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一考试总结范文

大一考试总结精选(九篇)

大一考试总结

第1篇:大一考试总结范文

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时光如梭、岁月如歌,眨眼高一开学一月有余,明天、学校要进行9月月考了,这是大家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次考试,这次考试对你来说非常重要,是检验你是否顺利地完成了从一个初中生到一个高中生的转换,是对你这一个月学习的一次考查。在考试之前,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谈一下考试态度:

大家都知道“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正确的考试态度能提升同学们的应考能力,正确的考试态度能稳定同学们的考试心态,避免紧张的情绪。正确的考试态度还能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发挥超常的水平,那么怎么培养正确的考试态度?

培养考试态度一

考前要认真的复习。考试前这几天,我们要静下心,重落实,自习要安静,不能说话,要静下来回忆这段时间老师教给我们的基础知识,重点公式,尤其是平常作业我们做错的题,反过来要再练,对错误的思维和不对的题目,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再练类型题,达到彻底纠正的目的。

培养考试态度二

考试时要认真作答。考试时,同学们唯一的想法就是多做题、多得分。不能存在任何一点点的抄袭的想法,如果你考试时总想着看看别人的卷子或交头接耳或者还想拿出手机看看,那么老师告诉你,你一定考不好,因为你根本无法完全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无法静下心去做任何一道题,结果就是成绩很差,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考风不好、学风不正,我们要以好的考风、促进良好的学风。”所以为了端正考风考纪,咱们高一第一次考试 年级组对考试违纪的行为要严加处罚,

关于考试作弊处罚,下面我强调几点:

1,对于将手机带进考场的同学(不论作弊与否),一旦发现停止考试,所有科目记零分,扣除个人量化分15分,回家反思。

2,对于考试时,交头接耳、带夹带、传递纸条或传递试卷等作弊行为,一旦发现停止考试,该科成绩记零分,扣除个人量化5分。

3,对于考试时睡觉的同学,一律停止考试,该科成绩记零分,扣除个人量化分2分。

对于以上考试违纪的同学,年级组将追查到底,绝不姑息。希望大家远离作弊,诚信考试,认真作答。

培养考试态度三

考完要总结。同学们,考试结果出来后,无论好坏,你没有必要欣喜若狂,也没有必要伤心流泪,伤心是最没有用的。你这时候最需要做的,是针对各科试卷的错题,找出自己在那些知识方面存在不足,分析问题,找准原因,总结得失、总结经验、总结考试题中发现的问题。因为在总结中才能前进,在反思中才能提升。

第2篇:大一考试总结范文

(一)整体总结

首先,建议大家先对自己的期中考试整体情况做一个总结。想必同学们对自己的成绩都有一定的期望值,至少有一定的期待。那么,这次考试,是否达到了你的期望,是否是你这段时间学习状况的真实反映。建议同学们问自己几个问题:

1、名次、成绩是上升还是下滑?

2、如果上升,是因为题目适合你(有些同学遇到比较难的题目成绩会比较好,有些反之。),还是同水平的同学出现了失误,还是自己的水平真实上升了。

3、如果下滑,问题又出在哪里。

(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的总结是期中考试总结最重要的一环。这里有两种情况很可怕,一是根本不进行总结,那么你下次可能还掉在相同的陷阱里。第二种情况是就题论题进行总结,这样的结果是你下次可能掉在一个相似的陷阱里。

那么,如何正确进行知识点的总结?

首先,同学们拿到卷子后,应对自己答这份卷子的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回想。请同学们细细浏览卷子中的每道题。注意,此时你关注的,不应只是错题。而是包括你答起来不流畅的题,思维有障碍的题,以及凭运气做对的题。这些题都是你的软肋。

其次,同学们应着重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复习。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就题论题。如果只是这道题做错了,改正了。那这样的总结只是让你多会做一道题而已,下次类似的题变一变形,可能又错了。殊不知,一道题错了,可能是你相关的知识体系就没有搞清楚。

所以,同学们应该做的是,由点及面,对这部分题涉及的知识做一个更深、更广的复习。英语错了一道考察冠词的单选题,那你是不是对冠词这部分知识就没掌握好?物理一道大题的受力分析又错了,好好想想你的受力分析是不是一直就存在问题?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为什么不以这次期中考试为契机,把这部分知识疏漏处赶紧补上呢?如果又是应付了事,下次一定还会出问题。要拖到什么时候呢?

(三)考试技巧总结

考试技巧的总结上,高三和初三的同学应尤其注意。请同学们再次回顾整个考试过程,这次你的回顾重点是在考试技巧上。请同学回想,也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次考试你的策略是什么?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出现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的现象?

2、有没有出现填错答题卡,或者一些很明显的低级失误?如果有,你要怎么能让自己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3、具体到每门学科。英语是否没有时间看完整个阅读?听力是否因为纠结前面的内容而影响了听后面的内容?数学是否因为专注后面的某道很难的大题而没有检查,导致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等等。

通过考试技巧的总结,想必同学们自己就能明白,在这次考试中,如果你能怎样安排时间,安排答题顺序,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把你总结的记下来,这都是你最宝贵的经验。高三和初三的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每一次考试当成是最终考场上的真实演练。

第3篇:大一考试总结范文

期中考试不是学习的终点站,而是学习的维修站,也是学习的加油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期中考试后国旗下讲话稿,仅供参考。

小学期中考试后国旗下讲话稿(一):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在刚进行完的期中考试中,我们秉承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可以感受到我们学校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严于律己,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维持了考试的公正性。

期中考试作为一种阶段性的重要测试,对同学们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及时回顾平日学习中的疑难点,重新对遗漏或不牢固的知识进行掌握,合理改进学习方法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期中考试其严肃性公正性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我们也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今后的各类考试中去。

期中考试结束后,难免会出现“几人欢喜几人愁”的现象。然而,我们应该知道考试仅是一次让我们清楚看待自己,正确评估自己的机会,对于成绩优异的同学应继续保持,争取更大的突破;对于发挥不佳的同学则更需要努力,积极请教老师和同学,提高学习效率,完善自己的学习。

同学们,知识的海洋是无尽头的,我们能做的则是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使自己的眼界更宽阔,让自己的思维更活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有付出,其过程就是一笔无法用特质来衡量的财富。同学们,昂首挺胸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扬长避短,继续发扬“从严求实”的校风,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梦想绝非只是梦想!

小学期中考试后国旗下讲话稿(二):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紧张的期中考试已落下了帷幕,优异的成绩见证了同学们的不懈努力,也见证了老师们的辛勤的工作。我们为你们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付出的劳动有所收获而感到欣慰。正所谓: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今天我讲的主题是《在总结中提高,在反思中前行》

同学刚刚经历了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在这里我提醒同学们不能忘了总结与反思,因为通过反思,大家才可以发现平时学习上的不足与缺陷。考试就像捕鱼,每一次考试你都会发现渔网上的漏洞,只有经过一次次的修补,一次次的捕捞,在期末考试或者直到小学毕业考试的时候,你们的知识与能力编成的渔网才会是牢不可破的。考试已经结束,但是考试的总结分析工作刚刚开始,下面我就期中考试的总结工作提如下建议。

一、调整心态,正确面对考试结果

其实,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都希望自己品学兼优,得到老师的器重,同学们的羡慕。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要记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次考试之后,在我们同学中总有一批表现突出的。这些同学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成功的经验对你很重要,应诚恳地向他们请教。 另一方面,有的同学考试不理想,就心灰意冷,这是不可取的。其实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期中考试是暴露问题的最佳时刻,成绩不理想的背后是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改正,必然会带来学习的提高,那么这次的不理想就是下一次提高的催化剂。这一次的失败就成了下一次成功的因素。为此,我们要正确面对考试成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注重错题积累,认真分析考试过程

人们都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可是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每一次失败之后都会出现成功。而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你失败之后有没有总结教训,改正错误。对于试卷上出现的错题我们应该仔细归类,比如粗心马虎、审题不严、概念不清、基本技能不过关、过程不完整等等,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真正的弱项,也就能找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所以对每次考试中出错的题应重点标注并归类保存。

考试就是考习惯,通过分析,考试中因为没有掌握考试技巧丢掉的分数大大多于自己不会做题的分数。而几乎每次考试都犯同样的错误。比如说:书写不规范,算错简单数字,时间安排不合理等等,我们要把这些问题总结出来,并有计划的在平时的学习中进行改正和调整,最大程度的降低考试的失误率。

三、勤出智慧,积极面对

同学们的智力相差无几,但学习成绩却差距悬殊,原因就在于有的同学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碰到一点困难就退却了,时间一长就放松了。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一次考试并不是句号,更不是人生的全部。我们要从暂时的喜悦中走出来,从暂时的沮丧中走出来,化整为零,及时调整自己,为下一次考试早作准备。有这样一句话:"在人生的道路上,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吧,只是别忘了赶路"。 同学们,期中,是一个盘点的季节,也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我坚信,你们的童年时光会因你们的不懈努力而绚烂,老师和家长会因你们的健康成长而感到欣慰和自豪,学校会因为你们所取得的成绩而增光添彩。不勤奋,理想永远是梦想、是幻想。但勤奋并非只是简单的忙忙碌碌,更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有的同学终日忙碌,却没有取得明显的进步,我想,也许是因为缺少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未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短处”,课前不预习,抓不住关键的课堂学习环节,重作业轻复习,忽视学习规律的总结和学习方法的琢磨,学习在高耗和低效中进行。所以,我提醒同学们在期中考试结束后,一定要反思自己学习上的“短处”,力求一份耕耘两份收获!

各位同学,期中考试不是学习的终点站,而是学习的维修站,也是学习的加油站,通过期中考试的诊断,我们要找到信心,找到差距,总结出经验和方法,再加一把劲,进一步激发拼搏意识,进一步掀起努力的高潮。这次考好的同学,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次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以身边考好的同学为榜样,顽强拼搏,奋起直追。

同学们,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吧!谢谢大家!

小学期中考试后国旗下讲话稿(三):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大家都非常关心自己的考试成绩。一次考试,可以检测、衡量我们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能发现我们平时学习上的不足与缺陷,考试就像捕鱼,每一次考试都会发现鱼网上的漏洞,只有经过一次次的修补,一次次的捕捞,我们用知识与能力编成的鱼网,才会是牢不可破的,也才能保证我们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那么如何对我们的考试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反思呢?

首先,要对考试中的失误或错误进行认真分析,反思自己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功一定有成功的方法,失败也肯定有失败的原因。有两点是可以肯:第一, “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你在考试中,记忆性知识的题目失分过多,这起码是你时间投入不足。第二,“细节决定成败”,如果考试中你总是书写时丢三拉四,显然是你平时就缺乏专注的习惯。

另外,不管这次考试满意与否,我们每位同学都要设立新的起点,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如果这次考得好,我们要继续坚定信心,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认真地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即使这次考试考得不好,要静下心来重新找到自己的新起点,而后奋斗、前进。对待学习,我们要坚持不懈,要有滴水穿石的毅力。

第4篇:大一考试总结范文

大多数同学们这两天都在进行期中考试。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才是成功之母。那么,我们该怎么利用这次期中考试,今后更好的学习呢?今天来谈谈期中考试的总结问题。一共有三个步骤。

总结

(一)整体总结

首先,建议大家先对自己的期中考试整体情况做一个总结。想必同学们对自己的成绩都有一定的期望值,至少有一定的期待。那么,这次考试,是否达到了你的期望,是否是你这段时间学习状况的真实反映。建议同学们问自己一个问题:成绩是上升还是下滑?

如果上升,是因为题目适合你(有些同学遇到比较难的题目成绩会比较好,有些反之),还是同水平的同学出现了失误,还是自己的水平真实上升了。

如果下滑,问题又出在哪里。

(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的总结是期中考试总结最重要的一环。这里有两种情况很可怕,一是根本不进行总结,那么你下次可能还掉在相同的陷阱里。第二种情况是就题论题进行总结,这样的结果是你下次可能掉在一个相似的陷阱里。

那么,如何正确进行知识点的总结?

首先,同学们拿到卷子后,应对自己答这份卷子的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回想。请同学们细细浏览卷子中的每道题。注意,此时你关注的,不应只是错题。而是包括你答起来不流畅的题,思维有障碍的题,以及凭运气做对的题。这些题都是你的软肋。

其次,同学们应着重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复习。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就题论题。如果只是这道题做错了,改正了。那这样的总结只是让你多会做一道题而已,下次类似的题变一变形,可能又错了。殊不知,一道题错了,可能是你相关的知识体系就没有搞清楚。

所以,同学们应该做的是,由点及面,对这部分题涉及的知识做一个更深、更广的复习。英语错了一道考察冠词的单选题,那你是不是对冠词这部分知识就没掌握好?物理一道大题的受力分析又错了,好好想想你的受力分析是不是一直就存在问题?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为什么不以这次期中考试为契机,把这部分知识疏漏处赶紧补上呢?如果又是应付了事,下次一定还会出问题。要拖到什么时候呢?

(三)考试技巧总结

考试技巧的总结上,高三和初三的同学应尤其注意。请同学们再次回顾整个考试过程,这次你的回顾重点是在考试技巧上。请同学回想,也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次考试你的策略是什么?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出现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的现象?

2.有没有出现填错答题卡,或者一些很明显的低级失误?如果有,你要怎么能让自己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3.具体到每门学科。英语是否没有时间看完整个阅读?听力是否因为纠结前面的内容而影响了听后面的内容?数学是否因为专注后面的某道很难的大题而没有检查,导致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等等。

通过考试技巧的总结,想必同学们自己就能明白,在这次考试中,如果你能怎样安排时间,安排答题顺序,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把你总结的记下来,这都是你最宝贵的经验。高三和初三的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每一次考试当成是最终考场上的真实演练。

第5篇:大一考试总结范文

关键词: 国内外 英语考试 课题总结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正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就医学生而言,四、六级考试、托福考试、雅思考试、GRE考试、临床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卫生类职称考试……林林总总的国内外英语考试让医学人士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而目前大多数指南性资料都是针对某一项具体考试进行概括性介绍。如何从医学人士的角度为其提供关于在不同阶段选择考试的建议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大学阶段,主要以四、六级考试为主,但四、六级英语考试并不能很好地反应医学生的英语水平,医学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判定医学人士的英语水平。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选择了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肖向阳副教授的课题“国内外医学人士英语考试分析与探索”进行研究。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采用文献回顾、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分析、资料统一化、分类编写、统一讨论修改等方法。研究过程如下图所示:

前期全体小组成员(李维丽、刘萍萍、魏亚非、林心宇、朱丽莎、李亚琼)共同收集相关资料,设计出两份调查问卷《医学人士英语考试分析和探索调查问卷》、《医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改革看法之调查问卷》。李维丽、刘萍萍负责组织问卷调查、资料整理;魏亚非等其余四人负责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二、研究成果

(一)论文《医学人士英语考试推荐及简介》

针对目前大多数国内外英语考试指南性资料都是针对某一项具体考试进行概括性介绍,而种类繁多的国内外英语考试常让医学人士感到无所适从,本课题在对各类英语考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医学生或临床医师的英语考试需求进行调查后,撰写出《医学人士英语考试推荐及简介》。此论文概括性介绍了在本科生期间,医学生们主要需要通过的四六级这两个基本的英语考试,准备考研者需要的考研英语;在职医生需要参加的职称英语考试;以及对于那些想出国深造的医学人士主要需要参加的TOEFL或IELTS,GRE,GMAT,LSAT,MCAT,PET5,CGFNS,USMLE等各种考试。从本科生、研究生、医务工作三个阶段,按毕业、升学、晋级晋职、出国留学、出国工作等需求为线索,总结出医学生及临床医师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英语考试种类,从而为其提供专业的指导,使之能更准确地选择英语考试。

(二)调查报告《“医学人士英语考试分析和探索”调查问卷分析》

通过对南方医科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医学人士的英语学习动机,对相关考试的看法及建议等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1.我校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现况学习英语态度和动机功利性强,而态度和动机被公认为是外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部因素,所以大学教育应该合理引导促进学生的积极性。2.普遍认为,举行CET这种全国性统一的英语考试并不能检测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提高学习积极性。考试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改革、调整和深化,以使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能全面检测学生的真实能力,促进学习动力。3.应让学生走出考试的误区,并激发其学习英语的热情,而不仅仅是“考证”的热情。另一方面,社会还应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正确对待考试,正视考试的效度、摆正各类考试的位置,不过度夸大其作用。

(三)调查报告《医学生之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改革》

通过对医学生的调查分析,了解他们对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改革的看法,以及对下一步改革的期望,为英语四、六级考试今后的改革方向提供参考。本论文随机选取200名医学本科生作问卷调查。发现医学生对英语

四、六级题型改革基本认同,认为这些变化更能考查学生的英语能力,并且他们期待下一步可以进一步与国际化

英语考试接轨,以及把口语同笔试并作一起考试以督促大学生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与口语能力。

(四)论文《医学本科生看四、六级考试对毕业从医的影响》

通过对医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近59.4%的学生认为现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66.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或者很有必要设置一个专门针对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并在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中加入医学专业英语的内容。本论文重点从四、六级考试的报考对象、考试性质、考查侧重点上来说明现阶段的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原因,并且对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一些建议。

(五)论文《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主要英语考试发展分析及展望》

上世纪90年代至今,伴随“出国热”、“外企热”、“评职热”,各种英语考试在我们身边掀起一阵阵新的“英语考试热”。此论文重点从发展历程、影响因素、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四个方面分析较为风行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托福考试(TOEFL)、雅思考试(IELTS),以及英语专业四、八级等考试。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英语考试热仍将继续,而获得就业竞争优势、出国深造机会和晋升资格依然是推动这股热潮持续走高的主要动力。同时,在英语考试改革方面,考试类型多元化、考试流程人性化、考试题型生活化将成为主流。

三、意义

本课题一方面通过网络、出版物和问卷等对各类英语考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医学生或临床医师的英语考试需求进行调查,并经过系统分析,总结出医学生及医务工作人员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英语考试种类,从而为其提供专业的指导,使之能更准确地选择英语考试。另一方面结合国内英语考试现状、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及广泛的社会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对未来医学生英语考试改革提供一定参考和创新性建议,使其能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并引导英语教学更加实用,使英语更好地服务于医学。

参考文献:

[1]王青青.医学英语教学紧密结合临床的实践.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1(1).

[2]洪江.二十一世纪医生的素质与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医学教育,2003,4(2).

[3]戴炜栋.关于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9,(4):1-3.

[4]杨国俊.论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强化策略[J].外语界,2002,(3).

第6篇:大一考试总结范文

这项研究主要是对2001年至2010年的总计20份联考试卷进行结构和题型的分析。分析报告中所占比列的统计数据结果采用百分比的方法计算,其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一、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1、关于考试题型结构的分析

1.1关于总题量

从上图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近十年来联考试卷的总题量略有增多,2001年试卷题量最少在50题以下,2002年至2004年各试卷的题量基本处于50题的水平上,2005年试卷的总题量略有上升,2006年的A卷试题略少于B卷,2007年之后的四年中,试卷的总题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1.2关于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是各项考试的主要题型之一,其目的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分析、辨别的能力。这类题型的设计和设问往往多种多样,能有较广的知识覆盖面,答案的选择也具有一定迷惑性,,要求考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从上图我们能很明确地知道,单项选择题作为一种常见的考试题型一直到2006年才出现在联考考试的试卷中,在随后的5年中它的题量都保持在相同的水平线上。其题量占当年总题量比例的变化情况是由于各试卷题量的变化造成的,由于历年各试卷总题量的情况基本平衡,因此,单项选择题题量占当年总题量比例的变化也不明显。另外,单项选择题从2006年出现开始到2010年,它的分值在联考考试的试卷中,始终都保持在相同的水平线上。

1.3关于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是指正确选项多于1个的选择题题型,是各项考试的主要题型之一,其目的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分析、辨别的能力。这类题型往往答案的数目不固定,而且不论多答、少答或者答错都不得分,因此也就要考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此题型也具有很高的区分度。

从上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只有2005年的两份试卷没有出现多项选择题,另外,2003年的两份试卷也稍微少了一道题,其他年份的多项选择题都稳定在10个。它的题量占当年总题量比例在2001年的试卷中占的比例最大,到2005年的试卷中所占比例为0,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多项选择题的题量在当年总题量的比例基本处于一个较平稳的状态上。另外,从上图还可以看出,多项选择题的分值在近十年的试卷中做了一个较大的调整,首先最明显的就是在2005年没有出现多项选择题,其次就是从2008年开始,多项选择题的分值锐减了一半,只剩下10分的分值。

1.4关于填空题

作为在应试教育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的环节,填空题几乎出现在各项考试的试卷中。填空题不仅具有题型小、跨度大、覆盖面广的特点,而且还可以有目的地综合一些问题,突出考查学生准确、严谨、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填空题从2002年开始出现,10个小题,并在当年总题量比例的20%,占10分,经过2003年和2004年小幅度的变化后,从2005年开始填空题题量、所占总题量的比例以及它的分值变化不大,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

1.5关于判断题

判断题是一种以对和错来选择答案的考题,它的命题通常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和原理等。但它的答案只有两种可能,因此就算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其作对题目的概率仍然有一半,因此,做这类题具有一定的投机性。

判断题作为一种考试的题型在近十年的联考中只出现了一次,也就是在2005年的试卷中,当时的A、B卷各10个小的题目,占了当年总题量的17.86%,每个小题各占一分。从历年的试卷统计分析来看,判断题这种考核方式并不适合出现在联考的试卷中,因此,以后的试卷都没有出现。

1.6关于写作题

写作题不仅是考查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一种题型,而且还能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熟练程度的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写作题的题量在近十年来是有所下降的,其中在2001年的题量最多,2006年A卷的题量最少,但整体的波动并不算太大,基本处于25题左右。写作题的份额在整套试卷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整体看来这个比例是呈现下降趋势的,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在2001年达到了70.45%,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在2006年的A卷只有36.54%,接下来4年的试卷中,写作题题量所占比例基本保持在42%左右。另外,写作题的分值在近十年来还是有所下降的,从2001年的64分到2010年的50分,其中所占分值最低是在2006年和2007年的试卷中只占到44分,但从占到试卷的总分的比例来看,写作题所占的分值比较重的。

1.7关于分析题

分析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运用有关知识或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由于在实际分析中需要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考生的综合能力。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分析题的题量除了在2005年的试卷中明显多于其他的年份之外,其余年份的分析题的题量非常平稳。它在整套试卷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少,整体看来这个比例还呈现出下降趋势的,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在2005年达到了12.50%,其他年份基本是在6%左右。但是,分析题的分值在近十年里略有上涨,从2001年的16分到2010年的20分,其中所占分值最低是在2003年的试卷中只占到15分,所占分值最高是在2005年的试卷中占到24分,但从占到试卷的总分的比例来看,分析题所占的分值比较合适。

2、关于考试考察能力结构的分析

我们将考试所考查的能力分为“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2.1关于识记部分

识记部分考查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常识的分辨和记忆,这部分题目作为较贴近实际应用的音乐理论。但这一部分主要还是属于一种机械记忆,几乎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因此作为选拔类考试的内容不应过多。

从统计的结果看来,识记部分的题量在近十年中呈现出的是一种曲线上升的状况,其中所占题量最少的一年是在2004年只占1题,而所占题量最大的一年在2008年的A卷占到了9题,另外,2008年的B卷识记的题量却只有4题,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误。另外,识记部分题量占当年总题量比例情况在近十年的试卷中呈现出曲线上升的状态,其中所占比列最小的一年是在2004年只占2%,而题量所占比例最大的一年在2008年的A卷占到了15.79%,但是,2008年的B卷识记的题量占试卷总题量的比列只有7.01%,这种现象非常地不平衡。关于识记部分分值,总体来看是呈现出曲线上升的状态的,其中所占分值最少的一年是在2004年只占2分,而所占分值最大的一年在2002年的A卷占到了14分,另外,2001年、2002年、2006年和2008年A、B两份试卷中,识记部分的分值明显地不相同。

2.2关于理解部分

理解类的题型首先需要对基本概念有明确的认知,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解答。解答这类题目可以分辨出考生对所掌握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程度,相对识记类的题型还说,它更具有灵活性,对答题者的要求也更高。

从统计的结果看来,理解部分的题量在近十年中呈现出的是一种平稳但略有上升的状况,其中题量最少的一年是在2001年的B卷中,但也拥有37题,而题量最大的一年在2008年的B卷中拥有48题。其题量占当年总题量比例情况,在近十年的试卷中呈现出的是一种曲线下降的状态,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一年占到了当年整张试卷的90%,其中所占比例最低的一年只占到了当年整张试卷的73.21%,但不管怎么样理解部分的题量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题量都是很大的。关于理解部分分值的情况,整体来看在近十年的试卷中还是有所下降的。其中所占分值最少的是在2010年的B卷拥有54分,而所占分值最大的是在2003年的试卷中占到了77分,但整体还算平稳,都处于60分左右的水平线上。

2.3关于应用部分

应用部分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也就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灵活性。做这类试题首先要弄清楚原理、掌握方法,另外还要有清晰的思路和较明确的解题技巧,也就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才使得它也是最难的一种题型,但是由于它可以考查到考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也使得它是考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从统计的结果看来,应用部分的题量在2005年变化最明显,由之前的4道题目突然增加到10道,但在2006年有骤降到只有5道。其他年份的试卷,在实际应用一部分的题量还比较的平稳,没有太大明显的变化。这一部分题量占当年总题量比例变化的情况,在近十年的试卷中只有一次较大的波动,就是出现在2005年,这一年试卷中应用部分的题量比例明显上升,占到总题量的17.86%。但是在2006年又回到之前的水平,并一直保持着这种状态,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关于实际应用部分分值的情况,整体来看所占的分值还是比较大的,除了2003年只有19分之外,其他都处于20分以上。其中所占分值最多的是在2005年,达到了36分。

通过以上各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理解部分不论从题量还是分值都占到最大的一个比重,其次是应用部分,当然,艺术联考作为一种选拔性的考试,要想招进来深造的学生在音乐这个学科方面有所发展,当然应该着重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三、对于湖南省音乐联考现状的思考

通过对湖南省近十年联考20套试卷的内容、题量、分值以及能力结构等方面的分析,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题型与考试的内容比较切合,并且能够体现不同的知识类型。

音乐因为其学科特点,不但要考查考生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而且应考查考生必须掌握的方法,考查应用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不但要在知识的音乐领会层次上对考生进行测试,还要在运用、分析、综合以及评价层次上测试考生的能力,因此,试卷也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在写作或者问答题,这种题型作为一种主观题,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考生学科水平,展示其分析音乐问题能力。

2、试题注重考查乐理学科的基础主干知识。

试卷试题十分注重知识的基础性,通过对乐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来检测考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内在联系的理解。强调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思维能力,其别注重学生空间思维、知识迁移、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

3、试题的能力结构设置具有一定的区分性。

4、联考试题命制的知识面过窄,缺少对考生综合音乐素质的考查。

联考试卷题目的设置不能仅仅局限在对乐理这一个方面的考查,而是应该结合其他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乐常识、音乐欣赏以及音乐史等内容一起考查。

5、联考试题不能体现基本的人文和科学修养。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这就决定了学习音乐的学生必须具备除了音乐领域之外的一些基本的人文与科学知识,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音乐联考的试题还要能够渗透和折射出一定的“音乐学识”,即音乐的人文精神素养。

6、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强调并不明显。

“题组”式的命题方式在湖南省音乐联考的试卷中一直存在,但这种“题组”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不强,知识和能力的转换设计并不灵活,没有很好的体现“题组”命题的优势。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提高实际运用能力的基础,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命题应该坚持强调知识间的交叉、渗透、综合和拓展的能力,注重检测考生是否具有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并能从中提取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7、试题的结构存在波动,试题的命制缺乏新意。

现行的联考试题从整体看来还是体现出了联考的连贯性、严肃性和规范性。但是,试卷中各题型的题量、分值以及能力结构方面的分布仍然具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其中有些相同年份的两套试卷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都说明各年度命题者之间还没有达成一致,联考试题的结构的最优方案还有待于探索。

第7篇:大一考试总结范文

关键词:光纤光缆测试技术;课程考核改革;高等教学

作者简介:汤卉(1960-),女,辽宁沈阳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继华(1974-),女,黑龙江安达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试点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1105)、黑龙江省高教综合改革试点专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96-02

本科生课程教学是高校教学形式的主要表现,也是实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途径,因此,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1-4]如何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如何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科学合理制定课程考试方式与标准是现代大学本科生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高等教育课程考试方式改革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一样,是一项十分艰巨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5-7]

一、理论依据与总体思路

“光纤光缆测试技术”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理论依据是以美国教育评价界泰斗斯克里文的教师基本专业职责为指导,雷德芬教师活动评价模式为依据,泰勒创建的目标参照性测验为标准,深入探索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的本科生学习评价模式,重视从设计评价方案到成绩评定结果的全过程操作,从组织和机制上保证考试方式改革的开展。

改革总体思路是依据教育评价学观点,科学地评定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行为变化,主要分六个步骤深入进行:确定正确的教学方案与培养目标;把教学方案与培养目标转化为作业测试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设计获得学生反馈的有效途径;决定评定考核的方式;取得成绩并纪录;成绩结果评析。前四个步骤是评价方案设计阶段,第五个步骤是评价实施阶段,第六个步骤是评价结果分析阶段。评价方案设计需要紧紧围绕教学培养目标进行,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指南,而且是学生学习评价的依据。确定教学目标不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也有一个目标设计的技术问题,以保证目标明确,具体可行,权重分布合理,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

二、改革目标及特色

1.改革目标

本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目标,不但要通过考试判断教师的教学效果,评定学生学习成绩,而且要审核教学方案或计划、教学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考试应是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并针对现行考试的弊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从考试目的、内容、形式、结果评定等方面提出种种设想,尝试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本课程特点,按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确定本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具体目标为:调整考试目的,改革考试方式,重视考试结果评鉴,改革考试记分制度。考试目的变知识考核为能力培养测试;考试方式具体改革措施为:考试的形式多样化,增加开放性、实用性考核题目,剔除传统闭卷笔试方式,采用开卷、半开卷(指学生可带一张自己预先写好要点的纸片进考场)、测试设备操作、撰写小论文,还可采用设计类题目和学生自己创造的题目,甚至小组集体完成的全开放性题目的考核,考试的次数适当增多,期末考试的比重降低,加强平时的考核比例。

本课程学生成绩拟由四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由到课率和作业构成,占总成绩的20%;一学期有三次随堂小测验,占总成绩的30%;一次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仅占30%。四部分考核的重点有所不同:小测验侧重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期末考试侧重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培养,操作技能考核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测试,平时成绩是为了督促学生按时上课和课后复习。采用此种考试方式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每次考试的压力,同时可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有利于学风和考风的好转。如平时不努力,仅靠期末突击或一次投机取巧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尤其针对大四学生第七学期的特殊情况,可督促学生到课并避免舞弊现象的发生。同时,对试题分层次命题,以求考试能真实反映教与学的效果。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光纤光缆测试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光纤光缆测试工程计算与操作能力。同时,对考试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减少单纯应试比重,逐渐增大测试能力比重。对平时善于思索、钻研并写出独到见解的小论文或自创题目和开放性题目的同学,采取加分办法。对于特别优秀者,经专业教授委员会集体面试并综合评定,允许10%左右的学生期末免试。这一导向可改变大四学生为了考研找工作应付课程学习和考试的局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认真进行考试结果评鉴,不单从分数上评定学生;考试记分制度由百分制向优秀、良好、中等、通过、没通过五级评价转变。

2.改革特色

第一,考核模式具创新性。采用出勤、作业、随堂测试、实验操作、期末测试、小论文、开放题目等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形成科学、多元立体考核体系,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第二,四项改革目标明确。调整考试目的,改革考试方式,重视考试结果评鉴,改革考试记分制度。第三,改革思路与措施具有可操作性。

三、考核方式制订与计划

1.基本思路

考试命题形式不仅包括对学生的考试,还包括对教师、学校乃至对相关制度效应等的评价,对提高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单一的纸笔考试显然不能满足需求,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将结合测试设备操作、撰写小论文,还可采用设计类题目和学生自己创造的题目,甚至小组集体完成的全开放性题目的考核形式一起完成,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形成一套科学、多元的立体考核体系。第一,将闭卷考试改为半开卷考试。第二,根据课程特点,着重检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工程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按大纲要求及学生学习的表现,分层次命题,以求考试能真实反映教与学的情况。第四,附带解决一个问题:能否通过命题方式遏制学生舞弊?

2.具体措施

课程过程考核具体措施(见表1):作业3次,在第3、7、9周各留一次,隔周批改(每次满分5分);随堂测试 3次,第2、4、8周各一次,每次课预留10分钟进行(每次满分10分);操作技能考核:第9或11周在课程实验(8学时)中进行考核(满分20分);小论文撰写:写出本课程有创意的小论文者期末免试;开展自创题目或开放题目设计者总成绩加分10%~20%;期末考试。

将期末试题分为基本题(60分)和能力题(40分)。基本题中,只要听了课,做笔记,看过讲义,即可答出的占40分;可在笔记或讲义上直接找出答案的10分;只要做过实验且用心观察思考就能答出的10分。基本题是最低要求,60分。能力题40分中,不转弯、运用基本概念稍加分析即可解答的12分;要求概念清晰,且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计算能力才可解答的10分;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才能解答出的8分。即能力题体现学习程度的层次性,要求较高,对应的成绩段是75~78 分、85~88分左右以及90分以上。适度考虑采用“题小分少量多”的出题方式。此外,为防止学生舞弊,真实反映学生应用知识的过程,试卷上写清楚:凡只写出最后答案,没有分析、计算过程的以0分计。

表1 课程过程考核计划

3.总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由到课率和作业(三次)构成,占总成绩的20%;三次随堂小测验,占总成绩的30%;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30%(半开卷);写出独到见解的小论文或自创题目和开放性题目的同学,采取加分办法(占总成绩10%~20%);特别优秀者,经专业教授委员会集体面试并综合评定,允许10%左右学生期末免试。前四部分为主要的。

四、实施效果

本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总体来说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参加本课程学习与考核的学生总数为30人。通过上课发现,由于增加了平时成绩及随堂测试,学生的到课率较往年有很大的好转,一直保持在26~29人/次,有4人经常不出勤。学生学习光纤专业方向课的热情也很高,期未综合测评结果:优秀7人,良好8人,中等7人,及格8人。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班级平均成绩在79.2分,处于良好下限,最高分98,最低分61,无不及格的学生。具体深入分析各环节发现:作业成绩不是很理想,主要表现在同学们的耐心不够,不细致,分析问题不具体;随堂测试成绩一般,没有预期的效果好,期间有两名同学到工厂实习,2次随堂测试没有成绩,一名同学因复习考研有一次没出勤,没能参加测试,也影响了班级的总体成绩;实际操作成绩良好,但实验报告有雷同现象;期末考试方式为半开卷,允许学生将一张A4纸带入考场,但问题还是很多,有的同学没有按要求准备A4纸,有的同学纸内所书写内容与重点内容有较大的出入等等,没有紧扣重点内容复习,卷面成绩不理想;另有多人在考试的当天要与企业签约,答题时,时间紧张,没能答完全部试题,也影响到总成绩。

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成绩评定是一种综合性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在评价时,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要注意发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但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还要清楚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同时,要了解学生从知识中收获的人生价值和精神世界状态,通过表现性评价掌握各阶段课堂教学效果,判断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获取程度;通过过程性评价考查学生对每个特定单元内容的学习状况。总之,将教与学统一,用辩证的方法科学地评价教与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廖明,姜峰,朱蕾,等.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2,24(6):61-65.

[2]董云川,沈云都.两种课堂时间教育行为与知识发生的时间性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6):17-22.

[3]李希平.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的系统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3):26-29.

[4]汤卉.光纤光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

2009,(4).

[5]汤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

(24):13-15.

第8篇:大一考试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考试焦虑;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23-0013-05

在当代教育中,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主要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也是自我检验学习效果的较直接的方式。但是有些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由于过度的焦虑紧张,不能发挥正常水平,导致考试失利,甚至出现许多不良的生理反应,如呕吐、眩晕等,这种现象被称为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一种状态焦虑,是由于考试而带来的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身心健康。近年来,考试焦虑作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中学生的考试焦虑也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的重点。

我国学者郑日昌和陈永胜[1]认为,考试焦虑是一种逃避行为的表现方式,主要表现为担心考试结果,是在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己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田宝和郭德俊[2]提出,考试焦虑是考生面对考试场景而产生的自我集中、自我占据、担忧等心理反应和生理唤醒交织而成的复杂情感。总之,考试焦虑是由于过度焦虑而导致的身心不良反应。一般认为考试焦虑包括两种主要成分:在临考及考试中出现的过分不安、恐惧、紧张、恐惧等复杂的负性情绪,即认知因素;由于过分担忧而引起身体反应,如消化机能减退、注意力下降、失眠等症状,即生理反应成分。虽然不同学者对考试焦虑的看法稍有差别,但可以发现考试焦虑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甚至会有害身心健康。国内外研究均显示,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关系密切。国外学者Folkman认为,考试对于学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应激情境,认知因素是一个主要的中间变量,影响着反应结果,应对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因素,会影响考生对考试焦虑的反应。 国内学者陈树林和黄鑫[3]对考试焦虑和应对方式的初探研究结果显示,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有密切关系,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减少考试焦虑的产生,消极的应对方式则反之。韦耀阳、向光富和谭雪晴[4]的研究表明,考试焦虑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应对,也称应付,国外学者认为,应对是个体处理突发事件时的各种行为和认知的活动,是个体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调节,包括对事件评估调节和有关的躯体或情感反应等。近年来,个体的应对方式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国内学者对应对方式的定义略有不同,但概括起来,应对方式即个体对所面临的挫折做出的自己特有的反应,又称应对风格。对应对方式的分类也不尽相同,国内学者肖计划和许修峰[5]把应对方式分为六种,包括逃避、自责、解决问题、幻想、求助和合理化。谢亚宁[6]把应对方式分为两种,即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

总之,考试焦虑是一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影响身心健康。而应对方式作为一种认知因素,会影响考试焦虑的程度。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对降低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改善应对方式,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发现以下不足:(1)国内的研究大多针对高中生,认为高中生会存在更高程度的考试焦虑,如肖浩杰、李广全[7]的研究,刘金同、孟宪鹏、徐清其和张燕[8]的研究。而针对初中生的研究寥寥无几。(2)国内研究大多探讨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并未深入探讨二者的因果关系。所以,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吸取不足,针对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探讨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并对二者做回归分析,研究其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某市某中学初一、初二、初三三个班级的15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05份,问卷回收率为70%,筛除无效问卷5份,剩余有效问卷1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67%。其中男生56人(56%),女生44人(44%),初一年级共56人(56%),初二年级共22人(22%),初三年级共22人(22%)。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问卷主要有考试焦虑量表(TA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

考试焦虑量表(TAS)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arason教授编制,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最著名的考试焦虑量表之一。考试焦虑量表的中文版由王才康[9]修订翻译,可以在考试期间或平时测评,为自评量表。此量表主要关于个体对考试的看法、个体在考试前后的种种身心不适等。本量表主要包括37个题目。每个项目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真实的反应做“是”或“否”的回答。评分时,“是”记1分,“否”记0分,其中有5个题目为反向计分。各题目所得分之和为量表总分。Newman提出了不同的考试焦虑程度,TAS得分在12分以下考试焦虑属较低程度,12分至20分属中等程度,20分以上属较高程度。15分或以上表明该被试确实体验到了因参加考试而带来的不良反应,可以判断该被试存在考试焦虑。TAS有良好的信度和预测效度。中文版的TAS的信度和效度都较高。重测信度(间隔一星期)为0.60,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64.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由谢亚宁编制。该问卷包括两个维度,即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共由20个题目组成。积极维度主要反映了积极应对的表现,如“尽可能发现事物积极的方面”和“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等,消极应对条目主要反映了消极应对的方面,如“通过吸烟喝酒来解除烦恼”和“幻想奇迹出现”,消极和积极其实是相对而言的。题目1~12为积极应对方面,题目13~20为消极应对方面。问题采用四级评分制,0分代表不采用,1分表示偶尔采用,2分表示有时采用,3分表示经常采用,最高分为60分,最低分为0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都较高。重测信度(间隔一星期)为0.89。

问卷调查表请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发给学生,学生填写完,由班主任统一回收。实际发放问卷150份,实际收回105份,回收率70%,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95%。

(三)研究过程

1.数据收集

利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初中生进行调查,严格按照指导手册进行,问卷填写完统一收回。

2.数据分析

运用SPSS 16.0数据统计软件对初中生考试焦虑和应对方式两个量表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探讨考试焦虑与积极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以及回归分析、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等。

二、研究结果

(一)初中学生考试焦虑情况分析

1.考试焦虑各个水平的检出率统计

TAS20,为较高程度;TAS≥15,表示存在考试焦虑。由上表可知,存在考试焦虑的被试有67人,占总体的67%,其中女生33人,男生34人;低程度的有20人,占总体的20%,其中男生14人,女生6人;中等程度的有41人,占总体的41%,高程度的有39人,占总体的39%,见表1。

2.考试焦虑总分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

对性别变量和考试焦虑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由上表可知,t检验所得p>0.05,所以不同性别的考试焦虑得分无显著差异。

3.考试焦虑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

对年级变量和考试焦虑总分做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由上表可知,不同年级在考试焦虑上p>0.05,所以不同年级的考试焦虑得分无显著差异。

(二)初中学生应对方式情况分析

1.应对方式在男女不同性别上的差异

为探讨应对方式及其各维度在男女不同性别上的差异,对其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上表4。

由上表可知,性别在应对方式及其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上p>0.0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性别在应对方式及其两个维度上无显著差异。

2.应对方式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

为探讨应对方式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对年级变量与应对方式及其各维度做方差分析,其结果见表5。

由上表可知,年级变量在应对方式及其两个维度上p>0.05,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在应对方式上,不存在年级差异。

(三)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为了探讨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总体的相关关系,对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做皮尔逊积差相关,结果见下表6。

由上表可知,除消极应对和考试焦虑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

(四)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应对方式和考试焦虑的关系,以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为自变量,考试焦虑总分为因变量进入逐步回归方程,结果见表7。

由表7可知,积极应对方式的回归系数为-0.369,p

三、讨论

(一)考试焦虑、应对方式总体论述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考试焦虑重度焦虑检出率为39%,而王才康[10]调查大学生的重度焦虑程度为21.8%。究其原因可能为初中生课时长,作业繁重且内容枯燥,也可能是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素质不成熟,抗挫折能力弱。初中生学业负担日益加重,中考竞争日趋激烈,应试教育的观念并未得到转变。

本研究中,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高于消极应对维度,这一结果说明,初中生的应对方式在总体上是积极的,大多数初中生都能用较为理性的方法应对考试焦虑。考试焦虑并未表现出性别差异,说明考试焦虑在男女生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可能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双性化人格的提倡,男女生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别在减小。考试焦虑也未表现出年级差异,说明考试焦虑在三个年级中普遍存在。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张畲和卢莉[11]的研究表明考试焦虑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差异并不显著,可能由于样本量有限,且年级数量分配不合理,初一年级所占人数较多,导致不能得出较为精确的结论。

(二)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考试焦虑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但差异不显著。考试焦虑与消极应对方式达到了显著正相关,其中高程度的考试焦虑也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一结果表明,初中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存在密切关系。

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积极的应对方式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均与考试焦虑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积极的应对方式会降低考试焦虑,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增加考试焦虑的程度,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应对方式是考试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会相对降低考试焦虑程度,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增加考试焦虑的程度。积极应对包括直接面对压力和困难、指向问题的解决、接受现实和寻求外界帮助等策略。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学生,在考试前会积极备考,对不懂的问题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弥补自己的不足,或通过练习来减少失误,增加做题的准确性。在考试中,有信心克服难题,取得好成绩,遇到的难题也较少,因而考试焦虑的水平会较低。消极应对包括歪曲或否认事实、逃避现实,以酗酒、吸烟摆脱困境。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学生,在临考前,不认真复习,逃避困难,寻求自我解脱,自我麻醉,因而会丧失信心,在考试中遇到的难题也较多,更增加负性情绪,增加考试焦虑的程度。

四、结论

1.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考试焦虑及其各个维度上无显著差异,在应对方式及其各个维度上无显著差异。

2.考试焦虑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高程度的考试焦虑和存在考试焦虑均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3.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积极应对方式会降低考试焦虑,而消极应对方式会增加考试焦虑。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样本发放数量有限,样本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不高,样本分配不太合理,初一学生所占人数较多。在施测过程中学生对问卷填写不认真,涂改较多,这些都会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二)展望

关于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日益增多,所得研究结论逐步趋向整合,国内研究基本一致。但关于二者关系的动态研究较少,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关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的动态研究,以进一步为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提供指导,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日昌,陈永胜.考试焦虑的诊断与治疗[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0.

[2]田宝,郭德俊.自我效能感是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中介变量[J].心理科学,2004,27(2):340-343.

[3]陈树林,黄鑫.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1):42-44.

[4]韦耀阳,向光富,谭雪晴.高考生考试焦虑与自尊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品德与心理,2013(8):47-51.

[5]肖计划,许修峰. 应对方式问卷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6]谢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2):114-115.

[7]肖浩杰,李广全.高中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科技信息,2011(19):586-587.

[8]刘金同,孟宪鹏,徐清芝,张燕. 高中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2005,9:1037-1039.

[9]王才康,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1,10:126-127.

[10]王才康.考试焦虑量表在大学生中的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95-97.

[11]张畲,卢莉.医学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0):1257-1259.

第9篇:大一考试总结范文

1.1考试总分及各类型题目的得分情况:由表1可见,本次考试最高分97分,最低分42分,平均分(73.33±11.54);名词解释题满分30分,最高分30分,最低分13分,平均分(24.00±3.12);单项选择题满分40分,最高分40分,最低分16分,平均分(30.68±4.63);简答题满分30分,最高分27分,最低分8分,平均分(18.65±4.43)。

1.2正态性检验和频数分布:KS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为Z=1.231,P>0.05,表明407位学生考试成绩符合正态分布。由成绩分布图1可见,407位学生考试成绩的频数分布为40~44分2人,45~49分4人,50~54分20人,55~59分31人,60~64分41人,65~69分51人,70~74分73人,75~79分53人,80~84分60人,85~89分42人,90~94分21人,95~99分9人,学生成绩的拟合曲线呈现出典型的正态分布。

1.3试卷的质量

1.3.1效度:按照病理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教师根据上课内容组织命题,构建完整的病理学试题库,教学秘书根据知识点的覆盖面从试题库中选择考题。选择题采用单项选择题(5个选项),主观题由教学组共同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并进行复核,本试卷中每个题目均能反映一个知识点,该试卷具有很高的效度。

1.3.2难度P:由表2可见,试卷总体难度为0.733,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难度系数分别为0.8、0.767(校正0.709)和0.622,名词解释题难度最小,简答题难度最大。

1.3.3区分度D:由表2可见,试卷总体区分度为0.566,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区分度分别为0.902、0.970和0.955,且各题型与试卷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的P值均<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1.3.4信度α:由表2可见,试卷总体信度为0.927,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信度分别为0.866、0.797和0.809。

2讨论

2.1试卷的一般情况:根据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病理学》第8版(李玉林主编)制定教学大纲,授课老师按照授课内容构建病理学试题库,依据与以往试卷重复率不超过25%的要求从试题库中选题。该试卷注重考核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掌握基础知识情况,基本涵盖了授课主要内容。考试时间2h,学生基本能做到按时交卷,主要集中在考试结束前30min内,考试时间安排合理。

2.2学生成绩分布:单样本KS检验是检验实验数据的分布是不是符合一个理论的已知分布,结果显示,Z=1.231,P=0.096>0.05,结果表明考试成绩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此外,学生成绩分布图的拟合曲线也表明学生考试成绩呈典型正态分布。

2.3试卷的质量:本文从效度、难度、区分度和信度4个方面进行了试卷分析。效度即有效性,是指考试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能否有效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本试卷的出题原则和改卷标准均显示其具有很高的效度。难度是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以得分率作为难度系数P,试题难则P值小,试题易则P值大,并以0.6~0.8较合适。

在本次试卷中,名词解释题(P=0.8)的难度较低,简答题(P=0.622)的难度较大,所有类型的题目以及试卷总体难度均在0.6~0.8,符合出卷要求。名词解释题属于记忆性的知识点,容易得到较高分数;简答题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联系临床、综合解析的能力,学生在该题型中得分较低,存在答题不够严密、逻辑性较差、抓不住重点等问题,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区分度D即题目的鉴别力,指考试试题能多大程度上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分开来,以学生在某题上的得分与考试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作为该题区分度,优良的试题区分度一般在0.4~1.0。在本次试卷中,各题型和整卷的区分度较为优良,且各题型与试卷整体的相关系数均有显著意义(P<0.01),表明各题型均能很好地区分考生的能力。信度α是指考试试题的可信程度,表明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对于期末考试来说,α值在0.5以上即符合要求,本试卷的各类型题目和整卷的信度均在0.5以上,表示考试结果稳定、可靠。综上所述,本次期末考试试卷的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考试结果可信度高,说明试卷质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