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险市场论文范文

产险市场论文精选(九篇)

产险市场论文

第1篇:产险市场论文范文

摘 要: 资本市场系统风险是指对资本市场某一类商品或市场整体产生普遍不良影响且用技术手段难以消除、足以引起多个市场主体发生连锁反应而陷入经营困境并使投资人利益受到重大损害的风险。笔者从资本市场自身的稳定性角度,将系统风险的表现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资本市场体系脆弱,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电子化、网络化运用不当带来的交易系统问题,某些市场主体的违规操作或失误导致对整个市场的冲击。资本市场自身缺陷是内因,并不必然会引发系统风险,系统风险的爆发通常还需要外部诱发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周期性波动及宏观经济失衡,宏观政策的调整和失误,国际游资冲击,由政治、经济、恐怖主义等各种因素引发信心危机,全球流动性过剩。资本市场系统风险的影响主要是资产价格暴跌,财富大幅缩水;降低资本市场效率,企业融资渠道受阻;与其他金融市场风险发生共振,引发经济,政治,社会动荡。 论文关键词: 资本市场,系统风险,市场体系,虚拟资本,宏观政策,国际游资,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 一、资本市场系统风险的定义及其表现 资本市场系统风险是指对资本市场某一类商品或市场整体产生普遍不良影响且用技术手段难以消除、足以引起多个市场主体发生连锁反应而陷入经营困境并使投资人利益受到重大损害的风险。 非系统风险则主要由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造成(也称作经营风险),其影响面往往只涉及单个资本市场商品或单个市场主体,并不影响整个市场运行,通常投资人可以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加以规避或部分消除。 在现有文献资料中,对资本市场风险的种类和表现有多种表述。笔者从资本市场自身的稳定性角度,将系统风险的表现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资本市场体系脆弱 过去的经验证明,一个体系不够健全的资本市场,当遇到外来诱发因素时便极易发生系统风险,而且恢复起来也会较慢。例如,当资本市场规模过小又对国际资本开放时,很容易遭受外来资本的攻击;当资本市场缺少层次时,往往会造成交易过度集中和投机过底当资本市场缺少风险管理和对冲工具时,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明显偏低,市场的稳定性差。此外,在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必将面临一个金融创新的高潮。当金融衍生品过度发展时,也会加大监管的难度,因为金融衍生品的复杂程度完全有可能超出投资者的理解能力。而监管的缺陷,会助长风险的蔓延和加深危机的程度。 (二)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 近年来,泡沫经济已经取代经济衰退成为一些国家的噩梦。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泡沫经济破裂,使日本经济的不景气持续了14年之久。1999年至2000年"新经济"泡沫的破灭,引发了美国纳斯达克等市场的暴跌。1997年的金融风暴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经济泡沫有关。 泡沫经济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市场失灵的案例,其发生与虚拟资本的本性是分不开的。与实体经济不同,虚拟资本一旦出现市场不均衡时,供求双方往往并不依照通常的市场规律(即价格上升--需求者减少需求、生产者增加供给最终达到市场均衡;价格下降--需求者增加需求、生产者减少供给,同样达到新的市场均衡)来调整行为。由于虚拟资本市场的价格更多地受到预期的影响,只要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存在,市场需求不因价格升高而减少,反而会大量增加,因为投资者只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对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盈利的能力并无兴趣。随着虚拟资本日益脱离实物资本和实业部门的增长,社会经济出现虚假繁荣,最后泡沫必定破灭,造成对经济社会的巨大破坏。 (三)电子化,网络化运用不当带来的交易系统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大量运用,资本市场交易系统的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交易方式下一个交易员一天只能买卖几十次股票,而网上证券交易一天可达成百上千次。但是新技术在提高了交易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一是操作风险。在货币电子化的今天,一个键按错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1997年9月香港期货市场一起错误输入,差一点造成8亿美元损失。日本证交所也曾出现过类似问题。2009年12月8日,瑞穗证券公司出现误操作,由于交易系统存在问题,该证券公司多次发出撤单指令均被拒绝,造成公司损失约300亿日元并导致东京证交所整个股市行情异常波动,大盘暴跌301点。二

第2篇:产险市场论文范文

2013年以来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大发展,互联网金融冲击着我国各传统金融领域,总体而言互联网保险走出了第一步。但是由于互联网特性,短期内销售的产品可能还是集中,在车险、意外险以及理财型等较简单的产品。对于复杂的寿险类产品销售,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尚需时日。未来随着消费者保险意识的增强,保险产品由“被动销售”变成主动“购买”也井非不可能。长远来看,互联网保险具有能降低客户保费,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必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通常,保险产品的销售包含了如下的四个阶段:最初的信息收集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市场研究、基本的信息收集和研究、产品设计;其他的售前活动,主要包括风险评估、给客户建议、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需求匹配以及和客户谈判等;第三阶段进人正式的销售阶段,主要包括合同的签汀,发行保单和保费支付等;最后一个阶段为售后的服务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保单管理、赔付管理以及风险控制。

这四个过程缺一不可,用户体验以及客户关系的维护也是一个长期过程,所以需要客户在短期内有良好的体验和评价井不太容易。通常,对于保险前期销售的完成,前两个销售环节尤其重要,这也说明了为何目前保险行业的主要销售渠道为人渠道。前期客户对产品功能理解十分重要,人起的就是信息传递和解释的作用。因此对于某此较简单的产品尤其是车险、意外险等保险产品,由于其产品设计本身相对简单,期限不长,因此人在前期起的作用井不是很大。因而如果客户对这类产品有需求,完全可以自己收集信息进行产品比较井购买。因此这类产品适合网销,而且按目前数据来看,这类产品网销增长迅速。

目前已经有约40家保险公司建立了自己的销售平台,但是总体而言销售效果井不是很好。第三方销售平台如慧择网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目前依然太小。以美国的保险第三方销售平台经验来看,这类平台规模很难做大,盈利也相对有限,最终难以逃脱被收购的命运。综合电商是互联网保险的一个不错的选择,淘宝、京东等综合电商去年曾经创造过不少网销的经典案例,但是综合来看,多数网销产品均属于高回报的理财型产品,对于保障类产品,网销路依然漫长。

依据保险业协会公布的互联网保险行业报告,截庄2013年底,我国互联网保险销售额已经达到了291亿元,同比增长46%,2003年至2013年复合成长率达到68%,显T了超高的成长性。但是总体来看,互联网渠道对整体贡献的比例依然较低,2013年仅为1.69%。我们预计未来保险网销将依然保持快速的增长,网销的理财型保险产品有望逐步对银保渠道形成替代,降低保险公司对银保渠道的依赖。

由于产品简单和趋于标准化,财险网销发展很快。网销的车险产品与传统渠道销售的车险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在美国目前互联网保险网销已经占到了总保费收人的三成左右;在英国约有近两成的非寿险是通过互联网销售的,而且目前移动互联网销售的车险也处于快速成长期;在全国,目前互联网保险销售也出现了较快增长,过往十年的年均复合增速达到68%。目前国互联网保险销售,绝大多数是车险产品,网销已经成为了继电销之后车险的有一个重要的创新渠道。可以预见由于方便实惠,网销车险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由于产险产品的标准化和简单性,我们认为未来互联网将成为产险产品销售的主流渠道。在安永2012年进行的全球保险消费者调查y,y,国市场部分,超过4成的被访者表不他们会通过网站比较非寿险产品,有近5成的访问者表不他们已经通过了互联网购买过财产险产品,可见财产险产品的网销是易于被客户接受的。

第3篇:产险市场论文范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保险市场也在快速发展着,全国的保费收入在不断增长者,并且增幅较大,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然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许多 行业相关学者对保险市场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所发表的文章言论较少,而在金融方面即信用贷款、股票方面为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做了更多的分析与论述。笔者认为,保险市场对我国整体市场经济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多地区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现实差距、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下保险市场的非线性增长进行分析,将我国保险市场发展为国民经济带来影响的规律,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一定的实证方法,对我国保险市场发展中不同险种市场的非线性增长效应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

一、保险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1.非寿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根据对想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总结,可以得出论,非寿险与人均GDP相关,主要依据为Beenstock et al,以12个工业化国家在十年间发展的数据;其次非寿险与人均GDP的发展关系成正比,另通过对OECD国家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所得结论为非寿险消费与收入水平正相关;采用因果检验和固定效应模型以及GMM估算方法,对多国家的财产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分析与探究,结果表明保险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比关系。

2.首先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同样的对多国家的保险市场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发现:寿险的消费变化与收入有关,即当地的人均GDP ,并且期间是成正比关系的,在此正比例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细化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养老保险金与人均产出有显著的正比关系。

3.保险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相关期刊文献所呈现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进行因果关系的检验,显示出保险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日本和加拿大呈现出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较大的影响关系,意大利则是表现出两者互相影响的效果,其他多数国家则为无直接关系和影响;然而可以肯定的一定是,保险市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关系,因为对于大多的保险产品来说,保险市场发展的越好,产品相应的会更丰富且得到更好的收益,期间也是正比例发展的关系。

以上结论的分析大多基于国外的一些数据和调差结果数据,我国在这方面建树较少;然而近年来我国行业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与言论逐渐增多,比如谢利人以我国1998年4季度-2004年3季度的数据进行的研究,得出结论:财产险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而人身险市场的额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有较高的正向影响;王建伟通过我国具体省份在十年内的数据进行因果检验,最终得出结论:财产险对社会经济的增长没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起到了稳定经济市场的作用[2]。

二、保险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

根据相应的中国保险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的分析,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整个保险市场,包括人身险市场对经济的增长都有着促进作用,这与相关文献所得结论一致;然而财产险对经济的发展没有明显的作用,反而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1.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保险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

经相关研究表明,寿险和非寿险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所以笔者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保险市场是否出存在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进行了分析与检验;结果显示,不管是整个保险市场还是人身险市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其带来的影响通常为正向的,并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呈现出不断加强的状态;但财产险市场有着明显相反的效果,只有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财产险市场对经济的发展才有积极的影响,反之为经济发展带来了限制作用;究其原因:财产市场在整个保险市场份额中占比较少,基金投资的渠道途经不够丰富和完善,而保险公司本身也不具备较强的基金运用能力等现实因素。

2.不同金融水平下保险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保险市场不仅对经济发展有影响,与信贷市场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根据省份及城市发展水平不同的情况,当保险市场加入银行信贷市场后,保险市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道U型关系;然而不同的保险市场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人身险带来了积极的发展作用,财产险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作用,所以结合上述分析与结论,我们可以说,我国的保险市场主要依靠人身险市场的发展,才能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好的发展作用。

第4篇:产险市场论文范文

关键词保险企业竞争力竞争力外部来源竞争力内部来源

1保险企业竞争力的外部来源

1.1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指特定市场中企业的数量、份额和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它反映产业组织竞争性质和垄断程度的基本要素。依据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市场结构必然会影响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从而也会影响到市场中各个主体的行为。各个市场主体的行为不同,他们的市场表现也是不同的,对各个主体竞争力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我国保险市场从人保一家市场主体发展到目前市场主体超过一百家,市场集中度明显下降,作为市场主体的各家保险企业的竞争力的变化是明显的。以人保为例,显而易见,在一家垄断和数家争鸣的市场下,它在我国保险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是不同的,在独家垄断下,人保具有垄断的竞争力,而在寡头垄断下,人保的竞争力必然会有所变化。

1.2产业竞争程度

按照波特关于产业五种竞争力的分析,我们知道,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以及竞争对手的竞争这五种竞争作用力决定了一个产业的竞争程度,如果产业的五种竞争力较弱,这个行业一般就会有较高的产业利润率,那么产业中的主体(企业)也就相对有可观的利润,也就拥有一定的竞争力。我们知道,我国保险市场竞争程度不高,也就是说保险企业有可能获得一定的利润,短期内保险企业有着一定的竞争力。虽然,保险产业的竞争程度影响着保险企业的竞争力,但是,我们必须指出,长期内竞争程度与保险企业的竞争力的相关关系仍不明确,这就又回到了经济学研究中有名的“两难境地”,即垄断程度越高,企业越能获得超额利润,但垄断会妨碍竞争,造成福利的损失。也就是说,竞争程度低,长期内企业是否会有竞争力,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这里举一个反例,在计算机操作系统行业中,windows系统和unix系统几乎垄断市场,与其他行业相比,竞争程度相对不高,但这并未妨碍拥有windows的微软创新并获取高额利润,毫无疑问,微软有很强的竞争力。

1.3产业政策

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会以各种方式予以弥补并保障“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这就会影响到市场主体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对于保险业,第一,我国保险业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政府(或监管部门)还有着不可替代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作为金融业“四个支柱”之一的保险业事关重大的国计民生,而且技术上其特殊性,政府的监管不可避免。所以,保险产业政策对我国保险企业的竞争力培育非常重要。此外,如果把产业政策的变化理解为政府出于某种原因而作的制度变化或者说制度创新,那么制度变迁理论也可用来解释产业政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1.4保险需求

我们知道,保险需求决定着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保险需求日益增加,保险企业的发展余地非常大,这样的市场有利于保险企业的竞争力的培育。

需要指出,保险企业竞争力的上述四个外部来源不是孤立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竞争程度休戚相关,而产业政策会影响市场结构和保险业竞争程度,反过来,市场结构和产业竞争程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产业政策的发展。同样,保险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保险产业政策的制定,而产业政策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保险需求。

2保险企业竞争力的内部来源

2.1制度安排

诺斯和戴维斯在《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利益机会的现成制度的变迁。诺斯认为,制度创新能给创新带来追加收入,产生这些追加收入的原因主要有四种:规模经济、外部性、风险和交易费用。如果新制度安排有最大的净现值(收益现值减成本现值减利息)且大于零,则就是所期望的创新安排。阿尔钦和德穆塞茨提出了团队生产理论,他们认为,由于最终产出是一种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成员的个人贡献无法进行准确地分解和观察,因此不可能按每个人的真实贡献去支付报酬,只就导致“偷懒问题”,即团队成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为了减少这种规避行为,就必须让部分成员专门监督其他成员的工作,而监督者必须占有剩余利益,否则他也缺乏监督的积极性。詹森和麦克林用“成本”概念认为“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让经营者成为完全剩余权益的拥有者,可以降低甚至清除成本。委托——理论讨论的是如何解释委托者(股东/管理者)通过设计一项有激励意义的合约达到控制者(管理者/工人)的目的,以减少更广意义上的“偷懒问题”。无论团队生产理论,还是委托——理论,他们所提到的监督或者设计,就是企业(组织)的制度安排。

对于保险企业而言,确实也面临着委托问题,包括所有者(股东或者国家)与经营者间和管理者与员工间的成本。如果在制度安排上有所创新,以减少成本,必然有利于加强保险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的培育。

2.2人力资本

企业家和产出中投入的劳动力可以归入人力资本的范畴。奈特指出,在不确定情况下,实施某种具体的经济活动成了生活的次要部分,首要的问题或功能是决定干什么以及如何去干,这首要的功能即企业家的功能。熊彼特提出,企业家为创新者,能够改革和革新生产的方式。而创新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舒尔茨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的观点。他指出,由教育、保健、人口流动等投资所形成的人的能力提高和生命周期的延长,也是资本的一种形式;人的质量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在舒尔茨研究的基础上,贝克尔详细地讨论了在职培训问题,他指出,培训会降低现期收益并提高现期支出,但是,如果它可以大幅度提高未来的收益,或者大幅度降低未来的支出,企业就乐于提供这种培训,并不需要每个时期的支出等于工资,也不需要每个时期的收益等于最大可能的边际生产率,因为所有时期的支出与收益是相互关联的。对于保险企业而言,人力资本对于竞争力的提高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管理者(企业家)作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本,他们的作用至关重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员工作为人力资本的主要部分,他们的素质非常重要;第三,无论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他们在管理和工作实践中的提高和培训所带来的保险企业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也非常重要。

2.3非人力资本

有关非人力资本对于保险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可以从所有者权益和资产两个角度来看。抛开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包括资本金和公积,可以说他们是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的重要支撑基础,如果一个保险企业有充足的资本,他们的承保能力相应不低,就更有实力去分散风险,就能积聚更多的资金,就能更好地进行投资。资产方面,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这里不考虑递延资产),一家保险企业如果有高的物质投入,合适的流动资金、强大的品牌效应,无疑其竞争力就会更强。

2.4管理

哈罗德和韦里克的经典教科书把管理定义为,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从管理的一般职能来看,管理可以从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方面发挥作用,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保险企业特殊的经营环节来看,管理可以渗透于产品设计、营销、承保核保、防灾防损、再保险、理赔、资金运用等保险经营的各环节之中,以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保险企业竞争力。

2.5技术

保险技术是特殊的技术,它由许多学科综合而来,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其中尤以精算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为重。风险本身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作为经营风险的保险企业来讲,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为被保险人减少这种风险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损失,而计算的依据就是精算。所以说,保险企业的精算技术成熟,就会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波动,在有利于被保险人的同时,也会稳定保险人的经营,也有利于保险企业的竞争力培育。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和壮大,风险管理技术和应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新型寿险产品、保险证券化和APT(非传统风险转移)也蓬勃发展起来,保险企业经营就更有稳定性。

2.6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经营和员工行为的价值体系和经营观念。彼得斯和沃特曼、帕斯卡尔和艾索斯、威廉·大内等研究发现,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和价值观对企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企业文化核心的价值观作用更大。D·法尼也认为,保险企业的决策受到保险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强烈影响,企业文化在所有层次上对决策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2.7信息化

斯蒂格勒创造性地把信息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引入到对市场与价格行为的分析之中,从而把信息纳入到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范畴和分析方法之中。他认为,人们需要信息必然要搜寻信息,同时搜寻信息是有成本的,如花费时间等。

保险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就是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来改造企业业务流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加强企业内部各项工作内容以及企业与外部客户之间的信息分享、协调和合作的过程。这样,信息化将对保险企业自身的业务过程和其周围的市场环境都发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信息化必然对保险企业的竞争力产生影响。

2.8保险产品

保险企业竞争力的好坏,最终必然会体现在保险产品身上。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如果他们不能很好的创造和销售保险产品,并因此不能获得应有的利润,他们的竞争力必然不强。如果保险产品销售得好,保险企业也能获得较好的预期利润,竞争力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

同样,保险企业的上述内部来源之间也不是孤立的,他们在保险企业经营中共同起着作用,保险企业内部来源的最终附着物就是保险产品。

3结语

保险企业竞争力的外部来源和内部来源共同决定着保险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保险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一方面受到市场结构、产业竞争程度、产业政策和保险需求等竞争力外部来源的影响,另一方面取决于保险企业制度安排、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管理、技术、企业文化、信息化和保险产品等竞争力内部来源状况。既然,与内部来源相比,保险企业更难以把握竞争力外部来源,那么,保险企业应该主要从竞争力内部来源着手来提高自身竞争力状况。

参考文献

1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2李显君.国富之源——企业竞争力[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石新武.开放条件下的保险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D.A.海,D.J.莫瑞斯.产业经济学与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6D.法尼.保险企业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第5篇:产险市场论文范文

关键词保险企业竞争力竞争力外部来源竞争力内部来源

1保险企业竞争力的外部来源

1.1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指特定市场中企业的数量、份额和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它反映产业组织竞争性质和垄断程度的基本要素。依据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市场结构必然会影响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从而也会影响到市场中各个主体的行为。各个市场主体的行为不同,他们的市场表现也是不同的,对各个主体竞争力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我国保险市场从人保一家市场主体发展到目前市场主体超过一百家,市场集中度明显下降,作为市场主体的各家保险企业的竞争力的变化是明显的。以人保为例,显而易见,在一家垄断和数家争鸣的市场下,它在我国保险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是不同的,在独家垄断下,人保具有垄断的竞争力,而在寡头垄断下,人保的竞争力必然会有所变化。

1.2产业竞争程度

按照波特关于产业五种竞争力的分析,我们知道,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以及竞争对手的竞争这五种竞争作用力决定了一个产业的竞争程度,如果产业的五种竞争力较弱,这个行业一般就会有较高的产业利润率,那么产业中的主体(企业)也就相对有可观的利润,也就拥有一定的竞争力。我们知道,我国保险市场竞争程度不高,也就是说保险企业有可能获得一定的利润,短期内保险企业有着一定的竞争力。虽然,保险产业的竞争程度影响着保险企业的竞争力,但是,我们必须指出,长期内竞争程度与保险企业的竞争力的相关关系仍不明确,这就又回到了经济学研究中有名的“两难境地”,即垄断程度越高,企业越能获得超额利润,但垄断会妨碍竞争,造成福利的损失。也就是说,竞争程度低,长期内企业是否会有竞争力,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这里举一个反例,在计算机操作系统行业中,windows系统和unix系统几乎垄断市场,与其他行业相比,竞争程度相对不高,但这并未妨碍拥有windows的微软创新并获取高额利润,毫无疑问,微软有很强的竞争力。

1.3产业政策

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会以各种方式予以弥补并保障“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这就会影响到市场主体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对于保险业,第一,我国保险业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政府(或监管部门)还有着不可替代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作为金融业“四个支柱”之一的保险业事关重大的国计民生,而且技术上其特殊性,政府的监管不可避免。所以,保险产业政策对我国保险企业的竞争力培育非常重要。此外,如果把产业政策的变化理解为政府出于某种原因而作的制度变化或者说制度创新,那么制度变迁理论也可用来解释产业政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1.4保险需求

我们知道,保险需求决定着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保险需求日益增加,保险企业的发展余地非常大,这样的市场有利于保险企业的竞争力的培育。

需要指出,保险企业竞争力的上述四个外部来源不是孤立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竞争程度休戚相关,而产业政策会影响市场结构和保险业竞争程度,反过来,市场结构和产业竞争程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产业政策的发展。同样,保险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保险产业政策的制定,而产业政策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保险需求。

2保险企业竞争力的内部来源

2.1制度安排

诺斯和戴维斯在《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利益机会的现成制度的变迁。诺斯认为,制度创新能给创新带来追加收入,产生这些追加收入的原因主要有四种:规模经济、外部性、风险和交易费用。如果新制度安排有最大的净现值(收益现值减成本现值减利息)且大于零,则就是所期望的创新安排。阿尔钦和德穆塞茨提出了团队生产理论,他们认为,由于最终产出是一种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成员的个人贡献无法进行准确地分解和观察,因此不可能按每个人的真实贡献去支付报酬,只就导致“偷懒问题”,即团队成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为了减少这种规避行为,就必须让部分成员专门监督其他成员的工作,而监督者必须占有剩余利益,否则他也缺乏监督的积极性。詹森和麦克林用“成本”概念认为“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让经营者成为完全剩余权益的拥有者,可以降低甚至清除成本。委托——理论讨论的是如何解释委托者(股东/管理者)通过设计一项有激励意义的合约达到控制者(管理者/工人)的目的,以减少更广意义上的“偷懒问题”。无论团队生产理论,还是委托——理论,他们所提到的监督或者设计,就是企业(组织)的制度安排。

对于保险企业而言,确实也面临着委托问题,包括所有者(股东或者国家)与经营者间和管理者与员工间的成本。如果在制度安排上有所创新,以减少成本,必然有利于加强保险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的培育。

2.2人力资本

企业家和产出中投入的劳动力可以归入人力资本的范畴。奈特指出,在不确定情况下,实施某种具体的经济活动成了生活的次要部分,首要的问题或功能是决定干什么以及如何去干,这首要的功能即企业家的功能。熊彼特提出,企业家为创新者,能够改革和革新生产的方式。而创新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舒尔茨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的观点。他指出,由教育、保健、人口流动等投资所形成的人的能力提高和生命周期的延长,也是资本的一种形式;人的质量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在舒尔茨研究的基础上,贝克尔详细地讨论了在职培训问题,他指出,培训会降低现期收益并提高现期支出,但是,如果它可以大幅度提高未来的收益,或者大幅度降低未来的支出,企业就乐于提供这种培训,并不需要每个时期的支出等于工资,也不需要每个时期的收益等于最大可能的边际生产率,因为所有时期的支出与收益是相互关联的。

对于保险企业而言,人力资本对于竞争力的提高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管理者(企业家)作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本,他们的作用至关重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员工作为人力资本的主要部分,他们的素质非常重要;第三,无论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他们在管理和工作实践中的提高和培训所带来的保险企业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也非常重要。

2.3非人力资本

有关非人力资本对于保险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可以从所有者权益和资产两个角度来看。抛开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包括资本金和公积,可以说他们是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的重要支撑基础,如果一个保险企业有充足的资本,他们的承保能力相应不低,就更有实力去分散风险,就能积聚更多的资金,就能更好地进行投资。资产方面,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这里不考虑递延资产),一家保险企业如果有高的物质投入,合适的流动资金、强大的品牌效应,无疑其竞争力就会更强。

2.4管理

哈罗德和韦里克的经典教科书把管理定义为,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从管理的一般职能来看,管理可以从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方面发挥作用,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保险企业特殊的经营环节来看,管理可以渗透于产品设计、营销、承保核保、防灾防损、再保险、理赔、资金运用等保险经营的各环节之中,以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保险企业竞争力。

2.5技术

保险技术是特殊的技术,它由许多学科综合而来,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其中尤以精算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为重。风险本身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作为经营风险的保险企业来讲,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为被保险人减少这种风险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损失,而计算的依据就是精算。所以说,保险企业的精算技术成熟,就会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波动,在有利于被保险人的同时,也会稳定保险人的经营,也有利于保险企业的竞争力培育。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和壮大,风险管理技术和应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新型寿险产品、保险证券化和APT(非传统风险转移)也蓬勃发展起来,保险企业经营就更有稳定性。

2.6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经营和员工行为的价值体系和经营观念。彼得斯和沃特曼、帕斯卡尔和艾索斯、威廉·大内等研究发现,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和价值观对企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企业文化核心的价值观作用更大。D·法尼也认为,保险企业的决策受到保险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强烈影响,企业文化在所有层次上对决策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2.7信息化

斯蒂格勒创造性地把信息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引入到对市场与价格行为的分析之中,从而把信息纳入到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范畴和分析方法之中。他认为,人们需要信息必然要搜寻信息,同时搜寻信息是有成本的,如花费时间等。

保险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就是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来改造企业业务流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加强企业内部各项工作内容以及企业与外部客户之间的信息分享、协调和合作的过程。这样,信息化将对保险企业自身的业务过程和其周围的市场环境都发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信息化必然对保险企业的竞争力产生影响。

2.8保险产品

保险企业竞争力的好坏,最终必然会体现在保险产品身上。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如果他们不能很好的创造和销售保险产品,并因此不能获得应有的利润,他们的竞争力必然不强。如果保险产品销售得好,保险企业也能获得较好的预期利润,竞争力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

同样,保险企业的上述内部来源之间也不是孤立的,他们在保险企业经营中共同起着作用,保险企业内部来源的最终附着物就是保险产品。

3结语

保险企业竞争力的外部来源和内部来源共同决定着保险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保险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一方面受到市场结构、产业竞争程度、产业政策和保险需求等竞争力外部来源的影响,另一方面取决于保险企业制度安排、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管理、技术、企业文化、信息化和保险产品等竞争力内部来源状况。既然,与内部来源相比,保险企业更难以把握竞争力外部来源,那么,保险企业应该主要从竞争力内部来源着手来提高自身竞争力状况。

参考文献

1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2李显君.国富之源——企业竞争力[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石新武.开放条件下的保险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D.A.海,D.J.莫瑞斯.产业经济学与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6D.法尼.保险企业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第6篇:产险市场论文范文

关键词:流动性调整的风险价值;一致性风险测度;市场风险计量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1-0061-06

风险价值的提出,对风险测度理论和金融风险管理实践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它被广泛应用于风险管理领域。目前风险价值方法主要用于投资组合市场风险管理,即市场条件变化带来的未来收益或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潜在损失。流动性是市场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在度量市场风险时不能忽略流动性风险的存在,因此最近几年提出了流动性调整的风险价值模型,但由于风险价值不满足一致性风险测度的要求,风险价值模型进行了新的改进和完善,提出了流动性调整的高阶期望损失风险测度,关于流动性、风险价值和市场风险的计量因此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一、市场风险计量与风险价值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放松管制(Deregulation)、技术进步以及金融创新等因素的推动,金融市场全球化的步伐迅速加快。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在全球范围开展金融业务,为了实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大量的金融机构参与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积极从事各类金融市场业务,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金融风险。20世纪80年代的智利银行危机,美国储贷社危机和美国1987年的股灾,1991年的芬兰银行危机,1992年的英镑危机,1994年的拉美金融危机,1995年的巴林银行破产,1997年席卷全球的东南亚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和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C)事件,2000年的土耳其银行危机,2003年的德国有色金属公司原油期货事件,2007年7月的美国次级债危机。这些风险损失事件表明,市场风险正逐渐地成为金融机构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它迫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市场风险管理,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先决条件是风险计量的准确性,尤其需要定量地分析整个机构层面(Firm Level)总体的风险暴露。然而,传统的市场风险计量方法一般只能适用于特定的金融工具或在特定的范围内使用。传统的风险测度工具包括方差、下偏矩LPM、持续期、凸性convexity、beta、data、gamma、theta、vega、rho等,这些指标难以准确地计量金融机构暴露的整体市场风险,无法解决现代金融风险因子的波动性问题。因此,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市场风险计量框架,将上述的这些方法统一于该框架下便成为当务之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VaR(Value at Risk,译为风险价值或在险价值)被提出并逐渐成为市场风险的标准计量方法。

根据Jorion(2001)的概念[1]:风险价值(Value at Risk, 下文简称VaR)是指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在一定的置信水平和持有期内,衡量某个特定的头寸或组合所面临的最大可能损失。例如,某资产组合经过计算,得到持有期为10天、置信水平为95%的VaR为100万元,即该资产组合从某个时点开始,未来10天内的损失大于100万元的概率小于5%。VaR以最简单的形式将已知组合潜在的损失与发生概率结合成为单个数字,将多个风险暴露的效果综合起来,便于银行和监管当局的风险管理和监管。因此,VaR因为其概念简单、易于理解和风险度量的综合性,受到了包括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在内的普遍欢迎,并且与压力测试、情景分析和返回检验等一系列技术一起形成了风险管理的VaR体系。并在2006年的《新巴塞尔协议》中获得应用推广,已成为现代风险管理的国际标准和理论基础。

二、风险价值VaR模型的理论局限及其系列改进

虽然《新巴塞尔协议》允许银行在内部模型法中采用VaR 来计量市场风险,正逐渐将其发展为标准的市场风险计量工具,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风险管理方法,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经过10 多年的发展,VaR 模型虽日臻完善,但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公认的、最佳的模型,无论在理论假设方面,还是计算方法上,VaR 都有待于进一步地完善。

1.VaR模型与一致性风险测度

Artzner,Delbaen,Eber和Heath(简称ADEH)从风险测度的经济学和数学的视角出发,用公理化方法定义了一致性风险测度(Coherent measure of risk)的概念。这四个公理为:单调性公理(Monotonicity)、次可加性公理(Subadditivity)、正齐性公理(Positive homogeneity)、平移不变性公理(Translation invariance)[2-4]。满足上述四个公理的风险测度称为一致性风险测度。一致性风险测度在经济意义上描述了金融风险的最基本常识,即可以通过有效的投资组合技术实现风险的分散化。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一致性风险测度要求分散化投资组合;从风险监管的角度看,一致性风险测度中的次可加性保证了若某一金融机构或投资组合如果不满足监管要求,被监管对象不能够通过分拆的方法达到监管要求;从数学角度来看,一致性风险测度在用于投资组合的配置等风险管理时,一致性风险测度中的次可加性保证了风险测度的凸性,从而有助于得到的模型是凸优化模型,凸优化问题在理论上具有惟一最优解,也易于用数值方法实现。由于ADEH 文中的一致性风险测度是单期静态的,Artzner等把可接受风险和可接受集从单期推广到多期,得到了多期一致性风险测度,研究了多期一致性风险测度与Bellman 原理的关系[5-6]。Delbaen把ADEH 中结论和方法从有限概率空间推广到一般的概率空间[7]。Riedel[8]在ADEH四个公理中添加一个“动态一致性”公理,得到了动态一致性风险测度。Weber[9]提出了基于终端支付的分布不变的风险测度的公理体系,得出动态一致性风险测度可以用静态损失风险来表示的结论。Jarrow[10]通过放弃标准风险测度中的平移不变性,引入范数概念,定义了最短路径,给出了一个广义一致性风险测度,在公司资金预算决策方面与金融实践更为一致。该风险测度容许投资组合的构成可以动态变化。Acerbi[11]用最基本的一致性风险测度――期望损失(Expected Shortfall-ES)作为基元,使用空间张量的方法包含主观风险偏好,在反映主观风险偏好的生成函数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得到的风险测度同时也是一致风险测度。Darkiewicz, Dhaene 和Goovaerts[12]使用扭曲函数(Distortion Function)对客观概率分布进行了变换。Follmer & Schied[13]得到了一致性风险测度的一个推广――凸风险测度(Convex measures of risk)。即使是同质资产,当其头寸规模足够大时,其面临的除了市场风险(满足正齐性)还有流动性风险,特别是在流动性不足时,交易清淡市场上流动性风险就更为显著。

Artzner等[2]和Acerbi and Tasche[14]等证明了VaR满足单调性、正齐次性、平移不变性三条公理,但不满足一致性风险测度公理中的次可加性。这将导致两个严重的问题:(1)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每个支行根据各自VaR计算的资本金需求量之和,可能小于银行总体层面依据VaR计算的资本总需求量,这将产生金融监管漏洞。(2)意味着它不是凸性的风险计量,此时最优化组合的解就可能是非惟一的,无法实现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传统的VaR模型是以理想的市场、具有充足流动性的小额资产交易作为其基础性的假设条件。然而,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视角出发,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因为现实中的金融资产受到市场容量、交易数量以及资产本身属性等因素的制约,可能难以在盯市价值处出清。由于在现实的金融资产交易中具有市场摩擦的普遍性,因此,基于更为现实的市场假设,计量资产的市场风险就必须考虑资产出清时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传统的VaR模型基于资产的盯市价值,认为资产是瞬间出清的,忽视流动性问题的存在,这导致其在风险计量上存在四大不足:(1)当概率分布不连续时,VaR无法保证置信度的连续性和分位数的惟一性。(2)VaR度量的波动风险有可能是负数,意味着市场可以存在负的波动风险资产,这往往与现实不符。(3)VaR隐含着市场是无摩擦的假定,即任意数量的资产都能够按照盯市价值瞬间出清,而不改变风险因子波动性。然而现实中的金融资产往往要受到市场容量、交易数量和资产属性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在盯市价值处出清(Liquidation)。这表明VaR的计算忽略了流动性风险。(4)没有考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给风险计量带来的影响。在有序出清策略下,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将在风险偏好的约束条件下,选择其效用最大化的出清策略,构成最优出清轨迹(Optimal Liquidation Trajectory),而只有在最优出清轨迹下计算出来的VaR,才是投资者实际上所承担的风险,这在传统的VaR 模型中没有得到体现。

2.VaR模型的系列改进:CVaR、ES、ES(n)

VaR确实存在不少自身固有的不足和局限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就否认了VaR的革命性意义和实用价值。问题是能否构造出既可以保持VaR现有的各种优良性能,又能克服其局限性的风险测度。VaR模型的系列改进是围绕是否符合一致性风险测度公理展开的。

Artzner等人提出了一致性风险测度的概念,并指出VaR不满足次可加性,在WCE(Worst Condition Expectation)的基础上,推广到连续概率空间,形成了CVaR,虽然具有一致性,但它是以条件期望的下确界定义的,并不方便实际应用。在总结前人经验成果的基础上,Acerbi and Tasche提出了ES(Expected Shortfall,译为期望损失,以下简称ES)的定义,证明了ES是置信度的连续非降单调函数,用其度量的波动风险也是非负的,ES就是投资组合在给定置信度水平决定的尾部概率区间内(即最坏情况下)可能发生的平均损失。ES测度中较大亏损值的权重不小于较小亏损值的权重,弥补了VaR容易低估风险的不足。

Yoshiba and Yamai[15]证明了VaR与一阶传统随机占优是一致的,ES与二阶传统随机占优是一致的结论,他们还举例说明在特定的情况下运用VaR和ES均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其根本原因是VaR与二阶及二阶以上传统随机占优不是一致的,ES与三阶及三阶以上传统随机占优不是一致的,因此ES也存在局限性。Tang Aiguo and Qinwanshun[16]用风险变量X的n阶上条件期望E(n)(1-α,X)的相反数来定义高阶期望损失风险测度,提出了既满足广义随机占优单调性公理又满足一致性风险测度另外三条公理的广义随机占优单

这就是Acerbi等定义的ES。可见ES就是一阶期望损失风险测度。ES(n)(1-α,X)可作为VaR和ES的高阶推广,因此人们一般将其称为高阶期望损失风险测度。

高阶期望损失风险测度ES(n)是广义随机占优单调一致性风险测度,具有对置信度的连续非降单调性和阶次非降性。当投资组合的概率分布不连续时,由于分位数函数不连续,VaR可能在规定的置信度处产生跳跃。ES(n)(1-α,X)(n≥1)对置信度的连续性意味着它对置信度不再敏感。ES(n)(1-α,X)对置信度的非降单调性意味着该风险测度不会因为置信度的提高而降低,随着阶次的增加,高阶期望损失风险测度逐渐增大,需要提取的风险储备金(资本或保证金)增加,从而提高了风险控制手段的可靠性。

虽然VaR模型的系列改进越来越符合一致性风险测度的要求,但一直忽略了流动性问题。流动性问题常常伴随着极端市场情形的出现而产生,当金融危机发生时,资产的流动性可能急剧恶化,使得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相互独立的资产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以VaR模型族来决定的风险资本难以抵御金融危机,无法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要准确地计量风险就必须考虑流动性对市场风险的影响。

三、流动性调整的市场风险价值测度

传统的VaR模型基于理想的瓦尔拉斯市场假设,忽略资产出清时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只能适用于正常市场条件下、高流动性资产的风险计量。从风险计量的客观性和风险管理目标出发,对市场风险进行计量必须考虑流动性带来的影响,对传统的VaR 进行流动性调整。鉴于VaR对流动性的忽视,一些学者提出了流动性调整的VaR模型(Liquidity-adjusted VaR, 下文简称La-VaR),即在现有VaR模型的框架下增加对流动性风险的估计。

在市场微观结构视角下,流动性风险分为外生和内生的流动性风险,所谓外生的流动性风险指由市场整体条件(如市场的广度、深度、紧度等)引起的流动性风险,影响到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而内生的流动性风险指由投资者个人的变现活动而引起的成交价格偏离市场均衡价格而导致的损失,即变现成本(Liquidation Cost),投资者采用的变现策略,影响和决定了变现的成本。流动性调整的风险价值(La-VaR: Liquidity Adjusted Value at Risk)是指带有流动性调整因素的风险价值模型,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化的模型,这类模型研究主要分为两类:

1.包含买卖价差波动性的La-VaR模型

Bangia等人[17]利用买卖价差(Bid-Ask Spread)的波动性把流动性风险引入VaR基本模型(以下简称BDSS)。他们将流动性分为内生流动性和外生流动性。外生流动性是市场特性(如市场容量)造成的,它影响市场的所有交易者,属于市场风险的一部分;内生流动性由投资者行为引起,如市场规模超过了市场深度对市场构成流动性冲击,与投资者的交易策略有关,他们利用买卖价差来反映外生流动性风险,在资产交易量较小时,这种流动性风险,尤其是在新兴市场上,是总风险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Fran & Wynendaele[19]利用高频交易数据研究了流动性风险的时间特性。Angelidis[18]利用股票数据的加权买卖价差对BDSS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流动性风险,会低估证券的总风险。BDSS模型没有反映流动性的时间和交易数量的影响,将价格波动与价差波动假设为完全正相关,这常常与实际不符。

2.包含交易市场影响的La-VaR模型

Hisata 和Yamai[20]在VaR模型中引入了市场影响机制。首先建立反映市场影响机制的市场模型;然后定义流动成本,并以流动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求解最优执行策略(optional execution strategy,下文简称OES模型),计算流动性调整后的VaR值。Holthausen等人曾在建立反映市场影响机制的模型时,假设市场影响可分为暂时性影响和永久性影响,把资产的变现时间作为一个内生变量纳入模型中求解最优执行策略。Shamroukh[21]把持有期长度设为给定的外生变量,研究了等阶段内等量分批变现持有资产。类似的模型研究还有:Berkowitz从需求弹性入手,用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表示变现(卖出)活动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冲击),得到最优策略和La-VaR的计算方法;Dubil[23]讨论了最优变现时间问题。Shamroukh扩展了RiskMetric 方法,用变现价格作为交易头寸的函数表示市场的流动性风险。Fernando Mierzejewski[24]利用单调相依结构,建立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理的流动性偏好风险价值模型。国内学者林辉[25]在Roll的基础上研究了t 时刻价差的La-VaR 模型。胡小平、何建敏[26]在非瓦尔拉斯市场理论下研究了La-VaR 模型,并给出了利用市场交易数据计算La-VaR 的方法。仲黎明、刘海龙和吴冲锋[27]在证券价格遵循布朗运动的假设下,对机构投资者的不完全变现行为和最优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以上研究中没有同时包含外生和内生流动性风险的流动性调整风险价值模型。为了数学处理上的方便,一般简单的假设在变现期末时,变现的速度为零,导致得出了投资者有限的头寸,要在无限的时间内出清才为最优的结论,这显然违背了金融基本常识。关于流动性调整风险价值模型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有高频交易数据的金融风险资产,如股票,而对交易频率低,如债券和贷款则没有研究;当债券的期限较长时,更可能存在违约风险,股东更愿意卖出他们持有的头寸;通过对美国公司债券的研究,发现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是正相关的。Ethen[28]研究表明,金融信贷资产的流动性有利于较少违约率,提高相应债权的估值水平,对信用资产管理不能忽略流动性。

传统VaR方法近似的忽略了金融机构自身活动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也忽略了交易双方信息的非对称以及新信息和投资者偏好对投资行为的影响。金融实践表明,交易行为和交易价格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在金融市场中卖方往往比买方拥有更多信息的可能性,信息处于不断的更新变换中,非对称信息可能导致交易双方相同的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当人们认为其他人都对所持有的金融资产产生怀疑时,大家都会争相出售资产,流动性就会迅速消失。

四、研究展望

流动性是市场的一切,流动性风险是市场风险的核心所在。由流动性风险引起的诸多金融市场教训,早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但为什么目前关于流动性风险的研究成果不多,很大的原因是目前就不同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缺乏统一的流动性定义和评判标准,金融市场结构和金融产品的规模、交易频率以及金融产品的内在品质,行业和整个宏观经济情况都可能影响和决定相应的流动性,使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制比较复杂。这些为流动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未来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可能将在以下四方面展开:

(1)流动性调整的高阶期望损失风险测度模型的构建。广义随机占优单调一致性风险测度是一种比内在一致性风险测度要求更严格的风险测度准则,现行标准风险管理工具VaR和内在一致性风险测度ES分别是ES(n)的零阶和一阶的特例,是一种更为优良的风险测度。在VaR和内在一致性风险测度理论的基础上,应用广义随机占优理论提出的高阶期望损失风险测度,构建符合一致性风险测度要求的流动性调整的高阶期望损失模型La-ES(n)。

(2)包含流动性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型。在金融市场中,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又相互强化。投资者在一次金融事件中承受多种形式的风险冲击,这就要求在流动性风险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能综合计量上述系列风险的模型与方法。

(3)构建流动性调整的风险价值动态相依模型和最优变现策略模型。由于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之间往往存在流动性共性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流动性调整的市场风险价值分析中,需要考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风险管理目标以及不同市场和金融产品间的动态相依性;应用几何布朗运动和跳跃扩散过程来刻画风险资产价格运动,建立反映风险资产价格运动普遍形态的最优变现策略模型。

(4)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与对冲。利用对冲可以减少风险因素的暴露,从整体上提升风险承担水平,增加盈利机会,最终实现有效的管理风险和控制风险。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动性风险的计量模型与方法,而较少见到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金融工具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与对冲,以及如何根据风险管理目标和市场特点设计出满足风险管理目标的新型金融产品是未来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Jorion P.Value at Risk:The New Benchmark for Measuring Financial Risk[M].New York:McGraw-Hill,2001.16-17.

[2] Artzner, P., F.Delbaen, J.M.Eber, and D.Heath.Thinking Coherently[J].RISK,November,1997,(10):68-71.

[3] Artzner P.F, Eber J., Heath D.Coherent Measures of Risk [R].Working paper, July 22, 1998.

[4] Artzner, P.F.Delbaen, J.M.Eber, and D.Heath.Coherent Risk Measures[J].Mathematical Finance, 1999,(9):203-228.

[5] Artzner P.F, Delbaen F., Eber J.M., Heath D.Coherent Multiperiod Risk Measurement[R].working paper, February 13, 2002.

[6] Artzner, P., F.Delbaen, J.-M.Eber, D.Heath, and H.Ku.Coherent Multi-period Risk Adjusted Values and Bellman’s Principle[R].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Louis Pasteur,2003.

[7] Delbaen, F.Coherent Risk Measures on General Probability Spaces[J].Advances in Finance and Stochastics, 2002,(1):37.

[8] Riedel, Frank.Dynamic Coherent risk measures[R].Working Paper, Stanford University,2005.

[9] Weber, S.Distribution-invariant dynamic risk measures[R].working paper, Humboldt University, Berlin, 2003.

[10] Jarrow R.A., Amiyatosh K.P.A Generalized Coherent Risk Measure:The Firm’s Perspective[J].Finance Research Letters,2005,(2): 2329.

[11] Acerbi, C., Tasche, D.On the Coherence of Expected Shortfall[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2,(26): 14911507.

[12] Darkiewicz G., Dhaene J., Goovaerts M.Distortion Risk Measures for Sums of Random Variables[R].2005.

[13] Follmer, H.and A.Schied.Convex Measures of Risk and Trading Constraints[J].Finance and Stochastics, 2002,(6):429447.

[14] Acerbi C., Tasche D.Expected Shortfall: A Natural Coherent Alternative to Value at Risk[R].working paper,May 9, 2001.

[15] Yoshiba, Toshinao and Yamai,patative Analysis of Expected Shortfall and Value-at-Risk(2):Expected Utility Maximization and Tail Risk[R].Working paper, Bank of Japan(8),2001.省略/.

[16] Tang Aiguo,QinWanshun.Coherent Risk Measures Monotonically with General Stochastic Dominance and ES(n)[R].working paper,省略/

[17] Bangia A.,Diebold F.,Schuermann T., Stroughair J.Modeling Liquidity Risk With Implications for Traditional Market Risk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R].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December 21, 1998.

[18] Angelidis, Benos.Liquidity Adjusted Value-at-Risk based on the components of the bid-ask spread[R].Working Paper.省略,2005.

[19] Fran.A., Wynendaele P.V.Integrating Liquidity Risk in a Parametric Intraday VaR Framework[R].Universitaires Catholiques de Mons,2005.

[20] Hisata Y., Yamai Y.Research Towar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Liquidity Risk Evaluation Methods[J].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 Dec.2000.

[21] Shamroukh N.,Modeling Liquidity Risk in VaR Midels[R].Working paper, Algorithmics UK,2005,(3).

[22] Berkowitz J.Incorporating Liquidity Risk into Value-at-Risk Models[R].working paper,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eptember 12, 2000.

[23] Dubil R.How to Include Liquidity in a Market VaR Statistic?[R].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December 27, 2001.

[24] Fernando Mierzejewski.Liquidity Preference as Rational Behaviour under Uncertainty[R].working paper, KatholiekeUniversity in Belgium,2006.

[25] 林辉,何建敏.VaR 在资产组合应用中存在的缺陷与CVaR 模型[J].财贸经济,2003,(12):46-49[26] 胡小平,何建敏.非瓦尔拉斯市场下的风险价值[J].系统工程学报,2005,20(5):454-458.

[27] 仲黎明,刘海龙,吴冲锋.机构投资者的最优变现策略[J].管理科学学报,2002,5(5):18-22.

第7篇:产险市场论文范文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保险; 评价指标

近年来, 我国保险业监管部门、业界、学界、甚至劳动和社会保障、医疗机构、妇幼权益保障等政府其他相关部门, 纷纷就保险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提高保险业积极作用的努力方式和途径等提出了诸多建议和对策, 但往往限于保险业的业务领域拓展、相关保险品种开发以及保险覆盖面的提高等。对于构建和谐保险业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更重要的是,缺少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来定性评价或量化评估我国、各省市、区域保险业发展的和谐程度, 以更好地指导行业和地方政府为进一步提高保险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保险。

一、和谐保险业: 涵义及其系统结构分析

近年来我国关于和谐保险业的内涵和要求的研究屈指可数, 孙祁祥提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和谐”, 进而提出“供求环境、竞争环境、监管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1 ]六大和谐环境观点; 俞玉林提出了构建和谐保险企业主体应当注意的“窗口”、“员工”和“服务”[ 2 ]三种形象文化建设; 曹庆华, 周德俊对“和谐保险业”的内涵进行了表述,认为和谐保险业应该包括“保险业与国民经济的和谐”、“保险业内部不同保险主体之间的和谐”以及“同一保险主体内部的和谐”[ 3 ]三个层次和谐, 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分为八大方面关系, 即保险业与国民经济关系、保险供给与社会需求关系、城市保险与县域保险关系、价格竞争与理性经营关系、做大与做强关系、承保利润与投资收益关系、短期经营绩效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公司发展与员工发展关系等, 对构建和谐保险业提供了定性关系要求和导向; 周道许在分析了保险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基础上, 指出当前应着重维护和实现“监管机构与保险市场之间的和谐”、“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和谐”、“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和谐”[ 4 ] , 以促进和谐保险业的建设; 林丽萍, 韩玉启基于保险公司竞争优势培育的视角, 提出了构建保险公司的和谐关系, 创设和谐的商业环境需要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和谐”、“企业与股东的和谐”、“企业与员工的和谐”、“企业与社会的和谐”[ 5 ] ; 任建国认为建设和谐保险行业, 急需要实现五个方面的和谐, 即“保险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保险市场主体之间的和谐”、“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和谐”、“保险经营与保险监管之间的和谐”、“保险企业内部的和谐”[ 6 ]。李玲在分析“和谐社会”内在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保险”的概念, 认为和谐保险必须具备包括“稳定度”、“诚信度”、“偿付度”、“信息度”[ 7 ]几个内在要素, 来衡量国家或地区保险业的和谐程度,并依此具体分析了当前我国保险业的不和谐表现, 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但也仍限于定性分析。总的看来,上述成果基本限于研究构建和谐保险业, 促进保险业和谐发展所需要解决的外延问题。

本文认为, 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保险应指保险业在满足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性要求基础上, 在行业宏观视角表现为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监管法制健全科学、建立起诚信服务的行业文化、理论研究与行业发展协调进步; 在市场中观视角, 表现为市场结构合理、高效运行、同业竞争与合作有序,行业与社会客户关系和谐, 保险人与中介人和谐, 保险生态环境协调; 企业微观视角, 表现为企业的治理结构良好、偿付能力充足、竞争力强、业务规模与经济效益协调、产品开发与创新满足社会需求、公司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相协调、企业风险管理防范制度完善等。

保险业的和谐是建立在激烈竞争市场上的和谐,因此, 微观视角的企业竞争与活力, 企业内部的和谐,是和谐保险业的基石, 保险企业竞争力不强, 企业内部的不和谐, 难以保证地区和全国保险市场, 以及整个行业的和谐; 而中观视角的保险市场和谐, 则是行业和谐的桥梁, 只有实现了市场的竞争有序与和谐,作为市场主体的保险人、保险中介人才能实现经营目标, 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 宏观视角的行业和谐, 则是整个保险业和谐的外在表现, 是社会和居民所能直接观察到的行业和谐的表现, 也是构建和谐保险业的最终目标。从保险业发展实践看, 和谐保险与和谐社会两者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者互为依存、互为辅佐、互为促进、互为协调。和谐保险将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增长、文化的繁荣和法制的完善, 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和谐保险业的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估指标:选择原则及其体系构成

本文认为, 和谐保险的评估指标选择应遵循统计评价科学的基本原则, 特别地需要遵循系统性、全面性、可行性、重要性、可比性等原则。

1、系统性原则。正如前述, 和谐保险在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的综合要求, 决定了应把和谐保险看成一个总目标系统, 其下三个相应子系统。因此, 选择评价指标必须能正确反映和谐保险的复杂系统结构因素, 反映系统特征要求。

2、全面性原则。影响和谐社会、和谐保险建设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特征, 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又相互作用、相互关联, 因此要求设置全面而详尽的评价指标, 完整全面地反映和谐保险的实现程度。

3、可行性原则。或者说可操作性原则。设置和谐保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 在于能够更直观地反映我国保险业、各区域保险业发展的和谐程度及差距, 提高行业监管部门、业界以及学界保险业发展实践的正确认识。但是, 当前我国保险业统计数据标准化工程未完全实现, 数据的可获得性存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设置评价指标就必须充分考虑指标值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 使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4、重要性原则。影响和谐保险构建的因素是多样的, 复杂的, 但其中也必存在主次之分, 这就要求正确选取主要影响因素, 通过设置指标权重, 来突出重要指标对评价中的意义和作用, 突出指标反映的因素在构建和谐保险中的作用。

5、可比性原则。伴随着和谐社会的动态演变, 和谐保险也将是一个动态均衡过程, 将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居民保险意识和保险需求的变化, 随着政府监管、行业发展规划的变化而出现和谐———不和谐———和谐的衍变, 和谐状态往往只是短暂的, 相对的。同时, 保险业的和谐, 也只能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因此, 和谐保险的评价标准, 还应该具备纵向、横向的可比较性, 以适应于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适应于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三、和谐保险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及其导向

(一) 企业微观和谐主要指标的意义与导向

建立在激烈竞争市场上的和谐保险业, 必然要求保险企业主体具备强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中存续, 才能具备营造内外和谐的基础。因此, 评价指标体系突出强调了企业的竞争力指标要求, 主要包括偿付能力、产品竞争力、盈利能力、创新开发能力等类别的指标,其次是关系到企业与股东和谐的公司治理结构指标,企业与员工(内部客户) 以及与外部客户和谐的组织绩效指标。

在偿付能力评价指标方面, 国内外实证研究表明,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应以“毛保费规模率”、“资产负债率”和“认可资产率”为重点。寿险公司“资本金”、“保险准备金”、“流动资产”三个变量是提高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 本文把上述指标列为和谐保险评价指标。

在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方面, 施建祥等提出从“市场开拓”、“信息吸纳”、“协调整合”、“开发创新”、“组织学习”[ 8 ]五大能力建立指标体系; 徐爱荣则从产品创新、资本管理两方面建立指标体系;石新武则把保险竞争力分为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 其中现实竞争力采用定量评估指标,另二者采用定性评价指标。姚壬元则按“资源要素、能力要素、环境要素”[ 9 ]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 耿晓娜, 吴凤平则从“经营环境”、“产品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战略能力”、“市场能力”、“资金运营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10 ]等七大类指标, 建立更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 王成辉、江生忠选用反映规模因素的绝对指标和反映效率因素的相对指标相结合,构建了现实竞争力与潜在竞争力的竞争力诊断指标体系, 并采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法, 分别对我国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公司进行经验分析, 提出指标体系的多指标、动态复杂性, 并指出“中资保险公司应更注重效率指标”, 而合资与外资公司“应更注重扩大经营规模”, “保险产业政策应更注重规范保险公司的竞争行为”[ 11 ] , 关注长期利益等观点。上述研究成果表明,注重效率和长期经营利益, 产品竞争力、盈利能力、创新开发能力等, 是影响保险公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 本文把这几类指标作为企业微观和谐评价指标,并进一步地在产品竞争力方面, 细化为“企业总保费收入”、“保费收入增长率”, 以及单位产品的保费收入、市场占有率、市场利润率以及退保率等指标。在盈利能力方面, 细化为“保费收入利润率”、“投资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在创新开发能力方面,主要细化为“经费投入占比及增长率”、“精算师占比”、“新险种保费收入率”、“新险种开发率”以及“产品丰富度”等指标。

在公司治理结构评价方面, 近几年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实践已经充分说明, 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已经造成到了公司内部经营者与所有者间的矛盾,管理层的薪酬问题导致高管薪酬水平畸高, 管理者与基层员工的薪酬差距问题激化了基层普通员工与公司的矛盾, 人才的流失与跳槽现象高居不下。伴随着公司股东结构的变化, 董事会结构的变化, 许多深层次矛盾也逐步显露, 甚至影响到公司的存亡。鲁炜, 闵川对比中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评价体系的研究也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当前“更应该特别关注管理层的薪酬结构、股东结构以及董事会的结构和作用”[ 12 ]三个指标。保险业经营的长期性, 盈利前的长期亏损客观事实,更需要强调上述三大指标的考核评价, 应此, 本文把这三项作为评价保险企业内部和谐关系的主要要求。

保险企业组织绩效可以反映组织最基本的特征,包括企业文化, 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劣势, 反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面临的经营环境等。本文选用了组织绩效的对外部市场影响, 和对内员工影响的主要评价指标, 评估企业的内外和谐, 其中, “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率”反映了组织与客户的和谐关系; 其余的各项指标反映了组织与内部财务、人力资源和谐状态。 [论文网 LunWenDataCom]

(二)市场中观和谐主要评价指标的意义与导向

保险市场由保险供、需方以及保险中介人组成,市场秩序的好坏, 竞争环境的公平公正、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市场相关主体的利益, 影响到市场配置效率。

从产业经济学看来,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共同构建市场竞争秩序的特定内容, 且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动关系。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市场行为受市场结构的制约, 但对市场绩效具有强化或弱化作用。市场绩效是市场竞争秩序以及市场和谐程度的评价标准。近年来我国有不少关于保险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改革等的研究成果。田军华等基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了我国寿险市场结构演变发展的三个阶段中的不同非价格市场行为变化, 认为“良好的市场结构, 有助于保险公司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开发潜在市场, 促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13 ]。卓志等运用产业经济学竞争理论分析了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历史和竞争程度, 认为当前市场仍属寡头垄断市场, 这将导致市场效率降低, 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为此, 提出了通过“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放松保险管制和以市场为中心健全监管体系”[ 14 ]的思路, 引导市场向垄断竞争结构转变。李红玲, 孙怡冰在论证了公平公正因素在维护保险市场和谐秩序中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保险市场运行的内在要求与现实困境, 分析了当前保险市场无序竞争的成因和危害, 提出了“加强监管、自律与合作, 推动保险市场秩序的公平公正方向发展”[ 15 ]的对策建议。

基于此, 本文认为, 构建保险市场和谐评价指标体系, 应该突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两大要素, 其中,市场结构方面的考查重点就在于表中所列市场集中度(包括买方集中度、卖方集中度) 和市场平均度两大指标, 以求准备判断市场结构类型。特别地, 判断是否达到当前普遍认同的向“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发展标准和要求。在此基础上, 通过“竞争与合作”类指标评判, 即通过“竞争者数量”、“竞争者规模”、“竞争者数量增长率”、“分支机构增长率”, 以及保险产品类指标, 即“专业市场险种丰富度”、等指标, 寻找提高市场竞争程度以提高市场绩效和促进市场和谐的努力方向。再通过“不正当竞争纠纷频发率”、“违规经营处罚率”、“违规经营处罚增长率”评价市场行为的合法合规程度, 反映出市场竞争的和谐程度。通过“专业市场退保率”反映社会对市场产品的认同度, 反映出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程度。最后, 通过保险中介类指标, 判断保险人与保险中介人在业务合作上的态度, 和谐程度, 判断保险业产业链的完善与和谐程度。经过这一系列指标的评价, 基本可以判断出保险市场, 特别是诸如养老、健康等各个专业子市场的和谐发展现状。并依此寻找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促进市场的和谐, 进而促进行业整体与社会的和谐。

(三)行业宏观和谐主要评价指标的意义与导向

保险行业的宏观和谐, 与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宏观和谐, 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对商业保险发展的评判,影响到保险业能否充分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类似于上述保险市场中观和谐的评价, 保险行业的和谐评价指标体系也可采用行业发展的绩效指标、保险监管绩效指标等来构建。

首先, 保险业行业发展规模指标。包括总保费收入、行业总利润、保费收入增长率、保险深度, 保险密度等常见指标, 评价行业的总体发展, 相关指标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往往就意味着行业内部在发展中存在不和谐, 存在内耗; 通过保险赔付率、保险机构城乡覆盖率、资本市场中保险机构投资额在机构投资者投资额中的占比指标, 评价保险业对社会经济稳定、提供资本融通等的作用, 评价与经济发展需要是否和谐。

其次, 通过监管法制建设类指标, 评价监管法制制度及其实施部门与保险行业发展需要之间的和谐程度。监管与发展是监管部门的两大基本职能, 监管者与行业的关系和谐在这里设立指标考核的主要目标在于考察监管部门与行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通过法制基础完善程度、法制建设与行业发展需要和谐程度的衡量指标, 监管体系中的保监系统派出机构、行业协会、同业公会以及其他社会监督部门监管绩效的衡量指标, 坚持“有影响、有威信、有形象”的衡量标准, 构建系列定性、定量结合评价指标, 评价相关部门的监管绩效以及与地方保险业的和谐。

第三, 诚信文化建设指标。诚信经营与诚信文化建设,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保险的核心要求之一。但当前“诚信问题是困扰保险业的一道难题”[ 16 ]。保险行业的诚信文化缺失, 将可能导致“保险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行业的发展、甚至带来系统性风险、导致社会动荡”[ 17 ]。因此, 必须设置诚信文化建设类指标, 指导和评价保险行业的诚信文化建设与和谐发展, 评价保险与社会居民之间的、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诚信和谐。为此, 可以设立“服务信息真实度”评价行业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信息的真实与否, 以“服务行为规范体系建设度”评价行业各经营主体响应监管政策要求制定服务行为规范并认真实施的程度; 以“失信投诉增长率”、“被保险人对服务的满意度”、“被保险人投诉妥善解决度”评价行业对服务行为合规程度, 促进行为经营行为的诚信和规范。

第四, 保险理论创新能力指标。实现保险业又快又好发展, 做大做强保险业, 是建设和谐保险的根本目标。2006年初, 保险业提出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保险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设“创新型行业”的战略目标, 这要求加强保险理论研究, 特别是加强基础风险研究, 提高行业创新能力, 为社会提供更多适合居民需求的产品, 提供更具人性的服务。但是, 当前我国保险缺乏创新所需人才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 本文通过设置保险理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通过“行业人均R&D 及其增长率”、“保险教育投资增长率”、“员工培训投入增长率”考察评价行业为增强创新和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以及实际投入, 以“双高人才占比”考察创新人才储备, 以“行业新产品年增长率”考察创新成果, 达到全面考察评价行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

上述各层次指标构建起的评价指标体系, 有定量评估的指标, 也包括有只能定性评价的指标, 通过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估的结合, 特别是通过长时间考察与筛选, 借助统计理论模型, 逐步优化选取指标, 研究确定指标所占权重, 以更能准确地描述和谐保险的建设发展状况, 才能最终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从当前我国保险业统计信息获取的便利性条件看, 不论是行业数据, 市场(包括各专业子市场) 数据、保险公司主体经营数据和信息, 都还存在诸多不便, 数据的可获得性成为影响构建科学评价体系的最大障碍,这还需要保险监管制度和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完善, 加快行业统计信息化建设。 [论/文/网 LunWenData/Com]

[参考文献]

[ 1 ] 孙祁祥. 创造六大和谐环境保证中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N ]. 经济参考报, 2004—08—19.

[ 2 ] 俞玉林. 和谐保险企业的三种形象[ J ]. 中国保险,2005, (6) : 59 - 61.

[ 3 ] 曹庆华, 周德俊. 论我国和谐保险业的构建[ J ]. 保险研究, 2005, (5) : 17 - 18.

[ 4 ] 周道许. 构建保险和谐造福和谐社会[ J ]. 大众理财顾问, 2007, (2) : 19.

[ 5 ] 林丽萍, 韩玉启. 和谐关系构建与保险公司竞争优势培育[ J ]. 商场现代化, 2006, (12) : 76 - 77.

[ 6 ] 任建国. 构建和谐保险行业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J ].中国金融, 2007, (5).

[ 7 ] 李玲. 论营造和谐保险与构建和谐社会[ J ]. 保险研究, 2007, (1) : 27 - 29.

[ 8 ] 施建祥, 赵正堂. 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 现代财经, 2003, (8) : 22 - 24.

[ 9 ] 姚壬元. 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4, (2) : 190 - 193.

[ 10 ] 耿晓娜, 吴凤平. 对我国保险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J ]. 价值工程, 2006, (6) : 109 - 112.

[ 11 ] 王成辉, 江生忠. 我国保险业竞争力诊断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J ]. 南开经济研究, 2006, (5) : 116 - 131.

[ 12 ] 鲁炜, 闵川. 中外公司治理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 J ]. 科技管理研究, 2005, (11) : 77 - 86.

[ 13 ] 田军华, 赵征丽. 权利, 市场结构对寿险非价格市场行为的影响[ J ]. 中国保险, 2006, (11) : 28 - 30.

[ 14 ] 丁少群, 阎建军, 卓志. 谈我国保险市场垄断竞争型结构转变[ J ]. 商业时代, 2006, (9) : 78 - 79.

[ 15 ] 李红玲, 孙怡冰. 试析保险市场秩序的公平公正因素[ J ].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4) : 37 -40.

第8篇:产险市场论文范文

一、CAPM模型简介

(一)CAPM的理论基础

20世纪50年代,马柯维茨(Maekowitz)提出了资产组合理论。该理论以收益率的期望均值和方差来描述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认为投资者在做出资产选择决策时会在资产的收益和风险之间加以权衡,同等风险情况下会选择有最高预期收益的资产,同等预期收益下会选择有最低风险的资产。在此基础上,马柯维茨利用严格的数学工具获得投资者对于资产组合的最优选择集,称其为“有效前沿”。

马柯维茨的理论改变了此前金融学理论仅仅使用描述性语言进行研究的局面,但是,在该理论的实际应用中,需要计算两两资产间的协方差,计算量随着资产数目的增加呈几何级数增长,这无疑限制了该理论的实际应用。1964年,夏普(Sharp)将市场组合引入均值一方差模型,这极大地简化了计算。同时林特纳(Linmer)和莫辛(Mossin)也独立研究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获得了市场上任意组合的收益与某个共同的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这就是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a pricing model,CAPM)。

(二)CAPM的基本假设

该模型对市场进行了严格的假设:

1 资产可以无限分割。

2 不存在交易成本和个人所得税。

3 可以无限卖空。

4 存在一种无风险利率,投资者在此利率水平下可以无限制地贷出和借入任意数量的资金。

5 投资者是价格接受者,这意味着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6 投资者通过比较资产的期望收益和方差来做投资决定,即他们都遵循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模型来行事,在相同预期收益下会选择方差最小的资产。

7 投资者在相同的投资期限内做出决策,而且市场信息是免费且立即可以获得的。

8 投资者对市场中的经济变量有相同的预期,所以他们对任意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方差和资产之间的协方差等都有一致的看法。

CAPM假设的核心是认为市场满足完全、无摩擦和信息完全对称的条件,市场中的投资者为具有马柯维茨理论中所描述特征的理性经济人。

(三)证券市场线

从CAPM假设出发,在一般均衡框架下获得的证券市场线(security market fine,SML)是CAPM理论的核心结论,其形式如下:

E(Ri)=Rf+βi[E(Rm)-Rf]

其中:E(Ri)为某资产i的预期收益率

E(Rm)为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Rf为无风险收益率

Bi为资产i的风险补偿系数

E(Rm)-Rf为市场组合风险溢价

上式说明,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任意资产的预期收益是由无风险利率和合理的系统风险溢价共同构成。这里的无风险利率代表了投资者放弃当前消费而获得的必要补偿,风险溢价代表投资者承担系统风险而应该获得的补偿。风险溢价βi[E(Rm)-Rf]取决于βi和E(Rm)-Rf两个部分。其中,E(Rm)-Rf是市场组合的风险溢价,βi代表了资产i对于市场组合的风险贡献度。考虑到对于任意资产而言,E(Rm)-Rf和Rf都是相同的,所以决定资产i的预期收益率的只有βi。在β系数一预期收益率坐标系中,证券市场线可以表示如下图所示。

如图1所示,证券市场线描述了预期收益率与系统风险系数β之间的线性关系,其中纵截距为风险收益率Rf,说明放弃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为无风险收益,证券市场线的斜率为正,说明投资者因为承担更多的系统风险而获得更大的平均收益。CAPM与均值一方差模型的重要区别在于将风险区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并且证明非系统风险的可分散性,进而说明资产收益率取决于系统风险。

二、数据选取及处理

(一)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的数据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期间共4年,并且采用周数据,而没有采用月数据,主要考虑到如果采用月数据,数据量过少将影响模型的结果,因此采用周数据来提高模型研究的精确度。

1 样本股的选取。本文选取的是在2008年以前上市且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5支银行股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股。这五支样本股分别为: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

2 市场指数的选取。本文选取的是上证综合指数为市场指数。该指数包含了上证市场中的所有的股票的价格变动,是一种价值加权型指数,符合CAPM模型中对市场组合的要求。

3 无风险利率(Rf)的选择。本文采用2008-2011年每年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的平均值作为无风险利率。

(二)数据的整理

由于各银行有各自的内部制度,因此有些周数据的日期与上证指数的日期无法一一对应,因此要使二者的数据时间及数量相同,本文采取一银行股的日期为准,调整相应的上证指数的数据,调整好数据后就利用Excel软件计算每支银行股的收益率和与之相对应的市场收益率。

(三)股票预期收益率和市场组合预期收益率的计算

1 股票预期收益率的计算

Rit=[Pit-Pi(t-1)]/Pi(t-1)

其中,Rit:第i种股票在第t周的收益率;Pit:第i种股票在第t周的收盘价;Pi(t-I):第i种股票在第t-1周的收盘价。

第9篇:产险市场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创业企业;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3-0037-03

1 引 言

进入21世纪,世界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创业时代,创业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并日益受到各国和地区的重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相继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等政策,促使我国的创业活动日益呈现出活跃的状态,大量创业企业应运而生。但事实表明每年都有大量的创业企业诞生,却又有大量抗风险能力较差的创业企业退出市场。造成我国创业企业成活率低和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创业企业在其成长、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缺乏有效地识别、分析与控制。纵观目前国内外的学术领域,相对于如火如荼的创业活动而言,对创业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却明显滞后于创业实践。

2 创业企业生命周期

创业企业作为一个动态概念,它是相对于成熟企业而言的,是指处于由孕育期向稳定期逐渐发展和转型的企业,其规模及赢利能力较小,成长潜力与风险并存。创业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也是一个具有若干阶段的连续过程。本文以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创业企业的特点和前人的研究,将创业企业成长划分为孕育期、求生期、扩张期、稳定前期四个阶段。①孕育期。即从捕捉创业机会到创业企业创立的阶段,创业企业实体的成立则标志着孕育期的结束。②求生期。求生期指从产品研发到产品试销的过程,是将创业设想转化为一系列创业活动的过程,是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逐渐成型的过程。③扩张期。该时期是由产品试生产和试销向产品规模化生产并日益被市场接受的过程。④稳定前期。这是企业的核心产品生产能力、销售业绩和管理水平都逐步趋于稳定,其市场地位也趋于稳固的过程,因此,该阶段也是创业企业向成熟企业过渡前的关键时期。可见,上述四个阶段正是创业企业积累资源、增加实力、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演进过程。

3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我国创业企业风险分析

创业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环境状况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生产经营活动也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不同生命周期所面临的风险类型也将各不相同。

3.1 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主要分为筹资风险和用资风险。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创业企业在创业初期遇到的首要风险和核心风险,随着企业的发展,创业企业将陆续获得现金流入,规模和影响力都将不断扩大,则其筹资风险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产生的原因为:第一,创业企业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缺少参照系和经验,导致企业的筹资计划和融资策略制定缺乏一定的准确度和科学性,进而造成创业企业的筹资风险;第二,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和二板市场的不成熟是我国创业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因素。

(2)用资风险。创业企业的用资风险通常突出表现在求生期和扩张期,该时期的创业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如果资金使用分配不当将引发资金风险并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一方面由于资金结构和资金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用资风险。另一方面,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不高也将致使创业企业承担一定的用资风险。

3.2 技术风险

创业企业技术风险具体可以表现为技术研发风险、技术应用风险和技术再创新风险三方面风险。三种风险虽同属技术风险,但其中技术风险出现的时间段不同,且不同时间阶段所造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1)技术研发风险。技术研发风险突出表现在创业企业孕育期和求生期,此时期创业企业缺乏足够的研发资金和技术开发经验,导致技术的研发能否成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由于研发经验不足,创业企业经常遇到因设计方案不合理而造成后期研究工作离既定目标越来越远,最终造成技术研发工作无法继续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很多创业企业在技术研发工作前通常疏于技术检索,当研发工作进行到一半或结束后,才发现研究成果早已经申请专利或上市,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

(2)技术应用风险。当创业企业的研发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后,技术研发风险逐渐降低,但技术应用风险则应时而生,具体表现在:①技术适用性风险。如技术使用环境、资源等条件较苛刻,操作复杂,功能过剩或不足,与相关技术不兼容等,都会使技术因适用性较差而面临被淘汰的风险;②技术可靠性风险。技术的不可靠将导致产品在性能、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不稳定,如产品技术性能不过关或次品率过高,造成创业企业因产品无法满足相关技术标准或不被消费者接受而面临危机;③技术流失和替代风险。由于缺乏技术保护意识,创业企业通常面临技术外泄或被模仿的风险。

(3)技术再创新风险。当创业企业逐步在技术和管理上逐步趋于成熟时,技术再创新风险将可能随之产生。在稳定前期,创业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此时企业容易陷入安于现状而疏于在技术广度和深度的再创新或不愿进行新技术的开发的状态,不能以动态的目光和思维进行技术创新管理,最终造成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危及企业的长足发展。

3.3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通常在创业企业的求生期就已产生,在扩张期达到最大。随着创业企业的发展,市场准入与预测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和市场潜力成长风险依次凸显。

(1)市场准入与预测风险。在创业企业求生期,产品研发结束后,需要将所生产的产品投放市场,但由于创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缺少市场知名度等特点,其产品在进入市场并试图让市场所接受的过程中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或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进一步演变成市场准入风险。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开拓经验的欠缺性,创业企业还要受到因市场预测的不准确而产生的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和生产能力的加强,扩张期的创业企业需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来获得更大的利润,但由于消费者认知程度较低、市场地位不高、竞争能力较差,创业企业在此时就需要承担更大的市场竞争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一方面体现在产品本身的竞争,产品质量、性能等指标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决定了创业企业市场竞争风险的大小。另一方面,创业企业要面临现存的成熟企业和新的竞争者出现所带来的竞争风险。

(3)市场成长风险。市场具有潜在性与待成长性,创业企业要想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和快速扩张,就得不断地发掘市场潜力或开发新的市场。与技术再创业新风险一样,当创业企业发展到稳定前期时,往往由于资金、市场开拓能力的限制或惰性的产生,使得创业企业无法继续进行新的潜在市场的开发,也就无法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导致创业企业缺乏足够的现金流量用于企业的发展,如此恶性循环,创业企业的成长速度与生产水平将无法适应市场的成长速度,将导致创业企业面临严峻的市场成长风险。

3.4 人力资源风险

由于创业企业的高风险性和发展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决定了创业企业在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都不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导致创业企业一直面临着较大的人力资源风险,主要表现在人才获得风险和人才流失风险。

(1)人才获得风险。相对于成熟企业,面对人才竞争激烈的市场和人才成本日益增加的情况,创业企业在招聘各类人才时会面临难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压力,招人难度加大,使得创业企业在运营上要承担人力资源不足和人力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

(2)人才流失风险。人才流失风险是我国创业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常见的风险,尤其在企业求生期表现更为突出。首先,良好的组织结构关系可能因为核心人才的流失而遭到破坏,执行中的任务也将被迫中断,企业经营效率大大降低;其次,企业花费大量成本吸收和培养的人才一旦流失,将导致创业企业在资金和资源上的浪费;再次,掌握核心技术或客户等资源的人才流失,可能造成技术开发延迟或技术外泄,甚至使创业企业因人才流失风险而遭受巨大损失和致命打击。

3.5 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贯穿于创业企业始终的主要风险之一,它是指由于创业企业管理不善而导致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创业企业的管理风险主要由因创业者和管理团队能力不足而导致的能力风险和由组织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组织风险两部分组成。

(1)能力风险。创业者和管理者是创业企业的关键人物,其能力的高低和经验水平直接关系着创业企业管理效果的好坏和管理风险的大小,尤其在创业企业发展初期,管理者能力有限,相应的能力风险则较大。能力风险在创业企业中具体表现为决策能力风险、业务能力风险和协调与整合能力风险。

(2)组织风险。创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在成立之初通常伴随着结构的不合理性和效率的不稳定性,由此产生的组织风险将对创业企业实施高效管理造成很大的障碍。在创业之初的孕育期,创业企业通常缺少专业的管理团队,组织的层级结构也相对较为模糊,经常出现多头领导或责任不清的现象且组织的灵活性较差,这将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低下,造成管理上的风险。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组织趋于稳定,但当创业企业发展到扩张期时,企业规模和产能都将迅速扩大,其组织结构将面临无法满足企业扩张和发展需要的风险。

4 结 论

本文基于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划分了我国创业企业的生命周期,并针对不同生命周期中风险类型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①创业企业是一个动态概念,其成长和发展也是一个具有若干阶段的连续过程,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可将创业企业的成长划分为孕育期、求生期、扩张期、稳定前期四个阶段。②创业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主要面临着资金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和管理风险,且各种风险在不同生命周期中呈现不同影响和变动趋势。因此,在进行风险控制时也应以创业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手段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地管理。

参考文献:

[1]王艳茹.中国创业型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3):88-93.

[2]成春,贺立龙.创业企业的成长动力探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36-140.

[3]宫雅卓.论创业企业的分段风险投资策略[J].科技创业,2003(9):63-64.

[4]谢胜强.创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和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方法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6)(增刊):230-233.

[5]高新技术创业企业风险的系统分析:辨识与规避[J].科技管理研究,2008(10):132-135.

[6]周荃,徐健.高科技企业的典型风险及其防范[J].科技创业,2006(9):41-44.

[7]张云.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2009(1):106-107.

[8]陈春燕.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评价[J].民营科技,2009(2):42-43.

[9]Bobo,Jack.The Business Life Cycle,Life Health and Financial Service.IMI.2001(5):23-28.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