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年级美术教案范文

三年级美术教案精选(九篇)

三年级美术教案

第1篇:三年级美术教案范文

本课是本册教材“动物朋友”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对各种动物的形态体征、繁殖生存等特点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究和了解,同时还对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并且以手工制作、绘画操作等多种形式加以创作实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动物、人物造型表现的基本方法。

本课学习旨在巩固以上认识和技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充分地感受、体验、领悟动物和动物之间、动物和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友善、互助的关系,对生活中情意领域的相关内容加以充分地领会和理解,并运用具体的绘画技法尝试表现,创作出“亲昵”这一艺术主题的作品,以提高美术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①认知领域:逐步理解“亲昵”的内涵,激发情感冲动,产生创作欲望。学生从了解亲昵-感受亲昵-表现亲昵-表达亲昵的过程。

②操作领域:以绘画的方法塑造动物、人物等主体形象,注意主体的动作、表情、姿态、大小对比等,尝试用自己擅长的手法画出所思所想,同时提高想像能力和创作能力。

③情感领域:通过各种有趣的感知和体验活动,感受亲情友情,学会释放爱心爱意。

教学重点:探讨日常生活中有关爱的情景,激发爱的情感,表现爱的画面。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内容表现“亲昵”这一人文主题,并注意刻画动物或人物的动作、表情和姿态,用自己擅长的绘画技能技巧进行创作。

三、教学策略与设计

教学策略:调查法、合作法

教学策略设计:通过制作泥工,学生理解表示亲昵的动作有哪些.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料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教师准备:各种“亲昵”主题的图片、制作教学视频等

学生准备:自带“亲昵”主体的照片、橡皮泥、常用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

绘本导入、激发兴趣。

1、阅读《抱抱》,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阅读一个充满爱的绘本故事《抱抱》。一只小猩猩在森林里寻找妈妈,怎么也找不到,但却遇到了一群小动物,它遇到了哪些动物呢?有几只?猜一猜它们是什么关系?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绘本故事《抱抱》)

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它们的关系吗?

2、

揭题。

师: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字眼,亲昵是世界上最动人的景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这种温暖的感觉--亲昵(板书:亲昵)

学生用心欣赏,仔细感受

通过图片向学生阐述绘本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深入体验、感受亲昵。

1、赏析典型图片,感受亲昵。

学生通过动作、表情、语言,来感受亲昵。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亲昵时的动作、语言和表情。多个角度、全方位诠释亲昵。

图片一:《变色龙》的动作

教师引导:让我们仔细观察这张图片,变色龙用身体的哪些部分表达亲昵的?有哪些动作?

教师小结:你有一双亮眼睛,每一个小细节都被你观察到啦。即使没有言语的交流,通过动物的动作也能感受到亲昵。

(板书:动作

拥抱)

图片二:《变色龙》的表情和语言

师引导:从动物的动作我们可以感受到亲昵,从表情里你能读到亲昵的具体表现吗?

(板书:表情--微笑

眯眼。。。。。。)

师:动物的动作和表情告诉我们,它们一定很爱对方,猜一猜它们在亲密相处时时会说些什么?

师:语言也是亲昵的一种表现方式,传达着彼此的亲情、友情、爱情。

(板书:语言--爱)

2、

赏析课本图片,诠释亲昵

师:看,这些动物们是用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来传递亲昵的?想象一下,它们在亲昵时会说些什么?(引导学生重点从动作、表情、语言方面欣赏)。

(板书:亲吻、背驮、依偎

感谢)

教师小结:动物们用拥抱、抚摸、拍打、依靠等一系列近距离的动作来拉近彼此的距离,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充分的展现出它们相亲相爱的画面,并用它们独特的语言倾诉对对方的爱。

(板书:表现亲昵)

三、游戏互动,表达亲昵。

1、泥条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亲昵的小泥条”。

2、

学生展示优秀作品,说一说怎么表达亲昵。

3、教师小结:一根简单的泥条经过同学们的妙思考和巧制作,变成了充满爱的作品,动物们拥抱、依偎、紧靠、缠绕,每一个动作都流露出浓浓的爱。那人和动物、人与人之间亲昵时又是怎样的?

学生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

分享亲昵图片,拓展亲昵内容。

1、

对比图片,深入探究亲昵。

出示亲昵和不亲昵的照片

师:我们班有2位同学闹矛盾了,后来,同学A主动和同学B和好了,对比两张照片你会发现,亲昵的答案都在他们的动作和表情上,你能读出来吗?

师:你很好地说出了他们内心的感受,他们的动作、表情、语言都是那么的自然,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呈现出了亲昵的姿态,画面中主体大小明显。

教师小结:只要我们勇敢地走出爱的第一步,对他人多一些微笑、多动物一些友善的举动,生活就会充满和谐的色彩。

2、

联系生活,分享亲昵。

图片展示学生的亲昵瞬间

师:老师也捕捉到了大家的亲昵瞬间,看一看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和动物做什么游戏?最喜欢听到爸爸说的哪句话?最喜欢看到妈妈的什么表情?

(板书:大小比例)

教师小结:听了大家描述的亲昵瞬间,老师的脑海中出现了很多充满爱的画面,看一看,大师们是如何记录这些亲昵瞬间的?

先小组分享,再个别交流,教师点评。

五、

作品欣赏,学习方法。

1、

欣赏大师作品,学习多种表现方式。

2、展示学生作品,学习多种表现方式。

3、教师示范

播放微视频,教师讲解绘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师:你能回忆一下视频中出现的绘画步骤吗?

学生回答。

步骤:

(1)快速的轻线定位,画出主体的大概轮廓。

(2)勾勒出主体的外形,适当夸张表情、动作。

(3)

刻画细节。

(4)

上色。

(5)

添加背景。

师:你们真是一群会学习的孩子,一下子记住了这么多步骤,今天我们只需要完成前面三步,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完成后面的两步。

生:我最喜欢。。。是用。。。。(工具)表现的。。。,主要通过动作来表现亲昵的。

通过视频,演示了绘画步骤,清晰而明了。

六、创意绘画,表达亲昵。

1、作业要求:用你喜欢的形式表现“亲昵”为主题的精彩瞬间。

学生根据自带的照片进行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在绘画过程中,如果动作难以表现,可以参考橡皮泥作品。

2、建议:(1)、夸张地表现主体的动态和表情;(2)、处理好主体的摆放位置和大小关系。

七、展评作品,总结提炼。

1、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自评互评。说说优点,并提出修改建议。

评价关键词:(1)动作夸张(2)表情生动

(3)

姿态体现出亲昵的关系(4)大小对比适合

(5)传达爱的语言(6)构图新颖

2、

老师小结并拓展: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了幸福的亲昵瞬间,从你们的画中,老师能感受到你们都是一群内心充满爱的孩子,让我们拥抱一下自己的小伙伴和老师,感谢他陪伴自己度过快乐的每一天。

学生结合评价关键词,进行评价。

六、教学评价设计

最亲昵宝贝

七、教学反思

本课是本册教材“动物朋友”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对各种动物的形态体征、繁殖生存等特点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究和了解,同时还对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并且以手工制作、绘画操作等多种形式加以创作实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动物、人物造型表现的基本方法。

第2篇:三年级美术教案范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册美术第四课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旨在通过为人物造型添加不同衣饰和背景,改变人物方向,表现不同的绘画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重点培养想象力和表现能力,提高组织画面的能力。

人物塑造与环境营造是人物画创作中的两大重点。在创作过程中,背景环境的处理与主要人物的刻画有着重要的关系,在重点刻画主要人物的基础上,还要重视背景环境的巨大作用,它与主要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会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表达。

本科教材共两页,以绘画游戏的方式颇具趣味地呈现了具体教学内容,即两组动态人物,因改变位置、方向、性别、发饰、衣着、环境而表现的不同画面,体现了绘画创作的丰富变化,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与想象。教材第8页上方的文字提示学生,结合人物的动态展开大胆想象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思考与讨论”栏目出示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书中的作品,从对比观察入手,展开探究,寻找画面中人物与环境的变化,在变化中感知人物与环境彼此呼应、相得益彰的特点,学习创作表现方法,解决教学难点。

二、

学生情况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基本形表现人物和简单景物的方法。本课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活泼有趣,极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够乐于学习、乐于创作表现,但是对把握较完整的场面仍有一定的难度。

三、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绘画创作中人物与环境彼此呼应、和谐统一的关系。利用添画、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表现完整画画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疑激趣,借助观察想象、选择拼摆和分析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热情。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利用想象、添画,将人物与背景有机结合,呈现有主题且完整的画面。

2、

教学难点

人物形象的大胆塑造以及背景的

情趣性。

四、

教具学具

课件、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五、

教学设计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师:猜一猜:此刻他们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设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件出示:1、画面上只有一对人物的背影。2、画面人物不变,背景变化为电影院、公共汽车的窗口、柜台前、游乐园、宇宙飞船的窗前……..

师启发:看来,画面背景环境不同,人物的活动内容就不同,画面的趣味也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画面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吧。

板书课题:人物与环境。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主题。

(二)、自主探究,启发想象

1、选择探究,了解人物的动态、性别、发饰、衣着与环境的关系。

借助课件出示不同的衣着、发饰图片。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技术呈现学生的想象与构思,丰富感官认知。

借助学生汇报的讨论结果,拖拽相关的发饰、衣着图片,补充到不同场景的人物上。

设计意图:学习环境与人物彼此呼应、相互衬托的表现方法。

师总结:看来,人物与背景环境要想和谐统一,不仅要结合人物的动态,想象合理的背景环境,还要根据背景环境改变人物的衣着和发饰,这样才能相得益彰,成为和谐完美的整体。

设计意图:适时总结,明确知识点。

板书要点:动态、衣着、发饰、环境。

师启发: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创作出更多不同主题的精美画面,请看------课件出示《快乐的小丑》《海底探秘》等人物动态相同、主题不同的绘画作品。

2、观察发现,了解人物的呈现方法。课件出示人物动态相同而位置与方向不同的作品。

提问:改变了人物的位置与方向,呈现的画面又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进一步开阔学生思路。

师总结:看来,我们在根据人物动态构思画面时,还可以变换人物的位置和方向,从而产生更新奇的创意。

板书要点:变换位置和方向。

设计意图:归纳、梳理,总结要点。

3、对比观察,了解背景环境的表现方法。出示三幅人物动态相同、背景环境由简单到丰富的作品。请学生讨论,说一说哪幅作品表现的更好,为什么?

师总结:看来,我们在添画背景环境时要尽量具体,在画面中体现出丰富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自主发现新知。

(三)、交流示范,启发构思

课件出示不同的人物动态图片,请学生发挥想象,添加适当的背景,改变服装和人物方向,表现不同的绘画内容。

设计意图:补充学习资源,启发学生想象构思,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师根据学生的表述进行示范:

1、

在画面上呈现人物动态,并添加、完善服饰等细节(注意位置与方向的表现)。

2、

根据人物动态添画相应的背景。

3、

添加色彩,完整画面。

设计意图:明确创作的方法和步骤,为创作打好基础。

(四)、艺术实践,培养能力

教师巡视,及时点评有创意的构思,并对创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五)、展示评价,交流提升

师启发:请同学们互相欣赏作品。找一找,看谁的作品表现的人物与环境关系更富有创意?

设计意图:在欣赏、评价中进一步深化知识点,反馈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用添画的形式完成了人物与环境的有趣创作。在今后的创作中,希望同学们能借鉴这些方法,使自己的创作更加丰富、完整。

(七)、板书设计

人物与环境

动态、衣着、发饰、环境

变换位置和方向

参加市级评选

《人物与环境》教学设计

驻马店市第四小学

第3篇:三年级美术教案范文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旨在通过为人物造型添加不同衣饰和背景,改变人物方向,表现不同的绘画内容,使人物与环境和谐统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重点培养想象力和表现能力,提高画面的组织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基本形表现人物和简单景物的方法,本课的内容和形式较活泼有趣,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要完整地添加合适的环境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利用添画、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表现完整画面的能力。

2、通过对比欣赏、观察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学生在欣赏、观察、想象的基础上感受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

利用想象、添画,将人物与背景有机结合,呈现有主题且完整的画面。

教学难点:人物形象的大胆塑造以及背景的情趣性。

教学准备:课件、范作、人物造型图、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她是一位爱探险的女孩子,知道她是谁吗?

2、出示卡通图片:朵拉。瞧她去了那么多地方探险。

3、出示四幅不同背景的图片,这些多拉的照片你觉得哪张好?哪张不好呢?

4、学生交流。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物与环境。

二、观察欣赏探究

1、多拉要带着我们去继续探险了,猜猜她要去哪儿?

2、出示4组不同的造型,根据人物猜测她会去哪?周围会有些什么?

3、学生猜测后出示图片。

4、多拉还带来了她的朋友,(图片出示)他也想去探险,他会去哪?会穿怎样的衣服呢?

5、教师示范用线条添加服饰,学生添加。

6、学生小组交流:再来猜一猜,他在哪里?干什么呢?

7、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有两位小朋友已经给这为小朋友设想了探险地点,哪幅画得更好呢?

8、出示两组人物对比图,他们是运用怎样的方法让画面的环境更丰富的?(总结:灵活的线条让画面丰富,更有动感。)

9、学会了添加背景环境的方法,同学们的作品更棒啦!

三、大胆想象创作

1、很多同学已经帮多拉的好朋友设想好了探险的地点和环境,接下来就用我们的画笔表现出来吧!

7、出示作业要求:请你用老师提供的人物造型,发挥想象力,改变服装和人物方向,添加适当的背景,让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作业提示:要注意构图饱满、画面丰富!

8、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示评价

1、以小组为单位把作业插进展示卡,小组评选出添加得最丰富、最有新意的作品。

2、全班展示,互评交流:你觉得谁添加的环境最为和谐丰富?谁添加的环境最有创意?

3、教师总结评价。

五、课后拓展

第4篇:三年级美术教案范文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的第四课。线条随着儿童涂鸦的开始,伴随儿童的成长,逐渐成为孩子们表达内心世界的主要手段。通过本课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条,理解感受线条的节奏感,激发他们大胆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学习者特征分析:

线条是绘画艺术领域中的重要语言与工具。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动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如何表现出既有动感又有美感的作品是有难度的。因此我利用实例的比较和课件的演示,加强对这类作品的分析。并且在课堂中积极创设情境,让他们参与有趣的美术活动来增加动感线条的直观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解及演示,让学生认识会动的线条;通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从而学会运用各种线条表现具有动感的画面。

③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准备:

师:课件、音乐等。

生:图画纸、水彩笔或油画棒等。

教学设计:

一、情境激趣、视频导入

1.讲新课前老师带领大家看一段视频。在看视频的同时大家要思考一个问题,视频中你发现了哪些的美的地方?

2.出示图片,有什么感觉?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他们在飞,在动呢?仔细观察一下里面的线条变化。

3.拉直丝带,当丝带静止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直线来表示静止的丝带,那怎样才能让丝带动起来呢,(学生尝试)此时你会怎么用线来表示呢,能把它画在黑板上吧

4.静止的丝带我们用直线表示的,动起来的丝带我们用曲线表示的,那也就是说这两条线谁更有动感,(曲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会动的线条”(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综合探究

1.哪里有会动的线条,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片,让我们一起到那里去找找有没有会动的线条,好不好,(课件播放图片)

(1)这两张图片是什么,同是柳树,给你的感觉一样吗,指名说。

第一张是静止的柳枝第二张是舞动的柳枝,富有动感。黑板上画一画。

(2)这两张都有什么,(水)你更喜欢那一张,为什么,指名说。

(3)夜色中的公路有动感曲线吗,伸出你的手画一画。

2.了解曲线是动感线条

(1)敦煌壁画《飞天》(小组探究)

师:在静止不动的美术作品中有会动的线条吗?看大屏幕,这幅画叫《飞天》,它选自敦煌壁画,请你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感觉她们在飞翔呢?

生:翻卷的彩带、衣裙

生:她们摆动的衣裙,是靠曲线画出来的,看起来才感觉她们在空中飞翔。

感受没有彩带的飞天。两幅图对比。

师:是的,画家在画面上用了大量的曲线,曲线有很强的动感,所以我们才感觉这两位仙女在空中飞翔,看来静止不动的美术作品中也有会动的线条。

师:不仅画家如此,生活中也有很多具有超强动感的景象,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腾飞的巨龙图片(课件出示),为什么说它具有动感?你能画出画中会动的线条吗?这座雕塑好像一条舞动的彩带,给人美的感受。

师小结:曲线给人的感觉非常活泼,有流动的感觉。所以我们说它们具有动感。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了曲线能表现动感,是会动的线条。

3.艺术家们最善于用富有动感的线条来表达情感了,我们去艺术家们的作品中找找哪些是会动的线条吧。

黄胄的《新疆舞》中运用了很多不同的曲线,感觉人在动,很热闹。

《人物速写》上的彩带运用了曲线,感觉在空中飞舞。

4.看到艺术家的作品中的动感曲线,你又想到在生活中有哪些会动的线条呢我们一起看看同龄小朋友的绘画作品吧。

同学们看一看那一艘龙舟的速度快呢?

小结:同样是龙舟可是线条的疏密和粗细的变化,画面更有美感。

5.我们看下面一幅线条表现的作品《海云追日》,请你们同桌讨论交流。

既有动感又有美感,线条的方向

能够表现运动的方向。

6.观察下面三幅画看看有什么共同点。

7.线条的表现真实太丰富了,下面老师给大家描绘一幅会动的鱼。

三、大胆创作、点拨引导(播放音乐)

线条如此的神奇,如此的富有生命力,老师真想看看它们在你们的画中是怎么动起来的。现在我们就来试试看,让这些会动的线条自由的在你的画面上跳动好吗,(课件出示创作要求)

创作要求:

1.用你喜欢的线条表现具有动感的画面。

2.可以表现有风的池塘边的景色,跳舞的人群,放烟花的天空,舞龙,飘动的云,鱼儿在水中嬉戏,游泳,划船等。

四、展示评价、交流经验

1.创设情境:“线条在我画中跳动”

看谁的线条在画中变的更的生命力,更有动感,并体现了创作要求。

1.自评。在小组内说说:以我用了

线,表现了

,我的心情

的句式介绍自己的创作。每个小组评选出最好的一幅。

2.互评。将刚才评选出的作品拿到前边展示:用刚学的知识评一评(1)喜欢哪幅,为什么,(2)想给哪幅提点意见,

3.师评。挑有代表性的进行评价。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可真棒,学得可真快~瞧我们有收获了一些。其中有三个同学表现的最棒我宣布„„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同学们也祝贺祝贺他们吧。

五、拓展延伸

1.会动的线条不仅可以用在画里,还能做成很多好看又实用的生活用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旋转的楼梯、弯曲有一定弧度的柜子、动感的吊灯等。

2.总结

会动的线条用处可真美呀。他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美和生机,希望大家也能用会动的线条美化生活。

六、板书设计

会动的线条

直线

曲线

波浪线

《会动的线条》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里面,我们很强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线条。主要运用到的方法有观察、对比、尝试、归纳等等。但最主要的还是观察,因为一切都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观察的对象有欣赏作品、自然界的图片,范例作品,以及自己的尝试练习。

学生对线的动感比较容易理解,但如何表现出既有动感又有一定美感的作品有一定困难。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线描画中如何用线条的分析理解,多用一些时间探讨在造型中如何更好地运用线条曲直等的变化手法进行表现。

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电脑多媒体课件中的画面,体验动感线条的作用和种类,感悟动态的美。在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表现的能力,从而通过古代的,现代的,学生创作的作品欣赏,扩展学生的思路,用线条进行创作表现。

采用自评、小组评、互评师评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作品有创新并具有美感。让学生在学习中心情愉快,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5篇:三年级美术教案范文

教材分析:

《人物与环境》这节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四课,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通过给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环境,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了解绘画中表现人物与添加环境背景的关系,掌握利用环境衬托人物活动的绘画方法。根据相同动态的人物形象添加环境,使人物与环境和谐统一。

想象人物:

根据特定人物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

想象环境:

根据人物活动想象环境。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基本形表现人物和简单景物的方法。本课教学内容与表现形态活泼有趣,极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够乐于学习、乐于创作表现,但是对把握较完整的场面仍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创作中人物与环境彼此呼应,和谐统一的关系。利用添画、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表现完整画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观察想象,选择拼摆和分析思考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想象添画,将人物与背景有机结合,呈现有主题且完整的画面。

2.难点:人物形象的大胆塑造以及背景的有趣性。

学习材料:

教师:教学课件、学生优秀作品、彩色笔、人物动态的剪纸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人物动态的剪纸、双面胶

导入新课:

小游戏《看图猜一猜》

师: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来玩一个《看图猜一猜》的游戏,(展示图片)我们来猜一猜图片中的这几位同学在专心致志的看什么呢?(学生猜想)。

师:老师告诉大家,在接下来的图片中,看一看你们能不能找到一些微小的变化(接下来的图片与上一幅相同但有一些微小的不同)。

师:同学们猜的都很棒,通过做这个游戏,我们发现画面上背景不同,人物所从事的活动就不同,表现的主题也会不同,那画面上人物与环境可以怎样搭配表现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研究吧!

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看图中的这对伙伴,他们的身体动作有什么特点?(学生猜想)。

师:此时此刻你们觉得他们正在干什么?(学生猜想)。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棒,那我们现在根据你们的想象,我们把他们放到不同的环境中来看一看吧!(展示添加背景环境的图片)。

师:看一看,给人物配合上环境背景画面变得怎么样了(学生猜想)。

师:那我们再想一想,在添加什么能让画面上的人物与环境更协调呢?(展示图片1.2.3)。

师:现在我们知道画面中的人物与背景环境

想要和谐统一,不仅要结合人物的动作想象(板书:人物动作)添画合理的背景环境,还要根据背景环境,改变人物的衣着、发饰(板书:人物衣着、发饰)这样才能相得益彰,成为和谐完美的整体画面。

师:请同学们看这三个画面中,人物除了衣着,发饰的变化还有哪些变化?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讨论)。

非常好,改变了人物的位置与方向又能呈现怎样的画面呢?(展示图片1.2.3)。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看来我们根据人物动作、衣着、发饰来构思画面环境时,还可以改变人物的位置与方向进行想象与思考(板书:人物方向)。

(展示对比图a.b)我们来选一选,这两幅画面那一幅表现得更好?为什么?(学生猜想)。

师:所以,我们在添画背景时,还要注意环境添画是要丰富、颜色要鲜艳(板书:环境丰富、颜色鲜艳)。

作品欣赏:

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展示优秀作品图片)

教师范画:

欣赏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老师也想给大家看一看我是如何添画人物与环境的。

艺术实践:

接下来的时间,请同学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好的人物动态剪纸,请你们根据自己的想象,通过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创作一幅你心中的《人物与环境》。

(在创作期间播放轻音乐,使学生身心放松,更有利于发挥想象力)

作品展示:

(把同学们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你们最喜欢哪一位同学是作品?

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幅作品?(学生自由发言)。

课堂总结与拓展:

今天,通过我们的学习,知道了在给人物添画背景环境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情,也意识到环境对我们至关重要,但是当今,我们的环境还在遭受着破坏,例如(展示图片1.空气污染

2.河流污染

第6篇:三年级美术教案范文

美术

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

《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授课时间

软硬件环境

光纤网络覆盖,视频资源和图片资源均上传到希沃白板教学平台,示范课采用录播设备进行录制。

教学前期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爱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和协作精神,指导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制作宣传画册、学习小报或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图。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并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

学生特征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绘画表现能力方面正处于一个逐渐成熟的阶段,能较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愿,但在动手操作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对于珍稀野生动物的了解也甚少,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对用美术语言表现我国的珍稀野生动物充满了好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我国的部分珍稀野生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生存状况、位置分布。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绘制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图、宣传手册和学习小报等宣传性作品的知识和技能,并利用各种材料大胆表现珍稀野生动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责任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大胆表达,体验绘画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保护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学习小报或宣传手册。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出形象生动的珍稀野生动物造型。

教学策略

示范讲解、微视频播放、101教育PPT、微视频、希沃白板。

教学环境及

资源准备

授课过程一直依托希沃白板穿插教学课件,板书设计图片和101教育PPT的交替使用,以及在展评作业时用到的手机投屏功能。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使用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们认识多少种动物?说说看,看谁说的最多。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位动物朋友,大家看看你是否认识它们?

学生回答:喜欢

学生思考后回答:熊猫、大象、斑马......

生认真观察

利用人教智慧教育平台的数字教材

轻松的谈话导入很自然的引出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让学生循序渐进的了解本课的学习重点。

初步感受

师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的动物名称。

同学们,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知道,有的你们认识,有的不认识,那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珍稀野生动物”(板书课题)

生认真观看图片,并随口说出动物名称,说不出名称的小组讨论交流。

视频资源同步到人教智慧教育平台

在了解了学生对动物的掌握情况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介绍“珍稀野生动物”,这样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和拓展其知识层面都有较好的作用,另外,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习热情。

引领示范

你们对它们了解多少呢?老师这里有一个中国野生动物的地图,我们用手机APP进行学习一下,谁愿意来试一试?

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形体特点。

生到板前进行学习并讲解给同学们听。

手机APP的使用。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引导他们用手机来进行学习活动,做有意义的事情。

新课新授

老师还想问问同学们,为什么叫他们“珍稀”野生动物呢?那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想象发生呢?

想到这,老师再给大家看一段视频。大家仔细观察视频内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同学们,看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是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集体行动,来呼唤大家,去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板书完整课题。

同学思考后回答:“因为野生动物的数量越来越稀少”......

“因为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为的捕杀......”

学生观看人类非法残害捕杀野生动物的视频。

同学回答:“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

”“我们要发动身边的人一起来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教学视频的运用一直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在视频中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冷静思考,老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反应做适当的讲解。

此处引起学生的共鸣,了解了野生动物变得稀少的真正原因,抓住根源思考自己该做些什么,此处的引导为了接下来学生的创作打好铺垫,同时也能教育学生在是与非、善与恶面前做自己该做的事儿。

拓展延伸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珍稀的野生动物呢?野生动物到底和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呢?下面的视频给大家解答。

(播放微课视频)

生认真看视频,了解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并做以记录。

播放微视频

调节画面的比例

微课的运用大大节省了教师讲解的时间,也缩短了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视频的反应做出相应的讲解,抓住学生的关注点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想法,你都想做些什么?

小组讨论1分钟。

师总结讨论结果。

师播放宣传小报图片集锦。

同学们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1.做宣传画册

2.做学习小报

3.设计宣传标语

4.绘制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图。

原始教具的使用,使师生互动更亲切更自然,也更直观的展现学习内容,更直接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此部分的设计是加强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动物的形象特点上有抓手,在创作时有思路。拓展部分交代动物与自然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作业要求

分层作业:

A层:小组合作完成一条宣传标语的设计。

B层:小组合作完成宣传画册。

C层: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学习小报。

同学们分组完成各自的任务,在分工问题上,可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分配不同的任务,尽量让学生全员参与。

利用投屏功能,展示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

孩子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但孩子们的表现力和绘画能力是有限的,分层作业不局限一个标准,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真正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

评价总结

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倡议活动:

1.创作“宣传标语”小组派代表阐述标语创意构思。

2.创作“宣传画册”小组展示本组的宣传画册。

3.创作“学习小报”小组展示学习小报内容。

教师点评:对于不同内容不同类别的作品给予客观评价,并肯定优点,激励学生创作。

1.学生自评:各小组派代表阐述本组学生的创作意图。

2.学生互评:其他小组对各小组的介绍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点评环节可利用101教育PPT的奖励功能,调节课堂活跃气氛。

评价环节采取生互评的方式,是为了给学生一个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生互评是为了让学生有根本的判断能力,能够清楚表现自己创作意图的学生,让他们进行二次点评,点评后同样能清楚明白的表明自己的想法,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分布图

动物

保护{

野生动物

珍稀野生动物

教学评价

评价环节根据作业层次不同设置,层次不同的作业评价的标准也不同,评价的形式采用师评、生评、生互评的方式,以印章奖励的形式为主要评价手段,让学生自主选择。

教学反思

本课题目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时,着重强调野生动物的存在状态,向学生展示我国珍稀野生动物遭遇的各种伤害的情况,激起学生对他们的怜悯、保护之心,再让学生欣赏宣传画册、学习小报范作,分析其制作要、步骤及注意事项。布置作业时也注重小组合作,重在通过有效的合作,来体现集体的力量。在设计的活动中,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酌情处理课堂的生成问题。尽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进行一节课的学习。另外教学示范环节我采用微视频,微视频的应用有如下好处:

1.微视频的演示更加直观,使学生更加易于掌握教学内容。

2.切实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多媒体资源得到更有充分有效的利用。

3.微视频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录制微视频,可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通过学观看微视频,可以培养学生从小使用信息技术的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第7篇:三年级美术教案范文

关键词:图案;学制;专业教育;“北京模式”

“艺术设计”作为专业名称取代工艺美术或实用美术等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民国初期,艺术设计被称为“图案”,是借用日本人对“Design”的译意,主要指制造建筑、工艺品和各种器物之前所绘制的“图样”和“制作方案”。20世纪中国高等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经历了“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的发展演变,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1906年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师范科”。1918年北京美术学校设置图案科,首次将艺术设计纳入民国高等专业教育体系。“北京模式”是指从1918北京美术学校到1937年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20年间在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修业年限、教学组织等方面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美术教育教学模式 。本文研讨北京模式之图案专业教育的学制类型、课程体系、办学思想、模式特点以及对当今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启示。

一、北京模式之图案教育的学制类型及课程体系

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从1918到1937年经历了北京美术学校(1918~1922年)、北京美术专门学校(1922~1924年)、国立艺术专门学校(1925~1927年)、京师大学校美术专门部(1927~1928年)、北平大学艺术学院(1928~1933年)和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34~1938年)等6个发展阶段,先后实施了“中等”、“专门”、“大学”和“专科”等4种学制类型的“图案”专业教育。由于相关档案资料遗失严重,在此,只能对“图案”教育的各类学制、课程体系进行简要的分析。

1、“中等”学制及课程体系

学校创建伊始,即设立了“中等”学制的图案科,修业年限为“预科一年本科四年”。年龄14~20岁的高小毕业生,初试1门(或中国画或西洋画或图案画),复试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理科、图画等6门,及格者可录取“预科”;年龄15~20岁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复试国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博物、图画等7门,及格者可录取“本科”一年级。首届招生不足10人,1922年停止招生,但“中等”的图案科教育一直实施至1924年底,共培养学生40人左右。

“中等”学制的课程体系,包括修身、国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博物、体操、教育学等10门文化课,以及习字、图画、用器画、图案法、解剖、手工、实习、美学美术史等8门专业课程。其中文化课共64周学时数,占总周学时数的32.65%;专业课共132周学时数,占总周学时数的67.35%。 其中,专业课如,“习字”讲习楷、行、隶、篆、草等书体;“用器画”讲授几何画法、透视投影画法等;“图案法”讲授平面图案、立体图案、装饰图案等;“图画”讲授中国画、运笔法、毛笔写生、铅笔写生和临摹图案画等;“手工”包括竹木工、金工、木工,及(金工、纸类、粘土、石膏等)细工;“实习”包括平面图案新案制作、立体图案的制作、各种工艺及装饰图案制作、建筑装饰图案及新案制作,以及绘画写生临摹、绘画新案的制作等;“美学及美术史”讲授中国美术史、西洋美术史和美学等。

2、“专门”学制及课程体系

从1922年10月至1930年7月实施“专门”学制的图案教育。起初分设“工艺图案组”和“装饰建筑图案组”,修业年限为“预科一年本科三年”或“本科四年制”;后来分组设木工、金工、建筑、陶瓷、染织、印刷等方向;招收普通高中或中等学校毕业生,考试国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图画等8门课程,及格者可以进入本科一年级;而本校“中等”图案科毕业生,可免试直接升入二年级;首届“专门”学制仅招收新生2人;先后培养5届毕业生共40人左右 。

“专门”学制的课程体系 :工艺图案组开设伦理学、物理、化学、外国语、博物等5门文化课,以及绘画、图案法、实习、用器画、工艺制作法、制版术、印刷术、建筑学、美术工艺史等9门专业课;其中,公共课共20周学时数,占总周学时数(160)12.5%;专业课程共140周学时数,占总周学时数87.5%。专业课程教学:“绘画”开设4学年,每周8或时,进行或中国画或西洋画的写生、临摹及新案制作;“图案法”开设1学年,每周2学时,讲授平面图案法与立体图案法;“实习”开设4学年,每周分别为14、15、18、1时,包括平面图案制作、各种工艺图案、立体图案、建筑装饰图案的新案制作和毕业制作;“制版术”后3学年开设,每周分别3、3、4学时,包括写真版及摄影术、网目版、玻璃版、亚铅版、三色版;“印刷术”后3学年开设,每周2学时,包括石版、三色版、金属版、木板、复色版等印刷技术;“用器画”前3学年开设,每周分别4、2、2学时,讲授平面画法、投影画法、投影画、透视画;“工艺制作法”后3学年开设,每周分别2、2、3学时,包括漆工、金工、铸金、陶器、染织等工艺制作;建筑学讲授建筑学大意,“美术工艺史”开设2学年,周学时2,讲授东西方绘画史、东西方建筑史等。建筑装饰图案组开设伦理学、数学、物理、化学、外国语等5门文化课,以及塑造、绘图、图案法、用器画、实习制图、建筑学、美学及美术史等7门专业课;公共课共30周学时数,占总周学时数18.75%;专业课共130周学时数,占总周学时数81.25%。其中,绘画、图案法、用器画、实习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与工艺图案组的基本相同,只是课时略有差别。其他如“塑造”开设4学年,每周3学时,包括油土、雕刻、石膏模型制作、木质模型制造等;“建筑学”开设4学年,每周分别4、5、5、5学时,讲授建筑学大要、建筑构造、建筑意匠、建筑材料、铁骨铁筋构造、家具制造法及装饰法、施工法、装饰法等;“美学及美术史”开设4学年,每周2学时,讲授中国美术工艺史、西洋建筑史、美学等内容。#p#分页标题#e#

3、“大学”学制及课程体系

1928年7月,学校更名“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图案系也更名“实用美术系”,下设图案、金工、染织、印刷等4个方向,开始实施“预科二年本科四年”的“大学”学制的图案教育。预科招收“1、旧制中学毕业者,2、三三制中学高中一年修业期满者,3、四二制中学初中毕业者”;本科招收“1、新制高级中学毕业者,2、大学预科毕业者,3、专科学校毕业者(未立案或未经认可之学校不能报考)” 。1928年、1929年只招收了2届“大学”学制预科生共51人,原“专门”学制学生升入本科班,办学目标“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

“大学”学制没有完成6年的教学周期,且课程设置的档案缺失,仅能从部分课程中一窥“冰山之角”。实用美术系预科二年,开设写生、中国画、木炭画、水彩、图案法、基础图案、图案、应用图案、照相学等9门专业课,以及国文、数学、物理、化学、英文、法文等6门公共课;四年本科,不同专业分组课程体系差别较大,以印刷图案组为例,第4学年开设平版制版、凹版制版、凸版制版,陶瓷图案、装饰图案和铜版实习等6门专业课程,及国文、法文、日文等3门文化课程;其他专业分组课程所知不详。由于“大学”学制与教育部《大学组织法》相冲突,1930年后,不准学校招新生,1933年学校被教育部停办。

4、“专科”学制及课程体系

1934年,学校更名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图案教育实施“专科”学制。原“实用美术系”改为“图工科”,分设图案组和美术工艺组,下设金工、木工、漆工、景泰蓝、照相、制版、印刷、织染、陶瓷等专修方向,修业年限为“三年”,招收在公立或私立高级中学(立案)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学生,入学考试党义、国文、外国文、代数、几何、生物、史地、三角、物理、化学、几何画(或毛笔画或炭画或铅笔画)等11门课程;先后招收3届共66名图案科学生。1936年,学校专业改组,图工科更名图案科,取消专业分组和专修方向,教学采用“学分学年制”,实行统一的课程内容教学。

“专科”学制课程体系 :开设图案实习、西画实习、国画实习、雕塑实习、用器画、图案法、构图、工业制图(或商业制图)等8门专业必修课,开设党义、体育军事训练、国文、外国文、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解剖学、色彩学、远近法等9门共同必修课,以及书法篆刻、音乐、手工、图案画、中国书画史等5门共同选修课。必修课程共77学分,约占应修总学分(108)71.5%;共同选修课还需要选修31学分,约占应修总学分28.5%。

北京模式的图案教育,“中等”学制从初中招生,5年的专业训练不分组,统修中、西绘画与图案、手工等内容,培养从事美术及美术工艺的中等技术人才。“专门”学制招收高中生或中等学制毕业生,4年分组进行专业训练,培养高级专门设计人才。“大学”学制招收初中毕业生或高一以上学生,2年预科主要学习基础课程;4年本科实行分组专业训练,培养重视高深学术研究的“实用美术”人才。“专科”学制招收高中毕业生,3年的专业教学,强调实用技能训练,培养应用型的“专科”人才。但是,由于3年的图案专业训练时间还是太短,因此,1937年5月,教育部命令艺术专科学校或大学艺术系必须设立附中,以延长专业训练的年限。

二、艺术设计教育北京模式的办学思想

艺术设计教育北京模式的办学思想,一方面受到国家主流教育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还主要受校长及专业负责人办学理念的影响,并体现在不同学制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以及具体的教学实施之中。

1、郑锦的办学思想:郑锦(1883~1959)在日本京都市立美术专门学校留学、游学12年 ,担任北京美术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校长7年。筹建学校时,他曾两次到日本考察,虽然没有发表明确的办学言论,然而,他制定的由教育部颁行的《北京美术学校学则》,无论是学校名称,还是设置5年制“中等”学制、4年制“专门”学制,以及课程体系和分组实施专业教学,都体现了他借鉴日本美术教育模式的办学思想,形成了最初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案”专业教育体制,奠定了“北京模式”的基本格局。同时,郑锦秉承日本图案教育重视手工和美术工艺等实用技术训练的办学理念,在经费非常窘困的情况下,先后建成印刷、木工、漆工、染织、陶瓷等工场,并配备专职技术员,强调实践教学。

2、林风眠的教学改革和办学主张:林风眠(1900~1990年)担任校长期间(1926年3月~1927年9月),对北京模式的“日本倾向”进行了改革,融入欧美特别是法国的美术教育经验,其办学思想体现在:第一、试行工作室制度,推行主、辅修相结合的“学分制”,主张学生发展个性、自主选修不同课程,延长或缩短修业年限。第二、重视开门办学,推行“艺术运动”,强调艺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3、严智开的办学主张:严智开(1894~1942)从1923年到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开始执教,先后担任西洋画教授、系主任、院长秘书、院长、校长等职务。他留学东京美术学校,办学理念与郑锦一脉相承,主张图案教育重在实用,强调改良课程体系,注意发展学生专长;1934年筹建北平艺专时明确表达其办学主张:艺术教育并非完全为了造就艺术型人才,不能纯粹“为艺术而艺术”,因此,设置图工科分图案组和美术工艺组,重视培养胜任各类图案设计和胜任金工、木工、漆工、景泰蓝、印刷、织染、陶瓷等工艺改良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以及适应市场、能够谋取个人生计的能力 。

4、赵太侔的办学理念:赵太侔(1889~1968年)1936年执掌校印,改良严智开的“实用主义”办学理念,指出艺术与技术不同,艺术学校与工艺学校也有差别;艺术学校的使命不是培养技师、不是为了与艺徒出身的工匠争长短,而是应该注重美的创造与设计,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设计人才。因此,他恢复了图案科,并取消了专业分组 ,强调图案人才培养的普适性、通才型。#p#分页标题#e#

总体而言,北京模式的图案教育,主要是借鉴日本的美术教育思想。首先由郑锦等奠定了北京模式“北学东京”的基本格局,重视图案专业教育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其次,由严智开继承和发展郑锦的办学理念,在专业分组及课程设置方面更加强调图案教育的实用性、职业性,与“南学巴黎”的杭州模式差别更加显著。林风眠和赵太侔留学欧美,引入“学分制”,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创新型的艺术性人才,但是,由于他们毕竟任职年限相对较短,故对北京模式的改变并不大。

三、艺术设计教育北京模式的特点、成效及启示

1、艺术设计教育北京模式的特点与成效

第一、借鉴日本,融合中西,自成体系,成为国家高等美术教育的执行标准。《北京美术学校学则》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唯一的关于国立高等美术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国立美院“图案”专业的教学模式对私立或公立美术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文理兼修、中西贯通,全面发展,实施“通才”教育理念。北京模式从招生考试到各学制的专业教学,都是文理兼顾,中西方文化贯通,图案法、图案画等课程直接吸收西方设计教学的内容,而绘画训练不分西洋画和中国画,以保证学生在绘画和设计领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第三、学术并重、艺技双修,分组教学,多规格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北京模式从招生开始,即严把学生入学质量关,宁缺勿乱,即使无法完成招生计划,也不降低学术标准;除“中等”学制的图案教育外,其它学制类型均实行专业分组教学,重视艺术学理的研究,强调实践技能的专门训练。

北京模式20年的图案专业教育,共培养了6届毕业生60余人。其中,1926年首届有李有行等6人,1927年有雷圭元等9人,1928年仅杜登云1人,1929年有李旭英等6人,1930年有刘距欧等18人 ,1937年有刘春荣、邬寿萱等24人 。相对而言,前10年培养的学生质量较高,李有行、雷圭元等成为我国有影响的一代艺术设计教育家;后10年培养的学生人数虽然较多,但成为名家的相对较少。

2、北京模式对当今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启示

第一,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层次和招生规模上,不能盲目好高骛远、求大求全。北京模式的“图案”教育最初从“中等”到“专门”学制,循序渐进的发展思路和有限地实行专业分组的教学思想都是可取的。但是,后来出现专业分组过细、强行实施“大学”学制并违规发展,而造成了办学成效低微的教训是需要克服的。

第二,建立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稳定地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北京模式初期“图案”专业分组少,设置融合科学技术与艺术,跨越文、理、工的专业课程体系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需要吸取后期专业分组多、变化大,办学不稳定的教训。

第三,建立和完善独立的招考制度,选拔优秀的学生。北京模式面向全国独立招生,考试科目涉及文科、理科、专业术科和中外文,这些做法值得借鉴。当下,文科学生对理科知识涉猎有限,理科学生对人文社科常识不甚了解,工程技术领域知识更是缺乏,需要文、理、工等知识兼备的艺术设计专业,如何改革现有的招生考试制度是值得反思和探索的。

第8篇:三年级美术教案范文

关键词:美术学 教学能力 现状 关键问题 对策

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专门培养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十多年来,各地方新建院校对该专业的增设与扩招,高密度培养的美术师资涌入市场就业行列,教师行业就业压力剧增。同时,国家基础教育新美术课程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对美术教师完备的专业素养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师资培养滞后性情况日趋严重。由于各方面主客观原因,导致美术师资培养方向不明,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教学能力低,缺乏社会就业竞争力。

一、美术学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现状

1.学科知识面窄,知识运用单一

作为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办学历史不长优势特色不鲜明,生源品质不高。面对需要广泛涉猎艺术各门类和其他学科知识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要求,学生的学习能力很有限。长期地避重就轻和重技轻理,形成了对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把握不深、对教育理论知识理解不透、对其他学科知识疏于学习的现状。由于存着知识缺陷,教学中对知识的综合概括、拓展运用能力较低,知识讲授单薄,缺乏说服力。

2.教学技能水平低,方法技巧老套

四年美术教师专业培养,学生教学技能仍然较差,主要还是缺乏学习训练。学生对新美术课程教学理论与方法学习不够,对教育理论知识缺乏灵活运用,以至于教学实践缺乏较强的针对性,不可能创造性地解决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最终导致美术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和方法技巧的运用趋于简单化和粗糙应对。学生上课陈词滥调、照本宣科,缺乏新意、激情和感染力。

3.教学研究意识差,解决问题不佳

按规定,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应具有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开发、设计美术课程的能力。而在四年培养中,学生开始正视学校美术教育教学也是大学三年级下学期以来的事。对学校美术教学识见太少,分析思考相应问题不多,对教学实践问题缺乏一定的分析能力,不可能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和实施解决。再者,平时对综合专业知识技能的钻研学习就不够,很难给教学注入新思路新方法,也缺少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4.创新教育意识弱,创新能力不强

“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美术学生由于不能准确把握新美术课程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课程教学是照搬别人的教学方法模式,并且相当时间内是在复制别人的教学范式,难求个人创新意识。以至于课程教学设计不合理,课堂教学组织意图不明,教学掌控处理不当,统筹管理课堂的信心不足。所以,课堂授课环节松散,目标不明确,师生互动内涵肤浅,课堂活力缺乏。

二、影响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关键问题

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问题。然而,四年的教师教育培养,学生的师德修养、教学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尚未全面获得提高,其中有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所在。

1.美术教师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简单划一

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在探讨究竟是以学术性的专业还是以师范性的教育为主要目标,亦或兼取二者。近些年来各地新建院校陆续开办美术教育专业,更使这种探索中的师资培养呈现多样化倾向。新办专业对美术师资培养的专业底蕴本来就不深,师资培养目标与措施的实施存在着试验性的一面。大部分院系遵循先用三年左右时间学习学科专业课程,再用一年时间学习教育类课程的培养模式,结果往往是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无法作较大突破,教学能力素养又不能良好形成。师资培养目标不明,课程重心移位,配套培养措施又间断性实施乃至不到位,所培养的师资难以胜任学校美术教育教学,也缺乏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开发、设计美术课程的能力。

2.重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实践,轻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探究

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虽然已从过去那种精英教育的美术家模式演变为现在全能型美术教师模式,但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掌握为出发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从根本上确立了美术教师培养的专业课程中心地位。前三年左右时间先进行学科专业课程学习,学生深受美术知识技能学习观念的影响,而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熏陶培养则势微。地方新建院校艺术专业生源品质较差,无耐选学该专业的学生本来就对专业学习前途茫然,对过于严谨和专业化的课程学习又缺乏良苦用心,使他们对于学科专业知识技能不会有太高的建树,反而形成重技能实践轻理论知识学习的习惯。后一年左右时间学习学校教育教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学生只是马虎应对,不会主动去把握学习教育方法技巧规律,最终导致了学生对美术教育认识不到位,教学实践能力差的现实。

3.缺乏全程化的教师职业技能实践训练,教师职业素养培养滞后

四年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培养,专业课程体系被公共课、专业基础和专业课、选修课占据着主导地位,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很小,并且是大学三年级才逐步介入。有限的教育类课程只能从教育理论方法上给学生一些理性知识启发,而教师教育专业面向所需的职业能力与基本素质,仅靠高年级阶段一两次见习、实习是谈不上有效培养的,这就说明教师职业技能全程化培养的重要性。地方新建院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在没有优良办学传统和鲜明办学特色支撑的前提下,确立四年全程化的教师职业技能实践训练,使教师职业素养从进校浇定根水那天就开始,可以从根本上扭转前三年教师职业思想素质培养不见经转,后一年速成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被动局面。而当前则是按专业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开展进行完毕就了事,这种不考虑能力体系职业素养的长期培养机制,对本来就无耐从事该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成效不会太大。

4.专业教师缺乏新美术课程观,教学指导脱离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美术教学法教师办学院系一般1~2人,而且大多是由一些专业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毕竟教师术业有专攻,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理论与技能实践,必然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把握不透,对新美术课程观念与标准缺乏真正的理解。所以,美术教学法教师在不解新课程目标、讲授方法技巧的情况下,教学大多会脱离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而成为多理论空谈少教学方法技巧指导的教法课。以至于学生对教法课学习没兴趣,更不会深入思考一些前沿的教学能力技巧的知识,也没有自主提高教学技能训练的动力。而对于教育实践指导教师,虽然有一年一度的教育实习指导阅历,但新课程改革的价值标准体系的不明,指导方式方法与态度及责任心的差异,只会使这种问题更显严重。

三、加强学生美术教学能力培养的对策

1.确立四年培养长效机制,解决全程化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问题

学生美术教学能力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应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学校及当地教育实际,制定一个教师职业技能四年培养实施方案,把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全程化。对于这四年一贯制的培养方案,应有计划重点按学年学期分阶段进行。一年级以教学基本功训练为主,如三笔字、教师口语、演讲与口才等,穿插职业思想、教学观摩等辅助内容。训练内容属专业课程的纳入相应考核,属日常有组织强化训练的由专门指导教师考核。二年级以教学观摩和评教为主,可深入中小学校一线教学进行观摩,并有针对性地组织评教活动,每学期1~2次。中间穿插了解学习中小学教材、观看名优教学录像等形式。可在教学法教师、班主任的组织下进行考核。三年级以见习、试讲和熟悉中小学教材为主,可以每学期2次左右不同学校的见习,试讲则根据教学法专题而定。中间穿插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微格教学使用、美术教具制作、课件制作等内容。可在教学法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考核。四年级以实习为主,穿插见习、专业调查、职前教育、求职面试技巧等内容。可以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并按规定考核。通过这样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的着力培养,美术学生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可望得到规范解决。

2.提高教学技能实践训练的质量,解决学生教学技能差的问题

学生教学技能差,主要是缺乏训练,尤其从见习、试讲到实习的实践训练。“师范生通过美术教育实习,可以达到以下目的:考察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了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提高对教育以及美术教学的认识;学习开展美术课堂教育与课外教学的方法,提高从事教育和美术教学的实际能力。”

一是见习工作日常抓。可以采取在大学一至三年级各学期都有侧重点不同的教育见习、观摩与评课研习。一年级见习、观摩,是为了职业熏陶。二年级见习、观摩与研习,是为了深入体验,提高认识。三年级进行见习、研习与教学试讲,是为了加强中小学教材观、课程观与教师观的形成。结合教学法课程,组织每个学生进行教学试讲,为四年级教育实习做好基础工作。

二是教育实习工作重点抓。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习对师资培养中的教学技能训练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全面训练机会。因此,应重点抓好实习前、中、后三个阶段的主体工作。实习前,主体是学生撰写教案和试讲,这是为实习奠定良好基础的准备阶段。应根据实习小组在责任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对学生从备课、设计美术教学过程、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方法手段等进行悉心指导,并精心组织教学试讲。实习中的主体工作,是按实习任务全面开展美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应该在两校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对每一位实习生从备课撰写教案、教学试讲、课堂授课和课后总结评价层层把关。教案不合格不准试讲,试讲通过才可以上讲台,讲课以后有评课。实习后的主体工作,是各方面的实结。应组织学生深入地分析总结成效和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美术教育专业素养,解决脱离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的问题

一是要重视美术教学法教师和教学实践教师的遴选。要求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理解中小学美术教学和把握美术教学实践内涵,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指导经历。这些教师可以是本专业的,也可以聘请中小学校美术教师和地方教科所教研教师。也只有从根本上确保美术教育与教学实践训练指导教师的最优化,才能改变学生对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兴趣,才能把中小学美术教学与实践训练方法技巧教给学生。

二是要重视指导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可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通过学习培训、参观交流、观摩研讨等多种方法,提高指导教师美术教育的专业素养。同时,应规范指导教师的职责,对四年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实施方案中的各项工作开展,都应有专人负责指导管理,确保实践训练工作质量。对工作成效应奖优罚劣,鼓励创新和实绩,表彰优秀。

4.整合校内外有利条件和资源优势,解决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地利人和问题

一是办学院系要积极创造基础条件,为学生开展教学技能实践训练提供方便。培养具有从事基础教育美术教学的能力,除了学科专业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就是针对性极强的教学实践训练。办学院系应根据教学实践训练基础设施设备的需求,专设一些演练场所,比如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录播教室、中小学教学资料室、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制作室,使教师指导示范和学生强化训练有“现身说法”的专门场所,并为资源共享、资料下载、技术应用提供方便。

二是与中小学校建立交流互动平台,提高学生对教育及美术教学的认识。学生美术教学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只在大学课堂内闭门造车,一蹴而就。必须要“走出去”深入到中小学校一线教学去观摩、感受、体验、实践,在真实课堂中历练自己和反思不足。同时,对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与实践经验,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进行专题讲座和对流。办学院系也应为教学法教师和学生深入中小学学习交流打通环节,使教师学生深入学校及课堂有“通行证”。

我国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办学已有一些历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服务于各级文化教育战线的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当今教育改革发展日新月异,艺术教育内涵不断深化的教育形势下,如何加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使专业师资培养跟上当前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步伐,是各办学院系要努力为之奋斗的。相信新时期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师资培养,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学生美术教学能力与水平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也会焕发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第9篇:三年级美术教案范文

2、我校现已荣获区级“文明单位”、“卫生红旗单位”称号,2010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11年被昌吉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高中艺术特色基地学校”。

学校坚持“让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育人目标,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努力构建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好学而设计,充满生命律动的“生本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在教学上大力推进“以美术、音乐、体育、播音主持和编导、球类、武术、体育舞蹈”等学科为主的选课制、走班制,使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让兴趣不同的学生都有了奋斗目标,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项工作的推进,为我校创建以艺术素养见长的多样化综合性高中提供了制度保障。

3、我校全体教职工在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自治区出台的“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方案”后,一致认为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到了,“纲要”和“方案”反映的是“人本”教育的回归,它为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特长的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也为学校形成文化、提升办学品位带来了契机。经全体教职工讨论一致通过,确定我校“十二五”的奋斗目标是:“创建以艺术素养见长的多样化、综合性高中”。

4、我校高中每年级8个班,共24个教学班。已开设以美术为专业的实验班4个班/年级(目前,这类学生在我校本科上线率95%以上),以音乐为专业的实验班1个/年级,以体育、播音主持、编导为专业的实验班1个/年级,文理科班各1个/年级,开设以上专业班的教师、教室及设施设备已配置到位,为我校创建以艺术素养见长的多样化、综合性高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方案

(一)主要内容

1、加强领导,从制度上加以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书记和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年级部主任、学科组长为成员的改革领导小组,围绕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并分解目标,落实到人头上。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实行目标管理,确保每项工作落到实处。

2、全面发展,突出美术特色,确保以艺术类为专业的学生规模达到六个班以上。做到艺术类学生占高中学生比例的80%。这部分学生的目标是修完国家规定的文化课及专业课内容,迎接高考,目标是使大部分学生进入高等院校,使艺术学科成为我校的优势和特色。2012届达到4个美术班,动员部分有特长的学生选修广编和播音主持专业,稳定体、音特长生。2012年7月前力争完成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2013届达到4个美术班,力争组建首个广编和播音主持班,进一步扩大体育特长生,力争组建体育班。2014届达到4个美术班,组建广播编导播音主持和体音班,力争使艺术类学生占年级总数75%以上。2015届达到4个美术班,广编播音主持和体音班已形成稳定班,使艺术类学生占年级总数80%以上。

3、昌吉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昌吉市职业中专距离我校很近,这两所学校所开设的艺术类专业课程均适合于昌吉市的社会公益事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校按其课程计划将聘任这两所学校的部分艺术专业教师给我校师生开设专业课,以此作为地方课程在我校开设。目的:一是提高师生的艺术专业水平;二是没有考入高等院校的学生进入社会后用艺术类一技之长选择职业,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自2012年开始拓宽选修课,使更多的初高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提高每生的艺体爱好的比例。

4、为了实现办学目标,我校计划开设的校本课程有:书法、美术欣赏、摄影、音乐舞蹈欣赏课等。为了拓宽艺术渠道,扩大参与面,学校成立艺体类社团,设置的学科类别有:书法、美术社团有书法、绘画、摄影等;音乐社团有管乐、民乐、军乐、鼓乐、舞蹈和合唱等;体育社团有球类社团(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太极拳、武术等。以上专业以菜单方式供全校师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使每位师生都至少培养一方面的艺体爱好,学校安排部门专人负责,安排好时间、地点,对师生进行培训。针对某些专业,学校定期请专家前来讲学,做报告,以提高广大师生的专业水平和欣赏能力。

5、每年选派校本课程和特色办学骨干教师去内地相关友好学校进行培训,抓好“生本导学”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每年举办一次本校的经验交流活动,不断完善特色办学的各项机制,形成本校的成功经验。

7、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每学年都结合过去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和评价标准,用最佳组合达到最佳效果。

(二)改革目标

根据“纲要”精神和“方案”内容,我校确立创建“以艺术素养见长的多样化、综合性高中”为“十二五”办学目标。着眼于未来人才的培养方面和社会的需求,我校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入手,确立学校的改革目标是:

1、通过艺术类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作支撑,实行艺术类选课制和走班制,到2013年全校力争70%的学生升入高一级艺术类院校,将艺术类打造成学校的优势和品牌。

2、我校在依法治校、安全教育的基础上,抓好各项艺术活动,将艺术逐步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并成为每位师生的爱好和特长。不断提高全校师生艺术素养,逐步形成我校特有的文化氛围,以此促进学风、校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学校不断向办学的高品位迈进。

3、到2015年使我校艺术类国家、地方、校本课程达到体系完备,每年级新初始年级配备多媒体,并使配套的师资、设施设备功能齐全,基本达到全校师生至少掌握艺术类一门专业技能,艺术类考生占高中学生比例的80%,力争使艺术类考生的本科上线率2011届达到90%-95%,2012届达到96%-96.5%,2013届达到96.5%-97%,2014届达到97%-97.5%,2015届达到98%以上。从而完成学校十二五规划中的各项指标达到创建“以艺术素养见长的多样化、综合性高中”试点校的标准,并使我校成为以美术为主,其他专业多方向发展的在全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学校。

(三)改革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让全校师生、家长都明确学校的办学目标,按照学校制定的学期计划与“十二五”发展规划,认真加以落实,努力使学校的办学目标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行动。

2、学校根据师生的选择,创建不同类别的艺体类社团,并通过学校、工会――年级――班级三级管理,做好管理、服务与指导工作,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家长参与我校艺术特色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3、以地方和校本艺术课程做支撑,以专家指导、引领为保障,加强与职业学院、高等院校的专业对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一批专业骨干教师,确保我校办学目标顺利实现。

4、每学期学校组织举办一次大型“艺术体育节”,要求全体师生参与,给有特长的师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也为弘扬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从而推动我校多样化办学健康发展。

5、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针对每个社团的活动,学校、部门及社团成立相应的评价组织,采用三级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1)社团评:每次活动后由社团负责人组织相关领队召开活动小结会议,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表扬与批评,并对活动质量进行评价。

(2)负责部门评:负责社团的活动评价和指导,做为评选优秀社团、优秀队长、优秀学员及其他评优选先的重要条件。

(3)学校评:学校主要进行校级、市级以上先进的推选,学员素质评定等级的考核,实验情况分析、总结,以及撰写实验阶段性报告和实验终结性报告等。

(四)需要突破或自治区支持的政策

1、希望教育行政部门赋予学校相应的课程开发和设置权力。学生在完成国家规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后,可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意愿安排部分选修课程。

2、给予相应的考试政策支持。对于体、艺等特长生,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自治区会考办单独命题考试,划定等级和分数线。

3、请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拨付专项经费,配备专业教学设施设备,提供专业教师的培训机会,搭建普高与专业院校的桥梁。

(五)保障条件

1、加强领导。成立多样化发展改革领导小组,根据办学目标,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到人头上。并纳入到部门、年级组、教研组、任课教师、学生的年度目标评价与评优当中,确保此项工作管理和落实到位。

2、加大经费投入。设置专门管理与评价机构,制定相关的奖励制度,确保经费到位、评价到位、设施设备等投入到位。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艺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主体力量。学校把特长教育和教师专业培训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研讨活动、总结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在实践中培养一批业务骨干,积极推动“名师工程”,注意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学校艺术特色教育发展的需要。

4、加强宣传。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工作,关系学生、家长的切身利益,学校成立家长、学生代表委员会,对实施方案充分进行论证,广开言路,不断改进,达成共识。学校在宣传和奖励制度上给予保障,及时表彰先进师生、家长,激励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重视和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进度安排

1、制定规划阶段。2011年6月-2011年8月,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纲要”和“方案”,确定我校的办学目标,并广泛征求意见、积极开展调研和充分研讨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把“实施方案”分解为各个“学期计划” 和“年度目标”加以落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计划性和连续性。

2、组织实施阶段。

(1)2011年9月为开始组织全面实施阶段。学校根据实施方案,进行分解,并与相关部门人员签订目标责任书。根据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以艺术特色建设为切入点,有目的、分步骤组织实施。

(2)2012年7月之前,按我校计划采取外部考察、内部培训,完成我校课程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并开发出适合我校的艺术类校本课程,并组织进行实施。

3、总结提高阶段。

(1)2013年为总结、提高阶段。坚持把艺术特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融入师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发展之中,形成一种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校园文化,推动学校办学品位的提高。

(2)到2014年学校艺术类国家、地方校本课程达到体系完备、与之配套的师资、设施设备齐备、功能基本齐全。

(3)2015年基本实现全校每位师生至少掌握一门艺术技能,艺术类考生达到高中学生的80%以上,并且本科升学率达到98%以上。使我校达到以艺术素养见长的多样化、综合性高中的标准,学校的特色文化形成。

(七)风险分析及应对预案

风险一:家长对艺术特色办学的不理解

预案: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力度,使他们更多地了解国家教育改革政策,提高家长对我校艺术特色办学的认识,取得家长、学生的全面理解、支持和配合。

风险二:普通高中艺术生的升学与就业难的问题

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