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师音乐论文范文

幼师音乐论文精选(九篇)

幼师音乐论文

第1篇:幼师音乐论文范文

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儿童对音乐内容的兴趣和对音乐学习的热情,使儿童通过学习和感悟音乐,学会感知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方法,并可以有感情创造性地进行表演。幼儿师范院校及其音乐教师一定要明确幼儿音乐教育目标,要让学生明白幼儿音乐教师在教儿童一些简答的音乐技能的同时,要培养儿童的音乐想去,提升儿童的音乐素养,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幼师音乐教学中的措施

在明确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教育目标后,幼儿师范院校的教师在幼师音乐教学中,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要想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和幼儿音乐教学技能,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因为兴趣可以促使学生自发学习,进而养成自主学习和钻研的好习惯。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演奏师范和形象生动的解析引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音乐作品有了丰富和深刻的理解,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进而以主动愉悦的心态来学习音乐知识。教师要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闪光点,并给予及肯定的鼓励,这样有利于学生音乐潜质的挖掘,同时也能使学生在体验赞美中巩固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会在鼓励和赞美中,将音乐学习当成一种乐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要注重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主体性的发挥,要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有主体发挥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给学生提供表演和展现的机会,使其能体验到学习的自信和喜悦。教师可以在课堂解析和歌曲示范后,通过增进师生互动,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延长一小节或者整首歌曲,之后师生都给予鼓励和肯定的掌声。这样在树立学生音乐学习信心的同时,使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得到了巩固。当然,教师还可以运用其他有效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只要能够认识到兴趣的重要性,就一定要使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其重要的优势作用。

(二)在注重音乐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注意幼儿音乐教学技能的提点

教师在幼师音乐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音乐思维的发散,促使其能够更好地领悟音乐学习的真谛,更好地掌握音乐学习方法和技能以及音乐教学方法和技能。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具体歌曲的讲解,使学生产生疑问,教师再通过设置好的递进式问题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作品的意境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要适当提点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在收获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既锻炼了思维能力,又学习了音乐教学方法和技能。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的过程中,要将幼儿音乐教育目标的内容适当地穿插其中,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幼儿音乐教育目标熟记于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音乐学习时有侧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更好地为以后走上幼师岗位的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听觉艺术,教师要想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单纯靠课堂讲授是很难达到的。伴随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多媒体已经在教学中运用得很广泛,其在教学中的突出优势对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音乐也要重视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并且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优势作用,促进音乐教学良好效果的实现。多媒体融图文声像与一体,运用与音乐教学中,可以很好的丰富音乐形象,引发学生学生展开联想,激发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表现美。同时,多媒体这一教学设备的应用,不单纯在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幼儿音乐教学中同样可以运用。教师要通过多媒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传授学生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让学生了解到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作用,同时,让学生学习到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技巧,以便其在以后的幼师岗位上能够灵活而又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来进行幼儿音乐教学。

三、总结

第2篇:幼师音乐论文范文

关键词:幼师院校;音乐理论;教学改革

现阶段,对于幼师的教育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其中不仅仅是幼儿的培养方式以及德育教育,还包括艺术教育的内容,其中音乐教育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因此音乐教育中的理论教学改革不容忽视。音乐理论教学主要包括三点内容,这三点内容的学习对于幼师音乐理论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中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幼师院校中音乐理论教学的改革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师的发展和进步。

一、音乐理论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

现阶段,师范院校中对于幼师教育额改革,不仅仅需要关系到教学手法,还需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了解,针对幼师师范校园中的音乐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音乐基础课的理论内容,有基本的阅历,还有视唱、练耳等;第二部分就是技术理论课程,和声、作曲等;第三个部分就是历史理论课,主要就是音乐的艺术概括,以及中外音乐历史等内容[1]。对于幼师的教育来说,音乐本身就是听觉上的一个艺术,所以什么音乐理论的学习都无法离开实际的音响。所以还需要在感受实际的音响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对音乐中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现阶段师范院校对幼师的教育也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内容,所以在音乐理论的教学中也开始增加实际的教学内容,这样也知识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变得更加有趣,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幼师为了把理论知识更好的使用,师范院校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学生日常技能的训练,以此加深学生对音乐感知的能力,这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二、加强音乐理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在师范校园对于幼师的教育过程中,想要保证幼师能够接收到良好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还需要关注到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够有效改善幼师的学习情况,促进其音乐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进步。现阶段,随着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所包括的有幼师的教育,同时也有幼师对幼儿的教育,但是单单在这样的关系下观察,就已经能够看出,只有保证幼师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够更好的向幼儿传递知识,幼儿的各方面素养也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2]。在师范校园中,对于幼师的培养属于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幼师还需要具有更加广博的音乐基础,主要就是只有保证幼师的扎实功底,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其发展,也能够在后期被幼儿教育行业所需要。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师范院校教学改革还需要把音乐教学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国外研究所结合,并且结合现实的知识内容,保证音乐理论课程在学习之后能够学以致用,并且具有更加良好的深度和广度,以此保证幼师对于幼儿的音乐教学能够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引进现代教育的理论

现阶段学生是社会中各个信息加工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主动构建人员,因此在师范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的教育理论内容,能够在学生欣赏和演奏音乐的阶段更好的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情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并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理论加以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得出最终结果,把教学理论内容进行同化和迁移[3]。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内容的不断加入,老师在对于师范院校幼师的教育过程中,也不能够仅仅使用教材的内容,还需要把知识进行多范围的拓展,所以老师还需要使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老师也可以把音乐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多媒体方式的教学,把教材的内容总结和归纳最终做成PPT,这样在教学中引进现代的理论内容,幼师也能够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知识内容,以此良好的促进幼师的发展和进步。

四、加强音乐理论和其他教学的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新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提出,同时人们在社会发展中也逐渐开始关注幼儿的教育,所以能够看出,这两点内容的结合,导致现阶段幼师师范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出现众多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的改革,这样才能够合理的培养出与基本国情相符的幼师人才。同时针对音乐教学中理论课程的学习,老师还需要把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其他教学内容相联系和结合,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接受多种教育,并且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之下达到多学科内容共同进步的效果,所以音乐理论知识和其他教学的联系,对于师范院校的幼师,音乐理论课程培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探讨和分析能够得出以下结果,目前来看,很多幼师在学习的阶段觉得音乐理论课程并没有什么用处,甚至在未来的幼儿教学中也完全不会和幼儿讲解如此高深的内容,这也是很多师范院校放弃这一内容教学的主要原因。但是实际上能够看出,对幼师进行理论内容的教学,能够有效的促进其未来的发展,对于幼儿教育工作作出良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卢斌玉,朱咏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概况[J].音乐创作,2016,07:191-194.

第3篇:幼师音乐论文范文

1、音乐素养的概念界定

关于音乐素养的概念,存在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尹爱青认为音乐素养是指音乐方面的素养及修养,主要包括音乐知识理论方面、音乐欣赏方面、音乐表演方面以及音乐教育方面这四种修养。杨万春认为音乐素养包括音乐素质和音乐修养音乐素养不仅要有基础的、最一般的音乐知识和实践能力,还需要对音乐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晏晓东认为音乐素养是指乐理知识、视唱练耳、音乐常识以及与音乐有关的自然音乐和人文音乐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指的是个体在音乐方面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修养。综合各种观点,笔者认为音乐素养是一种综合的素养,是有关知识、能力、技能、态度价值观等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整合。

2、音乐素养的内容

音乐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音乐技能、音乐能力、音乐知识以及音乐价值观四个内容。音乐知识是指和音乐有关的涵盖在音乐体系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主要有基于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上的学前音乐知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声、作曲技术理论知识,戏剧、戏曲、舞蹈、美术等艺术样式的基本知识以及中外音乐史的知识。音乐技能是指用各种技能来表达音乐的技巧,一个人要想具备这种技能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经过不断地实践练习才能真正的掌握这种技巧。音乐技能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演奏技能、演唱技能以及音乐创编和即兴能力,具体又可分为声乐演唱技能、钢琴弹奏技能,舞蹈表演技能,器乐演奏技能,舞蹈窗边技能,自弹自唱技能,指挥技能,即兴伴奏技能以及表演技能。

音乐能力是指的一个人对于音乐的整体感悟能力,具备优秀的音乐能力需要一个人拥有一定的音乐天赋,再加上后天的学习,所具备的一种对音乐的理解、感知、创造并将音乐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评价一个人的音乐能力具体可以从他的音乐表现能力、音乐感知能力、音乐创造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几个方面来进行评判。

音乐价值观是指人在受过一定的音乐审美体验之后,对于音乐当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种评价。在本文中主要是指有关音乐教学活动的价值观和整体的评价中所体现出来的大方向上的音乐态度和音乐价值观,尤其是音乐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音乐价值观。

3、幼儿教师音乐素养的实践性和发展性

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具有实践性,是因为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并且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在其日常的教学活动的实践当中不断被运用,所以具有实践性。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具有发展性是因为幼儿教师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在进入幼儿园后,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运用和思考,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具有发展性。

二、培养幼儿教师音乐素养的策略

1、构建敏锐的音乐审美感知觉能力

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是专业幼儿教师用音乐进行教学的前提,如果幼儿教师没有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对音乐的美有良好的把握,也无法用音乐来对孩子进行美的熏陶,更没有能力来让孩子用音乐来创造美的激情。

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林华先生把音乐审美感知分为音感和乐感,音感是指人对孤立音响的感知能力,它是进行和音乐相关的学习、活动、游戏的基础。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一岁半的时候就能分辨和模仿音高的音,但是如果长时间不训练音高感的话这种感知能力就会减弱甚至丧失。当今社会存在很多音准能力低下的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学前教育的时候音高感的训练不足。所以作为专业的幼儿教师必须要健全自身的音高感。另外对于音响的判断是进行欣赏音乐的前提,如果不能够对音响的好坏做出判断,就会失去对音乐美的感知。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对音响和谐与否的判断需要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上,如果教师没有正确的价值观,那他对于音响的判断肯定会黑白颠倒。同时需要注意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要从幼儿本体的发展出发,充分了解现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为儿童选择和收集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音响,只有帮幼儿建立了良好的音响协和感,才能使音乐教育成为儿童日后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乐感指认对音乐基本秩序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形式变异的领悟能力。这是获得音乐审美技能的必有之路,如果没有乐感的支持,就无法对音乐产生情感上的心理。构建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需要长久的实践,所以幼儿教师还在学生时期就需要有目的的主动学习音乐专业的知识技能,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有目的的培养和提高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只有构建了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才能在幼儿教育中把音乐的各种艺术元素综合起来,并且很好的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之中。

2、提升音乐鉴赏的品味

幼师的音乐感知能力在达到合格的敏锐程度后,要想进一步的提升幼师的整体音乐素养,可以将提升其音乐欣赏品味与鉴赏能力作为一个突破口。音乐鉴赏的对象主要是普及性的音乐和深入型的音乐。普及型的音乐欣赏主要是针对音乐丰富的感性表述,虽然包括了一些对音乐的知性认识,但从整体来看还是没有艺术的理性指向。在这个阶段选用的音乐素材大部分都具有娱乐性、世俗性和功利性,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单纯的对音乐自身的欣赏,而是在这欣赏之中餐咋了一些不理性的盲目感情,例如这时的欣赏已经从音乐转移到了表演者的身上,所感受到的美也是比较肤浅的,感受到的只是感官刺激,与欣赏音乐本身的美背道而驰。所以在音乐欣赏能力培养的时候,应当有针对性的选择感性表述健康,知性表达丰富的优秀文化音乐,从中得到丰富的音乐审美的愉悦体验。深入型音乐的理性鉴赏是指对音乐所包含的意义进行有理性的追求,也即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应当从音乐的表现形式中领会音乐的象征意义,并且通过对于艺术音乐的聆听,实现由欣赏向审美的转变,让欣赏者从情感体验向情操升华。深入型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是提升幼儿教师音乐素养的重要方面。

3、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音乐技能

上述已经介绍音乐技能分为演奏技能、演唱技能和音乐创编与即兴能力。乐器的使用和演奏技能是专业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但是纵观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课程设置会发现乐器的学习基本上只有钢琴,所以高校应当增加其他乐器学习的课程。并且课程内容应当覆盖乐器的弹奏方式,方法、弹奏内容、技巧定位等都多方面的问题进行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根据调查显示我们的声乐教学和幼儿园的实际环境脱节相当的严重,对于演唱技能的教学,应当从实际教学的目的拉近与幼儿园实践之间的距离。在演唱技能的教学当中,应当以儿歌学唱内容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在音乐理论教学方面,摒弃当前教授幼儿以五线谱为主的专业的音乐理论的教学内容,然后我们另辟蹊径转而将简单的简谱教学作为对幼儿授课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能够减少幼儿学习那些过于理论化、专业化的音乐理论知识,通过幼师教授幼儿儿歌方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音乐感等音乐技能。另外,在教授幼儿基本的音乐知识,培养幼儿的基本音乐技能和独自演唱的能力与勇气时,音乐幼师可以采取声乐教学的方式,为幼儿示范唱歌时的准确音调和节奏,用歌曲教学示范准确的呼吸方式和演唱姿势,引导幼儿唱歌时做到咬字和吐字的清晰。幼师还需要通过为幼儿演唱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艺术的美,从而培养幼儿的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试着鼓励幼儿敢于创造自己的音乐作品,将自己的感受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

提高幼儿教师的音乐创编与即兴能力,为了提高幼师的幼儿音乐教学能力,深入浅出的教授幼儿音乐知识,音乐幼师需要努力地研究幼儿歌曲,根据幼儿音乐的基本特点,旋律与歌词的相互关系,音乐旋律的基本要素,简单旋律进行的特点,歌词的结构特点,依据基本的音乐原理赏析幼儿音乐。幼师需要深入的认识学习幼儿歌曲,掌握主题音调的发展等创作方法,并自己试着编一些简单地有幼儿歌曲,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通过这种自身的经历幼师可以提高自身的编曲能力,升华自身的审美能力,享受音乐魅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教学能力。幼儿教师即兴能力的发挥是建立在具有丰富的知识储量、高品位的能力以及高超的音乐技能上的,所以要提高幼儿教师的即兴创作能力,必须要先提高幼儿教师的知识储备量、鉴赏能力以及音乐技能,同时掌握一定的即兴能力的技巧,这样就能很好的掌握即兴能力。

4、幼儿教师入职后的音乐修养提高

幼儿教师不但要在入职前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在教师入职后也要注重音乐修养的提高。职后进修是教师音乐素养提高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入职后,教师从个人发展出发,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反思、创新、再学习,从而使自身的教育能力和音乐素养不断提高。关注幼师的主体性、体现以人为本的应是幼儿教师职后培养制度所必须要体现出来的基本原则,是完善幼师职后培养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健全方向,这样的职后培养制度对于幼师音乐素养的提升和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培养提升幼师入职后音乐素养的具体措施,可以通过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入职后进修变为幼儿教师的一项义务,并且政府和幼儿园应当充分给予支持,只有这样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才能符合现代学前教育不断发展的需求。

第4篇:幼师音乐论文范文

【关键词】幼师 乐理教学 作用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26-01

一、开展幼师乐理教学的作用分析

乐理,我们一般称其为音乐理论基础,它对音乐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粗略的说乐理学习是学习音乐的入门课程,是学好音乐,掌握音乐技巧的基础。乐理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关声音的性质、读谱、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等,由此可见幼师要想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必须要学习相关的乐理常识。针对幼师乐理课的教学和学习,人们还不够重视,对其视而不见,其教学地位逐渐被边缘化。有的人认为乐理教学过于基础,是“小儿科”,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声乐、器乐、唱奏技能技巧的锻炼上,在理论学习方面也往往偏重于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对基本乐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这里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幼师只有掌握了牢固的乐理基础知识,才能正确认知和分析、评价种种音乐现象,才能进一步学习音乐的专业技能和技巧。

二、践行幼师乐理教学的对策研究

针对目前的形势,职业学校如何与时俱进,实事求是,转变教学思想,果断的采取有效措施来强化乐理课教学,提高其教学质量,为幼师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已经成为必须研究的课题,也是必须采取的实际行动。

1.革新教育思想,重视乐理教学

要想实现有效的乐理教学,提高幼师的音乐素养,实现幼师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转变现有的乐理课教学现状,革新教育思想,重视乐理课教学。幼师乐理课教学是音乐学习和教学的入门常识,它以乐理知识传授内容进行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乐理课的教学可以让他们接受到乐理理论的熏陶,能够掌握基本的乐理常识,感受和领会乐理知识魅力,同时还可以接受到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夯实乐理基础知识,促进他们的智力开发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2.不断进行教学总结,授之以渔

在乐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知识学习的详略适宜,抓住重点,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重点的部分知识要着重强调,反复练习,不太重要的内容就可以粗略地讲解,学生能够理解就行,做到主次之分,详略得当。在乐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不断地进行总结,掌握乐理教学和学习的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解原位和弦及转位和弦的问题,其实这里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以什么音为低音的问题。以根音为低音,就一定是原位和弦,以三音为低音,就一定是第一转位,以五音为低音,就一定是第二转位,把大三和弦的原位、转位的低音讲清楚了,和弦也就基本上掌握了。这就是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对乐理知识进行总结,不但“授之以鱼”而且要做到“授之以渔”,提高幼师的综合素质。

3.创新教学手段,扎实乐理知识

实现乐理课高效创新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乐理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助于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教师可以通过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根据幼师的年龄特征,学情状况,创新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音程学习的课程中,由于这堂学习内容较难,乐理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音程转位及其规则,进行音程的转位的原因等。具体教学中,可以先通过让学生听转位前与后的不同,明确转位的用处,让学生明白,根据乐曲的要求可进行音程的转位,学生学的有兴趣。单音程、复音程,主要让学生理解转位后度数的计算,这是这节课要注意掌握的,明确转位后的度数的计算方法等。教师还可以,运用教学中的发现法、讨论法、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学习设置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养成勤思、善问、好学、乐于探索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4.理论联系实际,巧用知识迁移

要想达到较好的乐理课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转变现有的教学方式,不能一味的进行理论的学习,那样学生就会觉得乐理学习枯燥乏味,容易失去学习乐理的兴趣,从而就会降低乐理的学习效果。这里教师就必须考虑乐理课的教学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只有把理论学习和现实生活有效地整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学得生动、具体,才能更好的领悟其中的三昧。如在讲音程时,说C—F是纯四度,是协和音程,C-#E是增三度,不协和音程。这样枯燥干巴巴的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和领会的,教学效果就会差之又差。特别是结合钢琴键盘,两个音程又是用的完全相同的两个琴键,学生便无法理解。如果教师能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调式音阶,通过适当的谱例听一听,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学生就会清晰的理解这些内容了。

在乐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革新教学方法,采用图式理论和知识迁移的方法,实现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效率。我们知道基本乐理的许多内容,如音、音程、和弦、调式音阶,调式中的音程及和弦、旋律都是一脉相承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如果能做到新旧知识的前后联系,不但可以复习和巩固新旧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如讲和声调式的特性音程及其解决,就可以联系什么是和声调式?和声调式有几种?什么是和声调式的特性音程?和声调式的特性音程都产生在哪些调式音级上?不协和音程如何解决?增音程与减音程解决时有什么不同?等等。把以上问题都搞清楚了,和声调式的特性音程应如何解决,也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柳青琳.浅谈幼师乐理课有效教学的对策研究[J].甘肃教育,2011(5)

第5篇:幼师音乐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 学前教育 音乐教学法 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93-02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高职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近年来比较火热,就业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加,给该专业带来了希望的前景。同时,对该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幼儿音乐教学法》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该课程同时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并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并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教学素质。学前儿童的音乐学习和音乐活动,有利于其整个幼年成长,不管是性格以及音乐素养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1.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音乐教法教学的现状

1.1生源薄弱,音乐基础参差不齐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生源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一般的幼儿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院学前专业在招收学生的时候进行了音乐测试,因此,招收来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这些学生具有相关的音乐专业知识,接受音乐课程比较容易,学习更加轻松。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整体水平相较于高等师范学院的较低,在招收的时候没有进行音乐测试,而且音乐基础几乎没有。在这种生源情况下,要想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并且三年时间学量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水平,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1.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幼儿音乐教学法》这门课程虽然是一门理论课程,但是实践性却非常强。这门课程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幼儿园音乐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力,能够科学合理的开展幼儿园音乐活动。但是我们很多教法老师并不清楚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情况,老师们在观念上还没有转变过来,认为一个高校老师是不需要去幼儿园了解和学习的,有些老师从来都没有深入幼儿园调研过,在教学上知识按照自己的想法照本宣科,闭门造车。

1.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很难在走出校门前就转化为技能与能力。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学生都很难有施展的空间和平台,校内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而校外实训,采用到幼儿园见习的形式开展,但是见习针对性不强,学生在校外见习很茫然,也没有目标,到底在幼儿园看什么,学什么,大都是跟着班主任做些保育工作,很难得到上课的机会。

1.4考核评价方式的不合理

目前幼儿音乐教学法的考核评价方式采用以期末闭卷理论考核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比较单一,过于重视理论的考核,忽视的实践能力的考核,缺乏科学性,而这种一锤定音的结果性考核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考核方式是对学生整体性和全面性发展的一种否定,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坚决改变传统的一元评价方式。

2.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法》教学水平的对策

在《幼儿音乐教学法》课程上,以理论为基础,用实践来巩固。从实际出发,了解幼儿园音乐课堂的设置以及音乐学习的内容,合理把握学习进度与难度。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主要突出在四个方面:

一是课程融合,培养音乐的基本素质

音乐的基本素质是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技能,也是其突出的技能。

二是打造双师型的教学队伍

当前在职业院校中最缺乏的就是双师型教师,而作为教法课的教师更应该具备双师素质,既要能在大学校园承担教学,又要是企业一线的行家里手。

三是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在校内给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如可以举办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大赛,通过举办学生技能大赛让学生得到锻炼,把平时学习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既巩固了知识又强化了技能,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活动的设计与教学能力。

四是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科学评价体系,改变一锤定音的结果性评价,注重过程评价。

3.总结

总之,改革势在必行,不管课程、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评价的等方式做出怎样的改变,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才是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自身的音乐素质,也为学生日后更好的就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得到认可,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6篇:幼师音乐论文范文

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教育对于全面促进幼师综合素质的发展、未来的健康成长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全面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的水平,必须从幼儿园阶段着手,从构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幼师队伍做起[1]。所以,各个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将音乐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全面加强幼师音乐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幼师队伍音乐素养,为幼儿音乐教育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探索多元化音乐教育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

为进一步加强幼师对各种音乐作品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应当经常采用示范演奏及深入浅出的讲解来开展教学,同时注重培养幼师对音乐的兴趣,使其能够以舒畅积极、兴趣浓厚的心态来参与学习[2]。

2.培养伴奏能力

教学前,教师应当针对幼儿歌曲伴奏的情绪、风格、调式、曲式实施分类,同时深入分析伴奏、和声的具体音型,从而有效帮助幼师掌握编配歌曲伴奏方面的相关规律。与此同时,主动让幼师在课堂中尝试编配儿童伴奏方面与音阶琶音方面的练习,掌握各类大、小调的音位,方便在未来教学伴奏的过程中能够合理应用。除此之外,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师边弹边唱的良好习惯,能够逐渐实现心、手、口方面保持一致,进一步锻炼幼师的音乐协调性。

3.开设欣赏课

欣赏课能够全面提升幼师对音乐作品方面的感知、理解、想象以及鉴赏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引导幼师充分利用自身知识进行音乐作品的分析,全面提升幼师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水平。除此之外,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正确识别音乐作品方面的年龄适应性,怎样的音乐作品具体适合怎样的幼儿。

二、积极组织音乐实践活动

幼教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全社会对幼教师资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培养高素质的幼教人才离不开音乐教育。如何使艺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成为幼师的主动行为,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针对幼师所开展的音乐教育应当充分意识到幼师的主体地位,教学不但反映在课堂教学方面,同时也需要反映在生活活动方面。

第7篇:幼师音乐论文范文

【关键词】音乐;素养;教师

音乐可以让人们改善心情,陶冶情操,还可以培养自身的个性。音乐可以让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原本对生活失去信心,感到有困惑的人带来前进的方向。幼儿艺术教育当中就有一部分内容是音乐教育。然而现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影响音乐教育水平的恰是教师的音乐素养。教师要提高音乐素养,首先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当拿到一部音乐时,应知道这段音乐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的,不只是一段旋律或者一种符号,还需要用自己原有的技能和技巧来将这段乐曲表现出来。有的时候只需要借助人本身的发声器官,用自己的嘴巴来将歌曲哼唱出来,有时需要借助乐器或媒体表现。所以教师要多积累一些音乐素材储备资源,这样才能了解音乐。把这种音乐当中的美,用各种形式来教授给幼儿,让幼儿容易理解。

一、幼儿教师对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在我们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当中,幼儿教师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熟练程度有时候会影响到上课的教学成果。幼儿教师的学习程度,对于自身音乐素养有差异,这也导致了幼儿教师在教授中幼儿学习的差距。在幼儿园,教师要求达到的音乐理论知识水平不需要跟音乐家的水平一样高,只要我们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在教学过程和生活当中去培养幼儿就可以了。所以,理论知识对于幼儿教师是很重要的,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去加强学习,在未来更上一层楼。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与教育的理论。在指南和纲要的带领下面,让每一堂音乐课都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幼儿教师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技巧

正确的发声方法很重要,幼儿对于音乐是很感兴趣的,孩子们在3-6岁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关键的时期,教师家长可能在这个时候忽略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后续的教育当中就很难弥补,我们教师在幼儿园更加要注重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所以我们要对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发声训练,这也是音乐教学活动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的教师觉得我们在音乐课上面只要教会小朋友唱一首歌曲就可以了,让小朋友唱出来就算完成了,其实有的时候,孩子唱歌的方法都是不对的,有的孩子喜欢扯着喉咙进行唱歌,唱歌唱得很响亮,但是时间久了就会觉得很累。有的孩子口齿不清,经常唱错,在集体唱得时候教师不一定会关注到,但是当一个人唱得时候就经常发生错误。最为教师,我们要去纠正孩子一些错误的发声方法。我们要掌握一些熟练的基本方法来示范唱歌,这样可以去有效地指导幼儿,对他们进行音乐素养的教育。幼儿的音乐活动很多都是受到情感和心理的影响,我们应该在教育当中运用我们的熟练的教育技能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发声习惯和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幼儿教师应该培养正确分辨声音好坏的音乐素质

集体教学当中,我们可能会有发声训练,幼儿教师可能知道的是幼儿发声比较困难的部分或者单独请发声比较弱的幼儿进行学习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熟练的能分辨声音好坏的听觉,这是幼儿教师必不可少的职业要求。教师首先要对进行教学的内容很熟悉,各种旋律各种节奏,音律都要很清楚,能够清楚的音乐标准,可以根据这个来对幼儿歌唱活动进行指导,判断幼儿歌唱的对与错。这种能力是通过教师平时的经验积累和训练自然而然形成的。在幼儿发声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倾听幼儿集体发声时的声音,注意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口型,在某些环节指出个别幼儿的对错,然后进行纠正并指导正确的发音,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幼儿的声音特点十分地了解。教师在平时的说话要清晰,字字句句都要让幼儿能够听得清,如果教师说话发音都很含糊那么幼儿也就会学着老师的发音,这样对于教学就不太好了。歌曲当中我们有的字可能跟音乐一起会跟说出来的不太一样,但是我们在歌唱当中也要把它讲清楚。并且生动形象地将歌曲表达给幼儿倾听。幼儿教师也只有掌握正常的发音,才可以对幼儿进行指导,去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不对的发音。这也使得幼儿教师需要掌握标准的普通话,通过普通话来把歌唱活动中的歌词表达出来,这样可以使教师在正确发声的同时让幼儿把发声的标准记录进自己的脑海中,因此来形成一个知道对与错的客观标准,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让幼儿形成正确的发音。

四、幼儿教师要知道怎样正确的指导音乐教学

指挥在音乐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要清楚的知道并且指挥出各种节拍图示,让幼儿快速的去理解并且掌握歌唱的方式方法,节拍图示是教师通过身体动作等一系列来演化出一种直观的音乐语言让幼儿学习,让幼儿正确的去演唱,来达到最佳的歌唱效果。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在集体教学中教师要用一定的指挥方式把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出来,以感染幼儿,使幼儿的演唱达到最佳水平。为了使演唱效果达到最佳程度,幼儿教师指挥的手势要跟随歌曲旋律的感情变化而变化,让幼儿得以正确的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及音乐意境。因此,幼儿园应该重视对幼儿教师音乐素质方面的训练让教师能够掌握音乐教育的内容,这才能幼儿的音乐教育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梁璐.唱歌教学中强化学生情感体验的策略.小学教学研究.2009

第8篇:幼师音乐论文范文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二、研究目标、内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一)准备阶段(2003.1-2003.3)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曹冰洁、李晋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03.4—2005.5)

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3、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区的民间音乐。

4、探索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6、能大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表演。

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

(三)总结阶段(2005.5-6)

1、整理成果资料,分析相关数据。

2、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计、民间音乐教材、主题活动方案、自编儿歌等)。

3、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调查结果

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调查统计表(单位:人)

《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社会资源,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幼儿的本土意识和乡土意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从以上列表中可以看出有62.9%的幼儿不能听辩出本土音乐、100%的幼儿不能拍出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72%的幼儿不会用乐器演奏简单的本土音乐、82.8%的幼儿只能听辩出一种民族音乐。经过两年的时间,大部分幼儿对本土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了解到本土音乐有高甲戏、南音、布袋戏、木偶戏、鼓队舞、游戏童谣等,高甲戏、南音是我们闽南最具有特色的戏曲,深受大家的喜爱,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82.9%的幼儿能拍出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97.3%的幼儿能演唱3—5首的永春民间童谣,如《打铁哥》、《掩乌鸡》和《抓啄歌》等,91%的幼儿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如《天黑黑》、《一只鸟仔》、《老鼠嫁女》、《群丑献艺》、《碰球舞》。93.9%的幼儿会用两种乐器演奏简单的本土音乐、90.9%的幼儿能听辩出三种以上民族音乐。在游戏中学习,身心愉快,并初步感受并喜爱家乡民间艺术中的美。我园将本土音乐引入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不仅开拓了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还增强了对本土音乐的审美敏感性,体验了创造与表现的快乐,激发了幼儿热爱乡土文化、爱家乡的情感。

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幼儿与老师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给了教师、幼儿一个非常自由、自主的空间,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做学习的主人。从查找资料、主动发问、参与环境创设、参观访问等都能看到老师和孩子忙碌而愉快的身影,幼儿与老师成了活动的主体。2003年4月,民间舞蹈欣赏《碰球舞》参加省音乐课题组观摩活动,2003年5月节奏活动《采茶扑蝶》园课题组观摩活动,获得专家的好评;2004年10月艺术活动《小小新娘》获马来西亚幼教考察团的高度赞赏;2003年12月艺术体验《群丑献艺》参加县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2004年1月《幼儿园开展本土音乐欣赏新视点》一文获泉州市幼教年会论文评比优秀奖。学园汇编了两本教师反思集、活动设计和经验总结,取得了一些成果。

1、营造浓郁的氛围,对幼儿进行本土音乐的熏陶。

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的。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注重设计环境,丰富环境,变化环境,利用环境对幼儿的熏陶,使幼儿感受本土文化美。*

首先将本土音乐融入到各年段的早操、午间操中;利用晨间、下午起床、离园等自由活动时间播放闽南歌曲、童谣、乐曲、戏曲等,教师引导幼儿在本土音乐萦绕的环境中心情愉悦地自由游戏、活动。

其次教师在各种活动区增设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如体育角的两人三足、竹高跷、滚铁环;动手角的“东西南北中”;音乐角的拍子响拳、压脚鼓;表演角的高甲戏、惠安服饰、木偶表演;阅读角的家乡小传、自制民谣小图书等,便于幼儿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了解本地民俗音乐文化。

此外根据主题开展的不同时间,通过布置临时性的墙饰,对幼儿进行本土音乐文化熏陶。如:在开展《服装设计师》活动时,将收集到的高甲戏、梨园戏等照片、戏服和头饰等挂在“曲苑杂坛”舞台四周,使幼儿真切感受到地方剧种的精华所在;在“精彩十分”设计、动手制作高甲戏服、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闽南地方剧种中各种人物的脸谱;在表演角中进行自编自演。又如:春节、元宵节传统节日活动中,在活动室周围布置永春鼓队舞、碰球舞、拍胸舞图片、幼儿制作的花灯等,并在节日中利用中国结、纸、灯笼、红绸等别具民族风味的工艺品进行装饰,让幼儿置身于民族工艺的海洋中,体会到家乡的美,先人的和,传统的乐。

2、选择适合的素材,激发幼儿探索本土音乐的兴趣。

本土音乐虽然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本土音乐都是适合幼儿,关键在于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要鲜明、生动,所描写的内容应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和兴趣的事物,思想感情要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唤起他们欣赏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联想和想象。

首先,挑选浅显易懂,幼儿兴趣的素材。如南音——《正月点灯红》《直入花园》《春节良宵》;永春民歌——《手巾歌》《园内开花》《心花怒放幸福来》;永春游戏童谣——《天黑黑》《掩乌鸡》《鸡角公》《祛啄歌》《楸楸鸡》《打铁歌》;高甲戏——《新娘上轿》《群丑献艺》等等。《天黑黑》这首用方言朗读的民谣,诙谐有趣,朗朗上口,字里行间透露出民间艺人在文字编排上的深厚造诣。可以在朗诵上配上了闽南地区南音表演中常用的响掌、拍子、压脚鼓等民间乐器,家乡的味道更浓了。这些歌曲的内容生动、有角色、有情节、艺术形象特点鲜明,受到幼儿的喜爱。又如高甲戏《群丑献艺》的舞美独特、新颖,表情诙谐有趣,采用了唱、念、逗的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歌词浅显易懂、节奏明快,民乐配上响盏活泼韵律,幼儿朗朗上口,易学便记,幼儿体验了欣赏——感动——体验——表现——创造的学习过程,幼儿在欢歌笑语中领略了人生生活的真谛、美好,产生对音乐活动较为持久的兴趣和向往,使幼儿获得更多的体验审美愉悦的机会。

其次,挑选具有教育作用,幼儿兴趣的素材。音乐教育是用音乐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我们在选取教材时注重选择健康向上的内容,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多方面协调发展,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为一生打好基础。例如木偶戏的传统曲目《石敢当》、《沉香救母》、《火焰山》等都是宏扬民族正气,激发人们勇敢、善良、勤奋等良好的品质。又如童谣《楸楸鸡》中,押韵的儿歌与手指游戏相结合,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多吃蔬菜;《鸡角公》是教育孩子要自觉的读书,还会帮妈妈做事。这些资源即蕴涵着许多文化艺术知识,又有着浓厚的民俗风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其融入到幼儿生活中,整合各个学科的知识经验让幼儿感受、体验活动的乐趣。

3、渗透创新教育,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的源泉。”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又是创造的前提,如果在音乐活动中,注重运用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创造能力,让幼儿在本土音乐艺术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

???首先,巧妙结合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引导幼儿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真实感受,,使感受与想象融为一体。如欣赏南音《正月点灯红》时,教师在活动的开始先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闭目想象,引导幼儿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画音乐,借助简笔画把听到的和想到的画出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接着教师再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产生了很大的自由想象空间;然后进行体态律动,创编出各具特色的动作:有的走起圆场步、小碎步、花旦的步子;有的在做亮相动作;有的拿着长条插塑(当灯笼)跟着音乐舞起来-----表现出他们的天真活泼的一面,幼儿在感受音乐情绪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想象和创造力。

其次,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表演。在让幼儿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还需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不断自主探索,才能更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在区角活动中,经常可以见到创作的影子,如在“精彩十分”中,他们运用铁线、毛线等来制作胡须,用碗面盒制作帽子,用石头、各种颜色的纸、油漆等制作生、旦、净、丑的脸谱,有的直接在t恤上画上脸;“曲苑杂谈”中,女孩子就盖上用丝巾做的红盖头、穿上皱纹纸做的水袖、戏服;男孩子带上自己做的胡须、帽子,穿上自制的小丑、公子服装,跟着音乐唱起来、舞起来;在“动感世界”中听到《碰球舞》的音乐他们跟着老师舞动的彩球创编出许多动作:用头来碰、用后踢脚来碰、用膝盖、脚尖来碰、用肩膀、手掌来碰……由于孩子们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在他们欣赏、了解这些人物特征后,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加深了对本土音乐的体验和理解,孩子们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大胆的表现自己。

第三,以想带动,注重培养幼儿尝试、创新。童谣节奏鲜明,富有韵律,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为儿歌配上流畅、朴实的旋律,将儿歌与音乐有机结合,不仅让幼儿有更多机会接受音乐的熏陶,而且能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拉勾勾》活动中,教师逐步引导幼儿寻找与“拉勾勾”歌谣相吻合的歌曲,让幼儿进行一小节的编唱练习,师给予指导调整,经过不断引导、培养,幼儿完全有可能为熟悉的童谣创编曲调表现自己的情感。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又让幼儿在本土音乐与艺术活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两年来,我们充分挖掘利用了乡土音乐资源,并建构了以歌、舞、乐三位一体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具有趣味性的本土音乐融入幼儿的活动中,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不仅对本地区的节日、民俗、文化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而且还会创编唱儿童歌谣、民歌。因此,对本土优质资源进行重新组织,灵活运用,创新发展,将民俗文化与幼儿的学习相融合,不仅可以让幼儿植根于民俗文化这一丰富的文化土壤,了解其内涵,继承其精华,萌发热爱家乡、民族的意识,又能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第9篇:幼师音乐论文范文

此后,幼儿园在教师培训方面加大力度,多次参加郑州幼师的相关培训,组织教师赴姊妹园参观学习,在音乐欣赏教研上狠下功夫;还经常深入班级听课,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在郑州幼师的幼教专家张晓华、张希清等人的指导下,该园在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省级科研的评比中有三位老师的实验论文获得了一等奖,两位老师获得了二等奖,并在成果展示汇报活动中获得了集体二等奖。以下为王新涛园长关于幼儿音乐教育的心得体会,我们一起来分享。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发人的精神力量,使人在某段时间内忘掉音乐以外的所有事物。对于成年人来说,音乐往往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基本元素,对于幼儿来说也是如此。曾经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婴儿脱离母体的第一声啼哭,实际就是他在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唱歌”。

幼儿园的孩子们还不能完全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但他们可以通过音乐愉悦自己的身心,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外的幼儿教育课程很早就引入了音乐教育,很多国外的幼教专家也十分重视音乐教育的作用。

我国系统的学前教育历史还比较短。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资金、设备以及音乐教育人才的缺失,对幼儿的音乐教育尚处在实验和探索阶段。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幼儿的音乐教育,很多专家也开始关注这一点,这很好地促进了幼儿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经验

幼儿园开展音乐活动的目的之一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综合国内外幼儿音乐教育的经验,笔者认为音乐教育的开展可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音乐是分层次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应接受不同层次的音乐教育。幼儿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不论对其进行音乐教育还是其他的教育,选择恰如其分的教育内容都是十分必要的。所谓恰如其分,就是要求所选的音乐作品必须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与成年人不同的是,幼儿无论在发声、发力、发音,还是忍耐力、持久度方面都比成年人差,因此在选择音乐作品时一定要考虑上述因素。比如在音域方面,不宜选择音调过高的作品;在作品的长短方面,不宜选择持续时间过长的作品。音调过高,幼儿有可能“顶”不上去;时间过长,幼儿有可能唱不下来。所以最好选择那些音调平和、时间相对短的演唱作品作为幼儿音乐教育的基本素材,这样可以培养幼儿演唱的热情与兴趣。这同时也为从事幼儿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和声乐教学的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适宜幼儿传唱的音乐作品还需具有“团结互助”“乐观向上”“传达积极意义”等特征,这些特征也是幼儿教育内容的基本诉求,构成了除知识教育以外的重要教育要素。选曲的风格最好既畅快动听,又活泼可爱;既张弛有度,又朗朗上口;既好学好懂,又易于传唱……过去在幼儿中十分流行的音乐作品绝大部分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只有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创作并推广更多符合幼儿特点的音乐作品,幼儿的音乐教育才能沿着正确的轨迹不断创新和完善。

幼儿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因此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宜采用形象、动作、音乐等诸多因素俱备的立体式教育。有些教师习惯在理论教学中穿插一些实际案例,或者使用一些教具,这就是采用了立体化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能达到费时短、理解快、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音乐欣赏教育中,要想让幼儿对音乐作品完全理解,就应该让他们除“听一听”之外,还要“讲一讲”“动一动”“画一画”——让他们通过听觉来感受音乐,并对音乐进行动作描绘以及情景再现,从而让他们快速进入音乐的优美氛围中。例如在教幼儿吟唱关于大象的歌曲之前,先让他们看一看大象长什么样儿,再模仿一下大象走路的样子和动作,这样他们会更快地进入角色,更准确、生动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

幼儿除了在幼儿园接受老师的教育,还在家中接受家长的教育,家长也是幼儿重要的启蒙老师,所以幼儿的音乐教育必须要重视家长的辅助作用。这就要求在选择幼儿音乐教育作品时,既要考虑幼儿本身的特点,还要兼顾家长的因素。家长与幼儿的互动关系是亲密的,互动作用是显著的;选择那些适宜家长与幼儿互唱、合唱的音乐作品,起到的效果不容小觑,可以巩固并提升幼儿园的教学成果。同时,也使家长在幼儿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再是旁观者的身份,而变成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建议

幼儿的音乐教育看似很简单,实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经济的作用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本来不是坏事,但也造成了全社会“重经济、轻文化”的发展不均衡、顾此失彼的现象。在幼儿的音乐教育方面,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就体现得较为突出。例如,如今歌曲创作可谓进入了“大制作、大繁荣”的时代,新的音乐作品层出不穷,新的歌星不断涌现,但流行的大都是成年人欣赏的音乐作品,适宜于幼儿甚至青少年的音乐作品则少之又少。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有很多孩子还在唱着他们爸爸妈妈甚至祖父祖母那一代传唱的音乐作品,而以现代生活为题材的幼儿音乐作品则是千呼万呼不出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过去了几年仍在流行,这一方面说明了这首歌的确有它独特的魅力,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适合幼儿传唱的旋律与内容俱佳的音乐作品还是太少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从事幼儿音乐作品创作的专业人才太少,或者是从事这方面创作的专业人士的付出与所得回报不成正比,严重影响了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幼儿音乐教育的活力在于幼儿音乐作品的魅力和教育方式的吸引力,要想改变现状必须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任何一种教育,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只有找到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幼儿音乐教育也是如此。我国开展幼儿音乐教育的历史还比较短,在幼儿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想使这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必须有强大的理论支持。现在从事幼儿音乐教育的老师大部分都比较机械化,采用的是灌输性、模仿性强的教育方式,强调的是“教”和“练”,从理论角度去探索的人恐怕少之又少,专家型、学者型、自成风格的教师并不多,这难免会影响到幼儿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所以,幼儿音乐教育急需既重视幼儿音乐教学实践,又懂得幼儿音乐教育理论的教师不断涌现。

笔者认为,应对幼儿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给予重视,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幼儿音乐创作方面制定出更多的鼓励措施,像扶植成人音乐创作那样扶持幼儿音乐的创作;政府主管部门,尤其是文化、教育方面的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引导性政策,将幼儿的音乐教育当成是身体素质一样的“百年大计”来抓,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它、支持它。

幼儿音乐教育需要好的作品,而好的作品必须从实际的教育实践中脱颖而出。幼儿音乐作品的创作与教育工作的开展是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如果两者脱节,就难免会出现辛苦创作出来的作品得不到认可的现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幼儿或者是青少年的音乐作品被创作出来了,却很少有孩子甚至家长愿意去传唱它、推广它,给人昙花一现的感觉。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创作脱离了实际需求,以至这种艺术作品最终没有生命力和活力。在这样的状况下,建立一套音乐创作领域与音乐教育领域之间相对固定的沟通和交流机制,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参与和重视。

作为一名曾经致力于幼儿音乐教育探索和研究的幼儿园老师,作为一名努力发展全园音乐特色教育的园长,我愿与大家一起携起手来,用一首首美妙的歌曲,为幼儿铺设更为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