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组织演讲材料范文

组织演讲材料精选(九篇)

组织演讲材料

第1篇:组织演讲材料范文

我想大家第一次接触到大学学生会,应该就是新生报道的时候,综合楼门前那些做接待工作的师兄师姐们吧。看着他们热情的对待这我们这些师弟师妹,带着我们往返于报名处,宿舍。脸上也保持着微笑,和我们交谈着。这就是学生会给我的第一印象。热情,认真,负责,服务同学。我也就在那时暗自的决定,明年这个时候,我也要来这里,带着热情和关爱来接待下一届的师弟师妹们。

于是,我加入了学生会,我进了组织部。依然记得当初刚进学生会的种种情景,第一次开部门会议,第一次开学生会例会,第一次去考察团日、团会活动等等,如今想起也忘不了当时那心头激动的心情。

如今已经当了一年的干事,这一年在组织部,在学生会的工作中,收获也不只是一点点。组织部的工作,大多都是比较普通平凡的,比如管理团员资料,收缴团费等。但也正因为这些,磨掉了我的浮躁,教会我踏踏实实做事。同时在学生会中,也让我多了很多朋友,比如我们部门的成员,还有主席团罗森,兄弟部门的岳鑫啊这些。我想如果,我没有加入学生会,可能也不会认识他们。不会认识他们,我的大学生活也肯定会减色不少。

既然,我竞选的是组织部部长,这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对组织部各项工作熟悉。我想我敢拍着胸脯说,这一点我没问题。对于组织部得各项工作,做法开展流程早已烂熟于心。这应该也是我今天敢站在这里竞选部长的信心支持之一。我们组织部在整个学生会部门中,可能因为我们部门的职能原因,我们部门不能像文化部那样举办“书画大赛”,不能像秘书处等部门做一些露脸,大家都能看到的工作。但是,平凡不代表平庸,不显眼不代表不重要。比如我们部门的对各团支部要求开展的团日团会活动,这对团员们思想认识的养成,大学的生活都有着不小的意义。所以,我认为我要当组织部部长,就要有奉献的意识,不能因为工作性能原因而消极对待。组织部也是学生会组织部,既然是学生会干部,就要有为同学们服务的工作态度。同时也得在同学之中树立一个榜样作用。不管是思想道德上,还是学习生活上,不能落后于普通的同学。对于学生会的兄弟部门也得加强沟通合作。也要服从主席团的安排指示。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今天竞选的是组织部部长,所以如果我当选了组织部部长,对于组织部的发展,工作安排也得有所准备和计划。

如果,我当选了组织部部长,对于即将面对的工作重点就是招新。我觉得这也是我的部长工作的重中之重。招新,就是为部门灌输新的血液,部门能否在往后的工作中做的出色,能否具有战斗力,部门的兴衰与这密切相关。在注重能力的同时,还得注重干事们得品德素质。对比我们学生会刚开始的人数,和现在的人数。我觉得这个一些干事的素质有着很大关系。我不希望我的部门以后成为一个空壳部门,所以我得注重血液的质量性。看着我们组织部现在的依旧保持当初的人数,和干事的能力,我觉得我要把这当成我们部门的部门精神,一届一届地传承下去。

对于我们部门的干事,我会尽快把他们工作的轨道,尽快让他们上手我部工作。同时也会大胆又不失谨慎的,把一些工作逐渐安排给他们做。我想,我们学生会还得一个锻炼的平台。知识是学出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我觉得我作为部长,我的工作不仅管理好部门事宜,更得锻炼我部干事的能力。给他们一个锻炼的平台,锻炼的机会。

同时,我会淡化我部门干事们得部门意识。就是说,组织部不仅仅只是一个组织部,它更是学生会的组织部。干事他们不单仅属于组织部干事,更属于学生会干事。淡化他们的部门意识。要他们对待不管是组织部的工作,还是兄弟部门举办的活动。只要是学生会的,都要积极认真的参与对待。这也是他们锻炼自己,扩展自己人际关系的一个机会。

第2篇:组织演讲材料范文

论文关键词:综合英语课;自主性口语学习;自我获取式;功能

一、背景

1.综合英语课的性质

这里所指的综合英语课是指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英语技能课,过去人们(包括研究者、教育者和学习者)、文献资料、教科书、教学大纲等都把这门课叫做精读课或者基础英语课。由杨立民总主编、陆培编的《现代大学英语》(2002年版)的封面上仍然写着赫赫醒目的两个大字《精读》。2000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把它称作基础英语课。综合英语课的培养目标正如《大纲》对该门课程的描述中所说:“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可见口语能力的训练在综合英语课中的份量和重要性。口语能力的训练固然非常重要,但它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如何充分利用课堂环境来培养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则更为关键。那么,如何在综合英语课上培养学生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呢?

2.学生口语能力现状

自从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我国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明显增强。毫无疑问,进入高校英语专业学习的学生也把明显提高了的口语能力带进了大学英语专业的课堂。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中学期间学生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也随之一同进到了大学课堂。面对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要求,尤其是口语教学的要求,以及与中学学习特点迥异的学习行为的要求,很多学生无所适从。

在中学期间,学生的口语训练几乎都在课堂上完成。而且绝对由老师带领,口语学习行为几乎完全由老师控制。一旦进入到对自主性要求很高的高校,学生就好象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而中学的口语水平也不能适应大学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因此,为了能适应大学英语专业的学习,学生也许是生平第一次感到口语学习的重要和提高口语能力的必要性。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则非常必要。

3.综合英语课口语学习的特点

口语学习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发声”(Gardner&Miller,2002:14)。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获得学习机会很难。加上综合英语课口语学习只占该课程应该训练的五种技能中的一种,因此,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学习的时间更加有限。基于这两个特点,如何给学生更多口语训练机会、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口语学习,是综合英语课老师应该探讨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在综合英语课堂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

二、自主学习的理论综述

1.定义

对于自主学习或自主学习者,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我们不妨看看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

Dam等(1990:102)把自主学习者定义为“一个在课堂学习的社会过程中积极的参与者…一个在他/她已经掌握了的独有知识基础上对新信息的解释者…一个知道怎样学习和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f妲/她所处的情况下都知道怎样使用所学的知识的人”。而且他们进一步说明学习者的自主性是“能为自己学习行为负责的准备”。(1990:102)Gardner和Miler(1996:vii)把自主性的语言学习者定义为“能够为自己的学习项目发起计划和完成实施的人”。而Nunan(1997:193)却认为“完全自主的学习者更是一种理想,而不是一个现实”。他还认为学习者的自主性是有程度区别的,这取决于学习者的个性、目标、所处组织遵循的哲学和文化环境。Gardner和Milk2002:7)则认为除了自主性有程度区别之外,还有因为时间和科目的不同,同一个学习者的自主性也会有上下浮动的现象。他们进一步解释说,一个在听力学习方面非常自主的学生,在写作方面也许会非常依赖老师。

2.培养自主性口语学习的途径

培养学生从依赖老师向自主性学习迈进的途径有很多。Gardner和Miller(2002:8)的观点是可以通过“自我指导学习”;“自我教育”;“独立学习”和“自我获取式学习”来实现自主性学习。四个术语的含义似乎各有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鼓励学习者确立学习目标,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四个术语中,“独立学习”是通向自主学习的前奏(Gardner和Miler,2002:8)。“自我获取式学习”则是“一种提高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方法”(Shcerin,1991:144,引自Gardner和Miller,2002:8)本文将采用“自我获取式学习”这一术语来指称获得自主性学习的途径

3.“自我获取式”学习的因素

本文选择Gardner和Miler(2002:9)列表中的部分项目来探讨综合英语课“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的因素。目的是为了便于分析。

上表中的“资源”是指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以及学习活动的信息来源。“人”是指在“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时,学习者、教师、以及其他学习者。教师的职能是信息咨询者,课堂活动管理者以及评价者;学习者本身的职能是“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的计划者,如何进行该活动的思想者,该活动效果的自我评价者;其他学习者的职能则是“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准备过程中的伙伴,同时也是学习效果的评判者。

三、如何在综合英语课堂实施“自我获取式”自主性口语学习活动

正如上文所述,口语学习只是综合英语课的功能之一。时间分配有限。加上口语学习具有“需要发声”的特点,课堂口语学习的计划与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课前精心计划与安排,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组织;学生课前遵照老师的安排,进行材料收集、提取、组织,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输出;其他的学习者给予适当的帮助。

课堂口语学习活动的形式决定了课前准备。也就是说,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怎样的口语学习活动,是教师应该事先计划好的。教师把任务和目标下达给学生,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课前准备时间。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获取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用的成分,进行归纳,组织成自己将要在课堂上口语输出的有效材料,完成教师要求的口语学习课堂活动。在学生完成课堂口语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组织好课堂,给学生时间和空问上的支持。在准备过程中,其他学习者是该学生的同伴和评判者,在学生完成口语活动的过程中,其他学习者的功能也不能忽略。此时,他们是最好的听众、交流者和评判者。英语演讲是一种比较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性口语学习的活动。

下面以课堂“英语演讲”为例来探讨“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的运作。

1.“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概述

课堂英语演讲是一种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口语学习需要、同时又比较容易操作、帮助学生实施的“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活动。本文所探讨的课堂英语演讲是指事先有准备的、单个学生独自站在黑板前、面对所有学习同伴所作的正式演讲。演讲内容包括:演讲题目、演讲正文、演讲观点。演讲要求语言表达正确、流畅,具有身段语言,同时还要有与观众(其他学习者)之间的交流(目光交流等)。因为时间有限和口语本身的特点的缘故,课堂演讲一次不宜安排过多的学生。但如果安排人数太少,又会影响活动的轮次。因此,一般来讲,一次课安排四个学生到黑板前作英语演讲是比较合适的数字。演讲的内容不限。学生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感兴趣和感到舒服的话题。但是,演讲的时间(讲稿的长度)是有限制的,一般在三分钟以内。每次四位学生,依次轮下去,直到学期结束。

2.“自我获取式”英语演讲取材

课堂英语演讲取材完全由学生自己安排,他可以从电视、报纸新闻中取材,可以在书籍中取材,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取材,也可以从热点问题中取材,还可以从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中取材。问题是f电/她的取材要有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观点与大家分享,或者可以启迪思维,或者可以陶冶情操。总之,取材要能吸引他人。以下是三个关于选材的例子。

例1:有一位同学的演讲取材于她的家庭问题。她告诉大家,她的父母多年前离婚了,对她来说这是一次很深的创痛。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抱怨,进而沉沦。相反,她给予了她父母极大的支持与爱。她的观点是: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而且她还把那首《感恩的心》的歌与大家一起分享。她的演讲博得了同学们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例2:另一位同学把自己一直在内心里挣扎着的问题作为她演讲的题材。她说,她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的讲话是否会冒犯大家,因为她的讲题将与大家有关。同学们肯定的目光给她自信。因此,她说她的内心一直非常孤独。因为她没有朋友。她没有朋友,是因为她不相信其他同学真的能懂她。于是,她选择了独处。她要大家告诉她,她该怎么办。同学们都纷纷表示,他们希望成为她的朋友,并表态说他们不会让她失望。

例3:还有一位同学把自己关心的教材问题作为演讲的题材。她认为,大学的教材应该本着节约的原则,一本教材一个学生用过之后,应该传给下一届的学生,理由是很多其他国家都是这样做。她的演讲一结束,就有一位本没有轮到他的学生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要求到前台作一个演讲,因为他也想就教材问题谈谈他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正好与前面的那位同学的相反。他认为教材应该经常变换。以保持知识的更新。他还用了一个笑话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的笑话是这样的:一位中学老师要求他的学生做笔记。当其他的同学都在认真做笔记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却在玩要。老师走上前去询问原因,却发现那位学生已经有了与他的讲稿完全相同的笔记。老师询问原因时,那位学生说那是他父亲多年前所作的笔记,因为那时他的父亲就是这位老师的学生。

3.“自我获取式”英语演讲活动中“人”的功能

(1)学习者本身的功能演讲者自己是演讲活动的计划者,也是演讲内容的思想者,更是演讲效果的评判者。在演讲活动进行之前,口语学习者充分自主地获取自己想要的材料;自主地选取对自己的演讲有用的部分;自主地把选择好的材料进行组织、安排,使之在语言上、语法上、句法上、逻辑上都能达到自己的要求;然后对自己的演讲作一个整体上预期评价。在自己认为符合标准之后,将演讲活动进行下去。在整个材料的准备过程中,口语学习者都是通过“自我获取式”的途径完成的,充分体现了自主性。演讲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性决定出场的顺序,自主性决定自己的语速,自主性采用什么样的辅助措施。辅助措施是指学生可以通过板书等方式来帮助他们的演讲能更好地被其他学生听懂。上面几个例子都说明了学习者功能的自主性。

(2)教师的功能。教师在材料的准备阶段只是一个咨询者。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就材料的来源问题,材料组织的正确性问题等向教师咨询。教师在尊重学生充分自主的前提下给予一些建议和帮助,限度是不能破坏和打击学生的自主性。在演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功能是组织演讲的顺序,组织好听众的秩序,倾听演讲。演讲结束后,教师的功能是评判者。评判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思想内容;内容的组织安排;语言的表达;还有演讲时的仪态。评判的尺度把握是以鼓励为主,切忌伤及学生的积极性或自主性。对于例2,老师的评判是这样的:教材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到底是应该经常换,还是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很多专家都在研究。有人认为,教材应该相对稳定,以避免浪费(向上面那位同学的意见一样);有人认为,教材应该经常变换,才能保持教材承载的知识的不断更新。这些看法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从纯学术的角度来讲,我个人认为,教材应该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保持变化。教师的评判应该完全把演讲者和其他学习者放在平等的位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3)同伴的功能。同伴在演讲的准备过程中是商讨者和评判者;演讲活动中的忠实听众;演讲后的评判者,甚至是讨论参与者和挑战者。同伴的评判、讨论和挑战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演讲者的自主性。例1中学生的演讲一结束,几位同学纷纷站起来,主动要求评述她的演讲。他们感谢她的真诚,能让他们分享她内心深处最深的秘密;他们赞叹她的勇敢,能这么坚强地面对人生的挫折;他们感动于她美好的心灵,在受伤害之后还能有一颗感恩的心。她的同学是她的评判者。他们的评判给了她认同感和力量。对于例3而言,同伴是那位演讲者问题讨论的参与者、观点的挑战者。对于例2,同伴的评判给了演讲者肯定、鼓励和安慰。这样的评判极大程度地鼓励了演讲者口语学习的自主性。

第3篇:组织演讲材料范文

即兴演讲比赛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比赛之前,给演讲者一个较大的内容范围和一段准备时间,在比赛中再抽题演讲。另一种则是没有内容范围,只是在演讲开始后抽题,做短暂准备后即开始演讲。前者表现出模糊性的特点,后者表现出临场性的特点。根据这两者的各自特点,其准备方法也有两种;

1.1模糊性准备方法。演讲者在一个较大的范围里得知了演讲内容,但并不了解具体题目。在这个基点上进行准备,首先要多做一些深度上,也就是哲学上的思考。其次是纵向与横向上的比较与结合。从哲学上思考问题,就是要求演讲者具备比较宏观的把握事物的能力,能居高临下地看待问题,全面深刻地思考。这时,虽然具体目标比较虚,但先有了准备,一旦拿到具体题目,模糊的目标就会迅速变得清晰起来。在这一准备方法中还要求演讲者围绕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与结合去丰富资料,充实内容。考虑的范围要大,挖掘要深。观点需要用人物事例来具体说明;人物事例丰富了,也容易归纳,总结出新的观点。

1.2临场性准备方法。即兴演讲者不知道演讲内容的范围,只是在比赛时才拿到题目,这种准备难度较大。为了在演讲前的几分钟内,把演讲的腹稿组织得较完善,通常的准备方法是“点的分布法”。当演讲者拿到题目后,在短暂的临场准备时间里,应该围绕着题目进行“点”的分布。“点”可以是一个很有感我错了彩的事例,一句幽默风趣的话,一位伟人或者哲人的警句,所要阐述观点的核心词语等等。然后,就要马上考虑这些“点”之间的联系,围绕着主题,将其分布在恰当的位置上,最后连贯成文。

2即兴演讲中材料的组合形式

材料的快速组合是体现即兴演讲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它要求演讲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好“说什么”和“怎样说”这两个问题。即兴演讲中材料的组合有并列式、正反式、递进式三种形式。它们有时可以互相结合、互相套用。具体如下:

2.1并列式。首先将总题分解成若干个分题,如权红同志在《世界也有我们的一半》的即兴演讲中,谈了三个问题:一是女人没有获得自己的“一半”;二是女人本应有自己的“一半”;三是女人应争得自己的“一半”。这三个分题各自独立又互相连贯,共同阐明同一主题:世界也有我们的一半。这种材料的组合方式可使演讲条理井然,而且极有力量和气势。

2.2正反式。围绕题目要求,一方面从正面说明,一方面从反面说明。如侯国锋同志在《一个青年军人的思考》的演讲中,围绕着“我们应当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先列举一些反面事例,进行分析、批评,然后以一名战士自学成才的事例从正面称赞自强不强的民族精神。正反对比,效果明显突出,引人深思。

2.3递进式。围绕所要说明或论述的问题,先说明“为什么”,继而谈“怎么样”。如韩健的演讲《在失败面前挺起胸膛》围绕中心谈了两个问题:一是自己为什么能在失败中崛起;二是自己怎么样从失败中崛起的。

3即兴演讲的技巧

3.1保持警觉,选准话题。无论参加什么会议,都要始终保持全神贯注。要掌握会议的主题,讨论的具体题目,争论的焦点,有很强的警觉和思想准备。一旦即兴演讲,也决不会心慌意乱。有了思想准备,还必须寻找一个好的话题,而准确的话题,来源于对会议有关情况的熟悉与掌握。要注意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对谁讲话。如1924年5月8日,印度诗人泰戈尔在北京过了他64岁寿辰,北京学术界举行了祝寿仪式。梁启超登台即兴演讲。因泰戈尔想让梁为他起一个中国名字,所以,梁启超便从印度称中国为“震旦”,讲到从天竺(印度)来的都姓竺,并将两个国名联起来,赠给泰戈尔一个新名叫“竺震旦”。由于话题选择得好,故整篇演讲辞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寓意深刻。

3.2抓住话题,组合材料。确立了话题,就要抓住不放;进而紧扣话题精心组织材料进行论证。即兴演讲无法在事先做充分准备,完全依靠即兴抓取材料,其来源,一是平时的知识积累,二是眼前的人和事,又应以后者为主。如过多的引用间接材料,往往失掉即兴演讲的现实感和针对性,起不了应有的作用,只有多联系现场中的人和事,才能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3.3情感充沛,以情夺人。要使听众激动,演讲者自己首先要有激情。演讲者动了真情,才能喜怒哀乐分明,语言绘声绘色,从而感染听众,达到交流情感的目的。

第4篇:组织演讲材料范文

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时间

重点工作

主要工作

备注

内容

负责人

内容

负责人

1

9月3日-9月7日

(第一周)

根据上个学期期末预排课情况清理大学英语和应用文与演讲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缺老师数量。对所属课程进行排课

联系外聘老师及校内兼课老师,并对本学期的大学英语和应用文与演讲课程进行排课

2

9月10日-9月14日

(第二周)

 给新学期第一节课做准备

教研室全体老师

 进行期初教学检查,检查第一节的准备工作:整体教学设计、前两周的单元教学设计和其他教学用具的准备工作

3

9月17日-9月21日

(第三周)

 商务英语专业申报的准备工作

全体英语教师

 到企业和其他院校调研

4

9月24日-9月28日

(第四周)

 专业申报的材料汇总

全体英语教师

 向系部提交专业申报汇总材料初稿

5

10月1日-10月5日

(第五周)

 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准备工作

全体英语教师

 大学英语和应用文两门课程可实施方案制定

6

10月8日-10月12日

(第六周)

大学英语课程院级课改项目根据安排进行有序推进

 全体英语教师

课改推进过程中材料的收集和完善

7

10月15日-10月19日

(第七周)

 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项目进行中期研讨

 全体英语教师

 

1.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 如何分项目、分层教学

 

8

10月22日-10月26日

(第八周)

9

10月29日-11月2日

(第九周)

 第三届技能节项目的申报

教研室全体成员

 申报项目的选取

10

11月5日-11月9日

(第十周)

期中教学检查

对大学英语、应用文与演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门课程的教学资料进行期中教学检查

11

11月12日-11月16日

(第十一周)

 新教师公开课

 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

12

11月19日-11月23日

(第十二周)

第三届技能节活动

 文科教研室承办项目的初赛和决赛的组织

13

11月26日-11月30日

(第十三周)

教研室教研活动

组织研讨新专业申报材料的汇总情况

14

12月3日-12月7日

(第十四周)

 新专业申报材料定稿

 正式向学院提交申报材料

15

12月10日-12月14日

(第十五周)

 教研室活动

 组织讨论应用文与演讲课程的改革可实施方案

16

12月17日-12月21日

(第十六周)

 教研室活动

 组织所有英语老师研讨课程改革项目的进展情况及问题解决情况以及所有应用文老师讨论应用文与演讲课程的改革

17

12月24日-12月28日

(第十七周)

 教研活动

 讨论期末考试考核方案

18

12月31日-1月4日

(第十八周)

 教研室活动

 向系部提交英语课程改革项目资料并由系部组织进行初次验收

19

2018年1月7日-11日

(第十九周)

 期末考试

 全体教研室成员

 组织做好教研室阅卷工作

20

1月14日-18日

(第二十周)

 期末教学检查、成绩录入,及期末资料归档

第5篇:组织演讲材料范文

编辑本段应具备的素质

①一定的知识广度。只有学识丰富,才能在短暂的准备时间内从脑海中找到生动的例证和恰当的词汇,使即兴演讲增添魅力。这就要求演讲者具备一定的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知识,并能了解日常生活知识,如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等。

②一定的思想深度。这是指即兴演讲者对事物纵向的分析认识能力。演讲者对内容应能宏观地把握,通过表层迅速深入到事物本质上去认识,形成一条有深度的主线,围绕着它丰富资料,连贯成文,以免事例繁杂、游离主题。

③较强的综合材料的能力。即兴演讲要求演讲者在很短的时间里把符合主题的材料组合、凝炼在一起,这就使演讲者应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有效地发挥出其知识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

④较高的现场表达技巧。即兴演讲没有事先精心写就的演讲辞,临场发挥是特别重要的。演讲者在构思初具轮廊后,应注意观察场所和听众,摄取那些与演讲主题有关的人物或景物,因地设喻即景生情。

⑤较强的应变能力。即兴演讲由于演讲前无充分准备,在临场时就容易出现意外,如怯场、忘词等等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只有沉着冷静,巧妙应变,才能扭转被动局面,反败为胜。

编辑本段准备方法

即兴演讲比赛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比赛之前,给演讲者一个较大的内容范围和一段准备时间,在比赛中再抽题演讲。另一种则是没有内容范围,只是在演讲开始后抽题,做短暂准备后即开始演讲。前者表现出模糊性的特点,后者表现出临场性的特点。根据这两者的各自特点,其准备方法也有两种;

模糊性准备方法

演讲者在一个较大的范围里得知了演讲内容,但并不了解具体题目。在这个基点上进行准备,首先要多做一些深度上,也就是哲学上的思考。其次是纵向与横向上的比较与结合。从哲学上思考问题,就是要求演讲者具备比较宏观的把握事物的能力,能居高临下地看待问题,全面深刻地思考。这时,虽然具体目标比较虚,但先有了准备,一旦拿到具体题目,模糊的目标就会迅速变得清晰起来。在这一准备方法中还要求演讲者围绕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与结合去丰富资料,充实内容。考虑的范围要大,挖掘要深。观点需要用人物事例来具体说明;人物事例丰富了,也容易归纳,总结出新的观点。

临场性准备方法

即兴演讲者不知道演讲内容的范围,只是在比赛时才拿到题目,这种准备难度较大。为了在演讲前的几分钟内,把演讲的腹稿组织得较完善,通常的准备方法是“点的分布法”。当演讲者拿到题目后,在短暂的临场准备时间里,应该围绕着题目进行“点”的分布。“点”可以是一个很有感情色彩的事例,一句幽默风趣的话,一位伟人或者哲人的警句,所要阐述观点的核心词语等等。然后就要马上考虑这些“点”之间的联系,围绕着主题,将其分布在恰当的位置上,最后连贯成文。

编辑本段组合形式

材料的快速组合是体现即兴演讲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它要求演讲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好“说什么”和“怎样说”这两个问题。即兴演讲中材料的组合有并列式、正反式、递进式三种形式。它们有时可以互相结合、互相套用。具体如下:

并列式

首先将总题分解成若干个分题,如权红同志在《世界也有我们的一半》的即兴演讲中,谈了三个问题:一是女人没有获得自己的“一半”;二是女人本应有自己的“一半”;三是女人应争得自己的“一半”。这三个分题各自独立又互相连贯,共同阐明同一主题:世界也有我们的一半。这种材料的组合方式可使演讲条理井然,而且极有力量和气势。

正反式

围绕题目要求,一方面从正面说明,一方面从反面说明。如侯国锋同志在《一个青年军人的思考》的演讲中,围绕着“我们应当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先列举一些反面事例,进行分析、批评,然后以一名战士自学成才的事例从正面称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反对比,效果明显突出,引人深思。

递进式

围绕所要说明或论述的问题,先说明“为什么”,继而谈“怎么样”。如韩健的演讲《在失败面前挺起胸膛》围绕中心谈了两个问题:一是自己为什么能在失败中崛起;二是自己怎么样从失败中崛起的。

编辑本段基本技巧

保持警觉选准话题

无论参加什么会议,都要始终保持全神贯注。要掌握会议的主题,讨论的具体题目,争论的焦点,有很强的警觉和思想准备。一旦即兴演讲,也决不会心慌意乱。有了思想准备,还必须寻找一个好的话题,而准确的话题,来源于对会议有关情况的熟悉与掌握。要注意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对谁讲话。如1924年5月8日,印度诗人泰戈尔在北京过了他

64岁寿辰,北京学术界举行了祝寿仪式。梁启超登台即兴演讲。因泰戈尔想让梁为他起一个中国名字,所以,梁启超便从印度称中国为“震旦”,讲到从天竺(印度)来的都姓竺,并将两个国名联起来,赠给泰戈尔一个新名叫“竺震旦”。由于话题选择得好,故整篇演讲辞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寓意深刻。

抓住话题组合材料

确立了话题,就要抓住不放;进而紧扣话题精心组织材料进行论证。即兴演讲无法在事先做充分准备,完全依靠即兴抓取材料,其来源,一是平时的知识积累,二是眼前的人和事,又应以后者为主。如过多的引用间接材料,往往失掉即兴演讲的现实感和针对性,起不了应有的作用,只有多联系现场中的人和事,才能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情感充沛以情夺人

要使听众激动,演讲者自己首先要有激情。演讲者动了真情,才能喜怒哀乐分明,语言绘声绘色,从而感染听众,达到交流情感的目的。

第6篇:组织演讲材料范文

生物演示实验和其他学科实验最大的不同,就是演示的对象大多数是活的生物,这是由生物学科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决定的,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命运动的复杂性决定了实验过程不易控制、实验结果难以确定。如教科书中介绍蚯蚓在玻璃板上移动缓慢,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所以生物教师在做每一个演示实验前应充分估计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同时要把生命“活”的本质贯穿于整个实验,不能将“生物”讲成“死物”。抓住这一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 科学精神 ,这是创造品质的重要方面。

二是实验材料需要师生自己动手采集和培养。

不像物理、化学实验容易准备。如 草履虫 、 水螅 的演示,就需花费大量心血事先培养。实验的准备工作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如培养 草履虫 、挖蚯蚓、采集各种叶序等,这种“手脑双全”的实践过程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不怕吃苦、勇于探索和合作互助的精神。演示实验是指 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具或教学仪器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利用样品、标本、模型等实物和各种挂图、音像资料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以获得知识的行为方式。本文介绍几种 生物 课中的演示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生物 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难度较大,有的需要使用复杂的仪器设备,有的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不能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只能由 教师 做演示实验。做演示实验时, 教师 要做到以下几点。

演示物品应放在具有一定高度的演示桌上。演示实验是做给学生看的,所以,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必须使全班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

演示材料应有足够的大小,以保证学生看得清楚。如过小,例如水螅的运动,就应使用投影器放大或分组演示。

复杂的实验应先画好图解。比如演示“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素”时,可在投影片上画上演示的过程,投影在屏幕上:遮光光照几小时取叶酒精脱去叶绿素加碘遮光部分不变蓝,这样学生能更清楚地看到实验的过程,理解实验的实质,增强演示的直观效果。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详细过程、实验现象,学会正确观察。演示时, 教师 首先要注意消除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演示桌上只能放与演示有关的材料和用具,不必要的东西应收起来。第二, 教师 应不断地利用讲解和谈话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例如,演示前要向学生阐明实验的目的;演示中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看到的现象?演示结束后启发学生做出结论等。第三, 教师 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精确性。为使学生观察好演示实验, 教师 必须正确的操作,把关键的地方交待清楚,消除学生不必要的疑问。例如,演示种子含有水分的实验时, 教师 应事先交待种子和试管是干的,以免实验完毕,试管内壁上出现水珠时,学生怀疑是不是 教师 在实验前把种子泡湿了,是不是试管本身带有水。

演示实物在 生物 教学过程中,有些实物材料(包括活的 生物 体、标本、切片等)难以获得,不能一一分发给学生观察;另外为使学生具体感知所讲授对象的有关构造和习性,以便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可以演示实物。演示实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讲授新课时,在课桌间巡回演示,如演示的材料简单明了,学生一看就懂时, 教师 可在教学中临时中断讲授,把演示材料拿在手中,再回到讲台上继续讲授。演示鲫鱼,青蛙的外部形态特征等可采用此法。

讲授新课开始时,先进行初步的演示。如讲授葫芦藓时,先演示葫芦藓的标本,然后指出:“这种植物个体很小,肉眼不易看清,让我们用放大的挂图来观察吧”。从而增强学生对葫芦藓的真实感。

课后在橱窗中的演示。为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验证挂图、模型的真实性,下课后可把实物放在教室或楼道的橱窗里,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在下次上课时,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观察质量。

全班轮流观察。有些 生物 装片或切片的数量少,可用显微镜演示,由全班学生轮流观察。演示进行时,应同时组织学生做一些其他作业,以免有些学生无事可做造成乱堂。演示挂图挂图是 生物 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具。演示挂图能帮助学生认识 生物 体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认识 生物 与 生物 之间、 生物 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演示挂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演示挂图的时间要恰当。挂图不能在上课之前陈示给学生,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以致讲新课需要注意挂图时,学生反而不注意了。例如, 教师 在演示“我国的海洋鱼类”挂图前,先向学生说:“海洋中生活的鱼类是多种多样,我国的海洋鱼类主要有哪些呢?请看这张挂图”。

教师 要对学生视图进行指导。陈示挂图给学生时,先要对挂图做总的说明,如挂图和实物的比例、纵切还是横切等。演示挂图要边讲边指图给学生看,这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巩固知识有很大的作用。指图的位置要准确,注意点、线、面的区别。例如,指草履虫的核时,可指在核的边缘不动;指家兔的动、静脉时,教杆应沿血流方向划线;指昆虫的前胸时,教杆应沿前胸的轮廓划一圈。

要根据需要用辅助图配合主图。挂图中一些细小部分,坐在远外的学生不易看清,例如根尖的纵切面挂图虽很大,但其中的细胞,特别是生长点的细胞,学生很难看清,此时 教师 可在讲授中临时在黑板上绘一图,或拿出已绘好的图加以配合,帮助学生理解生长点细胞的特点。

演示模型模型也是 生物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具。它能把实物放大或缩小,能为学生建立立体概念,还能反映 生物 体或其局部的运动原理。演示模型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结合讲课进行演示。在数量多、模型小时可分发给学生;在数量少、模型大时可在课桌间巡回演示或边讲边用。利用模型教学时,应向学生指出它和实物的比例及它的颜色是实物的颜色还是表示色等等。

课后陈列观察。在课上学生不易看清的模型,可课后陈列,让学生自由观察,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第7篇:组织演讲材料范文

2016年11月19日至20日,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是“高质量增长和人类发展”。与会各经济体领导人围绕“当前全球形势下自由贸易和投资面临的挑战”“粮食安全、适应气候变化和获取水资源”和“融合亚太:实现真实、有效的区域互联互通”等重点议题深入交换看法。

国家主席出席了以上两个会议,并分别发表了题为《深化伙伴关系增强发展动力》和《面向未来开拓进取促进亚太发展繁荣》的重要讲话。主席在《面对未来开拓进取促进亚太发展繁荣》的讲话中强调,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采取有力举措,发挥亚太引擎作用,推动发展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理论分析】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让人民切实感受到发展带来的生态效益。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需要认真面对。

4.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

5.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和全球经济合作的先行者、引领者、开拓者,对促进亚太区域和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采取有力举措,发挥亚太引擎作用,推动发展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6.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亚太国家共同发展,为本地区人民创造更多机遇。

7.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面对风险和挑战,各方要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创新经济增长方式,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8.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能,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9.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互联互通让亚太经济血脉更加通畅……我们要构建全方位、复合型互联互通网络,让亚太成为携手比邻的家园。

10.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部分影响和制约着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作为全球经济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亚太要勇于担当,发挥引领作用,采取有力协调行动,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道路。

1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

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当前,亚太总体保持平衡发展态势,但也面临挑战,处在发展关键当口。

12.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我们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使创新成果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动,培育发展新动力。

1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2016年是中国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4.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着力实现共享发展、绿色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就要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将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人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年11月20日,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经济全球化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势所趋。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来实现的

B.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C.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D.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2016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需要认真面对。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应该()

①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发挥主导作用

③置身事外,避免国家利益受损

④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6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着力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坚持互利共赢……我们将鼓励更多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搭建互利共赢合作新平台。下列属于“走出去”的是()

①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

②中国企业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③中国国内企业聘请外国专家当技术顾问

④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016年11月20日,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和全球经济合作的先行者、引领者、开拓者,对促进亚太区域和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据此回答4~5题。

4.按照性质分,亚太经合组织属于()

A.非政府间的国H组织

B.区域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世界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D.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5.下列对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进亚太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②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③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

④调解国际争端,消除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16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亚太国家共同发展,为本地区人民创造更多机遇。这主要说明()

A.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B.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7.2016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伙伴关系是亚太合作的重要纽带,也是共同应对当前挑战的必然选择……要秉持亚太伙伴关系理念,发扬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C.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8.2016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实现亚太共同发展繁荣,需要加强区域层面合作,更需要每一个成员付出行动。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力带动了亚太和全球经济增长。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B.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C.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D.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9.2016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坚定信心、主动调整,经济增速仍然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5%以上。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0.2016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同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需要认真面对。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抓住主流

C.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2016年是中国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能,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材料二2016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亚太国家共同发展,为本地区人民创造更多机遇。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我国应该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五大发展理念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正确认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伙伴关系是亚太合作的重要~带,也是共同应对当前挑战的必然选择……要秉持亚太伙伴关系理念,发扬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材料二2016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我们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我们将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使创新成果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动,培育发展新动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我们要发扬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的原因。

(2)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3)请你就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设计两条宣传标语。(每条限定20字以内)

参考答案

1C2.B3.A4.D5.C6.A7.D8.B9.B10.A

11.(1)①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过剩产能,提高产品质量。②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③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加有效供给。④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①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②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③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④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⑤要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3)①材料二强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顺应了当今时展的潮流。④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并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⑤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12.(1)①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给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够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发扬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发扬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国家的社会发展。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发扬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有利于提高亚太地区国家的综合国力。

第8篇:组织演讲材料范文

  1、“使人知”演讲。这是一种以传达信息、阐明事理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它的目的在于使人知道、明白。如美学家朱光潜的演讲《谈作文》,讲了作文前的准备、文章体裁、构思、选材等,使听众明白了作文的基本知识。它的特点是知识性强,语言准确。

  2、“使人信”演讲。这种演讲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信赖、相信。它从“使人知”演讲发展而来。如恽代英的演讲《怎样才是好人》,不仅告知人们哪些人不是好人,也提出了三条衡量好人的标准,通过一系列的道理论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旧观念。它的特点是观点独到、正确,论据翔实、确凿,论证合理、严密。

  3、“使人激”演讲。这种演讲意在使听众激动起来,在思想感情上与你产生共鸣,从而欢呼、雀跃。如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说》,用他的几个“梦想”激发广大的黑人听众的自尊感、自强感,激励他们为“生而平等”而奋斗。

  4、“使人动”演讲。这比“使人激”演讲进了一步,它可使听众产生一种欲与演讲者一起行动的想法。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的演讲《告法国人民书》,号召法国人民行动起来,投身反法西斯的行列。它的特点是鼓动性强,多以号召、呼吁式的语言结尾。

  5、“使人乐”演讲。这是一种以活跃气氛、调节情绪,使人快乐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多以幽默、笑话或调侃为材料,一般常出现在喜庆的场合。这种演讲的事例很多,人们大都能听到。它的特点是材料幽默,语言诙谐。

第二,从表达形式上划分,可分为三种类型。

  1、命题演讲,即由别人拟定题目或演讲范围,并经过准备后所做的演讲。它包含两种形式:全命题演讲和半命题演讲。全命题演讲的题目一般是由演讲组织部门来确定的。某单位搞“让雷锋精神在岗位上闪光”主题演讲,为了让演讲员各有侧重,分别拟了《把爱送到每个顾客的心坎上》、《练好本领,为民服务》、《从一点一滴做起》三个题目,给了三个演讲者,要求以此组织材料,准备演讲。半命题演讲指演讲者根据演讲活动组织单位限定的范围,自己拟定题目进行的演讲。1986年,中央电视台和《演讲与口才》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十城市青少年演讲邀请赛”命题演讲即是以“四有教育”为范围,具体题目自拟。命题演讲的特点是: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内容稳定、结构完整。

  2、即兴演讲,即演讲者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就眼前场面、情境、事物、人物临时起兴发表的演讲。如婚礼祝辞、欢迎致辞、丧事悼念、聚会演讲等。它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时境感强、篇幅短小。它要求演讲者要紧扣主题,抓住由头,迅速组合,言简意赅。

  3、论辩演讲,即指由两方或两方以上的人们因对某个问题产生不同意见而展开的面对面的语言交锋。其目的是坚持真理、批驳谬误、明辨是非。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法庭论辩、外交论辩、赛场论辩,以及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生活论辩等。它的特点是:针锋相对,短兵相接。论辩演讲较之命题演讲、即兴演讲更难些,要求演讲者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高尚的品质、严密的逻辑性、较强的应变性。

第三,从内容上划分,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政治演讲。凡是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出于某种政治动机,就某个政治问题以及与政治有关的问题而发表的演讲均属此类。它包括外交演讲、军事演讲、政府工作报告、政治宣传等。

  2、生活演讲。指演讲者就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风俗、现象而作的演讲,它表达了演讲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见解和观点。这种演讲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如:亲情友谊、吊贺、迎送、答谢等均属此类。

  3、学术演讲。指演讲者就某些系统、专门的知识和学问而发表的演讲。一般指学校和其他场合的专题讲座。一般指 学校和其他场合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术发言、学术评论。它必须具有内容的科学性、论证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三大要素。这是与其他类型演讲的一大区别。

  4、法庭演讲。即指公诉人、辩护人在法庭上所作的演讲、律师的辩护演讲。法庭演讲有自己的突出特征:公正性和针对性。

第9篇:组织演讲材料范文

一 突出重点内容

由于时事政治内容覆盖面广,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政方针、也有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事;有国内要闻,也有国际热点;有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也有局部战争的消息。繁多的时事政治材料,如果教师根据发生什么就讲什么,没有重点,难免带有盲目性。因此,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对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政治做到总体把握,突出重点,克服盲目性。笔者认为要注意四个联系:(1)联系党和政府现阶段重大的路线、方针、政策;(2)联系教材实际;(3)联系学生实际;(4)联系影响较大的事件。如笔者在教学“感受社会变化”一文时,由“神舟七号”引入,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注意时效性

时事政治教学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中要随时贯穿,而不是专题复习。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时事政治教学往往采取临时突击猜题、背诵的应试教育模式,等“时过境迁”再讲,已没有了新鲜感,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更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反,如果时事政治材料在日常教学中能做到时间上的及时性,会使学生认为,课本不是脱离社会实际的,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这样,学生很容易对思想品德课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才能逐步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时事政治教学应重视时效性。如本人在班级黑板报上特别设置板块——“每日要闻”(如有需要,可在上课前5分钟对要闻进行简单评说),每周(或每月)安排专课——“焦点新闻大家谈”,使时事政治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 形式上坚持三步

第一步:收集。鼓励学生在课外充分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时事政治新闻,如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联系实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话可讲的,并且与教材知识点有紧密联系的问题进行专题材料收集,并要求学生进行分类收集,以方便查阅。在搜集、分析时事政治材料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较好地收集归纳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有时还要求学生预先尝试写点短评,为下面的“评说”环节做好准备。

第二步:评说。先由教师或指定的学生“说”新闻,然后学生用所学知识对该新闻进行“评”,通过“说评”新闻,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教师在点评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研究,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活动。以校或班级为单位定期组织“时事政治演讲比赛”、“时事政治手抄报竞赛”、“时事政治知识竞赛”、“焦点访谈”、“优秀小论文评比”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会得到提高,并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方式灵活多样

时事政治教育要善于组织,有计划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出发,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活动中,享受快乐,做到寓教于乐。

第一,组织时事政治知识介绍演讲。时事政策教育中,依据课文内容涉及许多时事政治知识,如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体育等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家乡的变化等,都可作为时事政治知识介绍内容,并与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相结合。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大事,增加知识面,还可丰富学生的信息量。

第二,开展要闻时事政治演讲。让学生上台演讲,这是一项锻炼学生技能,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收集时事政治要闻。内容包括国内国际,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体育等各个领域,也可讲有地方特色的内容,要求学生事先做好卡片,在内容相对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上台演讲,开展小组竞赛,教师要作演讲小结,肯定学生成绩,指出不足。经过长期训练,不仅能锻炼学生,更使学生在演讲过程中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