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后羿射日作文范文

后羿射日作文精选(九篇)

后羿射日作文

第1篇:后羿射日作文范文

话说五千年前,有一位美丽非凡的女子,名曰嫦娥,吃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飞奔月亮;五千年过去了,就冰某人分析,嫦娥不一定是偷吃长身不老药或被逢蒙所逼而吃。至于是怎么回事,请听本人给您说这第一种,后羿射日回来后得到了西王母的一粒长生不老药和三万块钱,这几天嫦娥发现不太对劲,因为后羿晚上12:00点才回家,嫦娥决定用全球定位手机跟踪后羿,这一跟踪不得了啊,后羿有外遇了,气得嫦娥开着宝马,闯了五次红灯,回家后嫦娥一气之下吞入长生不老药,奔月啦!第二种,后羿射日后,就业困难,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当农民工,后来因射日关系被升入工头,他老带着农民工建设豆腐渣工程,嫦娥不同意,和后羿大吵一架,后羿情急之下打了嫦娥一巴掌,嫦娥哭着吞下不老药,奔月啦。

第三种,后羿射日回来,当了个总裁,老拖欠农民工工资,警察把后羿逮捕归案,把公司封了,嫦娥觉得太丢人了,就吃了不老药。第四种,后羿因十全十美当了个台湾的官,台湾素质高啊,一天天的没事干,后羿闲的跟陈水扁搞台独,嫦娥这回正立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为榜样哪,嫦娥教育后羿一国两制制度,后羿不服说一边一国,大战三百回合后,嫦娥因自愧不如毛泽东而奔月第五种,天上有十颗太阳那回,嫦娥晒得可以和非洲人相比了,缠着后羿射日了,皮肤还没恢复,其耗电使游客广告“你想肌肤如牛奶般白嫩吗,你想肌肤光滑吗,那就赶快买美美乳液,一洗就白,现在拿起电话吧,拨打1732001吧……”嫦娥一阵心动,拿起电话拨打1732001,买了一瓶,一洗,嫦娥变得更黑了,嫦娥觉得没脸见后羿了,就吃了长生不老药,奔向月球了嫦娥奔月的原因还有很多,还有什么原因,请听下回分解……啪!

莘县实验初中八年级 泡泡冰

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第2篇:后羿射日作文范文

嫦娥,后羿的原型都有两个

嫦娥的原型有两个。

一是帝喾(或者叫帝俊)的第四个妻子常仪(或者叫常羲),因古代“仪”、“羲”与“娥”同音,所以又叫常娥。据《山海经・大荒西经》、《世本》、《大戴礼记・帝系篇》、《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常仪来自东夷地区的陬訾氏部落,为帝喾(黄帝的曾孙,颛顼的侄子)生了一个女儿叫帝女,生了一个儿子叫少昊。《山海经》记载常仪“生月十有二”,大概是说她的娘家部落主管观察月象,善于占月,并创造十二月太阴历法。据考证,常仪的陬訾氏部落图腾是白兔或蟾蜍(此为月亮中有玉兔捣药或蟾蜍的由来)。

另一个是羿的妻子恒娥。据《淮南子・览冥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谣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怅然有丧,无以继之。”意思是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了长生不死的仙药,结果被妻子恒娥偷吃,最后在药力作用下,飞到了月亮上。《淮南子》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将恒娥的“恒”字改为女字旁的“姬”,再后来干脆改成与“恒”同意的“常”字,进而演变成“嫦”。

无独有偶,后羿的原型也有两个。

一个是帝喾或者尧帝时期箭射九日的后羿:一个是夏朝初年反抗暴政,一度夺取中央政权的东夷部族首领后羿。两者均是天下第一神箭手,前者似为后者先祖。

帝喾或者尧帝时期的神箭手后羿,一生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韩非子・说林》记载,他发明了弩;二是除害、射日。《山海经・海内经》、《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后羿先是为民除害,射死了害人妖孽凿齿、九婴、大风、禊输、修蛇、封稀等,后来又曾射落9个太阳,缓解了当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的旱灾。据考证,凿齿、九婴等动物以及太阳都是一些东夷部族的图腾,后羿除害、射目的传说,可能隐喻了帝喾或者尧帝时,后羿以善射威服东夷各部落,成为部落联盟总首领的兼并战争。

夏朝初年的神箭手后羿,是东夷有穷氏部落的首领。夏朝第二代国君儿子太康即位后,耽于田猎,荒废朝政,十分昏庸。有一次,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100天还没有回都。后羿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带领东夷各部族向夏王朝复仇,挥师西进,奇袭洛水,一举控制了夏朝的王都。等太康打猎回归至洛水边,看到北岸皆是东夷人的军队,只好落荒而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事件。后来,后羿被他的亲信――东夷伯明氏后寒之子寒浞(音zhu6)(寒国在潍坊市寒亭区)杀死。

嫦娥是山东人?

如前文所述,嫦娥来自于东夷地区的陬訾氏部落。我们知道,上古东夷地区主要包括河南省东部、山东省全部、江苏省北部和安徽省东北部,甚至包括河北省渤海湾沿岸部分、辽东半岛,乃至朝鲜和日本。据笔者考证,嫦娥所在的陬訾氏部落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

1 今天山东省境内,以“陬”、“訾”命名的古地名颇多。例如孔子的老家“陬”邑(曲阜附近)、“黔陬”(青岛胶州)、孟子的故里“邹”(邹城)、梁邹(邹平)、訾城(寿光)、訾家(临淄)等。

2 “邹”、“訾”氏的起源地均在今天山东省境内。邹氏起源于鲁西南邹城市一带,訾氏起源于鲁北、鲁中的齐地。

3 嫦娥亲属的出生地、活动地大都在山东省境内。嫦娥的丈夫帝喾虽建都于今河南商丘、濮阳一带,但出生在曲阜;嫦娥的儿子少昊定都在曲阜,至今曲阜还有他的陵墓。另一个传说中嫦娥的丈夫后羿是东夷有穷氏人,有穷氏在德州一带:杀死后羿的寒浞是寒国即潍坊寒亭区人。

4 齐地很早就有月亮崇拜,齐地八神中的月主的祠庙在烟台莱山、龙口一带。

“嫦娥奔月”神话:隐喻了一次民族大迁移

“嫦娥奔月”神话的大体情节是,尧帝时,天上出现了10个太阳,大地干旱,很多怪兽趁机作乱,人民苦不堪言。于是,尧帝派神箭手后羿射死了9个太阳,只留下了1个太阳,使大地上的旱情得以根本缓解。后羿射日后,娶了嫦娥做妻子,向西王母要了长生不死药。结果嫦娥偷吃了神药,药力发作,飞向了月亮。很明显,这个神话是充满了想象力、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很大的夸张成分的。我们知道,任何神话都是历史真实事件的曲折反应,所谓“三分实,七分虚”、添枝加叶是也。从“嫦娥奔月”神话的“七分虚”、枝枝叶叶上,我们能否考证出那“三分实”和事实的主干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个神话里人物原型的身份以及人物原型之间的关系。

1 嫦娥(常仪)的亲生儿子少昊是尧帝的异母哥哥。据古史记载,嫦娥(常仪)在帝喾的4个老婆中排行第四,但所生儿子少昊在帝喾的儿子们中年龄最大(3个弟弟为姜媚所生的周的祖先弃、简狄所生的商的祖先契还有尧)。

2 少昊与后羿都是东夷地区部族的首领。据古史记载,少吴长大后,去了母亲嫦娥(常仪)的老家――东夷(主要是山东境内),在那里做了东夷部落联盟的总首领,建立了以太阳或鸟为图腾的、初步具有国家形态的“鸟”国。“羿”的本意是鸟飞起的意思,夏朝初年的羿是东夷有穷氏(今山东德州一带)的首领,想来帝喾、少昊时的后羿也是东夷部落联盟中的一个分支部落的首领,似乎是少昊的臣属。

3 少昊与尧帝之间存在过权力斗争。据古史记载,因为少昊是帝喾的大儿子,所以在帝喾死后继承了父亲全国部落联盟总首领的位置。继位后,他封自己的弟弟尧做了唐侯。少昊干了9年,因为“政微弱”、“诸侯不附”,被迫把帝位让给尧。尧接受禅让后,封给少吴一块叫高辛的地方。

4 西王母的原型是居住在今泰山西部的一个母系氏族部落的首领,其部落生产肥桃,善于制作药品,似乎也属于东夷,而且和嫦娥(常仪)部落有一定关联。据考证,这个部落逐渐西迁,以月亮为图腾。有资料证明,张骞出使西域找寻的大月氏国似乎就是这个部落迁到西域、中亚建立的国家。

其次,对照神话和古史记载,我们可以发现,“嫦娥奔月”神话的背后,实际上隐喻了上古时期因为权力斗争而引起的一次民族大迁移。

第3篇:后羿射日作文范文

教学片断一:

师:同学们,请你说一说,第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写的是后羿为民除害,射下了九个太阳。

师:后羿是怎样为老百姓除害的?

生:他登上山顶,运足力气,拉满弓,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

师:从后羿射日的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生:他是一个力大无比的人。

师:请你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力大无比”表现出来。

生:(读略)

师:除此之外,你还看出后羿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他是一位为民除害的英雄。

师:让我们一起在朗读中体会后羿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片断二:

师:同学们,请你说一说,第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后羿为民除害,射下了九个太阳。

师:传说中的后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就藏在文字里面。静下心来读读,你一定会对他有更多的了解。

生:后羿是一个力大无比的人。

师:何以见得?

生:“登上”“运足”“拉满”“嗖——嗖——嗖”“一口气”,这些词能说明后羿力气很大。

师:文字本身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巧妙的朗读能把它们变成一位勇猛的大力士。我们来试试看。

生:因为有决心为民除害,所以更显得力大无比。

师:对啊,这二者合起来,才是一个活生生的后羿。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在“力大无比”中体会后羿“为民除害”的决心;在“为民除害”的决心中体会后羿的“力大无比”。

乍一看,这两则案例的教学思路基本相同,都是围绕文本语言去体会人物形象,但细细品味,教者对学生回答的处理很有区别。这区别,就在老师对待学生的回答上。课堂教学是师生一次次生命对话的过程,学生的个人体验和独特见解,需要我们老师准确分析,理性对待,这样的过程,就是 “理答”。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更是一种评价行为,积极而有效的课堂理答,是民主对话、点拨启迪、鞭策激励的课堂文化。

一、教师的理答,要多一些点拨启迪

两则教学片断,第一位老师以顺向思维追问:“从后羿射日的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力大无比’表现出来。”“除此之外,你还看出后羿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颇为被动,一问一答中,极抽象、苍白地认识了后羿;

第二位老师则不然,“后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何以见得?”“为什么呢?”在老师的追问中,学生不再是浅尝辄止,而是进一步思考,将最初的“半成品”——初步的思考结论逐步完善为“合格品”乃至打造成“精品”。

“后羿为民除害的决心表现在哪些地方?”“‘力大无比的勇士’和‘为民除害的英雄’,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老师在学生孤立认识了两个特点之后,继续追问,向思维更深层次追溯,从而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力大无比,才有能力为民除害;因为有决心为民除害,所以更显得力大无比。这样的认识,无疑比第一位老师更胜一筹。

二、教师的理答,要多一些赞赏鼓励

第一位老师在学生给出答案之后,直接让学生把这种感受读出来,显得苍白且有牵着鼻子走的意思;而第二位老师则在鼓励中暗示学生:你一定可以!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乐于继续“跳一跳”,从而也更深刻地认识了一个立体的、丰满的后羿。

独立意识尚未形成的小学生,是非常看重来自老师的评价的,老师对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很大程度地左右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教师的理答充满鼓励的热情,将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主动、积极、深入的思维,从而生成积极探索、大胆表达的学习氛围,师生关系也因此变得愉快和谐;如果理答不当,不光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会浇灭学生积极探索的火花,甚至逐步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的理答,要多一些幽默风趣

第4篇:后羿射日作文范文

学习目标:

1.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2.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说出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

教学重点:

根据故事内容展开想象,感受神奇。

教学难点:

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词语巩固:

光明 觉得 值日 人类 艰难 决心 苦海

炎热 害怕 从此 花草树木 生机

(二) 回忆课文

第一部分事情的起因(1-3):十个太阳炙烤大地,人类生活艰难。

第二部分事情的经过(4-6):后羿射下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

第三部分事情的结果(7):大地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二、学习1至3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

(一)初步了解故事的起因

师:我们先看故事的起因部分,默读1-3自然段思考:十个太阳开始是怎样工作的,后来变成怎样了?大家还记得默读的要求吧,不动唇,不指读。开始边默读边思考答案吧。

(二)学习第1自然段

老师相信认真读书的你们都找到了。十个太阳刚开始的工作是:(出示)‘’十个太阳每天轮换,给大地万物带来光明和温暖。”“每天轮换”意思是每天一个太阳,轮流值日。这时候的大地是光明和温暖的。“光明”和“温暖”说明太阳轮换的时候百姓安居乐业,大地万物生机勃勃。

你们知道吗?传说这十个太阳是天帝的十个孩子,扶桑也是传说中的神物,它生长在东方的大海上,连接天界和人间,是中国神话中的灵地之一。这样说来是不是越来越感觉这个故事很神奇了?听老师读这一自然段,你闭上眼睛感受这神奇的画面吧!

好了,如果你对这段文字很感兴趣,课下再多读几遍吧。

(三)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可是好景不长,十个太阳,一齐跑出来了。

我们看这一句“这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zhí)日太没意思啦,于是,他们一齐跑了出来,出现在天空中。”

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对,这十个太阳也太顽皮了。这是一个拟人句,让这个故事充满童趣。自己再读一读这一句,注意标红的词语,读出太阳的顽皮。

这时候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炙和烤的意思相同,炙烤也是烤,这里指曝晒过度。把十个太阳比喻成十个大火球,让我们感受到了十个太阳同时出现的威力。

(四)学习第3自然段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快要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熔(rónɡ)化了。

1、我们在学习这一自然段的时候要关注这几个词。“晒、烤、蒸、熔”从这几个字的部首可以可能出来他们都与火有关,读了这些词语,我们仿佛感受到十个大火球的散发出的巨大热量了。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句。

2、生活在大地上的人们又会怎样呢?

你们肯定都找到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那非常艰难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快要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熔(rónɡ)化了。地面上的情况如此糟糕,所以说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3、我们再来想象一下,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还会有哪些苦难的景象呢?

看,森林燃起了熊熊烈火,动物们纷纷逃离了家园。再这样下去,动物人类都将无法生存,形势十分紧迫。

让我们带着焦急的心情再来读这一自然段。

读到这里,你们知道你为什么要射了九个太阳了吧。那第一个问题我们就有答案了。

4、现在你能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的起因吗?别忘了用上这些关键词。开头用上“很久很久以前”就更像讲故事了。自己在下边先试着说一说吧。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出示句子: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你画对了吗?

九十九座高山,九十九条大河。是有人数过吗?哦,有同学知道不是,古人通常用是带九的数表示数量极多,这里并不是实数。翻山跨河就很不容易了,羿能翻过九十九座山、跨过九十九条河,他在你心中是怎样的形象?(他拥有非凡的神力,不怕艰难险阻)这位同学们说得太好了。

2.这段话中还有一些词,特别吸引老师的眼球,就是描写羿射九日动作的词,你能把它们全都找到吗?

有翻、跨、登、搭、拉,这些动词用得十分准确。让我们用朗读感受羿一气呵成的动作。

精彩的动词描写,让我们感受到羿的英勇无畏、本领高超。我们在写话中,以及以后的习作中也要多用动词。)

3、羿不仅英勇无畏本领高超而且心地善良。我们再把整个自然段读一读,感受羿的英雄品质。

(三)学习第5自然段

引读:就这样,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自己默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这个太阳为什么会如此害怕呢?哦、因为羿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这么厉害!他又伸手拔箭,准备射下最后一个太阳。所以这个太阳害怕极了。那它又为什么要躲起来呢?谁能用因为、所以说这个句子?

因为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所以(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提示那他是怎样躲的呢?这里用了一个词“慌慌张张”,慌慌张张写出了太阳害怕的样子。

想象当时的情景,一起读读这一段,读出羿的英勇和太阳的害怕。(四)学习第6自然段。

那到底羿有没有射这最后一个太阳呢?我们从第六自然段找找答案。从这一自然段我们可以感受到羿不但本领高强,而且有勇有谋,一心为百姓着(zhuo)想。

(五)讲述故事的经过

1.学习了4至6自然段,我们又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现在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说一说故事的经过?我们可以先讲一讲羿是怎样射下九个太阳的,抓住这些动词进行描述。再讲一讲最后一个太阳怎么样了?为什么还留下一个太阳?抓住关键词语才能把故事讲完整。按下暂停键,都来说一说吧!

三、学习第7自然段,了解故事的结果

羿射九日后,大地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一)默读第7自然段,找出段落中的一个词来回答这个问题。对,就是“勃勃生机” 我们一起读这个词。

1.勃勃生机是怎样的景象呢?

土地渐渐滋润起来“滋”“润”两个字都有三点水,原来被烤焦的土地现在水分多么充足啊!

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以前晒枯的禾苗在水的滋润下重新健康生长,花草树木一丛丛、一片片,长得越来越茂盛!

江河奔腾欢唱:原本被蒸干的江河里又流淌着水了,水像马儿奔跑一样快速前进,还“哗啦啦”唱着歌呢!

万物生长,充满活力,大地有了生命力,这就是“勃勃生机”。故事终于有了一个美满的结果。我们再一起感受这份美好。我们应该感谢羿,感谢他一心为百姓着想,我们应该赞美羿,赞美他英勇无畏、不怕困难。

四、根据表格提示完整讲故事

羿射九日的故事我们学完了,三个问题我们都找到了答案。现在你能根据表格内容提示,从头到尾讲一讲这个故事吗?老师相信,通过课上的学习,聪明的你们一定都会讲这个故事了。

五、说一说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

故事中还有许多神奇的地方,比如说太阳坐上两轮车,十个太阳轮流值日,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九十九条大河,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等。你还觉得哪里神奇呢?赶紧跟爸爸妈妈交流交流吧!老师相信如果你把你觉得神奇的地方描述清楚这个故事就更精彩了!

六、小结拓展

今天,我们读了《羿射九日》这篇神话故事,感受了故事中神奇的想象,也感受了古代劳动人民与自然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在咱们中国还有许多优美的古代神话故事,课外大家可以去读一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这本书。

七、重点作业布置

第5篇:后羿射日作文范文

“逢蒙――是个奸诈贪婪的小人!”骏超说。

“应当五马分尸!”王扬大概看过《铜雀台》被曹操处死的伏完,于是愤愤地提议。

“最好把他绑在柱子上,让后羿给他来个一箭穿心!”

孩子们眉飞色舞,谈兴愈浓。我静静地听着,想象孩子们描述的一个个血腥的画面,不由得皱紧了眉头――那些不分级、无节操的影视画面真是害人不浅呀!

在“克隆”了《电锯杀人狂》里的花样之后,孩子们处死逢蒙的想象终于枯竭了。于是,我问道:“同学们,逢蒙到底身犯何罪?”

“他抢劫仙药,比盗窃严重得多,所以要重判!”

“他抢的是长生不老药,是宝物,不能饶他!”

“他害得后羿、嫦娥相隔万里,不能团聚,实在可恨!”

声讨还在继续,但绝对没有刚才那般恨之入骨了。

“西王母也有错,太小气!她应该给后羿两丸仙药。”瞧,有人连乐善好施的西王母也怪罪上了。

“哪能怨西王母呢?即便送两丸,甚至送给逢蒙一丸,像这样的小人照样为非作歹!”另一个驳斥道。

“逢蒙抢到仙药了吗?”我终于插上嘴了。

“没抢到!”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就是抢劫未遂!”我说,“根据目前我国刑法中的量刑标准,入户抢劫,最低判有期徒刑十年。抢劫数额达二十万元以上的(文中的不死仙药市场价值肯定超过二十万元),基准刑为无期徒刑;若是抢劫未遂,可以从轻降格量刑,那大概可以判个一二十年。但考虑到他的抢劫行为造成嫦娥、后羿的终生痛苦,且社会影响恶劣,初审判无期徒刑,如何?”

教室里沉静了下来,看来,大多数学生同意了我的看法。

“但是,老师,你知道后来的结果吗?逢蒙把嫦娥逼上广寒宫后,害怕阴谋败露,就骗后羿,让他用射日剩下的最后一支箭把月亮也射下,好跟嫦娥团圆。后羿不忍心,逢蒙就说,我帮你射吧!结果他接过后羿的弓箭后,朝后羿射去……”爱读书的女孩心怡补叙的这段故事,又在班里掀起了一阵波澜。

“嫦娥的善,后羿的善,都没能阻止逢蒙的恶,难道善真的对恶就无能为力吗?”一个叫高尚的男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此时,课堂上再次变得一片寂静,我和孩子们都陷入了沉思:是呀,现实中,善屡屡要直面恶,或者舍身成仁,或者苟且偷生,或者忍无可忍,以暴制暴。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用法律!”女孩欧阳脱口而出!

第6篇:后羿射日作文范文

初中中秋节作文500字篇【1】话说中秋

尝着甜美的月饼,听着妈妈甜美的声音讲述着中秋的故事,中秋节又名团圆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二大节日……。我慢慢沉入妈妈的世界中听妈妈仔细的描述中秋故事。

中秋节有着一段凄美的传说:相传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大地冒烟,一名叫后羿的英雄,登上昆仑山,挽弓搭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因而很受人敬仰。后来,他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嫦娥。有一天,后羿上昆仑山求道,巧遇王母,赐予长生丹,后羿不忍心撇下嫦娥,将仙丹交与嫦娥。不料被小人蓬蒙发现。一天,蓬蒙趁后羿狩猎之时,叫嫦娥交出灵丹,嫦娥当机立断,将丹吞下,于是就飞天成仙,借住月亮上。后羿回家了解了事情的原委,痛不欲生,他追啊,跑啊,可是,他跑月亮也跑,他停月亮也停。他知道再也追不回嫦娥了,他举头望着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突然发现月亮里仿佛出现了嫦娥的身影。后羿赶紧在院子里摆上嫦娥最喜欢的糕点,以此纪念嫦娥。从此,这一中秋祭月的习俗就这样流传开了。

月饼的出现始于元朝,由于元朝的残酷统治,中原广大人民纷纷起义,当时朝廷搜查得十分紧,军师刘伯恩想出妙计,将纸条放进饼中,纸条上写着:“八月十五起义。”再将饼运进义军军营,八月十五,一举攻城,攻下了元大都,朱元璋欣喜若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将“月饼”作为食品赏赐群臣。于是,中秋就有了吃月饼的习俗。

在圆圆的月亮下,我听着关于中秋的美丽传说,品着甜甜的月饼,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中秋节气息。

初中中秋节作文500字篇【2】同学们,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到来了,真是让人期待啊!不过,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中秋节的一些小知识吗?接下来,就听我讲一讲吧。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此中秋也称仲秋,这就是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也非常丰富多彩。一提到中秋节的习俗,大家一定会想到月饼。赏月和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了,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记得曾说过:“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月饼在南宋时仅是一种点心。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要问我怎么来过中秋节,我会回答;“当然是和全家人坐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着各种各样的月饼,享受这天伦之乐,陶醉在这美丽的中秋月夜之中。”

初中中秋节作文500字篇【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乃苏轼所书之水调歌头末两句词。中秋乃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月圆人团圆,更是中秋的印象之一。平日在外奋斗或漂泊的人们!在看到中秋的圆月之时.料想心中必也?漾起一股愁思之情吧!

据说远在四千多年前,有穷国的国王后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不体恤民间疾苦,弄得民不聊生。后羿想长生不老,从仑山找来长生之药,准备择日吞药,此事为嫦娥得知,为体恤子民,免受后羿长期残暴统治,故先将此药吃下,突然身轻如燕,飘飘然向月宫腾空飞去,后羿发现,以箭射嫦娥,嫦娥以进入广寒宫,成了月神,称为“明月之神”或“太阴娘娘”。

第7篇:后羿射日作文范文

2、推荐出装解析:这是一套比较传统的出装了,早在s3赛季这套出装便已出现。没想到在无数次改版后,这套出装仍然在被使用。其通用性为何如此之高。但一想到这套出装更偏向生存也就释然了,毕竟王者荣耀大部分是普通玩家,高玩还是稀少的。在意识和走位还未成熟的情况下,一套偏向于生存的出装自然胜过高输出的出装。而这套出装就是一套,偏生存和持久的一套出装。前期出灭世也没什么好说的,想必1大家都知道这件装备的必要性,毕竟灭世的属性杂是杂了点,但是可以满足前期的各种需求,所以还是尤为重要的。布甲靴和吸血刀我就不祥说了,俩件装备都是保命的东西。无尽战刃和破甲弓又为后羿提供了充足的伤害,复活甲又为使其的生存能力进一步加强。复活甲不光可以提高生存能了,还可以极大地提升容错率,毕竟后期哪怕是一个错误的走位都有可能决定了最后的战局。总体来说这套出装还是很不错的。

3、后羿出装推荐二:急速战靴、末世、无尽战刃、破甲弓、逐日之弓、贤者的庇护。

4、后羿出装解析:这是一套输出与生存能力兼备的出装搭配,这种出装的后羿既拥有不错的伤害,在团战中也会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与上一套出装搭配相比更加的适合新手玩家,对玩家的走位操作要求也没有那么苛刻。游戏前期还是推荐大家选择急速战靴与末世的组合,末世是后羿的核心装备之一,尤其在后羿本身就具有高攻速的情况下,末世能够打出更高的伤害。中期,后羿在出到无尽战刃与破甲弓之后,装备已经成型,拥有了极高的输出能力,在末世与破甲弓的被动加持下,敌方的前排坦克英雄也很难承受住后羿的伤害输出。后期后羿需要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因此可以先做出逐日之弓来提高自己的射程,最后做出贤者的庇护来提高自己的打团容错率。

5、后羿铭文推荐一:10*红月、10*鹰眼、10*隐匿。

第8篇:后羿射日作文范文

1、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吴刚伐桂: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 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 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 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3、玉兔捣药: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后羿射日作文范文

[关键词]射日神话;母题;海峡两岸

一、射日神话母题的概述

神话是被赋予了色彩的史事,是高雅教训的寓言,是原始人思想生活的见解,但是在人们的流传中失去了其本身的含义。[1]神话在原始社会是不能讲给女人和孩子的,其具有一定的神秘功能,这与原始崇拜和原始祭典仪式有关。只有男孩子快过成年礼时才可以给他讲这些神话故事,因此神话的流传是最好见证了部落的成长的记载。据记载,射日神话是在世界范围广为流传的一个神话类型。斯蒂・汤普森(Stith Thompson)曾在《民间文学母题索引》中提出多日(月)并出射日神话母题和英雄消灭多余的日(月)射日神话母题。

胡适先生最早将母题这一术语引进到中国,并且他在《歌谣的比较的研究法的一个例》一文中又首先将“motif”翻译成“母题”,文中,他指出“有许多歌谣是大体相同的,类似的地方是剥开其枝叶的主旨,不同的地方则是根据本地风光增添出来的枝叶,因此就将相同的地方在文学上称‘母题’,这样的一个‘母题’往往从北方传到南方,从国内传到国外,从黄河流域传到长江流域,从西安传到云南等等,在这些流传的过程中都会增添上许多‘本地风光’,到了最后就会出现句句都变了,字字也都变了,几乎整个歌谣都发生了改变,但是我们试图把这些歌谣比较来看,去掉‘本地风光’,仍旧判断出他们是出于同一个‘母题’。” [2]

陈建宪先生说:母题是民间叙事文学作品内容的最小元素,母题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是一个精神层面的思想;可以是一种动态的行为方式,也可以是一个静态的角色,或具有异国风情的动物和植物,它具有一个字符型,一个插曲。这些元素都具有不同寻常的力量,使他们能继续延续着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3]

神话母题具有民族性,它产生于拥有特有的自然、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土壤之上的民族,它可以不断复制、不断强化,逐渐脱离了具体的表述,进而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同时,神话母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因为它有类似于心理学,生理学一样的人类的文化压力。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的文化群体是极为相似的,因为他们拥有类似的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和社会风俗习惯,也创造出了例如泥土造人、开天辟地等相似的神话母题,因为这些都是世界许多民族所共有的神话母题。[4]

二、射日神话母题在台湾海峡两岸的分布情况

(一)射日神话母题在大陆的分布状况

后羿射日的神话是我们所熟知的射日神话,但其主要流传在汉族之中。在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也有很多不同人物的射日神话,例如中国大陆南部的壮侗语族的壮族、布依族、傣族、水族、侗族、毛南族;彝语支系的彝族、傈僳族、哈尼族;苗瑶语族的苗族、瑶族;藏缅语族的景颇族;南亚语系的佤族以及未定语系的独龙族、土家族等;满――通古斯语系的赫哲族;蒙古语系的蒙古族。台湾泰雅族布农族、鲁凯族、邹、赛夏、排湾族也有不同人物的射太阳神话。

射日神话母题主要分布在大陆:汉族《后翼射日》;赫哲族《射太阳》;珞巴族《九个太阳在天上》、《纽布射阳》;蒙古族《乌恩射太阳》;壮族《侯野射太阳》;瑶族《射太阳》、《射月亮》;土家族《天地分开》《太阳、月亮》;羌族《射太阳》;彝族《射太阳和月亮》;哈尼族《俄普浦罗》;傈僳族《射太阳月亮》;景颇族《蝙蝠的故事》、《公鸡请出太阳》;布朗族《顾米亚造天造地》、《打败太阳神》;阿昌族《遮帕麻与遮米麻》;独龙族《猎人射太阳》;苗族《阳雀造日月》、《公鸡请出太阳月亮》、《公鸡唤日》;布依族《伏羲兄妹二人》、《玉姜射太阳》、《射阳》、《公鸡请出太阳》、《德金射日》、仡佬族《喊出太阳》;满族《太阳和月亮的传说》;黎族《大力神》;佤族《射日》;畲族《太阳、月亮》、《公鸡请日》;毛南族《格射太阳和月亮》;水族《化石娘故事的》;侗族《射日》;纳西族《靴顶力士》;德昂族《仙人射太阳》。

(二)射日神话母题在台湾的分布情况

台湾南岛语系的民族共有十四个,其中有六个是从原来的泰雅、布农、赛夏、雅美、卑南、阿美、排湾、鲁凯、邹中分化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太阳神话,除了母系氏族社会的阿美外,大多数的民族都是运用弓箭进行射除多余的太阳,但卑南族不是。由此可见他们对太阳都有着强烈的崇拜之情。

三、从历史渊源与文化意蕴看射日神话母题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神话的功能是解决先民们对自然与文化世界中存在的对立,也相信所有的神话都是基于自然和文化的对立,反对神和人,生命与死亡之间的对抗,还基于人类文化共有性与特有性的两极对立,基于人类思维基本结构空间结构特性和时间顺序特性的两级对立。就像在不同文本中,先民们觉得太阳太炎热了,需要射掉多余的太阳,但是,他们又不能完全的摆脱太阳,只要消灭多余的太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先民们了解他们身边世界和克服与他们生存相生主要矛盾的无意识愿望。在当时生产力不是很发达的背景下,先民们就不自觉地把人与自然都赋予神话色彩,他们希望通过这种神力,可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产生了大量与之相应的神话故事。

在我国,生产力、文化相对发达的民族对相对落后的民族会间接地引导他们学习其优良的文化,学习其科学的生产力,特别是汉族文学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表现在作品的传播上,还表现在少数民族自己作品上,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在体裁、风格、韵律等方面都是受到了汉族文学的影响。[5]

民族迁徙,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例如东汉末年的大战乱,由于战争,陕西、河南等地人口数量急速下降,需要补充大量的人力及物力,因此在汉魏投降后,中原地区涌入大量的北方和西部边疆地区的匈奴、鲜卑、揭、氏、羌等少数民族,并逐渐从原有的游牧生活改变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封建的统治者在争权夺利中,往往借助少数民族的力量扩充其实力,进而使统治者之间的大混战变成民族之间的大混战。这场大混战,延续了三百年之久,虽然对于百姓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民族间的文化得到了充分地交流。尤其是对神话来说,这种交流在民族分化、融合的时候就悄无声息地已经完成了。战争与融合必然会带来文化的交融,一些射日神话在战争或者融合的情况下,是不会阻隔的,特别是族源相近、地域相近的民族之间,一个民族的射日神话也会影响了另一个民族的射日神话,或者一个民族中保存着另一个民族射日神话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同样战争使得百姓流动性增大。[6]因此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的射日神话,也会被一个地区添加出一些适合本地区、本民族的色彩,就成为了自己本民族、本地区的射日神话了,深挖其本质也是大抵相同的。

射日神话母题同样也反映出政治上统一这一观点。部分学者认为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例如明清时期的王夫之就认为,“射日神话其实是一个有内涵的故事,‘例如尧承之乱,天下分割出十个部落,后羿灭掉其中的九个,《庄子》谓尧伐丛枝、胥敖是已’ 。”[7]这一观点揭示出射日神话母题蕴含了部落统一的寓意,这一大胆的解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文明演变的角度出发,进而使得后世许多学者对后羿射日的寓意解释不再单一局限于先民们与自然作斗争,还延伸出部落、民族之间的融合,从这样的角度挖掘使得他们有意识的分析探究,进而取得更为有效的分析成果。孙作云认为“后羿射九个太阳,其实是在消灭其他九个不同的氏族”[8];同时,李玄伯也表示赞同,“后羿射日的故事……表示当时有十个太阳,后羿曾经消灭其中的纠葛”。[9]同样,郭沫若也认为后羿所射的毒蛇猛兽都是各个氏族的名称,十个太阳均为十个氏族首领的,[10]朱天顺、萧兵也都同意此观点。[11]由此可见,后羿射日的神话以及演变出的不同少数民族的射日异文,不仅蕴含抗旱射日的直接需要,还包含了更为广阔的民族交流与融合的社会意义。

四、从射日神话母题看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看那些射日神话,虽然他们增加了许多“本地风光”,但可以剖开其“外衣”看其本质,便可以寻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发现它们之间的某些千丝万缕的渊源。射日神话母题存在于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人们的文化知识程度的不平衡上,致使射日神话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时间上与地区上的差异,这为我们研究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在这些不同版本的射日神话中,拨开其外衣,看其本质,就不难发现我国各民族与台湾海峡两岸在射日神话母题中的交集,进而看出海峡两岸是一样多源多流、同源异流、异源合流、源流交叉的民族关系,当然也可从中透视出他们自古以来就是血肉相联的一家人,同时也可以看出民族的交往已经由来已久。民族自身发展需要包括群体利益在内的各种有利于民族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的因素来维系本民族共同利益,这里所指的利益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利益,而是更深层次的精神利益的统一,这就需要我们不仅仅从物质的角度出发还要从精神的角度出发,促进其共同利益的发展。

美国学者戴维・利明从“心理学的解剖”角度分析:“一个神话被证明出是由商人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也是不全面的,我们必须探讨出它为什么能够在与它有相悖的地方得到承认,是如何被当地人所接纳的,某一个神话从哪里传出去的不是重点,关键在于他人是如何接纳其神话的,原因是不是这个神话悄无声气地激发出早已存在他们思想中的潜意识。”[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来看,它是一个民族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实践,是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共同认可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道德规范,是民族传统的积淀,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的思维特征、心理特征、思想情感、文化传统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13]虽然,各民族的射日神话母题都不是最先进的或者最优秀的,甚至还可能是与时展相悖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神话存在的价值。但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神话母题都蕴含着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民族,其饱含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各民族的射日神话母题不仅为后世文学发展和文化进步提供一定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许多射日神话母题不仅体现出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意志,同时也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量,各民族、各地区随处都会发现这种不畏艰难、积极进取、战天斗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台湾海峡两岸虽然在射日神话母题的内容上有所其不同,但是深究其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是趋向于同一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不是民族凝聚力的表现,民族凝聚力是对本民族一种永恒的认同与不变的归属,不管身处于何方,和有着和自己本民族一样的认同,最终在总体上反映和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的思维方式及相对应的行为方式。民族凝聚力也证明最真挚的爱和深层的心理寄托国家,这表明人们为理想人格和情感依恋对人民的个人心理和情感的升华,激发本民族成员的自信,推动民族成员追求民族整体利益的能动力量。[14]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因此它所代表的根本利益也是一致的,在广泛的流传过程中,不仅弘扬了民族精神,而且还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了民族优秀的文化,培育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社会在不断地变化,我们的生活、思想也在发生着改变,但唯一不变的是传承千年的射日神话母题的内涵。

五、结论

据史料记载,射日神话主要来源于太平洋东岸,中国的东方即渤海湾沿岸的东夷部族,是在中国各个时期民族分化融合的背景出现的中国的大部分民族以及与境内民族有亲缘关系的境外民族中的融合和分化中产生的。

人类从远古时期到文明的今天,毫无疑问,人类也必将从今天走向更加文明的未来,因为我们现在所流传的射日神话,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某个地区也会发生着变化,以便更适用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从射日神话母题在台湾海峡两岸不同的版本中,我们不难看出台湾海峡两岸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地关系,我们文化相融。

参考文献:

[1]袁坷.《中国神话通论》.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4页.

[2]方芳.《台湾海峡两岸射日神话比较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3]陈建宪.《神话解读:母题分析方法探索》.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页.

[4]陈建宪,《神话解读:母题分析方法探索》.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6页.

[5]梁庭望,张公瑾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7页.

[6]王宪昭:《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6.

[7]王夫之:《楚辞通释》

[8]孙作云:《后羿传说丛考》载于《中国学报》第1卷第3、4、5期, 1944年.

[9]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开明书店, 1949年版第208页.

[10]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 1976年版,第139页.

[11]分别参见:朱天顺的《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萧兵的《中国文化的精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12][美]戴维・利明等:《神话学》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9页.

[13]王宪昭:《解读我国少数民族神话中的民族精神》,《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