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科幻小说怎么写精选(九篇)

科幻小说怎么写

第1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科学家得是一个幻想家。幻想,才能发明出更多有利于社会的东西。

爱迪生发明电灯出于幻想、诺贝尔发明炸药出于幻想、奥本海默、科罗廖父、汤川秀树等等科学家都是经过幻想的头脑才会发明出更多让人称奇的东西。

作家得是一个幻想家。幻想,才能写出更加令人啧啧赞叹的文章。

杨红樱所写出的小说数不胜数、郑渊洁写出的小说动人心扉、安徒生写出的小说让人惊奇、海伦·凯勒、高尔基、马克吐温、老舍、奥斯特洛夫斯基、冰心、笛福、斯威夫特、埃·德·阿米琪斯等等都是经过幻想的头脑才会写出更多让人佩服的文章。

从事网络事业的人必须要有幻想家的头脑。不然,怎么会作出让人佩服的网络呢?

从事食物的人必须要有幻想家的头脑。不然,怎么会作出让人吃了还想再吃的食物呢?

第2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乍一看,他平淡无奇:短发,圆脸,和和气气,茶色眼镜后面的眼神软软的,近似于无的淡眉毛像某种行动缓慢的海洋鱼类,完全不同于他在写作中透露出来的冷峻。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男人,被认为“创造了中国科幻文学界的里程碑”,这里指的是他最负盛名的“三体”系列科幻小说。而让刘慈欣引以为傲的作品当然不止“三体”,《乡村教师》、《流浪地球》、《朝闻道》、《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许多资深读者对他短篇作品的喜爱,不亚于规模磅礴的长篇。

虽然“三体”系列在结构、人物塑造以及某些理论方面遭到一些诟病,但并不影响大多数人认定它在中国科幻文学史上的地位:它的成功和瞩目是不可回避的,它的宏大叙事和冷静深邃令人着迷,而其中悲天悯人的内敛气质,则在冰冷的科幻外壳下注入了一股暖流。

“三体”之后,刘慈欣的知名度渐渐扩散至整个华人世界。影视圈的人也开始和刘慈欣密切接触。据悉,他的小说《乡村教师》和《球状闪电》都有望改编成电影剧本,登上大银幕。而这也正是刘慈欣和无数读者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

刘慈欣代表的是一种朴素的力量,在俗世中默默浮起。

写作的秘密花园

如今的刘慈欣仍然只是娘子关发电厂一名毫不起眼的电脑工程师。有一次,他的某个同事对他说:“刘慈欣,我在网上看到有个写科幻小说的人很火,他的名字竟然也叫刘慈欣。”

刘慈欣老老实实,声称自己只是个“科幻迷”,坦白自己不知道谁是巴赫金。中国的科幻作家里,能把科幻小说写到世界大师级水平的寥寥无几,他是其中之一,连续拿了八年的银河奖――中国科幻文学的最高奖,“三体”的销量超过15万,是国内近20年来最畅销的科幻小说。他在发电厂的领导和同事对此仍然一无所知。

他习惯了做人内敛,不怎么混圈子。用他的话说就是,“我这里没有圈子可混”。在发电厂任职,写科幻需要小心谨慎,因为会有“可以赚钱的副业”的嫌疑。即使在“三体”系列大红大紫之后,他在单位里仍然是“老刘”或者“小刘”。他的朋友和家人也几乎不看他写的小说。

这些年他一直在默默地思考,默默地看书,默默地写书,默默地卡壳,默默地写完,和80年代中后期中国科幻小说低谷时的地下创作没有太大差别。只是现在写完之后,可以放心大胆地发表出来,让越来越多的陌生人读到,作品也越来越值钱。在网络上,成千上万的读者把他尊称为“大刘”,俨然自成一派。

许多没有见过刘慈欣肖像的读者,会自动在心中勾勒出另外一个刘慈欣的形象:坚硬,刚毅,棱角分明,不卑不亢,富有柔情,甚至可能有点英俊。而他本人看上去只是一个有些木讷,不太善于和外界打交道的普通中年男人,过着和大多数中年男人雷同的平淡生活。忙的时候连续几天加班,不忙的时候就在办公室里闲坐着。写作的时间也都是零零碎碎拼凑起来的。上班时,手头的事情忙完,他不爱串办公室聊天,就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开始不动声色地写作。晚上回到家继续写,每天都要写出三四千字。

在这个世界里,他生活简单,形象模糊,容易被人遗忘。有时候出型场合,也会衣着朴素地上台发言,笑起来有些理工男特有的羞怯。对于生活,他有自己的“奢望”:“钱多到不用工作,时间多到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在哪儿待多久就待多久。”他目前最想去的地方是“酒泉航天基地”,他想去看火箭发射,“我这辈子还没见过呢”。

娘子关发电厂的工作,对他来说

“意味着稳定的收入来源,意味着与社会接触的窗口”。而科幻,是他在四下无人时纵情游乐的秘密花园,那些数万光年之外的星尘,是秘密花园里肆意生长的野蔷薇。硬科幻的代表

上世纪60年代,刘慈欣生于北京,在山西阳泉长大。1988年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毕业后,进入山西娘子关发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1999年开始创作科幻小说,被众多读者推为硬科幻派小说家。

让人意外的是,作为一个硬科幻派小说家,他的知识摄入渠道居然主要是靠看书。他不认识什么科学家,离科研圈子也很远,“本想到酒泉去看天宫一号的发射,作为一个写太空科幻的人,连航天发射都没见过,有些遗憾,但我在航天系统的朋友临时改变计划,我也就去不成了。那里现在已经不让外人进入,旅行团只允许一日游。”

刘慈欣喜欢去人迹罕至的地方旅行,但机会不多。“几年前,曾同一群科幻作家一起到过一个神奇的城市――康定,印象最深的就是穿过城市的那条河,我第一次看到那样湍急而又清澈的河,特别是在夜里,那条河仿佛是穿过城市的梦境。”

最多的旅行机会是去参加各种科幻笔会。他念念不忘1999年参加的科幻笔会,那是他第一次与科幻界接触。“到了科协招待所已是深夜,看到服务台前有一对少男少女,男孩儿的英俊和女孩的美丽几乎是我从未见过的,仿佛是从神话中走出来的人物。直到今天,当年参加笔会的一些作者的形象都模糊了,但那对深夜中遇到的少男少女还在我的记忆中栩栩如生,几乎成了科幻的化身。”

刘慈欣是爱美的。他喜欢古典的、东方式的美人,娴静飘逸,温软良善,他喜欢纯净诗化的电影,音乐也要听古典的――但他后来很老实地对我说,其实他几乎不听音乐。

我问他如何理解爱情,“爱情是宇宙的另一个维度”,刘慈欣说。他对美的感受更多来自于永恒的、漫长的、浩大的事物,比如宇宙和时间,诞生与灭亡。这些是他生命里最大的迷恋。影响他最深的科幻作家,是英国的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奥德赛》和《与拉玛相会》,从1980年初次接触后,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科幻圣经。他沉湎于那种跨越数万光年的巨大美感,而宏大叙事的冷酷和唯美,也由此成为他的科幻作品最大的特质。

孤独地面对宇宙的神秘

和同辈科幻作家韩松的邪异文风相比,刘慈欣的写作路数朴实得多。《科幻世界》杂志前主编阿来曾经如此评价刘慈欣的小说:“《乡村教师》在刘慈欣的作品中,是给予现实强烈关注的一部。它讲的是明明白白的故事,说的都是人话。”的确,他的几乎每一部作品,都从最日常、最普通的凡夫俗子入手,而又多多少少带有自己生活经历的影子。对《地火》里的矿工子弟――刘慈欣把小说的主人公命名为刘欣,他如此写道:“刘欣恍惚着拿起父亲的饭盒,走出家门,在1978年冬天的寒风中向矿上走去,向父亲的二号井走去,他看到了黑黑的井口,好像有一只眼睛看着他。”刘慈欣的父亲从前在北京的煤炭研究院工作,后来下放去了山西。作为在山西长大的孩子,他小时候常给井下的父亲送饭。

刘慈欣是由衷关心平民阶层的,以至于他的作品,总是显得有些“左”。在这个知识分子普遍以“右”为荣的时代,刘慈欣似乎是一个另

类,他宣称自己不左不右。作为一个在小城生活的电脑工程师,他不愿意卷入文化圈拉帮结派摇旗呐喊的风潮。他甚至对网上的新鲜事都不甚感冒。不过,幸好他还知道、苍井空和武藤兰。

刘慈欣虽然被看成是“技术主义者”,每一部作品,不管是长篇还是短篇,都有着极其冷静的思维和整齐严谨的外观,像一架结构坚固的机器,清楚而精准。但读下去,又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分外柔软的东西,像他的外表,柔和而略带羞怯的微笑。

他的同行,著名科幻作家韩松如此评价他:“刘慈欣的作品中,渗透了一股对宇宙的敬畏。他写一些技术味道很浓的科幻,但是,后面的东西,骨子里的东西,其实是形而上的。也就是有一种哲学上的意味,宗教上的意味。刘慈欣总是在悲天悯人,而且是一种大悲大悯,像佛陀。”

在刘慈欣看来,他只是勤勤勉勉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生活简单,白天上班,晚上写作。在那个偏远的小城里,连电影院也没有,空闲的时候,他就在网上看电影――如果没有互联网,他的生活就仿若停留在80年代一般。

科幻小说对于刘慈欣来说,是精神上的一根脊梁,无法从生活中抽去。即使在科幻小说最艰难的80年代中后期,他仍然坚持地下写作,那是他生命中噩梦一般的时期。而十多年后,时来运转,伴随着女儿的出生长大,他的小说也开始陆续面世,并连续拿下科幻届的最高奖项银河奖,直到如今“三体”三部曲的大红大紫。

而生活对他来说一切依旧。顶多是签售会变多了,可以去更多的地方旅行了,手也会更累些。

“如果有一天你停止写小说,你会干什么?”刘慈欣说,“哦,不会有那一天的。”

刘慈欣依然清晰记得,1981年的那个冬夜,看完了阿瑟-克拉克的小说《2001,太空奥德赛》,他走出家门,一抬头就是深邃无垠的星空。“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壮丽的星空下,只有我一个人站着,孤独地面对这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神秘……”

“人类对于宇宙毫无意义”

吴虹飞(以下简称吴):80年代是科幻文学的低谷,那段时间你是如何度过的?

刘慈欣(以下简称刘):80年代初是国内科幻的高潮,后面才是低谷。我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幻迷,也做不了什么,只是尽可能地寻找已经很稀少的科幻小说来阅读。同时努力学英语,想着如果以后国内永远不出科幻小说了(当时真有这个趋势),还可以看原版。但那时和现在不一样,没有网络,原版小说只在大城市少数书店才买得到,且贵得很,所以也没看过什么。几年过后,我与科幻渐行渐远,直到90年代的复苏。

吴:有没有想过中途放弃?写不下去的时候你会怎样说服自己?

刘:有时半夜醒来,突然对正在写的整个故事失去信心,这对长篇写作来说真是一个噩梦。这时就需要把已有的构思全部推倒重来,这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我的创作有一个底线,不能打动自己的故事绝不拿出来发表,所以最后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写完了。

吴:在你看来,科幻小说能否成为主流文学的一种?你如何看待“三体”带来的科幻热潮?

刘:主流文学现在已经成为类型文学的一种,而且是很边缘化的一种,科幻没有必要非向主流靠。关于以后的科幻出版,我认为国内科幻作家数量太少,专业的更少,难以产生真正有影响力的作家,所以科幻市场由此转向可持续的繁荣还有一定的困难。

吴:你可以描述一下科幻文学圈子的形态吗?作家之间如何相处?你比较欣赏国内的哪些科幻作家?

刘:由于地处偏僻,平时也没时间参与网上交流,所以我与科幻圈接触不多,大多是一些业务上的往来。在我看来科幻作家之间的相处还是很融洽的,有一个很健康的氛围,与主流文学圈相比尤其如此。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我一般不会盲目欣赏某个作家,包括对把我带上科幻创作之路的大师们,如克拉克,也是如此。因为从我的不算短的阅读经历来看,同一个作家不同的作品相差很大,所以我欣赏的一般是具体的作品。如果非要找出一位来,我很欣赏郝景芳,她的小说中有一种别的作家所没有的色彩,一种理想主义特有的高贵和典雅。这种东西其实并不算新,就像消失很久的金色夕阳又照回来了。

吴:科幻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刘:意味着我生活于其中的两个平行世界中的一个。

吴:“三体”里几乎没有出现性描写,而且在所有的科幻小说里几乎都没有出现过性描写,是因为不擅长还是认为没必要?

刘:性在宇宙中只是一件很小的事,甚至可能只是阶段性出现的事,对于一种很小的只是阶段性出现的东西,没必要花那么多笔墨在上面,我猜他们也是这么想的吧。

吴:你对超自然的一些东西,比如,巫术、宗教怎么看?有人说宗教与科学或者说唯物与唯心,只是两种方向的研究,最后,真理会殊途同归。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刘:我是个不可教药的唯物主义者,我不认为巫术和宗教能与科学殊途同归,虽然科学中也没有绝对真理,但我感觉巫术和宗教离真理更远。

第3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我从二年纪起,有了幻想。一次口语交际中,老师问我们各自的梦想是什么,我才知道有“梦想”着一此词。许多同学都回答:“当个科学家!”大概是因为老师常跟我们提起爱迪生、牛顿的缘故吧,大家都特崇拜他们。偏偏我的想法不同:个个都成了“爱迪生”、“牛顿”,那都太普通了,做个宇航员吧,向我们伟大的人民英雄杨利伟学习!哎,当个宇航员多好,在太空里多好,不用担心摔跤了……

三年级时的语文老师态度不怎么好,听她的课总是胆战心惊,作业多得同学们都叫苦连连。我还经常被她请到办公室“喝茶”。于是“怀恨在心”的我幻想当一名校长,那时我一定布置一大堆作业给语文老师做,对了,还要进行思想教育。嘿嘿!

六年级时的语文老师对我关爱有加,常夸赞我的作文写得好,我最喜欢的就是她了。后来,我渐渐喜欢上写作,还读了不少书。我幻想着能当一个着作等身的作家,能写出想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一样清新的散文,能写出如鲁迅的《呐喊》《彷徨》般智慧的小说集,能写出似……

上初一了,如我期盼的一样,语文老师是关注我的,不过她说我写的作文总带有忧伤、哀愁。又有一个我所信任的老师说:“我发现你蛮像林黛玉的,长得有点像以前演林黛玉的演员,性格也有点像,同样都是弱不禁风呢!如果你去参选饰演林黛玉的演员啊,有百分之八十的优势入选!”一句玩笑话,我当真了。于是每天晚上我都想着陈晓旭——以前饰演林黛玉的演员,她是怎样一炮而红,名不见经传只因演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而声名大噪,想象着我也是如此地成名……好,我要做一名演员,我要饰演林黛玉!

也许你会认为我的幻想不切实际,对!幻想就是这样不切实际,想怎样就怎样,它从来不会束缚你的思想,任由你在幻想的国度里尽情地欢歌,尽情地玩耍。

如果努力加幸运,幻想就有可能成为梦想,梦想也就有可能成为现实,前途一片光明。有梦想才有未来,而梦想就是由幻想升华而来,这不正是说明了幻想是未来的起点吗?

第4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今年夏天,参加南希·克雷斯的科幻写作班的时候,她告诉我的。”年轻人回答道。

加德纳嘘了口气,挠了挠腮帮子,“她告诉了你多少?”

“没有多少。只是告诉我那些真正伟大的科幻作家,在某些方面,有些……有些异于常人。剩下的,她说你会告诉我。”

“她总是把这类麻烦事留给我。”加德纳苦笑了一下。

“我们都知道,科幻的黄金时代始于伟大的约翰·坎贝尔执掌《惊奇故事》。”前《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总编辑玩弄着手指说道,“在那之前,科幻小说不过是地摊上的三流读物罢了。”

“您是想说?”

“想想看,年轻人。阿西莫夫、海因莱因、阿瑟·克拉克、阿尔弗雷德·贝斯特……那么多伟大的科幻作家在那个时间同时涌现了出来,他们每篇小说只有几十美元的报酬,但是写出的东西至今仍然值得我们顶礼膜拜——这一切都发生在约翰·坎贝尔出现在科幻界之后的短短一段时间内,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呃?!”年轻人显然已经彻底搞不清状况了。

“你知道那个故事吧?1517年,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神父十分怜悯那些在安的列斯群岛金矿里过着非人生活、劳累至死的印第安人,他向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五世建议,运黑人去顶替,让黑人在安的列斯群岛金矿里过非人生活,劳累至死。他的慈悲心肠导致了这一奇怪的变更,后来引起无数事情:汉迪创作的黑人民乐布鲁斯,东岸画家文森·罗齐博士在巴黎的成名,亚伯拉罕·林肯神话般的伟大业绩,南北战争中死了五十万将士,三十三亿美元的退伍军人养老金,传说中的法鲁乔的塑像,西班牙皇家学院字典第十三版收进了‘私刑处死’一词,场面惊人的电影《哈利路亚》在塞里托率领他的部下肤色深浅不一的混血儿白刃冲锋,某小姐的雍容华贵,暗杀马丁·菲耶罗的黑人,伤感的伦巴舞曲《花生小贩》,图森特·劳弗丢尔像拿破仑似的被捕监禁,海地的基督教十字架和黑人信奉的蛇神,黑人巫师的宰羊血祭,探戈舞的前身坎东口舞,等等……”

“您究竟想说什么?!”

“噢,对不起,这是博尔赫斯的小说片段。但是实际上我们的情形也差不多——就像拉斯卡萨斯神父建议用黑人代替印第安人一样,坎贝尔也想到了用带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来代替人类来写科幻小说。”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当时……”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年轻人——计算机的高速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开始的,至于人工智能,现在也还只是科幻小说里才有的东西。关于当时坎贝尔的具体做法我不能告诉你,那套方法现在是世界科幻协会的最高机密,由一个德高望重的小团体负责保管。但是他成功了,并且造出了两个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人工智能——阿西莫夫和海因莱因。”

年轻人不由得站起身来,“你是说他们是……机器人?”

“实际上……是的。”加德纳尴尬地挠了挠耳朵,“这也就是为什么阿西莫夫如此热衷于机器人这个题材的原因。海因莱因那么喜欢宣扬政治理念,也是因为他的设计者有着狂热的政治热情。”

“是这样啊……”

“在获得了最初的成功之后,英国和日本也在我们的协助之下造出了各自的第一个人工智能的科幻作家——那就是阿瑟·克拉克和星新一,他们各自都拥有独特的设计理念。这使得克拉克的小说在技术细节的描写方面做到了极致,而星新一则拥有无穷无尽的想像力来完成上千篇微型科幻小说的创作。

“与此同时,我们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尝试——阿尔弗雷德·贝斯特和杰克·威廉森。

“在贝斯特身上我们强化了对艺术性的追求,希望这样能创造出更加完美的人工智能,这从他的名字‘Best’上就可以看出来。但是他在艺术上的追求太过强烈,就像他写的《群星,我的归宿》中的格列佛·佛雷一样,不停地念叨着‘死掉或者伟大地活着’。在感到自己无法在科幻小说方面取得进一步的突破之后,他加入了DC漫画公司,创造了‘超人’和‘蝙蝠侠’。后来这个型号的模板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日本的《Jump》杂志社加以改造,进而生产了一个专门进行漫画创作的人工智能。但是他们的程序中存在致命漏洞,所以这个人工智能运行一段时间就要停机进行大规模整修。总而言之这个被叫做富坚义博的人工智能让《Jump》的决策层感到很是头疼,也就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至于杰克·威廉森,他是我们所进行的另一项开创性的尝试——将人工智能植入人类的大脑之中。这项尝试让杰克·威廉森获得了长达七十多年的创作时期。人们都知道阿瑟·克拉克曾经说他贿赂过死神,却都想当然地以为克拉克是在称赞杰克长寿、写作寿命长,没有人知道‘死神’正是那些人工智能给他们的创造者取的绰号。”

“是这样……”年轻人很明显由于过度震惊已经不会说别的了。

“但是在杰克·威廉森身上进行的这次尝试并非百分百的成功——加入的人工智能在和他本人的融合方面一直没办法做到完美。这使得杰克感到非常的苦恼。因此他才写了《比你想象的更黑暗》来隐喻这件事,从而让自己得到解脱。

“再后来人工智能的科幻作家越来越多,逐渐引起了一些敏感的人的怀疑。我们花了很多努力来打消他们的怀疑。结果谁都没想到,一个在制造的时候,加入了太多特立独行因素的人工智能不顾我们的多次警告,和他们走到了一起。这使得他们联合了起来,用当时人工智能还无法掌握的心理学、社会学和语言学为题材,创作了在当时看来是全新类型的科幻小说,以此来证明自己作为人类科幻作家的存在价值。这就是所谓的‘新浪潮运动’的真相。”

“那个特立独行的人工智能,是罗杰·泽拉兹尼还是厄休拉·勒古恩?”年轻人现在已经可以跟上前总编辑的讲述了。在最初的震惊过后,再难以接受的事情现在看来也变得理所应当了。

“是罗杰。这段经历后来被他写成了《光明王》。至于厄休拉,她倒是一个百分之百的纯粹人类。她之所以能取得那样的成就,只能说是因为她的家庭环境和个人天赋实在是太特殊了。

“但是就像你所知道的一样,即使有这么优秀的人物,这项运动最后还是走到了死胡同。以弗诺·文奇和威廉·吉布森为首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当时真的是感觉到松了一口气。这也使得他们开始放松起来。结果就是,他们写的故事中越来越多地透露出他们本来的生活状态——电脑、网络空间、虚拟现实,以及他们最熟悉的:人工智能。结果就有了像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和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浪游者》这样的作品的大量涌现。现在的科幻评论家称之为‘赛博朋克’的大规模放纵,使之后的设计者们认识到,在人工智能的塑造上他们所做的还远远称不上完美。于是他们开展了更为广泛的尝试,加入各种不同的风格与元素,制造出了诸如特德·姜、乔治·马丁、奥森·斯科特·卡德、丹·西蒙斯等等各具特色的人工智能。不得不说他们做得很成功,看看这些人的代表作:特德的《你一生的故事》、马丁的《冰与火之歌》、奥森的《安德的游戏》、西蒙斯的《海伯利安》……的确个个都称得上是经典。

“与此同时,我们的英国同行们也在发展着他们的人工智能。他们将喜欢讲冷笑话这个英伦风格赋予了他们的人工智能,设计出了道格拉斯·亚当斯、特里·普拉切特和尼尔·盖曼。结果你知道的,《银河系漫游指南》《碟形世界》和尼尔·盖曼早期的那些作品,里边满是让人冷得发抖的英国式的笑话。但是后来,尼尔不知怎么地总想去写一些严肃的作品。这超出了最初为他设计的能力范围,并最终导致他的系统开始出现一系列的故障。这也就是为什么尼尔·盖曼近期的作品看起来没有原来的那些好看的原因。直到最近,他们重拾原来阿瑟·克拉克的程序模板,制造了名为苏珊娜·克拉克的二代型克拉克。这才算是完成了他们一直想要的、能够写出严肃作品的人工智能。

“在这个二代型克拉克的研发过程中,我们的英国同行实际上一直在提心吊胆,毕竟很久以来他们都没有研发过创作严肃作品的型号了。直到他们看到了这个克拉克的处女作《大魔法师》时,他们才敢相信自己这次真的成功了。事实上这次他们有点太过于成功了,以至于这个二代型克拉克的作品,甚至带上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文学的那种气质。

“而我们的邻居加拿大,在一开始制造了杰出的威廉·吉布森之后就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些年他们唯一称得上成果的就是不那么有灵气的罗伯特·索耶。直到最近他们才算是找对了方向,因此就有了彼得·沃茨这个全新的型号。这个型号的作品带着一点让人无法明说的感觉,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但是你如果看过彼得写的《盲视》就能体会到那种特殊的感觉。

“至于在日本,他们开始尝试将更多种类的创作才能赋予人工智能,并成功地造出了诸如小野不由美、小林泰三、京极夏彦以及东野圭吾之类的型号。据说俄罗斯、中国、欧洲和南美也在制造自己的人工智能,不过具体情况目前我们还不清楚。”

“这就是全部的真相?”

“是的,年轻人,我知道这很难接受。但是最好的科幻小说就是由这样的一个群体完成的。”加德纳说。

年轻人仰起了头。窗外的纽约夜景灯光点点,如星河浪漫。那是当年坎贝尔所不敢想象的恢弘奇景,像是他曾经看过的科幻片中的场景——的确,所谓时间和历史,就是一步又一步逼近经典科幻小说的过程。

随后,他深吸了一口气,开口说道:“我好多了。但是,他们毕竟不是真正的人类。是被人制造出来的,不是自然的产物。”

“那又怎么样呢?”加德纳平心静气地说,“难道我们不是被另一个我们不了解的存在制造出来的吗?你觉得一棵树自然吗?那是黏土、种子、水、风、阳光等一切因素交织出来的。我们是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制作的一切同样是自然的产物。永远别把人看得太了不起。确切地说,他们是人类智慧和这世上一切完美材料的结晶。”

第5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自己的书

《小王子》

尹建莉最新翻译版本,这是一本属于全人类的童话。从孩子变为成年人是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只需要时间就可以,从一个成年人回归为一个孩子则极为困难,需要智慧和勇气,回归不是倒退,而是攀向人生极致,生活的烦忧在消失,生命的喜乐在呈现。

Q:很多人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都是悲剧,您觉得《小王子》是一个悲剧吗?

A:我不觉得小王子是一个悲剧,他是回到他的星球去了,所以我们不要用我们人类常规的肉体死亡的方式来判断小王子的去向,小王子只是抛下了他的躯壳和肉体,他的灵魂回到了他的星球上了。我认为他是一个正剧甚至是一个喜剧,他的结局可以说每个人都获得了他自己希望获得的一个东西。

Q:这本书中作者有句话非常经典:“只有用心才能看到本质――最重要的东西眼睛是无法看到的。”您怎么理解这句话?

A:我认为这句话几乎提炼出了这本书最核心的一个价值理念,而且这句话也是这本书最大的出彩之处,“最重要的东西眼睛是无法看到的”。为什么这本书总是在写两个世界,一个儿童世界一个成人世界,小王子和飞行员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为朋友呢,就是因为他们都愿意停留在一个纯真的儿童世界,他们对于成年人的世界不理解,认为成年人的世界混乱不堪,所有的成年人都像“滚草一样,没有根滚来滚去,生活的那么痛苦”。

Q:这本书在出版以后我们也听到一些消息说您的译作是“大师译大师”,您在翻译的时候有压力吗?

A:应该说我不是很有压力,为什么我敢去做这件事情,就是因为我看到了很多译本的不足之处。

Q:您在译者序里说到《小王子》通篇都是在谈论关系,您认为《小王子》在描述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或者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情境?

A:我认为《小王子》在谈论三种关系:一种是人与他人的关系;一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种是人与自己的关系。这几种关系当中其实最重要的是人和自己的关系,我觉得这一点是一切生命关系的基础,如果一个人你不会跟自己相处,那么你也谈不上跟别人相处。

Q:您怎么来看待小王子与狐狸的关系?有这样两种声音,第一种认为狐狸和小王子的关系是要好朋友,狐狸代表的是一个非常睿智的朋友;同时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狐狸是一个第三者,它在明明知道小王子在被花驯服的前提下,它还要求小王子来驯化它。

A:我们人类总是喜欢把一些关系具体化,他们俩是情人关系,他们俩是父子关系,他们俩是朋友关系――其实真正的生命中的很多关系是不需要去界定的,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相处的和谐与否。在这里边我当然不能说小王子和狐狸具体关系是什么,我们随便去界定好了,说成他们是朋友关系也挺好,说成是第三者也不错,使我们人类的想象力,怎么都行。

我们需要领会的是,亲密关系一旦建立起来我们就要好好地相处,好好地爱护对方,我觉得这个是重要的。联想到我们现在人类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其实就是除了社会层面的人员间的关系,更深刻的关系是亲人之间的关系,和你怎样跟周边的人发生的一个关系。而人类恰恰在这些亲密关系当中迷失了方向,越是亲近的人,我们越不在意他,越容易伤害她,我们人类的很多痛苦反而就是亲密关系者给予的。我希望我们在每一种亲密关系建立以后都能够善待对方,友好地去相处,好的关系一定就是珍惜。

Q:您也说“有一颗童心是幸运的”,结合文章有什么深意?

A:有些东西我们成年人已经看不到了,世俗生活已经让我们变成一个跟肉体凡胎高度统一的凡夫俗子,只有儿童,身上才具有神性,他是一个天使,他能够看到我们成年人一般看不到的东西。就像《小王子》里面,小王子能够看到遥远的一口水井,而飞行员当时是看不到的,我们跟孩子去走好了,那口水井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

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也是这样的,很多人当下的教育理念很混乱,使他们茫无头绪,我们很多人不信任孩子,而我呢在很多场合都提倡过要给孩子自由,给孩子自主选择权。成年人要做一个听话的家长,你要去了解你的孩子,倾听你的孩子,这就是说哪怕我们不理解,我们按着孩子的想法来,我们跟着孩子的感觉去走,我们好好认真的尊重孩子的意愿,最后你发现真的你的教育反而成功了。这比那些时时刻刻违拗孩子的意愿,固执己见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家长更成功。我们已经有无数的案例证明这点,在教育中要“无为而为”,给孩子最大的自由,就是最好的教育。

新书推荐

星云大师:贫僧有话要说

10月30日下午,由中信出版社主办的星云大师新书《贫僧有话要说》新书会在国家博物馆圆满举行。星云大师在新书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为观众们讲解写作的缘起。《贫僧有话要说》作为星云大师最新最重要的著述,是在佛教受到冲击时,大师“不得不出来有话要说的文字”。星云大师已年近90,为了文化传承,不顾年迈体衰,奔走于两岸,“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写好字”是大师的教条。星云大师思维敏捷在主题演讲上妙语连珠,引起近700名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新书《贫僧有话要说》也在各大书店同步上架。

科幻电影是如何讲故事的?

近日,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主办、搜狐文化协办的“科幻电影是如何讲故事的”沙龙在北京库布里克书店举行。北师大教授、科幻作家吴岩,职业编剧人老丘,电影策划、编剧麦田,国际电影制片人董瑷珲应邀出席,他们围绕《科幻电影写作》一书,分享了对于科幻电影剧本改编的工作经验和思考。活动伊始,吴岩便提出,科幻电影最基础的是“讲故事”,但是“如何能够把故事讲得好,怎么能够吸引人”却是值得思考的。而《科幻电影写作》正是这样一本实操指南,旨在帮助编剧写出更好的科幻电影剧本。

第6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读到有关未来的故事,人们总会去想它究竟会不会变成现实。进入新世纪后,常听有人失望地抱怨“怎么会飞的车还没出现?”,可见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仍然还不足以做出二十世纪初那些科幻作品中的最酷炫的事物。

 

   但是科幻作品的任务并不是预言未来,它只是提出一些可能的设想。作家们或许会觉得未来故事比较好写,因为谁也不知道将来究竟会怎么样。未来就像一个黑匣子,“不用害怕矛盾,想怎么写都可以。”著名诗人兼小说家厄休拉.勒奎恩在采访时如是说。“未来就仿佛一个安全、无菌的实验室,可以随便试验各种想法,”她比喻道,“是一个思考现实的途径,一种方法。”

 

   有些作者确实用这个实验室做出了一些可行的未来,设想以目前的社会趋势与已有的科技突破将把我们引向何方。譬如首创“赛博空间”概念的威廉.吉布森,他在80年代出版了一系列惊座四方的作品,描绘了一个高度联通的全球化社会,日常生活中到处是危险的黑客、赛博战争以及激烈的真人秀。而其他作家则将未来写成一个隐喻。像勒奎恩就在她1969年的获奖作品《黑暗的左手》中遥想了一个世界——那里生活着一群经过基因改造后的冬星人。借此,她探索了一个没有性别差异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

 

   科幻作品的广度跨越了幻想与现实,它与科学之间既有互惠的关系也有矛盾的地方。有些会在动笔之前严谨地查阅物理、计算机方面的最新进展,而也有些人为了服务情节,会自行发明出一些“不可能”的科技(例如勒奎恩的超光速通讯器"安赛波")。还有的则像H. G.威尔士那样,用时间机器将读者带到未来亲眼见证人类的毁灭,然后引发出一场社会舆论。

 

   很多时候,往往是那些看似奇怪的点子反而得以付诸现实。这可能与科幻作品的影响力有关。对于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读者,艺术能够点亮他们幻想的火花,然后反过来帮助实现作者的设想。儒勒.凡尔纳在他1865年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提出了光能飞船;而今天,全世界的科技工作者们都在忙着研究太阳帆。

 

   Jordin Kare是为一位天体物理学家,供职于位于西雅图的LaserMotive科技公司,他在激光的理论与实践、太空电梯以及光能推进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他在采访时说自己很感激科幻作品带给他的人生与事业方面的影响。“我从事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是因为我对宏观尺度的宇宙很感兴趣,但我报考MIT,却是因为罗伯特.海因莱因的小说。他那本《穿上航天服去旅行》的主角正是MIT的学生。”Kare承认自己是一个活跃的科幻小说迷,他说:“在科学领域,最富探索精神的人总是会跟科幻界保持联系。”

 

   微软、谷歌、苹果以及其他公司常常会邀请一些科幻作家为旗下的员工举办讲座,然后安排他们跟研究部门的开发人员私下会见。“设想(design fiction)”——即技术公司为搜罗新点子而向外界发起征文的过程——正是当今社会科幻与科技之间密切关系的完美体现。有些机构还会雇用作家专门创作“What-if”类型的故事,用以探索具有潜在市场的产品。

 

   “我真的很喜欢‘设想’,或者说‘雏形创作’。”小说家科利.多克托罗向杂志透露道——迪士尼和乐购都是他的客户。“公司为一项科技产品的可行性举办征文大赛,这事不足为奇。就像建筑师为一栋楼房制作的效果图。”多克托罗在一家软件企业工作,对两边的工作流程都很清楚。“我参加过一些工程研讨会,会议上我们经常会争论产品投用后会怎样。而这时候,写部小说就是个挺好的办法。”

 

   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科幻界对于未来的态度可以说是相当积极的。大家都认为科学发展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但在接二连三的战争以及原子弹现世之后,科幻界的情绪有了巨大转变。故事走向越来越暗黑,科学不再是救世主。

 

  而近些年来,反乌托邦主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了。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社会中大部分人并没有感受到科技发展的好处。杂志采访了知名评论家、《科幻百科全书》编辑者之一的John Clute, 他引用了勃兰特.罗素在1924年发表的谶言:“罗素曾说‘我担心科学终会被统治者们利用,而非造福人类’。而我们今天要的担心是,这个世界是不是已经被利益既得者占据了统领地位。”

 

  畅销书作者金.斯坦利.罗宾森(代表作《火星三部曲》, 《2312》,《萨满》)亦表达了同样的担忧。他说苏珊.柯林斯的《饥饿游戏》展现的正是这种状况——富有的统治阶层利用无情的角斗游戏,在人群中散布恐惧和无助情绪,压制穷人们的反抗念头。“科幻作品反映了当下的人们对未来的予感,”罗宾森说道,“这就是为何30年代、40年代以及50年代的作品都很有‘抱负’。人们曾以为未来不论如何都会比当下更美好,但现在他们不这样想了。富人占据了十分之九的资源,剩下十分之一给我们争食。如果我们反抗,他们就以阶级斗争捣乱者的名义镇压我们。他们过着无比奢华的生活,玩弄我们,而我们只能忍受饥饿,自己打自己人——这就是《饥饿游戏》的画外音。这部作品能够在市面上造成轰动反响是理所当然的。”

 

   威廉.吉布森认为将科幻作品直接分成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两个阵营是没有意义的。尽管他在1984年创作的首部赛博朋克小说《神经漫游者》中构建了一个资源短缺、适者生存的未来,他却并不觉得自己的作品是悲观的。“我走的是自然主义路线,”他说道,“我以为自己在80年代还没达到反乌托邦的地步,我写的不过是一个走出冷战后的世界罢了——虽说那时候即便很多聪明人都觉得难以想象。”

 

   乌托邦还是反乌托邦,这个选择常常取决于作者是否对未来抱有希望。比如罗宾森,总是关注反乌托邦方面宏大、严肃的潜在议题,诸如核战争、生态危机以及气候变化等等。不过他并没有向绝望妥协,而是在经过细心的科学调研之后,提出了一些精妙、现实的解决方法。正如他在自己作品中的话:“好吧,至少我们可以选择善待世界。”

 

   尼尔.斯蒂芬森是一位涉猎广泛的小说家,曾写过《飞越修道院》、《瑞密德》等很多反乌托邦主题的作品。而现在,他开始号召作家们为更多乐观的、可以实现的未来进行创作。斯蒂芬森同时也是一位未来主义者、一名技术顾问,他的意图非常明确——激励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像金.斯坦利.罗宾森、Greg Benford和Jim Benford兄弟都已经开始往好的方面看了。”斯蒂芬森说道。他同意吉布森开创的赛博朋克题材“打开了新世界大门,对科幻艺术贡献巨大”,但他也坦露,赛博朋克在无意中限制了大众媒体的思维。“当你今天跟一些电影导演聊起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人都仿佛还像三十几岁的青年那样沉浸于《银翼杀手》,认为那才是真正的酷炫。但我们真的需要从那种心智阶段中走出来。”

 

   2012年,斯蒂芬森加入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与想象力中心(CSI),参与了一个名叫“象形文字(Hieroglyph)”的项目。该项目基于网络,旨在提供“一个作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工程师们可以协作的空间,集结雄心壮志,携手共建未来”。项目的第一个成果是一本文集,标题为《象形文字:展望未来的故事与蓝图》,将于今年九月由哈珀.柯林斯出版。CSI的部门总管Ed Finn介绍说,这本文集囊括了多位知名作家以及新晋的作品,鼓励他们“突破自我”,尝试不同风格。而对于读者也是一样。Finn预测,那些从未试想过这部作品中提出的问题的人,将会成为《象形文字》的核心读者群。他说:“我希望他们能够将自己置身于这些未来。”

 

   小说集涉及了许多宏大的疑难问题。例如斯蒂芬森在故事里搭建了一座15英里、高度直达平流层的铁塔,可用于节省太空飞船发射的燃料。Madeline Ashby拟将博弈机制应用到美国的移民问题中。而科利.多克托罗则提出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在月球上进行建筑活动。

 

   当然这当中也潜存着一个挑战,那就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有可行的解决方案。何况作家们所做的也不过是纸上谈兵。“乐观人士认为廉价核能、超级计算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特德.蒋(姜峯楠)说道,他在《软件体的生命周期》等作品中曾探索过智能的特性。“但是强大到难以置信的电脑,并不及得上大型工程那样激动人心,因为计算机领域的成果总是平凡而抽象的。”

 

   在MIT的媒体实验室,Sophia Brueckner、Dan Novy这两位讲师注意到,很多新来的学生居然从未接触过科幻小说。“我以为这可能跟他们都是好学校出来的尖子生有关。那里的老师总说科幻是儿童读物,不值得花时间读,”Novy说道,“他们需要努力争取好成绩。因此除了学校要求的读书笔记作业以外,估计不会有剩余的阅读时间。”

 

  去年秋天,Brueckner和Novy开设了一门名叫“从科学幻想到科学工艺”的课程,教学大纲上罗列了一堆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甚至科幻游戏。老师要求学生们在读完书单之后设想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科技产品,并且要与相应的社会背景结合起来。其中有一件学生作品,受到吉布森《神经漫游者》某场景的启发,搭建了一个装置。这个装置可以通过电极以及无线技术,让一个人刺激旁边另一个人的肌肉,使他做出与自己相同的手势。年轻的设计者们认为他们的模型可以应用到现实世界中,比如让理疗师协助中风病人恢复四肢能动性。不过Novy也提到了一些课堂上的关于伦理方面的深入讨论。例如这项技术在吉布森的小说中是被用于剥削人们的性需求,让他们变成了远程遥控的行尸走肉。

 

   很多新兴科技的研发人员并不了解科幻。对此,Brueckner表示感慨万分。“生物技术、基因工程都在不断更新发展,你可以看见像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一些反乌托邦作品就是聚焦于那些科技的。”她说道。“几十年来,科幻作家们都在深入探讨这些话题,我觉得那些作品的地位和研究报告一样重要。”

 

  最好的科幻作品可以活络思维。它不仅能够启发我们,更能迫使我们去思考当下所作所为一切可能的后果。Samuel R. Delany是一名出色的、涉猎广博的作者。他建议人们可以将科幻艺术作为一个应对未来的有效对策:“世界各国的科幻作品让我们通过想象,适应了现实世界中的变化。这其实是一种思维演练。因为有时候,世界的变化异常剧烈,令人措手不及。但读完小说之后,我们就不会总是那么大惊小怪了。

第7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弥漫在这本“随意使用科学”中的是奔逸,形形、熙熙攘攘、正经不正经的科学研究在人们的瞠目结舌中像冲天炮一样爆出。

有这么一群瑞士科学家,他们要研究“混沌理论”,方法就是验证著名的“蝴蝶效应”。他们非常严谨地,按照“政治正确的比例”,选了10只能代表瑞士种群分布的蝴蝶;进行了双盲实验:没有告诉蝴蝶它们正在参与科学实验。其中一位研究者打电话给他在巴黎的女友询问天气,一打就是一个小时。同时另外一位研究者会观察那10只蝴蝶扇动翅膀的情况,以找出是哪只蝴蝶扇动翅膀引起了巴黎下雨。

结果,在观察了很多天之后(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财务发现了巨额的长途电话费),真的有一只蝴蝶和巴黎下雨是“相关”的――除了气象学意义外,科学家们当然地想到其他各种问题,比如,这只蝴蝶会因此遭遇不测吗?会引起政界的变化吗(据说左派更喜欢在雨天投票)?还有商业方面,比如说,网球场应该会愿意用蝴蝶来制造晴天的吧。他们还拍下了那只蝴蝶,表达了对巴黎人民的歉意。本研究最后还感谢了(不自知的)赞助商瑞士电信。

还有一群科学家研究了一种动物:巴尼恐龙。这个角色的中国版,大概就是灰太狼。他们的实验方法是这样的,在大超市的促销现场出现毛茸茸的灰太狼(其实喜羊羊也一样)的时候,他们就悄悄地用X光扫描它,然后发现,这只灰太狼的身体骨骼跟人类的骨骼一样啊!通过从真皮结构、牙齿结构、腿的节段数到体腔、体温、视觉等一系列分析确定,它跟人的亲缘关系比跟狼的近多了。而且灰太狼跟小朋友都特别亲近,所以科学家们认为它已经进化到了人类幼儿的生态位。

总之“科研”搞到这份上,跟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没有区别。这些事都是真的。如果那些无辜的蝴蝶、瑞士电信,和Cosplay灰太狼的促销员因此而吐血而亡的话,也情有可原。马尔克斯说他的小说写的都是现实,不是魔幻。这些伪装成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诡异研究也一样,认真说来,都是现实。在不发达的年代,科学就是魔术。那么,区分魔幻和科学的到底是什么?

第8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小灵通”的爸爸,这是很多人想起叶永烈的第一印象。在叶永烈的生活中,最奇妙的事情,莫过于自己2l岁时所预言的未来世界生活,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

“前段时间,刚刚看见日本制造出了可视手机。去年,也是日本,制造出一个尾部有螺旋桨的汽车,说是堵车的时候可以飞起来,我当时一看,这不是漂浮车吗,可惜那个样车耗油太大,还在改进中。”叶永烈说。21岁时,他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里写出的未来世界生活蓝图,已经有20多项实现,在有生之年,他相信还能看到更多,最终,那个让无数中国儿童大感兴趣的未来世界,将会全部实现。

小灵通预测未来

196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叶永烈,刚刚结束了他参与《十万个为什么》的写作工作,开始写作一本关于未来的书,这本书只花了他几个月的时间,被命名为《小灵通的奇遇》,他自己对这部作品很满意,相信出版社肯定会感兴趣。

不料,已经出版过他两本书的少年儿童出版社拒绝了这部书稿,叶永烈认为,这是因为他所写的未来美好生活与当时的现实格格不入,“大家都吃不饱,你还把未来写得那么美好。”

这本书直到1978年才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并被定为当年该社的重点书目,首发300万册。“那时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一个编辑找我约稿,我说,这有一个现成的书稿,拿去看一看吧。”这本书给中国少年儿童带来了极大的乐趣。

此后,叶永烈分别于1984年和2000年再度畅游未来,将小灵通形成一个完整的书系。但对于后来的两本书来说,尽管叶永烈的功力远甚于21岁时,但其划时代意义远远比不上第一部。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对未来世界的前景观望,其他的科幻小说家也有很多作品,但他们只是对其中的一两项科技作幻想,比如《珊瑚岛上的死光》,而《小灵通漫游未来》完整地勾勒了未来世界的城市和生活。”叶永烈对他的这部作品颇为满意。“国外的科幻小说,普遍把未来世界写得很恐怖,充满战争,污染严重,但我认为,未来肯定应该是美好的,是让人向往的。”

2006年,《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最新版本发售,在开篇列了一个表格,把书中所写的而已经实现的科技发明作了对比,一共列出20多项,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考虑到这本书写于1961年,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写这本书之前,我参与了科技丛书的写作,为此两年都没有回家,一直呆在北大的图书馆里。当时我收集了许多科学界的逸闻,写成一本小册子《科学珍闻300条》,但是这本书出版社没有看上。后来我写《小灵通漫游未来》,很多素材就从这本书里得来,但也有的是我一时突然的灵感闪现,比如当时我一笔带过地说未来城的街道整整齐齐,电线杆都埋到地下。当时这样写没有什么依据,但现在我住的上海,大部分电线杆都埋到地下了。”

让儿子大吃一惊

对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叶永烈一直有一种嗜好,把自己能用的最方便的东西搬回家,让他乐此不疲。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叶永烈发现街上有碎纸机卖,立刻买了一台。“我家里常年有很多来信,对信件的处理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扔到外面的垃圾箱里,居然有人捡回去收藏,就因为信封上有叶永烈的名字和地址。于是我们把信集中起来,过一段时间拿到郊区烧一次,可是到了90年代,上海要找一个烧垃圾的地方已经很不容易了,有碎纸机,立即解决问题。”现在,叶永烈家里有一新一旧两台碎纸机。

此外,叶永烈所喜欢的还有照相机,和其他的摄影发烧友一样,对最新款相机的琢磨是一个让人愉快的话题。大约在1996年底的时候,叶永烈发现了数码照相机上市,“那时候大家都在谈论这个技术,刚有产品上市我就去买了一个,外形居然和手电筒一样。”拿了这个新科技,叶永烈到美国去看儿子,刚下飞机,赶紧对来接机的儿子一家说“别动”,那时候的数码相机快门慢得要命。“他们在美国也没见过,看到后都‘哇!’,原来这就是数码相机啊。”叶永烈想起来仍然得意不已。

迷上了网络时代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叶永烈迷上了电脑和网络,1991年,他花了3000块钱买了一台“286”,从此改用电脑写作。1994年,他在美国第一次感受到了上网冲浪的。从90年代初期到现在,叶永烈一共更新了6次电脑,并且在一次次的鼓捣中,学会了装机格盘做系统,眼下,一种新的windows系统又要了,他的电脑系统又要更新了。“现在的电脑,要不2年更新换代一次,你总是觉得用起来不顺畅,很多新功能没法使用。”对于叶永烈来说,电脑有很多用途,除了浏览资讯,他还在网上开博客,通过电邮系统和即时通讯系统与远在美国的儿子一家联络。他经常出门采访,或者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写作,通过手机和网络随时与外界保持联络对他来说很重要。“你看我现在正在海南岛,出版社的编辑经常找我要图片,在以前,那真是麻烦去了,现在只要从移动硬盘里调出来就可以了。”

随着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许多人开始忧虑过多地更新电子产品带来的污染和依赖问题。在美国,甚至出现了一些尝试丢弃电子产品以过“返璞归真”生活的人。在中国,至今仍有很多作家不习惯电脑写作,并认为“用电脑打字不如用笔写字那样思维顺畅”。在中国,也有人在刻意保持和电子时代的不同步,同在上海作协的女作家王小鹰,至今仍使用蘸水钢笔和大号稿纸,她使用这种复古的写作方法时,她那位留过美的老公在同一个房间用电脑敲字上网。

叶永烈认为,污染当然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但新科技产品带来的方便确实让生活方便了不少。“比如我做了很多采访,以前使用磁带录音机的时候,每盘磁带都不能轻易丢弃,当你累计了几千盘磁带的时候,保存和归档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后来有了数码录音笔,能够在电脑上把录音刻盘保存,又方便又安全。”

“当你使用了一种新的科技产品,并给你带来新的便利时,你会有一种由此产生的愉悦感,这也许是许多人热衷于不停地更新数码产品的原因。”

为什么没有科幻小说

在网络风行的年代,人人都成了,最近几年,中国的奇幻小说突然热起来,叶永烈经常应邀参加各种论坛,以及对作品进行评论等,但他认为,这与他所希望看到的科幻小说热,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叶永烈坐在图书馆里漫想未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5年,这45年来,中国能够畅销的科幻作品寥寥可数。而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科技热返潮后,人们已经很久没有关心过科学题材的小说写作。“我在美国时逛书店,非常羡慕他们的科幻小说之丰富,那不是一个书店摆几本,而是单列一个书架,满满当当全是科幻小说。美国票房前1O名的大片,每年都有两三部是科幻片。从这里可以看出人家对科幻的热情。”叶永烈说。

第9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躲避”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读懂课文以木匣为线索,按埋木匣,挖木匣,得到的启示分为三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8课科利亚的木匣。科利亚是一个外国小朋友,他的木匣怎么样了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

1、易错字:亚匣避挖

2、组词:

锯()避()倍()

据()僻()陪()

剧()辟()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他是怎样埋的?妈妈怎么埋的?

2、四年后,科利亚和妈妈又是怎么挖的?

3、通过挖木匣科利亚懂得了什么?

(二)分小组讨论,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3)科利亚和妈妈埋木匣。

第二部分:(4—12)科利亚在离屋门口十步的地方没有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屋门口五步的地方找到木匣。

第三部分:(13)科利亚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三)提问: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总结

全文叙述了科利亚在战争到来时埋木匣,四年后又挖出木匣,从这件事中得到启示的一件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2、用比较阅读和读读画画的方法,读懂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练习用“仍然、果然”造句。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全班思考:

(1)科利亚和妈妈是什么时候,怎样把木匣埋起来的?

(2)他们为什么埋木匣?

(3)科利亚与妈妈埋木匣有什么不同?

2、学生默读,在书上勾画。

3、讨论思考题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思考: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妈妈又是怎样埋的?

(4)课文为什么把科利亚埋木匣写得那么具体?

4、学生质疑。

5、学生动手画出埋木匣的简笔画。

6、学习课文第二段

(1)学生默读第三段思考:科利亚什么时候挖出埋藏的东西的?他和妈妈是怎样挖的?结果呢?

(2)讨论思考题

(3)教师出示幻灯片,演示(或简笔画)

(4)提问:从幻灯片演示中你明白了什么?(五岁时十步,四年后长大了,所以步数要减少一半。

板书:

五岁十步埋步子小

九岁五步挖步子大

(5)小结:科利亚量五步挖到木匣是他冥思苦想的结果,事实也证明了科利亚的想法是正确的。

7、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8、提问:挖到木匣使科利亚懂得了什么?他为什么说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板书:一切都在变化)

9、小结:我们做事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方法,

10、提问: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附:板书设计

18.科利亚的木匣

四年前五岁埋步子小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