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范文

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精选(九篇)

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

第1篇: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排水;排水设计秒流量;亨特概率法

【中图分类号】TU120【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205-01

一、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展开,居民对高质量、高品位生活环境的追求也在提高,但在室内排水方面,大多数住宅建筑都还是在采用传统的室内排水做法。虽然传统的室内排水技术在我国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一些难题仍然没有解决,像噪音问题、废水溢出问题、滴水和渗漏问题等等,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又凸现出来,如卫生器具摆放受限制等。这些问题轻则影响居民生活,重则会引起民事纠纷、疾病扩散,造成严重的后果。独立、完整、自由、节省、健康是建筑室内排水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传统的室内排水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愈来愈显示出迫切性和重要性,加强室内排水系统的改进和优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传统排水设计流量计算存在的问题

排水设计秒流量反映了室内生活排水管道的设计负荷,是确定各管段管径的依据。因此研究合理的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筑内部排水设计秒流量有三种传统计算方法:经验法、平方根法和概率法。我国目前采用平方根法。

我国现行的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反映的因素不够全面,公式适用的范围小,在理论上及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①式 (2.1)和式(2.2) 都没有考虑生活排水的随机性;

②式(2.1)对影响排水量的各种实际因素如卫生器具使用频率、卫生器具组合形式、单位器具负荷人数等,反映不够充分。

③计算管段上排水量最大的一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qmax是式(2.1)的修正项,它体现了公式的经验性,但当卫生器具较多,Np较大的情况下,计算结果比较大,qmax也就失去了相应的修正作用。

④按式(2. 1)计算设计的工程有时出现管径偏小、排水不畅的情况,反映了计算公式的不合理性。

⑤根据规范规定,卫生器具较少时,式(2.1)计算结果有时会大于该管段上卫生器具排水流量的总和,则应按卫生器具排水流量的累加值进行计算。这也反映了计算公式的不合理性。

三、建筑室内排水设计流量计算的优化和改进

1、亨特概率法

假设某给水管段上连接有N个卫生器具,各个器具的开启和关闭相互独立,每个卫生器具的额定秒流量为q0,则通过该计算管段的最大给水秒流量为q0N,最小给水秒流量为零,任意时刻通过该管段的给水秒流量为q(0≤q≤q0N)。设计系统应降低管材耗量,并保证不间断供水,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因此,可以只研究极限情况,即最大日最大时的用水量。假设最大时每个卫生器具的使用概率为p,则不被使用的概率为 (1-p),对于只有一种卫生器具构成的单一系统,表示如下:

(3.1)

其中:Pm―至多有m个器具同时的概率值,即给水保证率,为0. 99;

m ―卫生器具同时使用个数设计值;

p ―用水高峰期单个卫生器具的使用概率;

N ―管段连接的卫生器具数。

根据3.1式在已知N、p 的条件下,可求出满足Pm≥0.99的m值。卫生器具同时

使用个数设计值的概念是与设计秒流量的概念相对应的,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为:

qg=mq0(3.2) 式中,qg―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L/s;

q0―单个卫生器具的额定秒流量,L/s。

2、结合亨特概率法计算室内排水设计秒流量

(1)模型的建立

由于每个卫生器具的排水都是随机过程,卫生器具在使用中互不影响,若每个卫生器具类型相同且服务人数相同,则卫生器具在用水高峰期所观察时段正在排水的概率p 是相同的。假设有n 个相同的卫生器具,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卫生器具在每次观察时只有排水和不排水两种情况,若把第 i 个卫生器具在观察时的使用情况用随即变量 Yi表示,卫生器具使用和不使用两种情况分别用 1 和 0 来表示,则有下面的表示式:

(2)卫生器具排水概率 p 和排水保证率 Pm 的确定

在用亨特概率法建立的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模型中,计算管段的同种卫生器具的个数 n 和卫生器具的排水额定流量 q0都可以确定,但要想求得 m 值,还需要确定单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概率 p 和排水保证率 Pm。

① 卫生器具的排水概率 p 的确定:

器具排水概率p是重要的设计参数,其值直接影响设计秒流量的大小。建筑的性质、居民生活习惯、气候、使用人数和集中用水时间的长短等因素都会影响p的取值。根据下式来确定p:

(3.3)

式中,t ―卫生器具单次排水时间,s;

s ―用水高峰时间段人均使用次数,次/人;

r ―使用人数;

T ―用水高峰时间长度,h。

② 排水保证率 Pm的确定:

排水保证率Pm决定卫生器具最大排水个数 m,Pm值的选定对排水设计秒流量有直接影响。在亨特概率法中的给水保证率取为 0.99,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计管段出现实际用水流量大于设计用水流量的可能性是 0.01。在建筑排水中,若实际排水流量若大于设计排水流量(即有超过 m 个卫生器具在同时排水)时会造成建筑内部排水不畅,污水外溢到室内地面,或管内气压波动,有毒有害气体进入房间,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室内环境卫生,其危害性很大,从影响程度来讲,排水保证率的取值要高于给水保证率,综合考虑Pm取为 0.998。

(3)计算管段的总设计秒流量

确定排水概率和排水保证率后,逐个求出计算管段各种类型卫生器具的同时排水器具最大数 mi和设计秒流量mi ,则计算管段的总设计秒流量:

式中,k―计算管段卫生器具的种类。

四、结论

本文从排水管道设计秒流量计算方面对建筑室内排水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建筑室内生活排水系统的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应采用概率法来计算。本文结合建筑室内生活排水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概率论二项分布理论的数学模型。

参考文献

[1]王增长.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张俊岭. 一种新的建筑室内排水系统方案.建筑技术开发,1999,Vol.26 No.6

[3]俞文迪. 关于水封式地漏和磁性密封反斗式地漏的比较.全国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排水分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宁波.2005.

[4]姜文源. 隐蔽式安装系统同层排水技术简介.给水排水,2004,Vol.30 No.9

第2篇: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工程; 概预算编制; 意义; 问题; 有效管理

一、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概述

建筑工程概预算指的是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按照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相关定额、指标以及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整个建设项目所需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编制概预算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在计算过程中发生漏项、缺项还有重复计算等问题。计算所采用的标准也必须符合规范或定额。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编制的意义

工程概预算工作在整个建设工程中都是尤为重要的,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也不例外。工程概预算最重大的意义就是能够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的总成本,并且提高工程整体建设质量。有时候由于建筑给排水施工的施工量较大,施工工期又相对较长,施工成本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而产生很大的波动。并且施工成本总是因为施工管理和施工人员等因素而受影响,所以往往不是固定不变的,由此使得给排水施工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了施工单位的利益。通过给排水工程概预算工作,对于给排水工程的总成本进行估算,并制成相应设计报告,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大大减少了资金的浪费,使得建筑工程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三、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1.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的定额问题

很多的单位往往由于给排水工程概预算工作在前期准备阶段不到位,使得最后工程概预算工作中会产生预算定额问题。工程概预算编制最重要的依据即是工程预算的定额,定额的是否正确对概预算的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工程预概算编制过程中常会发生借用定额的现象,也就是说,其他项目的定额标准会被借用到给排水工程的预算中,这对给排水工程概预算准确性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2.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不详细

为了做好给排水工程概预算工作,首先要熟悉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图纸、定额,并且还要熟练掌握相关规则,除此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利用表格把概预算的数据呈现出来。但是由于当前很多给排水工程在概预算方面并没有做的非常详细,经常出现项目内容计算不完整,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多算或漏算的现象。某些建筑施工单位在给出给排水概预算编制的要求时,并不是非常明确,甚至在委托中存在漏洞,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给排水概预算编制工作的准确性。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给排水概预算编制工作中一直缺乏一种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所以不能够有效地审核和监督概预算的数据,就很难发现概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给排水概预算工作的效率。

3.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

对于概预算的工作人员来说,不仅仅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能够保障自己所做的概预算工作的合理性。但是在给排水工作中,大多数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经常导致自己做的概预算工作的数据不够准确的现象。另外,有时候还会因为工作人员数量不够,导师工作质量不高,使给排水概预算工作不能够顺利的进行。虽然说,在高强度的工作下,概预算工作人员出现工作失误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一些概预算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经验的缺乏,使得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得不到保障,这直接影响到了给排水概预算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编制的有效管理

1.合理编写工程概预算,优化设计方案

在进行给排水工程概预算工作的时候要适当的结合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案,这样才能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为了做好给排水概预算工作,就必须完善相应的准备工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法:

第一是概预算定额法。概预算定额法是通过概算定额编制出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的方法,是根据工程设计的图纸资料和概预算定额的项目划分算出工程量,然后根据概预算定额单价计算工程概预算的造价。具体做法是先要列出整个工程中的分项工程,计算出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然后确定个分项工程的概预算单价,根据单价计算出分项工程的直接费用,汇总得到工程费用的总和。根据一定的取费标准计算间接费和税费,得到工程概预算的造价。

第二是概预算指标法。概预算指标法是通过直接工程费用标准,用拟建管网的长度或者规模乘以技术条件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概预算指标得出具体项目的直接工程费,然后按规定计算出其他费用,得出工程概预算的造价。

第三是类似工程算法。类似工程算法指的是在没有可用的概预算标准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条件与具体项目类似的方法预算出工程费用。具体做法是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税费等具体情况按照类似工程中的做法算出工程费用。

2.提高概预算工作人员的素质

近年来,由于建筑给排水工程越来越复杂,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对概预算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行概预算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是给排水概预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首先,相关部门必须制定完善的概预算工作规范,对工作人员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力。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不仅需要通过计算机完成数据统计,而且更多时候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所以工作人员必须要积极地收集相关资料,并且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概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其次,概预算工作人员应该时刻注意自身责任意识的提高。作为一名合格的概预算工作人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得到不断地提升。不仅如此,为了减少给排水概预算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工作人员应该对工作具有很强的耐心和积极性。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引进高素质的概预算人才和对概预算工作人员不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地培训来完善概预算工作人员的队伍。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才能够保证给排水概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使得给排水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3.完善概预算工作的管理制度

整个给排水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工程的概预算,它对于控制给排水工程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地完善概预算工作的管理制度,使其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为了建立完善的概预算管理制度和提高概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概预算管理责任制度。概预算管理责任制度就是对于概预算的各个部分采用专人管理的办法,一旦任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只需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就行了。当然,如果对概预算某一部分完成效果较好的时候,应该适当给予责任人奖励。这种奖惩分明的责任制度对于提高概预算的工作效率定会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除了采用责任制度的办法,还需要完善概预算管理模式。因为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涉及的费用项目是各个方面的,其中有些费用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更多的费用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建筑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等等。针对这些变化的费用,在进行概预算工作时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有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进行详细地动态监督,才能够保证概预算工作的准确性。为了更好地完成给排水工程的概预算工作,概预算工作人员可以和建筑工程建设管理部门互结合,这样能够显著地提高概预算工作水平。

五、总结

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编制是管理整个建筑工程建设成本管理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对严格控制建筑工程的建设总成本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概预算工作的各个方面并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所以它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在今后的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的管理制度中,要不段完善概预算的工作方式,加强对概预算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概预算的整体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第3篇: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水工程经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排水工程造价;课程体系

水工程是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为推进教学改革和贯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方针,在对给排水工程专业新名称酝酿过程中提出的一个名称,水工程与科学是以水的社会循环为对象,研究水的供给及处理、废水的收集及治理以及水资源保护及利用的工程应用性学科。水工程经济是水工程技术学与工程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是以水工程项目为对象,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对水工程项目各种可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佳方案的科学。其核心任务是对水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的经济决策。因此,《水工程经济》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1《水工程经济》课程开设的背景

自上世纪80年代,在给排水工程领域,系统地开展有关水工程经济问题的研究。1991年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沈德康、王德仁等编著出版了《技术经济》一书,阐述了技术经济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明确提出了工程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建设项目的科学决策、研究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探讨和开展工程建设的费用模型和优化设计。此时国内各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原名“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除给排水工程施工课程涉及少量工程造价知识外,几乎没有其他工程经济类知识单元和知识点。1993年,国家建设部牵头编制、了《给水排水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细则》,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指导下,为城镇给排水建设项目规定了评价方法与参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在工程建设领域强制推行招投标制度后,国内一部分具有给排水工程造价师资的院校开设了给排水工程概预算课程。2001年,全国给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了给排水工程本科教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修订结果,增设了《水工程经济》课程。2002年由张勤、张建高主编、张杰院士主审,出版了给排水工程专业第一部《水工程经济》教材。至此,部分学校陆续将给排水工程概预算课程调整为水工程经济课程,或新开设《水工程经济》课程。2012年,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明确了和水工程经济有关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

2《水工程经济》课程教学要求

2.1《水工程经济》知识单元、知识点要求。《专业规范》规定了与《水工程经济》课程有关的知识单元、知识点。知识单元包括:投资方案评价、工程项目财务分析、敏感度和风险分析、费用效益分析、设备更新分析、水工程项目后评价、水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水工程项目估算、概预算的编制和水工程的运营费用分析。知识单元是给排水工程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知识点是知识体系结构中的最底层,代表相关知识单元中的单独主题模块。《专业规范》规定了与《水工程经济》课程有关的核心学时数为16学时。16学时为各高校执行的最低限值,知识点的内容必须包括在各校教学计划中,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必须具有的;知识点和核心学时并不能完全代表该知识单元的全部内容和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办学特点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2.2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专业规范》明确规定了本专业本科生应具有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较熟练地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能够从事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与维护的能力。

3《水工程经济》课程现状

3.1《水工程经济》课程教学课时和师资。目前,大多数高校《水工程经济》课程开设约1.5~2学分、24~32课时左右,个别高校根据其培养方案开设了3学分、48课时。《水工程经济》水工程技术学与工程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现在各高校开设《水工程经济》课程的教师主要有两类:一是由经济学或工程经济学教师兼任,二是由给排水工程专业教研室教师兼任。3.2《水工程经济》课程教材现状。目前,给排水工程专业可供选用的《水工程经济》教材有两部,一是张勤,梁建军,张国珍主编的《水工程经济》(第2版),其二是由王永康、赵玉华、朱永恒主编《水工程经济—技术经济分析》(第2版)。两部教材的内容严格按照《专业规范》的要求编写,主要包括: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方案评价、财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费用-效益分析、价值工程、水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水工程项目概算和水工程运营费用分析等。

4《水工程经济》课程存在的问题

4.1《水工程经济》课程课时和师资。在给排水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有关经济学方面的课程仅有《水工程经济》这一门,32左右课时偏少,较难在规定的课时内学完《专业规范》规定的内容,并达到《专业规范》所要求的应用知识的能力。经济类或工程经济学教师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对水工程领域的知识缺乏,上课的重点在工程经济学基础,部分高校直接用《工程经济》作为相关教材,知识点难以覆盖《专业规范》要求的宽度,课程内容难以与水工程有机结合,教学效果不佳。给排水工程专业教师对工程经济学、水工程估价等知识掌握不够,许多知识点只能照本宣科,或者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4.2《水工程经济》教材内容。目前面试的两部教材的内容严格按照《专业规范》的要求编写。但是,《专业规范》只是对核心知识点提出了基本要求,不同层次、不同办学定位的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增加内容,以体现各高校自己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给排水工程“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能够从事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施下、运行、管理与维护的能力”。和水工程经济相关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能够编制给排水工程技术经济评价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水工程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财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费用-效益分析和结论等,该报告在建设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二是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编制水工程投资概算、施工图预算等工程造价文件。在水工程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和工程施工等阶段,确定建设项目的造价都是不可或缺的,工程造价是所有投资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基础。现有教材,侧重工程经济学内容,水工程概预算部分所占比重较小,而学生毕业后很多工作都离不开概预算知识。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部分高校教师在课堂讲授中,结合《给排水工程造价》相关教辅资料,将概预算部分比重加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知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5《水工程经济》课程内容体系的思考

从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角度出发,《水工程经济》的内容应包括工程经济、工程财务和水工程估价则三部分。这三部分内容分属不同的课程,从学科划分的意义上看,工程经济属技术经济的内容,工程财务属会计学的内容,工程估价属工程管理的内容。由此可见,《水工程经济》的内容所涉及的领域是很广泛的,其中任一方面的内容都可以独立成册。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合理组织《水工程经济》课程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水工程经济》的教学效果。比较可行的方法之一,是将《水工程经济》内容分为“工程经济学基础”和“水工程估价”两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模块,将工程财务的内容作为“工程经济要素”纳入“工程经济学基础”。“水工程估价”内容包括水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水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文件的编制和给排水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其中工程量清单计价是现行的建设工程发承包阶段及实施阶段的计价模式,应重点阐述。采用模块化带来以下几个好处,一是完善了《水工程经济》课程内容体系,弥补了现有教材水工程概预算部分内容不够完整的缺点;二是教学过程中,依据模块的内容,选择不同学科的老师,“工程经济学基础”可以由工程经济学的老师担任,“水工程估价”则由给排水工程专业教师担任,发挥各自的长处,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避免了师资不足的问题;三是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定位和培养方案,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有所取舍,以体现学校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

6结语

能够进行水工程建设项目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是给排水工程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在有限的课时内,合理组织《水工程经济》课程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本专业学生经济学基础薄弱、课程学时少、内容繁杂的实际情况,水工程经济课程内容应结合学校定位和培养方案确定,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李喜林,刘玲,肖利萍,刘海卿.水工程经济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3(5).

[3]周俊,张伟.《水工程经济》课程建设与改革[J].价值工程,2013(14).

[4]刘小雷.基于“卓越计划”的《水工程经济》教学实践环节改革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1).

[5]王永康,赵玉华,朱永恒.水工程经济[M].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6]张勤,梁建军,张国珍.水工程经济[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第4篇: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学设计;精细加工;先置摘要

从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到现今认知建构学习理论的盛行,教学理论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尽力描绘其心目中理想教学模式的蓝图,虽然他们所持立场可能不一,但值得肯定的是,众多意见看法的提出,使得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越来越能命中有效教学的靶心。其中,加涅的学习阶层论引发了我的思考:学习应该先具有整体概念再逐一建构,还是部分简单完成后再进到整体复杂的学习?较之于加涅的看法,瑞格鲁斯的精细加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应该先有整体概念蓝图之后再逐一建构内容知识,如此学习才能四通八达、深入浅出,这种看法正如我国古人所言:“治学之道,贵乎能入能出。能入则能知;能出则能评。善入者必能登堂入室;善出者必有高情至论。”因此,要达到能入能出的境界,学习过程应该先掌握整体概念架构。

精细加工理论的基本内容

精细加工理论的基本内容可用“一二四”概括,即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

一个目标是指ET的全部内容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依照认知学习理论实现对教学内容(即当前所教学科知识内容)最合理而有效的组织。

两个过程是指ET主要通过两个设计过程来实现上述目标,这两个设计过程一是“摘要”设计,二是一系列精细加工等级设计。摘要设计是指从学科内容中选出最基础和最有代表性的学习任务作为初始摘要。学科知识内容通常可划分为三种类型:概念性内容(说明“是什么”)、过程性内容(说明“如何做”)和理论性内容(说明“为什么”)。这三种内容都可通过适当方式呈现给学生,但在某个教学单元之中占优势的往往只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可以从中选出初始摘要。如果当前选出的知识内容是概念性的,则初始摘要应包含一个概念定义、若干个概念实例和把概念应用于新情境的练习;如果当前选出的知识内容是过程性的,则初始摘要应包含该过程的基本功能及主要实施步骤;如果当前选出的知识内容是理论性的,则初始摘要应包含该理论的最基本原理及最主要观点。如果某个概念或原理很抽象或者较难理解,就要利用形象化的比喻或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讲解。任何学科内容都可按照精细加工理论的方法加以组织和排序,无论这些内容是概念性、过程性或是理论性的。一系列精细加工等级的设计,要求对选出的初始摘要不断进行逐级精细加工,精细加工的复杂程度和精细程度逐级加深。等级为1的精细加工是指对初始摘要按照上述“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作适当的扩充,使之变得更充实和更具体一些;等级为2的精细加工除了对等级为1的精细加工结果作进一步精细加工(而不是对初始摘要精细加工)以外,其他过程与等级1相同。即每一级精细加工都是前一级呈现内容的深入与扩展,每一次精细加工使教学内容越来越具体、深入、细致。如此继续下去,直至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学科内容复杂程度为止。

四个环节是指为保证精细加工过程的一致性和系统性,必须注意四个教学设计环节的密切配合。这四个环节是选择、定序、综合和总结。(1)选择是指从学科的知识内容中选出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和单元或课程的教学目标所要教的各种概念和知识点,从而为摘要设计做好准备,这是ET的初始设计任务。(2)定序是要使教学内容(学科知识内容)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次序来组织和安排,这既是摘要设计和精细加工系列设计的指导思想,又是设计的基本内容,从而保证每次精细加工结果的一致性。(3)综合的作用是要维护知识体系的结构性、系统性,即确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综合使学习者看到各个概念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在更大的概念图中(乃至整个课程中)所处的地位。(4)总结对于学习的保持和迁移都是很重要的。ET中包含两种总结:一种是课后总结,在一节课将要结束时进行,用来对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和概念进行总结;另一种是单元总结,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时进行,用来对本单元之内所教过的所有知识和概念进行总结。在上述四个环节中,选择为摘要设计做好准备,定序为各级精细加工提供统一的指导方针以保证每次精细加工结果的一致性,综合和总结则建立起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各部分知识与知识整体的关系,从而把每次精细加工结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互不相关的各种知识点的堆砌。

运用精细加工理论设计教学

(一)精细加工理论设计教学的程序

教学设计人员必须根据教学目标选定一种内容组织方式,即概念型、程序型或理论型。教学设计人员必须开发一种承载组织性内容的组织结构,它采用的是内容分析或任务说明的形式。用系统的方式分析组织结构以确定组织内容的哪个方面将在摘要中呈现以及哪些方面将在精细加工各种水平中呈现。此时,教学的“骨架”形成了。要使得“骨架”有血有肉丰满起来,必须将其他两种组织内容添加进来,同时还要考虑学习的先决条件。在把教学内容安排在不同水平的精细加工中之后,还要确定每堂课的深度和范围。范围一般来说是由组织性内容和重要的支持性内容事先决定的,而深度则是受学生学习负担合理程度制约的。每一种水平精细加工的每一堂课中,其内容结构要事先规划,包括学习先决条件、动机成分、类比、综合、总结以及扩展的摘要等。

(二)精细加工理论设计教学的实例

现以《VisualFoxpro数据库系统》中的操作部分为例来说明精细加工理论设计教学。教材内容的组织顺序是:详细的基础知识——表的基本操作——查询与统计,即在书本的开始便把后面学习将会遇到的知识点罗列展示。没有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只是简单地认为只要把所有的知识按逻辑顺序摆给学生,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就会灵活选用相应的知识,结果通常是事与愿违。如在这部分内容中对VFP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试想学生在接触伊始尚不知VFP的具体操作,对VFP没有多少感性认识,要掌握具有综合总结性的知识谈何容易。这是把内行专家的终点当成初学者的起点,是极不合理的。按照精细加工理论,在学习伊始,不管是程序型、概念型或原理型,均应先呈现一个摘要而不是总结,需要注意的是摘要与总结是有重要区别的。首先摘要只提供学科中所要教的很少量的观念,而总结涉及的观念往往非常多。其次,摘要是在具体的、有意义的、应用的水平上提供观念,而总结则可能是在较抽象记忆水平上来提供观念。因此,我们在教学开始首先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只做大概的介绍而并不深究,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是做什么用的即可。

接下来选择概念、程序、原理中的一种内容类型作为组织性内容,根据教材本部分内容特性和掌握要求,属于程序型内容类型。再选择程序性内容中最基础、最简单、最有代表性和最必要的观念,在应用水平上而不是抽象的、记忆水平上提供这些观念。依次设计教学内容组织顺序如下:

VFP基本操作摘要,包括VFP系统基本操作、VFP中文件的操作、表的操作。(1)VFP系统基本操作摘要:系统安装、系统启动、系统退出、VFP工作方式;系统安装详讲;系统启动(界面组成、界面操作)详讲;系统退出详讲;VFP工作方式(命令方式、窗口方式)详讲。(2)VFP中文件的操作摘要:文件的复制、改名和删除、显示文件目录、显示文本文件内容;文件的复制命令详讲;文件的改名命令详讲;文件的删除命令详讲;显示文件目录命令详讲;显示文本文件内容命令详讲。(3)表的操作摘要:选择工作区、表的基本操作、表中数据的操作、表结构操作;选择工作区详讲工作区的选择命令、表的结构;表的基本操作命令详讲表的打开和关闭、表的数据保存;表中数据的操作命令详讲数据基本操作命令(显示、编辑)、表达式、数据排序与查询命令、数据统计命令、记录的插入与追加、记录的删除与恢复;表结构操作命令详讲表结构的建立、修改和复制。

在每一层精细加工前还可以根据内容的容量和条理性在详细的知识讲解之前再呈现摘要,给每个知识点提供合适的固着点,以帮助学生顺利有效地同化新知识,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还需说明的一点是,VFP中的命令格式通常有较多的参数,在详细讲解时,仍然是要按照精细加工理论的思想,先介绍命令的一般大体的框架格式,再一步一步地精细加工,由最简单、最一般的参数开始介绍,然后逐渐扩展直至所有参数介绍完毕。而不是一上来就展现所有参数,罗列全部细节,只顾知识的大而全和逻辑性,结果是方便了讲授却不利于学习和认知。

瑞格鲁斯致力于建立专家知识技能架构的外在表征,用意在于发展学生的内部认知结构,使其与专家的相类似。精细加工、序列、结构、摘要等概念为ET中心理念,其教学流程以整体认知结构为中心,教学的整体或细部都要掌握,精细地编排各种教学序列,由专家知识结构的表征来助构新手的知识结构,帮助新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且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1998,(10、11、12连载).

[3]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4]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第5篇: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桥涵水力水文;特点;教学方法;原则

桥涵水力水文课程是道路与桥梁专业的重点课程,是为桥涵和路基的总体设计、路基排水、桥涵孔径计算提供水力水文方面的技术资料和设计数据,是道桥专业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专业课程之一。由于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概念和理论多并且抽象,教学难点大,所以,在教学中应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1 桥涵水力水文课程的特点

1.1 概念公式多,理论抽象,学生理解困难

因为在桥涵水力水文课程中,概念很多,理论公式条件多,理论很抽象,学生学习理解比较困难。课程既要学习水为代表的液体的宏观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还要根据河流和海洋水文环境各项因素进行桥梁设计的学科,为桥位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桥梁及道路工程中分析应用方法为重点,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实现工程与自然的和谐,避免工程风险。课程内容多,难点大,所以,在学习中需要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及其运用条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才能对整个课程的知识有系统而连贯的认识。

1.2 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桥涵水力水文课程涉及水力学和水文学两大学科,水力学主要研究内容是水的机械运动规律,培养学生对水工建筑物、输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进行水力计算的基本技能,如能量问题、流速、流量问题等。水文学是研究存在于大气层中、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各种形态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运动、变化、分布,以及与环境及人类活动之间相互的联系和作用。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所以说,课程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完全不同于以前的力学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式,具有更大的独立性。教师应在思想上加深认识,探讨适宜于水力学的新教法,真正做到潜移默化地讲解课程。

1.3 工程实践性强

桥涵水力水文知识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因此,在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和实际工程及相关学科有机地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将所学知识准确地运用到实际中去。

2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桥涵水力水文课程中,由于课程难度大,学生理解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的教学方法上有更大的改进,要有新颖的教学方式才能适合课程的讲解,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结合传统的黑板教学,将深奥的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要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听起来才容易理解。利用课件的方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简单化、形象化,在实际应用方面利用讲解实例的方式,根据具体的工程实例去阐述课程的重点。通过多媒体教学与黑板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快速掌握课程的知识要点,激发学生的逻辑与推理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在教育观念上具有积极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主动性,潜移默化地进行课程的教育。在一些实际应用或者计算课程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工程先自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有针对性地去讲解学生不懂的知识点,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速度,效果明显。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课程作业,及时纠正存在的错误,并集中讲解,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

3.1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桥涵水力水文课程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它的工程应用性,培养工程意识应列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去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就可了解知识的本源和归宿,对概念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如泄洪时,因为溢流坝段上、下游水位差一般较大,水流下泄时往往具有较大的动能,必须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消除多余有害的动能,防止或削弱高速下泄的水流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以确保坝体的安全。如此讲解,不仅使学生对消能防冲理解得更深刻,也使他们了解如何在工程中更好地进行消能防冲设计。桥涵水力水文教学,一方面要给学生打下必要的、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面要比较宽,有一定的综合性;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受到必要的、基本的工程训练,使学生具有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能力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教学的方法往往都是以讲解专业理论知识为主,重点强调的是在课堂上如何能让学生理解知识。但是,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教育模式不是简单的课堂讲解,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多的掌握实际处理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的学习,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的工程中,利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应用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能力,除了布置课本中的思考题外,还应涉及一些设计类题型,这种题型的答案无法直接从教材上找到,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才能解答。例如,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基本资料,对小桥涵的选址、桥孔径计算和布置、桥面高程计算、桥墩基础埋设深度进行设计,这样就将课程中一个个孤立的概念串联起来,给学生以完整的系统知识。

4 桥涵水力水文课程教学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培养模式遵循用人单位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原则,课程设置遵循理论是基础,突出实践教学的原则,教学设计遵循职业岗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的原则。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高职院校的道桥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探索,已形成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出发点安排课程,以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能力为目的。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桥涵水力水文课程是高职院校道桥专业的重点课程,通过总结桥涵水力水文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方法和体会,研究适合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桥涵水力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为道桥专业学生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程提供理论知识,为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舒国明.桥涵水力水文[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 叶镇国.水力学及桥涵水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 杨斌.桥涵水力水文[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 彭以舟.道桥工程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6篇: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范文

依据《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并结合本人近几年的勘察经验,认为针对防洪体系的勘察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1搜集防洪体系范围内的区域地质资料

明确区域地震及地震动参数,同时应对防洪体系历史险情进行调查,为拟进行的设计、施工方案提供实践经验。

2查明新建堤防

加培堤防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论证、评价。

3查明存在河流顶冲或淘蚀处

对防洪堤构成威胁的护岸工程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论证、评价。

4涉及到穿越堤防的建筑物

还应查明穿堤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论证、评价。

5查明各类天然建筑材料的料场分布范围

储量、质量、位置,开采运输条件也是不可或缺的,这项工作能够使防洪体系建设合理的控制投资规模。具体主要评价内容包括:历史险情分布、地质概况及相应的堤防、护岸、建筑物和料场(包括筑堤土料、块石料、砂砾石料和混凝土用粗细骨料)的论述和评价。

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内容依据上述要求,我们对河道治理工程涉及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

1该部分对河道治理工程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概况

自然条件、历史险情分布、工程建设概况、引用的过程规范及外业工作和完成工作量进行详细论述,为河道治理工作的必要性提供了有力证据。

2应对治理

河道段落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地震、新构造运动进行详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区域构造稳定性,明确本区域构造稳定性属于好、较好、差中的那一类;其次对本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含水层类型、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方式和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详细论述。物理地质现象内容也是不可缺少的,该部分内容为工程施工和后期管理提供了安全的基础。

3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

下面就是对具体涉及的工程建设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论述和评价。由于本文是对河道治理工程勘察工作进行总结,因此,下面就对河道治理工程所涉及到的加培堤防、新建地方、护岸(或险工)工程、穿堤建筑物工程、疏浚工程、天然建筑材料等内容分别进行论述。

3.1加固堤防堤身工程地质条件

应明确论述堤身现状、历史出险情况、堤身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综合对堤身质量进行评价。

3.2新建及加固堤防堤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应明确论述堤防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在此基础上,根据钻探揭露地层岩性分布状况、《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附录C表C.0.2及C.0.5条进行地质结构分类;接着还应论述清楚拟建设堤防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并明确堤基土层的渗透性。(2)堤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是在一切外业工作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勘察工作的结论,主要包括:堤基土渗透评价(渗漏和渗透稳定性评价),给出堤基土层的破坏形式、提出允许水利比降,依据堤基各类土层的颗粒组成及物理力学指标评价堤基土层的抗冲刷性(包括抗冲刷性好、较好、差等几类),明确堤基工程地质分类(A、B、C、D四类)。

3.3护岸(险工)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护岸(险工)工程地质条件:应对护岸工程处的岸坡现状、地质概况(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进行综合论述。护岸(险工)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主要评价护岸(险工)工程处岸坡稳定性、地基土液化、抗冲刷稳定性、地基冻胀性、基坑边坡稳定及施工排水等进行详细评价。

4穿堤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4.1穿堤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应对穿堤建筑物的设计参数、所在地的地质概况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详细论述。

4.2穿堤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主要评价穿堤建筑物地基土层的地震液化问题、渗透稳定性、冻胀性、抗冲刷、建筑物基底的抗磨擦性及基坑开挖边坡及施工排水等进行分别详细的评价

5河道疏浚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该内容主要评价拟疏浚河道的地层岩性、疏浚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颗粒组成及开挖难易等级进行分类。

6天然建筑材料

河道治理工程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有筑堤用土料场、防洪堤护坡、护岸工程、穿堤建筑物用块石料料场、砂砾石料料场及混凝土用粗细骨料料场。料场评价主要包括:料场概况、料场储量及质量评价。本段内容应为河道治理勘察报告中相对简单的章节,但各料场的运距因在河道治理中所占投资比例较大,因此,在调查和评价中应予以重视。

三总结

第7篇: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 给排水施工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a)-0195-01

伴随着近些年城市化发展急速进行,一系列城市建筑工程随之开展,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项,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水平高低对全面建筑工程质量优劣存在直接影响[1]。由此可见,提升对给排水施工重视程度,对建筑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概述

1.1 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开展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体现于下述几项要点内容:(1)伴随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要求同样升高,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项,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水平高低对全面建筑工程质量优劣存在直接影响,开展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大势所趋;(2)给排水施工属于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面广,对施工技术有着十分高的要求,可见开展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很有必要;(3)建筑工程整体用水情况受给排水施工重要影响,只有开展好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才可有效确保建筑工程的使用效能、作用[2]。

1.2 给排水施工技术重心

给排水施工对施工技术有着十分高的要求,其施工技术重心可划分成两项内容:(1)管道安装方面,给排水施工开展管道安装过程中,管道安装选材、管道安装位置及管道安装连接等均对给排水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2)管道试压方面,给排水施工开展管道试压过程中,第一步需要检测安装的阀门及管道,使管道达到国家标准,检测出不符合压力指标的管道应道第一时间进行更换。

2 现阶段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

2.1 施工操作问题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期间,施工质量受施工人员综合素质重要影响,现阶段,给排水施工人员普遍存在素质相对较低问题。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涉及的管道顺序安置、管道大小选取以及管道连接情况等施工内容,均需要通过施工人员进行认为严格操作。施工期间倘若出现水关阀门渗水、管道设备噪声过大等问题,很大程度是由于施工人员施工操作不规范所致使产生,因此,务必要提升对施工操作问题的重视程度,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确保施工人员科学规范的开展施工操作。

2.2 施工管道渗漏问题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期间,施工管道渗漏属于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引发管道渗漏问题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1)施工管道存在质量问题,好比选取的管道材料上出现我们肉眼难以识别的小砂眼,便会引发管道渗漏问题;(2)管道安置的环境不理想,使得管道材料出现质量转变,好比将管道安置于恶劣的环境下,造成管材不断被外界环境所腐蚀,进而引发管道渗漏问题;(3)施工期间施工水平过低,好比未对管道进行全面胶水密封、管道接口不严实以及管道安置深度较浅等,引发管道渗漏问题[3]。

2.3 施工管道堵塞问题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期间,施工管道堵塞同样属于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引发管道堵塞问题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1)管道安装期间,未开展好管道找平及垃圾清扫工作,使得废物浸水后于管道拐弯区域堵塞,此类堵塞问题只能够通过换取管道才能够解决;(2)由于一些管道预先设计的口径较小,而被运用于不适宜的环境中,在垃圾进入该类管道后,则会引发管道堵塞问题;(3)施工期间操作不规范同样会引发管道堵塞问题,好比在施工期间未对麻丝进行有效缠绕,便会造成麻丝误入管道接口中,从而引发管道堵塞问题。

3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有效应对策略

3.1 强化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及施工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前,施工方应当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全面勘探、考察,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消除,为给排水施工工程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同时,施工方在对施工人员进行任用时,还应当将职业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水平作为任用标准,强化对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技术水平的培训,提升施工人员施工安全意识。

3.2 强化管道渗漏防治工作

强化管道渗漏防治工作,可从两方面工作内容出发:(1)强化管道渗漏防范,提升对给排水施工材料审核力度,强化施工材料质量要求,科学合理保护半成品、成品材料,施工管道安置完备后,要求各环节施工人员进行有效交接,避免施工过程中对管道造成破坏;(2)强化管道渗漏治理,一经发现存在管道渗漏,即要对渗漏位置展开全面分析,第一时间更换质量不达标的管材,若是操作不规范造成渗漏,则应当进行及时返工[4]。

3.3 强化管道堵塞防治工作

强化管道堵塞防治工作,可从两方面工作内容出发:(1)强化管道堵塞防范,针对管道井中立管安置终止情况,应当选取硬木板块对管道井上端位置进行覆盖,避免有杂物落入,在安置管道期间,应结合规划图纸,根据施工实情开展施工;(2)强化管道堵塞治理,一经发现存在管道堵塞,应当立即对相应的管道进行截断,并更新新的管件,就综合堵塞区情况应当进行有层次的堵塞点找寻[5]。

4 结语

总而言之,给排水施工属于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受施工涉及的多方面因素制约,在施工期间往往会引发一系列常见问题,对建筑工程质量及人们日常生活、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促进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的有效进行,施工方务必要全面认清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概述,深入分析现阶段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不断专研、研究,“强化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及施工安全意识”“强化管道渗漏防治工作”“强化管道堵塞防治工作”,确保建筑工程效能,满足人们对建筑物排水设施的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 朱亚楠,李林.基于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问题分析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213-214.

[2] 竺子华.论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与优化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23(12):143-144.

[3] 王胜飞.民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8):118-119.

第8篇: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 公选课 教学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001-02

【Abstract】According to existing problems of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ptional course in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his paper make a deep discussion about teaching intention,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 and som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struction in this course.

【Key words】Environment protection Optional course Teaching method Exploration

环境保护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全国妇联等六部门联合编制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规定:“推进高等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作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目前,全国很多高校已开设了环境科学类的校级公共选修课,如《环境保护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普及环境保护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河南理工大学校级公共选修课《环境保护概论》的实际情况及笔者的教学体会,对《环境保护概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一、明确课程目标

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环境保护概论》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因为各学科及其发展都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在机械加工及制造行业,机械加工及制造会对环境产生多方面的污染。首先,机械及其原料在加工中(尤其一些化学处理)会将废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第二,机械加工中的酸洗车间会排放出酸性工业废水,而电镀所产生的重金属离子等污染更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第三,机械加工中切、削等工艺会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第四,机械加工及制造所用原料加工制造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固体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第五,机械设备加工产生的切削液污染也很多。再如,在能源行业,热电厂会产生SO2、烟尘等污染物,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同时排放出CO2造成温室效应。核电厂会产生大量核废料,而被人们认为是清洁能源的水电,在建设过程中会破坏自然遗迹和生态平衡,同时还会引发滑坡甚至地震。也就是说,环境问题涉及面非常广,在很多产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那么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讲,《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学习,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有意识的减少和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尽可能地采取不污染环境的工艺和方法。再者,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大多会在不同行业或部门成为不同层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如果缺少环境意识,他们很可能沿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工作,这非常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最后,这些学生若干年后也会为人父母,他们自身的环境意识也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观念。因此,对于非环境专业的本科生,树立环境意识,使他们拥有解决当前环境问题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的知识、态度、动机、承诺和技巧是重中之重,所有的教学改革都将为这一个中心目标来服务,而这个中心目标决定了如何科学地优化教学内容以及创新教学方法。

二、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关于在公选课《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安排上,存在两个实际问题:其一,学时数很少,只有16学时,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显得非常重要。其二,作为非环境专业的一门公共选修课,上课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下午3、4节课或晚上,而这时学生们大部分已上了一天的课,精神上已较疲惫,如果此时再按照传统的章节按部就班来讲述的话,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教学效果也很难保证,再加上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公选课“混”学分的思想。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上述情况,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进行优化改革。

1.教材的选择

一本好的教材对于教学来说非常重要,目前虽然《环境保护概论》、《环境学导论》、《环境科学基础》等教材较多,但一方面大部分教材更适合于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另一方面授课学时数有限,较难找到合适的教材。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再单纯依靠教材,而是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授课。每次课讲授一个专题,如“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与防治”、“环境问题与人体健康”等专题,在选择授课内容时除了兼顾全面系统外,更要突出重点。

第9篇:给排水工程概论论文范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ee algorithms of design-second-flow in pipe-drinking-water system are presented and also compared. It’s pointed out that probability algorithm is fit to be used in pipe-drinking-water system.

Key words: Pipe-Drinking-Water Algorithm Design-Second-Flow

摘要:本文概述了目前用于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设计秒流量的三种算法:传统公式算法、改造传统公式算法和概率公式算法,并比较了这三种算法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其中原因。指出传统公式算法和改造传统公式算法都不适用于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的计算,而概率公式算法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法。

关键词:管道直饮水 设计秒流量 算法

0 前言

设计秒流量的计算是管网水力计算的基础,设计秒流量计算正确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设计秒流量计算偏大,就会导致管径偏大、水泵流量偏大,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同时,管网中的流速偏小,容易导致细菌繁殖,微粒沉积。而如果设计秒流量过小,则会使所选管径过小,造成水头损失过高,浪费能量,严重时出现断流,不能保证用水可靠性。所以,选择一个正确的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至关重要。

1.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概述

目前,用于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秒流量的计算方法大致有三种:

(1) 算法一(传统公式算法)

即采用建筑生活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

(1)

取=1.02,=0.0045,公式(1)成为:

(2)

其中为设计秒流量(l/s),为当量总数,此公式为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建筑和小区给水排水》[1]所采用。

(2) 算法二(改造传统公式算法)

根据1981年出版的《室内给排水工程》[2],住宅生活用水秒不均匀系数与平均日用水量的关系为:

(3)

(4)

其中,为秒不均匀系数,为平均日用水量(m3/d)。

(3)算法三(概率公式算法)

关于概率公式算法,首先要引入一个重要概念——龙头使用概率。根据有关资料[3],龙头使用概率可表示为:

(5)

——最高峰用水时龙头连续两次用水时间间隔(s);

——期间龙头放水时间(s)。

有了龙头的使用概率之后,可以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计算出同时用水龙头数量,个龙头额定流量之和便是管道设计秒流量。

、和可用以下方法计算得到。设用水高峰期为下班后的某个半小时内,且此时段内的放水时间均匀分布,则此时龙头的使用概率为:

(6)

——高峰期用水定额,l/s;

——管段负荷龙头总数;

——龙头负荷用水人数;取3.5~5人;

——饮水龙头额定流量,取0.05l/s;

由于目前还没有高峰期用水定额的有关标准,建议用日用水量的百分数表示。

可用二项式计算同时用水龙头数量 :

(7)

——用水保证率,可取0.99。

则 (8)

2.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以横坐标表示管道负荷龙头总数(个),纵坐标表示管段设计秒流量(l/s),以上三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可用图1表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算法一比算法二的结果大得多,且随着管段负荷龙头数的增加,差距进一步加大;算法三则依龙头用水概率的不同出现多种结果。=0.10时,算法三的计算结果介于算法一与算法二之间,且随着管段负荷龙头数的增加,与算法一进一步接近,与算法二差距加大;=0.05时,算法三在曲线开始阶段小于算法二,当管段负荷龙头数³100时,算法三开始大于算法二。

总而言之,概率公式算法的曲线斜率大于另外两种算法,曲线增长速度比另两种算法大。随着管段负荷龙头数的增加,概率法计算值越来越接近传统公式法,改造传统公式法计算值则显得越来越小。并且可以看到,即使当量总数、最高日用水量相同时,概率算法也会有不同结果,也就是说,概率算法可以根据龙头的实际用水概率调整设计秒流量计算值。

3.对三种算法的分析

算法一所用公式为,该公式目前是我国建筑给水系统设计秒流量的计算依据,但其适用性还没有在管道直饮水系统中得到证实。由于直饮水系统的用水量小、龙头数量少、水龙头流量小等特点,该公式不一定能适用,关于这点已有少文章做过论述[4、5],此处不再赘述。

算法二所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式,而此式本身就是从生活用水规律中推导出来的,在实际中很难满足,所以,此公式的结构、所用参数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最早采用此公式的深圳某直饮水工程,至今开通时间还不到5年,已出现水阻明显偏大、供水量不足、水泵扬程不够的现象。

算法三则涉及的参数较多,反映了龙头额定流量、高峰期用水定额、高峰时段历时、用水保证率、管段负荷龙头数、龙头负荷用水人数、龙头放水的随机性、小区居住群体的组成等诸多因素,它能更全面、更广泛地反映瞬时高峰用水流量规律。至于算法的应用,可先确定龙头用水概率,再依靠电脑应用软件将曲线用公式表达出来,之后就可很方便地应用。广州近两年已完工工程及正施工工程,大多采用此计算方法(实际操作中比公式简单,加入了一些人为估计值,但缺乏理论根据),目前仍未发现有供水量不足的案例。

4.结语

管网的水力计算过程中设计秒流量的计算究竟选用哪一种算法、哪个计算公式是决定整个系统是否计算正确的基础,选用时勿必慎重。笔者认为,概率算法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法,它反映了影响高峰期流量的诸多因素,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水习惯调整设计参数。由于目前没有直饮水高峰期用水定额的有关标准,此参数应根据实际用水情况进行统计得出,不同地区、面向不同层次的用户可采用不同的参数。

参考文献

1.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建筑和小区给水排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高明远.室内给水排水工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3.邹平华等,生活给水及热水供应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的研究,给水排水[J],No.8,No.9,200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