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白鹅教案范文

白鹅教案精选(九篇)

白鹅教案

第1篇:白鹅教案范文

[关键词]读写结合 课堂练笔 一课一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71

阅读指向写作,在课堂上进行读写结合已经成为趋势。然而,课堂中也存在着练笔过滥的现象,或是为了练笔而练笔,过于追求教学形式,没有实质性目的;或是练笔蜻蜓点水,缺少足够的时间沉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应追求读写相融,要读到好处,练有所得。

一、借鉴语言,实现对话文本

教材只是个例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挖掘文本中的语言,主动践行读写迁移,在提升学生表达水平的同时引导他们准确把握文本内容。比如《藏戏》这一课,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积累语言入手,通过模仿借鉴,推进语言表达实践。

师:在藏戏形成的过程中,有很多故事,请你们说说,哪些故事对你触动最大?

生1:“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造桥”这里感动了我,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唐东杰布的仁慈。

生2:“58座铁桥”这一数字感动了我,让我感受到唐东杰布做事的恒心。

师:是的,僧人唐东杰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被世人誉为“铁桥活佛”。而这最主要的还在于他有智慧、有毅力、有仁心,他还给世人留下了藏戏。谁来说说这个精彩的故事?

(同桌口头交流,先讲故事,接着给藏戏写解说词)

案例中,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写解说词,而是先让学生了解唐东杰布这个人,接着复述藏戏的故事,最后再引导学生写关于藏戏的解说词。从读到说,再到写,这个过程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的过程,也是他们的语言不断丰富、内化的过程。

二、对比阅读,深化语言表达

相对而言,教材中可借鉴的内容有很多,有语言,有布局,还有选材。对此,教师需要有一双慧眼,能够根据学段目标、学期规划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选择地开展练笔。比如《白鹅》这一课,关于白鹅走路的句子,笔者就曾引入《白公鹅》的片段,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从而理解课文中白鹅的那种“高傲”。

(投影显示《白公鹅》片段:“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师:这里都是描写鹅步的,谁来说说有什么异同?

生1:相同点是两位作家都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生2:从气势上来看,这两只鹅都很高傲。

师:那谁来说说不同点又是什么?

生3:丰子恺主要是进行对比,把鹅与鸭进行对比;而《白公鹅》里则重点描写动作。

师:是的,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同样是鹅,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就有不同的表达。现在我们也来写一写身边的小动物,最好就是鹅,想一想:你准备从哪个角度来写?

(学生练笔)

案例中,教师引入《白公鹅》的片段,重点引导学生对鹅步进行比较,让学生品析不同作者、不同角度、不同技巧,对鹅的描写也不同。这样就给学生形成了视觉冲击,使他们在练笔中也能通过不同手法强化身边具体事物的描写,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

三、品析情感,准确把握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并不单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技巧,同样还为了以写促读,引导学生通过仿写、想象等方式准确把握文本主题,实现与作者的深度对话。比如《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笔者就曾组织学生进行练笔。

师:文中哪些词语让你感觉到母亲力大无穷?

生1:“再挑100多斤”。

生2:“手里拉着”“背上背着”“最后还翻山越岭”。

师:是的,母亲很辛苦,每年都是这样,无论烈日还是严冬,她都是――

生3:“拉着我……翻山越岭”。

师:是的。母亲很平凡,但同样也很伟大。80多斤重的身子,却挑起100多斤重的担子。这里母亲是怎么想的?当“我”抱起母亲,在那一刹那,“我”的内心又会想起什么?请你们选择一个角色,写一写他内心的想法。

(学生练笔)

平凡的语言中往往蕴含着伟大的力量。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品析想象,并模拟不同角色进行练笔,目的是让学生走进文本人物,在深度对话中感知母亲的伟大,从而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

第2篇:白鹅教案范文

今天,我们四(3)班可以算是四年级最热闹的班了,因为我们要上一节公开课。而我们心里却是六神无主,恰似水湿麻绳——一步紧一步,有的控制不住心中的激动,跳了起来,如同捧着金碗的乞丐——高兴的发傻;有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看王老师,如同蚂蝗见血——盯(叮)住不放;还有的在一心一意地读课文,如同苞谷秆里的虫——专(钻)心。总之,不管你、我、他,心中都像有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白兔。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排好队伍,准备向五楼多媒体教室。

到了那儿,我们飞也似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心里更紧张了,好象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但我们还是如同石头般的在那儿,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王老师满面春风,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鞠了一躬,说了声:“同学们好!”刹那间,人们都被声音控制了!整个教室好象连呼吸也停止了,如同六月间的庙堂——鸦雀无声。大家都等着这一刻的到来,因为教师教学比赛开始了,我也一阵激动,不约而同地说出了:“老师,您好!”四个字。我们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因为没让王老师失望,没给四(3)班丢脸!

开始上课了,王老师恰似一只善于奔跑的羚羊,不到一分钟,就找到了问题:“请你们把鹅的特点找出来。”我们仔细地阅读,有的在乱读,好象是在寻找猎物的老虎;有的同学却像吊在房檐的大葱——叶黄皮干心不死,在拼命的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还有的别看他们懒洋洋的,其实也在去粗取精。真是别具一格!还没到五分钟,聪明的我们就报出了答案。真是势如破竹,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老师的问题我们都对答如流。王老师终于服输了,让我们听鹅叫,放松放松心情。一阵阵杂叫声随即而来,声音宛如豆芽炒鸡毛——乱七八糟。

第3篇:白鹅教案范文

撕去“标签”,相信每个生命都是灵动的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影响。德育以“智慧天鹅”队伍为载体,将贴有“优”“偏”标签的学生聚在一起组成分工明确的新团体。带有“优”标签的“天鹅”――“三好学生”“四好少年”等,针对“逢比赛就忙活,忙里忙外就几个”的恶性循环现象,让他们加入“智慧天鹅养成计划”,唤醒更多、更广的深层潜能。对带有“偏”标签的“天鹅”――“特别好动”“特别爱讲悄悄话”“特别内向不说话”等,他们成绩通常很一般,甚至是后进生,小毛病较多,但遇到比赛、展示等活动时,他们却能争得更多荣誉。我们要撕去“智慧天鹅”的原有标签,唤醒生命的灵动,不断丰富其智慧体验,唤醒深层次、多广度的潜能。

加强了解,制订学生专属发展计划

“智慧天鹅”们首先要填写一张“特别调查卷”,学校通过他们的答案,可以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为他们制定专属的发展计划。其次,开展“破冰之旅”,通过宣传教育、纪律督导、劳动服务三个组的团队训练,帮助“天鹅们”打破彼此间的陌生感和疏离感,使他们在一个相对放松、愉悦的环境中开展养成计划。

“智慧天鹅”的“特别训练”包括“走训”和“定训”两种形式。“走训”是指每位哨岗可以按他们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分散到全校的24个特色社团中进行流动式的技能学习。学校开发的“智慧社团”种类繁多,如陶艺、五子棋、剪纸、茶艺社等,每一个社团就是一门德育课程。这些社团课程以兴趣培养为起点,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调节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走训”两个月后,“智慧天鹅”可以选择一至两个社团作为自己的固定学习方向,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制定定向训练目标,这就是“定训”。为了确保“智慧社团”的健康运作,我们将活动纳入校本课程,安排每周一升旗仪式和每周五少先队活动课进行考核评比,以学生参演和全校投票考评的方式进行星级评定,收效甚好。如:“智慧天鹅”陈凌俊是大队部第三任组织部部长,在电脑奥赛、棋社、科技、英语等社团的表现均十分优秀,他的特点是课外知识丰富、头脑灵活、擅长布局、常有奇思妙想,发展方向基本定位在各类活动策划、整体布局的组织者。参照《星级智慧天鹅评定方案》,“智慧天鹅”在学期末都有机会获得“五星级智慧天鹅”荣誉称号,而未能获得五星级称号的“天鹅”,可以在学期末的“点醒”讨论会上受到启发,明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取长补短。

营造氛围,提供学生施展才华舞台

要让德育真正“亮”起来,只有“智慧天鹅”的独立个体活跃在校园活动现场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泗小的德育以完成“走训”和“定训”后的“智慧天鹅”为出发点,延伸到一至六各个年级分线,通过广泛开展各种特色活动,让德育在校园里发光。

首先,开展特色班级创建活动。学校各班都以“**天鹅”命名,同年级同系列,如一年级为始学系列、二年级为个性系列。各班结合自己的“天鹅”班级特色创设方案,选取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之一来研究省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班级管理的各个时间段都要有“智慧天鹅”的影子,如省域文化布置评比中,完成绘画“定训”的“智慧天鹅”会帮老师出谋划策,组织其他学生一起完成教室的设计和布置。此外,还有“小天鹅”的心理疏导、作业批阅与辅导、“一帮一”帮扶活动等等。让“智慧天鹅”由“为学而学”转变成“为教而学”,省的是家长和教师的力,亮的是“智慧天鹅”的心。

其次,开展“天鹅”LOGO设计活动。“泗小天鹅”LOGO有着童话般的寓意:如果“小天鹅”没有唤醒,就像是机械化应试教育烙印下的丑小鸭,身体上半部分蒙上了压抑的灰色。而经过了“智慧天鹅养成计划”的洗礼后,孩子们的潜能被唤醒,身体的后半段愈发洁白,蜕变为“智慧的天鹅”,并插上了缤纷的羽翼,最终拥有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和自我生长的力量。

最后,搭建校园大舞台。一年级小苗苗入学时,常常会享受一次“大手拉小手,智慧启蒙游”的校园活动,宣讲社团的“小天鹅”牵着一年级小弟弟和小妹妹的手游览学校,感受泗小浓浓的智慧校园氛围。当得知有贵宾要来参观时,“宣讲天鹅们”都跃跃欲试,希望将自己最动听的声音和最优雅的引导手势展现给她的聆听者。

第4篇:白鹅教案范文

【关键词】预设 交流 拓展

一、预设,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所向,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学《小草和大树》时,可以利用解题质疑的方法来激发兴趣:“《小草和大树》中,‘小草’指什么?‘大树’又指什么?为什么会用‘小草和大树’来命题?”这一个个问号在学生脑海中刻上了烙印,达到了开“窗”窥“室”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优美抒情的乐曲,富有启发的谈话,活泼有趣的游戏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抓住学生的心灵,拨动心弦,激发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语文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主体精神。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时,我就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看看课文中所例举的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的成功事例跟“滴水穿石”有什么联系,可以说说自己的体会,也可以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学习方式,摒弃了对课文的繁琐分析,让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明白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这要比让学生一味扑在书本上啃出来的启示要金贵得多。小学语文课本入选的文章,大多情文并茂,选材范围广泛,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各式文体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这样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情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因此,老师教学前必须精心研读教材,挖掘情感基点,激荡情感交流,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体现其人文特点。

二、交流,铺设情感交融的基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是师生、生生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情感、能力、价值观等各方面得以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共同探究、发现、交流的平等互助关系。如教学《天鹅的故事》时,当读到老天鹅冲天而起,积聚力量砸向冰面时,一位学生说:“老天鹅怎么这么笨呀,用自己的身体去破冰?” “老天鹅到底笨不笨呢?”围绕这个问题,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老天鹅用自己的身体去砸厚厚的冰面,太傻了。”有的则说:“老天鹅在当时只能用身体做武器来砸开厚厚的冰面。”还有的说:“老天鹅这样突然开始行动,是想快点砸开冰面,减少损失。” ……等学生把理由一一陈述完,我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去寻求答案:“老天鹅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意义呢?大家不妨读读下文,用事实来说话。”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们立即全神贯注地读起书来。等读完文章,学生们恍然大悟,明白了老天鹅这样做的用意,并对它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后来这只勇敢的老天鹅怎样了呢?”文章中并没有交代,它是牺牲了呢?还是受伤了呢……文章的留白之处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因老天鹅的壮举而带来的震撼,情感得到了又一次升华。

三、拓展,延伸情感释放的触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用心揣摩,不难发现在这一对话过程中有多处“留白”,这些“留白”或在文首、或在文中、或在文后,没有明确、统一的答案,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巧妙的方式,善加利用,为学生营造一方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回忆、品味、体验、感悟,从而激起创造的火花,点燃个性的火把,语文课堂就能成为思想的乐园、个性的舞场、创造的天堂。如在教学《滥竽充数》后,我利用文章结尾的“留白”处,请学生以“南郭先生逃走之后……”为题进行续写。学生们写出来的文章真是精彩纷呈,有的写道:“南郭先生垂头丧气地向家乡走去,不知不觉来到江边,看着滚滚江水,他心想:我有何脸面回去呀?一定会被人笑话。难道我真的不行吗?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终于决定拜师学艺……” 有的写道:“哼,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得好好琢磨琢磨,再找个好地方混吃混喝继续过幸福的日子。南郭先生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四处吹嘘自己的吹竽本领。后来还真被南郭先生找到一个乐坊,他故技重演混进乐师队伍,每天摇头晃脑地装吹竽……”这样的续写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开发,更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让我们不得不惊讶于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5篇:白鹅教案范文

一、找准时机,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会更活跃,所以提问就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技巧上绕圈子,而应采用新的提问方法,从新的角度入手,尽量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我在教《十年后的礼物》一文时,一开始就给学生设下了这样的问题:谁会在十年以后才送出礼物,是一份怎样的礼物要等到十年以后呢?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充满了玄机,很自然的学生就会认真地研读课文。学生也就会跟着这些个有趣的问题,步入你设置的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中,从而掌握了课文的重点。课堂效果很好,气氛活跃。所以,课堂提问要注意设置问题时,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使学生有糊涂之感。

二、由浅入深,步步为营

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课外知识的了解,不能一下子让问题的难度过大,这样学生就会被弄得张口结舌,一下子找不到问题的出口,课堂就会出现冷场,时间浪费了,也没有达到提问的目的。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题分解成易理解,有情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一环地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深入发展。例如我在授《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引导学生分析“战士”与“壮士”的区别?为什么作者先称五个人为战士,而他们“选择道路”后,作者却把笔下的“战士”就写成了“壮士”呢?让学生从两条道路中去体会,五个人为什么没有选择生的路,反而选择了死的路?让学生多品课文,这两条路,该怎样走,战士们心里明白吗?当人们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时,按常理说心里是及其复杂的,而作者却只用了简单的一个“走”字?“斩钉截铁”、“走”以及感叹号的使用,看似简单,却写出了他们的决心,写出了他们的态度,让他们觉出这正是壮士应有的而表现。一连串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对问题充满好奇,并能从文中找到答案,细品课文,又能从中让自己的心灵有触动的感觉,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发表一下自己的体会及想法,从而学生的思路就会被打开,他们就会乐于听你提问,乐于从问题中感受收获的快乐。

三、化直为神,引人为胜

课堂的提问不能象以前一样直来直去,一问一答,这样启发性就不强了,长此以往,学生对你的语文课堂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你的提问就不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本来就很有故事情节的语文课堂就会变成简单的说教,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本来就很活跃的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果我们老师能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那么学生就会被迫在不知不觉中开动脑筋,很好地参与到了问题中,例如在《白鹅》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哪些地方?高傲本来是个贬义词,而文章夸赞白鹅是个忠诚的看家人,也用了“高傲”,“叫声高傲”学生可能一下子不能完全理解“高傲”的用意,那么我们换个角度来问:“高傲”是否说明了白鹅的不近人情,把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当学生给出否定答案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高傲在这里应怎样理解呢?例如东东昂着头从陌生的同学面前高傲地走过,东东的“高傲”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白鹅”叫声高傲“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所以,语文课堂上有些问题有必要拐个弯,给个有趣的类比分析,不仅能激起学生活跃的思维,也能很好地找到问题的答案。

四、拓展外延,走近生活

第6篇:白鹅教案范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兴趣;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349-01

随着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进入课堂教学己成为一种趋势,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内外的运用已成为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也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动并茂的特点,激发阅读欲望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

然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令学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生动高效。例如在教《望庐山瀑布》一文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此时,学生迫切希望知道课文是怎样写的,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加强,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真正体现了“自主发现、自主探索”。

二、利用计算机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死板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如《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叫声、鹅的形象以及鹅的动作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难以将这丰富的信息表达清楚,而多媒体教学却正好适合表现这些丰富的信息。教学的具体步骤:1、“曲项”利用动画展现一只白鹅浮在水面上不断伸曲脖子。2、 “曲项向天歌”在前一个动画的基础上,合成鹅叫的声音效果。3、“白毛”利用一幅静止的大白鹅浮在水面上的图片,突出其白色的羽毛。4、 “白毛浮绿水”展现一只大白鹅浮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突出其“浮”的悠闲的神态。教师在此引导学生观察水、鹅毛的颜色对比以及鹅的悠然动作。5、“红掌”出示白鹅挥动红色的脚掌向前划水的动作和划水的“哗哗”声。6、整体讲解这首诗时,出示一幅动画:亭台楼榭,杨柳依依,一个小孩在不断向湖里那群欢叫着的鹅抛撒谷粒。整个教学过程文图并举,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创造出了原诗的意境,使学生得以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理解了诗意,同时强化了记忆。

三、利用因特网,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网上交流

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某种感受,怎样与老师交流?怎样与同学交流呢?在英特网环境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瞬间传递给对方,也可瞬间得到对方的指导和帮助。如:教完《才能来自勤奋》一课后,为学生留了一个家庭作业--离开母校前我将留下些什么?让有条件的学生给老师发电子邮件,与老师交流感情。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能深刻而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思想,而在网上则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家里有电脑的学生晚上纷纷在机上抒发自己的感想和愿望,不少学生给我发E-mail,我针对不同学生的想法给予鼓励性或指导性的评语,在网上与学生交流,学生特别喜欢老师这种“热线服务”,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学生在与老师、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及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等。

四、以计算机为学习工具,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感到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计算机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写作素材。这些丰富的写作素材,解决了学生“无米下炊”的难题。计算机还能展示清晰的脉络(如写《雨中情》:遇雨―送伞―雨中行―雨中情),有利于学生认知,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生还能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计算机及网络将音、像、视、听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都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进而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取最多的知识,优化课堂教学,使语文课充满活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尤靖希.尤小莲.开放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J].小学语文参考.2003年第3期.

[2] 彭琴仙.“学习档案”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小学语文参考.2003年第3期.

[3] 李乾明.语文教学艺术内在与外在地特征及其功能.课程教材教学[J].2003年第2期.

第7篇:白鹅教案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学手段;语文课堂;有效融合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总结出了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方法,现叙述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语文教学中的模拟教学模式

模拟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模拟功能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实现的实验,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同,图文并茂,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研发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同时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模拟教学,主要适用于跨越时空的事物再现。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所描绘的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物变化及其丰富的物产。教学时,可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录像分别再现春、夏、秋、冬等季节景物特征其境之感,教学重点的解决才有破竹之势,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多媒体模拟教学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

二、语文教学中的个别辅导教学模式

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交互功能,这是它的一大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需要学习的内容 ,计算机便及时出示学习内容,可以向学生提问,对问题进行分析,作出判断,给出反馈。

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学生难以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写会笔顺、理解字义并用其说话。加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老师进行个别辅导难以实现,对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实现个别辅导教学。如《我是中国人》一课的识字教学,本文共有一个生字(我、是、爱、国、星),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采用如下步骤:(1)老师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字的音、形、词、义、写、句;(2)学生利用课件进行交互学习,要求学生找准学习的疑难点,请求计算机帮助解决其疑难点;(3)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更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首先要做好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设计的程序分支越多,预想的情况就丰富,就越能全面为学生服务,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个性特性、学习方法、学习风格,从而培养一批有个性、有特色、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方法的学生这一目的以就会实现了。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新授课教学模式是以CAL课件为主要信息传输源。它以多种方式、不同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如《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叫声、鹅的形象以及鹅的动作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难以将这丰富的信息表达清楚,而多媒体教学却正好适合表现珠信息。教学的具体步骤:(1)“曲项”利用动画展现一白鹅浮在水面上不断伸曲脖子。(2)“曲项向天歌”在前一个动画的基础上,合成鹅的声音效果。“白毛”利用一幅静止的大白鹅光彩夺目水面上的,突出其白色的羽毛。(3)“白毛浮绿水”展现一只大白鹅光彩夺目碧波荡漾的水面上的图片,突出其“浮”的悠闲的神态。教师在此引导学生观察水、鹅毛的颜色对比以及鹅的悠然动作。(4)“红掌”出示白鹅挥动红色的脚掌羊划水的动作和划水的“哗哗”声。(5)整体讲解这首诗时,出示一幅动画:亭台楼榭,杨柳依依,一个小孩在不断向湖里那群欢叫着的鹅抛撒谷粒。整个教学过程文图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创造出了原诗的意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理解了诗意,同时强化了记忆。

教师在教学之前首先要地领导CAL教材设计的意图。其次,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要认真地备好(即媒体展示的时机、语言的等)。再次,教师在运用CAL课件时,不能以课件为中心,应以文字教材为中心,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练习模式

第8篇:白鹅教案范文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第9篇:白鹅教案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A-0019-02

阅读教学只有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思考感悟,在读中升华情感,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水平。剖析阅读教学的成功案例,离不开独具匠心的“读”,在“读”中悟出文章精髓。

一、准确的导读

有的课学生觉得兴致盎然,有的课学生觉得索然无味,究其原因,虽然有不同课文内容之间的差异,更多的是教师课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过于随意造成的。如笔者第一次试教《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提出问题:“这是一只怎样的老天鹅呢?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学生边读边议,圈出了“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重重地”等词语。但指导朗读时,学生只是简单地重读了这些词语,缺少了对文本的理解,因而读得没有什么味道。

第二次教这篇课文时,笔者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了深入指导。

师:(用手势演示“腾空而起”)老天鹅为什么要“腾空而起”?

生:飞得高,落下来用的力更大。

师:是呀,为了破冰老天鹅是那样果断、坚决。谁来读读,让我们感受到老天鹅力量之大?

(生读)

师:这只老天鹅态度还不够坚决果断,谁能读得更坚决果断?

(生读)

师: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老天鹅力量之大?

生:重重地。

师:老天鹅是用什么重重地扑打?

生:胸脯和翅膀。

师:老天鹅的胸脯和翅膀是血肉之躯啊,它会感觉怎样?把这种感觉带进文字读一读!

(生读)

师:“像石头似的。”刚才我发现他有个比喻句读得非常好,你听出来了吗?把什么比做什么?天鹅是美丽的、优雅的,这里为什么把老天鹅的血肉之躯比做没有生命、不知疼痛的石头呢?

生:力量之大,速度之快。

生:用力重,决心大,不顾身体的疼痛。

师:下落的是一块石头吗?不!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老天鹅用它柔弱的身躯一次又一次地重重地扑打着厚厚的冰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它的羽毛落满了冰面,但它仍在扑打冰面。

生:我仿佛看到它身上已经血迹斑斑了,但它仍一次又一次地扑打着冰面。

师:面对这么厚的冰,面对随时都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老天鹅毫不退缩!这真是一只勇敢顽强的老天鹅,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一起读这句话。

在第二次教学这篇课文时,笔者重视了对朗读的指导。因为有了教师手势的演示,又以一个个问题的解答,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一步步引向深入,学生对文本理解更深入,读起来自然就入情入境,更能体会到老天鹅带头破冰的情感。可以这样说,有效的朗读指导是精彩语文课堂的基础。

二、形式多样的读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何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在朗读形式上就要多作推敲。用什么样的朗读形式对学生理解文本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都必须有比较切实可行的预设,这样,课堂上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

笔者在教学《安塞腰鼓》一课中,引导学生品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让他们体会安塞腰鼓的热烈奔放、轰轰烈烈时进行了如下尝试:

(以淡淡的情境图片为背景,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后提问)

师:“骤雨”和“雨”有什么区别?

师:回忆下大雨的情景,你看到什么情景,耳边仿佛听见了什么?

师:是呀,一瞬间天昏地暗,茫茫雨幕中什么都看不太清,只听见噼里啪啦的雨声,多么急促!来,谁能读出“急促的鼓点”? (点学生读)

这里借助于想象的迁移指导朗读,学生在想象中读得更入情,对文本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学生在对这几个分句深入理解、仔细品读的基础上,笔者把这段话改写成以下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出示幻灯片: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引读,师读前面的句子,生读后面的句子)

师:动感十足的安塞腰鼓也一定给了你不少诗的灵感,咱们也来过把诗人瘾,好吗?

出示幻灯片:

_______一样,是_______;

_______一样,是_______。

……

师:多么火烈、壮观的安塞腰鼓呀,让我们再来读好这段话(做好读的准备:同学们让我们抬头,挺胸,运气,读——)。

这里通过变换形式的朗读,学生对安塞腰鼓那火烈的场面有了更深的了解, 齐读的形式更多地运用到了品读课文中,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在学生的朗读中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

当然,不同的文字我们应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什么时候该齐读,什么时候该小组读,什么时候该指名读都应该有不同的预设。“在具体教学中,要就各种体裁的文章拥有合适的诵读方法,从而尽显这种体裁文章的本色。”体裁不同,诵读的要求也一定有所不同,体裁相同,也教无定法,这也就为教学中的诵读实践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方法并非唯一,只要能实现目标就行。课堂上笔者有时配上深情舒缓的音乐,让学生闭眼聆听,凝神想象;有时深情描述,设置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有时以小组的方式依次叠加,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文字韵味。不同的朗读形式,为语文课堂注入了勃勃生机。

三、多元化的评价

课堂上教学的评价是点睛,是鼓励,更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机智的评价,富有人文关怀的评价,不仅会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而且让学生产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教学《槐乡五月》时,笔者让学生先观察,后模仿练说。

师:走进槐乡,槐花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你眼中的槐花还像什么呢?仔细观察,请你也用上打比方的方法说一说。

生:像一串串洁白的项链,像许多白蝴蝶凑在一起说悄悄话,像一串串白葡萄,像挂满珠子的大吊灯,像一团团雪白的云……

师:(接着顺势让学生朗读课文)同学们的想象真是太丰富了,槐花的姿势也真是太美了。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槐花的姿态美吗?(指名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一边读一边想象槐花盛开的美景。

(生读)

师:(略带陶醉状地对他说)你眼中槐乡的槐花真美,老师都不得不陶醉了。让我们再美美地陶醉一下好吗?

(生读)

师:(作倾听状地对她说)你的朗读不仅让我看到了美丽的槐花,还让我听到了槐花的窃窃私语,听到了露珠与槐花嬉戏的声音。让我们陶醉于大自然的美丽中,再次朗读。

“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做可以传播美的使者,把美带进课堂,把美种在学生的心里,那语文课堂才能真正美起来,才能使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在美的环境中成长。

精选范文推荐