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

复兴之路观后感精选(九篇)

复兴之路观后感

第1篇: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

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得以有幸与同学一同参观了这座扩建历时三年之久、千呼万唤终于展露芳容的世界最大博物馆。

一早搭乘校车驶至前门东大街。达到时,前来团体参观国博的大巴已经停了有十几辆。下车后一路步行,途径北京铁路博物馆、正阳门,行至威严平阔的天安门广场。徒步广场,右手侧的国家博物馆与位于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对称坐落,隔广场而遥相呼应。两者建筑风格如出一辙,皆恢宏大气、壮丽典雅,十几根仿希腊式立柱颇显雄伟之气。国家博物馆与阔大齐整的天安门广场以及一街相隔的壮丽威仪的天安门城楼共同塑造出一种大气威严之气氛,令人心魂震慑。

绕行至长安街上的国家博物馆北门,甫一转向,便看到国博门前伫立的巨型孔子雕像。全像由青铜所铸,孔子呈拱手作揖之状,颔首俯身,身型宽硕敦厚,犹如巍然山石。塑像粗线直砺,表面如大斧劈皴,加之青铜皴之以靛青杂色,颇有沧桑厚重之感。孔子作揖巨像立于国博门前,如邀请,如训导,如统领之统率历史文明之浩瀚大军。

九点钟,馆内开放。随着近百名的观众的队伍慢慢进入到了大厅。今天国家博物馆所展出的是“复兴之路”展览。

一进展厅,展厅四壁的陶土泥塑浮雕的凹凸不平的历史质感迎面扑来。左侧浮雕猛看如浩荡的黄河水流,泥水混沌、磅礴涌动、浩浩汤汤,细看则实为司母毋方鼎、活字印刷术、罗盘、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飞天、张衡地动仪、郑和地图与帆船等等众多历史元素依左右顺序的写意与写实交杂的空间展现。

其后展览由历史照片、文书、衣服、兵器、机械、石碑等历史实物以及模型、雕塑等方式正式展开,横跨从1840年至21世纪的二百多年时间。展览叙述的脉络横贯近代、现代以至当代中国,其叙述角度与历史观点对于我们而言可谓耳熟能详,包括各历史事件所占篇幅皆与中学历史之叙述并无太大出入,所独特者在于其珍贵历史资料的详实丰沛。

陈列共分为五部分,从“落后就要挨打”——清帝国惨遭列强瓜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地主阶级自强维新,及至百日维新终告失败;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民国开世,怎奈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折冲九州,仁人志士奋起探求救亡图存之路;日寇侵华,烽烟四起,国民军正面阻敌、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再至国共交战,解放军横渡大江,国民党溃败台湾;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曲折前进;平息浩劫,改革开放,另辟中国蹊径,专心国富民强。

鉴于展览脉络近于所学历史脉络,对其内容介绍在此就不作赘述了。参观本次展览,心生的最大感触即是世事之无常,领先于世界两千年之久的中国文明却催生不出继续维系文明前进的力量,而沦为为其他后进文明欺凌的老大帝国。一国之强大放之于历史之浩瀚中,常常可以发现多数仅仅只能持续一时,风起云涌,起伏不定。从1840年国门被船坚炮利的英吉利人轰开,传统文化在救亡图存方面日显无力,旧有社会结构逐渐趋于瓦解,中国开始向西方由表及里地模仿、学习,这段历史可谓中国历史之最低点,及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定浩劫、实行改革开放,中国方真正开始复兴,宏图大展。

粗浅以为这段历史对中国尤为重要,对传统文化之态度以及究竟该在何种程度上学习西方,对这一重要问题的思考与争论在这段历史已有过深入探讨,而这一重要问题在未来中国复兴的道路还将必然面临并再做不断思考。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越深,便越可以知荣辱、辩是非,寻根找出近代民族不足之根本,譬若专业课上老师曾提及的一个问题:在对待国门被西方武力开启这同样的一件事上,中日两国持的却是相反的态度,日本人奉引美国军舰成功登陆的日本人为英雄,对佩里将军给予郑重纪念,而中国则对侵略行径尺否定的批判态度,未有相近与日本态度的倾向,中日这一态度之别颇为值得我们深思。

第2篇: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

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征服海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贪婪掠夺,世界逐渐连接在一起。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存在。

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大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股汹涌的浪潮不可阻挡地邂逅了中国,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人们全然不知这盛世亦正面临着一场厄运。正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张到东方,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由此拉开序幕。

在140年前的1866年,马尾造船厂的建立确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船厂的创办者左宗棠在奏折中说:“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肩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中国第一个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现代船舶修造厂在小镇马尾动工了。马尾造船厂开始修建的26年前,危机从海上而来。1840年6月,集结在澳门沿海之外的英国舰船出发北上,入侵中国。此后两年中,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历史学家将这场战争称为鸦片战争。古老中国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史。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样的战争,它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这一切看起来好像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

对于工业革命后生产能力激增的英国来说,扩大世界市场是它最急迫的愿望。中国邻邦印度此前已沦落为英国掠夺原材料倾销工业品的殖民地,为了获取利润,英国殖民者在中国人中制造了一种需求-鸦片。以此在40年的时间里,掠走了三、四亿两的白银。马克思曾谴责道,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英国议会最后以5票的优势否决了反对党提出的反战议案,鸦片战争爆发。

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挑战中,完全没有准备的清政府遭遇了完全没有预料的失败。道光年间的中国作为东方的大国,拥有80万的兵力,而英国派出的远征军初期只有7000人,到战争结束时也不过2万人,偌大一个帝国为什么败于远道而来的英军。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意识到双方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上的差距,长期的闭关锁国封闭了中国人的眼睛和心灵。而英国人很早就对双方的差距了如指掌,并为战争做了周密的准备。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以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等为主要内容的《南京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堕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自此,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结束后,当得知英军已撤出长江,道光皇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清政府的军政大员弹冠相庆,中国的一切仿佛又回到原点。

1841年8月的一天,遣戍新疆伊犁的林则徐在镇江与老朋友魏源会面,林则徐将《四洲志》交给魏源,希望他能编纂成书,唤醒过人了解世界。一年之后,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国图志》完成了。魏源的一句“师夷长技以制夷”带着理性救国的态度写出了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然而这却是一次无声的呐喊。1840年的炮声无法惊醒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的天朝迷梦。第一代探索者的声音是这样的微弱,变革连萌芽都没产生就已结束,大清王朝对于近代世界仅有的一些认识无声无息的消亡了。

就在这一时期,历代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周期性危机在清王朝再次上演,1851年反抗清政府统治和西方列强入侵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起义不仅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而且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然而,这场历时14年的农民起义却被清政府镇压了。

而此时,大英帝国的工业制成品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铁路里程和机动船舶数量达到世界的一半,依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成为全球最强大富裕的国家。

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近了大清国的首都。1860年的10月18日,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同时也焚毁了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图变的宝贵时间。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救探索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风生水起,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企业出现了。洋务运动能够帮助清王朝实现国家的自强吗,这是否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方向呢?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陆军更是一败再败。为什么大清国会败于近邻日本呢?第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第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自主修建了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后,清政府却认为火车震动了东陵的先王神灵,因而禁止使用机车,此举暴露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与时代大潮间的巨大落差,此时,欧美各国已进入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自强的目的,不是中国现代化的方向,究竟什么才是救亡的良方呢?

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指出,如今中国不变法则必亡。1898年严复再次为中国人敲响了解放思想的警世钟,翻译了赫胥黎的著作,取名《天演论》。

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希望拜见李鸿章,表达自己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倡于新政的主张,却遭到了拒绝。失望的孙中山远赴海外开始以革命的方式探索救国之路。而此时,康有为想用变法维新来挽救清政府的危亡。1895年春天,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千余名举人共同发起了“公车上书”,提出变法主张。

中国人用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认识到,打败中国的并不是坚船利炮而是西方的制度,康有为的主张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1898年6月11日,就此开始。但是仅仅103天后,维新派的改革被迫终结。对于亟待变革的中国来说,失败同样宝贵,作为中国近代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将封建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

19XX年,甲午战争失败5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一次是8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9XX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额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的腐朽没落的政府。

第3篇: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

初谈中国梦,感觉遥远不可及。近日观看《筑梦中国》才明了,自己脚踏实地工作、安分守己做人,亦是为实现中国梦添了一己之力。中国梦,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了梦想的支撑,如阳光普照,内心温暖、乐观又有奋进的激情。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也许在了解中国梦的政治意义与理论高度上无法睥睨他人,但我仍旧把自己作为筑梦中国的主力,不是自不量力,而是无法轻视党员的责任与爱国的情怀。

在筑梦中国的过程中,我们有过难以排解的苦难忧伤。那些不平等条约的背后,是近代中国面对弱肉强食这个国际“丛林法则”时无所适从的代价,更是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回避的苦痛。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这个命运共同体所面对的是深重无尽苦难,直到嘉兴南湖那艘画舫传出了令人振奋的声音,仿佛暗夜海洋上航行的轮船,前方忽然出现了一座灯塔。至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渐渐清晰,有了更加明确的前进方向。

历史的底蕴是厚重的。从嘉兴南湖的画舫,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从二万五千里的战略转移,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钢铁长城;从三大战役的摧枯拉朽,到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从“十年浩劫”中的砥砺坚忍,到改革开放的奋起直追;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这个成立时只有50余名党员的政党,如今一跃成为拥有8779.3万名党员、在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史册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无论是风雨如磐的彷徨迷茫,还是中流击水的激情豪迈,无论是正道沧桑的苦难辉煌,还是伟大转折的惊心动魄,只有与历史融为一体,才能显出中华民族在追求复兴梦想、构筑复兴梦想道路上的波澜壮阔、宏远豪迈。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应该是责无旁贷的筑梦者。随着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的改革开放伟业已经进行了近40个年头,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此前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体制机制中各种不适应新发展的问题开始暴露,各种利益群体对改革发展的诉求也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碎片化。

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应时而出,着眼于国家治理理论与治理实践的有机融合,既强调顶层设计的科学指导,又兼顾具体实践的可操作性,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追逐梦想。

历史,或并未走远,但终将成为过去。过去,是现在的阶梯,也是未来永恒的根基。因此,时时回望历史,铭记历史的脚步,那里有我们曾有的努力、奋斗、牺牲、沉思与追求,我们的前行这路,就会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它就会更加坚定我们永不退缩、快马加鞭的信心,让我们“筑梦中国”的步伐,走得更加沉稳、坚定、有力。

纪录片真实记载并客观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从风雨如磐的近代反抗外侮史,到中国共产党中流击水从南湖红船中驶出;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道沧桑中兴起,到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中实现历史弯道超车;从“三个代表”带领中国实现新世纪的跨越,到推动和谐社会发展新境的美景如画,让我们登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新高度;从同志坚强有力地宣示: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到如今,中国人民奋发图强,正在走向圆梦终有时的伟大理想之路……观众们从这样一部七集纪录片中,再一次将近现代民族史、党史历历在目,对筑梦中国的道路,有了更为形象、清晰和坚定的理解与坚守。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是从民族、国家与党的发展高度,通过历史真实的再现,利用历史大事件与历史小细节的交相辉映,通过以大领小、以小映大,以对历史深刻的认知与反思,用完全真实的影像,并配之以生动、深刻的解说词,将近现代及当下中国发展史和党的进步史,以形象生动、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纪录影像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于人们面前与心中。它由此带给人们的回顾与回想、深思与激发,都是中国人民走向中国梦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与动力源泉。

逝去的历史,已无可更改;梦想的未来,却能从此把握。这一切,更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回望与反思历史的基础上,脚踏实地,走好当下,一步一个脚印,由此,筑梦中国的理想,才能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4篇: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

“在170年的历史长河面前,三个小时的参观是太短暂的。在祖国母亲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副秘书长赵华感慨万千:“先辈们用鲜血开辟了一条民族复兴之路,我们每个人更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踏实进取,在复兴之路上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厅里人头攒动,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一抹昂扬的热情。在两个多小时的参观时间里,参观人员跟随讲解员缓缓前行,聆听历史的声音、感知历史的凝重,观看了中华民族沧海横流的悲欢往事,更体会着新时代民族复兴、睡狮梦醒重新站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豪迈情怀。

《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于2007年10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首展,后经4次大的充实调整,2009年国庆60周年前夕作为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出。展览分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个部分,展出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无声讲述着中华大地曾经蒙受的苦难,同时展示着在无数危难之中,伟大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伟力。

通过这次展览,大家为伟大祖国曾经所经受的苦难而感慨万千,更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所取得的惊人成就而热血沸腾,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本社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龚泓铭认为,这次展览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所体现的内涵,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国主义的内涵业愈加丰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民族危机时捐躯赴国难,在革命斗争中抛头颅洒热血,而在和平时期,则是要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我们要坚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继续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勿忘国耻,展望未来。我们不仅要牢记祖国母亲曾经承受的苦难,还要为革命先辈的热血牺牲而激昂奋发,更为祖国今日的繁荣昌盛而自豪,为祖国明天的腾飞而斗志昂扬!”本社副社长程四化认为这次参观对于《祖国》杂志社的工作启发很大:“《祖国》杂志社的广大同仁要深刻学习领会十精神,以传媒人、新闻人的使命感,更好地承担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中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使命。”

本刊编辑部宋佳在一件件历史文化展架前流连忘返,感慨万千:“从林则徐向清廷报告销烟经过的奏折到日本签订受降书的历史照片;从人民在渡江战役中使用的报话,到开国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从北京申办奥运时签署举办城市合同用笔、多哈会议宣布中国“入世”使用的木槌到杨利伟穿过的航天服……一件件历史文物让我热血沸腾,民族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编辑部工作将以十精神为导向,加快改革步伐,以更精准、深邃、独到的视角聚焦时政财经,关注祖国文化。”

“期待祖国的明天更强大,期待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刊理论部主任陆秀练也谈了自己的切身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历史进程距离我们最近,我们感受也最深。在世界为新中国而惊叹之余,我们更不能有片刻松懈。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能安于现状,要充分发挥自己现在的创造精神,共同开拓新未来!”

第5篇: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

在〈舞蹈大辞典》中,“音乐舞蹈史诗”的注解为:一般指结构宏大的,以音乐、舞蹈、诗歌、舞台美术为艺术手段,概括地表现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的表演艺术形式。它根据统一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利用诗歌朗诵和舞台美术,把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舞蹈核心创作的音乐、舞蹈贯穿起来,艺术地再现历史生活场景,使观众从中得到教育、感染和鼓舞。新中国创作的音乐舞蹈史诗主要有三部:一是在194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而创作了《人民胜利万岁》®;二是在196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在周恩来倡导下创作演出〈冻方红》;三是在1984年庆祝建国35周年之际,创作演出了《中国革命之歌》,这部音乐舞蹈史诗概括地表现了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半个多世纪的艰辛光辉的历史进程。音乐舞蹈史诗作为一种结构宏大、手段多样且综合性极强的表演艺术形式,适合全面地、有历史深度地反应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

追溯其形之始,早在1954年,便诞生了为“庆祝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开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创作的《人民胜利万岁大歌舞》。创作组光未然同志拟定全篇结构,确定了用歌、舞、诗的综合形态分幕表达人民胜利喜悦的慷慨壮歌。全篇分为开场锣鼓(由河北民间歌舞改编,表现人民战斗胜利气概)、红旗飘扬(进军舞)、支援前线打胜仗(四姐妹夸夫)等十段。从艺术表现形式上看,已具备了后来“音乐舞蹈史诗”的歌舞基调、结构逻辑和功能意义,但还没有使用诗歌作为串联每段节目之间的搭建手段。不过应当指出的是,光未然先生字斟句酌的诗体歌词,使“大歌舞”具备了传统文化中‘‘诗、乐、舞”一体的艺术韵味要义。

追溯其名之始,‘‘音乐舞蹈史诗”似与一部朝鲜大型歌舞《三千里江山》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I960年,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朝鲜,同行的还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访朝期间,朝鲜方面为他们演出了一场名为〈(三千里江山》的大型歌舞。演出的气势非常宏大,其中,大多数曲目是由战争年代的歌舞改编加工而成。回国后,根据刘亚楼的指示,空政文工团创作了《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此后,周总理在看过《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和上海的《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后,便产生出了想要创作一部以歌舞为主的大型文艺节目向1964年国庆节献礼的想法,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排演被提上了国务院的议事日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由此诞生。它集歌、舞、朗诵和幻灯背景为一体,共含舞蹈、歌舞、表演唱和大合唱35个,革命歌曲39首,朗诵18段,不同场景33个。有些段落以舞蹈为主,有气势磅礴的大型集体舞,有载歌载舞的歌舞,也有优美动人的独舞。有些段落以歌唱为主,有两千多人的大合唱,有少先队员的童声合唱,有情节生动的表演唱,也有小合唱和著名歌唱家的独唱。史诗根据内容的需要,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一切从内容出发,尽量发挥了各种艺术之所长,排除了艺术上的各种束缚。

追溯其实之始,“音乐舞蹈史诗”之核心在于:其一,“纪功舞蹈”的社会价值;其二,且乐且舞且诗的审美价值。这种核心要义与西周初年周武王所作之“六代舞”一脉相袭。从布局谋篇的思维模式和乐舞所承载的历史分量上说“六代舞”囊括了黄帝的《云门》、唐尧的《大章》、虞舜的《大韶》、夏禹的《大夏》、商汤的《大濩》以及周武的《大武》,用5/6的笔墨梳理、盘点、祭奠先祖,又添入本朝《大武》以示继往开来。这与〈冻方红》的从‘‘苦难的年代”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之歌》的从‘‘鸦片战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复兴之路》的从‘‘山河祭”到“大潮曲”实属古今相袭。‘‘六代舞”用于宗教祭祀等庄严而神圣的礼仪活动,《东方红》创作于建国15周年,满载着新中国成立的全副喜悦和人民当家做主各行各业起步发展的时代脉冲。仲国革命之歌》诞生之时四害既除,人心甫定,但伤痕累累、疑虑尚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六中全会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为指导,及时地从政治上、思想上回答并解决了若干带根本性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中国革命之歌》值此应运而生。60年过往,一个国家的发展已入花甲之年,《复兴之路》既遵循传统,回顾了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又侧重用3/5的笔墨凸显了和平年代下的国家建设征程,激励当代青年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在国际间科技化竞争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祖国而战、为复兴而荣……这种团结、凝聚、感召、振奋的社会功能,亦是分毫未减。从文化传统上讲,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舞剧”、‘‘歌剧”等是更多偏向戏剧“讲故事”的舞台形式,是我国宋元以降杂剧一脉的分野,相形之下,“诗、乐、舞”合一的传统更源远流长,植根文化厚土之中。

从作为先声和创作起点的‘‘大歌舞”,到明确提出‘‘音乐舞蹈史诗”概念,其中‘‘音乐舞蹈”四字明确了载歌载舞为其主要的手段依托;‘‘史诗”二字一方面具备了‘‘大歌舞”之‘‘大”字言外之意下“宏篇巨制”的演出规模和历史分量,同时巧妙地圈点出‘‘诗”在这种舞台艺术样式中的独特作用,这诗既是穿针引线缝合起篇章段落的线索,亦是对其间所有语言文字歌词的雅化要求,精求念白的古体气韵,雕刻歌词的悠远意味。自此‘‘音乐舞蹈”、‘‘史”、‘‘诗”六字,准确地框定出一种有且只有中国艺术方和其体裁的独特舞台艺术样式。

二、所顿其点

从《东方红》到《复兴之路》,部音乐舞蹈史诗在其事件所涉及的时间跨度上越拉越大。《东方红》凝练地截取了从‘‘苦难的中国”到“新中国成立”的烽火年代,使全诗时间跨度凝缩在30年左右。《中国革命之歌》覆盖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136年,并用五幕中两幕的笔墨聚焦和平年代,并给予第五幕以七段歌舞的浓墨重彩。《复兴之路》的起点与《中国革命之歌》相同,终点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阵线绵延过169年间,再度将和平年代建设时期的篇幅升级至3/5。时间跨度越来越长,和平年代愈见分量。

3部史诗选择在历史上的哪些事件、哪些人物上停顿和表达,一是直观体会到全诗结构的节奏感,二是集体无意识间浮现出不同时代的社会价值观。一些学者专家在中肯地为《中国革命之歌》建言献策时就准确地指出,音乐舞蹈史诗这种艺术体裁“需要高度的艺术概括和以一当十的重点表现,否则很难在两个多小时内表现出一部既有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而又协调融洽疏密合理的完整作品,切忌场次分割过于零散,细节过多而且变幻迅速,初次看戏的观众要忙于去弄清事件发展的脉络以致难于动情。唯有找到历史凝结的‘黄金点’即那些最典型、最动人、最闪光的东西,删去可有可无的枝蔓,整部作品才能光彩照人……”[4]直指核心的真知灼见使我们明确了“音乐舞蹈史诗”与生俱来的艺术难关——它既不像戏剧、舞剧、音乐剧那样可以超越历史真实在情节上大刀阔斧地增减添删;又不能像大事记、大年鉴一样平均用力,面面俱到。如是寄托了国家和历史庄严感的史诗之作,既不能学小剧目的精雕细刻;又不能似奥运会开幕式煌煌五千年的潇洒写意,实是在明确的方圆轨道里求创造、求流畅、求意蕴、求感动。能在历史的推演中,让观众记住歌、记住舞、记住人、记住情,需要创作人员鸟瞰历史的胸怀和驾驭框架的尺度。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构胜则全诗胜;结构合理,则细节舞乐偏差无妨。

三、所用其形

从《东方红》到《复兴之路》,无人称其为“音乐舞蹈史诗”的三级跳。这一方面彰显了三千七百余人仅用一个半月时间排练完成的《东方红》“歌舞和鲜明的革命主题的交相辉映达到了某种极致”,[5]又言明了《复兴之路》在艺术表现方式上不落陈套,另辟蹊径的创作勇气和时代气魄。虽说都是在以音乐、舞蹈、诗歌、舞台美术为艺术手段这个大前提下展开的,但其间诉诸舞台的具体呈现策略迥然相异。从展演场地和装置特色上讲,《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确定了音乐舞蹈史诗横向铺陈“漫卷书云”式的观赏线条,在舞台调度上大量使用自上场口至下场口的“一字型”布局,不管是“雪山草地”抑或“飞跃大渡河”,一字型调度给予了战争场面以前赴后继、时进时退的时间感和展示各种翻腾技巧的最大流动空间,观众好似在推开一幅历史长卷,自左及右、自远而近在史诗间得到一种胶片式的、格格延进的欣赏效果。

《中国革命之歌》虽在舞台机关上添加了更为先进的升降、推拉、旋转舞台和声光设备,但仍是延续了《东方红》的演进方式。而《复兴之路》的高中低空错落立体舞台的使用所带来的革新之处,绝不止于装置本身。横跨过舞台的长虹,拉高了舞台纵深梯度的同时,限制了舞台水平向度上的运动空间。这一看似仅使视觉更加丰富精美的物理改动,彻底扰乱了用大幅度身体技巧铺陈战争场面所必须的水平空间,使得编创人员在平面舞台的垂直方向上做足了文章。稍加留意我们便会发现,不管是《大潮曲》中众多少女垂直台口躺在舞台上,用手和脚整齐而有韵律地描绘着海浪起伏的诗情画意,亦或是“奥运梦想”中剪影效果自后而前延伸至观众席的跑道和运动员,舞台似乎进行了90度扭转,演员喷薄而出的热情和呼喊,挟带着体温向我们迎面扑来。至此,装置的革新带来了编导讲述视角和观众欣赏视角的集体位移,一种更接近于电影景深镜头似的观赏视角由此拉开。

也恰恰是由于这种视角的改变,“音乐舞蹈史诗”以舞见长的特色被悄然改写,以一种更为稳定、不需大幅度调度、注重色块营造的群舞搭建方式崭露头角。我们再也看不见舞蹈中的大幅度、高难度的空中翻腾,而代之以以日常生活动作为基调的、更注重动作纹理和力度的色块状群舞。在《东方红》开篇,我们领略了至今光彩依旧的“葵花向阳”舞段,它既继承了俄罗斯“小白桦”舞蹈绵延不绝的精巧调度,又闪现着朝鲜族传统扇舞地面舞姿的开合有度,更巧妙地将扇子变形为点点金黄,文题辉映出葵花向阳的“舞外之意”……不管是“飞越大渡河”的舞段,或是“保卫黄河”中的“大刀舞”,抑或是“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舞段……每一幕情节的处理,都遵循着舞蹈本身的规律,再现场景的同时,并不给人“活报剧”、“程式化”的僵硬和笨拙,代之以对潇洒浪漫的革命主义情怀本身的激荡。相形之下,《复兴之路》将《东方红》“以舞乐为重”的流畅之极且热血奔腾艺术表现手段,置换为一种安详和谐、以静制动、注重顿点造型感的人体群雕艺术,其间对传统皮影艺术的借鉴和发展等新颖的亮点可圈可点,而大胆地使用业已成熟的节目,或是改编经典舞段新作的方法(“长征路上”原地大幅度倾斜舞段为对春晚女子《飞天》的改编),恰恰是《东方红》短时间内创造艺术奇迹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继承与创新,并行不悖。

四、所感其情

如果说《东方红》使得每一位观众都产生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参与感”——它无疑是“革命的浪漫主义”的最好诠释‘‘生死主题在史诗般的吟唱中淡化了……歌颂弱化了壮士们一去不复返的悲壮……”《中国革命之歌》渲染了革命烈士牺牲的悲壮感和人们对烈士的无限哀思,那么《复兴之路》则给了每位观众一次祭奠先烈、遥想当年的仪式感和追念感。《复兴之路》的这种‘‘身处其外”的追念感,首先来源于全诗创意设计上安排了诸如当代人走进大漠深处找寻创业英雄痕迹的笔墨;另外,从形式感上说,拱形装置所带来的歌队面向观众席的客观条件下,现场指挥的存在,使得歌队成为了‘‘离观众近些,而离历史的昨天远些”的“舞台上的观者”,緬怀之情油然而生。

当我们聚焦3部音乐舞蹈史诗重叠的历史结点时,《东方红》的革命与浪漫丝丝入扣;《复兴之路》默默的人文关怀便清晰可见。《东方红》的浪漫,散见在全诗结构中迂回婉转的叙事策略,《万水千山》章节中不实写‘‘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场景,而采用夜幕下‘‘红军想念毛泽东”抒情的舞段使现实的挫败化作一股淡淡的忧伤。《复兴之路》的人文关怀体现在艺术上的巧思,更在面对历史的庄严。而《中国革命之歌》的‘‘开国大典”使用了‘‘精确复现”的舞台表现手段,多媒体天安门城楼背景下,毛主席直面观众,电影画面般的真实感用意鲜明;《复兴之路》笔下的‘‘开国大典”自一个仍然硝烟弥漫的角落撩拨开来,喜讯“一个人不能少,一个字不能丢”的指示,似严厉而实亲切;战火下的他们看不到《东方红》里藏、蒙、傣、维、朝各兄弟民族华美壮观的花团锦簇;听不到《中国革命之歌》中毛主席一字一顿、掷地有声的世界宣告,这样‘‘以小见大”的笔墨不可谓不动人……而大屏幕上时时砌满的上百个默默奉献的英雄的名字,更带给我们历史烟波浩渺之中的空灵感。

结语

第6篇: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天朝梦 民族意识 觉醒 【中图分类号】D161 【文献标识码】A

王朝天下观主导下的天朝梦

民族意识,主要指具有民族国家和的意识。尽管中华民族形成很早,但中国人的世界地理概念普遍模糊。鸦片战争前,由于长期闭关锁国和君主专制,中国人看世界的眼睛被蒙蔽了,因而也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当时整个中国,从皇帝到百姓,一直以为世界只有九州那么大。正如宋学家石介概括的:“夫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田地之偏者说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由于华夏中心论的世界观和文化优越感,中国人不知道世界之大,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只有天下观念和家族概念。不难理解,1793年的马戈尔尼使团和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希望通过外交手段打开中国市场,都被处在帝国大梦中的清政府断然拒绝。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所承担的天命观念及其在维护中国帝国政治统一方面的作用,通过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839年长达2060年之久的历史经验,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①到了近代,中华民族历史优势的丧失,源于侵略性文明就近在咫尺,而整个国家却浑然不觉。

鸦片战争后,伴随民族意识普遍觉醒,民族复兴之梦不断生成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全民族的前途命运由于外来民族的入侵,关系变得渐渐紧密,中国人开始有了民族意识,中国传统社会开始了曲折的现代转型。

中华民族昔日辉煌的梦想被英国的炮声惊醒,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们再也无法关门自雄,慢慢对王朝天下观产生疑问,成为最先召唤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这些先知先觉以林则徐、魏源、徐继等为代表,他们从知己知彼的需要出发,认真审视时突然发现:世界之大,远远超过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天下。《四洲志》《地球图说》等译著冲击原有的地理概念;《海国图志》批判清政府“徒知侈张中华,未睹环之大”,提出“师夷长技”和“以夷制夷”的反侵略措施;徐继的《瀛环志略》甚至看到了美国民主制度之美。这些先知先觉者们从天朝森严的壁垒中探出头来,开启民族意识觉醒的闸门,挑战华夏中心论。然而这种挑战是极为有限的,《海国图志》遭遇的冷落和徐继被罢官抄家的遭遇表明,大清王朝还是挨打不知道疼。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受到刺激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搞起了“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因为封建的大树上开不出资本主义的花朵,这场近代化的运动只是器物层次上的变革,是不彻底的,李鸿章戏称其为裱糊的“自强”。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觉醒的窗口进一步在上层知识分子中打开。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早期维新思想家通过洋务实践,通过窥视西方而正视自己,渐渐意识到技不如人、器不如人、制不如人,承认中外联署的天下观。冯桂芬提出采西学,发出“自强”“雪耻”的呼喊。王韬提出,“不患西人之日来,而但患我中国之自域”②,大胆倡议开放国门,应对危机,这其实是新的民族意识创生的呼喊。然而,这些呼喊仅限于著书立说。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华民族有了强势不再的失落感,但却没有使中国人普遍产生民族危机感。此时觉醒的少数知识分子对民族危机的认识还是不充分,现代国家的观念也没有建立起来。

1894年甲午战败,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让中国人再也不能“举国醉梦于升平”了。史学家陈旭麓称中日甲午战争为“巨祸”,实为不过。以此为时间节点,中日两国千余年的强弱态势完全逆转,中国人的心灵上受到前所未有的强击,民族危机感严重。正如梁启超所言:“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此后,在帝国主义瓜分狂潮的不堪现实下,民族主义的概念由梁启超引入中国,中华民族开启了对现代民族国家问题的思考。一时间,华洋之称取代华夷之辨,世界万国取代王朝天下,中华民族天下共主、天朝上国的迷梦彻底破碎,中华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在康有为1894年保国会的演说中,把国家比作“覆屋”“漏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形象地表达了民族危机。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将社会进化论思想引入中国,“天演物竞之理,民族之不能适应于时势者,则不能自存”③,这种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冲击着世纪之交的中国,引起了社会思潮的变化。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响亮地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这成为民族复兴的先声。“只有在民族观念形成之后,国家被侵犯才能唤起人们的耻辱感。”“振兴中华”的呼喊,使得中国古老的忧患意识上升到民族国家层面,身处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统治下的中国人开始有了国际意义上民族身份的考量,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共同体意识越来越强烈。

伴随着民族意识普遍觉醒,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民族复兴之梦不断生成,中华民族在逐梦之路英勇抗争,艰难探索。

从天朝梦碎到复兴梦起,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的残酷现实中,一步步有了追求民族复兴的梦想

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历程,就是中华民族在国家危急的时世中,不断融铸复兴梦想的艰难历程。从天朝梦碎到复兴梦起,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的残酷现实中,一步步有了追求民族复兴的梦想,开启了道路的探索、制度的尝试和思想的萌发。

坚守民族情怀,培养世界眼光。当一个民族国家固步自封,社会就会陷入迟滞,民族就会走向没落。回顾历史,天朝梦遮蔽了我们看世界的眼睛。当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西方国家纷至沓来时,我们还死守着王朝天下观,还把闭关锁国、停滞落后当成世外桃源,因而一次次延误了近代化的历程。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有识之士和时代精英带着民族情怀放眼世界。历史证明:落后和封闭是没有前途的。如果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培养世界眼光,要怀着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用开放的胸怀走向未来。

弘扬中国精神,树立历史使命感。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都一次次证明:为了民族的复兴,要敢于开创历史。无论是早期维新思想家奋笔疾书时的思考,还是严复触碰到物竞天择时发出的“图强保种”的呐喊,都表达了对祖国逐渐强盛和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企盼!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儿女弘扬中国精神,树立高度的国家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始终在不断尝试和努力,但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就是在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上,没有找到一条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正确道路。这一历史使命和历史重担,最后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头,他们带领全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就此踏上民族复兴历史征程。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就必须了解其形成历史,更要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并能凝聚中国力量的正确发展道路。

自1840年开始,统一与和平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企盼,人们盼望民族独立自主、国泰民安,希望中华雄起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了历史的转折与发展,最终踏上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

(作者单位:辽宁警察学院)

【注释】

①(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394页。

②王韬著,朱维铮编:《|园文新编》,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03页。

第7篇: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

无手能书彰意志,热心教育更本色。

身残志坚,浑身正能量,就是无手青年马复兴的人生之路起步时的装备。靠着这些装备他的人生之路灿烂辉煌。

身残志坚,我们并不少见,无手而书,就足以说明他的志坚。马复兴老师最难得是他浑身正能量。也正是这点他才更辉煌。正是他对教育事业朴素而真挚的热爱,才是得他自愿用自己的工资为学生添置学习文文具;才是得他不顾身体残疾克服难以克服的困难把流失的学生找回来。才是得他强忍屈辱在白灰场地用自己的嘴捡起学生的工钱。

这一切最关键的是他浑身正能量。

他对教育的热爱是真挚的。开始也许是朴素的,只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但是,他对教育的热爱就是一种神圣的使命。他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学过多么深厚的教育理论,一颗爱心就是他教育理论的核心。做出了超乎寻常的业绩。

他没有上过大学,有人问他遗憾不,他用无手的双臂写下了"我已经上了大学〃。这句话耐人寻味,是的,他用生命读完了社会这所大学,用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了人生的榜样。他所学到的,是任何大学都无法学到的,却远远高于其他学校。

他是艰苦年代中国农村教师的写照,也是那个年代中国教育的骨骼。在国家日益强大的今天,有些事看起来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的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永远是不落后的,是无法忘却的!

电影《无手老师》观后感2

《无手老师》是一部具有感情色彩的励志电影。讲述了麻尔村学校教师马复兴在双手残缺的情况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在贫困山区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操和动人事迹。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老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电影中的马复兴是感动中国的人物,他的故事让人动容,而他的精神更值得思索,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不认输不服气敢担当有责任。马复兴幼年时因意外失去了双手,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长年累月用断臂夹住笔练习写字,他身残志坚,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的意志坚定不向命运认输,没有手的他以优异成绩念完高中,当他满怀希望地填报高考志愿时,班主任的一番话刺痛了他的心,残酷的打击他几乎绝望,但是他仍没有放弃,命运给了他一个机会——担任村里小学的代课老师。当他听说自己可以当老师的那一刻,他开始了“艰难”备课生涯,学写黑板字、学画画等。他没有双手,字却写得工整,画画得漂亮;他没有双手,却用小小的黑板让农村的孩子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他为了提高学习教育,充实孩子们的生活,他四处跋涉去听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由于他在的贫困山区小学,孩子的失学率较高,他就连自己那点微薄的收入全部用在了孩子们身上,为他们买学习用品、买鞋子、交学费等。马复兴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农村教师的伟大形象,也是对最美乡村教师最好的诠释。

马复兴老师在遭受挫折和打击之后,依靠执著的信念、顽强的毅力,人生依然可以充满生机、充满希望,他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我们审计人要以马复兴老师为榜样,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审计事业出一份力。

电影《无手老师》观后感3

《无手老师》这部影片不同于我们日常接触到浓稠到甜腻的那种“心灵鸡汤”,它的拍摄手法朴实,但却最接近真实,非常值得一看。在离场时,我注意到许多观众在擦着眼角,我的内心也涌动着的难以言说的情绪。

影片是根据青海省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村小学回族教师马复兴的感人事迹拍摄的。马复兴是一位自幼失去双手、身残志坚的乡村教师,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班里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为此,他一个个去找,将失学辍学的孩子一个个找回;每个月都入不敷出,大部分收入捐赠学生,补贴学校;甚至供养,资助学生上学。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每一个学生,感动每一个人。不禁让我感慨,这是当今真正所谓的师之魂!

代课老师马复兴,经历人生不幸,各种异样眼光,命运终于给了他机会:他成为了一个小学代课老师。他倔强地遵守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对这份责任执著的追求,是一种让人敬佩的精神和信念!片中马复兴那被高原烈日拉长的身影和满眼黄土却闪烁希望之光。是何等的震颤人心,就只是因为那么一个简单的信念和职责!

马复兴是怎样一个人呢?我忽然想化用评论名家傅小石的一段话,大意是:”他残破的人生,苦难的命运,残缺的双手——和一颗完美的心。”

电影《无手老师》观后感3

《无手老师》一部公益励志片,承现一个动人、真实的故事。在观看后,带给我如此多的惊喜、精彩和感动。

马复兴老师年幼时因意外失去双手,村里人、姐姐、同学、老师都看不起他,说他是废物,但是他没有想命运低头,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学习用脚、断臂写字,写得一手工整的好字。听说要当老师的消息后,马复兴满怀希望,努力、认真、“痛苦”地准备板书。妈妈劝说复兴放弃,但是复兴怕错过一次机会,再也没有了。他写得鲜血直流,仍旧继续练习写板书,抓住每一次机会。当上代课教师,马老师30年如一日,诚恳做好每天教书工作;为开展有效课堂,与其他教师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为每一个学生能有学习的机会不断与家长沟通;并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给孩子买本子、笔等学习用品,默默为教育事业奉献。

电影《无手老师》观后感4

无手老师三尺讲台,三寸粉笔,铸就的是三千桃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出的是教师一生的追求。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缔造出一个个梦想与情怀的奇迹。

看完这部电影时,一股莫名的力量涌入我的心头,就像那大海里的浪花,一个接着一个涌进我的脑海,顿时,脑海里一片空白,慢慢地从心底冉起一股暖流,你的身影或许永远也挥之不去。我知道这是一个属于你的真实故事,因为导演并没有多用华丽而炫目的手法来修饰。朴实而沉稳的“角色”也略显生涩,甚至可以说无任何“表演的天分”。是啊,谁又是人生舞台上天生的“演说家”呢?我没有离开,而是在泪眼婆娑间与你共同历经了一回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厚德载物的精神境遇。究竟是什么,让你在逆境中如此的坚强不屈,保全身心?是信仰!是你那坚守的信仰——“做祖国有用的人”,让你成为强者,让你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痛苦,让你历经重重矛盾与纠结,仍能在梦想的路上扬帆远航。

你没有双手,却写得一手工整好字;你没有双手,却画得一手精湛好画;你没有双手,却给贫苦的孩子们描绘出一幅美好蓝图;你没有双手,却给孩子们插上了希望的翅膀。是你,让他们懂得知识的可贵、学会展翅高飞的本领,想要去做祖国有用的人。

你常常会将那一句:“无手的人一定比有手的人做得更好”挂在嘴边。这是你前进的方向也是动力,更是一种强烈地奉献意识与事业心,无手并不等同于无为,奋进路上,你那艰难的身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感染与激励着更多有手之人要敢于承担起时代赋于我们的责任,敢于承担、乐于奉献,只有这样,才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与价值、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同事、亲友的信任与尊重。

而今,在实现民族伟大的复兴梦------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时常会将爱岗敬业挂在嘴边。爱岗敬业不是夸夸其谈、尽心尽职也不是纸上谈兵,梦想不是那一瞬间的智慧与激情,它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懈与执着的行动力来实现。

这时候,我想起了音乐大师贝多芬、想起著名作家张海迪…….雨果曾经说过,人在逆境里比在顺境里更能坚强不屈,遭厄运时比交好运时更容易全身心。是的,命运之神没有特别的眷顾某些人,却教会某些人面对扑面而来的困难,决不低头屈服。解救自己的机会,就是自强不息,就是奋斗不止。

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做得真的不够,因为有手的我本可以比无手的你做得更多,更好。无手老师,感谢你,是你让我重拾斗志,懂得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坚守让信仰闪光,奉献让生命绽放。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电影《无手老师》,出发点应该是希望我们老师学习马复兴三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的教育信念,以及“历经沧桑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的超越精神。

不知为何,我不太愿意将这部影片单纯地与“苦难”、“励志”、“无私”等字眼划上等号。这部影片并没有向我们投来无数个“催泪弹”,但看完后,却让人陷入了沉思。

我一直觉得马复兴是幸福的,除了失去了双手,上帝为他关上了一扇门,却又为他打开了好几扇窗。

就像他最终在获奖感言地时候说的:我有三个愿望,第一个,能够像正常的孩子在学校里念书;第二个,我能正常地工作;第三个,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这三个愿望都实现了,不但能正常念书,还是班上的佼佼者,不但能正常地工作,还从代课老师转了正,不但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还娶了个漂亮的老婆,生了两个懂事的女儿……最后,还有一个当火炬手的大惊喜从天而降,你说,他是不是很幸福?

有时候,我们反观自己,如果按照他一样的三个愿望,我们是不是早就超额完成了,但扪心自问,我们会感到幸福吗?都在完美与不完美中挣扎,都在贪念这个世界给我们的还不够多。

电影《无手老师》观后感5

首先,来说说这部影片的男主角,马复兴,也许你会觉得他除了失去了双手之外,呈现在众人面前的都是完美的一面,他第一次在高考志愿上写上“北大”二字时坚定的眼神,他对他的兄弟说自己的理想是考上最好的大学时的坚定,遭到别人欺负的时候,他像阿甘一样,用奔跑的姿态,拯救自己的灵魂,又在得知可以当老师时,同时用奔跑的姿态,向世人宣告,自己似乎获得了重生。

他用自己的行动帮助并影响了一个又一个孩子,打开知识的大门,不求回报,无私奉献,他又在课堂上,因为一个发散性的问题,不经意间,似乎又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方式,演绎了一段极具浪漫色彩的爱情……

这一切,都是美好的,也就是说,马复兴的形象是完美的。

其实不全是的,他有过绝望,得知自己不能考大学时,差点结束了生命,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的生命应该是晦暗的,他放羊时的表情是淡漠的,目光是呆滞的,甚至,连别人的讽刺令自己一度崩溃,傻得要将自己狠狠掩埋在泥土里。

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是,他因为老婆的一句话大伤自尊,不仅嘴不饶人,手也不饶人,那个画面让人觉得,一个爱生如子,为了一个孩子重返学校,都能忍气吞声地在砖厂地上捡起老板扔下的满是屈辱的硬币的人,很难想象,怎么在自己的老婆面前,要发那么大的脾气?

这就是真实的马老师,有自己不完美的一面。

不完美,才是完美的人生——观《无手老师》后感

再来说说他的母亲,一直将“尕娃”这样的昵称挂嘴上,她一直为儿子打气并安慰儿子:真主会给你一双手,一双心中的手。

同天下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孩子就是她的全部,当儿子焦虑地对她说:上不了大学,没有工作,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该怎么办呀?

她坚定地说:一辈子什么都不干,阿妈也养你一辈子!

看着儿子苦练粉笔字,她心疼得恨不得将自己的双手替换给自己的儿子。

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然而,这份爱同样折射出母亲的一点小“自私”来,他心疼儿子,却希望儿媳妇多做事,得知儿媳妇转正后,却又担心人家会瞧不起咱家,会离开自己的儿子……

这份矛盾,这份担忧,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也有母亲不完美的一面。

不完美,才是完美的人生——观《无手老师》后感

再来谈谈马老师的妻子,漂亮能干,多数情况下善解人意,却会在马老师资助别人的时候,开始动摇,尤其是自己的工资是对方的两倍的时候,也会有心理落差,也会抱怨,也会计较。

还有马老师的学生,我想不可能是完美的,却也做了很多令人感动的完美的事,第一次见马老师在黑板上写“无手老师”四个字时,流泪了,也会悄悄地用黑板擦帮老师压住课本,以免翻页,还为马老师制造惊喜,赢得爱情,长大后,又会回馈给马老师女儿对父亲般的爱。

……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完美中伴着完美,因为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成长中的人。

这是导演的高明之处,都知道,116分钟的电影时长,无法浓缩一个人几十年的漫漫长夜,但塑造每个人物形象时,很用心,他想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人生。

那就是,不完美,才是完美的人生。

电影《无手老师》观后感6

2017年的最后一个周五,按照区教育局的安排,观看了电影《无手教师》。

《无手教师》是根据 “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称号获得者马复兴的真人真事改编的一部电影。马复兴是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村小学教师。1958年的深冬,马复兴降生在下麻尔村一个普通的回族农家。不幸的是,他诞生四个月后的一天,在火炕上爬动玩耍的他,不幸掉进了嗤嗤燃烧的炕洞里。由于没有及时发现,他的两只手被烧焦了,还有后背、胸部……从此,马复兴失去了双手。很巧合的是我工作的前十年是在甘肃的临夏,甘肃临夏和青海湟中从地理区划上讲都属于河湟地区,有着相近的民族构成、自然风貌和文化,所以,对马复兴工作的地方应该有更深的了解。电影首先感动我们的当然是马复兴这个人。马复兴首先是一个朴实的人,这种朴实,首要地当然是来自于马复兴这个人,与其他正常人相比,马复兴没有手,他是个残疾人,这种残疾让他有了不一样的经历,体味了更多的人情冷暖,其次来自于他所成长的这个环境,在青海湟水流域,多民族杂居,主要有回族、藏族、保安族,当地以花儿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这一方贫瘠、高寒的土地,滋养了他朴实的居民。剧中的马复兴也好,村支书也好,乡上的书记也好,还有村里的乡亲也好,甚至于石灰厂的不可一世的老板也好,其实都是这方土地上卑微的生命,这种卑微最是能打动人。然而电影毕竟是电影,需要在影视的角度审视。但如果从影视的角度去审视的话,这部影片其实很难算一部优秀的影片。

首先,故事不是好故事,整个电影下来,所选取的故事并不具有一个明确的主线索,各个故事之间是散的,聚合得并不好,给人感觉就像是小学生作文一样,整个故事并不能够打动人。

其次,从演员的演技上看,演技也是不合格的,好多镜头都给人一种小学生背诵课文的感觉,不是在演戏,而是在背台词。再次,服装道具方面似乎也不合格。马复兴头上戴的帽子和戴法,以及小学翻新落成仪式上赵玉华头上所带的纱,都不合适,道具师还需要再下点功夫才行。

第8篇: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儒学复兴;公民儒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b17[文献标志码]a

中国传统儒学发展面临深层危机因而试图实现创造性转换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在今天不期而遇。一方面,在二者实现内在对接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其贴近民众生活、极易为大众理解而在以儒学为传统的民族精神深处发动了一场思想革命,它辩证地吸取并融合了传统儒学的思想精髓,对之从形式上和内容上进行了批判性改造,为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型开启了新的方向,使传统儒学在自我拓展、自我生成中获得了一次文化复兴的机会;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荡涤了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旧灰尘,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在当代中国的生成则使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和生长成为可能,使传统中极具价值的思想学说通过并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而与马克思主义融为一体,并在科学改造中实现现代转型。

事实上,近代以来,学界对于儒学复兴的争论从未间断,包括马克思主义学派、西化派、现代新儒家等在内的国内外众多学者都曾从政治儒学的困境、儒学创生的条件、儒学返本开新的可能等角度对此问题展开论述。鉴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在当代中国的生成,本文拟以此为背景,从儒学面临的现实困境——缺乏生活场域基础——切入,分析儒学复兴之可能及未来走势,探讨儒学复兴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

一、儒学复兴的困境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儒学在近代百年沿革中,已从经学的显学地位跌落到了末学的式微状态。在此尴尬境遇中,欲使儒学再度复兴,谈何容易。对此,有人从儒学自身找原因,认为:一是面临多元思想撞击的反复挤压和多重解构,在边缘化、碎片化、隐匿化的衰变中,儒学的农耕基础和宗法基础已然崩裂,其文化原典与叙事结构遭到颠覆,在当代中国主流思想论坛上处于失语状态;二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意识形态批判的强大压力下,传统儒学的知识体系全面崩溃、屏障全失,其主导性价值原则几近气丧命绝,或作为断裂的文化碎片散落在人文学科的边缘,或作为失去活性的精神因子沉寂于史学研究领域的隐层;三是在场域收缩和思想游弋的当代文化语境下,传统儒学的生命活力已然丧失殆尽,它早已变成漂浮的观念、思想的碎片和文化的点缀;四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市场化、商品化、工业化、都市化浪潮的狂飙,使得儒学的生活基础日益贫瘠,其身份因无所依归而趋于模糊,只得遁入书斋,自我放逐。[1]也有人从儒学之外找原因,认为:本来,儒学创造了对于世界和生活的完整而深刻的独特理解模式,塑造了复杂而微妙的思想观念体系和情感生活世界。然而,现代中国学人在对传统儒学进行理性反思时,不管如何评价和怎样表述它,几乎都要采用西方思想框架和平台来进行诠释,力图给自己“吹一个西方式的牛”。[2]结果就造成了当代儒学的尴尬处境。

关于儒学复兴何以可能的研究,当前中国思想界出现了各种流派,无论是持全盘西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派别,还是坚持弘扬国粹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无论是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化合一”的正统主张,还是强调中国文化后现代主义转向的激进探索,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援引某些现代西方的理论范式并以之为圭臬,以至于今天的中国学人已习惯于用西方的现代性镜子来鉴照自己。在这种观镜的对象化体验中,当代中国学人已经被训练成各种西方现念的代言人。这种集体性精神误认严重损害了中国儒学的

思想意义和理论力度,破坏了它本来的文化性能和学理价值,它的观念和问题也被荒诞化、泡沫化、边缘化,中国儒学原本和谐的概念系统被支解,那些最有解释力和支配力的儒学范畴,如仁、道、天、理等,一经西学阐释便变得意义轻薄、空洞无物甚至相互冲突。

显而易见,一方面,西学观念的大量涌入唤起了中国学人的问题意识,可是同时也压缩了中国学人自己的问题领域,使中学丧失了自我规定性而显得不伦不类;另一方面,大家也都感到只有通过中西融通才能摆脱这一理论困境。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中西文化传统是这个世界上同样高度发达而范式又相差甚远的思想体系,而且各自的思想资源与历史发展又完全不同,根本没有足够多的共同点可以实现二者的会通。要实现不同思想体系之间观念的会通只能通过思想创新,而不可能通过机械性拼接和简单性比附等各种伪创新的举措来实现,也不可能通过搭建什么“真诚的对话平台”来完成。对话或交流的确可以促进彼此一定程度的理解,但理解并不意味着必然接受,只能产生有距离的承认。异质文化间的互相理解和思想合作要成为可能,显然还需要一种基于共同生活需求而产生的共识。

但吊诡的是,建立双方共识并形成互惠交往的困难恰恰在于,以什么生活场域为基础、通过什么样的问答逻辑而产生怎样的视界融合,是“中体西用”抑或“西体中用”?是“援儒入马”抑或“以西非马”?在这个核心问题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从儒学的思想内涵层面分析,认为儒学的心性之学对人学意义的追寻实现了精神世界的自我建构和自我提升,它以心性之学与“内圣”追求的交融为内涵,将人对存在意义的领悟与存在价值的体认提升到了引人瞩目的地位,空前地突出了人性的精神自觉,内在地体现了人性化存在的当代意向;但从心性本体的视域出发去考察人之存在的意义世界及精神境界的提升,却同时使之陷入画地为牢和固步自封的困境中,而未能充分关注意义世界的丰富性及人性的多面性。[3]因而,心性儒学只注重意义世界内在形态或观念形态的建构,而忽视对其现实语境、外在形态的基础建设。这既泯灭了人学之意义世界本身的当代性,也使其意义追寻呈现出抽象性特征,往往以抽象心性之维的虚假存在消解了对象世界的客观实际。所以,儒学因隔绝于现实认知和实践过程,仅仅以反身向内的心性涵养和思辨体验为其内容而沦为封闭、玄虚的精神自慰,如此要实现其“当代复兴”,无论如何都是困难的。

二、儒学复兴的可能及其未来走势

其实,传统儒学是由历史传承下来、体现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质的思想纽带,它渗透于广大民众的思想道德、审美情趣、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语言文字中,具有极为宽泛的理性内涵与文化底蕴,深刻影响着广大民众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学界一般将儒学划分为三个层面:政治制度层面(即政治儒学)、日常生活层面(即公民儒学)、精神信仰层面(即信仰儒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儒学,它的制度规训功能及其社会基础已经丧失;作为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仰儒学,它的当代建构也难以实现。看来,复兴儒学的最好路径就是从公民儒学、生活儒学、道德儒学入手,发挥儒学在民间生活和公共伦理层面的教化作用。若从儒学的延续性、超越性、大众性、时代性等方面分析,儒学本质上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它能够包容过去、启示现在并开拓未来,在价值选择与文化认同方面铸造我们的民族精神、凸显我们的文化特质,在当代的确存在着复兴的契机,可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得以延续和发展。然而,在它的社会基础严重崩塌、文化观念彻底断层,受到异质多元思想猛烈冲击的情况下,在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态势的强力推进中,传统儒学的当代复兴的确面临着诸多困境。

儒学复兴之所以在现代遭遇困境,不是因为它失去了制度保护和缺乏必需的宗教支持,而是因为它缺乏公民儒学之生活基础,遭到了广大民众的冷漠和疏离。因此,儒学在现代要发挥教化作用、实现意义创生,应首先考虑如何使自己转化为民众的日常观念,成为民众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之不可或缺的东西。为此,儒学必须经由世俗化、生活化的途径向普世化、时代化的公民儒学转化。如此,就不能如传统儒家所主张的那样,从内在超越的心性层面发掘其现代价值和谋求其现展,而必须彻底抛弃轻视大众世俗价值的贵族化倾向,重新激活并发扬传统儒家人文主义的精神意蕴,尊重

普通大众的生命欲望和精神追求,同情理解并自觉顺应人们的世俗情感、愿望要求和生活实践,将儒学彻底大众化、时代化、生活化,由羞于口、弊于言的“内丹学”转化为与现代生活需求和情感认同合拍的“外丹学”,使儒学真正成为现代民众的潜意识和真信念。时至今日,重新确立儒学为主流意识形态已决无可能,而从生活场域来重构其思想进而实现平民儒学的复兴倒是可能的。

现代社会生活的特征之一,就是家庭形态的彻底变革和家庭伦理的根本转型。而现代社会工作与行动的漂移又强化了人们的无根性,被市场化的各种物欲裹挟的现代人真的容易挣脱现代生活的藩篱而主动趋向传统儒学的心灵救赎吗?恐怕未必。连重建日常生活基础尤其是重构家庭伦理生活场域尚且困难重重,更遑论公民儒学的真正复兴了。传统儒学作为封建社会中农耕文明、宗法制度下的血缘文化和以心性修养为主的“内圣”之学,它的影响与作用向来具有两面性,它既塑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公共心理和共同人格,又造就了我们的国民劣根性和厚古薄今、因循守旧的自贱品格,其消极影响一旦通过平民儒学而死灰复燃,就会毒化人们的心灵、污染社会环境,极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构建。可见,儒学既积淀着精华又充满着糟粕,其复兴之路既不能采取“中体西用”而使民众普遍接纳,也不能执行“全盘西化”而使其彻底颠覆,只能采取视域融通和实践整合的创新之路,通过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的科学改造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简单拼凑抑或单纯移植,既无法充分汲取和创新利用儒学的丰富资源,也不利于新的民族精神的形成和中华民族形象的重新塑造。

三、儒学复兴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要真正实现儒学的复兴,传统儒学还必须进行一次真正的义理革命,以摆脱传统儒学固守抽象研思的旧理路,而与当代思想集体开展深层次的对话与交流,其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体系能否为人类的文化创新开出最根本的人性本体与生活世界原理,为我们提供当代中国文化所凝聚的多元智慧与精神发展的广阔空间,才是值得我们认真省思的。

时下,我们正处于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民族复兴必然要求民族文化的复兴,因而需要以儒学为主导的传统文化重新走向新生。就目前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于21世纪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获得新的发展、实现复兴是很有可能的,但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从内容看,儒学复兴必须是能为当代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前景提供有意义的精神支撑的生生之学,是有益于促进各国人民团结友好、互信互助、和睦相处的和合之学,是返本开新、奋力开拓、与时俱进的创新之学。从时代需要看,当今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变动的时代,世界各地的思想界出现了对“新轴心时代”的呼唤,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对儒学智慧的温习与发掘,回顾我们文化发展的源头,弘扬中华文化、融汇古今中西,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而努力开拓儒学发展的新境界。从文明发展看,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十分不和谐的状态之中,有许多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共同难题,诸如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由于过分注重物欲与感官享受而导致的身心失调、人格分裂与身份迷失等。[4]面对当代人类文明的冲突和矛盾,我们只有在对人类宇宙根源与人性道德根源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的切身体悟中,才能洞察人文危机、存在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总根源,形成新的天人合一观并以此培植出新的国民意识。[5]这些都表明,儒学作为一种曾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早已随着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而终结[6],并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代替,但作为一种学术流派的儒学经过自我变革后,则有可能作为内在精神变量而再度复兴,并成为多元文化中的重要一元而继续存在和发展。当然,它只能是社会主义多元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变量之一,而不可能成为多元文化中的主导形态。[7]复兴后的新儒学即“后现代儒学”,将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提供新文化建设的思想资源、教化人的品德、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精神塑造作用。

当然,在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大潮中,儒学复兴不可能偏离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的方向,只有实现当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手,儒学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的内源因子而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今天,我们要解决与儒学复兴相关的任何现实问题,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的框架而抽象地、教条地对待儒学复兴,必须系统地研究现代性与根源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全球化为背景,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角度全面清理儒学的糟粕,探寻儒学在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中的积淀及创造性转化的途径和模式,提炼儒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观念与价值理想,从新的视角审视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相生相融关系,探索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浪潮中儒学的民族特性与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实现整合的可能道路,发掘出其中能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起到积极作用的核心价值观念,以促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的科学实施。[8]

[参 考 文 献]

[1] 景海峰.20世纪儒学的三次转折[j].学术研究,2008(3):46.

[2] 赵汀阳.哲学的中国表述[c]//论证(2).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2-92.

[3] 杨国荣.心性之学与意义世界[j].河北学刊,2008(1):35.

[4] 朱荣英.物化的时代与哲学的使命[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4.

[5] 成中英.儒学之本与儒学的当代意义[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9.

[6] 汤一介.论儒学的复兴[n].人民政协报,2009-10-12(4).

第9篇: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

求解放思想之真 务复兴发展之实 文章作者:sayyes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6月13日15:28 求解放思想之真 务复兴发展之实 复兴区人民政府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一个地方发展的速度;观念转变的力度,决定一个地方对外开放的深度。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不断推动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转变观念中扩大开放,在对比差距中加快发展,在明确责任中狠抓落实,在狠抓落实中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一、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解放思想是统一思想的前提,统一思想是解放思想的最终目的。解放思想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把我们的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

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就要做到“六破六立”:破除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旧思想,树立勇于开拓、创新创业的新思想;破除小富即安、固步自封的旧思想,树立富而思进、争创一流的新思想;破除看门守摊、求稳怕乱的旧思想,树立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思想;破除畏难发愁、怕担风险的旧思想,树立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新思想。统一思想也不是盲目服从,而是把我们的思想统一到符合实际、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理论和观点上来。具体地说,就是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上来;统一到正视差距、居安思危、知难而进的攻坚克难上来;统一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真抓实干上来;统一到开拓创新、勇于探索、艰苦奋斗、拼搏赶超的精神状态上来;统一到执政为民、富民兴区的伟大实践上来。 二、在转变观念中扩大开放。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指导发展。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就必须在观念上有所创新,用思想的新觉悟,催生发展的新思路,带来工作的新飞跃。一是强化“无外不富、无外不快”的观念。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第一选择,项目是第一载体,要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根主线,向外来资本要生产力,向外来项目要增长力,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超人一等、高人一筹,以大开放带动大发展。二是强化“来的都是客、内外都是外”的观念。区域范围以外的项目和资金,都是我们开放的范畴,外经、外贸工作,都是我们扩大开放的内容,凡是对外商实行的政策、提供的服务,对内地投资商也要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真正做到内资、外资一起引,内贸、外贸一起抓。三是强化“请进来是英雄、走出去是好汉”的观念。扩大开放既要积极“请进来”,也要大胆“走出去”。既要敞开区门,广泛吸纳和引进资金、项目、人才、信息等发展要素,还要敢于主动“走出去”发展自己,扩大开放的范围和视野,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挖掘我们需要的资源。四是强化“亲商、爱商、护商”的观念。要深刻认识到,投资商来办企业、上项目,优化的是经济结构,解决的是劳动就业,创造的是财税收入。要从内心亲近投资商,善待投资商,爱护投资商,服务投资商,把投资商当作友好的朋友、尊贵的客人,满腔热情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使每一个投资兴业的客商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五是强化“互惠、互利、双赢”的观念。倡导“你发财我发展”、“你赚钱我收税”、“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税收”的理念。在扩大开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把让投资商赢利作为最重要的投资环境来抓紧抓好,让资金和项目引得进、留得住、长得大。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为了招商引资无条件的让利、低价贱卖土地,造成资源浪费,制约持续发展。 三、在对比差距中加快发展。承认差距是一种胸怀,找出差距是一种境界,缩小差距是一种本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没有人家的新,思路没有人家的宽,体制没有人家的好,效率没有人家的高。看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感觉不到危机是最大的危机。差距是压力、差距是动力、差距是潜力。知差而奋进,知耻而后勇。面对差距就要有一种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有一种不甘人后的赶超精神,有“见红旗就扛,见先进就争”的争先意识,敢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敢跟勇的争,敢同快的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雷厉风行的作风,在新一轮的大发展中赢得主动。 目前,发展不够仍然是最大的现实,加快发展仍然是最大的*。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奋起赶超,跨步前进,实现邯郸的真正复兴。就复兴区来讲,必须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率先发展就是要抓住机遇,立足区情,谋划高起点,

运作大手笔,推进大力度,尽可能地保持较快地发展速度,在全市争先创优,就是要抓住项目这一载体,特别是重点抓好投资6亿元、年营业额50亿元的邯郸国际汽车城、投资10亿元年营业额400亿元的钢材物流中心和投资10亿元的年产值17亿元的球团等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打造实力复兴;科学发展就是发展不仅要快,更得要好。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工作全局,下真功夫改变和优化我区粗放型经济的传统增长方式,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贯穿于工、贸两个支撑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牢固树立绿色生态理念,把工业做优、做精、做绿,发展环保产业、发展生态工业。积聚人气、人流、物流,把商贸做强、做大、做活,繁荣地方经济,全力打造绿色复兴;全面发展就是不仅加快区属经济发展,还要支持驻区企业发展;不仅加快经济发展,还要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大局观念,围绕邯钢切块西移这一全市关注的重点工程,全力以赴做好征地、进地等准备工作,积极为邯钢切块西移搞好服务;就是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在完善“五纵五横”路网建设、美化亮化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抓好人民路西延工程,把人民路西部建成具有较高品位的建筑群,成为我市的一大景观。经过几年努力,使复兴区的天更蓝、树更绿、路更宽、楼更高、灯更明、景更亮,全力打造和谐复兴。 四、在明确责任中狠抓落实。发展是硬任务,落实是真本领。抓不好落实,再好的政策也会变成“一纸空文”,再好的思路也会成为“空中楼阁”,再好的目标也会成为“空头支票”。强化干部的责任心、实行目标责任制是抓好落实的关键。一是完善目标责任机制。要按照具体工作、具体项目、具体事情,分解重点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序时进度,把明确的目标、交办的任务细化、实化为具体的目标和可操作的措施。定下的事情就要干,真正做到说一句、算一句,句句算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二是完善实绩督促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务效能实绩公示制,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实行公示制、观摩制、会商制、帮扶制、奖惩制,对各位区长和部门做的硬事难活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讲评通报,年底进行总评,抓住落实不下去的事,严查不抓落实的人,在全区政府系统形成鼓励干事、激励创业、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三是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并力求在考核力度上、考核程序上、考核方法上、考核范围上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对重点工作一事一议,一事一奖惩,奖罚分明,奖在刀刃上,罚在要害处;奖得人眼红,罚得人脸红;奖一个引导一片,罚一个教育一片,切实形成想发展、议发展、抓落实、争一流的创业局面。 文章出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