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低碳环保的作文范文

关于低碳环保的作文精选(九篇)

关于低碳环保的作文

第1篇:关于低碳环保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饭店;低碳行为;内部驱动因素;聚类分析;最优尺度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3)03-0073-07

1、引言

随着旅游者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发展可持续旅游理念逐渐被广大游客以及旅游生产企业所认可,低碳旅游研究成为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由于相对而言,旅游企业并非属于碳排放重点关注的产业部门,进而使得旅游业的低碳管理研究经常被忽视。在实践方面,近年来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低碳旅游相关意见和要求,如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关于推进节能环保的要求、201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关于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的工作指南,这些文件的出台成为低碳旅游实践的助推力。

在中国旅游业中,饭店作为碳排放的重要行业,整体仍然处于高能耗阶段,日常平均能耗也远高于居民消耗,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饭店环境问题在国外已经得到关注。阿尔瓦雷斯(Alvarez)研究了西班牙酒店的环境管理行为动因,认为企业管理技术与组织环境因素、外界因素一同影响环保行为;麦尔(Mair)研究了企业环保行为内外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认为企业提高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等是企业环保行为的内部动因。在我国,低碳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实现路径和对策研究的理论探讨层面,王群、杨兴柱对国外旅游业碳排放进行了研究综述,对碳抵消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系统梳理,构建了旅游业碳排放的研究框架。石培华等人构建了概念性政策框架设计思路,提出了旅游行业的减排措施。蔡萌、汪宇明倡导低碳旅游,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为了深入研究饭店低碳行为的企业内部驱动因素,本文通过对辽宁省星级饭店的问卷调查,研究饭店低碳行为的内部动力,为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诊断当前低碳实施问题提供借鉴,为政府实施低碳策略提供依据。

2、文献回顾和研究架构

2.1 饭店低碳行为

饭店低碳行为是旨在降低碳排放的饭店产品生产和经营管理行为。该行为对推进节能减排的低碳化、循环化发展,降低饭店运营成本,提升饭店的生态环保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饭店低碳行为复杂多样,很难一一列举,可以将其分类,再加以研究。根据企业环境行为的分类,可以将饭店低碳行为分为“硬件或技术”以及“软件或组织管理”两个方面。其中,“硬件或技术”指直接用于减少碳排放的行为,如调整产品性质或是改善设备从而降低能耗;“软件或组织管理”主要指不直接影响碳排放,但是会影响现有行为系统的行为,如环境培训、上层管理支持。从行为的目的方面划分,可以将饭店低碳行为分为低碳控制行为和低碳保护行为。低碳控制行为旨在使企业的碳排放保持在一定规定范围内,如采用技术处理或设备对碳排放进行处理的行为。低碳保护行为是指减少碳排放产生的行为,它的主要行为特征是提高原材料、能源和水的利用效率,或其他防患未然的行动。从行为的执行层面划分,可以将饭店低碳行为划分为低碳投资行为、管理行为和缩减行为。投资行为指为了降低碳排放的投入及其购买提高产品和装置效率的行为;管理行为指日常重复性降低碳排放管理的措施,以及企业制定规章制度从而控制碳排放使用的行为;缩减行为是指有意识地为降低碳排放所做的努力,包括观念转变、企业建立低碳文化等。

除了以上3种分类方法,还有低碳设施设备及低碳实践水平等方面的划分。这些分类方法各有侧重,又相互交叉,不利于进一步研究的开展,下面将通过定量研究加以分类。

2.2 影响饭店低碳行为的内部因素

饭店低碳行为的内部驱动因素是指影响饭店低碳行为的自身特征或经营管理特征。企业的内部驱动因素在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受到研究者的探讨,本文汇总了部分文献的研究结果,就常见的几个影响因素如管理培训、技术设备、感知效益、企业社会责任、经济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探求中国饭店企业低碳行为的内部驱动因素以及他们对不同类型低碳行为的影响。

企业社会责任:旅游业的奢侈消费助长了负面环境影响,因此,低碳导向和组织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而低碳行为需要管理者比普通战略和操作问题付出更多的关注。这有赖于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坚强后盾。卡西姆(Kasim)和威廉姆森等(Williamson,et al.)分别论述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环境行为的重要影响。同时,理理论对决策者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对决策的影响作用也进行了论述。然而,也有人对此持有不同观点,如布拉姆韦尔(Bramwell)研究证明,丹麦的饭店低碳不是出于企业社会责任,而是为了提高竞争力和降低成本。

管理培训:沙玛(Sharma)认为,如果公司有环境保护方面规定,则更容易采取主动的环境行为。科尔达诺等(Cordano,et al.)也认为,企业员工的行为会积极地响应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也有研究证明管理学的组织行为对企业决策行为具有影响。亨利奎斯等(Henriques,et al.)在提出环保导向对企业行为影响的同时,提出组织管理对环境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这些研究都表明,企业管理与饭店低碳行为可能有相关关系。

技术设备:莱茵斯(Lynes)提出企业技术设备对环保行为具有影响,技术设备越先进,企业低碳行为的基础越好。斯考特等(Scott,et al.)提出技术进步与旅游行为一样会同步减少碳排放。麦尔在构建旅游部门的环保行为模型时强调,技术设备是企业低碳环保的重要驱动因素,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会对低碳行为具有影响。阿尔瓦雷斯在研究西班牙酒店的组织环境对环境行为影响时提出,饭店的技术设备是否先进,将极大影响企业环保行为结果。

感知效益:布拉姆韦尔等人研究证明,低碳具有提高竞争力、降低企业成本等感知效益,研究还认为企业采取低碳的重要原因是为了提升企业形象和公共关系,从而提高短期效益。他们认为采取环保行为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和循环使用能源以减少浪费,减少运营费用,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扩大市场占有率,间接还可以提升区域形象,寻求长远发展,迎合消费者的环境需求,塑造旅游地文化和社会地位等。克莱维一科斯特等(Claver-Cort6s,etal.)研究认为,环境行为可以节约成本的感知效益是企业积极投入环境行为的动力。

经济状况:现有的关于环境管理与经济表现关系的研究是矛盾的,有些研究认为经济状况与环境策略有正面相关,即经济状况越好,环境策略可能越先进,采取低碳行为的措施可能越得力。例如,顾达尔(Goodall)研究认为,环保行为在大旅游公司比小旅游公司表现得更突出,这可能与大公司资金更为雄厚的经济状况有关。但也有些研究表明,经济状况与低碳行为之间可能有消极联系。中国饭店业中经济状况是否与低碳行为有关,有待实证研究。

2.3 研究假设

现有的文献已经证实,在国外饭店业,以上5个企业内部因素与企业低碳行为的实施具有相关关系,贝利斯等(Baylis,et al.)提出不同环境下的行业企业,环境绩效行为的驱动因素也许不同。因此,以上5种因素哪些会对中国饭店业低碳行为具有影响,影响的作用力大小是否相同,成为以下研究的目标。为了解释这些问题,本研究建立以下假设:

假设A1:饭店低碳行为分为低碳保护行为和低碳控制行为两类;

假设B1、B2:饭店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低碳保护行为和低碳控制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c1、c2:饭店管理与低碳保护行为和低碳控制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D1、D2:饭店技术设备与低碳保护行为和低碳控制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E1、E2:饭店感知效益与低碳保护行为和低碳控制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n、F2:饭店资金状况与低碳保护行为和低碳控制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3研究设计与研究结果

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利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经过对4名饭店管理者、5名专业研究人员的访谈,对问卷的合理性和易懂性进行调整,利用大连市2011年旅游工作会议,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42份;通过饭店企业名录随机向辽宁省内其他地区的饭店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85份,其中,信息缺失和无效的问卷15份,有效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为48.6%。

问卷回收后,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检验,各变量的克朗巴哈α值(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大于0.8,量表的信度值在0.8以上,表明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可以认为,设定的题项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在测量量表效度时,采用KM0样本测度和巴特勒球形检验(Bartlett’s Test),所有测量项目的KM0均在0.8以上,巴特勒球形检验统计值显著,说明量表的建构效度较好。

为了将饭店低碳行为进行科学划分,根据饭店低碳行为概念部分的文献分析,将饭店主要低碳行为分解为相关题项,对题项的问卷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得出两分类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建立基础。分析结果如图1,图中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饭店低碳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碳保护行为,包括的题项是:制定低碳工作条例、制定低碳激励制度、愿意承担碳排放税收、能源使用有规章、设备更换有计划;另一类是低碳控制行为,包括的题项是:减少能源使用、浪费行为减少、进行低碳采购、物品循环利用、采用低碳材料、使用低碳设备。

根据低碳行为文献的分类方法,可以看出,第一类题项主要是意识观念、组织管理的软环境行为,第二类题项主要是技术设备相关的硬件建设行为。从行为目的上划分,第一类主要是为了保护环境,使用管理、制度等方法把碳排放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第二类主要是降低碳排放,通过设施设备达到控制碳排放的目的。因此,将以上两类分别概括为低碳保护行为和低碳控制行为,假设A1成立。题项来源详见表1的题项分解。

除了假设A1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外,其他假设采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进行研究。这是由于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并非精确定量,而线性回归分析要求因变量为数值型,自变量中的分类变量也往往需要使用哑变量来拟合,如果使用一般线性回归可能会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而最优尺度回归分析允许因变量和自变量为各种类型的分类变量,分析时采用一定的非线性变换方法对原始变量进行转换,然后反复迭代找到最佳方程式,因此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更适合研究需要。表2、表3分别显示了饭店低碳保护行为和饭店控制行为与饭店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回归关系。

4、讨论

根据最优尺度回归分析的结果,饭店低碳保护行为模型显著成立,模型总的解释力达到55.2%。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表显示,该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中各变量标准化系数列表显示,技术设备和感知效益在方程中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管理培训、企业社会责任、经济状况对饭店低碳保护行为影响显著。由系数大小和编码含义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管理培训水平越高、经济状况越充裕、企业社会责任感越强,饭店的低碳保护行为越积极,即环境保护的意识更强。样本数据中,经济状况(Beta=0.446)对饭店低碳保护行为的影响大于管理培训(Beta=0.252)的作用,管理培训对低碳保护行为的影响大于企业社会责任(Beta=0.169)的影响。

从政策层面来看,资金雄厚而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在低碳保护行为方面可能会更积极,可以从这种类型的饭店人手,带动整个饭店行业的低碳发展。相对于管理水平较为落后、资金不太宽裕的酒店,可以加强管理能力方面的支持,给予政策资金的帮助,努力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管理监督,帮扶这类饭店低碳发展。

第二个模型是饭店内部驱动因素对低碳控制行为的回归,模型总的解释力为66.9%,第二个模型的解释力强于第一个模型,这表明饭店内部驱动因素对低碳控制行为的影响力更大,而低碳保护行为可能受饭店外部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这个结论符合常识,因为低碳保护行为在理念和认识上都高于低碳控制行为,低碳控制行为更容易通过企业内部因素而提高。模型中各变量标准化系数列表显示,企业的管理培训、社会责任、技术设备、感知效益与经济状况均对饭店低碳控制行为影响显著。由系数大小和编码含义可以得出结论:管理培训水平越高、技术设备越先进、企业社会责任感越强、感知效益越好,饭店的低碳控制行为越积极,即采取的控制碳排放的行为更显著。其中,管理培训(Beta=0.388)的作用大于技术设备(Beta=0.367)对低碳控制行为的作用,企业社会责任(Beta=0.257)的作用大于感知效益(Beta=0.245)的影响;而饭店的经济状况和低碳控制行为反向相关。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与饭店低碳保护、控制行为都显著相关,假设B1、B2成立。这和多数学者的观点相吻合,即企业社会责任越强,低碳行为越主动,这一结论证明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观点。模型显示,无论是低碳保护还是低碳控制行为都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即企业的软硬环境都会影响低碳行为的实施。基于这个结论,可以从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促使企业节能减排。

管理培训与饭店低碳保护、低碳控制行为关系显著,假设C1、C2成立。虽然管理培训行为属于实践层面,但对饭店软环境具有一定反作用,管理培训可以促进低碳保护行为。管理培训对低碳控制行为影响显著,证明管理对设施设备运转具有影响力,饭店可以通过提升管理能力、加强管理人员培训,促进节能减排。

饭店技术设备与低碳保护行为关系不显著,假设D1不成立;与低碳控制行为关系显著,假设D2成立。饭店技术设备不会对饭店低碳决策产生影响,但会对饭店低碳控制产生影响。如饭店设备老化,缺乏维护保养,就会提高饭店能耗,碳排放增多。因此,经常对硬件设施进行维护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节能减排有正向影响。

感知效益与低碳保护行为关系不显著,假设E1不成立;与低碳控制行为关系显著,假设E2成立。感知效益对饭店软环境的影响不显著,但对饭店低碳控制行为影响显著,可以通过加强员工对低碳感知效益的了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宣传低碳对企业的正面影响,营造低碳的社会关系环境,从而降低碳排放。

饭店的资金状况对低碳保护行为影响显著,假设F1成立。这与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相符,饭店的资金越雄厚,经营管理理念可能越先进,在软环境营造方面可能越从容,低碳保护行为越完善。资金状况对低碳控制行为影响显著,假设F2成立。但两者的关系呈负相关,即资金越充裕,低碳控制行为可能越少,资金越紧缩,低碳控制行为越完善。如五星级酒店在公共区域营造奢华明亮的环境,不会使用声控或光控节能技术,能源消耗比低星级酒店更高;低星级酒店由于客户没有过高的消费要求,因此更倾向于低能耗的服务。基于这一结论,政府可以加大高星级酒店能源使用的监督,促进清洁能源在高星级饭店的使用,从而提升饭店的环保低碳能力;对于中低档次酒店,可以利用它们对降低成本的需求,使用好阶梯电价等市场工具。

第2篇:关于低碳环保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生态革命;绿色能源

在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中首先提到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且制定了在以后几十年时间里其能源发展的策略,目的就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相继美国2007年提出了能源法案,德国提出了将低碳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来进行发展,日本在2008年也制定了低碳经济发展计划。就目前来看,各国都已经认识到全球变暖带给人们的威胁和挑战,所以各国都在大力倡导低碳经济,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进行能源经济的生态革命

低碳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种能源的革命,主要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改革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能源的应用,将能源最大化利用,力图以最少的经济成本换取最多的能源利用率,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成本损失。能源革命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将经济进行低碳化发展,能源革命潜在地推动了能源经济的发展转变。能源经济生态革命的转变形式就是将过去经济发展过于依赖高碳性经济转向当前的低碳化甚至是无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向;将过去的高碳消费转向能源革命总的低碳甚至是无碳消耗的方向。这场能源变革是巨大的且影响深远。在能源经济的生态革命中,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对能源的再利用,主张生态消费,实现各种能源产业运作环节的生态主张,逐步完善和建设绿色产业结构,而这些主张是保障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手段。

二、正确认识发展中的低碳经济

(一)生态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关联

生态经济是根据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利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及系统的工程法将企业生产与消费方式进行改变,挖掘所有的可用资源,发展部分经济和生态都高效的产业,构建合理的体制下和谐生态健康的环境文化。低碳经济是根据可持续发展观以创新技术、制度的手段,将产业进行转型,开发新能源,降低高碳消耗及减少温室效益,为经济的发展与生态保护取得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绿色的特点是低碳经济的一大特色,其最为重要的原则和理念就是可持续发展,它是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承受范围内新拓展的领域。其理念主张是实现人类和自然和谐、经济腾飞的关键,也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需注重的,这是我国目前实现经济长远稳健发展的唯一手段和方式。

(二)低碳与绿色的关联

绿色经济是根据市场导向,依傍传统产业基础,和谐发展经济与环境的新经济模式,体现了产业经济的健康、环保状态。我国倡导的绿色经济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从原来高消耗、高污染等非可持续发展模式向低能源消耗、较低程度污染以及对于生态影响最小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变。二者在实质上是同一个概念、具有相同的含义,只不过是表示方式有所不同而己,它们都倡导环保和减少污染。

(三)低碳与循环的关联

循环经济是循环流动的经济,指人利用科技发展自然资源,将资源的投入、产出及废弃进行生态型的循环以发展经济。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外是二者都是实现绿色经济的一种形式。不同之处是,低碳经济是实现绿色经济的外在形式以及实现的根本途径,并且对于循环经济也具有一定的要求。在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中,目的是为了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所以对于循环经济的要求就是碳排放量的最小化甚至无碳排放。所以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与低碳经济相结合,达到低碳排放或者是无碳排放。

(四)发展低碳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关系

以往的以资源和能源消耗为特征的工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现在政府大力倡导的无碳经济或者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等都是一种发展稳健经济的实现模式。而低碳经济要求能源领域中有两个重要的变革,分别为能源生产开发的变革以及消费者消费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促使经济由以牺牲环境向保护环境转变。所以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必然途径。要实现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是关键。这是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程度直接决定了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速度。其中,低碳经济是实现上述构想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两型经济”就是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符合“两型社会”的准则。

三、低碳经济的发展手段

实现低碳经济并达到经济的低碳环保要求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绿色发展的要求。在进行低碳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实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将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以及低碳经济结合起来,目的就是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改善

要加强对于企业和民众的宣传工作,使得低碳经济理念深入人心,使得低碳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人们参与的重要性深入人心,通过人们接受这种理念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作为地方和中央政府部门要对企业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制定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且对于地方的低碳经济发展作出统一的规划;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碳的排放量以及对于环境的影响和对于资源的消耗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中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0%、50%与40%。相对于传统的产业结构模式,我国产业结构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其GDP中的比重甚至占到了70%以上。所以我国还要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使得我国成为服务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以及技术和管理密集型的国家,使得服务业成为我国GDP贡献的主要力量。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企业从事低碳绿色的产业,对于一些高消耗或者是高污染的企业采取处罚或者收重税的方式制约其发展;对于低碳绿色的产业发展要提供政策和资金保证,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

(二)加强绿色能源技术创新,形成低碳与无碳经济技术体系

要解决气候变暖的问题,就必须发展各种绿色无污染或者是无碳排放的新能源,不断利用科学技术开发新的能源。在能源利用的过程中,要做好能源的清洁工作,尽量减少碳资源的使用。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引导高校、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展开对于新能源的研究开发、转化和利用,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中的无碳化。科学技术是解决我国较为紧张的资源问题以及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利用能源的效率比较低,并且在能源大量消耗的过程中还会造成大量的对于环境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这对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来说极为不利。所以应该在绿色新能源技术方面加大科技力量的支持,从而为经济的发展做保障。

(三)加强制度创新,形成降低碳化发展理念

对我国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造,建立我国低碳化的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要加快建立可持续的绿色的经济发展体系和模式,通过对相关机制和体制进行创新,有效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所以,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有步骤地推动我国低碳系统的制度革新,实现生态化的产业结构制度创新、低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有效保护的机制体制创新、碳排放量监督的体系创新以及关于主张低碳绿色企业作信贷支持的体系创新,加大管理机制体制创新和促进低碳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力度,逐步实现低碳化的绿色的发展模式。没有消费就没有需求,也就不会有市场,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推动者的消费者,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公民广泛参与

由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向低污染低消耗低碳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这种变革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甚至生活方式。所以,要实现低碳化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在其过程中政府要制定规则,起到指挥作用,引导广大群众改变生活方式,力求低碳化行为,树立全民的低碳共识。在经济发展中需要树立标兵企业,弘扬其行为,为社会做榜样。

(五)树立典型,完善制度保障

深圳是我国批准的第一个低碳生态示范点,为保障其示范的成功,住建部推行了保障性的政策,并给予技术支持,推向全国。另外,深圳市在住建部的支持下提高了每年的论坛规格,论坛主要以低碳生态城的相关理论和实际经验为交流目的,将深圳示范点向国内外进行推广宣传。之后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择点示范典型。推行该经济发展模式是系统工程,它需要组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合作。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将我们居住的城市建设成一个低碳消耗、和谐友好的环境,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制度保障。政策方针能引导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法律制度能够规范和保障的经济发展,经济手段能促进低碳经济平衡发展。总之,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低碳化守则,低碳化也是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已有能源的变革,以及树立全民共同参的共识,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剑波.英国“低碳国家转型”国策的法制化特征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06-111.

[2]包玉华,胡夷光.关于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2):29-31.

[3]单宝.欧洲、美国、日本推进低碳经济的新动向及其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11(1):12-17.

第3篇:关于低碳环保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 环境成本 成本管理

一、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涵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是由英国首先提出的。在《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英国明确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在低能耗、低碳排放的前提下,现更好的经济发展,也就是低碳经济。我国也对低碳经济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低碳经济相较于传统经济,是一种更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具有全新的经济和社会体系。

(二)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涵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是在过去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上,纳入环境成本,进而在企业所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原则,进行预算、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的一个过程。

二、低碳经济下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对于低碳经济的内涵认识不足

现在,很多企业员工还都不理解低碳经济到底是什么。企业内部生产部门虽然口头上喊着走节能减排的低碳之路,但是绝大部分企业只是喊口号,严重缺乏实施低碳发展的措施和政策,只为实现企业的短期效益。因此,各单位要广泛传播低碳经济理念,普及环保知识,开展环保教育,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思想指导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我们要使广大员工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对他们进行教育、给予警醒,使他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环境成本管理方法不科学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仍然是将精力主要放在生产或者是提供服务的成本管理上,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只对一些较为直观的成本进行管理,往往是忽略了一些间接性的,至始至终都一直存在的环境成本,更不用说对这些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当前,我国企业在环境成本的管理方法上还是被动式的,主要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三废问题,没有系统的环境成本管理方法,有时甚至是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才开始进行环境成本管理。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法律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现在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被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所以导致相关的信息质量存在严重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在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现阶段我国同环境信息披露有关的政策法律主要有《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规定》等,上述这些政策、法规对于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一定要求。可以很多要求都是缺乏必要的强制性,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数量上都缺少明确的规定,使得企业在被动实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避重就轻,存在明显的随意性。

三、应对低碳经济下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在企业内部构建低碳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所在。要应对员工缺少低碳经济的意识,在企业内部构建低碳的企业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低碳文化包含了人们对于降低能耗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要求。因此,企业要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系,将低碳文化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当中,让低碳成为企业员工内在的价值选择,从而逐渐的提升员工对于低碳文化、低碳经济的认识,为在低碳经济下实现更好的环境成本管理提供基础的人力资源支持。

(二)科学利用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利用作为为单元,来实现对于成本信息管理的一个整体系统。作业是该法的基础与核心,作业包括从研发产品,到原料采购;从生产到最终销售的各个环节。它是对没个环节的作业和其作业成本的确定来得到最后的产成品的成本。从而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使得企业的决策与发展规划能够最大化的控制各项成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动力。对于我国企业来说,要实现良好的环境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首先要充分的挖掘出环境成本的相关作业,尤其是要找出那些环境成本管理相关的关键性作业,在利用作业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后,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多方面来对相关费用进行控制。

(三)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法律体系

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如果缺少了在法律法规上对于企业的要求,那么企业内部的环境会计很难自觉的产生。现阶段,我国的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中,有9部环保法律,10多部环境资源保护法律,30度部相关法规,以及466项标准体系。但还未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具体行为的规范。因此,政府方面还需应尽快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制定出台相应具体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准则,对环境成本的披露行进详细的界定,保证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性,真实性,可比性,让相关利益者更好的使用信息披露,以便于我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与国际接轨,用法律的方式保护我们的环境。

四、结语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就成为了企业发展中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科学的实施环境成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适应发展环境,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但在我国企业,目前在环境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要从文化、方法、法律体系等方面来加以解决,这样我国企业才能完善环境成本管理,保持在低碳经济下仍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美琴.低碳经济下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系研究[J].绿色财会,2013,06:9-11.

[2]崔宇涵.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1:241-242.

[3]宁仙凤.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成本管理问题分析[J].时代金融,2015,18:116+118.

第4篇:关于低碳环保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农民;低碳环保;环保意识

所谓低碳环保,就是指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生活理念的引导下,减少生活上、工作中碳排放量以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行为。为了解遵义县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我们对遵义县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1 根据183份问卷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1.1 非常了解“低碳环保”,环保意识较强

10.38%的人非常了解“低碳环保”,环保意识较强,生活中能把自己知道的低碳环保常识落实到位,基本没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现象。

1.2 了解“低碳环保”的部分内容,环保意识不够强

49.73%的人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部分了解“低碳环保”,能运用自己知道的低碳环保常识到生活中去,但生活中仍然存在部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现象。

1.3 听说过“低碳环保”,但不太了解,环保意识相对较差

37.16%的人不太了解“低碳环保”, 环保意识相对较差,不能运用自己知道的低碳环保常识到生活中去,生活中存在较严重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现象。

1.4 没听说过“低碳环保”, 环保意识相对很差

2.73%的人没听说过“低碳环保”, 环保意识相对很差,日常生活中存在较严重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现象。

2 调查结果反映出农民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2.1 个人低碳环保意识不强

通过调查,了解到多数农民对低碳环保的认识水平还很低,生活中随处出现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的现象,如烧煤或烧柴煮饭、炒菜、烧水;电视摁下遥控器后不彻底关机;饮水机等电器不用了不立即拔掉插头;垃圾从不分类便丢弃;年轻人赶潮流,经常更换衣物;家用卫生纸随处可见;洗脸水等直接倒掉而不会二次利用;为了方便经常使用塑料袋装物品等。

2.2 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

分析调查问卷,发现大多数人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来了解低碳环保,这种宣传方式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但无法衡量农民的接受程度。多数农民表示在农村无正式的低碳环保宣传,即使在农村社区大家公共休闲娱乐的地方,宣传公告栏里有时出现部分低碳环保内容,也很少有人认真去看。

2.3 农村经济发展较慢

当今社会,只有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促进农民增收,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推广才有保障。调查发现,农村经济发展较慢。农村经济发展较慢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多是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观念落后、小农经济意识较浓的老人、妇女,这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近年来国家投入了不少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地域广,历史欠账多,使得相对投资有限,农村基础设施总的来说还较差。农村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少,经费不足,技术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及时推广普及。

3 针对问题提出的强化农民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的可行性建议

3.1 增强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强化农民的低碳环保行为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低碳经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目标。做好村委会工作,将各村村民召集在一起学习,呼吁低碳生活,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较好的节约型生活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如推广使用节能灯节约用电;电视屏幕调暗一点,延长其使用寿命并节约用电,同时还可保护眼睛;用电饭锅煮饭,提前淘米并浸泡十分钟;洗脸、洗脚、洗衣、洗菜的生活废水可收集起来二次利用;不要经常买不必要的衣服等。

通过多种形式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以达到当地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实现农村低碳生活中的低污染。如积极推广节能型的居住房屋,更好地运用保温、隔热、环保、节能型材料,提升房屋的采光比例;充分利用太阳能,改燃煤温室大棚为太阳能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洗菜、洗衣,普及使用太阳能;将沼气建设与厨房、厕所改造相结合,运用生活垃圾、牲畜粪便等来发酵并生产出沼气用于做饭、照明,沼渣、沼液则作为有机农肥使用。

3.2 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

地方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法对农民进行低碳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政府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关于低碳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和规范用能行为。政府可培养骨干,在条件成熟的村庄建立低碳生产、生活示范户、示范村,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政府要大力宣传低碳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低碳环保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把低碳环保的实施作为生产和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来抓。鼓励农民探寻和应用低碳生活技巧,推广使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争做低碳生活的创新者。

3.3 加大财政经费方面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我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经济较落后的农村,经济发展绝大多数依赖于政府的积极支持与帮扶。全面加大财政经费方面的投入,切实提升政府在农村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当中的地位,从而促进农村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非常必要。如太阳能温室大棚的建立、使用技术推广;垄作免耕技术的推广;退耕还林、还草而产生的经济林种植、生态林种植、牧草种植、时令水果采摘园建立;沼气池的建立、使用技术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等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参考文献:

[1]向章婷.浅议低碳生活的推广路径.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2]闫晓静.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刍议.科技经济市场,2015(02).

第5篇:关于低碳环保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低碳环保;培育

2015年的冬天,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雾霾连天,北京甚至在12月8日了首次空气质量红色预警,空气质量预报中不少城市的PM2.5超标上百倍以上。2015年12月12日,法国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届会议上,196个《公约》缔约方国家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议》,制定了1.5℃的减排愿景。世界各国第一次承诺共同控制碳排放,以增强地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共同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可见,低碳环保思维、低碳行为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的当代大学生更要具有低碳环保意识。

1 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内涵及意义

1.1 低碳环保意识内涵

低碳环保意识具有丰富内涵,它包含生态平衡理念、可持续发展及平等观念、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和创新发展理念等多重含义。所谓低碳,就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低能量、低消耗进行正常甚至高效的生产,提倡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厉行节约,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理念。它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也是一种新的行为习惯。低碳生活是一种简约时尚的生活方式,不以降低人的生活质量为前提,它通过个体的适度减低碳排放量来达到总体碳排放的控制,以达到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从而促进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

培育低碳环保意识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未来,我国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据报道,中国将在2016年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而做为教育主要阵地的高等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对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的教育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1.2 培育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重要意义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具有低碳环保意识和素养的合格高校毕业生,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低碳环保意识培育就显得尤其重要。众所周知,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人类生存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产生存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党的十五中全会上又提出了“健康中国”理念,健康中国的建设离不开给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更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低碳环保思念的高素质大学毕业生。

1.3 高等学校要注重培育具有低碳环保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职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而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低碳环保意识的合格大学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久健康发展,从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到工厂、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具有低碳环保意识的人才,只有全社会都积极主动地倡导和践行低碳行为,生态文明和健康中国建设才能落到实处,国家五位一体建设才会畅通,才会卓有成效。

2 培育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有效途径

高等学校应积极主动全面地培育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以适应国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全面需要。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的培育,应该贯穿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的整个过程。

2.1 利用媒体平台宣传

学校建立低碳环保教育官方网站、微信平台,充分宣传低碳环保理念,宣传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会议精神和思想,不断加大低碳环保教育宣传力度。还要充分利用学生自媒体,在学生微信、QQ等多种自媒体交流中,宣传低碳知识,相互促进低碳理念和低碳行为的形成。

2.2 优化低碳育人环境

教育育人,首先要做到环境育人。而低碳意识的培育更需要一个低碳的环境,这对学生的低碳行为是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校园绿化和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低碳环保的因素,如学校的所有建筑物都建设成为具有绿色环保标志,实质性地在用电、用水方面考虑到环保的因素。校园照明路灯尽量多地使用太阳能灯具,教室走廊、图书馆张贴低碳环保的宣传画,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处处能感受到低碳行为的重要,节约水电的必要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同时也使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中逐渐加深生态文明的理念,为未来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强国做好思想准备。

2.3 开展各种低碳活动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要做好低碳环保思想意识的渗透,可以“春雨润物细无声”,可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低碳环保教育活动来实现低碳环保意识入眼、入耳、入心。如组织开展系列低碳环保知识讲座、大学生低碳环保主题演讲比赛、大学生低碳环保主题征文比赛,让全体学生都知道什么是低碳,什么是环保,什么样的行为才是低碳环保行为。组织全校学生低碳环保知识竞赛,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低碳环保理念的理解和把握。评选低碳环保校园之星活动。

2.4 低碳环保走进课堂

课堂教学永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低碳环保意识的培育,更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学校在开学初备听评审过程中,教学管理机构、学生管理部门要对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提出关于低碳环保教育方面的明确要求,在教学中不但是教会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明礼、学会生活、学会交际;并进一步做到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教学中必须渗透低碳环保理念,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形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

2.5 成立低碳环保社团

指导学生成立低碳环保社团,有计划有目的的宣传低碳环保理念,倡导低碳环保行为。大学生社团成员具有爱心,对环保具有高度热情,并且分布在各专业和班级中,他们的低碳的言行,对其他学生能起到很好地示范作用,能有力地促进低碳环保行为进班级、进宿舍、进餐厅。低碳环保志愿者和低碳环保社团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有力地增强了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促进了低碳环保行为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杜悦英.气候谈判的巴黎新局[J].中国发展观察,2015(12):5-6.

[2]北京中工干教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节能减排工作・低碳环保生活[M].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136-138.

第6篇:关于低碳环保的作文范文

【关 键 词】低碳经济 文化思考 扬州市

低碳经济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现有的各种定义和解释还不尽一致。冯之浚和金涌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 、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生态平衡[1]。也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这种观点可称之为“形态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处于上升阶段,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和增量都是惊人的,在未来的20―30年内,中国的环境压力将会增大,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会日益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2]。

一、扬州发展低碳经济概述

扬州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国中央政府和江苏省政府的要求,并从自身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发展低碳经济贯穿各项重大决策。去年下半年以来,提出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才创新型城市,打造“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以及创建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都直接或间接体现了低碳发展的理念。在《扬州市千亿元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的引导下,绿色新能源产业率先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投产和在建光伏产业及关联企业70余家,已建成唯一的”部级绿色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但我们也应看到,扬州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也存在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相关度高,能源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能源基本依靠外省调入,对外依存度较高;能源消费以煤炭、火电为主,经济“高碳“特征明显;经济结构偏重型化,高能行业仍占据相当比重等问题和不足。

从扬州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来看,企业文化总体的特征是创新不够。因此,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重视创新,通过创新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创新的总体思路是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企业制度创新和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在企业形象塑造、名牌产品创造与宣传、市场营销战略的实施上下功夫,使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的社会化上能充分地发挥作用。

二、扬州构建低碳文化体系对策

哥本哈根世界气侯大会之后,低碳经济已经称为我们经济转型和突破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也必将深入到我们的诸多领域,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摆脱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复苏的新引擎。发展以太阳能光伏产业、半导体照明产业、智能电网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为代表的低碳经济,不仅是扬州参与全球产业发展竞争,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以依靠低碳经济模式重新定位企业产品结构和战略发展是扬州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头戏。对于企业来说,低碳经济的节能减排,正好帮助企业在后危机时代控制成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扬州企业实现现有产品结构的调整,由过去的投资拉动增长向依靠科技和核心竞争力的促进发展的道路靠拢。

1、创新观念,树立“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途径”的理念

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措施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能源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创新、消费过程的转变、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等措施,全力推进低碳经济建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社会,实现扬州经济社会既好又快发展。

2、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或省在扬州进行低碳经济试点,尤其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以发挥示范作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带动全市经济转型。成立扬州市低碳经济工作领导机构,研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则,制定低碳经济的开发、推广、对外合作、技术引进等重大策略和正则,组织协调解决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研究制定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加大金融体生活经验以及资本市场队环保、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将信贷资源向低耗能的企业和项目有倾斜,要拿到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大低碳经济宣传力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精魄性,倡导“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功能性消费模式,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应注重从约束和激励两个方面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在强化法律顾问约束力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政策,支持和推动企业、公众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

3、构建企业文化的向度

所谓企业文化向度,是指倡导低碳工作的思维方式、生产和生活观念等,将企业低碳发展战略贯穿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低碳意识,构建企业低碳文化环境。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动态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中的促进作用。低碳经济必然会改变全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乃至企业文化的走向。创新的企业文化向度能够帮助员工牢固树立强烈的低碳观念,主动积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构建企业低碳文化向度不仅能带来企业价值观的进步,还能为促进低碳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家圆和价值支撑。企业领导人员要成为企业低碳文化的倡导者、先行者和实践者,先进企业文化将极大提升低碳经济的软实力。

4、鼓励倡导低碳生活

在低碳文化的营造中,企业通过内部的简报,宣传低碳的重要性,让员工从心中认可低碳生活,在工作中主动承接低碳战略,为做一个紧跟时代的低碳人士而自豪。

在全市深入开展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绿色交通等“绿满扬州”创建活动。在家庭,倡导重拎布袋子、菜篮子,自觉选购节能家电、节能器具和高效照明产品,推动垃圾分类,实行以水多用。在社区,发放环保科普读物,宣传绿色生活知识,开展社区碳汇林项目建设。

重视、报刊等宣传媒介,进行绿色经济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全民的绿色意识,尤其是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教育。中小学教材中应增加绿色经济的内容.大学也应设置相关课程和专业,并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班等,全面系统地培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队伍。

保护环境、低碳消费,从学生、从娃娃抓起,将节能、节水、节地、节粮、节材等内容纳入课堂教学,组织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

5、培育全民低碳意识,创新低碳消费文化

低碳消费方式(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一种文化。要利用人们向注重健康 、安全消费的观念转变的时机,正确引导消费潮流,减少消费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形成低碳消费的社会风尚,提倡并崇尚绿色消费。减少消费环节对环境的污染;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通过对低碳消费的拉动,引导绿色生产。在低碳消费过程中,对企业的生产性消费,政府要制定有关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如绿色信贷等,使企业尽量节约资源。

6、创新文化政策,倡导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是党是党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紧要关头所形成的又一重要思想创新,并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文化是基础国民教育,创新文化政策就是要形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核心的生态文化,生态的观念深入人心。“青山隐隐水迢迢”、“绿杨城郭是扬州”。“水”和“绿”是扬州的两大特色。随着绿色交通的发展,水运的低碳交通优势将更加凸显,大运河将焕发新的时代青春。中国内河水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现在开始大力提倡低碳水运理念,发展"智能水运",走高效环保、技术创新的“低碳”之路。通过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在提倡“低碳”环保的经济增长方式时机到来之际,唤起社会对大运河伟大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的关注,保存已经濒临被现代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威胁的文化遗产,还给他们应有的尊重与尊严。

7、大力培育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职工所认同遵循、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对企业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其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看法和认识的总和。要营造绿色企业文化,必须全面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因素,处处体现绿色思想。我们必须构建低碳视域下的文化价值观,探索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在全市深入开展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绿色交通等“绿满扬州”创建活动。重视、报刊等宣传媒介,进行绿色经济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全民的绿色意识,尤其是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教育。中小学教材中应增加绿色经济的内容.大学也应设置相关课程和专业,并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班等,全面系统地培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队伍。

三、思考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每个人付出行动,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科学决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保障,绿色生活方式是低碳社会消费的主导。这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低碳视域下的文化价值观,探索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需要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进一步形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良好风尚。树立生态平等的基本价值理念,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将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之中,在社会政策制定、决策实施上,以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基准,以期维护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最小损害并能够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第7篇:关于低碳环保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文化;低碳教育;原则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需要技术的创新支持、资金的投入保障、制度的建设完善,更需要加强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等软的层面的教育。著名的绿色政治人士、美国环保运动倡导者丹尼尔·A·科尔曼曾言:技术进步解决不了由技术造成的环境危机问题。作为低碳经济的直接参与者和最终成果享有者,公民及其低碳意识将成为影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因素。而对公民的低碳教育将是实现国家低碳经济形成的社会基础。从实践来看,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低碳技术,但是低碳教育远远不够。公众没有形成符合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的正确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以及价值观念。只有把低碳理念普及到国民教育中,依靠自下而上的层层渗透,让低碳内化于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之中,才能真正实现低碳发展。在实现低碳发展的过程中,低碳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是形成低碳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具有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等多种意义。

一 低碳教育的内涵

低碳的本质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生产生活理念。低碳教育是比照低碳经济提出的一个概念,什么是低碳教育,目前国内外教育界对此尚未达成共识。从广义看,低碳教育是关于如何正确处理自然本身及与人类之间关系为目的而开展一种教育活动,其主旨是通过教育改变人类的节能环保意识和能源利用行为,树立"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社会发展观,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狭义看,低碳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对学生和全体公民进行有关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应对地球气候变暖的知识和行为方式的教育。低碳教育的本质及其作用是教育人们更好地理解低碳理念,并且将低碳思想与生活相结合,形成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低碳发展,建设低碳社会。低碳教育实质上响应了全球进行环境教育的发展趋势,不仅是对人们低碳意识的一种教育,而且是对人们环保意识的一种教育。低碳教育具有广泛的学科交流性、社会普及性及现实意义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推动其快速发展。

二 低碳教育的必要性

1.低碳教育是形成低碳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根本途径。

控制全球变暖,走低碳发展之路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话题。2010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总理就指出,低碳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全球性革命。它蕴涵着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生存方式的深层次变革,更是对低碳发展的属人本性、价值原则以及思维方式作新的梳理和反思。如果不彻底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就无法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低碳"等概念经过媒体宣传、政府倡导等,已为很多老百姓熟悉。然而,我们并没有转变思维、转变观念,形成符合低碳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一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与教育密不可分,尤其是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要形成低碳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就必须抓住低碳教育这个关键环节,通过教育,使人们更好的理解低碳理念,普及低碳知识,在全社会树立低碳式的生存态度、道德意识和伦理价值素养,为低碳行动注入内在的精神动力,低碳发展才能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和持久行动。

2.低碳教育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总书记曾说,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与基础性作用,开展全民气候变化的宣传教育,继续推动并参与国际合作。这种全民性的宣传教育需要我们切实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重中之重。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依靠教育促进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进一步调整教育战略布局,转变我国教育发展方式。要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低碳社会,仅靠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能源使用效率还不足以形成合力,我们应将低碳生活理念普及到国民教育中,依靠自下而上的层层渗透,才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动力。

3.低碳教育具有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等多种意义。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低碳教育的目的就是对全体公民进行有关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应对地球气候变暖的知识和行为方式的教育,通过教育更好地理解低碳理念,使之成为一种内在的德性修养,一种生存态度,一种价值观,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适度而有节制地消费身边各种资源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低碳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求每个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使每个人具备适应低碳社会发展的基本素质。因此,低碳教育具有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等多种意义。开展低碳教育就是对公众素质教育的一种深化和推进,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 文化视野下低碳教育的原则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实施低碳文化教育首先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原则,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人为本、统筹兼顾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为我们实施低碳教育提供了方向。不管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教育者都要树立"科学发展"的低碳教育理念,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发展的协调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今天的低碳教育是人类为了关怀、保护与利用资源而实施的教育,有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起了解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角色和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面对环境资源问题时,采取理性地事前预防或善后处理的行动。

2.教育渗透性的原则。

就渗透教育的含义而言,它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载体(如环境、学科、教师、管理、活动、新闻媒介等)对被教育者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渗透教育往往又是作为与灌输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而提出的。总体而言,渗透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途径和原则,其核心思想是强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渗透教育的运用使得存在于课堂、教材、学生活动、校园环境、社会生活中潜在的教育因素,一起汇合成巨大的合力,共同作用于教育对象,使之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达到寓教于无形的目的。低碳文化教育必须遵循教育渗透性的原则,以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把低碳价值观念的教育渗透在知识性教育之中,从而引导和帮助大众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将低碳价值观念的教育渗透社会文化、校园文化中,营造良好的低碳文化教育氛围。

3.文化创新与传承相统一的原则。

"低碳"是一种节能减排的创新文化现象。低碳文化应是一种建立在对工业文化所推崇的价值观念、利益立场和应对环境、解决生存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彻底反思、扬弃并吸收人类一切文化中的合理成份在内的,能够发展创新经济、解决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环境共存、共融、和谐的新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无论是五行、阴阳,都存在着很好的低碳文化在里面,只不过今天我们忘了。因此我们在实施低碳文化教育时应该坚持创新与传承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要吸取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要结合我们的实际,在运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坚持科学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的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把我们的技术应用到我们的文化中。

4.知行相结合的原则。

知行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即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品格。目前,低碳等概念经过媒体宣传、政府倡导,已为很多老百姓熟悉,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没有形成深植于心的观念,更没有转变成日常的自觉行动。因此,低碳文化教育不仅仅要求大家有正确的价观念,更重要的是要有在正确的价观念引导下的低碳行为模式,低碳教育的关键是要知行统一。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知行相结合的原则。让低碳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低碳教育:低碳发展的根基(3)[J].中国能源报,2010-8-4

[2] 陈瑄.论渗透教育及其理论依据[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10

第8篇:关于低碳环保的作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 保护环境 低碳 生活方式

一、低碳生活方式的含义及构建的必要性

低碳生活方式是指以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为指导,在日常生活中树立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意识,积极主动地以自己的行动减少浪费,尽量避免使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减少碳排放的一种简单、健康的生活行为模式。低碳生活方式的本质属性就是低碳排放。它是一种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注重生态、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模式。提倡低碳生活方式有其客观必要性,主要从以下两方面阐述:

(一)人类走文明道路的必然

人口的不断膨胀,资源相对不足,加之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以前粗放的增长方式使得自然和人类的矛盾日益突出,气候变化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也促使人类不得不反思野蛮掠夺自然方式的后果,从而选择更文明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低碳的生活方式是人类走文明道路的一方面。与此同时,十八界四中全会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在现实社会中实践,而低碳生活方式是人类对建立在对传统发展道路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代表着人类在发展道路和观念上的进步,体现了人类对文明发展方式的重视。由此可见,低碳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也是人类对以前粗放道路的放弃对新型文明发展道路的选择。反之,生态文明是“低碳生活”的目标,它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也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低碳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

气候作为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时刻左右着人类的活动,面对着日益恶化的气候现象,它的负面作用应该更受关注,因为这些不利影响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周围生存环境和生态等产生重大影响,还体现在涉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等其他方面的问题上。应对气候变暖这一国际社会关注度高的棘手问题,绝不是任何国家一时、凭借己国之力就能解决,需要国际社会成员从科学、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多方面、多国家协作配合和共同努力。低碳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正确战略选择。世界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中逐渐认识到,放缓经济增长速度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注重速度和质量的协调一致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出路,而这需要建立一种低碳型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在经济的发展中也应更加重视二氧化碳的排放对气候的影响,积极配合其他国家做出正确抉择,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发挥民族的凝聚力,汇聚每一个中国人的力量,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同步,共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二、低碳的生活方式在我国发展中面对的挑战

目前各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不同,对有些国家来说低碳生活已经实现,有的国家可能还在努力实现中。就我国的发展阶段来说,在推进“低碳生活方式”中可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其挑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思想意识薄弱,生活方式粗放

对于“低碳”的理解很多人还是仅停留在口头上,低碳的意识还不够强对于低碳生活方式的具体内容还不够了解,缺乏低碳、积极节约的意识。人们对于生活的关注更多地关注那些能为个人带来方便,能更多地满足个人的需求,关注焦点在享受和舒适上,对于高能耗、高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却不够重视,忽视了日常生活对于环境破坏而导致的生态成本过高的问题。高碳生活方式根源还是在人们的观念上,人们对现代化生活方式含义的片面理解,在过多地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机械化技术提供的轻松和便利的同时导致了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人工环境系统对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与大量消耗能源的动力技术系统置之不理。除了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原因之外,有时人们为了面子而过度消费,导致奢侈品的购买越来越多,产品的过度包装,人们纷纷追求拥有小汽车,购买时过多地攀比。

(二)受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活习惯的大环境影响

来自于客观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的挑战和压力:我们一直以来的目标是追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目前经济发展还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的情况下,低消耗,低碳的生活的倡导,无疑需要更新设备同时注重科学技术的投入,这自然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随即而来的是产品的出厂价格会相应提高,从而提高了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价格,这与普通百姓习惯了的消费价格相矛盾。因此,在没有完全改变高碳排放的根源问题的条件下,一味地提倡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通过提高商品价格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来实现低碳排放,在具体实行上难免存在现实压力和困难。另外,在思想上,很多人认为科技的进步、物质的丰富,人生活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理应享受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不想接受低碳生活方式对于生活的限制,它与目前人们对幸福的追求相左。

三、低碳的生活方式在世界主要发展国家的情况概述

(一)国外的法律规制情况

英国除制定了各种保护环境的法规外,为倡导低碳规定了环境税种包括:填埋税、燃料税、总污染物税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碳税等;德国按照循环经济历年制定《包装条例》,规定生产商和销售商首先应避免包装的产生,并对已产生的包装进行回收和利用;欧盟和北美国家相继制定鼓励二手产品回收、绿色包装等法律,例如;欧共体理事会通过的《废物指令》、《报废车辆指令》;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建立,并集中制定了包括废物的回收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日常生活用品的循环利用、包装物的再利用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二)国外在日常生活上的倡导

在日本,由家电生产厂家负责废弃家电循环利用的研究和处理,由家电经销商负责将家电集中起来,并送到主要家电生产厂家出资设立的废弃家电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后并按资源类别进行循环利用;在英国,生活的琐碎处可见其低碳的精神,其中剩饭菜的处理被视为减碳的重要一环,每个家庭配备有政府发放的专门处理剩饭菜的垃圾桶,这样做及大地减少了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美国,环保主义流行,人们重视对废品和垃圾的加工处理和循环消费,个人将旧货在自家的庭院甩卖,也有慈善机构进行的旧货交易,有的是通过一些商业网站或政府支持的网站进行旧货买卖;在哥本哈根,处处渗透着“低碳生活”的精神,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人用传统的发条闹钟而放弃电子的,选择更健康的户外锻炼而放弃现代的健身房,另外,哥本哈根还有世界首座“自行车之城”的称号,低碳环保的意识在这座城市贯彻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

四、在我国构建低碳生活方式的举措

(一)树立全民的低碳生活意识,建立低碳文明体系

宣传教育对于提高民众的低碳、环保意识必不可少,没有基本的认识低碳生活方式永远不会建立起来。同时宣传教育也是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每个人要做践行低碳生活的先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借组织、团体的名义进社区宣传降低碳的排放量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宣传此种生活方式对生存环境和个人健康的益处,把低碳、环保的意识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改变人们奢侈的消费模式和浪费的生活方式。要不断规范管理避免出现过度追求高消费的现象,通过媒体的宣传来引导大家做到适度消费、低碳消费。逐步引导大家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自觉从自身生活习惯做起,控制好个人的碳排放量。在生活中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的用品,对于盲目过度消费的行为积极引导,坚决反对身边人的这种消费方式。加强对勤俭节约和简单健康生活的宣传,改变物质丰富后人们铺张浪费、奢侈消费的陋习。

(二)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人民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生活

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的环境政策对环境保护、低碳排放的积极作用的经验,通过完善政府的职能来逐步引导人民的行为,例如:通过增加环境税新税种,环境征税与税收减免抵扣制度相结合或是给予补贴的方式让低碳排放进而保护环境的人们得到切实的利益;结合各国征环境税的经验,一方面,我国可以学习日本的循环型经济模式,让生产大件家电或经销商负担回收和再利用废旧物品的义务,并规定物品的回收利用率,若在规定的时间内达不到目标,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对于超额完成的给予奖励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的经济手段如税收,来引导社会群体树立健康的消费方式,抑制消费群体的高消费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政府引领低碳消费方式,带头进行节能减排,为践行低碳消费方式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建立个体碳排放配给制度

第9篇:关于低碳环保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环保;低碳;理念

1引言

低碳建筑的概念是依据现实情形所提出的策略性理念,实际上,现今对于其定义并不明确,同时,对于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没有数值的相关规定。因而,对于低碳建筑即可认为在保障建筑施工平稳的前提下采取使用环保材料,选择环保施工工艺等方式尽可能地减少碳的排放量以减少温室气体,缓解温室效应。自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以来,低碳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为响应联合国号召,我国积极将“低碳”理念引入建筑行业,让低碳建筑成为构成低碳经济的重要部分。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及选择低排施工工艺,尽可能降低建筑建设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污染破坏,推进现代化低碳建筑进程,为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做出贡献,同时也为地球这个大环境的未来提供保障。

2建筑设计与低碳环保的联系

实际调查表明,废气中的50%来自建筑排放,其中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气体,建筑释放占40%之多。综上可得,实现低碳建筑是低碳经济实现的重要基础。因而,在建筑设计之初应当着重考虑环保方面问题,将低碳环保作为建筑设计的原则之一,以期后续具体施工操作能够将低排放、环保节能贯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当中。从设计方面入手有利于为建筑的建设指引方向,加速低碳建筑进程,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3建筑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

现今,我国的建筑业飞速发展,较以往有着十分喜人的进步。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较大差距,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3.1我国未赋予给节能环保以明确定义,因而在建筑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参考基准,即使是《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下简称为“《公建设计标准》”)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下简称“《居住设计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即全年总能耗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减少50%,其也只是一个较为笼统的节能目标,反映的仅是建筑行业的一个总体节能方向,对于具体建筑的节能要求并没有做相关规定,总体而言,在低碳减排,环保节能的理念方面,我国还相对欠缺,因而,未能给建筑行业以明确的指导方向。

3.2若想将“低碳”贯彻落实到建筑建设的每个环节中,在建筑设计之初就应当将这一理念融合其中作为后续具体施工操作的指导原则。而现实情形是,建筑设计者本身对于低碳建筑方面知识较为匮乏,在节能环保意识上也相对欠缺,因而设计建筑上不能体现对于低碳环保方面的追求,更不能对施工操作予以引导。因而,应对于此,要求设计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获取低碳相关知识,深入分析探究理念,紧随时展脚步,明确当今社会潮流,有意识的将节能环保注入设计中,让其为低碳建筑建设指导方向,为低碳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3.3在进行低碳环保节能减排设计时应当对于现实情形进行考察,使其更契合现状,同时更重要的是应当重视人的感受,将人的舒适度与健康作为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很多建筑在设计时并不能符合要求。例如,在建筑窗户设计方面,窗户设计面积较大但实际可通风率较小,自然通风不畅造成室内空气质量差损害人体健康。

3.4建筑设计是后续具体施工操作的导向标,因而,对于设计的把握十分重要,节能设计审查成为审批检验设计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时,很多审批单位自身相关专业知识十分匮乏,并且审查环节并没有完善的体系指导,欠缺综合审查能力,这给一些单位可乘之机,许多建筑设计并不合格只是建造的建筑不能满足低碳要求。

4低碳建筑的设计原则

建筑设计是应当牢牢遵循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规定,同时,将低碳环保,节能减排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为后续建筑的具体施工指引明确方向。在具体设计时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4.1在设计时应当综合考察,“因地制宜”。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之前,设计者应当实地勘察建筑施工现场,分析其周围环境,其中包括现场所处的大环境即所处南方或是北方,所处气候带等等以济南为例,其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既不同于南方的温暖湿润,也与北方的严寒干燥有区别,因而,在济南地区的建筑设计应当注意其特殊性,打造其独特的建筑模式;同时,在把握大的环境同时也应当注重周围小环境特征,如地质、水文、及周边车辆人流状况。

4.2建筑设计者应当培养自身责任意识,为建筑社会效益做出贡献。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应当明确设计目标及原则,并充分了解是施工现场的环境,因地制宜。同时,设计者应当主动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确保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建筑设计关系到后续工作的开展,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关键,因而,建筑设计者所承担的责任可想而知。现今,为响应国家低碳建筑的号召,设计者更应集中精力,突破创新,为社会更有效贯彻落实低碳经济做出贡献。

5低碳建筑的设计要点

现今低碳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指向标,然而,想要贯彻落实低碳这一标准并不容易。首先,节能环保本身就是个系统而庞大的过程,它涉及到从建筑设计开始到具体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需要一个科学而完整的系统予以指导进行。其次,节能环保这一理念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因而,应当理清各方面之间联系,促进整体的协调发展,从而以最低的投资与最精简有效的方式实现低碳建筑的建设目标,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也贡献一份力量。在具体的设计操作方面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建筑设计时应考虑使用节能设备首先节能目标,例如空调热泵比一般的空调机更具节能效果,因而在设计时考虑采用空调热泵。同时节能也意味着对于能源的节约。因而,使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例如运用风力发电或者太阳能发电等。只有将节能设计渗透到各方面,才能真正实现低碳建筑目标。在建筑节能设计的同时,应当将环保理念与之结合充分考虑人的感受,体现人文主义。环保方面的设计要点即是提高人的居住舒适度与心理感受,其主要依据对于自然资源的设计与运用从而保证和维持建筑内的温度和通风等使用要求。简单而言,温度与自然通风构成整个环保设计的重要因素。所设想的良好的建成效果即建筑内冬暖夏凉、通风良好,或者仅需要小功率的空调和采暖系统就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或工作需要,这便达成最初的环保设计目标。

5.1采光设计

自然采光即指在日间充分利用自然光为室内进行照明的方式。自然采光又可分为两类即主动式采光与被动式采光。两种采光方式相比较而言主动式采光更具有实际意义,具体理由如下:首先,被动式采光是在日间充分利用太阳光进行照明的方式,这种方式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现今社会也依旧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其有着不可忽视的弊端。根据对被动式采光的定义,太阳光是其实现的重要因素,因而可断定其对于天气的依赖程度高,如果是阴天或者光线较弱的情形下,采光实现起来很有难度。同时,光源的变化也会造成采光的不稳定从而造成光能的浪费。其次,主动式采光是通过采用镜面反射采光,由定义可得采光方式具有主动性。其适用于无窗或地下建筑等建筑本身采光条件较为恶劣环境,其有利于改善室内照明质量,节约电能,做到低碳环保。最后,建筑设计是以“低碳”为原则的,因而,采光选择上,被动式采光对于天气的依存度高,需要对其做出技术上的改善以更好的节约能源。在主动采光方面,其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照明,并节约能源,是符合环保原则的较为良好的采光方式。

5.2通风设计

通风设计是基于环保设计理念上的具体措施,其主要是为保障人的居住感受与身心健康,使得室内通风顺畅,人们更加舒适。在建筑上的自然通风可分为三种即热压作用通风、风压作用通风与热压与风压的综合作用通风。三种通风方式的原理均为气压差作用,因而,在建筑设计时应当考虑窗户大小、室内外气压差等各种影响自然通风效果的因素,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良好且舒适环境的建筑。

5.3环保措施的探索与使用

人们在漫长的探索节能环保措施的过程中,依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逐渐总结出了低能耗的途径,其在以“低碳”为原则下的建筑设计与建设同样适用即利用余热形成供暖形成能源的再利用及开发新的可再生的能源两种方式。能源的再利用是对资源的节约,而新能源的开发即是通过一种更为先进的方式保护能源。因而,两种方式相辅相成,相互协调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打造低碳建筑,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6低碳建筑在实际中的探索与应用

6.1对传统技术探索

随着“低碳建筑”理念的兴起,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人们也在生活的各方面进行探索。例如,在农村家庭中,改变先前焚烧秸秆的做法,将秸秆收集起来为做饭及一些日常生活提供能源,这便是对于能源的再利用,同时有效避免秸秆焚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同时,人们也积极将一些低能耗低碳材料用于房屋建设当中例如我国东北地区所使用的苯板、稻草板、稻草砖等。除此之外,节能技术的使用如陶土夹心墙建造技术,竹子建造技术,木结构填充岩棉,木框架填充秸秆砖等等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做出重要贡献。除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实践,相关研究人员与学者也在为低碳事业做出努力如由同济大学师生共同建造的太阳能竹屋(如图1所示)。由图1所示,太阳能竹屋主要材料为竹子,最主要的特色即整个小屋以太阳能为能量来源,可供家庭日常生活使用,其充分满足了节能环保的属性,是对于低碳建筑的良好探索,为未来的建筑建造也起着启发与引导作用。若太阳能竹屋还在试行阶段,台湾成功大学则是以已建成的一座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被称为绿色魔法建筑(如图2所示)。台湾成功大学建筑从建筑设计到材料选择到具体的施工操作均将低碳环保彰显的淋漓尽致。在建筑设计方面,由多位著名学院的资深专家学者以低碳建筑为导向多次考察论证,分析研究最终敲定设计计划,由此指导的建筑,运用特殊水泥减少碳排放,使用不含甲醛与重金属的油漆和钢板,制作可吸臭的墙面。同时,在屋顶设置太阳能电板为室内提供日常学习生活所需要的能源。由上,这所绿色魔法建筑真正实现了“绿色”,并将“绿色”贯彻到细节中,成为名副其实的低排放,保护环境的并令人身心愉悦的魔法建筑。

6.2新型技术探索

与传统相对应的即是当代新型技术在低碳环保方面的探索。现代科技重视对于材料与施工技术的选择,因而,在低碳环保理念指导下的建筑设计应当采用环保型材料作为建筑主体并依托节能低碳低耗的施工工艺形成较为完善的施工理念,从而真正贯彻落实低碳建筑目标。如我国第一幢零碳排放节能大楼——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如图3所示)。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是一所真正实现零碳排放的建筑,其主要依靠太阳能、地热能等自然可再生能源维系能源供给,自然资源的使用让其并不排放CO2,实现对于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护。大楼楼顶及窗户边均设置太阳能光电板以采集包括日常工作用电、电梯等运输用电、计算机、空调机等高耗能设备用电等等。同时大楼采用新型夹层玻璃材料用于窗户及外墙玻璃使用,使得大楼内制冷制热均在夹层中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流失,保障在能源使用时不造成浪费,为低碳环保尽一份力量。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建筑设计、建设及实际使用都很好地贯彻了节能环保这一目标,是新型技术的良好探索与应用,为更多低碳建筑引导方向,提供借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在建筑行业的探索不断深入,世界零碳馆即是良好的证明(如图4所示)世界零碳馆较其他展览馆而言其独栋别墅的别致外形成为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之一。作为中国第一座零排放的公共建筑,其除了能在可再生能源运用上得心应手,在其他方面也有着让人惊喜之处。首先,它能够实现对水能的合理运用。汲取黄浦江水利用水源热泵为房屋提供能源形成天然的“空调”。同时,其可将残羹粉碎降解用于发电,不至于造成能源浪费。另外,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对于植物“景天”的运用。在房屋顶端种植这种多肉植物,不仅可以避免热量的散失,同时与周围绿色植物相呼映衬,融为一体,使得低碳环保这一理念更具人文色彩,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创造环境,使得人身心舒适。如图5所示为杭州低碳科技馆,其是人们对于低碳建筑的又一成功探索。杭州低碳科技馆在设计之初严格将“国家建筑三星级”标准作为原则,在材料选用方面选择天然的低碳材料,在具体施工操作时将低耗低碳的施工工艺作为主要施工方式,将节能环保这一理念渗透到各个环节当中。如此,其成为世界上首个以低碳为主题的科技馆,在世界建筑业也颇具盛名。

7结语

现今,我国的建筑业飞速发展,较以往有着十分喜人的进步。然而与西方发的国家相比,还有着较大差距。同时,在世界“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号召下,我国将“低碳”理念引入建筑行业作为建筑设计的原则之一。为更好贯彻落实这一理念,建筑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应当明确设计目标及原则,并充分了解是施工现场的环境,因地制宜。同时,其应主动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确保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再者,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对于环保材料的选用,对于节能施工工艺的选择都关系到“低碳建筑”的发展进程。因而,只有将这一理念渗入建筑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打造良好的节能环保建筑,才能为人们提供给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才能推进“低碳经济”进程,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冰,康健.英国低碳建筑:综合视角的研究与发展[J].世界建筑,2010:54-59.

[2]曾旭东,秦媛媛.设计初期实现低碳建筑设计方法的探索[J].新建筑,2010:28-2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