别人错了。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朋友拿出一块石头,问你:“你给看看,这石头怎么看呀?”

“那你为什么要它的呀?”

“我就是看着喜欢,所以买了它。”

OK,我们喜欢一块石头,最初就是因为喜欢,看着舒服,不一定都非要找一个主题。天上云卷云舒,高山清泉泻瀑,山谷风鸣松涛,河流浪涛急流,春天潇潇的雨,夏天炎炎的热,秋天飕飕的风,冬天冷冷的雪有主题吗?没有!但千百年来,一直是文学创作的内容之一。

第8篇: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

关键词: 高中作文教学 古今优秀诗词 借鉴运用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苦于没有范文可供引路、借鉴。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另辟蹊径,借鉴一些优秀诗词的写作手法,来充实、辅助我们的作文教学。诗歌、散文虽属不同的文学体裁,但它们具有相同的文学属性,在整体构思、表情达意、艺术手法、语言表达上是相通的。通过鉴赏古今优秀诗词,学生学习作文的方法和技巧,既可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又可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和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一、赏诗词,学构思

精巧的构思可以使作文提纲挈领、主旨凸显,让人拍案叫绝。诗词作为反映社会生活最集中的文学样式,尤其讲求构思。许多诗词构思新颖巧妙,方寸乾坤,咫尺兴波。比如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听雨》,以“听雨”为线索,以蒙太奇手法先后展现了在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年、壮年、老年听雨的不同场景和感受,高度概括了作者一生的经历和对人生的况味,层次清楚,脉络分明。

通过鉴赏这首词,学生学习这种以典型意境一以贯之,以画面反映生存状态的构思方法。从实际应用上讲,运用这种构思方法既可以纵向深入写,又可以横向比较写;既可以写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感受和认识从而反映认知的变化,又可以写不同年龄、性格、阅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来反映不同的人的认识差异。

在诗词中,像这样可供借鉴的构思方法还很多。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运用的悬念、铺垫;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和最后一句所形成的“反跌”,等等。

二、赏诗词,学手法

许多诗词正是由于写作手法运用恰当、高妙,更好地突出了主题,抒发了强烈的情感。如欧阳修(一说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此词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鲜明对比的运用。那种物是人非的怅惘,情人难觅的伤感,那种清婉和缠绵,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再比如唐代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通篇运用侧面描写。柳永的《雨霖铃》上阕写别时情景,下阕写别后想象,虚实相映,倍增离别之哀。

所有这些能在古诗词中见到的写作手法,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自觉运用。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强化指导学生对写作手法的运用,多让学生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我想说什么,怎样说表达效果就更突出了,在这里我可以运用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其意图和作用如何,等等。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写作过程体验得更加深刻,写作状态就会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就能获得更多更大的写作自由。

三、赏诗词,学写景

中国古典诗词“贵含蓄,忌直露”。在抒情表意上常常借助于客观物象。景物则是诗人抒感最多的媒介。他们或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高妙的写景技巧。

还以蒋捷的《听雨》为例: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词人选取了宽阔的江面、低垂的阴云、萧瑟的秋风、失群的雁鸣和漂泊的客舟来作为听雨的背景,渲染了衰飒凄冷的氛围,烘托了词人颠沛流离的奔波之苦和内心的无限凄楚。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词人的这种因景寄情、设境传情的方法。这几句词虽无一悲字,但无字不悲。在设计作文训练时,可以让学生自由选定情感靶向,然后训练学生为传达这种情感,练习选取与情感相应的典型物象组合成为意境,同时注意训练学生用词的精确、生动和传神,做到抒情达意“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四、赏诗词,学语言

诗词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形象化。形象化的语言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让篇幅相对短小、语言高度凝练的诗歌产生“象外之象,韵外之致”,让人获得艺术上的美感。尤其是一些抽象化的事理,如果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就具有了诗情画意。比如的《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

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

写猿向人的进化,从此成为万物之灵长,用了“人猿相揖别” 这一画面来具象地描写。把人类诞生惊心动魄的一刻,想象为人和猿拱手作揖道别,即形象生动,引人遐想,又充满谐趣,妙趣横生。

第9篇: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

首先,要欣赏即景(事)感怀诗的“景”(事)与“怀”结合得是否巧妙自然。如《泊秦淮》,此时此景此事,商女吟唱的此曲,无不自然触发起诗人对晚唐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这一现实情景的深沉的兴亡之感,此诗“景”“事”“怀”融合可谓巧妙自然。

其次,要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真挚感人。如崔护《题都城南庄》,整首诗用“人面”、“桃花”作为贯穿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情景,所以回忆便特别充满真情,因此才有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而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回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情景的怅惘,于是便产生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真挚感怀。那最动人的一幕,将激起读者对前后情景多少美好的想象啊!

其三,我们还要细加鉴赏诗人“写景”“抒怀”的艺术技巧。如杜甫《绝句两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一二句写了色彩丰富的四种景象,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映衬,其中一个“欲”字,运用拟人修辞方法,赋予花朵摇曳多姿的动感的特点。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三四句承上运用乐景写哀的手法,面对如画之景,不觉勾起漂泊伤感,最后一句流露出归心殷切的思乡之情。

【典型例题】

秋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1. 诗人因何而“黯然”?请作简要分析。

2. 有人评价颔联“十字咏尽秋日佳趣”。如何理解这样的评价?

3.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易错点】

第1题:①诗人面对秋天“黯然”的风物而引发出人生的伤感。②秋天是令人伤感的季节,加上诗人壮志难酬,因而“黯然”。③秋天唤起人内心的忧愁,想到自己年长体衰,一事无成,不免“黯然”。

第2题:①颔联通过秋风、酒旗、细雨和等意象,抓住了特征,表现了诗人内心无限伤感的情怀。②此联抓住风、旗、雨和花等,借景抒情,写出了诗人的伤秋情怀和对自己人生的悲叹,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

第3题:①因对现实不满而向往归隐园田的思想感情。②诗人借秋景寄托情怀,表达了壮志难酬、不满现实和归隐农田的情感。

【错因分析】

第1题:(1) 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想当然地认为“黯然”只因伤秋,完全不顾此类诗先景后情的规律,对后面的描写视若无睹,又不能“知人论诗”(欧阳修的政治家身份),是典型的“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做法。(2) 审题不细心,答题不全面,甚至空泛笼统。如错答①,“人生的伤感”具体指什么?要结合语境作具体分析。

第2题:(1) 审题不准确,不顾“咏尽”(要从写法这一角度分析用了何强化性的表现手法)和“佳趣”(很好的趣味性)的提示,又不认真研究几个意象的基调,尤其是对尾联不加推敲,导致理解与原诗内涵相去甚远。(2) 或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既无狭义语境(上下文)的分析,也无广义语境(知人论世)的研究,答案便难免不准确、不全面。(3) 不注意构建基本的答题模式,答案空泛如错答②。注意:从情景再现到点明手法再到分析作用,是答这类题型必要的几个步骤。

第3题:因前两题理解偏差较大,此题自然难以达到准确全面理解的要求。可见不从整体把握全诗的思路和内涵,往往会造成连锁性的错误。所以,诗词鉴赏离不开对具体语境的感悟和对背景知识的联想,而逐句把玩,理清思路,“披文入情”,“沿波讨源”,知人论世,显然是诗词鉴赏的基本功夫。

【正确答案】

第1题: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苍了,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国无补的苟且生活。所以由感秋而心生“黯然”情怀。

第2题: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盛开。不用一个动词,不着半点雕饰,以纯白描的手法,不仅写出了典型的季节风物,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喜爱之情。出语平淡而寄情深邃。

第3题:表达了诗人憎恨与世同流、苟且度日的生活,向往躬耕田亩、超然物外的田园生活的感情。

【例题解析】

此诗鉴赏的第1题要求分析诗人“黯然”的原因,其答案的来源显然是梳理诗歌描述的思路脉络,断章取义是答这类试题的大忌;第2题是就别人的评价谈自己的看法,“咏尽”、“佳趣”内涵的理解是答题准确全面与否的关键所在;第3题是典型的情感分析题,答这类题要特别注意:“向往”那样的生活往往是由于憎恶眼前的生活,所以答题时不可顾此失彼。

【矫正方案】

1. 要针对诗歌题材类型的特点来确定诗歌的内容与主旨。此处选读的《秋怀》作为即景感怀诗,阅读鉴赏时一定要紧扣“景”“事”的特点,理清景与情、事与感的关系,否则答题便难免或流于空泛,或指东说西。

2. 抓准即景感怀诗的常见手法分析其写作特色。如写景常用的手法有:常见空间角度有远近高低、上下内外等;还有动与静的问题,如动静结合或具体为化静为动、以动衬静等;虚与实的问题,如虚实相生的手法等;常见感官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幻觉等;常见景情关系除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景带情等,还有乐景乐情、哀景哀情、乐景哀情和哀景乐情等情况;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互文、设问和反问等;

3. 抓住即景感怀诗常见意象鉴赏其思想内容。本诗中就出现了西风、酒旗、细雨、以及鹿车、东田等,准确理解这些意象的特点和内涵显然有助于对诗歌思想内容的分析理解和鉴赏评价。

4. 规范答题,提高得分率。适当地总结答题规律、构建基本的答题模式是必要的,只是在具体解答时要灵活运用,切忌生搬硬套。

现 场 练 兵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 诗题曰“倦夜”,但全诗却有“夜”无“倦”,“倦”在本诗里指的是什么?和诗歌主旨有什么关系?

(2) 从诗歌的结构角度鉴赏本诗的表达技巧。

(3) 本诗的突出特点是融情于景,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一下。

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怀(其二)

孟郊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1) “冷露滴梦破”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2) “郊寒”是人们对孟郊诗歌特征的评价。请从内容上概括这首诗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寒”的特征的。

答案见官方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